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光纤的物理性质与应用实验报告

学号:202011140018 姓名:褚鑫慧
实验日期:2022-10-27 指导教师:廖红波

【摘要】本实验利用法布里 -珀罗标准具研究汞绿线( 546.1nm)和汞黄线


(579.0nm)的塞曼分裂现象。在实验中先测量了电磁铁的 B-I 曲线,调整光路
后测量了
关键词:液晶 双折射效应 旋光效应 电光效应 液晶光栅

一、引言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它是工作在光波波段的一种介质波导,利用全反
射原理将光的能量约束在光吸收和光散射都非常小的波导界面内,并引导光波
沿着光纤轴线方向传播。在今天,光纤通信已经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通信方式,
以其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和信号串扰小、保密性能良好等优点得到广泛应
用。
本实验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光纤光学的基础知识;学习测量光纤数值孔径和
损耗特性的方法;了解光线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原理
(一)光纤基本组成
光纤主要由纤芯、包层、涂敷层及套塑四部分组成,其构造如图 1 所示。

图 1 光纤结构示意图
纤芯一般由直径为 5 50 μm 、掺有少量 P2 O 5 和¿ O2的高纯度 Si O2构成,掺杂
剂的作用是提高纤芯的折射率。为减少光散射和光吸收,纤芯的杂质含量一般
不大于10−6 。包层主要也是由高纯度 Si O2构成,掺有少量的氟和硼以降低其折
射率。包层的直径一般为 125 μm。包层外的涂敷层一般为环氧树脂或硅橡胶,
其作用在于是增强光纤的机械强度。光纤的最外层是套塑,套塑大都是采用尼
龙或聚乙稀,其作用也是加强光纤的机械强度,没有套塑层的光纤称为裸光纤。
(二)光纤通信
1、光源与光纤的耦合效率
P
光源与光纤耦合时会有光损耗,定义耦合效率 γ= P 。其中 P0是入射到光纤
0

端面的光功率, P 是经耦合后输入光纤中的光功率。在本实验中 He−Ne 激光器


输出的高斯光束经过透镜后仍为高斯光束,为了提高耦合效率,选择透镜的焦
距 f 使经透镜耦合后的高斯光束的束腰与纤芯直径相等,即 2 W 0=2 a ,如图 2 所
1
示:

图 2 光纤与 He-Ne 激光器的耦合


2、光纤的数值孔径
由于光纤通信需要发生光的全反射,所以只有入射角度小于某一个角度θ 的
光线,才能在光纤内部传播。我们定义该角度的正弦值为光纤的数值孔径
NA =sinθ , NA 越大,光纤端面接收或会聚光的能力就越强。
本实验采用“远场光斑法”近似测量光纤的数值孔径,其测量原理如图 3
所示,由光纤出射的光照射到观察屏上,测出光纤端面与观察屏之间的距h ,以
r
及观察屏上光斑直径2 r 之后,就可以求出光纤的数值孔径为 NA =sinθ= 2 2
√ r +h

图 3 远场光斑法测试装置简图
3、光纤的损耗
光波在光纤中传播会产生各种原因引起的损耗,除接续损耗弯曲损耗等附
加损耗外,损耗主要来自于材料的两种固有损耗:散射与吸收;另一种是光纤
材料(包含杂质)的吸收,可分为紫外吸收与红外吸收。光纤对光波产生的衰
减作用称为光纤损耗。功率传输损耗是光纤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它在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光纤通信的中继距离。光波在光纤的实际传输过程中,随着
传播距离的增加,光功率以指数形式逐渐衰减,即 −α ( λ ) L,其中
P ( L )=P ( 0 ) e P (0)

为光纤的输入功率, P ( L )为光波传输 L距离后光纤的输出功率, α ( λ )为损耗系数,


是关于光波波长的函数。在光通信中,光信号的损耗一般以分贝 (dB)为单位,

定义光纤损耗系数:α ( λ )= 10 lg P ( 0 ) (dB/ Km)。


L P ( L)

本实验采用“截断法”测量光纤的损耗。首先,在稳定的光强输入条件下,
测量长度为 L的整根光纤的输出功率 P2;然后,保持耦合条件不变,在离光纤
输入端约l 处截断光纤,测量此短光纤的输出功率 P1。当 L ≫l 时,短光纤损耗可
以忽略,故可近似认为 P1和 P2是被截断光纤(长度为 L−l )的输入功率和输出
功率。这样,根据上式便可以分别求出损耗和损耗系数。本实验所测量的损耗
为包括吸收损耗、散射损耗和辐射损耗在内的总损耗。
2
(三)光纤温度传感器
光纤温度传感器是一种相位调制型光纤传感器,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纤双
光束干涉相位的变化。由激光器发出的相干光,经光纤分束器分别送入两根长
度基本相同的光纤中,其中一根叫探测臂,另一根叫参考臂。从两根光纤输出
的激光束叠加后将产生干涉,形成干涉条纹。由双光束干涉理论可知,干涉场

的光强 I ∝(1+cosφ) ,φ 是相位差,表达式为φ ( T )= n (T ) L(T ),其中 λ 为波长,
λ
n 为光纤折射率, L是光纤的长度,T 是温度。当外界的温度作用在其中一根光
纤(探测臂)上时,光纤在温度场作用下,长度和折射率都将发生变化,这使
得相位也会发生变化,并导致干涉条纹产生移动。相位变化

∆ φ= (L ∆ n+n ∆ L)。
λ

图 4 温度传感器工作示意图

三、实验内容
(一)测量塑料光纤的耦合效率和损耗系数
1、光路调节:在本实验中需要使用到五维调节架,所以在光路调节时需要注意
调节左右、上下和俯仰以使反射出的四个光斑重合,此时可认为激光与通光孔
共轴。
2、测量输出功率(光波传输 L距离后光纤的输出功率 P ( L )):取一段长为 L的
塑料光纤,处理端面后用铜管固定在五维调节架上,通过微调光路使输出功率
最大,记录此功率值为 P ( L )=P 。
2

3、测量输入功率(光纤的输入功率 P ( 0 )):采取“截断法”,在光纤输入端截
取 后测量 长度光纤的功率,即得到 P ( 0 )=P ,同时此功率亦是耦合后输入光纤
l l 1

中的光功率 P 。
4、测量耦合前光功率 P0(入射到光纤端面的光功率)。
5、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得到塑料光纤的耦合效率和损耗系数。
(二)测量商用石英光纤的数值孔径
1、调节光路:在(一)的基础上再次微调使输出的光功率足够强。
2、随机选取三个位置测量 NA :选取三个光屏与光纤输出端的距离d ,分别测量
3
在不同位置下光斑的直径,通过公式计算得到商用光纤的数值孔径。
(三)测量光纤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系数
1、调节光路:选取输出光功率相近的两根光纤,观察输出光斑的形状,根据情
况决定是否对光纤端面进行处理,将一支光纤放入桌面上的加热器狭缝中并固
定好。将加热臂与参考臂两光纤输出端固定在光纤座上,调整两光纤的相对位
置,以及光纤与 CCD 探头的相对位置,直到在显示器上观察到清晰的干涉条纹,
调节光纤耦合,使干涉条纹亮度合适。
2、测量升温和降温的条纹移动(30~40℃)

四、实验数据处理与实验结果
(一)测量塑料光纤的耦合效率和损耗系数
1、塑料光纤的基本物理量
表 1 塑料光纤基本物理量
塑料光纤
光纤全长L/ cm 截断长度l/ cm (L- l)/ cm
311.08 8.98 302.10
2、塑料光纤的耦合效率和损耗系数
表 2 塑料光纤耦合和损耗的测量
塑料光纤
P_2(2mW) P_1(2mW) P_0(2mW)
0.670 1.061 2.230
① 由表 2 知,光波传输 距离后光纤的输出功率 P ( L )=P =0.670( 2mW ),光纤
L 2

的 输 入 功 率 P ( 0 )=P =1.061( 2mW ), 则 根 据 光 纤 的 损 耗 系 数


1

10 P ( 0 ) 可知 。
α ( λ )= lg (dB/ Km) α ( λ )=0.0148 (dB/ Km)
L P ( L)

② 由表 2 知,耦合后输入光纤中的光功率 P=P1 =1.061(2 mW ),耦合前光功率,


也 就是入射到光纤端面的光功 率 P0=2.230(2 mW ),则根据 光纤的耦合效率
P
γ= 可知 γ=47.58 %。
P0
(二)测量商用石英光纤的数值孔径
表 3 商用石英光纤的数值孔径测量
商用光纤
光纤输出端到光屏距离d/ cm 光斑直径2r/ mm 光斑半径r/ mm 数值孔径NA= sin(theta)
8.00 20.0 10.0 0.124
14.50 39.0 19.5 0.133
24.00 66.0 33.0 0.136

由表 3 可随机选取三个位置测量 NA 得到 0.124,0.133,0.136 这三个数值孔径,


0.124 +0.133+0.136
取平均值记作最终的数值孔径 NA = =0.131。
3
(三)测量光纤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系数
4
1、升温过程
表 4 升温过程条纹移动与温度变化
右移条纹数 0 5 10 15 20
温度示数(℃) 29.9 30.6 31.6 32.5 33.6
右移条纹数 25 30 35 40 45 50
温度示数(℃) 34.7 35.8 36.8 38.0 39.0 40.2

通过表 4 可以看出在升温过程中条纹逐渐右移且每移动 5 个条纹温度变化量


基本保持不变,即基本为线性变化,则通过作图可进一步得到升温过程温度变
化与条纹右移数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 5 升温过程温度变化-条纹右移数曲线
由图 5 可知,升温过程温度与条纹移动数的关系式∆ T =0.209 ∆ N + 29.559,
又 因 为 条 纹 每 移 动 一 个 , 相 位 变 化 2π, 即 温 度 系 数
∆φ ∆N
=2 π =2 π ×0.209=1.31rad /° ∁。
∆T ∆T
2、降温过程
表 5 降温过程条纹移动与温度变化
左移条纹数 0 -5 - 10 - 15 - 20 - 25 - 30
温度示数(℃) 40.6 40.0 39.5 38.8 38.3 37.6 37.1
左移条纹数 - 35 - 40 - 45 - 50 - 55 - 60 - 65 - 70
温度示数(℃) 36.3 35.6 34.7 33.8 32.8 31.8 30.9 29.9

通过表 5 可以看出在降温过程中条纹逐渐左移且每移动 5 个条纹温度变化量


基本保持不变,即基本为线性变化,则通过作图可进一步得到降温过程温度变
化与条纹左移数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

5
降温曲线 43.0
41.0
f(x) = 0.152 x + 41.1666666666667
R² = 0.987125441494816 39.0
37.0
对应温度 /℃

35.0
33.0
31.0
29.0
27.0
25.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条纹左移数 / 个

图 6 降温过程温度变化-条纹右移数曲线
由图 6 可知,降温过程温度与条纹移动数的关系式 ∆ T =0.152 ∆ N +41.167 ,
又 因 为 条 纹 每 移 动 一 个 , 相 位 变 化 2π, 即 温 度 系 数
∆φ ∆N
=2 π =2 π ×0. 152=0.96 r ad /° ∁。
∆T ∆T
通过观察升温过程与降温过程温度与条纹的变化关系可知升温过程温度变
化较为稳定,且变化也比较快,而降温过程就相较而言变化的不是非常稳定,
而且由于仪表读数存在滞后现象,所以测的的数据不是非常准确,这也造成了
升温过程和降温过程温度系数差别比较明显。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光纤的基本知识和光纤在通信以及传感方面的
应用。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我们研究了光纤通信方面的相关参数,测量了塑
料光纤的耦合效率 γ=47.58 %和损耗系数 α ( λ )=0.0148 (dB/ Km);测量了商用石
英光纤的数值孔径 NA =0.131。我们还研究了光纤温度传感器的相关过程,观察
了升温过程和降温过程条纹随温度变化的移动情况,分别测量了温度系数。另
外,在本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处理光纤,包括剥除、切割以及通过相关工具
来进一步处理光纤的实验操作,收获颇丰。

六、参考文献
[1]近代物理实验讲义.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师范大
学物理实验教学专区(bnu.edu.cn)

6
附实验记录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