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史记·荆轲列传》赏析

来源:古代散文名作欣赏 作者: 姜涛 时间:2008-3-15


   
    战国时代,秦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战国中叶,秦国便不断兼并山东
诸侯各国的土地。由于山东诸侯各国之间互相猜忌,不能很好团结,致使不断被秦所灭。
公元前 231 年,灭韩;公元前 229 年,灭赵。韩、赵相继被灭后,秦军迫近易水,直接威
胁着地处北方的燕国。燕国为了保全自己的国家,便在公元前 227 年(燕王喜 28 年)出现
了荆轲劫刺秦王的事件。《荆轲列传》,就是集中描写这一历史事件的。
    这篇传记,通过对荆轲刺秦王前后过程的生动描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深沉
多谋,不计小节,在关键时刻,在强敌面前,英勇无畏,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形象。
作者对这一英雄形象的塑造,倾注着充分肯定和热烈讴歌之情,从而表达了对暴秦的憎恶。
    荆轲的深沉多谋,是通过诸多事件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出来的,而且贯穿于传
记始终。作者先写他游历榆次,与盖聂谈论剑术,由于意见分歧,“盖聂怒而目之”,他
悄悄地逃跑了。继而写他到了邯郸,与鲁勾践赌棋,因为争道,“鲁勾践怒而叱之”,他
又默默地逃跑了。或受人白眼,或挨人训斥,他都不动声色,而以 逃避处之。乍一看来,
他似乎是一个胆小怕事、懦弱无能之辈。其实不然。因为在他看来,为了屑微小事而争执
闹事,是不值得的,毫无意义的。这从他敢于劫刺秦王得到反证。在劫刺秦王的大事上,
他决非盲目从事,而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觉得值得为此付出代价和牺牲时,才毅然
决然地承担起来。一旦承担了任务,又表现为英勇无畏,沉着多谋和不可动摇。这充分说
明他决不是那种凭感情用事的血气之勇,而是大智大勇。其锋芒不轻易外露的深沉性格,
于此可见。
    荆轲的深沉性格,还表现在他的交友上。“道不同不相为谋”,只有思想一致,
志趣相投,才有可能谈得上交友。好感情用事的盖聂和鲁勾践,他既不屑于同他们争斗,
当然也谈不上交友。而他到燕国后,却与高渐离和田光打得火热,这是有其因由的。高渐
离被秦王挖掉了眼睛,后来“以铅置筑中”扑打秦王而被杀;田光为表明自己不泄露机密,
解除太子对他的怀疑而自刎。可见他们都是富有正义感和富有反抗精神的正义之士,这与
荆轲的性格、为人是有相同之处的,所以才能相与为友。传中写他“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
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有时欢快异常,有时却相对而泣,
“旁若无人者”。这种狂放不羁之举和内心的抑郁之情,如果同他的“深沉好读书”联系
起来看,当知他对当时秦国不断吞并山东六国的时局,必有一腔愤愤不平之气。这同他劫
刺秦王之举又是一致的。所以当太子将劫刺秦王一事请教田光时,田光推荐了他,而他却
毫不推辞地去谒见了太子。当太子丹把劫刺秦王的打算告诉了他,并把这一艰巨任务交给
他时, 他又不立即应允,“久之”,他才说:“此国之大事也,臣驽下,恐不足任
使。”这“久之”,说明他接受这一任务是经过一番思考的。思考之后,觉得去完成这一
艰巨任务没有足够的把握。这决不是一般故作谦虚的客套之语,而正说明了他的深沉。在
太子丹的坚决请求下,他才答应下来。此时,“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入其地。进
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形势十分紧迫,太子丹惶恐不安。而荆轲却“久之”,“未有行
意”。他之所以迟迟不行,是为了要“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豫求天下之利匕
首”。因为他考虑到“行而毋信,则秦未可亲也”。不能接近秦王,当然也就无法完成劫
刺秦王的任务。再者,还要行而有备。如果行而无备,即使接近秦王,也同样不能完成劫
刺秦王的任务。可见他对入秦前的准备工作考虑得非常细密。太子丹催促他,说明荆轲所
考虑的, 是太子所不曾想到的。从太子丹的急躁粗疏,就更看出荆轲的深沉来。准备工
作基本做好了,作者再次写他“顷之,未发”。他考虑到自己单枪匹马入不测之秦,完成
劫刺秦王的任务,未免势薄力单,因而要等待一个强有力的助手来共同完成任务。他要把
准备工作尽量做得周全些,然后才动身。而太子丹却不理解这一点,反而 “疑其改悔”,
因而催促他说:“日已尽矣,荆轲岂有意哉?丹请得先遣秦舞阳。”这种不信任的态度,
对荆轲来说,是对他人格的莫大侮辱,他是不能忍受的。所以他怒叱太子说:“何太子之
遣!往而不返者,竖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
之,请辞决矣!”在太子的催促之下,他只好仓促出发了。
    荆轲至秦后,先拿一份厚礼贿赂秦王的宠臣蒙嘉,通过蒙嘉取信于秦王,使秦王
愿意见他。不出所料,樊於期的头和燕督亢之地图,果然引起了秦王的极大兴趣,于是便
在咸阳宫设九宾礼隆重地召见了他。荆轲捧着樊於期的头函,秦舞阳捧着地图匣,依次上
进。到了殿阶下,秦舞阳脸色大变,震惊慌恐起来。这就引起了秦国群臣的怀疑。在这种
情况下,荆轲却镇定自若,只是回转头来看着秦舞阳笑了一笑,进前说:“北蕃蛮夷之鄙
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他在笑谈之中,就把秦国群臣的怀疑解除了。于此,荆轲机
智而又深沉多谋的性格再次得到了表现。
    荆轲不独深沉多谋,而且勇气过人。从他果敢地接受劫刺秦王的任务本身,即可
想见。而他到秦庭后献地图匣和劫刺秦王的场面,表现得就更为突出。当他取过地图匣进
献给秦王时,“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这就完全暴露了行刺的真相。在这种情况下,
他依旧泰然处之,一无所惧,就势左手捉住秦王的袖子,右手抓起匕首,刺向秦王。荆轲
按原计划行事,本不想把秦王刺死,只想以此来胁迫秦王,使秦王屈服。“使悉反诸侯侵
地”,以解除燕国之危,所以“未至身”。正由于“未至身”,这才使秦王能在惊慌中挣
扎而起,扯断了袖子。这时荆轲还想抓住秦王进行胁迫,秦王只是绕着柱子拼死逃奔。秦
国的群臣“卒其不意,尽失其度”,惊慌万状,不知所措,只好一起用手跟他搏斗。侍医
夏无且用药囊来投掷他,使他无法捉住秦王,秦王这才有机会拔出剑来击杀他。荆轲的左
腿被砍断了,身上受了八处创伤。他“自知事不就”,便“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日:‘事
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直到他临死的时候,还倚柱而笑,
破口大骂。作者就是通过如此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刻画了荆轲在强敌面前凛然无畏的刚
毅勇敢性格。
    作者对荆轲这个深沉多谋而又刚毅勇敢的英雄形象,倾注着充分肯定和热情讴歌
之情。直到传记最后,还借助鲁勾践的引咎自责,痛惜他“不讲于刺剑之术”,而对他的
死深表惋惜。对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当然不在于他深沉勇敢的本身,也不在于为太子丹
报私怨,而在于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侵略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他之所以被人们
传诵称道,也正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其中也流露出“士
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
    作者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塑造荆轲这个人物形象。首先是通过事件,层层深入地
突现人物。文中先简要地叙写了荆轲的生平及其周游各国的情况。如上所述,他过榆次与
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他游邯郸与鲁勾践争棋,“鲁勾践怒而叱之”,他都不动
声色地避之而去,这就暗示了他与盖聂和鲁勾践的感情用事绝然不同。 继而写他到燕后
“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市”,其为人又“深沉好读书”,所到各国“尽与豪贤长者结”,
“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这说明他并不是平庸之人。作者或用叙事的办法品评其
为人,或用对比的办法说明他与众不同。而这些,还只是概括地叙写,然而却为他在关键
时刻的出现作了很好的铺垫,使人不觉得突如其来。就其接受劫刺秦王的任务来看,作者
也不是让他直然出场的。先写太子丹质秦亡归,“归而求为报秦者”。国小,力不能。其
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 楚、三晋,稍蚕食诸侯,且至于燕。在这紧急关头,太子
丹问计于鞠武,鞠武畏秦,计无从出,便引出了田光。田光又因年老精消,力不胜任,这
才引出了荆轲,理所当然地把劫刺秦王的任务落到了荆轲身上。这就把荆轲突现出来。接
着写荆轲拜见太子。他见了太子,先是推托,在太子的坚决请求下而后应允。应允之后,
先写他从多方面做好准备工作,而后才写他入秦。入秦之后,先写他贿赂秦王宠臣蒙嘉打
通关节,而后写秦王乐意召见他。秦王召见时,先写他献樊於期头和地图,而后写趁机劫
刺秦王。劫刺秦王时,先写他主动发起进攻,而后写他寡不敌众,乃至最后英勇地死于秦
王之手。情节曲折而又合情入理。作者就是这样层层深入、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对荆轲这一
英雄人物的塑造。
    其次,是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刻画人物性格。其中尤以易水送别的场面描绘最为
惊心动魄。荆轲就要上路时,太子及其宾客知道这件事的人们,都身穿白衣,头戴白冠,
在易水上送别。这就已经把悲壮的气氛写了出来。继而写阵阵寒风吹来,萧萧作声,高渐
离击着筑,荆轲随着筑声歌唱起来。那筑声,歌声,十分悲凄怆凉。送行的人们都被那筑
声和歌唱声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这时荆轲又向前跨进一步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
一去兮不复还!”随着荆轲的慷慨高歌,高渐离又击起筑来,筑声也更加悲壮激昂了。这
时送行的人们个个都瞪大了眼睛,人人都怒发冲冠。就在这群情激愤的气氛中,荆轲
‘‘就车而去”,连头也不回地驱车直入不测之秦。作者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就把荆轲
那种生离死别,义无反顾的豪迈气概和英雄形象维妙维肖地烘托出来。
    再次,是通过对比突出人物性格。写盖聂和鲁勾践的好感情用事,同荆轲不动声
色对比,说明荆轲决不是那种稍一见辱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的匹夫之勇,而是能忍小忿,
不计私仇的大智大勇。写太子丹的急躁粗疏,头脑简单,同荆轲遇事审慎、三思而行对比,
以突现荆轲的深沉多谋。写秦舞阳在紧急关头神色失常,同荆轲的镇定自若对比,突出了
荆轲的机智勇敢。
    总观全文,作者把荆轲置于矛盾冲突之中,或通过叙事兼议论的手法品评其为人,
或用渲染衬托的手法展现其精神,或用对比的手法突出其性格,无不围绕塑造人物而使用
笔墨。
再就传记的布局结构来看,作者又很注意前后的照应。诸如传记开头写荆轲到燕后,常和
高渐离饮于燕市,“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从他们相同的志趣里, 暗示出高
渐离也是荆轲式的人物。当易水送别时,作者再次写高渐离击筑,荆轲高歌,这又进一步
说明他们胸怀的一致。而传记最后写高渐离视秦王如寇仇,借击筑之机扑杀秦王,与前面
的叙写正相呼应。又如写荆轲入秦前,太子急于从事,便找了一个“年十三,杀人,人不
敢忤视”的秦舞阳作副手。当时荆轲就斥责太子说: “往而不返者,竖子也!”表示对这
个助手很不满意,这与后面所写到秦庭之后“秦舞阳变色,振恐”,不能起到助手的作用,
又是遥相呼应的。又如传记开头写荆轲与鲁勾践下棋争道,鲁勾践怒而斥之,而最后写鲁
勾践引咎自责,也互为照应。这样来写,不仅使得结构更加严谨,而且也有助于事件和人
物形象的完整性。可见作者穿插事件,刻画人物,是经过一番精心制作之工的。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