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0

分 類 號: K877.

5 單位代碼:10183
研究生學號: 2017922031 密 級:公 開

吉 林 大 學
碩士學位論文
(學術學位)

清華簡《成人》集釋
The Variorum of the Cheng Ren of Tsinghua Bamboo Slips

作者姓名:張煜傑
專 業:中國史
研究方向:古文字學
指導教師:單育辰 教授
培養單位:古籍研究所

2021 年 5 月
清華簡《成人》集釋

The Variorum of the Cheng Ren of Tsinghua Bamboo Slips

作者姓名:張煜傑

專業名稱:中國史

指導教師:單育辰 教授

學位類別:歷史學碩士

答辯日期:2021 年 5 月 28 日
关于 学 位 论 文 使用 授 权 的 声 明

本 人 完 全 了 解 吉 林 大 学 有 关保 留 、 使用 学 位 论文 的 规 定 , 同意吉

林 大 学 保 留 或 向 国 家 有 关部 门 或 机构送 交 论文 的 复 印 件 和 电 子 版 , 

许 论 文 被 查 阅 和 借 阅 本 人授权 吉 林大 学 可 以将 本 学位论 文 的 全 部 或


部 分 内 容 编 入有 关数据 库 进行 检 索 , 可 以 采用 影 印 、 缩印或其他复制

手 段保存 论文和 汇 编 本 学 位论 文 

( 保 密 论文 在 解密 后 应遵 守此 规 定 

论文级 别 :
0 硕 士 □ 博 士

学 科专业 : 中国史

论文题 目 : 清华 简 《 成 人》 集 释

a h
作者签 名 : 指导 教 师 签 名 

 y

^ y
 年 《 月 丨



作 者 联 系 地址 ( 邮编 ) 

作 者 联 系 电话 


摘要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玖)》於 2019 年 11 月由中西書局出版,該冊共收竹簡 124 支,

刊布《治政之道》《成人》《廼命一》《廼命二》和《禱辭》5 篇新發現的珍貴文獻。其中,

《成人》篇凡 30 支簡,文字保存基本完好,主要記述了“成人”關於典獄刑法等內容的論

說,這些內容在先秦时期政治思想、法治觀念和司法制度等方面的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本

論文主要是對《成人》內容進行集釋,在廣泛參考學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竹簡文字及內

容進行梳理。

論文共分緒論、《成人》釋文與集釋、《成人》的性質和法律問題研究、附錄、參考文

獻 5 個部分。

緒論主要是清華簡《成人》的研究綜述,從“竹簡形制、簡背劃痕和簡文編聯”“文字

書寫風格”“文本對讀”和“文字釋讀”等四個方面對《成人》相關研究概況進行梳理。第

二部分爲清華簡《成人》的釋文及集釋,為論文的主體部分。釋文是在整理者原釋文與注釋

以及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集合各家觀點而做出的釋文。集釋是匯集、梳理學界對於竹書文

字及內容的研究成果。第三部分爲《成人》的性質和法律問題研究。第四部分為附錄,包括

《尚書·吕刑》原文、簡文與其他文獻對讀表、清華簡《成人》簡背劃痕及其復原。第五部

分為參考文獻。

關鍵詞: 清華簡 集釋 成人 吕刑
Abstract

Bamboo Slips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Collect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Vol.9) was published in November 2019 by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Bookstores. The
book consists of 124 bamboo slips. Five documents, namely Zhi Zheng Zhi Dao, Cheng
Ren, Nai Ming Yi, Nai Ming Er and Dao Ci. Among them, Cheng Ren consists of 30
bamboo slips, while characters were perfectly preserved. Cheng Ren mainly discuss the
judges and judicature and it is of great academic value in studying the political system,
ideology and judiciary of Pre-Qin Dynasty. This thesis is a collection of explanations.
It combs the bamboo slips' characters and contents on the basis of extensive reference
to scholars' research results.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introduction, collection, the nature of Cheng
Ren and reference.
The introduction part combs the releva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Cheng Ren from
four aspects, namely, the sequence of editing and arranging of bamboo slips, writing
style, text reading and text interpretation. The second part is the explanations and
collections of Cheng Ren, which is the main part of this paper. Interpretation is a kind
of annotation based on the collator's original annotations and annotations as well as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Colle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is the result of collecting and
sorting out bamboo characters and contents. The third part is the nature of Cheng Ren
and the study of judiciary. The fourth part is the appendix. The last part is references
for this paper.

Key words:

Tsinghua bamboo slips Variorum Cheng Ren Lv Xing


凡例

一、本文是對《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玖)》中的《成人》所做的整理與研究。

二、本文所利用的圖版為中西書局出版的《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玖)》一書的竹簡圖

版。

三、釋文中的通假字、異體字隨文註明,加以( )號;凡訛字用<某>表示。對於無法

辨認的字、筆劃不清或已殘去的字用□號表示;補字用某來表示;凡衍字用{某}表示。據原

字形隸定,爭議較大的字按整理者說為是,其中罕見字形皆保持原偏旁形式及結構。

四、對每一簡基本按照:“說明、釋文、集釋”加以處理。

五、銘文集釋:本文集釋部分以簡爲單位,羅列各位學者對不同字詞的考釋意見,並用

⧫號標註,以示區分。如果引用同一作者的多篇文獻,則按照論著發表的時間先後順序在簡

稱後加上 A、B 以示區別,如【心包 A】、【心包 B】。

六、本文所引用文獻的版本、出版單位、出版時間等詳細資訊,見本文文末所附“參考

文獻”部分。

七、本文資料收錄截止 2021 年 5 月。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 1
一、論文結構與研究方法.......................................... 1
二、論文選題緣起................................................ 1
三、《成人》研究綜述............................................ 2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 7


一、《成人》釋文................................................ 7
二、《成人》集釋............................................... 10

第三章 《成人》的性質和法律問題研究 ............. 111


一、《成人》的性質和成文年代.................................. 111
二、《成人》所見法律問題研究.................................. 114

附 錄 .......................................... 120
一、《尚書·吕刑》原文........................................ 120
二、《成人》與其他文獻對讀表.................................. 122
三、《成人》簡背劃痕及其復原.................................. 127

參考文獻 ........................................ 128

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一、論文結構與研究方法

本篇論文主要有以下幾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爲緒論,共分爲三個小部分:第一小部分主要闡述論文結構和研究方法。第二

小部分爲論文選題緣起,通過對目前學界相關研究的概述,說明選題原因;第三小部分爲清

華簡《成人》篇的研究綜述,從“竹簡形制、簡背劃痕和簡文編聯”“文字書寫風格”“文

本對讀”“文字釋讀”等四個方面對《成人》相關研究概況進行梳理。

第二部分爲清華簡《成人》的釋文及集釋,是論文的主體部分。釋文是在整理者原釋文

與注釋以及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集合各家觀點而做出的釋文,共分為五個段落,放在集釋

之前。本文在研究論著的搜集上力求完備。集釋體例上,以簡爲單位進行梳理,簡號後列釋

文,然後按照著錄的時間順序,引入各家觀點。

第三部分为《成人》的性質和法律問題研究,討論了《成人》的性質和成文年代,以及

本篇簡文所體現的諸如“罪行規定和分類”等法律問題。

第四部分爲附錄,附錄一為《尚書·吕刑》原文;附錄二為清華簡《成人》簡文與其他

文獻對讀表,附錄中標明簡號、釋文、傳世文獻以及出土文獻出處;附錄三為簡背劃痕及其

復原。

二、論文選題緣起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玖)》,2019 年 11 月由中西書局出版發行以來,引起學界的

廣泛關注及熱烈討論。其中,《成人》篇自發佈以來,在古文字學、文獻學、法律等相關領

域均取得了較爲豐碩的成果,在文字考釋、字詞訓詁、內容研究等方面進行了更加細緻深入

的探討。截止到 2021 年 4 月,學界已發表了多篇研究文章,亟待對此做一個通盤的梳理,

本文力圖獲得一份較爲全面的集釋,希望對該篇文獻的解讀有所助益。

1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三、《成人》研究綜述

《成人》是《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玖)》五篇文獻中的其中一篇,篇文分爲五個段落,

凡 30 支簡,全篇共計 896 字(重文、合文均以兩字計),是一篇論述先秦法律制度相關的

文獻,其中不少記載可與《吕刑》等傳世文獻相互參照,對研究《吕刑》及先秦法律都有重

要價值。綜合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 竹簡形制、簡背劃痕及簡文編聯

竹簡的編聯是最基礎的準備工作,《成人》篇竹簡保存狀況良好,文字基本完整。關於

《成人》竹簡形制,李松儒《清华九<成人>字跡研究》一文將測量圖版所得到的實際數據以

圖表形式詳細記錄下來,眉目清晰,現摘錄於下:

《成人》全篇 30 支竹簡,完簡長 45.2 釐米,簡寬約 0.7 釐米,兩端平齊,三道

編繩,簡 10 末字略殘,其他各支簡皆爲完簡,簡背有劃痕,無表示次序編號。

簡 介紹 測量 簡首至 一契至 二契至 三契至 劃 簡


簡寬
數 簡長 簡長 一契 二契 三契 簡尾 痕 號

30 45.2cm 44.8cm 0.7cm 0.8cm 21.5cm 21.6cm 0.9cm 有 無


1
《成人》書寫於一、三編繩間,字間距較舒朗,滿簡書寫 27-33 字。

《成人》的簡背劃痕和簡文編聯,值得我們特別關注。整理者在《成人》篇說明部分說:

簡上未見編號,背面有刻劃痕跡,其中簡 1 至簡 19 的劃痕呈倒序排列,比較特別。

今簡序是據文意並參考簡背劃痕、污痕等形制資訊綜合排定。本篇原無篇題,篇中主
2
要記述了“成人”關於典獄刑法等內容的論說,故擬題為《成人》。

“子居”在《清華簡九〈成人〉解析》一文中指出:

簡 1 可以在簡下端看到劃痕,簡 2 至簡 10 未找到劃痕位置。簡 11 至簡 16 在簡下

端,劃痕皆與簡序方向互反。簡 17、18 劃痕在簡下端,與簡序吻合。自簡 19 劃痕另

起,在簡下端,至簡 27 也與簡序吻合。簡 28、29、30 的劃痕在簡下端,與簡序也是

互反情況。由簡背情況如此複雜來看,整理者排定簡序當是主要依據的文意。這就再

1
李松儒:《清華九<成人>字跡研究》(未刊稿)
2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玖)》,中西書局,2019 年 11 月。
2
第一章 緒論

次說明,簡背劃痕雖然可以在編聯排序方面提供參考,但其實際狀態經常會很複雜,
3
若脫離全篇文意的話,則任何對簡背劃痕的片面強調都是不適當的。

李松儒在《清华九<成人>字跡研究》一文中指出:

竹簡編聯方面,《成人》全篇 30 支竹簡,背面竹節處未刮削,使用了兩種不同形

制的竹簡,簡 1-18 爲一組,簡 19-30 爲另一組。我們將其劃痕形態列出:

竹筒 A 竹筒 B

簡號 1-18 19-30

劃痕形態 1→17→18→16→15→14→13 19→20→21→22→23→24→25

→12→(11→10)→9→8→7→ →26→27→30→29→28

(6→5)→4→3(→2)

《成人》竹簡契口在右側(見圖四),從部分契口旁有字被編繩遮蓋的痕迹看,應是先
4
寫後編的。

27

圖四

筆者觀察簡背圖版發現《成人》全篇 30 支簡由 2 個不同的竹筒製成,李松儒所言當是。

簡 1 至簡 18 是為一組,計 18 支簡,竹節在竹簡 1/2 略下處,簡 1 至簡 18 的劃痕呈倒

序排列,較為特別。若將其復原到竹筒階段,則簡 17 應為這一組竹簡的第一支,簡 1 為最

後一支,簡 17 與簡 18 位置互換。劃痕在竹簡的 3/4 處(簡 17)開始從左上劃至右下,直

至簡末(簡 1)止,劃痕與水平線約呈 30°夾角。

簡 19 至簡 30 為一組,計 12 隻簡,呈正序排列,簡 28 和簡 30 位置互易。若將其復原

到竹筒階段,簡 28 為該組的最後一隻竹簡;竹節在竹簡 2/3 處,劃痕由竹節略下,由左上

(簡 19)至右下(簡 28),劃痕與水平線約呈 30°夾角。本篇兩組竹簡劃痕基本平行。

筆者根據原書所附簡背圖版照片,通過圖片處理軟件,製作兩張圖版,其中圖 1 為“竹

筒階段”(卽“未書寫階段”)竹簡的排列情況,圖 2 為“成書階段”
(卽“書寫完成階段”),

3
子居:《清華簡九〈成人〉解析》,中國先秦史網,2020 年 1 月 26 日,
https://www.xianqin.tk/2020/01/26/899/。
4
李松儒:《清華九<成人>字跡研究》(未刊稿)
3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位置應互易的幾隻竹簡(如簡 17 和簡 18)在簡序處用下劃線標識。劃痕用白色短斜線加以

標識。詳見附錄三。

(二)文字書寫風格

書寫是一種富有個性化的行為,但又受到當時習慣、風尚的影響,從而呈現出某些規律
5
性或者說格式。 《成人》的字迹較為特別,在書寫習慣和書跡風格上都有其特點。書寫習
6
慣上,“本篇‘天’‘而’二字每每混訛互作” 。在書寫風格上,李松儒在《新出兩冊清

華簡的書寫與書風》一文中指出:

《成人》的字跡在已公佈的清華簡中僅此一見,這類字跡側鋒起筆,略有頓壓,在運

筆特徵方面與《厚父》《封許之命》的頓壓起筆較為相近,橫畫起筆後略向上行筆,再

下行直鋒收筆,整個線條呈拱狀,作“ ”形,橫向筆劃有的收筆處有回鋒,如“ (簡

2)”“ (簡 18)”;豎畫起筆後略右行,行筆不完全豎直,略有弧度,作“ ”形。

該書手所寫字跡折筆少,弧筆多,一些縱向筆劃弧度較大。一些縱向筆劃收筆處向右平

拖的收筆方式較有特點 , 尤其“人”部右邊的筆劃 , 如“ (簡 8)”“ (簡 16)”

“ (簡 1)”“ (簡 4)”“ (簡 10)”“ (簡 13)”“ (簡 22)”“

(簡 11)”“ (簡 10)”“ (簡 17)”“ (簡 25)”等。全篇筆劃線條較纖細


7
均勻,由於弧筆線條較多,則更有楚地書寫風格特徵。

此外,李松儒《清華九<成人>字跡研究》一文中還就特徵字寫法、一字多形、數字寫法

等方面展開詳細說明,作者總結道:

《成人》的書寫水平是比較高的,但是文中也出現了一些書寫不穩定的例子,再

如其他篇簡文的簡序數字或是補文與正文寫法也時有不同,這些都有利於我們對書手
8
個體書寫情況進行全面了解。

趙平安《〈成人〉篇“市”字的釋讀及其相關問題》一文,梳理了古文字材料中“市”

字的解讀歷史,通過與鄒縣所出陶文“ ”等字的比較研究,將《成人》篇中出現的“ ”

字釋為市,讀為持,並進一步認為:

《成人》的底本可以看作具有齊系文字風格的作品,它或者成于齊地,或者曾在
9
齊地流傳。

5
陳偉:《楚簡冊概論》,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年。
6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玖)》,中西書局,2019 年 11 月。
7
李松儒:《新出兩冊清華簡的書寫與書風》,《中国书法报》,第 006 版,2020 年 8 月 4 日。
8
李松儒:《清華九<成人>字跡研究》(未刊稿)
4
第一章 緒論

(三)文本對讀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玖)》整理者在說明部分說:

本篇原無篇題,篇中主要記述了“成人”關於典獄刑法等內容的論說,故擬題爲

《成人》……本篇文辭呈現出很强的仿古特點,一些語句可與《書·吕刑》篇相參讀。

另有一段文字與清華簡《厚父》中“古天降下民,設萬邦作之君,作之師”以及《孟
10
子·梁惠王下》所引《書》等語句近似,並對其有進一步闡發。

整理者對可與《成人》篇對舉的相關文獻多有臚列。其後,多位學者在武漢大學簡帛網

簡帛論壇《清華九<成人>初讀》跟帖中各抒己見,推進了《成人》篇的進一步釋讀。其中,

王寧《讀清華簡<成人>散札》、子居《清華簡九〈成人〉解析》、劉信芳《清華(九)<成

人>試說》等文章利用《尚書》《周禮》《管子》《墨子》與《成人》互為參照,對《成人》

的釋讀有重要意義。

(四)文字釋讀

《成人》疑難字較多,在文字釋讀與研究方面成果頗豐,下面舉幾個例子簡要說明。

1、 (簡 7)和 (簡 26)。整理者認為兩字均為“稷”字。“乃降庶 (簡 7)”

之“ ”整理者隸定為“ ”,從艸、土、 (“畟”字古文),應爲“稷”之異體;單育

辰認為“ (簡 7)”字從“土”從“蒐”,有一定可能是“稷”之訛體,但也有讀為其他
11
字的可能,比如讀為古音相近的“艸”等 ;“子居”認為整理者所說的“ ”,似當分析
12
為從艸從堫,讀為“種”,“庶種”猶言“庶類”,指各種動物。 “后,于承嘉穀五 之
13
有時(簡 26)”之“ ”整理者隸定為“ ” ;單育辰認為“ ”與安大一《詩經》簡

32、簡 33 讀為“殷”之“ ”“ ”字相近,更與上博八《蘭賦》簡 5 讀為“隱”的“ ”

字形基本相同,該字應隸定為从“穴”从“垔”从“攴”,是否是“稷”的訛字有待進一步

研究;“心包”從之,認為該字從“垔”,從“穴”跟“堙塞”之“堙”有關;“藤本思源”

認為 字形又見於安大簡《殷其雷》,“垔”影紐真部,“緯”匣紐微部,“五緯”指金、

9
趙平安:《〈成人〉篇“市”字的釋讀及其相關問題》,收入《“視角與方法:漢語史研究新視界高端
論壇”論文集》,(北京)北京語言大學,2019 年 10 月 11 日-13 日。
10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玖)》,中西書局,2019 年 11 月。
11
單育辰:《清華九〈成人〉釋文商榷》,《中國文字》第三期,2020 年 6 月。
12
子居:《清華簡九〈成人〉解析》,中國先秦史網,2020 年 1 月 26 日,
https://www.xianqin.tk/2020/01/26/899/。
13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玖)》,中西書局,2019 年 11 月。
5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木、水、火、土五星;王寧讀爲“鬱”;林少平讀爲“穗”;“子居”認為“ ”當讀為“禋”,

“五禋”卽“五祀”。

2、 (簡 9)。該字在《成人》篇僅一見,“四維以 𦀚”。整理者隸定為“ ”,

疑爲“覆”字,一說“ ”卽上博簡《卜書》簡 4 之“󇂍(深)”,讀爲“沉”,或疑“ ”

卽𠫑羌鐘之“會”字,讀爲“潰”;“耒之”認為 與“會”字形最為接近,故該字有可能
14
是“會”字,在簡文中用作“劊”,訓為斷絕 ;王寧從之釋“會”,此當讀為“缺(闕)”,
15
“會”“缺”音近,故“會𦀚”當讀爲“缺(闕)盈” ;“質量復位”釋為“會”,疑讀
16 17
為“危” ;“my9082”認為“會”可以讀作“頹”,“會”“貴”可通假 ;子居認為以“ ”

為“會”當是,“會”“厥”皆見母月部字,“會”“貴”相通,“貴”“屈”相通,“厥”

“屈”相通,故“會”當可讀為“屈”,“會𦀚”可讀為“屈盈”,“屈盈”卽“盈屈”,
18
《成人》作“屈盈”蓋是為了押韻的緣故 ;“斯行之”認為與“ ”字類似之形見於燕陶

文的一個從屮之字,釋爲“薈”;“潘燈”認為應為“澮”,从水,从會,會亦(省)聲。

3、񩋫(簡 10)。新見字形,該字在《成人》篇凡兩見,見簡 10“不񩋫故常”,又見簡

29“毋敗朕刑以񩋫繩下尤”。整理者認為其上從止,下從人,疑爲“循”字;李守奎讀“遵”;

王寧疑此卽甲骨文“ (先)”字,“先”“循”音近,注音當為 xiān,通假作“循”;“翳

堂”認為“先”聲與“孫”聲、“巽”聲可通,“孫”聲、“巽”聲與“寸”聲可通,楚文

字“灷”聲字旣通“遜”又通“寸”“尊”“遵”,“遵”“循”音近義通,古書中有“遵”

“循”異文,故《成人》“񩋫”字黃德寬先生讀“循”、李守奎先生讀“遵”其實一也;“布

之道”認為從字形上看該字似乎應釋爲“茍”(卽沒有“口”形的寫法);許文獻疑《成

人》簡此二例或即“旅”字,“旅”字在簡 10 辭例中,可讀如本字,至於簡 29 例,可逕

訓作“序”,目前楚系“旅”字仍罕有省从一人者,在直接字形證據上,尚猶有闕,其釋

“循”之可能性仍不能排除;趙平安在《〈成人〉篇“市”字的釋讀及其相關問題》一文中,

梳理了古文字材料中“市”字的解讀歷史,通過與鄒縣所出陶文“ ”等字的比較研究,

將《成人》篇中出現的“ ”字釋為市,讀為持。

14
耒之:《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12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1 月 23 日。
15
王寧:《讀清華簡<成人>散札》,復旦大學出土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9 年 12 月 4 日,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4497。
16
质量复位:《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46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2 月 1 日。
17
my9082:《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49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2 月 2 日。
18
子居:《清華簡九〈成人〉解析》,中國先秦史網,2020 年 1 月 26 日,
https://www.xianqin.tk/2020/01/26/899/。

6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一、《成人》釋文

隹(惟)郘(吕)中(仲)񅞣(秋),方才(在)膠黃,司正󄁿(失)型(刑),土多見(現)祆(妖),

流而 <淫>行。王則 (慫)替(栗)񄻞(畏)𢖶(恐),𫑛(越)񤱯(徵)歬(前)罰 (愆),【1】不

志(識)氒(厥)󀱆(祥)之񅏼(發)于吉兇,廼񚄔(考)񵩑(訊)庶眾,聖(聽)壬(任)羣曡(秩),曰:

“害(曷)隹(惟)若񵧭(兹)?毋則𬒱(貢)祀是不共(恭)?毋則【2】型(刑)是不厇(度)?毋則司

典󄁿(失) (常),以進退 (晦)朔?毋則五音是𡄹(亂)易,思(使)民񁷠(德)不雘(獲)?尚念

之【3】毋񤩌(虞),各 𬀓(揚)乃聖(聲), (勉)獻乃力,以羕(永)飤(祠)乃先毋替。朕亓

(其)󈨦(孚)于龜񤻝(筮),以 (靖)求嘉箬(若)。”

񂨓(成)【4】人曰:“亞(嗚)񅃲(呼)!我句(后),古天砥(氐)降下民,񤬫(作)寺(之)句(后)

王、君公,正之以四㭪(輔)∶祝、宗、史、帀(師),乃又(有)司【5】正、典獄,隹(惟)曰 (助)

上帝𡄹(亂)񅛦(治)四方之又(有)辠(罪)無辠(罪),隹(惟)民 (綱)񅀼(紀),以羕(永)譌(為)

天𴌃(明)。四㭪(輔)是毋易,【6】典獄毋񵔍(徙),是隹(惟) (常)𠭁(德)。乃降庶 (稷)、

羣 (獸)、非(飛)正(征),各又(有) (選)勿(物), (牝) (牡) (雌) (雄),各又(有)

聖(聲)伀(容),毋集(雜)英【7】相 (譁),飤〓(食飤)不攺(改)。今民多不秉𠭁(德),以

<淫>于不񅚀(賓),是𬡪(勞)氒(厥)折(制)正(政),反𡄹(亂)先型(刑),四㭪(輔)不㭪(輔),

司正【8】巟(荒)𥥁(寧); (晦)朔 (枉)񤨉(違),四維以澮 𦀚 ;五񝌟(盜)不罰,五審

񋿷(信) (弊),獄甬(用)無񂨓(成);五 (臬) (沈)迻(滞),五󀯏(辭)不【9】{不}聖(聽)。

非天񤬫(作) (閔),隹(惟)民昌(猖)兇,不񩋫(市<持>)故 (常),咸𬀓(揚)亓(其)又(有)

港(訟)。天㤅(愛) (殘)民之命,甬(用) (昧)見(現)之袄(妖)羕(祥)𥜍(厲) [袄](妖)【10】

卑(俾)民毋若憃,民若誥(告)袄(妖),乃|(章)񜄑(之)五兇,隹(惟)𫒋(念)隹(惟)厇(度),

隹(惟)相隹(惟)񜗛(視)。五兇之訿(疵),隹(惟)五無型(刑):祝、【11】宗忘(荒)豊(禮),

史、帀(師)󄁿(失) (常),無型(刑);市無倝(垣),商無񅥘(肆),價不 (常),無型(刑);

邦正(征)無亙(恆),𫔢(關)敀(賦)񍼿(過) (當), (徭)敓(稅)要【12】񄷚(强),無型(刑);

邦器不古,五䘝(飾)不厇(度),無型(刑);五訶(歌)不典,迥(童)󅎱(謠)無卽(節),戌(一)
7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耑(短)戌(一)長,無型(刑)。凡五無型(刑),亓(其)戌(一)【13】𠭁(得)是胃(謂)𫩠(始)生,

亓(其) (二)𠭁(得)是胃(謂)邦正,亓(其)疋(三)𠭁(得)是胃(謂)𨟻(將)񤻒(盈),亓(其)

四𠭁(得)是胃(謂)大񂨓(成),亓(其)五𠭁(得)是胃(謂)【14】嘉𥥁(寧),邦乃和坪(平)。亓

(其)一不𠭁(得)是胃(謂)󀯏(始)縈(營),亓(其) (二)不𠭁(得)是胃(謂)少𣅳<傾>,亓(其)

疋(三)不𠭁(得)是胃(謂)񤽈(虐)爭,
【15】亓(其)四不𠭁(得)是胃(謂)𡄹(亂)荓(并),亓(其)

五不𠭁(得)是胃(謂)流清,邦則不𥥁(寧)。”

񂨓(成)人曰:“吁!񜉣(來),典獄、司正,񝫄(余)【16】方告女(汝)于型(刑)之無𪴿(赦):

則(賊)人䑋(攘)人,道𢼊(施) (猖) (肆),無𪴿(赦);臣妾 (起)辟(嬖), (竊)義(議)

𡉭(妬) (主),無𪴿(赦); (殘)񤲧(家)【17】焚(僨)宗,大攻少(小),無𪴿(赦);𨊠(犯)

𫒋(禁)喬(矯)飤(敕),毁񄰆(盟)宔(主)匿(慝),無𪴿(赦);遊述(怵),女又(有)夫,士又(有)

妻,遊,無𪴿(赦)。朕𦘔(盡)【18】告女(汝)于獄之又(有)񵓦(難):司𫲼(中)司񁷠(德),監

(鑑)才(在)民𣅳(側)。毋非𫲼(中)非 (察),以񤬫(作)不厇(度)。各(恪)𫲼(中)乃񋿷(信),

隹(惟)㱠(辜)【19】隹(惟)灋(法)。
獄񂨓(成)而逾(渝),
典獄寺(持)惠。
勿亞(惡)񂨓(成)󈨦(孚),

以求 (物)青(情)。厚尃(薄)𢝬(圖)罰,以求宜型(刑)。凡民五爭,【20】正之于五〓 (五

辭,五辭)亡(無)誳(屈),正之于五〓〓(五常,五常)不逾,正之于五〓正〓(五正,五正)之詣

(稽),隹(惟)爽, 隹(惟)方,隹(惟)國(惑),咸 (訊)亓(其)【21】又〓眾〓(有眾,有眾)

無񤹻(稽),則𫲼(中)幾之于示所,爭 内(入)于公。五爭之訿(疵),隹(惟)交〓(交,交)隹

(惟) 〓 (譁,譁)而񋿷(信),則比辠(罪)񅍪(稱)罰,【22】隹(惟)是并񜗛(視),不及五罰。

獄񂨓(成)又(有)幾,日求氒(厥)審,非缓隹(惟) (亟), (訊)屈于񋿷(信<伸>),毋𫲼(中)

夭󀯏(辭),以安【23】 (俞)乃身。獄񂨓(成)又(有)耳(恥),勿以不型(刑),𢝬(圖) (辭)

又(有)񄶉(業),隹(惟)齊非𡋕(均),񅍪(稱)而 (權)之,𦅅(重)而 (原)之, (隨)而【24】

𼖂(揣)之, (察) (辭)思𦁐,兩誥񋿷(信)𾉭(屬),尚毋又(有)不正。一日折獄, (斷) (辭)

又(有)謱(數),獄至無青(情),則幾(譏)【25】 (辭)于 (歲),𾉭(屬)之于鄉里。”

񂨓(成)人曰:“句(后),于 (承)嘉 (穀)五 (禋)之又(有)𠱾(時):秀 (萌)一𠱾

(時),芋(華)卉(草)一𠱾(時),񤲧(稼)【26】一𠱾(時),實果一𠱾(時),殺一𠱾(時),收䭃

(稔)一𠱾(時)。悳(德)正(政)亦甬(用)五𠱾(時):解亦解,芋(華)亦芋(華),實亦實,殺【27】

8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亦殺,收亦收。凡𬒱(功)悳(德)正(政)𠭁(得)𠱾(時)而司 (從),至 (復)般(返)純 若,

濬去兇央(殃)。五𠱾(時)不厇(度),【28】司事又(有)𾉭(誅)。”

񂨓(成)人曰:“句(后),朕𦘔(盡)告女(汝),吉兇不易,񌱃(恪)𪪋(哉)毋 (怠),毋敗

朕型(刑)以񩋫(市<持>)興(繩)下(去)蚘(尤)。夂(終)【29】
隹(惟)񄶉(業)飤(嗣),
隹(惟) (昧)

觀之。”【30】

9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二、《成人》集釋

簡1

說明:本簡第一道編繩處殘,文字完整,共 31 字。

釋文:

隹(惟)郘(吕)中(仲)񅞣(秋),方才(在)膠黃,司正󄁿(失)型(刑),土多見祆(妖),流而

<淫>行。王則 (慫)替(栗)񄻞(畏)𢖶(恐),𫑛(越)񤱯(徵)歬(前)罰 (愆),【1】

集釋:

【整理者】隹(惟)郘(吕)中(仲)񅞣(秋),方才(在)膠黃,司正󄁿(失)型(刑),土多見(現)

祆(妖),流而 <淫>行。王則 (悚)替(惕)񄻞(畏)𢖶(恐),𫑛(越)񤱯(徵)歬(前)罰 (愆),

⧫郘,疑讀爲“律吕”之“吕”。《左傳》昭公二十年“六律”,杜注:“陽聲爲律,

陰聲爲吕。” ⧫中񅞣,卽“仲秋”。十二律與時紀相配,見《禮記·月令》《吕氏春秋》

《淮南子·時則》等,如《月令》:“仲秋之月……律中南吕……是月也……命有司申嚴百

刑,斬殺必當,無或枉橈,枉橈不當,反受其殃。”所記仲秋之月申嚴百刑之事與簡文相合。

⧫方,指方位。 ⧫膠黃,又作“翏黃”,見長沙子彈庫帛書《四時》:“倀(長)曰青[陽]

榦,二曰未<朱>明񕟉(單),三曰翏黃難,四曰 (沈)墨榦。”帛書“翏”字處原有折損,李

零《楚帛書目驗記》(《文物天地》1991 年第 6 期,第 29-30 頁)稱曾目驗原物,確定爲

“翏”。“膠黄”應卽“翏黃難”之省,是秋季之神,也是西方之神。 ⧫司正,文獻或作

“司政”,見《書·吕刑》“四方司政、典獄”;或作“大正”“大政”,見班簋(《殷周

金文集成》4341,中華書局,1984 年)、梁其鐘(《集成》187)等,也見於《夏小正》《左

傳》等。《逸周書·嘗麥》“王命大正正刑書”,孫怡讓云:“大正本爲六卿之通稱,此正

刑書,則宜爲大司寇矣。”春秋以降,列國多置司寇之官,後文“司正”與祝、宗、史、師

四輔並舉,且每與“典獄”連稱,亦當如孫氏說,如包山簡 131 至 139 號“舒慶殺人案”中

的“陰之正”卽聽獄官。 ⧫祅,同“妖”。《左傳》宣公十五年“天反時爲災,地反物爲

妖”,《說文》引之釋“䄏”字,又在“񏤓”字下引《歌謠》:“草木之怪謂之䄏。”長沙

子彈庫帛書《歲》:“艸(草)木亡(無)尚(常)[是謂]宎(妖)。”本篇“天”“而”二字每每

混訛互作。 ⧫ ,又見於簡 8,字形當釋作“涇”,疑爲“淫”之訛。淫行,猶氾濫。 ⧫ ,

10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又見清華簡《越公其事》,從心,叢省聲,讀爲“悚”,懼也。 ⧫替,其形已訛變爲從日從

竝。上博《周易》“替”,對應傳本、馬王堆帛書本之“泥”字,又帛書《周易·乾》“夕

泥若”,傳本作“夕惕若”,疑“替”可讀爲“惕”。《國語·周語下》“夫見亂而不惕”,

韋注:“惕,惕然恐懼也。”悚、惕、畏、恐並言王對妖象之惶懼。 ⧫𫑛,讀爲“越”,

猶“於是”,參看裴學海:《古書虚字集釋》(中華書局,2004 年,第 143-144 頁)。 ⧫ 񤱯,

讀爲“徵”。《左傳》僖公四年“寡人是徵”,楊伯峻注:“徵,問罪也。” ⧫ ,見於

新蔡簡乙三简 63,喻母元部,試讀爲溪母元部之“愆”,義爲過。句意爲興問此前犯下的

過失。

【王永昌】“涇”可讀爲“徑”,“徑行”,任性而行。《禮記·檀弓下》:“禮有微

情者,有以故興物者,有直情而徑行者,戎狄之道也。”孔穎達疏:“謂直肆己情而徑行之
19
也。”此處“流而徑行”卽指妖肆意而行。
20
【單育辰 A】“徵”字讀為“懲”好一些,鑒戒之義。

【汗天山】⧫《成人》篇以“惟郘中秋,方才膠黃,司正失刑,土多見妖,流而淫行”

開篇,研究者或以為,《成人》篇首句“惟郘中秋”與《吕刑》篇名是否有某種關係也是一

個可以探討的問題。按,《尚書》之“吕刑”篇名,來源於具體的人物“呂侯”(《史記·

周本紀》作“甫侯”)。若如研究者的理解,似乎與《成人》篇二人問答的體式不合。二人

問答,一般不會出現關鍵性的協力人物的。我們懷疑,“惟郘(吕)中秋”一句總體上是說

時節,“吕”可能是古書中“黃鐘大吕”之“吕”。古人以律定時節,“吕中”猶如《禮記·月

令》之“律中”。“惟郘(吕)中秋”其實所指的就是秋天時節。古人以秋氣蕭殺,故《周

禮·秋官·司寇》主刑獄,斬囚犯多在秋天,所謂“秋後問斬”。這樣理解,時節與《成人》

篇所論述的主題內容正好吻合。 設若以上猜測有理,則下句“方才膠黃”有可能也是補充

說明時節的文字,“黃”是否與“黃鐘”有關?待考。我們也比較贊同上面所說的,《成人》

篇中的“王”當是周王而非楚王的判斷。就目前看到的內容來分析(尚未見到全部內容),

本篇應該不是專屬於楚國的文獻,反而感覺似乎和《逸周書》中某些篇章的行文體式很是類
21
似。比如,喜歡用序數羅列說話內容

19
王永昌:《讀清華簡(九)札記》,《出土文獻》第 15 輯,中西書局,2019 年 10 月 31 日。
20
單育辰:《清華九〈成人〉釋文商榷》,《中國文字》第 3 期,2020 年 6 月。
21
汗天山:《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9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1 月 23 日。
11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藤本思源】《成人》簡 1“替”讀爲“惕”可從,我曾認爲《越公其事》簡 28:“王

亡(毋)好攸(修)于民厽(三)工之 (署)”中的“ ”爲“替”之異體,讀爲“惕”,意


22
思是越王警惕自己不要喜好讓百姓去從事各種土木營造之事。

【田畯】將“郘”讀爲“律吕”之“吕”,似難講通。文獻中也找不到類似文例。“郘

(吕)”似當理解爲國名,卽吕國。《國語·周語中》:“昔摯、疇之國也由大任,杞、繒

由大姒,齊、許、申、吕由大姜,陳由大姬。”“郘仲秋”疑與金文中的“曾八月”等相似,
23
是記時用語。

【寂照】簡 1“司正失型”、簡 3“毋則型是不度?”、簡 8“反亂先型”、簡 11—13


24
之“無型”之“型”俱應如字讀,訓為“典型”。

【悦園】膠黃,可能是地名,這裡嘗試讀為“膠庠”,黃、庠皆陽部字,當可通用(參

看《古字通假會典》“羊與徨”“洋與徨”“皇與黃”條),膠、庠皆為學校名。《禮記·王
25
制》:“周人養國老於東膠,養庶老於虞庠。”這裡的“膠庠”大概屬於同義連用。

【雲間】⧫旅仲秋,《月令》此時用刑,亦來四方。《本紀》採用吕刑師說,可能和《吕

刑》篇題無法一一對應。 ⧫庠序又有成均之名。馬楠的斷句是對的,這個還是屬於寧鎮疆
26
提出的常語,不能證梅本孔傳尚書泰誓為偽。

【王寧】⧫“郘”從用字上看,應該從田畯先生說是國名,其說“‘郘仲秋’疑與金文

中的‘曾八月’等相似,是記時用語”亦可從。金文中各國用本國紀年、紀月例不少,如“隹

(唯)戉(越)十有(又)九年”(《集成》00125)、“隹(唯)鄀正四月”(《集成》00059)、

“隹(唯)鄀八月初吉癸未”(《集成》02771)、“唯登(鄧)八月初吉”(《集成》02643)

等等,“惟郘中秋”卽指郘曆的八月。此《成人》篇與《吕刑》當同為春秋時吕國的刑書,

其中的“王”當是指郘王。《吕刑》開始句曰“惟吕命王享國百年”,傅斯年先生指出此“吕

命王”卽“吕令王”“吕靈王”,現在看來是極有道理的。《書序》言“吕命穆王訓夏贖刑,

作《吕刑》”,可能這位吕王全稱是“吕命(令、靈)穆王”,“吕靈穆王”猶秦昭襄王、秦

孝文王、秦莊襄王之類。蓋周代吕國雖然在周王室稱“吕侯”“甫侯”,而他們自己卻稱王,

《吕刑》中的“王曰”均當為吕命王的話,那麼本篇中的“王”很可能也是指某位吕王。疑

22
藤本思源:《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10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1 月 23 日。
23
田畯:《清華簡九〈成人〉第一段管見》,田畯讀書微信公眾號 2019 年 11 月 24 日。
24
寂照:《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38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1 月 30 日。
25
悦園:《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42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2 月 1 日。
26
雲間:《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45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2 月 1 日。
12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先秦的《吕刑》不止一篇,《成人》或是其中的一篇。 ⧫“悅園”先生讀“膠黃”為“膠
27
庠”甚是。 ⧫“方”疑讀為《書·洪範》“王訪于箕子”之“訪”,“方”“訪”通用。

【子居】⧫惟吕仲。秋,方在膠潢。 ⧫《尚書·吕刑》與《成人》篇措辭的相近程度,

頗類似於《多方》與《多士》,《堯典》與《皋陶謨》的關係,故或可考慮《成人》本就是

與《吕刑》相關的一篇《書》系佚篇。《吕刑》中“王”言“四方司政典獄”“爾尚敬逆天

命,以奉我一人”“一人有慶,兆民賴之”“有邦有土,告爾祥刑”,則篇中“王”的身份

自然是某位周天子,《書序》所稱“穆王訓夏贖刑,作《吕刑》”雖不能卽據以視為周穆王

時的事,但恐也並非空穴來風,如果再聯繫到“昭”“穆”不僅可以是諡號,還可以是一種

美稱,則《書序》“穆王”一稱完全可以是任意一位周王的美稱。以《吕刑》來比較《成人》

的話,則《吕刑》首句是“惟吕命。王享國百年耄荒,度作刑,以詰四方”,“百年”當只

是指年老,非為實指,《尚書大傳》卷一:“見諸侯,問百年,命大師陳詩以觀民風俗,命

市納賈以觀民好惡。”卽可證“百年”只是老年人的代稱。筆者《清華簡六《子產》解析》

中已提到:“《書》系的《刑》諸篇與《命》諸篇相關,最明顯的就是《尚書·吕刑》,《吕

刑》篇首‘惟吕命,王享國百年,耄,荒度作刑,以詰四方’的‘惟吕命’卽表明今傳《吕

刑》本名《吕命》,是申述《九刑》的一篇《命》類文獻。”而此篇之所以原名《吕命》,

可以由篇末“王曰:嗚呼,嗣孫……受王嘉師,監於茲祥刑”得解,比於“嗣子”可知,“嗣

孫”只能理解為承嗣之孫,故《吕刑》蓋為周王命將繼位的孫子以吕侯為師,也卽命吕侯為

將繼位的新君之師,所以篇名才為《吕命》。周王室中,祖孫傳位者,只有周平王傳其孫桓

王。《史記·周本紀》:“五十一年,平王崩,太子洩父蚤死,立其子林,是為桓王。桓王,

平王孫也。”故《吕刑》很可能實際上是周平王暮年命桓王以吕侯為師的命辭,而《成人》

篇蓋卽成文於此後不久。由此,《成人》篇首句或可讀為“惟吕仲。秋”,也卽整理者命名

為《成人》篇的這篇清華簡,很可能原名是《吕仲》,其命名方式蓋類似於《太甲》《盤庚》

《微子》《君奭》,篇中的“成人”當卽是吕仲的名字。吕仲為周桓王之師,所以可以訓誡

司正。 ⧫“方”卽正,“方在”卽“正在”。網友“悅園”所說“膠”為學校名當是,“黃”

讀為“庠”則似聲符略遠,不如直接讀“黃”為“潢”,《說文·水部》:“潢,積水池。”

古代的學宮往往臨水有池沼,故校人也主池沼,《孟子·萬章上》:“昔者有饋生魚於鄭子

產,子產使校人畜之池。”趙岐注“校人,主池沼小吏也”卽可證。 ⧫出土材料中,“司

27
王寧:《讀清華簡<成人>散札》,復旦大學出土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9 年 12 月 4 日,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4497。
13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正”於《成人》外最早見於清華簡一《耆夜》:“吕尚父命為司正,監飲酒。”吕尚為吕國

先祖,其“為司正”之職若結合《吕刑》篇參看,則表明熟悉刑政一直是吕國傳統,而“司

正”職稱由整理者注卽可知在西周未見,西周僅稱“大正”,春秋時期則“司正(司政)”

“大正(大政)”皆有辭例,筆者《先秦文獻分期分域研究之二 實詞篇(一)》中分析《吕

刑》約成文於春秋前期初段,筆者《清華簡〈耆夜〉解析》也已分析“清華簡《耆夜》篇當

屬於春秋後期早中段左右成文的作品”,故由此也可知《成人》篇的成文時間很可能不早於

春秋時期。整理者以“司正典獄”為兩職,似不確,此處稱“司正失刑”而不及典獄,下文

有“四輔是毋易,典獄毋徙”而不及司正,則司正當卽典獄,“司正”是其官名,“典獄”

則當只是“司正”所司的一項內容,稱“司正典獄”與“典獄”“典獄司正”應無別,都是

指的“司正”。 ⧫整理者注所說《說文》“蠥”字部分蓋理解有誤,《說文·蟲部》原文

實為“衣服、歌謠、艸木之怪,謂之䄏。禽獸、蟲蝗之怪,謂之蠥。”並不是在引《歌謠》。

⧫“見”字不當括讀為“現”,“現”只是“見”的後世衍生俗字,先秦目前未見“現”字。

“見妖”於傳世文獻數見,如《吕氏春秋·制樂》:“周文王立國八年,歲六月,文王寢疾

五日而地動,東西南北,不出國郊,百吏皆請曰:‘臣聞地之動,為人主也。今王寢疾五日

而地動,四面不出周郊,群臣皆恐,曰“請移之”’。文王曰:‘若何其移之也?’對曰:

‘興事動眾,以增國城,其可以移之乎。’文王曰:‘不可。夫天之見妖也,以罰有罪也。

我必有罪,故天以此罰我也。今故興事動眾以增國城,是重吾罪也。不可。’文王曰:‘昌

也請改行重善以移之,其可以免乎。’於是謹其禮秩皮革,以交諸侯;飭其辭令,幣帛,以

禮豪士;頒其爵列等級田疇,以賞群臣。無幾何,疾乃止。文王卽位八年而地動,已動之後

四十三年,凡文王立國五十一年而終,此文王之所以止殃翦妖也。”《韓詩外傳》卷三:“有

殷之時,穀生湯之廷,三日而大拱。湯問伊尹曰:‘何物也?’對曰:‘穀樹也。’湯問:

‘何為而生於此?’伊尹曰:‘穀之出澤,野物也,今生天子之庭,殆不吉也。’湯曰:‘奈

何?’伊尹曰:‘臣聞:妖者,禍之先;祥者,福之先。見妖而為善,則禍不至,見祥而為

不善,則福不臻’湯乃齋戒靜處,夙興夜寐,吊死問疾,救過賑窮,七日而穀亡,妖孽不見,

國家昌。” ⧫“ ”當讀為“聳”,筆者《清華簡七〈越公其事〉第五章解析》曾提到:

“ 字,傳世文獻多作聳,《左傳·襄公四年》:“邊鄙不聳,民狎其野。”杜預注:“聳,

懼也。”《左傳·成公十四年》:“大夫聞之,無不聳懼。”《韓非子·內儲說上》:“於

是吏皆聳懼,以為神明也。”值得注意的是,《韓非子·內儲說上》“說五”節的“於是吏

14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皆聳懼,以為君神明也。”在“說六”節作“吏乃皆悚懼其所,以君為神明。”《韓非子·內

儲說上》另有兩處記“市吏甚怪太宰知之疾也,乃悚懼其所也。”“吏以昭侯為明察,皆悚

懼其所而不敢為非。”是《韓非子》以“悚懼”為較常用的用法,但《韓非子》之前實未見

用“悚”字者,《左傳》《國語》皆以用“聳”為常。由此不難推知,戰國後期以用“聳”

字為常,而至戰國末期則傾向於改用“悚”字。” ⧫替、鐵同音,鐵、栗相通,故“替”

當讀為“栗”,《詩經·秦風·黃鳥》:“臨其穴,惴惴其栗。”毛傳:“栗,懼也。”所

以“ 替”卽“聳栗”。 ⧫“越”當讀為“於”,《詩經·陳風·東門之枌》:“穀旦於

逝,越以鬷邁。”鄭玄箋:“越,於。”“畏恐越征”卽“畏恐於征”。 ⧫“徵”訓徵兆、

預兆,《左傳·昭公十七年》:“往年吾見之,是其徵也。”杜預注:“徵,始有形象而微

也。” ⧫“前罰愆”當是指前代的罪罰徵兆記載,如銀雀山漢簡:“其在古之《亡國志》

也:月十三垣,共工亡,離民亡;星貫月,苗民亡;月十一垣,昆吾民亡,有狄民亡;月九

垣,有怏民亡;月八垣,有扈民亡;月七垣,有盡民亡;月六垣,有吳民亡;月五垣,夏後

民亡;月四垣,□患民亡;月並出,商人亡;反景三日,天下□周;日倍蝕,智氏亡;月日

垣,鄭人亡。此古之亡德之夭也,亡征也。”其中的《亡國志》蓋卽類似於《成人》篇所說
28
的“前罰愆”。

【劉信芳】⧫土多見祅,整理者注:“祅,同‘妖’。”《禮記·月令》仲冬之月:“命

有司曰:土事毋作。愼毋發蓋,毋發室屋及起大衆。以固而閉,地氣沮泄,是謂發天地之房,

諸蟄則死,民必疾疫,又隨以喪。”《史記·天官書》:“氐爲天根,主疫。”《爾雅·釋

天》“天根,氐也”,郭注:“角、亢下繋於氐,若木之有根。”星占說角亢氐一體,故三

宿皆爲祠吉。《論衡·謝短》:“歲終逐疫……畫虎於門䦨。” ⧫流而 行,句例同上引。

,甚也,大也。土妖既與天災相對而言,乃禍害於人之“妖”也,經史或謂之厲鬼、惡鬼、

暴鬼。土妖之 行,疫病大流行也。《太平御覽》卷五百三十引《莊子》:“游島問雄黄曰:

今逐疫出魅,擊鼓呼噪,何也?雄黄曰:黔首多疫,黄帝氏立巫咸,使黔首沐浴齋戒,以通

九竅;鳴鼓振鐸,以動其心;勞形趨步,以發陰陽之氣;飲酒茹葱,以通五臓;夫擊鼓呼噪,

逐疫出魅。黔首不知,以爲魅祟也。”《周禮·夏官》:“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

衣朱裳,執戈揚盾,帥百隸而時難,以索室毆疫。”《禮記·月令》:“昴有大陵積尸之氣,

氣佚則厲鬼隨而出行。命方相氏帥百隸索室敺疫以逐之。”《禮記·檀弓》“斬祀殺厲”,

28
子居:《清華簡七〈越公其事〉第五章解析》,中國先秦史網,2020 年 1 月 26 日,
https://www.xianqin.tk/2020/01/26/899/。
15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注:“厲,疫病也。”《續漢書·禮儀志》:“先臘一日,大儺,謂之逐疫。其儀,選中黃

門子弟年十歲以上,十二以下,百二十人爲侲子,皆赤幘皂製,執大鞀。方相氏黃金四目,

蒙熊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十二獸有衣,毛角。中黃門行之,冗從僕射將之,以逐惡鬼

於禁中。”《抱樸子·道意》:“任自然無方術者,未必不有終其天年者也。然不可以值暴

鬼之横枉,大疫之流行,則無以却之矣。”日書中亦多有疫病記載,睡虎地秦簡日書甲 859

反壹:“一宅中毋(無)故而室人皆疫,或死或病。” 甲 856 反壹:“一宅之中毋(無)

故室人皆疫,多瞢米(迷)死。”甲 853 反壹:“人毋(無)故一室人皆疫,或死或病,丈

夫女子隋(墮)須(鬚)、羸髮、黃目。” ⧫越,於是。《詩·陳風·東門之枌》“越以

鬷邁”,鄭箋:“越,於……於是以總行,欲男女合行。” ⧫񤱯,整理者讀爲“徵”,引

《左傳》僖公四年“寡人是徵”。茲讀“񤱯”爲“懲”,《詩·周頌·小毖》“予其懲而,

毖後患。莫予荓蜂,自求辛螫”,毛傳:“毖,愼也。荓蜂, 曵也。”鄭箋:“懲,艾也……

我其創艾於往時矣,畏愼後復有禍難,羣臣小人無敢我 曵,謂爲譎詐誑欺,不可信也。汝

如是,徒自求辛苦毒螫之害耳,謂將有刑誅。” ⧫ ,整理者讀爲“愆”。兹讀“ ”爲

“延”。延,《説文》:“長行也。”《爾雅·釋詁》:“長也。”簡文“延”承上謂“

行”之延。“罰延”者,謂“失型”“現妖”“ 行”之類不可長,罰而止之也。“懲前罰
29
延”猶成語“懲前毖後”。

【單育辰 B】左塚漆梮有一個詞作:“ ”。黃鳳春、劉國勝釋爲“菆(取) (察)”,

因爲字形看起來很難,所以少有學者繼續考訂。清華二《繫年》簡 54+55:“秦康公率師以

雍子,晉人起師,敗之于堇陰。” “ ”,整理者隸定爲“ ”,并說:“‘ ’字從叢

聲,古音從母東部,與心母的‘送’字通假。”此簡可對比《左傳·文公七年》:“秦康公

送公子雍于晉,……宣子與諸大夫皆患穆嬴,且畏偪,乃背先蔑而立靈公,以禦秦師。……

及堇陰。……戊子,敗秦師于令狐,至于刳首。”“ ”《左傳》正做“送”,所以整理者

所釋可信。“昨非”指出:“《左塚漆梮》有下面倆字兒: ……現在據《清華簡貳》簡

54 有個从叢从辵的字兒,可知《左塚》
‘菆(取)’下一字,不應該釋爲‘察’,當釋爲‘叢’。”

這是正確的,李松儒說:“左塚棋梮其右邊的‘ ’字舊釋爲‘菆’也不確,而是从‘升’

从‘耳’之字。”可惜“ 叢”尚不知如何解讀。在後來發表的清華簡中,類似字形繼續

出現。清華六《子儀》簡 10: 明,公 子義(儀)。“ ”,整理者隸定爲“ ”釋爲

29
劉信芳:《清華(九)<成人>試說》,簡帛網,2020 年 2 月 14 日,http://m.bsm.org.cn/view/19435.html。
16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送”。并引《左傳·文公十四年》:“初,鬬克囚于秦,秦有殽之敗,而使歸求成。” “鬬

克”即“子儀”。清華七《越公其事》簡 31:“越庶民百姓乃稱譶 懼曰:‘王其有嬰疾?’”

“ ”,整理者隸定爲“ ”,云:“ ,當爲叢省聲,讀爲‘悚’。悚懼,《韓非子·內

儲說上》:‘吏以昭侯爲明察,皆悚懼其所而不敢爲非。’”清華九《成人》簡 1:王則 惕

畏恐,越懲前罰愆。“ ”,整理者隸定爲“ ”,云:“ ,又見清華簡《越公其事》,

從心,叢省聲,讀爲‘悚’,懼也。”可知這四個字形確是“叢”字,小篆“叢”作“ ”,

《說文》卷三:“叢,聚也。从丵、取聲。”其解釋不可信,楚簡的發現,爲我們找到了“ ”
30
較古的字形,對探討字源有所幫助。

【按】⧫隹(惟)郘中񅞣:整理者讀“郘”爲“律吕”之“吕”,“中񅞣”卽“仲秋”,

十二律與時紀相配;“汗天山”懷疑“惟郘(吕)中秋”一句說時節,“吕”或為“黃鐘大

吕”之“吕”,“吕中”猶如“律中”,“惟郘(吕)中秋”所指是秋天時節;田畯認為“郘

(吕)”似當理解爲國名,卽吕國;王寧從之,並指出“惟郘中秋”卽郘曆的八月,《成人》

篇與《吕刑》當同為春秋時吕國的刑書,其中“王”當是指郘王;“子居”斷句為“惟吕仲。

秋”,進一步認為整理者命名為《成人》篇的這篇清華簡,很可能原名是《吕仲》,篇中的

“成人”當卽是吕仲的名字。按:關於“隹(惟)郘中񅞣”的解讀至關重要,涉及到《成人》

的篇名及其性質的討論,對於探討《吕刑》也有十分的意義。諸家關於“郘”說法可概括為

兩類,其一為時令說,其二為國名說,今暫從整理者說。 ⧫方在膠黃:整理者認為“方”

指方位,“膠黃”又作“翏黃”,卽“翏黃難”之省,是秋季之神,也是西方之神;“汗天

山”認為“方才膠黃”有可能也是補充說明時節的文字;“悅園”認為“膠黃”可能是地名,

讀為“膠庠”,“膠庠”同義連用;王寧從“悅園”說,讀“方”為《書·洪範》“王訪于

箕子”之“訪”;“子居”認為“方”卽正,“方在”卽“正在”,同意“悅園”所說“膠”

為學校名,但讀“黃”為“潢”。按:今暫從整理者說。 ⧫司正:整理者指出文獻或作“司

政”,見《書·吕刑》“四方司政、典獄”,或作“大正”“大政”;“子居”認為司正當

卽典獄,“司正”是其官名,“典獄”則當只是“司正”所司的一項內容,稱“司正典獄”

與“典獄”“典獄司正”應無別,都是指的“司正”。按:今暫從整理者說。 ⧫型:整理

者讀爲刑;“寂照”認為當如字讀,訓為“典型”。按:整理者說是。 ⧫見:整理者括讀

為“現”;“子居”認為“見”字不當括讀為“現”,“現”只是“見”的後世衍生俗字。

30
單育辰:《近出楚簡與傳世文獻對讀研究》,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結項報告(結題證書號 20210524),
2020 年 10 月。
17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按:從整理者說。 ⧫祅:整理者認為同“妖”。 ⧫ :又見於簡 8,整理者釋作“涇”,

疑爲“淫”之訛,淫行,猶氾濫;王永昌認為“涇”可讀爲“徑”,“徑行”,任性而行。

按:今暫從整理者說。 ⧫ :又見清華簡《越公其事》,整理者釋為“ ”,從心,叢省

聲,讀爲“悚”,懼也;“子居”讀“ ”為“聳”,懼也,戰國後期以用“聳”字為常,

而至戰國末期則傾向於改用“悚”字。按:單育辰 B 關於字形之說甚詳。 ⧫替:整理者認

爲其形已訛變爲從日從竝,上博《周易》“替”,對應傳本、馬王堆帛書本之“泥”字,又

帛書《周易·乾》“夕泥若”,傳本作“夕惕若”,疑“替”可讀爲“惕”;“藤本思源”

從整理者讀爲“惕”;“子居”認為替、鐵同音,鐵、栗相通,故“替”當讀為“栗”,所

以“ 替”卽“聳栗”。按:“替”為透鈕質部,“泥”為泥鈕脂部,二者皆聲為舌音,韻

為陰入對轉。“惕”為透鈕錫部,“栗”為來鈕質部,“替”和“栗”並為舌音,韻部相同,

當如“子居”讀如“栗”,“ 替”卽“聳栗”。 ⧫𫑛:整理者讀爲“越”,猶“於是”;

“子居”讀“越”為“於”,“畏恐越徵”卽“畏恐於徵”。按:從整理者說。 ⧫ 񤱯:整

理者讀爲“徵”,引楊伯峻注:“徵,問罪也”;單育辰讀“徵”為“懲”,鑒戒之義;“子

居”訓“徵”為徵兆、預兆。按:暫從整理者說。 ⧫ :整理者讀爲“愆”,義爲過;“子

居”認為“前罰愆”當是指前代的罪罰徵兆記載。按:今暫從整理者說。

簡2

說明:本簡完整,共 32 字。

釋文:

不志(識)氒(厥)󀱆(祥)之񅏼(發)于吉兇,廼񚄔(考)񵩑(訊)庶眾,聖(聽)壬(任)羣曡(秩),

曰:“害(曷)隹(惟)若񵧭(兹)?毋則𬒱(貢)祀是不共(恭)?毋則【2】

集釋:

【整理者 2019】不志(識)氒(厥)󀱆(祥)之񅏼(發)于吉兇,廼񚄔(考)񵩑(訊)庶眾,聖(聽)

壬(任)羣曡(秩),曰:“害(曷)隹(惟)若񵧭(兹)?毋則𬒱(貢)祀是不共(恭)?毋則

⧫ 󀱆,卽“祥”。《左傳》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杜注:“祥,吉凶之先見者。”

《管子·任法》引《周書》:“國法不一,則有國者不祥。民不道法則不祥。國更立法以典

18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民則祥。羣臣不用禮義教訓則不祥。百官伏事者離法而治則不祥。” ⧫񚄔,又見包山簡簡

87:“鄦(許)易(陽)大񚄔尹”,係職官名,字形可分析爲從八,丂聲,讀爲“考”。考訊,

卽詢問。《國語·晉語六》:“考訊其阜以出,則怨靖。” ⧫曡,從厽,從宜,齊縈姬盤

(《集成》10147)等銘文之“𫲡(姪)”字以之爲聲符。“姪”與“秩”同屬定母質部,“曡”

可讀爲“秩”。羣秩,卽百官。 ⧫毋則,猶毋乃。 ⧫𬒱,讀爲“貢”,貢獻。清華簡《越

公其事》:“乃大廌(薦)𬒱(貢),以𢗹(祈)民之񅖃(寧)。” ⧫是,猶“寔”,强調之辭。
31
【寂照】“曷惟若茲?”後數句之問號皆應改為句號,非問句。

【心包】我認為“ ”字,是目前古文字中所見到的最早的“乎”字,字形上當釋為“兮”,

但是用為“乎”,並不能如整理者釋讀為“考”。舊所釋甲骨金文中的“乎”,全部當改釋

為“平”(參四川大學王森博士的未刊論文,王先生已在多個場合表達過這一看法)。“乎

訊庶眾”,“乎訊”是動詞連用,同一个主語同一個賓語,詞義上是遞進關係,呼叫並訊問

(並不代表我默認傳統上認為的“乎+動詞”的那種說法,特此說明),似亦合適(我不否
32
认“考訊”在詞義上自能說通)。

【子居】⧫“不志”句當與前文的“前罰愆”連讀,“志”當讀為原字,訓為“記”,

《左傳·成公十三年》:“《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杜預注:“志,記也。” ⧫

參考先秦其他典籍引《書》文例,則整理者所言“《管子·任法》引《周書》”實際上很可

能只是“國法不一,則有國者不祥”一句是《周書》內容,後文當皆是《任法》之文。“厥

祥”於先秦傳世文獻見於《詩經·大雅·大明》:“文定厥祥,親迎於渭。” ⧫“庶眾”

猶言“眾庶”,先秦傳世文獻始見於《尚書·湯誓》:“王曰:格爾眾庶,悉聽朕言。” ⧫

“聖”當讀為原字。 ⧫“壬”讀為“仁”(《古字通假会典》第 99 页“仁与任”条,济南:

齐鲁书社,1989 年 7 月)。“聖仁”卽仁聖之人。 ⧫殷商卜辭、西周金文未見“群”字用

例,“群”字於先秦文獻始見於《尚書》的《顧命》《酒誥》,可證《成人》與《顧命》《酒

誥》成文時間相近。 ⧫“曡”卽“疊”字,《說文·晶部》:“疊:楊雄說以為古理官決

罪,三日得其宜乃行之。從晶從宜。亡新以為疊從三日太盛,改為三田。”相對於整理者所

說的“秩”,“疊”似更值得考慮讀為“哲”。 ⧫“若茲”一稱,甲骨卜辭習見,但西周

金文未見用例,先秦文獻中則只見於《尚書》的《大誥》《多士》《酒誥》《梓材》《君奭》

《湯誓》六篇,由筆者《先秦文獻分期分域研究之二 實詞篇(一)》可見,六篇《書》系

31
寂照:《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38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1 月 30 日。
32
心包:《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51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2 月 2 日。
19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篇章的成文時間範圍約在春秋初期前段至春秋前期後段之間,故清華簡九《成人》篇的成文

時間當也在這個時間範圍內。 ⧫“貢”訓獻,“祀”訓祭,《詩經·豳風·七月》:“四

之日其蚤,獻羔祭韭。”以“獻”“祭”並言與《成人》此處言“貢祀”類似。“貢祀是不

恭”為祝、宗之責,《周禮·春官·大祝》:“大祝掌六祝之辭,以事鬼神示,祈福祥,求

永貞。”《周禮·春官·大宗伯》:“大宗伯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禮,以佐
33
王建保邦國。”

【劉信芳】⧫志,讀爲“識”,不識,不知也(《詩·大雅·皇矣》“不識不知,順帝

之則”,鄭箋:“其爲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而行之者,此言天之道尚誠實,貴性自

然。”)。 ⧫厥祥,承上謂流行之妖祥。 ⧫毋則,整理者注:“猶毋乃。”按:“毋則𬒱

(貢)祀是不共(恭)”與第二章“ (助)上帝𡄹(亂)񅛦(治)四方之又(有)辠(罪)無辠(罪),
34
隹(惟)民 (綱)񅀼(紀),以羕(永)譌(化)天昷(明)”(簡 6)相聯繫。

【按】⧫不志:整理者讀爲“不識”;“子居”認為“不志”句當與前文的“前罰愆”

連讀,“志”當讀為原字,訓為“記”。按:從整理者說。 ⧫ 󀱆:整理者認為“󀱆”卽“祥”,

吉凶之先見者。 ⧫񚄔:整理者認為從八,丂聲,讀爲“考”,考訊,卽詢問;“心包”認

為“ ”字是“乎”字,字形上當釋為“兮”,但是用為“乎”,“乎訊”是動詞連用,呼

叫並訊問。按:暫從整理者說。 ⧫聖壬:整理者括讀為“聽任”;“子居”讀“聖”為原

字,“壬”讀為“仁”,“聖仁”卽仁聖之人。按:當如整理者說,“考訊庶眾”和“聽任

羣秩”對文,均為動賓短語。 ⧫曡:整理者隸定為“曡”,從厽,從宜,讀爲“秩”,羣

秩,卽百官;“子居”認為“曡”卽“疊”字,讀為“哲”。按:“疊”為定鈕葉部,“哲”

為端鈕月部,讀音遠隔,今從整理者說。 ⧫毋則:整理者認為猶毋乃。 ⧫𬒱祀:整理者讀

“𬒱”爲“貢”,貢獻;“子居”訓“貢”為“獻”,“祀”訓“祭”,《詩經·豳風·七

月》:“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按:子居說當是。 ⧫是:整理者認為猶“寔”,是强

調之辭。

33
子居:《清華簡九〈成人〉解析》,中國先秦史網,2020 年 1 月 26 日,
https://www.xianqin.tk/2020/01/26/899/。
34
劉信芳:《清華(九)<成人>試說》,簡帛網,2020 年 2 月 14 日,http://m.bsm.org.cn/view/19435.html。
20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簡3

說明:本簡完整,共 30 字。

釋文:

型(刑)是不厇(度)?毋則司典󄁿(失) (常),以進退 (晦)朔?毋則五音是𡄹(亂)易,

思(使)民񁷠(德)不雘(獲)?尚念之【3】

集釋:

【整理者】型(刑)是不厇(度)?毋則司典󄁿(失) (常),以進退 (晦)朔?毋則五音是

𡄹(亂)易,(思)使民񁷠(德)不蒦(獲)?尚念之

⧫ ,卽“晦”之異構,參看晏昌貴:《<三德>四札》(简帛網,2006 年 3 月 7 日)。

字可分析爲從月,黑省聲。《說文》:“晦,月盡也。” ⧫蒦,卽“獲”。《詩·皇矣》:

“維此二國,其政不獲。” ⧫尚,庶幾也,表祈使。

【悦園】⧫“進退”似卽“前後”,“前後晦明”,卽晦明失常,下文“晦朔枉違”可
35
參。 ⧫“使民德不蒦”之“蒦”似應改釋為“雘”。36

【子居】⧫“刑是不度”為司正之責,《成人》下文“助上帝亂治四方之有罪無罪”卽

可證。“刑是不度”與《吕刑》所言“度作刑”正為互反,猶此也可見《成人》與《吕刑》

篇關係之密切。 ⧫“司典”於先秦傳世文獻見《左傳·昭公十五年》周景王對籍談所說“女

司典之後也,何故忘之?”“司典失常”為大史之責,《周禮·春官·大史》:“大史掌建

邦之六典,以逆邦國之治。” ⧫“進退”一詞,先秦傳世文獻始見於《詩經·大雅·桑柔》:

“人亦有言:進退維谷。”筆者《先秦文獻分期分域研究之二 實詞篇(一)》分析《桑柔》

約屬春秋前期前段,與前文推測《成人》篇的成文時間相近。《 盨》(《集成》04469):

“有進退,雩邦人、胥人。”一般認為是西周晚期器,但因為非考古發掘品,實不能確定所

屬時段。 ⧫“五音”可比於《尚書·皋陶謨》:“予欲聞六律、五聲、八音。”“五音亂

易”為大師之責,《周禮·春官·大師》:“大師掌六律六同,以合陰陽之聲。” ⧫“民

德”於先秦文獻始見於《尚書·君奭》:“惟乃知民德,亦罔不能厥初,惟其終。” ⧫“不

獲”源自甲骨卜辭習見的“不其獲”,西周金文則未見這樣的用法,先秦傳世文獻始見於《尚

書·顧命》:“病日臻,旣彌留,恐不獲誓言嗣。” ⧫表祈使的“尚”當卽後世所言“望”,

尚、望相通,太公吕尚又作吕望卽可證,故“尚念之毋虞”卽“望念之毋欺”。 ⧫“念之”

35
悦園:《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28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1 月 27 日。
36
悦園:《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30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1 月 27 日。
21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於先秦傳世文獻始見《尚書·吕刑》:“王曰:嗚呼,念之哉。”同樣說明《成人》與《吕
37
刑》關係最為密切。

【劉信芳】⧫“毋則型(刑)是不厇(度)”簡文與第三章“典獄、司正,񝫄(余)方告女(汝)

于型(刑)之無𪴿(赦)”相聯繫。 ⧫“毋則司典󄁿(失) (常),以進退 (晦)朔”,


《易·革》:

“象曰:澤中有火,革。君子以治歷明時。”《漢上易傳》卷五:“君子必修治其歷以明四

時之正,所謂四時之正者,冬至日月必會于牽牛之一度,而弦望晦朔、分至啓閉皆得其正矣。

日月不會者,司歷之過也。”簡文與第三章“五 (常)”“五正”(簡 21)相聯繫。 ⧫五

音亂,不知民風民德,是爲“不獲”。《管子·宙合》:“君失音則風律必流,流則亂敗。”

《國語·周語中》“五聲昭德”,韋注:“昭德謂政平者,其樂和也。亦謂見其樂,知其德。”

放馬灘秦簡日書乙 285:“自天降令,乃出六正,閒呂六律。皋陶所出,以五音、十二聲爲

某貞卜。”乙 284:“從天出令,乃下六正。閒呂六律。皋陶所出。以而五音、十二聲以求

其請。”音聲之樂乃民眾情緒的重要表達渠道,季子觀周樂而知民風民情,政德之所在,是
38
爲顯例。

【按】⧫進退 朔:整理者認為“ ”卽“晦”之異構,從月,黑省聲,《說文》:“晦,

月盡也。”;“悅園”認為“進退”似卽“前後”,“前後晦明”卽晦明失常;“子居”引

《詩經·大雅·桑柔》“人亦有言:進退維谷。” ⧫五音:“子居”認為“五音”可比於

《尚書·皋陶謨》:“予欲聞六律、五聲、八音。”“五音亂易”為大師之責。按:子居說

是。 ⧫蒦,整理者認為卽“獲”;“悅園”認為“蒦”似應改釋為“雘”;“子居”說“不

獲”源自甲骨卜辭“不其獲”,西周金文未見此用法,先秦傳世文獻始見於《尚書·顧命》。

按:當如“悅園”之說,“蒦”應改釋為“雘”。 ⧫尚:整理者注曰,庶幾也,表祈使;“子

居”認為表祈使的“尚”當卽後世所言“望”,尚、望相通,“尚念之毋虞”卽“望念之毋

欺”。

37
子居:《清華簡九〈成人〉解析》,中國先秦史網,2020 年 1 月 26 日,
https://www.xianqin.tk/2020/01/26/899/。
38
劉信芳: 《清華(九)<成人>試說》,簡帛網,2020 年 2 月 14 日,http://m.bsm.org.cn/view/19435.html。
22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簡4
說明:本簡完整,共 29 字。

釋文:

各𬀓(揚)乃聖(聲), (勉)獻乃力,以羕(永)飤(祠)乃先毋替。朕亓(其)󈨦(孚)
毋񤩌(虞),

于龜񤻝(筮),以 (靖)求嘉箬(若)。”񂨓(成) 【4】

集釋:

【整理者 2019】毋񤩌(虞),各𬀓(揚)乃聖(聲), (勉)獻乃力,以羕(永)飤乃先毋替。

朕亓(其)󈨦(孚)于龜񤻝(筮),以 (靖)求嘉箬(若)。”񂨓(成)

⧫񤩌,讀爲“虞”,《廣雅·釋詁》:“欺也。” ⧫ ,卽“娩”字,讀爲“勉”。《書·盤

庚上》:“各長於厥居,勉出乃力,聽予一人之作猷。” ⧫飤,訓爲“享”。清華簡《殷高

宗問於三壽》:“殜〓(世世)至於𨒥(後)飤。” ⧫毋替,毋廢也。中山王 鼎(《集成》2840):

“母(毋)替氒(厥)邦。” ⧫ 󈨦,見於上博簡《缁衣》等,傳本、郭店簡本《缁衣》對應之

字爲“孚”,信也。《書·君奭》:“若卜筮,罔不是孚。”修政刑當向神禀告,如《逸周

書·嘗麥》“大祝以王命作策策告大宗。” ⧫ ,讀爲“靖”,訓爲“謀”。 ⧫成人,見

《論語·憲問》“子路問成人”章,以及《孔子家語·顏回》《說苑·辨物》等,指賢德之

人。簡文反映出成人的身分較高,相當於文獻中的“老成人”“耇成人”。《詩·蕩》:“雖

無老成人,尚有典刑。”《書·盤庚》“汝無侮老成人”,孔疏引王肅云:“古老成人皆謂

賢也。”又《書·康誥》:“汝丕遠惟商耇成人,宅心知訓,别求聞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

《史記·衛康叔世家》引之曰:“必求殷之賢人君子長者,問其先殷所以興,所以亡,而務

愛民。”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曰∶“‘賢人、君子’謂‘成人’,‘長者’謂‘耇’。”

其職司又可參看《周禮》之“大宰”:“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五曰刑典,以

詰邦國,以刑百官,以糾萬民。”

【田畯】⧫“ ”當讀爲“請”。這裏“請求”是兩個義近動詞連用,類似的用法在漢

代文獻中才出現,如《史記·遊俠列傳》:“爲人請求事”。由此看來,《成人》的時代不
39
會很早,可能已到戰國晚期。 ⧫“嘉若”也是兩個義近詞連用。

【王寧】簡 30 有“飤”字,“藤本思源”先生讀為“嗣”,云:“簡 30‘業飤’應讀

作‘業嗣’,‘飤’讀作‘嗣’見《清華伍·殷高宗問於三壽》,同義連用,繼承義。”可

從。此處“飤”亦當讀為“嗣”或“祠”,“祠”是一種對先人的祭祀。《春秋公羊傳·桓

39
田畯:《清華簡九〈成人〉第一段管見》,田畯讀書微信公眾號 2019 年 11 月 24 日。
23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公八年》:“春曰祠”,何休注:“祠,猶食也,猶繼嗣也。春物始生,孝子思親繼嗣而食
40
之,故曰祠,因以別死生。”“飤(食)”“祠”“嗣”讀音並相近,可通假。

【子居】⧫“揚”卽提高聲音、大聲,如《禮記·曲禮上》:“將上堂,聲必揚。” ⧫

第二人稱代詞“乃”未見戰國用例,此點筆者在《清華簡〈說命〉中篇解析》已指出,戰國

時期基本只有在引用春秋文字時存在第二人稱代詞“乃”,所以由此可以判斷,清華簡九《成

人》篇的成文時間不會晚至戰國時期。 ⧫由整理者注即可見,清華簡九《成人》“勉獻乃

力”與《盤庚》的“勉出乃力”句非常相似,筆者《先秦文獻分期分域研究之二 實詞篇(一)》

已分析《盤庚》約成文於春秋前期後段,前文解析內容也已推測《成人》篇約成文於西元前

709 年後不久,是二者時間僅相距五十年左右,使用雷同的詞句自然很好理解。 ⧫《成人》

篇整理者所引《殷高宗問於三壽》內容,原《殷高宗問於三壽》整理者是讀為“世世至於後

嗣”,並訓“嗣”為續(《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伍)》第 153 頁,上海:中西書局,2015

年 4 月),顯然較《成人》篇整理者所讀所訓為優。《詩經·小雅·楚茨》:“子子孫孫,

勿替引之。”《國語·鄭語》:“天之所啟,十世不替。”皆可證是續義。 ⧫“毋替”卽

《詩》《書》習見的“勿替”,整理者所引中山王厝鼎“毋替”是對《詩》《書》成辭的模

仿。 ⧫“孚”當讀為“複”,訓為重,引申為察、驗,字又作“覆”,慧琳《一切經音義》

卷十引《集訓》:“重察言語曰覆也。”《論語·學而》:“信近於義,言可複也。”皇侃

疏:“複,猶驗也。”故“孚於龜筮”猶言“驗於龜筮”。舊訓中“孚”的“信”義也皆是

因為驗之而應,所以才引申為“信”,故先秦傳世文獻中除通假為“俘”的“孚”外,多數

的“孚”實皆當讀為“複”,訓為應、驗。清華簡五《鄭武夫人規孺子》的“申之以龜筮”

卽猶《成人》此處的“孚於龜筮”,申、複皆有重義,《左傳·桓公十七年》:“高伯其為

戮乎?複惡已甚矣。”杜預注:“複,重也。”《爾雅·釋詁》:“申,重也。”《淮南子·地

形》:“正東陽州曰申土。”高誘注:“申,複也。”故申、孚可互作。 ⧫“龜筮”於先

秦傳世文獻最早見於《尚書·洪範》:“龜筮共違於人,用靜吉,用作凶。”先秦出土文獻

最早見於清華簡五《厚父》:“肆汝其若龜筮之言,亦勿可專改。” ⧫先秦文獻未見“成

人”與“老成人”互作之例,“成人”通常都是指成年、成年人,史筆有非卿不書名之例,

所以《春秋》中士大夫往往言“人”,由此“成人”才引申出“賢人、君子”義,脫離“老”

“耇”這樣的修飾語,僅說“成人”則很難理解出整理者所說“身分較高”“賢德”等義,

40
王寧:《讀清華簡<成人>散札》,復旦大學出土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9 年 12 月 4 日,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4497 。
24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故整理者注當可商。筆者認為,《成人》篇的“成人”,當卽是吕侯的名字,類似於《左傳》

所記“媚人”“務人”等,關於吕國之事,史料甚少,所以人名於傳世文獻失載也是很正常
41
的。

【劉信芳】⧫揚,《易·夬》“揚於王庭”,注:“揚于王庭,其道公也。”疏:“王

庭是百官所在之處……決斷之事於王者之庭,示公正而無私隱也,故曰揚于王庭也。”《禮

記·文王世子》“或以德進,或以事舉,或以言揚”,疏:“或以言揚者,次事也。揚亦進

舉之類,互言之。雖無德無事而能言語應對,堪爲使命,亦舉用之,若醫卜之屬也。” ⧫

食,享祭之血食。《史記·封禪書》“立后稷之祠,至今血食天下”,正義:“顔師古云:

祭有牲牢,故言血食。” ⧫替,廢也。 ⧫龜,龜卜也。筮,筮占也。嘉,美也,好也。若,

善也。面對土妖流行,“王”開言路,百官揚聲於王庭,共同致力應對疫病(揚聲者包含“醫”,

以其疫病流行也。)對於各位提出的意見,“王”以占卜求神求先王選擇最佳最善方案,強

化其天下信服的公信力(《詩·大雅·文王》:“儀刑文王,萬邦作孚。”),予以實施。
42

【按】⧫񤩌:整理者讀爲“虞”,《廣雅·釋詁》:“欺也。” ⧫揚:“子居”認為“揚”

卽提高聲音、大聲。 ⧫ :整理者認為卽“娩”字,讀爲“勉”。 ⧫飤:整理者訓爲“享”;

王寧認為“飤”當讀為“嗣”或“祠”,“祠”是一種對先人的祭祀,“飤(食)”“祠”

“嗣”音近通假;“子居”認為原《殷高宗問於三壽》整理者是讀為“世世至於後嗣”,並

訓“嗣”為續,較《成人》篇整理者所讀所訓為優。按:當從王寧讀“飤”為“祠”。 ⧫

毋替:整理者認為卽毋廢也,中山王 鼎:“母(毋)替氒(厥)邦。”;“子居”認為“毋替”

卽《詩》《書》習見的“勿替”,整理者所引中山王 鼎“毋替”是對《詩》《書》成辭的

模仿。 ⧫ 󈨦:整理者云,見於上博簡《缁衣》等,傳本、郭店簡本《缁衣》對應之字爲“孚”,

信也;子居認為“孚”當讀為“複”,訓為重,引申為察、驗,字又作“覆”,故“孚於龜

筮”猶言“驗於龜筮”。按:暫從整理者說。 ⧫龜筮:“子居”說“龜筮”於先秦傳世文

獻最早見於《尚書·洪範》“龜筮共違於人,用靜吉,用作凶。” ⧫ :整理者讀爲“靖”,

訓爲“謀”;田畯認為“ ”當讀爲“請”,“請求”是兩個義近動詞連用;從整理者之說。

⧫成人:整理者說見《論語·憲問》“子路問成人”章,以及《孔子家語·顏回》《說苑·辨

41
子居:《清華簡九〈成人〉解析》,中國先秦史網,2020 年 1 月 26 日,
https://www.xianqin.tk/2020/01/26/899/。
42
劉信芳: 《清華(九)<成人>試說》,簡帛網,2020 年 2 月 14 日,http://m.bsm.org.cn/view/19435.html。
25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物》等,指賢德之人,相當於文獻中的“老成人”“耇成人”;“子居”認為先秦文獻未見

“成人”與“老成人”互作之例,“成人”通常都是指成年、成年人,《成人》篇的“成人”,

當卽是吕侯的名字,類似於《左傳》所記“媚人”“務人”等。按:今暫從整理者說。 ⧫

嘉若:田畯認為“嘉若”為兩個義近詞連用。

簡5

說明:本簡完整,共 30 字。

釋文:

人曰:“亞(嗚)񅃲(呼)!我句(后),古天砥(氐)降下民,񤬫(作)寺(之)句(后)王、君公,

正之以四㭪(輔)∶祝、宗、史、帀(師),乃又(有)司【5】

集釋:

【整理者 2019】人曰:“亞(嗚)񅃲(呼)!我句(后),古天砥(氐)降下民,񤬫(作)寺句(后)

王、君公,正之以四㭪(輔)∶祝、宗、史、帀(師),乃又(有)司

⧫砥,《說文》“厎”字或體,可讀爲“氐”。《說文》:“氐,至也。”清華簡《楚

居》“季𦆕(連)初降於񅜋(騩)山,氐于𥤧(穴)񕖋(窮) ”,亦“氐”“降”連言。 ⧫寺,

《厚父》等文獻對應之字爲“之”,從用字習慣看,此疑讀爲“時”。 ⧫后王、君公,《墨

子·尚同中》:“是以先王之書《相年》之道曰:‘夫建國設都,乃作后王、君公,否用泰

也。輕大夫、師長,否用佚也。’” ⧫四輔,見《書·洛誥》:“迪將其後,監我士、師、

工,誕保文武受民,亂爲四輔。”《禮記·文王世子》:“虞夏商周有師、保,有疑、丞,

設四輔及三公,不必備,唯其人語使能也。”《正義》引《尚書大傳》:“古者天子必有四

鄰,前曰疑,後曰丞,左曰輔,右曰弼。”《大戴禮記·千乘》“國有四輔,輔,卿也,卿

設如四體”,同書《保傅篇》引《明堂之位》以爲道、充、弼、承四者,周公、太公、召公、

史佚四聖當之;《後漢書·桓郁傳》竇憲疏同。《漢書·谷永傳》“四輔旣備,成王靡有過

舉”,顏注說用《尚書大傳》。《治政之道》簡四亦見“四輔”之稱,本篇則明言四輔爲祝、

宗、史、師。

26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田畯】“砥”讀爲“氐”不辭,當讀爲“致”。清華簡《楚居》“氐”字三見,皆用

作“至”。上古“氐”聲、“至”聲之字多通用(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 年,第 765 頁)。“致”意爲送詣,與“降”義近連用。傳

世文獻中有“降致”,與“致降”是同一個語詞字序互換的結果。《書·多士》:“惟時天

罔念聞,厥惟廢元命,降致罰。”《後漢書·周黃徐姜申屠列傳》:“禮進賢達,多所降致。”
43

【悦園】“砥”似可讀為“祗”(《大戴禮·五帝德》“莫不祗勵”,《史記·五帝本

紀》索隱引“祗”作“砥”),語詞,《尚書·酒誥》“祗保粵怨不易”、《多方》“我惟
44
祗告爾命”之“祗”,江聲皆訓為語詞。

【子居】⧫“我后”之稱,甲骨文及西周金文未見,先秦文獻僅見於《尚書·湯誓》:

“我后不恤我眾,舍我穡事,而割正夏。”筆者《先秦文獻分期分域研究之二 實詞篇(一)》

已分析《湯誓》約成文於春秋前期後段,可見《成人》與《湯誓》措辭相近不為無故。 ⧫

“砥”“降”當同訓,《爾雅·釋言》:“降,下也。”《說文·日部》:“昏,日冥也。

從日氐省。氐者,下也。”故“天氐降下民”猶言“天降下民”,《孟子·梁惠王下》引《書》

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四方有罪無罪,惟我在,天下曷敢

有越厥志? ”清華簡五《厚父》:“古天降下民,設萬邦,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

帝,司下民之匿。”趙平安先生《〈厚父〉的性質及其蘊含的夏代歷史文化》曾指出:“這

段話在不同的《尚書》篇章中出現也是可能的。換句話說,《厚父》雖可能是《尚書》文獻,

但也有可能不是《梁惠王下》所引的《尚書》逸篇。”現在清華簡九《成人》篇就證明了趙

平安先生此說,但這反映的應該不是“夏代歷史文化”,而是春秋初期流行的成語習言。相

較於此,“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厚父》與《孟子》所引逸《書》同,“四

方有罪無罪”則是《成人》與《孟子》所引逸《書》同,可見三篇文獻中各有同異,《孟子》

所引,當旣不是《厚父》篇,也不是《成人》篇。 ⧫傳世《毛詩》的《桃夭》《漢廣》“之

子於歸”句,安大簡《邦風》皆作“寺子於歸”,並且這兩篇中也是“之”“寺”並見,因

此這種用法的“寺”或可以考慮只是“之”的一種方音分化。 ⧫關於“后王、君公”,筆

者《清華簡八〈心是謂中〉解析》曾言:“《墨子·尚同中》:‘是以先王之書《相年》之

道曰:“夫建國設都,乃作后王君公,否用泰也,輕大夫師長,否用佚也,維辯使治天均。”’

43
田畯:《清華簡九〈成人〉第二段管見》,田畯讀書微信公眾號 2019 年 11 月 25 日。
44
悦園:《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28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1 月 27 日。
27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逸周書·太子晉》:‘師曠告善,又稱曰:宣辨名命,異姓惡方,王侯君公,何以為尊?

何以為上?’皆以‘后王(王侯)’為先,‘君公’為後,猶不失與史實的對應,從《墨子》

所稱來看,‘后(侯)’可能當是早於王出現的等級觀念,《墨子》的‘后(侯)’在‘王’

先,也正對應夏后氏不稱王而稱‘后’。”在《墨子·尚同下》還有“是故古者天子之立三

公諸侯卿之宰鄉長家君,非特富貴遊佚而擇之也,將使助治亂刑政也。故古者建國設都,乃

立后王君公,奉以卿士師長,此非欲用說也,唯辯而使助治天明也。”其稱“立后王君公”

明顯與《尚同中》“作后王、君公”同是在引書,只不過《尚同下》中已不再明言是引《書》

內容,故可知《墨子》所引的《相年》篇當有不少與《成人》篇相近的詞句。 ⧫比較整理

者注涉及的各種四輔說,明顯是《成人》篇以四輔為“祝、宗、史、師”的時代較早,《左

傳·定公四年》:“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於周為睦,分魯公以大路大旗、夏后氏之璜、

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條氏、徐氏、蕭氏、索氏、長勺氏、尾勺氏。使帥其宗氏,輯其分

族,將其類醜,以法則周公,用卽命於周,是使之職事於魯,以昭周公之明德,分之土田、

倍敦,祝宗卜史,備物典策,官司彝器,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於少皞之虛。”杜預

注:“大祝、宗人、大卜、大史,凡四官。”與《成人》所言四輔不同的僅《左傳》言“卜”

而《成人》言“師”,陳夢家先生《尚書通論》曾言:“據《左傳·定公四年》,魯開國時

曾分以‘祝宗卜史,備物典策,官司彝器’,此卽《周本紀》所謂‘封諸侯,班賜宗彝,作

《分殷之器物》’。《分殷之器物》,今本《書序》作‘分器’,《左傳》於述分封魯、康、

唐三叔後曰:‘三者皆叔也而有令德,故昭之以《分物》’,似祝鮀所述乃本諸《分器》之

文。”可見《左傳》分器內容很可能本自《書》系佚篇《分器》。《逸周書·嘗麥》:“王

陟階,在東序,乃命大史尚,大正卽居於戶西,南向,九州牧伯咸進在中,西向,宰乃承王

中升自客階,作筴,執筴從中,宰坐,尊中於大正之前,大祝以王命作筴,告大宗……太史

乃降,大正坐舉書乃中降,再拜稽首,王命大正升,拜於上,王則退。是月,士師乃命大宗

序於天時,祠大暑,乃命少宗祠風雨百享,士師用受其胾,以為之資邑。”列舉的“大史”

“大正”“大祝”“大宗”“士師”正與《成人》篇相近,筆者《先秦文獻分期分域研究之

二 實詞篇(一)》已分析《嘗麥》約成文於春秋前期前段,與《成人》的成文時間正相鄰,

故可知“大史” “大正”“大祝”“大宗”“士師”為重臣是春秋初期、前期的特徵。至

《墨子·城守·迎敵祠》:“祝史宗人告社,覆之以甑。”《禮記·禮運》:“祝嘏辭說,

藏於宗祝巫史,非禮也,是謂幽國。……故宗祝在廟,三公在朝,三老在學。王,前巫而後

28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史,卜筮瞽侑皆在左右,王中心無為也,以守至正。”猶可見這種觀念的遺存。《禮記·曲

禮》:“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其

“六大”內容基本皆合於《嘗麥》,而“大卜”於《左傳》稱“卜”,“大士”於《成人》

稱“司正”,相較而言,自是也可以推知《成人》與《分器》當早於《嘗麥》。回顧《禮記·禮

運》:“祝宗巫史……前巫而後史”,其言前後則對應《大戴禮記·保傅》所引《明堂之位》:

“篤仁而好學,多聞而道慎,天子疑則問,應而不窮者,謂之道;道者,導天子以道者也;

常立於前,是周公也。誠立而敢斷,輔善而相義者,謂之充;充者,充天子之志也;常立於

左,是太公也。絜廉而切直,匡過而諫邪者,謂之弼;弼者,拂天子之過者也;常立於右,

是召公也。博聞強記,接給而善對者,謂之承;承者,承天子之遺忘者也;常立於後,是史

佚也。故成王中立而聽朝,則四聖維之,是以慮無失計,而舉無過事;殷周之前以長久者,

其輔翼天子有此具也。”周公為太宰居前,太公為太師居左,召公為太保居右,史佚為太史

居後,比之於《成人》的祝、宗、史、師,猶可見四輔之說的演變。《尚書大傳》所說“古

者天子必有四鄰,前曰疑,後曰丞,左曰輔,右曰弼。”則自然“疑”對應《明堂之位》的

“天子疑則問”,“輔”對應《明堂之位》“輔善而相義”,“丞”對應《明堂之位》“承”,

“弼”與《明堂之位》“弼”同,至此則已幾乎很難看出四輔是來自祝、宗、史、師或祝、
45
宗、卜、史了。

【按】⧫砥:整理者認為卽《說文》“厎”字或體,可讀爲“氐”,《說文》:“氐,

至也”;田畯認為“砥”當讀爲“致”,“致”意爲送詣,與“降”義近連用;“悅園”認

為“砥”似可讀為“祗”,語詞;“子居”認為“砥”“降”當同訓,故“天氐降下民”猶

言“天降下民”。按:今從整理者說。 ⧫寺:整理者認為《厚父》等文獻對應之字爲“之”,

從用字習慣看此疑讀爲“時”;“子居”認為傳世《毛詩》的《桃夭》《漢廣》“之子於歸”

句,安大簡《邦風》皆作“寺子於歸”,並且這兩篇中也是“之”、“寺”並見,因此這種

用法的“寺”或可以考慮只是“之”的一種方音分化。按:“子居”說是。 ⧫后王、君公:

整理者引《墨子·尚同中》:“是以先王之書《相年》之道曰:‘夫建國設都,乃作后王、

君公,否用泰也。輕大夫、師長,否用佚也。’” ⧫四輔:整理者注曰,“四輔”見《書·洛

誥》:“迪將其後,監我士、師、工,誕保文武受民,亂爲四輔。”,又見《禮記·文王世

子》、《尚書大傳》、《大戴禮記·千乘》、《保傅篇》引《明堂之位》、《治政之道》簡

45
子居:《清華簡九〈成人〉解析》,中國先秦史網,2020 年 1 月 26 日,
https://www.xianqin.tk/2020/01/26/899/ 。
29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四亦見“四輔”之稱,本篇則明言四輔爲祝、宗、史、師;“子居”比較整理者注涉及的各

種四輔說,認為明顯是《成人》篇以四輔為“祝、宗、史、師”的時代較早。

簡6

說明:本簡完整,共 31 字。

釋文:

正、典獄,隹(惟)曰 (助)上帝𡄹(亂)񅛦(治)四方之又(有)辠(罪)無辠(罪),隹(惟)

民 (綱)񅀼(紀)以羕(永)譌(為)天𴌃(明)。四㭪(輔)是毋易,【6】

集釋:

【整理者 2019】正、典獄,隹(惟)曰 (助)上帝𡄹(亂)񅛦(治)四方之又(有)辠(罪)無

辠 (罪),隹(惟)民 (綱)񅀼(紀)以羕(永)譌(化)天昷(明)。四㭪(輔)是毋易,

⧫亂、治同義並用。清華简《厚父》:“古天降下民,執(設)萬邦,񄹇(作)之君,񄹇(作)

之帀(師),隹(惟)曰其 (助)上帝𤔔(亂)下民。”《孟子·梁惠王下》:“《書》曰:‘天

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四方有罪無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

皆可與本段相參看。又偽古文尚書《說命中》:“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設都,樹后王、君公,

丞以大夫、師長,不惟逸豫,惟以亂民。”清華簡《說命》三篇則未見此語。本段言承天意

以治民,蓋屬當時廣爲稱引之語,其意又近於《吕刑》“四方司政、典獄,非爾惟作天牧”,

《左傳》襄公十四年“天生民而立之君以司牧之”。與上述引文相較,簡文突出了“司正”、

“典獄”在職官系統中的位置和作用。 ⧫譌,讀爲“化”,指教化。 ⧫昷,讀爲“明”。

天明,指天道,見《書·大誥》。又《墨子·尚同下》:“故古者建國設都,乃立后王、君

公,奉以卿士、師長,此非欲用說也,辯而使助治天明也。”

【ee(單育辰)】賈連翔先生在《文物》2019 年第 9 期發表的《清華簡〈成人〉及有關

先秦法律制度》指出《成人》“惟曰助上帝亂治四方之有辠無辠”諸語可與《厚父》簡 5“惟

曰其助上帝亂下民之匿”諸語對讀,查《文物》該期所附彩圖,其所釋無誤(這也證明了馬

楠先生在《清華簡第五冊整理報告補正》中對《厚父》句逗正確可從)。《成人》“惟曰助

上帝亂治四方之有辠無辠”之語明顯是對《厚父》簡 5“惟曰其助上帝亂下民之匿”的發揮,

30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其成篇也肯定是在《厚父》之後。由《成人》的“亂治”可見,至少在戰國時代,當時人們

認爲《厚父》的“亂”有治義,此篇的發表,對“亂”有“治”義的探討意義異常重大。不

過這個問題沒有那麽簡單,是不是戰國以來《厚父》的文本就是如“𤔲”形的諸字(讀爲“治”)
46
的一種別體而被戰國人誤釋爲“亂”呢?這也不能不加以考慮。

【田畯】“昷”原作“ ”,整理報告釋作“昷”,讀作“明”。將此字釋寫爲“昷”,
47
容易導致誤解,應釋寫作“𴌃”,參看《字源》“盟”字條。

【王寧】⧫《書·堯典》“平秩南譌”之“譌”,《史記·五帝本紀》作“為”,《漢

書·王莽傳中》作“偽”。《史記集解》:“孔安國曰:為,化也。平序分南方化育之事,

敬行其教,以致其功也。”《索隱》:“‘為’依字讀。春言東作,夏言南為,皆是耕作營

為勸農之事。孔安國強讀‘為’‘訛’字,雖則訓‘化’,解釋亦甚紆回也。”這裡“譌”

可能就是“為”,訓“治”,“為天明”卽《墨子·尚同下》“唯辯而使助治天明也”的“治

天明”。 ⧫“昷”字簡文寫作“ ”,上面作“田”形較奇特,田畯先生認為“將此字釋

寫爲‘昷’,容易導致誤解,應釋寫作‘𴌃’。”說當是。上博簡中“𴌃”字有從“田”的

寫法,如“ ”(上博五.季 10)、“ ”(上博六.壽 4)。《墨子·天志中》言“又以先

王之書《馴天明不解》”,《閒詁》引畢云:“馴與訓同,言訓釋天之明道”,其說不盡然。

蓋古書中本有《天明》篇,以不好理解乃為之作“馴(訓)”,故曰“《馴〈天明〉之不解》”。
48

【子居】⧫整理者注所提到的偽古文尚書《說命中》是襲取自《墨子·尚同中》所引《相

年》,無關清華簡《說命》三篇,自然清華簡《說命》三篇中不會有此語。比之於《成人》

篇,則《孟子·梁惠王下》的“寵之”當是“亂治”之訛,李學勤先生《清華簡〈厚父〉與

〈孟子〉引〈書〉》已指出:“《孟子》引文最費解的“寵”字,前面已說明當訓作治。君

師助上帝治理下民,語意十分順適。看來《孟子》的“寵”只是一個訛誤。”“之”“治”

皆之部,因此同樣容易發生訛誤,並且這樣的訛誤最適合考慮是發生在不同方音的口傳階段

而非抄寫過程中。 ⧫用為刑政義的“政”,與“獄”並稱,還見於清華簡一《皇門》:“政

用迷亂,獄用亡成。”對比《逸周書·嘗麥》:“臨獄無頗,正刑有惙。”卽可見“政”卽

刑政,此並稱至《墨子》時猶然,《墨子·非樂上》:“王公大人蚤朝晏退,聽獄治政,此

46
ee(單育辰):《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3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0 月 28 日。
47
田畯:《清華簡九〈成人〉第二段管見(二)》,田畯讀書微信公眾號 2019 年 11 月 28 日。
48
王寧:《讀清華簡<成人>散札》,復旦大學出土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9 年 12 月 4 日,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4497。
31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其分事也。”《墨子·尚賢中》:“賢者之治國也,蚤朝晏退,聽獄治政,是以國家治而刑

法正。”《墨子·非命下》:“今也王公大人之所以蚤朝晏退,聽獄治政,終朝均分,而不

敢怠倦者,何也?”皆可見“治政”的主要內容實際上就是主刑法。 ⧫“有罪”“無罪”

並稱,先秦文獻始見於《詩經·大雅·瞻卬》:“此宜無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說

之。”《詩經·小雅·雨無正》:“舍彼有罪,旣伏其辜;若此無罪,淪胥以鋪。”另外,

《尚書·牧誓》還有“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句也與《成人》此處相近,筆者《先秦文獻分

期分域研究之二 實詞篇(一)》分析《牧誓》成文於春秋前期前段,《瞻卬》成文於春秋

前期後段,《雨無正》成文於春秋前期末段,三者正近於《成人》的成文時間。 ⧫殷商卜

辭、西周金文未見“綱”字用例,“綱紀”一詞,先秦文獻見於《詩經·大雅·棫樸》:“勉

勉我王,綱紀四方。”又《詩經·大雅·假樂》有“之綱之紀,燕及朋友”當也是“綱紀”

一詞用例,之後直至《荀子》才又見該詞的使用。與此相對,雖然祇是字序不同,但“紀綱”

一詞則先秦一直不乏用例,清華簡五《管仲》:“夫周武王甚元以智而武以良,好義秉德,

有攼不懈,為民紀綱。”《吕氏春秋·用民》:“為民紀綱者,何也?欲也,惡也。”卽可

見其承襲與差別。荀子措辭多襲自《詩》《書》,所以基本可以認為“綱紀”一詞在先秦的

實際使用時間實際上非常窄,故以“綱紀”一詞為基礎,也可以判斷《成人》的成文時間。

筆者《先秦文獻分期分域研究之二 實詞篇(一)》分析《棫樸》成文於春秋前期前段,《假

樂》成文於春秋前期後段,皆正與前文分析的《成人》成文時間相近。 ⧫整理者讀“訛”

為“化”,訓為“教化”似可商,“化”有順隨義,正可與“順”相應,《吕氏春秋·大樂》:

“皆化其上,樂乃可成。”高誘注:“化猶隨也。”訛、化、隨皆歌部字,故高誘注當是音

訓,《廣雅·釋詁一》:“隨,順也。”所以《成人》的“訛天明”猶言“順天明”。 ⧫

“天明”卽“天明命”之省言,《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李善注引《周書》:

“武王曰:膺受大命革殷,受天明命。”卽其辭例。《尚書·大誥》:“寧王遺我大寶龜,

紹天明卽命。”《左傳·哀公二年》:“簡子誓曰,範氏中行氏反易天明,斬艾百姓……二

三子順天明,從君命。”猶可見“明”“命”並稱。《墨子·天志中》:“又以先王之書馴

天明不解之道也知之,曰:‘明哲維天,臨君下土。’”其所引句顯然與《詩經·小雅·小

明》的“明明上天,照臨下土”相近,又《詩經·周頌·桓》:“綏萬邦,婁豐年,天命匪

解。”清華簡一《保訓》:“祗服不解,用受大命。”清華簡五《湯在啻門》:“六以行之,

晝夜春夏秋冬,各時不解,此惟事首,亦惟天道。”《莊子·天運》:“天有六極五常,帝

32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王順之則治,逆之則凶。九洛之事,治成德備,監照下土,天下戴之,此謂上皇。”《易傳·彖

傳·萃卦》:“利有攸往,順天命也。”對比可見,《墨子》所引的“馴天明不解”當卽篇
49
名為《順天明不懈》的《書》系逸篇,其義當卽是順天之明命而不懈怠。

【楊蒙生】《成人》篇中“助”字形體作: (清華九·成人6),通過與之前披露的

“助”字古文形體對比,並結合現有古文獻辭例可知,整理報告釋讀意見正確可從。受此影

響,本文認為,下引古文字形體多半也是“助”字,而非“叀”字:(1) 《集成》2830 師

򼷮鼎(王曰:“師򼷮!……△余小子肈淑先王德。”);(2) 《集成》10175 牆盤(雩

武王既翦殷,微史烈祖乃來見武王……△乙祖仇匹厥辟,遠猷腹心。);(3) 《銘圖》

15341 者𣱼鐘(汝其用茲,綏安乃壽,△逸康樂)。它們很可能是在《成人》篇中“助”字

形體一類寫法的基礎上省變而來。只是由於跟“叀”形似或全同而給人們造成了釋讀上的困

擾。再次,通過與“助”字早期形體如 (《集成》2260 亞△鼎)、 (《合集》27736)、

(《合集》2799)和 (《甲骨文編》4.19)對比,可以將其形體古文字形體可以參看此

文,此不贅引。演變軌跡可以簡要歸納為: 《集成》2260 亞△鼎-> 《合集》27736、

《合集》2799-> 《甲骨文編》4.19-> 《集成》2418 無△鼎-> 清華九·成人6->

《集成》2830 師򼷮鼎-> 《集成》10175 牆盤-> 《銘圖》15341 者𣱼鐘。至於古文

字中散見的其他從力和從力、從月(肉)之“助”字形體則多半都是以此為聲符孳乳而成的
50
後起形聲字,說詳另文,此處從略。

【按】⧫亂治:整理者認為亂、治同義並用,清華简《厚父》:“古天降下民,執(設)

萬邦,񄹇(作)之君,񄹇(作)之帀(師),隹(惟)曰其 (助)上帝𤔔(亂)下民。”《孟子·梁惠

王下》:“《書》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四方有罪無罪。惟

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皆可與本段相參看,其意又近於《吕刑》“四方司政、典獄,

非爾惟作天牧”,《左傳》襄公十四年“天生民而立之君以司牧之”;“ee”(單育辰)認

為《成人》“惟曰助上帝亂治四方之有辠無辠”之語是對《厚父》簡 5“惟曰其助上帝亂下

民之匿”的發揮,其成篇在《厚父》之後,由《成人》的“亂治”可見,至少在戰國時代,

當時人們認爲《厚父》的“亂”有治義;“子居”認為比之於《成人》篇,則《孟子·梁惠

王下》的“寵之”當是“亂治”之訛,“之”“治”皆之部,因此同樣容易發生訛誤,並且

49
子居:《清華簡九〈成人〉解析》,中國先秦史網,2020 年 1 月 26 日,
https://www.xianqin.tk/2020/01/26/899/。
50
楊蒙生:《清華簡第九輯“助”字補說》,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網站,2019 年 11 月 22 日,
http://www.ctwx.tsinghua.edu.cn/publish/cetrp/6831/index.html。
33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這樣的訛誤最適合考慮是發生在不同方音的口傳階段而非抄寫過程中。按:子居說可備一說。

⧫譌:整理者讀爲“化”,指教化;王寧認為這裡“譌”可能就是“為”,訓“治”,“為

天明”卽《墨子·尚同下》“唯辯而使助治天明也”的“治天明”;“子居”認為“化”有

順隨義,正可與“順”相應。按:當如王寧之說,“譌”卽“為”,訓“治”。 ⧫天𴌃:

整理者將“ ”隸定為“昷”,讀爲“明”,天明,指天道,見《書·大誥》,又《墨子·尚

同下》:“故古者建國設都,乃立后王、君公,奉以卿士、師長,此非欲用說也,辯而使助

治天明也”;田畯釋寫作“𴌃”,王寧從之,並舉上博簡中“𴌃”字有從“田”的寫法,如

“ ”(上博五.季 10)、“ ”(上博六.壽 4);“子居”認為“天明”卽“天明命”之

省言。按:“ ”字當如田畯隸定,“子居”關於“天明”的說解可備一說。

簡7

說明:本簡完整,共 31 字。

釋文:

典獄毋񵔍(徙),是隹(惟) (常)𠭁(德)。乃降庶 (稷)、羣 (獸)、非(飛)正(征),

各又(有) (選)勿(物), (牝) (牡) (雌) (雄)各又(有)聖(聲)伀(容),毋集(雜)英

【7】

集釋:

【整理者 2019】典獄毋񵔍(徙),是隹(惟) (常)𠭁(德)。乃降庶 (稷)、羣 (獸)、

非(飛)正(征),各又(有) (選)勿(物), (牝) (牡) (雌) (雄)各又(有)聖(聲)伀

(容),毋集(雜)英

⧫ ,從艸、土、 (“畟”字古文),應爲“稷”之異體,簡二六又作“ ”。《廣韻》:

“稷,五穀之揔名。” ⧫非正,讀爲“飛征”,泛指飛禽。《後漢書·馬融傳》:“揫斂九

藪之動物,繯橐四野之飛征。”又《墨子·明鬼下》“百獸貞蟲”,同書《非樂上》“今人

固與禽獸麋鹿、蜚鳥、貞蟲異者也”,孫怡讓引宋翔鳳說認爲“貞”“正”並爲“征”之假

借字,乃動物之通稱。 ⧫ ,讀爲“選”,擇也。 ⧫勿,讀爲“物色”之“物”,與“選”

同義。 ⧫選物,見上博簡《蘭賦》“夬(決)迲(去)選勿(物) ”。此句意爲上天降下的眾多

34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穀物、禽獸皆有自身的種類特徵。 ⧫集,讀爲“雜”。雜英,見《管子·地員》“五色雜

英”,郭沫若等集校:“謂草木英華五采相雜也。”

【單育辰】整理者隸為 的字作“ ”形,實從“土”從“蒐”。“蒐(𫴕)”字形

可參上博六《平王與王子木》簡 1、簡 3“ ”“ ”,而“畟”字形可參郭店《尊德義》

簡 7“ ”、上博一《孔子詩論》簡 24“ ”、上博四《容成氏》簡 28“ ”、清華三《芮

良夫毖》簡 15“ ”、安大一《詩經》簡 116“ ”、清華一《祭公》簡 13“ ”、九店

M56-13“ ”、新蔡乙四 90“ ”,雖然由後三例看,“畟”與“蒐”下部變得類同,但

由於“ ”有“艸”旁做限制,所以其所从者還應是“蒐”。當然有一定可能是“稷”之訛
51
體,但也有讀為其他字的可能,比如讀為古音相近的“艸”等。

【王寧】⧫整理者認為“勿”讀為“物色”之“物”,與“選”同義。整理者之說近之。

“選”同“撰”,具也,謂具其形體,《楚辭·天問》“撰體協肋”者是。“物”卽“類”,

《玉篇》:“物,類也。”“選物”猶《淮南子·覽冥》“各象其形類”的“形類”。又疑

讀為“全物”,《莊子·人間世》:“不敢以全物與之,為其決之之怒也。”《方言》二:

“自關而西秦晉之間,凡全物而體不具謂之倚,梁楚之間謂之踦。”此處蓋以“全物”指形
52
體、形狀。

【田畯】“𠭁”在楚簡中一般用爲“得”,在下文簡 14-16 亦屢屢用爲“得”。此處可


53
能也應當讀爲“得”。

【心包】“各又(有) (選)勿(物)”之“ ”,恐當讀為“毨”。雖然《尚書·堯典》

“鳥獸毛毨”之“毨”一般認為是動詞,但是比照後文“鳥獸氄毛”之“氄”,可知“毨”

也有用為名詞的可能。雖然文獻不見明確的“毨”用為名詞之例,但是我們可以合理的推測

“毨”的造字本就是著眼於很茂盛的毛所造。“毨物”猶文獻中的“毛物”,《周禮·地官·司

徒》“一曰山林,其動物宜毛物”,《淮南子·道應訓》“毛物、牝牡弗能知,又何馬之能

知?”,“毛物”皆對鳥獸動物而言。後者“毛物”“牝牡”並列,與此可以並參。所引《蘭

賦》“選物”也許也當作同樣的解釋。必須指明的是,文獻中“毛物”是定中結構,中心詞
54
是“物”,與此“毨物”譯為“毛物”,中心詞是“毛”略有不同。

51
單育辰:《清華九〈成人〉釋文商榷》,《中國文字》第三期,2020 年 6 月。
52
王寧:《讀清華簡<成人>散札》,復旦大學出土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9 年 12 月 4 日,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4497。
53
田畯:《清華簡九〈成人〉第二段管見(一)》,田畯讀書微信公眾號 2019 年 11 月 25 日。
54
心包:《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27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1 月 26 日。
35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子居】⧫整理者所說的“ ”,似當分析為從艸從堫,此處讀為“種”,《廣雅·釋

詁二》:“種,類也。”故“庶種”猶言“庶類”,指各種動物。《國語·鄭語》:“夏禹

能單平水土,以品處庶類者也。” ⧫整理者注提到的“征”“正”“貞”皆“䖵”的通假

(參《古字通假會典》第 60 頁“正與昆”條,濟南:齊魯書社,1989 年 7 月),《說文·䖵

部》:“䖵,蟲之總名也。從二蟲。凡䖵之屬皆從䖵。讀若昆。”故“貞蟲”“正蟲”“征

蟲”也卽“昆蟲”,上博六《用曰》:“征蟲飛鳥,受物於天。”馬王堆帛書《二三子問》:

“飛鳥正蟲,唯所欲化,而不失本形,神能之至也。”皆其辭例。“飛征”卽“飛䖵”,猶

言飛蟲,《大戴禮記·千乘》:“祈王年,禱民命,及畜穀蜚征、庶虞草。”《大戴禮記·四

代》:“東有開明,於時雞三號,以興庶虞,庶虞動,蜚征作。”都是“飛征”用為“飛蟲”

辭例。 ⧫“ ”疑當讀為“饌”,《說文·食部》:“籑,具食也。從食算聲。饌,籑或

從巽。”故“饌物”猶言所食之物,這裏是說昆蟲野獸各有所食,以比喻職官各有所司,可

參看《左傳·襄公九年》:“古之火正,或食於心,或食於咮。” ⧫殷商卜辭、西周金文

皆只言“牝”“牡”,稱“雌”“雄”始見於春秋時期,《詩經·邶風·雄雉》:“雄雉於

飛,泄泄其羽。”毛傳:“刺衛宣公也。淫亂不恤國事,軍旅數起,大夫久役,男女怨曠,

國人患之而作是詩。”是此詩不早於春秋初期末段。《詩經·齊風·南山》:“南山崔崔,

雄狐綏綏。”毛傳:“刺襄公也。鳥獸之行,淫乎其妹,大夫遇是惡,作詩而去之。”是此

詩也不早於春秋前期初段。《詩經·小雅·無羊》:“以薪以蒸,以雌以雄。”《詩經·小

雅·正月》:“具曰予聖。誰知烏之雌雄。”皆已雌雄並稱,故可知稱“雌雄”很可能不早

於春秋初期末段,是春秋初期末段可為《成人》篇的成文時間上限。 ⧫“聲”“容”並稱,

可比於《詩經·大雅·皇矣》:“不大聲以色,不長夏以革。”鄭箋:“不虛廣言語以外作

容貌,不長諸夏以變更王法者。”可見言聲、色猶言聲、容。 ⧫“集”訓為聚,《廣雅·釋

詁三》:“集,聚也。” ⧫“英”讀為“怏”,《說文·心部》:“怏,不服,懟也。”
55
故“集怏”也卽集聚不滿。

【按】⧫𠭁:整理者讀爲“德”;田畯認為“𠭁”在楚簡中一般用爲“得”,在下文簡

14-16 亦屢屢用爲“得”,此處也應當讀爲“得”。按:從整理者說。 ⧫ :整理者隸定為

“ ”,從艸、土、 (“畟”字古文),應爲“稷”之異體,簡二六又作“ ”,《廣韻》:

“稷,五穀之揔名。”;單育辰認為該字從“土”從“蒐”,“畟”與“蒐”下部變得類同,

55
子居:《清華簡九〈成人〉解析》,中國先秦史網,2020 年 1 月 26 日,
https://www.xianqin.tk/2020/01/26/899/。
36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但由於“ ”有“艸”旁做限制,所以其所从者還應是“蒐”,仍有一定可能是“稷”之訛

體,但也有讀為其他字的可能,比如讀為古音相近的“艸”等;“子居”認為整理者所說的

“ ”,似當分析為從艸從堫,此處讀為“種”,“庶種”猶言“庶類”,指各種動物。按:

暫從整理者說。 ⧫非正:整理者讀爲“飛征”,泛指飛禽;“子居”認為整理者注提到的

“征”“正”“貞”皆“䖵”的通假,故“貞蟲”“正蟲”“征蟲”也卽“昆蟲”,“飛征”

卽“飛䖵”,猶言飛蟲。按:暫從整理者說。 ⧫ 勿:整理者讀“ ”爲“選”,擇也,

“勿”讀爲“物色”之“物”,與“選”同義;王寧認為整理者之說近之,“選”同“撰”,

具也,謂具其形體,“物”卽“類”又疑讀為“全物”,此處蓋以“全物”指形體、形狀;

“心包”認為“ ”恐當讀為“毨”,“毨物”猶文獻中的“毛物”;“子居”認為“ ”

疑當讀為“饌”,“饌物”猶言所食之物。按:暫從整理說。 ⧫集英:整理者讀爲“雜”,

雜英,見《管子·地員》“五色雜英”;“子居”訓“集”為聚,“英”讀為“怏”,“集

怏”卽集聚不滿。按:從整理者說。

簡8

說明:本簡完整,共 32 字,其中重文 1。

釋文:

相 (譁),飤〓(食飤)不攺(改)。今民多不秉𠭁(德),以 <淫>于不񅚀(賓),是𬡪(勞)

氒(厥)折(制)正(政),反𡄹(亂)先型(刑),四㭪(輔)不㭪(輔),司正【8】

集釋:

【整理者 2019】相󉿏(過),飤〓(食飤)不攺(改)。今民多不秉𠭁(德),以 <淫>于不

񅚀(賓),是𬡪(勞)氒(厥)折(制)正(政),反𡄹(亂)先型(刑),四㭪(輔)不㭪(輔),司正

⧫󉿏,從二化,又見毛公鼎(《集成》284)、詛楚文以及清華簡《湯處於湯丘》等,

疑讀爲“過”。《文子·自然》:“卽萬物一齊,無由相過。” ⧫“飤”下有合文符號,讀

爲“食飤”。此句意爲各類禽獸、穀植皆有其性徵,不可混亂相過,對其食飤不可改變。 ⧫񅚀,

從八,万(卽“丐”)聲,又見師望鼎(《集成》2812)、史墙盤(《集成》10175)以及清

華筒《子產》等,可讀爲“賓”。《左傳》莊公十年“止而見之,弗賓”,杜注:“不禮敬

37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也。” ⧫勞,使動用法,句謂使制政勞苦。 ⧫反亂先刑,可參看牧簋(《集成》4343)“不

用先王乍(作)井(型)”。

【單育辰】整理者把簡 8“毋集(雜)英相 ”的“ ”隸定為“過”,又簡 22“五爭

之疵,惟交,交惟 , 而信,則比辠稱罰”,整理者亦把 隸定為“過”。其字作“ ”

“ ”,與楚文字常見的“化”字不同,前者是兩人上下相對,後者是兩人左右相對,似乎

是兩個系統。《詛楚文》、清華五《湯處於湯丘》簡 16 之字李守奎先生讀為“華”;清華

五《湯在啻門》簡 16“政 亂以亡常”,王寧先生讀“ ”為“嘩”;毛公鼎之字陳劍、

王挺斌先生讀為“嘩”或“譁”。由此看,簡 8 之“ ”、簡 22 之“ ”可能讀為“譁”,

是譁亂的意思。《書·費誓》:“人無譁,聽命”,《孫子·軍爭》:“以治待亂,以靜待
56
譁,此治心者也” 。

【王寧】⧫此句當讀為“毋雜英相華”。李守奎先生釋“󉿏”為“華”,可信。 ⧫ (񅚀)

字,清華簡《子產》中作“ (񜗣)”,二者字形全同。《子產》整理者讀“勉”或“冕”,

筆者曩曾釋“完”,單從字形分析上說,這個字讀 “勉”“冕”“完”“賓”都有道理,

不能算完全錯誤,可是從《成人》篇的用韻上看,此段用的是嚴格的耕部韻,此字位於主要

韻腳上,不應有例外,也當是耕部字,與 “正”“型”“寧”“𦀚”“成”等耕部字為韻,

則“勉”“冕”“完”“賓”均非其韻,可知均非是也。此字師望鼎作“ ”,史牆盤作“ ”,

從“万(丏)”。甲骨文中習見之“𡧍”字作“ ”(合 32 正)亦從“万”,“賓”字從

其聲。《說文》:“𡧍,冥合也。从宀丏聲,讀若《書》‘若藥不瞑眩’。”段註:“謂讀

若此‘瞑’也。十一十二部之合音。按此許引《孟子·滕文公篇》文也。鄭注‘醫師’亦引

《孟子》‘藥不瞑眩,厥疾無瘳。’”“𡧍”從“万”聲讀若“瞑”,可知“万”“瞑”古

音必相同或相近。“万”字在卜辭中用為萬舞之“萬”(參于省吾主編、姚孝遂按語編撰:

《甲骨文字詁林》第四冊,中華書局 1999 年,3146 頁諸家說),《山海經·大荒西經》郭

璞注引《啟筮》曰:“昔彼《九冥》,是與帝《辨》同宮之序,是爲《九歌》。”曩不知“九

冥”為何種歌舞,今知“冥”卽卜辭之“万”、傳世文獻中的“萬”,“九冥”卽《史記·趙

世家》所謂“九奏萬舞”也。故“񅚀”字雖則從“万”聲,亦得讀耕部音。此字形當分析為

從八万聲,疑卽“平”之或體,《說文》:“平,語平舒也。从亏从八。八,分也。爰禮說。”

“񅚀”從“八”卽會均分義,均分則為“平”。那麼,《成人》簡文中當讀為“以淫于不平”,

56
單育辰:《清華九〈成人〉釋文商榷》,《中國文字》第三期,2020 年 6 月。
38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平”是並紐耕部字,與“𦀚”“正(政)”“型(刑)”“寧”“成”等字同耕部為韻是

很合理的。
“不平”之語古書習見,例多不舉。師望鼎言“虔夙夜出内王命,不敢不񅚀不畫”,

後四字卽讀“不平不畫”;史墻盤“淵哲康王,񅚀尹意(億)疆”,後句讀為“平尹億疆”,

謂公平地管理廣大的疆土,“平”本身也有“治”義,也可讀為“㔙”,訓“大”。清華簡

《子產》簡 5 中的“񜗣政”當讀“平政”,《荀子·王制》:“故君人者欲安,則莫若平政

愛民矣。”“惴񜗣”當讀“端平”,《禮記·月令》:“決獄訟,必端平”,公正意。簡 9
57
“青以񜗣”當讀“情以平”。《壐彙》3648 的“百񜗣”也當讀“百平”。

【王寧】“毋集(雜)英相󉿏華,飤〓(食飤)不攺(改)”此二句是說毋雜英相華,毋食飤

不改,一个“毋”字管了两句话。前者的意思是植物之間不能英華混雜,後者的意思的是動

物之間不能飲食不改,這個“改”不能是改變的意思。《管子·樞言》“天下不可改也”,

尹注:“改為分別。”本篇“改”的意思應該就是分別義,“不改”就是“不分”“不别”,
58
毋食飤不改就是不要在飲食方面無分別,因為動物在食物方面是各不相同的。

【田畯】⧫“飤〓”,整理報告讀爲“食飤”,並將這一節簡文解釋爲:“此句意爲各

類禽獸、穀植皆有其性徴,不可混亂相過,對其食飤不可改變。”這些意見有兩個問題:第

一,“食飤”不見於早期文獻;第二,對這一節簡文的解釋不明晰。理解這一節簡文的關鍵

在於“飤〓不攺”一句。我們認爲,“飤〓”當看作“食人”之合文。“食人”意爲供養人。

前文“庶稷、群獸、飛征,各有選物,牝牡雌雄”等正是用來“食人”的。《荀子•富國》

“夫天地之生萬物也,固有餘,足以食人矣”與這一節文字有較密切的關聯。 ⧫“攺”讀
59
爲“改”無法講通,疑當讀爲“已”,“不已”意爲不止。 ⧫此處“制政”作名詞,指

官長、執政者。傳世文獻中與之有關的最早的材料,是《漢書·高后紀》“高后女主制政,

不出房闥,而天下晏然”,其中“制政”是動賓短語,意爲執掌政權。這樣看來,用“制政”
60
指執政者,可能是比較晚才出現的說法。這也是本篇寫作時代可能較晚的證據之一。

【心包】“制政”無法做“勞”的賓語,“勞”動作的發生者也不可能會是“制政”。

“折”讀為“哲”,“正”如字讀就好了,“哲正”卽“睿智/聖賢的君長”,“哲”以統
61
治者的口吻說出,是再合適不過了。

57
王寧:《讀清華簡<成人>散札》,復旦大學出土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9 年 12 月 4 日,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4497。
58
王寧:《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76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2 月 14 日。
59
田畯:《清華簡九<成人>第一段管見》,田畯讀書微信公眾號 2019-11-24。
60
田畯:《清華簡九〈成人〉第二段管見(二)》,田畯讀書微信公眾號 2019 年 11 月 28 日。
61
心包:《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52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2 月 2 日。
39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子居】⧫整理者所說“從二化”的“󉿏”,原字形作“ ”,左右皆為上正人形下反

人形,疑是倒反義的“倒”的會意字,丩、翏相通,“倒”可訓為逆反,《吕氏春秋·明理》:

“知交相倒,夫妻相冒。”高誘注:“倒,逆也。”“繆”也有反義,《文選·東方朔〈非

有先生論〉》:“夫談者有悖於目而佛於耳,謬於心而便於身者。”張銑注:“謬,反也。”

故“ ”或卽是從二丩的“𫡅”字,為“糾”的異體。《毛公鼎》和清華簡五《湯在啻門》

中皆可讀為“囂”,《毛公鼎》:“大囂不靜”可比於《墨子·城守·號令》:“淫囂不靜”,

“囂”與“叫”相通,故“囂”可書為“ ”。《湯在啻門》:“政囂亂以無常,民鹹解體

自恤,此謂惡政。”《詛楚文》:“宣侈競囂,變渝盟約。”也都文通句順。《湯處於湯丘》

中可讀為“繡”,“不服繡文,器不雕鏤。”可比於《墨子·非樂上》:“食必粱肉,衣必

文繡。”(又見《管子·小匡》《國語·齊語》)《管子·五輔》:“文繡染,刻鏤削。”

《荀子·榮辱》:“人之情,食欲有芻豢,衣欲有文繡,行欲有輿馬。”《成人》篇此處當

可讀為“糾”(參《古字通假會典》第 735 頁“朻與樛”“糾與”),訓為糾結。 ⧫“飤〓

不攺”疑當讀為“嗣司不改”,指“毋集怏相糾”是司正典獄世司不變的職責。 ⧫“不秉

德”可參看《尚書·君奭》:“王人罔不秉德,明恤小臣。” ⧫清華簡六《子產》整理者

注言:“񅚀,從万卽丏聲,讀為‘勉’。或讀為‘勱’亦通,《說文》:‘勱,勉也。’”

“不勉”之說,典籍習見,如《左傳·襄公十七年》:“子罕聞之,親執撲,以行築者,而

抶其不勉者。”《左傳·襄公二十一年》:“子為善,誰敢不勉。”《成人》此處讀為“不

勉”也未見有任何不妥,不知《成人》篇整理者何以讀為“不賓”,“不賓”的不敬義需要

有客、主兩方才能成立,《成人》此處並無這樣的語境,顯然是不能讀為“不賓”的。 ⧫

由前文解析內容卽可見,“政”多指刑政,故《成人》所言“制政”猶言“制刑”,可參看

《尚書·吕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 所以下文有“反亂先刑”。《尚書·無逸》:

“乃變亂先王之正刑,至於小大。” “變”“反”相通,皆訓為“易”,《詩經·齊風·猗

嗟》:“四矢反兮,以禦亂兮。”《釋文》:“反如字,《韓詩》作‘變’。變,易。”故
62
《無逸》所言“變亂先王之正刑”卽猶《成人》的“反亂先刑”。

【按】⧫ :整理者隸定為“󉿏”,從二化,疑讀爲“過”;單育辰認為“ ”“ ”,

與楚文字常見的“化”字不同,簡 8 之“ ”、簡 22 之“ ”可能讀為“譁”,是譁亂的

意思;王寧認為李守奎先生釋“󉿏”為“華”,可信;“子居”疑是倒反義的“倒”的會意

62
子居:《清華簡九〈成人〉解析》,中國先秦史網,2020 年 1 月 26 日,
https://www.xianqin.tk/2020/01/26/899/。
40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字,“ ”或卽是從二丩的“𫡅”字,為“糾”的異體。按:單育辰、王寧說是,當讀爲“譁”

或“華”。 ⧫飤〓:“飤”下有合文符號,整理者讀爲“食飤”;田畯認為“飤〓”當看作

“食人”之合文,“食人”意爲供養人;“子居”認為“飤〓不攺”疑當讀為“嗣司不改”,

指“毋集怏相糾”是司正典獄世司不變的職責。按:暫存疑。 ⧫攺:整理者讀爲改;王寧

認為“改”的意思為分別義,毋食飤不改就是不要在飲食方面無分別;田畯認為當讀爲“已”,

“不已”意爲不止。按:當從整理者說。 ⧫񅚀:整理者分析為從八,万(卽“丐”)聲,可

讀爲“賓”;王寧認為單從字形分析上說,這個字讀 “勉”“冕”“完”“賓”都有道理,

可是從《成人》篇的用韻上看,此段用的是嚴格的耕部韻,此字位於主要韻腳上,也當是耕

部字,此字形當分析為從八万聲,疑卽“平”之或體;“子居”引《子產》整理者注“񅚀,

從万卽丏聲,讀為‘勉’。”“不勉”之說,典籍習見。按:今從整理者說,“子居”之說

可備一說。 ⧫勞:使動用法,句謂使制政勞苦。 ⧫制政:田畯認為此處“制政”作名詞,

指官長、執政者;“心包”認為“折”讀為“哲”,“正”如字讀,“哲正”卽“睿智/聖

賢的君長”。按:“折正”讀“制政”是。 ⧫反亂先刑:整理者注可參看牧簋“不用先王

乍(作)井(型)”。

簡9

說明:本簡完整,共 30 字。

釋文:

巟(荒)𥥁(寧); (晦)朔 ( 枉 )񤨉( 違 ) , 四 維 以 澮 𦀚 ; 五 񝌟( 盜 ) 不 罰 , 五 審

񋿷(信) (弊),獄甬(用)無񂨓(成);五 (臬) (沈)迻(滞),五󀯏(辭)不【9】

集釋:

【整理者 2019】巟(荒)𥥁(寧); (晦)朔 (枉)񤨉(違),四維以 𦀚;五񝌟(盜)不罰,

五審񋿷(信) (弊),獄甬(用)無񂨓(成);五 (臬) (沈)迻(滞),五󀯏(辭)不

⧫𥥁,卽“񅖃”之省,同“寧”。“荒寧”見《書·無逸》,指荒怠自安。 ⧫ ,從走,

󀅍聲,讀爲“枉”。 ⧫ 񤨉,形同《說文》“韙”字古文,讀爲“違”。枉、違同義,此皆

指晦朔不正。 ⧫四維,指國之四綱。 ⧫ ,疑爲“覆”字,字形作二器相對,中瀉以水,

41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會傾覆之意。一說“ ”卽上博簡《卜書》簡四之“󇂍(深)”,讀爲“沉”。或疑“ ”

卽𠫑羌鐘(《集成》157—161)之“會”字,讀爲“潰”。 ⧫𦀚,從糸,呈聲,定母耕部,

疑讀爲溪母耕部之“傾”。郭店簡《老子》甲組“高下之相浧也”,傳本“浧”作“傾”。

《管子·牧民》:“國有四維。一維绝則傾,二維绝則危,三維绝則覆,四維绝則滅。……何

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又《淮南子·天文》則以東南、西南、東北、

西北四隅爲四維。 ⧫񝌟,讀爲“盜”。“五盜”以及後文“五審”“五臬”“五飾”“五

歌”等皆舉五行之數,具體內容簡文並無說解。 ⧫獄用無成,見《逸周書·皇門》,清華

簡本作“獄用亡成”。 ⧫ ,從雨,㓷聲,讀爲“臬”,訓爲“法”。《書·康誥》“汝

陳時臬”,孔傳:“汝當布陳是法。”五臬,或卽後文之“五常”,疑與《吕刑》之“五刑”

相當。 ⧫ ,從沝從貝,曾見於子彈庫帛書,舊釋爲“沁”,疑爲“湛”字異構,亦卽“沈”。

⧫迻,喻母歌部,讀爲定母月部之“滯”。“ 迻”,本輯《廼命二》又作“ 迻”,皆讀

“沈滯”。《楚辭·九辯》:“願沈滯而不見兮,尚欲布名乎天下。”此句意爲五法隱沒廢

止。 ⧫󀯏,讀爲“辭”,《說文》:“訟也。”五辭,見《書·吕刑》“師聽五辭”,孔

注:“五刑之辭。”孫星衍《書今古文注疏》則謂“五辭”卽“五聽”。《周禮·小司寇》:

“以五聲聽獄訟,求民情。一曰辭聽,二曰色聽,三曰氣聽,四曰耳聽,五曰目聽。”

【悦園】“臬”可讀為“埶(勢)”(參看胡敕瑞先生《試釋清華簡及金文中的“㓷”

——兼釋“朋埶”之“埶”》,《源遠流長:漢字國際學術研討會暨 AEARU 第三屆漢字文化

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7 年 6 月),“五埶(勢)”,似指五種形勢、勢位。

《管子·山至數》:“桓公問管子曰:‘請問國勢?’管子對曰:‘有山處之國,有氾下多
63
水之國,有山地分之國,有水泆之國,有漏壤之國,此國之五勢,人君之所憂也。’”

【耒之】 與“會”字形最為接近,如𠫑羌鐘“會”字作 ((《集成》157),中間


64
部分也是從水作,故該字有可能是“會”字,在簡文中用作“劊”,訓為斷絕。

【斯行之】與“ ”字類似之形見於燕陶文的一個從屮之字,徐在國先生《歷博藏戰
65
國陶文補釋》釋爲“薈”。

【潘燈】簡 9 整理者疑為“覆”之字,應為“澮”,从水,从會,會亦(省)聲。《爾

雅·釋水》:“水注溝曰澮。”《釋名·釋水》:“澮,會也,小溝之所聚會也。”句中“𦀚

63
悦園:《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1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0 月 28 日。
64
耒之:《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12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1 月 23 日。
65
斯行之:《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40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2 月 1 日。
42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傾)”當讀為“盈”。“澮盈”是指溝渠水滿外溢也。《孟子·離婁下》:“苟為無本,
66
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王寧】⧫疑此應該讀成一句,“晦朔枉違四維以 ”,“ ”字耒之先生釋“會”,

可信,此當讀為“缺(闕)”,“會”“缺”見溪旁紐雙聲、同月部音近,故“會𦀚”當讀

爲“缺(闕)盈”。 ⧫“ ”字整理者注中所言《楚帛書》之字作“ ”(甲 4.28),陳

茂仁先生在《楚帛書研究》中已經將此字隸定為“ ”,釋為“𣳦”,認為“𣳦卽今細字。”

其說似可信,故是否與此二字有關尚存疑。楚簡中有“񤺕”字,此字或省作“𣲲”,清華簡

《繫年》中用為“氾”,安大簡《詩經·柏舟》用為“髧(紞、𠆶)”,黃德寬先生釋此字

為“湛”(黃德寬、徐在國主編:《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 2019 年,127

頁注[三]),《集韻·平聲四·二十一侵》以“沈”“湛”同字,又以“霪(淫)”“湛”

同字,《上聲六·四十七寑》以“潭”“湛”同字,《去聲八·五十二沁》以“浸”“湛”

同字,蓋“沈”“湛”“淫(霪)”“潭”“浸”都是音近的字,可以通假,整理者釋“沈”

可能也受此字影響。本篇的該字寫作“ ”,從沝從貝,字形可釋作“浿”(音敗);《廼

命二》中的兩個字形分別作“ ”(簡 9)和“ ”(簡 13),從沝從悤,字形可釋作“漗”

(音悤),二者似乎沒有關係,說是一字或通假字都不好講通,而從《成人》和《廼命二》

的用法上看,二者顯為一字,這點整理者的看法正確,說明從貝、從悤,都該是一字。意者

“浿”所從的“貝”是“心”之形訛,蓋抄手所據底本比較古老,“心”“貝”寫法相近,

抄手誤識“心”為“貝”才寫成了楚簡文字中的“貝”。那麼此字本當是“沁”字,其或作

“漗”就好解釋,猶“沈子”卽“童子”“沖子”,“沈人”卽“童人”“沖人”一樣(董

珊:《釋西周金文的“沈子”和〈逸周書·皇門〉的“沈人”》,復旦網 2010 年 6 月 7 日),

“沈”(定紐侵部)、“童”(定紐東部)、“沖”(定紐東部),聲紐相同,東、冬、侵

三部通轉疊韻相近。“沁”(清紐侵部)、“漗”(清紐東部),也是聲紐相同、東侵通轉

疊韻相近,甚至有可能與“񤺕”同字或通假。“沁”“浸”“潛”古音同清紐侵部音近,疑

當讀“浸”“潛”,馬王堆帛書《十大經·立命》言“黃帝令力黑浸行伏匿,周流四國”;

《莊子·達生》:“至人潛行不窒。”“浸移”“潛移”卽暗中遷移的意思。《廼命二》簡

9“天命非 ,昌唯宜德”的前句當讀為“天命非浸(潛)”,則當為潛藏義。另外,“沁”

“遷”同清紐雙聲、侵元通轉疊韻,“沁迻”“漗迻”可讀“遷移”,《逸周書·官人》:

66
潘燈:《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17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1 月 23 日。
43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導之以利而心遷移。”《荀子·君道》:“與之舉措遷移,而觀其能應變也。”《廼命二》
67
簡 9 第一句讀“天明不遷”,亦通。

【田畯】五審,整理報告未作解釋。“五審”難以理解。我們認爲,“審”(侵部書母)

當讀爲“箴”(侵部章母)。《國語·楚語上》“莊王使士亹傅太子箴”,箴,或本作“審”。

“箴”指箴誡。《後漢書·崔駰列傳》:“或荒耽嗜欲,不恤萬機;或耳蔽箴誨,厭偽忽真。”
68
是“箴”和“蔽”並用之例,可供參考。“五箴信蔽”意爲各種箴誡被蒙蔽而不彰。

【质量复位】“四維以 傾”,“ ”應釋為“會”,疑讀為“危”,“危傾”在這


69
裡指“危險而將傾覆”之意,古書中也經常見到“危傾”一詞。

【my9082A】⧫“𦀚”可能讀爲“䋼”,《說文》《廣雅》訓“緩也”,文獻作“贏”
70
(王氏疏證)。

【my9082B】⧫猜测“會”可以讀作“頹”,“會”“貴”可通假(參《李家浩自選集》,
71
第 201 頁),古書有“綱維頹弛”“斯道或替,則憲綱其穨”。

【子居】⧫“荒寧”一詞,最早可見於約為西周晚期的《毛公鼎》(《集成》02841):

“汝毋敢荒寧,虔夙夕惠我一人。”之後見於春秋早期的《晉姜鼎》:“餘不叚荒寧,經雝

明德。”在先秦文獻中除整理者所言《尚書·無逸》外,還見於《尚書·文侯之命》:“惠

康小民,無荒寧。” ⧫“ ”當卽“񰥋”,為“往”字異體。殷商卜辭、西周金文未見稱

“枉”例,“晦朔枉違”意味著所用曆法與天象不符,所以自然會存在下文所說的“四維以

屈盈”。 ⧫以“ ”為“會”當是,“會”“厥”皆見母月部字,“會”“貴”相通(參

《古字通假會典》第 523 頁“屈與厥”條,濟南:齊魯書社,1989 年 7 月),“貴”“屈”

相通,“厥”“屈”相通,故“會”當可讀為“屈”,“會𦀚”可讀為“屈盈”,“屈盈”

卽“盈屈”,傳世文獻又作“盈詘”“贏絀”“盈縮”等,《成人》作“屈盈”蓋是為了押

韻的緣故。長沙子彈庫楚帛書《甲篇》:“惟□□□月,則盈絀不得其常。”馬王堆帛書《黃

帝書·十大經·觀》:“刑德皇皇,日月相望,以明其當,而盈屈無匡。”《國語·越語下》:

“贏縮轉化,後將悔之。……臣聞古之善用兵者,贏縮以為常,四時以為紀,無過天極,究

數而止。”韋昭注:“贏縮,進退也。”《六韜·龍韜·軍勢》:“當天地盈縮,因以為常。”

67
王寧:《讀清華簡<成人>散札》,復旦大學出土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9 年 12 月 4 日,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4497。
68
田畯:《清華簡九〈成人〉第二段管見(二)》,田畯讀書微信公眾號 2019 年 11 月 28 日。
69
质量复位:《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46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2 月 1 日。
70
my9082:《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47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2 月 1 日。
71
my9082:《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49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2 月 2 日。
44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吕氏春秋·執一》:“故凡能全國完身者,其唯知長短、贏絀之化邪。” 《戰國策·秦

策三》:“進退、盈縮、變化,聖人之常道也。”《文子·精誠》:“歲星盈縮,不居其常。”

《淮南子·俶真訓》:“是故至道無為,一龍一蛇,盈縮卷舒,與時變化。”《淮南子·時

則訓》:“孟春始贏,孟秋始縮。”高誘注:“贏,長也;縮,短也。”《史記·天官書》:

“歲星贏縮,以其捨命國。所在國不可伐,可以罰人。其趨舍而前曰贏,退舍曰縮。”《索

隱》:“案:《天文志》曰‘凡五星早出為贏,贏為客;晚出為縮,縮為主人。五星贏縮,

必有天應見杓也。’”《說苑·辨物》:“天文列舍盈縮之占,各以類為驗。”皆其辭例。

⧫“四維”卽《淮南子·天文》所記“四維”,《淮南子·天文》:“帝張四維,運之以鬥,

月徙一辰,複反其所。……子午、卯酉為二繩,醜寅、辰巳、未申、戌亥為四鉤。東北為報

德之維也,西南為背陽之維,東南為常羊之維,西北為蹄通之維。……日冬至,日出東南維,

入西南維;至春、秋分,日出東中,入西中。夏至,出東北維,入西北維,至則正南。”因

為四維用於紀時,故有盈屈,先天則為“盈”,後天則為“屈”。 ⧫春秋以降,如《成人》

這樣舉數成文的情況卽逐漸流行,如《吕刑》稱“五刑”“五罰”“五過”“五極”,《洪

範》稱“五事”“八政”“五紀”“三德”“六極”,《逸周書·大匡》稱“九則”“八宅”

“六位”等皆是,由此也可見《成人》的成文時間當不早於春秋時期。在《周禮》中,有一

種與《吕刑》不同的“五刑”說,《周禮·秋官·大司寇》:“以五刑糾萬民:一曰野刑.上

功糾力;二曰軍刑,上命糾守;三曰鄉刑,上德糾孝;四曰官刑,上能糾職;五曰國刑,上

願糾暴。”若比之於《周禮》的五刑說,則《成人》的“五盜”或也可考慮是指野盜、軍盜、

鄉盜、官盜、國盜。 ⧫“五審”則是對“五盜”的審訊。 ⧫“獄用無成”於先秦文獻除《成

人》外僅見於整理者所引《皇門》篇。 ⧫《說文·沝部》:“沝,二水也。闕。凡沝之屬

皆從沝。”所說的“沝”或卽是整理者所舉各從沝字的聲符,考慮到不是什麼東西放到水中

都會沉,故這個“沝”疑當是“浸”字的異體,無論何物浸於水中皆為浸,故從“沝”的字

多可讀為侵部字,《集韻·沁韻》:“浸,或作湛。”可見浸、湛、沈皆可通,由此回顧清

華簡一《楚居》的“񤺕郢”,筆者《清華簡〈楚居〉解析》曾言:“疑當卽楚地“湫”,劉

彬徽、何浩先生認為“菽與椒可通假,椒又可通湫。楚有以‘湫’為名之地。《左傳》莊公

十九年載:楚文王‘敗黃師於踖陵,還及湫。’杜注:‘南郡鄀縣東南有湫城。’可知湫城

是在今鐘祥縣北偏西的漢水東岸。”……湫郢當卽湫城,在今鐘祥縣北偏西的漢水東岸。”

現在旣然可知“񤺕”可讀為“沈”,則“񤺕郢”疑卽《左傳·桓公八年》的“沈”,《左傳·桓

45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公八年》:“夏,楚子合諸侯於沈鹿,黃、隨不會。”杜預注:“沈鹿,楚地。”先秦諸地

名尾碼“鹿”者,多為林麓,故沈鹿當卽沈地之麓,此沈地或卽在今湖北省沙洋縣沈集鎮一

帶。《成人》的“浸”可讀為“寢”,訓為息、止,《莊子·天下》:“禁攻寢兵,救世之

戰。”成玄英疏:“寢,息也。”《說文·宀部》:“寑,臥也。”段玉裁注:“引伸之凡

事止亦曰寢。”《漢書·禮樂志》:“漢典寢而不著,民臣莫有言者。”顏師古注:“寢,

息也。” ⧫“迻”可讀為“弛”,《說苑·敬慎》:“先王道缺,刑法弛。”故“五臬寢

弛”猶言“五法息弛”。 ⧫《周禮·秋官司寇·小司寇》:“凡命夫命婦,不躬坐獄訟。”

《左傳·昭公十二年》:“昭子朝,而命吏曰:婼將與季氏訟,書辭無頗。”《國語·晉語

七》:“公謂羊舌赤曰:‘寡人屬諸侯,魏絳戮寡人之弟,為我勿失。’赤對曰:‘臣聞絳

之志,有事不避難,有罪不避刑,其將來辭。’言終,魏絳至,授僕人書而伏劍。”韋昭注:

“辭,陳其辭狀。”《荀子·正名》:“說合於心,辭合於說。”楊倞注:“成文為辭。”

皆可證“五辭”顯然不會是“五聽”。關於“五辭不聽”還可參看清華簡一《皇門》:“弗

畏不祥,不肯惠聽亡辠之辭。”《逸周書·皇門》作“作威不詳,不屑惠聽無辜之辭。”也
72
可見《皇門》與《成人》的成文時間相近。

【黃德寬】⧫《成人》第 9—10 號簡曰:“五 (臬) (沈)迻(滞),五󀯏(辭)不聖(聽) 。”

句中“ 迻”之“ ”, 注釋者認為其字從沝從貝,疑為“湛”字異構,亦即“沈”字。

“ ”釋作“湛(沈)”字異體應無疑義,這個異體只是將所“湛(沈)”之物變為“貝”而

已。
《迺命二》第 13 號簡有“ (沈)迻不懽(勸)”一語,根據“天命非 (忱)”,
可知“迻”

即“沈迻”,也即《成人》之“ 迻”,“ ”與“ ”二者都是“湛(沈)”字異體。 ⧫“沈

迻”之“迻”疑讀作“滯”,“迻”為餘紐歌部字,“滯”是定紐月部字,二字聲紐皆為舌

頭音,韻部對轉,讀音近同。“沈滯”一詞見於先秦典籍,“沈”指沈沒;“滯”有積聚、

凝滯、廢棄等義。《國語·周語下》: “氣不沈滯,而亦不散越。”韋注: “沈,伏。滯,

積也。”楚辭《九辯》:“願沈滯而不見兮,尚欲布名乎天下。”王逸注: “思欲潛匿,自

屏棄也。”《國語·楚語下》: “夫民氣縱則底,底則滯,滯久而不振,生乃不殖。”韋昭

注: “滯,廢也。”參考以上文獻訓釋,
《成人》“五 (臬) (沈)迻(滞) ”,指“五 (臬) ”

沈沒廢止而不用;此外,《成人》篇注釋釋文引述長沙子彈庫帛書乙篇第二部分“倀(長)

曰青[陽]榦,二曰未<朱>明񕟉(單),三曰翏黃難,四曰 (沈)墨榦。”一條材料,並指出這

72
子居:《清華簡九〈成人〉解析》,中國先秦史網,2020 年 1 月 26 日,
https://www.xianqin.tk/2020/01/26/899/。
46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段文字中舊釋“沁”的字疑釋“ ”,即“湛(沈)”字。根據帛書較為清晰的照片,可以辨

認出該字確實從水從貝,注釋將這個字改釋為“ ”, 讀作“湛(沈)”,是可取的。帛書

所附圖形中的四木,是代表四方四時的標誌。按照注釋的意見,四木之名前兩字分別是“青

陽、朱明、膠黃、沈墨”,皆與顏色相關,與帛書四木的顏色相配。“沈墨”指深黑色。《周

禮·考工記·弓人》: “筋欲敝之敝,漆欲測,絲欲沈。”鄭玄注: “測猶清也。”孔廣森

引《爾雅·釋言》謂“測”當訓“深”。“沈”,鄭玄注: “言如在水中時色。”賈公彥疏:

“言絲欲沈,則據乾燥時,色還如在水湅之色。”“沈”與“測”皆表示色澤深。“沈墨”

代表北方也見於文獻。《淮南子·道應訓》: “若我南遊乎岡之野,北息乎沉墨之鄉,西窮

窅冥之黨,東開鴻濛之光,此其下無地而上無天, 聽焉無聞,視焉無矚。”這裡提到四方
73
之地,“沉墨之鄉”代表北方之地,可為楚帛書北方之木稱作 “沈墨”提供一條旁證。

【單育辰】考察了楚簡中的“ ”“ ”“ ”“ ”“漗”諸字,它們在辭例上應

釋為“沈(湛)” “忱”一類字,又考察了新出現的清華簡《封許之命》及《四告》中的

“ ”,追溯到子彈庫楚帛書、上博簡《用曰》,以及西周中期金文中的“ ”字,結合學

者的論證,認為“ ”“ ”“ ”等字象把心或禾或貝投入水中沈祭之“沈”狀,“ ”
74
“漗”所從的“悤”應是“心”之訛變,而不是聲符。

【按】⧫𥥁:整理者認為卽“񅖃”之省,同“寧”。 ⧫ :整理者認為從走,󀅍聲,讀

爲“枉”;“子居”認為“ ”當卽“񰥋”,為“往”字異體,“晦朔枉違”意味著所用曆

法與天象不符。按:子居說是。 ⧫ 񤨉:整理者認為形同《說文》“韙”字古文,讀爲“違”,

枉、違同義,此皆指晦朔不正。 ⧫四維:整理者指是國之四綱;“子居”認為“四維”卽

《淮南子·天文》所記“四維”。按:今暫存疑。 ⧫ :整理者隸定為“ ”,疑爲“覆”

字,一說“ ”卽上博簡《卜書》簡四之“󇂍(深)”,讀爲“沉”,或疑“ ”卽𠫑羌鐘

之“會”字,讀爲“潰”;“耒之”認為 字有可能是“會”字,在簡文中用作“劊”,訓

為斷絕;王寧從之釋“會”,此當讀為“缺(闕)”,故“會𦀚”當讀爲“缺(闕)盈” ;

“質量復位”釋為“會”,疑讀為“危”,“危傾”在這裡指“危險而將傾覆”之意;“my9082”

認為“會”可以讀作“頹”,“會”“貴”可通假;“子居”認為以“ ”為“會”當是,

“會”當可讀為“屈”,“會𦀚”可讀為“屈盈”,“屈盈”卽“盈屈”,《成人》作“屈

73
黃德寬∶《清華簡新見“湛(沈)”字說》,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1 期(第 35 卷),2020 年。
74
單育辰:《由清華簡<封許之命><四告>釋四十二年逑鼎“ ”字考》 ,西南大學出土“書”類文獻研究
高端學術論壇,2021 年 3 月 27 日。
47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盈”蓋是為了押韻的緣故 ;“斯行之”認為與“ ”字類似之形見於燕陶文的一個從屮之

字,釋爲“薈”;“潘燈”認為應為“澮”,从水,从會,會亦(省)聲。按:暫從潘燈隸

定為“澮”。 ⧫𦀚:整理者認為從糸,呈聲,疑讀爲 “傾”;“潘燈”認為“𦀚(傾)”

當讀為“盈”,“澮盈”是指溝渠水滿外溢也;“my9082”認為“𦀚”可能讀爲“䋼”,訓

“緩也”,文獻作“贏”。按:暫存疑。 ⧫񝌟:整理者讀爲“盜”。 ⧫獄用無成:見《逸

周書·皇門》,清華簡本作“獄用亡成”。 ⧫五審:田畯認為“審”當讀爲“箴”,“箴”

指箴誡,“五箴信蔽”意爲各種箴誡被蒙蔽而不彰;“子居”認為“五審”則是對“五盜”

的審訊。按:暫從“子居”說。 ⧫ :整理者認為從雨,㓷聲,讀爲“臬”,訓爲“法”,

五臬,或卽後文之“五常”,疑與《吕刑》之“五刑”相當;“悅園”認為“臬”可讀為“埶

(勢)”,“五埶(勢)”,似指五種形勢、勢位。按:暫從整理者說。 ⧫ :整理者認

為從沝從貝,舊釋爲“沁”,疑爲“湛”字異構,亦卽“沈”;王寧認為楚簡“񤺕”字,或

省作“𣲲”,清華簡《繫年》用為“氾”,安大簡《詩經·柏舟》用為“髧(紞、𠆶)”,

黃德寬先生釋此字為“湛”,本篇的該字寫作“ ”,從沝從貝,字形可釋作“浿”(音敗),

意者“浿”所從的“貝”是“心”之形訛;“子居”認為《說文·沝部》所說的“沝”或卽

是整理者所舉各從沝字的聲符,這個“沝”疑當是“浸”字的異體;單育辰認為“ ( )”

“ ” ”這些字大概就是象把心或貝或禾投入水中沈祭之“沈”狀,因爲所投之物的不同

而造成上述種種異體。按:釋“沈”是。 ⧫迻:整理者讀爲 “滯”,“ 迻”又作“ 迻”,

皆讀“沈滯”;“子居”認為“迻”可讀為“弛”。按:從整理者說。 ⧫󀯏:整理者讀爲

“辭”,《說文》:“訟也。”五辭,見《書·吕刑》“師聽五辭”。

簡 10

說明:本簡上端完整,末字殘半,衍字 1,共 33 字。

釋文:

{不}聖(聽)。非天񤬫(作) (閔),隹(惟)民昌(猖)兇,不񩋫(市<持>)故 (常),咸𬀓(揚)

亓(其)又(有)港(訟)。天㤅(愛) (殘)民之命,甬(用) (昧)見(現)之袄(妖)羕(祥)𥜍(厲)

[袄](妖)【10】

48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集釋:

【整理者 2019】{不}聖(聽)。非天񤬫(作) (吝),隹(惟)民昌(猖)兇,不񩋫(循)故

(常),咸𬀓(揚)亓(其)又(有)港(訌)。天㤅(愛) (賤)民之命,甬(用) (物)見(現)之

袄(妖)羕(祥),𥜍(賴)[袄](妖)

⧫簡 10 首字“不”,蓋涉簡 9 末字而衍。以上五句句末之“(型)刑”“𥥁(寧)”“𦀚”

“񂨓(成)”“聖(聽)”押耕部韻。 ⧫ ,從疒,從目,文聲,讀爲“吝”,悔吝也。一說“ ”

爲來母文部,可讀爲定母文部之“殄”,清華簡《皇門》“𢘅(媢)夫先受吝罰”,傳本作“媚

<媢>夫先受殄罰”,孔注:“殄,绝其世也。”又《書·酒誥》:“天非虐,惟民自速辜。”

《吕刑》:“非天不中,惟人在命。”皆可參看。 ⧫񩋫,新見字形,其上從止,下從人,本

篇兩見,疑爲“循”字。簡 29“以񩋫(循)興(繩)下蚘(尤)”一語可證。 ⧫ ,卽“常”。

《國語·越語下》“無忘國常”,韋注:“舊法。” ⧫港,從巷聲,與“訌”同爲匣母東

部。《詩·召旻》“蟊賊內訌”,鄭箋:“訌,爭訟相陷入之言也。”此句意爲民不遵循舊

有法度,反而傳揚其訟相陷之言。 ⧫ ,同“𾆼”,卽“翦”字,疑讀爲“賤”。 賤民,

見《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高陽賤民酈食其。”又清華簡《芮良夫毖》:“民之俴(賤)

矣,而隹(惟)啻(帝)爲王。” ⧫ ,又見於簡 20、30,與楚文字中的部分“則”字同形,

但與本篇的“則”字區别明顯,字可分析爲從񜗛,勿聲,蓋爲“物色”之“物”的專字。此

用爲名詞,指具有標識性的事物。《左傳》定公十年“叔孫氏之甲有物,吾未敢以出”,杜

注:“物,識也。” ⧫𥜍,從示,萬聲,讀爲“賴”,憑藉也。 ⧫“𥜍”下一字殘半,疑爲

“祅”字。

【單育辰】⧫整理者讀為“吝”或“殄”的字,從典籍用字習慣看,讀為“閔”更好。

“閔”有憂患、兇喪的意思,《詩·邶風·柏舟》:“覯閔旣多,受侮不少”、《左傳·宣

公十二年》:“寡君少遭閔凶,不能文”。 ⧫ “ ”可讀為“殘”,是動詞,殘害的意思。

⧫“愛”是吝惜的意思。此句言天吝惜殘害民眾之命。75

【麒麟兒】《成人》簡 10“天㤅(愛) (賤)民之命,甬(用) (物)見(現)之袄(妖)羕

(祥)”,其中的“見”字整理者括讀為“視。該字作“ ”,從本篇“視”與“見”字形的

區別來看,當爲“見”字。但從文義來看,此處看作“視(示)字”訛書似較好。傳世文獻

中“視”與“示”關係密切,《詩經·小雅·鹿鳴》:“視民不恌”,鄭箋云:“視,古示

75
單育辰:《清華九〈成人〉釋文商榷》,《中國文字》第三期,2020 年 6 月。
49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字。”孔穎達云:“古之字,以目示物,以物示人,同作視字。”簡文的“視”卽是“以物
76
示人”之“視”。
77
【潘燈】“ ”字當為“戚”,“戚民”卽“親民”也。

【王寧】⧫先秦書無“賤民”之說。“ ”疑是“㦰”字的異構,讀為“纖”,《說文》:

“纖,細也”,“纖民”卽“細民”。《莊子·庚桑楚》:“今以畏壘之細民而竊竊欲俎豆

予于賢人之閑,我其杓之人邪?”《晏子春秋·諫下》:“遂欲滿求,不顧細民,非存之道”、

“傲細民之憂,而崇左右之笑,則國亦無望已”。《韓非子·和氏》:“大臣苦法而細民惡

治也。當今之世,大臣貪重,細民安亂,甚于秦、楚之俗。”細民卽小民。 ⧫ 當分析為

從疒盿聲,是《詩·大雅·桑柔》“多我觏 ”之“ ”的或體,字或作“痻”“𤵤”。《桑

柔》鄭箋、《玉篇·疒部》並云:“ ,病也。” ⧫“񩋫”寫作“ ”(簡 10)、“ ”(簡

29),本書《漢語拼音檢字表》注音 xún。疑此卽甲骨文“ (先)”(合集 21099)字,“先”

“循”心邪旁紐雙聲、同文部疊韻,讀音最近。蓋楚簡文字中或承襲一些較古的字形鳥法,

這兩個“先”字當是其一例。注音當為 xiān,通假作“循”。 ⧫“ ”當卽“䀛”字異體,

楚簡文字中一般用“勿”為“物”,其例極多(參白於藍:《簡帛古書通假字大系》,福建

人民出版社 2017 年,846-848 頁),然用“䀛”為“物”者不見,本篇簡 7 之“ (選)

勿(物)”亦用“勿”為“物”,故此“䀛”讀為“物”可疑,亦恐與“物色”無關。《說

文》:“䀛,目冥遠視也。从目勿聲。一曰久也。一曰旦明也。”段註:“《漢書·敘傳》:

‘昒昕寤而仰思’,孟康曰:‘昒昕,早旦也。’韋昭曰:‘音妹。又音忽。’《司馬相如

傳》:‘曶爽闇昧得燿乎光明。’司馬貞引《三蒼》:‘曶爽,早朝也。音妹。’《字林》

音忽(寧按:此亦司馬貞所引)。然則昒、曶一字也,與昧同,故日部有昧無昒。”䀛、昒、

㫚、忽、眛、昧、妹都是音近可通的字。在簡文中疑當讀為“昧”,暗也。“昧見”卽暗中
78
顯現;“昧情”猶言隱情;“昧觀之”卽暗中觀察之。

【田畯】⧫整理報告將“港”讀爲“訌”,將“揚其有訌”解爲“傳揚其爭訟相陷之言”。

今按:雖然後來“內訌”是常用詞,但“訌”在先秦秦漢中實際使用只有一次,卽《詩·大

雅·召旻》“蟊賊內訌”,沒有見到“有訌”的用例。“揚其有訌”似不甚通順。我們懷疑,

“港”或許可以讀爲“訟”。“港”从“巷”(東部匣母)聲,“訟”从“公”(東部見母)

76
麒麟兒:《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11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1 月 23 日。
77
潘燈:《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18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1 月 23 日。
78
王寧:《讀清華簡<成人>散札》,復旦大學出土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9 年 12 月 4 日,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4497。
50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聲,古音很近。早期文獻中“共”聲、“公”聲的字均常與“工”聲的字通用(張儒、劉毓

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 年,第 328、329-330 頁)這爲

“共”聲、“公”聲的字通用提供了間接例證。“咸揚其有訟”意爲皆掀起爭訟。 ⧫這一

節應當斷句爲:“天㤅(愛)賤民之命,甬(用) (現)之祅(妖)羕(祥)𥜍(賴)[袄](妖?),卑

(俾)民毋憃。” ⧫“𥜍”當讀爲“厲”,指災禍或病疫,與“妖”義近。《吕氏春秋·開

春論·察賢》:“雪霜雨露時,則萬物育矣,人民修矣,疾病妖厲去矣。”可參看。 ⧫“憃”

應當讀作“蠢”,卽《尚書·大誥》“西土人亦不靜,越茲蠢”、《詩·小雅·采芑》“蠢

爾蠻荊”、《墨子·兼愛下》“蠢茲有苗,用天之罰”之“蠢”。看整理報告的注釋,可能

是將“𥜍(賴)[袄](妖)卑(俾)民毋憃。”理解爲“憑藉妖祥使民不迷”。但問題是,“賴妖

俾民毋憃”不符合古漢語的表達習慣。按古漢語的表達習慣,“俾民毋憃”應當自成一句。

所以,無論“ ”是不是“祅”,是否與前文“祅(妖)羕(祥)”的“妖”重複,都應當將“甬

(用) (現)之祅(妖)羕(祥)𥜍(厲)[祅](妖?)”讀作一句,意爲“因此向民展示各種妖祥虐
79
害”。

【布之道】簡 10、29 整理者釋爲“循”的字從字形上看似乎應釋爲“茍”(卽沒有“口”

形的寫法)。相關字形參:清華竹簡五《厚父》“民弋(式)克共(恭)心△(敬)愄(畏)。09”

和“民弋(式)克 12△(敬)惪(德),母(毋)湛于酉(酒)。13”“△”在簡本中讀爲“敬”。

清華竹簡九《成人》:“不△(敬)古(故)常。10”,又“㠯(以)△(敬)興(繩)下(去)(此從
80
“ee”先生之說)蚘(尤)。29”

【翳堂】“先”聲與“孫”聲、“巽”聲可通:《左傳》“先軫”在銀雀山漢簡、《漢

書•藝文志》中作“孫軫”,《漢書•田廣明傳》“公孫勇”在國三老袁良碑中作“公先勇”,

《說文》“毨”讀若“選”。“孫”聲、“巽”聲與“寸”聲可通:《禮經》鄭玄注載今古

文經“僎”“遵”異文,楚文字“灷”聲字旣通“遜”又通“寸”“尊”“遵”。“遵”“循”

音近義通,古書中有“遵”“循”異文,故《成人》“񩋫”字黃德寬先生讀“循”、李守奎
81
先生讀“遵”其實一也。

【子居】⧫“昌”當訓為舉、起,《國語·晉語五》:“處父如衛,反,過寧,舍於逆

旅寧嬴氏。嬴謂其妻曰:‘吾求君子久矣,今乃得之。’舉而從之。”韋昭注:“舉,起也。”

79
田畯:《清華簡九〈成人〉第二段管見(二)》,田畯讀書微信公眾號 2019 年 11 月 28 日。
80
布之道:《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37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1 月 29 日。
81
翳堂:《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82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20 年 12 月 28 日。
51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逸周書·祭公》:“王拜手稽首黨言。”清華簡一《祭公》作“王拜稽首舉言。”《尚書·皋

陶謨》:“禹拜昌言曰:俞。”《孟子·公孫丑上》趙岐注引作“禹拜讜言。”可證“舉言”

卽“黨言”“昌言”,故“昌凶”卽“起凶”,《周易·姤卦》:“九四:包無魚,起凶。”

卽“起凶”辭例。 ⧫“故常”一稱,先秦文獻另見於清華簡七《越公其事》第九章:“及

凡庶姓、凡民司事爵位之次敘、服飾、群物品采之愆於故常。”《莊子·天運》:“變化齊

一,不主故常。”又作“常故”,見上博簡四《柬大王泊旱》:“君王元君,不以其身變厘

尹之常故;厘尹為楚邦之鬼神主,不敢以君王之身變亂鬼神之常故。”《文子·上禮》:“常

故不可循,器械不可因。”考慮到清華簡各篇的關係,則這個詞很可能是由《成人》影響至

《越公其事》,由《越公其事》影響至《莊子》《文子》《柬大王泊旱》的。 ⧫ “㤅”當

讀為“哀”(《古字通假會典》第 485 頁“哀與愛”條,濟南:齊魯書社,1989 年 7 月),

《尚書·召誥》“天亦哀於四方民,其眷命用懋。”可參看。 ⧫網友“ee”(單育辰)指

出:“簡 10“天愛賤民之命”整理者讀為“賤”的字,可讀為“殘”,言天吝惜殘害民眾

之命。”所說當是,唯“殘”似以訓為殘餘為宜。《吕氏春秋·權勳》:“若殘豎子之類,

惡能給若金?”高誘注:“殘,餘也。”故“殘民”猶言“餘民”,清華簡二《系年》第四

章:“乃先建衛叔封於康丘,以侯殷之餘民。” ⧫“ ”當卽是特指怪物、妖物,所以有

整理者注所言“具有標識性的事物”,《史記·齊悼惠王世家》:“相舍人怪之,以為物。”

《索隱》:“姚氏雲:物,怪物。” ⧫《集韻·祭韻》:“鬼災曰禲,《春秋傳》:‘鬼

有所歸,乃不為禲。’或省通作厲。”所以“𥜍妖”完全可以讀為原字,卽“厲妖”,猶言

“妖厲”,《吕氏春秋·察賢》:“人民修矣,疾病妖厲去矣。”整理者注所引《荀子·宥

坐》實是在引用《詩經·小雅·節南山》:“天子是毗,俾民不迷。”由“俾民不迷”與“俾

民毋憃”句式的相似卽可見二者很可能成文時間相近,筆者《先秦文獻分期分域研究之二 實

詞篇(一)》分析《節南山》約成文於春秋前期末段,正與前文解析內容分析《成人》的成
82
文時間相近,兩者約只有七十年左右的時間差。

【許文獻】關於簡 10、29 的兩個疑例,其形為: (簡 10)、 (簡 29), 學界對

此二字之釋讀,或存異說:原整理者疑為“循”;王寧先生疑其為“先”之古形;“布之道”

先生則釋為“苟”(沒有口形的寫法)。諸家之說,皆有其理據,不過,在釋形上,似乎都

有不易解釋之處,例如:其上从止,下似从人,倘釋作“先”,似少了一筆;若釋為“苟”,

82
子居:《清華簡九〈成人〉解析》,中國先秦史網,2020 年 1 月 26 日,
https://www.xianqin.tk/2020/01/26/899/。
52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則筆法或異,如“布之道”先生所引之清華簡例: (清華《厚父》簡 9),其上方飾物之

寫法,大抵是起筆向下往內折回,同批簡“敬”字也是有作此寫法者,例如: (清華《治

政之道》簡 12),但《成人》簡此二例上方二筆為直撇、直書,幾無折回之筆勢,因此,

倘釋从苟,似有再作補證之空間;至於楚簡“循”字更是尚難覓得相類之例,此字釋“循”

也許仍有其可能性,但此中之字形發展關鍵環節,尚待方家高見。有鑑於此,今姑呈一不成

熟之假說,聊作屑末陪襯之言:竊疑《成人》簡此二例或即“旅”字,此可從以下幾個現象

來作觀察:首先,楚簡“旅”字所从旌旗之形,或有訛近“止”形者,例如: (曾侯乙簡

119)、 (包山簡 4),此字形之發展現象,自西周金文以下即陸續可見其例,而為《說文》

古文與傳抄古文之所本,例如: (縈伯簋)、 (薛子仲安簠)、 (曾伯 簠)、 (《說

文》“旅”字古文)、 (《汗簡》)、 (《古文四聲韻》)、 (《古文四聲韻》)。

“旅”字此類訛从止之形,即與《成人》簡此二例上方之形構大抵相同,尤其包山簡 4 例最

是相近,連“止”形之筆法都極其相類,另外,楚簡其他从 諸例,其訛近止者,亦不乏其

例,例如: (包山簡 3“族”)、 (包山簡 163“族”)、 (包山簡 191“族”)。因

此,《成人》簡此二例上方所从類近“止”形之構,似乎有釋作“ ”之可能,此乃字形

方面值得觀察之第一個重點;其次,“旅”字所从止形之下方橫筆在清華此一批簡中,亦可

見直筆與曲筆並見者,這可解釋《成人》簡此二例應是屬於此類異寫現象,例如: (清華

《治政之道》簡 10)、 (清華《治政之道》簡 39),可見“ ”旁在戰國文字中,除了

訛从止形外,其“止”形末筆另有筆畫曲直異寫之勢,此乃可資觀察之第二個現象;另外,

“旅”字下方亦有省从一人或以一人駕車者,例如: (《合集》27875)、 (竹旅卣)、

(亞若癸戈)、 (乍冊 卣)、 (堇伯鼎)、 (伯晨鼎)。這可能就是簡文此字僅从

一“人”形之所本,換言之,簡文此字倘釋為“旅”,則其所从單一“人”形,即沿承此字

形發展路線而來。綜上所述之三項字形發展現象,可知簡文此字若釋作“旅”,也許有其可

能性,其實,“旅”字在簡文辭例中,倘逕讀如本字,亦可通,可分訓作“陳述”與“次序”:

如簡 10 例云“非天作吝,惟民猖凶,不旅故常,咸揚其有訌”,此“旅”字即可訓作“陳

述”,其猶《尚書•召誥》:“太保乃以庶邦冢君,出取幣,乃復入,錫周公曰:拜手稽首,

旅王若公。”孔傳:“陳王所宜順周公之事。”又《尚書•序》:“周公既得命禾,旅天子

之命,作《嘉禾》。”孔傳:“已得唐叔之禾,遂陳成王歸禾之命。”此“陳述”義適可與

下文“揚”、“訌”字相呼應,俱指“言辭傳達”上之核心義。且值得注意的是,傳世文獻

53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所習見“不主故常”一詞,通常講的多是比較正面之作法,例如:《莊子•天運》:“其聲

能短能長,能柔能剛,變化齊一,不主故常。”成玄英疏:“齊變化之一理,豈守故而執常。”

故在簡文此處若言與其或謂義近之“不循故常”,反而變成贊揚其民之作為,則似又與“民

猖凶”之文意稍有格扞矣,因此,簡 10 此句之“不旅故常”,應該是其“猖凶”之因,若

然,則疑此句應是講其民不當之作法,換言之,“旅”似應訓作“陳述”,講白些,就是“闡

明”,“故常”則應解作“常例”,故此句應可譯作“民不闡明舊有之常例或做法,卻傳揚

其爭訟相陷之言”;至於簡 29 例,其簡文辭例云“后,朕盡告汝,吉凶不易,恪哉毋怠,

毋敗朕刑,以旅繩下尤”,此“旅”字更可逕訓作“序”,其猶《儀禮•燕禮》:“賓以旅

酬於西階上。”鄭玄注:“旅,序也。以次序勸卿大夫飲酒。”在此猶有調整或安排準繩內

容之謂,亦猶《後漢書•曹褒傳》:“褒既受命,乃次序禮事。”如此看來,網路發言者“ee”

將“下”讀為“去”,似乎更為妥適,故簡文此句當有“次序準繩以除去過錯”之意。比較

可惜的是,目前楚系“旅”字仍罕有省从一人者,在直接字形證據上,尚猶有闕,其釋“循”
83
之可能性仍不能排除,茲暫釋如上。

【趙平安】陶文 字去掉土和貝旁就變成了 ,《競建內之》 去掉土旁和左邊的豎

筆就變成了 形。 和 就是市的初文的寫法,它和 的結構是高度一致的,完全可以判

定為同一個字。因此從字形上看,我們可以把 釋為市。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 ·

德經》: “我恒有三𤥯(寶) ,市而𤥯(寶)之。”北大簡《老子》作“我恒有三𤥯(寶) ,侍

而𤥯(寶)之。”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中的這個“市”、北大簡《老子》中的這個“侍”,

今本寫作“持”。說明市、侍、持是可以通用的。《說文》市字從“之省聲”,而侍、持從

“寺聲”,寺從“之聲”,雖然聲符所處層級不同,實際上,歸根結底,是擁有一個共同的

聲符。 市、侍、持,古音很近,可以通假,是很自然的。持是古代關於手的應用得最廣泛

的詞,凡與手有關的, 幾乎都可以用持。所持的,可以是具體的東西,也可以是抽象的東

西。其中有一種用法,就是當 “守”講的。如《左傳·昭公十九年》: “楚不在諸侯矣,

其謹自完也,以持其世而已。”楊伯峻注: “持,守也,保也。”《國語·越語下》: “範

蠡進諫曰: ‘夫國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傾,有節事。’”韋昭注: “持, 守也。”《戰

國策·秦四·頃襄王二十年》: “王若能持功守威,省攻伐之心而肥仁義之(誡)[地],使

無複後患,三王不足四,五伯不足六也。”“持公守威”,持與守相對,與守義相近。《墨

83
許文獻:《清華玖<成人>“旅”字試說》,簡帛網,2020 年 5 月 1 日,
http://m.bsm.org.cn/view/19436.html。
54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子·七患》“仕者持祿,遊者愛交,君修法討臣,臣懾而不敢拂,四患也。”持是守住、保

持的意思。《荀子·榮辱》: “義之所在,不傾于權,不顧其利,舉國而與之不為改視,重

死、持義而不橈。”持猶守義。《呂氏春秋·慎大》: “勝非其難者也,持之其難者也。”

高誘注: “持,猶守也。”《孟子·公孫丑上》兩見“持其志,無暴其氣”,焦循正義引《呂

氏春秋·慎大篇》高誘注: “持,守也。”持用為守義,可以說是很常見的用法。《成人》

“持古常”等於說“守古常”。《論衡·程材篇》: “聰慧捷疾者,隨時變化,學知吏事,

則踵文吏之後,未得良善之名。守古循志,按禮修義,輒為將相所不任,文吏所毗戲。”其

中守古與《成人》持古 常相當,循志與《孟子》持其志近似。《漢書·蕭望之傳》: “初,

宣帝不甚從儒術,任用法律,而中書宦 官用事。中書令弘恭、石顯久典樞機,明習文法,
84
亦與車騎將軍高為表裡,論議常獨持故事,不從望之等。”持故事也可以和持古常類比。

【按】⧫ :整理者隸定為“ ”,從疒,從目,文聲,讀爲“吝”,悔吝也,一說“ ”

可讀爲 “殄”;單育辰讀為“閔”,“閔”有憂患、兇喪的意思;王寧分析為從疒盿聲,

是 “ ”的或體,字或作“痻”“𤵤”。按:當從單育辰說。 ⧫昌:整理者括讀為“猖”;

“子居”認為當訓為舉、起,“昌凶”卽“起凶”。按:整理者說是。 ⧫񩋫:新見字形,

整理者認為其上從止,下從人,本篇兩見,疑爲“循”字;王寧疑此卽甲骨文“ (先)”

字,“先”“循”讀音最近,注音當為 xiān,通假作“循”;“翳堂”認為“先”聲與“孫”

聲、“巽”聲可通,“孫”聲、“巽”聲與“寸”聲可通,楚文字“灷”聲字旣通“遜”又

通“寸”“尊”“遵”,“遵”“循”音近義通,故《成人》“񩋫”字黃德寬先生讀“循”、

李守奎先生讀“遵”其實一也;“布之道”認為應釋爲“茍”(卽沒有“口”形的寫法);

許文獻疑《成人》簡此二例或即“旅”字,目前楚系“旅”字仍罕有省从一人者,在直接字

形證據上,尚猶有闕,其釋“循”之可能性仍不能排除;趙平安釋“市”,讀爲“持”。按:

當如趙平安說。 ⧫ :整理者認為卽“常”。 ⧫港:整理者認為從巷聲,與“訌”同爲匣

母東部,《詩·召旻》鄭箋:“訌,爭訟相陷入之言也。”;田畯認為“港”或許可以讀爲

“訟”,“咸揚其有訟”意爲皆掀起爭訟。按:田畯之說可從。 ⧫ :整理者認為同“𾆼”,

卽“翦”字,疑讀爲“賤”;單育辰認為“ ”可讀為“殘”,是動詞,殘害的意思,“愛”

是吝惜的意思;“子居”從之讀“殘”,“殘民”猶言“餘民”;“ 潘燈”認為“ ”字

當為“戚”,“戚民”卽“親民”也 ;王寧認為先秦書無“賤民”之說 ,“ ”疑是“㦰”

84
趙平安:《〈成人〉篇“市”字的釋讀及其相關問題》,收入《“視角與方法:漢語史研究新視界高端
論壇”論文集》,(北京)北京語言大學,2019 年 10 月 11 日-13 日。
55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字的異構,讀為“纖”,“纖民”卽“細民”,細民卽小民。按:單育辰說是。 ⧫ :又

見於簡 20、30,整理者分析爲從񜗛,勿聲,蓋爲“物色”之“物”的專字,指具有標識性

的事物;王寧認為“ ”當卽“䀛”字異體,䀛、昒、㫚、忽、眛、昧、妹都是音近可通的

字,在簡文中疑當讀為“昧”,暗也,“昧見”卽暗中顯現;“子居”認為“ ”當卽是特

指怪物、妖物。按:王寧之說可備一說。 ⧫見:整理者括讀為“視;“麒麟兒”認為該字

作“ ”,當爲“見”字,但從文義來看,此處看作“視(示)字”訛書似較好。按:暫從

整理者說。 ⧫𥜍:整理者認為從示,萬聲,讀爲“賴”,憑藉也;田畯認為“𥜍”當讀爲

“厲”,指災禍或病疫;“子居”認為“𥜍妖”讀為原字,卽“厲妖”,猶言“妖厲”。按:

讀爲原字是也。 ⧫ :整理者認為“𥜍”下一字殘半,疑爲“祅”字;田畯將“甬(用) (現)

之祅(妖)羕(祥)𥜍(厲)[祅]( 妖?)”讀作一句,意爲“因此向民展示各種妖祥虐害”。

按:田畯之說是也。

簡 11

說明:本簡完整,共 30 字。

釋文:

卑(俾)民毋若憃,民若誥(告)袄(妖),乃|(章)񜄑(之)五兇,隹(惟)𫒋(念)隹(惟)厇(度),

隹(惟)相隹(惟)񜗛(視)。五兇之訿(疵),隹(惟)五無型(刑):祝、【11】

集釋:

【整理者 2019】卑(俾)民毋若憃,民若誥(告)袄(妖),乃|(章)񜄑(之)五兇,隹(惟)𫒋

(禁)隹(惟)厇(度),隹(惟)相隹(惟)񜗛(視)。五兇之訿(疵),隹(惟)五無型(刑):祝、

⧫憃,《說文》:“愚也。”毋憃,猶不迷。《荀子·宥坐》:“天子是庳,卑民不迷。”

⧫|,見郭店簡《緇衣》,上博簡《容成氏》《用曰》《李頌》等,簡本《緇衣》引《詩》

“出言又(有)| ”句,傳本和《詩·都人士》皆作“出言有章”。《國語·周語中》“章怨

外利”,韋注:“章,明也。”清華筒《說命下》:“天章之甬(用)九񁷠(德) 。”清華簡《殷

高高宗問於三壽》:“天罰是加,甬(用)兇以見訽。”可參看。 ⧫𫒋,從攵,金聲,讀爲

同屬見母侵部之“禁”。禁、度、相、視皆指對五兇的態度。 ⧫訿,疑讀爲“疵”。五兇

56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之疵,與《吕刑》“五過之疵”表述相同。 ⧫無刑,猶失刑。《左傳》隱公十一年∶“君

子謂鄭莊公:‘失政刑矣。政以治民,刑以正邪。旣無德政,又無威刑是以及邪。’”

【王永昌】整理者認爲“欽、度、相、視皆指對五凶的態度”。按,聯繄上下文來看,

“惟欽惟度,惟相惟視”可能是對民“向妖禱告”這一行爲提出的警告。前文說如果民衆向

妖禱告,則用“五凶”明示、警示民衆,因此接下來就告誡民衆要恭敬、有度、看好形勢,
85
不要胡作非爲。
86
【悅園】“丨”似可讀為“慎”。

【王寧】⧫古書多“憃”“愚”連言,如《儀禮·士昏禮》:“某之子憃愚,又弗能教。”

《論衡·自然》:“時人愚憃,不知相繩責也。”則“毋憃”卽“不愚”,《詩·大雅·抑》:

“人亦有言,靡哲不愚。” ⧫“丨”乃楚簡文字“細”的表意字,本文中當讀為“齊”,

《論語·為政》:“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楚簡書用為行止、止息之“止”。疑“齊”是整肅義,“止”是制止、阻止義。此二

句言民若來告妖,乃可因此整肅停止五兇之害也。從簡 10“非天作𤸅”句至此,以“兇”

“港(訌)”“憃”“兇”為韻(東部)。 ⧫將“𫒋”讀爲“禁”,令人生疑。此處“隹

(惟)𫒋隹(惟)厇(度)”“隹(惟)相隹(惟)視”兩句並列,“惟相惟視”中“相”
87
和“視”意思相近,那麼,“𫒋”與“度”也應當是類似的關係。

【田畯】“𫒋”當讀爲“念”。“𫒋”从“金”(侵部見母)聲,“念”从“今”(侵

部見母)聲。早期文獻中从“金”聲的字常與从“今”聲的字通用,如《說文》“淦”字或

作“汵”,“紟”或作“䋮”。此處“𫒋(念)”與“度”是義近的詞,皆爲思量、考慮之
88
義。

【子居】⧫“丨”當卽杖的象形字,也卽“父”字手中所持,《說文·又部》:“父,

矩也,家長率教者。從又舉杖。”“丈”引申又有長義,《漢書·律曆志》:“丈者,張也。”

《玉篇·丈部》:“丈,長也。”《通雅》卷六:“張惶,一作慞徨、慞惶。”故“丨”可

讀為“章”。 ⧫《說文·目部》:“相,省視也。從目從木。《易》曰:‘地可觀者,莫

可觀於木。’《詩》曰:‘相鼠有皮。’”“相”“視”為近義詞,“𫒋”“度”也當是近

85
王永昌:《讀清華簡(九)札記》,《出土文獻》第 15 輯,中西書局,2019 年 10 月 31 日。
86
悅園:《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28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1 月 27 日。
87
王寧:《讀清華簡<成人>散札》,復旦大學出土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9 年 12 月 4 日,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4497。
88
田畯:《清華簡九〈成人〉第二段管見(二)》,田畯讀書微信公眾號 2019 年 11 月 28 日。
57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義詞,故筆者認為,此處“𫒋”或當讀為“斟”,訓為斟酌,《廣雅·釋詁四》:“斟,酌

也。”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六十:“斟酌,上執壬反,下章若反,《字書》雲:以意度量

也。” ⧫“訿”“疵”通假同訓,《禮記·檀弓》:“故子之所剌於禮者,亦非禮之訾也。”

鄭玄注:“訾,病也。”《說文·言部》:“訾,不思稱意也。從言此聲。《詩》曰:翕翕

訿訿。”段玉裁注:“按呰毀字古作呰,與訾別,後人混用。”《說文·疒部》:“疵,病

也。”故《成人》的“五凶之訿”在表述上就類似於《吕刑》的“五過之疵”,這種措辭的

一致性就是因為二者的成文時間和地域都大致相當的緣故。由《成人》中所述“五無刑”,

明顯可以看出《成人》篇作者的重刑思想,這種傾向卽是放在清華簡各篇的整體背景中,也
89
是頗為明顯的。

【按】⧫憃:整理者註《說文》:“愚也。”毋憃,猶不迷;王寧認為古書多“憃”“愚”

連言,“毋憃”卽“不愚”。 ⧫|:整理者註該字見郭店簡《緇衣》,上博簡《容成氏》《用

曰》《李頌》等,簡本《緇衣》引《詩》“出言又(有)| ”句,傳本和《詩·都人士》皆作

“出言有章”;“悅園”認為“丨”似可讀為“慎”;王寧認為“丨”乃楚簡文字“細”的

表意字,本文中當讀為“齊”,疑“齊”是整肅義;“子居”認為“丨”當卽杖的象形字,

也卽“父”字手中所持,“丈”引申又有長義,故“丨”可讀為“章”。按:從整理者說。

⧫𫒋:整理者認為從攵,金聲,讀爲“禁”,禁、度、相、視皆指對五兇的態度;王永昌認

為“惟欽惟度,惟相惟視”可能是對民“向妖禱告”這一行爲提出的警告,告誡民衆要恭敬、

有度、看好形勢,不要胡作非爲;王寧認為“惟相惟視”中“相”和“視”意思相近,則“𫒋”

與“度”也應當是類似的關係;田畯認為“𫒋”與“度”當是類似的關係,
“𫒋”當讀爲“念”;

“子居”認為“相”“視”為近義詞,“𫒋”“度”也當是近義詞,此處“𫒋”或當讀為“斟”,

訓為斟酌。按:當從田畯之說,“𫒋”讀爲“念”,與“度”都是思量、考慮之義。 ⧫訿:

整理者疑讀爲“疵”,五兇之疵,與《吕刑》“五過之疵”表述相同;“子居”認為“訿”

“疵”通假同訓,《成人》的“五凶之訿”在表述上就類似於《吕刑》的“五過之疵”。 ⧫

無刑:整理者認為猶失刑。

89
子居:《清華簡九〈成人〉解析》,中國先秦史網,2020 年 1 月 26 日,
https://www.xianqin.tk/2020/01/26/899/。
58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簡 12

說明:本簡完整,共 31 字。

釋文:

宗忘(荒)豊(禮),史、帀(師)󄁿(失) (常),無型(刑);市無倝(垣),商無񅥘(肆),價不

(常),無型(刑);邦正(征)無亙(恆),𫔢(關)敀(賦)񍼿(過) (當), (徭)敓(稅)要【12】

集釋:

【整理者 2019】宗忘豊(禮),史、帀(師)󄁿(失) (常),無型(刑);市無倝(垣),商無

񅥘(肆),價不 (常),無型(刑);邦正(征)無亙(恆),𫔢(關)敀񍼿(會) , (徭)敓(稅)要

⧫倝,見母元部,讀爲匣母元部之“垣”,指市場圍墙。或讀爲“𲶟”《說文》:“市

垣也。” ⧫ 񅥘,從疒(“爿”之訛變),逸省聲,喻母質部,讀爲心母質部之“肆”,指店

鋪。 ⧫正,讀爲“征”,税賦也。 ⧫𫔢,卽“關”字,指徵税的關卡。 ⧫敀,疑與陶文中

“左里敀”等之“敀”相關。一說“敀”讀爲“霸”。 ⧫񍼿,讀爲“會計”之“會”,與

“要”均訓爲“計”。“要會”見《周禮·小宰》,鄭司農云:“月計曰要,歲計曰會。”

⧫ ,卽“當”,疑讀爲“黨”。《國語·晉語五》“舉以其私,黨也。”韋注:“阿私曰

黨。”此指關税不正。 ⧫ ,讀爲“徭”。 ⧫敓,讀爲“税”。“徭税”卽“徭賦”,見

《韓非子·詭使》。
90
【單育辰】整理者所謂的“ ”作 形,實从“采”从“攴”,是“ ”之訛誤。

【潘燈】簡 12“徭稅”之“徭”,其字形作“ ”,“ee”先生(單育辰)謂其左部从

“采”,甚確。把爪寫在右上角的“采”,甲骨文、楚簡中均有類似寫法。《成人》簡 13

之“ ( )”與其明顯不類,可證。我們認為,“ ”或許即是“采”的繁體“採”,“採
91
稅”蓋言取稅、收稅也。

【田畯】⧫亙,整理报告讀爲“恆”。今按:“亙”當釋讀爲“極”。楚簡中的“亙”

字多用爲“極”,裘錫圭先生《是“恆先”還是“極先”?》一文有集中論述。“邦正(征)

無亙(極)”謂邦國征稅無窮盡。 ⧫“徭稅”在傳世文獻中最早見於《後漢書·南蠻西南

夷列傳》“澧中蠻以郡縣徭稅失平,懷怨恨”,可見也是較晚才出現的說法。這一節是關於

90
單育辰:《清華九〈成人〉釋文商榷》,《中國文字》第三期,2020 年 6 月。
91
潘燈:《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78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2 月 18 日。
59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征徭,但目前“關敀񍼿(會) ”“徭敚(稅)要强”兩句還沒有得到妥善的釋讀和解釋,有
92
待進一步探討。

【王寧】⧫“關敀”當讀為“關賦”,“賦”幫紐魚部,“敀”幫紐鐸部,雙聲對轉,

音近可通。《管子·幼官》:“市賦百取二,關賦百取一。” ⧫“񍼿”當卽“劊”字異體,

“劊當”疑讀“過當”,“過”見紐歌部,“劊”見紐月部,雙聲對轉音近。 ⧫“要強”
93
當謂要之、強之,猶言要挾、強迫。

【心包 A】情理上,祝宗恐怕不可能在主觀上會忘掉禮。這裡“忘禮”似乎應該讀為“亡

禮”,祝宗除了主導日常祭祀行禮之事,也兼有典藏先代禮典等職務。
《左傳》定公四年“……

祝宗卜史,備物典策,官司彝器……”,可見“祝宗”確實有守典之職。“亡禮”是說祝宗
94
丟失了先代的禮統、禮制,“禮”坐實為“禮典”,或虛指為“禮制”皆可。

【my9082】⧫“忘”,讀“荒”,銀雀山漢簡《論政論兵之類》有《國法之荒》,可看
95
1497 號簡。
96
【my9082】⧫“要强”的要,即“要盟”的要,《廣韻》“俗言要勒”。
97
【心包 B】樓主 my9082 釋“荒”不错。

【子居】⧫於此值得強調的是,“禮”在春秋之前指的是神、人關係,是祭祀的儀範,

與春秋戰國時期的“禮”之所指有著本質性的差別。《說文·示部》:“禮,履也。所以事

神致福也。”所說的這種神、人之間的“禮”,自春秋後期左右開始逐漸世俗化,轉而用來

指稱人與人之間森嚴的等級教條範式,而《成人》中的“禮”猶存古義,也可佐證其成文時

間當最可能是早於春秋後期的。“祝、宗忘禮”卽對應前文的“貢祀是不恭”,可證作者觀

念中的“禮”主要是祀神的規範。“史、師失常”對應前文的“司典失常,以進退晦朔”和

“五音是亂易,使民德不獲”,值得注意的是,《成人》所反映出的四輔皆為文職,無一武

職,由此反映出的,大概卽此時周王室雖然仍為天下共主,但已無相應的軍事實力,只是一

直依憑重刑的傳統意識希冀維持西周以來的高壓統治而已。 ⧫“倝”當讀為“館”,《周

禮·地官·遺人》:“五十裏有市,市有候館,候館有積。”《說文·食部》:“館,客舍

92
田畯:《清華簡九〈成人〉第二段管見(二)》,田畯讀書微信公眾號 2019 年 11 月 28 日。
93
王寧:《讀清華簡<成人>散札》,復旦大學出土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9 年 12 月 4 日,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4497。
94
心包:《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53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2 月 2 日。
95
my9082:《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56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2 月 2 日。
96
my9082:《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41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2 月 1 日。
97
心包:《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57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2 月 2 日。
60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也。從食官聲。《周禮》:五十裏有市,市有館,館有積,以待朝聘之客。”《成人》對“價

不常”的管制,反映出此時還對物價的經濟作用不敏感,可參看《詩經·大雅·瞻卬》:“如

賈三倍,君子是識。”而至戰國時期,由《管子·輕重乙》:“農夫辟其五穀,三倍其賈,

則正商失其事,而農夫有百倍之利矣。”卽可見,觀念已是大為不同。 ⧫《說文·攴部》:

“敀,迮也。從攴白聲。《周書》曰:常敀常任。”作、昔相通(《古字通假會典》第 904

頁“作與昔”條,濟南:齊魯書社,1989 年 7 月),昔、索皆心母鐸部,故“敀”當可讀

為“索”,訓為徵稅,《管子·問》:“征於關者,勿征於市,征於市者,勿征於關。虛車

勿索,徒負勿入,以來遠人。”《吕氏春秋·仲夏紀》:“門閭無閉,關市無索。”高誘注:

“無索,不徵稅。”“邦征”“關索”為對言。 ⧫“񍼿”可讀為“越”,《廣雅·釋詁二》:

“膾,割也。”害、曷同音,揭、越相通(《古字通假會典》第 616 頁“揭與越”條,濟南:

齊魯書社,1989 年 7 月),故“񍼿”“越”可通,“񍼿當”也卽“越當”。 ⧫“要”訓強

取、劫掠,《戰國策·秦策四·黃歇使秦說昭王》:“是王之地一任兩海,要絕天下也。”

高誘注:“要,取也。”要、邀相通,《荀子·儒效》:“行禮要節而安之,若生四枝。”

楊倞注:“要,邀也。”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五十四:“邀憤:杳堯反,杜注《左傳》:

‘邀,要也。’賈注《國語》雲:‘求也。’《說文古今正字》:‘遮也,抄也。’”是要、

抄可通,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六十六:“抄掠:上初窖反,《字書》雲:‘抄亦掠也。’

《古今正字》雲:‘謂強取物也。’”《國語·晉語三》:“不若以歸,以要晉國之成。”
98
韋昭注:“要,結也。”

【按】⧫忘禮:整理者如字讀;“心包 A”認為“忘禮”似乎應該讀為“亡禮”,“亡

禮”是說祝宗丟失了先代的禮統、禮制;“my9082”認為“忘”,讀“荒”,“心包 B”從

之。按:讀“荒”是也。 ⧫倝:整理者讀爲“垣”,指市場圍墙,或讀爲“𲶟”;“子居”

認為“倝”當讀為“館”。按:今暫從整理者說。 ⧫ 񅥘:整理者認為從疒(“爿”之訛變),

逸省聲,讀爲 “肆”,指店鋪。 ⧫正:整理者讀爲“征”,税賦也。 ⧫亙:整理报告讀爲

“恆”;田畯認為“亙”當釋讀爲“極”,“邦正(征)無亙(極)”謂邦國征稅無窮盡。

按:今暫從整理者說。 ⧫𫔢:整理者認為卽“關”字,指徵税的關卡。 ⧫敀:整理者疑與

陶文中“左里敀”等之“敀”相關,一說“敀”讀爲“霸”;王寧認為“關敀”當讀為“關

賦”;“子居”認為“敀”當可讀為“索”,訓為徵稅。按:今暫從王寧之說,“邦正(征)”

98
子居:《清華簡九〈成人〉解析》,中國先秦史網,2020 年 1 月 26 日,
https://www.xianqin.tk/2020/01/26/899/。
61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與“𫔢(關)敀(賦)”對文,當皆為賦稅義。 ⧫񍼿:整理者讀爲“會計”之“會”,與“要”

均訓爲“計”,“要會”見《周禮·小宰》,鄭司農云:“月計曰要,歲計曰會。”;王寧

認為“񍼿”當卽“劊”字異體,“劊當”疑讀“過當”;“ 子居”認為“񍼿”可讀為

“越”,“񍼿當”也卽“越當”。按:王寧和“子居”之說可從。 ⧫ :整理者認為卽“當”,

疑讀爲“黨”,此指關税不正。 ⧫ :整理者讀爲“徭”;單育辰認為 ,實从“采”从

“攴”,是“ ”之訛誤,“潘燈”從之,認為或許即是“采”的繁體“採”,“採稅”蓋

言取稅、收稅也。 ⧫敓:整理者讀爲“税”,“徭税”卽“徭賦”。 ⧫要:“子居”認為

“要”訓強取、劫掠。

簡 13

說明:本簡簡末殘,文字完整,共 33 字。

釋文:

񄷚(强),無型(刑);
邦器不古,
五䘝(飾)不厇(度),無型(刑);五訶(歌)不典,
迥(童)󅎱(謠)

無卽(節),戌(一)耑(短)戌(一)長,無型(刑)。凡五無型(刑),亓(其)戌(一) 【13】

集釋:

【整理者 2019】񄷚(强),無型(刑);邦器不古,五䘝(飾)不厇(度),無型(刑);五訶(歌)

不典,迥(童)󅎱(謠)無卽(節),戌(一)耑(短)戌(一)長,無型(刑)。凡五無型(刑),亓(其)

戌(一)

⧫“邦器不古,五䘝(飾)不厇(度),無型(刑)”指國家禮器應崇尚古老、質樸。類似思

想可參看《說苑·反質》:“去其實而歸之華,是以苦窳之器,爭鬭之患起爭。爭鬭之患起,

則所以偷也。所以然者何也?由離誠就詐,棄樸而取偽也。追逐其末,而無所休止。聖人抑

其文而抗其質,則天下反矣。” ⧫戌,從戊,從一,“弌(一)”之異體。 ⧫耑,讀爲“短”。

一短一長,猶“或短或長”。清華簡《越公其事》第九章∶“䊒(爵)立(位)之񤨕(次)凥、備

(服)䘝(飾)、羣勿(物)品采之侃(愆)于𬚐(故) (常),及風音誦詩訶(歌)񤻲(謠)之非𫑛

(越) (常)聿(律),𡰥(夷)訏(鄅)񈅚(蠻)吳,乃 (趣)取𣩍(戮) 。”可與以上兩種“無刑”

62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合觀。“惟五無刑”以下五句句尾之“ (常)”“ (常)”“񄷚(強)”“厇(度)”“長”

係陽、鐸通韻。

【悅園】“邦器不古”,此句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韓非子·難一》“東夷之陶者器苦窳”、

《五蠹》“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窳之器”、《史記·五帝本紀》“河濱器皆不苦窳”、《平

準書》“見郡國多不便縣官作鹽鐵,鐵器苦惡”等,“苦窳”之“苦”皆不堅固之謂。張守

節正義:“苦,讀如盬,音古,盬,粗也。”簡文“邦器不古”之“古”,似應讀為“固”,
99
牢固之義。

【海天遊蹤】“邦器不古”可以比對《鮑叔牙》“器必蠲潔,毋内錢(散)器,犧牲珪

璧必全如古(故),加之以敬。”《越公其事》簡 55“䊒(爵)立(位)之񤨕(次)凥、備(服)

䘝(飾)、羣勿(物)品采之侃(愆)于𬚐(故) (常)”,兩處之“故”皆是“成例”“舊典”“常
100
規”。

【巴山寒儒】簡 13:“邦器不古,五飾不度”,當如“海天游蹤”先生之意見,“故”

可釋爲“法”“常”“舊”,《左傳•定公十年》:“齊、魯之故,吾子何不聞焉?”,杜
101
預注曰:“故,舊典也”。

【田畯】“䘝”讀爲“飾”的根據並不充足。從上下文看,五種“無刑”的情況中,另

外四類都有統一的主題:第一類是關於禮、典常,第二類是關於市場,第三類是關於征徭賦

稅,第五類是關於歌謠。此類自然不應例外。由前文“邦器不固”可見,這一類是說製作的

器物,而“五飾”無法算作製作的器物。“䘝”當讀爲“織”。早期文獻中“弋”(職部喻

母)聲、“戠”(職部章母)聲的字經常通用,如《戰國策·魏策》“不識禮義德行”,《戰

國縱橫家書》作“不試禮義德行”(湖南省博物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叁,北京:中華書局,2014 年,第 230 頁) “五織”與“邦

器”類似,都是與手工業製造相關的。這可以作爲這種讀法的佐證。“五織不度”是說織品
102
不合法度。

【心包】簡文“迥謠”整理者都讀為“童謠”。謹案,在本字能說通的情況下,無須破

讀,這是訓詁的一個基本原則。我認為“迥”本身可以說通,“迥”在文獻中可以表示“同

徒”,文獻中用“同”表示這個詞。文獻中的“輿人之誦”是我們熟悉的,“輿人”與“同

99
悅園:《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1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0 月 28 日。
100
海天遊蹤:《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2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0 月 28 日。
101
巴山寒儒:《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16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1 月 23 日。
102
田畯:《清華簡九〈成人〉第二段管見(二)》,田畯讀書微信公眾號 2019 年 11 月 28 日。
63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人”就是同一種人,戰時充當軍役,和平時期充當力役,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角色設定,所

以他們常常在勞作中唱歌,編出很多歌曲,“同謠”當如此解,卽“同人之謠”,不必破為

“童謠”。“童謠”是無法控制的,“同謠”則可能經常受統治者的壓制(假如說後面有證
103
據證明“童謠”為是,也無法否認我們這種立論,謹此說明)。

【my9082】⧫讀“誦”是不是可以了,“萏荛之人加之谣诵于林野之中”“听谣诵审其
104
哀乐,纳市贾观其好恶”“其可以垂轨范著谣诵者”,時代晚些。 北大漢簡《周訓》,

“咎犯對曰:“賢主之貴善言也,令(簡 2333)工庸(誦)之於廟,令史繇之於朝,日聞
105
於耳。”“繇”有的讀“籀”,有的讀“謠”。也可以參考。

【子居】⧫“強”訓暴,《爾雅·釋言》:“強,暴也。”郭璞注:“強梁淩暴。” ⧫

西周、春秋時期,禮器只是為了彰顯其擁有者的特權,為表現其承嗣久遠,所以才崇尚古老,

旣然不是日常器物,因此自然也就不會考慮便利性。 ⧫《成人》所說“五飾”,可參看《周

禮·天官·典絲》:“凡飾邦器者,受文、織、絲、組焉。”和《管子·輕重甲》:“伊尹

以薄之遊女,工文、繡、纂、組,一純得粟百鐘於桀之國。”據《周禮·天官·玉府》鄭玄

注:“文、織,畫及繡錦。”是“文、織”卽“文、繡”。《禮記·內則》:“織纴組紃,

學女事以共衣服。”孔穎達疏:“組,紃俱為絛也。纴為繒帛,故杜注《左傳》:‘纴謂繒

帛。’皇氏雲:‘組是綬也。’然則薄闊為組,似繩者為紃。”《說文·糸部》:“纂,似

組而赤。” 是纂、組相似,《周禮》蓋統名“組”,《成人》或卽以文、織、絲、纂、組
106
為“五飾”。

【按】⧫強:“子居”訓暴,《爾雅·釋言》:“強,暴也。”郭璞注:“強梁淩暴。”

⧫邦器不古:整理者如字讀;“悅園”認為“邦器不古”之“古”,似應讀為“固”,牢固

之義;“海天遊蹤”認為“邦器不古”可以比對《鮑叔牙》“器必蠲潔,毋内錢(散)器,

犧牲珪璧必全如古(故),加之以敬。”《越公其事》簡 55“䊒(爵)立(位)之񤨕(次)凥、

備(服)䘝(飾)、羣勿(物)品采之侃(愆)于𬚐(故) (常)”,兩處之“故”皆是“成例”“舊

典”“常規”;“巴山寒儒”從之讀“故”,“故”可釋爲“法”“常”“舊”;“子居”

認為西周、春秋時期,禮器只是為了彰顯其擁有者的特權,為表現其承嗣久遠,所以才崇尚

103
心包:《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60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2 月 3 日。
104
my9082:《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61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2 月 3 日。
105
my9082:《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63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2 月 4 日。
106
子居:《清華簡九〈成人〉解析》,中國先秦史網,2020 年 1 月 26 日,
https://www.xianqin.tk/2020/01/26/899/。
64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古老。按:當從整理者說。 ⧫五䘝(飾)不厇(度):整理者讀䘝為飾;田畯認為“䘝”當讀

爲“織”,“五織不度”是說織品不合法度;“子居”認為《成人》或卽以文、織、絲、纂、

組為“五飾”。按:從整理說,子居說解可備一說。 ⧫迥󅎱:整理者讀爲童謠;“心包”

認為“迥”在文獻中可以表示“同徒”,與“輿人”是同一種人,戰時充當軍役,和平時期

充當力役,“同謠”卽“同人之謠”;“my9082”讀“誦”。按:暫從整理者說。 ⧫戌,

從戊,從一,“弌(一)”之異體。 ⧫耑,讀爲“短”。一短一長,猶“或短或長”。

簡 14

說明:本簡完整,共 31 字。

釋文:

𠭁(得)是胃(謂)𫩠(始)生,亓(其) (二)𠭁(得)是胃(謂)邦正,亓(其)疋(三)𠭁(得)

是胃(謂)𨟻(將)񤻒(盈),亓(其)四𠭁(得)是胃(謂)大񂨓(成),亓(其)五𠭁(得)是胃(謂)【14】

集釋:

【整理者 2019】𠭁(得)是胃(謂)𫩠(始)生,亓(其) (二)𠭁(得)是胃(謂)邦正,亓(其)

疋(三)𠭁(得)是胃(謂)𨟻(將)񤻒(盈),亓(其)四𠭁(得)是胃(謂)大񂨓(成),亓(其)五𠭁(得)

是胃(謂)

⧫ ,從戊,從二,“弍(二)”之異體。 ⧫正,訓爲“定”。《周易·家人》:“正家

而天下定矣。” ⧫疋,又見於簡 15,皆用爲“三”,相同用法見清華簡《越公其事》“疋

戰疋北”,《國語·吳語》與其對應之句作“三戰三北”。參看石小力:《清華簡<越公其

事>與<國語>合證》(《文獻》2018 年第 3 期,第 64—第 65 頁)。 ⧫񤻒,從皿,浧聲,讀

爲“盈”,訓爲“盛”。 ⧫大成,見《詩·車攻》“展也大成”,鄭箋:“大成,謂致太

平也。”

【子居】⧫“始生”猶言“初生”,《尚書·召誥》:“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詩

經·大雅·綿》:“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吕氏春秋·本生》:“始生之者,天也。”

高誘注:“始,初也。” ⧫不邪為正,《周禮·天官·小宰》:“以聽官府之六計,弊群

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鄭玄注:“正,

65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行無傾邪也。”《大戴禮記·主言》:“七教者,治民之本也,教定是正矣。”王聘珍《解

詁》:“正,謂民無傾邪也。”立刑是為了禁邪,《商君書·算地》:“夫刑者,所以禁邪

也。”《管子·參患》:“內不以刑,而欲禁邪,則國必亂矣。”《韓非子·顯學》:“修

刑重罰,以為禁邪也。”所以刑施則邦正。 ⧫筆者認為,“疋”讀為“三”,或可從“彡”

字上考慮。《說文·彡部》:“彡,毛飾畫文也。”“彡”為“須”字所從,《說文·須部》:

“須,面毛也。從頁從彡。”“彡”為心母侵部字,“須”為心母侯部字,“疋”為心母魚

部,魚、侯可通,其例甚多,所以“彡”完全可能曾存在魚部音。甲骨文中“彡”又用為“肜”

祭之“肜”,《爾雅·釋天》:“繹,又祭也。周曰繹,商曰肜。”“肜”為餘母冬部,冬、

侵密近;“繹”為餘母鐸部,鐸、魚同樣密近。因此上,周語作為一種方言存在時,很可能

曾存在以魚部音讀“彡”字的情況。三、彡同為心母侵部,按魚部音讀,就會讀為心母魚部

的“疋”。 ⧫除整理者所引外,“大成”還可參看《逸周書·嘗麥》:“天用大成,至於
107
今不亂。”

【按】⧫始生:子居認為猶言“初生”。 ⧫ :整理者認為從戊,從二,“弍(二)”之

異體。 ⧫正:整理者訓爲“定”。 ⧫疋:整理者注又見於簡 15,皆用爲“三”;“子居”

認為“疋”讀為“三”,或可從“彡”字上考慮,“彡”為心母侵部字,“須”為心母侯部

字,“疋”為心母魚部,魚、侯可通。按:從整理者說。 ⧫񤻒:整理者認為從皿,浧聲,

讀爲“盈”,訓爲“盛”。 ⧫大成:整理者注曰,“大成”見《詩·車攻》“展也大成”,

鄭箋:“大成,謂致太平也。”;“子居”注曰,“大成”還可參看《逸周書·嘗麥》:“天

用大成,至於今不亂。”

簡 15

說明:本簡完整,共 30 字。

釋文:

嘉𥥁(寧),邦乃和坪(平)。亓(其)一不𠭁(得)是胃(謂)󀯏(始)縈(營),亓(其) (二)

不𠭁(得)是胃(謂)少𣅳,亓(其)疋(三)不𠭁(得)是胃(謂)񤽈(虐)爭,【15】

107
子居:《清華簡九〈成人〉解析》,中國先秦史網,2020 年 1 月 26 日,
https://www.xianqin.tk/2020/01/26/899/。
66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集釋:

【整理者 2019】嘉𥥁(寧),邦乃和坪(平)。亓(其)一不𠭁(得)是胃(謂)󀯏(始)縈(營),

亓(其) (二)不𠭁(得)是胃(謂)少𣅳,亓(其)疋(三)不𠭁(得)是胃(謂)񤽈(虐)爭,

⧫縈,讀爲“營”。《淮南子·精神》“而物無能營”,高注:“營,惑也。一曰亂也。”

又《逸周書·官人》“煩亂以事而志不營”,朱右曾云:“營,惑亂也。” ⧫𣅳,卽“昃”

字,本用爲“傾側”之“側”,但此段自“凡五無型(刑)”至“邦則不𥥁(寧)”句尾通押耕

部韻,此處疑當隨文换讀爲同義之“傾”。 ⧫񤽈,讀爲“虐”。上博簡《緇衣》引《吕刑》

“五񤽈(虐)之型(刑)”,傳本作“五虐之刑”。《說文》:“虐,殘也。”

【蔡偉】現在已經知道,戰國楚文字的“傾”字作: (安大簡《卷耳》簡 6)、 (《處

位》01)、 (《處位》07),而楚文字“𣅳(昃)”字作: (包山 266)、 (郭店·語

四 12)、 (新蔡甲三 159)、 (清華四·筮法 49)、 (溫縣 T1K1:1961)、 (璽

彙 3205)、 (安大簡《關雎》簡 2)、 (安大簡《殷其雷》簡 33)、 (安大簡《伐

檀》簡 78)、 (安大簡《柏舟》簡 84)、 (《處位》01)、 (《處位》07)、 (《邦

道》24)。楚文字又加“厂”作: (包山 181),而“ ”下即“夨”字下可加一橫,就

是秦駰玉版用為“反側”之“側”字“ ”。可見楚文字中的“傾”“𣅳(昃)”二字的字

形結構相似,字義相近,故有致誤之可能。這與安大簡《詩經》中从爿从帚作的“ (寢)”

字與“寐”字有訛混的現象十分相類。安大簡《詩經》“ (寢)”字凡四見,分別作:

(《關雎》簡 2)、 (《小戎》簡 47)、 (《陟岵》簡 73)。此字與《毛詩》相對應的

字,除《小戎》篇作“寢”,其餘所對應的字皆是“寐”。侯乃峰先生已經指出,根據《詩

經》的韻例來看,《陟岵》簡 73 的“ (寢)”字作為韻腳則一定是“寐”字。對此,學

者們多有討論,提出了很多觀點,總結起來大致有下列幾種原因:1.同義換讀;2.形近誤字;

3.音近通假。我們是比較傾向於“形近致誤”之說,蓋因抄手潛意識受與之相近字的影響(當

然也包括字義相近),從而造成的訛誤現象。因為“寐”字字形作: (上博五《季庚子問

於孔子》簡 7)、 (上博五《季庚子問於孔子》簡 10)、 (上博五《弟子問》簡 22)與

“ (寢)”字類似,所以會出現訛混的現象。綜上所述,我們將清華簡《成人》篇校訂為:

“其一得是謂始生,其二得是謂邦正,其三得是謂將盈,其四得是謂大成,其五得是謂嘉寧,

邦乃和平。其一不得是謂始營,其二不得是謂少𣅳< / -傾>,其三不得是謂虐爭,其四不

67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得是謂亂并,其五不得是謂流清,邦則不寧。”其以生、正、盈、成、寧、平為韻;營、𣅳
108
< / -傾>、爭、并、清、寧為韻,句法不僅整飭,其協韻亦自然而諧婉,允稱合作。

【子居】⧫“縈”當是讀為“䁝”,整理者所說的“營”也是“䁝”字的通假,《說文·目

部》:“䁝,惑也。”段玉裁注:“《淮南鴻烈》《漢書》皆假營為䁝。高誘注每云:‘營,

惑也。’不誤,小顏多拘牽營字本義,訓為回繞,非也。營行而䁝廢。從目,熒省聲。熒各

本作榮,今正。凡營、塋、謍、鎣、褮、滎、榮字皆曰熒省聲,而此字尤當從熒會意。熒者,

火光不定之貌,火星稱熒惑。” ⧫《說文·夨部》:“夨,傾頭也。從大,象形。凡夨之

屬皆從夨。”《說文·夨部》:“𡔢:頭傾也。從夨吉聲。”《說文·夨部》:“奊:頭衺、

骩奊態也。”可證表頭傾貌的字往往可以從“夨”,《說文·匕部》:“頃,頭不正也。”

是“傾”“夨”同義,所以“𣅳”讀為“傾”也完全可以理解為是從“夨”象形表義,並非

一定要“疑當隨文換讀為同義之‘傾’”。 ⧫先秦文獻未見“虐爭”連稱,由整理者注推
109
測文意,蓋是殘虐交爭義,但濫刑才是虐,失刑如何會被指稱為“虐”,則頗難理解。

【按】⧫縈:整理者讀爲“營”,《淮南子·精神》“而物無能營”,高注:“營,惑

也,一曰亂也。”又《逸周書·官人》“煩亂以事而志不營”,朱右曾云:“營,惑亂也。”;

子居認為“縈”當是讀為“䁝”,整理者所說的“營”也是“䁝”字的通假,《說文·目部》:

“䁝,惑也。”按:子居說是也。 ⧫𣅳:整理者認為卽“昃”字,此處疑當隨文换讀爲同

義之“傾”;蔡偉認為楚文字中的“傾”“𣅳(昃)”二字的字形結構相似,字義相近,有

致誤之可能,傾向於“形近致誤”之說,並非一定要“疑當隨文換讀為同義之“傾”。按:

今暫從蔡偉之說。 ⧫񤽈:整理者讀爲“虐”,上博簡《緇衣》引《吕刑》
“五񤽈(虐)之型(刑)”,

傳本作“五虐之刑”,《說文》:“虐,殘也。”

108
蔡偉:《清華簡〈成人〉篇“少𣅳”當為“少傾”說》,簡帛網,2019 年 10 月 22 日,
http://m.bsm.org.cn/view/19429.html。
109
子居:《清華簡九〈成人〉解析》,中國先秦史網,2020 年 1 月 26 日,
https://www.xianqin.tk/2020/01/26/899/。
68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簡 16

說明:本簡完整,共 30 字。

釋文:

亓(其)四不𠭁(得)是胃(謂)𡄹(亂)荓(并),亓(其)五不𠭁(得)是胃(謂)流清,邦則不𥥁

(寧)。”񂨓(成)人曰:“吁!񜉣(來),典獄、司正,񝫄(余)【16】

集釋:

【整理者 2019】亓(其)四不𠭁(得)是胃(謂)𡄹(亂)荓(并),亓(其)五不𠭁(得)是胃(謂)

流清,邦則不𥥁(寧)。” 񂨓(成)人曰:“吁!񜉣(來),典獄、司正,񝫄(余)

⧫荓,讀爲“并”,聚積并合。亂并,指亂象叢生。一說“荓”讀爲“屏”。

【子居】⧫“亂並”蓋類似於《墨子·非樂上》所言“寇亂盜賊並興”。 ⧫《荀子·君

道》有“原清則流清,原濁則流濁”,但顯然與《成人》所說“流清”全然不同,《成人》
110
此處的“流”疑當讀為“戮”,“戮清”或是指完全沒有刑罰措施。

【劉信芳】“并”“並”音近義通,《禮記·禮運》“並於鬼神”,注:“並,并也,

謂比方之也。”《荀子·儒效》“俄而並乎堯禹,豈不賤而貴矣哉”,注:“並,比也。”

簡文“其四不得”指向器物,人之身份有冒充,器物字畫有仿製,“亂並”謂假冒偽劣充斥,
111
真假莫辨之亂象也。

【按】⧫荓:整理者讀爲“并”,聚積并合,亂并,指亂象叢生,一說“荓”讀爲“屏”;

“子居”認為“亂並”蓋類似於《墨子·非樂上》所言“寇亂盜賊並興”;劉信芳認為“並,

比也”,“亂並”謂假冒偽劣充斥,真假莫辨之亂象。 ⧫流清:“子居”認為《成人》此

處的“流”疑當讀為“戮”,“戮清”或是指完全沒有刑罰措施。按:暫存疑。

簡 17

說明:本簡完整,共 30 字。

釋文:

方告女(汝)于型(刑)之無𪴿(赦):則(賊)人䑋(攘)人,道𢼊(施) (猖) (肆),無𪴿

(赦);臣妾 (起)辟(嬖), (竊)義(議)𡉭(妬) (主),無𪴿(赦); (殘)񤲧(家)【17】

110
子居:《清華簡九〈成人〉解析》,中國先秦史網,2020 年 1 月 26 日,
https://www.xianqin.tk/2020/01/26/899/。
111
劉信芳 : 《清華(九)<成人>試說》,簡帛網,2020 年 2 月 14 日,http://m.bsm.org.cn/view/19435.html。
69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集釋:
【 整 理 者 2019 】 方告女( 汝) 于型( 刑 ) 之 無𪴿( 赦 ) :則( 賊) 人䑋 ( 攘) 人 ,道𢼊

(奪) (閶) (抶),無𪴿(赦);臣妾 (起)辟(嬖), (竊)義𡉭(妬) (主),無𪴿(赦);

(殘)񤲧(家)

⧫𪴿,卽“舉”字,從與聲,喻母魚部,讀爲書母魚部之“赦”。“無赦”,指不寬免

罪罰。《書·康誥》“刑兹無赦”,陳劍《上博竹書<仲弓>篇新编釋文》(《戰國竹書論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年,第 107 頁)指出郭店簡《成之聞之》引《康誥》此句作“型(刑)

𢆶(兹)亡㦛(赦)”。《吕刑》:“王曰∶‘吁!來,有邦有土,告爾祥刑在今。’”本句與

之表述相近。 ⧫則,讀爲“賊”。 ⧫䑋,讀爲“攘”。 ⧫𢼊,從攵,它聲,透母歌部,讀

爲定母月部之“奪”。 ⧫ ,又見清華簡《天下之道》,從戶,昌聲,“閶”字異體。《說

文》:“楚人名門皆曰閶闔。”此與“道”相對舉。 ⧫ ,字形構造與“寶”相似,惟聲

符换爲“兔”(“逸”省),喻母質部,可讀爲書母質部之“抶”,訓爲“擊”“戮”,蓋爲

謀財傷人所造的專字。 ⧫竊義,可參看《莊子·肤箧》:“爲之仁義以矯之,則並與仁義

而竊之。” ⧫𡉭,從曰,土聲,透母魚部,可讀爲端母魚部之“妬”,《說文》:“婦妒

夫也。” ⧫ ,從𩫖,主聲,疑爲城邦之“主”的專字。 ⧫ ,此讀爲“殘”。

【王永昌】“𢼊”字,整理者讀爲“奪”;“ ”字,賈連翔曾讀爲“猖”,但在後

來的討論中認爲該字卽“閶”字之異體,引《說文》云“楚人名門皆曰閭闔”,與“道”相

對舉;“ ”字,从兔得聲,賈連翔曾將其讀爲“肆”,趙平安將其讀爲“拱”。按,“𢼊”

字可讀爲“施”,出土文獻中多見(白於藍:《戰國秦漢簡帛古書通假字彙纂》第 296 頁,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2 年)。“ ”“ ”二字的釋讀,賈連翔最初的釋讀意見很有啓發性,

“道施猖肆”,卽在道路上施行猖狂肆意的行爲,意思正好可與前文的“賊人攘人”相照應。

另外,古書中有“狂”“肆”二字同時出現的辭例,如《論語·陽貨》“古之狂也肆,今之
112
狂也蕩”,可相參照。

【無痕】“𢼊”字,整理者讀爲“奪”未妥,可考慮讀“褫”或“搋”,訓奪。《繫年》

56“宋人是古(故)殺申伯無畏,񄽺(褫)其玉帛”(詳張富海先生文《古文字研究》三十輯)。
113

【zzusdy】“道”與“ ”對,意思或許相近,頗疑卽動詞“倡”“導”,所謂犯罪
114
行為的“造意”者。

112
王永昌:《讀清華簡(九)札記》,《出土文獻》第 15 輯,中西書局,2019 年 10 月 31 日。
113
無痕:《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67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2 月 11 日。
70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悅園】簡 16—17:“余方告汝于刑之無赦。”簡 18—19:“朕盡告汝于獄之有難。”

“余方告汝”、“朕盡告汝”之後均應加逗號,簡 26:“后,于承嘉穀五稷之有時。”句
115
式正相似。

【王寧】⧫“𢼊”疑當讀“殺”。 ⧫“ ”字與“寶”相似,“寶”從“缶”聲,此字

將“缶”換成“兔”,當是從“兔”聲,這個字疑是“貯”字的或體,從“寶(保)”省、

兔聲。《周禮·地官·廛人》註:“謂貨物𡪄藏於市中。”《釋文》:“𡪄本或作貯,又作

褚,皆同。”“貯”古音端紐魚部,當讀為“屠”(定紐魚部),“殺”“屠”義同。此句

當讀為“道殺閶屠”。卽便如整理者所言是從“逸”聲,恐亦當讀“肆”,簡 12“商無񅥘”

之“񅥘”從“兔”,整理者認為是從“逸”省聲,讀“肆”,是也;以此類之,此“ ”字

亦當讀“肆”,《大戴禮記·夏小正傳》:“肆,殺也。”《廣雅·釋詁一》:“肆,殺也。”

古人謂殺人陳其尸曰“肆”(《文選·曹植〈責躬詩〉》“暴之朝肆”李注),故引申為“殺”

義,二者意思略同。“道殺閶肆(或屠)”,意思是在路上殺人或入戶殺人的,都是重罪,

故無赦。 ⧫“𡉭”當分析為從土曰聲,讀為“越”。 ⧫“義”當讀為“儀”。此文意思是

說:臣妾受到嬖幸,竊用主人的威儀並逾越于主人之上,無赦。 ⧫“ ”當讀“殲”,滅也。
116
《漢書·趙廣傳》:“若計如此,且并滅家。”

【暮四郎】“ ”从“昌”聲,應讀爲“黨”,卽“鄉黨”“巷黨”之黨,是一種基
117
層組織單位。

【HYJ】按,“𡉭”字原作“ ”,字从土从曰,其實二者都有可能是聲符,而確定聲符

的鬧鍵則在於上下文語墳。整理者將其分析為“土”聲而讀為“妬”,“妬”的核心詞義是

“嫉妒”,古籍多用指婦女相忌妒或妒忌他人之長處,“妒主”的說法似乎在語義上並不很

貼切,和與之並列的“竊義”語義上也有差距。王寧先生分析為“曰”聲,讀為“越”,按

“曰”聲與“越”聲典籍似並無直接相通之證,可見讀為“越”也不很合適。我們認為將

“𡉭”字分析為从“曰”聲是對的,不過應該讀為“汨”。“𡉭”“汩”聲符相同,相通應

無疑問。《小爾雅·廣言》“汩,亂也。”《尚書·洪觞》:“鯀陻洪水,汩陳其五行。”孔

傳:“汩,亂也。”孫星衍《尚書今古文註疏》:“‘汩’為‘亂’者,江氏聲引司馬相如《上

114
zzusdy:《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81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20 年 8 月 9 日。
115
悅園:《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28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1 月 27 日。
116
王寧:《讀清華簡<成人>散札》,復旦大學出土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9 年 12 月 4 日,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4497。
117
暮四郎:《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54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2 月 2 日。
71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林賦》云:‘汩乎流亂。’又云‘《說文》:汩,治水也。反其義則為亂。’‘汩’與‘滑’

聲相近,故為亂。”(轉自錢宗武:《尚書》,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 年,第 263 頁)王念

孫認為“‘汩’與“猾’亦聲近義同”,其說可從(王念孫:《廣雅疏證》,上海古籍出版

社,2016 年,第 410 頁)。“汨”“猾”均有“亂”義,“汩主”即“亂主”,指侵害、危害

君主。與“亂主”相似的結構如“亂民”
“亂邦”等,“亂”均可指侵害、危害。綜上所述,“𡉭”
118
字應分析為從土、從曰,讀為“汨”,義為亂。

【子居】⧫“方告”卽遍告,同樣也是又見於《吕刑》:“虐威庶戮,方告無辜於上。”

仍是說明《吕刑》與《成人》是關係最為密切的兩篇《書》系文獻。 ⧫《尚書·吕刑》:

“罔不寇賊鴟義,奸宄奪攘。”所說頗與《成人》此處相近。 ⧫“閶闔”是音譯詞,先秦

似無單以“閶”表門義的辭例,故疑“ ”當讀為“堂”,《周禮·夏官·大司馬》:“中

軍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鄭玄注:“《司馬法》曰:鼓聲不過閶, 鼙聲不過阘, 鐸

聲不過琅。”孫怡讓《正義》:“閶、阘,亦作鼞、䶀。”《說文·鼓部》:“鼞,鼔聲也。

從鼓堂聲。《詩》曰:擊鼓其鼞。”《類篇·門部》:“閶、闛……又並他郎切,鼓聲也。”

⧫“寶”字或從尓作“寳”,其中的“尓”並不是表聲,可證整理者言“聲符換為‘兔(“逸”

省)’”恐不確,此字當仍是寶聲,或可讀為“冒”,訓為貪冒,《左傳·文公十八年》:

“貪於飲食,冒於貨賄。”,杜預注:“冒,亦貪也。” ⧫“辟”當訓為“法”,《說文·辟

部》:“辟,法也。”“起辟”卽“立法”,又作“立辟”,《詩經·大雅·板》:“民之

多辟,無自立辟。”,毛傳:“辟,法也。”孔穎達疏:“汝無自謂所建立者為法。” ⧫

“竊義”卽《吕刑》的“鴟義”,“鴟”字或作“鵄”,《爾雅·釋鳥》:“鴟鸮,鸋鴂。”

陸德明《釋文》:“鴟,或作鵄。”故“鴟”可讀為“竊”。 ⧫“𡉭”疑當讀為“堨”,

卽“遏”字異體,又或作“閼”,《說文·門部》:“閼,遮𢹬也。”《集韻·曷部》:“堨,

壅也。”《類篇·土部》:“堨,遮擁也。” ⧫“ ”字當是從𩫏、主雙聲,疑卽“墉”

字,主為重聲,𩫏為墉聲,清華簡七《越公其事》第一章“大夫住”卽傳世文獻的“大夫種”,

《越公其事》整理者已言,《說文·土部》:“墉,城垣也。從土庸聲。𩫏,古文墉。”故

“堨墉”猶傳世文獻的“壅遏”,《管子·明法解》:“見知不悖,賞罰不差,有不蔽之術,

故無壅遏之患;亂主則不然,法令不得至於民,疏遠鬲閉,而不得聞,如此者,壅遏之道也,”

118
HYJ:《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1 樓跟帖,西南大學出土文獻網,2020 年 1 月 7 日,
http://wenxiansuo.com/article/1578398210781#comments。
72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殘家”於傳世文獻可見於《韓詩外傳》卷一:“故亡國殘家,非無聖智也,不用故也。”
119

【蔡偉】最近所見清華簡《成人》篇的下引語句:“臣妾起嬖,竊義妒主,無赦。”李

均明先生的文章有注云“起,《戰國策•秦策二》‘起樗里子於國’,高誘注:‘猶舉也。’

嬖,《左傳》隱公三年‘嬖人之子也’,杜預注:‘親幸也。’起嬖,實指受寵幸。竊義,

歪曲倫理。
妒,嫉妒。
”其以“歪曲倫理”釋“竊義”,
恐非。疑清華簡“義”亦當讀為“議”

《荀子·不苟》“正義直指,舉人之過”,王引之曰:“義讀爲議,《韓詩外傳》作‘正言

直行,指人之過’,言亦議也,《韓策》曰‘嚴遂政議直指,舉韓傀之過’,是其證。”《廣

雅·釋詁四》:“竊,私也。”故“竊義(議)”猶云私語。檢索文獻,有下列語句:《晏

子春秋·外篇第八·仲尼之齊見景公而不見晏子子貢致問第四》:“語有之:言發于爾,不

可止于遠也;行存于身,不可掩于眾也。吾竊議晏子而不中夫人之過,吾罪幾矣!丘聞君子

過人以為友,不及人以為師。今丘失言于夫子,譏之,是吾師也。”《漢書·匡衡傳》:“以

將軍之莫府,海內莫不卬望。而所舉不過私門賓客、乳母子弟。人情忽不自知,然一夫竊議,

語流天下。(案《漢書•杜延年傳》云“群下讙譁,庶人私議,流言四布,延年竊重將軍失

此名于天下也”,兩文之文義相近,可見“竊議”即“私議”。)”《漢書·師丹傳》:“先

帝不量臣愚,以為太傅。陛下以臣託師傅,故亡功德而備鼎足,封大國,加賜黃金,位為三

公,職在左右。不能盡忠補過,而令庶人竊議,災異數見,此臣之罪也。”《關尹子•九藥》:

“人之有失,雖已受害於已失之後,久之竊議於未失之前。”《宋書•顏延之傳》:“若呻

吟於牆室之內,喧囂於黨輩之間,竊議以迷寡聞,妲語以敵要說,是短算所出,而非長見所

上。”……凡此“竊議”皆為“私議”“私語”之義。古書中又有“私議”一詞:《管子·立

政·九敗》:“寢兵之說勝,則險阻不守;兼愛之說勝,則士卒不戰。全生之說勝,則廉恥

不立。私議自貴之說勝,則上令不行。群徒比周之說勝,則賢不肖不分。金玉貨財之說勝。

則爵服下流,觀樂玩好之說勝。則姦民在上位。請謁任舉之說勝,則繩墨不正,諂諛飾過之

說勝,則巧佞者用。”,又《立政·九敗解》:“人君唯無聽私議自貴,則民退靜隱伏,窟

穴就山,非世閒上,輕爵祿而賤有司,然則令不行,禁不止,故曰:私議自貴之說勝,則上

令不行。”《管子·法法》:“明君在上位,民毋敢立私議自貴者,國毋怪嚴,毋雜俗,毋

異禮,士毋私議。倨傲易令,錯儀畫制,作議者盡誅。故強者折,銳者挫,堅者破。引之以

119
子居:《清華簡九〈成人〉解析》,中國先秦史網,2020 年 1 月 26 日,
https://www.xianqin.tk/2020/01/26/899/。
73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繩墨,繩之以誅僇,故萬民之心皆服而從上,推之而往,引之而來。彼下有立其私議自貴,

分爭而退者,則令自此不行矣。故曰:私議立則主道卑矣。”《管子·任法》:“以法制行

之,如天地之無私也,是以官無私論,士無私議,民無私說,皆虛其匈以聽於上。”《慎子》

逸文:“故有道之國,法立則私議不行,君立則賢者不尊。”《商君書·修權》:“世之為

治者,多釋法而任私議,此國之所以亂也。……故法者,國之權衡也,夫倍法度而任私議,

皆不知類者也。……夫廢法度而好私議,則姦臣鬻權以約祿,秩官之吏隱下而漁民。”《漢

書·吾丘壽王傳》:“於是秦兼天下,廢王道,立私議,滅《詩》《書》而首法令。皆可以

為證。”綜上所述,則清華簡《成人》篇所云“臣妾起嬖,竊義(議)妒主”,乃謂臣妾竊
120
議/私議以妒其主,其文義至為顯白。

【按】⧫𪴿:整理者認為卽“舉”字,讀爲“赦”,“無赦”,指不寬免罪罰。 ⧫則:

整理者讀爲“賊”。 ⧫䑋:整理者讀爲“攘”。 ⧫𢼊:整理者讀爲 “奪”;王永昌讀爲“施”;

“無痕”讀爲“褫”或“搋”,訓奪;王寧讀爲“殺”。按:從王永昌說。 ⧫ :整理者

認為從戶,昌聲,“閶”字異體;賈連翔曾讀爲“猖”,王永昌從之;“zzusdy”認為“道”

與“ ”對,意思或許相近,頗疑卽動詞“倡”“導”;“暮四郎”認為“ ”从“昌”

聲,應讀爲“黨”,卽“鄉黨”“巷黨”之黨。按:從賈連翔讀爲“猖”。 ⧫ :整理者

認為可讀爲“抶”,訓爲“擊”“戮”,蓋爲謀財傷人所造的專字;賈連翔曾將其讀爲“肆”,

王永昌從之;趙平安將其讀爲“拱”;王寧疑是“貯”字的或體,從“寶(保)”省、兔聲,

當讀為“屠”(定紐魚部),“殺”“屠”義同。按:從賈連翔和王永昌之說,“道𢼊 ”

讀爲“道施猖肆”。 ⧫竊義:整理者注曰,可參看《莊子·肤箧》“爲之仁義以矯之,則

並與仁義而竊之”;李均明認為“竊義”卽歪曲倫理;王寧認為“義”當讀為“儀”;蔡偉

認為“義”亦當讀為“議”,“竊義(議)”猶云私語。按:蔡偉說甚是。 ⧫𡉭:整理者

認為從曰,土聲,讀爲 “妬”;王寧認為“𡉭”當分析為從土曰聲,讀為“越”;“HYJ”

認為“𡉭”字應分析為從土、從曰,讀為“汨”,義為亂;“子居”認為“𡉭”疑當讀為“堨”,

卽“遏”字異體,又或作“閼”。按:暫從整理者說讀爲“妬”。 ⧫ ,整理者認為從𩫖,

主聲,疑爲城邦之“主”的專字。 ⧫ :整理者讀爲“殘”;王寧讀“殲”,滅也。按:從

整理者之說。

120
蔡偉:
《清華簡
〈成人〉篇小札一則》,簡帛網,2019 年 10 月 29 日,
http://m.bsm.org.cn/view/19434.html。
74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簡 18

說明:本簡完整,共 30 字。

釋文:

焚(񎱛)宗,
大攻少(小),無𪴿(赦);𨊠(犯)𫒋(禁)喬(矯)飤(敕),
毁񄰆(盟)宔(主)匿(慝),

無𪴿(赦);遊述(怵),女又(有)夫,士又(有)妻,遊,無𪴿(赦)。朕𦘔(盡)【18】

集釋:

【整理者 2019】焚(񎱛)宗,大攻少(小),無𪴿(赦);𨊠(犯)𫒋(禁)喬(矯)飤(飭),毁

񄰆(盟)宔(主)匿,無𪴿(赦);遊述(怵)女又(有)夫,士又(有)妻遊,無𪴿(赦)。朕𦘔(盡)

⧫焚,並母文部,讀爲幫母文部之“񎱛”,倒覆也。 ⧫大攻小,指兼併戰爭,見《墨子·備

城門》。又《左傳》成公十三年:“又欲闕翦我公室,傾覆我社稷,帥我蝥賊以來蕩搖我邊

疆。” ⧫𨊠,讀爲“犯”。犯禁,卽違禁。《周禮·禁暴氏》:“撟誣犯禁者,作言語而

不信者,以告而誅之。” ⧫喬,讀爲“矯”、“撟”,稱詐也。 ⧫飤,讀爲“飭”,指飭

令。《周禮·士師》“五曰撟邦令”,鄭注:“稱詐以有爲者。” ⧫毀񄰆(盟),指破壞盟約。

⧫宔,讀爲“主”。 ⧫匿,匿藏也。主匿,卽“首匿”,指主謀藏匿罪犯。《史記·淮南衡

山列傳》:“得陳喜於衡山王子孝家。吏劾孝首匿喜。” ⧫遊,指生活放縱。 ⧫述,讀爲

“怵”。《漢書·食貨志下》“善人怵而爲姦邪”,顏注引李奇曰:“怵,誘也。” ⧫以

上五種“無赦”可參看《周禮·司刑》鄭注:“《書傳》曰:‘決關梁、踰城郭而略盜者,

其刑臏。男女不以義交者,其刑宫。觸易君命、革輿服制度、姦軌、盗攘、傷人者,其刑劓。

非事而事之,出人不以道義而誦不詳之辭者,其刑墨。降畔、寇賊、劫略、奪攘、矯虔者,

其刑死。’”

【單育辰】⧫“喬”字作“ ”,上面類似“尤”形,可參安大一《詩經》簡 44“喬”

作“ ”,上面亦寫成“尤”形。 ⧫上句“飭”讀“飾”,“匿”讀“慝”也可以考慮,

“矯飾”,虛矯裝飾;“主慝”,主其慝害。 ⧫下句可改讀為:“遊述(術),女有夫,

士有妻,遊,無赦。”《說文》卷二:“術,邑中道也。”言有室家者,無所事事,在邑中
121
道路遨游,無赦。《商君書·墾令》:“狠剛之民不訟,怠惰之民不游。”

121
單育辰:《清華九〈成人〉釋文商榷》,《中國文字》第三期,2020 年 6 月。
75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悅園】“游怵女有夫,士有妻游,無赦”,此句頗為費解,似可斷讀為“游怵,女有
122
夫,士有妻,游無赦”。

【王寧】⧫“焚”依字讀卽可,焚滅義,與“殲”意思略同。《戰國策·宋衛策》:“故

射天笞地,斬社稷而焚滅之。” ⧫整理者讀“飤”為“飭”,飭令。不如讀為“敕”更凖確,

《說文》:“敕,誡也。”《玉篇》:“誡,命也。”矯敕卽矯命。《淮南子·氾論訓》“夫

三軍矯命,過之大者也。” ⧫《廣雅·釋詁三》:“媱、愓、嬉、遊,戲也。”王念孫《疏

證》:“媱、愓、嬉者,《方言》:‘媱、愓,遊也。江沅之間謂戲為媱,或謂之愓,或謂

之嬉。’媱之言逍遙,愓之言放蕩也。《說文》:‘愓,放也。’”這裡的“遊”是通淫、

私通之意,是隱晦的說法。“述”卽“遂”,《說文》:“遂,亡也。”私通逃亡,卽所謂

“淫奔”“私奔”。下文“遊”也是私通的意思。這兩句的意思是說:女子有丈夫而與別人
123
通姦私奔、男人有妻子還和別人私通,無赦。

【心包】“毀盟主匿”,整理者釋“主匿”曰“卽首匿,指主謀藏匿罪犯”。謹按:整

理者此說雖然觸及到問題的根本,但是仍然未達一間。春秋時期,強卿干政,各國諸侯都想

盡辦法通過會盟的方式,以求得對內鎮壓叛亂,維護統治的一致願望。所以在會盟之時,就

會有關於各國收納“叛臣”的核心條款,一般要求諸侯國不得收納別國“叛臣”。所以,我

認為“主匿”,當讀為“主慝”(8 樓已有學者讀“慝”,可從),“主”實則“賓主”之

“主”,“叛臣”逃亡他國以尋求庇護,常常會找一個依附對象(或國君或強卿)。《左傳》

常見這類“主”的用法,如“臧宣叔亦如晉乞師,皆主郤獻子,晉侯許之七百乘”(成公二

年),“昔武王數紂之罪,以告諸侯曰,紂為天下逋逃主,萃淵藪,故夫致死焉”(昭公七

年),例多不備舉。“主慝”字面義卽當這些亂臣賊子的主人,換句話說就是收養這些個亂

臣賊子。必須說明,這句話的前後語境並不涉及國家會盟層面的事情。這裡的“盟”應該是
124
“私盟”,“主慝”仍然可以照上面的理解,卽收養/收納奸慝之人。

【子居】⧫由整理者注可見,“焚宗”猶傳世文獻所言“覆宗”“滅宗”,《國語·楚

語下》:“舊怨滅宗,國之疾眚也。”《國語·晉語八》:“且夫欒氏之誣晉國久也,欒書

實覆宗。”整理者以大攻小為兼併戰爭,似可商,“殘家、焚宗、大攻小”當都是指的邦國

內宗族間的勢力衝突,較大宗族對弱小宗族的侵攻亡覆。此時的周王室,已無力約束諸侯間

122
悅園:《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1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0 月 28 日。
123
王寧:《讀清華簡<成人>散札》,復旦大學出土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9 年 12 月 4 日,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4497。
124
心包:《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59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2 月 3 日。
76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的攻伐,所以自然不會有以兼併戰爭為刑罰“無赦”對象的可能性。 ⧫《周禮·秋官·禁

暴氏》:“禁暴氏掌禁庶氏之亂暴力正者,撟誣犯禁者。”所說“撟誣犯禁”卽近於《成人》

此處稱“犯禁矯飭”。 ⧫“毀盟”卽《尚書·吕刑》的“罔中於信,以覆詛盟。”《左傳·襄

公十一年》:“乃盟,載書曰:凡我同盟,毋蘊年,毋壅利,毋保奸,毋留慝。”卽可見“主

匿”與“毀盟”的關係。 ⧫整理者所說的“怵”,本字當是“訹”,《說文·言部》:“訹,

誘也。”筆者《安大簡〈邦風·周南·漢廣〉解析》曾言:“遊、誘同音,故‘遊’當訓為

誘惑,江淮間稱媒鳥為‘遊’,卽獵人捕鳥時用來引誘其同類的鳥。
《文選·潘嶽〈射雉賦〉》:

‘恐吾遊之晏起,慮原禽之罕至。’徐爰注:‘遊,雉媒名,江淮間謂之遊。遊者,言可與

遊也。’”故“遊”、“訹”為同義並稱,此句當讀作“遊訹:女有夫,士有妻,遊,無赦。”
125

【按】⧫焚:整理者讀爲“񎱛”,倒覆也;王寧認為“焚”依字讀卽可,焚,滅義,與“殲”

意思略同。按:整理者之說可從。 ⧫大攻小:整理者認為指兼併戰爭。 ⧫𨊠:整理者讀爲

“犯”,犯禁,卽違禁。 ⧫喬:整理者讀爲“矯”“撟”,稱詐也。 ⧫飤:整理者讀爲“飭”,

指飭令;單育辰認為“飭”或可讀為“飾”,“矯飾”,虛矯裝飾;王寧讀為“敕”,矯敕

卽矯命。按:王寧之說可從。 ⧫毀񄰆:整理者讀爲毀盟,認為指破壞盟約;“心包”認為

這裡的“盟”應該是“私盟”;“子居”認為“毀盟”卽《尚書·吕刑》的“罔中於信,以

覆詛盟。” ⧫宔匿:整理者讀“宔”爲“主”,匿卽匿藏,主匿,卽“首匿”,指主謀藏

匿罪犯;單育辰認為“匿”或可讀“慝”;“心包”從之,讀“主”爲“賓主”之“主”,

“主慝”字面義卽當這些亂臣賊子的主人。按:“宔”當如心包之說,讀爲“賓主”之“主”,

“匿”當如單育辰說,讀爲“慝”。 ⧫遊述:整理者認為“遊”指生活放縱,“述”讀爲

“怵”,《漢書·食貨志下》“善人怵而爲姦邪”;單育辰改讀爲“遊述(術),女有夫,

士有妻,遊,無赦。”言有室家者,無所事事,在邑中道路遨游,無赦;“悅園”斷讀為“游

怵,女有夫,士有妻,游無赦”;王寧認為這裡的“遊”是通淫、私通之意,是隱晦的說法,

“述”卽“遂”,《說文》 “遂,亡也”私通逃亡,卽所謂“淫奔”;子居認為整理者所

說的“怵”,本字當是“訹”,《說文·言部》:“訹,誘也”,“遊”“訹”為同義並稱,

此句當讀作“遊訹:女有夫,士有妻,遊,無赦”。按:從整理者說。 ⧫無𪴿:整理者讀

爲“無赦”。

125
子居:《清華簡九〈成人〉解析》,中國先秦史網,2020 年 1 月 26 日,
https://www.xianqin.tk/2020/01/26/899/。
77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簡 19

說明:本簡完整,共 30 字。

釋文:

告女(汝)于獄之又(有)񵓦難:司𫲼(中)司񁷠(德),監(鑑)才(在)民𣅳 (側)。毋非𫲼(中)

非 (察),以񤬫(作)不厇(度)。各(恪)𫲼(中)乃񋿷(信),隹(惟)㱠(辜)【19】

集釋:

【整理者 2019】告女(汝)于獄之又(有)񵓦難:司𫲼(中)司񁷠(德),監(鑑)才(在)民𣅳

(側)。毋非𫲼(中)非 (察),以񤬫(作)不厇(度)。各𫲼(中)乃񋿷(信),隹(惟)㱠(辜)

⧫中,公正。清華簡《說命下》:“𫲼 (中)乃罰。” ⧫司񁷠,見包山簡 62,係職官名,

何琳儀《包山竹簡選釋》(《江漢考古》1993 年第 4 期第 56 頁)讀爲“司直”。《詩·羔

裘》:“彼其之子,邦之司直。”簡文後有關於“񁷠(德)政”的討論,疑“񁷠”指德教。

《書·盤庚》:“用罪伐厥死,用德彰厥善。”《康誥》:“克明德慎罰。”《吕刑》:“士

制百姓于刑之中,以教祗德。” ⧫監,讀爲“鑑”。句意爲刑罰的好壞反映在百姓一方。《論

語》:“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 ,楚簡中用爲“察”。 ⧫不度,指不合法度。

牧簋(《集成》4343)“母(毋)敢不明不中不井(型)”可參。 ⧫中,猶《吕刑》“罔中于

信”之“中”。 ⧫㱠,讀爲“辜”,《說文》:“辠也。”。此句意爲對於定罪和用刑都

要做到中誠信實。

【子居】⧫由整理者注中所說“簡文後有關於“悳(德)政”的討論,疑“悳”指德教”

即可見,學界中人多被誤導已久,經常會認為“德”就是指的德教、德行、仁德等等內容,

自西周傳承而下的“德”,往往指的是“法”,筆者《清華簡七〈子犯子餘〉韻讀》曾提到:

“《管仲》所稱‘和民以德,執事有餘。旣惠於民,聖以行武’同樣是用來形容成湯的行政

方式,因此不難判斷,《子犯子餘》的‘以德和民’之說當與清華簡《管仲》篇同源。對照

《管子·七法》的‘和民一眾,不知法不可’可知,清華簡《管仲》及《子犯子餘》篇中成

湯用以‘和民’的‘德’卽‘法’,也卽前文所稱的‘政令刑罰’,清華簡《殷高宗問於三

壽》:‘恭神以敬,和民用政,留邦偃兵,四方達寧,元哲並進,讒謠則屏,是名曰聖。’

78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同樣可以證明法家以‘法’為‘德’、以‘政令刑罰’為‘惠’的觀念源自殷商故地,所以

《表記》才有殷人‘先罰而後賞’之說。……清華簡諸篇中的這個觀念有著與周文化所說‘和

民’不同的齊、宋文化背景和法家導向。”齊、吕、申、許文化同源,所以《成人》和《吕

刑》篇所說的“德”,實際上也是“法”,“明德慎罰”卽“明法慎罰”,“士制百姓,於

刑之中,以教祗德”卽“士制百姓,於刑之中,以教敬法”,“司中司德”也就是“司正司

法”。 ⧫由於《成人》篇中“政”的主體就是“刑”,因此民以妖祥反映的就是行政措施

的優劣,《尚書·酒誥》:“古人有言曰:人無於水監,當於民監。”所述觀念正合於《成

人》篇,筆者《先秦文獻分期分域研究之二 實詞篇(一)》分析《酒誥》約成文於春秋初

期後段,正與《成人》的成文時間相近,此點前文已言。 ⧫《尚書·吕刑》:“非佞折獄,

惟良折獄,罔非在中。察辭於差,非從惟從。”也可與《成人》“毋非𫲼(中)非 (察),以

񤬫(作)不厇(度)。”參看。 ⧫“各”似當讀為“恪”,《詩經·商頌·那》:“溫恭朝夕,

執事有恪。”《說文·心部》:“恪,敬也。”《尚書·吕刑》有“惟察惟法”句,與《成
126
人》的“惟㱠惟法”句式類似。

【按】⧫中:整理者認為卽公正的意思。 ⧫司񁷠:見包山簡 62,整理者認為係職官名,

何琳儀讀爲“司直”,疑“񁷠”指德教;“子居”認為自西周傳承而下的“德”,往往指的

是“法”,《成人》和《吕刑》篇所說的“德”,實際上也是“法”。按:今暫從整理者說。

⧫監:整理者讀爲“鑑”,句意爲刑罰的好壞反映在百姓一方。 ⧫ :整理者注楚簡中用爲

“察”。 ⧫不度:整理者認為指不合法度。 ⧫各:整理者如字讀;“子居”認為似當讀為

“恪”,《說文·心部》:“恪,敬也。”《尚書·吕刑》有“惟察惟法”句,與《成人》

的“惟㱠惟法”句式類似。按:“子居”說當是。 ⧫中:整理者認為猶《吕刑》“罔中于

信”之“中”。 ⧫㱠:整理者讀爲“辜”,《說文》:“辠也。”。

126
子居:《清華簡九〈成人〉解析》,中國先秦史網,2020 年 1 月 26 日,
https://www.xianqin.tk/2020/01/26/899/。
79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簡 20
說明:本簡完整,共 30 字。
釋文:
隹(惟)灋(法)。獄񂨓(成)而逾(渝),典獄寺(持)惠。勿亞(惡)񂨓(成)󈨦(孚),以求 (物)

青(情)。厚尃(薄)𢝬(圖)罰,以求宜型(刑)。凡民五爭,【20】

集釋:

【整理者 2019】隹(惟)灋(法)。獄񂨓(成)而逾(輸),典獄寺(時)惠。勿亞(惡)

񂨓(成)󈨦(孚),以求 (物)青(情)。厚尃(薄)𢝬(圖)罰,以求宜型(刑)。凡民五爭,

⧫逾,讀爲“輸”,《廣雅·釋言》:“寫也。”《戰國策·秦策》“常以同情輸楚”,

高注:“語也。”《吕刑》“獄成而孚,輸而孚”,孔傳:“斷獄成辭而信,當輸汝信於王。

謂上其鞫劾文辭。”又《禮記·文王世子》:“獄成,有司讞于公。”一說“逾”讀爲“渝”,

訓爲“變”。 ⧫《吕刑》“刑罰世輕世重”,《漢書·刑法志》引此,顏注:“言刑罰輕

重,各隨其時。”《後漢書·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引《書》曰:“刑罰時輕時重。”《周

禮·大司寇》:“一曰刑新國用輕典,二曰刑平國用中典,三曰刑亂國用重典。” ⧫惡,

讒誹。 ⧫青,讀爲“情”。物情,指實情。此指避免冤獄。 ⧫𢝬,讀爲“圖”,訓爲“度”。

⧫宜,適。此謂罪責當與刑罰相適。《吕刑》:“上刑適輕,下服;下刑適重,上服;輕重

諸罰有權。”《荀子·正論》:“刑稱罪則治,不稱罪則亂。” ⧫爭,指爭訟。以下至“不

及五罰”可參看《吕刑》:“兩造具備,師聽五辭,五辭簡孚,正于五刑。五刑不簡,正于五

罰。五罰不服,正于五過。五過之疵:惟官、惟反、惟內、惟貨、惟來。其罪惟均,其審克

之。”

【zzusdy】“物情”整理者釋為“實情”,當卽《天子建州》“刑屯用情,邦喪;屯用

物,邦喪。必中情以麗於物”的“物”“情”,物與情對,物,法也;再者,《蘭賦》“蘭

有異物”,比較“衆木之紀兮”“則不同兮”“木異類兮”(《廣雅·釋詁一》:“類,灋

也。”),則“物”為類、則(《經義述聞·通說上》“物”條:“有所法則,謂之‘有

物’。”“容則”、“觀吾樹之容兮”的“容”也是法度的意思,《廣雅·釋詁一》:“容,
127
灋也。”)

【王寧】⧫整理者一說“逾”讀為“渝”,訓為“變”。疑“一說”是。“成而渝”卽

《周易·豫卦·上六》“成有渝”,謂成而又變也。《書·吕刑》“獄成而孚,輸而孚”,

王引之指出“成”與“輸”相對文,“輸”之言“渝”也,謂變更也。于省吾先生同意王說。

⧫本篇“時”寫作“𠱾”,此“寺”字讀“時”可疑,疑當讀“持”,“持惠”指秉持仁愛
127
zzusdy:《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81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20 年 8 月 9 日。
80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之心。此二句大概意思是定案之後如果發現有問題而要改判,典獄就要秉持仁愛之心來辦理
128
此事。

【子居】⧫整理者所引“《廣雅·釋言》:‘寫也。’”的“寫”實為“瀉”義,與《吕

刑》《成人》的“輸”皆無涉,王念孫《廣雅疏證》:“《小雅·蓼蕭》篇‘我心寫兮’,

毛傳云:‘輸寫其心也。’枚乘《七發》雲:‘輸寫捵濁。’引之云:《周語》‘陽氣俱蒸,

土膏其動,弗震弗渝,脈其滿眚’,‘渝’當讀為‘輸’,謂輸寫其氣,使達於外也。《左

氏春秋·隱六年》‘鄭人來渝平’,《公羊》《榖梁》作‘輸平’。是‘渝’‘輸’古字通。

此言當土脈盛發之時,不卽震動之、輸寫之,則其氣鬱而不出,必滿塞而為災也。韋注訓‘渝’

為‘變’,於上下文義稍遠矣。”卽可證。《成人》此處的“輸”,當訓為送、納,慧琳《一

切經音義》卷八十五:“輸賝,上商珠反,《考聲》:送也,納也。” ⧫“寺”當讀為“之”,

與前文“作寺後王君公”的“寺”同。 ⧫“惠”當訓為“順”,《爾雅·釋言》:“若、

惠,順也。”《詩經·邶風·燕燕》:“終溫且惠,淑慎其身。”毛傳:“惠,順也。”故

“典獄寺惠”猶言“司正之順”。獄成則上達,以示沒有專私枉法,此為司正之順,《逸周

書·嘗麥》:“其能常憂恤乃事,勿畏多寵,無愛乃嚚,亦無或刑於鰥寡非罪,惠乃其常,

無別於民。”可參看。 ⧫“惡”當訓為嫌惡、反感,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二十:“惡賤,

上烏故反,憎、嫌也。亦作僫,字用同。” ⧫“孚”當訓為驗查、復核,前文解析內容已

言。“勿惡成孚”卽不要反感對已經審結的案件進行再次覆查。 ⧫“宜刑”也又見於《尚
129
書·康誥》:“用其義刑義殺,勿庸以次汝封。”孔傳:“義,宜也。”

【按】⧫逾:整理者讀爲“輸”,《廣雅·釋言》“寫也。”一說“逾”讀爲“渝”,

訓爲“變”;王寧認為“逾”讀為“渝”,訓為“變”當是,“成而渝”卽《周易·豫卦·

上六》“成有渝”,謂成而又變也。按:“逾”當讀爲“輸”,訓爲“變”。 ⧫寺惠:整

理者讀爲“時惠”;“ 子居”認為此“寺”字讀“時”可疑,疑當讀“持”,“惠”當訓

為“順”,“持惠”指秉持仁愛之心,“典獄寺惠”猶言“司正之順”。按:子居說解較於

整理者為優。 ⧫《吕刑》“刑罰世輕世重”,《漢書·刑法志》引此,顏注:“言刑罰輕

重,各隨其時。”《後漢書·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引《書》曰:“刑罰時輕時重。”《周

禮·大司寇》:“一曰刑新國用輕典,二曰刑平國用中典,三曰刑亂國用重典。” ⧫勿惡

128
王寧:《讀清華簡<成人>散札》,復旦大學出土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9 年 12 月 4 日,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4497。
129
子居:《清華簡九〈成人〉解析》,中國先秦史網,2020 年 1 月 26 日,
https://www.xianqin.tk/2020/01/26/899/。
81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成孚:整理者認為“惡”是讒誹的意思;“子居”認為“惡”當訓為嫌惡、反感,“孚”訓

為驗查、復核,“勿惡成孚”卽不要反感對已經審結的案件進行再次的覆查。按:暫存疑。

⧫物青:整理者讀“青”爲“情”,物情,指實情,此指避免冤獄;“zzusdy”認為整理者

釋為“實情”的“物情”,當卽《天子建州》“刑屯用情,邦喪;屯用物,邦喪。必中情以

麗於物”的“物”“情”,物與情對,物,法也。按:暫存疑。 ⧫𢝬:整理者讀爲“圖”,

訓爲“度”。 ⧫宜:整理者認為為“適”,此謂罪責當與刑罰相適。 ⧫爭:指爭訟。

簡 21

說明:本簡完整,共 35 字,重文 6。

釋文:

正之于五〓 (五辭,五辭)亡(無)誳,正之于五〓〓(五常,五常)不逾,正之于五〓正〓(五

正,五正)之詣(稽),隹(惟)爽, 隹(惟)方(放),隹(惟)國(惑),咸 (訊)亓(其)【21】

集釋:

【整理者 2019】正之于五〓 〓(五辭,五辭)亡(無)誳,正之于五〓〓(五常,五常)不逾,

正之于五〓正〓(五正,五正)之詣(稽),隹(惟)爽, 隹(惟)方,隹(惟)國(惑),咸 (訊)亓(其)

⧫正之于五辭,句式近同於《吕刑》“正于五刑”。正,孫星衍《書今古文注疏》引《周

禮》鄭注“治也”,蔡沈《書集傳》訓爲“質”。 ⧫誳,讀爲“屈”,指理虧。一說“屈”

指冤屈。 ⧫五常,見《書·泰誓下》“狎侮五常”,孔疏:“五常卽五典,謂父義、母慈、

兄友、弟恭、子孝,五者人之常行。”董仲舒《賢良策一》:“夫仁、義、禮、智、信五常

之道。”郭店簡、馬王堆帛書《五行》則稱“仁義禮智聖”爲五行。《吕刑》“屬于五極”,

孔傳:“以其折獄屬五常之中正。”孔疏:“極,中也。……知“五”是五常者,以人所常

行惟有五事,知是五常也。”以上諸說按諸簡文皆不合。常,應同“故常”之“常”,訓爲

“法”。“五常”疑與前文“五臬”相同,卽《吕刑》所謂“五刑”。 ⧫逾,越。五常不

逾,指沒有越至五常。 ⧫五正,見《管子·禁藏》“發五正”,長沙子彈庫帛書《四時》

“羣神五正”,馬王堆帛書《十六經·五正》“布施五正”等,皆未言具體所指。惟《鶡冠

子·度萬》言:“故布五正以司五明……龐子曰:‘敢問五正。’鵑冠子曰:‘有神化,有

82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官治,有教治,有因治,有事治。’”於簡文亦不合。又清華簡《越公其事》有“五政之聿

(律)”,其“五政”是指農政、刑德、徵人、兵政、民政。簡文列“五正”於“五常”之後,

疑與《吕刑》之“五過”相當,“正”與“過”是一對正反辭。 ⧫詣,與後文“񤹻”同從

旨聲,讀爲“稽”,指考察合驗。 ⧫爽,訓爲“差”,指差别、差錯。 ⧫方,違逆也。清

華簡《湯在啻門》:“型(刑)情以不方。” ⧫國,讀爲“惑”,指疑獄。

【心包】“屈”可訓為“盡”,“無屈”即“無盡”,兩造在五辭上面爭論不休,則求
130
聽于五常。

【水之甘】“屈”在這裏通假“詘”,《說文》“詘,诘詘也”,倒是後文“察辭思屈”,
131
讀“思”為“息”可能不必要。

【王寧】⧫據整理者之注,感覺“爽”“方”“國”是“稽”的對象,類似《周禮》的

“群臣”“群吏”“萬民”,則“方”“國”當依字讀,“方”是指四方之人,“國”是指

城邑之人(國人)。“爽”疑讀為“相”或“襄”,指輔佐的群臣,相當於《周禮》所說的
132
“群臣”“群吏”。 ⧫“詣”依字讀亦可通。

【子居】⧫雖然《成人》與《吕刑》從辭句到內容都非常相近,但二者的區別也不小。

《成人》篇是始於“五爭”,其後是“五辭”“五常”“五正”。《吕刑》則是始於“五辭”,

之後為“五刑”“五罰”“五過”。並且在《吕刑》中,“五刑”一直都是論述的核心,《成

人》篇中則各種稱“五”的內容繁多,並不主於某一項內容。 ⧫此處的“正”當是讀為“證”,

卽驗證義,所以可以訓為“質”。比較整理者提到的《吕刑》與《成人》此句可見,《成人》

作者所用虛詞較之多一個“之”,更接近口語化。且《成人》篇中全部都用“于”,無一例

“於”的用例,可證《成人》篇很可能不晚至戰國時期。網友“水之甘”則指出:“屈在這

裏通假詘,《說文》:‘詘,詰詘也。’”所說近是,不過“誳”就是“詘”字,並不是通

假,“水之甘”所引《說文》後文卽有“誳,詘或從屈。”卽可證。整理者所引《書·泰誓

下》是偽古文,孔疏自然也是偽疏,自然皆不足為據,推測整理者此處只是在抄錄《漢語大

詞典》詞條,未及細查。《成人》所言“五常”旣然是對“五爭”的“正之”,則自然不會

是家庭倫理。以“仁、義、禮、智、信”為五常之說,出現時間甚晚,也當非《成人》篇的

“五常”。筆者推測,典、常互訓習見,《成人》前文有“祝、宗忘禮,史、師失常”,故

130
心包:《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64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2 月 4 日。
131
水之甘:《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79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20 年 1 月 4 日。
132
王寧:《讀清華簡<成人>散札》,復旦大學出土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9 年 12 月 4 日,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4497。
83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五常”當是職司之常,似與《逸周書·成開》的“五典”相關,後世將其解為倫常明顯不

確,此“五典”見於《逸周書·成開》:“在昔文考,躬修五典……五典:一、言父典祭,

祭祀昭天,百姓若敬;二、顯父登德,德降為則,則信民寧;三、正父登過,過慎於武,設

備無盈;四、機父登失,修政戒官,官無不敬;五、□□□□,制哀節用,政治民懷。”由

其重祀內容可見此觀念之早,而其稱“德降為則”尚猶可見以“德”為“法”的故說,《成

開》的“五父”所司“五典”內容或卽是《成人》所稱“五常”,《尚書》中《堯典》《皋

陶謨》所說“五典”也當卽此《成開》的“五典”。《左傳·隱公六年》:“翼九宗、五正、

頃父之子嘉父逆晉侯於隨,納諸鄂。”《左傳·定公四年》:“分唐叔以大路,密須之鼓,

闕鞏,沽洗,懷姓九宗,職官五正。”清華簡五《湯在啻門》:“唯彼四神,是謂四正,五

以相之,德、事、役、政、刑。”皆可證“五正”原當是職官之稱,比較《定公四年》唐叔

之前的魯公所分內容“分魯公以大路,大旂……分之土田倍敦,祝、宗、卜、史,備物典策,

官司彝器。”則或可推測“五正”卽四輔加上司正典獄。再比較《逸周書·成開》內容:祭

尚辭,故“言父典祭,祭祀昭天,百姓若敬”可對應於四輔的“祝”,《湯在啻門》的“事”;

德卽法,故“顯父登德,德降為則,則信民寧”可對應於“司正”,《湯在啻門》的“德”;

兵刑同源,故“正父登過,過慎於武,設備無盈”可對應於四輔的“師”,《湯在啻門》的

“刑”;官主政,故“譏父登失,修政戒官,官無不敬”可對應於四輔的“宗”,《湯在啻

門》的“政”;史、使同源,故“□□□□,制哀節用,政治民懷”可對應於四輔的“史”,

《湯在啻門》的“役”。春秋初期“五正”為重職,於《左傳·隱公六年》所記卽可見,所

以由君王判斷刑罰爭議之前,需要先經過“五正”的審核環節。前文“五辭無詘”蓋是用以

確定案情無誤,“五常不逾”是用以確定程式無誤,“五正之稽”是用以確定法理無誤。《禮

記·王制》:“成獄辭,史以獄成告於正,正聽之。正以獄成告於大司寇,大司寇聽之棘木

之下。大司寇以獄之成告於王,王命三公參聽之。三公以獄之成告於王,王三又,然後制刑。

凡作刑罰,輕無赦。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變,故君子盡心焉。”所述明顯就是

對《吕刑》的一種訓傳,正可與《成人》篇此部分內容相參看。 ⧫“爽”訓為“差”是,

但似是指法不合於情理。 ⧫“方”當讀為“放”,《尚書·堯典》:“帝曰:吁,咈哉!

方命圮族。”《釋文》:“馬云:方,放也。”《左傳·昭公十六年》:“刑之頗類,獄之

放紛。”杜預注:“放,縱也。”清華簡中每每以“方”為“放”,如清華簡五《湯在啻門》:

“刑輕以不方,此謂美刑;刑重以常,此謂惡刑。”清華簡六《管仲》:“恐罪之不竭,而

84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刑之方。”皆是用“方”為“放”,訓為濫刑之例。 ⧫“國”讀為“或”,訓為不定,指

於法有歧義不能確定者。 ⧫“有眾”卽“眾”,這樣的措辭特徵,除見於整理者所引《尚
133
書·吕刑》外,還見於《尚書》的《盤庚》《湯誓》和清華簡一《尹至》。

【按】⧫正之于五辭:整理者認為句式近同於《吕刑》“正于五刑”,正,孫星衍《書

今古文注疏》引《周禮》鄭注“治也”,蔡沈《書集傳》訓爲“質”;“子居”認為此處的

“正”當是讀為“證”,卽驗證義故可訓為“質”。按:“子居”說可備一說。 ⧫誳:整

理者讀爲“屈”,指理虧,一說“屈”指冤屈;“心包”認為“屈”可訓為“盡”,“無屈”

即“無盡”;“水之甘”認為“屈”在這裏通假“詘”,《說文》“詘,詰詘也”;“子居”

從之,“誳”卽“詘”,不是通假。按:“水之甘”和“子居”說是,“誳” 卽“詘”,

訓為“詰詘”。 ⧫五常:整理者注“五常”見《書·泰誓下》、董仲舒《賢良策一》及郭

店簡、馬王堆帛書《五行》,“常”應同“故常”之“常”,訓爲“法”,“五常”疑與前

文“五臬”相同,卽《吕刑》所謂“五刑”;“子居”認為典、常互訓習見,“五常”當是

職司之常,似與《逸周書·成開》的“五典”相關,“五常不逾”是用以確定程式無誤。按:

今暫從整理者說。 ⧫逾:整理者訓為越,五常不逾,指沒有越至五常。 ⧫五正:整理者疑

與《吕刑》之“五過”相當,“正”與“過”是一對正反辭。 ⧫詣:整理者認為與後文“񤹻”

同從旨聲,讀爲“稽”,指考察合驗;王寧認為“詣”依字讀亦可通。 ⧫爽:整理者訓爲

“差”,指差别、差錯,“子居”從之訓 “差”,但似是指法不合於情理;王寧認為“爽”

疑讀為“相”或“襄”,指輔佐的群臣,相當於《周禮》所說的“群臣”“群吏”。按:從

“子居”說。 ⧫方:整理者認為是違逆的意思;王寧認為“方”當依字讀,指四方之人;

“子居”認為“方”當讀為“放”,訓為濫刑之例。按:從“子居”說。 ⧫國:整理者讀

爲“惑”,指疑獄;王寧認為 “國”當依字讀,指城邑之人(國人);“子居”認為“國”

讀為“或”,訓為不定,指於法有歧義不能確定者。按:從整理者說。

133
子居:《清華簡九〈成人〉解析》,中國先秦史網,2020 年 1 月 26 日,
https://www.xianqin.tk/2020/01/26/899/。
85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簡 22

說明:本簡第一道編繩處殘,文字完整,共 35 字,重文 4。

釋文:

又〓眾〓(有眾,有眾)無񤹻(稽),則𫲼(中)幾之于示所,爭 内(入)于公。五爭之訿(疵),

隹(惟)交〓(交,交)隹(惟) 〓 (譁,譁)而񋿷(信),則比辠(罪)񅍪(稱)罰,【22】

集釋:

【整理者 2019】又〓眾〓(有眾,有眾)無񤹻(稽),則𫲼(中)幾之于示所,爭 (獵)内(入)

于公。五爭之訿(疵),隹(惟)交〓(交,交)隹(惟)󉿏〓 (過,過)而񋿷(信),則比辠(罪)񅍪(稱)

罰,

⧫《吕刑》“簡孚有眾,惟貌有稽”,《史記·周本紀》“貌”作“訊”。《周禮·小

司寇》:“以三刺斷庶民獄訟之中:一曰訊羣臣,二曰訊羣吏,三曰訊萬民。聽民之所刺宥,

以施上服、下服之刑。” ⧫幾,《詩·楚茨》“如幾如式”,《毛傳》:“幾,期。”包

山簡簡 33 背题記“受񵔃”,裘錫圭《釋戰國楚簡中的“񵔃”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

六輯,中華書局,2006 年,第 250—256 頁)讀爲“受幾”。下文“獄成有幾”和“則幾辭

于歲”之“幾”用法與此相同。中幾,天星觀、望山、包山、新蔡等楚簡又作“񵔃(幾)中”

“𣊉(幾)中”等,義同於“期中”“中期”,清華簡《筮法·志事》:“五曰爲񜉣(來),乃

中񤹙(期) 。” ⧫示所,神事之所,應指盟證之處。《周禮·司盟》:“有獄訟者,則使之

盟詛。凡盟詛,各以其地域之眾庶共其牲而致焉。旣盟,則爲司盟共祈酒脯。”包山簡中的

司法案例亦多見盟證的程序。 ⧫ ,從貝,巤聲,讀爲“獵”。《爾雅·釋言》:“獵,

虐也。”此句意爲惡性案件應上呈“公”來斷獄。《漢書·刑法志》載有奏讞制度,此應卽

其濫觴。 ⧫交,錯雜,此指犯數罪。 ⧫ 󉿏,讀爲“過”,《吕刑》有“五過”。 ⧫信,確

實,包山簡簡 137:“旣盟,皆言曰:‘信!’”一說“訿”讀爲“貲”,“交”讀爲“缴”,

句謂按確定的罪過繳納罰金。 ⧫比罪,見《吕刑》,此與“稱罰”對文成義。又《禮記·王

制》“凡聽五刑之訟……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鄭注:“小大猶輕重。已行故事曰比。”

卽所謂“決事比”。

【王永昌】整理者將“獵”訓爲“虐”。按,頗疑這裹的“獵”帶有“收取”的含義,

與“入”爲連續的兩個動作,卽把有争議的案件攬收,上呈於“公”。“獵”,攪也。《史

記·日者列傳》:“宋忠、賈誼瞿然而悟,獵纓正襟危坐。”司馬貞索隱:“獵猶攬也。”
134

134
王永昌:《讀清華簡(九)札記》,《出土文獻》第 15 輯,中西書局,2019 年 10 月 31 日。
86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單育辰】⧫《成人》其中簡 23“獄成有幾”的“幾”是名詞,有一定可能如整理者所

說是“期”的意思。而此處的“幾”是動詞,理解為“期”不通,應讀為“譏”,是查問的

意思,其字義參《禮記·王制》“關執禁以譏”、《孟子·梁惠王下》“關市譏而不征”。

⧫“ ”作“ ”形,整理者釋為“獵”,于字形不符,于文義更不通順。此字右旁已出現

多次,都是“編”之會意之形,“ ”可讀為“遍”。全句是說如果大眾都無法稽查的話,

就在神祇那裡察問,兩方所爭之物都入於公家。 ⧫簡 22 之“ ”可能讀為“譁”,是譁亂
135
的意思。

【藤本思源】“獵”右側還應看作是“巤”,改釋“扁”後尚存一些字不好理解。“獵”
136
讀作“謁”,告也。从貝或是與財貨有關的專字。

【王寧】⧫“񤹻”字,上博簡一《緇衣》簡 21 用為“示”,清華簡三《周公之琴舞》

簡 3“񤹻(示)告余顯德之行”,整理者括讀“示”,注云:“‘񤹻’卽‘視’字,讀為‘示’,

教導。《禮記·檀弓下》:‘國奢則示之以儉,國儉則示之以禮’。”甚是。《集韻·去聲

七·六至》收“視”的兩個古文作“𥉙”“𥅭”,一個從耆聲(耆從旨聲),一個從旨聲,

當卽此字形的或體。這裡的“񤹻”字恐怕也當讀“示”,可能是“告”“語”意,《玉篇》:

“示者,語也,以事告人曰示也。” ⧫“ee”先生所言當是。《說文》:“諞,便巧言也。

从言扁聲。”段註:“《論語》曰:‘友諞侫。’《季氏篇》文,今作‘便’。”“諞”可

作“便”,“便”是並紐元部字,以此,則“爭 ”可讀“爭辨”。《大戴禮記·曾子事父

母》:“孝子之諫,達善而不敢爭辨;爭辨者,作亂之所由興也。” ⧫“公”當卽官署。

《詩·召南·羔羊》“退食自公”,毛傳:“公,公門也。”《爾雅·釋詁》:“公,君也。”

郝懿行《義疏》:“‘公’亦為‘官’,‘官’亦為‘公’,反覆相訓,義得兼通。‘公’、

‘官’又一聲之轉。” ⧫“五爭之訿(疵),隹(惟)交〓(交,交)隹(惟)󉿏〓 (過,過)而񋿷(信)”


137
數句疑当讀為“五爭之訿(疵),惟交交(嘵嘵、囂囂)、惟譁譁而信。”

【子居】⧫所說“示所,神事之所,應指盟證之處。”蓋是因句讀差異而導致的理解,

先秦文獻未聞有稱“示所”者,故筆者則認為,此句當讀為“則中幾之,於示所爭,賓納於

公。”“中期”似卽確定稽察期限,以免遷延日久,官僚成風。“於”當是訓為“往”,《詩

經·周南·桃夭》:“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毛傳:“於,往也。”“示”卽展示、顯示,

135
單育辰:《清華九〈成人〉釋文商榷》,《中國文字》第三期,2020 年 6 月。
136
藤本思源:《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13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1 月 23 日。
137
王寧:《讀清華簡<成人>散札》,復旦大學出土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9 年 12 月 4 日,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4497。
87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所爭”指前文的“五爭”內容,故“於示所爭”卽將“五爭”內容的具體內容及稽證情況

和過程書面呈交。 ⧫網友“ee”指出:“‘ ’整理者釋為‘獵’,甚不通順,此字形

右旁已出現多次,都應是‘編’之會意,‘ ’可讀為‘遍’。”筆者則認為,此字從貝

從扁,或卽“賓”字異體,《尚書·洪範》:“八政:一曰食,二曰貨,三曰祀,四曰司空,

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賓,八曰師。”孔穎達疏:“鄭玄云:此數本諸其職先後之宜也。

食,謂掌民食之官,若後稷者也;貨,掌金帛之官,若《周禮》司貨賄是也;祀,掌祭祀之

官,若宗伯者也;司空,掌居民之官;司徒,掌教民之官也;司寇,掌詰盜賊之官;賓,掌

諸侯朝覲之官,《周禮》大行人是也;師,掌軍旅之官,若司馬也。”可證“行人”又可稱

“賓”,《周禮·秋官·大行人》:“若有四方之大事,則受其幣,聽其辭。”鄭玄注:“四

方之大事,謂國有兵寇,諸侯來告急者。禮動不虛,皆有贄幣,以崇敬也。受之,以其事入

告王也。《聘禮》曰:‘若有言,則以束帛如享禮。’”《周禮·秋官·小行人》:“凡四

方之使者,大客則擯,小客則受其幣而聽其辭。”鄭玄注:“擯者,擯而見之王,使得親言

也。受其幣者,受之以入告其所為來之事。”故“賓納於公”卽由行人將檔呈交於公庭,行

人與獄訟的關係,筆者《清華簡八〈攝命〉中段解析》也有涉及,可參看。 ⧫“五爭之訿”

疑卽對應《吕刑》的“五過之疵”,因此這裏的“交”當不是“錯雜,此指犯數罪”,疑當

訓為私下的往來,《周禮·秋官·大行人》:“間問以諭諸侯之志,歸脤以交諸侯之福。”

鄭玄注:“交,或往或來者也。”為官者無私事,《荀子·強國》:“入其國,觀其士大夫,

出於其門,入於公門;出於公門,歸於其家。無有私事也。”所以“五爭之訿,惟交”當是

指存在徇私舞弊的情況。⧫整理者讀為“過”的字當讀為“糾”,前文解析內容已言,“糾”

在此可訓為察,《周禮·秋官·司寇》:“以五刑糾萬民。”鄭玄注:“糾猶察異之。”“交

惟糾”卽發現可能存在私下交往則要予以糾察,“糾而信”卽察實確有其事。 ⧫此處所稱

的“比罪稱罰”當卽對應《吕刑》中的“其罪惟均”,指對原案情審理官員的懲罰比於其所
138
判的罪刑而定。

【按】⧫有眾無񤹻:整理者注曰,《吕刑》“簡孚有眾,惟貌有稽”,《史記·周本紀》

“貌”作“訊”,《周禮·小司寇》:“以三刺斷庶民獄訟之中:一曰訊羣臣,二曰訊羣吏,

三曰訊萬民。聽民之所刺宥,以施上服、下服之刑”;王寧認為這裡的“񤹻”字當讀“示”,

可能是“告” “語”意。按:從整理者說。 ⧫中幾:整理者注《詩·楚茨》“如幾如式”,

138
子居:《清華簡九〈成人〉解析》,中國先秦史網,2020 年 1 月 26 日,
https://www.xianqin.tk/2020/01/26/899/。
88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毛傳》:“幾,期。”包山簡簡 33 背题記“受񵔃”,裘錫圭讀爲“受幾”,下文“獄成

有幾”和“則幾辭于歲”之“幾”用法與此相同,義同於“期中”“中期”;單育辰認為此

處的“幾”是動詞,讀為“譏”,查問;“子居”認為“中期”似卽確定稽察期限,以免遷

延日久,官僚成風。按:暫存疑。 ⧫示所:整理者認為卽神事之所,應指盟證之處;“子

居”斷讀爲“則中幾之,於示所爭,賓納於公”,“於”訓為“往”,“示”卽展示、顯示,

“所爭”指前文的“五爭”內容。按:暫存疑。 ⧫ :整理者隸定為“ ”,從貝,巤聲,

讀爲“獵”,《爾雅·釋言》:“獵,虐也。”;王永昌認為這裹的“獵”帶有“收取”的

含義,與“入”爲連續的兩個動作,卽把有争議的案件攬收,上呈於“公”;“藤本思源”

認為“獵”右側還應看作是“巤”,讀“獵”作“謁”,告也,从貝或是與財貨有關的專字;

單育辰認為整理者釋為“獵”之字右旁爲“編”之會意之形,“ ”可讀為“遍”;王寧從

之,《說文》:“諞,便巧言也。从言扁聲。”“諞”可作“便”,“爭 ”可讀“爭辨”;

“子居”從單育辰說,從貝從扁,認為卽“賓”字異體,“賓納於公”卽由行人將檔呈交於

公庭。按:字形說解,當如單育辰所說。 ⧫公:王寧認為“公”當卽官署。 ⧫交:整理者

認為是錯雜的意思,此指犯數罪,一說“訿”讀爲“貲”,“交”讀爲“缴”,句謂按確定

的罪過繳納罰金;“子居”認為“五爭之訿”疑卽對應《吕刑》的“五過之疵”,因此這裏

的“交”疑當訓為私下的往來,“五爭之訿,惟交”當是指存在徇私舞弊的情況。按:“子

居”之說可備一說。 ⧫ :整理者讀爲“過”,《吕刑》有“五過”;單育辰認為可能讀

為“譁”,是譁亂的意思;“子居”讀為“糾”,訓為察。按:當如單育辰之說。 ⧫信:

整理者認為是確實的意思。 ⧫比罪:整理者曰,見《吕刑》,此與“稱罰”對文成義,卽

所謂“決事比”;“子居”認為“比罪稱罰”當卽對應《吕刑》中的“其罪惟均”,指對原

案情審理官員的懲罰比於其所判的罪刑而定。按:暫存疑。

89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簡 23

說明:本簡完整,共 30 字。

釋文:
隹(惟)并是񜗛(視),不及五罰。獄񂨓(成)又(有)幾,日求氒(厥)審,非缓隹(惟) (亟),

(訊)屈于񋿷(信<伸>),毋𫲼(中)夭󀯏(辭),以安【23】

集釋:

【整理者 2019】隹(惟)并是񜗛(視),不及五罰。獄񂨓(成)又(有)幾,日求氒(厥)審,

非缓隹(惟) (亟), (訊)屈于񋿷(信),毋𫲼(中)夭(妖)󀯏(辭),以安

⧫惟并是視,指數罪並罰。張家山漢簡《奏谳書》:“異時魯法:……有白徒罪二者,

駕(加)其罪一等。”可參。 ⧫罰,《周禮·職金》“掌受士之金罰貨罰,入于司兵”,鄭注:

“罰贖也。” ⧫五罰,見《吕刑》:“五刑不簡,正于五罰……墨辟疑赦,其罰百鍰,閱

實其罪。劓辟疑赦,其罰惟倍,閱實其罪。制辟疑赦,其罰倍差,閱實其罪。宫辟疑赦,其

罰六百鍰,閱實其罪。大辟疑赦,其罰千鍰,閱實其罪。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罰之屬五

百,宫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其屬二百;五刑之屬三千。”不及五罰意爲最高不到五罰。 ⧫ ,

讀爲“亟”,急也。此指應在規定的時間内完成斷獄。 ⧫夭󀯏,讀爲“妖辭”,指不實之

辭,卽偽證。或讀“夭”爲“訞”,義同。此句可參看《吕刑》:“無僭亂辭。”

【子居】⧫“惟並是視,不及五罰”蓋卽如整理者所解讀,不過其針對對象應該是原案

情審理官員,而非以“五爭”上訴者。 ⧫與“日求厥審”類似的句式,可見於《詩經·大

雅·文王有聲》:“遹求厥寧,遹觀厥成。” ⧫與“非緩惟亟”類似的句式,可見於《尚

書·酒誥》:“天降威,我民用大亂喪德,亦罔非酒惟行;越小大邦用喪,亦罔非酒惟辜。”

⧫“信”當讀為“伸”,詘、伸互為反義。 ⧫“夭”當讀為原字,《說文·夭部》:“夭,

屈也。”故“夭辭”就是曲辯之辭。“訊詘於伸,毋中夭辭”就是要從貌直實曲的訟辭中察
139
問出實情,不要被曲辯之辭所蒙蔽。

【按】⧫惟并是視:整理者認為指數罪並罰。⧫罰:整理者注曰,《周禮·職金》“掌

受士之金罰貨罰,入于司兵”,鄭注:“罰贖也。” ⧫五罰:整理者注曰,見《吕刑》“五

刑不簡,正于五罰……墨辟疑赦,其罰百鍰,閱實其罪。劓辟疑赦,其罰惟倍,閱實其罪。

制辟疑赦,其罰倍差,閱實其罪。宫辟疑赦,其罰六百鍰,閱實其罪。大辟疑赦,其罰千鍰,

閱實其罪。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罰之屬五百,宫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其屬二百;五刑

之屬三千。”不及五罰意爲最高不到五罰。 ⧫ :整理者讀爲“亟”,急也,此指應在規

定的時間内完成斷獄。 ⧫信:“子居”認為“信”當讀為“伸”,詘、伸互為反義。按:

139
子居:《清華簡九〈成人〉解析》,中國先秦史網,2020 年 1 月 26 日,
https://www.xianqin.tk/2020/01/26/899/。
90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子居”說當是。 ⧫夭󀯏:整理者讀爲“妖辭”,指不實之辭,卽偽證,或讀“夭”爲“訞”,

義同;“子居”認為“夭”當讀為原字,《說文·夭部》:“夭,屈也”,故“夭辭”就是

曲辯之辭。按:“夭󀯏”之“夭”當讀如原字。

簡 24

說明:本簡完整,共 29 字。

釋文:

(俞)乃身。獄񂨓(成)又(有)耳(恥),勿以不型(刑),𢝬(圖) (辭)又(有)񄶉(業),

隹(惟)齊非𡋕(均),񅍪(稱)而 (權)之,𦅅(重)而 (原)之, (隨)而【24】

集釋:

【整理者 2019】 (愚)乃身。獄񂨓(成)又(有)耳(恥),勿以不型(刑),𢝬(圖) (辭)

又(有)񄶉(辨),隹(惟)齊非𡋕(均),񅍪(稱)而 (權)之,𦅅(通)而葲(原)之, (隨)而

⧫ ,從糸,㼌聲。包山簡簡 258 有“蓏”字,李家浩《信陽楚簡中的“柿枳”》(《簡

帛研究》第二輯,法律出版社,1996 年,第 1—11 頁)讀爲“耦”。“ ”試讀爲“愚”。

安愚,義近於“守愚”,指不事巧偽,如《論衡·别通》“有守愚不覽之闇。” ⧫耳,讀

爲“恥”。刑以恥惡,如《周禮·大司寇》“以明刑恥之。” ⧫񄶉,卽“辡”之繁構,讀

爲“辨”,訓爲“别”。 ⧫𡋕,讀爲“均”,與“齊”義近。惟齊非均,與《吕刑》“惟

齊非齊”近同。《荀子·王制》:“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分之,使有貧富賤之等,足以

相兼臨者,是養天下之本也。書曰:‘维齊非齊。’此之謂也。” ⧫葲,見於郭店簡《性

自命出》、清華簡《晉文公入於晉》等,可讀爲“原”,訓爲“推究”。

【鄔可晶、郭永秉】新近發表的《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柒)》所收《晉文公入

於晉》,7 號簡記晉文公重耳返晉建制之後:“元年克葲(原),五年啟東道,克曹、

五鹿……”整理者釋“葲”之字,原作“ ”。整理者在注釋中指出,“葲”又見

於郭店簡《性自命出》47 號簡,其形如“ ”。當初郭店簡的整理者即將此字隸

定爲“葲”。“葲”作爲偏旁,還見於郭店簡《成之聞之》11 號簡,形如“ ”,

整理者隸定此字為“񵺍”。戰國楚簡中的葲”“񵺍”當讀爲“原”“源”雖然可

91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以肯定,但釋其字爲“葲”,實際上是有問题的。楚簡“艸”頭一般寫作 ; 和

斷無釋“艸”之理。按照漢字結構通例,“葲”當是从“泉”聲之字。古音“泉”

屬從母元部,“原”屬疑母元部,二者韻雖相同(中古都是合口三等平聲),聲母却

相 隔 甚 遠 。 傳 世 與 出 土 古 書 中 , 與 “ 泉 ” 聲 字 相 通 的

“纔”“綑”“前”“全”“旋”等,也都是齒音精系字;與“原”聲字相通的

“元”聲字以及“罐”“桓”等,也都是疑母或曉、匣母字。以“泉”聲表“原”

音,從嚴格的音理來講是不合適的(所謂“泉”“原”直接通用之例都無法坐

實)。《民之父母》讀“原”之字作“ ”,其下“泉”上加一長横,不少學者釋

作與“泉”共用筆畫的“原”。我們也許可以認爲此字有意把“泉”改造成形近

的“原”,表示全字的讀音。果真如此,恰好證明“泉”難以充任讀“原”音之字

的聲旁。從這一點看,把這個字釋爲“葲”,也是不妥當的。楚文字中的這種讀

“原”之字, 在戰國時代的晉系文字裏也能找到其身影。三晉璽印、陶文中的

从“ ”从“泉”之字,參照楚文字的用法也讀爲“原”。方勇先生認爲“ ”

卽“丱”,在全字中起表音作用,其説正好可以跟此字讀“原”音相印證。方文

已經指出,戰國時代的齊系文字中,“丱”常用作“關”字的聲旁;此外,秦文

字“關”的聲旁“𢇇”, 也是以“丱”爲聲的。秦系“關”从“𢇇”聲,楚系“關”

从“串”聲,齊系“關”从“丱”聲,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晉系的“關”似有从

“卵”聲的寫法。“關”字在各系文字中使用不同的聲符,正是戰國時代“文字

異形”的表現。總之,楚、晉文字中讀爲“關”或作爲“關”字聲旁的“卵”的

存在,不會對釋“ ”“ ”爲“丱”的結論造成太大的影響。“丱”“原”似

無直接相通的例子,我們只能通過與它們分别發生關係的字來輾轉觀察。“丱”

讀如“關”
“管”。“關”與“患”(楚文字“關”从“串”聲,《說文》古文“患”

从以“丱”爲聲旁的“關”得聲)、“患”與“完”聲字,有相通之例;“管”作

“莞”更是多見。而“原”“元”古同音通用。馬王堆帛書《繫辭》謂聖人“吉

凶與民同𵸏(願)”(22 上),今本“願”作“患”。張政烺先生認爲訓“思”之

“願”與憂患之“患”,“音義俱近”。與“願”通用的“𵸏”,其聲旁即《說

文·四上·䀠部》訓“目圍也”的“𥆞”的繁體,“讀若書卷之卷”;“卷”从

“񫽁”聲,“񫽁”聲字與“管”“患”相通。所以從音韻關係說,把“丱”當作讀
92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原”之字的聲旁,也是合理的。由此看來,這個讀如“原”的“ ”字,實當分

析爲从“泉”“丱”聲(三晉文字中,“葲”所从“泉”旁有些已變得面目全非,

但聲旁“丱”則一概保持原貌,這在相當程度上限制了這個字的音讀)。

“泉”“原”字義密切相關。《說文·十一下·泉部》:“泉,水原也。”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十二“穴泉”注:“水自出爲泉。”桂馥《義證》引此以證“水

原”之意。《玉篇·泉部》:“泉,山水之原也。”《說文》同部:“厵(篆文作

‘原’),水泉本也。”“原”字本即从“泉”。“ ”既與“原”通用無别,很

可能就是“原”的一種形聲結構的異體。現所見此種“原”的形聲字,其聲旁

“丱”無一例外均寫在“泉”之上,不知是否有提示字義爲泉所出之“原(源)”

的意圖。從各方面情况推測,“原(源)”的本字應當是“原”,“ (原)”則是
140
一個後起的形聲異體。

【單育辰】⧫“ ”可以讀為“寓”,“安寓”,安心寄托。 ⧫整理者所謂的“辨”字

作 、 形,從字形上看都是“𪴨(業)”,可參以往楚簡中的“業”,如上博一《孔子詩

論》簡 5“ ”、上博三《亙先》簡 4“ ”、清華三《說命下》簡 6“ ”,而“辡”字

可參清華七《晉文公入於晉》簡 1“ ”、清華八《治邦之道》簡 2“ ”、清華九《治政

之道》簡 5“ ”,二字字形區分甚明。並且“業”字在句中也能講通,“業”猶“事”也。
141
不過從押韻看,簡 24 的“業”也有很小的可能是“辨”的訛形。

【藤本思源】⧫“辨”確實爲“業”,ee 先生已指出,可參看《上博一·孔詩》簡 5,

《上博三·亙先》簡 4 字形。這裏“業”可理解爲次序。王引之《經義述聞》:“《國語·齊
142
語》:‘修舊法,擇其善者而業用之。’言擇舊法之善者而次敘用之也。”

【my9082】“𡋕”見《芮良夫毖》“恐不和𡋕”,蘇建洲先生讀作“順”,可信。本篇
143
24“𡋕”恐亦讀“順”,《殷高宗問於三壽》有“經緯順齊”。

【王寧】⧫“安愚”似乎不通講。“㼌”據《說文》“讀若庾”,古音餘紐侯部,此字

當卽“緰”字或體,“ee”先生讀為“寓”,比讀為“愚”合理。也可讀為“愉”,字或作

“婾”“偷”,《爾雅·釋詁》:“愉,樂也。”“安愉”卽“安樂”,《鹽鐵論·力耕》:

140
鄔可晶、郭永秉:《從楚文字“原”的異體談到三晉的原地與原姓》,《出土文獻》第 11 輯,2017 年
10 月 31 日。
141
單育辰:《清華九〈成人〉釋文商榷》,《中國文字》第三期,2020 年 6 月。
142
藤本思源:《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25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1 月 25 日。
143
my9082:《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41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2 月 1 日。

93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夫上古至治,民樸而貴本,安愉而寡求。” ⧫“ee”(單育辰)先生認為簡 24 及簡 30

所謂的“辨”字,從字形上看都是“業”(從雙業)字,二字區分甚明,“業”字也能在句

中講通。不過從押韻看,簡 24 的“業”也有一定可能是“辨”的訛形。此二字簡文分別作

“ ”(簡 24)、“ ”(簡 30),的確是“業”字。 ⧫“耳”讀“恥”通不講,當讀為

“佴”,《說文》:“佴,佽也。从人耳聲。”段注:“此冡‘遞’訓言。《司馬遷傳》曰:

‘僕又佴之蠶室’,如淳曰:‘佴,次也,若人相次也。’一本‘佴’作‘茸’。蘇林云:

‘茸,次也,若人相俾次。’蘇以謂‘茸’當作‘佴’耳。”“佴”是次第、次敘義。 ⧫“業”

字,“藤本思源”先生認為“這裏‘業’可理解爲次序。王引之《經義述聞》:‘《國語·齊

語》:‘修舊法,擇其善者而業用之。’言擇舊法之善者而次敘用之也。’”可從。
《爾雅·釋

詁》:“業,敘也。”邢疏:“業者,事有次敘也。”“佴”、“業”義相近似。“惟齊非

均”之“均”當卽《吕刑》“其罪惟均”之“均”,此句意思是整肅其不均者,與《吕刑》

“惟齊非齊”句式和意思相類。 ⧫“𦅅”當是“緟”之或體,《說文》:“緟,增益也。”

就是重複、重疊之“重”的本字,在出土簡帛書中“𦅅”卽用為“重”(《簡帛古書通假字

大系》975 頁),這裡也當是“重”。 ⧫“葲”整理讀“原”可信,但言“訓為‘推究’”

恐有問題,《爾雅·釋言》:“原,再也。”《疏》:“重再也。”《漢書·禮樂志》:“以
144
沛宮爲原廟”,顏注:“原,重也。”“重”“原”義略同。

【紫竹道人】“緟”,整理者讀爲“通”。然“童/重”、“甬/用”聲母非一類(前者

爲 T-類,後者爲 L-類),不如讀爲“董”直接。《尚書·大禹謨》“戒之用休,董之用威”,

僞孔傳:“董,督也。”整理者已訓“原”爲“推究”,甚是;“董(監察)”與“原(推
145
究)”,跟“稱”與“權”、“隨”與“揣”的關係甚合。

【子居】⧫“ ”當讀為“俞”,訓為安,《吕氏春秋·知分》:“古聖人不以感私傷

神,俞然而以待耳。”高誘注:“俞,安。”所以安、俞為同義連用,猶言“安乃身”。 ⧫

“耳”當讀為“仍”,訓為因,《說文·人部》:“仍,因也。”“獄成有仍”卽按之前的

判例定案。 ⧫“勿以不刑”卽不要不按刑典定罪,之所以要強調“勿以不刑”,蓋因為其

判例會成為之後案件裁定的依據。《吕刑》有“勿用不行”句,對比《成人》篇,則也當讀

為“勿用不刑”。 ⧫“圖辭有辨”卽對應于《吕刑》的“察辭於差”,整理者已指出“辨”

144
王寧:《讀清華簡<成人>散札》,復旦大學出土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9 年 12 月 4 日,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4497。
145
紫竹道人:《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31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1 月 27 日。
94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訓為“別”,《吕刑》的“差”同樣可訓為“別”,《莊子·秋水》:“知毫末之為丘山也,

則差數睹矣。”成玄英疏:“差,別也。”因為“察辭於差”後一句就是“非從惟從”,且

《成人》篇整理者注所引《吕刑》“惟齊非齊”句是指之前的“刑罰世輕世重”而與“圖辭”

無關,故或可推測《成人》所言“惟齊非均”實當對應《吕刑》的“非從惟從”,則《成人》

篇此處的“齊”當訓為“中正”,《詩經·小雅·小宛》:“人之齊聖,飲酒溫克。”毛傳:

“齊,正。”孔疏:“中正謂齊,通智謂聖。” ⧫“均”則當訓為“同”,《左傳·僖公

五年》:“均服振振,取虢之旂。”《釋文》:“均,同也。”《吕刑》稱“非佞折獄,惟

良折獄,罔非在中。”卽可證。由此可知,《吕刑》“非從惟從”句的兩個“從”字當分別

各訓,前“從”訓為“同”,《經詞衍釋·補遺》:“從,猶同也。《史記·周紀》:‘貶

從殷王受。’《索隱》曰:‘貶同殷王也。’”後“從”訓為“正”,《漢書·五行志》:

“不道不恭,不昭不從,無守氣矣。”顏師古注:“言正曰從。” ⧫“𦅅”字由下文的“隨”

來看,當讀為“踵”,《說文·足部》:“踵,追也。” ⧫再由“權”“原”皆押元部韻

來看,“ ”當讀為“剬”,為斷字異體,《說文·刀部》:“剬,斷齊也。”“踵而原之”
146
與“隨而斷之”為互文。

【按】⧫ :整理者認為從糸,㼌聲,讀爲“愚”, 安愚,義近於“守愚”,指不事

巧偽;單育辰讀為“寓”,“安寓”,安心寄托;王寧認為“㼌”據《說文》“讀若庾”,

此字當卽“緰”字或體,“ee”先生讀為“寓”,比讀為“愚”合理,也可讀為“愉”,字

或作“婾”“偷”,《爾雅·釋詁》:“愉,樂也。”“安愉”卽“安樂”;“子居”認為

“ ”當讀為“俞”,訓為安,安、俞為同義連用,猶言“安乃身”。按:“㼌”據《說文》

“讀若庾”,古音為餘紐侯部,“俞”“愉”並為餘紐侯部,“寓”為疑鈕侯部。今從子居

說,讀為“俞”,訓為安,安、俞為同義連用。 ⧫耳:整理者讀爲“恥”;王寧認為“耳”

當讀為“佴”,“佴”是次第、次敘義;“子居”認為“耳”當讀為“仍”,訓為因,“獄

成有仍”卽按之前的判例定案。按:暫存疑。 ⧫ :整理者認為卽“辡”之繁構,讀爲“辨”,

訓爲“别”;單育辰認為從字形上是“𪴨(業)”,“業”猶“事”也,不過從押韻看,簡

24 的“業”也有很小的可能是“辨”的訛形;“藤本思源”從單育辰釋為“業”,次序之

義,王寧從之。按:字形當如單育辰之說,為“𪴨(業)”,訓為次序之義。 ⧫𡋕:整理

者讀爲“均”,與“齊”義近,惟齊非均,與《吕刑》“惟齊非齊”近同;“my9082”認為

146
子居:《清華簡九〈成人〉解析》,中國先秦史網,2020 年 1 月 26 日,
https://www.xianqin.tk/2020/01/26/899/。
95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芮良夫毖》“恐不和𡋕”之“𡋕”,蘇建洲讀作“順”,本篇的“𡋕”亦讀“順”;“子

居”認為“均”當訓為“同”。按:暫從整理者說。 ⧫緟:整理者讀爲“通”;王寧認為

當是“緟”之或體,就是重複、重疊之“重”的本字;“紫竹道人”認為 “童/重”“甬/

用”聲母非一類(前者爲 T-類,後者爲 L-類),應讀爲“董”,督也;“子居”認為“𦅅”

字當讀為“踵”。按:“񅍪(稱)而 (權)之”與“𦅅而葲(原)之”對文成義,“稱”和“權”

義近,故從王寧之說,“重”“原”義略同。 ⧫葲:整理者讀爲“原”,訓爲“推究”;

鄔可晶、郭永秉釋作“ ”,很可能是“原”的一種形聲結構的異體;王寧認為“葲”整理

讀“原”可信,《爾雅·釋言》:“原,再也。”《疏》:“重再也。”《漢書·禮樂志》:

“以沛宮爲原廟”,顏注:“原,重也。”“重”“原”義略同。按:字形說解當如鄔可晶、

郭永秉釋作“ (原)”,如王寧說訓為“再也”。 ⧫ :整理者讀爲“隨”;“子居”認

為由“權”“原”皆押元部韻來看,“ ”當讀為“剬”,為斷字異體,《說文·刀部》:

“剬,斷齊也。”“踵而原之”與“隨而斷之”為互文。按:暫存疑。

簡 25

說明:本簡簡末殘,文字完整,共 29 字。

釋文:

𼖂( 揣) 之, ( 察) ( 辭)思𦁐,兩誥񋿷(信)𾉭( 屬) ,尚毋又( 有) 不正。一日折

獄, (斷) (辭)又(有)謱(數),獄至無青(情),則幾(譏)【25】

集釋:

【整理者 2019】𼖂(揣)之, (察) (辭)思(息)𦁐(屈),兩誥񋿷(信)𾉭(屬),尚毋又

(有)不正。一日折獄, (斷) (辭)又(有)謱(數),獄至無青,則幾

⧫ 𼖂,讀爲“揣”,度量、權衡。簡文似在說明獄施刑須根據不同情況而區別對待。 ⧫

思,心母之部,讀爲心母職部之“息”,訓爲“消”。 ⧫兩誥,卽“兩造”。《吕刑》“兩

造具備”,孔傳:“兩,謂囚、證。”《周禮·大司寇》“以兩造禁民訟,入束矢於朝,然

後聽之”,鄭注:“造,至也。使訟者兩至,旣兩至,使入束矢乃治之也。不至,不入束矢,

則是自服不直者也。必入矢者,取其直也。《詩》曰:‘其直如矢。’”段玉裁則說兩造“今

96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俗所謂原告、被告也”。 ⧫𾉭,讀爲“屬”。信屬,猶“屬實”。 ⧫一日,猶“一旦”,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一日失職,則死及之。” ⧫折獄,指斷決獄。《吕刑》:“非

佞折獄,惟良折獄。”《論語》“折獄”,《魯論》作“制獄”。 ⧫謱,讀爲“數”,訓

爲“計”。 ⧫青,讀爲“請”,指請求。一說“青”讀爲“爭”,指爭訟。《周禮·小司

寇》:“歲終則令羣士計獄弊訟,登中于天府。”可與本句相參。

【王永昌】⧫整理者將“數”訓爲計。按,這裏的“數”疑爲“法”之義,“斷辭有數”

指獄訟的斷决之辭有法可依。“數”訓爲“法”,見於典籍如《管子·任法》:“聖君任法

而不任智,任數而不任說。”《韓非子·制分》:“夫治法之至明者,任數不任人。”陳奇
147
猷集釋:“數,法也。”“本篇數字用爲法字之義。”

【單育辰】⧫“思”也可以讀為“使”,“使屈”,使訟者兩方屈服。 ⧫“青”可讀為

“情”,是情實的意思。 ⧫“幾”是動詞,應如上文所說,也讀為“譏”,是查問的意思。
148

【子居】⧫網友“水之甘”指出:“‘察辭思屈’,讀‘思’為‘息’可能不必要。”

說當是,“察辭思詘”的“察”“思”明顯義近。 ⧫關於“兩誥”與《吕刑》《周禮》的

“兩造”,筆者認為,孔傳、鄭注、段玉裁說當皆不確,《吕刑》《周禮》的“造”應依《成

人》篇本作“誥”,指上訴與答辯檔,雖然確實涉及原告與被告雙方,但並不是指原告和被

告,《周禮·大司寇》所言“以兩造禁民訟”實際上就可以明確證明這一點,如果“兩造”

就是指原告、被告,或者是指囚、證,那麼“兩造”本身如何能“禁民訟”?且對照《周禮·大

司寇》下文的“以兩劑禁民獄,入鈞金,三日乃致於朝,然後聽之。”鄭玄注:“劑,今券

書也。”則“兩造”的“造”自然也當是文書而非“至也”。 ⧫“𾉭”似當訓為合,《禮

記·經解》:“屬辭比事,《春秋》教也。”鄭玄注:“屬,猶合也。” ⧫“尚”讀為“當”,

“尚毋有不正”卽“當毋有不正”。 ⧫《鹽鐵論·詔聖》:“《春秋》原罪,《甫刑》制

獄。”卽引《吕刑》的“折獄”作“制獄”,又《吕刑》:“苗民弗用靈,制以刑。”《墨

子·尚同中》引作“苗民否用練,折則刑。”《吕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陶潛《集

聖賢群輔錄》引作“伯夷降典,制民惟刑。”所以其實無需另引《論語》來說明這一情況。

⧫“斷辭”卽判辭、裁斷之辭。 ⧫“數”當訓為理數,《管子·霸言》:“功得而名從,權

重而令行,固其數也。”尹知章注:“數,猶理也。”“斷辭有數”卽是判辭要合於法理。

147
王永昌:《讀清華簡(九)札記》,《出土文獻》第 15 輯,中西書局,2019 年 10 月 31 日。
148
單育辰:《清華九〈成人〉釋文商榷》,《中國文字》第三期,2020 年 6 月。
97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爭”字《成人》中已出現多次,此處改變寫法的可能性不大。 ⧫“青”讀為“請”,也

句意不明。故筆者認為,“青”當讀為“猜”,訓為疑,《左傳·僖公九年》:“耦俱無猜,

貞也。”《釋文》:“猜,七才反,疑也。”《左傳·昭公二十年》:“趙武曰:夫子之家

事治,言於晉國,竭情無私,其祝史祭祀,陳信不愧,其家事無猜,其祝史不祈。”杜預注:

“家無猜疑之事,故祝史無求於鬼神。”只有斷獄明正才有可能避免被猜疑,故需有“獄至

無猜”。 ⧫“幾”讀為“豈”,訓為登,《說文·豈部》:“豈,還師振旅樂也。一曰欲
149
也,登也。”故“幾辭於歲”卽“於歲登辭”。

【按】⧫ 𼖂:整理者讀爲“揣”,度量、權衡。 ⧫思:整理者讀爲 “息”,訓爲“消”;

單育辰認為“思”可讀為“使”,“使屈”,使訟者兩方屈服;“子居”認為“察辭思詘”

的“察”“思”明顯義近。按:暫從“子居”之說。 ⧫兩誥:整理者認為卽“兩造”,《吕

刑》“兩造具備”,孔傳:“兩,謂囚、證。”段玉裁則說兩造“今俗所謂原告、被告也”;

“子居”認為孔傳、鄭注、段玉裁說當皆不確,《吕刑》《周禮》的“造”應依《成人》篇

本作“誥”,指上訴與答辯檔。按:從整理者說。 ⧫𾉭:整理者讀爲“屬”,信屬,猶“屬

實”;“子居”認為“𾉭”似當訓為合。按:從整理者說。 ⧫尚:整理者如字讀;“子居”

認為“尚”讀為“當”,“尚毋有不正”卽“當毋有不正”。按:整理者說是。 ⧫一日:

整理者認為猶“一旦”。 ⧫折獄:整理者認為指斷決獄。 ⧫謱:整理者讀爲“數”,訓爲

“計”;王永昌疑“數”爲“法”之義,“斷辭有數”指獄訟的斷决之辭有法可依;“子居”

認為“數”當訓為理數,“斷辭有數”卽是判辭要合於法理。按:王永昌和“子居”之說近

是。 ⧫青:整理者讀爲“請”,指請求,一說“青”讀爲“爭”,指爭訟;單育辰認為“青”

可讀為“情”,是情實的意思;“子居”認為“青”當讀為“猜”,訓為疑。按:從單育辰

說。 ⧫幾:單育辰認為該字是動詞,讀為“譏”,是查問的意思;“子居”認為“幾”讀

為“豈”,訓為登,《說文·豈部》:“豈,還師振旅樂也。一曰欲也,登也。”故“幾辭

於歲”卽“於歲登辭”。按:當從單育辰之說,讀爲“譏”。

149
子居:《清華簡九〈成人〉解析》,中國先秦史網,2020 年 1 月 26 日,
https://www.xianqin.tk/2020/01/26/899/。
98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簡 26
說明:本簡簡末殘,文字完整,共 30 字。

釋文:

(辭)于 (歲),𾉭(屬)之于鄉里。”񂨓(成)人曰:“句(后),于 (承)嘉 (穀)五

(禋)之又(有)𠱾(時):秀 (萌)一𠱾(時),芋(華)卉(草)一𠱾(時),񤲧(稼)【26】

集釋:

【整理者 2019】 (辭)于 (歲),𾉭(屬)之于鄉里。”񂨓(成)人曰:


“句(后),于 (承)

嘉 (穀)五 (稷)之又(有)𠱾(時):秀 一𠱾(時),芋(華)卉(草)一𠱾(時),񤲧(稼)

⧫所屬於鄉里者,應卽上注引《周禮》“登中于天府”之“中”。《逸周書·嘗麥》:

“宰乃承王中,升自客階。作筴執筴從中,宰坐,尊中於大正之前。”江永《周禮疑義舉要》:

“凡官府簿書謂之中。”《周禮》載鄉士、遂士、縣士、方士皆有“受中”的職責。 ⧫ ,

從艸,矛、夢皆可能爲聲符。若從“矛”聲,明母幽部,疑讀爲明母宵部之“苗”;若從“夢”

聲,明母蒸部,疑讀爲明母陽部之“萌”。

【單育辰 A】⧫“鄉里”與整理者注所舉的官府簿書義的“中”在邏輯上不能洽合,就

應常用的鄉里的意思。後句是說獄訟來的時候沒有真實情況(斷案困難),則要在一歲中查

問獄訟之辭,要去鄉里(熟識之人)那裡去查問。 ⧫本篇簡 26“嘉穀五 ”,整理者隸定

為“ ”,亦認為是“稷”的異體,“ ”與安大一《詩經》簡 32、簡 33 讀為“殷”之“ ”

“ ”字非常相近,更與上博八《蘭賦》簡 5 讀為“隱”的“ ”字形基本相同。該字應隸


150
定為从“穴”从“垔”从“攴”,是否是“稷”的訛字也有待進一步研究。

【藤本思源】應斷爲:“于承嘉穀,五 (緯)之有時。” 字形又見於安大簡《殷

其雷》。“垔”影紐真部,“緯”匣紐微部。“五緯”指金、木、水、火、土五星。秦漢古

書常見。《後漢書·郎顗襄楷列傳》:“天文昭爛,星辰顯列,五緯循軌,四時和睦。”正
151
是講五星有時,四季才能和諧。

【王寧 A】⧫“ ”疑讀“萌”是。此字當是“夢”之繁構,“矛”是綴加的聲符,可能

是從“茅”省聲。《說文》:“夢:灌渝。从艸夢聲。讀若萌。”從“茅”聲亦可讀“萌”。

《爾雅·釋言》:“茅,明也。”郝懿行《箋疏》:“《齊語》云:‘首戴茅蒲',韋昭注:‘茅

或作萌。’按古讀‘明’若‘芒’,‘萌’亦若‘芒’,‘萌’‘茅’“明’並雙聲字也。”

150
單育辰:《清華九〈成人〉釋文商榷》,《中國文字》第三期,2020 年 6 月。
151
藤本思源:《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33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1 月 28 日。
99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152
故此當讀“秀萌”。
153
【王寧 B】⧫“ ”字當是從穴񌁕(畏、威)聲,此句疑讀為“嘉穀五鬱之有時”。

【心包】先不論簡 26 之字怎麼分析,簡 7 該字無論是字形上還是文義上都絕無釋“畟”

之理由。簡 26 之字(該字與《上博八·蘭》簡 5“處位下?而比擬高”之“?”是同一個

字),從偏旁組合關係來看,我是傾向於前面“ee”網友(單育辰)所說從“垔”,從“穴”

顯然跟“堙塞”之“堙”有關,該字所從與同批材料的“鬼”同形,是該字從“鬼”的必要

而非充分條件(“垔”本身也可能變成“鬼”形),參張富海先生《補說“毀”的上古音及
154
字形結構》(“古文字與上古音青年學者論壇”)一文所舉“毀”的例子。

【林少平】“ ”字或讀“穗”,即“嘉穀五穗之有時”。《史記·周本紀》:“晉唐

叔得嘉穀”。《集解》引鄭玄曰:“(嘉穀)二苗同為一穗。”司馬相如《封禅文》:“嘉穀
155
六穗,我穑曷蓄。”

【子居】⧫所注略泛,“凡官府簿書謂之中”涉及的內容過多,《成人》篇此處“屬之

於鄉里”的,當卽是前文的“斷辭”,已經判決的成文判例,是之後行政守法的教材依據,

所以會“屬之於鄉里”,《周禮·地官·鄉大夫》:“鄉大夫之職,各掌其鄉之政教禁令。

正月之吉,受教法於司徒,退而頒之於其鄉吏。……正歲,令群吏考法於司徒以退,各憲之

於其所治之國。”其下的“州長”“黨正”“族師”皆有“屬民而讀邦法”的職責。 ⧫“嘉

穀”之稱,同樣見於《尚書·吕刑》:“稷降播種,農殖嘉穀。”自然仍是說明《成人》與

《吕刑》是《書》系篇章中關係最近的兩篇。 ⧫“ ”當讀為“禋”,“五禋”卽“五祀”,

《管子·五行》:“睹庚子,金行禦,天子出令,命祝宗選禽獸之禁,五穀之先熟者,而薦

之祖廟與五祀,鬼神饗其氣焉,君子食其味焉。”《吕氏春秋·孟冬紀》:“祠於公社及門

閭,饗先祖五祀,勞農夫以休息之。” ⧫“秀 ”當讀為“秀葽”,《詩經·豳風·七月》:

“四月秀葽,五月鳴蜩。”毛傳:“不榮而實曰秀葽。葽,草也。”鄭箋:“物成自秀葽始。”

⧫對比下文的“五時”,則此段中的“稼一時”似無所屬,疑涉上文“嘉穀”而誤。156

152
王寧:《讀清華簡<成人>散札》,復旦大學出土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9 年 12 月 4 日,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4497。
153
王寧:《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71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2 月 13 日。
154
心包:《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73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2 月 14 日。
155
林少平:《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72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2 月 14 日。
156
子居:《清華簡九〈成人〉解析》,中國先秦史網,2020 年 1 月 26 日,
https://www.xianqin.tk/2020/01/26/899/。
100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單育辰 B】上博八《蘭賦》簡 5:“蘭有異物:蓉惻嫺逸而莫之能 (効)矣,身體

(重) (輕)而目耳勞矣,處位 下而比擬高矣。”“ ”,整理者隸定作“ ”,讀

爲“堙”。復旦吉大讀書會在網上發表文章把它隸定作“ ”,并說:“ 可讀為隱。”但

沒有再多說明。我們推測,他們應該認爲“ ”從“垔”得聲,“垔”影紐真部,“隱”影

紐文部,二字古音相近。鄔可晶在網上隨即引其他學者的意見評論說:“‘ ’字當從‘鬼’

聲(有關字形見於清華簡《金滕》、《顧命》、上博簡《子羔》等,相關討論可參看劉洪濤

《清華簡補釋四則》),可讀爲‘懷’。”鄔可晶舉出的字形如清華一《金滕》簡 12“ ”、

清華三《說命下》簡 3“ ”,這兩個字形是楚簡常見的“鬼”字,雖然與《蘭賦》的“ ”

左下旁看似一樣,但整字還是有區別,主要是《蘭賦》的“ ”多從了“宀”與“攴”旁。

如果單看字形,“ ”似乎也從“鬼”,但是我們和古文字的“垔”旁相比,也不無從“垔”

的可能,如《集成》2782“ ( )”、《集成》10175“ ( )”、清華二《繫年》簡 1

“0.38 厘米 (禋)”、清華一《耆夜》簡 8“ ( )”、清華三《芮良夫毖》簡 20“

( )”、清華六《殷高宗問於三壽》簡 22“ ( )”。主要是“垔”形圈中間是“×”,

而“鬼”圈中是“+”,但“×”形也很容易變化成“+”形。那麼,“ ”所從的到底是

“垔”還是“鬼”呢?後來安大簡發表,也有與“ ”有關的字:安大一《詩經》32+33:

“ 其雷矣,在南山之【32】側。”安大一《詩經》33:“ 其雷矣,在南山之陽。”“ ”

“ ”今本《詩經·召南·殷其靁》作“殷”,所以,它們一定是“ ”字,才能讀爲“殷”,

其圈中是“+”的。但程燕據此認爲清華一《金滕》簡 12“ ”、清華三《說命下》簡 3“ ”

也應改釋爲“垔”, “殷南山”則批評說後者還是“鬼”,不能與釋爲“垔”。 “ ”形

在楚簡中多見,確是“鬼”形,他的說法是正確的。“殷南山”還指出,在上博五《三德》

簡 8 中有一個字作“ ”,雖然模糊不清,但還是可以分辨出來可隸定作“ ”。在清華九

《成人》簡 26“嘉穀五 ”,整理者隸定爲“ ”,認爲是“稷”的異體。筆者隨即指出,

它與安大一《詩經》簡 32、簡 33 讀爲“殷”的“ ”、“ ”字非常相近,還是從“垔”

的,可隸定爲“ ”。由此可見,《蘭賦》相關字確實應該隸定爲“ ”,“ ”在安大

一《詩經》可讀爲“殷”,而典籍中“殷”“隱”通用之例很多,如《詩經·召南·殷其靁》

“殷其雷”,《爾雅·釋詁》邢疏引“殷”作“隱”;《詩經·邶風·柏舟》“如有隱憂”,

《淮南子·說山》高注引“隱”作“殷”等。所以復吉讀書會把它讀爲“隱”是非常合理的。

既然“ ”的字形出現這麼多次,我們終于可以爲“垔”與“鬼”字形做一分別:“垔”形

101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垔”形圈中間是“×”,而“鬼”圈中是“+”,但在文字演變過程中,或“垔”訛變從

“+”,這樣似乎與“鬼”無法區別,但圈中從“+”的“垔”一般會多加“宀”“攴”做

偏旁限制,所以還是很好分辨的。鄔可晶還引過的上博二《子羔》的“ ”所在的辭例爲:

《子羔》簡 11a+10+11b+港 3+12:


“ 三【11a】年而劃於背而生,生而能言,是禹也。
【10】……

【11b】三年而劃於膺,生乃呼曰:【港 3 】“欽!”是舜也。”“ ”字如何釋讀,有不

同說法:黃德寬、李學勤、張桂光、劉洪濤都認爲從“鬼”而讀爲“懷”,陳劍認爲從“垔”

讀爲“娠”,程燕認爲從“垔”讀爲“孕”。那麼這個字倒底應該從“鬼”而讀“懷”,還

是從“垔”讀“娠”或“孕”呢?它比楚簡中常見的“鬼”形只多了一“宀”,比“ ”形
157
只少了一“攴”,這是不好回答的問題,現在只能存疑。

【按】⧫所屬於鄉里:整理者認為應卽上注引《周禮》“登中于天府”之“中”,《周

禮》載鄉士、遂士、縣士、方士皆有“受中”的職責;單育辰認為“鄉里”就應爲常用的鄉

里的意思。按:暫從單育辰說。 ⧫ :整理者隸定為“ ”,亦認為是“稷”的異體;單

育辰認為“ ”與安大一《詩經》簡 32、簡 33 讀為“殷”之“ ”“ ”字非常相近,更

與上博八《蘭賦》簡 5 讀為“隱”的“ ”字形基本相同,該字應隸定為从“穴”从“垔”

从“攴”,是否是“稷”的訛字也有待進一步研究,“心包”從之,認為該字從“垔”,從

“穴”跟“堙塞”之“堙”有關;“藤本思源”認為 字形又見於安大簡《殷其雷》,“垔”

影紐真部,“緯”匣紐微部,“五緯”指金、木、水、火、土五星;王寧讀爲“鬱”;林少

平讀爲“穗”;“子居”認為“ ”當讀為“禋”,“五禋”卽“五祀”。按:字形當從單

育辰之說,暫從“子居”之說讀爲“禋”。 ⧫ :整理者認為,從艸,矛、夢皆可能爲聲

符,若從“矛”聲,,疑讀爲“苗”,若從“夢”聲,,疑讀爲“萌”;王寧認為“ ”疑

讀“萌”是,是“夢”之繁構,“矛”是綴加的聲符,可能是從“茅”省聲;“子居”認為“秀

”當讀為“秀葽”,《詩經·豳風·七月》:“四月秀葽,五月鳴蜩。”毛傳:“不榮而

實曰秀葽。葽,草也。”按:王寧之說甚是。

157
單育辰:《近出楚簡與傳世文獻對讀研究》,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結項報告(結題證書號 20210524),
2020 年 10 月。
102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簡 27
說明:本簡完整,共 29 字。

釋文:

一𠱾(時),實果一𠱾(時),殺一𠱾(時),收䭃(稔)一𠱾(時)。悳(德)正(政)亦甬(用)

五𠱾(時):解亦解,芋(華)亦芋(華),實亦實,殺【27】

集釋:

【整理者 2019】一𠱾(時),實果一𠱾(時),殺一𠱾(時),收䭃(稔)一𠱾(時)。悳(德)

正(政)亦甬(用)五𠱾(時):解亦解,芋(華)亦芋(華),實亦實,殺

⧫解,讀爲“解蟄”之“解”,訓爲“開”。《文子·上德》:“雷之動也萬物啟,雨

之潤也萬物解。” ⧫五時,古書習見,《吕氏春秋》《禮記·月令》等謂春、夏、季夏、

秋、冬五個時令,與簡文不類。惟孔家坡漢簡《日書·歲》載五時爲生、長、殺、藏、收,

簡文則言解、華、實、殺、收,與之略有差别。前文秀苗、華草、稼、實果、殺、收稔列舉

了六個“一時”,其後德政僅稱“五時”,且與之互有異同。

【子居】⧫此段“德政亦用五時”的“德政”明顯就是“法治”,故可證以“德”為“法”

曾是春秋時期固有的觀念。 ⧫“解亦解”的前“解”當訓為冰釋解凍,後“解”當訓為解

怨赦罪,《吕氏春秋·孟春紀》:“東風解凍,蟄蟲始振。……命相布德和令,行慶施惠,

下及兆民。”《管子·四時》:“東方曰星,其時曰春,其氣曰風。……解怨赦罪,通四方。”

⧫“華亦華”的前“華”為草木榮華,後“華”指以賞賜爵祿榮華臣屬,《管子·四時》:

“南方曰日,其時曰夏,其氣曰陽,陽生火與氣,其德施捨修樂,其事號令,賞賜賦爵,受

祿順鄉,謹修神祀,量功賞賢,以動陽氣。” ⧫“實亦實”的前“實”為草木結子實,後

“實”為中正不頗、循名責實,《春秋·桓公六年》:“春,正月,寔來。”杜預注:“寔,

實也。”《詩經·召南·小星》:“夙夜在公。寔命不同。”毛傳:“寔,是也。”《說文·宀

部》:“寔,止也。”段玉裁注:“寔,正也。正各本作止,今正。”《管子·四時》:“中

央曰土,土德實輔四時入出,以風雨節土益力,土生皮肌膚,其德和平用均,中正無私。”

⧫“殺亦殺”,前“殺”為鳥獸的捕殺,後“殺”為刑戮征伐,《吕氏春秋·孟秋紀》:“鷹

乃祭鳥,始用行戮。……詰誅暴慢,以明好惡。……決獄訟,必正平,戮有罪,嚴斷刑。”
158

158
子居:《清華簡九〈成人〉解析》,中國先秦史網,2020 年 1 月 26 日,
https://www.xianqin.tk/2020/01/26/899/。
103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按】⧫解:整理者讀爲“解蟄”之“解”,訓爲“開”。 ⧫五時:整理者注曰,《吕

氏春秋》《禮記·月令》等謂春、夏、季夏、秋、冬五個時令,與簡文不類,惟孔家坡漢簡

《日書·歲》載五時爲生、長、殺、藏、收,簡文則言解、華、實、殺、收,與之略有差别,

與前文秀苗、華草、稼、實果、殺、收稔列舉了六個“一時”互有異同。 ⧫解亦解:“子

居”認為前“解”當訓為冰釋解凍,後“解”當訓為解怨赦罪。 ⧫華亦華:“子居”認為

前“華”為草木榮華,後“華”指以賞賜爵祿榮華臣屬。 ⧫實亦實:“子居”認為前“實”

為草木結子實,後“實”為中正不頗、循名責實。 ⧫殺亦殺:“子居”認為前“殺”為鳥

獸的捕殺,後“殺”為刑戮征伐。

簡 28

說明:本簡完整,共 27 字。

釋文:

亦殺,收亦收。凡𬒱(功)悳(德)正(政)𠭁(得)𠱾(時)而司 (從),至 (復)般(返)純

若,濬去兇央(殃)。五𠱾(時)不厇(度),【28】

集釋:

【整理者 2019】亦殺,收亦收。凡𬒱(功)悳(德)正(政)𠭁(得)𠱾(時)而司 (從),至

(復)般(返)純若,濬去兇央(殃)。五𠱾(時)不厇(度),

⧫德政,見《左傳》隱公十一年∶“君子謂鄭莊公:‘失政刑矣。政以治民,刑以正邪。

旣無德政,又無威刑是以及邪。’” ⧫ ,見郭店簡《缁衣》、新蔡簡等,可讀爲“從”,

訓爲“順”。 ⧫至,連詞,猶以至。 ⧫般,讀爲同屬幫母元部之“返”,此與“復”同義並

稱。 ⧫純、若,皆訓爲“美”“善”。“復返純若”與前文王“靖求嘉若”相應。 ⧫濬,

決。

【潘燈】簡 28“得時而司 (從)”之“ ”,本為“適”,音嫡,訓“從”,不當直


159
讀為“從”。詳見“清華九《治政之道》初讀”101 樓。

159
潘燈:《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65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2 月 5 日。
104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子居】⧫“收亦收”,前“收”為收穫,後“收”為收捕,《吕氏春秋·孟秋紀》:

“命有司,修法制,繕囹圄,具桎梏,禁止奸,慎罪邪,務搏執。……農乃升穀,天子嘗新,

先薦寢廟。命百官,始收斂。”值得注意的是,《吕氏春秋·孟秋紀》中收、殺為同月事,

而《成人》中“收”的時間卻晚於“殺”,這明顯說明《成人》篇成文時的氣候環境,要遠

比《吕氏春秋》結集時更為寒冷,葛全勝先生《中國曆朝氣候變化》第二章第一節的“西周

中晚期冷期”部分卽提到:“西元前 850~前 760 年氣候變冷事件可能是全球性的,歐洲、

南北美、新西蘭、日本、加勒比海以及非洲等許多地方都有降溫事件的證據(Van Geel et aL,

1996, 1998, 1999; Van Geel,Renssen,1998)。從 10B 和 14C 所反映出的太陽活動來看,

這一時期是過去六千年來太陽活動最為顯著的極小期之一,可能意味著這一太陽 活動極小

期的存在,是導致西周中晚期降溫的主要因素(Van Geel et al.,2000)。”而前文已分

析《成人》的成文時間當不早於春秋時期,故由此可知,《成人》的成文時間當接近於“西

元前 850~前 760 年氣候變冷事件”,之前分析的《成人》約成文於西元前 709 年左右,正

符合這一點。 ⧫《成人》所列“五時”,實際上與孔家坡漢簡《日書·歲》也並不相似,

孔家坡漢簡言“令東方生、令南方長,令西方殺,令北方藏,令中央兼收,是謂五時。”這

個模式和先秦諸書所記其實並無很大的區別,例如《管子·四時》就有“春嬴育,夏養長,

秋聚收,冬閉藏。”和“東方曰星……星者掌發為風……南方曰日……中央曰土……日掌賞,

賞為暑。歲掌和,和為雨……西方曰辰……辰掌收,收為陰……北方曰月……月掌罰,罰為

寒。”又《管子·形勢解》:“春夏生長,秋冬收藏,四時之節也。”《大戴禮記·千乘》:

“方春三月,緩施生育……方夏三月,養長秀蕃庶物……方秋三月,收斂以時……方冬三月,

草木落,庶虞藏。”孔家坡漢簡只是因為西方記“殺”,所以將“收”調整到了中央而已。

《成人》篇中的五時,則完全沒有冬季北方的“藏”,所以如果補齊冬季,則《成人》篇實

際上是一個六時系統,不過這個六時系統自然還是與《成人》前文所舉六個“一時”不同。

與《成人》的六時相應,清華簡《八氣五味五祀五行之屬》就包含不止一種將一年劃分為六

個時段的系統,筆者《清華簡八〈八氣五味五祀五行之屬〉解析》卽曾提到:“程少軒先生

文中列出了一個表格,該表格很好的揭示出“冬至”“發氣”“甘露降”“日南至”“白露

降”“霜降”間六十日的時間關係,並提出這是一個“六氣”系統,確為很正確的歸納。而

據《八氣五味》所述,“自發氣之日二旬又五日木氣竭,進退五日,自竭之日三旬又五日甘

露降。自降之日二旬又五日草氣竭,進退五日。”可見,若直接去掉“進退五日”,則在“木

105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氣竭”與“草氣竭”上,實際上是同樣存在六十日關係的。這也就說明,雖然與程少軒先生

表格所列“六氣”不同,但“木氣竭”與“草氣竭”仍是節氣,只不過“木氣竭”與“草氣

竭”原屬的節氣系統,不是程少軒先生歸納出的這個“六氣”系統而已。”考慮到《成人》

的成文時間遠早於《八氣五味五祀五行之屬》,故《成人》篇中的時段劃分當不會這麼整齊,

而應該還只是一種較原始的大致分類,其言“五時”自然也還是如前文那樣舉五成類的表述

方式。 ⧫此句當讀為“凡功,德政得時,而司任至”,“德政得時”卽指前文“德政亦用

五時”。 ⧫“ ”當是從“壬”得聲,筆者《清華簡八〈心是謂中〉解析》已指出,故“ ”

可讀為“任”,訓為事,《周禮·夏官·大司馬》:“施貢分職,以任邦國。”鄭玄注:“任

猶事也。”故“司任”卽下文所稱“司事”,“司任至”卽司事臨於所司之職事,其相反的

情況可參看《國語·周語中》:“承王命以為過賓於陳,而司事莫至,是蔑先王之官也。”

⧫“複”訓為厚,《吕氏春秋·上農》:“民農則其產複,其產複則重徙。”《太平禦覽》

卷七十七引作:“民農則其產厚,其產厚則重徙。” ⧫整理者所說“般”字,原字作“ ”,

當是從丮從攵,卽“執”字異體,可訓為守,《禮記·曲禮》:“坐必安,執爾顏。”鄭玄

注:“執,猶守也。”故“複執純若”卽“厚守純善”。 ⧫“浚”當訓為抒治,《漢書·王

莽傳》:“浚井得白石,上圓下方。”顏師古注:“浚,抒治之也。” ⧫“五時不度”可

參看清華簡三《芮良夫毖》:“日月星辰,用交亂進退,而莫得其次。歲乃不度,民用戾盡。”

前文“五禋”為神事,“德政”為民事,兩者都系於“五時”,也可見《成人》所說“土多
160
見妖,流而淫行”很可能是天象異變導致的騷動。

【按】⧫德政:整理者注曰,見《左傳》隱公十一年∶“君子謂鄭莊公:‘失政刑矣。

政以治民,刑以正邪。旣無德政,又無威刑是以及邪。’” ⧫ :整理者注曰,見郭店簡《缁

衣》、新蔡簡等,可讀爲“從”,訓爲“順”;“潘燈”認為“ ”,本為“適”,音嫡,

訓“從”,不當直讀為“從”;“子居”認為“ ”從“壬”得聲,可讀為“任”,訓為事。

按:今存疑。 ⧫至:整理者認為乃連詞,猶以至。 ⧫般:整理者讀爲同屬幫母元部之“返”,

此與“復”同義並稱;子居認為整理者所說“般”字,原字作“ ”,當是從丮從攵,卽“執”

字異體,可訓為守。按:暫從整理者說。 ⧫純、若:整理者認為皆訓爲“美”“善”,“復

返純若”與前文王“靖求嘉若”相應。 ⧫濬:整理者訓為決。 ⧫五時不度:“子居”認為

160
子居:《清華簡九〈成人〉解析》,中國先秦史網,2020 年 1 月 26 日,
https://www.xianqin.tk/2020/01/26/899/。
106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可參看清華簡三《芮良夫毖》:“日月星辰,用交亂進退,而莫得其次。歲乃不度,民用戾

盡。”前文“五禋”為神事,“德政”為民事,兩者都系於“五時”。

簡 29

說明:本簡完整,共 30 字。

釋文:

司事又(有)𾉭(誅)。”񂨓(成)人曰:“句(后),朕𦘔(盡)告女(汝),吉兇不易,񌱃(恪)

𪪋(哉)毋 (怠),毋敗朕型(刑)以񩋫(市<持>)興(繩)下(去)蚘(尤)。夂(終)【29】

集釋:

【整理者 2019】司事又(有)𾉭(誅)。”񂨓(成)人曰:“句(后),朕(盡)告女(汝),吉

兇不易,񌱃(恪)𪪋(哉)毋 (怠),毋敗朕型(刑)以񩋫(循)興(繩)下蚘(尤)。夂(眾)

⧫ 𾉭,讀爲“誅”。《禮記·曲禮上》“以足蹙路馬芻,有誅。齒路馬,有誅”,鄭

注:“誅,罰也。” ⧫񩋫,釋爲“循”。 ⧫興,曉母蒸部,讀爲船母蒸部之“繩”。循繩,

本義爲依照準繩,如《文子·道原》“放準循繩”,同書《上德》“循繩而斷卽不過”。引

申爲依法彈正,見《荀子·王霸》“百吏畏法循繩”。或作“循繩墨”,見《楚辭·離騷》

“循繩墨而不頗”,《韓非子·詭使》“循繩墨誅姦人”。 ⧫下,指臣下百姓。 ⧫蚘,讀爲

“尤”,過也。 ⧫夂,卽古文“終”,可讀爲“眾”。《禮記·祭法》“堯能賞均刑法以

義終”,《禮記訓纂》引王念孫說:“終,與眾通。眾,亦民也。”

【單育辰】⧫“循繩”是動+名結構,如果“下尤”如整理者所說是臣下之過的意思,

則“循繩下尤”是動+名+名,不很通順。“下”可讀為“去”,“下”匣紐魚部,“去”溪

紐魚部,二字古音很近。“循繩”與“去尤”都是動+名結構,為近義詞連用。《吕氏春秋》
161
卽有《去尤》一篇,可參看。 ⧫簡 29 的“夂”也有可能讀為“終”,最終的意思。

161
單育辰:《清華九〈成人〉釋文商榷》,《中國文字》第三期,2020 年 6 月。
107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悅園】⧫成人謂王曰“后,朕盡告汝”,可證先秦時期臣下稱君為汝還是一種比較常

見的現象,參尉侯凱博士學位論文《上博簡<論語>類文獻研究》(武漢大學 2019 年 5 月)
162
附錄一《先秦時期臣下稱君為汝現象試論》。 ⧫“𪪋”應讀為“茲”。163

【子居】⧫整理者讀為“以循繩下尤”的這句話應該是“敗朕刑”的具體行為結果才合

理,不妨比較於前文的“司典失常,以進退晦朔”,整理者解釋為“引申為依法彈正”則似

不合,故筆者認為“興”當讀為原字,“循興下尤”卽引發下民的怨尤,這句話當是意為不

要敗壞刑政,導致民怨沸騰。 ⧫“終”當就是《尚書·吕刑》:“一日非終惟終在人”的
164
“終”,《尚書·君奭》:“惟乃知民德,亦罔不能厥初,惟其終。”

【許文獻】簡 29 例,其簡文辭例云“后,朕盡告汝,吉凶不易,恪哉毋怠,毋敗朕刑,

以񩋫繩下尤”,此“񩋫(旅)”字更可逕訓作“序”,其猶《儀禮•燕禮》:“賓以旅酬於

西階上。”鄭玄注:“旅,序也。以次序勸卿大夫飲酒。”在此猶有調整或安排準繩內容之

謂,亦猶《後漢書•曹褒傳》:“褒既受命,乃次序禮事。”如此看來,網路發言者“ee”
165
將“下”讀為“去”,似乎更為妥適,故簡文此句當有“次序準繩以除去過錯”之意。

【趙平安】持也有循的意思。《列女傳·母儀·啟母塗山傳》: “持禹之功而不殞。”

王照圓補注: “持,循也。”《成人》中的“持繩”與文獻中的“循繩”相當。《成人》注

[八八]舉《文子·道原》“放准循繩”, 《上德》“循繩而斷即不過”,《荀子·王霸》

“百吏畏法循繩”,《楚辭·離騷》“循繩墨而不頗”,《韓非子·詭使》“循繩墨誅奸人”
166
等數例,大家可以參看。

【按】⧫ 𾉭:讀爲“誅”,《禮記·曲禮上》“以足蹙路馬芻,有誅。齒路馬,有誅”,

鄭注:“誅,罰也。” ⧫񩋫:整理者釋爲“循”;許文獻認為此“񩋫(旅)”字更可逕訓

作“序”;趙平安釋為“市”,讀爲“持”。按:趙平安說是。 ⧫興:整理者讀爲“繩”,

循繩,本義爲依照準繩;子居認為“興”當讀為原字,“循興下尤”卽引發下民的怨尤。 ⧫

下:整理者認為指臣下百姓;單育辰認為“下”可讀為“去”,“下”“去”二字古音很近;

許文獻從之。按:單育辰說甚是。 ⧫蚘:整理者讀爲“尤”,過也。 ⧫夂:整理者認為卽

162
悅園:《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5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0 月 30 日。
163
悅園:《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28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1 月 27 日。
164
子居:《清華簡九〈成人〉解析》,中國先秦史網,2020 年 1 月 26 日,
https://www.xianqin.tk/2020/01/26/899/。
165
許文獻:《清華玖<成人>“旅”字試說》,簡帛網,2020 年 5 月 1 日,
http://m.bsm.org.cn/view/19436.html。
166
趙平安:《〈成人〉篇“市”字的釋讀及其相關問題》,收入《“視角與方法:漢語史研究新視界高端
論壇”論文集》,(北京)北京語言大學,2019 年 10 月 11 日-13 日。
108
第二章 《成人》釋文與集釋

古文“終”,可讀爲“眾”;單育辰認為“夂”也有可能讀為“終”,最終的意思;“子居”

認為“終”當就是《尚書·吕刑》:“一日非終惟終在人”的“終”,《尚書·君奭》:“惟

乃知民德,亦罔不能厥初,惟其終。”按:“夂”當讀爲“終”。

簡 30

說明:本簡完整,共 7 字。

釋文:

隹(惟)񄶉(業)飤(嗣),隹(惟) (昧)觀之。”【30】

集釋:

【整理者 2019】隹(惟)񄶉(辨)飤(飭),隹(惟) (物)觀之。”

⧫辨,明。 ⧫飭,與“敕”同。《漢書·平帝紀》:“明敕百寮。”可參。 ⧫物、觀

同義並用。 ⧫之,指代前句之“眾”。《韓非子·難三》“舉善以觀民”。

【藤本思源】“業飤”應讀作“業嗣”,“飤”讀作“嗣”見《清華伍·殷高宗問於三
167
壽》,同義連用,繼承義。本句讀作“終惟業嗣”。

【王寧】䀛、昒、曶、忽、眛、昧、妹都是音近可通的字。在簡文中疑當讀為“昧”,
168
暗也,“昧觀之”卽暗中觀之。

【子居】⧫“飭”當訓為“治”,所以“終惟辨飭”卽以結果來鑒別治獄施刑的好壞成

效,所指的結果當卽前文所言“用物見之妖祥”。 ⧫“物”當非與“觀”同義並用,而是

就指的上天用以“見之妖祥”的非常之物。 ⧫“之”指治獄施刑的好壞成效。此句意卽刑
169
政結果皆可觀於妖祥之物征。

【按】⧫辨:整理者釋“辨”,明也;單育辰讀爲“業”,“藤本思源”認為“業飤”

應讀作“業嗣”同義連用,繼承義。按:暫從“藤本思源”之說。 ⧫飭:整理者認為與“敕”

同;“子居”認為“飭”當訓為“治”。 ⧫ 、觀:整理者讀“ ”為“物”,認為與“觀”

167
藤本思源:《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25 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1 月 25 日。
168
王寧:《讀清華簡<成人>散札》,復旦大學出土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9 年 12 月 4 日,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4497。
169
子居:《清華簡九〈成人〉解析》,中國先秦史網,2020 年 1 月 26 日,
https://www.xianqin.tk/2020/01/26/899/。
109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是同義並用;王寧認為“ ”當卽“䀛”字異體,䀛、昒、曶、忽、眛、昧、妹都是音近可

通的字,在簡文中疑當讀為“昧”,暗也,“昧觀之”卽暗中觀之;“子居”認為“物”當

非與“觀”同義並用,而是就指的上天用以“見之妖祥”的非常之物。按:今從王寧之說。

⧫之:整理者認為指代前句之“眾”;“子居”認為“之”指治獄施刑的好壞成效。按:“子

居”說。

110
第三章 《成人》的性質和法律問題研究

第三章 《成人》的性質和法律問題研究

一、《成人》的性質和成文年代

(一)《成人》與《厚父》及《孟子》引《書》語之比較

古天降下民, (設)萬邦, (作)之君, (作)之帀(師),


清華簡《厚父》簡 5
隹(惟)曰其 (助)上帝 (亂)下民之匿(慝)。

古天砥(氐)降下民,񤬫(作)寺(之)句(后)王、君公,正之以

四㭪(輔)∶祝、宗、史、帀(師),乃又(有)司正、典獄,隹(惟)
清華簡《成人》簡 4+5+6
曰 (助)上帝𡄹(亂)񅛦(治)四方之又(有)辠(罪)無辠(罪),

隹(惟)民 (綱)񅀼(紀)以羕(永)譌(為)天𴌃(明)。

《書》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
《孟子·梁惠王下》
之。四方有罪無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

是以先王之書《相年》之道曰:“夫建國設都,乃作后王、
《墨子·尚同中》
君公,否用泰也。卿大夫師長,否用佚也,維辯使治天均。”

故古者建國設都,乃立后王君公,奉以卿士師長,此非欲用
《墨子·尚同下》
説也,唯辯而使助治天助明也。

《尚書·吕刑》 四方司政、典獄,非爾惟作天牧?

《左傳·襄公十四年》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

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設都,樹后、王、君、公,承以大夫、
僞《古文尚書·説命中》
師長,不惟逸豫,惟以亂民。

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其克相上帝,寵
僞《古文尚書·泰誓》
綏四方。 有罪無罪,予曷敢有越厥志?

趙平安《〈厚父〉的性質及其蘊含的夏代歷史文化》一文指出:

考虑到
“古天降下民, (設)萬邦, (作)之君, (作)之帀(師),隹(惟)曰其 (助)

上帝 (亂)下民”是类似于常语性质的东西,因此這段話在不同的《尚書》篇章中出

111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現也是可能的。換句話說,《厚父》雖可能是《尚書》文獻,但也有可能不是《梁惠
170
王下》所引的《尚書》逸篇。”

“子居”認為現在清華簡九《成人》篇就證明了趙平安先生此說,但這反映的應該不是

“夏代歷史文化”,而是春秋初期流行的成語習言。相較於此,“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

助上帝”,《厚父》與《孟子》所引逸《書》同,“四方有罪無罪”則是《成人》與《孟子》

所引逸《書》同,可見三篇文獻中各有同異,《孟子》所引,當旣不是《厚父》篇,也不是
171
《成人》篇。

單育辰認為《成人》“惟曰助上帝亂治四方之有辠無辠”之語明顯是對《厚父》簡 5“惟

曰其助上帝亂下民之匿”的發揮,其成篇也肯定是在《厚父》之後。

(二)《成人》的性質與成文年代

整理者認為,“郘”讀爲“律呂”之“呂”,“中”卽“仲秋”,十二律與時紀相配見

《禮記·月令》《呂氏春秋》《淮南子·時則》等,《月令》所記仲秋之月申嚴百刑之事與

簡文相合;“方”指方位,“膠黃”應卽長沙子彈庫帛書《四時》“翏黃難”之省,是秋季

之神,也是西方之神。賈連翔同整理者說,《清華簡〈成人〉及有關先秦法律制度》一文通

過簡文所涉諸多與楚文化關係密切以及可與包山楚簡的法律文書相參讀的內容,推測文中的

王應為楚王。通過比較《成人》與《吕刑》的關係,文章作者認同《吕刑》並非刑書, 而

是一篇頒佈刑書的文告,《成人》的性質與之相似,或可依類視為“楚書”;除此之外,《成

人》通篇凡舉數目也皆以“五” 稱,足見其深受“五行”思想影響;就立法思想而言,成
172
人的主張與戰國時期法家的代表作《商君書》的思想十分契合。

“悅園”在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清華九〈成人〉初讀》發帖指出,該篇應為西

周時期的周人作品,王當指周王。按《左傳》昭公六年:“夏有亂政而作禹刑,商有亂政而

作湯刑,周有亂政而作九刑。”本篇中王欲糾正過失而向群臣徵求意見,成人則從法律方面

進行闡說,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周穆王命呂侯製作《吕刑》的典故,因此,《成人》中的王有

可能是周穆王,如果這個推測成立,那麼“成人”應該就是呂侯之名,待考。此篇還是歸入
173
《尚書》類文獻比較妥當。

170
趙平安: 《〈厚父〉的性質及其蘊含的夏代歷史文化》,《文物》,2014 年第 12 期。
171
子居:《清華簡九〈成人〉解析》,中國先秦史網,2020 年 1 月 26 日,
https://www.xianqin.tk/2020/01/26/899/。
172
賈連翔:《清華簡〈成人〉及有關先秦法律制度》,《文物》,2019 年 9 期,50-55 頁。
173
田畯:《清華簡九〈成人〉第一段管見》,田畯讀書微信公眾號,2019 年 11 月 24 日。
112
第三章 《成人》的性質和法律問題研究

田峻在《清華簡九〈成人〉第一段管見》一文中指出,將“郘”讀為“律呂”之“呂”,

似難講通。文獻中也找不到類似文例。“郘(呂)”似當理解為國名,即呂國。《國語·周

語中》:“昔摯、疇之國也由大任,杞、繒由大姒,齊、許、申、呂由大姜,陳由大姬。”

“郘仲秋”疑與金文中的“曾八月”等相似,是記時用語“郘(呂)”似當理解為國名,即

呂國。

李悅《清華簡第九冊<成人>篇為<尚書>類文獻說》一文同意悅園說“成人”或為人名,

以及田峻說“郘”理解為國名。文章作者認為整理者、討論者將此篇與《吕刑》作比較是該

認真考慮的研究方向。《成人》“嗚呼!我後,古天氐降下民,作寺後王、君公,正之以四輔

∶祝、宗、史、師,乃有司正、典獄,惟曰助上帝亂治四方之有罪無罪,惟民綱紀,以永化

天明。”一段與《孟子·梁惠王下》所引《書》及清華簡《厚父》相近又有敷衍,所以整理

者說: “本篇文辭呈現出很強的仿古特點”,如此則《成人》的時代可能較《吕刑》晚。《尚

書》類文獻,多是記聖君賢臣之言,多有王或攝政者如周公在,《成人》篇也有王,但是這

個王是何許人? 論者說是周穆王,這是往《吕刑》上靠。《尚書·吕刑》中的王一般認為是

周穆王,篇中“呂”古代說為呂侯,時為西周中期。但《成人》篇文辭不古,很難說仍是周

穆王。《成人》篇開頭一段記時代語與《尚書》類文獻記時代者多不同,而且講的是呂的仲

秋,且記方位。所以後面出現的王,看來不像西周中期的周穆王,有可能是呂王。傳世文獻

中並無呂王,但是出土文獻中有。王國維和張政烺對此均有論述。李悅認為即使姬姜是同盟

關係,但呂曾稱王是可信的,只是不能用《古諸侯稱王說》,以及由《吕刑》開篇之語來證

明呂稱王,因為“惟呂命王”之命是教告之義,不能作為呂稱王來解釋,後面的“王說”,

仍是周王之言,一般認為是周穆王。《成人》篇很有可能作於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繼承《吕

刑》之說,加以發揮,同時又引用《厚父》、《孟子》等所引《書》中的套語,屬於《尚書》

類文獻。只是《成人》當屬於一國的《書》,非商周王室之《書》,類似《大學》所引《楚
174
書》。

趙平安梳理了古文字中市的釋讀經歷,比較出土于山東鄒縣一帶的齊系陶文“ (𫎕<

市>)”和上博五《競建內之》簡 10 的“ (市)”的字形和辭例,將“ ”釋為“寺”,

讀為持。在文章的第四部分“從市字的寫法管窺《成人》的底本問題”,作者寫道“總體來

說,《成人》一篇可以看作東周時期的書類文獻。它的成文時代無疑要比鄒縣所出陶文和上

174
李悅:《清華簡第九冊<成人>篇為<尚書>類文獻說》,《史學史研究》,2020 年第 2 期。
113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博五《競建內之》和《鮑叔牙與隰朋之諫》要早。其中市字的寫法應該是它們的前身。我們

認為,如果可以做適當推斷的話,《成人》的底本可以看作具有齊系文字風格的作品。它或
175
者成于齊地,或者曾在齊地流傳。”

現將諸位學者觀點整理如下:

郘 王 性質 成文年代

賈連翔 “律呂”之“呂” 楚王 頒佈刑書的文告/楚書

“悅園” “呂國”之“吕” 周王 《尚書》類文獻 西周時期/

田峻 “呂國”之“吕”

西周晚期至春
李悅 “呂國”之“吕” 呂王 《尚書》類文獻
秋早期

趙平安 書類文獻 東周時期

二、《成人》所見法律問題研究

(一)罪行規定和分類

關於罪行的規定和分類。《吕刑》有“五刑”說,《周禮·司刑》及鄭注所引《書傳》

均有論述,現將其以表格形式陳列如下:

非事而事之,出人不以道義而誦不詳之辭
墨罪五百
者,其刑墨。

觸易君命、革輿服制度、姦軌、盜攘、傷
劓罪五百
人者,其刑劓。
《周禮·司刑》 《尚書大傳》
宮罪五百 男女不以義交者,其刑宮。

刖罪五百 決關梁、踰城郭而略盜者,其刑臏。

降畔、寇賊、劫略、奪攘、矯虔者,其刑
殺罪五百
死。

175
趙平安:《〈成人〉篇“市”字的釋讀及其相關問題》,收入《“視角與方法:漢語史研究新視界高端
論壇”論文集》,(北京)北京語言大學,2019 年 10 月 11 日-13 日。
114
第三章 《成人》的性質和法律問題研究

《夏商西周法制史》將《尚書大傳》所列 15 種罪行歸納為 6 種犯罪:


第一,國事罪:包括觸易君命、革輿服制度、降、畔 4 種罪名。觸易君命,指違抗、

變易君命的行為。革輿服制度,指侵害君主車馬服飾、改變御用制度的行為。降,投降

敵軍。畔,通“叛”,背叛朝廷。

第二,侵害人身安全罪:包括寇、賊、傷人等 3 種罪名。

第三,侵犯財產安全罪;包括略盜、劫略、奪攘等 3 種罪名。略,侵奪、強取。略盜,

盜竊犯罪。劫,通掠,掠奪、搶劫的意思。劫略,以威力脅制,搶劫他人財物。奪,強取。

攘,竊取。奪攘,強盜行為。

第四,妨害社會秩序罪:包括非事而事、誦不祥之辭和奸宄寇攘 3 種罪名。非事而

事、誦不詳之辭,指做違法犯罪之事,陳違法犯罪之辭之行為。《說文》:“在外曰奸,

在內曰宄”。寇,劫取。奸宄寇攘,泛指邪惡詐偽,犯法作亂,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

第五,官吏違法犯罪:撟虔。撟,通矯,假託、詐稱的意思。虔,也是強取的意思。撟

虔,指官吏假託上命,攘奪百姓財物。
176
第六,違禮犯罪:男女不以義交屬走禮行為,被視為犯罪。

清華簡《成人》第三段有五條“刑之無赦” ,罪條與《尚書大傳》十分相似,這五類

“無赦”很可能也與“五刑”相對應。與《吕刑》《周禮》所稱數以百計的罪條相比,它們
177
只能視作具有典型性、概括性的罪種。 現將其列舉如下:

則(賊)人䑋(攘)人,道𢼊(施) (猖) (肆),無𪴿(赦)。

臣妾 (起)辟(嬖), (竊)義(議)𡉭(妬) (主),無𪴿(赦)。

清華簡《成人》 (殘)񤲧(家)焚宗,大攻少(小),無𪴿(赦)。

𨊠(犯)𫒋(禁)喬(矯)飤(敕),毁񄰆(盟)宔(主)匿(慝),無𪴿(赦)。

遊述(怵),女又(有)夫,士又(有)妻,遊,無𪴿(赦)。

《周禮·司刑》“司刑掌五刑之法,以丽万民之罪。”,五刑之數計二千五百。《書序》

言:“呂命穆王訓夏贖刑,作《吕刑》”《吕刑》五刑之屬計三千:

墨罪五百 墨罰之屬千

《周禮·司刑》 劓罪五百 《尚書·吕刑》 劓罰之屬千

宮罪五百 宮罰之屬三百

176
胡留元、馮卓慧:《夏商西周法制史》 ,商務印書館,2006 年。
177
賈連翔:《清華簡〈成人〉及有關先秦法律制度》,《文物》,2019 年 9 期,50-55 頁。
115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刖罪五百 剕罰之屬五百

殺罪五百 大辟之罰其屬二百

相較於《周禮·司刑》,輕刑多而重刑少。於此,《尚書正義》言:

案刑數乃多於《周禮》,而言變從輕者,《周禮》五刑皆有五百,此則輕刑少而

重刑多;此經墨、劓皆千,刖刑五百,宮刑三百,大辟二百,輕刑多而重刑少,變周

用夏,是改重從輕也。然則周公聖人,相時制法而使刑罰太重,令穆王改易之者,穆

王遠取夏法,殷刑必重於夏。夏承堯舜之後,民淳易治,故制刑近輕。輕則民慢,故

殷刑稍重。自湯已後,世漸苛酷,紂作炮烙之刑,明知刑罰益重。周承暴虐之後,不

可頓使太輕。雖減之輕,猶重於夏法。成康之間,刑措不用,下及穆王,民猶易治。

故呂侯度時制宜,勸王改從夏法。聖人之法非不善也,而不以經遠。呂侯之智非能高

也,而法可以適時。苟適於時,事即可為善,亦不言呂侯才高於周公,法勝於前代。

所謂觀民設教,遭時制宜,刑罰所以世輕世重,為此故也。

《漢書·刑法志》與《尚書正義》所言則不同,《漢書·刑法志》認為《周禮·司刑》

所載“五刑”為“刑平國用中典”。周道既衰,周穆王眊荒,命甫侯度時作刑,“五刑之属
178
三千,盖多于平邦中典五百章,所谓刑乱邦用重典者也。”

除此之外,《漢書·刑法志》于五刑有另一說,“《書》云‘天秩有禮’‘天討有罪’。

故聖人因天秩而制五禮,因天討而作五刑。”,列表如下:

大刑 用甲兵(張晏曰:“以六師誅暴亂。”)

其次 用斧鉞(韋昭曰:“斬刑也。”)

中刑 用刀鋸(韋昭曰:“刀,割刑。鋸,刖刑也。”)

其次 用鑽鑿(韋昭曰:“鑽,髕刑也。鑿,黥刑也。”)

薄刑 用鞭撲(顏師古曰:“扑,杖也。”)

《漢書·胡建傳》載:“《黃帝李法》曰:‘壁壘已定,穿窬不繇路,是謂姦人,姦人

者殺。’”顏師古註曰:“李者,法官之號也,總主征伐刑戮之事也,故稱其書曰《李法》。”

學者認為這條記載夾雜後人附會,然則《黃帝李法》確實具備孕育時期法的胚胎性質,正反

映了“刑起於兵”的理論。李,既是法官,也是軍官,因此,孟康註曰:“兵書之法也。”

178
班固:《漢書·刑法志》,中華書局,1962 年。
116
第三章 《成人》的性質和法律問題研究

179
上述《漢書·刑法志》所記載“大刑用甲兵”的五刑說便是上古兵刑不分、刑法不分的寫

照。

(二)罪刑法定原則

關於刑罰種類,《吕刑》有“五刑”“五罰”“五過”三種不同類型的刑罰範疇,《成

人》簡文同樣提到“五常”“五罰”“五過”,詳見下表。賈連翔認為,除“五罰”相同外,

“五常”應與“五刑”相當,“正”與“過”是一對正反辭,“五正”與“五過”也很可能
180
性質相似,甚至相同。

兩造具備,師聽五辭。五辭簡孚,正於五刑;五刑不簡,天於五罰;五罰不
《吕刑》
服,正於五過。

凡民五爭,正之于五辭,五辭無誳,正之于五常,五常不逾,正之于五正……
《成人》
五爭之疵,惟交,交惟譁,譁而信,則比罪稱罰,惟并視,不及五罰。

(三)刑罰世輕世重原則

《吕刑》“上刑適輕,下服;下刑適重,上服,輕重諸罰有權。刑罰世輕世重,惟齊非

齊,有倫有要。”《周禮·秋官·大司寇》載“三典”:“大司寇之職,掌建邦之三典,以

佐王刑邦國,詰四方。一曰,刑新國用輕典;二曰,刑平國用中典;三曰,刑亂國用重典。”

鄭玄註云:“新國者,新辟地立君之國。用輕法者,為其民未習於教。平國,承平守成之國

也。用中典者,常行之法。亂國,篡弒叛逆之國。用重典者,以其化惡伐滅之。”這條刑法
181
原則,告誡執法者要根據邦國的實際情況來分別施用輕典、中典、重典。 《成人》簡文稱

“厚薄圖罰,以求宜刑”,強調了罪責當與刑罰相適。按漢、唐律的規定,一人犯數罪,以

重者論,簡文則稱“比罪稱罰,惟並是視,不及五罰”。在規定數罪並罰的原則下,也限定
182
了刑罰的上限。

(四)《成人》的立法思想

《成人》有諸多與“禮制”相關的內容也被列入“無刑”的表現,如“祝、宗忘禮, 史、

師失常”和“邦器不古,五飾不度”,以及“五歌不典,童謠無節”,這是涉及“禮”“法”

關係的重要問題。《左傳》昭公六年記載叔向反對子產鑄刑書,同書昭公二十九年又載孔子

反對晉國鑄刑鼎。由此可見,“棄禮任刑”在春秋後期曾是政治改革中的尖銳問題,如今通

179
胡留元、馮卓慧:《夏商西周法制史》 ,商務印書館,2006 年。
180
賈連翔:《清華簡〈成人〉及有關先秦法律制度》,《文物》,2019 年 9 期,50-55 頁。
181
茅彭年:《中國刑事司法制度<先秦卷>》,法律出版社,2001 年 1 月。
182
賈連翔:《清華簡〈成人〉及有關先秦法律制度》,《文物》,2019 年 9 期,50-55 頁。
117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過清華簡的資料可以看出,在戰國中期或更早的時候,“禮制”的維護已經可以通過“法
183
制”的約束來實現了。 周秦既覆,《漢書·刑法志》對“禮”“法”關係的總結及“五禮”

“五刑”之由來的論述頗為詳細:

聖人取類以正名,而謂群為父母,明仁、愛、德、讓,王道之本也。愛待敬而不

敗,德須威而久立,故制禮以崇敬,作刑以明威也。聖人既躬明哲之性,必通天地之

心,制禮作教,立法設刑,動緣民情,而則天象地。故曰:先王立禮,“則天之明,

因地之性”也。刑罰威獄,以類天之震曜殺戮也;溫慈惠和,以效天之生殖長育也。

《書》云“天秩有禮”,“天討有罪”。故聖人因天秩而制五禮,因天討而作五刑。

古人有言:“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誰能去兵?”鞭撲不可弛於家,

刑罰不可廢于國,征伐不可偃於天下。用之有本末,行之有逆順耳。孔子曰:“工欲

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德者,帝王之利器;威武者,文德之輔助也。夫文之所加

者深,則武之所服者大;德之所施者博,則威之所制者廣。三代之盛,至於刑錯兵寢

者,其本末有序,帝王之極功也。

除此之外,《成人》在最後一段還專門就“德政”展開一段論述:“德政亦用五時:解

亦解,華亦華,實亦實,殺亦殺,收亦收。凡功德政得時而司從,至復返純若,濬去兇殃。”

賈連翔在《清華簡〈成人〉及有關先秦法律制度》一文中說道:

在儒家思想中,“德政”與“威刑”是一對並立的概念, 對於治理國家而言是相

互依附的關係。 如《左傳》隱公十一年:“君子謂鄭莊公:‘失政刑矣。政以治民,

刑以正邪。既無德政,又無威刑,是以及邪。’”上博簡《魯邦大旱》:“魯邦大旱,

哀公謂孔子:‘子不為我圖之?’孔子答曰:‘邦大旱,毋乃失諸刑與德乎?’”又

曰:“正刑與德,則民將歸君而邦乃治”。 前文已經提到,成人認為邦中亂政形成的

根源在於“民不秉德”和邦政“無刑”,因此,此處表面雖是在論述“德政”,其實

同時也在討論施行“德政”的具體方案,即如何“立威刑”。

成人以嘉谷的“五時”生長為喻,提出要“得時而司從”,即功德政、立威刑皆

需順應時情。 這裡“五時”的內容可與孔家坡漢簡《日書·歲》相參看,《成人》通

篇凡舉數目也皆以“五”稱,足見其深受“五行”思想影響。然就立法思想而言,成

人的主張則與戰國時期法家的代表作《商君書》的思想十分契合。 如該書《六法》篇

183
賈連翔:《清華簡〈成人〉及有關先秦法律制度》,《文物》,2019 年 9 期,50-55 頁。
118
第三章 《成人》的性質和法律問題研究

云:“法宜其時,則治。事適其務,故有功。”《更法》篇又云:“及至文、武,各

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禮法以時而定,制令各順其宜。”法律制度的制定要符合

時宜,符合自然規律和社會環境的要求,隨客觀情況變化而變化,正是當時法家的立

法主張。綜合來看,“兼收儒法”是《成人》立法思想的另一重要特點,亦可作為判
184
斷其成書時代的一個標記。

184
賈連翔:《清華簡〈成人〉及有關先秦法律制度》,《文物》,2019 年 9 期,50-55 頁。
119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附 錄

一、《尚書·吕刑》原文

《書序》:呂命穆王訓夏贖刑,作《吕刑》。

惟呂命:王享國百年,耄,荒度作刑,以詰四方。

王曰:“若古有訓,蚩尤惟始作亂,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賊,鴟義姦宄,奪攘矯虔。苗

民弗用靈,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殺戮無辜,爰始淫為劓、刵、椓、黥,越茲麗刑並

制,罔差有辭。民興胥漸,泯泯棼棼,罔中於信,以覆詛盟。虐威庶戮,方告無辜於上。上

帝監民,罔有馨香德,刑發聞惟腥。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報虐以威,遏絕苗民,無世在下。

乃命重、黎,絕地天通,罔有降格。群後之逮在下,明明棐常,鰥寡無蓋。皇帝清問下民,

鰥寡有辭于苗。德威惟畏,德明惟明。乃命三后,恤功於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

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種,家殖嘉穀。三后成功,惟殷于民。士制百姓于刑之中,以教祗德。

穆穆在上,明明在下,灼于四方,罔不惟德之勤。故乃明于刑之中,率乂於民棐彝。典獄非

訖於威,惟訖于富。敬忌,罔有擇言在身。惟克天德,自作元命,配享在下。”

王曰:“嗟!四方司政、典獄,非爾惟作天牧?今爾何監?非時伯夷播刑之迪?其今爾

何懲?惟時苗民匪察於獄之麗,罔擇吉人觀於五刑之中,惟時庶威奪貨,斷制五刑,以亂無

辜。上帝不蠲,降咎于苗,苗民無辭於罰,乃絕厥世。”

王曰:“嗚呼!念之哉!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孫,皆聽朕言,庶有格命。

今爾罔不由慰日勤,爾罔或戒不勤。天齊于民,俾我一日,非終惟終,在人。爾尚敬逆天命,

以奉我一人。雖畏勿畏,雖休勿休,惟敬五刑,以成三德。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其寧惟永。”

王曰:“吁!來,有邦有土,告爾祥刑在今。爾安百姓,何擇非人?何敬非刑?何度非

及?兩造具備,師聽五辭。五辭簡孚,正於五刑;五刑不簡,天於五罰;五罰不服,正於五

過。五過之疵:惟官、惟反、惟內、惟貨、惟來。其罪惟均,其審克之。五刑之疑有赦,五

120
附 錄

罰之疑有赦,其審克之。簡孚有眾,惟貌有稽。無簡不聽,具嚴天威。墨辟疑赦,其罰百鍰,

閱實其罪;劓辟疑赦,其罪惟倍,閱實其罪;剕辟疑赦,其罰倍差,閱實其罪;宮辟疑赦,

其罰六百鍰,閱實其罪;大辟疑赦,其罰千鍰,閱實其罪。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剕罰

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其屬二百。五刑之屬三千。上下比罪,無僭亂辭。勿用

不行,惟察惟法,其審克之。上刑適輕,下服;下刑適重,上服,輕重諸罰有權。刑罰世輕

世重,惟齊非齊,有倫有要。罰懲非死,人極於病。非佞折獄,惟良折獄,罔非在中。察辭

於差,非從惟從。哀敬折獄,明啟刑書胥占,咸庶中正。其刑其罰,其審克之。獄成而孚,

輸而孚。其刑上備,有幷兩刑。”

王曰:“嗚呼!敬之哉!官伯族姓,朕言多懼。朕敬于刑,有德惟刑。今天相民,作配

在下,明清于單辭。民之亂,罔不中聽獄之兩辭,無或私家於獄之兩辭。獄貨非寶,惟府辜

功,報以庶尤。永畏惟罰。非天不中,惟人在命。天罰不極,庶民罔有令政在於天下。”

王曰:“嗚呼!嗣孫,今往何監?非德于民之中,尚明聽之哉。哲人惟刑,無疆之辭,

屬於五極,咸中有慶。受王嘉師,監于茲祥刑。”

121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二、《成人》與其他文獻對讀表

簡號 《成人》 《尚書·呂刑》 其他文獻

簡1 隹(惟)郘(呂)中(仲) 子彈庫《楚帛書》甲篇:

(秋),方才(在) 倀(長)曰青□榦 ,二

膠黃。 曰未明 (單),三曰

翏黃難,四曰□墨榦。

簡 4+5+6 城(成)【4】人曰:“亞 四方司政、典獄,非爾 《厚父》簡 5:古天降下

(嗚) (呼)!我句 惟作天牧? 民, (設)萬邦, (作)

(后),古天砥(氐) 之君, (作)之帀(師),

降下民, (作)寺(之) 隹(惟)曰其 (助)

句(后)王、君公,正 上帝 (亂)下民之匿

之 (以)四 (輔): (慝)。

祝、宗、史、帀(師),

乃又(有)司【5】正、 僞《古文尚書·説命中》:

典獄,隹(惟)曰 (助) 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設

上帝 (亂) (治) 都,樹后、王、君、公,

四方之又(有)辠(罪) 承以大夫、師長,不惟

無辠(罪)。隹(惟) 逸豫,惟以亂民。

民 (綱) (紀),

(以)羕(永)譌(化) 《孟子·梁惠王下》:

天 (明)。 《書》曰:“天降下民,

作之君,作之師,惟曰

其助上帝寵之。四方有

罪無罪惟我在,天下曷

敢有越厥志?”

122
附 錄

《墨子·尚同中》:是

以先王之書《相年》之

道曰:“夫建國設都,

乃作后王、君公,否用

泰也。卿大夫師長,否

用佚也,維辯使治天

均。”

《墨子·尚同下》:故

古者建國設都,乃立后

王君公,奉以卿士師長,

此非欲用説也,唯辯而

使助治天助明也。

《左傳·襄公十四年》: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

牧之。

簡8 反 (亂)先型(刑)。 《牧簋》
(《集成》4343):

不用先王乍(作)井

(型)。

簡9 獄甬(用)無城(成)。 《逸周書·皇門》:獄

用無成。

清華一《皇門》簡 11:

獄用亡(無)成。

123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簡 9+10 五 (辭)不【9】不聖 《尚書·吕刑》:師聽

(聽)。 五辭。 孔傳:五刑

之辭。

簡 10 非天 (作) (閔), 永畏惟罰,非天不中, 《尚書·酒誥》:天非

隹(惟)民昌(猖)兇。 惟人在命。 虐,惟民自速辜。

簡 13 五訶(歌)不典,迵(童) 清華七《越公其事》簡

(謠)無即(節), 55+56 : 及風 音 誦詩 訶

(一)耑(短) (一) (歌) (謠)【55】

長,無型(刑)。 之非 (越) (常)

聿(律), (夷)訏

䜌(蠻)吳(謳),乃

(趣)取 (戮)。

簡 16+17+18 典獄、司正, (余) 《周禮·秋官·司刑》

【16】方告女(汝)于 “司刑掌五刑之灋”鄭

型(刑)之無 (赦): 注:《書傳》曰:“決

則(賊)人䑋(攘)人, 關梁、踰城郭而略盜者,

道 (奪) (閶) 其刑髕。男女不以義交

(抶),無 (赦); 者,其刑宫。觸易君命、

臣妾 (起)辟(嬖), 革輿服制度、奸軌、盜

(竊)義 (妬) 攘、傷人者,其刑劓。

(主),無 (赦); 非事而事之、出入不以

(殘) (家)【17】 道義,而誦不詳之辭者,

焚(僨)宗,大攻小, 其刑墨。降畔、寇賊、

無 (赦); (犯) 刼略、奪攘、矯虔者,

124
附 錄

(禁)喬(矯)飤(飾), 其刑死。”

毀 (盟)宔(主)匿

(慝),無與(赦);

遊述(術),女又(有)

夫,士又(有)妻,遊,

無 (赦)。

簡 20 厚尃(薄) (圖)罰, 上刑適輕,下服;下刑

(以)求宜型(刑)。 適重,上服,輕重諸罰

有權。

簡 凡民五爭,【20】正之 兩造具備,師聽五辭,

20+21+22+23 于五 (辭),五 (辭) 五辭簡孚,正于五刑。

亡(無)誳(屈),正 五刑不簡,正于五罰。

之于五 (常),五 五罰不服,正于五過。

(常)不逾,正之于五 五過之疵:惟官、惟反、

正。五正之詣(稽): 惟內、惟貨、惟來。其

隹(惟)爽,隹(惟) 罪惟均,其審克之。

方(妨),隹(惟)或

(惑)。【21】……五

爭之訿(疵),隹(惟)

交,交隹(惟) (譁),

(譁)而 (信),

則比辠(罪) (稱)

罰,【22】隹(惟)并

是 (視),不及五罰。

簡 21+22 咸 (訊)亓(其)【21】 簡孚有眾,惟貌有稽。 《史記·周本紀》:簡

125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又(有)眾,又(有) 信有眾,惟訊有稽。

眾無 (稽),則 (中)

幾(譏)之于示。

簡 23 (訊)誳(屈)于 上下比罪,無僭亂辭。

(信),毋 (中)夭

(妖) (辭)。

簡 24 (圖) (辭)又(有) 刑罰世輕世重,惟齊非 《荀子·王制》:先王

(業),隹(惟)齊 齊,有倫有要。 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

非 (均)。 分之,使有貧富貴賤之

等,足以相兼臨者,是

養天下之本也。《書》

曰:“維齊非齊”,此

之謂也。

126
附 錄

三、《成人》簡背劃痕及其復原

127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128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班固:《漢書·刑法志》,中華書局,1962 年。

陳偉:《楚簡冊概論》,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年。

蔡偉:《清華簡〈成人〉篇“少𣅳”當為“少傾”說》,簡帛網,2019 年 10 月 22 日,

http://m.bsm.org.cn/view/19429.html。

蔡 偉 : 《 清 華 簡 〈 成 人 〉 篇 小 劄 一 則 》 , 簡 帛 網 , 2019 年 10 月 29 日 ,

http://m.bsm.org.cn/view/19434.html。

胡留元、馮卓慧:《夏商西周法制史》 ,商務印書館,2006 年。

黃德寬∶《清華簡新見“湛(沈)”字說》,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1 期(第 35

卷),2020 年。

HYJ:《清華九<成人>》初讀》第 1 樓跟帖,西南大學出土文獻網,2020 年 1 月 7 日,

http://wenxiansuo.com/article/1578398210781#comments。

賈連翔:《清華簡〈成人〉及有關先秦法律制度》,《文物》,2019 年 9 期,50-55

頁。

129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李力:《出土文物與先秦法制》,大象出版社,1997 年 12 月。

李學勤:《清華簡〈厚父〉與〈孟子〉引〈書〉》,《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5 年第 3 期。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柒)》,中西書局,2017 年 4 月。

李學勤 等:《出土簡帛與古史再建》,經濟科學出版社,2017 年 7 月。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玖)》,中西書局,2019 年 11 月。

劉 信 芳 : 《 清 華 ( 九 ) < 成 人 > 試 說 》 , 簡 帛 網 , 2020 年 2 月 14 日 ,

http://m.bsm.org.cn/view/19435.html。

李守奎:《清華簡〈治政之道〉的治政理念與文本的幾個問題》,《文物》,2019 年 9

期,44-49 頁。

李松儒:《新出兩冊清華簡的書寫與書風》,《中國書法報》,第 006 版,2020 年 8

月 4 日。

李松儒:《清華九《成人》字跡研究》 (未刊稿)

李均明:《清華簡〈成人〉篇之尚“五”觀》,收入中國法律史學會法律古籍整理專業

委員會主辦,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史研究中心、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承辦:《第

九屆“出土文獻與法律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2019 年 10 月 12 日-13

日。

李銳:《清華簡第九冊<成人>篇為<尚書>類文獻說》,《史學史研究》,2020 年第 2

期。

茅彭年:《中國刑事司法制度<先秦卷>》,法律出版社,2001 年 1 月。

屈萬里:《尚書集釋》,中西書局,2014 年 8 月。

130
參考文獻

裘錫圭:《釋戰國楚簡中的“񵔃”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輯,中華書局,2006

年。

單育辰:《清華九〈成人〉釋文商榷》,《中國文字》第三期,2020 年 6 月。

單育辰:《近出楚簡與傳世文獻對讀研究》,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結項報告(結題證

書號 20210524),2020 年 10 月。

單育辰:《由清華簡<封許之命><四告>釋四十二年逑鼎“ ”字考》 ,西南大學出土

“書”類文獻研究高端學術論壇,2021 年 3 月 27 日。

孫星衍:《十三經清人注疏·尚書今古文注疏》,中華書局,1986 年。

田畯:《清華簡九〈成人〉第一段管見》,田畯讀書微信公眾號,2019 年 11 月 24 日。

田畯:《清華簡九〈成人〉第二段管見(一)》,田畯讀書微信公眾號,2019 年 11 月

25 日。

田畯:《清華簡九〈成人〉第二段管見(二)》,田畯讀書微信公眾號,2019 年 11 月

28 日。

鄔可晶、郭永秉:《從楚文字“原”的異體談到三晉的原地與原姓》,《出土文獻》第

11 輯,中西書局,2017 年 10 月 31 日。

王永昌:《讀清華簡(九)札記》,《出土文獻》第 15 輯,中西書局,2019 年 10 月 31

日。

王寧:《讀清華簡<成人>散札》,復旦大學出土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9 年 12 月 4 日,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4497。

131
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許 文 獻 : 《 清 華 玖 < 成 人 >“ 旅 ” 字 試 說 》 , 簡 帛 網 , 2020 年 5 月 1 日 ,

http://m.bsm.org.cn/view/19436.html。

楊一凡、寺田浩明 主編:《日本學者中國法制史論著選·先秦秦漢卷》,中華書局,

2016 年 4 月。

楊蒙生:《清華簡第九輯“助”字補說》,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網站,2019

年 11 月 22 日,http://www.ctwx.tsinghua.edu.cn/publish/cetrp/6831/index.html。

悅園:《清華九<成人>初讀》,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0 月 28 日,

http://www.bsm.org.cn/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422&extra=&page=1。

趙平安: 《〈厚父〉的性質及其蘊含的夏代歷史文化》,《文物》,2014 年第 12 期。

趙平安:《〈成人〉篇“市”字的釋讀及其相關問題》,收入《“視角與方法:漢語史

研究新視界高端論壇”論文集》,(北京)北京語言大學,2019 年 10 月 11 日-13 日。

《清華九<成人>初讀》第樓跟帖,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2019 年 10 月 28 日。

子 居 : 《 清 華 簡 九 〈 成 人 〉 解 析 》 , 中 國 先 秦 史 網 , 2020 年 1 月 26 日 ,

https://www.xianqin.tk/2020/01/26/899/。

13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