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傅佩荣---孟子的智慧

前言 自信的快乐

孟子的自信不是建立在他个人的能力与成就上,而是奠基于他的儒家学说,亦即他从孔子那里所
得到的思想启发。

儒家的观点是什么?孟子认为,一个人只要真诚,就会发现内心有一种自我要求的力量,提醒和
督促自己去做该做的事。该做的事可以总称为"善",其内容是需要教育来界定的。于是,人在接受教育
之后,始终以真诚态度面对自己的责任,并且勇于实践,择善固执,最后可以止于至善。

这样的人是坦荡荡的,是俯仰无愧的,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同时也是
快乐无比的。

孟子晚于孔子一百多年,他所处的战国时代中期比孔子的时代更为混乱险恶,但是他了解孔子的
思想,进而深刻阐述,广为传扬,使儒家学说形成完整的系统,可以应用在人生的每一方面。《孟子》
一书就是最佳的例证。

孟子是"温故而知新"的典范。他熟读《诗经》、
《书经》,信手拈来,如数家珍;他善于使用语言,
留给后代的格言与成语又多又美;他精于现场辩论,在一问一答之间,使人茅塞顿开,连万乘之君也
对他心存敬畏。但最重要的是,他所宣扬的一切都能结合自己的实践心得,从而产生充满自信的快乐。
现代人最重要的不是快乐吗?现代人最缺乏的不是自信吗?那么何不向孟子请教呢?真正的快乐
不是源自外在成就,因为外来的东西可得可失,可多可少,并且始终在紧张的竞争状态中。真正的快
乐来自真诚,遵从内心的要求去做人处事,就是对人生的肯定与感激,人性的尊严与价值亦在于此。

当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邀请我主讲孟子时,我心中想的就是如何清楚地介绍这位古代
哲人的伟大贡献。他能被后世尊为"亚圣",与孔子思想合称"孔孟之道",著作又被后代学者定为《四
书》之一,这一切荣耀是否实至名归?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希望本书所展现的是孟子的全方位观点,
其中又以人性论、修养论、教育观、人生境界说最为关键。这些思想组合为一个结晶体,每一个侧面都
映现出核心理念的精彩。

一、谁有资格当老师

学习孟子,可以明白人类之所以伟大,人性之所以可贵,从而使我们加倍珍惜时光,进行成
就自我的修炼之旅。在这一过程中,自信的快乐将泉涌而出。孟子亲身作了示范,我们不妨亦步亦趋。

第二讲 教育这件事

孟子说,如果人类的生活就是吃饱了、穿暖了,生活安逸而没有得到教育,就跟禽兽差不多。
听了之后我们会吓一跳,吃饱穿暖、生活安逸不是经济发展之后的成果吗?不是人类长久以来的追求
吗?为什么孟子会把教育看得如此重要,以至于说成是人跟禽兽的差别所在?孟子所说的教育究竟是
怎么一回事,要教什么内容呢?

作为万物之灵,人类有许多特别的地方,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具有非常强的学习能力。
与自然万物相比,人有自由,可以思考,可以选择,这样就有"应然"的问题,也就是应该怎么做才是
对的。因此,每一个社会,不论古今中外,都很重视教育,当然这个教育包括官方的、民间的,家庭的、
社会的,等等各方面的教育。我们发现,孟子特别强调的是人伦教育,就是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哪些是应该做的事。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滕文公
上》),也就是父子之间有亲情,君臣之间有道义,夫妇之间有内外之别,长幼之间有尊卑次序,朋
友之间有诚信。这叫做五伦。五伦使得人际关系有一个适当的方式来表达,社会因此而稳定发展,这是
教育的作用。

既然教育这么重要,那我们首先就要问两个问题:第一,谁有资格当老师?第二,怎样才算
好学生?

一、谁有资格当老师

孟子发现人们有一些通病,比如他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上》)--人们都喜欢充
当别人的老师。一个人遇到了问题,旁边的人都给他提建议,似乎每个建议都有道理,每个人说的都
1
对,但是这个人是不是应该接受呢?你们所说的道理,自己能做得到吗?不一定。这就是我们在生活
中经常遇到的:我们给别人出主意、提建议,似乎很有办法;可自己碰到问题时却总是一筹莫展。所以
孟子提醒我们,如果自己没有准备好,就不要随便当别人的老师。他还说,现在有很多人的毛病就是
放弃自己的田地,去替别人耕田。我们常常说,人的心就是福田,只有好好耕耘,将来才能结出丰硕
的果实。自己的田不耕,替别人耕田算什么呢?对别人要求很严格,自己承担的责任却很轻;希望别
人变成好人,却忘记了自身修养的重要,这样给别人提建议,别人会听吗?所以,不能光凭着愿望和
热情说我喜欢当老师,喜欢给别人建议,给别人指导。当老师是需要条件的,哪些条件呢?

第一,要自我修炼。

第二,要开拓心胸。

第三,要知行配合。

第四,要有教无类。

下面我们分别说明一下。

第一,自我修炼。这当然是很重要的事情,孟子也特别强调这一点。他说,真正的好老师是用
自己觉悟的道理让别人觉悟,但现在很多人是用自己没想通的道理让别人觉悟,这怎么可能呢?一定
要自己先把学问研究好,才能去启发、指导别人,这是常识。

那么,怎样自我修炼呢?《孟子•离娄下》中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这段话很有
意思,也很值得我们今天参考。孟子是说,第一,要广博地学习,知识不够的话,就无法触类旁通,
把学问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第二,要详细地阐述,也就是要把你学得的知识、领悟的道理,完整清楚
地表达出来。最后的目的是什么呢?四个字,扼要说明,也就是用自己的话作扼要的概括。

举个例子,有人观察哈佛大学的教学方式,特别提到一点,他说下课以前,老师让学生们每
人用 1 分钟的时间把 50 分钟上课的内容概括一下。学生说,1 分钟怎么够呢?你讲了 50 分钟,给我 10
分钟吧。不行,只给 1 分钟,1 分钟到了就不让你讲了。老师就根据学生说的了解他课堂学习的情况。
不要小看了这最后的概括,不管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都是非常有用的。只有这样才能够综合起来,
将自己的心得进行总结,这个总结的过程其实就是将学得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消化的过程。

做到这一步以后,还有别的方法。孟子在好多地方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过,有一段话阐述得比
较完整,是这么说的:"君子依?正确方法深入研究,就是希望可以自己领悟道理。自己领悟道理,就
可以安稳地守住它;安稳地守住它,所受的启发就会深刻;所受的启发深刻,运用在哪一方面都可以
回溯本源。所以君子希望可以自己领悟道理。"我这是用白话把孟子的意思说出来,不免啰啰嗦嗦,孟
子的原文讲得既优美又简练。其中有一句话是"取之左右逢其原",今天称为左右逢源。孟子是语言高手,
他把我们的汉语讲得既精彩又动听,今天习用的不少成语,就是从《孟子》里来的,除了左右逢源,还
有明察秋毫、揠(yà)苗助长、±水车薪等等。

总结一下孟子这段话,该如何读书呢?最主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心得,有了心得你才会去执著
地坚持它、实践它。如果没有弄懂,没有真正地觉悟、了解的话,为什么要去做呢?这种自我修炼,蕴?
了各种挑战在里面,需要我们去下功夫,对学问真正有了自己的心得之后,再设法加以实践。

学生要努力,老师也要用功。我教书三十年了,刚开始教书的时候曾给自己写过一个座右铭,
说当老师要比学生更用功,否则教几年书就没有什么材料再发挥了,这也是从《孟子》中学来的。

第二,要开拓心胸。在这一方面,孟子有一段话讲得特别生动,他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
泰山而小天下"(《尽心上》)。意思是说,孔子登上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为什么?登得高望得远,心
胸、眼界都不同了。等到登上泰山呢?觉得天下都变小了。接下去的话更有意思:"故观于海者难为水,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因此,看过大海的人就不会被别的水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就不会
被别的言论吸引了。孟子实际上在讲他自己呢:我在潜心学习孔子创立的学说,但是很可惜,生得太
晚了,不能做孔子的学生,只能私底下把有关孔子的材料找来好好地研究,也就是私淑孔子。事实上,
孟子的确说过:"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离娄下》)孟子觉得,这也算是在圣人门下
学习过,所以其他各种理论、言论都不值一提,我在圣人门下学过了,我看过大海了,这些河流算什
么!孟子以此来说明,老师和学生都一样,要开拓心胸和眼界。

2
第三,再进一步,要知行配合。知识跟行动配合,才有可能去验证我们所了解的是否正确。孟
子说:"自己不走正道,妻子儿女也不会走正道;不依正道去使唤别人,就连妻子儿女也使唤不
动。"古代家庭以男性为主,言行具有示范作用,就是所谓的"身教",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以身作则。
可见,孟子很强调知跟行要配合。知行配合,是后来儒家的一个基本原则。我们都知道,儒家也受到很
多批判,后面的墨家、道家,对儒家都有批判。其中最严重的一点是说,你们儒家讲仁义讲得好,但是
你们自己做到了吗?《庄子》里面就有批评儒家的话,说你们说得很好,但是做不到,变成了假仁假义,
不仁不义。这其实是冤枉的,因为儒家思想最强调真诚,就是说,我做的任何事都是内心情感的流露。
为什么要受教育呢,为什么要学习礼仪、法律等各种规范呢?这是因为我有真实的情感要表达,而这
些规范给我提供一种表达的方式。如果只剩下表达方式而没有真诚的情感,那就是虚伪。儒家最反对虚
伪,最后却反而被人质疑,这是很可惜的事。所以,儒家提到老师,一定要讲知行配合。
第四,要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我们知道这是孔子的话,孟子并没有说过这四个字,但他实际上
在实践这四个字。有一次孟子在滕国的上宫宾馆居住,并给学生上课。看门的人把一双没有织好的草鞋
放在窗台上,结果不见了。有人就跑来问孟子:"是不是跟随你来的人把草鞋藏起来了?"这个人讲话
很婉转,草鞋不见了,有可能是被人偷了,但他说是不是有人把它藏了起来。孟子怎么回答?孟子当
然不太高兴了,他说:"你以为这些人是为偷草鞋而来的吗?"这个人就说:"大概不会这样。先生开设
课程,对学生是离开的不追问,要来的不拒绝。只要他们诚心来学,就接纳,所以难免良莠不齐
啊。"故事本身并不是要正面阐述有教无类的道理,但任何人想听课他都不会拒绝,看来孟子的确实践
着有教无类的原则。这正是作为老师所应具备的条件。

二、怎样才算好学生

接着我们就要问了,怎样做才是好学生呢?在孟子眼中,做一个好学生,也需要四个条件:

第一,要取法乎上,不能要求老师降低标准。

第二,要专心学习。

第三,要持之以恒。

第四,要诚心请教。

我们先说最重要的第一点,取法乎上。既然是学生,要学当然学最好的。孟子说,古代的神射
手后羿教人射箭,一定要求把弓拉满,弓没有拉满,蓄积的力量不够,怎么能射得准、射得远呢?他
还说,高明的木匠教导人,一定要用规矩,就是圆规跟曲尺,该画圆就圆,该画方就方,要照规矩来。

孟子的学生听他谈人生的道理,觉得实在是太好了,却不容易做到。有个叫公孙丑的学生
说:"先生所说的人生正道,既高尚又美好,简直像登天一样,似乎是不可能达到的,为什么不让它
变得有可能达到,然后人们可以每天努力去追求呢? "公孙丑的意思是希望稍微降低标准,让学生可
以跟得上。孟子回答说:"高明的木匠不会为了笨拙的工人而改变或废弃绳墨(木匠打直线用的工具),
后羿不会为了笨拙的射手而改变拉弓的标准。君子教导别人,正如射手拉满弓,但是不发箭,做出跃
跃欲试的样子。他站在正道的中间,有能力的人就会跟着他学。"作为老师,努力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
在这个过程中使生命的力量充分施展开来,这样才是人生的正路。孟子后来谈浩然之气的时候,任何
人都会心生羡慕,即使不见得多么了解其中的道理,也会觉得他讲得真是有一种力量,活着真是痛快,
做个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人生的愿望就可以实现了,而不必执著于那些富贵名利。

孟子这样谈到老师,学生该怎么办呢?学生不能让老师降低标准,学生要往上提升。这就叫
取法乎上,这个"上"当然不限于身边的老师。

孟子强调两点:第一点,向古人学习,跟古人做朋友,也就是"尚友"古人。怎样跟古人交朋
友?吟咏他们的诗,阅读他们的书,同时还要讨论他们在当时的所作所为。比如,大家喜欢读历史、传
记方面的书,了解古人的生活、志向与作风,就等于跟古人做朋友一样。《孟子•滕文公上》中说"有为
者亦若是"(有所作为的人也会像他那样),他做得到我也做得到,很多人正是以这种方式获得了成
长。

第二点,向圣人学习。孟子着重提到他眼中的两位圣人。一是伯夷。伯夷和弟弟叔齐,本是孤
竹国国君的儿子。父亲死后,二人谦让,都不接受国君之位,反而离开国家,逃到西边的周国。正好碰
到周武王起兵造反,讨伐商纣,两兄弟认为做臣子的不可以造反,就劝阻武王。武王自然不会理睬他
们。推•商朝之后,两兄弟说我们不吃你周朝的粮食,就逃到首阳山上饿死了。司马迁觉得这么好的人
有如此遭遇,实在是天道不太公平,便把伯夷排在《史记》列传的第一位。在古代,常常把这两个人看
3
成志节、节操的代表,他们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随便妥协。孟子说:"听说了伯夷作风的人,贪
婪的变廉洁了,懦弱的立定志向了。"成语"廉顽立懦"即出自这里。

二是柳下惠。柳下惠生活的年代跟孔子比较接近。他非常随和,你好不好是你的事,我尽量做
我该做的,我对别人都不拒绝,跟伯夷正好形成对照。孟子说:"听说了柳下惠作风的人,刻薄的变敦
厚了,狭隘的变宽和了。"

孟子认为,听到圣人的事迹,每一个人都会振作起来。所以做学生,首先要取法乎上,好好
跟着学,要跟古人做朋友,向圣人学习。这是第一步。

其次,要专心学习。孟子曾讲过一个故事: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他教两个人下棋,第一
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讲解。第二个人虽然也在听讲,却一心以为有只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
去射它。这样的话,第二个人怎么可能学得好呢?

当然,专心致志,也需要外部环境条件的配合。《孟子》里有一个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有一个楚国人,想让自己的儿子学齐国话。孟子问戴不胜说,是找齐国人教他,还是找楚国人教他呢?
戴回答说,当然找齐国人教嘛。孟子又说,请齐国人来教,但很多楚国人跑来干扰,这样的话,即使
用鞭子打他也学不会啊。这里有一个成语,叫"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xīu)之"。傅,就是师傅来教他,
是个动词;咻,就是喧嚷、打扰。孟子还说,如果把这个孩子带到齐国都城住上几年,就是天天鞭打他
逼他讲楚国话,也不可能做到。

第三,要持之以恒。在这方面孟子就直接说了,听到鸡叫就起床,孜孜不倦地去做好事,是
舜一类的人;听到鸡叫就起床,一直不停地求利,是盗跖( zhí)一类的人。孟子还讲过一个比
喻:"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尽心上》)意思是说,做事情好比挖井,
挖到六七丈深了,水还没出来,仍是一口废井。学习不是一样吗?已经学到这个程度,为什么不坚持
到有结果出现呢?我们说顺利毕业,拿到毕业证书,好,也算一种修成正果吧。如果你差一个月,那
还是没毕业,还是没有文凭。当然我讲的不是文凭,而是对于学问要有真正的领会,有真正的心得。

第四,诚心请教,这点又特别重要。孟子有一个学生叫公都子,他说,先生门下有一个人叫
滕更--一看名字就知道,滕更是滕国的贵族,似乎是属于应该以礼相待的人,可是先生为什么不回答
他的问题呢?孟子说,有五种情况问问题我不回答,这可以看到孟子的坚持了。第一,仗着地位高来
发问;第二,仗着有才德来发问;第三,仗着年纪大来发问;第四,仗着有功劳来发问;最后一点,
仗着老交情来发问,我也不回答。滕更占了其中的两项。

我们再简单说明一下。比如我有一个年轻的学生,电脑非常好,我不懂电脑,想向他请教。我
年纪大,是老师,地位比他高,我跟他说你过来教我电脑,他可能不太情愿。他心里想,老师你教我
哲学我就认了,现在你叫我教你电脑,好像态度不是很谦虚啊。唐代韩愈说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
攻",这是很有道理的话。一个人在这方面是老师,在别的方面却可能是学生,没有人会精通所有的领
域。只有这样,每一个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有可能在社会上立足。人家教你,在这一点上他就是老师。

所以我们要懂得,请教别人的时候一定要态度谦和,诚心诚意,说话客气一点,避开孟子说
的那五种情况,这样人家教你的时候也才会心甘情愿。

三、教育的方法
现在可以进一步讨论,教育的方法是什么?我们都知道,在儒家里面,从孔子开始,就特别
强调"因才施教"四个字。因才施教是很好的方法,但这只是个原则,怎样因才施教呢?孟子提到教育
有五种方法,我们分别来介绍一下。

第一种,像及时雨一样的,润泽点化。针对学生某方面的问题,老师可以因时、因地、因事而
随机指点,帮助他转化提升。在《论语》里面,孔子提到的是启发式教学。很多人以为启发式教学是老
师的责任,这是忘记了孔子的话。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什么叫"不愤不
启"呢?不到你想懂而懂不了的时候,我不来开导你。什么叫"不悱不发"呢?不到你想说而说不出来的
时候,我不来启发你。换句话说,想要老师启发,就要自己先下功夫。想懂而懂不了,想说而说不出,
这时候启发最有效,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及时雨。所以老师需要学生配合。西方特别强调,有三种职业要
配合才能够有效果。第一种是农夫,农夫种田,没有老天的配合,不刮风、不下雨,再怎么努力也不会
有好的收获。第二种是医生,病人不遵嘱服药,就算你华佗再世也没有用。第三种就是老师,你再怎么
努力而学生不愿意配合,怎么会有教学成果呢!
第二种,成全品德的,就是说,老师教学生要修养品德。这在儒家是没有问题的。孔子教学生分四
科,第一科就是德行科。因为德行才是一个人的生命目标,是真正的光明大道。
4
第三种,培养才干的。教育的重要目的,是要培养才干,使其用之于社会,造福于百姓,这
是历代读书人的共同理想。

第四种,解答疑问的。比如我们读书,有很多疑惑,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疑惑把问题说清楚。

以上三种方法,是分别针对品德、才干、见识来指导,是为了考量学生的不同需求。

第五种,"有私淑艾者",就是靠品德和学问使别人私下学习的。孔子这个老师,对孟子来说
就是留下品德、学问让孟子自己去学的,而孟子把书写出来,留下他的品德、学问,后代的人也可以跟
孟子学。我们不可能随时都碰到好老师,所以有时候就只能跟古人学,跟外国人学,从书本上来学,
这当然也是一种教育。

孟子甚至还说过,我不屑于教一个人,哎,已经是教他了,就是以不教为教,这也是跟孔子
学的。

《论语》里面有一个故事。孔子有个学生叫孺悲,他做错了事,想去见孔子,跟他说明解释,
但是孔子托病不见。传话的人刚走出孔子的房间,孔子就把瑟拿下来,弹瑟唱歌,故意让孺悲听到,
我好好的,根本没事,我就是不见你。所以孟子说,为什么这么做呢,不教也是教啊。有些人往往做错
事之后跑来找老师,出来之后就跟别人说,老师已经了解了,他已经原谅了,你们就不要再责怪我了。
事实上老师只是听他说说话,也不便说什么,而孔子不给这种人这样的机会。

四、孟子到底要教什么

孟子教什么内容呢?孟子说过一句话:"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告子上》)学代
表学习,问代表请教,学习请教的原则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的心找回来。这说明儒家思想对这个心
特别重视。

什么是心呢?心代表一个人的自觉能力,不管做任何事一定要记得我在做,我是主体,我对
于行为的结果要承担责任。如果没有这样的自觉,心就很容易在外面游荡,这样生命就没有主体性,
就不能逐渐成长为健全的成熟的人格,是非常可惜的。

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到儒家对人的主体的肯定。很多人都认为儒家强调家庭、家族这些关系,这
当然不错,但最基本的还是每个人都是价值的主体,这一生要自己负责,不能依靠别人提高自己,必
须自我完善。只有这样,一个平凡的人才可能成为君子,成为"大人",最后成为圣人。宋代的学者喜欢
说,希贤、希圣、希天,就是要求自己成为贤者,再成为圣人,再向天学习。孟子的想法是每一个人都
是可造之才,"可造"两个字不是说只成为表面的专业人才,更重要的是把内在的人性潜能充分地发挥
出来,发挥出来之后,一个人的生命才会慢慢往上成长,最后达到我们前面所说的那几种境界。

谈教育还不能忽略一点,就是家庭教育。这个问题很特别,因为它跟儒家的孝顺密不可分。孟
子说,古代的人是与别人交换儿子来教育的,即易子而教。为什么?孟子接着说,父子间不要互相用
善来责备对方,如果用善来互相责备,就会彼此疏远,没有比这更不幸的了。这里谈到家庭教育的特
别之处,也是儒家思想里面不容易说清楚的地方。一方面,要有家庭教育,像孟母三迁的故事,做父
母的有责任把孩子教育好,使其走上正路;另一方面,孩子要懂得人生道理,获取各方面的知识,还
是需要老师,需要学校整个的设计。在家庭里面,则是亲情为重。比方说,爸爸教儿子做好人,教久了
之后儿子难免会有点意见,他会说,父亲大人,您所教的,您自己好像没做到。这样一来,父子间的
感情就出问题了。

女儿小的时候,我常常教她不要在背后批评朋友。有一天我心情不好,在家里面聊天,就批
评一个最好的朋友。女儿听了就说,你不是说不要批评朋友吗,怎么现在也在批评呢?我知道自己身
教有问题了,立刻说我是善意的,但再怎么善意也还是批评啊。

所以,家庭教育要拿捏分寸很不容易,一方面要给子女好的教育,另一方面要知道底线,就
是不伤害亲情。命中注定是一家人,只要没有明显的邪恶行为,大家就互相尊重,每一个人都有自己
的个性、自己的作风,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和而不同"吧。

儒家谈到教育的时候是考虑得非常全面的。

第三讲 孝顺很重要
5
父母让我们可以成长,父母就是我们的天,我们的地。全世界大概没有谁会反对孝顺,但是
不同文化的人,对孝顺有着不同的理解与不同的要求。我们中国人讲孝顺就非常有特色,对于儒家和
孟子来说,孝顺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孝顺的真谛

我看过一些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的书,常常会提到孝顺。但是麻烦在于,在英文里面,包括
法文、德文,都没有孝顺对应的词。第一种•译,是把重点放在"顺"这个字,说孝顺就是子女服从父母。
但是这种说法我们听着都觉得怪怪的,服从领导,服从老师,跟服从父母一样吗?当然不一样了。第
二种•译,是把重点放在中国的传统,把孝当成一种有宗教背景的东西,像祖先崇拜一样,所以如果•
回中文,孝就变成了儿子的虔诚。虔诚是宗教方面的表示,这种•译我们觉得似乎太严肃了,孝顺怎么
变成儿子或女儿的虔诚呢?好像是要祭拜神明一样的。

儒家思想中有不少关于孝顺的说法,但存在着很多误解。比如说儒家讲孝顺,从三纲五常以
后变成一种严格的规范,好像父母都是对的,子女必须好好听父母的话,这才是孝顺。其实不然。因为
儒家也知道,在现实生活里面,很多父母不见得有正确的观念或者正确的行为,如果父母做错了,做
子女的应该怎么办?这类问题考虑不到的话,光讲孝顺没用,到最后就会变成礼教吃人。

中国人有句老话,叫百善孝为先,孟子是怎样来说明这一点的呢?他举了几个例子,第一位
是有名的孝子曾参。曾参的父亲曾 o'是孔子的学生,曾参 16 岁的时候父亲对他说,你也跟我的老师学
习吧!所以父子两代都跟孔子学习。曾参非常敦厚,他学习的时候,听到孔子强调孝顺,就去努力实
践。他跟同学们说,我可孝顺了,父亲打我我从来不跑,直到让父亲打到满意为止。这个话传到孔子耳
中,孔子就有点担心。他对曾参说,父亲打你,你让他打到满意为止,这样不太好吧?曾参说,这是
孝顺啊,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你父亲是大人,你是孩子,大人出手比较重,他如果拿粗棍子
一打,把你打伤了,别人就会嘲笑你父亲。让父亲被人嘲笑,你就是不孝顺。那怎么办呢?孔子说,父
亲拿粗棍子,你就跑,跑反而是孝顺;父亲拿细棍子,你就好好挨打吧,反正只是皮肉之苦。

孝顺要有一种真诚的心意,希望父母平安无事。不仅不要自己得罪父母,让父母生气,也要
考虑到千万不要让外界对父母有所责怪。这是儒家的思想,非常具有变通性。

曾参后来有什么样的表现呢?《孟子》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曾参奉养父亲曾 o'的时候,每顿饭
一定有酒有肉。撤除食物时,一定要请示剩下的饭菜给谁。他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父亲虽然年老体衰,
眼睛看不清了,但是他也希望能做好事。在儒家思想里面,一个人的心意就是能够做好事,帮助别人,
做多了,会活得很痛快。所以曾参按照父亲的意思,把剩下的食物送给附近的穷人家。父亲再问,还有
多余的饭菜吗?他一定说,还有,让父亲不用操心。

多少年之后,曾参自己老了,儿子曾元奉养他的时候,也是每顿饭有酒有肉,但是撤除食物
时,不再请示剩下的饭菜给谁。父亲问他,有多余剩下的吗?他说没有了,准备留到下一顿热了再给
父亲吃。

孟子以这祖孙三代的事例说明,曾参才真的是孝顺。曾参的儿子只是奉养父亲的口体,而曾
参除了奉养父亲的口体之外,还能养志。养志就是让父亲的心意可以实现,每天吃完饭还可以做好事,
帮助别人。孟子的分辨非常深刻。曾参的示范,让我们重新思考孝顺的真谛,相信对大家都会有所启示。
二、什么是不孝

孝顺是人类的美德,但古今中外都有很多不孝顺的例子。《孟子》中对不孝有两种分类方式:

第一种分类,是当时很流行的五种不孝。前三种都是不管父母的生活,反映了养儿防老这样
的观念。

第一种不孝,是手脚懒惰不去工作赚钱,不管父母的生活。

第二种不孝,是喜欢喝酒赌博,把钱花光了,不管父母的生活。

第三种不孝,是贪图钱财,爱护自己的小家庭,不管父母的生活。

第四种不孝,是放纵耳目欲望,作奸犯科,到最后让父母觉得羞辱。

6
最后一种不孝,是喜欢逞勇打斗,让父母陷入危险。

孟子为什么提这五种不孝呢?背后有一个比较特别的故事。当时孟子在齐国,有个叫匡章的
人,全齐国人都说他不孝。--我们可以想一下,一个人被全国说成不孝,一定是个很特别的事故。学生
问孟子,您为什么跟匡章做朋友呢?照理说孟子是儒家的代表,匡章这样的人,避之唯恐不及,为什
么还跟他做朋友呢?我们先说一下匡章的家庭背景。

匡章是齐国的大将军,父亲也是贵族,母亲不知怎么得罪了父亲,被父亲杀死,埋在家里马
厩底下。匡章知道后,一再苦劝父亲,不要做得太过分,结果造成父子失和,几乎断绝了父子关系。匡
章很难过,他不能孝顺父亲,也不能帮助已经过世的母亲,就回到自己家中,把妻子、儿女赶出门,
终身不要他们照顾。他在心里想,不这样做,罪过就更大了。匡章是这样一种情况,所以孟子替他辩护。
他说,五种不孝,匡章犯了哪一种呢?他没有嘛。他只犯了一点,就是忘记了儒家说的 "父子不相责
善"。要求行善,是朋友相处的原则;如果父子间以善来互相责备,最容易伤害亲情。孟子讲五种不孝,
其实是为匡章辩护。儒家思想自有原则,不会因为世俗上说哪个人不孝就不理他,而是要自己判断。

孟子说的第二种分类,是三种不孝,来源于孟子那句有名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最近还
有人跟我说,中国现在有十三亿人都是孟子害的,因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大家非生儿子不
可。这种话其实有些误解。下面我们详细说一说。

孟子并没有明说哪三种不孝,后来东汉的赵岐注解《孟子》的时候找出来了:

第一种不孝,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子女用各种委屈顺从的方式来讨好父母,结果让父
母陷于不义。什么意思呢?父母有可能做坏事、做错事,子女却想尽办法说您做的都对,您怎么想都不
错,这就容易出问题。所以真正的儒家讲孝顺,做子女的一定要知道什么叫是非善恶。孔子说过,发现
父母犯错,要委婉地劝阻,如果父母不接受建议,子女不能生气,更不能和父母吵架,还是要尊敬父
母,内心忧愁,但是不要抱怨。做子女的只能逆来顺受,设法多积功德,为父母补救一些过失。

第二种不孝,是"家贫亲老,不为禄仕"。家里很穷,父母老了,孩子不出去做官做事,以赚
钱奉养父母。这一点比较容易接受,跟前面所说的五种不孝中的第一种意思是差不多的。

第三种不孝,是"不娶无子,绝先祖祀"。孩子成年了,不结婚,没有儿子,以至于祖先的祭
祀停下来了。这本来排在第三位,孟子却说"无后为大",为什么?

他是为舜作辩护。下面我们讲一讲舜的故事。

三、舜的故事

舜长大之后,德行非常好,他到任何地方去,都会有很多人喜欢他,愿意跟他在一起。这时
候,尧当天子,考虑着让舜来接替他,并想把两个女儿嫁给舜。但尧知道舜有个后母,家庭情况比较
复杂,如果正式提亲,肯定有麻烦。舜也知道,如果向父母禀告,说天子要把两个女儿嫁给他,也会
出问题。--等一下各位就会知道为什么这么复杂。没有儿子,这是很大的罪过;娶妻不向父母禀告,这
也是很大的罪过。两害相权取其轻,舜还是先娶妻。孟子是为舜作辩护的,所以才有"不孝有三,无后
为大"这句话。读书最怕断章取义,单单把这八个字拿出来作为一个最高标准,并不是儒家的观点。

舜的故事还有不少,《孟子》里反反复复讨论得相当深入。我们今天就介绍一下这个天下最大
的问题家庭。

舜很小的时候,母亲就过世了。父亲再婚后,又生了一个儿子,叫象。这个弟弟非常坏,坏到
什么程度?《孟子》中说"日以杀舜为事"(《万章上》),象每天就想着怎么杀死哥哥。而且,一家四口,
三个人联合起来要杀一个,太可怕了。那个时候,舜已经娶了天子的两个女儿。这个尧真是了不起,他
发现舜的德行很好,不但把两个女儿嫁给他,还让九个儿子都当舜的部下,文武百官全听舜的指挥,
让舜当代理的天子。但是,舜在家里面的情况并没有什么改善。

父母叫舜去修谷仓,等他上了屋顶就抽掉梯子,父亲瞽瞍(Gǔsǒu)还放火烧谷仓。两个贤慧
的妻子早就预料到这种诡计,帮舜准备了像滑翔翼一样的衣服,飘下来了。父母又叫舜去修水井,然
后把井口盖起来,没想到舜带着铁器从旁边挖洞回到房间去了。象说:"谋杀舜都是我的功劳,他死了
之后财产怎么分配呢?粮食、牛羊给父母亲,干戈,还有弓、琴归我,再让两个嫂嫂替我整理床铺。"他
得意得很,等到走进舜的房间,一看舜在床边弹琴,只好说:"哥哥,我想念你啊。"表情非常尴尬。

7
舜当然知道弟弟的诡计和心思,也知道父母特别疼爱这个弟弟。舜就说,有很多老百姓需要
照顾,你帮我去吧,就把弟弟封到有庳(bì)国担任国君。照当时的规矩,哥哥做天子,弟弟不能只
当老百姓,这跟后来所说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点相似。

学生万章问孟子说,象是最没有仁德的,却让他去当诸侯国的国君,可以这样做吗?孟子说,
舜派了几个能干的大臣去帮他治理国家,并收取贡税,象不能在他的国土上任意行事。而且,舜常常
召见弟弟,反正你是诸侯,我是天子,随时可以叫你来。象回来的时候,可以和父母相会,一家人就
比较和乐。到最后,舜的父亲终于被感动了,也很开心,觉得舜这个儿子还不错。

舜的故事可以告诉我们,我们不能选择父母,也不能选择兄弟姐妹,当自己要努力行善,父
母家人不能配合怎么办呢?回答是:不要抱怨,非但不要抱怨,还要趁这个机会努力做自己应该做的
事。儒家思想认为,如果尽好自己的责任,跟你相关的方面就会受到好的影响。这是有道理的。

四、孝顺的方法

有时候我们会说,我做了好久,怎么这个人没感动呢?千万别那么想,只要做了,一定有某
种影响。他表面上也许不说,因为如果说你对我很好,我终于被你感化,说出来有点没面子,不好意
思,但心里面确实会慢慢转变。

所以儒家认为,伦理是一种相对关系,不能说你对我好我才对你好,我对你好不是为了你对
我好,而是尽我的责任。我们把这个思想掌握住了,儒家思想的价值才会出现。

比如在公交车上,一个老太太上车了,年轻人让不让座?如果发现老师、校长就在旁边,他
肯定让座,对不对?如果旁边没有认识的人,为什么要让座呢?这一来,他的行为是受外在的压力影
响,没有内在的价值。一个人行为的真正价值应该由内而发,由真诚引发力量,让自己去做该做的事。
我觉得该做我就做,完全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这种行为才会影响内在的自己。当我把座位让给老人家
的时候,不是老人家得到一个座位,而是我得到一个机会肯定我是一个人。这就是儒家思想,把这个
思想掌握住了,一个人才会活得自信,活得自在。

对于孝顺,儒家并没有绝对地说一定如何如何,更不会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是宋代学者
的话,不是孔子、孟子说的。儒家思想重视的是孝顺的原则,每个人应该去努力调整,找到一种自己可
以做得到的方法。
学习儒家之后,我开始懂得怎么和父母相处,跟大家交流一下我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吧。我父母
是上海人,他们生了七个孩子,但是我母亲身体不好,在 50 岁的时候脊椎骨长肿瘤,动手术失败,
半身不遂。我从美国读完书回到台湾的时候,母亲已经躺了十二年了。做子女的看到母亲受苦,当然希
望她开心。怎么做才能让她满意呢?我就跟母亲商量、沟通,最后她说,你陪我打麻将吧。打麻将,在
家里算是娱乐,我就这样开始学打麻将了,一到周末就陪父母打麻将。我很小离家在外读书,中年之
后跟父母的感情越来越好,知道以儒家的方式跟父母相处没有问题。我把这个故事说得更完整一点,
说明儒家的思想到底怎么样去用在实际生活上。

打麻将打了半年,母亲又说了,你不是希望我快乐吗?我说是啊。你现在不是当教授了吗?
我说是啊。你每星期不是只有八节课吗?我说是啊。那你为什么不每天陪我打麻将呢?母亲先提出她的
请求了。这时候我有两个选择,说好或者说不行。我要说好的话,以后每天打牌,昏天黑地,怎么读书
做学问呢?我们要了解,再怎么亲密的关系都有说不的时候,因为每一个人的快乐需要自己负责,别
人只能从旁协助。所以我跟母亲说,我大概没办法做到啊。她问我为什么,我大概哲学学了几十年,反
应还蛮快的,就说有两个理由。第一个,做子女的陪父母一起娱乐,自己也很快乐,这种快乐我怎么
可以一个人独占呢?因为我有七个兄弟姐妹,不多也不少。第二个,我说我除了是您儿子以外,还有
六个角色要扮演。结了婚,是做先生;有了小孩,是做父亲;在学校教书,是做老师;在社会上,是
个公民;我还要结交朋友,同时也是兄弟姐妹之一,加起来正好七个角色。我就说一个星期有七天,
您有七个孩子,我有七个角色,所以我每星期陪您一天不是正好吗?说实在的,这个理由说出来我自
己听了都觉得无懈可击。我母亲很聪明,她说,好,以后你每星期陪我一天我就满意了。

所以,人跟人相处一定要沟通,这个时候你要讲理,要合乎人情世故,大家就会接受。

人跟人相处需要找到一个稳定的模式,才能长期维持和谐的关系。我们的感情,我们的时间
和力量,都是有限的,如果别人要求你怎么做就怎么做,怎么可能让每一个人都满意呢?要分本末轻
重。父母亲最重要,就是孝顺。尤其在父母年老的时候更要用心,事实上我们做的永远是不够的。当然,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方式。有的父母要求孩子把书读好,这不是为自己的面子,而是为了孩子有
好的未来。还有的父母希望孩子多多赚钱,但有时候是能力所限,所以要了解沟通的重要。否则你为了
8
父母的要求就一定去做,万一违背社会规范怎么办呢?万一超过你的能力,过度劳累怎么办呢?儒家
思想对我们现代人是非常有启发性的。

五、以亲情为重

《孟子》里面有一个关于舜的著名假设。孟子有个学生叫桃应,他向老师提出了一个高难度的
问题:"舜是天子,父亲杀了人,应该怎么办?"孟子说:"逮捕他就是了。"学生就问:"舜不会阻止
吗?"孟子说:"舜怎么会阻止呢?法官是于法有据的。舜把丢弃天下看成像丢弃破草鞋一样,他会偷
偷地背着父亲逃跑,沿着海边住下来,一辈子开开心心,快乐得忘记了天下。"

好,问题来了,很多人会说,你看,你们儒家重视人的情感,忽略社会正义,难道被父亲所
杀的人是活该吗?这还得了,你怎么可以违背法律呢?等于是窝藏犯人啊!

这个问题可以说得更早一点,《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楚国有一个大夫跟孔子说:"我们
那里有一个坦诚正直的人,父亲偷了羊,他便去告发。"孔子说:我们那里坦诚正直的人跟你们不一样,
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这里面。"这个例子与孟子所讲是连在一起的。要不要为
了亲情违反法律呢?这是儒家思想今天备受质疑的地方。我们学儒家不要怕被质疑,儒家思想经得起
思考的检验,才能有真正的作用。

那应该怎么说呢?在这里我们要了解,如果舜既要当天子,又要保护他父亲,绝对不可以。
当天子就要执行法律,任何人犯罪都要依照法律公平对待。但是舜辞掉天子之位后,就是一个单纯的
人,父亲的儿子,儿子保护父亲是天经地义。父亲做什么事,我们无从进一步了解,比如我可以说,
父亲杀人说不定是人家要先杀他,他是要保护自己啊;说不定是那个人借钱不还,把父亲逼急了;说
不定是误杀,等等,有各种理由。不管怎么样,父亲还是父亲,做儿女的应该尽量保护父母的周全,
但是法官按照法律绝对可以追捕。如果追捕到了,舜一定接受,每天负责送牢饭,这是儒家的思想。

在舜的情况下,作为儒家,当然要选择放弃外在的权力,或是各种名位,然后来孝顺父母亲。
不能简单地判断亲情、法律孰重,我们要了解,法律不能离开亲情。如果一个社会,父亲有错子女都去
检举,这个社会能存在下去吗?一个人犯错有各种可能的情况,我们不是法官,也不可能代替法官来
裁断。如果父亲犯错,我去检举他,意味着希望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说你看,这个人大义灭亲。但儒
家思想里面没有"大义灭亲"这四个字,为了国家如何而去对付自己的父母亲,这不是儒家,这是法家。
我们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大部分都是阳儒阴法,表面打儒家的招牌,实际上是法家,并没有真正实
践儒家的思想。我们今天谈孟子,在这点上意义特别重大。

我们再引申一下,前面说到过"父子不相责善",所以古人易子而教,也是为了保持亲情的融
洽。父母教子女教到最后,往往打也不是,骂也不是,毫无办法。我自己教书教了几十年了,有人跟我
说,你那么会教书,教女儿一定很有办法吧?我说你错了,我碰到女儿只有四个字,叫束手无策。让
别人来教,反而比我要教得好。这就是易子而教的道理。我们这样讲,不是说不要家庭教育,家庭教育
当然重要,但它有一个分寸。

儒家强调人性向善,内心真诚才有力量,这个力量由内而发,做到之后快乐也由内而发。在
孝顺方面,孟子有句话说得非常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先孝
敬自己的长辈,有能力有机会的时候,再推及孝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子女,有能力有机会的时
候,再推及爱护别人的子女。这是儒家的思想,你要有原则,有差等,先照顾自己的家人,但是一有
办法就推及出去。孔子也说过,仁是什么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自己
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这就是儒家思想,
能够普遍地把每个人都当成自己的责任。所以儒家思想的出发点非常精准,就是落在家庭里面。孟子
说:"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告子下》)尧舜之道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是"孝"和"弟"(悌)
而已。你能够孝顺,到外面自然可以有仁爱之德;你能够"弟",友爱兄弟,到外面去自然可以有义,
做正当的事。有"孝"、"弟",就推出仁义,有仁义天下就没有问题了,因为每一个人都从自己开始,做
他该做的事。

作为仅次于孔子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非常强调孝顺,他甚至说,不能得到父母的欢心,没
有办法做人;不能顺从父母的心意,没有办法做儿子。儒家认为家庭是一个生命的出发点,每一个人
都从家庭出发,上了年纪的时候也希望在家里面养老,家庭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儒家讲孝顺的话,
是非常活泼的,只要有一颗真诚的心,能够选择适当的方法,调节彼此之间的差异,经过理性的沟通,
就可以找出一条路来。

9
1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