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師𩛥鼎「 白大師武」及相關問題

西周中期師𩛥鼎(銘圖 2495)銘文:「 白大師武」

1
裘錫圭〈說「 白大師武」〉(1978):

「武」:《詩·大雅·下武》:「繩其祖武」,毛傳:「繩,戒。武,跡也」。

「 」二字釋讀:

甲骨文中西方風名:

乙 6533(合 14295):「[西]方曰 ,風曰 」

《山海經·大荒西經》:「有人名曰石夷,來風曰韋,處西北隅以司日
月之長短。」

《說文·𣐺部》:

「𣐺,木垂華實。从木、𢎘,𢎘亦聲」 「𩏏,束也。从𣐺韋聲」。

→「甲骨文 字象木上有物纏束之形……所以『𣐺』字的本義應該是纏
束包裹一類意思」;
→ 「說文認為𣐺从𢎘聲。可見𣐺字有跟『函』『範』等字相近的一種讀
音。據此,鼎銘的『𣐺𩏏』可以讀為『範圍』」。(頁 19)

【相關研究歷程:王國維(1916)將「 」釋為「𩏏」;胡厚宣將甲骨文與《山
2
海經》的四方風名互為聯繫(1944),楊樹達將「 」釋為「𣐺」(1954)】

《易·繫辭上》「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晉韓康伯注:「範圍者,擬範天地而
周備其理也」,孔疏:「正義曰:範謂模範,圍謂周圍,言聖人所為所作,模
範周圍天地之化養,言法則天地以施其化,而不有過失違天地者也。言法則天

1
裘錫圭:〈說「 白大師武」〉,原載《考古》1978 年第 5 期,又載《古文字論集》,後收
入《裘錫圭學術文集·金文及其他古文字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年),頁 18-20。
2
參看劉洪濤:〈也說師𩛥鼎銘文「困圍伯太師武」〉,《故宮博物院院刊》2012 年第 5 期,頁
73-79。
1
地以施其化,而不有過失違天地者也。」

「範圍伯太師武」:「遵循伯太師之跡」→「法則伯師太所作所為而不違離」

3
裘錫圭、李家浩:《談曾侯乙墓鐘磬銘文中的幾個字》(1988)

曾侯乙編鐘載有「 音」律名,「 」字原作:

鍾銘用於律名的「 」字,可對應於傳世文獻「羽」、「函」二字,具體用例
如下:
⚫ 《國語·周語下》(伶州鳩論樂):「王以二月癸亥夜陳,未畢而雨。以夷
則之上宮畢,當辰。辰在戌上,故長夷則之上宮,名之曰羽,所以藩屏民
則也。」
⚫ 《周禮·春官·大司樂》:「乃奏蕤賓,歌函鐘,舞《大夏》」;「函鐘為
宮」;「陰聲:大呂、應鐘、南呂、函鐘、小呂、夾鐘。」

鍾銘「 」字應由甲骨文「 (𣐺)」簡體而變來 (演變歷程:「 」→「 」)


於鍾銘語境中讀作「韋」。
→《國語》之「羽」當係「彗」字初文「 」之訛字,鍾銘「」例(3)作
「 」,其下部所从「 」(也見於古印,作「 」,詳參裘文)原本應是
以「 (彗)」為聲符的字,於「 」構形中也充當加註聲符(「韋」、「彗」
音近可通)。
→ 《周禮》「函鐘」之「函」亦承自「𣐺音」之「𣐺」,取其「胡感反」的
讀音(據師𩛥鼎銘文等材料可知,「𣐺」本有「範」、「韋」兩讀)。

3
裘錫圭、李家浩:〈談曾侯乙墓鐘磬銘文中的幾個字〉,本為 1988 年「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國際
交流·曾侯乙編鐘專題」研討會之論文,載於湖北省博物館《曾侯乙墓研究》(武漢:湖北人民出
版社,1992 年),後收入《裘錫圭學術論文集·金文及其他古文字卷》,頁 50-60。按裘氏對曾侯
乙墓編鐘「 」字 曾有過幾種說法,最後於此一文中加以改正總結。
2
4
鄔可晶:《文公之母弟鐘銘補釋》(2011)

春秋晚期文公之母弟鐘(銘圖 15277)銘文:
陳佩芬:「余不敢困𧵮(窮)」
烏可晶:「余不敢𣐺(犯)𧵮(兇)」

合 14294(典賓) 蟎鼎(集成 2765,西


因 周中期)

師𩛥鼎(銘圖 文公之母弟鐘 (銘圖


𣐺 2495,西周中期) 15277,出泥鰍晚期)

5
劉洪濤:《也說師𩛥鼎銘文「困圍伯太師武」》(2012)

⚫ 「 」、「 」應當視作「困」

⚫ 文公之母弟鐘:「余不敢 𧵮(窮)」→「余不敢 (困-惃)𧵮(兇)」

《方言》卷十:「惃,頓愍,惛也」;《玉篇·心部》:「惃,惛也,乱也。」

⚫ 師𩛥鼎: 「 伯太師武」→「困圍伯太師武」

「困」字與「𩏏」字同源,本義也是纏束、圍繞,如前文所說,這個意義
後來用「𩏏」、「捆」等字表示,而「困」字則用來表示困苦、困窮等引
申義。 在先秦漢語中,「困(稛)」字也應該有跟「𩏏(围)」、「拥」
等字類似的譬喻用法,因而師𩛥鼎銘才二字連言,用以表示遵循、效法的
意思,只可惜之惡中用法在後世的文獻中沒有保存下來。(頁 79)

4
烏可晶:〈文公之母弟鐘銘補釋〉,《中國文字》第 36 期(臺北:藝文印書館,2011 年 1 月),
頁 59-60。
5
劉洪濤:〈也說師𩛥鼎銘文「困圍伯太師武」〉,《故宮博物院院刊》頁 73-79。
3
6
劉雲:《說「𣐺」》(2018)

「𣐺」取像於樹木上藤類植物之形,為{藟}之表意初文,且可用來記錄名詞
{藟}、動詞{減}兩個詞:

1)「𣐺」- {藟}

語義:
《詩·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累之」;《大雅·旱麓》:「莫莫葛藟,
施於條枚」;《楚辭·九歎·憂苦》:「葛藟蘽於桂樹兮,鴟梟集於木蘭」等。

語音:

2)「𣐺」- {緘}/{縢} (劉氏以{緘}、{縢}為同源詞)

語義:
《墨子·節葬下》:「穀木之棺,葛以緘之」;《孔子家語·觀周》:「廟堂
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等。

語音:

6
劉雲:〈說「𣐺」〉,《古文字研究》第 32 輯(北京:中華書局,2018 年 8 月),頁 623-628。
4
陳劍:《「尋『詞』推『字』」之一例:試說殷墟甲骨文中「犯」「圍」兩讀
7
之字》(2020)

《易·繫辭上》:「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範者,法也;圍者,周也。言乾坤消息,法周
天地,而不過於十二辰也。」
【宋】朱熹《周易本義》:「範,如鑄金之有模範;圍,匡廓也。天地之化無
窮,而聖人為之範圍,不使過於中道,所謂裁成者也。」

以上「範圍」的兩種可能的意義,可類比「經緯」:
1)「以……為經緯」;如《國語·周語下》:「月之所在,辰馬農祥也。
我太祖后稷之所經緯也。」
2)「使……有經緯/合於經緯」;如《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夫晉國將
守唐叔之所受法度,以經緯其民」

→ 「不管兩類理解哪種符合事實,『範圍』皆應如『經緯』那樣,理解為兩個
兩個名詞性質的近義詞連用,其後皆賓語則用為動詞。…… 我認為,『範圍』
兩字的原義,分別皆係『有一定界限的區域』,與今語『範圍』之義略同」。
(頁 100)

圍:《詩·商頌·長發》:「帝命(商湯)式於九圍」,毛傳:「九圍,九
州」,孔疏:「謂九州為九圍者,蓋以九分天下,各為九處,規圍然,故謂之
九圍也。」

範: 《鶡冠子·太鴻》:「五范四時,各以 類相從」。《尚書·洪範》

7
陳劍:〈「尋『詞』推『字』」之一例:試說殷墟甲骨文中「犯」「圍」兩讀之字〉,《中國
文字》2020 年冬季號,頁 71-111。
5
「洪範九疇」→「倒過來說成『洪疇九範』,其實也未嘗不可」

金文 「 」、「 」,甲骨「 」 = {範}之本字。


➔ 師𩛥鼎「範圍伯太師武」之「武」如同《詩·大雅·下武》:「繩其祖武」、《楚
辭·離騷》「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前王之踵武」之「武」,正好意為「足跡」,
與「 」、「 」、「 」字形取像相合。

語義引申過程:

「一定的範圍」(音「範」)——侵入此範圍曰「犯」
「一定的範圍」(音「圍」)——去此範圍曰「違」 (頁 109)

{範}、{圍}字詞關係總結:

「範圍」之「範」的本字 / / ,引申出「包裹」「包含」義很自然;
本義為「包裹纏束」的「𣐺」字 ,其所承擔的應該是這個很近的引申義;
「圍」也有「圍裹」、「包含」義,「範圍」很早就是語言中固定雙音詞,
或者常常通用或對舉,期間關係極為密切,故 亦可音「圍」。同樣地,
/ / 亦可因「圍」。其性質,大概既可說為早期表意字的「一形多用」,
亦可說為「同義換讀」。(頁 11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