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1.

孔子是什么时期的人?
A 夏冬

B 宋朝

C 春秋

D 明朝

2.孔子父母为他取了什么名字?

A 名丘,字仲尼

B 名尼丘,字孔子

C 名孔,字仲尼

D 名仲尼,字丘

3.孔子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

A 道家

B 墨家

C 佛家

D 儒家

4.关于《论语》,说法不正确的是?(复选)

A 作者是孔子

B 全书都是孔子的言论。

C 记录了孔子及其部分弟子的言行

D 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收集编纂而成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意思是什么?
A 学了知识,经常温习,不也是一件很愉悦的事吗?

B 学了知识一定要经常高高兴兴地温习。

C 学了知识,经常温习,不会很快乐。

D 学习和温习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

6.第一篇“学而时习之”中的“学习”是什么意思?

A 学习和复习

B 学知识

C 复习

D 学习技艺

7.“时习之”中的“时”是什么意思?

A 不能持之以恒

B 练习三次或者五次

C 经常不断、持之以恒

D 练习一次或者两次

8.以下哪一个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下面哪一个不对

A 有自信,非学好不可

B 学了就用,边学边用

C 每天学,每时学,

D 随时学,随地学

9.选择划线字正确的读音:人不知而不愠

A yùn

B yǔn
C yún

D wēn

10.吾日三省吾身 "三"表示___________。

A 三天

B 三次

C 多次

D 再一次

11.下列哪句是"为人谋而不忠乎? "最恰当的翻译?

A 我当人下属,有没有好好地负责任呢?

B 我身为一个人,有没有忠于自己的内心呢?

C 我替人谋事,没有尽心尽力吗?

D 身为大臣,我有没有帮君王出谋划策呢?

12.“吾日三省吾身”最好的翻译是哪一项?

A 我每天都会三次反省自己

B 我每天都会多次反省自己

C 我生日时会好好反省自己

D 我每天都是多次反省自己有没有注意身体

13.“传不习乎”的“传”的解释是

A 传言

B 传授的知识

C 功课

D 老师

14.“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分别反省的是哪方面?

A 监督他人、与朋友相交、学习

B 帮助他人、与朋友游乐、教学

C 替人做事、与朋友相交、学习

D 替人做事、与朋友相交、教学
15.选出解释有误的一项: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论语》

A 忠:尽心尽力

B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C 日:每天

D 三:三次

1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乐”字,与哪个换线词语意思相同?

A 学而不思则罔

B 思而不学则殆

C 人不知而不愠

D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7.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下列何者解释有误?(复选)
A 君子应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

B 君子应把注意力放在塑造道德品质和追求学问方面。

C 君子不要吃太多,应该留给别人。

D 君子不能要求太多,多注意说话的礼貌。

1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按孔子之言,请问”学习“和”思考“何者重要?
A 两个都重要

B 思考

C 学习

D 两个都不重要,好好读书。
1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一句话反映了什么?

A 三个人去旅行,一定会有收获。

B 老师是我们的学习对象。

C 三个人去旅行,一定要让老师带队。

D 每个人都有值得让我学习的地方。

20.“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作为一个学习者,我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复选)
A 责备自己的能力

B 反省自身的能力

C 良好的观察能力

D 判断是非的能力

21.以下对画线通假字的解释,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君子食无求饱:通“毋”,不是

B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通“悦”,愉悦、愉快

C 默而识之:通“志”,记住

D 学而不思则罔:通“惘”,迷惘。

22.以下各句中画线词语的意思,哪项不正确?

A 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

B 思而不学则殆:死亡

C 诲人不倦:教导

D 人不知而不愠:恼恨

23.何谓“君子”?

A 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B 指行为上有风度的人

C 指外貌上有颜值的人

D 指学问上有成就的人

24.以下各句中画线词语的意思,哪项不正确?

A 就有道而正焉:接近

B 就有道而正焉:正确

C 就有道而正焉:啊;语助词

D 就有道而正焉:有德之士

25.以下对画线通假字的解释,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学而不思则罔:通“惘”,迷惑而无所得

B 默而识之:通“志”,记住

C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通“悦”,愉悦、愉快

D 学而不厌:通“餍”,厌倦

26.请写出“人不知而不愠”中“愠”字的意思:

2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乐”字,与哪个换线词语意思相同?

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 人不知而不愠

C 学而不思则罔

D 思而不学则殆

28.

请写出“学而不思则罔”中“罔”的含义:

29.

 请写出“思而不学则殆”中“殆”的含义: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