You are on page 1of 43

LSY’ s

詩 山居秋暝 王維

交代背景: 空⼭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時間:晚上 地點:山中
季節:秋 天氣:雨後
明月松間照,清泉⽯上流。 描寫景物:月、松、泉、石

⽵喧歸浣⼥,蓮動下漁⾈。 描寫人事:浣女、漁舟

抒情:
喜:山中春芳掉落也要留於此
惡:官場生活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欲隱居山林

主旨:描寫山間秋夜雨後之景,流露對山居生活的喜愛,抒發厭倦官場、欲歸隱山間之情。

詞解:
空:幽靜
浣女:洗衣女子
隨意:自然地
歇:凋謝
王孫:作者自況(歸隱之人)

倒裝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為秋夜之寧靜添一份動感

反襯 1.明月/暗山 2. 清泉、浣女、漁舟(動態)/空山(靜態) 3. 竹喧歸浣女/空山新雨後

借景抒情 山中美景→抒發欲歸隱山林之情

反用典故 王孫自可留→原意:《楚辭·招隱士》:「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
反用典故 ➣突出對山中美景,閑居歸隱的喜愛
LSY’ s
詩 登樓 杜甫

交代背景: 花近⾼樓傷客⼼,萬⽅多難此登臨。
景:花近高樓 季節:春
地:高樓 人:客 描景 1.錦江春色從天地來臨
時代:萬方多難 錦江春⾊來天地,⽟壘浮雲變古今。 2.玉壘山浮雲變化→如古往今來的世情
情:傷客心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寇盜莫相侵。 期望:
1.北極朝廷(唐):政權穩固
2.西山寇盜(吐蕃):勿再侵擾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抒情 1.憂國:借後主諷刺代宗,表達對時局之憂
抒情 2.自傷:懷才不遇,報國無門→以孔明所愛之《梁甫吟》自遣

主旨:藉登樓遠望,抒發對國家萬方多難的傷感,表達對朝廷的信心,也為自己報國無門而無奈。

詞解:
難:憂患
還:仍有
祠廟:有祠廟紀念後主
聊:姑且
《梁甫吟》:憂傷而自感懷才不遇的詩歌

象徵寄託 1. 玉壘浮雲變古今(浮雲:世事變遷,政權更替→對國家前途的擔憂)
象徵寄託 2. 日暮聊為梁甫吟(日暮:年華老去→自傷無機會像孔明一樣為國效力)

反襯 1. 春色繁花(愉悅)/傷客心(悲傷)

借景抒情 玉壘浮雲變古今(浮雲:古往今來的世情→對時局之憂)

典故 日暮聊為梁甫吟 → 三國志記載孔明隱居隆中時「好為《梁甫吟》」
典故 ➣抒發對孔明的仰慕之情
典故 ➣自己懷才不遇
LSY’ s
詩 月下獨酌(其一) 李白

月影為伴:

花間⼀壺酒,獨酌無相親。
1.花間獨酌
2.幻想作伴之熱鬧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

尋歡作樂: 寞

1.月:不懂飲酒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2.影:只隨身後
3.及時行樂

暫伴月將影,⾏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歌舞共歡,短暫快樂:
醒:出現
醉:消失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自我開解:期盼再見

主旨:通過在花間獨酌及對月、影之描述,表達作者內心的孤苦和一人對酒當歌的傷感。

詞解:
徒:徒然、白白的
將:和
無情遊:月和影是無知覺感情之物,李白與之交遊,故稱「無情遊」
相期邈雲漢:相約在遙遠的天上仙境會面

反襯 1.花間(歡樂之景)/獨酌(悲傷之景)
反襯 2.月、人、影(熱鬧)/實則孤身一人(孤寂)

呼應 1.花間一壺酒——行樂須及春
呼應 2.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永結無情遊
呼應 3. 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情緒起伏
LSY’ s
詞《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物。故壘西邊,⼈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穿空,驚濤拍岸,

捲起千堆雪。江⼭如畫,⼀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扇綸⼱,談

笑間、檣櫓灰⾶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華髮。⼈間如夢,⼀尊還酹江月。

上片:描寫赤壁的景色,引起對戰中人物的聯想→憑弔赤壁
下片:懷想周瑜年少有為,從而感嘆人生如夢,已然年華老去
詞解:
故壘:赤壁古戰場
亂石穿空:陡削不平的石壁插入高空
驚濤拍岸:巨浪拍擊岸邊
一時:盛極一時
英發:英姿宏偉
檣櫓:曹軍戰船
多情:多愁善感
華髮:白髮
一尊還酹江月:邀月共飲之意

托物起興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感嘆時間流逝

借景抒情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借長江奔流之景,感嘆人生之短暫

借事抒情 事:周瑜年少有為→情:自己年華老去之悲傷

人物描寫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人物描寫 1. 肖像:儒將風範
人物描寫 2. 行動:文韜武略
人物描寫 3. 側面烘托:小喬嫁周瑜,正是英雄配美人

修辭 借喻 捲起千堆雪(雪→浪)
修辭 借代 檣櫓灰飛煙滅(檣櫓→曹軍戰船)
修辭 示現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周瑜年少有為
LSY’ s

詞《聲聲慢·秋情》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

急!雁過也,正傷⼼,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

⽣得⿊!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箇愁字了得!

上片 1.淒慘的心情 2. 秋情:乍煖還寒、晚來風急 3. 見北雁南飛之愁苦


下片 1. 院中黃花堆積、梧桐細雨之景 2. 愁苦難解之心情

詞解:
將息:休息
堪:能夠
怎生:怎麼
次第:情形

景物描寫 觸覺 1.氣溫:乍煖還寒時候 2.風:晚來風急


景物描寫 視覺 1.天上:雁過也 2.地下:滿地黃花堆積 渲染愁苦之情
景物描寫 聽覺 1.雨聲: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借景抒情 觸景生情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北雁南飛,勾起思鄉之情)


借景抒情 緣情寫景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花凋零→自己年華老去 孤苦凋零)

直接抒情 1.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直接抒情 2. 這次第,怎一箇愁字了得!

修辭 反問 如今有誰堪摘?→自傷年華老去,孤苦無依

意象 1.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淡酒不敵秋風→喝酒無法消愁)
意象 2.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北雁南飛→思念北方故國)
意象 3.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黃花凋零→自己年華老去,孤苦無依)
意象 4.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秋雨梧桐→自己孤冷淒涼)
LSY’ s
詞《青玉案·元夕》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壺光轉,⼀夜魚龍舞。 蛾

兒雪柳黃⾦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迴首,那⼈卻在、燈⽕闌珊處。

上片:描寫元夕滿城煙火,熱鬧繁華之景
下片:記述在燈火闌珊處覓得意中人,藉此流露作者不甘流俗、孤高的情懷

詞解:
東風夜放花千樹:夜裡滿城燈火,好像是春風把千棵樹的花吹開了
更吹落、星如雨:滿城煙火想是春風吹落繁星,如降雨一般
寶馬雕車:豪華馬車
鳳簫聲動:樂器奏起,音韻飄揚
玉壺:月亮/走馬燈
魚龍:花燈/百戲表演
蛾兒雪柳黃金縷:盛裝打扮的婦女
驀然:不經意地
闌珊:稀疏零落

景物描寫 視覺 1.花燈煙火: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景物描寫 視覺 2.駿馬寶車:寶馬雕車香滿路
景物描寫 視覺 3.明月:玉壺光轉
景物描寫 視覺 4.花燈:一夜魚龍舞
元夕燈會的熱鬧繁華之景
景物描寫 視覺 5.盛裝打扮的婦女:蛾兒雪柳黃金縷
景物描寫 視覺 6.燈火稀疏的角落:燈火闌珊處
景物描寫 聽覺 1.鳳簫聲動 2. 笑語盈盈暗香去
景物描寫 嗅覺 1.寶馬雕車香滿路 2. 笑語盈盈暗香去

借事抒情 敘述自己尋找意中人的經過→暗示自己孤單不群(燈火闌珊處)

象徵 燈火闌珊處的「那人」→志士君子

修辭 借代 蛾兒雪柳黃金縷(頭飾→盛裝打扮的君子)
修辭 襯托 1.賞燈婦女爭妍鬥麗→「那人」自甘寂寞,不慕繁華
修辭 襯托 2.熱鬧盛會→「那人」於 燈火闌珊處
LSY’ s
論仁、論孝、論君子 《論語》

【論仁】

1. ⼦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約:窮困 樂:安樂 安:安於 知:有智慧 利:有好處

- 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仁者會用不合於仁的手段解決問題

- 不可以長處樂:不仁者會鬆懈

- 仁者安於實踐「仁」;智者因為知道實踐「仁」有好處而行仁德之事

2. ⼦曰:「富與貴,是⼈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去也。君⼦去仁,惡乎成名?君⼦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道:正當手段 造次:匆忙 顛沛:受挫

- 仁者 1. 用正當的手段得到富貴;用正當的手段擺脫貧賤

- 仁者 2.任何時間都會持守仁德

3. 顏淵問仁。⼦曰:「克⼰復禮為仁。⼀日克⼰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由⼈乎哉?」 顏

淵曰:「請問其目。」⼦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

敏,請事斯語矣。」

日:「旦」 歸:讚賞 目:項目 非:不合乎

- *克己復禮為仁*:「克己」克制自己的私慾,約束自己;「復禮」行為舉止合乎禮

4. ⼦曰:「志⼠仁⼈,無求⽣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志士仁人:有節操之人 無:不會 害:損害

- 不會因保存性命而不守仁德;會因成全仁德而犧牲
LSY’ s
【論孝】

5. 孟懿⼦問孝。⼦曰:「無違。」

樊遲御,⼦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曰:「⽣事之以禮;

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無違:不違背禮節

- 用合乎禮節的方式侍奉父母

6. ⼦游問孝。⼦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於⽝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養:供養(物資方面) 別:分別

- 以尊敬的態度奉養父母

7. ⼦曰:「事⽗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不怨。」

幾:輕微 志:想法 違:冒犯 怨:怨悵

- 用委婉的態度勸諫父母

8. ⼦曰:「⽗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則以喜,⼀則以懼。」

年:年紀

- 「喜」→為父母長壽而歡喜;「懼」→為能否在父母有生之年中盡孝而擔憂

【論君子】

9. ⼦曰:「君⼦恥其⾔⽽過其⾏。」 →君子言行一致

10. ⼦曰:「君⼦病無能焉,不病⼈之不⼰知也。」 →君子對自己有所要求

病:擔心 不己知→懷才不遇
LSY’ s

11. ⼦曰:「君⼦坦蕩蕩,小⼈長戚戚。」 →君子問心無愧

坦蕩蕩:寬廣之貌→行事光明正大 長戚戚:憂懼之貌→惡行太多;慾望未可滿足

12. ⼦曰:「君⼦求諸⼰,小⼈求諸⼈。」

求:要求 諸:合音字,意為「之於」

13. ⼦曰:「君⼦成⼈之美,不成⼈之惡。小⼈反是。」 →助人為善,不助人為惡

成:成全 反:相反

- 君子有所付出

14. 司馬⽜問君⼦。⼦曰:「君⼦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矣乎?」⼦曰 :「內省

不疚,夫何憂何懼?」 →君子重態度而非成敗,故君子並非一定是成功人士

- 不憂不懼:反省自己所做之事後不感愧疚,因其已盡力而為,無愧於心

15. ⼦曰:「君⼦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者。過則勿憚改。」

不重:輕浮 不:失去 固:穩固 不如己:及不上自己 憚:害怕

- 處事態度:穩重 - 交友原則:益友 - 勇於改錯

16. ⼦曰:「君⼦義以為質,禮以⾏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哉!」

質:原則 孫:通「遜」

- 按禮節行事(留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以謙遜的態度說話;用誠實的態度完成使命

- 君子以「義」為原則
LSY’ s

《莊⼦·逍遙遊》(節錄) 莊⼦

惠⼦謂莊⼦曰:「魏王貽我⼤瓠之種,我樹之成⽽實五⽯;以盛⽔漿,其堅不能自舉也;

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然⼤也,吾為其無用⽽掊之。」莊⼦曰:
「夫⼦固拙於用

⼤矣。宋⼈有善為不龜⼿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客聞之,請買其⽅百⾦。聚族⽽謀曰:

『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今⼀朝⽽鬻技百⾦,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

吳王使之將,冬與越⼈⽔戰,⼤敗越⼈,裂地⽽封之。能不龜⼿,⼀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

澼絖,則所用之異也。今⼦有五⽯之瓠,何不慮以為⼤樽⽽浮乎江湖,⽽憂其瓠落無所容?

則夫⼦猶有蓬之⼼也夫!」

惠⼦謂莊⼦曰:
「吾有⼤樹,⼈謂之樗。其⼤本擁腫⽽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不中規矩,

立之塗,匠者不顧。今⼦之⾔,⼤⽽無用,衆所同去也。」莊⼦曰:
「⼦獨不見狸狌乎?卑身

⽽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辟⾼下,中於機辟,死於罔罟。今夫斄⽜,其⼤若垂天之雲,

此能為⼤矣,⽽不能執鼠。今⼦有⼤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

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LSY’ s
〈逍遙遊〉莊子

段旨:
段一 1.說明「用」有大小之別,最重要事用得其所
段一 2.說明「心境」有大小之別,唯有泯除成見,才可看破局限,凡事用得其所,止於至善

段二 1.說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用處和局限,主要看其是否用得其所
段二 2.無用之用,方為大用:不同形態的「有用」只為「小用」;「無用」才可頤養天年,逍遙快活

➣逍遙 1.泯除對事物的偏見(不龜手之藥)

➣逍遙 2.不被固有思維束縛(大瓢)

➣逍遙 3.順應自然(大樗)

➣逍遙 4.*精神自由*
τ無 何有鄉部
, , 慶莫野
詞解:
貽:贈送
實:容納
瓢:勺子
瓠落:平淺
呺然:巨大
掊:打破
洴澼絖:在水中漂洗棉絮
鬻:出售
裂:分割
有蓬之心:思想閉塞
樗:無用的樹木
獨:難道
敖者:走過的小動物
無何有之鄉:一無所有的地方
廣莫:廣大
無為:無所事事
逍遙:安閑自在、怡然自得的樣子
不夭斤斧:不受斧頭砍伐而夭折
LSY’ s

內容總結

「大瓠」之討論

惠施 1.「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無用」

惠施 2. 以「大瓠」為喻,暗指莊子之言誇誕並不適於世

莊子 1.「不龜手之藥」—宋人「世世為洴澼絖」;客「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

莊子 ➣不同的方法用在同一樣事物上,效果會有所不同

思想 1. 將瓠綁腰間作腰舟,讓人在江湖之上浮游

思想 2. 不追求世俗之用,方可發揮事物之大用

「大樗」之討論 有蓬之M
惠施 1.「其大本臃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矩」→「無用」

惠施 2. 以「大樗」為喻,暗指莊子之言誇誕並不適於世

莊子 1. 狸狌:靈活,但死於機關→因「有用」而帶來禍患

莊子 2. 斄牛:不能捕鼠(無用),但安享天年→因「無用」而全身遠禍

思想 1. 種之於「無何有之鄉」,在樹旁無所事事的閒逛,在樹下逍遙自在的躺臥

思想 2.「無用」則可免於受難
LSY’ s

作法總結

& 問答辯論 1. 先帶出惠施的質疑,再到莊子反駁惠施的觀點,並述說個人的理念→屢見鋒機,添議論之趣

寓言說理 1.「不龜手之藥」:帶出需要擺脫世俗觀念來衡量事物是否有用之理

比喻說理 1. 狸狌:身手敏捷,善於捕獵→「有用」→中機關而死

比喻說理 1. 才智之士:才智過人→「有用」→招殺身之禍

比喻說理 2. 斄牛:體型龐大,不能捕鼠→「無用」→頤養天年

比喻說理 2. 普通人:無才無能→「無用」→保存性命

對比

1. 不龜手之藥:宋人「世世為洴澼絖」;客「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使用同樣的物品而效果不同

➣突出「客」能擺脫世俗之用,善用此藥

2. 狸狌:靈活,但死於機關→因「有用」而帶來禍患

斄牛:不能捕鼠(無用),但安享天年→因「無用」而全身遠禍

➣不拘於常人心中的有用,擺脫世俗的固有標準
LSY’ s

〈魚我所欲也〉 孟⼦

孟⼦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者不可得兼,舍魚⽽取熊掌者也。⽣亦

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者不可得兼,舍⽣⽽取義者也。

⽣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

不辟也。如使⼈之所欲莫甚於⽣,則凡可以得⽣者,何不用也?使⼈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

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

甚於⽣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也,⼈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簞食,⼀⾖羹,得之則⽣,弗得則死。嘑爾⽽與之,⾏道之⼈ 弗受;蹴爾⽽與之,乞

⼈不屑也;萬鍾則不辯禮義⽽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

得我與?鄉為身死⽽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

身死⽽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
LSY’ s
〈魚我所欲也〉 孟子

主旨:藉魚與熊掌的取捨,說明生與義的取捨,由此論證視仁義比生命重要是出於人的本心。

段旨 段一: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段旨 段二:所有人都有捨生取義之心,非賢者獨有
段旨 段三:失其本心之因(見利忘義);不失本心之人及失其本心之人的分別

詞解:
得:得以、能夠 苟:隨便、輕率
甚:超過 患有所不辟也:有禍患而不躲避
何不用也?:有什麼手段不可以用呢? 嘑:通「呼」,沒禮貌的呼喝
行道之人:路過的人、不同人 蹴爾:踐踏著
不屑:輕視 加:好處、益處
得我與?:感激我嗎? 鄉:通「向」,以前、過去
已:停止

內容總結

I 生與義之取捨 比喻論證:「魚」「熊掌」→「生」「義」➣應該捨生取義

I ・生,以我所欲也;義,以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身而取義者也。

II 好義是人的本心

1. 人認為「義」比「生」重要;「不義」比「死」討厭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是故所惡有甚於死者

2. 所有人都有捨生取義之心,非賢者獨有

→非獨賢者有

III 失本心之因

1. 以「行道之人」「行乞者」為例,證明人皆有捨身取義之心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嘑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2. 以不辨禮義而接受高官厚祿為例,證明人因受利而忘其本心

→利:萬鍾、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
LSY’ s

作法總結

比喻論證:以「魚」比喻為「生」;以「熊掌」比喻為「義」:兩者之間的取捨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抽象概念→具象化*

正反論證 1. 正面:義比生更為人渴求→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

正反論證 2. 反面:不義比死更為人厭惡→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證明所有人都有捨生取義之心: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對比論證

「行道之人」「行乞者」:寧捨「一簞食,一豆羹」(生存之必須),也堅守禮義原則→捨生取義

失本心之人:為萬鍾、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而不辨禮義→見利忘義

「鄉為」:身死而不受→不失本心之行為

「今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失本心之行為
LSY’ s

勸學(節錄) 《荀⼦》

君⼦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青於藍;冰,⽔為之,⽽寒於⽔。⽊直中繩,輮

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受繩則直,⾦就礪則利,君⼦博

學⽽日參省乎⼰,則知明⽽⾏無過矣。

吾嘗終日⽽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望矣,不如登⾼之博見也。登⾼⽽招,臂

非加長也,⽽見者遠。順風⽽呼,聲非加疾也,⽽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也,⽽致千里;

假⾈楫者,非能⽔也,⽽絕江河。君⼦⽣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積⼟成⼭,風雨興焉;積⽔成淵,蛟龍⽣焉;積善成德,⽽神明自得,聖⼼備焉。故不積

跬步,無以⾄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躍,不能⼗步;駑馬⼗駕,功在不舍。鍥

⽽舍之,朽⽊不折;鍥⽽不舍,⾦⽯可鏤。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下飲黃泉,

用⼼⼀也。蟹六跪⽽⼆螯,非蛇蟺之⽳無可寄託者,用⼼躁也。
LSY’ s

勸學(節錄) 《荀子》(儒家學派,主張人性本惡 「學主修於禮」)

主旨:論述學習的意義、方法、態度;並闡明學習之重要性。

1. 學習之意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段旨 2. 學習之方法: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3. 學習之態度:累積、不捨、專注

詞解:

已:停止 輮:用火將木烤至彎曲

雖有稿暴:即使乾了 挺:伸直

省:省查 知:智慧

疾:宏大 彰:清楚

假:借助 利足:使腳跑得很快

絕:橫渡 物:外物

跬步:半步 鍥:刻

鏤:雕刻 躁:浮躁、不專心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一個人多行好事,自然會養成崇高的道德品質,於是得大智

慧,且具備聖人的思想。

學習之好處 1. 提高品格

2. 變惡為善

3. 提升能力

「學不可以已」學什麼?

Ø 學習做人的道理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博學者需要智慧,從而降低犯錯的機會,而博學需要累積知識,更需有不捨之精神,專注於學。

若停止學習則不可累積知識,因此「學不可以已」。
LSY’ s
內容總結

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

學習之意義 1. 改變本質,由惡變善: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學習之意義 2. 不再為惡: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學習之意義 3. 提升才能: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學習之意義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學習之方法 1.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學習之意義 2.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學習之意義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學習之意義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學習之意義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學習之態度 1.累積→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學習之態度 2.不捨→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學習之態度 2.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學習之態度 3.專注→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學習之態度 3.專注→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作法總結

比喻論證 1. 木材、刀劍:人經後天學習,可成棟樑之才,提升能力(木直金利)

比喻論證 2. 受繩、就礪:學習可修養品德 「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類比論証「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推論多行好事便會養成崇高的品德,自然會心智澄明,具聖人的思想→推論學習必須累積*

對比論證 1. 騏驥、駑馬/朽木、金石:本質相反的事,用舍之、不舍的態度及效果→不舍的重要性

對比論證 2. 螾、蟹:以強弱懸殊、挖土能力相反的動物對比→用心專注的重要性
LSY’ s

〈師說〉 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非⽣⽽知之者,孰能無惑?惑⽽不

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師之;⽣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

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

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其出⼈也遠矣,猶且從師⽽問

焉;今之眾⼈,其下聖⼈也亦遠矣,⽽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之所以為聖,愚

⼈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愛其⼦,擇師⽽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之師,授之書⽽習其句讀者,非

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遺,吾未見

其明也。

巫、醫、樂師、百⼯之⼈,不恥相師;⼠⼤夫之族,曰師、曰弟⼦云者,則羣聚⽽笑之。

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

可知矣。巫、醫、樂師、百⼯之⼈,君⼦不⿒,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無常師,孔⼦師郯⼦、萇弘、師襄、老聃。郯⼦之徒,其賢不及孔⼦。孔⼦曰:「三

⼈⾏,則必有我師。」是故弟⼦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

是⽽已。

李⽒⼦蟠,年⼗七,好古⽂,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余嘉其能⾏古道,

作《師說》以貽之。
LSY’ s
〈師說〉 韓愈
詞解:

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用來傳授知識,講授學問,解決疑惑

固:本來 師道: 從師學習之道 庸知:哪用知道

身:自己 惑矣:令人大惑不解 句讀:句子休止停頓處,為細微的知識

或:有的 相師:互相拜師學習 位卑則足羞:為師者地位低,便感羞恥

官盛則近諛:為師者官位高,便 不齒:看不起 常師:固定的老師

像討好

徒:這些人 六藝經傳:儒家經典 不拘於時:不受當時社會風氣所拘束

嘉:贊許 貽:贈送

主旨:籍撰文贈弟子李蟠,批評士大夫恥於從師的歪風,宣揚從師的必要。

段一:論證從師學習之必要
1. 老師的職責: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2.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能解矣。

段二:擇師的原則在於師者是否具有學問,而非其年齡、地位
1.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段三:針對恥於從師之問題:聖益聖,愚益愚。

段四:批評士大夫為子擇師,而自己卻恥於從師,表現不智
1. 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段五:批評士大夫恥於從師但其智不及低下階層

段六:以孔子為例,指出擇師的原則在於「道」

段七:贊許李蟠學有所成,而且抗行恥於從師的歪風
LSY’ s
內容總結
正面論證:
1.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2. 從師之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能解矣。
3. 擇師原則: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反面論證:
1. 當時不重視從師學習
2. 「古之聖人」「今之眾人」: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
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
乎!
3. 斥士大夫為子擇師學習句讀(淺易的學問),自己卻恥於從師,捨本逐末,極為不智
4. 社會低下階層能互相學習,士大夫卻做不到: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正面論證:以孔子言行為例,論證從師之必要,並重申從師的原則
1. 言:「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2. 行:向郯子、萇弘、師襄、老聃學習,其德不及孔子,説明師者非一定要比學生優勝「聞道有先
後,術業有專攻」
寫作動機:讚賞李蟠不受當時恥於從師的歪風所拘,故作《師說》勉之

作法總結

舉例論證:以孔子言行為例,論證從師的必要及原則
→以具代表性的人物的事蹟為例,舉出事例,較易令人信服

引用論證:引孔子「三人行,則必有我師。」,論證從師的原則在於對方是否領略「道」
→引名人名言,訴諸權威,增加文章的說服力

對比論證
1. 不同時代的人:「古之聖人」虛心從師——「今之眾人」恥學於師
2. 事情輕重:士大夫為子擇師學習「句讀」——士大夫恥於從師學習「道理」
3. 社會階層:巫醫、樂師、百工互相學習——士大夫譏諷他人從師學習
→以顯示事物、道理的對立點,揭示差異,使是非一目了然
LSY’ s

〈岳陽樓記〉 《范⽂正公全集》范仲淹

慶曆四年春,滕⼦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

制,刻唐賢、今⼈詩賦於其上;屬予作⽂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湖。銜遠⼭,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陰,氣象

萬千。此則岳陽樓之⼤觀也,前⼈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多會於

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岳潛形;商旅不⾏,檣傾

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悲者

矣。

⾄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

青青。⽽或長煙⼀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

有⼼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之⼼,或異⼆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悲。居廟堂之⾼,則

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樂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

憂⽽憂,後天下之樂⽽樂」歟!噫!微斯⼈,吾誰與歸!
LSY’ s
〈岳陽樓記〉——《范文正公全集》范仲淹

主旨:記述受滕子京所託而寫岳陽樓記,通過刻畫遷客騷人因見岳陽樓的晴雨之景而生的悲喜之情,
以凸顯古仁人的抱負:不以外物及個人榮辱而變,而以天下蒼生為己任。

詞解:
謫:被降職。
制:規模。
勝景:美景。
銜:通「含」。
遷客騷人:被貶的人;文人
得無:能不
霪雨霏霏:霪雨,連綿不斷的雨;霏霏,雨雪繁密。
排空:沖向天空。
潛行:隱藏形跡。
薄暮冥冥:薄暮,接近傍晚;冥冥,昏暗的樣子。
郁郁青青:郁郁,香氣濃郁;青青,草木茂盛。
微斯人,吾誰與歸?:如果沒有這樣的人,我可以和誰在一起呢?

古仁人: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國家、公利著想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國為重,以己為輕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以國為重,以己為輕

遷客騷人:
「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以個人私慾名利為重
「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以個人私慾名利為重
LSY’ s
內容總結
I 作記之因→記述:1. 時間:慶曆四年春
I 作記之因→記述:2. 事件:滕被貶至巴陵郡為太守後重修岳陽樓,並刻唐人、今人之詩賦於其上
➣滕子京吩咐作者撰記重修岳陽樓之事
春和景明
II 總寫:岳陽樓之勝景
描寫→巴陵郡之勝景,在洞庭一湖:1. 景物: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描寫→巴陵郡之勝景,在洞庭一湖:2.景色變化: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此景古人已詳細記述,遷客騷人會見景而悲
春和景明
III 分寫:覽物之悲—借景抒情→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1.雨:霪雨霏霏,連月不開 4.天象:日新隱耀/薄暮冥冥
2.風:陰風怒吼 5.山:山岳潛形
3.水面:濁浪排空/商旅不行,檣傾楫摧 6.動物:虎嘯猿啼

IV 分寫:覽物之喜—借景抒情→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 風,其喜洋洋者矣。
1.整體:春和景明 4.月: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2.水面: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5. 動物:沙鷗翔集,錦鱗游泳/漁歌互答
3.植物: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V 感想:願效仿古仁人,重國利而非私利—議論
1.「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LSY’ s
作法總結
I 景物描寫
感官描寫 視覺 1.風和日麗之湖景: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感官描寫 視覺 2.岸邊植物: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感官描寫 聽覺 1.風聲:陰風怒吼
感官描寫 聽覺 2.動物聲:虎嘯猿啼
感官描寫 聽覺 3.人聲:漁歌互答

動態描寫 1.水勢:濁浪排空
動態描寫 2.動物: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動態描寫 3.月:浮光躍金

靜態描寫 1.月夜:長煙一空,皓月千里
靜態描寫 2.月影:靜影沉璧

II 借景抒情 1.悲:在陰雨天登樓,景色冷清淒涼→滿懷憂慮、悲傷
II 借景抒情 2.喜:在風和日麗時登樓,景色幽靜→身礦神怡,充滿喜悅,忘卻榮辱

III 呼應緊密 1.「處江湖之遠」→「謫守」、「遷客騷人」


III 呼應緊密 2.「前人之述備矣」→「唐賢、今人詩賦」

IV 修辭 擬人 1. 銜遠山,吞長江(洞庭湖→人:可以含吞東西)

IV 修辭 借代 1.檣傾楫摧(「檣」、「楫」→船隻)
IV 修辭 借代 2.錦鱗游泳(錦鱗→魚群)

IV 修辭 暗喻 1. 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月

IV 修辭 反襯 1.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以因景色、榮辱悲喜之人襯托古仁人心境極高,無論任何情況都憂國憂民)

V 結構嚴謹:事→景→情→論點
LSY’ s

〈始得西⼭宴遊記〉柳宗元

自余為僇⼈,居是州,恒惴慄。其隙也,則施施⽽⾏,漫漫⽽遊。日與其徒上⾼⼭,⼊深

林,窮迴溪,幽泉怪⽯,無遠不到。到則披草⽽坐,傾壺⽽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夢。意

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起,起⽽歸。以為凡是州之⼭有異態者,皆我有也,⽽未始知西⼭之

怪特。

今年九月⼆⼗⼋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始指異之。遂命僕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

焚茅茷,窮⼭之⾼⽽⽌。

攀援⽽登,箕踞⽽遨,則凡數州之⼟壤,皆在衽席之下。其⾼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

⽳,尺⼨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遯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然後知是⼭之特出,

不與培塿為類,悠悠乎與顥氣俱,⽽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不知其所窮。

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蒼然暮⾊,自遠⽽⾄,⾄無所見,⽽猶不欲歸。⼼凝

形釋,與萬化冥合。然後知吾嚮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故為之⽂以志。是歲元和四年也。
LSY’ s
〈始得西山宴遊記〉柳宗元

詞解:
僇人:罪人 惴慄:害怕
隙:空閒 披:撥開
極:達到 箕踞:不拘禮節的坐姿
衽席:席子 遯隱:逃遁、隱藏
際:交接 引:拿起
頹然:醉倒 心凝形釋:精神凝聚安定,形體得到解脫
萬化冥合:大自然暗暗相合 嚮:以前

主旨:記述遊歷西山的經過,及其宴遊的樂趣,並藉描寫山勢的奇特,暗喻自己的高尚品德。

段旨:
段一:記述遊西山前的心境和遊山玩水的情況
段一:1.背景、鋪墊:遊西山前的心境「恆惴慄」
段一:2.「隙」之強調(空閒時才遊山玩水):表示自己仍盡忠效果
段一:3.去無人之境探索的開懷
段一:→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段二:記述發現西山之經過
段一:1.表達去西山的決心: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
段一:2.呼應段一「無遠不到」

段三:遊歷西山的經驗和感受
段一:1.先景後情
段一:*然後知是山之特出,不與培塿為類。→自己與別人有所不同
段一:*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與自然合為一體

段四:記述在西山宴遊的經過和感受,及創作本文的時間與原因
段一:1.「而猶不欲歸」:西山的與眾不同
段一:*前:「覺而起,起而歸」—西山:「而猶不欲歸」*→前所未有的經歷
段一:*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排解鬱悶,與自然相合
段一:*然後知吾嚮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我才認識到過去從未開始真正的遊歷,現在才是真正遊
段一: 歷的開始
段一:2.心境變化:段一「恆惴慄」(不安)→段四「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解脫)
LSY’ s
內容總結
遊西山前 1.背景:被貶永洲,戴罪之身,常常鬱悶不安,為排解鬱結而遊山玩水
遊西山前 2.遊蹤: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迴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遊西山前 3.宴遊: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遊
西山前遊西遊西山起,起而歸。
遊西山前 4.感受: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遊西山 1.發現:在法華西亭,看見西山,覺奇特(始指異之)
遊西山 2.登山: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遊西山 3.所見: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遊西山 3.所見:→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穴
遊西山 3.所見:→其高下之勢,—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遯隱
遊西山 3.所見:→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
遊西山4.感受→然後知是山之特出,不與培塿為類。→比喻自己與別人有所不同
遊西山4.感受→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與自然融合
遊西山5.宴情: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
遊西山6.感悟: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作記緣由:然後知吾嚮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故為文以志

〈始得西山宴遊記〉
得到了什麼? 遊歷西山的樂趣,且有所領悟,並認為現在才是真正遊歷的開始。

遊西山之感受: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忘卻自己是戴罪之身,擺脫鬱悶的心情
LSY’ s
作法總結
製造懸念:文章題目是「西山」,而開首卻先寫遊覽永州其他山水,為「始得西山」製造懸念,吸
製造懸念:引讀者追看下文

間接描寫
1.登西山時困難重重→意志堅定,心情熱切
2.西山高聳:「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後知是山之特出,不與培塿為類。」
2.西山高聳:(一望無際→西山之高聳)
3.反襯
- 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他山水渺小→西山高聳)
- 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遯隱。(山水渺小→西山高聳)
- 前:「覺而起,起而歸」 // 後:「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西山之可貴
- 前:以往的遊歷 // 後:西山之遊才是真正遊歷的開始

象徵寄託
西山=人才:西山獨特→不為時用,有待賞識
西山=品格高尚之士:西山高聳→品格高尚,特立獨行,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柳宗元)

修辭
對偶:施施而行,漫漫而遊
明喻:若垤若穴
借代:縈青繚白(青:青山、白:白水)
誇飾 1.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誇飾 2.尺寸千里
排比 1.上高山,入深林,窮迴溪
誇飾 2.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
頂真:然後知吾嚮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
LSY’ s

〈出師表〉 諸葛亮

臣亮⾔:先帝創業未半,⽽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衞之臣,不懈

於內;忠志之⼠,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

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

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

無⼤小,悉以咨之,然後施⾏,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

事無⼤小,悉以咨之,必能使⾏陣和睦,優劣得所也。

親賢臣,遠小⼈,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

未嘗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亮死節之臣也,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

可計日⽽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

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

⼗有⼀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

月渡瀘,深⼊不⽑。今南⽅已定,兵甲已⾜,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

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忠陛下之職分也。⾄於斟酌損益,進盡忠⾔,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則責攸之、禕、允等之

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

泣,不知所云。
LSY’ s
〈出師表〉 諸葛亮
詞解:
崩殂: 死亡 不懈於內:朝廷內臣勤於政務,毫不懈怠
忘身於外: 蓋:因為
開張聖聽:廣泛地聽取群臣意見 恢弘:激勵
陟罰臧否:升職;貶職;表現好的;表現差的 昭:顯示
平明之治:公平清明的施政 裨補闕漏:補救缺失,彌補漏洞
行陣和睦:軍隊團結和睦 優劣得所:人才優劣,各得其所。
貞亮死節:堅貞可靠,願為節義而死的大臣 苟全:苟且求全
聞達:揚名顯達。衍生為當官 猥自枉屈:委屈自己貶低身份
諮:詢問 傾覆:戰敗
夙夜:日夜 庶竭駑鈍:希望能竭盡自己平庸拙劣的才能
興德之言:發揚德行的建言 諮諏善道:諮詢治國良策
察納雅言:明察及接納正直的言論 不勝:不盡

主旨:勸諫後主虛懷納諫,賞罰分明,選用賢能,親賢遠佞,並表自己盡忠報國之心。

段一 1. 分析蜀漢形勢: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段一 2. 勸後主虛懷納諫: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

段二至五 1. 勸後主賞罰分明: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段二至五 2.推薦賢能之士:宮中:郭攸之、費禕、董允;營中:向寵
段二至五 3.提醒後主親賢遠佞: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
傾頹也。

段六 1.交代身世: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段六 2.表明忠貞為國: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
段六 3.分析出師之因: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段七 1.重申君臣職責:君: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臣:討賊
段七 2.再次勸勉後主
段七 3.望君臣協力,復興漢室
LSY’ s
內容總結
I.分析形勢 不利因素 1.領袖喪亡 2. 國力疲弱
分析形勢 有利因素 1.朝臣勤政 2.武臣忘身於外

II.勸諫君主
虛懷納諫 1.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
虛懷納諫 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賞罰分明 1.原因: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虛懷納諫 2.建議 宜:獎罰分明,以示公正
虛懷納諫 2.建議 不宜:偏私,使內外朝廷的法度有所差異
選用賢能 1. 文臣:郭攸之、費禕、董允 行動:朝廷之事,向其諮詢
選用賢能 1. 文臣:郭攸之、費禕、董允 效果: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虛懷納諫 2.武將:向寵 行動:軍營之事,向其諮詢
虛懷納諫 2.武將:向寵 效果: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遠佞 1.援先漢、後漢之例
虛懷納諫 2.薦賢: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能為死節犧牲
虛懷納諫 3.效果:復興漢室,指日可待

III.表明心志
輔蜀經過 1.志向: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輔蜀經過 2.出山:感激先帝三顧茅廬,答允為其效勞
輔蜀經過 3.受命:在即將戰敗時受命,已有 21 年,更於先帝臨終時託付國事
盡忠表現 1.勤政:日夜為國所憂,恐負先帝所託,有損先帝英明 2.平南 3.北伐

IV.分述職責
1. 諸葛亮:討伐奸賊,復興漢室
2. 大臣:提出德政
3. 後主:向君臣諮詢意見,察納雅言
LSY’ s
作法總結
引用史例: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
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
引用史例:1.先漢興隆 2.後漢衰敗 3. 桓靈因親近小人而亡國
引用史例:→警惕後主切勿親近小人,重蹈覆轍

正反對比
1. 「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勸諫後主虛懷納諫,勿塞忠言之路

2. 先漢: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後漢: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親賢遠佞的好處——親佞遠賢的壞處→突出親佞之害

借喻 「庶竭駑鈍」(劣馬、鈍刀→不中用的人)

後主與諸葛亮的關係 1.君臣 2.父執:先帝託付其照顧後主

平明之理 1.內朝外廷的臣子升遷標準一致
平明之理 2.違規者、行善者,因交由主管官員決定賞罰
平明之理 3.不應偏私,使朝廷內外有不同的賞罰標準

提及先帝的意義:以先帝的言行提醒後主謹言慎行,光其遺德
先帝之明:若諸葛亮被託付的事未可完成→劉備用人不當→英明名聲受損
LSY’ s

〈六國論〉 蘇洵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

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

與戰敗⽽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欲,諸侯之所⼤患,固不在戰矣。思厥先祖⽗,暴霜

露,斬荊棘,以有尺⼨之地。⼦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

城,然後得⼀⼣安寢;起視四境,⽽秦兵又⾄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

繁,侵之愈急,故不戰⽽強弱勝負已判矣。⾄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云:「以地事秦,猶抱

薪救⽕,薪不盡,⽕不滅。」此⾔得之。

齊⼈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

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後亡,斯用兵之效也。⾄丹以荊卿為

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于秦,⼆敗⽽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

為郡,惜其用武⽽不終也。

且燕趙處秦⾰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孤危,戰敗⽽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

⼈勿附於秦,刺客不⾏,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禮天下之奇才;并⼒西嚮,則吾恐秦⼈

食之不得下嚥也。悲夫!有如此之勢,⽽為秦⼈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

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猶有可以不賂⽽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從六國

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LSY’ s
〈六國論〉 蘇洵
詞解:
兵不利:兵器不鋒利 賂:賄賂,割地求和 破滅之道:滅亡
互喪:相繼滅亡 率:都是 蓋:原因在於
所亡:六國因賂秦而喪失之地 厥:他們的 舉:送
厭:同「饜」,滿足 彌:愈加 判:分辨清楚
與:親附 速禍:加速了國家滅亡的禍患 連卻:連連擊退
洎:及至、等到 革滅:消滅 殆:差不多
當:倘若 量:估量 劫:脅迫
苟:假如 從:蹈襲 顛覆:滅亡

主旨:藉論證戰國時期六國被秦國逐一滅國,諷諫北宋勿再向外族輸幣求和,重蹈六國之覆轍。

段旨:
段一:提出六國被滅,弊在賂秦。
段一:中心論點: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段一:分論點一: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段一:分論點二: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

段二:賂秦所失之地>戰敗而失之地(論證分論點一)
段一:→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
段一:→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
段一:→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段三:1. 齊(親附秦國)不賂秦而後亡(論證分論點二)
段一:2. 燕(荊卿刺秦王失敗)、趙(李牧被誅)可守其土(論證中心論點:非兵不利,戰不善)

段四:反面論證不賂秦則強,或有勝算
1.楚、韓、魏:愛其地 2.齊:不依附秦國 3.燕:刺客不行 4.趙:良將猶在
段一:→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段五:1. 慨嘆六國未善用有利形勢,終被秦所滅
段一:2. 由評古轉至諷今: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段六:1. 闡述六國沒有善用齊心抗秦,以致勝秦之「勢」
段一:2.執政者不應重蹈六國之覆轍: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LSY’ s
內容總結
中心論點: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六國破滅之因
一、賂秦國者「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楚韓魏)
3. 賂秦之地令秦國國力大升,而自己國力虧損
4. 賂秦之地>戰敗所失
5. 不珍惜祖先基業,割地如草
6. 只為換取片刻安寧,苟且偷安
7. 助長秦國的野心: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
→秦國勝之不武

二、不賂秦國者「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齊燕趙)
2. 齊:親附秦國,不助五國,繼五國後亡
3. 燕:荊軻刺秦王失敗,招致滅亡
4. 趙:趙王信讒,誅殺李牧,遂失良將而被滅

設想抗秦之計
一、個別策略
2. 賂秦國者愛惜其土地
3. 齊:勿親附秦國
4. 燕:刺客不行
5. 趙:良將猶在

二、整體策略
1. 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2. 並力西嚮
→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秦人難安)

借古諷今:從諸侯論「天下之大」的北宋
→以史為鑒,勿輸幣求和,若重蹈覆轍,則不如六個小小的諸侯國
LSY’ s
作法總結
正反論證
正:賂秦國因為「賂秦而力虧」,而且助長秦國的野心,招致滅亡
反:燕、趙不賂秦國,以武力對抗,較後滅亡
→若各國同心協力,以賂秦之地封賞謀臣,事秦之心禮待奇才,足以令秦心不安

對比論證
1.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
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
(秦:賂秦所得之地>戰勝所得之地;賂秦國:賂秦所失之地>戰敗所失之地)
→賂秦的禍壞:國力虧損

2.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
(祖先創業的艱苦——子孫棄地如草)
→賂秦是不孝之舉

3.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損失之大——安寧之短)
→賂秦是不智之舉

4. 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土地有限——秦慾無限)
→賂秦只會助長秦國野心

舉例論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六國在軍事方面足以抗秦(論證:非兵不利,戰不善)

引用論證:「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駁論:「非兵不利,戰不善」→燕、趙以武力對抗而較後滅亡(論證:齊心抗秦的論點)
LSY’ s

〈廉頗藺相如列傳〉 《史記》司馬遷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王⼗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

以勇氣聞於諸侯。藺相如者,趙⼈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

趙惠⽂王時,得楚和⽒璧。秦昭王聞之,使⼈遺趙王書,願以⼗五城請易璧。趙王與⼤將

軍廉頗諸⼤臣謀: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可

使報秦者,未得。

宦者令繆賢曰:「臣舍⼈藺相如可使。」王問:「何以知之?」對曰:「臣嘗有罪,竊計

欲亡⾛燕,臣舍⼈相如⽌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語曰:『臣嘗從⼤王 與燕王會境

上,燕王私握臣⼿,曰「願結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謂臣曰:『夫趙彊⽽燕弱,⽽

君幸於趙王,故燕王欲結於君。今君乃亡趙⾛燕,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束君歸趙矣。

君不如⾁袒伏斧質請罪,則幸得脫矣。』臣從其計,⼤王亦幸赦臣。臣竊以為其⼈勇⼠,有智

謀,宜可使。」

於是王召見,問藺相如曰:「秦王以⼗五城請易寡⼈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彊⽽

趙弱,不可不許。」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趙不許,

曲在趙;趙予璧⽽秦不予趙城,曲在秦。均之⼆策,寧許以負秦曲。」王曰:「誰可使者?」

相如曰:「王必無⼈,臣願奉璧往使。城⼊趙⽽璧留秦;城不⼊,臣請完璧歸趙。」趙王於是

遂遣相如奉璧西⼊秦。

秦王坐章台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喜,傳以示美⼈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

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

怒髮上衝冠,謂秦王曰:「⼤王欲得璧,使⼈發書⾄趙王,趙王悉召羣臣議,皆曰:『秦貪,

負其彊,以空⾔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國
LSY’ s

乎!且以⼀璧之故逆彊秦之驩,不可。於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於庭。何者?

嚴⼤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王見臣列觀,禮節甚倨;得璧,傳之美⼈,以戲弄臣。臣觀

⼤王無意償趙王城⾢,故臣復取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五

都予趙。

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和⽒璧,天下所共傳寶也。趙

王恐,不敢不獻。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

秦王度之,終不可彊奪,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

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於趙。

秦王齋五日後,乃設九賓禮於廷,引趙使者藺相如。相如⾄,謂秦王曰:「秦自繆公以來

⼆⼗餘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臣誠恐見欺於王⽽負趙,故令⼈持璧歸,間⾄趙矣。且秦彊

⽽趙弱,⼤王遣⼀介之使⾄趙,趙立奉璧來;今以秦之彊⽽先割⼗五都予趙,趙豈敢留璧⽽

得罪於⼤王乎?臣知欺⼤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鑊。唯⼤王與羣臣孰計議之!」

秦王與羣臣相視⽽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絕

秦趙之驩,不如因⽽厚遇之,使歸趙,趙王豈以⼀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見相如,畢禮⽽歸

之。

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夫,使不辱於諸侯,拜相如為上⼤夫。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

不予秦璧。

其後秦伐趙,拔⽯城。明年,復攻趙,殺⼆萬⼈。

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會於西河外澠池。趙王畏秦,欲⽏⾏。廉頗、藺相如計曰:

「王不⾏,示趙弱且怯也。」趙王遂⾏,相如從。廉頗送⾄境,與王訣曰:「王⾏,度道里會
LSY’ s

遇之禮畢,還,不過三⼗日。三⼗日不還,則請立太⼦為王,以絕秦望。」王許之,遂與秦王

會澠池。

秦王飲酒酣,曰:「寡⼈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趙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月

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奏盆缻秦

王,以相娛樂。」秦王怒,不許。於是相如前進缻,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缻。相如曰:「五

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濺⼤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於是秦王不

懌,為⼀擊缻。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缻。」秦之羣臣曰:「請以

趙⼗五城為秦王壽。」藺相如亦曰:「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

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於趙。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

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功,⽽藺相如徒以⼝舌為勞,⽽位居我上,且相如

素賤⼈,吾羞,不忍為之下。」宣⾔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

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

於是舍⼈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事君者,徒慕君之⾼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

宣惡⾔⽽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藺相如固

⽌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相如

廷叱之,辱其羣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彊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

吾兩⼈在也。今兩虎共⾾,其勢不俱⽣。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後私讎也。」

廉頗聞之,⾁袒負荊,因賓客⾄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不知將軍寬之⾄此也。」

卒相與驩,為刎頸之交。
LSY’ s
〈廉頗藺相如列傳〉 《史記》司馬遷
詞解:
舍人:門客 竊:私自 曲:理虧 奏:進獻
因:於是 卻立:後退 拜:叩拜大禮 逆:違反
列觀:一般的宮殿 倨:傲慢 急:催逼 睨:斜著
特:只不過 詳:假裝 衣:穿著 引:接引
堅名約束:堅守盟約 閒:「間」,小路 嘻:即驚且怒之聲 訣:訣別
望:念頭 靡:被嚇退 顧:只是 竟:完畢
不懌:不高興 勞:功勞 負:倚仗 刎頸之交:生死之交

主旨:記述廉藺的事蹟,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表達兩人的特質及對歷史的影響

內容總結
人物出生 1.廉頗:趙國將軍 2. 藺相如宦官令繆賢家中的門客
完璧歸趙 起因:秦欲以十五城和趙國交易和氏璧
完璧歸趙 經過 1. 趙國君臣不知找誰出使秦國
完璧歸趙 經過 2. 繆賢推薦相如,相如出使秦國
完璧歸趙 經過 3. 秦王在章台(玩樂之用)會見相如,相如發覺秦王無意以十五城換璧
完璧歸趙 經過 4. 相如用計取回和氏璧,並暗中派人送和氏璧回趙國
完璧歸趙 經過 5. 相如在秦廷折服秦王,安全回國
完璧歸趙 結果:完璧歸趙,趙國保全國家體面;相如拜為上大夫

澠池之會 起因:秦王約趙王到澠池會面,以示友好
完璧歸趙 經過 1. 相如隨王同去;廉頗與王訂下三十日不歸便立太子為王之約,以防趙王被脅
完璧歸趙 經過 2. 秦王要求趙王奏瑟,相如以同歸於盡要脅秦王為趙王擊缻
完璧歸趙 經過 3. 秦臣要求趙王送十五城池為秦王賀壽;相如要求秦王送咸陽為趙王賀壽
完璧歸趙 結果:秦王未能羞辱趙王;相如拜為上卿,位列廉頗之上

負荊請罪 起因:廉頗不滿相如憑口舌之勞位列其上
完璧歸趙 經過 1. 廉頗揚言要羞辱相如
完璧歸趙 經過 2. 相如避見廉頗,門客誤其膽小,相如解釋是因國家利益為先,私仇為小
完璧歸趙 經過 3. 廉頗知後倍感羞愧,負荊請罪
完璧歸趙 結果:二人結為刎頸之交
LSY’ s
作法總結
一、間接描寫
側面描寫:繆賢憶述自己因相如獻計而獲趙王赦罪→相如智勇雙全
襯托 1. 趙臣對秦的威脅束手無策——相如勇敢果斷
襯托 2. 相如門客不齒其對廉頗的忌諱,誤其膽小——相如以國為重的心態
襯托 3. 廉頗心胸狹窄——相如寬宏大量
二、直接描寫:
肖像描寫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相如威武
語言描寫
藺相如 1.「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矣!」(直斥秦王不是)→有勇氣
藺相如 2.「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暗示可取秦王性命)→智勇雙全
藺相如 3.「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急智
廉頗 1.「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
廉頗 1.(做好部署,令秦不可以趙王為人質要脅)→心思縝密
廉頗 2.「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
不忍為之下。」(直言不滿;廉頗不滿身具出身低微的相如其下)→魯莽;心胸狹窄
廉頗 3. 「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強調相如的寬容,並尊稱其為將軍)→知錯能改
行動描寫
1. 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髮上衝冠(準備直斥秦王)→勇氣過人
2. 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得璧後態度傲慢)→自大
心理描寫
1. 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不償城。(洞悉秦王心機)→機智過人
2. 趙王畏秦,欲毋行。→膽小

三、結構嚴謹
提綱絜領:繆賢評價相如:「其人勇士,有智謀。」→三事交代相如智勇雙全
前後呼應:前:兩者地位懸殊;後:相如地位高於廉頗,使廉頗記恨
層次分明:按歷史交代三件事,而每件事首尾獨立,又可合為整體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