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中国历代对孔子的态度

若要说历代国人对孔子的看法态度,先从同时期春秋战国说起吧。在《论语·
子罕》,《论语·子张》和《孟子》1中,孔夫的弟子夸赞老师的智慧与贤德,门人
中以子贡为代表,他对孔子赞美备至,奉如天人,把孔子比拟为高天、日月、木铎,
凡人是永远不可企及的,认为孔子是天生的圣人。亚圣孟子认为孔子所行的“圣人之
道”是遍及自然界和社会的至高准则。在这一点上孔子很是成功,不同于其他派系,
其弟子会时常与老师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因为子张,子夏,子游对老师的态度略显
愚笨迂腐,便受到了大儒荀子的批评,当然与孔子关系不大。还有来自法家,道家,
墨家对儒家对孔子的轻视或反对。
秦汉,法家立国,秦始皇,刘邦对儒家嗤之以鼻,孔子在当时的地位不温不
火。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从此居于统治地位,成为官方的意识形
态。儒家得到推广,孔子的思想遍布全国。到了元朝,孔子一起儒家的社会地位一同
随着满人称帝达到顶峰。超越前代,已然逝世的孔夫子被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
王”2,可想而知孔子当时在百姓心中的地位,这巩固了后来儒家的延续和发展。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康有为与其众为减少阻力,图强变法,便抬出了孔子以
及儒家思想,这被认为是他的权宜之计,是为了减少改革阻力的临时性策略。实际
上,创立孔教是康有为变法图强的独立目标,是救亡图存的核心内容。康有为希望通
过推崇孔子、改造儒学,进而创立儒教、富国强兵。正如康有为所说:“变法之道,
在开教会、定教律而已。”袁世凯称帝后,尊孔复辟。纪念孔子诞辰,发行《尊孔
令》与《祭孔令》道:“中国数千年来立国根本在于道德,凡国家政治、家庭伦理、
社会风俗无一非先圣学说发皇流衍。是以国有治乱,运有隆替,惟此孔子之道亘古常
新,与天无极。”。这么看来袁世凯是十分支持孔子,毕竟推广儒家思想对自己有
利。
到了新文化运动,为给激进派冲出一条路,发起运动的陈独秀,胡适,李大钊
和鲁迅等人把矛头指向了孔子,否定儒家思想。指责儒家伦理给地主阶级提供一个安
全舒适的温室。还有就是进步青年为了推翻袁世凯去反对儒家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中共在国内巩固了地位,后便有了著名的“文化大革命”。而在文革中便发生
了“批林批孔运动”3。该运动通过针对林彪和孔孟之道从而达到打倒周恩来的目
的。“毛泽东指出:“尊孔反法,国民党也是一样啊!林彪也是啊!”9月,毛泽东
在会见外宾时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有名的皇帝,我也是秦始皇,林彪
骂我是秦始皇。中国历来分两派,一派讲秦始皇好,一派讲秦始皇坏。我赞成秦始
皇,不赞成孔夫子。”(来源:wiki注释4)。随后孔子以及儒家文化受到了前所未
有的破坏,文物书籍的损毁,丢失让整个中国文化损失重大。毛泽东提出:“中国长
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
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决不
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
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既
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
并强调“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阐明了
马克思主义者评孔的应持态度和方法。4 这么看来的的话大儒孔孟算是时代的受害者
吧。
改革开放后,国家整改,重拾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得到了中央的重视,孔
子和儒家思想也肯定少不了,受到极高的重视。文章被录入课文,成为学生们的启蒙

2 “孔⼦之谓集⼤成。集⼤成也者,⾦声⽽⽟振之也。”

3https://zh.wikipedia.org/wiki/
%E6%89%B9%E6%9E%97%E6%89%B9%E5%AD%94%E8%BF%90%E5%8A%A8

4 http://ve.chineseembassy.org/chn/zwgx/whjl/qian431/qian439/

教育,我们熟知的就有《三字经》和《论语》。可想而知孔子的思想影响之深远,影
响之广。
总体来说,孔子在逝世后的人生依旧是被人尊重的,他的智慧依然不同凡响,
滋养着整一片中国大陆,乃至世界。

乌托邦,所谓的信仰和追求不就是乌托邦?以极端为目的,更加纯粹,绝对,
明确。极端的魅力是无穷的,这里就不延展了。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