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9

傅佩荣说孔孟论人生

孔子卷 1

在考验中成长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孔子的形象是庄严而伟大的。西方学者谈论二十一世纪的文明冲突时,无法忽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

虽然儒家未必是这项冲突的起因。同样的,西方学者在推崇人类历史上的"四大圣哲"时,也无法错过孔子,而将他与释迦牟尼、

耶稣、苏格拉底并列。

但是,孔子并非生下来就这么杰出的。他毫不讳言自己幼年的困境,甚至公开承认:"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那么,令

人好奇的是:他这一路是怎么走过来的?年轻的生命,无不充满希望与愿景,孔子显然是少数志向坚定、勇于成长,又不断

自我超越,终至抵达完美境界的人。他做到的,我们也可以做到吗?

年轻朋友眼前可以立刻打定主意的是:以孔子为师,与孔子为友。而出发之前的准备工作,就是概略认识孔子的生平与

思想。我们需要了解的,不是他成名之后的卓越表现,也不是历代学者对他毫无保留地赞美与歌颂,而是他如何从一个平凡

的孩子,一步步走出充实而有光辉的一生。圣贤所立的典范,不是要让大家顶礼膜拜的,而是要提振我们的心志,鼓励我们
向他学习的。"有为者,亦若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本篇文字力求清楚,说理务必明白,因为孔子本人也是不喜欢故作深奥、卖弄玄虚的。内容分为四辑:一、"走在成长路

上"设法还原孔子青少年时期的历练与考验;二、"生活中的修养",强调孔子在平凡生活中的自我砥砺之道;三、"师生相得之

乐",描述孔子与几位重要弟子的互动实况;四、"论语生活示范",由《论语》中选择与前三辑相关的章句,加以引申及发挥。

说到《论语》,这是中文经典的第一书,也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资产。任何时代中,任何年龄的任何人,只要阅读《论

语》,必然开卷有益。笔者有幸在台大讲授儒家哲学二十余年,又曾两度赴欧讲授孔子思想,深切体认《论语》的重要价值,

因而特地参考历代四百多家注解,撰写适合现代人阅读的《论语解读》(立绪版)。本篇中有关《论语》引文的白话翻译,

皆以此一解读本为准。

年轻朋友在新世纪与孔子相遇,是为了返本开新,以丰富的传统为资源,创造个人有意义的一生。学习孔子,是无数前

辈的愉快经验,也将是我们共同的珍贵回忆。这是笔者的信念与期望,愿能获得读者的回应。

辑一 走在成长路上

贫困的幼年

原文
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

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论语·子罕篇》

孔子的生平,约在公元前五五一年至公元前四七九年,正当春秋时代的末期。翻开古代中国的历史,三皇五帝之后,是

夏、商、周三代;周代又分西周与东周。东周时,天子势力大衰,诸侯争雄称霸,形成纷乱动荡的局面,是为春秋时代与战

国时代,最后则由秦始皇以武力统一中国。

孔子的祖先,是商代后裔的宋国贵族,后来渐趋没落,迁徙到了鲁国。他的父亲叔梁纥在鲁国担任地方官,负责治理陬

邑。传说中,叔梁纥六十多岁时结识了孔子的母亲颜徵在,在此之前他已育有九女一子。颜徵在曾去尼丘祈子,后来产下孔

子。由于孔子的出生与尼丘有关,并且排行第二,所以取名为丘,字仲尼。

不幸的是,孔子三岁时,父亲过世。母亲带着他迁居到娘家,就是鲁国都城曲阜的平民区,在那儿将他抚养成人。寡母

孤儿必须自食其力,生活艰苦是难以想像的。孔子的幼年生活,无异于乡下农村的孩子,大多数时间都必须从事劳动,帮助

母亲种菜、种田、照顾牲口以及各种琐碎的家务。

环境的困厄,并未阻碍他上进的意志,反而使他积极地把握一切学习的机会,培养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进而对社会

与国家有所贡献。

白话

大宰向子贡询问:"孔先生是一位圣人吧?他竟有这么多才干呢!"子贡说:"这是天要让他成为圣人,并且具有多方面的
才干。"孔子听到这段话时,就说:"大宰了解我啊!我年轻时贫困卑微,所以学会了一些琐碎的技艺。做一个君子,需要具备

这么多才干吗?我想不需要的。"

初步的学习

原文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史记·孔子世家》

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陬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论语·八佾篇》农历冬至时,鲁国在曲阜南门外的沂水边,举行郊祭大典。这是祭祀天地的隆重礼节,官员们都穿上正

式的朝服,在赞礼官的安排下,庄严肃穆地进行祭祀仪式。年幼的孔子挤在人群中,看到这一幕,不禁悠然神往。

从此之后,孔子最喜爱的游戏,就是陈列祭祀用品的玩具,安排别的孩子随着他的口令,行礼如仪。这时他还没有上学,

已经显示出对礼仪的兴趣。后来他经过长期的努力,成为大家口中"知礼"的人。

当时的乡村教育,在每年农历十月秋收以后举办,由当地父老负责教育未成年的子弟。教学内容为文化知识与军事训练。

对孔子来说,他由此得知夏、商、周三代的历史,鲁国是由周公的儿子伯禽所传,以及齐国、卫国、宋国、陈国、蔡国、晋

国等各自的渊源。在军事训练方面,他学会了骑马、射箭、驾车以及基本的使刀弄枪、进攻防御的技巧。乡校的学习到十五

岁为止。

当时的社会,只有贵族子弟在十五岁以后可以进大学,学习专门而高深的知识,准备将来从政做官。孔子没有这样的机
会,但是他不但不气馁,反而立志求学,突破时代的限制,开创了中国教育史上的新页。

白话

孔子进入周公庙,对每一项礼器与摆设都要发问。有人说:"谁说这一位陬邑的年轻人懂得礼呢?他在周公庙里什么都要

问。"孔子听到这种批评,就说:"问清楚行礼的细节,这就是礼啊!"

古代的教育

原文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论语·子罕篇》

在孔子的时代,教育的内容是五经与六艺。"经"代表经典知识,"艺"代表专门技能。具备这两方面的本事,就有资格成

为"士"。换言之,士是能知能行,文武合一的,也是社会上的人才。

五经是指诗、书、礼、乐、易。诗是文学,书是历史,礼是社会规范,乐是音乐艺术,易是哲学。六艺是指礼、乐、射、

御、书、数。礼与乐这两者,除了有经典的理论部分,还有实际操作的技能部分,可以说是最难学会的。射是射箭,御是驾

车,书是古代造字及用字方法,数是计算方法。

孔子的学习态度是积极而主动的。能够以自修与练习学会的,就全靠自己。必须请教老师的,则表现最高的诚意与尊敬,

虚心受教。他以"好学"而广为人知,但是哪一样最有成就呢?
孔子成年后,身体健壮而魁梧,身高一百九十二厘米,有"长人"之称。他曾谈到自己的射箭与驾车技术,认为在驾车上更

能使人印象深刻。一般人只看外表,所以孔子这样说。事实上,孔子的学习不但温故知新,而且精益求精,在经典与技能方

面都有杰出成绩,所以很快就有学生上门求教,他也因此展开了平民教育的大业。

白话

达巷地区有人说:"伟大啊!孔子这个人,学问真是广博,没有办法说他是哪一方面的专家。"孔子听到这话,对学生们

说:"我要以什么做专长呢?驾车吗?射箭吗?我驾车好了。"

向师襄习乐

原文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

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

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

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十五岁时,立定学习的志向。以音乐来说,光知道理论是不够的,还须请教老师演奏的技巧。孔

子来到鲁国乐官师襄的家中,请求教道。

在师襄的指导下,孔子曾经弹奏一支名曲,一连弹了十天也不更换。师襄建议他换弹别的曲子,他说:"我已经熟悉这支
曲子的旋律,但还没有领悟它的技术。"过了些时,师襄说:"你已经掌握这支曲子的技术,可以进一步学别的曲子了。"孔子

说:"我还没有领悟它的用意。"

过了些时,师襄再催他,他说:"我还没有领悟它描写的人物形象。"又过了一些时候,孔子默然有所思,向高处远望,

说:"我可能领悟到这支曲子所描写的人物形象了。这个人长得黑黑的,身材高高的,眼睛看着远方,好像要统一天下。这不

是周文王还能是谁呢?"

师襄听了十分赞佩,特地离开老师的座位,向孔子这个学生拱手行礼,说:"这支曲子就叫做《文王操》,正是周文王所

作的啊!"

学习演奏一首曲子,要把握它的旋律、技术、用意以及它所描写的人物样态,难怪后来孔子能以乐曲抒发内心感受,达

到怡情养性的最大效果。任何一种学习,只要努力,必有心得,有了心得,就可以乐在其中。

向老子问礼

原文

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

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史记·孔子世家》

老子,原名老聃,在周代京都洛阳担任国家博物馆的负责人。孔子在三十岁左右,有机会前往洛阳参访,最大的收获就
是向老子问礼。

老子饱经世故,智慧过人,在有关礼制的背景故事、执行规则、具体考量等部分,无不详细回答孔子的询问。经过多日

来往,他深知眼前这位年轻人充满理想又好学不倦,准备有朝一日可以大展抱负,服务社会。他也明白孔子还有自我提升的

空间。

终于,孔子必须告辞,返回鲁国了。老子为他饯行时,用心良苦地说:"我听说,富贵人家用钱为人送行,仁德之士用话

为人送行。我没有富贵,只好假借仁德之士的名义,送你几句话。耳聪目明,深入探察,以致接近死亡威胁的,是那些喜欢

评议别人的人。博词雄辩,无所不谈,以致身陷危险处境的,是那些揭发别人恶行的人。做儿子的,不该有这样的自我;做

臣子的,不该有这样的自我。"

老子所担心的,是孔子对于世间的一切,太过积极进取,只知发展而不知收敛,结果可能让自己陷入困境。在评议及揭

发别人时,也须思考效果与后果。采取合宜的手段,要配合客观的形势,因为许多问题并非一夕可解。这是身处乱世必须学

会的道理。

老子的教训

原文

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

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是礼仪方面的专家,很清楚礼仪有沦于繁文缛节的危险,甚至使人丧失淳厚朴实的本性。他看到孔子热衷于学习古

礼以及古圣先贤的言论,忍不住要加以警惕。

老子对孔子说:"你所说的那些人,连骨头都化成灰了,只留下一些言论而已。作为一个君子,如果生能逢时,出门可以

乘坐马车;如果生不逢时,就像蓬草随风飘移。我听说,高明的商人会把货物认真囤积起来,好像自己什么都没有似的;君

子德行卓越,外表显示出来的,好像自己是个愚蠢的人。你应该消除你身上的骄气与欲望,装饰与妄想,因为这些对你都是

无益的。我所要告诉你的,就是这些了。"

老子代表道家,从道家所推崇的"顺其自然"看来,孔子确实应该反省。但是,人各有志,孔子不忍世间混乱失序,想要尽

力在教育及政治上贡献个人的心得,这也是一种值得肯定的理想啊!孔子回到鲁国后,弟子请教他对老子的印象,他把老子

比喻为"龙",乘着风云而上天。意思就是:老子注重个人精神上的解脱与逍遥。至于孔子,则愿意留在人间与我们一起奋斗。

在学习过程中,要认清自己的优点缺点,然后把握正确方向,朝着目标前进。

早期的职业

原文

孟子曰:"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

《孟子·万章篇下》孟僖子曰:"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吾闻将有达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而灭于宋。……臧孙纥
有言曰:'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今其将在孔丘乎!我若获没,必属说(孟孙说)与何忌(孟孙何忌)于

夫子,使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

《左传·昭公七年》

古代男子二十岁时参加冠礼,代表已经成年,可以成家也必须立业了。孔子就在二十岁时,奉母命与来自宋国的丌(qí)

官氏完婚。当时孔子在鲁国是知名的青年学者,开始受到鲁君与大夫的注意。他的儿子诞生时,鲁君特地派人送来两条鲤鱼

祝贺。他就为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那么,事业方面呢?

为了养家糊口,也为了磨练才干,孔子开始担任公职。他做过的公职有委吏与乘田。委吏负责收缴田赋、管理仓库。一

年之后,他所经手的会计业务不但账目清楚,而且收益大幅增加。主管的贵族对他十分欣赏,改派他去担任乘田,负责管理

牧场。又是一年下来,牧场上的牛羊骡马不但肥壮而且多产,再度印证了孔子在做事方面的才能与本事。

当时鲁国由国君统治,同时还有三家掌握政治及经济实力的贵族,就是孟氏、叔氏、季氏。孟氏家族的孟僖子特别欣赏

孔子的才学,在临终时交代两个儿子一定要去向孔子学礼。孔子所教的学生越来越多,其中少数是贵族子弟,大多数是普通

平民与农民子弟。他曾经到处向前辈学者请教,现在自己有机会回馈社会,自然乐于从事了。关于他是否以教书来谋生的问

题,值得另文再谈。

长期的工作

原文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论语·子罕篇》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论语·述而篇》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论语·述而篇》

孔子精通各种礼仪,曾在洛阳跟随老子为人举办丧事。古代的丧礼活动既复杂又考究,从人死到下葬前的礼仪程序就多

达五十余项。几乎每一个步骤,都得依靠丧祝(主持丧礼的人)的指导与安排。

丧祝的工作是专业的,也是辛苦的,所以应当获取合理的报酬。孔子在五十岁正式从政担任大夫之前,主要的经济来源,

就是丧祝的工作。他在自我反省时,也提及"为人承办丧事不敢不尽力而为"这一点,足以证明这是他的日常业务。弟子们也注

意到:孔子在家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时,从来不曾吃饱过。这种真诚体谅丧家的心,大概是孔子身为丧祝的一大特色了。

有些人以为孔子靠教书来谋生,因为他说过:"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但是,这句话所谓的"束脩"并非十束肉干,

而是指十五岁的年龄。试想,若是十束肉干,则孔子有三千弟子,岂非先后收到三万束肉干!并且,古人说话用"自……以

上"的语句,皆指年龄而言,并无例外。当然,我们不会反对后代与今天的老师要靠学生的学费来维持生活。但是,为孔子说

明他的实际情況,并且强调他有教无类的宏伟抱负,仍然是有必要的。

白话
孔子说:"在外服侍有公卿身份的人,回家事奉长辈亲人,为人承办丧事不敢不尽力而为,不因为喝酒而造成任何困扰。

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多少?"

活泼的教学

原文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论语·先进篇》

孔子的学生中,有两对知名的父子档,就是颜路与颜渊,以及曾点与曾参。颜路与曾点二人,只比孔子小五六岁,却对

他的学识与人品心悦诚服。等他们的孩子到了十五岁,可以行束脩之礼时,自然赶着拜在孔子门下了。

曾参比孔子小了四十六岁,算是孔子晚期的学生。他认真听课,知道了孝顺的重要,一心想要实践。他的做法是:每当

父亲生气,拿起棍子打他时,他都默默忍耐,不抗拒也不逃走,希望父亲可以早些消气。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就叫曾参过来,对他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如果你的父亲生气时,下手过重,把你打伤了,他不

是会受到别人的嘲笑吗?"曾参听了,吓出一身冷汗,就请教老师应该怎么做才对。孔子对他说:"以后看到父亲生气要打你时,

他如果拿的是粗大的棍子,你就赶快跑开;他如果拿的是细小的棍子,你就默默受罚。这样才是真正的孝顺。"

换句话说,孝顺在于心意,同时要考虑实际的情況与可能的后果,而不是愚孝。

有关曾参的故事,虽然出于传闻,但是从孔子说他"迟钝"看来,仍有参考价值。意思是:学习做人处世,不能只靠硬性规
则,还须配合主体的智慧,因时因地因人而调整,同时又不忽略规则所要表现的精神。

白话

高柴生性愚笨,曾参生性迟钝,子张生性偏激,子路生性鲁莽。

耐心的开导

原文

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子路性鄙,好勇,志伉直,冠雄鸡佩瑕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

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孔子所收的学生中,子路是很有特色的一位。他比孔子小九岁,年轻时就逞强好勇,在乡里间闯出一些名声。依孔子看

来,这是鲁莽有余而学问不足。

子路的装扮很酷,只见他的头上插着公鸡羽毛,身上戴着公猪形饰物,腰间系着一把长剑,好像是个行走江湖的侠士。

他初次遇到孔子时,言词无礼,态度粗野,但是孔子雍容大度,以礼相待,使他感觉惭愧。孔子问他喜欢什么,他说喜欢舞

弄长剑。

孔子说:"以你的条件,加上努力学习,一定会出人头地。"子路问:"学习果真有益处吗?"孔子举了许多例子说明学习的

重要性。但是子路却说:"南山的竹子,没有人管它,照样长得挺直,砍下当箭射,照样能穿透犀牛皮。"孔子说:"如果把砍
下的竹子刮好,尾巴装上羽毛,再把箭头磨得锋利,岂不是射得更深些?"子路听了十分佩服,就拜在孔子门下,专攻军事与

政治。

"南山有竹"的比喻,说明一个人光靠天生的体形、力气、聪明、才华是不够的,必须经过磨炼、沉潜,尤其要有基本而专

门的学识,才可成为真正的人才。我们不一定有缘遇到像孔子这样的良师,但是只要用心学习,个个都可以成才。

鼓励年轻人

原文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论语·述而篇》

有一次,孔子带领弟子们来到互乡。互乡的民风较为保守,对外来的人不太友善,连说话沟通都不容易。这时有一个少

年请见孔子,孔子居然接见了,弟子们觉得困惑。

弟子们困惑的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当地百姓难以沟通,孔子没有必要接见这位少年;二是这位少年未满十五岁,没

有到行束脩的年龄,而孔子不是说过"从十五岁以上的人,我是没有不教导的"吗?

孔子为弟子们解惑时,说:"我是赞成他上进,不希望他退步,又何必过度苛责?别人修饰整洁来找我,我就嘉许他整洁

的一面,不去追究他过去的作为。"他不考虑这位少年的出身背景,甚至不计较少年是否达到适合学习的年纪,照样接见一谈,

给予必要的开导。
孔子自己年轻时,到处向人请教学习,由此获益良多。他总是希望看到别人努力上进,而不愿意有任何人,尤其是青少

年,退步堕落,浪费了宝贵的生命,甚至构成社会的负担及灾难。至于"不去追究他过去的作为",是说任何人只要有心改过迁

善,都会得到孔子的肯定与支持。

在成长的路上,犯错是难免的。不论那是出于无知或由于冲动,都不必计较了。重要的是,给自己机会,重新开始。记

取教训,走向未来。

艰辛成长路

原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也,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篇》

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成年后的表现,使许多人以为他是天纵英明。事实上,他的幼年遭遇比一般人不幸。三岁丧父,全靠慈爱的母亲含

辛茹苦的抚养。母亲在他二十岁左右,也因病辞世。这中间还有一段挫折的故事。

孔子从十五岁立志求学之后,很快就有了心得。他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我的知识是爱好古代文化,再勤奋敏捷

去学习得来的。"一个"敏"字,道出了自我训练的秘诀。在他十七岁时,鲁国执政大夫季氏举行大型宴会,要招待国内的"士",
借此选拔年轻的人才。当时的士,是贵族阶层的最初级,是年轻人崭露头角、从事政治活动的第一步。

孔子以为自己的父亲既然担任过陬邑的大夫,自己又懂得不少五经六艺的道理与技能,应该有资格参加大会。想不到在

季氏门前,他就被拦阻下来,并且听到了侮慢的话。

这个挫折使他意志更为坚定,相信事在人为,一定要在未来成就一番大事业。十余年之后,当他三十岁时,已经才学兼

备,声誉广传,可以在社会上立足了。早期生活的历练,使他更明白人生的路应该怎么走,也使他更具有同理心,可以在政

治与教育上提出明确的目标与切实的方案,并且在思想上开创了承先启后的儒家哲学。

辑二 生活中的修养

情感要真挚

原文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论语·述而篇》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篇》
在许多人的想像中,孔子表情严肃,道貌岸然,一开口就要教训别人。但是,真正的孔子其实是很有人情味的。他讨

厌"巧言令色",因为这样的人不够真诚。那么,真诚的人会如何呢?

孔子上课时,谈到《书经》中令人感叹的历史事件,以及《诗经》中百姓哀哀无告的描述,不免触动内心的悲伤情绪,

随之落下泪来。他为别人主持丧礼时,看到丧家哭泣悲号的画面,于心不忍,不但没有食欲,有时也会陪着流泪。

学生们看到老师在许多场合都会哭,就注意观察老师情绪的变化以及日常生活的细节。长期下来,他们得到一个结论,

就是:"老师在这一天哭过,就不再唱歌了。"这句话的根据,显然是孔子经常哭,并且不在意学生们的观察。喜怒哀乐,原是

人之常情,只要出于真情,谁能限制自己不哭呢?

这一天哭过,就不再唱歌。何以如此?因为人的情绪是延续而有感染力的,怎能在一天之内又哭又笑?由此也可知道,

孔子是有泪不轻弹的,只是看到人间悲惨的事太多,不由得悲从中来。但是,情绪不应该带到第二天。经过一夜的休息,随

着朝阳升起,我们有新的工作要努力。人生的路虽然崎岖,还是值得我们去探索。

白话

孔子说:"说话美妙动听,表情讨好热络,这种人是很少有真诚心意的。"

以唱歌自娱

原文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论语·述而篇》

我们从孔子在某一天哭过就不再唱歌,可以推知:如果他在某一天没有哭过,那么就很可能以唱歌来调剂生活。换言之,

孔子从小学习音乐,熟谙各种乐器,但是抒发情感最自然、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唱歌。

学生们知道老师喜欢唱歌,也做了一番观察,并且写下一句有趣的资料,就是:"老师与别人一起唱歌,唱得开怀时,一

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又和他一遍。"这种一唱一和的画面,不但显得其乐融融,更让人觉得友情的珍贵与可喜。孔子平

常很少坚持一定要如何,如果有,那就是在唱歌开怀时,一定要别人再唱一遍了。

志向高远的人,很容易忽略眼前的朋友与身边的琐事,然后错过了原本可以欢乐的时光。但是,如果沉迷或耽于一时的

快乐,又很可能忘记了心中的理想。这时所需要的是长期的生涯规划与短期的生活设计。譬如,在中学阶段,只要随着课业

及考试而进展,可以顺利毕业与升学,就不必挂念太过遥远的未来。

情感需要抒发、调节、互动与交融。唱歌是一种方法。唱歌时,放下一切烦恼,人生遭遇的得意与失意不妨搁在一边,

让真诚的情感自然流露。如果在今天不能活得快乐,谁又能保证会有美好的明天呢?

正当的休闲

原文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论语·八佾篇》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论语·述而篇》

在古代社会,一般男子的休闲活动,除了音乐以外,大概就是驾车、射箭以及钓鱼了。孔子的驾车技术十分高明,他的

射箭技巧也不含糊。这大概与他得自父亲所遗传的体质有关。他的父亲是鲁国有名的勇士与力士,作战时的杰出表现,常为

国人所称颂。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如果一定要有,那就比赛射箭吧。比赛时,上下台阶与饮酒,都拱手作礼,互相谦让,

这样的竞争也是很有君子风度的。"由此可见,射箭不但是作战时的基本武艺,也有明确的礼仪形式,可以作为娱乐与竞赛的

项目,并且展现君子风度。

较为轻松的休闲方式,在《论语》中只有一句:"孔子钓鱼时,不使用绑着许多钩子的钢绳;以附带生丝的箭射鸟时,不

针对在巢中休息的鸟。"由此可知,他在钓鱼时,使用鱼竿;射鸟时,针对飞鸟。他的目的不在贪多,而在娱乐,所以总是适

可而止。也有人根据这段资料,批评孔子杀生,但是古今观念不同,中外想法各异,尤其没有必要从特定宗教的角度去揣想

孔子的作为。

今天的休闲活动,项目繁多而内容丰富,我们应当选择几样适合自己的。在年轻的时候,户外的运动特别具有吸引力。

既可休闲又可强身,何乐而不为!
可食可不食

原文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

不得其酱,不食。肉虽然,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论语·乡党篇》

孔子对食物的态度,让许多人觉得惊讶。一方面,他认为自己经常在吃粗糙的食物,并且不以为苦;另一方面,又有"食

物不以做得精致为满足,肉类也不以切得细巧为满足"的记载,并且一连有十项关于"不食"的描写,好像他对食物十分挑剔。

究竟这是怎么回事?

我们先看看"不食"的细节,其中包括:食物放久变了味道,鱼与肉腐烂了;颜色难看的;味道难闻的;烹调不当的;季节

不对的菜;切割方式不对的肉;没有相配的调味料;买来的酒与肉干;姜,不多吃;肉,不多吃。稍微浏览一遍,就知道:

原来主要是为了健康的理由,其次是为了口味的理由。

我们常说"病从口入",每天都要吃的三餐,如果稍一不慎,就可能患上疾病。既然如此,怎能不挑剔些?孔子明白生命宝

贵,必须珍惜以便将来实现抱负,实践理想。他的小心是合理而正当的。我们若有养生的兴趣,不妨借为参考。孔子知道自

己是主体,有完全的选择权,对于食物是"可食可不食",完全以自己的需要来考量。
由"买来的酒与肉干,不吃",可以推知他不会收学生十束肉干,因为这些肉干有可能是买来的。这也再次证明他收学生所

要求的是年龄达到十五岁。

喝酒有节制

原文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论语·乡党篇》

古人生活较为单纯,遇到节庆典礼、群聚欢乐的场合,总是以喝酒助兴。譬如,孔子谈到君子不妨以射箭来竞争时,也

提及饮酒一事。翻阅古代的历史,书经中有《酒诰篇》,苦心劝诫商代遗民不要再喝酒误事。

我们以前介绍孔子以祝丧为业时,说他经常提醒自己"为人承办丧事不敢不尽力而为";接着,他继续警惕自己的是什么?

就是"不因为喝酒而造成任何困扰"。由此可知,喝酒在当时是普遍现象,并且人们很容易因为喝醉而带来各种麻烦。

一般人在喝酒时,总以为自己具备一定的酒量,而忽略了自己的身心状况未必稳定。譬如,在劳累、心烦时,很容易一

杯就醉,后果也不堪设想。孔子的秘诀很实际,是简单的七个字"唯酒无量,不及乱",意思是:只有喝酒不规定分量,但是从

不喝醉。以不喝醉为底线,需要高度的自知之明与自制之力。

像孔子这样的人,自然可以享受饮酒之乐。他与乡里中的亲友一起聚会饮酒时,要等年长的人都离席了,他才走出去。

平时就调理好情绪,喝酒时就不会造成情绪失控的后果。酒能助兴,也能败兴,全看自己能否把握分寸。孔子在这方面也立
下了示范作用。

对自己要约

原文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论语·里仁篇》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篇》

青少年如果需要座右铭,并且规定只能用一个字来说的话,那么孔子的建议大概就是"约"了。他说:"以约失之者,鲜

矣。"意思是:因为自我约束而在做人处世上有什么失误,那是很少有的。

因为无法约束自己,我们搬弄各种八卦,增添许多是非。我们一上网游戏,一上场打球,就忘了时间,使父母操心不已。

万一迷上了明星歌星,更是"废寝忘食",连课业都丟在一边,使老师伤透脑筋。

也许有人宣称"人不轻狂枉少年",但是轻狂如果没有限制,结局很可能无法收拾。毕竟青春是短暂而宝贵的,人总是在不

知不觉中成长,如果没有限制,就会白白错过了充实自我的良机。那么,怎样才算做到约呢?比较简单的,是依循明确而具

体的规范。譬如孔子对颜渊说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只要视、听、言、动都能遵守法律与礼仪的

规定,就是约。
比较困难的,是在内心里面主动约束自己。收敛心思、控制欲望、把握时间,然后把全副精力投注于自己选定的目标上。

能够做到这一点,长期下来就会发现自己成为生命的主人,可以自由挥洒才华。少了约,就像树木未经修剪,也许枝叶繁盛,

但是不可能长得高而壮。

不与人谈论

原文

子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述而篇》

古人对"说话"所用的字是"言"与"语"。言是发言,代表主动谈起;语是对话,代表与人谈论。因此,"子不语:怪、力、

乱、神",意思是:孔子不与人谈论有关反常的、勇力的、悖乱的、神异的事情。

不谈论,并不表示这些事情不存在。这一类的现象不但存在,而且吸引大家的注意。但是,由于这些都不是常态的、合

理的与正确的,我们多谈又有何益?简单分析起来,反常的事使人迷惑,勇力的事使人忘德,悖乱的事使人不安,神异的事

使人妄想。

气候如果反常,变成冬热夏冷,连专家都说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则我们的谈论只是猜测而已。靠勇力征服别人的是霸主,

靠品德统一天下的才是君王;我们希望统治者善待百姓,又何必多谈勇力?春秋时代,悖乱造反的事件很多,越谈论人心不
是越不安吗?然后,神异或灵异的传闻,总是绘声绘影,但是又找不到确实的证据,徒然让人产生稀奇古怪的妄想,甚至忽

略了自己的本分。

我们现在每天看到及听到的新闻,充满了"怪、力、乱、神",但是真正的生活还是要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我们固然不能免

于知道这些事,但至少不必花费时间与精力去谈论它们。再多的谈论也不能取代正常的人生。

不主动谈起

原文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论语·子罕篇》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篇》

孔子很少主动谈起有关"利益、命运、行仁"这三类问题。他这种态度是为了表示慎重。为什么必须慎重?因为这三点是大

家都关心的,但是任何泛泛之论都可能由于每个人的个别差异而引起误解。

以利益来说,这是人之所欲,谁不想要?但是,利益必须配合道义来考量,亦即见到利益时,要问该不该得,如果只顾

眼前的利益,很可能"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再以命运来说,其中涉及许多难解的谜,无法做合理的说明。重要的是:人在面对无奈而盲目的命运时,能否领悟自己
的天赋使命。孔子本人在五十岁时,才达到"知天命"的境界,又如何能以简单的说法来告诉别人有关命运的奥妙呢?

然后,以行仁来说。《论语》中,孔子都是针对弟子的询问来回答,而从来不曾以定义的方式,说明什么是"仁"的标准答

案。行仁是一生的任务,要依个人的处境、性向、理想来判断。因此,有的学生三次问仁,所得的回答都不相同。由此可知,

人生之路还是要靠自己去体验,不能只靠说说就算了。

孔子是一位老师,遇到弟子询问这三类问题时,还是会提供适当建议。我们也将在后文介绍相关的想法。

白话

子夏担任莒父的县长,请教政治的做法。孔子说:"不要想要很快收效,也不要只看小的利益。想要很快收效,反而达不

到目的;只看小的利益,反而办不成大事。"

最谨慎的事

原文

子之所慎:斋、战、疾。

《论语·述而篇》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论语·宪问篇》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宪问篇》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妨顺着既定的轨道行动,在习惯的带领下,过得轻松些。但是,对某些特定的状況,一定要以谨慎

的态度因应。以孔子为例,他以慎重态度对待的三件事,依序是:斋戒、战争、疾病。

首先,斋戒最重要,因为那是祭祀之前的准备工作。祭祀是我们对祖先及鬼神所举行的礼仪,必须以虔诚、恭敬的心态

来进行,否则就有忘本之嫌。人如果忘本,失去了根源,就不可能找到此生的意义。这是古人信仰的内涵,在今天看来仍有

参考价值。

其次,对战争务必谨慎,因为战败之后难免国破家亡,而即使战胜了也会有惨重的死伤。只要有任何一线化解战争的希

望,都要努力把握。孔子对管仲的推崇,主要的理由就是他辅佐齐桓公,以外交手段避免了战争,由此造福了天下百姓。

至于对疾病要谨慎,则是由于古代医药水平不高,人一旦生病,不仅痛苦而且不易治好。预防重于治疗,所以在平日就

须注意饮食卫生,并安排适当的运动与休闲。

孔子所关心的,是人类生命的意义,国家的存在与和平发展,以及个人的健康与追求幸福的自由。这些不也都是我们大

家的愿望吗?

自我的修炼

原文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篇》

一个人越是聪明、能干而有学识,就越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来衡量一切。他可能就此养成先入为主的思考模式,无法客观

认清事实,也很难对别人的遭遇产生同情和理解。因此,孔子特别注意约束自我的偏差欲望。

长期下来,孔子完全戒除了四种毛病。我们看到的是:他不凭空猜测,他不固执己见,他不顽固拘泥,他不自我膨胀。

我们对于许多事情,在得到充分而明确的资讯之前,总是喜欢自作聪明,妄加猜测,制造各种是非与不必要的困扰。一

旦表明了意见,就想尽办法寻找有利的理由与借口,来支持自己的主张,甚至以为这是择善固执,而事实上只是为了顾全面

子。

形成特定的作风之后,产生保守心态,认定自己年龄、辈分、地位都比别人高,顽固些也是应该的。这种不知变通的想

法,最后演变为自我膨胀,以为在群体中自己最聪明、最能干,也最有学识。这样的人不但难以相处,而且总是给别人带来

压力。即使他真的偶有高明见解,恐怕也不易获得大家的欣赏。

成熟的麦穗,总是低垂着头。成熟的人格,就要能敞开心胸,乐意与别人一起在人生路上努力成长。

每日的忧虑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述而篇》

我们每天忧虑的是什么?是食衣住行的匮乏,还是人际关系的恶化?是考试成绩不好,还是知识能力不足?担心,就会

用心,然后想办法加以改善。人活在世间,除了幼稚时期之外,不可能每天无忧无虑。

那么,孔子所忧虑的是什么?他说:"德行不好好修养,学问不好好讲习,听到该做的事却不能跟着去做,自己有缺失却

不能立刻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啊!"

这里提到的四件事中,前两者是德与学,他用的是"不"字,表示自己的主动性不够,应该增强的是志向。换句话说,修养

德行与讲习学问,是一个人只要自己"愿意",就可以做到的。

而后面两件事所用的是"不能",表示落实在具体生活中,无论迁善或改过,都是需要特别"努力"的。我们平常早已习惯了

固定的行为模式,一旦发现错误,需要很大的决心与勇气,才能够挑战自我,重新出发。

孔子以这四件事为忧,表示他念兹在兹,总是提醒自己要变得更好。时光匆匆,岁月悠悠,五年十年一晃就过去了。孔

子每隔几年就体会人生的更高境界,秘诀应该就是:他有正确的忧虑。他担心的不是什么发财,而是对自我的提升。

情绪的调节

原文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论语·泰伯篇》
最近几年,大家开始注意情绪智商的重要。一个人如果情绪不稳,喜怒哀乐无法适度控制,又不能关心别人情绪上的变

化,那么他在做人处世方面一定动辄得咎,陷于失败的困境。

这个道理其实在古代已经验证了。《论语》中有一句话描写孔子的形象,内容是:"孔子看起来温和而严肃,威严而不刚

猛,谦恭而安适。"这种描述的特色是:保持在两种极端之间的中和状态。

譬如,有些人态度温和,就很难严肃起来,于是在承担重大责任时显得缺乏魄力;反之,如果太严肃,又少了温和的气

氛,让人不敢亲近。其次,有些人不苟言笑,看起来相当威严,随之流露刚猛之气,对周围的人造成压力。然后,在遇到长

辈或长官时,我们自然表现谦恭的态度,这时难免显得局促不安。以上三种状況,都好像钟摆一样,不是偏向这一端,就是

靠向那一端,很难保持中庸。

孔子的表现,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这是因为他具有自信,又能体察他与别人之间的适当关系,并且在情绪的调节上可以

收放自如,做得恰到好处。他从幼年时代就不断学习,认真思索,在修养自我的路上前进。若非如此,又怎能拥有这么杰出

的情绪智商呢!
辑三 师生相得之乐

豪爽的性格

原文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惟恐有闻。

《论语·公冶长篇》

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论语·公冶长篇》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

以臧?"

《论语·子罕篇》

子路年轻时,好勇斗狠,粗野无礼。跟随孔子之后,进步迅速。他听了做人处世的道理,还未抵达能够实践的程度以前,

就只怕自己又听到新的道理。他希望可以知行合一,不过,在性格上毕竟是比较豪爽而冲动的。

他对朋友很讲义气。孔子问他有何志向时,他说:"我希望做到:把自己的车子、马匹、衣服、棉袍,与朋友一起用,即

使用坏了,也没有一点遗憾。"他不只是说说而已。他真的设法去做,表现了慷慨好义的任侠精神。后来果真也有许多衣服借
给朋友穿坏了,他拿回来照穿不误。

孔子看了很感动,就说:"穿着破旧的棉袍,与穿着狐貉皮裘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觉得惭愧的,大概就是子路吧?诗经上

说:'不嫉妒,不贪求,怎么会不好?'"子路听了,就经常念着这句诗。孔子说:"这样固然是正途,但是还不够好啊!"

一个人重视朋友超过财物,是有情有义的表现。不仅如此,他虽然生活穷困,在看到有钱的人时,不会有任何局促不安

或惭愧的样子,因为他知道人的价值在于人格尊严,而不在于财富。我们年轻的时候,比较容易欣赏像子路这种豪爽的性格。

但是别忘了,要进一步学习子路的有情有义,以及对人格尊严的信心。

有勇与有谋

原文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论语·先进篇》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篇》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论语·公冶长篇》
子路的抱负是从政,想要借此服务百姓、贡献国家。他对自己深具信心,他说:"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处在几个大国之

间,外面有军队侵犯,国内又碰上饥荒;如果让我来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变得勇敢,并且明白道理。"

子路勇敢而果决,从政自然没有问题。但是,人间的事情不是光靠勇敢就可以应付的。有一次,子路主动请教老师

说:"老师率领军队的话,要找谁同去?"他心中想的当然是自己,因为他对带兵作战颇有研究。

结果呢,孔子这样回答他:"空手打虎,徒步过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与他同去的。一定要找同去的人,那

就是面对任务戒慎恐惧,仔细筹划以求成功的人。"这段话正好是针对子路的缺点所说的,希望他不要莽撞行事,而要多思考,

成功做好每一件事。

有一次,孔子感叹:"我的理想没有机会实行,干脆乘着木筏到海外去。跟随我的,大概就是子路吧?"子路听了喜形于色。

孔子说:"子路啊!你爱好勇敢超过了我,但是没有地方可以找到适用的木材啊!"木筏与木材,都是比喻之词,孔子只是发抒

感慨而已。子路信以为真,足见他对老师的敬爱与忠诚。

忠诚的朋友

原文

故孔子曰:"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论语·雍也篇》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论语·卫灵公篇》

孔子说:"自从子路成为我的学生以后,没有再听到别人对我的恶意抨击了。"这是因为子路对老师十分敬爱,听到有人批

评老师,立刻起而辩护,即使动手相向也在所不惜。他不是盲目地维护,而是亲身体会到了老师的人格与精神。

子路比孔子小九岁,是同学中年纪较大的。他的个性豪爽,有话直说,如果觉得老师的作为有问题,也会表现出不满。

有一次,孔子到了卫国,应邀与卫灵公的夫人南子相见,子路对此很不高兴,因为南子的名声很差。孔子因而发誓说:"我如

果做得不对的话,让天来厌弃我吧!让天来厌弃我吧!"孔子是依礼而行,并无不当之处。

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国没有粮食充饥,跟随他的人都病倒了,没有办法起床。子路带着怒气来见孔子,

说:"君子也有走投无路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走投无路时,仍然坚持原则;换了是小人,就胡作非为了。"事实上,不论

孔子如何穷困,子路都坚定地追随左右。

不幸的是,子路后来在卫国从政,参加内战,不幸惨死。子路临死前,系在头上的帽缨也被砍断了,他把断落的帽缨系

好,以保持"君子死,冠不免"的礼仪要求。孔子听到子路的死讯,痛哭失声,喊着:"这是天丧我啊!这是天丧我啊!"
好学的真谛

原文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论语·先进篇》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论语·为政篇》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论语·子罕篇》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论语·子罕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雍也篇》

颜回的年纪比孔子小了三十岁。最初,孔子对他的评价不高,认为"颜回不是帮助我的人,他对我所说的话没有不满意的"。

孔子希望学生能够学思并用,提出值得参考的见解,以便教学相长。但是颜回似乎对老师心悦诚服,没有任何不同的意见,

以致孔子误以为他是愚笨的人。过了一段日子,孔子才发现真相。
孔子说:"我整天与颜回谈话,他都没有任何质疑,好像是个愚笨的人。离开教室以后,留意他私下的言语行为,却也能

够发挥不少心得。颜回并不愚笨啊!"孔子越来越觉得颜回的特别,忍不住说:"与他谈话而从不显得懈怠的,大概就是颜回

吧!"他不但专心听讲,平时还努力实践老师在道德方面的教训。孔子在颜回死后,很感叹地说:"可惜他已经死了,我只看到

他不断的进步,没有见到他停下来。"

鲁哀公知道孔子教过许多学生,就问他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爱好学习。他不把怒气发泄在不相干

的人身上,也从不再犯同样的过错。遗憾的是,他年岁不大,已经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学生了,没有听说爱好学习的人

了。"孔子以"不迁怒,不贰过"描述好学,表示好学与品德修养不可分开,而颜回做到了。

德行最重要

原文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

如也。"

《论语·公冶长篇》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论语·泰伯篇》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论语·公冶长篇》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论语·雍也篇》

颜回天资聪颖又好学不倦,在知识方面的成就,远超过一般的同学。有一次,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二人,谁比较优

秀?"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颜回听到一个道理,可以领悟十个相关的道理;我听到一个道理,只能领悟两个相

关的道理。"孔子说:"是比不上,我与你都比不上。"

颜回的谦虚也是有目共睹的。曾参后来回忆一段往事,谈到颜回,说他是"自己有本事,却去请教没有本事的人;自己知

识丰富,却去请教知识有限的人;有学问却像没有学问,内心充实却像空无一物,被人冒犯了也不计较"。

如果询问颜回的志向,那么答案还是德行修养。他说:"我希望做到: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把劳苦的事推给别人。"简单

两句话,所展现的是无私忘我。这也正是孔子所推崇的人生正途。面对众多学生,孔子知道有些人希望早日功成名就,有些

人希望利用知识去谋生。孔子说:"颜回的心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背离人生正途;其余的学生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这一

步。"

"仁"就是人生正途,以修养德行为首务。表面看来,这种功夫很辛苦,事实上其中充满由内而发的快乐。颜回在困苦的环

境中,可以"不改其乐",其故在此。
名师与高徒

原文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论语·述而篇》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

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论语·子罕篇》

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

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

吾为尔宰。"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与颜回之间,有着深刻的默契。孔子不但认为颜回达到"好学"的标准,与自己不相上下,同时也肯定他可以与自己一

样,在政治上表现独特的作风。他对颜回说:"有人任用,就发挥抱负;没人任用,就安静修行,只有我与你可以做到吧!"

不过,颜回丝毫不曾自满,他对老师的感念与推崇,更是发自内心的真情。他赞叹一声,说:"越抬头看,越觉得崇高;

越深入学,越难以透彻;看起来是在前面,忽然又到后面去了。老师很能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他以文献知识广博我的见解,
又以礼制规范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下来都不可能。我尽了全力之后,好像学会了立身处世的本领。但是,当我想要再进

一步追随老师,却又找不到路可以走了。"这段话可以代表许多学生的心声。

颜回很能体会老师的心情。在周游列国的受困期间,同学们有的抱怨,有的喊冤,颜回则认为:老师的理想远大,而不

能受到重用,那是各国国君的问题。不被重用,有什么关系?这样正好看出老师是一位君子啊!孔子听了很开心,就说:"是

这样的啊!如果颜回将来发了财,我来替你当管家。"师生相知相惜之情,溢于言表。孔子身为老师,我们可以想像他是快乐

而充满希望的。

先要求自己

原文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论语·宪问篇》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篇》

子曰:"……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论语·先进篇》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论语·公冶长篇》

子贡比孔子小三十一岁,机智过人,口才甚佳。春秋时代各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十分复杂,许多问题要靠口才来解决。但

是,口才不只是伶牙俐齿,卖弄小聪明而已,它的条件是丰富的知识与敏锐的反应。

在求学期间,子贡喜欢批评别人的思想与行为。孔子听到了传言,就说:"子贡自己已经很杰出了吗?要是我,就没有这

么空闲。"子贡从此比较谨言慎行,用心于念书与思考,并且经常主动请教老师。

他一时改不了喜欢比较的习惯,就请教老师:"子张与子夏二人,谁比较杰出?"孔子说:"子张的言行过于急进,子夏则

稍嫌不足。"子贡说:"那么,子张要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度与不足,同样都不好。"

经过几年的努力,子贡对事情的看法与判断,既合理又通达,如果要从政,一定可以胜任。不仅如此,他还有商业头脑。

孔子这样说他:"子贡不受官府之命约束,自行经营生意,猜测涨跌常常准确。"他在赚钱的同时,也没有忘记修德。他曾立

志:"我不愿意别人加在我身上的,我也但愿自己不要加在别人身上。"孔子说:"子贡,这还不是你做得到的。"虽不能至,心

向往之。有了正确的目标,人生之路也将越走越宽。

人才的表现

原文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论语·公冶长篇》

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免邪?"孔子曰:"要盟也,

神不听。"

《史记·孔子世家》

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子贡学诗时,懂得举一反三,进行推理联想,得到孔子的赞许。他对礼制很下工夫,引用古代资料也能得心应手。有一

次,他主动询问老师:"我的表现如何呢?"孔子说:"你是一种器具。"他再问:"什么器具呢?"孔子说:"是宗庙里面贵重的

瑚琏。"瑚琏是祭祀时用来盛黍稷的用品,表示子贡可以成为政府的重要官员。

子贡跟随孔子出生入死,增长了许多见识。有一次,孔子与弟子被胁迫与蒲人订下盟誓,答应不再回到卫国。但是他们

一离开蒲城,孔子就命大家立刻赶去卫国。子贡好奇地问:"难道可以违背盟誓吗?"孔子说:"被胁迫所订下的盟誓,神明是

不会听的。"我们应该坚持的是大信大义。孔子的学生中,在政治上表现最佳的正是子贡。

鲁哀公时,齐国有意攻打鲁国,情势十分危急。孔子特地派子贡游说各国,成绩斐然。他居然做到了"存鲁,乱齐,破吴,

强晋,霸越"。十年之中,这五国的命运各有重大变化。这些都是子贡的口才与外交手腕所造成的结果。当然,他做生意累积

的财富也发挥了作用。他每到一国,国君都要与他分庭抗礼,就是以宾主之礼表示高度的尊重。我们在子贡身上,看到学以

致用的示范,也肯定了儒家思想对世间的积极贡献。
得其门而入

原文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论语·卫灵公篇》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

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论语·学而篇》

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

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论语·子张篇》

要想了解孔子,并不是容易的事。子贡开始时,也做了错误的判断。孔子说:"子贡,你以为我是广泛学习并且记住各种

知识的人吗?"子贡回答说:"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用一个中心思想来贯穿所有的知识。"暂且不谈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子贡对孔子的做人风格,做了深入的观察。

有一次,一位同学子禽请教子贡说:"老师每到一个国家,一定会听到该国政治的详细资料。这是他自己去找的,还是别

人主动给他的?"子贡说:"老师为人温和、善良、恭敬、自制、谦退,靠着这样才得到的机会;老师获得的方法与别人获得的
方法,还是大不相同的。"

孔子死后,子贡在鲁国当过大官。有些人奉承他,说他比孔子更了不起。子贡的回答是:"以房屋的围墙作比喻吧。我家

的围墙只有肩膀那么高,别人可以看到室内摆设的美好状况。老师家的围墙却有几丈高,如果找不到大门进去,就看不到里

面宗庙的宏伟壮观与连绵房舍的多彩多姿。能够找到大门的人或许很少吧。"

我们今天学习孔子思想,不能只看几句简单的教训,还应该找到大门,像子贡一样亦步亦趋,认真研究,才能领悟及欣

赏孔子思想的高明内容。

人生的目标

原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篇》

曾参比孔子小了四十六岁,是孔子的晚期弟子。孔子发现这个学生虽然反应迟钝,但是非常用功,并且努力知行合一。

有一次,孔子在上课时,主动说起:"曾参啊!我的人生观是由一个中心思想贯穿起来的。"
孔子的用意,是希望他接着请教具体的内容。古代的老师,在解说教材之外,采取问答法,由学生发问、老师回答,这

样才可以因材施教。曾参年纪轻,又不够聪明,照理说应该会追问"何谓也",但是这一次他居然回答"是的"。孔子一看,估算

有误,只好下课走出教室。这时,别的学生就问曾参:"何谓也?"曾参只好说出自己的心得:"老师的人生观只是忠与恕罢

了。"

阅读上述资料,认真思考就知道:忠恕是曾参个人的体会,而未必是孔子的中心思想。等到曾参自己年纪大了,终于体

认了什么才是老师的思想主轴。请听他的说法:"读书人不能没有恢弘的气度与刚毅的性格,因为他承担重任而路途遥远。以

行仁为自己的责任,这个担子还不沉重吗?直到死时才停下脚步,这个路程还不遥远吗?"

既然"行仁"是从生到死都应该坚持的,它当然是人生的唯一目标了。孔子的中心思想,也正是行仁,就是走在人生正途上,

要努力行善避恶,完成自我实现。

百善孝为先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篇》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论语·泰伯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论语·学而篇》

曾参在进德修业时,把握住"经常自我反省"的方法。他说:"我每天好几次这样省察自己:为别人办事,没有尽心竭力吗?

与朋友来往,没有信守承诺吗?传授学生道理,没有印证练习吗?"

他在说这段话时,显然已经在社会上工作,并且担任老师的职务,教育下一代了。他的示范是:从自己"没有做到"的角度

来省察,先自我要求,再力求改善。这里没有提及孝顺,原因是他的父母已经过世了。父母在世的时候,曾参的孝顺是有名

的。

他生病时,把学生召集到家中,说:"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诗经上说:'战战兢兢啊,好像走在深渊旁边,好像走在

薄冰上面。'直到现在,我才敢说自己可以免于毁伤了。同学记住啊!"他的意思是:所谓孝顺,不仅要保护身体不受伤害,也

要避免为非作歹、犯法受刑。换句话说,孝顺的心意与行动,将使人成为正人君子。

个人如此,社会亦然。曾参说:"丧礼能慎重,祭祀能虔诚,社会风气就会趋于淳厚了。"孝顺的人,懂得安分知足,并且

推己及人,敬老尊贤。他会努力走在人生正途上,"扬名声,以显父母",进而光宗耀祖。曾参以孝顺贯穿人的一生言行,值得

我们学习。

诚心最重要

原文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

也?"

《论语·雍也篇》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

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论语·公冶长篇》

宰予是一位反应机敏、口才出众的学生。他喜欢质疑老师的说法,有时逾越了分寸。譬如,他听到老师推崇仁者,就贸

然请教说:"行仁的人,若是告诉他'井里有仁可取',他是否跟着跳下去呢?"

孔子说:"他怎么会这么做呢?对一个君子来说,你可以让他过去,却不能让他跳井;你可以欺骗他井里有仁可取,却不

能诬赖他分辨不了道理。"由此可见,宰予的提问缺乏深思熟虑。

宰予他很会说话,使孔子相信他在认真修德。后来大家都知道他在白天也找机会睡觉。古人的生活习惯是"日出而作,日

入而息",除非生病,白天不能进寝室。孔子很不高兴,就说:"腐朽的木头没有办法用来雕刻,废土砌成的墙壁没有办法涂得

平滑。我对你有什么好责怪的呢?"稍后又说:"过去我对待别人,听到他的说法,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待别人,听到他

的说法,却要观察他的行为。我是看到你的例子,才改变态度的。"

我们后来常说的"听其言而观其行",出处就在这里,而主角就是宰予。一个人光靠聪明是不够的,做人处世最重要的是诚

心。宁可少说多做,而不要说得太美好,最后根本做不到。有诚心,就会脚踏实地,而不会逞弄口才,与人做无益的争论。
有心与有力

原文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论语·先进篇》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论语·雍也篇》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论语·八佾篇》

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

玉毀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论语·季氏篇》

孔子有一位多才多艺的学生,名叫冉求。冉求的行政能力很强,得到长官的重用。他担任鲁国执政大夫季氏的家臣时,

努力为他聚集收敛财富,孔子对此非常不满,公开声明:"冉求不是我的同道,同学们可以敲着大鼓去批判他。"

冉求也许自觉委屈,特地向老师说明:"我不是不喜欢老师的人生观,只是我的力量不够。"孔子说:"力量不够的人,走
到半路才会放弃。现在你却是画地自限。"所谓"画地自限",就是做官时只知奉承上意,而不问一件事该不该做。譬如,季氏

身为大夫,却要去祭祀只有天子与诸侯才有资格祭祀的泰山。孔子对冉求说:"你不能阻止他吗?"冉求的回答是"不能"。后来

季氏要出兵攻打颛臾,孔子又提醒冉求要设法阻止,所得的回答还是"不能"。

这一次,孔子教训他了。孔子说:"周任说过一句话:'能够贡献力量,才去就任职位;做不到的人就下台。'看到盲者遇到

危险而不去保护,快要摔倒而不去扶持,那么这样的助手又有什么用呢?你的话真是说错了。老虎与野牛逃出了栅栏,龟壳

与美玉在柜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失呢?"做官是要帮助君主的,如果一味顺从而不能坚持任何原则与理想,就不能算是孔

子的学生了。

教学的快乐

原文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子夏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篇》

《论语》中,有一则"教学相长"的例子。子夏在学习诗经时,特别用功,有不懂就向老师请教。他问:"'笑眯眯的脸真好

看,滴溜溜的眼真漂亮,白色的衣服就已经光彩耀目了。'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他的问题关键在于:为什么"白色的衣服就已经光彩耀目了"?孔子的回答是:"绘画时,最后才上白色。"这句话必须回到
古代才可理解。古人所用的绘画材料,作为底布的并非白色。于是,在绘画时使用各种色彩,最后才上白色。白色看来是没

有色彩,但是它可以使原有的色彩清晰展现,显得光彩耀目。

子夏听老师这么说,立刻领悟了一个道理,他接着问:"那么,礼是不是后来才产生的?"孔子说:"能够带给我启发的,

是子夏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

孔子为什么如此称赞子夏?因为子夏能联想到:礼其实就像白色,本身没有色彩,但却可以把原先所上的色彩全部凸显

出来。意思是:人的真实情感本是美好的,但是经由礼的调节,才可以充分显示其光彩。

换言之,人要以真实情感为主,再以礼仪为辅。不可本末倒置,在学会礼仪之后,忘记了内在的真情。"巧笑倩兮,美目

盼兮"代表丽质天生,别忘了我们的人性也是丽质天生的啊!

辑四 论语生活示范

从小所学的

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篇》
《论语》有些资料,是针对青少年阶段的教育。这些资料会不会过时了呢?如果配合今日的时空条件,加以适当诠释,

应该还有参考价值。

孔子说:"青少年在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重兄长,行为谨慎而说话信实,普遍关怀别人并且亲近有善行芳表的人。认

真做好这些事,再去努力学习书本上的知识。"

谈到孝顺父母与敬重兄长,至少有两个理由:一是父母生养照顾我们,兄长提携指导我们;二是我们自己将来也会成为

父母与兄长。所以,这个原则是可以成立的。

其次,现在身为青少年,将来就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如果行为不谨慎、说话不信实,如何能够立身处世?如果不能普遍

关怀别人,难免局限在自己的狭隘世界中,忘记了整个社会是生命共同体。亲近有善行芳表的人,自己也会受到感染与鼓励,

容易走在正确的路上。

以上各种建议是希望我们认真去做的,那么这些会不会占据所有的时间,以致没空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呢?不会的,因为

时间可以规划及安排。譬如,固定的上学阶段,以及自由利用的空闲时间,并且,大家都会期许年轻人把握学习的可贵机会。

孔子的意思,是要我们明白:念书的目的还是为了更充实、更美好的人生。

好学的表现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篇》

孔子认为自己要比一般人更好学,他也认为学生里面只有颜回称得上是好学的。那么,怎样才算好学呢?

孔子说:"一个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住不求安适,办事勤快而说话谨慎,主动向志行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可

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为什么首先要谈到饮食与居住呢?因为这两者代表日常生活,是每天都会发生的需求。如果脑中想的都是这一类生活条

件,甚至拿来与别人互相比较,又怎么可能集中心思于学习上呢?反之,如果立志求学,感觉到自己每天都在知识及能力上

有些长进,就不会在乎物质生活的需求了。

其次,办事勤快而说话谨慎。这是为了"在事上磨炼",因为任何理论与理想都可能陈义过高,流于空谈。孔子从小就做过

各种琐碎的事情,也都能由此体会具体实行的重要。我们将来进入社会,是要靠说话来工作呢,还是要靠卷起袖子动手操作?

最后,要主动向志行高尚的人请求教导及指正。没有良师益友,人生少了一面镜子,可能陷于错误而不自知。其实,我

们在学校里,就可以找到志行高尚的老师与同学。"主动"二字提醒我们要积极一些,聪明的人懂得创造好的形势与机会。

要成为君子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篇》
孔子时常谈到的"君子",在古代有两种意义:一是指有官位的人,二是指有品德的人。使用较多的,显然是后者。值得注

意的是:人的品德不是一天造成的,所以"君子"往往是指"立志成为君子的人"。有没有立志,才是关键所在。

孔子说:"君子言行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多方学习就不会流于固陋。以忠信为做人处世的原则,不与志趣不相似的人交往。

有了过错,不怕去改正。"

言行庄重,自然就有威严,也将赢得别人的尊敬。多方学习,明白各种道理,在判断事情时就不会拘泥褊狭。忠是以真

诚态度与人交往,信是答应的事一定做到。君子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

说到交友,首重志趣相近。譬如,志向相似,才会走在共同的人生之路上;兴趣相投,才容易找到共同的话题,参与共

同的活动。换言之,交友不必比较谁优谁劣,而要考虑在忠信的原则下,彼此是否志趣相近。

最后,每个人都难免有过错,甚至形成习惯,连自己也无法察觉。这时,君子要善于反省,发现过错之后,不但要勇于

改正,还要积极修养品德。去恶与向善,必须双管齐下,才能真正成为君子。

性格与过失

原文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论语·里仁篇》
人的性格可以分类,就像星座可以分组一样。任何一种性格,都有它的优点与缺点。有时,优点与缺点是相互为用的,

就看自己如何去调适了。

孔子说:"人们所犯的过错,各由其本身的性格类别而来。因此,察看一个人的过错,就知道他的人生正途何在。"

以性格类别来说,有的急躁,有的温和,有的爽朗,有的深沉等等。这是天生的气质,无所谓好坏,但是,由此展现为

行动,就难免有流于偏差的结果。急躁的人缺乏耐心,温和的人难以决断,爽朗的人不拘小节,深沉的人有话不说,然后,

在人际相处的过程中,不同性格的人互动时就会出现困难了。

孔子对此不但不悲观,反而建议我们要从一个人的过错,去了解他的性格属于何种类型,然后再找出他的人生正途。在

此,所谓的"仁",是指人生正途。目标一致,但路线及方法不同。好像"条条大路通罗马"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际遇,有的

崎岖,有的顺遂,但是最后所要抵达的都是"止于至善"。

我们要学习从一个人的过错,看出他的潜在性格以及其中所蕴藏的优点与潜能。有了过错,知道往什么方向去改正及努

力。这不正是我们的真实人生体验吗?

学与思并用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篇》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篇》

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篇》

学习与思考必须配合,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原则。孔子说得很清楚:"学习而不思考,则将毫无领悟;思考而不学习,就会

陷于迷惑。"

先谈迷惑的方面。如果光靠思考,所把握的对象只是个人的生活经验以及从新闻中获得的资讯。经验与资讯都是局部的、

片断的,很难展现完整的面貌,结果使人越想越迷惑。孔子也曾做过实验,他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全部时间用

于思考,可是没有什么益处,还不如去学习啊!"

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老师的教导以及对经典的研究。其中以系统理论较多,如果学生缺少自己的省思,则结果不但容易忘

记,并且领悟有限,然后也将谈不上应用了。关于思考,其实是人生一切作为所必须具备的。少了思考,生命陷于盲目的困

境;把握住思考,人生的主动性必然随之提升。

孔子说:"要成为君子,有九种考虑:看的时候,考虑是否明白;听的时候,考虑是否清楚;脸上的表情,考虑是否温和;

容貌与态度,考虑是否庄重;说话的时候,考虑是否真诚;做事的时候,考虑是否敬业;遇到有疑问,考虑向人请教;临到

发怒时,考虑麻烦的后果;见到可欲的东西,考虑该不该得。"有了这九思,就不会犯什么错误了。
言与行之间

原文

"不学诗,无以言。"

《论语·季氏篇》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论语·里仁篇》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篇》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论语·颜渊篇》

说话是人的本能,本能如果未经训练,就无法达成高尚的目的。训练包括正式受教育在内,使人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

样的话,以及如何说得恰到好处。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不学诗,就没有说话的凭借。诗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如比喻、象征、故事,使说话的沟通效果更顺畅也更理想。一个想在社会上施展抱负的人,非要多学习不可。

至于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也须注意说话吗?孔子先以古人为例,说:"古代的人不轻易出口,因为他们以来不及实践为
可耻。"说话很容易,像答应别人要做这个做那个,但是真正去做时可能遇到困难与变数,结果就失信于人了。所以,孔子主

张:"作为君子,就要努力在言语上谨慎迟钝,并且在行动上敏捷有效。"

当司马牛请教老师如何行仁时,孔子知道他有"多言而躁"的毛病,就回答他:"行仁的人,说话非常谨慎。"司马牛再

问:"说话非常谨慎,就可以称得上是行仁了吗?"孔子说:"这是很难做到的,一般人说话做不到非常谨慎的!"这固然是对司

马牛的因材施教,也可以作为我们的参考。像"行仁"这么重大的题目,答案也可以是说话谨慎而已,所以不可小看这一要求。

改过的秘方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篇》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篇》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论语·公冶长篇》

我们羡慕孔子说话有道理,做事有分寸时,也想知道他是怎么培养这些能力的。换句话说,孔子在这方面有没有老师呢?

有的,他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我可以取法的: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警惕自己不要学

坏。"
所谓优点与缺点,是指善行与恶行,将对个人及群体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我们平常处于中间地带,行为可善可恶,

在看到别人的具体表现之后,就不必自己再去一一实验了。我们可以立即下定决心,要行善避恶。

除就近向身边的人学习之外,还要扩大范围。孔子说:"看见德行卓越的人,就要想怎么努力像他一样;看见德行有亏的

人,就要反省自己是否也犯同样的毛病。"可惜的是,通常我们看见贤者,会觉得遥不可及;看见不贤者,又避之唯恐不及。

而忘记了由两者身上都可以学到一些做人处世的道理。

看别人是一回事,看自己呢?孔子对此相当感叹,他说:"算了吧,我不曾见过能够看到自己的过失就在内心自我批评的

人。"一般人看到自己的过失,往往先找借口推脱责任,这样是帮不了自己的。看到过失,就自我批评,以后一定渐入佳境。

举一要反三

原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篇》

如果把教学分为启发式与灌输式两种,那么伟大的老师都是采用启发式的,孔子也不例外。但是,怎样才算做到启发式

呢?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懂而懂不了,我不去开导;不到他努力想说而说不出,我不去引发。告诉他一个角落是如此,他

不能随之联想到另外三个角落也是如此,我就不再多说了。"
由此可知,启发并不是老师单方面的责任。学生没有先"努力想懂而懂不了",老师根本帮不上忙。接着,为什么谈到"努

力想说而说不出"呢?因为学习的成效在于懂了之后要表达出来,由学生用自己的话再说一遍。换言之,"启"是使人获得开导,

好像突破盲点,领悟其中的要旨;"发"是使人获得引发,找到适当的方式,可以表达自己的体认。

至于一与三,是就房间有四个角落而言。老师介绍了其中之一的情况,另外三者大同小异,就要靠学生自己去观察与理

解,然后再向老师汇报心得。如果做不到这项要求,显然太被动也太缺乏联想力了。人生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我们受教育的

目的之一,是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以便终身都可以不断地学习。别忘记,再伟大的老师,也需要学生主动的努力来配合。

才华与修养

原文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论语·述而篇》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论语·泰伯篇》

孔子所崇拜的人物是周公,因为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周朝宏伟的基业。他在年老时,还曾感叹:"我实在太衰老了,竟

然很久都没有梦见周公了。"我们今天把"梦见周公"当成打瞌睡,而不知孔子当初这样说时,是怀着至为虔诚的心意的。

在孔子看来,周公的才华是世间最杰出的代表。但是,光有才华而没有修养,会得到什么评价呢?孔子说:"即使一个人
才华卓越有如周公,如果他既骄傲又吝啬,其他部分也就不值得欣赏了。"

骄傲的人,才华成为炫耀的天赋,不但不能促成群体的和谐,反而引起别人的嫉妒与批评。不仅如此,骄傲的人以自我

为中心,很容易表现为吝啬,即使自己有多余的能力,也不愿对别人伸出援手。或者,即使勉强帮助了别人,也会念念不忘,

要求别人感激与回报。

人有了才华,可以在社会上追求成就,这是大家所接受的游戏规则。但是,如果"既骄傲又吝啬",没有良好的修养,那只

是自私自利的小人而已。反之,才华较高的人,如果能够"既谦虚又大方",愿意与大家分享他的本事,就自然成为像周公与孔

子一样的君子了。

主动的精神

原文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篇》

尚书有"为山九仞,终亏一篑"的话,意思是:要造一座六七丈高的山,最后只差了一筐土而没有成功。我们也许会想:造

山怎么会在乎少了一筐土呢?如果这种想法是对的,那么能否再继续想:少了两筐土呢?如此往下想,恐怕有山与没山也差

不多了。
孔子借用这句古语,改成一句鼓励学生的话。他说:"譬如堆土成山,只要再加一筐土就成功了,如果停下来,那是我自

己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即使才倒了一筐土,如果继续做,那也是我自己向前进的。"

孔子所强调的是主动精神。以学习来说,如果出于被动的态度,没有父母或老师在旁督促,就心猿意马,那么成绩会好

吗?在学期间,有考试与毕业的关卡,所以不得不用功,那么离开学校之后呢?人生大多数时日都是没有人在旁叮咛要念书

的,如果缺乏主动上进之心,那么以前堆成的高山也将形同虚设。反之,如果具备主动的意志,即使环境再恶劣,从平地上

也可以逐渐堆土成山。

山是个比喻,登上越高的山,可以望得越远。求知就像登山,上山固然辛苦,但是在登到山顶望见宽阔的天地时,会觉

得辛苦很值得。在求知上是如此,在德行修养上也是如此。成败在于是否主动。

待人要真诚

原文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篇》

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礼仪方面的知识。老子不但精通礼仪,并且发展出道家思想,想要让一切事物回归于原始的和谐状

态。当时,许多人知道老子主张"以德报怨",因为这样才可以平息后续的纷争。但是,一般人做得到吗?孔子有不同的见解,

认为还是要以真诚为主。
有人说:"以恩惠来回应怨恨,这样如何?"孔子说:"那么要以什么来回应恩惠呢?应该以正直来回应怨恨,以恩惠来回

应恩惠。"

譬如,张三对我不好,而我对他很好;那么,李四对我好的话,我要怎么对待他呢?如果我对二者都很好,那么李四何

必对我好呢?这里的问题是:不公平。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这是公平,并且合乎人性的要求。但是,是否可以"以怨报

怨"呢?你对我不仁,我就对你不义,可以吗?

孔子认为,应该"以直报怨"。直是正直,包括真诚的心意与正当的手段。你对我不好,我可以诉诸法律或舆论,请求公正

的回应,而不必恶言相向。换句话说,我们在社会上,不但对好人要真诚,对坏人也要真诚。所谓对坏人要真诚,就是要以

合法而公正的方式,使他得到应有的惩罚,而切忌意气用事,造成更深的怨恨。孔子的主张,合乎社会生活现状的要求。

上进的青年

原文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

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论语·颜渊篇》

樊迟有一次请教老师三个问题,可以代表一个有心上进的青年所面对的挑战。

樊迟陪同孔子在舞雩台下游憩时,说:"胆敢请教如何增进德行,消除积怨与辨别迷惑?"孔子说:"问得好!先努力工作
然后再想报酬的事,不是可以增进德行吗?批判自己的过错而不要批判别人的过错,不是可以消除积怨吗?因为一时的愤怒

就忘记自己的处境与父母的安危,不是迷惑吗?"

要增进德行,就须"先努力工作,然后再想报酬的事",意思是先要求自己尽好责任。自我要求,是一切德行的基础。要消

除积怨,就是想化解我与别人之间的误会与憎恨,那么最好的办法是不要批评别人的过错,却要经常自我反省。别人见你改

过自新,也就不会再斤斤计较过去的仇怨了。然后,要辨别迷惑,对年轻人而言,首先就是避免在情绪冲动时做出一些不理

性的事。孔子在此特别提及愤怒,因为愤怒使人失去理性,忘记自身的处境以及父母的安危。等到事后再来懊悔,已经来不

及了。

因此,不做会使自己后悔的事,多批判自己的过错,主动尽好自己的职责,然后人生之路将会越走越宽。这是孔子对樊

迟的建议,也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镜。

孔子卷 2

展现人文之美

细心的读者可以在《论语》的字里行间,看出孔子对学生的期许是全方位的,用今天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孔子一向所推

展的正是"全人教育"。
人的生命潜能无穷,而教育的目的是要使这些潜能得以实现。实现的过程中,必须分辨本末轻重,否则无法安顿个人的

身心,也不易维持社会的和谐。简单区分,"全人"所指的包括三方面,亦即:人才,人格,人文。人才是指具备专长,可以在

社会上立足;人格是就个人真诚自觉其责任而言,可以彰显人性尊严;那么,人文呢?

如果只谈人才,则人生只是工作及成就而已,不仅偏颇而且容易陷入物欲的深渊。如果重视人格,固然可以在品德上日

新又新,但是相对地也有恒常的压力,加上人格修养难以抵达完美之境,又有多少人能够坚持一生?由此可见,"人文"是不可

或缺的,因为它将调节生活的步调、转移追求的目标、缓和道德的张力、提升品位的层次、开拓全新的视野,以及最重要的

一点,就是使人坦然面对生死与信仰之类的终极关怀。

有了人文教育,无异于获得审美的秘诀,然后处在困厄的环境中,依然可以自得其乐。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生存的时代与

社会,但是却有能力也有权利安排审美的机缘,在艺文天地中享受优游的趣味。不仅如此,人文教育使我们觉悟生命中无可

避免的弱点与限制,因而能以谦卑敬畏之心,在宗教信仰中,依适当的方式化解各种执著,让心灵可以向上超越。简而言之,

人文教育使人充实休闲活动的内涵,恢复生命的完整性,进而领悟人生的根本意义,如果忽略孔子思想中的这一环,将是无

可弥补的损失。

本篇专就《论语》中的人文思想来进行阐述。共分四辑:首先,"诗是教化之始",因为诗的真诚情感与隽永语句,足以启

发我们上进的意念。其次,"乐与生活趣味",音乐与快乐自然联结在一起,人生如果没有音乐,将会如何枯燥而乏味啊!孔子

的音乐素养以及他对音乐的剖析,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再次,"人生需要信仰",若无信仰,如何面对无可避免的死亡关卡?像

孔子这样的圣哲,对死亡有何基本的认识及态度?孔子的信仰对他的人生又有什么样的影响?最后一辑是"论语生活示范",亦
即由人文之美的角度,选择相关材料加以引申及佐证。

孔子是一个人,但是他把人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因而成为我们景仰及学习的典范,我们只要亦步亦趋,必有丰盛收获。

辑三 人生需要信仰

理想的天子

原文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

章。"

《论语·泰伯篇》

古人用"天子"一词称呼帝王,因为大家都相信"天"是万物的来源与基础,也是人间善恶判断的至高标准。帝王的身份

是"天子",所以他的职责是代替天来治理百姓,要做到仁爱与正义,使天下的人都可以和睦相处。

孔子说:"伟大啊,像尧这样的天子,真是崇高啊!只有天是最伟大的,只有尧是效法天的。他的恩泽广博啊,百姓没有

办法去形容。他的丰功伟业令人景仰,他的典章制度也辉煌可观。"

事实上,周朝以后的历代帝王也以"天子"自称,只是大都忘记了这个名称的正确含义,不但未能好好照顾百姓,反而成了
作威作福的专制君主。直到清朝最后一位帝王,在颁布诏书时,照例仍会先说:"奉天承运"。他们真的是在奉行天命吗?或者

只是遂行自己的私欲?如果常常想到"天之子"的职责,就会像尧一样地勤政爱民了。

孔子对尧的称赞,可以说是推崇备至,因为尧做到了"效法天"的要求。孔子明白"人生需要信仰"的道理,他自己也是信仰

天的,所以会说自己"五十岁时,可以领悟天命",然后要敬畏天命、奉行天命,以教育为职志,来为天下百姓服务。

对天的信仰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有

关"耳顺"的讨论,请参考《傅佩荣解读〈论语〉》,公元 1999 年,立绪文化事业公司)

《论语·为政篇》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论语·季氏篇》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论语·宪问篇》

孔子自述生平的成长阶段时,从五十岁以后的体验就不易让人理解了。这是因为其中涉及了信仰的因素。

他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可以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可以领悟天命;六
十岁时,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都不越出规矩。"

配合孔子的言行来研究,可以知道他所谓的"天命"有三点内容:一、从事政教活动,使天下回归正道;二、努力择善固执,

使自己走向至善;三、了解命运无奈,只能尽力而为。知天命之后,就要畏天命,于是他的行为显示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使

命感。

孔子说:"要成为君子,必须敬畏以下三者:敬畏天赋使命,敬畏政治领袖,敬畏圣人的言论。至于小人,不了解天赋使

命而不敬畏,奉承讨好政治领袖,轻慢侮辱圣人的言论。"

孔子对于天命,在了解与敬畏之后,自然努力奉行了,所以他的从政做官与周游列国,都是五十到七十岁之间的事。由

于顺天命而行,最后才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也是信仰的极致表现了。

天赋的使命

原文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

将以夫子为木铎。"

《论语·八佾篇》

孔子五十岁时所领悟的天命,究竟有何具体内容?我们从他的生平事迹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孔子五十一岁时正式出来从
政,先是担任中都宰(县长);一年之后,因为政绩优异而升任小司空(建筑部门副长官);不久又升任司寇(治安部门长

官);然后再摄行相事(代理相国)。他五十六岁时,鲁定公无心治国,对他也不再礼遇,于是他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前后

在外奔波十三年。

他们有一次经过卫国西北角的边境仪城时,守城的封疆官员请求与孔子相见,说:"有名望的君子来到这里,我从来没有

不与他相见的。"随行的学生替他安排了会面,他出来之后,说:"你们这些人为什么担心失去官位呢?天下没有正道已经够久

了,天将会以你们的老师作为教化百姓的木铎。"

仪城的封疆官员是个见多识广的人,他在与孔子晤谈之后,立即清楚肯定孔子确实获得天赋使命,就是要担任教化百姓

的木铎。木铎是金口木舌(铜铃以木为其舌),所敲的声音温和洪亮,是古代提醒百姓修德行善的教化方法。这位官员"旁观

者清",竟然比孔子的学生都更清楚孔子的天命。我们也有必要仔细思考他所说的这句话。

只有天了解

原文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论语·宪问篇》

自古以来,许多有学问又有抱负的人,常会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这时是要抱怨天下没有正义,还是要继续努力进德修业,

或者按照既定计划奉行天赋使命?如果以孔子为例,可以获得什么启示?
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为什么没有人了解老师呢?"孔子说:"不怨恨天,不责怪人,广泛学习世间的知

识,进而领悟深奥的道理,了解我的,大概只有天吧!"

首先,孔子这番话不是在抱怨,因为他清楚表示自己是"不怨天,不尤人"。并且,他曾经说过:"别人不了解你,而你并

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连生气都谈不上,又怎么会怨尤呢?他的感叹其实是深深觉得遗憾。他的学识、德行、能力

都是一时之选,在从政时也有杰出的表现,但是当权的国君与卿大夫却无法充分信赖他。原因之一是孔子希望从上层带动改

革的风气。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当权的人又怎能了解他的苦心?

幸好,孔子相信自己具有天赋使命,认为至少天会了解他的所作所为。肯定了这一点,心情自然平和宁静,无法争一时,

不妨争千秋吧!

由天来决定

原文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tuì)其如予何?"

《论语·述而篇》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论语·子罕篇》

孔子周游列国期间,两度陷入危难之中,甚至面临杀身之祸,这时他毫不犹豫地表白他的信仰,就是把一切归之于天。
孔子经过宋国时,宋国将军桓魋因为曾被他批评而怀恨在心,想要加害于他。孔子说:"天是我这一生德行的来源,桓魋

又能对我怎么样呢?"孔子深信自己秉承天命,进德修业,所言所行无不光明坦荡,实在没有必要担心生命的安全。稍后孔子

还是离开了宋国,桓魋竟把孔子讲学时遮阴的大树给砍掉,以示泄愤。这真是一个粗暴的莽夫。

另外一次,是孔子在匡国时,群众误以为他是阳虎,就将他与学生们团团包围。孔子说:"周文王死了以后,文化传统不

都在我这里吗?天如果要废弃这种文化,后代的人就不会有机会学习这种文化,天如果还不要废弃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

对我怎么样呢?"匡人后来发现是误会,就自动解散了。

读到这样的资料,我们自然明白孔子的天赋使命是传承文化,并且他把自己的生死都交付天的手中,由天来决定。他所

能做的只是知天命、畏天命、顺天命,进而则要乐天命。人生自古谁无死,若是奉行天命而牺牲自己,又有什么遗憾呢?

不可得罪天

原文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论语·八佾篇》

孔子抵达卫国之后,发现卫国有两派势力互相倾轧,都在想办法争取他的加入。这两派势力中,一派是地位尊贵的国君

与夫人;另一派则是握有实权的几位大夫。王孙贾代表后者来游说孔子。

王孙贾说:"'与其讨好尊贵的奥神,不如讨好当令的灶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得罪了天,
就没有地方可以献上祷告了。"

王孙贾以流行的成语请教孔子,暗示孔子"识时务者为俊杰"。奥神在室内西南角,地位尊贵,但是不负责实际事务;灶神

则负责厨房的饮食之事,显然有利可图。他希望孔子选择有利的这一边。

孔子的回答并未表明态度,而是把层次提升到"天",宣称一个人的言行如果得罪了天,就将求告无门,连奥神、灶神都不

管用。他的意思是:执政者如果只知争权夺利,而不能恪尽职守为百姓谋福利,那么最后将是败亡的结局。我们从春秋到战

国的发展来看,不得不佩服孔子的远见与定见。

在此,"不可得罪天",是指不可忘记政治人物的职责在于照顾百姓。玩忽职守,就是得罪了天。

孔子的誓言

原文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论语·雍也篇》

像孔子这样一位明白事理,并且言行都有分寸的人,应该是不会轻易发誓的。

孔子应邀与南子相见,子路对此很不高兴。孔子发誓说:"我如果做得不对的话,让天来厌弃我吧!让天来厌弃我吧!"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孔子抵达卫国之后,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正式邀请孔子相见。南子虽是国君夫人,但是名声不佳,并

且没有任用孔子的诚意,只是想借此作秀,让别人以为她对孔子很礼遇。这一次晤面之后,灵公与南子还让孔子的马车尾随
在他们的座车之后,招摇过市,让大家都看到这一幕。

子路是疾恶如仇的人,对于老师的妥协态度不以为然,气愤难平。孔子的辩白特别强调他是依礼而行,因为客人没有理

由拒绝国君夫人的正式约见,至于这位夫人的存心与名声,则不在考虑之列。彼此依礼而行,但并不表示孔子妥协或顺服。

孔子发誓时,以天为其诉求对象,正好表明了他所信仰的是天。他要负责的,是自己的言行必须符合天命的要求。只要

做到这一点,别人的误会其实是不难化解的。

不可欺瞒天

原文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

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论语·子罕篇》

孔子病得很重,子路安排学生们组织治丧处。后来病情缓和些,孔子说:"这段时日以来,子路的做法太偏差了!不该有

治丧的组织却假装有,我想欺瞒谁呢?难道要欺瞒天吗?我与其在治丧的人手里过世,不是不如在你们几位学生的手里过世

吗?我就算得不到隆重的葬礼,难道就会死在路上没人管吗?"

按照古代礼制,诸侯以上的君主过世,才可以组织治丧处;春秋时代的卿大夫仿效这种做法。以孔子当时的身份来说,
是不能这么做的,但是,子路大概是敬爱老师又推崇老师,所以也想让老师的丧礼办得庄严堂皇。他忽略了一点,就是孔子

一生恪守礼教,根本不能接受不合礼数的安排。孔子在责怪子路时,特别提到了"我想欺瞒谁呢"。世人也许对于礼制阳奉阴违,

并且当时各种名不副实的行为也确实层出不穷。

即使可以欺瞒世人,但是孔子接着说:"难道要欺瞒天吗?"孔子所信仰的天是不可欺瞒的,因为天所代表的是至高的神明,

既无所不在又无所不知,并且要求每一个人都须努力走向完美。孔子当然明白子路的好意,但是他所诚心遵行的是天意。

要敬而远之

原文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雍也篇》

在古人的信仰系统中,位居最高地位的是"天"(或上帝),也可以称为至高神明。位阶较低的是自然神与鬼(人的祖先),

这两者往往合称"鬼神"。一般人觉得"天"太过崇高与遥远,并且礼制规定只有天子才有资格祭天,于是百姓习惯向鬼神祷告与

献祭,希望由此获得庇佑。

樊迟请教什么是明智。孔子说:"专心做好为百姓服务所该做的事,敬奉鬼神但是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可以说是明智

了。"

孔子在此所谓的明智,似乎是针对即将从政的学生而说的。政治人物的首要职责是为百姓服务,千万要避免"不问苍生问
鬼神"的偏差态度。至于"敬鬼神而远之",是强调在尊敬鬼神时,要注意人的责任意识。如果未能与鬼神保持适当的距离,就

很可能事事依赖鬼神,希望有奇迹出现来解决现实生活上的挑战,结果反而形成迷信风气,也无法促成人类文明的进步。

事实上,"敬鬼神而远之"是孔子以前早就存在的观念。孔子这样说,除了认同古人的理性主张之外,并未有一丝一毫怀疑

或否定鬼神的意思。人的祖先都变成鬼神了,现在是我们承担自己责任的时候了。

白话

此句话的后半段是:他又请教什么是行仁。孔子说:"行仁的人先努力辛苦耕耘,然后才收获成果,这样可以说是行仁

了。"

不谄媚鬼神

原文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篇》

一般人在遭遇困难的时候,总是希望得到支援。如果在世间走投无路,自然会向鬼神祷告,期待获得来自灵界的助佑。

鬼神在古代人心目中,代表拥有特殊力量的领域。譬如,"鬼"就包括祖先在内,于情于理都应该会照顾后代子孙。

子孙定期向祖先举行祭祀,则是礼制的规定,用以表现孝思,并且保持淳厚的风俗。现在,问题来了。有些人大概是担

心自己的祖先力量不够,于是转而祭拜别人(如富贵之家)的祖先。
孔子说:"不属于自己应该祭祀的鬼神,若是去祭祀,就是谄媚。看到该做的事而没有采取行动,就是懦弱。"换言之,对

眼前的富贵之人示好,固然是谄媚;但是,对较有权势的鬼神祭祀,也是出于谄媚的心态。祭祀是信仰方面的活动,如果信

仰也沦为功利实用的考量,人又怎么愿意认真承担自己的责任呢?

孔子谈到鬼神时,总是不忘提醒人们:要有勇气面对现实的挑战,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一个怯懦无勇的人,再怎么

向鬼神祭祀,也无法解决眼前的难题。与其谄媚鬼神,不如鼓起勇气,接受考验。

祭祀要虔诚

原文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论语·八佾篇》

古代的礼制,规定人们定期祭祀祖先与神明。在遵守这一类规定时,许多人可能行礼如仪,却心不在焉或态度散漫。

《论语》中有一段相关的资料。

"祭祀时有如受祭者真的临在。祭鬼神时有如鬼神真的临在。孔子说:'我不赞成那种祭祀时有如不祭祀的态度。'"

这一段文字的前半段,应该是描写学生们观察孔子祭祀时的表现。他们看到老师在祭礼中的一举一动,虔诚得好像眼前

真有受祭者存在一样。

接着,孔子大概觉察学生们的好奇,于是把握此一时机来开导他们。他说的话,原文是:"吾不与祭如不祭。"由于古代文
句并未标点,有些学者认为孔子说的是:"吾不与祭,如不祭。"意思是:我没有亲自参与祭祀,就好像我没有祭祀一样。这样

的意思不但与上文的关联不大,并且本身像是同语反复,乏善可陈。

因此,孔子所说的应是:"吾不与,祭如不祭。"正因为当时有些人"祭祀时有如不祭祀",完全缺乏虔诚的心态,所以孔子

无法苟同,才要加以批评。他自己先在祭礼中"示范"如何才是虔诚的表现,接着才提醒学生应该注意的重点。祭祀若是忽略虔

诚,鬼神也不会赞同的。

先珍惜此生

原文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篇》

子路请教如何服侍鬼神。孔子说:"没有办法服侍活人,怎么有办法服侍死人?"子路又问:"胆敢请教死是怎么回事?"孔

子说:"没有了解生的道理,怎么会了解死的道理?"

许多人读到这一段资料,就轻率作出两点结论:一是孔子重人不重鬼,二是孔子居然不了解死的道理。事实上并非如此。

孔子回答学生的问题时,向来都会考虑因材施教,这一次也不例外。子路是勇敢豪爽,乐于行动的学生,对于神秘或抽

象之事较无兴趣。孔子希望他先认真学会"如何服侍人",亦即在世间与别人好好相处。只要做到这一点,就不难以合宜态度服
侍鬼神了,因为鬼神也是古人生命转化的结果啊!

其次,他希望子路先学会"活着"的一切道理,明白为何而生,就不难觉悟为何而死。《论语》一书所谈的大都是人生问题,

但并未忽略死亡。譬如,在此书中,"生"字出现十六次,而"死"字出现三十八次,这个简单的数字对比,可以提醒我们:孔子

当然了解死的道理,只是他期许人们先珍惜此生,好好把握正确的人生观。

贵在一念间

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篇》

孔子说:"早晨听懂了人生理想,就算当晚要死也不妨。"这是《论语》一书中含义最深刻的一章。

首先,死是何等重大的事,为什么孔子说起来那么轻松呢?好像在这种情况下死亡,完全没有遗憾似的?为什么"听懂了

人生理想",竟是如此关键的事?

人生在世,全看志向。志向若有偏差,譬如以为争取名利权位是人生目标,那么不论成就再大,也是一场空,因为所有

外在的成就都是可以量化及比较的,况且一旦生命结束,什么都带不走。

正确的志向并不会排斥或漠视成就,但是一定会把焦点转向内在自我的修养,期许自己由平凡人转化为君子,从真诚出

发,一生择善固执,最后止于至善。只有做到这一点,人的生命才有自主性,人格也才能挺立起来,并且真正彰显了人的尊
严。

孔子在此谈到朝夕(早晨、晚上),意思是:只要一念之转,转对了方向,就算只能再活一段很短暂的时间,也不会觉

得惋惜。何以如此?因为一念之间,顿觉昨非而今是,体认生命充满无限的希望,能在这种希望状态中活着,一刹那无异于

永恒,又怎么会在乎死亡的威胁呢?

牺牲与成全

原文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篇》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论语·卫灵公篇》

孔子是教育家,也是哲学家。他明白人生终究难免一死,并且死有重于泰山,也有轻于鸿毛。在他看来,如果为了"仁"而

牺牲生命,不但不是损失,反而是一种美好的成全。所谓"仁"是指一旦真诚体察内心有向善的要求之后,就择善固执,并且期

许自己止于至善。这一系列的生命方向所代表的人生理想,就是"仁"字的意义所在。

孔子说:"有志者与行仁者,不会为了活命而背弃人生理想,却肯牺牲生命来成全人生理想。"如果放弃人生理想,不是虽

生犹死吗?不过,一般人恐怕不易了解这个道理。
孔子说:"百姓需要走上人生正途,胜过需要水与火。为了得到水与火,我见过有人牺牲了生命,但是却不曾见过有人为

了走上人生正途而死的。"

水与火,代表谋生的条件。人要活下去,就需要水与火,进而延伸到世间的名利权位,最后变成无休无止地追逐物欲,

甚至牺牲了宝贵的生命。这样的牺牲是不值得的。孔子认为,如果走在人生正途上,坚持追求人生理想之实现,那么即使因

此牺牲了生命,也是死得其所。明白这个道理,人生将会豁然开朗。

辑四 论语生活示范

自信而从容

原文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论语·述而篇》

孔子于乡党,恂(xún)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piàn)便言,唯谨尔。

《论语·乡党篇》

孔子是春秋时代的人,当时各国诸侯互相争战,他在周游列国时,也曾历经艰难险阻。那么,他平日的生活状况如何呢?
《论语》有一段资料说:"孔子平日闲暇时,态度安稳,神情舒缓。"

这是充满自信而心胸开阔的人所应有的表现。天下虽然大乱,但是他内心自有一股安定的力量。还有一段更完整的资料,

就是:"孔子在乡里之间,温和而恭顺的样子,像是不大会说话的人。他在宗庙里、朝廷上,说话明白流畅,但是很有分寸。"

在乡里之间,所接触的是亲戚朋友以及平凡百姓,这时孔子显得温和友善,连说话也随俗从众,既不用注意修辞技巧,

也不必考虑理论是否周延。在乡亲眼中,孔子像是热诚的邻居,在口才方面并无过人之处。然而,一旦到了公开场合,孔子

具有特定的身份与职责时,他说起话来就明白流畅,没有任何含糊的地方。

像孔子这样的人,在生活及工作上,都能从容应对,恰到好处,并不是偶然的。除了学问与能力之外,还须有一颗善体

人意的心以及乐天知命的情怀。

发而皆中节

原文

见齐衰(zī cuī)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

必变。

《论语·乡党篇》

孔子是感情丰富而能以礼制来调节的人。《论语》有一段资料,短短几句话就记录了孔子的五种神色。

一、"孔子看见穿孝服的人,虽是平日熟识的,也一定改变态度。"这是为了表示对丧家的尊重,就是再怎么熟识的朋友,
也要以谨慎庄严的态度来面对。

二、"看见戴礼帽的与瞎眼的,虽然常常碰面,也一定显出关切的神色。"戴礼帽的必有特殊事由,瞎眼的则是需要帮助的

弱势族群,孔子自然会表示关切。

三、"坐在车上时,看见穿丧服的,即使是贩夫走卒,他也身向前倾,手扶橫木,以示心意。"这是对家中办丧事的人表示

慰问与关心。

四、"做客时,有特别丰盛的菜肴,一定端正神色,站起来向主人致意。"主人盛情款待,做客的孔子也会领情,而不会视

为理所当然。

五、"遇到疾雷狂风,一定改变态度。"遇到这种情况,必须提高警觉,以预防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而另一方面,也须考

量是否上天在警告人们谨守分寸。

由上述记载来看,孔子是一位情感真挚,并且表现得非常适宜的人。

动静皆有时

原文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论语·乡党篇》
一件事情该不该做,或者该如何做,往往要依时机而定。孔子教导学生,特别强调对时机的考量。《论语》中提到一则

小故事如下:"人的脸色稍有变化,山鸡就飞起来,在空中盘旋之后再聚在一起。孔子说:'山谷中桥梁上的这些母山鸡啊,懂

得时宜,懂得时宜!'子路向它们拱拱手,它们振几下翅膀又飞走了。"

欧洲都市有一些广场,经常聚集数百只鸽子,在游客脚边啄食,好像无所畏惧,但是,如果有人想抓这些鸽子时,又往

往无法得手。这种情况近似山鸡的表现,就是一旦察觉"人的脸色稍有变化",立即拍翅飞走;等到发觉没有危险,再从容飞回

原处。

孔子看了这一幕,就联想到对时机的判断太重要了,认为这些山鸡"懂得时宜"。对山鸡来说,主要的考虑是安危,这是生

物的本能反应。对人类而言,除了安危之外,还有人际相处的各种状况,如果动静都能合乎时机,自然不会引来责难与批评,

并且还将得心应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某些动物的行为模式,孔子也可以印证做人处世的道理,难怪他的教学会深受

学生的欢迎了。

君子坦荡荡

原文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篇》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论语·述而篇》

孔子说:"君子心胸光明开朗,小人经常愁眉苦脸。"有没有这样的君子呢?有的,就是孔子本人。

孔子说:"你们几位学生以为我有所隐藏吗?我对你们没有任何隐藏。我的一切作为都呈现在你们眼前,那就是我的作风

啊。"

这番话的背景,可能是某些学生觉得孔子的修养太卓越了,或许有什么独门秘籍尚未公开教导。事实上,再怎么高明的

老师,也无法对学生像"点石成金"一般,在短期内使他们脱胎换骨,在人生修养方面,除了自己脚踏实地努力上进之外,没有

其他捷径。

孔子教学时,毫无保留地发表自己的心得,他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也是内外如一、表里一致的,不曾想过要隐藏什么或图

谋什么。西谚有云:"诚实是最好的策略。"因为一个谎言需要另一个谎言来遮盖,然后一环接着一环,最后必定被人识破。

孔子的真诚态度并非出于策略考量,而是他作为一个人的自我要求。这种要求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持久的,是一个人的

尊严所在,也将带来内心的喜悦与快乐。学生所需要的不是秘籍,而是力行实践。

知者与仁者

原文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篇》
孔子说:"明智的人欣赏流水,行仁的人欣赏高山。明智的人与物推移,行仁的人安稳厚重。明智的人常保喜乐,行仁的

人得享天年。"

孔子称许明智的人与行仁的人。所谓明智,即侧重理性的觉悟能力,能够辨别客观的条件,并且选择主观的行动,面对

任何处境,都可以从容应付。他欣赏流水,因为流水可以适应一切状况,不会遭遇困阻;他与物推移,因为随着时机进展,

可以展现活泼的力量;他常保喜乐,因为明白各种事理而充满信心。

其次,行仁的人,本身就像高山一样,可以容纳各种生命形态,能支持好人也能劝导坏人;他安稳厚重,正是"不动如山",

以不变来回应万变,而不觉有任何不足之处。此外,他还得享天年,因为他不但与世无争,并且总是与人为善,受到大家的

感激与祝福。

孔子对明智与行仁,虽然分别论述各有千秋,但是二者并非平行相等或互不相属。综合而言:行仁的人是"能乐水,还能

乐山;能动,还能静;能乐,还能寿",亦即明智者还须往行仁的方向努力,若无行仁作为目标,明智者很可能误入歧途,成

了聪明善巧的世俗之人。

曾点的志向

原文

……(曾点)曰:"莫(mù)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而叹
曰:"吾与点也!"

《论语·先进篇》

孔子对于学生的志向,通常都是鼓励他们"各言尔志",而不会明确加以指导。因为志向是个人起心动念,自觉该去努力的

目标,如果老师有不同意见,学生未必可以理解也未必愿意接受。

不过,孔子有一次公开肯定说:"我欣赏曾点的志向啊!"曾点有什么志向呢?他说:"暮春三月时,春天的衣服早就穿上

了,我陪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子,到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回家。"

这种志向的特色在于:配合天时(暮春)、地利(沂水、舞雩台)、人和(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然后随遇而安,

自得其乐。

别的学生大都以从政为志向,希望以自己的专长为社会服务,譬如成为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等;也有的学生立志有

情有义,无私忘我,寻求人格的提升与成全。只有曾点最特别,但是却获得孔子的称许。我们由此得知孔子的心意,就是:

人生固然必须投入社会、发挥抱负,也需要进德修业、努力上进;然而,最基本的心态应该是配合天时、地利、人和,让自

己得到安顿。如果快乐不是操之于己,又怎能承受志向所带来的压力呢?

长幼的礼节

原文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论语·乡党篇》

像孔子这样博学多能,并且从政当过大夫(相当于今天的部长级官员)的人,在乡里间与亲友、邻人相处时,有什么特

别的地方呢?我们读到很简单的一句话:"与乡里的人一起聚会饮酒,要等年长的人都离席了,孔子才走出去。"

古代有同乡人一起饮酒的礼仪,称为"乡饮酒",这时大家之间的排序,就要敬老尊贤了。谈起人间秩序,必须三者并重,

就是:在朝廷上,处理政府公务时,要以"爵位"为序;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聚会或饮食时,要以"年龄"为序;在文化事务与正

式庆典上,则以"德行"为序。这三者有如三足鼎立,整个社会才能稳定发展。如果大家在任何地方都只考量"爵位"(官位等

级),就变成"泛政治主义",那么试问如何对待年长者与德行卓越的人呢?我们又如何鼓励年轻人珍惜生命及修养品德呢?

孔子在乡里中,是一位知名人士,在各方面都有杰出成就,并且聚集了许多学生在身边。但是,他一点也没有自满或自

大的表现,反而处处遵守礼节,并且以发自内心的真诚来实践。一个社会如果忽略了长幼之序的礼节,又怎能长治久安呢?

虔诚的心态

原文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曰:"有之。《(lèi)》曰:'祷尔于上下神(qí)。'"子曰:"丘之祷久矣。"

《论语·述而篇》

孔子病得很重,子路请示要作祷告。孔子说:"有这样的事吗?"子路说:"有的,《文》上说:'为你向天神地祷告。'"孔

子说:"我长期以来一直都在祷告啊!"
所谓《文》,是古代为生者求福的祷词。子路当然希望老师可以早日痊愈,所以想到要作祷告。我们从孔子问他 "有这样

的事吗",可知孔子不曾教导学生有关祈祷方面的事。换言之,孔子是教育家与哲学家,但是并非宗教家。他自己是一位有信

仰的人,但是很少谈论信仰方面的体验。事实上,信仰的体验不但牵涉个人内心最深刻的情操,并且不是言语所能清楚表述

的。

孔子最后说:"我长期以来一直都在祷告啊!" 这句话有双重含义。一是,他婉拒子路的好意,因为在他心目中,若要祷

告,则对象只有"天"("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而不是向天神地祷告。二是,生病时再来祷告,实在不够

虔诚;孔子一生行事,无不上求合乎天意,下求安于良知,等于无时无刻不在祷告之中。

宗教信仰必须融入生活之中,使人随时保持真诚的心态。至于生病或遭遇灾难,则是世间的必经之路,不能妄想靠信仰

去逃避。

信仰的两面

原文

虽疏食菜羹,必祭,必齐如也。

《论语·乡党篇》

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zuò)阶。
《论语·乡党篇》

自古以来,人类在信仰方面的表现就是多元并存的。因此,我们在肯定自己的信仰时,也须尊重别人的信仰。孔子的做

法正是如此。

一方面,我们看到孔子的举动是:"即使吃的是粗饭与菜汤,也一定要祭拜,态度一定恭敬而虔诚。"这种"每饭必祭"的传

统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祭法是:取出一点食物,放于食器之间。据说这是祭拜最初发明熟食的人,表示不忘本;当然也可以

表示感谢上天的眷顾,以及对自己生命中一切遭遇的感恩之情。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乡里的人举行驱逐疫鬼的仪式时,他穿着正式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孔子在乡人奉行民俗信仰

的仪式时,不但没有轻忽或歧视的念头,反而以庄严而恭敬的态度来面对。他站在东边的台阶上,表示自己是家宅的主人,

要对经过的群众致意。

近代以来,许多知识分子接受科学的洗礼,断定宗教是可有可无的迷信,不但不认真对待,甚至还要批判及铲除之,这

种情况令人遗憾。我们学习孔子思想,明白信仰是个人自己的抉择,是生命至深的关怀。我们在珍惜自己的信仰时,别忘了

也该以善意来看待别人的信仰。

文化的进展

原文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论语·八佾篇》

子曰:"其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论语·述而篇》

孔子的祖先来自宋国,而宋国是商朝的后裔所居之地。换言之,在周朝革命成功、取代商朝之后,宋国人难免会有国破

家亡的遗民感受。孔子在出生时,虽然已是鲁国人,但是他并未忘记自己的先祖是商朝的后代,那么,他会不会因而排斥周

朝的文化呢?

孔子说:"周朝的礼教制度参酌了夏朝与商朝二代,形成了多么灿烂可观的文化啊!我是遵从周朝的。"

周公制礼作乐,在周朝初年奠定了国家的文化基础。他兼取夏商二代之优点,使文化的发展更为完备。简单说来,周公

结合德治与礼治,把教育与政治当成一体之两面,甚至把国家当成一所大的学校来办,他的目标是希望百姓在生活不虞匮乏

时,可以讲信修睦,学习成长,以礼来规范行为,以乐来调和情感;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发挥才干,并且让整个社会充满人

道关怀与人文精神。《礼记·礼运》所宣扬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就是最好的写照。孔子崇拜周公,显然是合理的。

孔子在缅怀故国故乡的先祖时,知道时代的巨轮往前推进,在文化上也应该推陈出新,他要问的是何者较善,而不是血

缘或地缘的亲疏啊!

白话

孔子说:"我实在太衰老了,竟然很久都没有梦见周公了。"
完整的人生

原文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篇》

我们所向往的全人教育,应该以妥善规划完整的人生为目标。那么,在孔子看来,完整的人生要如何安排?孔子说:"志

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句话有四个重点,以下试加申述。

首先,"道"是人生的康庄大道,指人生理想或完美人格而言,所以要立志追求。没有志向,人生无法聚焦,再好的天赋也

会浪费。

其次,"德"是个人的德行修养。修德的原则相同而程度各自有别,所以要确实把握。走在人生路上,必须脚踏实地,向着

目标迈进。

再次,"仁"是在个人身上显示的人生正途,重点在于择善固执,所以要做到绝不背离。在不同的处境中,每一个人有他自

己的原则要坚持。

最后,"艺"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可以统称为艺文活动。若能以此涵泳,则生活将充满活泼的趣味,而不再只有紧张

与压力。

展望未来的人生,我们期许自己保持身心状态的均衡,并且朝着理想前进,这时要特别记得孔子的这句话,尤其不可忘
记"游于艺",每天都可以自得其乐。

孔子的三忘

原文

叶(shè)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rǔ)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

尔。'"

《论语·述而篇》

叶公问子路有关孔子的为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就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

功就忘记了吃饭,内心快乐就忘记了烦恼,连自己快要衰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由此可知,孔子有"三忘",就是忘食、

忘忧、忘老。而这三点正是一般人最难做到的。

每天三餐怎能忘记呢?孔子发愤用功时,专心学习及思考,就像科学家那么专注,根本想不起自己吃了饭没有,等到研

究告一段落,他才会考虑饮食问题。

其次,人生怎能没有烦恼?连最单纯的学生都有考试及升学的压力,何况是成年人?但是孔子内心经常充满喜悦,因为

他知道自己走在人生正途上,向着既定目标前进。

然后,孔子把握每一天的时光,在学识与德行方面与日俱进,而很少想到自己今年几岁,或者是否到了该退休的年纪。
只要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又何必在意年龄?

我们无法选择生在什么时代与什么社会,但是依然可以把握自己的人生目标,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让自己从一个平凡人

走向君子理想,再追求止于至善。孔子的三忘,提供了最好的典范。

孟子卷 1

做个说话高手

个人生命的具体表现,在于言语及行动,而言语的传播力、感染力与影响力,又远远超过了行动。《易经》上说:"出其

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在古代媒体不甚发达的情形下,已经可以如此说了,更何况是今

日呢?

孔子教导学生时,依学生的专长分为四科,就是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其中较少受到注意又最耐人寻味的,正是"言

语"一科。当时列名此科的代表是宰我与子贡,我们在《论语》中也曾欣赏过他们的卓越口才。但是,真正足以彰显儒家言语

特色的,还是要等到孟子。

孟子处于战国时代,天下大乱,善恶是非的价值观早已混淆不清。他也像孔子一样,周游列国,奔走呼号,希望在阐明
人生道理时,可以唤醒人心的觉悟。可惜,杯水难救车薪之火,他在尽力而为之后,不免发出由衷的感叹:"予岂好辩哉?予

不得已也。"这句话透露了两点讯息:一是孟子显然知道并且承认自己是辩才无碍的;二是孟子与人辩论不是为了卖弄口才,

而是有他不得已的理由,亦即哲学家的深刻使命感。

因此,阅读孟子的书,除了可以进一步认识儒家学说,还可以获得一项额外的好处,那就是学习成为一位现代的说话高

手。说话属于人的本能,用以表达人的思想、情感与意愿,促成人际之间的沟通与了解;不过,相对于此,说话也会带来各

种风波,引发人间的误会与争斗。所谓"说话高手",自然是指一个人懂得"如何说"以及"说什么"了。我们不妨由这两点来省思

孟子的精彩示范。

首先,就"如何说"来看,孟子善于使用比喻,并且创造了许多新的格言。譬如,梁惠王认为自己对百姓已经不错了,但是

并未得到明显的绩效;孟子提醒他不要"以五十步笑百步",就是打仗时逃跑五十步的人不要讥笑那些跑了一百步的人。齐宣王

想要称霸天下而无意推行仁政,孟子警告他:那是"缘木求鱼",是爬到树上去捉鱼,并且以后一定会有祸害。老百姓渴望仁政,

有如"大旱之望云霓",这种比喻本身就是一幅生动的画面。

孟子所创造的格言,直至今日依然深具活力。譬如,做事配合时机,将可"事半功倍";考量自身处境,进退"绰绰有余";

行动遇到阻碍,不如"反求诸己";追随有德之士,自然"心悦诚服";努力实践仁义,不觉"手舞足蹈"。得意时,避免"流连忘

返";失意时,不可"自暴自弃";为政不可"出尔反尔",而须努力"兼善天下"。总之,"有为者亦若是",一定要向上看齐。

其次,就"说什么"而言,不可缺少学问与见识。孟子对《诗经》与《书经》,可谓如数家珍,随时可以引述其中的资料来

佐证他的观点。他的记忆力很好,理解力与诠释力更让人印象深刻。解诗时,兼顾情理而不拘泥,准确把握古人的心意;对
于古书中所记,则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话,期许人们重视经验及理性的运作。

至于孟子的见识,则其核心思想是"人性向善"。他强调人心有"四端",亦即行善的力量由内而发,促使人去实践"仁、义、

礼、智"。他以各种比喻与象征,再三说明人性是怎么回事,目的是要人觉悟自己内心即有价值的根源,而这是"天"赋予人的

珍贵礼物。由此可以肯定人应该"舍生取义",以此完成止于至善的要求,并且可以回应孔子所主张的"杀身成仁"。

本篇根据上述思路,分为四辑,依序是:善于使用比喻;创造新的格言;充实基本学识;展现核心思想。希望可以揭示

孟子的基本功夫,提供有志成为说话高手的朋友切磋之用。有关《孟子》原典的翻译及诠释,则请参考笔者的《解读孟子》

(立绪出版),毕竟《孟子》全书的丰富内容是不可被取代的。

辑一 善于使用比喻

一暴十寒

原文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

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
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

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篇上》

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缺乏恒心,将会半途而废。孟子在强调恒心时,还考虑了专心的重要。我们在《三字经》中读

到"子不学,断机杼",就是描写孟子小时候念书分心,停止朗诵,孟母就以剪断织线来警惕他。

孟子周游列国期间,曾经担任齐国的客卿,扮演顾问的角色。他对齐宣王悉心开导,但是成效有限。他分析原因,

说:"对于大王的不明智,不必觉得奇怪。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东西,如果晒它一天,再冻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我

与大王相见的次数太少了,我一离开,那些给他浇冷水的人就来了。我对他刚萌芽的一点善心又能怎样呢?"齐宣王的处境就

是"一暴十寒"。

孟子接着说:"即使是学习下棋,一个人在听老师讲解时,一心以为有只天鹅快要飞来,而想拿起弓箭去射它。这样,虽

然与别人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别人,这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吗?我会说:不是这样的。"

齐宣王偶尔听孟子说一次话,有如曝晒于阳光之下,但是接着就有许多大臣来浇冷水。试问他又怎能改善呢?但是,责

任依然在于大王自己,因为他无法专心致志,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良知良能

原文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

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孟子·尽心篇上》

"良知良能"是孟子著名的说法,值得我们认真探讨。他说:"人不经学习就能做的,那是良能;不用思考就知道的,那是

良知。年幼的孩童,没有不知道要爱慕父母的;长大以后,没有不知道要敬重兄长的。爱慕父母,属于仁德;敬重兄长,属

于义行。这没有别的原因,因为这两种品德是天下通行的。"

由此可见,良知良能是指:一个人在年幼时"本来就知道、本来就会做"的事。试问:"知道"与"会做"善的行为(如仁德与

义行),就等于已经是善了吗?答案很清楚:并不等于。孟子强调的只是:行善是出于人"本来"就有的内在要求。他并不是说:

良知良能就是善。

换言之,人有良知良能,就像其他动物也各有其生存的特殊能力。但是,人的这种良知良能,却是要求实践仁义。也就

是说:人在谋求生存与发展之外,还有一个特别属于人类的目标,如果忽略这个目标,则人与其他动物就没有什么差别了。

这个目标就是实践仁义。

如果追问为什么人类会有这样的目标,则孟子的答案就是:因为人有良知良能。人本来就有这样的生命状态与自然要求。

要做人,就必须顺从及实践此一良知良能。
众楚人咻之

原文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

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

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

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孟子·滕文公篇下》

想要学会外文的人,应该仔细聆听孟子的建议,他说:"假定有一位楚国大夫想让他的儿子学习齐国话,那么是请齐国人

来教?还是请楚国人来教?"答案很清楚,要请齐国老师。

但是,"一个齐国人教他,许多楚国人干扰他,即使天天鞭打来逼他说齐国话,也不可能做到"。我们学习英文就有类似的

情况。反之,"如果带他到齐国都城住上几年,即使天天鞭打来逼他说楚国话,也不可能做到"。这是因为周围都是讲齐国话的

人,他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因此,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不能忽略环境及应用的机会。不过,孟子所谓的"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其实是个比喻,

浅显易懂,目的是要提醒宋国大臣戴不胜:"你说薛居州是个好人,让他住在大王宫中。如果大王宫中,不论年纪大小、地位

高低,都是薛居州那样的人,大王能同谁去做坏事呢?如果大王宫中,不论年纪大小、地位高低,都不是薛居州那样的人,
大王能同谁去做好事呢?单靠一个薛居州,能对宋王起什么作用呢?"因此,我们要多多结交优秀的朋友,让自己也能变得优

秀。

何待来年

原文

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

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孟子·滕文公篇下》

"习惯是第二天性"。一旦养成习惯,要改变就很困难了。然而,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不能向坏习惯屈服,而要努力改弦更

张。孟子的看法是:只要明白一件事是该做的,就须立即去做,千万不可推托。且举一例说明。

宋国大夫戴盈之说:"实施十分抽一的税率,免除关卡和市场上的征税,今年还做不到,预备减轻一些,等到明年再停止

旧的做法,这样如何?"

孟子说:"譬如一个人每天偷邻居一只鸡,别人对他说:'这不是君子的作为。'他说:'预备减少一些,每月偷一只鸡,等

到明年再停止偷鸡。'如果知道哪种事不合道义,就赶快停止算了,为什么要等到明年?"

对一个国家来说,改变税制是件大事,但是孟子依然认为应该立即改善,不能找借口去慢慢修正。对一个人来说,只要

发觉自己染上某种恶习,可以宣称要慢慢改正吗?有些事情可以慢慢来,譬如学习要按部就班,做事要井然有序,排队上车
更不可以争先。但是,在面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时,却要快刀斩乱麻,以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决战,给自己一个重新出发的机

会。每隔一段时日,自我反省时,就要考虑孟子的"何待来年"。

缘木求鱼

原文

孟子曰:"然则王之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

也。"王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

灾。"

《孟子·梁惠王篇上》

做任何事情,都有正确的方法。譬如,我希望结交益友,那么就须真诚而守信;想要受人重用,就须增强知能,并且认

真负责。对经常需要考试的学生来说,除了上课专心与用功念书之外,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孟子与齐宣王谈话时,宣王一直不肯说出他心中最大的愿望。孟子在旁敲侧击之后,直截了当地指出:"那么,大王最大

的愿望就可以知道了。您是想要开拓疆土,让秦国与楚国都来朝贡,君临天下并且安抚四周的外族。"这种愿望其实是战国时

代的诸侯所共有的,但是谁能成功呢?正确的方法又是什么?

孟子接着说:"然而,以您的做法去追求您的愿望,就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想要捉鱼,当然应该去鱼池捕捞,怎么
可以爬上树呢?孟子以浅显的比喻,提醒齐宣王不能只想用武力与各国征战。如果使用武力,即使一时战胜了,也无法长治

久安。想要统治天下,只有推行仁政,就是照顾百姓,减轻赋税,与民偕乐。

缘木求鱼不会成功,但是并无严重的后患。我们做事如果用错方法,那么除了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之外,往往还会造成其

他的困扰,怎能不慎重呢?

杯水车薪

原文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

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孟子·告子篇上》

古代的人用五种素材来总括自然界的成分,称之为"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间,有相互产生与相互克制

的关系,譬如,水可以克火,这是大家都熟知的常识。但是在此不可忽略一点,就是"量"的问题。

孟子说:"仁德战胜不仁德,就像水战胜火一样。现在实践仁德的人,就像用一杯水去救一车木柴的火;火没有熄灭,就

说这是水不能战胜火。这样就给了不仁德最大的助力,最后连原先的一点点仁德也会丧失的。"

一整车的木材着火时,至少需要十几桶水才可将火扑灭。如果只靠一杯水,根本无济于事,我们又怎能就此论断水无法

克火呢?这个比喻并不难懂。比喻的目的是要让人了解说话的主题与重点。孟子所谈的是:各国诸侯在争霸天下时,往往急
功近利,即使知道仁德将会胜过不仁德,但是却缺乏耐心;看到自己做了几件好事却没有立即出现惊天动地的效果,就以为

行仁是无用的。

战国时代的战事愈演愈烈,各国都是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以致连年征战,民不聊生。孟子到处奔走呼号,希望诸侯了

解仁政才是根本的治国原理。可惜的是,他的呼吁在当时的处境中,也像是杯水车薪啊!

迁于乔木

原文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

耕而食,饔飧而治。"

孟子曰:"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

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孟子曰:"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

《孟子·滕文公篇上》

朋友搬家时,我们祝贺他"乔迁之喜"。"乔迁"一词,正是出于孟子使用的比喻。他原来说的是:"我只听说有从幽暗山谷

飞出来,迁移到高大的树木上的,没有听说从高大树木飞下来,迁移到幽暗山谷中的。"

他为什么这样说呢?当时有一位楚国学者陈相,来到滕国之后,见到农家学者许行,非常高兴,"就完全拋弃以前所学的,
改向许行学习"。农家主张农业最重要,君臣都应该一起耕田;亦即"真正贤明的君主应该与百姓一起耕种养活自己,一面烧火

做饭,一面治理百姓"。换言之,每个人都应该从事最基本的工作。

如此一来,大家过着纯朴而自然的生活,有如理想中的共产社会。但是,孟子认为这纯粹是个幻想。他说:"一个人身上

的用品,要靠各种工匠来制作才能齐备,如果一定要自己制作而后使用,那将率领天下人疲于奔命了。"因此,社会必须分工

合作,并且经由教育来提升人的素质。

陈相曾经是楚国儒者陈良的学生,现在却改向许行学习。孟子不以为然,认为他的做法是"下乔木而入于幽谷"。儒家肯定

社会上每一种工作都有价值,而人们应该努力的是实践伦理要求,在人生过程中择善固执。

五十步笑百步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

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

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孟子·梁惠王篇上》

翻开《孟子》一书,第一篇的名称是《梁惠王篇》。梁惠王就是魏惠王,在战国中期很想有一番作为。
他对孟子说:"我对于国事,真是用尽心力了。河内发生饥荒,就把部分百姓迁到河东,又把河东的部分粮食运到河内,

河东发生饥荒,也依类似方式来做。考察邻国的政务,没有哪个国君像我这么用心的;但是,邻国的百姓并未减少,我国的

百姓并未增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就用战争来作比喻。战鼓冬冬响起,刀刃剑锋相碰,就有士兵丢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

的跑了一百步才停下来,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下来。那些跑五十步的嘲笑那些跑一百步的,说得过去吗?"梁惠王说:"不可以

的。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同样是逃跑啊。"

孟子的比喻在说什么?他的意思是:梁惠王自认为比别的国君好,就是"以五十步笑百步"。只要一个国君不推行仁政,那

么即使他偶尔大发慈悲,施恩于百姓,也不会产生明显而重大的效果。梁惠王知道"以五十步笑百步"是不对的,但是他并未觉

察自己正处于此一情境中。孟子的比喻再怎么生动,又能有多大的作用呢?

见牛未见羊

原文

孟子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

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曰:"是心足

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

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
焉?"

《孟子·梁惠王篇上》

齐宣王坐在堂上,有人牵着一头牛从堂下经过。大王问说:"牛要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要用它来祭钟。"大王

说:"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它恐惧发抖的样子,好像没有犯罪就被置于死地。"那人便问:"那么,要废除祭钟的仪式吗?"大

王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代替它吧!"

这件事传开来之后,齐国百姓窃窃私语,说大王真是吝啬,用比较便宜的羊来代替牛。大王听到这样的批评,自然觉得

十分委屈。

孟子对他说:"大王不必责怪百姓以为您吝啬。用小的代替大的,他们怎么了解您的想法?大王如果可怜它没有犯罪就被

置于死地,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分别呢?"换言之,孟子认为齐宣王是"见牛未见羊",如果大王见到羊在发抖,应该也会饶它

一命的。

但是问题来了,现在恩惠能够推广到禽兽身上,可是功绩却照顾不到百姓,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如果大王看到百姓因为

战争、饥荒、剥削而陷于生离死别的痛苦中,难道不会心生怜悯吗?同情牛羊而无法体恤百姓,这实在是不分本末轻重到了

极点。

鱼与熊掌

原文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篇上》

人生是不断选择的过程。有些事情形成习惯,选择起来并不费力;但是遇到像升学、谋职、交友、结婚之类的大事,就

须仔细衡量了。

孟子谈起另外一种选择,就是:在遇到一件该做的事,但却有可能付出极大代价,甚至有可能死亡的,那么要如何选择

呢?他还是先说个比喻,再引入正题。

孟子说:"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两者如果不能一并获得,就放弃鱼而选择熊掌。生存是我所想要的,

义行也是我所想要的。两者如果不能同时兼顾,就放弃生存而选择义行。"

我们对鱼的美味较为熟悉,对熊掌则并不清楚,况且今天的营养观念也反对我们食用熊掌。在此暂且假定熊掌是天下美

味,但是这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为什么要"舍生取义"吗?显然还有所不足。所以,孟子接着强调:人们"所想要的还有超过生

存的,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

譬如,因为做了不义之事,以致受到众人耻笑,那不是比死亡还痛苦吗?反之,由于做了正当的事而对社会有所贡献,

那么即使因而死亡,也将毫无怨言。孟子对人格尊严的肯定,值得我们多加省思。
重作冯妇

原文

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孟子曰:"是为冯妇也。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

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孟子·尽心篇下》

孟子在齐国担任顾问期间,齐国又发生了饥荒。他的学生陈臻说:"国内的人都以为先生会再度劝说齐王打开棠的粮仓来

救济,大概不会再这么做了吧!"

孟子说:"这样做就成为冯妇了。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善于打老虎,后来改而行善,士人都效法他。有一次,野外有许

多人在追逐一只老虎,老虎跑到背靠山的角落,没有人敢触犯它。人们远远看见了冯妇,就快步上前迎接。冯妇挽起袖子、

伸出手臂,下车要去打老虎,大家都很高兴,但是他却被士人所嘲笑。"

冯妇以前是打虎英雄,在社会上有示范作用,所以他改而行善之后,会有士人起而效法。也正因为如此,他后来重操旧

业,会受到士人嘲笑。孟子以此自喻,表示他不想"重作冯妇",再度向齐王进言,以开仓救民。理由是:齐王如果自己不知学

会教训,每遇饥荒都要等孟子建议之后才去赈济百姓,那么齐国的政治又怎么可能上轨道呢?

冯妇以前打虎,现在行善,因为人必须不断成长。孟子以前所作的建议,如果一再重复,又怎能为国君设想更根本的国

家政策呢?相对于此,国君如果不知长进,就只能永远做个老的冯妇了。
大旱之望云霓

原文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

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

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

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毀其宗庙,

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疆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

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孟子·梁惠王篇下》

孟子在齐国时,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齐国讨伐并且占领了燕国。燕国当时陷于争夺君位的混乱中,齐国派兵前去时,

居民打开城门欢迎,结果齐军五十天就控制了全局。齐宣王不听孟子的劝告,径自占领燕国。接着引发各国诸侯的不满,计

划合力来攻打齐国。

齐宣王问孟子:"很多诸侯商议要来攻打我,怎么对付呢?"孟子一向认为武力不能解决问题,于是引述商汤的一段历史,

说商汤起兵时,"天下的人都信赖他,他向东方征伐,西边的夷人就抱怨;他向南方征伐,北边的狄人就抱怨,说:'为什么把
我们放在后面?'百姓盼望他,就像久旱时盼望乌云与虹霓一样"。

何以如此?因为夏桀是个暴君,而商汤以仁德而知名于世。如果是以暴易暴,百姓为什么要支持你呢?"天下各国本来就

害怕齐国强大,现在齐国土地增加一倍又不施行仁政,那是自己在招致各国兴兵动武啊。"

这个道理很清楚,但是齐宣王依然听不进去。齐国占领了燕国,两年之后燕国人起来赶走了齐国军队。像"大旱之望云

霓"这么生动的比喻,齐宣王也不为所动,孟子又能怎么办呢?

三年之艾

原文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

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qū)鱼

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

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

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孟子·离娄篇上》

国君推行仁政,不可能短短几天就有绩效。孟子以古人治病的一种方法来作比拟。古人以艾草治病,艾草保存得越久,

则其效果越大。
孟子说:"现在想要称王天下的人,就像患了七年的病要用存放三年的艾草来医治。如果不开始积存,就终身都得不到。

如果不立志行仁,就终身忧愁受辱,以至于死亡。"

国君能否下定决心,以三年的时间来推行仁政呢?所谓仁政,其实就是为民服务。"他们想要的,替他们聚集起来;他们

厌恶的,不加在他们身上,如此而已。百姓归向仁德,就像水往下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

孟子使用比喻的功力真是高人一等,他接着说:"所以,替深水赶来鱼的,是水獭;替树丛赶来鸟雀的,是鹞鹰;替商汤、

周武王赶来百姓的,是夏桀与商纣。如果现在天下的君主有爱好仁德的,那么其他诸侯就会替他赶来百姓。即使他不想称王

天下,也是不可能的。"

我们学习任何知识与技能,都需要长期的努力,才会得到可观的成绩。立志加上恒心,天下还有什么难事呢?"三年之

艾"的启发是十分深刻的。

辑二 创造新的格言

事半功倍

原文

孟子曰:"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
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

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孟子·公孙丑篇上》

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时机、条件与方法。譬如,齐国想要称王天下,孟子认为"时机"很好,因为"仁德的君主不出现,

没有比现在等得更久的;百姓受暴政压迫的痛苦,没有比现在更严重的"。

那么,齐国的"条件"如何?孟子说:"夏、商、周三代兴盛时,土地没有超过纵横各一千里的,现在齐国就有这么大的地

方了。鸡啼狗叫互相听闻,一直达到四周的边境,齐国有这么多百姓了。土地不必再开拓,百姓不必再增加,施行仁政而称

王天下,没有人能够阻挡得住。"

至于"方法",则很简单,就是孟子一再强调的仁德。他说:"孔子说:'德政的流行,比驿站传达政令还要快。'现在这个时

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施行仁政,百姓的喜悦就像解除了倒悬的痛苦一样。所以,事情做到古人的一半,功效必定是古人

的一倍,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是如此。"

我们听到"事半功倍"一词,难免心生羨慕,希望自己在学习与处世方面都能产生这种奇效。不过,如果不仔细分辨时机与

条件,并且把握合宜的方法,很可能结果变成"事倍功半",那就得不偿失了。
绰绰有余

原文

孟子谓蚔(chí)蛙(wā)曰:"子之辞灵丘而请士师,似也,为其可以言也。今既数月矣,未可以言与?"蚔蛙谏于王而

不用,致为臣而去。齐人曰:"所以为蚔蛙则善矣;所以自为,则吾不知也。"公都子以告。曰:"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

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孟子·公孙丑篇下》

孟子向齐国大夫蚔蛙说:"你辞去灵丘县长的职位,请求担任司法官,似乎是对的,因为可以向大王进言。现在过了几个

月了,还不可以进言吗?"蚔蛙向大王进谏而不被采纳,他就辞官走了。齐国有人说:"孟子为蚔蛙考虑的倒是很好,他怎么为

自己考虑,我就不知道了。"

这种批评的意思是:蚔蛙的表现很有风骨,将会得到大家的称赞,但是,孟子在齐国担任顾问,为什么没有类似的作为

呢?

公都子是孟子的学生,他向孟子报告这番批评之后,孟子说:"我听说过:有固定官位的,无法行使职权就该离去;有进

言责任的,无法以言进谏就该离去。我既没有固定官位,也没有进言责任,那么我的行动要进要退,不是宽绰而大有余地

吗?"
孟子知道自己的身份与角色,所以不会动不动就以辞职来表达心意。他并不在乎别人主观的批评。因为别人未必了解他

的处境。他的进退,就是"绰绰有余"的。我们今天若想做到绰绰有余,必须先充实自己的条件,并且衡量所要面对的挑战。常

常自问:在某些情况下,别人显得轻松自在,我们为什么紧张万分呢?

反求诸己

原文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孟子·离娄篇上》

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孟子·公孙丑篇上》

在事与愿违的情况下,我们很容易找借口为自己辩解。孟子对此提出"反求诸己"的观点。

他说:"爱护别人,别人却不来亲近,就要反问自己仁德够不够;治理别人,别人却不上轨道,就要反问自己明智够不够;

礼貌待人,别人却没有回应,就要反问自己恭敬够不够。行为没有得到预期效果的,就要反过来要求自己,自己端正了,天

下的人就会来归附。《诗经》上说:'永远配合天命,自己求得更多的幸福。'"

这段话是针对国君而说的,但是,"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一语,则是人人可以参考的座右铭。孟子在别处也提及这句格
言。他认为,"仁德"是天所赋予的尊贵爵位,是人所拥有的安定住宅。因此,人生除了行仁,没有其他正途可走。他接着

说:"行仁的人有如比赛射箭:射箭的人端正自己的姿势再发箭;如果没有射中,不抱怨胜过自己的人,而要反过来在自己身

上寻找原因。"

我们在求学期间,如果功课不理想,不是应该反求诸己吗?我们与人相处,如果产生误会,不是应该反求诸己吗?我们

负责的工作,如果没有办成,又有什么比反求诸己更好的方法呢?

取友必端

原文

逢(páng)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公明仪曰:"宜若无罪

焉。"曰:"薄乎云尔,恶得无罪?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

矣夫!'问其仆曰:'追我者谁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仆曰:'庾公之斯,卫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

何谓也?'曰:'庾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庾公之斯至,曰:'夫

子何不为执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曰:'小人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

夫子。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废。'抽矢扣轮,去其金,发乘矢而后反。"

《孟子·离娄篇下》

逢蒙向后羿学习射箭,完全学会了后羿的技术,他想到天下只有后羿比自己强,于是谋害了后羿。孟子说:"这件事,后
羿也有过错。"为什么呢?因为后羿在选择学生时,只看能力而忽略品德。事实上,后羿自己品德有问题,所交往的朋友自然

也是同类的。

接着,孟子叙述一段故事。郑国派子濯侵犯卫国,卫国派庾公追击他。子濯说:"今天我旧病发作,不能拿弓,我活不成

了。"接着问驾车的人:"追赶我的是谁?"驾车的人回答说:"是庾公。"子濯说:"我可以活命了。"理由是:"庾公向尹公学习

射箭,尹公又向我学习射箭。尹公是个正派的人,他选择朋友一定也是正派的人。"

果然,庾公追上来,问明缘由之后说:"我向尹公学习射箭,尹公向您学习射箭,我不忍心用您传授的技术反过来伤害您。

但是,今天的事是国君交代的,我不敢不办。"说完就抽出箭来,往车轮上敲,去掉箭头之后,发射四箭就转身回去了。

正派的人"取友必端",以道义互相期许。这也合乎孔子所谓的"友直"(与正直的人交往)。因此,如果朋友的表现不理想,

我们也须自我检讨。

与人为善

原文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

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公孙丑篇上》

孟子称赞子路与禹,因为:"子路,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欢喜。禹,听到良善的言词就拜谢。"这两人的表率,形成了
两句格言,就是"闻过则喜"与"闻善则拜"。能以这种态度与人相处,自己一定会不断改善的。

接着,孟子说:"伟大的舜更是了不起,善行与别人分享,舍弃自己而追随别人,乐于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自己行善。从当

农夫、陶士、渔夫,直到成为天子,没有一项优点不是向别人学来的。吸取众人的优点来自己行善,就是偕同别人一起行善。

所以君子最高的楷模就是偕同别人一起行善。"

舜是明智而心胸开阔的人,只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就立即效法,因此不论为人与处世,都能集合众善成为完美的典型。

别人看他这么做,也会乐于坚持走在行善的路上。儒家所谓的善,是指"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因此,我在行善时,

必然会形成良性循环,促使相关的人一起行善,结果则是整体社会日益安定与和谐。

我们今天使用"与人为善"一词,意思偏向不要为难别人,近似不辨是非的好好先生。这并非孟子的原意。孟子希望我们偕

同别人一起行善,并且要择善固执。

出尔反尔

原文

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

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廩实,府库充,有司莫

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
其上,死其长矣。"

《孟子·梁惠王篇下》

今天所谓的"出尔反尔",是指一个人说话之后自己反悔了,简直是不讲信用。但是,这句成语的原意究竟如何?请看底下

这段资料。

邹国与鲁国发生冲突,邹穆公问说:"我的官吏死了三十三人,而百姓没有一个肯为长官赴死的。杀了他们吧,没有办法

杀光;不杀他们吧,又痛恨他们看着自己的长官被杀而不去救,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说:"遇到灾荒的年头,您的百姓,年老体弱的饿死在田沟山溪中,年轻力壮的逃散到四方去,大概有上千人了;

然而您的谷仓中堆满粮食,府库中装满财物,官吏却没有人向您报告,这是对上怠慢国君,对下残害百姓。曾子说过:'警惕

啊,警惕啊!你所做的事,后果会报复到你的身上。'百姓现在才有报复的机会。您不要责怪他们了。您若施行仁政,百姓就

会亲近他们的长官,并且为长官赴死了。"

由此可知,"出尔反尔"是提醒人不要做坏事,否则会有自食恶果的一天。人间并无完全公平的报应,但是言行的善恶,依

然会在自己身上产生效应,我们又怎能不谨慎呢?今日以"出尔反尔"批评人缺乏诚信,也值得我们省思。

自暴自弃

原文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孟子·离娄篇上》

依字面看来,"自暴自弃"的意思,是指一个人"残害及放弃自己"。我们以此描写一个人不知上进,自甘堕落,并且在邪路

上愈陷愈深。孟子最初使用这一词语时,意思更为深刻。

孟子说:"残害自己的人,不可能同他商议事情;放弃自己的人,不可能同他有所作为。说话诋毁礼制与义行,就叫作残

害自己;认为自己不能以仁居心、由义而行,就叫作放弃自己。"由此可知,"自暴"是指诋毁礼制与义行;"自弃"是指认为自

己做不到仁德与义行。这两点所针对的并非念书考试的成绩,或处理事务的能力,而是一个人的品德修养。

以品德修养来说,每一个人站在同样的立足点上,具备同样的条件。孟子说:"仁德,是人类安稳的住宅;义行,是人类

正当的道路。空着安稳的住宅不去住,舍弃正当的道路不去走,真是可悲啊!"

因此,在言行表现方面违背仁与义的,就是自暴自弃的人。对于这样的人,任何老师都将束手无策。化解之道,则在重

新觉悟天赋的"向善"能力,认清仁与义是人生唯一的坦途。

流连忘返

原文

孟子曰:"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

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
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

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

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

《孟子·梁惠王篇下》

孟子熟读古籍,经常引述历史故事来警惕国君。他在齐国时,看到齐宣王沉溺于物质生活的享受,就讲了一段春秋时代

齐国的事迹,亦即齐景公与贤相晏婴之间的对话。

齐景公想要仿效古代圣王,游览巡视境内的名山,就向晏子请教正确的做法。晏子首先指出,天子出巡不是为了游乐,

而是 "春天视察耕种情况,帮助不足的人;秋天视察收成情况,周济缺粮的人"。

但是,历史上也有不少暴君,就只知道自己作威作福了。他们的表现是"流连忘返,荒亡无行"。晏子说:"从上游玩到下

游,乐而忘返,叫作流;从下游玩到上游,乐而忘返,叫作连;拼命打猎不知厌倦,叫作荒;好酒贪杯不知满足,叫作亡。

先王没有流连的享乐、荒亡的行径。就看您怎么做了。"

原来当时说的名言是"流连荒亡"一词,依此而行,则国家必定陷于动乱,最后可能还会亡国。今天我们常用的语词是"流

连忘返",就是沉迷在某些娱乐或享乐中,无法自拔。工作与休闲应该交替进行,互相搭配,但是人有好逸恶劳的倾向,所以

必须时常提醒自己,不要流连忘返,否则可能浪费宝贵的时光,最后一事无成。
守望相助

原文

孟子曰:"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余夫二十五亩。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

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孟子·滕文公篇上》

滕文公在即位之前,曾经请教过孟子,得到不少启发。他即位之后,自然希望孟子提供更为具体可行的建议。

孟子认为,首先要满足百姓的需求,让他们有安定的生活,然后再接受适当的教育,促成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那么,

如何从经济上奠定国家的基础呢?他的构想是古代实施过的井田制度。

所谓井田,是指将一块九百亩的地,划分为像"井"字的九块,由八家各耕其一,再共耕中间的公田。在农业社会,这不失

为一种好办法。因为如此一来,农民不必另外缴税,而公田的收入归为国家公务之用。

不仅如此,"共一井田的各家,出入互相结伴,防盗互相帮助,有病互相照顾,那么百姓之间就会亲近和睦"。这句话所描

写的景况,确实让人羨慕。今天我们不可能退回到农业社会,但是依然可以自己设法建立"守望相助"的朋友圈子。

譬如,住家附近可以形成社区;工作场所的同事可以成为朋友;参加社会上的成长团体,通过学习知识与分享经验,组

成志同道合的小组。这些是我们人生历程中的支援力量,也是我们平安快乐的重要条件。
有为者亦若是

原文

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

夫道一而已矣。成瞷(jiàn)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

为者亦若是。'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曰:'若药

不瞑眩,厥疾不瘳(chōu)。'"

《孟子·滕文公篇上》

滕文公自知在战国时代群雄争霸的局面下,滕国能够侥幸存在就算不错了。孟子仍然对他鼓励有加,引述三段话来供他

参考。

首先,成对齐景公说:"他,是个男子;我,也是个男子,我怕他什么呢?"成是位角力高手,在遇到任何强壮的对手时,

总是以这句话为自己打气。许多运动员也有类似的激励方法。

其次,颜渊说:"舜,是什么样的人?我,是什么样的人?有所作为的人也会像他那样。"以舜为效法对象,是为了追求完

美的品德,而不是想当帝王。颜渊可以取法乎上,他在德行方面的成就也得到孔子的高度肯定。

然后,曾子的弟子公明仪说:"周文王是我的老师,周公这话难道会欺骗我吗?"意思是:周公宣称以文王为师,而天下的

有志之士都可以听从周公的话,也以文王为师,认真从事政治,为民服务。
孟子最后指出:"现在滕国的土地截长补短,将近纵横各五十里,仍然可以成为推行善政的国家。《尚书》上说:'如果药

物不能使人头晕眼花,这个病是治不好的。'"立大的志向,也须经过调适阶段,然后奋发上进。

不为与不能

原文

孟子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

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梁惠王篇上》

有些事明明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但是我却不去做,这称之为"不为"。有些事则是我无论怎么努力都做不到的,这称之

为"不能"。

孟子劝导齐宣王推行仁政,由此可以称王天下。他强调这件事对宣王而言,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宣王很想多听一些,

就请孟子详加解释。

孟子说:"用手臂夹着泰山跳过北海,对别人说:'我办不到。'这是真的不能做到。给年长的人弯腰行礼,对别人说:'我

办不到。'这就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所以,大王没有称王天下,不是属于用手臂夹着泰山跳过北海一类;大王没有称王

天下,是属于给年长的人弯腰行礼一类。尊敬自己的长辈,然后推及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子弟,然后推及爱护别人

的子弟。这样要治理天下,就像在手掌上转动东西一样。"
只要把善心推广出去,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人都会来归附的。以个人来说,在要求自

己行善方面,用功念书方面,负责尽职方面,都可以说"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既然如此,只要放手去做就对了,最后一定会

有收获的。

心悦诚服

原文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

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孟子·公孙丑篇上》

对许多拥有一技之长的人,我们都会觉得佩服。舞台上的歌星,球场上的高手,甚至是心算或围棋神童,都可以博得众

人喝彩。但是,要谈到"心悦诚服",则显然还需要其他条件。孟子最初是怎么说的呢?

他说:"凭借武力来号召行仁的是称霸,称霸必须具备大国的条件;凭借道德来努力行仁的是称王,称王不必要有大国的

条件:商汤以纵横各七十里的土地,周文王以纵横各一百里的土地,就称王了。凭借武力使人服从,别人不是真心服从,而

是力量不够;凭借道德使人服从,别人内心快乐真正顺服,像七十多位弟子顺服孔子一样。《诗经》上说:'从西到东,从南

到北,四方无不顺服。'说的就是这样的事。"

孟子特地分辨"称霸"与"称王"的不同。称霸要靠力量,即使别人表面顺从,心中却是不服的,因而随时可能爆发冲突。称
王则是凭借德行,如商汤与周文王。以孔子来说,既无权势也无财富,但是众多学生却对他"心悦诚服",这是因为他除了学识

高超之外,还能以德服人。"仁德"是人性的共同归向,无异于人生的光明大道。我们在佩服孔子时,也要记得向他学习。

手舞足蹈

原文

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

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孟子·离娄篇上》

人在快乐时,会不自觉地手舞足蹈。什么样的快乐会造成这样的效果呢?考试得了满分,升学顺利成功,结交一位好友,

谈成一笔生意,甚至在欣赏一首美妙的乐曲时,都可能让人如此。

如果请教孟子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一系列的道理。他说:"仁德的实质,是侍奉父母;义行的实质,是顺从兄长;明智

的实质,是知道这两者是人不能离开的;守礼的实质,是对这两者加以调节与文饰;音乐的实质,是由这两者得到快乐,快

乐就这样产生了;快乐一产生就抑制不住,抑制不住就会不知不觉地手舞足蹈起来。"

快乐的根本来源是仁与义;明白这两者是人不可离开的,再加以调节与文饰,就构成了智与礼。不仅如此,连音乐的性

质也是要由此得到快乐。换言之,一个不仁不义的人,即使聆听音乐也无法获得快乐。孟子所谓的快乐,显然不是指感官上
的享受,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正喜悦。

人的身与心是相联互动的,心中快乐就无法抑制,非要以身体表现出来不可,所以最后就会手舞足蹈了。我们未必体验

得到孟子所说的,但是至少可以省思自己的快乐是否与仁义有关,因为那样才是长长久久的快乐。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原文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

乎!"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

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

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孟子·梁惠王篇下》

本文标题所列的这句成语,出于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段对话。对话的起因是:孟子听说齐宣王爱好音乐,就对他深表期许。

但是,宣王却觉得尴尬,因为他"不是爱好古代圣王的音乐,只是爱好世俗流行的音乐罢了"。孟子鼓励他说:"现在的音乐与

古代的音乐是一样的。"

孟子的理由是什么?他请宣王想一想:"独自欣赏音乐的快乐,比起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宣王

说:"不如同别人一起。"孟子再问:"同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比起同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宣
王说:"不如同多数人一起。"

由此可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意思是:独自欣赏音乐的快乐,不如与众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根据此一结论,齐宣王如果真的喜欢音乐,就应该推而广之,与全国百姓一起来欣赏音乐。并且,如果考虑的是快乐,

那么就应该与全国百姓一起分享所有的快乐。如果做到这一点,那不是与民偕乐与爱民如己吗?如此一来,治理国家有何困

难?进而称王天下,也没有什么阻碍了。

我们平常未必想到政治问题,但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语,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体验得到。

兼善天下

原文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

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篇上》

孟子周游列国,原本是想以他的学问、德行与才干,得到国君的赏识,进而可以为百姓服务。可惜当时的国君所要的是

富国强兵,对孟子的仁政理想既没有太大的兴趣,也不想真正去实践。

既然如此,孟子不是怀才不遇、有志未伸,既委屈又无奈吗?事实上,他照样保持悠然自得的态度。他的观点是:"崇尚

品德、爱好义行,就可以悠然自得了。所以,士人穷困时不放弃义行,显达时不背离正道。穷困时不放弃义行,所以士人能
保住自己的操守;显达时不背离正道,所以百姓不会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恩泽广施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己立身于

世。穷困时,努力使自己趋于完美;显达时,就使天下人一起走向完美。"

这段话可谓掷地有声,把知识分子的抱负与风骨,完全彰显出来了。在此,"独善其身",并不是与世隔绝,而是努力做好

修身的工作,尽好人伦的责任,包括敦亲睦邻与守望相助等。至于"兼善天下",则是依自己的角色与职责,为百姓谋福祉,而

其目的是"善",就是与众人一起走在人生的正途上。若想将来兼善天下,现在就要努力独善其身,使自己趋于完美。

辑三 充实基本学识

爱好勇敢

原文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

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

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

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孟子·梁惠王篇下》
齐宣王聆听孟子谈论古代帝王的事迹之后,不免心生向往,但是他很清楚自己的缺点。他说:"这番话太伟大了!不过,

我有个毛病,就是爱好勇敢。"

孟子随即引经据典,期许他要化小勇为大勇。孟子说:"希望大王不要爱好小勇。手按剑柄、怒目而视,说:'他怎么敢抵

挡我!'这是平凡人的勇敢,只能对付一个人。希望大王扩而大之,《诗经》上说:'文王勃然大怒,于是整顿军队,阻止侵略

莒国的敌人,以增强周朝的福佑,并以此报答天下人的期望。'这是文王的勇敢。文王一发怒就安定了天下的百姓。"

他接着说:"《书经》上说:'天降生万民,为万民立了君主也立了师傅,要他们协助上帝来爱护百姓。因此,四方百姓有

罪的与无罪的,都由我来负责,天下谁敢超越他的本分?'有一个人在天下横行,武王觉得可耻。这就是武王的勇敢。武王也

是一发怒就安定了天下的百姓。"

结论则是:"如果大王也是一发怒就安定了天下的百姓,那么百姓还只怕大王不爱好勇敢呢。"由此可知,小勇是逞强好斗,

出于意气冲动;大勇则是主持正义,为了照顾百姓。我们虽是平凡百姓,也须避免小勇的表现。

爱好财物

原文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对曰:"昔者公刘好货,《诗》云:'乃积乃仓,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思戢用光;弓矢斯

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孟子·梁惠王篇下》
孟子描述周文王如何照顾百姓,让他们衣食无缺之后,齐宣王不禁赞叹:"这番话说得好啊!"孟子说:"大王如果觉得好,

那么为什么不实行呢?"宣王说:"我有个毛病,就是爱好财物。"原来他担心在照顾百姓时,自己的财物将有所损失。

孟子的回答是:"从前公刘爱好财物,《诗经》上说:'粮食屯积在仓库,包裹干粮装橐囊,安定百姓显声威。把箭张在弓

弦上,干戈刀斧都齐备,这才出发向前行。'因此,留守的人有屯积的仓库,出行的人有满载的干粮,然后才可以出发远行。

大王如果爱好财物,与百姓共同享用,要称王天下有什么困难呢?"

孟子引述的人物是公刘,他是后稷的后代,也是周朝创业的始祖。由《诗经》可知,公刘拥有丰富的资源,但是他的目

的并非一人独自享受,而是与百姓一起使用。这是取之于民,并且用之于民。能做到这一点,百姓就唯恐大王不爱好财物了。

反之,如果大王一人有钱而百姓穷困,那么好景一定维持不了多久。

我们在爱好财物与广结善缘之间,也可以参考孟子的说法,谨慎作个选择。

爱好美色

原文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

得。"

《论语·季氏篇》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对曰:"昔者太王好色,爱厥妃。《诗》云:'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孟子·梁惠王篇下》

孔子曾经提醒人们,要警惕三件事,就是:"年轻时,血气还未稳定,应该戒惕的是好色;到了壮年,血气正当旺盛,应

该戒惕的是好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应该戒惕的是贪求。"

孔子当时谈到"戒色、戒斗、戒得",所要戒的三样毛病,在齐宣王身上居然一并存在,也就是所谓的"好色、好勇、好货"。

由此可知,如果缺乏修养,人的毛病将会层出不穷。但是,即使如此,孟子还是有办法鼓励宣王不要泄气。

宣王说:"我有个毛病,就是爱好美色。"孟子说:"从前太王爱好美色,宠爱他的妃子。《诗经》上说:'古公亶父,清晨

骑马奔驰,沿着西边河岸,到了岐山脚下,于是姜氏女子,一起来此居住。'在那个时候,没有不嫁而抱怨的女子,也没有不

娶而单身的男子。大王如果爱好美色,与百姓共同分享,要称王天下有什么困难呢?"

太王又名古公亶父,是周文王的祖父。他宠爱自己的妻子,同时也让天下人各自获得自己所爱的对象,在感情上得到安

顿,组成家庭,形成安定的社会。面对自己的任何欲望,只要化解自私的念头,让别人也都有机会满足同样的欲望,那么天

下还会有什么动乱呢?

未雨绸缪

原文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诗》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dù),绸缪(mú)牖(yǒu)户。

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

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

也。"

《孟子·公孙丑篇上》

面对任何挑战,只要预先作好准备,就有更大的胜算。战国时代,大国想尽办法要并吞小国,那么小国如何自处呢?孟

子借用《诗经》描写鸱鸮的一段话来引申其中的道理。

《诗经》上说:"趁着天空没起云没下雨,剥取桑树根的皮,窗门都要缠绕好。今后底下那些人,有谁还敢欺侮我?"鸱鸮

这种鸟的表现是如此,但是它是否想到"不让别人欺侮",则是另一回事,因为这显然是诗人借事为喻,用来提醒人们早作准备。

孟子提供两种选择。一是:国家太平无事,趁这个时候修明政治法典,崇尚道德、尊重士人,使贤良的人有官位,能干

的人有职务。那么,即使大国也一定会畏惧它了。二是:如果国家太平无事,就趁这个时候追求享乐、怠惰游玩,这是自己

寻求灾祸。灾祸与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

孟子最后引述《书经》的一句话,就是:"天降下的灾祸,还有办法躲开;自己造的灾祸,就没有活路了。"换言之,我们

的言行要谨慎,不但不可"自作孽",并且还要"未雨绸缪"。随时想到这两点,人生之路就会越走越顺利了。
忧心悄悄

原文

貉稽曰:"稽大不理于口。"孟子曰:"无伤也。士憎兹多口。《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孔子也。'肆不殄厥愠,

亦不陨厥问。'文王也。"

《孟子·尽心篇下》

我们与人相处,经常会出现困难,那是因为大家观念不同,各有主张,于是批评之声此起彼落。孟子怎么看待这样的事

呢?

貉稽说:"我被别人说了很多坏话。"孟子对他说:"没有关系。士人总会受到别人的任意批评。《诗经》上说:'内心忧愁

不已,讨厌那群小人。'说的就是孔子。《诗经》上又说:'不消除别人的怨恨,也不损害自己的声名。'说的就是周文王。"

在孔子心目中,小人是指没有立志、不知上进的人,他们看到孔子到处奔走呼号,免不了加以批评。孔子内心所忧愁的

倒不是自己受到误解与委屈,而是感叹这些小人浪费了大好人生。

至于周文王,则是采取尊重而不辩解的做法,不会想尽办法去消除别人的怨恨。我们不可能求得每一个人的赞同与支持,

只能尽其在我,但求问心无愧。同时,周文王也不损害自己的声名,就是按照既定计划继续从事应尽的职责。对于别人的批

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因为重要的是自己能否日进于德,连孔子与周文王都受到批评,何况是我们一般人呢?
殷鉴不远

原文

孟子曰:"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

矣。'暴其民甚,则身弒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诗》云:'殷鉴不远,在夏

后之世。'此之谓也。"

《孟子·离娄篇上》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人类从历史上只学到一个教训,那就是人类从历史上没有学到任何教训。"这句话听起来充满反讽

的意味,但是又可以找到无数的例证。我国古代在提醒人不要重蹈前人的覆辙时,会说"殷鉴不远"。

孟子期许政治领袖要效法尧与舜,因为这是唯一的正途。他说:"不以舜侍奉尧的方式去侍奉君主,就是不敬重他的君主;

不以尧治理百姓的方式去治理百姓,就是伤害他的百姓。孔子说:'道路只有两条,行仁与不行仁罢了。'虐待百姓太严重,就

会自身被杀,国家灭亡;即使不太严重,也会自身危险,国家削弱,死后谥号叫作'幽'、'厉',即使他有孝顺的子孙,一百代

也无法更改。《诗经》上说:'殷朝的镜子不在远处,就是前代的夏朝。'说的正是这种情况。"

殷(商)朝以夏朝为借鉴,但是到了纣王还是亡国了;周朝以商朝为借鉴,到了西周末期依然出现了厉王与幽王,虽然

没有立即亡国,天下也从此陷入数百年的纷争,最后还是灭亡了。我们处于资讯时代,每天都听说各种善恶报应的事件,心

中怎能不警惕呢?如果一定要自己受到教训才知道谨言慎行,不是太不聪明了吗?
播恶于众

原文

孟子曰:"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

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

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泄泄,犹沓(tà)沓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

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孟子·离娄篇上》

我们对政治领袖的道德要求,会有较高的标准,主要的原因是:他们高居庙堂之上,所言所行都有示范作用。一位政治

人物的错误言行,将会抵消许多老师的认真教学,也将使许多父母感觉痛心。

孟子说:"只有行仁的人应该居于高位。不行仁的人居于高位,就会把他的邪恶传播给大众。在上的不用正道来衡量事理,

在下的不用法度来约束自己,朝廷不相信正道,官吏不相信制度;有官位的违反义行,一般百姓违反刑律,国家如此还能存

在,那是侥幸啊!"

他接着说:"在上的不守礼仪,在下的没有教育,作恶的百姓越来越多,国家的灭亡也就快了。《诗经》上说:'天正在颠

覆王朝,不要再喋喋不休。'喋喋不休就是放肆随便。侍奉君主不讲义,行动进退不合礼,张口就诋毁先王的制度,这就是放

肆随便。"
时代有古今之异,制度有封建与民主之别,但是做人处世的原则仍然是一样的。我们应该守法而重礼,各尽其职而不可

放肆随便。如果身居高位,就要特别注意言行举止,以行仁为目标。我们在学生阶段没有学会这些道理,将来又怎么可能努

力实践呢?

心意最重要

原文

孟子居邹,季任为任处守,以币交,受之而不报。处于平陆,储子为相,以币交,受之而不报。他日,由邹之任,见季

子;由平陆之齐,不见储子。屋庐子喜曰:"连得间矣。"问曰:"夫子之任,见季子;之齐,不见储子,为其为相

与?"曰:"非也;《书》曰:'享多仪,仪不及物曰不享,惟不役志于享。'为其不成享也。"屋庐子悦。或问之。屋庐子

曰:"季子不得之邹,储子得之平陆。"

《孟子·告子篇下》

孟子住在邹国的时候,季任代理任国国政,送礼物来结交孟子,孟子收了礼物而没有回谢。孟子住在平陆的时候,储子

位居齐国相国,送礼物来结交孟子,孟子收了礼物而没有回谢。后来,孟子从邹国到了任国,前去拜访季子;从平陆到了齐

国,却不去拜访储子。

学生屋庐子高兴地说:"我发现先生的差错了。"就请教说:"先生去任国时,拜访了季子;去齐国时,却沒有拜访储子,
是因为储子只是位居相国吗?"

孟子说:"不是的。《尚书》上说:'进献礼品以礼节为重,礼节如果配不上礼品,就叫作没有进献,因为心意不在进献

上。'这是因为他没有完成那进献的缘故啊。"屋庐子听了很满意。有人问他这件事,他说:"季子代理国政,不能亲自去邹国;

储子担任相国,可以亲自去平陆。"

以上这个故事,乍听之下好像在计较一些细节,好像孟子很在乎别人对他是否礼数周到。而事实上,谈到礼仪,一定要

以心意为重,亦即我们常说的"礼轻情意重"。如果只是行礼如仪,重形式而轻心意,就变成本末倒置了。孟子所在乎的是人的

心意。

赵孟之所贵

原文

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

《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

《孟子·告子篇上》

赵孟是指春秋时代晋国的正卿赵盾(以孟为其字),他的子孙也都称为赵孟,是握有大权者的代号。孟子借其事迹,谈

到人应该重视的,其实是仁德。

他说:"想要尊贵,这是大家共同的心愿。每个人自己都有可尊贵的东西,只是不去思考罢了。别人所给予的尊贵,不是
真正的尊贵。赵孟让一个人变得尊贵,赵孟同样可以使他沦于卑贱。《诗经》上说:'既有美酒使我陶醉,又有美德使我满

足。'这是说,对仁德与义行感到满足,也就不羨慕别人的肥肉细米了;美好的名声与广泛的赞誉加在自己身上,也就不羨慕

别人的锦绣衣裳了。"

这段话中,最令人振奋的是"人人有贵于己者"一语。由外而来的尊荣,不但有消有长,也可能最后沦为耻辱,甚至带来不

可预测的灾祸。但是,由内而发的仁德与义行,则是可大可久的尊荣。

仁与义为什么会带来"令闻广誉"呢?因为每个人在正常而自然的情况下,都会向往仁与义,并且对这些德行推崇备至。因

为人性是向善的,所以人们看到择善固执的表现,就会起而效法。孟子对人性的见解,值得我们深入加以理解。

孟子谈诗

原文

公孙丑问曰:"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诗也。'"孟子曰:"何以言之?"曰:"怨。"曰:"固哉,高叟之为诗也!有人于

此,越人关弓而射之,则己谈笑而道之;无他,疏之也。其兄关弓而射之,则己垂涕泣而道之;无他,戚之也。《小弁》之

怨,亲亲也。亲亲,仁也。固矣夫,高叟之为诗也!"曰:"《凯风》何以不怨?"曰:"《凯风》,亲之过小者也;《小弁》,

亲之过大者也。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孔子曰:'舜

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孟子·告子篇下》
公孙丑请教说:"高子说:'《小弁》是小人所作的诗。'是吗?"孟子说:"为什么这样说?"公孙丑说:"因为其中有怨

恨。"

孟子说:"高老先生对诗的评论太拘泥了!这里有个人,如果是越国人拉开弓去射他,事后他可以有说有笑地讲述这件事;

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与越国人关系疏远。如果是他哥哥拉开弓去射他,事后他就会哭哭啼啼地讲述这件事;没有别的原因,

只因为与哥哥关系亲近。《小弁》的怨恨,出于爱护亲人;爱护亲人,就合乎仁德。高老先生对诗的评论太拘泥了!"

孟子继续发挥他的观点:"父母过错大而子女不怨恨,这是更加疏远父母;父母过错小而子女怨恨,这是一点都不能受刺

激。更加疏远父母,是不孝;不能受父母一点刺激,也是不孝。孔子说:'舜是最孝顺的人,五十岁了还在思慕父母。'"

有期待,才会有抱怨;关系越亲近,所造成的情感反应也越强烈。《诗经》以抒发真情为其原则,因此在阅读《诗经》

时,要保持真诚的心态,体验其中深刻的情绪表现,这就是所谓的"赤子之心"啊!

尽信书不如无书

原文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

血之流杵也?"

《孟子·尽心篇下》
本文标题是一句常用的成语,意思是:我们如果完全相信书中所描述的,那还不如无书可念更好。这种说法的用意,是

要鼓励我们除了念书,不可忽略个人的亲身经验,尤其不能以为书本所说的就垄断了一切真理。

不过,孟子当初所谓的"书",是指记载古代资料的《书经》(或《尚书》)而言。他说:"完全相信《尚书》所说的,还

不如没有《尚书》这本书。我对于《武成》一篇,只取其中两三编竹简罢了。行仁者在天下没有敌手。以最有仁德的周武王

去讨伐最无仁德的商纣,怎么会使血流得把舂米的木棍都漂浮起来了呢?"

"血之流杵",当然是令人惊骇的可怕场面,表示战争非常惨烈,杀害的人不可胜数。但是,《武成》所描述的是武王伐纣

的故事,又怎么可能会是这种情况呢?有些学者认为,大概是商纣的士兵倒戈而自相残杀,或者是有些小国誓死力挺商纣以

致死伤惨重。

但是,孟子却宁可认为《武成》的记载未必符合实情。事实上,历史记录不可能做到全面客观或巨细靡遗。因此,我们

在阅读时,也须保持开放的心态,经由慎思明辨再接受书中所述,这样才能真正学到东西。

辑四 展现核心思想

人性与善

原文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

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

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孟子·公孙丑篇上》

在谈论人性问题时,孟子以"性善论"知名于世。他所谓的性善,究竟是什么意思?是说善属于人的本质,所以人生下来就

是善的?还是说人有行善的可能性,并且应该行善?

主张前者的,称为"本善论",但是如此一来就须解释为什么人会行恶?主张后者的,称为"向善论",但是依然要说明人的

恶行问题。孟子的立场是什么?在进行深入探讨之前,首先要厘清他对"心之四端"的看法。

他说:"每个人都有不忍别人受苦的心。"他的证明方式是采用一个假设状况,让人去想像。他接着说:"现在有人忽然看

到一个孩童快要掉到水井里,都会出现惊恐怜悯的心;不是想借此和孩童的父母攀结交情,不是想借此在乡里朋友中博取名

声,也不是因为讨厌听到孩童的哭叫声才如此的。"

我们暂且在此停下思考,问问自己有无类似的体验。在没有任何动机的情况下,我们"忽然看到"别人可能遭遇灾难,确实

会不忍心。但是,这样的心是善呢?还是善的出发点?有这样的心就够了呢?还是需要由此推扩及实践,然后才可称之为善?

关于这些问题,必须继续请教孟子。
心之四端

原文

孟子曰:"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

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

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 孟子·公孙丑篇上》

孟子谈到每个人都有不忍别人受苦的心,并且举了"孺子将入于井"的虚拟状况之后,接着引申一段说法。

他说:"由此看来,没有怜悯心的,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的,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的,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的,不是

人。"这四种心所描写的,是人的本来状况,就好像与生俱来的能力似的。

要具体实践这些能力,才可算是行善,所以孟子特别称之为"端"。他说:"怜悯心是仁德的开端,羞耻心是义行的开端,

谦让心是守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明智的开端。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样。有这四种开端却说自己不能行善,是伤

害自己的人;说他的君主不能行善,是伤害君主的人。"由此可见,人可能行善并且应该行善,但是人并不是本善的。

结论则是:"所有具备这四种开端的人,如果知道要去扩大充实它们,就会像柴火刚刚燃烧,泉水刚刚涌出。假使能扩充

它们,足以保住天下;假使不能扩充它们,连侍奉父母都做不到。"这些话说得很清楚,由此可知,孟子认为人的善行来自心
的四端,亦即行善的力量是由内而发的,若不扩充实践之,则无善可言。因此,他的观点应该是:人性向善。

顺逆人性

原文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

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孟子·告子篇上》

关于人性问题,孟子与告子曾经有过几次精彩的论辩,值得我们仔细研究。

告子的质疑是:"人性就像杞柳,义行就像杯盘;以人性去做仁德义行,就像以杞柳去做成杯盘。"

孟子回应说:"你能顺着杞柳的本性去做成杯盘呢?还是要伤害它的本性去做成杯盘?如果要伤害杞柳的本性去做成杯盘,

那么也要伤害人性去做到仁德义行吗?带领天下人去毁损仁德义行的,一定是你这种说法啊!"

告子所用的比喻是杞柳。杞柳枝条柔韧,可以编成杯盘之形,再以漆加工制成可用的杯盘。孟子的诘问关键是"顺"这个字。

如果是顺着杞柳之性而制成杯盘,那么也不妨说我们是顺着人性而做到仁义。但是,告子的比喻显然侧重于"戕贼",或至

少是靠外力来勉强。那么,仁义也是由于戕贼人性而做到的。既然如此,又何必倡导仁义呢?

我们行善,是顺着人性的趋向,还是违逆甚至伤害人性的趋向?孟子的立场很明确,是顺而非逆。告子的比喻,是把人
性看成杞柳,根本没有内在的力量或四端可言。这种比喻无法显示人性与善之间的深刻关联。

水向下流

原文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

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

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孟子·告子篇上》

告子提出他的主张:"人性就像湍急的水,在东边开个缺口就向东流,在西边开个缺口就向西流。人性没有善与不善的区

分,就像水没有向东与向西的区分。"他所强调的是:善恶全靠后天环境的影响,与人性并无内在关联。

孟子的回应是:"水确实没有向东与向西的区分,难道也没有向上与向下的区分吗?人性对于善,就像水对于向下流。人

性没有不善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现在,用手泼水让它飞溅起来,也可以高过人的额头;阻挡住水让它倒流,可以引上高

山。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这是形势造成的。人,可以让他去做不善的事,这时他人性的状况也是像这样的。"

顺着人性,可以行善也应该行善;正如顺着水性,可以向下也应该向下流。这个比喻清楚肯定了人性是向善的。然后,

人去做不善的事,主要是"势"造成的,亦即受到外在条件的影响。因此,政治与教育的设计,是要设法使人类社会保持正常状

态,以便向善的人性不会受到扭曲与误导。
孟子以"水向下流"的自然趋势,来比拟人性向善的自发要求,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食色问题

原文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曰:"彼长而我长之,

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

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

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

炙亦有外与?"

《孟子·告子篇上》

告子认为:"食色,性也。"意思是:食欲与性欲是人的本性。这种说法其实是个常识,彰显了一切生物共有的特色,人类

当然也不例外。《礼记·礼运》上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我们不必否认食与色是人的生理需求。

但是,既然谈论人性,就须找出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所在。孟子因而指出人有四端之心,可以由此实践"仁、义、礼、

智"这四种善。告子提出新的质疑,就是"仁内义外":"仁德是发自内在的,义行是外因引起的。"譬如,"是我的弟弟,我就爱

他;是秦国人的弟弟,我就不爱他,可见这是由我决定的,所以说仁德是发自内在的。尊敬楚国人中的长者,也尊敬我自己

的长者,可见这是由长者的关系来决定的,所以说义行是外因引起的"。
孟子回应说:"爱吃秦国人做的烧肉,与爱吃自己做的烧肉,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其他事物也有这种情况,那么,爱吃烧

肉也是外因引起的吗?"孟子提醒告子,别忘了食欲是生来就有的,而烧肉只是外在的机缘而已。换言之,仁德与义行都是由

内而发的,具体运作当然要配合外在条件,也就是说:仁与义都是发自内在的。

求则得之

原文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

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

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

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

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

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

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孟子·告子篇上》

公都子是孟子的学生,他听过三种与孟子不同的说法,一并提出来请教。
他指出:"告子说:'人性没有善,也没有不善。'有人说:'人性可以变得善,也可以变得不善,所以,周文王、周武王统

治天下,百姓就喜欢善行;周幽王、周厉王统治天下,百姓就喜欢暴行。'还有人说:'有些人生性是善的,有些人生性是不善

的;所以,以尧为君主,却有像(舜的异母弟)这样的百姓;以瞽瞍为父亲,却有舜这样的儿子;以商纣为侄儿,并且以他

为君主,却有微子启、王子比干这样的贤人。'现在您说'性善',那么,这些说法都错了吗?"

孟子说:"顺着人性的真实状态,就可以做到善,这便是我所谓的性善。至于有人作出不善的事,那不是天生资质的过

错。"问题出在"没有去省思"。因此,"'寻求就会获得它们(善行),放弃就会失去它们'"。人与人相比,有相差一倍、五倍甚

至无数倍的,就是因为差的人不能充分实现天生资质啊。

由此可知,孟子所谓的性善,是指人要顺着天生的要求去做,否则依然会陷于邪恶之中。

圣人与我

原文

◆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今夫麰(改为麦+牟)麦,

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

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

《孟子·告子篇上》

◆孟子曰:"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
犹刍豢之悦我口。"

《孟子·告子篇上》

孟子根据社会现象,承认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会受到环境影响,但是他还要进一步指出:圣人与我们一般人是同类的,

有共同的行善能力。

他说:"丰年时,青少年大多懒惰;荒年时,青少年大多凶暴,这不是天生资质有如此的不同,而是由于环境深深影响心

思的缘故。"人的心思受到外在条件的左右,但并未受其决定,所以只能说是"多赖"与"多暴",而不能说全部如何。

接着,他说:"凡是同类的东西,全都是相似的,为什么一说到人,偏偏要怀疑这一点呢?圣人也是我们的同类。"圣人原

先也是凡人,但是何以优于凡人呢?孟子说:"说到心,就偏偏没有共同肯定的东西吗?心所共同肯定的是什么?是道理与义

行。圣人最先觉悟了人心共同的肯定。"

圣人有此觉悟,然后一生致力于实践道理与义行,如此才能成就为圣人。孟子说:"道理与义行使我的心觉得愉悦,正如

美味的料理使我的口觉得愉悦一样。"我们随时存思"理义",就会降低外在条件所起的作用,也将会日益接近圣人的境界了。

牛山之木

原文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蘗(上下

结构:辟+木)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
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

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

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

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

《孟子·告子篇上》

孟子谈论人性时,提出一个生动的比喻,就是"牛山之木"。他说:"牛山的树木曾经很茂盛,由于它邻近都城郊外,常有

人用刀斧砍伐,还能保持茂盛吗?当然,它黄昏晚间在生长着,雨水露珠在滋润着,不是没有嫩芽新枝发出来,但紧跟着就

放羊牧牛,最后就成为现在光秃秃的样子了。人们看见那光秃秃的样子,就以为它不曾长过成材的大树,这难道是山的本性

吗?"

这个比喻所指涉的是:我们看到一个人做坏事,难道这是出于他的本性吗?显然不是。但是他对自己的良心所发出的要

求,却"旦旦而伐之",天天去砍伐它,再反复地予以压制,结果"他就距离禽兽不远了"。

孟子继续说:"人们见他像个禽兽,就以为他不曾具有人的资质,这难道是人的真实状态吗?因此,如果得到滋养,没有

东西不生长;如果失去滋养,没有东西不消亡。孔子说:'抓住它,就存在;放开它,就消失;出去进来没有定时,没人知道

它的走向。'大概说的就是人心吧?"由此可知,人性不是本善,而是向善,并且向善的关键在于心。要随时体察心的要求,努

力实践仁德与义行,自然会展现美好的德行,就像牛山恢复应有的茂盛。
观其眸子

原文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

子,人焉廋哉?"

《孟子·离娄篇上》

孟子说:"观察一个人,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了。眼睛不能遮掩他的邪恶。心思正直,眼睛就明亮;心思不正直,

眼睛就浊暗。听他说话,同时观察他的眼睛,这个人的善恶还能隐藏到哪里去呢?"

西方有一句谚语,说"眼睛是灵魂之窗",意思是眼睛会显示内心的状态。孟子的说法与此类似,并且更为具体,就是要以

眼睛的明亮与浊暗,来代表心思的正直与否。这种说法的难题是:也许有人患了病(如黄疸病),以致眼睛昏黄,那么他不

是很冤枉吗?

当然,孟子所说的是在正常情况下的观察。他的根据可以称为"身心合一论",譬如,内心快乐,脸上就会微笑,接着可能

手舞足蹈起来;反之,如果身体受到伤害,内心就会恐惧畏缩,甚至造成心理疾病。

不过,身心合一并不表示两者平等或平行,而是以心为其枢纽,扮演主导角色,负责发号施令。如果忽略这一点,而让

身体自行运作,就有可能陷于欲望与冲动的困境中。孟子认为在观察眼睛时,还须"听其言也",因为言为心声。言谈加上眼睛,
一个人的善恶就真的无所遁形了。孟子的说法在今日依然有效。

人禽之辨

原文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孟子·离娄篇下》

人与动物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探讨这个问题,称为"人禽之辨",孟子的说法具有代表性。

他说:"人与禽兽不同的地方,只有很少一点点,一般人丟弃了它,君子保存了它。舜了解事物的常态,明辨人伦的道理,

因此顺着仁与义的要求去行动,而不是刻意要去实践仁与义。"

这段话虽然扼要,但是含意深刻。首先,人与动物的差异很少,并且这很少的一点差异,是可以保存也可以丟弃的。其

次,我们不禁要想:一般人若是丟弃了它,不是变得与禽兽没有两样了吗?那么,他们还有可能"再度恢复"这种差异吗?答案

应该是肯定的,否则孟子何必多谈教育呢?要明白这种主张,必须肯定人性是动态的力量,而不是某种固定的本质。

是力量,所以可以再度恢复;是本质,则一旦丟弃就无法复原了。依力量论人性,再由舜对仁义的态度来看,可知人性

是向善的。舜是顺着仁义的要求去行动,而不是刻意去实践仁义,因为舜觉悟了人性内在就有行善的动力,因此,要做人就

要做好人;忽略这一点,就有可能使人与动物之间的差异变得模糊了。
效法尧舜

原文

储子曰:"王使人(jiàn)夫子,果有以异于人乎?"孟子曰:"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

《孟子·离娄篇下》

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

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曰:"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于门。"曰:"夫道

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

《孟子·告子篇下》

孟子谈到政治时,期许国君效法尧与舜,就是要推行仁政,与民偕乐。事实上,若以尧与舜作为圣人的代表,每一个人

都可以达成这样的理想。

孟子的言行显然使人刮目相看,以下一段资料可以为证。储子说:"齐王派人来窥探先生,是不是真有与别人不同的地

方?"孟子说:"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呢?尧、舜也与一般人一样啊。"由此可知,孟子相信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

后来,曹交当面请教孟子:"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有这样的说法吗?"孟子说:"有的。"曹交缺乏信心,孟子告诉

他:"尧、舜的正途,不过是孝与悌而已。你穿上尧所穿的衣服,说尧所说的话,做尧所做的事,这样就成为尧了。"

孟子进一步指出:"人生正途就像大马路一样,怎么会难懂呢?只怕人们不去寻找而已。你回去自己寻找,老师多得很
呢。"只要仔细观察,身边处处可见善行,并且如果用心反省,更可以把握由内而发的动力与方向。尧与舜就是如此成为圣贤

的。我们在学习他们时,不可忘记自己内在就有成为圣贤的可能性。

全书选载完毕,更多精彩,请见原书。呼吁购买正版。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