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文学

《世说新语》 的文体及其它
杨瑰瑰 高华平

摘要: 《
世说新语》的文体是小说还是非小说、是历史著作还是文学著作,这一问题引起了诸
多讨论。本文在分析这些观点以及产生这些观点背景的基础上,认为 《世说新语》完全符合中国古
代的小说概念,只是由于中国现代学者受西方文学观念影响之后以为小说应为虚构,所以产生了种
种疑问与论争。小说观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发展演变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动态的眼光看待小
说观念乃至文学观念,也应该科学地、理性地对待西方文化。
关键词: 《
世说新语》 ;文体 ;小说观念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 2011) 11-0076-05

休, 有认为是小说的, 有认为是史料的, 有认为是


一 小说亦有史料价值的, 也有认为 《世说新语》 介于
文、 史之间的。
《世说新语》 这部作品是小说还是非小说? 这 尹雪华认为: “为什么 《世说新语》 的 定性如
一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争论。 中国历代史志都在 此之难, 列入小说, 则其明显不具备小说的虚构性
子 部 小 说 家 著 录 《世 说 新 语 》 一 书 , 如 《隋 书·经 (当 然 也 不 完 全 符 合 现 代 小 说 观 念 的 其 它 标 准), 列
籍 志 》、 《旧 唐 书·经 籍 志 》、 《新 唐 书·艺 文 志 》 、 入 历 史 又 明 显 与 其 浓 郁 的 文 学 性 不 符 。 因 而 ‘《世
《宋史·艺文志》、 《明史·艺文志》 均如此。 而其它 说新语》 是小说’ 这一定论被打破以后, 出现的五
类 书 如 《崇 文 总 目 》、 《 通 志 》、 《郡 斋 读 书 志 》、 种观点都不能完全站得住脚, 这是不是说明了我们
《直 斋 书 录 解 题 》、 《文献通 考》、 《百川书志》、 探讨这一问题时所持的标准本身有问题, 正如前面
《四库全书总目》、 《千倾堂书目》 等, 亦在小说家 所说, 我们是以现代小说的观念重新审视该书的,
中 著 录 。 唐 代 著 名 历 史 学 家 刘 知 几 在 《史 通·杂 说 而现代小说观念无疑是西方的小说观念, 这一观念
篇》 中认为 《世说》 是 “短部小书”。 明代胡应麟 究竟可不可以当成我们研究中国小说本身的唯一标
著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 把中国古代小说划 准, 恐怕值得深思。 如果这一标准确实完全适合,
分为六类: 志怪、 传奇、 杂录、 丛谈、 辨订、 箴 按说定性一本书不会如此之难。 这也正点醒了我
规, 并将 《世说》 列入 “杂录” 类。 鲁迅在 《中 国 们, 研究中国古代文体这一问题值得我们重视了,
小说史略》 中将 《世说新语》 视为志人小说, 并以 我们经过现代思维的武装后, 研究中国古代文学,
“记 言 则 玄 远 冷 峻 , 记 行 则 高 简 瑰 奇 ” 来 赞 誉 此 书 还应该回归中国文学传统本身, 立足于中国古代文
的文学成就。 刘兆云、 宁稼雨、 吴功正、 刘强、 陈 学作品本身, 这样才可能实实在在地看清问题、 解
金 泉 等 学 者 均 认 为 《世 说 新 语 》 是 小 说 。 自 清 以 决问题。” ①

降, 又有许多学者认为 《世说新语》 并非小说, 而 周昌梅认为: “六朝小说有志怪小说和志人小


是史学著作。 清代孙星衍在 《孙氏祠堂书目》 中将 说 两 大 类 , 但 在 《隋 志 》 中 , 志 怪 小 说 见 录 于 史
《世说新语》 列入 “史学传记类”。 梁启超在 《新史 部, 志人小说见录于子部, 这表明二者的文体不尽
学》 中将 《世说新语》 列入 “杂史·琐言”。 钱穆认 相同。 以 《搜神记》 和 《世说新语》 为例, 《搜神
为 《世说新语》 是一部史书。 张叔宁也认为 《世说 记》 具有史书性质, 却夹杂着不少虚构的成分;
新语》 是史学著作。 《世说新语》 是小说文本, 却又与历史纠缠在一起。
此后, 关于 《世说新语》 文体, 就一直 争论不 处在史学与文学的边缘, 是 《搜神记》 和 《世说新

76 江汉论坛
语》 共同的文体特征, 但二者在结构篇幅、 情节安 续不断的讨论, 恐怕有其深层原因。 笔者不揣谫
排、 语言风格等方面也有不同。” ②
陋, 拟对这一问题作详细考论, 追根溯源, 并以
林 宪 亮 在 《〈世 说 新 语 〉 文 体 研 究 综 述 》 中 综 《世说新语》 为例, 探讨小说观念的形成过程。
合古人与今人的看法, 认为: “总体看来大致有五 “小说” 最早见于先秦 《庄子》: “饰小说 以干
种观点: 一, 认为是小说; 二, 认为是史书; 三, 县 令 , 其 于 大 达 亦 远 矣 ”。 这 里 “小 说 ” 两 字 偶 一
认为是史料; 四, 认为是小说又具有史料价值; 用之, 并不是文体概念, 这应是学术界的共识。 王
五, 认为介于文、 史之间。” 并在结论中说: “《世 齐洲先生在 《中国小说起源探迹》 中认为小说起源
说》 是一部古代经典名著, 我们既要看到古人对它 于 汉 代 方 士 , 而 《汉 书·艺 文 志 》 (以 下 简 称 《汉
的看法, 也要照顾到今人对它的认识, 不能顾此失 志 》) 中 “小 说 家 出 于 稗 官 说 ” 实 不 可 信 。 鲁 迅 先
彼。 从整体上看, 目前学术界承认 《世说》 既是小 生 在 《中 国 小 说 的 历 史 变 迁 》 中 说 : “据 《汉 书·
说, 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的占多数, 这正说 艺文志》 上说: ‘小 说 家 者 流 , 盖 出 于 稗 官 。’ 稗
明了 《世说》 是一部兼具文学性与史学性的著作。” ③
官采集小说的有无, 是另一问题; 即使真有, 也不
该作者又在 《论刘义庆、 刘孝标对 〈世说新语〉 认 过 是 小 说 书 之 起 源 , 不 是 小 说 之 起 源 。” 可 见 , 鲁
识之差异》 中说: “刘义庆、 刘孝标分别是 《世说 迅 先 生 对 小 说 出 于 稗 官 持 怀 疑 态 度 。 桓 谭 《新 论 》
新语》 的编撰者和作注者, 刘义庆虽追求内容的真 云: “若其小说家, 合丛残小语, 近取譬论, 以作
实性, 但也不完全排斥道闻途说, 所以 《世说新 短 书 , 治 身 理 家 , 有 可 观 之 辞 ”, 则 更 贴 近 历 史 事
语》 被写成了一部介于子、 史之间的小说; 而刘孝 实, 《汉志》 中著录的小说家作品可为明证。 王齐
标认为它是一部史书, 所以他作注时是以史学的要 洲先生分析 “丛残小语” 与 “丛残小论” 意思较为
求对其进行补阙、 纠缪, 这使 《世说新语》 具有了 接近, 是指那些无关宏旨又漫无中心的片言只语,
史书的特征。 他们的这种态度的差异也造成了后世 它 可 以 包 括 “街 谈 巷 语 ”, 但 又 不 只 限 于 “街 谈 巷
人们对 《世说新语》 文体的争议。” ④
语”, 小 说 家 的 任 务 是 “合 ” 这 些 片 言 只 语 以 成
尹雪华认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文体时, 不应用 “短书”。 “短书” 一般认为指体制的简短, 并认为
现代西方文体观念去看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 而应 它还包含内容的故事性与传奇色彩。 “小说” 在汉
回归中国文学传统。 周昌梅认为六朝小说文体是处 代是指篇幅短小、 方士所作、 内容有故事性与传奇
在史学与文学的边缘, 认为 《世说新语》 是小说但 色彩的文章。 王瑶在 《小说与方术》 中说: “无论
与历史纠缠在一起。 这一看法虽是用发展的眼光看 方士或道士都是出身民间而以方术知名的人, 他们
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但其目光并未摆脱现代学科 为了想得到帝王贵族们的信心, 为了干禄, 自然就
的分野。 会不择手段地夸大自己方术的效应和价值 。 这些人
众所周知, 中国古代文史哲并没有严格的分 是有较高知识的, 因此志向也就相对提高了; 于是
野 , 被鲁迅先生认为 是 “史家之绝唱 , 无 韵 之 离 利用了那些知识, 借着时间空间的隔膜和一些固有
骚” 的 《史记》 毫无疑问是历史著作, 但是它同时 的传说, 援引荒漠之世, 称道绝域之外, 以吉凶来
也是文学著作。 为何到了认识 《世说新语》 时, 就 感召人; 而且把这些依托古人的名字写下来, 算是
认为它是 “处在史学与文学的边缘” 呢? 这恐怕是 获得奇书秘籍, 这便是所谓小说家言。” ⑤

在用双重眼光看待我们的古代书籍。 综合林宪亮的 由于小说起源于方术, 一方面, 它是秘不示人


观点, 他认为 《世说新语》 文体是兼具文学性与史 的; 另一方面, 它是要让帝王贵族们相信的, 所以
学性的著作; 由于编撰者与作注者的态度不同, 是 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古人的真实观与我们今天的真
造成后世人们 对 《世说新语》 文 体认识争议 的 原 实 观 有 所 不 同 ), 并 且 具 有 传 奇 色 彩 。 近 现 代 学 者
因。 前一观点比较符合现代人的认识, 但未能从本 探讨古小说时, 认为古小说近史而悠缪、 近子而浅
质上说明问题; 后一观点认为编撰者与作注者的不 薄, 大约与其起源密不可分。
同态度是造成后世人们对 《世说新语》 认识争议的 《世说新语》 在历代史志中都著录在子部小说
原因, 有以偏概全之嫌。 家, 这一点毫无疑义地表明在古人那里 《世说新
语》 属子部小说家的归类, 并无分歧。 古人按经、
二 史、 子、 集来类别图书, 其标准并不是按现代文体
去划分, 而主要是以文章的功用来区分。
《世说新语》 的文体之所以能引起古今学者持 顾荩臣在 《经史子集概要》 中言 “经书”:

2011.11 77
“周礼天官太宰说: ‘以经邦国’。 注曰: ‘经, 法 主 要 是 “立 ” 那 些 经 邦 治 国 、 有 补 于 世 之 “言 ”。
也 ; 王 谓 之 礼 经 , 常 所 秉 以 治 天 下 也 ’。 经 既 可 以 士大夫阶层很少将创作 “文学性” 的文章作为自己
作 ‘法 ’ 解 , 则 凡 古 代 圣 哲 言 行 政 教 之 载 在 典 籍 , 人生目标的。 创作 “文学性” 文章多半是士人郁郁
其能垂训戒而 作 ‘法则’ 的, 我们都 得 尊 称 它 为 不得志、 “物不平则鸣” 的产物。 孔子自己 “述而
经。 王逸注离骚, 他又说: ‘经, 径也; 如路径无 不作”, 并说 “文章小道, 君子不为”, 这种观念更
所 不 通 , 可 常 用 也 。’ 如 是 , 则 经 之 为 义 , 经 之 为 是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士大夫。 古代学术并无严
书, 简直可以算它是: ‘示人以修 身 , 处 世 , 治 格分野, 文史哲是西方人的观念, 在中国古人那
国 , 施 政 的 大 道 , 常 用 之 而 无 所 不 通 了 ’。 我 现 在 里, 一部书的功用才是它所处位置的主要原因。 建
再 根 据 上 面 的 话 , 总 括 起 来 , 为 经 字 下 个 ‘界 说 ’ 立了现代学科分野之后, 《论语》、 《老子》、 《庄
道: 凡古代圣哲的言行政教, 其载在典籍, 可以垂 子》 在文学史中是必不可少的, 而在哲学史中却也
训戒而作法则, 示人以修身, 处事, 治国, 施政的 不可或缺; 《史 记 》、 《汉 书 》 在 文 学 史 中 是 煌 煌
大道, 能常用之而无所不通的, 才得称它为 巨著, 在历史学家那里更是重中之重。 这种现象也
‘经’。” ⑥
其云 “史” 曰: “知所谓 ‘史’ 者, 乃古 提出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怎样对待我们的古代文化
代 为 帝 王 ‘掌 书 ’, ‘记 事 ’ 之 人 。 但 ‘史 ’ 之 为 才是合适的? 是用现代西方学术的手术刀将我们的
职, 他手中所书记的事情, 应当处处以 ‘中正公 传统文化瑰宝分解得支离破碎, 还是重新回归中华
平 ’ 为本, 故其字从 又, 持中。” ⑦
而言及 “子 书 ” 民族原有的思维方式、 延续并发展中华民族特有的
时谓: “‘持 之 有 故 , 言 之 成 理 , 卓 然 成 为 一 家 之 文化传统? 是在西方科学逻辑思维面前全面失语,
言 ’, 而 后 可 以 称 它 为 ‘ 子 书 ’ , 这 是 无 可 勉 强 的 还是重铸我们的民族信心, 建立有传统、 有中国特
了。” ⑧
又 谓 “子书”: “李唐以 下, 更分天 下 图 书 色的中土文化?
为经史子集四类, 于是子书的范围, 包含益见广
大。 可惜后来的学者, 都以为诸子的学术, 大抵 三
是: 反经术, 非圣人, 明鬼神, 信物怪, 小辩破
义 , 大 道 不 通 , 致 远 恐 泥 , …… 便 皆 当 它 不 足 留 我们再看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念。
意。 甚至目老庄和杨墨等学说为异端, 为邪说, 束 东汉班固撰 《汉书·艺文志》 云:
其书而不观, 因此 ‘诸子’ 之学遂成绝响! 又谁知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
一切 ‘子学’ 的 中间, 实含有 ‘政 治学’, ‘名 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 “虽小道必有可观
学 ’, ‘法 学 ’ 以 及 ‘伦 理 学 ’ 等 意 义 , 而 为 我 国 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
哲学思想的渊源, 是学者所不可不研究的。” ⑨
其言 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
“集 部 书 ” 曰 : “今 按 汉 书 艺 文 志 , 有 谓 : ‘刘 歆 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
总群书而奏其七略, 故有辑略, ……’ 云云。 颜师 这里先交待了小说的来源, 然后引用孔子 “虽小道
古注曰: ‘辑 与 集 同 , 谓 诸 书 之 总 要 也 。’ 是 ‘集 必 有 可 观 者 焉 , 致 远 恐 泥 , 是 亦 君 子 弗 为 也 ”, 说
部’ 的名目, 汉时已肇其端了。 要之, 三代而下, 明其价值是虽为小道但必有可观的, 但是 “致远恐
凡有文人学士, 其著述成书, 而不能列入于 ‘经 泥 ”, 所 以 君 子 是 不 屑 去 做 的 。 “然 亦 弗 灭 也 。 闾
家’ ‘史家’ ‘子家’ 的, 都得 称它为 ‘集’。 里小知者之所及, 亦使缀而不忘, 如或一言可采,
‘集’ 中所包括的, 词赋文章, 一切皆有; 且多著声 此亦刍荛狂夫之 议也”。 但也不会灭 亡, 或许有
于艺林, 卓然可为后人所取则的。” ⑩ “一言可采”, 这也是 “刍荛狂夫” 的言说。 “小说
经是用来修身、 处世、 治国、 施政的 大道, 史 家 出 于 稗 官 说 ”, 按 当 代 学 者 们 的 考 察 , 认 为 并 不
是帝王记事之书, 子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一家之 准确, 前文已经论说, 此处不必重复。 这里所说的
言, 集是诸书的汇总, 多为词赋文章。 在这里, 并 是 “小说” 的来源以及它的作用与地位, 从 “君子
未曾从文体特点这一角度来分析、 区别各种文章, 弗为” 可以看出它的地位并不高。
而主要是从文章的功用的角度予以考察。 唐 代 贞 观 年 间 长 孙 无 忌 等 修 《隋 书 》, 魏 征 撰
由于 “太上立德, 其次立功, 其次立 言” 价值 《经 籍 志 》 (以 下 简 称 《隋 志 》), 将 书 籍 分 为 经 史
观念的影响, 古代士大夫阶层大都以建功立业、 修 子集四部, 小说属于子部。 修于初唐的 《隋志》 是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目标。 这里所谓的 “立 唐代小说观念的体现。 《隋志》 子部 “小说” 小序
言” 也并不是抒写个人性情的 “文学性” 文章, 而 云:

78 江汉论坛
小说者,街谈巷语之说也。 《传》载舆人 文, 而不推考? 夫唐之史臣书事任情者多矣 (如代
之颂, 《诗》美询于刍荛。古者圣人在上,史 宗母吴皇后传之类)。” 訛


此处 “小说” 不仅是街谈
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大夫规诲,士传言, 巷议之言, 而且突出了 “唐人小说, 类多虚诞” 的
而庶人谤。孟春徇木铎以求歌谣,巡省观人诗, 这 一 特 征 , 并 云 “唐 之 史 臣 书 事 任 情 者 多 矣 ”。 如
以知风俗;过则正之,失则改之,道听途说, 果说唐前的小说还是真实可信的, 但是在唐代, 小
靡不毕纪。《周官》诵训,“掌道方志以诏观 说就不再有真实性可言了, 唐代的史臣也 “任情者
事,道方慝以诏辟忌,以知地俗”;而训方氏 多 矣 ”, 史 书 也 不 完 全 真 实 了 。 《新 唐 书 纠 谬 》 卷
“掌道四方之政事,与其上下之志,诵四方之 一: “由是言之, 则吴后传中所言虚谬可见, 盖出
传道而观衣物”
,是也。孔子曰:“虽小道,必 于传闻小说, 增饰之言, 不足取信于后世也。” 訛



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 里进一步强调了小说的不可信。 《旧五代史》 卷一
《隋 志 》 虽 承 接 《汉 志 》 而 来 , 但 有 所 不 同 。 其 言 百十六: “小 说 家 多 传 会 之 词 , 恐 不 足 信 。” 《新
小 说 是 “街 谈 巷 语 之 说 ”, 既 是 街 谈 巷 语 之 言 , 那 五代史》 卷三十八: “五代 文章陋矣, 而 史 官 之
么应该不会太长; “小说” 的 “小” 字, 也就是指 职, 废于丧乱, 传记小说, 多失其传, 故其事迹终
体制的短小, 与圣人高文巨册相对而言, 也含平民 始 不 完 , 而 杂 以 讹 缪 。” 综 上 所 言 , 可 以 看 出 在 正
百姓所言轻微之意。 “《传 》 载 舆 人 之 颂 , 《诗》 史的记载中, 子部小说家的特点有: 体制较小; 内
美询于刍荛。 古者圣人在上, 史为书, 瞽为诗, 工 容为街谈巷议之语, 有故事性和传奇色彩; 功用为
诵 箴 谏 , 大 夫 规 诲 , 士 传 言 , 而 庶 人 谤 。” 这 里 是 观风俗以知得失; 唐以后小说杂以讹缪, 不足为
从 《传》 与 《诗》 的来源来说明 “小说” 与 《传》、 信, 唐以前的小说是可信的。
《诗 》 一 样 , 都 是 为 圣 人 教 化 服 务 的 。 “孟 春 徇 木 一 直 在 子 部 小 说 家 中 著 录 的 《世 说 新 语 》, 完
铎 以 求 歌 谣 , 巡 省 观 人 诗 , 以 知 风 俗 ”, 这 就 将 采 全具备上述特点, 所以在古人那里, 《世 说 新 语 》
诗的时间、 行为与目的交待清楚了; “过 则 正 之 , 隶属子部小说家, 并无疑义。 宋代欧阳修作 《新唐
失 则 改 之 , 道 听 途 说 , 靡 不 毕 纪 ”, 这 句 话 进 一 步 志》 时, 他的小说观念就发生了变化。 欧阳修在修
将采诗观风的功能具体化了。 “而训方氏 ‘掌道四 《新 唐 志 》 时 , 把 《旧 唐 志 》 中 的 史 部 杂 传 类 移 录
方之政事, 与其上下之志, 诵四方之传道而观衣 入子部小说家, 并以真实与否来区别小说与史传作
物’, 是也”, 这是引用训方氏之言来说明采诗观风 品。 到了清代, 孙星衍亦认为小说不可信, 而 《世
之意义。 孔子曰: “虽小道, 必有可观者焉, 致远 说新语》 又是真实可信的, 所以将之列入 “史学传
恐 泥 。” 引 用 圣 人 之 语 , 说 明 小 说 的 重 要 性 与 要 注 记 类 ”。 梁 启 超 是 具 有 近 现 代 学 术 底 蕴 的 学 者 , 因
意的事情。 《隋志》 短短数语, 交待了 “小说” 的 之 将 《世 说 新 语 》 列 入 “杂 史·琐 言 ”, 并 不 奇 怪 。
起源、 特点、 目的、 功用、 重要性以及要注意的事 鲁迅先生治 《中国小说史略》 时, 从 《史家对于小
项。 可见, 采集 “小说” 的功用就是为王者政事服 说之著录及论述》 开始, 以时代为序进行介绍与论
务的。 说, 鲁迅是尊重历史的, 故以 《世说新语》 为志人
《旧 唐 书 》 卷 四 十 六 云 : “…… 八 曰 农 家 以 纪 小说, 亦无疑义。 只是到了近现代, 西方文学观念
播植种艺, 九曰小说家以纪刍辞舆诵, 十曰兵法以 引入中国之后, 中国学者接受了西方的文学观念,
纪 权 谋 制 度 …… ” 訛


此 处 小 说 家 承 《汉 志 》 之 说 。 才产生了种种疑问。
《旧唐 书》 卷一百三十八 云: “ …… 究 竟 其 源 流 , 在权威的西方小说理论那里, 法国文学批评家
访求其居处, 阛阓之行贾, 戎貊之遗老, 莫不听其 谢沃利给小说下的定义就是: “小说是用散文写成
言而掇其要, 闾阎之琐语, 风谣之小说, 亦收其 的某种长度的虚构故事。”
是, 而芟其伪。 然殷周以降, 封略益明, 承历数者 刘安海、 孙文宪主编的 《文艺理论》 说:
八家, 浑区宇者五姓, 声教所及, 惟唐为大。” 訛


此 过去西方有人曾经将小说定义为“用散文
处 “风谣之小说” 是民间的流语传言 , 应该是篇幅较 形式写成且具有一定长度的虚构作品”
,也有人
短小, 内容也不完全可信。 将它定义为“用散文写作的喜剧史诗”
。巴尔扎
《新唐书纠谬·原序》: “岂非终无审覆之故欤, ,韦勒克、沃伦说,
克把小说称为“庄严的谎言”
何谓多采小说, 而不精择? 盖唐人小说, 类多虚 ,也就是谎言”
“想象性的文学就是‘小说’ ,“ 一
诞, 而修书之初, 但期博取, 故其所载, 或全篇乖 部小说表现的现实,即它的对现实的幻觉”
,“伟
牾, 岂非多采小说, 而不精择之故欤? 何谓务因旧 大的小说家们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人们可以

2011.11 79
从中看出这一世界和经验世界的部分重合”。俄 否来区分小说与非小说。
国流亡作家纳波科夫在强调了“没有一件艺术 在西方观念中, 虚构是小说必须具备的要素。
品不是独创一个新天地”的基础上,着重指出: 而在中国历史长河中, 小说是一个发展的文章体
“事实上好小说都是好神话。”说到底,小说是 裁, 而非一种文学样式, 至于虚构与否是唐以后人
一种叙事虚构作品。它是小说家的一种艺术创 们的观念。 在这里, 受了西方文化影响的现代学者
造,这种艺术创造一方面需要借用现实和历史 们 发 现 , 用 西 方 小 说 理 论 来 看 待 《世 说 新 语 》, 它
中的某些生活材料和材料中的某些因子,另一 似小说又非小说, 似史书又非史书, 是在史学与文
方面要在自己的社会理想的支配下,对这些材 学 的 边 缘 的 一 个 “怪 胎 ”。 在 这 些 争 论 的 背 后 , 大
料和材料中的某些因子进行艺术的拆解、加工、 家忽略了两个问题: 一是用现代西方理论来分析和
组合、充实、虚拟、假设、延伸和发展,进而 解剖中国古代作品是否合适? 二是如果不合适, 怎
运用艺术的想象力和结构力,并按照生活的逻 样的研究才是合适的? 这两个问题, 值得大家深
辑和艺术的逻辑创造出一种新的生活、一种新 思。
的世界。这种新的生活、新的世界既同现实和 注释:
历史有一定的联系,又不同于现实和历史的世 ① 尹雪华: 《也谈 〈世说新语〉 的文体》, 《西华大

界,是对于现实和历史的一种超越。 輥

輳 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年第 2 期。

在现代文学理论中, 小说是用散文写成的具有某种 ② 周昌梅: 《在 史 学 与 文 学 的 边 缘 : 对 六 朝 小 说 文


体的考察——
—以 〈搜神记〉、 〈世说新语〉 为例》, 《青岛
长度的虚构故事, 是一种虚构的作品, 是作家有意
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6 年第 9 期。
识的创造, 是对现实或历史中材料进行加工而产生
③ 林宪亮: 《〈世 说 新 语 〉 文 体 研 究 综 述 》, 《中 国
的一种符合生活逻辑和艺术逻辑的新生活、 新世
海洋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008 年第 6 期。
界, 这种新生活、 新世界与现实生活是有所不同
④ 林宪亮: 《论 刘 义 庆 、 刘 孝 标 对 〈世 说 新 语 〉 认
的, 它是对现实与历史的一种超越与创新。 当代作 识之差异》, 《船山学刊》 2009 年第 2 期。
家王安忆认为小说不是现实, 它是作家个人的心灵 ⑤ 王瑶: 《小 说 与 方 术 》, 《中 古 文 学 史 论 》, 北 京
世界, 这个世界有着另一种规律、 原则、 起源和归 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第 172 页。
宿, 她认为好小说就是好神话。 只不过, 筑造心灵 ⑥⑦⑧⑨⑩ 顾 荩 臣 : 《经 史 子 集 概 要 》, 中 国 书 店
世界或者神话世界的材料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现实 1990 年版, 第 2 、 1 、 5 、 6 、 2 页。
世界。 小说的价值不在其真实与否, 而在于是否开 輥
訛輥
輯 訛 《 旧 唐 书 》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1986 年 版 , 第

拓了人类的视界。 这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观点, 这 237 、 457 页。
个观点与小说的虚构性不谋而合。 輥
訛輥
輱 訛 吴缜:
輲 《新唐书纠谬》, 商务印书馆 1936 年版,

从现代文学理论来看, 小说是文学体裁四分法 第 3 、 2 页。

中的一大样式。 它是通过塑造人物、 叙述故事、 描 訛 刘安海、 孙文宪主编 《文艺理论》, 华中师范大学




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147-148 页。
写环境来反映生活、 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
作者简介:杨瑰瑰,女,1979 年生,湖北黄冈
里的小说概念与中国传统的小说概念完全不同, 与
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湖北武汉,
鲁 迅 先 生 在 《中 国 小 说 史 略 》 中 所 说 的 志 人 小 说 、
430079;高华平,男,1962 年生,湖北监利人,华
志怪小说也完全不同。 中国传统的小说概念主要在
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
其篇幅短小、 内容在宋以前与史传内容相同, 而在
430079。
欧阳修 《新唐志》 之 后, 才将小说录 入 子 部 小 说

责任编辑 刘保昌)
家, 才开始有类似近现代的小说观念——
—以真实 与

80 江汉论坛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