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0

《论语》

《孔子论“仁”》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急
剧的变化,历史由分立走向统
一。随着这变化,产生了各种
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
等。
百家争鸣
他们热烈争辩,著书立说,
阐述各自思想和政治主张。
这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
称为百家争鸣。
《汉书  艺文志》先秦九流十家
流派 代表

儒家 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 老子、庄子
墨家 墨翟(子)
法家 商鞅、韩非子
阴阳家 邹衍
名家 惠施、公孙龙
纵横家 苏秦、张仪
杂家 吕不韦《吕氏春秋》
农家 许行
小说家 宋鉼、虞初
百家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
( 1 )道:老子、庄子
( 2 )儒:孔子、孟子、荀子
( 3 )墨:墨子
( 4 )法:商鞅、韩非子
孔子生平(前 551 ~ 前
名丘,字
•479 ) 仲尼
• 春秋时期鲁国人
• 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 儒家学派创始人
• 著名弟子有 72 人
• 后人尊称“至圣先师”
万世师表——古代大教育家
1 .创办私学
2 .教育思想
(1). 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
(2). 教育目的 “ 成人”“君子”
(3). 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言传身教
(4). 教学内容 六经 六艺:诗书礼乐数术
3 .教育成就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
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
二人—《史记 · 孔子世家》
教学方法独特:不但教学生读书,还搞素质教
育,驾车射箭,音乐体育他全都教,还经常组
织论坛,请弟子们灌水(畅所欲言);闲暇的
时候他还带着学生去郊游,又是吹风又是游泳,
何其快乐。
《论 语》属语录体散 文,是
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关
于孔子言行的书籍,共 2 0篇 。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
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
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
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
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
治天下”。
•四书:四书指《大学》、《中庸》、《论
语》、《孟子》四种儒家经典。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
“ 仁”的最简单表述就是“爱人”,即
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
20 世纪末叶, 75 位诺贝尔奖得主在
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 21 世
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 2500 年前去汲
取孔子的智慧。”
今天,孔子“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的名言已悬挂在联
合国大厅里,成为国与国之
间交往的准则。
孔子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
既是古代的,又是现代的。

让我们了解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

仁”。
——“
生平

孔子的学说以“仁”为
核心,以“礼”为手段。
“仁”首先指示一种情感,
即“爱人”。
生平

首先从父子、兄弟间的亲
情出发,由此推己及人,
即所谓“忠恕之道”,
从而达到人与人之间的普
遍和谐。
生平

孔子认为实现了仁,也就完成
了完满的自我人生。

他的思想经过孟子和其他儒家
弟子的发扬光大后,成为中国
传统社会的思想。
生平

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奉为
“至圣先师”,在中国乃至世
界都是一位深有影响力的人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因其在人类
文明史上的不朽贡献,把他列为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哥白尼、牛顿、达尔文、培
根、阿奎那【神学家】、伏
尔泰、康德。
默写:
(一)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二)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
动。
(四)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翻译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 · 述而》第 30 章

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
吗?只要我内心想达到仁,
那么仁就自然来了。
至高境界 ~
• 孔子强调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为仁
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
• 人在现实生活中失去了“仁心”,那是因
为“心”被私欲和利益所占据了。
• 孟子:“性善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颜渊请教怎样做才是“仁”。孔子
说:“克制自己(约束自己),一
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使自己的
言语行动都符合礼的要求),这就
是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人都将
称赞你是个仁人。修养仁德全
靠自己,难道还要靠别人
吗?”
欲望与基本要求

• 赖以生存,缺一不可
抑?

• 过分而不一定必须的想法
颜渊是何许人也?
颜回,字子渊,又称颜子、
颜渊。曾改其字为子泉。
春秋鲁国人。孔子七十二
门徒之首,被视作孔子最
得意的弟子,位居孔门第
一位。
孔子的学生中,问仁的不少。但孔子每次
回答都不一样,因为要因材施教。
颜渊(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他
几乎没有缺点,算得上是最出色的弟子。
一次,孔子抓住颜回的饮食起居问题,发
挥一通,认为颜回太高尚,别人都不可能
做到的事,他能做到,值得学习。 他说: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
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
回也!
克己复礼:

孔子对仁的定义是:
用礼来规定仁,以礼而行就是仁的
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
以仁来维护。
礼是什么?
• 《周礼》是儒家经典。世传为周公所著,是古代华夏民
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
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成为儒
家的大典之一。
• 《周礼》中记载先秦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风俗、礼法诸制,多有史料可采,所涉及之内容极
为丰富,无所不包,堪称为中国文化史之宝库。
颜渊曰:“请问其目。”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具体做
法。”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警句】

孔子说:“不符合礼的不要看,不符
合礼的不要听,不符合礼的不要说,
不符合礼的不要做。”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说:“我虽然
不够聪明,请让我
照着您的这些话去
做吧。”
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
紧密结合。
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
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
思想的核心内容。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
言,非礼勿动:如何在现实生
活中具体实现。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
乎?”

子贡说:“假如有一个人,他能
够给老百姓很多恩惠又能周济
众人,这个人怎么样呢?可以
说他是仁人吗?”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孔子说:“那何止是仁人,
简直是圣人啊!就连尧帝、
舜帝他们也还难以做到。”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警句】

所谓仁人,就是自己要自强,
同时也使得别人能自强;自
己要过得好,同时也使别人
过得好。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 · 雍也》第 30 章

凡事能够推己及人,将心比
心(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
人的心意),这就是实践仁
道的方法了。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实行“仁”的重要原则。
“仁”,就是自己想要做什么,便
帮助别人也能做到。凡事就是要从
自身做起,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仁的对象是个体,而圣的对象
则是天下。人的推己及人,推
远了,那就是圣了。仁是通向
圣的一个必经阶段。
那么,什么是仁?

勇敢 同情 谨慎
谦虚
正直

诚信 耐挫
忍让

自尊 友善 自律
中心思想:

主要阐述了孔子“仁”的中心思想,并强调
仁是人天生的本性,而行仁全靠自身的努力,
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此外,孔子主张“克
己复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
人”、“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练习
1 .第一个“仁”是孔子理想中,人的
道德修养所达到的最高境界的仁;
第二个“仁”与前者相同;
第三个“仁”,是指仁进入了内心,让
人能开始朝着“仁”去努力,这是仁的
行为与方向。
本章强调:一个人“行不行仁”,
不在于“能不能”,而在于他本身
“要不要”去做。
2 .略(学习难免枯燥,我们常要抑制自己好玩的心,
专心致志的钻研;不沉迷于玩乐,考试不作弊,上课
不心猿意马等等;这些都是“克己复礼”的事。)

3 .“仁”着眼于推己及人,侧重于主观愿望;
“圣”追求博施济众,侧重于行为效果。
4 .略(现实生活中的“仁”:许多人用坚韧、勇敢、
智慧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 的仁道精神,如救灾助
人、维护真理、兴办教育等,我们会被课文中海伦 ·
凯 勒、陈嘉庚、贝多芬等人的事迹所感动,而也有
向“仁”、为“仁”的心态或 做法。)

5 .略
THANKS
谢谢大家!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