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船用小堆应急计划区划分研究

李凯忠、林一、李超
(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摘要:本文基于国内监管部门对小型堆应急计划区划分的指导意见和审评原则
的系统研究,提出了适用于船用小堆应急计划区的建立区域及确定方法。同时,
以船用小堆 ACP100S 的包络性源项数据为例,按照剂量评估模型计算给出船用
小堆烟羽应急计划区半径的初步建议,以期为国内船用小堆核应急工作提供良
好借鉴。
关键词:小型堆 ACP100S 船用小堆 应急计划区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Research on Division of Shipborne Small Reactor
Emergency Planning Area
LI Kaizhong LIN Yi LI Chao
(China National Nuclear Power Company, Beijing 100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systematic research of the guidelines and evaluation principles of
domestic regulatory authorities on the division of small reactor emergency panning
area,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suitable establishment area and determination method.
Meanwhile, taking the enveloping data of radioactive source of the shipborne small
reactor ACP100S as an example, the radius of shipborne small reactor emergency
panning area is given according to the radioactive dosage assessment model, which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 good reference for domestic shipborne small reactor nuclear
emergency work.
Key Words: Small reactor;ACP100S;Shipborne small reactor; Emergency planning
area
随着全球对于碳排放控制的高度关注,核能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清洁能
源,越来越受到海事行业的关注。其中,2020 年俄罗斯“罗蒙诺索夫”号浮式
核电站(图 1)的正式商运,成为了船用小堆在民用领域应用的一个标志性事
件。
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和科技部陆续发布“十四五能源领域规
划”,明确积极推进我国海上浮动堆关键技术研究、健全标准规范体系,对船
用小堆的发展进行了顶层规划。目前,我国核或辐射应急准备与响应的相关法
律法规、导则和标准普遍是针对陆上核设施建立的,对于船用小堆这种移动式
核设施,不但国内,即使国际上也鲜有专门的导则或者标准,因此有必要完善
船用小堆这一特殊类别反应堆的核或辐射应急准备与响应的上游监管文件。本
文根据船用小堆的设计和运行特点,以国内监管部门现有的小型堆应急计划区
划分的指导意见、审评原则为技术依据,对船用小堆应急计划区划分的关键技
术进行探讨和研究。
图 1 “罗蒙诺索夫”号全景
1 船用小堆应急计划区的建立区域
应急计划区特指为了保证事故时能迅速采取有效的行动保护公众,在核设
施周围需要进行应急响应计划的区域,也是制定应急计划的技术基础。当事故
发生时,对公众采取的防护行动很可能仅局限于应急计划区的一小部分;但在
发生极为罕见的最严重事故时,也需要在应急计划区外的部分地区采取防护措
施[1]。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船用小堆在海上航行期间航行海域不固定,各海域海
洋环境、大气环境条件也不尽相同,受船用小堆核事故放射性物质释放影响的
其他船舶、海洋工程或航空器存在较大的随机性,将船用小堆可能航行作业的
海域都划分为应急计划区的方式显然是不现实的。当船用小堆发生海上核事故,
且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影响即将或已经蔓延至船外时,只能通过尽量减少放射性
物质向海洋环境释放,通过现场监测或事故放射性后果预测临时划分警戒区域、
及时通报相关船舶和航空器远离事故区域以及相关海洋工程做好防御措施等手
段,减少对外部环境造成的辐射威胁 [2],再加上海域周边无常驻居民或公众这
一客观事实,船用小堆在海上航行作业时无需建立应急计划区。
相关科研成果显示,相较于陆上大型核设施,尽管小型堆放射性物质含量
相差几个数量级[3-4],但没有足够的论证表明船用小堆在停靠港区发生设计基准
事故和严重事故时无需船外应急,考虑到周边存在常驻居民或公众,因此有必
要在停靠港区划分应急计划区并给出其划分范围,以便各应急部门迅速组织有
效的应急响应行动,最大限度地降低核事故对公众和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2 船用小堆应急计划区确定
2.1 应急计划区划分准则
目前,国际上对于应急计划区划分的一般原则是:对应急计划所考虑的事
故进行分析,估计其场外的预期剂量(在不采取应急防护措施条件下居民个人
可能受到的剂量),与干预水平相比较,使得计划区外的预期剂量不超过相应
的干预水平。在具体的做法上,所考虑的事故和采用的干预水平,各国都有较
大的差别,但美国在应急计划区的安全准则上设定合理、概念清楚且便于操作,
已成为国际核行业的代表性方法。因此,我国陆上核设施应急计划区现有的划
分原则和方法主要参考了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发表的《国家和地方政府
用于支持发展轻水反应堆辐射应急响应计划的基础》(NUREG-0396)[5]。
船用小堆应急计划区划分的准则根据《陆上小型压水堆核应急工作指导意
见(试行)》[6]、《小型压水堆核动力厂安全审评原则(试行)》 [7]的监管要求,
应与我国陆上核设施要求保持一致,即按照《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应急
计划区的划分》(GB/T17680.1-2008)[8] 的一般性要求展开(图 2):首先,结
合船用小堆设计特征和事故分析结果,选取代表性事故场景并确定源项;其次,
根据停靠港区厂址气象条件,对各事故工况下不同距离处的公众受照剂量进行
计算,得出对应剂量值;再次,将剂量计算值与国标规定的剂量水平进行对比,
分析其包络性;最后,根据剂量对比结果以及有关应急计划区范围的要求,给
出应急计划区半径推荐值。

选取事故,确 与干预水平比 确定应急计划


估算事故剂量
定源项 较 区范围
图 2 应急计划区划分方法

2.2 源项选取规则
确定船用小堆应急计划区的安全准则,需要同时考虑设计基准事故
(DBA)和严重事故(SA),分别对应 DBA 源项和 SA 源项。GB/T17680.1-
2008 中“后果最严重的事故序列”通常理解为 SA 事故谱中放射性释放量具有
包络性的某个事故,陆上核设施应用的是完整事故谱的计算结果,而船用小堆
运行功率较低,源项较核电厂低几个数量级,在计划区划分时选取包络性的严
重事故,具有一定的保守性[9]。
《陆上小型压水堆核应急工作指导意见(试行)》已明确指出,严重事故
的选取应合理考虑事故的发生频率,对于发生频率低于 10-7 ~10-8 /(堆•年)的
严重事故场景,在应急计划区划分中可不予考虑。船用小堆在设计上考虑了较
完善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措施,采用了非能动技术,能够高置信度地保证安
全壳的完整性,若将发生概率极低的事故都纳入考虑范围,既不合理也不符合
经济性[10]。
2.3 剂量评估方式
船用小堆发生事故后,放射性核素将在大气弥散作用下迁移。在事故后早
期阶段,通过放射性烟云浸没外照射、地面沉积外照射和吸入内照射等途径对
停靠港区周边居民或公众产生辐射照射。根据评价场景的不同,通常采用不同
剂量评估模型。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对于设计基准事故,倾向采用较为保守的
PAVAN 模型计算大气弥散因子,评估公众的受照剂量后果;对于严重事故,
更倾向采用 MACCS 评价模型进行计算[11-12]。
《陆上小型压水堆核应急工作指导意见(试行)》和《小型压水堆核动力
厂安全审评原则(试行)》对小型堆应急干预水平的规定基本一致,两者均基
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13]给出了设计基
准事故、严重事故情况下的剂量控制值要求。
对于船用小堆,应急干预水平的设置也应遵循上述原则及标准要求:所有
设计基准事故和大多数严重事故,应急计划区外的个人可能受到的有效剂量和
甲状腺剂量一般不大于 GB18871-2002 规定的通用优化干预水平,详见表 1;对
于最严重事故,应急计划区外的个人可能受到的最大预期剂量一般不大于
GB18871-2002 规定的任何情况下均应进行干预的剂量水平,详见表 2。
表 1 紧急防护行动的通用优化干预水平
紧急防护行动 时间 剂量
隐蔽 2天 10mSv
撤离 7天 50mSv
碘防护 100mGy(甲状腺的可防止的待积吸收剂量)

表 2 任何情况下预期均应进行干预的剂量行动水平
器官或组织 骨髓 肺 皮肤 甲状腺 眼晶体 性腺
2 天内预期吸收剂量/Gy 1 6 3 5 2 3
2. 4 烟羽应急计划区大小
本文基于国内首个基于浮式核电站开发的船用小堆 ACP100S 的源项数据,
采用上述划分准则、源项选取原则、剂量评估方式,初步给出船用小堆停靠港
区时的烟羽应急计划区半径推荐值。
2.4.1 设计基准事故后果
本文选取 ACP100S 堆型的失水事故和燃料操作事故作为典型设计基准事故
场景:失水事故属于极限事故,假设一回路发生破口,造成冷却剂流失,最终
导致约 10%燃料组件发生损伤,燃料包壳间隙中的惰性气体、碘和铯等放射性
物质泄漏到一回路中,经破口进入到安全壳大气,最终通过安全壳不严密处释
放到环境中;燃料操作事故也属于极限事故,假设一组乏燃料组件在操作过程
中跌落至乏燃料水池内,造成该组件内所有燃料元件包壳破裂。由于乏燃料操
作在水下完成,包壳间隙中的所有裂变产物将首先释放到燃料储存区的水中,
经过水层过滤后进入厂房大气环境,再经过厂房不严密处或通风系统向环境释
放。
选取海南某停靠港区气象条件作为计算输入,在船用小堆事故发生后 2 天
和 7 天内,采用 PAVAN 模型计算得出距反应堆不同距离处的总有效剂量和甲状
腺剂量,依据 GB18871-2002 规定的 10mSv 隐蔽通用优化干预水平、50mSv 撤
离通用优化干预水平和 100mGy 碘防护通用优化干预水平,对不同距离处的计
算剂量结果进行评价,给出失水事故(图 3)和燃料操作事故(图 4)的评价结
果。其中,由于燃料操作事故的释放时间为 2h,事故后的 2 天有效剂量与 7 天
有效剂量相同。
计 算 结 果 显 示 , 距 反 应 堆 200m 处 , 失 水 事 故 造 成 2 天 有 效 剂 量 为
3.23mSv,7 天有效剂量为 3.24mSv,7 天甲状腺剂量为 31.2mGy,均低于规定
的相应通用优化干预水平;距反应堆 300m 处,燃料操作事故造成的 2 天有效剂
量和 7 天有效剂量均为 6.4mSv,7 天甲状腺剂量为 92.6mGy,也均低于规定的
相应通用优化干预水平。
图 3 失水事故造成的 2d 和 7d 剂量后果

图 4 燃料操作事故造成的剂量后果

2.4.2 严重事故后果
本文基于 ACP100S 堆型的设计特征,选取失水事故始发的严重事故作为代
表性严重事故场景开展分析。同时,参考美国核行业管理导则《评价压水堆失
水事故的潜在辐射后果的假定》(RG1.183)[14]的假设与参数,考虑了全堆芯熔
化事故情景,以确保应急计划区测算结果具有足够的裕量。
采用 MACCS 模型对失水事故始发严重事故和 RG1.183 大破口失水事故的
2 天和 7 天剂量后果进行计算,得出 50%、90%、95%和 99.5%概率水平的计算
结果。在不同气象概率水平下,失水事故始发严重事故发生后的 2 天、7 天有效
剂量和 7 天甲状腺剂量后果评价分别如图 5-图 7 所示;RG1.183 大破口失水事
故造成的 2 天、7 天有效剂量和 7 天甲状腺剂量后果评价分别如图 8-图 10 所示,
结论如下:
1)对于失水事故始发严重事故,99.5%概率水平下距反应堆中心 300m 处
的剂量后果为:2 天有效剂量 2.19mSv,7 天有效剂量 3.04mSv,7 天甲状腺剂
量 70.1mGy,能够满足 GB18871-2002 规定的通用优化干预水平;
2)对于 RG1.183 大破口失水事故,99.5%概率水平下距反应堆中心 900m
处的剂量后果为:2 天有效剂量 3.33mSv,7 天有效剂量 5.09mSv,7 天甲状腺
剂量 86.9mGy,能够满足 GB18871-2002 规定的通用优化干预水平。
同时,分别以 10mSv 隐蔽通用优化干预水平、50mSv 撤离通用优化干预水
平和 100mGy 碘防护通用优化干预水平作为指定剂量,计算 RG1.183 大破口失
水事故发生后的 2 天、7 天内不同距离处超越指定有效剂量的概率,进一步对事
故的放射性后果进行评估。计算结果显示(图 11),距反应堆 300m 处,2 天有
效剂量超过 10mSv 的概率低于 10%,7 天有效剂量超过 50mSv 的概率低于
0.1%,甲状腺剂量超过 100mGy 的概率低于 30%。

图 5 失水事故始发严重事故造成的 2 天有效剂量

图 6 失水事故始发严重事故造成的 7 天有效剂量
图 7 失水事故始发严重事故造成的 7 天甲状腺剂量

图 8 RG1.183 大破口失水事故造成的 2 天有效剂量


图 9 RG1.183 大破口失水事故造成的 7 天有效剂量

图 10 RG1.183 大破口失水事故造成的 7 天甲状腺剂量

图 11 RG1.183 大破口失水事故超越指定有效剂量的概率

2.4.3 船用小堆烟羽应急计划区半径推荐
对于设计基准事故,采用 GB18871-2002 规定的通用优化干预水平,对保
守气象条件下不同距离处的放射性后果进行评估,得出满足相关要求的距离;
对于严重事故,采用 MACCS 模式计算其剂量后果,选取 70%气象概率水平的
剂量后果(即超过指定剂量的概率水平为 30%)与 GB18871-2002 规定的通用
优化干预水平相比较,确定满足要求的距离。表 3 对上述剂量评估的汇总结果
显示,距反应堆 300m 处的事故剂量后果能够满足船用小堆停港区域烟羽应急
计划区划分的准则。因此,出于安全裕量角度考虑,建议船用小堆烟羽应急计
划区半径推荐范围为 400m。
表 3 符合剂量限值要求的距离(M)
失水事故始发 RG1.183 大破
剂量限值 失水事故 燃料操作事故
严重事故 口失水事故

2d 有效剂量<10mSv 100 300 100 200

7d 有效剂量<50mSv 100 300 100 200

7d 甲状腺剂量<100mGy 100 300 100 300

持续期间有效剂量
100 300 - -
<10mSv

持续期间甲状腺当量剂
100 300 - -
量<100mSv

剂量评估模式 PAVAN 保守气象条件 MACCS 70%概率水平

3 结语
本文基于国内监管部门对小型堆应急计划区划分指导意见和审评原则的系
统研究,以 ACP100S 堆型为例,对船用小堆应急计划区的建立区域及划分准则、
方法、半径范围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得到结论如下:
(1)明确船用小堆仅在停靠港区建立应急计划区的总体原则;
(2)明确船用小堆应急计划区划分准则按照 GB/T17680.1-2008 要求执行,
剂量水平依据 GB18871-2002 要求进行控制;
(3)基于船用小堆 ACP100S 源项数据,选取海南某停靠港区气象条件作
为计算输入,采用 PAVAN、MACCS 模型分别计算评价了船用小堆设计基准事故、
严重事故情况下的剂量结果,初步给出船用小堆烟羽应急计划半径范围推荐值
400m。

参考文献
[1] 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2010.
[2] 于红.核动力船舶应急准备与响应关键技术研究.核动力工程,2015(6):
105-108.
[3] 王伟,陈力生等.小型堆应急计划区划分研究.核动力工程,2014(6):80-
83.
[4] 王军龙,刘嘉嘉等.浮动式核电厂烟羽应急计划区划分, 2017(4):671-
675.
[5] US 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 Planning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 radiological emergency response plans in support of light water
nuclear power plants [R].NUREG-0396.Washington DC,1978.
[6] 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陆上小型压水堆核应急工作指导意见(试行),
2017.
[7] 国家核安全局.小型压水堆核动力厂安全审评原则(试行),2016.
[8] GB/T 17680.1-2008.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第 1 部分:应急计划区的划
分.2008.
[9] 苏 永 杰 , 王 建 华 等 . 小 型 堆 应 急 计 划 区 划 分 方 法 的 探 讨 . 辐 射 防 护 ,
2017(37):235-239.
[10] 熊纬佳,程卫亚等 .针对小型堆建立半径可变的应急计划区 .工业技术,
2017(18):109-111.
[11] 郭瑞萍,李雯婷等.小型动力堆事故后果的剂量分布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学
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2019(04):3939-3945.
[12] 廉海波,王伟等.小型堆大破口失水事故放射性后果研究.舰船电子工程,
2018(38):113-116.
[13] 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2002.
[14] US 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 Alternative Radiological Source Terms For
Evaluating Design Basis Accidents At Nuclear Power Reactors. RG1.183. Washington
DC,197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