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1

卷二作文歷史人物素材

一.孔子
一、人物簡介
孔子(前 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後期魯國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和
教育家。

(一)人物事略

盡善盡美 孔子對音樂的內容與形式是非常重視的,它讚美古代樂舞《韶》及《九辯》完善的藝術形
式。《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評價《韶》樂盡善盡美。而對周朝樂舞《大
武》的藝術表現形式給以高度讚揚外,對其表現周武王伐紂滅商的戰爭功績的內容卻給予批評:‚《大武》,
盡美未盡善也。‛

安貧樂道 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
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但他的安貧樂道並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貴,只求維護道。
孔子也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
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孔子 63 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當
時孔子已帶領弟子周遊列國 9 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信任,還險些喪命,但孔子並不灰心,
仍然樂觀向上,堅持白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君子固窮 孔子到達陳國,寄居在司城貞子(陳國大夫)家,居住了三年。楚國聽說孔子在陳蔡之間,
便使人聘請孔子,準備把有戶籍的民社方圓七百里之地封給孔子。孔子前往拜見回禮,從陳地往蔡地遷徙
被圍困,沒法行路,斷絕了糧食。隨從的弟子疲憊不堪,餓得站不起來。但孔子仍‚講誦弦歌不絕‛(講
習誦讀,演奏歌唱,傳授詩書禮樂毫不間斷)。子路生氣,來見孔子說:‚君子亦有窮乎?‛孔子說:‚君
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君子能固守窮困而不動搖,小人窮閑就胡作非為了)。‛告誡君子任何艱難的時
候,不管發生什麼事情,也應該維護自己的操守和道德。

逝者如斯夫 孔子佇立於尼山腳下,望著滾滾遼河,觸景生情,禁不住喟歎:‚逝者如斯夫,不舍晝
夜!‛孔子於司空見慣的流水綠波之中發現了深奧的道理,懊喪的情緒也如水般流去了。後來莊子在《莊
子·知北遊》中也有類似感歎:‚人生天地間,如白駒之過隙,忽忽而過。‛喻時間流逝得非常快,這也是
‚白駒過隙‛的來歷。

苛政猛於虎 孔子路過泰山,見有一位婦女在墳瑩旁痛哭哀號,於是詢問。婦女回答說:‚我的公爹
被老虎吃了!‛孔子讓子路問道:‚為什麼不離開這個地方呢?‛婦人回答道:‚因為這裡沒有苛捐雜稅
的暴政。‛孔子對隨從的弟子們說:‚苛政對人的危害,有甚於猛虎啊!‛

待價而沽 孔子遊說諸侯,想得到重用,卻四處碰壁,十分感傷,常暗中自怨自艾。某日,子貢得一
美玉,來問孔子,是要收藏,還是找個識貨的賣掉。孔子大聲歎道:‚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意為:賣掉吧,賣掉吧,我正等著識貨的人哩。比喻等待有了賞識自己的人才會出來效勞出力。

1
(二)素材運用

話題:挫折

材料加工:孔子一生不得志。但孔子不畏懼,不逃避,以一種達觀的態度對待人生。在樂天知命、通
達自得上孔子並不比老莊差。‚孔顏樂處‛是對這種處世態度的概括。

孔子周遊列國時曾被匡人圍困,當時形勢非常緊急。孔子說:‚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
文也,後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宋司馬桓魋欲害孔子,孔子說:‚天
生德於予,桓魁其如予何?‛
《論語·述而》表現了孔子兼善天下的志向。同時,也是孔子在遇到挫折時對自己的安慰與鼓勵,是一
種自我調適的做法。

(三)成品展示

文廟,是古時的學府。文廟大成殿,是文廟精神的中心。中華各地的文廟大成殿中,當面傲立的,便
是中華儒學之始者——孔子。

可以說,任何一個中國人都知道孔子,絕大多數中國人,都崇敬孔子。孔子生前並非皇族,但在其以
後的時光中封號卻一再提高,從‚大成至聖先師‛,直到‚大成至聖文宣王‛,孔門盛極一時,孔子萬古
流芳。

儒士注重個人的修養,孔子作為儒士之首,自然是修養極高的人。孔子一生行跡依《禮》,非禮勿行。
顏回去世,孔子贊口:‚聖哉,回也。‛內心極推崇他,但依禮反對厚葬。他對諸侯公卿公然欣賞天子樂
舞而感到憤怒,他對列國不納其言感到委屈,但又絕對平靜。身處亂世,他默對現實,獨善其身。既有伯
夷叔齊般高義,又有微子、箕子、比干之膽識。‚見賢思齊‛是他的理論,論語中他直抒胸臆:‚殷有三
賢人。‛

儒家求出仕,孔子亦是。在做魯相的日子中,大展其才,但因國君不明,只得周遊列國。或而謂之遊,
可絕非遊說之路——諸侯無一納其言。但其在天下紛爭中,為天下奔走,為他人奔走。在所有人都覺得
‚禮‛己不會富國強兵之時,其卻矢志不渝:東方諸國遍佈了他的足跡,中華大地散滿了他的喟歎。聖人
居於天地間,絕非呼天搶地地狂號,只是留下一片靜默,一片永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靜默中孕
含了無窮的力量。

孔子的思想之所以能傳至今日,是因為其在教育上的貢獻。孔子七十二門生為賢人,另有三個人感其
教化。孔子身體力行於教學,是無愧於先師的稱號的。他的學生有的富甲天下,有的潛心學問,有的通靈
於天地,有的傲立於廟堂。孔子注重文化的傳承,其修《春秋》、《詩》雖是為儒家而修,對《詩》的內
容也有一定的曲解,但無疑將中華的文化傳了下來。否則哪有‚關關雎鳩‛的千古絕唱?孔子是個文化
人。他回望歷史,低首是現今,遠望是將來。漢代的獨尊儒術使其學術的傳承初見成效;傳至宋代,程朱
理學的高峰,也是孔子精神的續揚。一門能傲立千年的學術以其時間之長,內容之豐富,以及能代代相傳
不斷創新,證明了它在華夏的生命力,無人可擋的生命力!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他
的精神,他的學說也隨川前行,奔流不止。

孔子為聖,聖者之聖。紛爭之春,多事之秋,亂世間,聖人傲立。其對自身的感懷,對社會的關注,
對教育的投人,對文化的貢獻,僅有一項便可傲立於天地,何況全才乎!

步人文廟,孔子靜默。一身寬服的他目視遠方,目視將來。‚聖人不拘于時‛,他自能望見將來,不
知儒士能否長存,但儒學必定紮根於每個國人的心中。

個體之聖人,社會之聖人,教育之聖人,文化之聖人。

2
二.莊 子

莊子(約西元前 369——前 286),名周,字子休,蒙城縣城東郊(今城關鎮東城路)人。曾為漆園吏,


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文學家。莊子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同時他也是一位優秀
的文學家、哲學家。他以其代表作《莊子》(又被稱為《南華經》)闡發了道家思想的精髓,發展了道家
學說,使之成為影響深遠的哲學流派。

(一)人物事略

濠梁之辯 莊子和惠子一一道在濠水的橋上遊玩。莊子說:倐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魚遊得多麼
悠閒白在,這就是魚兒的快樂)。惠子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說: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說: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莊子說:
請循其本。子日‘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嚎上也(還是讓我們順著先前的話來
說。你剛才所說的‘你怎麼知道魚的快樂’的話,就是己經知道了我知道魚兒的快樂而問我,而我則是在
壕水的橋上知道魚兒快樂的)。《秋水》

鴟得腐鼠 惠子在魏國做宰相,莊子前去看他。有人對惠子說: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十分恐
慌,在都城內搜尋莊子,整整三天三夜。莊子去看他,對他說: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雛,子知之乎?夫鵷
雛發於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雛過之,仰而視之口:
‘嚇!’今子欲以子之魏國而嚇我邪(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鵷雛,你知道嗎?鵷雛從南海出發飛到
北海,不是梧桐樹它不會停息,不是竹子的果實它不會進食,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會飲用。正在這時一隻
鷂鷹尋覓到一隻腐爛了的老鼠,鵷雛剛巧從空中飛過,鴟鷹抬頭看著鵷雛,發田一聲怒吼:‘哧!’如今
你也想用你的魏國來怒吼我嗎?

材與非材 莊子行走於山中,看見一棵大樹枝葉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樹旁卻不去動手砍伐。問
他們是什麼原因,說:沒有什麼用處。莊子說: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這棵樹就是因為不成材而能夠終
享天年啊)!莊子走出山來,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興,叫童僕殺鵝款待他。童僕問主人:其一能鳴,
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一只能叫,一隻不能叫,請問殺哪一隻呢)?主人說:殺不能鳴者。第二天,弟子
問莊子: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鵝,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莊子笑道:周將處乎
材與不材之間(我將處於成材與不成材之間)。

莊周夢蝶 莊子為了說明物化的道理,講了一個故事: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
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
莊子說這就叫物化。簡單的一個故事,既表現了一種人生如夢的人生態度,又把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莊
周與蝴蝶的關係揭示出來。形而下的一切,儘管千變萬化,都只是道的物化而已。莊周也罷,蝴蝶也罷,
本質上都只是虛無的道,是沒有什麼區別的。

鼓盆而歌 莊子回到家不到一年,妻子就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來弔唁,見莊子正盤腿坐地,鼓盆而
歌。惠子責問道: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人家與你夫妻一場,
為你生子、養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還鼓盆而歌,豈不太過分,太不近人情了嗎)?莊子
說: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慨!然察……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
乎命,故止也(不是這意思。她剛死時,我怎會獨獨不感悲傷呢?思前想後,我才發現自己仍是凡夫俗子,
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來,也就不感悲傷了)。他主張人生在世,要安時而處順,哀樂不
能人樂觀豁達。

莊子陪葬 莊子快要死了,弟子們 l 打算用很多東西作為陪葬。莊子說: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


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齎送。吾葬具豈不備邪?弟子說:吾恐烏鳶之食夫子也。莊子說:在上為烏鳶食,
在下為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

3
三.荊軻

戰國末期衛人,先世為齊人,喜好讀書擊劍。衛人稱之為‚慶卿‛,後遊歷到燕國,被當地稱為‚荊
卿‛(或荊叔)。後來,由燕國智勇深沉的‚節俠‛田光推薦給太子丹,拜為上卿。後刺殺秦王不中被殺。

(一)人物事略

1.結識高漸:離荊軻到燕國之後,跟那裡一屠狗者和一位善於擊築的高漸離很投合。荊軻喜歡喝酒,
每天都跟屠狗的人和高漸離在燕國街市上喝酒,喝到興頭上之後,高漸離擊築,荊軻隨著築曲在街市上唱
歌,以此相樂。過後又相對哭泣,旁若無人。遂與高漸離成為知己。

2.田光識才:荊軻到了燕後,與田光相識,田光知他並非一個平庸的人,非常欣賞他。恰逢燕太子丹
在秦國當人質後逃回燕國,尋求報復秦王的人。鞠武推薦田光,田光推薦了荊卿。可是太子丹對田光並不
信任,田光認為長者辦事,應該不讓人懷疑;一個人辦事卻讓人懷疑,就算不上是有節操的俠義之人了,
於是自殺。

3.相遇燕丹:燕太子丹為了刺殺秦王,委託荊軻以大任,並且懇請荊軻不要謙讓推辭,於是把荊卿尊
為上卿,請他住上等賓館。太子每天都上門問候,準備最豐盛的酒席,隔不多久就獻上珍異物品,車騎之
類,荊軻有感于太子丹的誠意,於是與之相謀。

4.謀計樊於期:樊於期本為秦將,因事得罪于秦王而出逃到燕。只有得到樊將軍的首級和燕國督亢的
地圖去奉獻給秦王,秦王才會樂於接見荊軻,這樣才有刺殺秦王的機會。荊軻知道太子於心不忍,便背著
太子私下去見樊於期,用道理說服了他,樊於期自刎而死。

5.易水蕭蕭:太子以及知道荊軻要去刺殺秦王這件事的賓客,部一身素裝來送別荊軻。至易水之上。
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分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
復還!"複為羽聲慷慨,士皆填目,發盡上指冠。於是荊軻就車而去,終己不顧。

6.謀計於蒙嘉:荊軻帶著價值千金的禮物,厚贈秦王寵倖的臣子中庶子蒙嘉。蒙嘉替荊軻先在秦王面
前說:‚燕王確實被大王的威嚴震懾得心驚膽戰,不敢出動軍隊抗拒大王的將士,情願全國上下做秦國的
臣子,謹此砍下樊於期的首級並獻上燕國督亢地區的地圖,裝匣密封。燕王還在朝廷上舉行了拜送儀式,
派出使臣把這種情況稟明大王,敬請大王指示。‛秦王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

7.智解危機:秦王佈置九賓的禮儀,在咸陽宮接見燕國的使者。荊軻捧著有樊將軍頭顱的匣子,秦舞
陽捧著裝有地圖的匣子,依次走到臺階下面。秦舞陽內心害怕,臉色突然變了,秦國的大臣對此都驚疑起
來。荊軻回頭對秦舞陽笑了笑,上前對秦王謝罪說:"北方邊遠地區的粗俗人,不曾見過天子,所以害怕,
望大王寬恕。"

8.圖窮匕見:在秦殿上,荊軻取出地圖捧著它獻給秦王,地圖展完了,匕首忽然露了出來。荊軻乘勢
用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用右手迅速拿起匕首向秦王胸口刺去。匕首沒有刺到秦王,秦王大驚,嚇得連連
後退,繞著朝堂上的大銅柱子跑。荊軻緊緊地逼著。旁邊雖然有許多官員,但是都手無寸鐵;臺階下的武
士,按秦國的規矩,沒有秦王命令是不准上殿的,秦王撥出了劍,砍斷了荊軻的左腿。荊軻站立不住,倒
在地上。他拿匕首直向秦王扔過去,卻沒有擊中。武士們這時沖上來,把荊軻殺死了。

(二)素材運用

話題 1:面對強權

材料加工:據《史記》所載,燕太子丹囑咐荊軻:‚得劫秦王,使悉反諸侯之地……則大善矣。則不
可,因而刺殺之。"這就是說,至少燕太子丹起初是想生擒秦王贏政,脅迫他退還己侵佔的諸侯國領土,如
果這一步能取得成功,他們未必想害贏政的性命,倘若贏政不肯,他們才準備殺掉他。荊軻刺秦體現了一
種阻擋秦國繼續攻打其他小國的企圖。無論是退兵之計也好,或僅僅是緩兵之計也罷,這應尚是荊軻為解
燕國之困,更是為所有諸侯國所做的最後一次努力。史為今鑒,至少我們今人可以從中感受到幾千年來普
通民眾對強權的反抗。

4
(三)成品展示

太子的身影已在遠方消逝成一個‚椎悖易水的澎湃濤聲還依稀可辨,毫無暖意的寒風吹著車上的旗
子,車轅因為車子的起伏而吱吱作響,我看了一眼舞陽,他也在望著易水的方向。高漸離的築聲又在心頭
響起,我的豪氣複在胸間奔湧。

如果我的膝沾著秦國的土,那麼我是在對著渾厚下跪:如果我的背擋著楚國的歌,那麼我是在為著激
昂停留:我的呼吸有齊魯風的節奏,我的胸懷有吳越水的溫;我從風蕭蕭的燕國離別,走向蒼茫茫的秦國
的險途,我此行必死。贏政,你的死期已到!我將以你的人頭來洗刷太子的恥辱,以你的心來告慰樊將軍
的英靈,以你的鮮血來償還天下蒼生的血債。贏政,受死吧!

馬車駛出燕國邊境,駛過滿是荒煙蔓草的曠野,駛過高峻險惡的大山,駛進人煙密集的城鎮,駛進物
資阜盛的城郭,離秦國越來越近,我的心越抽越緊,心中的怒火也越聚越多。

路旁時常有餓死的屍首,小村中常見兵士劫掠後放火的濃煙,瘦弱疲憊的農人掙扎著在田間勞作,寒
風從頹壞的牆縫吹貧寒的人家,吹在身無完衣的百姓身上。戰火、殺戮帶來了無邊的災難。

我買通了秦王的寵臣,秦王要在三天后召見我,我在這個夜晚對皇宮作最後的探查。我走進贏政的書
房,竹簡堆滿了桌子,桌上攤開著一束竹簡,墨蹟還未全幹,我借手中的火讀了那文字,卻是秦王新寫的
文書,我並未想到,這竹簡會改變我的行動。回來後我兩天兩夜未睡,思考著竹簡上的文字,那些張揚著
野心卻也滿是雄心的文字。我的心被撕扯著:百姓的苦痛是因為戰爭,假若秦統一天下可還會有戰爭?秦
的國力乃諸侯之最強,六國自是無與爭鋒,殺了秦王於天下蒼生何益?太子的個人恩怨與天下生靈的命運
哪一個更重要?我是太子的人,應該如何選擇?兩天煎熬後,我的心一痛,終於有了選擇。

圖窮匕現,我用匕首去刺秦王,卻給了他逃跑的機會:環柱而走,我有九次機會,卻讓他能拔劍傷我:
倚柱而罵,我要保持太子的尊嚴。侍臣殺我時,我想起了天下蒼生,他們沒有看見我眼角的那顆英雄淚。

5
四.曹 操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國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安徽毫
州)人。

(一)人物事略

1.疑殺華佗 晚年的曹操患了頭腦痛風症,僚臣華歆向他推薦了神醫華倫。遺憾的是,當華倫指出其症
因風而起,病根入腦,風涎不能出,枉服湯藥,須利斧開腦取風涎方可根除時,曹操竟疑心華佗是想乘機
害他性命,遂將華佗殺了,一代神醫命絕于世。

2.廢除寒食節 ‚寒食節‛相傳起于春秋時嚴明文公悼念介之推之事。以介之推抱木焚死,人們就定於
是日禁火寒食一百餘天。曹操有一年視察並瞭解當地百姓的生活民情時,發現民間百姓每年度過‚寒食
節‛的方式,己經非常嚴重地影響和危害了老百姓的身體健康,於是下令廢除。

3.提倡薄葬 218 年,曹操頒佈了一道《終令》,提出死後不要厚葬,要將自己埋葬在瘠薄的土地上,


依照地面原有的高度作為壙基,陵上不堆土,不植樹。一年後,他為自己準備了送終的四季衣服,並留下
遺囑說:我如果死了,請按當時季節所穿衣服入殮,金玉珠寶銅器等物,一概不要隨葬。曹操是中國歷史
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

4.割發代首 有一次,曹操大軍經過農田,看見田裡莊稼豐收在望,於是下令凡踐踏麥田的,就斬首示
眾。不料自己的馬受驚而一下子躥入麥田中,踐踏壞了一塊麥田。為了實踐自己的命令,取信於民,於是
就割了自己的頭髮來代替。

5.望梅止渴曹操征張繡時,路上缺水,將士皆渴,於是他以鞭虛指著前面說有梅林,軍士聽說後均感
到口中生津,不那麼渴了,最終走出了困境。

6.煮酒論英雄 一日,曹操與劉備邊喝酒邊評論天下英雄,曹操說:‚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劉備聞言,吃了一驚,手中所執匙箸,不覺落於地下。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劉備於是從容俯首拾
箸說:‚一震之威,乃至於此。‛操笑:‚丈夫亦畏雷乎?‛劉備說:‚聖人迅雷風烈必變,安得不畏?‛
意即連聖人對迅雷烈風都會失態,我怎能不怕呢?將聞言失箸緣故,輕輕掩飾過了。曹操於是不疑劉備。

7.裸足迎才 許攸來投曹操,曹操正在睡覺,一聽舊友許攸來投,連忙從床上跳下來,鞋襪不穿,跑出
恭迎。遙見許攸,撫掌歡笑,攜手共入,操先拜於地。許攸一見,感慨萬千。

8.東臨碣石 西元 207 年,統一北方的大局已定。仲秋八月,秋高氣爽,曹操親率威武之師,滿懷勝利


豪情,長驅東進。渤海西南岸有一山突兀,靈秀獨鐘,曹操躍馬揚鞭,登山觀海,面對滄海,歌以詠志。
於是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名篇《觀滄海》。

9.濫殺無辜 董卓敗亂朝綱,曹操帶領兒個人逃回鄉裡,經過友人成皋呂伯奢的家。伯奢出去了,只有
他的五個兒子。夜晚聽到他們食器碰撞的聲音,誤以為是想謀害自己,於是在夜裡殺了他們。而且還悽愴
地說:‚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由此可見曹操陰險冷酷的權謀。

10.曹操焚稿 《三國演義》第六十回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張松出許都求見曹操,曹操見張松矮小,相
貌又醜,便有意冷落他,邊洗足邊接見,使張松憋了一肚子氣。次日,曹操掌庫主簿楊修拿出曹操新著兵
書《孟德新書》給張松看,意欲示曹操的大才。張松看了一遍即記了下來,故意笑曰:‚此書吾蜀中三尺
小童,亦能暗誦,何為新書?此是戰國時無名氏所作,曹丞相盜為己能。‛楊修不信,張松說:‚如不信
我試誦之。‛遂將《孟德新書》從頭至尾朗誦一遍,並無一字差錯。楊修大驚,就去告知曹操,曹操奇怪
地說:‚莫非古人和我想的都一樣?‛認為自己的書沒有新意,就讓人把那本書燒了。

11.生性多疑 曹操死後採取了‚疑塚‛的措施。布置疑塚,一方面為了防止盜墓,另一方面,也和他
生性多疑有關。傳說,在安葬他的那一天,郵城所有的城門全部打開,七十二具棺木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同時從城門抬出。從此,曹操之墓的千古之謎隨之懸設。

6
(二)素材運用

話題 1:人才

材料加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短歌行》中的這句詩可以說是曹操人才
觀最重要的體現。曹操身為一個領導者,對人才更是極端的渴望。

首先,曹操是愛才的,因為他自己就是一個成大事的人才。惟才是舉,是曹操既出於他愛才的天性,
更出於三分天下形勢所逼,三分天下,得人才者居之。

其次,曹操尊重人才,不苟求,不求全責備,這是他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的一種氣度和自信。如果沒
有這種思想,曹操怎麼能從一個逃難京官,從手下不過幾個親隨,足下不曾有寸土,白手起家做到掃滅群
雄擁有北方天下?而他手下的謀臣猛將大多是敵人營中的人,或因某種機遇集合到曹操麾下,如程昱、許
褚;或沖著他雄才大略,能治亂定天下的名聲而來,如郭嘉、荀彧;或神往他轟轟烈烈,言必行戰必克的
實績而來,如滿寵、董昭;或被曹操擊破營壘俘虜而來,如張遼、張郃;或從行伍之中提撥上來,如于禁、
樂進。試想曹操如果沒有足夠的人格魁力和博大的胸襟氣度,怎麼能夠做到?

因為愛才,才會不顧眾人反對,捨得放關羽回去。因為愛才,才會真誠錄用曾經發檄文罵曹操祖宗的
陳琳。因為愛才,才會在郭嘉病重時期百般照顧,憐惜他。(《由價值觀的角度來談曹操的愛才論》節選)

話題 2:謀略

材料加工:劉義慶在《世說新語?假譎》裡說,曹操在一次軍事行動中,帶領軍隊走到一個沒有水的
地方,兵士們很渴。曹操騙他們說:前面有梅樹林,到那裡摘梅子吃,可以解渴。兵士們聽說有梅子可吃,
口裡都生出了口水,也就不那麼渴了。據此故事,後人引申出了一句成語,叫做‚望梅止渴‛。

曹操說:‚欲攻敵,必先謀。‛重視謀略是曹操軍事思想的重要內容,也是他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
曹操的軍事思想深受歷代兵家和學者稱道。《三國志》作者評價曹操‚終能總禦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
明略最優也‛。(《曹操的軍事思想》節選)

話題 3:進取心

材料加工: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龜雖壽)

這首詩充滿著積極進取、自強不息的精神。東漢末年的戰亂,給生產力帶來極大破壞,經濟蕭條,白
骨累累,給人帶來一種感傷頹廢的情緒。曹操的這首詩如一陣春風,吹散了這種傷感的情緒。他的樂觀主
義精神是難能可貴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成為流傳千古的名句,激勵人生進
取。在閑難時期,曹操能激流勇進,積極向上,敢於向命運挑戰,這是一種十分高尚的人生情操。(《論
曹操的詩》節選)

話題 4:英雄

材料加工:英雄還是奸雄?

你招賢納傑,知人善用。你聚荀彧、郭嘉、程昱於帳下,收許褚、張遼於陣前,座下文有能臣,武有
良將,"山不厭高,水不厭深",你是想海內之士都越陌度仟來歸。

軍帳前,盈樽獨飲,舉劍問天,漢邦才俊,何不盡歸我耶?你行於‚蒿裡‛,但見‚白骨露於野,千
里無雞鳴‛,於是從心裡悲慟,‚念斷人腸‛;你東臨喝石觀滄海時,沉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
燦爛,若出其裡‛,敞開胸懷想把天地包容:你江心橫槊,旋即生髮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感歎;
你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風騷獨領:你揮灑筆墨,笑傲文壇。你是那般才華橫溢、那般風流滿灑!馬背上,
勒韁援須,豪情滿腔,又在醞釀新的詩篇?

7
你以道、義、治、度、謀、備、仁、明、文、武十勝於天下,但仍有人稱你為奸雄。是因為你生性多
疑,屠呂伯奢全家,還是因為敗你詩興而槊死劉馥,忌才學而殺楊修?抑或是你功高震主,無視漢天子存
在?奸雄,時人作下的預言,史學家對你的評判,小說家給你的名號。

孟德啊!只有你自己明白,‚是非成敗轉頭空,浪花淘盡英雄‛,功與過留與後人評說,我只管把酒
臨風,歌以詠志!

話題 5:角度

材料加工:羅貫中筆下的《三同演義》中,曹操那陰險的心理令人生畏:在京劇中曹操那白臉奸臣的
角色在眾人心中早己根深蒂固,……聲聲笑裡藏刀,總讓人毛骨悚然。也許是因為他違背了傳統的中庸思
想,所以背上了奸詐、狡猾的惡名,引來千古辱駡¨

"論千古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那麼曹操到底是好是壞呢?引起了眾人爭議。

"周喻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如果不是曹操心軟憐惜人才,收留了黃蓋,怎會一失足成千占
恨,上了周喻的當?

由此上溯,曹操有著一顆愛惜人才的心被世人公認。他不僅愛惜人才,自己也喜愛文學,足智多謀,
文章樸實而不華麗,精湛而不囉嗦,使得千古聞名的《觀滄海》流傳至今,成為千古佳話。

也許因為他的善於用人,才智博學,使得他成為傑出的軍事家、文學家,使魏日益強大。

如果光說曹操善於用人,那我將會說"NO",他也有充滿人情味的一面,好友去世使得家族破裂,惟一
的女兒蔡文姬因父親亡故被迫遠嫁匈奴。為了替好友找到女兒,曹操千方百計,派使臣遠抵匈奴,多次交
涉,幾經戰亂,終於接回了蔡文姬,為好友了卻了一樁心願。怎麼又不讓人感動?古今中外,對於曹操眾
說紛紜,他也以自己獨特一面向眾人展現著自己,帶上一份沉默,一份讚賞,靜靜地沉靜在歷史長河之中。
而我們卻應多從不同的方面去看待。(《提筆論曹操》節選)

(四)成品展示

京劇舞臺上,白臉曹操冠帶輝煌,高唱:"世人笑我奸,我笑世人偏。為人少機變,富貴怎雙全?"世
人口中的"奸雄",戲劇當中的白臉,〈三國演義》裡的無數典故,把曹操堆砌成奸詐的化身。然而,即便
是"親劉貶曹"的羅貫中,也不得不為曹的才情與智勇所折服,也不得不承認他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曹出身官宦,十六歲舉孝廉任城門典校衛。設十二色杖,不分貴賤,一旦違犯出入城規,皆與杖責。
這體現他的‚忠信‛。黃巾作亂,曹操任驃騎都尉,奮力破敵,也是"忠勇"表現。

董卓當權,敗壞綱紀。操夜帶七星寶刀隻身前往行刺,其勇不下荊軻。行刺失敗,董卓懷疑他時他又
臨機應變說是來獻寶刀的,騙過董卓後星夜飛離京城。這一切不都說明他有勇有謀嗎?

我相信倘若曹操生在治世必定是個不可多得的能臣。然而當時的亂世註定他必須背負起"漢賊"的駡名
來收拾分崩離析的漢家天下。漢朝的氣數己盡,外戚、宦官爭權奪勢使它走向衰敗。這時必須有一個強有
力的人出來撐住局面。孫權不行,他坐領江東六郡八十一州,曆得四世已屬僥倖:劉備也不行,靠得前朝
"皇叔"之名,以"仁義"面具收羅諸葛、關張趙雲,佔據荊州蜀中富饒之地,卻終是"生兒不像賢",劉禪寵信
宦官,難脫前朝桎梏。事實證明只有曹操建立的魏國具有統一天下的能力。

‚漢賊‛‚亂臣‛的駡名只是用來套住對前朝愚忠的愚民的繩索。識得時務的人,誰說曹操不是英
雄?"破黃巾,滅袁紹,平袁術,誅呂布:敗張魯,收劉表。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切無不表現出曹操傑出
的軍事才能和高超的政治手腕。"釃酒臨江,橫槊賦詩",高唱"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更是表現出他廣闊的胸襟和浪漫的情懷。

以當今全面發展的觀點看,縱觀整部《三同演義》,哪個人像曹操這樣集軍事、政治、勇氣、謀略、
才氣集於一身呢?曹操是一個強人,有巧取豪奪的能力,橫衝直撞的勇氣,抑強扶弱的智慧。

8
五.李 白

逸、狂、憤、醉——探索李白的情感世界

盛唐氣象,孕育了一位狂傲不羈的詩人,他以超脫世俗的人性智慧,譜寫了盛唐的最強音。政治上的
失意苦痛,鑄就了飄逸灑脫、傲岸不拘的詩仙和‚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的酒仙。現在讓我
們來追尋他的人生的不同階段,探究李白——這位距今一千三百多年的曠世奇才、人間仙人的情感歷程。

(一)少年——逸(意氣風發 仗劍任俠 心雄萬夫)

1.漂泊家族,異域生活——形成獨特性格。

西元 701 年,漂泊了一百多年的李氏家族,在西域碎葉城,誕生了一位不同尋常的男孩——李白。在
這地廣人稀的異域遊牧民族中,頑強生存了一百多年的李白家族,已深深被異族血液所滲透,五年的異域
生活,給幼年的李白影響是巨大的。四處漂泊,四海為家的遊牧生活,和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文化,衝撞
揉合成了:天性酷愛自由,灑脫飄逸,清風朗月般純淨心境的李白。生在西域、來自西域‚胡姬貌如花,
當壚笑春風。‛(《前有樽酒行》)的李白一生從蜀中出遊,棲隱求仙、交遊,過著四方遊歷的生活,與家
族的百年漂泊、幼年的異域生活息息相關。有著胡兒豪放灑脫的李白,從碎葉入蜀、入楚,入魯,入大唐
各地。他這種獨特的性格,註定了他一生浮萍般的生活。

2.良好家境,蜀中道教——影響人生取向。

李白五歲那年,舉家內遷西蜀隴葉,良好的家境,父母的期盼,嚴格的家教,他‚五歲誦六甲,十歲
觀百家‛(《上安州裴長史書》)
,‚十五觀奇書,作賦淩相如‛( 《贈張相鎬》)
。朝廷崇道形成熱潮,蜀中
道教盛行,‚家本紫雲山,道風未淪落‛(《題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李白深受影響,他‚十五游神仙,
仙游未曾歇‛(《感興八首》之五)。十八歲師從趙蕤學縱橫術,從小受儒、道、縱橫三家影響。從少年時
期,就有建功立業的功名心,‚苟無濟代心,獨善亦何益‛(《贈韋秘書子春》),又深受道教功成身退的
影響‚功成拂衣去,搖曳滄州旁‛(《玉真公主館苦雨》)‚功成謝人間,從此一投釣‛(《翰林讀書言懷》)

他有完美的人生理想——功成、名遂、身退。他看不起白首死章句的儒生,不願走科舉入仕之路,而寄希
望于‚平交王侯‛‚一匡天下‛而‚立抵卿相‛。這幾近完美的而又矛盾的理想,迫使這位‚十五好劍
術,遍幹諸侯‛、有著遊俠之氣的少年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上安州裴長史書》),在積蓄著自
己的才氣和閱歷,準備一鳴驚人!

(二)青年——狂(狂熱自負悲喜更迭侍君榮親始終不渝)

1.志在宰輔遊歷拜謁——狂熱自負

李白自負有‚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的雄氣,夢想能‚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
智能,願為輔弼‛。他自喻為‚仰噴三山雪,橫吞百川水‛的北溟巨鯤,‚騰昆侖,曆西極,四足無一蹶‛
的天馬、‚朝飲蒼梧泉,夕棲碧海煙‛的鳳凰。他能‚清論既抵掌,玄談又絕倒。分明楚漢事,歷歷王霸
道(崔宗之《贈李十二白》 )
。他‚志尚道術,謂神仙可致,不求小官,以當世之務自負‛(劉全白《唐故
翰林學士李君碣記》 )
。年輕自負的李白,在四川綿州初謁益州長史蘇蕤時就呈上得意之作《大獵賦·冠年聞
天子獵》、《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等,李白以豐富的想像和大膽的誇張,大氣磅礴、雄奇浪漫的壯美風格,
傳遞著豪邁、奔放、昂揚的激情。他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謳歌理想人生,得到蘇蕤的非凡禮遇,真心推許和
誠摯教導,使他信心倍增,對仕途充滿希望,但因蘇的特殊政治境地,而未被舉薦。李白又悵然若失,當
他再次拜謁渝州刺史李邕時,卻費盡周折,年輕氣盛,狂傲自負的李白,借謝罪之辭,給李邕呈上《大鵬
賦》:‚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自比直上九萬里的大
鵬,責問李邕‚宣父猶且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這擲地有聲的詩句引起李的震顫。

兩次早期拜謁,均以失敗告終,仕途不順的陰霾籠罩著這顆狂熱自負的心。他感慨良深:翼挾萬鈞風
雷的大鵬,何時沖天九萬里。橫吞百川水的巨鯤何日‚簸卻滄溟水‛。他第三次拜謁一代道宗——司馬承
禎,得到盛讚,李白欣喜若狂,熱血沸騰,意氣飛揚,慷慨陳詞濟世安邦之道。相信自己定會名動萬乘之
主,定取卿相之位。

9
2.安陸成家 渴求榮親——失意窘迫

三次拜謁,並未給李白帶來入仕的契機,年輕自負的李白,沒有停止奔走干謁的步伐,其間歷經八年
多的遊歷拜謁,此時的李白,已千金散盡,生活困窘。近而立之年的李白終於在湖北安陸入贅為婿,娶已
故相國許圉師之孫女許如素為妻,安陸成家,但贅婿的生活使李白更渴望功成名就。他企盼‚何當淩雲霄,
直上數千尺‛(《南軒松》
)。

此時,他全身心投入自己選擇的幸福婚姻,度過了一生中難得的一段好時光:‚雄巢漢宮樹,雌弄秦
草芳。甯同萬死碎綺翼,不忍雲間兩分張‛(《白頭吟》)。可惜不久,恃才自負的個性卻使他無意得罪了
安州前長史李京之,又得不到新任長史的賞識,其實李白他還是充滿矛盾的希望地方官的提拔:‚願君侯
惠以大遇,洞開新顏,自必能使精誠動天,長虹貫日,直度易水,不以為寒……‛;他上書表意,屢遭冷
遇。自負有王佐之才的李白卻無用武之地。 他失意鬱悶,窘迫的贅婿生活迫使他又邁開了奔走拜謁的步
伐。

3.別妻離女 兩次拜謁——悲多喜少

西元 734 年秋,‚酒隱安陸,蹉跎十年‛(《秋於敬亭送從侄游廬山序》)
,已為人父的李白別妻離子,
奔赴長安,拜謁求仕。他比任何時候都渴望侍君榮親,他為了妻兒為了理想,不顧拜謁裴光庭時遭受的冷
遇,繼續拜謁當時文壇典帥燕國公張說,滿懷希望卻再遭尷尬境遇。一個多月幽禁似的生活,讓李白鬱悶
失落,隨感而發的:‚彈劍謝公子,無魚良可哀。‛卻慘遭張說二子厭棄,失去生活供給。

他又遭李燦冷遇風雪途中,處境困窘,壯業未成,悲憤傷懷:‚去國登茲樓,懷歸傷暮秋……蒼蒼幾
萬里,目極令人愁‛(《登新平樓》)。他思念妻兒:‚長相思,在長安……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
長歎……天長地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長相思》)。

這期間他在幾番痛苦思索後,又信心百倍,決心用他驚天動地的詩,濟世扶危的劍,行非常之事,樹
非常之名,建非常之功!。

4.謁見狂客舉薦未果——惆悵失落

在典當和友人資助中生活的李白,在長安酒肆痛飲狂歌:‚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縱死俠骨香,
不慚世上英‛(《俠客行》),他憑著七分豪腸,三分劍氣,吟誦排律長歌,寫大塊文章,杯不停筆不休的
驚人之舉,在長安城名氣遠揚,卻並沒有得到理想的舉薦之機,他黯然神傷,慷慨悲歌,發出了撼人心魄
的鳴嘯:‚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魂牽夢縈的侍君之道,難於上青天!李白以縱橫馳騁,隨意抒寫的
樂府體古詩,長短不齊的雜言,獨特的開頭句式,讓人隨著他變幻無常、滔滔奔瀉、噴湧而出的情感洪流
一起開闔動盪,感受著他的抗爭,他的激情。

他又把希望寄託在‚四明狂客‛賀知章上。但仍‚舉薦未果‛。李白憤慨惶惑,空有一身才華,卻不
得識。他在等待和思念妻兒的煎熬中,度日如年,曾經‚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的他,多麼希望‚窮
地之險,極路之峻。‛即使‚山崩地摧壯士死‛,也心甘情願。如今仕途無望,只能‚側重西望長諮嗟‛!
對妻子的思念使他‚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蜀道難》)。‚一飲三百鬥‛的李白,只能‚醉臥累月
輕王侯‛(《蜀道難》
),在外奔走多年一事無成,悵然低吟‚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5.干謁韓朝宗 無功而返——憤愧落魄

狂熱執著的李白,滿懷希望,費盡周折才拜見荊州刺史韓朝宗。但韓對浪吟海喝的李白,頗為腹誹。
城府極深、頗為迂腐、易生成見的韓朝宗,讓李白憤愧難當,希望再次破滅,想到苦苦等候佳音的妻兒,
他‚亂愁心,涕如雪。寒燈厭夢魂欲絕,覺來相思生白髮‛(
《寄遠十一首》)

面對‚珠玉買歌笑,糟糖養賢才‛(《古風》十五首)的黑暗現實,‚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他別無選擇,帶著一身疲憊、滿腹辛酸,帶著對妻兒的相思和愧疚,落第似的傷心回家,損兵折將似的敗
北而歸,無奈的回到他並不想依附的許府故宅。

10
(三)中年——醉(躊躇滿志 傲岸不屈 折翅而返 癡心企盼)

1.壯年失妻 愧對家人——痛心裂肺

開元廿三年冬,司馬承禎仙逝。給玉真公主的遺囑中提到‚經濟文章之才,不要忘記蜀人李白‛。令
李白萌生希望,他激情昂揚,‚西王母桃種我家,三千陽春始一花。結實苦遲為人笑,攀折唧唧長諮嗟‛
(《庭前晚開花》
)。

他隨雁門將軍打獵,初遇郭子儀,暢談天下事。舉家遷往山東曲阜南陵後,又隻身前往中都縣裴旻家
學劍,以期自己文武兼備,大展宏圖。他躊躇滿志:‚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
客,不知何處是他鄉‛(《客中作》)。好友元丹丘奉詔入京任道宗,更使李白看到希望的曙光。他熱切企
盼著。

就在此時,久病纏身的愛妻許如素在長年的相思和期盼的煎熬中,撒手人圜。‚春風忽無情,吹我夢
魂散。不見眼中人,天長音信斷。‛(《大堤曲》)。十多年來,未盡人夫人父職責的李白,愧悔交織。心
被沉重的悲愴和揪心的痛苦時刻咬噬著。

2.金門傳詔 供奉翰林——躊躇滿志

經玉真公主、賀知章、吳筠等人舉薦,李隆基金門傳詔,李白欣喜若狂,‚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
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準備大展宏圖的李白,滿懷對大唐天子的感激和崇拜,躊躇滿志,
奔赴長安。朝廷之上,天子特賜七寶禦床,力士脫靴,貴妃研磨,天子引紙,震懾回鶻使者!這是他一生
中最得意的時期,‚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輸丹雪胸臆,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雲生羽翼,幸陪鸞輦出
鴻都,身騎飛龍天馬駒‛(《駕去溫泉後贈楊山人》)。

他相信必展鵬翼,搏擊雲天。‚逢君奏明主,他日共翻飛‛(《溫泉侍從歸逢故人》)。在天子‚朕決
不負卿‛許諾下,李白神思飛縱,‚我無為,人自寧。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飄翩下雲輧。‛(
《春日行》),
並對天子感激涕零‚小臣拜獻南山壽,陛下萬古垂鴻名‛(《春日行》)。‚感君恩重許君命,太山一擲輕
鴻毛‛(《結襪子》)
,李白天馬行空的想像和幻想,詩情澎湃、才情激揚。他滿懷希望,做著他的‚待詔‛
翰林,期待著皇上的真正重用。

3.奸佞當道 進諫未果——傲然而返

長久等待使天性爽朗的李白苦悶寂寞‚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
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月下獨酌》)。他把酒問月‚……但願當歌對酒時,月光常照金樽裡‛。‚戲萬
乘若僚友,視儔列如草芥‛(蘇軾《李太白碑陰記》 )的他與李林甫針鋒相對,毫不相讓。他深深憎惡‚群
沙穢明珠,眾草淩芳孤‛的黑暗現實,對橫行跋扈的權貴和趨炎附勢的小人強烈憤慨‚奸臣欲竊位,樹黨
自相群‛。把批判的矛頭直指天子,‚殷後亂天紀,楚懷亦己昏。‛

他決心披肝瀝膽,直諫天子,橫批逆鱗。提出十條勤政務本的建議,李隆基不悅,李白被‚出宮思過‛。
他悲憤彷徨,過分高估天子的愛才之心,低估奸臣的誹謗中傷。這條理想道路竟然如此泥濘難行,‚停杯
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
在?‛(
《行路難》之一)。結構的巨大跳躍,突兀奇來、不可端倪的詩句間激蕩著李白矛盾的內心,他靠
詩歌排解鬱結胸中的不平之氣。

他日漸消極,‚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行路難》之三)
,懷著無限惆悵失落和鬱悶難
抑的苦楚,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冬天的等待,天寶三年春,李白傲然離開長安!

4.賜金放返 盼君將悟——癡心不改

‚賜金放返‛後的李白,悲憤不平,‚我本不棄世,世人自棄我‛(
《贈蔡山人》)
。他借酒消愁,‚人
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他一直相信,‚天生我材必
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但現實卻如此殘酷。壯志未酬,青春已逝,‚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
雪‛!他感慨人生如短暫的朝夕,想用酒來滌蕩胸中塊壘,急欲衝破憂愁‚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

11
古愁‛。他不甘寂寞,渴望用世,卻只能以‚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
飲者留其名‛(《將進酒》
)聊以自慰。

他又癡心不改,盼君將悟。積極用世畢竟是李白人生觀的主導,因此他很快從迷惘中振奮起來,以古
人的祟高志向自勉終於使他擺脫了歧路彷徨的苦悶,唱出充滿信心與展望的強音:‚乘風破浪會有時,直
掛雲帆濟滄海‛(《行路難》)。

5.入道受籙 煉丹求仙——渴盼再詔

深受道家影響的李白,萌生入道受籙、煉丹求仙的想法。希望自己長生不老,希冀尋求再詔重用的機
會。他決絕地完成了入道受籙的過程,並架爐煉丹服丹,結果大病一場,入道成仙之夢破滅。他感慨‚寒
早悲歲促,人生鳥過目……人心若波瀾,世路有屈曲‛(《秋露白如玉》
)。

這位想像豐富、雄氣豪放、極具個性和浪漫氣質的詩人夢游天姥,由感而發‚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
萬事東流水‛應該‚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喊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
顏‛(《夢遊天姥吟留別》
)的豪壯之聲。他悲愴感慨‚黃金散盡交不成,白首為儒身被輕‛,自己‚一生
傲岸苦不諧,恩疏媒勞志多乖。‛(
《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他為自己鳴不平,為屈死的賢士仗義抗爭,
對朝廷產生失望之心和輕蔑之情。

癡心不改的他要掙脫封建秩序的桎梏,要衝破正統的儒家觀念。流露出抑儒揚俠的思想傾向,儘管年
近半百,李白卻萌生了從軍的念頭,‚羞作濟南生,九十誦古文。不然拂劍起,沙漠收奇勳‛(《贈何七
判官昌浩》)
。想在邊疆建功立業,實現再詔理想!

(四)暮年——憤(抑鬱憤懣 命運多舛 矢志報國 壯心不已)

1.勇闖幽州 以詩陳情——憂憤難載

天寶十年,年過半百的李白,覺察到安祿山有叛亂之心,也收到邊關鮮為人知的秘密。他冒著生命危
險,勇闖幽州,‚且探虎穴向沙漠,鳴鞭走馬淩黃沙‛(《留別于十一兄逖、裴十三遊塞垣》)。他周旋于
安祿山身邊,想探聽虛實。在幽州其間,他為邊關百姓的慘狀而顫慄!他憂憤不平,‚箭空在,人今戰死
不復回。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黃河捧上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北風行》)。憂國憂民的李白
憤歎當今聖上的昏庸,大權旁落,朝政更加黑暗,百姓苦遭荼毒。李林甫大興冤獄,目睹國是日非,傲世
獨立的李白情感噴發宛若天際的狂飆和噴溢的火山。如《鳴皋歌送岑征君》抒寫對於政治黑暗、是非顛倒
的憤慨:‚雞聚族以爭食,鳳孤飛而無鄰。蝘蜓嘲龍,魚目混珠。嫫母衣錦,西施負薪。若使巢、由桎梏
於軒冕兮,亦奚異于夔龍蹩躠於風塵‛。李白內心痛苦:‚君失臣兮龍為魚,權歸臣兮鼠變虎‛(《遠別
離》)。

他痛心疾首。以詩陳情,寫下了《一百四十年》
、《抱玉入楚國》
、《戰國何紛紛》等作品。想通過赴京
上任的韋良宰,在長安抄寫分發詩作。希望借此來引起統治者的警醒,希望天子能力挽狂瀾,重整朝綱。
但滿腔憂國憂民之情,並沒有得到皇上重視。

與小叔李華餞別時,道出了內心的憂憤,‚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多想‚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但他知道‚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無奈只能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他時而憂愁,時而激昂,似暴風
急雨,驟起驟落,如行雲流水,一瀉千里,淋漓酣恣的悲憤中又見慷慨激昂的豪情。他不願被消沉情緒吞
噬淹沒,從這大起大落的飛躍的詩句,感受著他深沉痛苦的內心和睥睨憂患的達觀性格。

2.幕府從軍 竟成附逆——悲憤難抒

安祿山叛亂,無辜百姓逃亡,刺痛了詩人善良的心,面對哀鴻遍野,他怒叱‚白骨成丘山,蒼生竟何
罪?‛(《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古風·西
上蓮花山》 )!

在永王再三恭請下,李白從軍李璘幕府。他以為自己從此走上從軍報國之路,躊躇滿志地為李璘出謀

12
劃策。‚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
《永王東巡歌》其二)

然而不幸,李白陷入一場皇室政治突變的漩渦中。他先前信心百倍‚過江似流水,志在清中原‛,如
今卻‚把劍擊前柱,悲歌難再論‛,他四處逃亡,後在彭澤縣投案自首,卻仍被送入死牢。哀寂、悲愴、
怨憤的他向魏朗中憤述自己的痛苦‚南冠君子,呼天而啼。戀高堂而掩泣,淚血地而成泥。獄戶春而不草,
獨幽怨而沉迷‛,想到自己‚穆陵關北愁愛子,豫章天南隔老妻。一門骨肉散百草,遇難不復相提攜‛,
感慨‚好我者恤我,不好我者何忍臨危而相擠‛,他渴盼‚如其聽卑,脫我牢狴。儻辨美玉,君收白珪‛
(《萬憤詞投魏郎中》
)。

他‚萬憤結緝,憂從中摧。舉酒太息,泣血盈杯‛(《上崔相百憂章》)
。寄希望于高官幫他減免罪行,
後幸遇郭子儀,以全部官爵贖李白死罪。但李白仍被流放夜郎!

3.流放夜郎 半途赦返——怨憤悵然

李白流放途中,回想自己‚昔在長安醉花柳,五侯七貴同杯酒。氣岸遙臨豪士前,風流肯落他人後.夫
子紅顏我少年,章台走馬著金鞭.文章獻納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如今‚我愁遠謫夜郎去,何日金雞放
赦回?‛(《流夜郎贈辛判官》)
。途登黃鶴樓,他惆悵孤獨,悲吟‚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
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在夔州遇全國大赦,半途赦返,令李白欣喜若狂,歸心似箭。他意氣酣暢,把酒痛飲,豁然開朗,與
山水冥合,輕鬆喜悅之情溢於胸中。他高吟‚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
已過萬重山‛(《下江陵》
)。

4.矢志平亂 壯志未酬——壯懷幽憤

赦返後的李白,認為現在已是‚雁行愁心去,山銜好月來‛(《夏十二登岳陽樓》)的時候。他又逢韋
良宰,又萌生入世報國的希望。但韋一去無音訊,使他惆悵傷懷:‚遷客此時徒極目,長洲孤月向誰明‛
(《鸚鵡洲》
)。

上元二年(761),李白六十一歲,聞李光弼率大軍征討史朝義,他由當塗北上,請纓殺敵,但行至金陵,
因病折回,‚半道謝病還……天奪壯士心。長籲別吳京‛(《金陵崔侍禦十九韻留別》)。
抑鬱憤悶的李白,此時又有了尋仙得道的夢想,‚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遙見仙人彩雲
裡,手把芙蓉朝玉京‛,這位‚手持綠玉杖……鳳歌笑孔丘‛的‚楚狂人‛,他把苦難現實的感受寄託於
異常空洞、雄奇壯偉的意象中,‚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里動風聲,白波九道流雪山‛,
想著‚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 《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來撫慰自己幽憤之心!

5.暮年歸隱 魂歸當塗——感慨悲歌

經歷四十多年的生死浮沉,悲歡榮辱,血淚辛酸的求仕之途,曾經的待詔翰林,天子外臣,如今年老
體衰,重病纏身,卻無顏回歸故里,只能歸隱當塗‚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濱‛,面對自己‚白髮如霜草‛,
不禁‚捫心空歎息,問影何枯槁。‛他逐漸接受了這種孤獨安處的現實,‚何如牽白犢,飲水對清流?‛
(《田園言懷》)
,‚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九日龍山歌》)

貧病交加的他思念故鄉,‚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宣城見杜鵑花》)
,他感歎何處是他的最後的歸宿,嘗盡世間冷暖的李白,有了非凡的徹悟,‚悲來乎,
悲來乎,天雖長,地雖久。金玉滿堂應不守。富貴百年能幾何,死生一度人皆有‛,他悲歎‚天下無人知
我心‛(《悲歌行》)

他看不起巧言令色、阿諛奉承而平步青雲之徒‚君愛身後名,我愛眼前酒。飲酒眼前樂,虛名何處有‛
(《笑歌行》
)。‚黃金到手快意盡,昨日破產今朝貧‛的李白,不願拖累李陽冰,做好了離世的準備,‚大
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石袂.仲尼亡兮,誰為出涕?‛(《臨終歌》),‚平
生壯志未伸‛、困頓一生、流離失所的李白,自責自己‚不孝不悌不慈不愛‛但唯一的安慰是自己的痛苦
血淚化作驚天地泣鬼神的萬卷詩文——《草堂集》。在那個封建社會個體人性意識受正統思想壓抑的文化

13
傳統中,李白狂傲不拘、純真爽朗的個性,豪放飄逸的詩風,變幻莫測的想像,清新明麗的語言,產生巨
大的人格魅力。明月清風,寂寞鎖不住金樽空對,他筆墨縱橫,用立體的字,醉倒了大唐萬里江山。

他與江天共醉,與江月同歸,走完了自己坎坷多舛的一生。

理想化的人生設計,濃烈奔放的情感,自由狂傲的性格,熱切渴盼成為英雄的李白,註定在這紛繁多
變、權勢傾紮、爾虞我詐的現實中慘遭失敗。才華橫溢、孤獨漂泊、始終不渝追求理想的李白,儘管在每
個人生階段李白都有他特別彰顯的個性,但他的‚逸‛、‚狂‛、‚憤‛、‚醉‛始終交織、貫穿和影響
了他的一生。

成品展示

生命萌動伊始,人在母親的胎盤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生命終結之際,一堆墳塚、一方淨土便是人最後
的位置——或高或低,或浮或沉,人一生總有自己的位置,或如鷹擊長空,或如魚翔淺底。

數千年的儒家文化薰陶,使‚學而優則仕‛的觀念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莘莘學子千百年來的夢想如
一——中舉出仕,一生便是享不盡的榮華富貴,還有,那高高在上的位置。

然而,這真的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嗎?人生真的須要這樣的位置嗎?

陶淵明曾走過這樣的路。寒窗十年,一朝功名,而他卻在官場上寸步難行:官場的路,泥濘濕滑,一
不小心被染得一身污泥,水洗不去。他終於看清楚了自己的位置,看清楚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才是最適合他的生活,三十年誤入塵網,久在樊籠中的苦悶,全因他選擇歸隱,歸園田居而‚複得返自
然‛。這是屬於陶淵明的位置——隱逸於山水之間,悠閒自如地做他的山水田園詩人。

李白也曾走過這樣的路。雖然他從未參加過科舉考試,卻因為超凡脫俗的才情為唐玄宗所賞識,坐侍
御前,享受著貴妃端硯,力士挽靴的待遇。但他終究是個天真爛漫、不經世事的‚仙人‛,怎堪忍受官場
的爾虞我詐、阿諛奉承?能寫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人,怎能在官場上找到自己
的位置?李白的位置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是‚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卻永不是官場。於是,他飲酒放歌,瀟灑人生。這是屬於李白的位置——獨酌與明月之下,做他的浪漫豪
放的‚詩仙‛。

又如張良、範蠡,在輔佐君主成就霸業之後,都選擇了泛湖而去,歸隱山水之間。

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最佳位置。當歷盡滄桑、洗盡鉛華,人總需返樸歸真,重回寧靜。
何必為了俗世的所謂‚位置‛而苦悶煩惱?功名利祿不過如過眼雲煙,倒不如保持心靈的寧靜與自
由,用心去品味生活。這樣,才能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位置。這位置,自在人心,且放白鹿青崖間,複得
輕鬆返自然!

醉李白 李白,立于如夢盛唐,你只求一醉冷月輕王侯,那是何等的灑脫與豪爽。我看見你玉碗頻換,
酒興正酣。你在花前月下清影裡,舉杯開懷對嬋娟;你在山銜好月洞庭夜,將船買酒白雲邊;你在金陵酒
肆別知己,酩酊忘離吳姬店。

唐朝的天開始邊得昏暗,你已醉意分明了,吟笑間滿是謫仙的礦酒仙的癡。你感慨處世如大夢,不如
頹然一醉;你喟歎清賢渾濁難辨,酒趣勿為醒者傳;你疾呼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飲三百杯。

這是你的醒與著世界的昧昧昏睡。

14
六.韓 信

韓信(?—前 196)漢初軍事家,淮陰(今屬江蘇)人。陳勝、吳廣起義後,韓信始投項梁,繼隨項
羽,後從劉邦(見漢高祖劉邦)。漢高祖元年,經丞相蕭何力薦,始為大將,協助劉邦制定了還定三秦以
奪天下的方略。

(一)人物事略

1.胯下之辱 淮陰有個屠戶侮辱韓信,說:‚雖長大,好帶刀劍,怯耳‛。並當眾侮辱他說:‚能死,
刺我;不能,出胯下。‛韓信注視了對方良久,慢慢低下身來,從他的胯檔下爬了出去。街上的人都恥笑
韓信,認為他是個怯懦之人。

2.命運多舛 秦末,項梁起兵反秦,渡過淮河北上,韓信此時帶著寶劍投奔了項梁,留在部隊,默默無
聞。項梁敗死後,又歸屬項羽,項羽讓他做郎中。韓信多次給項羽獻計,項羽不予採納。

3.離楚歸漢 韓信離開楚軍,投奔劉邦,做管理倉庫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後來韓信坐法當斬,同
案的十三人都己處斬,就要輪到韓信了,韓信舉日仰視,說:‚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夏侯嬰
覺得此人話語不同凡響,看他相貌威武,就同他交談,很欣賞他,於是進言漢王。漢王封韓信一個管理糧
餉的官職,沒有發現他與眾不同的地方。

4.蕭何月下追韓信 韓信多次同蕭何交談,得到蕭何的賞識,卻始終不被劉邦所重用,於是乘月而走。
蕭何聽說韓信走了,來不及向劉邦報告便騎上馬去追韓信。追上韓信後,蕭何問韓信為什麼要走,韓信說:
‚漢王不信任我,不用我,我留在這兒也沒什麼意思,想去投奔別人。‛蕭何說:‚你先別走,和我一塊
回去。如果這次漢王再不封你為大將,你再走也不遲呀。‛在蕭何的再三懇求下,韓信勉強跟蕭何回去了。

5.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有一回,漢高祖劉邦在和韓信的閒談中,議論朝中將領的軍事才能。到後來,
劉邦問韓信:"你看我能指揮多少軍隊呢?"韓信說:"陛下您最多能指揮十萬人。"劉邦又間:"那麼你能帶
多少兵呢?"韓信說:"我帶兵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反映出韓信的自信。

6.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劉邦與韓信議定元年八月吉日,出師東征。當時出征的棧道已被燒毀,不能行
軍。問韓信該如何進兵,韓信提出"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策,於是派了兵士幾百人,裝作去修建棧道,
自己卻率領三軍,悄悄地從南鄭出發,偷渡陳倉。

7.斷水塞流,大破聯軍 漢王三年(西元前 204 年)九月,韓信與齊楚聯軍對峙于濰水。韓信連夜秘密


派人裝滿一萬多個沙袋,將濰水上游堵起來,這樣下游河水變淺了。次日上午。當齊楚聯軍剛剛走到河心,
韓信暗令埋伏在上游的漢軍扒開沙袋,飛瀉而下的大水將正在渡河的齊楚聯軍截為兩段,被大水卷走的士
兵不計其數。韓信回兵追殺過去,一舉全殲了已過河的齊楚聯軍。齊王逃跑,尤且(齊楚聯軍主帥)戰死,
留在東岸尚未渡河的齊楚聯軍見主帥已死,紛紛棄甲曳兵,落荒而逃。就這樣,漢軍一舉佔領了齊國全境。

8.四面楚歌 漢高祖五年(西元前 202 年)十二月,楚漢兩軍在該下(今安徽靈璧南)展開決戰。劉邦


以韓信為主將,統一指揮各路大軍。項羽指揮十萬楚軍,從正面向漢軍陣地猛攻。韓信採用典型的側翼攻
擊戰法,令漢軍中軍稍稍後退,避開楚軍銳氣,而將兩翼展開,實行側擊,然後再令中軍推進,一下子完
成了合圍。人夜,韓信令漢軍四面唱起楚歌,楚軍喪失鬥志,被漢軍一舉聚殲於垓下。項羽眼見大勢己去,
自剔于烏江邊。歷時五年的楚漢戰爭以漢王劉邦奪得天下而告終。

15
(二)素材運用

話題 1: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

材料加工:同一樣事情放在不同的人身上,會有不同的評價。在我的記憶裡,"能屈能伸‛這個詞好像
就是因為韓信才創造出來的。似乎,"韓信"就代表著我們這個民族對能屈能伸的最有力的說解:男子漢大
丈夫應該能屈能伸,看看人家韓信,當年能從地痞無賴的胯下爬過去,後來還不是當上了劉邦的大將,比
追隨漢王多年,身經百戰的樊唉和周勃還厲害!
事實上,在強權面前不做任何的抵抗而採取韓信的辦法,雙膝跪地從別人的褲檔下爬過去,只能說是
一個有尊嚴的人的恥辱,算不上什麼光榮的事情。試想,如果韓信後來毫無"成就",只是一個渾渾匪熏過
日子的小混子,那麼,人們會不會轉而評價說:"那是一個從年輕時就不知廉恥的東西。"但是,我們卻把
韓信從地痞無賴的胯下爬過去的行為誇獎成多麼了不起的舉動,是不是因為韓信後來有權得勢了?生活中
常常有"豆腐渣"變成"一朵花"的現象,歸根結底,都是感情惹的禍。(《可恥的韓信》節選)

話題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材料加 1:每一個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也不可能是一無是處的。尺雖比寸長,但也有不夠長的時
候:寸雖比尺短,但也有用得上場的時候。"金無足赤,玉有微暇","愚者千慮,必有一得"都說明了這一
道理。《史記》裡有一段有趣的記載,有一天劉邦與韓信閒聊,劉問:"愛卿與朕孰能耶?"韓日:"若論帶
兵,上不如我,信將兵多多益善。"劉又問:"卿何故為我所禦?‛韓曰:"上善將將,信不及。"韓信的回
答實在妙得很,既維護了皇帝老兒的面子,又說出了人各有所長的道理,難怪劉邦聽後得意得"嘿嘿"直笑。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節選)

話題 3:利益

材料加工:韓信與鐘離昧"素善",他為了改變自已在劉邦心目中的地位,竟然拿了朋友的頭去取悅劉
邦,把朋友對他的信任出賣了,叫賣得一乾二淨。鐘離昧的頭卻沒有為他換來安寧,到了最後,還被當初
最賞識他的蕭何與呂後共同謀害了,連同他的九族,當時身為丞相的蕭何,原是韓信的保薦人,應該說和
韓信關係不錯,這時候為了保全白己,不得不屈于呂後的意旨,誘殺韓信。結果,蕭何就因誅韓信有功,
從丞相晉升為相國,加封食邑五千戶。孔子說"君子喻于義,小人喻於利",古往今來,在利益面前,有為
了大義不動心的嗎?(《韓信被誅的真正原因》節選)

話題 4:用人之道

材料加工:太史公用如椽大筆活現了淮陰侯韓信一生沉雄悲壯的歷史。在楚漢相爭的歷史大決戰中,
能夠叱吒風雲,縱橫捭闔,決定鹿死誰手者,非淮陰侯韓信莫屬。然而正是這位赫赫大將軍,曾幾何時命
運多舛,歷經坎坷,險些為歷史大潮淹沒、吞噬。且不說‚始為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
治生商賈‛:遭受‚胯下之辱,人多厭之‛:即使事楚之際,歸漢之初,依然未能運交華蓋。名位低淺,
碌碌無為乃至始而亡楚歸漢,繼之歸而覆亡¨

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淮陰侯韓信
亡楚歸漢,不正是一面歷史明鏡嗎?他自己也照過鏡子,被重用後也重用賢人、智者,哪怕被用者原是降
將。廣武君即是其人。韓信問計於他,說:‚——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
用與不用,聽與不聽也",道明瞭用人的癥結與真諦。所以,揭去亡、歸二字頭上的神秘面紗,不難看到,
無論亡者、歸者均系於一個‛用‚字,不‚用‛則亡,‚用‛則歸也。(《韓信亡楚歸漢淺議》節選)

16
七.陶淵明

他來了,帶來了一陣陣菊香,帶來了與自然相合的闊達心境。面對官闕,他選擇了歸園,選擇了自然
的那份恬適。他追求的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他有著‚阡陌交通,落英繽紛‛的理想;
他綻放了壓在心底的那份‚自然‛。他的豐碑永遠樹立在田園郊野之上。

(一)高考作文優秀片段

1.‚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國文人裡,又有誰能將心澄淨到如此境界,以至於只剩下南山
之菊?陶淵明選擇了歸隱之路。這一路走得瀟灑,走得清明。然而,陶潛除了飲酒采菊之外,還做了些什
麼?這或許連他自己都無法回答。歸隱之路為中國無數文人選擇,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
的道德導致了整體上的不道德。‛或許是歷史的機緣,促成了一座文學的豐碑。但歷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
憑千萬個陶淵明能夠走出嗎?

2.晉代田園詩人陶淵明也曾熱衷於官場,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負。但當他做了彭澤縣令,瞭解到
官場的黑暗以後,便毅然辭官歸隱,‚羈鳥倦舊林,池魚思故淵‛,他還是喜歡‚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
山‛的生活,從此躬耕農田,不問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實現了他的人生價值。

3.陶潛伴著‚莊生曉夢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東蘺之下悠然采菊。面對南山,淵明選擇忘記,
忘記那些官場的醜惡,忘記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這是心靈的選擇,這是過河人在‚河‛的兩岸所做出的
明智的選擇,這更是明智的‚擺渡‛。

4.是那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隱士,是那個‚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的雅人,是那個
‚戴月荷鋤歸‛的農夫,對!是他,是這享譽文壇百千年的陶淵明。他不願‚為五斗米折腰‛,掛印歸田
園。他忘卻了官場的失意,忘卻了仕途的不達,卻記住了世人的願望,寫出了心中的聖地——桃花源。

5.遠離塵世,隱歸田園,看花開花落。陶淵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藍天中的白雲,像大海中的魚
鱗,因為有菊,那顆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場的牢籠束縛太久了,難道沒有什麼寄託?選菊吧!清新淡雅,與
世無爭,不正像他不羈的性格嗎?是陶詩將心寄託於菊,尋回了一方心靈的淨土,也是陶詩讓菊帶上了品
質高潔,與世無爭的高姿態帽子流傳至今。

6.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裡靜放,嬌美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山澗清泉一直流過家院門口。早上,
霧色漸漸散去。透過微薄的陽光,一位老人拿著鋤頭,提著竹籃,向院中走去。‚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
還……‛他吟唱詩句,步履悠閒地跨進了院子……他便是陶淵明。

7.幽幽香菊與他為伴,下地耕耘自給自足。閒暇時,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細細品味;農忙時,便與
菊花相枕相依,樂在其中。陶淵明的確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處處洋溢著與眾不同清閒與曠達!

8.背負了太多歲月的陰影,真的讓他好累。沉溺於過去,也必將讓他喪失了現在和未來,於是,他選
擇了離開。酣眠的午夜,他一個人,隨著孤零零的帆影,踏上了回鄉的小船。月光還是黯淡的,四周還是
靜謐的。他的衣袖隨風飄搖,但此時,他卻擁有幾分坦然,幾分歡喜。全新的生活隨著初升的太陽,就要
開始了,他與朋友、家人一同早出晚歸享受著田園之樂,他與他們一起品嘗著粗茶淡飯,享受著那一分簡
單無憂的友情以及難得的親情。(這段小文為我們點染了陶淵明的遠離官場的輕鬆、歸途之樂和田園之致,
在敘述中不乏精美、自然的語言點綴。)

9.小船在水面輕輕搖盪、漂浮著,微風飄飄柔柔地吹拂我的衣衫,輕輕曖曖地愛撫我的面頰,踏著山
雀的歌韻,我醉飲船前船後的山泉。青山迴響著船槳的激水,將我所有的鄉愁揉碎。眼前是一幀濃濃淡淡
的黑白照片,兩岸靜臥的野草是它的背景。我傾聽鳥的對唱,蟲的獨吟。陽光斜灑,灑滿我回家的路。遠
遠的,能看見那個寧靜而溫馨的茅屋,籠罩在淡煙裡,飄渺虛無……(這是一篇情景交融最好體現的作品。
那種無憂的恬淡如閒適的中國畫,一縷一縷向我們走來,小船、微風、歌韻、陽光組合成了一幅似靜又動
的畫面。陶淵明就生活在那樣的環境裡,我們才知道,距離我們那麼遙遠的五柳先生竟是這樣的灑脫、無
羈。)

17
10.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社會,陶淵明大約是很寂寞的,把他引為知己者應該已經很少。人們要關心
收入、職稱、住房,關心孩子的學習、就業、婚姻,關心上司的意圖甚至神情,關心自己的仕途升遷……
心被各種現實問題塞滿的現代人,哪裡有閒工夫如陶老夫子一樣去觀松賞菊,引酒賦詩呢?特別是在某些
以所謂弘道濟世、氣干青雲自詡的人的心中,這‚中國第一大隱‛官場失意便避世無為的態度更讓他們不
屑,比起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憂國憂民來,那不啻有天壤之別。

11.我們怎樣在喧囂的塵世讓心中積鬱的塊壘消散,怎樣在繁雜的市聲中讓浮躁的心靈寧靜,穿越時間
隧道,在陶淵明的南野田園中飄蕩,與寂寞的詩魂傾心交談,或許能讓甘泉湧過荒漠,在胸中流出一片綠
洲。且讓我們想像一下陶夫子歸家時的情景。寬袍大袖,迎著輕爽的河風,立于船頭的陶公,在這樣的晨
光熹微中,奔向溫馨的家居。他的神態是那樣的幸福、輕鬆、安詳、超脫,這時的他實實在在像一隻‚久
在樊籠裡,複得返自然‛的小鳥呢!

12.陶淵明是寂寞的,這寂寞就在一個真字,真性情,真言語,真行為。要做到這一個真字,還真需要
一番勇氣和智慧。在矢志不移和隨波逐流之間,在現實利益和神聖價值發生衝突時,選擇的天平最終將偏
向哪一端?這是一個隨時隨地都在發生的問題。‚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
鴻飛哪複計東西。‛人生是短暫的,人生需要曠達。現代人,守住內心的寂寞,別讓心靈蒙塵,因為寂寞
是一種美麗,寂寞使人詩意地安居!

(二)重點人物素材陶淵明在各種話題中的靈活應用

窮則獨善其身:因為我知道,中國的文人總是在出世與入世之間猶豫、徘徊。蘇子想到了出世,就會
增加猶豫與徘徊的痛苦。你想那陶淵明,我從來都質疑於他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從來都質疑
於他的‚欲辯已忘言‛,我總想在那句‚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後面,加上一句,你會不為六斗米折腰嗎?
六斗不夠,八斗呢?這總是有種酸溜溜的意味。我所鍾愛的蘇子啊!你怎能以此為效呢?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晉陶淵明,大家是頂熟悉的了,他就是‚出淤泥而不染‛、近墨而不黑的代表,
在官場腐朽,民怨載道的封建社會裡,陶淵明能自守清節、出而不染,實在不是一件易事。老一輩革命家
朱德同志在未參加革命之前,也是‚軍閥‛出身,但他也能入能出,不忘高風亮節,而始終為中國革命事
業奔走不息,亦為當世萬流景仰。由此可見,近墨者完全可以不黑甚而至於更紅。

鏡:鏡乃一種品格,既然是品格,則有高尚與低劣之分。陶淵明選擇‚不為五斗米折腰‛,是自尊;
李白選擇‚直掛雲帆濟滄海‛,是自強;蘇軾選擇‚一蓑煙雨任平生‛,是豁達。他們各有所愛的‚鏡‛,
他們各自選擇自己所堅持的秉性。然而選擇‚低劣鏡‛的人亦有之,‚越人飾美女八人,納之太宰嚭‛,
太宰嚭便在吳王面前為越國求情,是奸臣,是越國的叛徒;‚張昌宗恐太后—日晏駕,為元忠所誅,乃譖
元忠與戩私議‛,是小人的行為,是遭人唾棄的國賊。然人各有‚志‛,我們無法改變他人對鏡子品格的
選擇。

18
走近陶淵明

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以也。故聖人法天貴真,不拘於俗。 ——題記

夕陽西下,留下一片執著的餘輝也漸漸隱去,皎潔的月光升上枝頭,落在書頁,瀉在筆尖,日復一日
的迴圈使生活變得不像樣子,天地間的真善美都消失了嗎?無奈的迴響又一圈圈的蕩漾開去,投入歷史的
波流激起陣陣漣漪……

竹籬密密,楊柳依依,煙雲舒展,菊點寧靜。您就居於這裡。每日耕田,飲酒,吟詩,享樂,無時無
刻不在表露著您的真,真性情,真言語,生活中要想做到這樣一個‚真‛字倒還是真需要些勇氣與智慧。
您在隨波逐流與矢志不移之間終是選擇了您的真理:寧靜,和諧。在政治權利沉重,卻又無比黑暗的時候,
您硬是放棄了不易得來的彭澤縣令,歸隱田園,您帶著與眾不同的清新與曠達,尋回一方心靈淨土。這是
您的生活,您的追求,滾滾紅塵的陣陣廝殺,只不過是您窗前的一陣風.一串雨罷了。在最昏暗的日子裡,
靈魂深處卻充滿陽光。這就無愧於您選擇了歸隱之路,這一路走得瀟灑.清明!

現在您的生活已經很接近於您的理想了:在這個遠離塵世的村落,每日的耕田勞作,自得其樂,又有
香菊清酒於您相伴,那高潔品行的菊花不正如您嗎?祥和幽靜,纖塵不染。那詮釋情懷的酒不也是您的最
愛嗎?與生和諧,遠離凡塵。伴著它們,您可以真真正正地享受生活。

您的生活抑或說您的歸宿就是歸隱,那是最清逸.最高上.最自由的人生,那也是您的人生。做一個
無憂無慮.心地向善.智慧而又快樂的老人,您一生無憾。因為您的心界即是幽靜的,高潔的,政事的污
濁必定無法攪擾您的生之和諧。

面對南山,您似乎徹底忘記了那些不快,選擇了坦然淡泊的心態。您可以‚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
聲!‛自己心境的瞭解與共鳴才是真正的天籟之聲,琴上無弦又何妨?您能夠‚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
山。‛自己生活閒適,而不必‚心為行役‛,自然遊目騁懷,參透自然。

您告訴我,在污濁社會也不能隨波逐流;您告訴我,人生是短暫的,人生需要曠達;您告訴我,無論
任何時候都要做那個自然.完整的自己;您告訴我,‚真‛,永生不滅……

仿佛是靈魂回到內心,我猛地驚醒,窗外還是黯淡的.四周還是靜謐的,而我心中,卻多了幾分坦然,
幾分寧靜……

19
八.司馬遷

司馬遷(前 145 或前 135 梷前 87?),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西南)


人。太初元年(前 I04),司馬遷開始撰寫《史記》後因替李陵辯護,獲罪下獄,受腐刑。出獄後任中書
令,繼續發憤著書,終於完成了《史記》的撰寫,人稱其書為《太史公書》

(一)人物事略

少年司馬遷生於史官世家,祖先自周代起就任王室太史,掌管文史星蔔。父親司馬談在武帝即位後,
任太史令達三十年之久。司馬遷 10 歲起誦讀《古文》並接受其父的啟蒙教育。淵源久長的家學對他後來
治學道路有深刻的影響。後隨父去長安,同當時著名經學大師孔安同、董仲舒學習《古文尚書》和《春秋》。
19 歲為補博士子弟。

遊歷天下 20 歲開始了他的遊歷生活。他的足跡到達會稽,訪問夏禹的遺跡:到過姑蘇,眺望範蠡眨
舟的五湖:到達淮陰,訪求韓信的故事:到過豐沛,訪問劉邦、蕭何的故鄉:到過大樑,訪問夷門,並考
察秦軍引河水灌大樑的情形:到過楚,訪問春申君的宮殿遺址:到過薛地,考察孟嘗君的封邑:到過鄒魯,
拜仰孔孟的家鄉。此外,他還北過涿鹿,登長城,南遊沅湘,西至崆峒。壯遊使他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
識。

臨危父命 司馬遷的父親病危時,拉著兒子的手,流著眼淚對他說:‚……我死了以後,你一定要接
著做太史,千萬不要忘記我一生希望寫出一部通史的願望。你一定要繼承我的事業,不要忘記啊!‛這一
番諄諄囑託極大地震動了司馬遷,他看到了父親作為一名史學家難得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他也知道父親將
自己畢生未竟的事業寄託在白己的身上。

修著曆法 太初元年(前 104),司馬遷乙太史令身份和中大夫孫卿、壺遂及曆官鄧平、落下閎、天文


學家唐都等二十餘人,改革曆法。經這批專家通力合作,反復計算、選擇,終於在這年五月制定出新曆,
這就是著名的《太初曆》

仗義執言 天漢二年(前 99),李陵出征匈奴時被圍,在矢盡糧絕的情況下投降匈奴。武帝大怒,文


武百官也大罵李陵投降可恥。司馬遷辯言:"李陵轉戰千里,矢盡道窮,古代名將也不過如此。他雖投降,
尚屬情有可原。臣以為只要他不死,他還是會效忠漢朝的。"盛怒中的漢武帝聽了司馬遷這番話,認為司馬
遷有意替李陵護短開脫,把他投人監獄,並處以腐刑。

忍辱負重 不幸的遭遇,尤其是腐刑,使司馬遷精神受到極大刺激,曾一度想自殺。但他想起了父親
的遺言,又以孔子、屈原、左丘明、孫子、韓非等在逆境中發憤有為鼓勵自己,終於以驚人的意志忍辱負
重地活了下來。經過六年的囚禁生活,終於完成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巨著一一《史
記》

史書體系 《史記》開創了‚紀傳體‛體例。何謂紀傳體呢?紀,指本紀,即皇帝的傳記:傳,指列
傳,是一般大臣和各式人物的傳記。在《史記》中以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體結構,創造性地探索
了以人物為主體的歷史編纂學方法。司馬遷創造性地把這五種體裁綜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統一體系。

(二)素材運用

話題 1: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材料加工:獨自躑躕在冰冷的寒夜,你是否在為遭遇挫折而痛苦不堪:徘徊於夜色仍明的街頭,你是
否在為生活的不順而將痛苦放大?…¨其實人生中挫折與痛苦時常有之,但調整好心態,以正確的方法面對
挫折與痛苦,才能快意人生。身受腐刑的司馬遷,生遭盡世人的白眼,死無顏面對己逝的宗族,他的挫折
足可以放大內心痛苦鬱鬱而終,但平靜的心境與堅強的意志使其由一介匍匐於地的殿臣站立成一個為民寫
史的華夏史官,《史記》永表後世。(2004 年黑龍江高考優秀作文《一蓑煙雨任平生》節選)

20
話題 2:心靈的選擇

材料加工:作為社會意義上的人,我們無可避免地要面對選擇的考驗。一個人成長的過程,就是一個
不斷選擇的過程。要想徹底拋棄選擇,恐怕謫仙人李太白都得搖頭歎氣道:"噫籲唏!難於上青天也!"可
見,要先學會選擇,之後才會懂得自下而上的立世之道。

我的腦海中走出一位頭髮花白而嗓音纖細如絲縷的老頭子,這是誰呀?司馬遷。老司馬當年不過替李
陵說了一句公道話,不想拂了聖聽,挨了武帝一刀子。司馬遷告訴任少卿說"每念及此,未嘗不發汗沾衣也。
"他想到死,一了百了,也想到老父親的臨終遺言。終於,他選擇了含垢隱忍,寫一部"通古今之變,成一
家之言"的大著作。司馬遷的選擇給那些稍遇挫折就"臨清流而赴死"的人上了生動一課,他活生生地讓割睾
丸的利刃變成接生《史記》的手術刀,其化害為利之術,良足謂今古奇觀。(2002 年高考河北優秀作文《發
自心靈的選擇》節選)

(四)成品展示

已經是深夜了,司馬遷通過天牢的小窗,望著那漆黑的夜。幽藍的天幕上,不見星也不見月,幾處烏
雲低低地沉著,帶著令人窒息的壓力。暮秋的風裹著寒氣,鑽進每個角落,包括司馬遷那件破舊的長衫。

司馬遷拖動著腳鐐,走回幾塊磚堆成的床。金屬的撞擊聲在死一般靜的夜裡,帶著幾分鬼魁。床上那
盞昏黃的油燈跳動著火焰,拖下長長的抖動的影子,似乎加重了黑暗。然而掛著的一紙官文仍然可見,金
色的字,朱紅的印,一切都那麼清晰。

是的,這就是司馬遷的命運。日出之前,他必須做好選擇。是死,用一腔熱血去控訴昏君的無道,用
高貴的頭顱去證明自己的清臼?還是活著——當然是有條件地活著,從此他將成為不完全的男子。

司馬遷無法遏抑心中騰生的怨怒,昨日朝堂的場景歷歷在目。當漢武帝在歇斯底里地咆哮時,當滿朝
文武雙股戰戰時,當李陵一下子從英雄被定性為叛徒時,司馬遷覺得胸中有什麼東西壓著。

也許是記錄歷史的職責讓他知道,歷史必須是真實的。於是他,站了出來,後來的事情證明當時的衝
動是致命的。司馬遷與李陵並無交好,為了不相識的人而觸怒龍顏,這沒有人能夠理解。

他突然就想到了死,想到了屈原的投江;想到了孤竹君的兒子們在首陽山的遺骸:他想拋棄這個世界,
這個昏暗、污濁的世界。決不能屈辱地活著,做一個不完全的男子,便是死,他也應該是個大丈夫。

但突然,司馬遷在憤怒與激動中沉靜下來。父親臨終時那雙憂怨的眼睛,讓他一下子靜了。他清楚地
記得,父親指著案上的書,哽咽著,然後看了他一眼。他理解那一眼的重量與意味著的責任,是的,他永
遠都不會忘記——他們還沒有自己的史書,屬於大漢的書。

司馬遷在床邊坐了下來,閉上眼,沉默了好久好久,他的胸口在劇烈地起伏,他的手指在不停地顫
抖……天明的時候,牢外傳來一聲吆喝:‚司馬遷,想好了沒有?‛

‚想好了,我選擇腐刑。‛兩滴清淚滑落臉頰,司馬遷無聲地哭了。

幾千年後,一位詩人說:‚真正的勇敢不是為某件事壯烈地死去,而是為某件事卑賤地活著。‛於是
一陣秋風嗚咽著,吹起《史記》發黃的紙頁。

2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