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敦煌研究 NO.1.2010

2010年第1期
(总第119期) DUNHUANG RESEARCH TOTAL 119

佛教偶像起源及其在贵霜朝的交流
何志国
(江苏大学 艺术学院, 江苏 镇江 212013)

内容摘要:贵霜王朝迦腻色伽即位于公元78年。佛教偶像起源于迦腻色伽初期,初期的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各自
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在贵霜王朝统一的大背景下,两个流派在自身演变过程之中,吸收了对方的风格,各自也
发生了丰富的变化,由此对中国初期佛像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贵霜王朝;佛教偶像起源;犍陀罗艺术;秣菟罗艺术;艺术交流
中图分类号:K8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06(2010)01—0032—07

Origin of Buddhist idols and exchanges


in the Kushan Dynasty

HE Zhiguo

(Art School of Jiangsu University。Zheniiang Jiangsu 212013)

Abstract:Kanishka came his reign of Kushan dynasty in 78 A.D.and round that year of 78 A.D.

Buddhist idol were originated.The early art of Gandhara and Mathura Remain each a distinctive art

sty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Under the historic context of a unified Kushan kingdom,the two locations

had their own process of evolution in creation and at the same absorbing each other in art style and

the initial stage of Chinese Bud—


concept,enriched each other,thus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ver to

dhist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Keywords:Kushan dynasty;Origin of Buddhist idols;Gandhara Art;Mathura Art;Art Exchanges

印度单体佛像——即佛教偶像的起源一般认
为是公元2世纪,但是存在争议①。而且,对于佛 ①英国学者马歇尔(John Marshall)认为印度佛传故事图像

像首先产生于西北印度犍陀罗(Gandhara)地区, 起源于1世纪。但是认为单体佛像——郎佛教偶像起源于2世
纪,由于他是印度早期佛教遗址的发掘者,因此其观点具有权威
还是中印度秣菟罗(Mathura)地区,也存在较大
性,在学术界颇有影响。但是,法国学者富歇(Foucher)早在七世
分歧n]。因此,日本学者宫治昭最近指出:“无论 纪20年代认为,佛像产生于公元前1世纪。印度学者那拉因

是犍陀罗还是秣菟罗,有明确纪年的最古老的佛 (Narain)和巴基斯坦学者达尼(Dani)近年来也持相似观点。

收稿日期:2009—01—09
基金项目:A.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汉晋佛像的考古发现与研究》(09BKG008)系列论文之一;B.江苏大学人文社
会科学重点建设项目(JDR2006A05)
作者简介:何志国(1959一),男,N Jll省绵阳市人。江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佛教艺术和汉唐美术考古研
究。

32 ・

万方数据
像只属于迦腻色伽(Kanishka)时代……迦腻色伽 县文管所收藏的摇钱树干佛像非常相似,由于后
的在位年代仍无定论,因此始终没有得出最终的 者保存完整,且图像清晰,可以据此复原丰都佛像
答案。”[2 3的确,现存的早期佛像中,有确切纪年的 的全貌。安县摇钱树树干纵列5尊佛像,保存非
只有迦腻色伽2年、3年、4年、51年少数几例q)。 常完整,每尊高5.3厘米,宽2.5厘米,头后有横
而且,有关迦腻色伽的即位年代,学术界同样存在 椭圆形项光,佛头顶有高肉髻,额上有圆弧形发
严重分歧,共有数十种说法,1960年就此在伦敦 际,大眼圆睁,大鼻,面部丰满,右袒,左袖衣纹细
召开过国际专题会议,迄今仍无定论[3]。迦腻色 密,左手掌握衣角下垂,衣角呈三道长长的“U”形
伽即位年代主要有公元78年、128年和144年三 纹路,延至右手腕下垂,右手掌心向外,施无畏
种代表性说法,Fl本学者大多倾向于迦腻色伽即 印∞]。可见,除去少量残缺部分,丰都和安县树干
位于公元2世纪中期[2]1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 佛像完全相同,很可能出自同一粉本或模具,两者
的《中亚文明史》中有关论述者也持类似观点H]。 年代显然为同一时期。丰都佛像是我国迄今发现
最早的佛像,由于有可靠的确切纪年,它可以作为
一从丰都公元125年佛像看
中国初期佛像的年代标尺,进而成为判断印度初
印度佛像的起源
期佛像年代的重要依据[6]。
印度是一个缺乏历史记载传统的国家,虽然 具体而言,作为单体佛像,丰都佛像对贵霜朝
贵霜朝迦腻色伽时期发现有纪年的佛像,但由于 迦腻色伽即位和迦腻色伽纪年佛像的年代确定,
对其即位时间争议较大,在人们的认识中,使现存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例如,迦腻色伽2年、3
最早纪年佛像年代(迦腻色伽2年)跨度从公元 年、4年单尊佛像,所具有的圆脸、大眼、右袒、右
79年至145年,这不仅造成判定同一佛像年代前 手施无畏印、左手握衣裾和头后有项光等特点,与
后相差六七十年的时间差距,还涉及佛像究竟起 丰都佛像非常相似,反映了丰都佛像受迦腻色伽
源于公元1世纪还是2世纪这样一个重要的学术 2年等单尊佛像影响而成,说明他们的时代非常
问题。而这个时间段恰恰也是关乎中国佛像起源 接近。这为我们判定迦腻色伽即位的准确年代提
的关键时期,它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供了依据。依照迦腻色伽即位分别是公元78年、
但是,根据目前印度和巴基斯坦出土早期佛 128年和144年三种观点加以比较,如果说迦腻
像的考古资料和学术界的现有研究,佛像起源研 色伽即位是公元128年和144年的话,最早的迦
究似乎陷入了停滞状态。基于印度初期佛像存有 腻色伽2年佛像是公元129年和145年,就会出
迦腻色伽纪年铭文的基本事实,探讨迦腻色伽即 现迦腻色伽2年佛像晚于丰都公元125年佛像、
位年代仍旧是解决佛像起源时间的关键点。为了 受到后者影响的矛盾现象,这种不符合逻辑的情
打破僵局,我在本文拟另辟蹊径,运用中国出土的 况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此,只有迦腻色伽即
有纪年的初期佛像通过对比研究,继之逆推和证 位于公元78年的观点。才契合迦腻色伽2年、3
以文献的方法,确定迦腻色伽即位的年代,然后采 年、4年单尊佛像与丰都公元125年佛像相似,后
用迦腻色伽纪年佛像作年代标尺,建立早期贵霜
者必受前者影响而成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因此,
王朝佛像的年代序列,进行初步分期,进而探讨两
我们可以通过中国丰都出现公元125年佛像这样
大佛教艺术流派犍陀罗和秣菟罗的发展和交流, 一个可靠证据,推定印度贵霜王朝的单尊佛
最后旁及对中国佛像起源的影响。
像——佛教偶像最早起源于公元1世纪后期,而
2001年底,宝鸡考古队在重庆丰都县发掘的
不是过去学术界多数认为的公元2世纪。
~座东汉“延光四年”(125)砖室墓中,发现一尊摇
钱树铜佛像。该佛像位于一件残摇钱树干上,佛
①迦腻色伽3年、4年佛像见宫治昭著、谢建明泽《佛像的
像残高5厘米,虽然下半身较残,但仍可辨别出其 起源和秣冤罗佛像》,载《东南文化》1992年第5期,第128—132

较为清晰的佛像特征:头后硕大的横椭圆形项光 页;迦腻色伽2年、51年佛像见村田靖子著、金申译《佛像的系
谱》,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第19页、第45页。
轮廓依稀可辨,佛像高肉髻,蒙古人种面型,大眼
②笔者2002年3月到丰都文管所观摩r这尊佛像。见何
圆睛,大鼻,面部丰满,上唇两侧有弯曲上翘的口 志国《中国南方早期佛教艺术初论》第五章“重庆丰都东汉纪年墓
髭,袒右肩,右手施无畏印⑦。这尊佛像与四川安 出土的播钱树佛像”,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第51~56页。


33 ・

万方数据
除此以外,迦腻色伽即位的准确年代还可以 就却和阎膏珍都姓伽德庇塞斯——Kadphises(一
通过中国古代典籍的记载互为补充加以旁证。 般认为,在贵霜铭文中,丘就却的姓名是Kujula
《后汉书・西域传》:“初,月氏为匈奴所灭,遂迁于 Kadphises,阎膏珍姓名是Vima Kadphises),两
大夏,分其国为休密、双靡、贵霜、胯顿、都密,凡五 者既然是父子关系,却没有相对应的汉文姓氏,福
部翎侯。后百余岁,贵霜翎侯丘就却攻灭四翎侯, 斯曼因此认为,Kujula Kadphises即丘就却,阎膏
自立为王,国号贵霜。侵安息,取高附地,又灭濮 珍则是迦腻色伽[8]。在贵霜扩张疆域这样的重大
达、厨宾,悉有其国。丘就却年八十余死,子阎膏 历史事件中,上述不同时期的文献却有扩张相同
珍代为王。复灭天竺,置将一人监领之。月氏自 疆域的记载,说明这两个王只能是一个人。因此,
此之后,最为富盛,诸国称之皆日贵霜王。汉本其 把阎膏珍看作迦腻色伽就是一个合理的解释。这
故号,言大月氏云。"[7] 样,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推测丘就却死于1
《后汉书・西域传》不见迦腻色伽的记载。由 世纪后期,迦腻色伽(即阎膏珍)即位于公元78
于《后汉书・西域传》是班固有关西域从公元25 年。

年至125年情况的报告,因此成为一些学者将其
即位年代定为144年的依据[2]61。但是,唐玄奘 二 迦腻色伽纪年佛像的年代和分期
《大唐西域记》卷一“迦毕试”条载:“闻诸先志日:
昔健驮逻国迦腻色伽王威被邻国,化洽远方,治兵 迦腻色伽时期佛像主要有犍陀罗和秣菟罗两
广地,至葱岭东,河西藩维,畏威送质。迦腻色伽 大艺术流派,找出这两大流派的迦腻色伽纪年佛
王既得质子,特加礼命,寒暑改馆,冬居印度诸国, 像,以迦腻色伽即位于公元78年作为基点,可以
夏还迦毕试国,春秋止健驮逻国。故质子三时住 推定相关纪年佛像的绝对年代,然后再使用其作
处,各建伽蓝。竹[3]13¨39由此记载可知,迦腻色伽统 年代标尺,对相关艺术流派进行分期,进一步研究
治疆域甚广,拥有犍陀罗地区(即《后汉书・西域 这些艺术流派的发展和交流。
传》所载厨宾)、阿富汗地区(《后汉书・西域传》所 I一)犍陀罗迦腻色伽纪年佛像的年代和分期

载高附、濮达和《大唐西域记》所载迦毕试)以及印 犍陀罗地区出土涉及年代较为确切的迦腻色
度诸国。印度即《后汉书・西域传》所载天竺:“天 伽金币、迦腻色伽青铜舍利盒和镶嵌红宝石金舍

竺国一名身毒,在月氏之东南数千里。……从月 利盒上的造像,均为佛教偶像。但是,对于它们的

氏、高附国以西,南至西海,东至磐起国,皆身毒之 年代,学术界仍然存在分歧。
地。身毒有别城数百,城置长。别国数十,国置 迦腻色伽金币直径2厘米,金币正面铸迦腻

王。虽各小异,而俱以身毒为名,其时皆属月氏。 色伽立像,背面铸立佛像,佛头顶有大肉髻,大耳,
月氏杀其王而置将,令统其人o”'[712921 头后有圆形项光和纵椭圆形身光,身穿通肩衣,右

《大唐西域记》所载迦腻色伽统治疆域有迦毕 手施无畏印,左手握衣角。佛右侧有“Boddo”古
试、犍陀罗和印度诸国,与《后汉书・西域传》阎膏 希腊铭文,明白无误地表明这是佛像(图版

珍的统治疆域相同:其父丘就却据有高附、濮达、 20)[9]。对于该金币的年代,有的认为是公元1世

厨宾之地,相当于迦毕试、犍陀罗国的范围,阎膏 纪末叶至2世纪初[9删,也有的认为是公元2世
珍灭天竺之地,则与迦腻色伽“印度诸国”,即玄奘 纪①。上述观点的分歧点主要是对迦腻色伽即位

所言五印度相当。《后汉书・西域传》和《大唐西 年代认识存在差异,共同点是均承认该金币年代

域记》记载占有上述相同地区的贵霜王分别是阎 是迦腻色伽时期。根据以上迦腻色伽即位于公元

膏珍和迦腻色伽,可见,文献已经暗示阎膏珍就是 78年结论,把金币铸造年代定为公元1世纪末叶
迦腻色伽。 至2世纪初的观点,比较符合实际。

迦腻色伽是贵霜朝影响最大的王,其时与汉
朝关系密切,汉文文献不可能没有记载。法国铭 ①A、因伐尔特认为,金币的年代是公元144至173年,见
[美]H.因伐尔特著,李铁译《犍陀罗艺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杜
文研究者福斯曼(G.Fussman)针对有学者据《后
1991年,第21页;B、瓦利乌拉・汗认为金币铸于公元128至151
汉书・西域传》无迦腻色伽记载而将其即位年代 年。见[巴基斯坦]穆罕默德・瓦利乌拉・汗著,陆水林译《犍陀
定为公元2世纪中期的看法提出质疑,他指出,丘 罗艺术》,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96页.

・34・

万方数据
迦腻色伽青铜舍利盒通高19.5厘米,直径 作揖状(图版22)。镶嵌红宝石金舍利盒的年代
13厘米,1908年由英国人斯普纳(Spooner)在巴 也存在较大分歧。王镛定为2世纪[11]84。罗兰德
基斯坦白沙瓦近郊沙吉奇得里(Shan—ji—ki—Dheri) (Rowland)认为它是2世纪以后的东西心153。林
迦腻色伽大塔遗址发掘出土,现收藏于白沙瓦博 梅村则认为金舍利盒作于公元60年以前,他判定
物馆。盒顶为两周莲瓣纹,中央凸起高座,佛坐其 年代的依据是,佛塔形成时间和金舍利盒出土时
上,呈结跏趺坐,头顶有肉髻,发际向上梳;双眉间 装有塞王阿泽斯(Ayasa)的钱币。阿泽斯一世即
有白毫相,睁眼,神态安详;头后有较大的圆形项 位于公元前57年,阿泽斯二世即位于公元1年;
光,项光内有一周莲瓣纹;穿通肩衣,衣领下垂,在 此外,埋葬这件金舍利盒的佛塔是丘就却时期的,
胸前形成一道道细密、均匀的弧线纹,右手施无畏 在佛塔中还出土阿泽斯、冈底菲斯、丘就却和阎膏

印,左手握衣角。佛两侧立帝释天和梵天像(图版 珍等时期的钱币[15]122。但是,从考古学原理分
21)。其时代,王镛和村田靖子定为2世纪¨1’1 2|。 析,伴出的钱币可以作为金舍利盒年代的参考依

宫治昭则持青铜舍利盒年代为迦腻色伽2世、或 据,而不能作为决定性依据,因为,钱币和金舍利

迦腻色伽3世的观点¨3|。更有甚者,因伐尔特把 盒的制作年代既可能同时,也可能互有早晚。根
青铜舍利盒年代定为贵霜最后一个王,即公元 据金舍利盒与青铜舍利盒佛像及其胁侍的造型特

325年‘1 4|。法国铭文研究者福斯曼将其上铭文释 点基本相似,结合钱币和佛塔的伴出背景,可以认


为:“时唯伟大的国王迦腻色伽……年,在迦腻色 为金舍利盒的制作年代是1世纪末至2世纪初。

伽普尔城,这个香盒是神圣的贡物,为保佑一切生 以上三例犍陀罗佛像的年代是迦腻色伽时期
灵繁荣和幸福。此贡物属于迦腻色伽寺院负责火 (公元78年至100年左右)①。

堂的仆僧摩诃色那和僧护。-Ds]该青铜舍利盒为 马歇尔(John Marshall)把犍陀罗佛像划分

迦腻色伽时期,似乎不应受到怀疑,因为有文献作 为“童年期”、“青春期”和“成熟期”三阶段。“童年
旁证。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引《宋云家记》: 期”没有出现佛教偶像。上述三例犍陀罗佛像与

“乾陀罗城,东南七里,有雀离浮屠……(迦腻色 马歇尔所划分“青春期”后段特征相似,他把其年
伽)王更广塔基三百余步……上有铁柱,高三百 代定为1世纪末,与上述年代分析一致。马歇尔

尺,金盘十三重,合去地七百尺。"L吲玄奘《大唐西 又把“成熟期”分为“早期成熟期”和“晚期成熟期”

域记》“犍陀罗”国条记载,其都城为布路沙布逻 两段,“早期成熟期”的年代是1世纪末至公元

(即今白沙瓦西北),城外东南八九里有卑钵罗树 140年,“晚期成熟期”则是公元140年至230

和迦腻色伽大奉堵波,“卑钵罗树南有奉堵波,迦 年[1引。

腻色伽王之所建也……跗四百尺。基址所峙,周 这样,犍陀罗佛像可分为三期,第一期相当于

一里半。层基五级,高一百五十尺……于其上更 马歇尔划分的“青春期”,其特点以上述三例犍陀

起二十五层金铜相轮”Cs]238。239。《宋云家记》和玄 罗佛像为代表。

奘所记大同小异,与大塔遗址情形相仿。因此,青 第二期相当于马歇尔划分的“早期成熟期”,

铜舍利盒及其上的佛像为公元100年左右。 其特征是:佛头后有圆形项光,束发肉髻,双眼半

镶嵌红宝石金舍利盒,于19世纪中叶,由英 睁,眼神呈朦胧、冥想之态;穿通肩袈裟,胸前衣纹

国人马松(Masson)在阿富汗毕马兰(Bimaran)第 从左肩向右撇,呈放射状重叠下垂,衣纹有毛料质

二塔发掘出土,现藏伦敦大英博物馆。该器高7 感,右手多施无畏印。

厘米,出土时已无盖,盒底部中央为莲蓬纹,绕一 第三期相当于马歇尔划分的“晚期成熟期”,

周八瓣莲花纹;盒外壁上端和下端分别镶嵌形状 其特征是:佛和菩萨头后有圆形项光,佛束发肉
不太规整的红宝石12枚和15枚,中部为8个浮 髻,出现螺发,双眼微合,视线向下,面容略带微

雕人像,分别立于连拱门之内,可以明确为佛像的
至少有2尊,其特征是,头后有圆形项光,头顶为 ①学术界对迦腻色伽在位时间有不同观点,例如,马歇尔
(John Marshall)(塔克西拉》(第一册,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束发肉髻,睁眼。穿通肩衣,圆领,右手在胸前呈无
第85页)和哈尔马塔主编《中亚文明史》(第194页)认为是23
畏印状,左手在腰间似握衣角。佛两侧各有一胁 年;因伐尔特《犍陀罗艺术》(第51页)认为是27年。此取其在位
侍,可能是帝释天和梵天。还有二供养人,呈正面 z3年说。

35 ・

万方数据
笑;穿通肩袈裟从左肩向胸服前均匀展开;施无畏 这是接近早期佛像的特点。因此,它的年代当在
印或禅定印;施禅定印的坐佛衣纹有贴体感,衣袖 迦腻色伽3年至51年之间,即2世纪前半叶。
纹细密,在手下呈重叠的弧形衣纹。出现右袒坐 (三)初期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特点及其形成
佛,有的结跏坐佛露足。菩萨佩戴华丽珠宝,刻画 的地域、文化原因
细腻。 通过以上纪年佛像分析,可以看出,在贵霜王
(二)秣菟罗迦腻色伽纪年佛像的年代和分期 朝的迦腻色伽至胡韦色迦(Huvishka)时期(约公
秣菟罗出土有以迦腻色伽纪年的2年、3年、 元79年至130年),尤其是最初的佛陀偶像,西北
4年、51年纪年铭文佛像一]193∞,可分为早、晚两 印度的犍陀罗艺术和以中印度为代表的秣菟罗艺
期‘13]128‘13蚴。 术分别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早期秣菟罗佛像以迦腻色伽2年、3年、4年 犍陀罗佛像最初的佛陀偶像特征是,头后有
纪年佛像为代表。迦腻色伽2年、3年佛像为立 圆形项光,有的项光边缘有莲瓣纹(如铜舍利盒佛
像,迦腻色伽3年佛像现藏印度萨尔纳特考古博 像),头作束发肉髻,深目高鼻,睁眼,身穿通肩袈
物馆,高2.47米,头后有硕大的圆形项光,项光边 裟,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握衣角。这些特点在马歇
缘施连弧纹,圆脸,大眼,略呈微笑;右袒,左肩斜 尔指出的公元1世纪后半叶的犍陀罗独立圆雕佛
披半透明袈裟,左肩及手臂衣纹细密,腰部系带, 像也能看到,其特点是,佛头后的项光大得不合比
衣纹经左手腕下垂,在腰下形成细密、均匀的弧形 例,肉髻大且平,双眼圆睁,上唇有髭(即俗称八字
纹样,非常贴体,左拳紧握,提起袈裟下摆位于腰 胡),身穿通肩袈裟n7]5争60。

问;赤脚站立,双腿之间蹲踞一正面狮子(图版 秣菟罗佛像最初的佛陀偶像特征是,头后有
23)E113131。迦腻色伽4年纪年佛像为坐像,现藏 圆形项光,项光边缘施连弧纹,头作螺髻,圆脸,大
美国金皮尔博物馆,高2.37米,头作螺髻,头后有 眼如杏仁,圆睁,双眉相连,眉间施白毫相,右袒,
圆形项光,项光边缘施连弧纹,圆脸,睁眼,眉间施 左肩斜披半透明袈裟,右手施无畏印,显露肚脐。
白毫相,略呈微笑;右袒,左肩斜披半透明袈裟;右 立佛赤脚,两腿之间蹲立狮子。坐佛左手握拳支

手上举略侧,施无畏印,左手握拳支撑于左膝之 撑于左膝之上,结跏趺坐,双足底向上,多为狮座。
上;结跏趺坐,双足底向上[133130。 从以上比较可知,虽然同属于贵霜迦腻色伽

晚期秣菟罗佛像以迦腻色伽51年纪年佛像 王朝,但是,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特点各异,这与

为代表,加纽约尔出土,现藏秣菟罗博物馆,座有 它们形成的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有关。
“菩萨五十一年”铭文,头后有圆形项光,圆脸,睁 首先来看地域原因。《后汉书・西域传》载:

眼;身穿通肩袈裟,衣领下垂,呈倒三角形,衣领以 “天竺国一名身毒,在月氏之东南数千里。俗与月
下呈逐层重叠、均匀的U型衣纹,右手上举施无 氏同,而卑湿暑热。,9[732922《大唐西域记》卷2记载

畏印,左手握衣角,形成长长的U形衣纹,衣纹不 印度气候“时特暑热,地多泉湿”[3]l“。由于中印
及早期细密,较为稀疏,显得厚实。佛结跏跌坐于 度气候炎热,最高可达摄氏40度,当地居民习惯

方座之上,足为袈裟所遮盖(图版24)r1234s。秣菟 裸体,或衣着甚少,且当地居民以印度本土人种为

罗博物馆收藏一件同期立佛像,高84厘米,头作 主,因此,这些特点自然表现在秣菟罗艺术之中。

螺髻,头后有边缘施连弧纹的圆形项光,圆脸,睁 至于位于西北印度的犍陀罗地区的气候,则是四

眼,双眉相连,中间为白毫相;身穿通肩袈裟,衣领 季分明。《汉书・西域传》载:“厨宾地平,温和,有

下垂,呈倒三角形,右手上举施无畏印,左手握衣 目宿、杂草奇木……种五谷、蒲陶诸果,粪治园田。

角,形成长长的U形衣纹(图版25)。王镛‘113134 地下湿,生稻,冬食生菜。”[1胡《大唐西域记》卷2

和村田靖子口2]“将这尊立像年代定为2世纪后半 也说:“健驮逻国……东邻信度河……谷稼殷盛,

叶。但是,从以上早晚两期有纪年佛像的特点分
析,有如下规律:早期右袒,衣纹薄甚,几乎裸体; ①根据普里(Puri)对迦腻色伽纪元铭文的编年,1至23年

为迦腻色伽铭文,24至28年为瓦湿色迦铭文,28至60年为胡韦
晚期穿通肩衣,衣纹厚实,不显体形。而这尊立像
色迦铭文。
虽然穿通肩衣,造型虽接近晚期迦腻色伽51年坐 ⑦宫治昭曾将秣菟罗佛像分为三期,但第三期的划分缺乏
佛,但与其相比,依稀可辨衣纹之下人体的轮廓, 年代依据。

・ 36 ・

万方数据
花果繁茂,多甘蔗,出石蜜。气序温暑,略无霜 另外,在秣菟罗以南的桑奇(Sanchi)发现有
雪。”[3]232。233犍陀罗地区气候宜人,所以此地没有 22年铭文的瓦斯贵霜纳(Vaskushana)名字,他可
裸体的传统,除夏季以外,也无裸体或穿薄衣的必 能是一位贵霜君王[4]1 93。普里(B.N.Puri)指出,
要。 迦腻色伽的铭文见于秣菟罗、侨赏弥和鹿野苑,迦

其次,从文化原因分析,在中印度,从公元前 腻色伽和胡韦色迦(Huvishka)的贵霜铜币在东

3世纪孔雀王朝阿育王石柱,到公元前2世纪巽 印度的巴特拉和加雅都有分布(4”97。据上引《大

迦王朝的巴尔胡特石刻,一直延续着本土裸体、薄 唐西域记》卷1载,秣菟罗是迦腻色伽王的冬都,
犍陀罗则是他的春秋之都,它们是贵霜帝国的两
衣石雕神像的传统,因此,秣菟罗艺术来源于本地
大重镇。《中亚文明史》为迦腻色伽二世的贵霜帝
传统是清楚的。至于犍陀罗地区,从地理位置和
国划出的疆域是,北至布哈拉、撒马尔罕一带,南
文化传统来看,它是印度连接中亚、西亚和欧洲的
到巴里伽札、纳尔玛达河一带,东到巴连弗邑,西
纽带,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处,自公元前6世纪的
至阿里亚和赫尔曼德河下游¨]4“。
波斯帝国始,先后经历了古希腊马其顿王朝、中亚
因此,可以认为,贵霜王朝统一形成的疆域远
游牧民族塞族、安息的统治,公元之初的大月氏人
远超出犍陀罗和秣菟罗地区,这为两地艺术的交
在这里建立了贵霜帝国。可见这里是民族走廊,
流提供了广阔的时代和地域背景。
其艺术强烈地受到了古希腊——罗马等外来艺术
(二)秣菟罗艺术对犍陀罗艺术的影响
的影响[2]4。另外,当地人种复杂,以欧罗巴人种
荷兰德立芙(Van Lohuizen Deleeuw)认为,
为主,马歇尔指出,犍陀罗雕塑中,有类似当地欧
巴基斯坦斯瓦特布特卡拉I出土的初期犍陀罗佛
罗巴人种分支的普什图人、希腊人,以及印度
像“梵天劝请”、“四天王奉钵”双眼圆睁、右袒,上
人‘17]1~。
身多裸露,结跏跌坐露出双脚的特点,受到了秣菟
罗卡特拉出土的坐佛的影响[1]76。近年来,宫治
三 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的发展和交流 昭已经注意到,犍陀罗最早的菩萨像与中印度巴
尔胡特等地佛教石刻的联系。他指出,布特卡拉
(一)贵霜朝统一为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的交 I出土的一件菩萨像,双眼圆睁似杏仁,瞳仁施以
流提供了地域环境 线刻,双眉相连,上唇有髭,根据头着冠饰、项链和
贵霜王朝疆域广大。上引《后汉书・西域传》 臂钏等特点判断,其原型应为印度王侯心]64。但
和《大唐西域记》卷1记载,贵霜王朝的统治疆域 是,巴尔胡特石刻的年代为公元前2世纪,因此,
是,丘就却据有高附、濮达、厨宾之地,阎膏珍灭天 布特卡拉I的菩萨像与之存在年代缺环。其实,
竺之地,即与玄奘所言五印度相当。至于印度, 这尊菩萨与秣菟罗造像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大眼
《后汉书・西域传》所载天竺疆域“从月氏、高附国 如杏仁、双眉相连并凸起于表面,而这正是秣菟罗
以西,南至西海,东至磐起国,皆身毒之地。身毒 初期佛像的显著特征,例如秣菟罗1—2世纪的佛
有别城数百,城置长。别国数十,国置王”[7]2921。 头(图版26)。不仅如此,秣菟罗出土的1—2世
关于磐起国,《魏略・西戎传》:“盘越国,一名汉越 纪的太阳神、耆那头像和罗摩像也是大眼圆睁、双
(王),在天竺东南数千里,与益部相近,其人小与 眉相连、凸起于表面①。这些都是印度本土题材
中国人等,蜀人贾似至焉。”余太山指出汉越可能 和风格。太阳神像上唇有髭的特点值得注意,学
是滇越之误,因为《汉书》曾说:“昆明……西可千 术界过去认为,上唇有髭只是犍陀罗初期佛像的
余里,有乘象国,名滇越,而蜀贾间出物者或至 特征,看来事实上并不尽然。另外,犍陀罗第3期
焉。”[18]2690他认为磐起国即今缅甸,说明贵霜势力 出现右袒坐佛、螺发、坐佛衣纹有贴体感、衣袖纹
曾占有今缅甸部分地区u引。但是,汶江从方位、 细密、有的结跏坐佛露足的特征,显然是受到了早
距离、乘象习俗,以及“滇越”音读等方面研究,考 期秣菟罗佛像的影响(图版27)。
证“滇越”是东印度阿萨姆地区的迦摩缕波国口0|。 (三)犍陀罗艺术对秣菟罗艺术的影响
阿萨姆紧邻缅甸,因此,至少可以认为,贵霜王朝
势力向东已经扩至阿萨姆地区。《大庄严论经》卷
① 佛头像见王镛《印度美术》第134页,太阳神像见该书第
6载迦腻色伽王“讨东天竺,既平定已,威势赫振, 129页。罗摩像见[匈牙利]雅诺什・哈尔马塔主编,徐文堪、芮
福利具足”。这是迦腻色伽向东印度扩张的旁证。 传明译《中亚文明史》第303页,耆那头像见该书第305页。


37 ・

万方数据
犍陀罗艺术对秣菟罗艺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3]玄奘,辩机.大唐西域记校注[M].季羡林,等,校注.北

佛像头作束发肉髻,身穿通肩袈裟,衣纹质料厚 京:中华书局,1985:140.

重。例如,晚期秣菟罗迦腻色伽51年纪年佛像, [4]雅诺什・哈尔马塔.中亚文明史[M].徐文堪,芮传明,
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190—193.
身穿通肩袈裟,衣领下垂,衣领以下呈逐层重叠,
[5]何志国.汉魏摇钱树初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衣纹厚实,佛足为袈裟所遮盖等特点,便是受到犍
2007:192—222.
陀罗影响而成。
[6]何志国.重庆丰都东汉纪年墓出土的摇钱树佛像
可见,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各自具有鲜明的
[M]//何志国.中国南方早期佛教艺术初论.北京:中
艺术风格和特点,在贵霜朝统一的大背景下,两者
国文联出版社,2004:51—56.
产生了某种程度的交融,使两个流派在自身演变
[7]范哗.后汉书・西域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
的过程之中,相互吸收了对方的风格,各自发生了 2921.

丰富的变化。 Kouchans
[8]Fussman.G.Documents Epigraphigues

了解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之间的交流和互相 [M].BEFEO 61,1974.

影响,使我们不仅对印度早期佛教艺术的源流产 [9]晁华山.佛陀之光——印度与中亚佛教胜迹[M].北
生了新的认识,对中国初期佛像的起源和发生的 京:文物出版社,2001:131,133.
思考,更是至关重要。在学术界,只要一提起中国 [10]罗伊・C・克雷文.印度美术简史[M].王镛,方广
佛教艺术的起源,就必谈、甚至只谈到犍陀罗艺术 羊,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68.

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以来,阮荣春首次提出,中 [11]王镛.印度美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南方早期佛教艺术是受到了秣菟罗艺术的影 2004:80一81.

响,使人们开始注意到中国佛教艺术起源的复杂 [12]村田靖子.佛像的系谱[M].金申,译.上海:上海辞书
出版社,2002:39.
性。不过,他在其著述中提出“早期佛教造像的南
[13]宫治昭.佛像的起源和株菟罗造像[J].谢建明,译.东
传系统”观点,又未免有些矫枉过正[2卜2 2‘。我曾经
南文化,1992(5):128.
提出,中国南方早期佛教艺术的起源,是杂糅了犍
[14]H・因伐尔特.犍陀罗艺术[M].李铁,译.上海:上海
陀罗和秣菟罗艺术而形成的[5]192屯22。但是,当时
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29.
只是从中国南方早期佛教艺术与犍陀罗和秣菟罗
[15]林梅村.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M].北京:文物出版
艺术相似的特点,分别加以比较的。通过以上犍
社,1998:120.
陀罗和秣菟罗艺术之间的互动关系的阐释,我们
[16]杨街之.洛阳伽蓝记[M].韩结根,注.济南:山东友谊
回头再来探讨中国佛教艺术的起源时,就会发现 出版社,2001:87.
中国初期佛像同时受到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的影 [17]约翰・马歇尔.犍陀罗佛教艺术[M].许建英,译.乌
响,更是顺理成章之事。现在看来,那种只是将中 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9:32-98.
国北方早期佛教艺术的起源与犍陀罗艺术相联 [183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3885.
系,或者把中国南方早期佛教艺术的起源仅仅与 [19]余太山.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要注[M].北京:
秣菟罗艺术挂钩的观点未免过于简单。关于此 中华书局,2005:288,337.

点,将另文研究。 [20]汶江.滇越考——早期中印关系的探索[M]//伍加
伧,江玉祥.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成都:四川大学
出版社,1990:61-66.

参考文献: [21]阮荣春.早期佛教造像的南传系统[J].东南文化,
1990(1—3).
[13宫治昭.近年来关于佛像起源问题的研究状况[J].李
[22]阮荣春.佛教初传南方之路[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
静杰,译.敦煌研究,2000(2):74—84.
社。2000.
[2]宫治昭.犍陀罗美术寻踪[M-I.李萍,译.北京:人民美
术出版社,2006:57.

38
・ ・

万方数据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