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中國學術通義〈泛論學術與師道〉

本章節旨在探究術與道,自古以來中國有許多思想家,上乘春秋時期的孔
子,下至民國時期的梁任公,然這些思想家皆有不同的觀點與偏重,有人偏
「道」、有人偏「術」,亦有兩者兼備,甚或兩者偏廢,如初始的佛家教義,
然而在眾多思想中,作者認為應圓融不固執,不過度倚重任一方,兩者兼備實
屬之最。
第一小節闡明何為「道」與「術」,就錢穆先生的觀點而言,「道」與
「術」在從事學問時是相輔相成的,前者偏重探究學問的本質、意義;後者著
重探討學問的過程、方法。古往今來只有孔子能做到道術兼備,其後起儒學思
想家,如荀子與孟子,皆偏重其一,而不可兼得。孟子因對仁義執著,認為人
皆性善,因而高懸理想目標,卻未細講具體做法,是為偏道;荀子認為人性本
惡,人們需化性起偽,因而重視學習,是為偏術。
第二小節舉證孔子何能達到道術兼盡的境界,由顏淵對其「瞻之在前,忽
焉在後」一句可知孔子的「道」之所在;而「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則是
「術」之所在,此為孔子教授學問的作法。此外,這位至聖先師,不僅能通達
道術,甚至能博廣通道,從政事、文學,乃至言語、德行,皆能參透其中義理,
並循循善誘,一步一步帶領後學子弟從基礎打起。段末指出,若要論究道的最
高境界,即便是聖人也有不明瞭之處,然而若要登峰造極,皆須從學習開始,
由此可證「術」之重要。
第三與第四小節分別講述孟子與荀子的偏道與偏術。若一言以蔽之孟子,
那便是空有理想卻不細究如何為之,孟子將堯舜作為典範,認為後人皆需以二
位聖人為楷模,然而如何成為這樣的聖人,從他的言論卻無從得知,孟子給予
後世的僅是崇高的境界標竿以及勵志的感言,似乎有些不切實際。相較之下,
荀子對於為學,如何為,則有一套周密見解,荀子所傳承的理念與言論,就如
同現在的老師一樣,按部就班教導我們如何做、如何習,儘管偏重於「術」將
可能忘了初衷,失卻「道」,因此術與道二者必須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第五小節將兩漢經學與魏晉玄學做了劃分,前者著重刪訂、保存、抄錄古
籍,此偏重荀子之重術;後者教人如何做人,於戰亂之中修身養性,達超然物
外之境界,當時所盛行的莊老思想,偏重孟子之重道。
第六小節介紹佛教思想的轉變,原先佛家教義是教人「出世」,既不求道
也不求術,只不過翻譯的經典對於「出世之道」加以詳述,因此較偏重道。隋
唐時期,中國傳統文化與佛教思想融合,使佛教逐漸轉為偏術一方,亦可說是
由「理」轉向「行」,其中禪宗更提出學佛者的目標是見性;華嚴宗則說平常
心及為道,各派說法使其後佛家思想百家爭鳴。
第七小節將中國與西方的文化思想做區分,若針對一思想,中國人會講術、
講實踐的作為;西方人講道、講複雜的理論。後段釐清「教」與「宗」的不同,
「教」是一套有系統的理論,反之「宗」則是一人的單一思想,整個宗門皆以
一人從之。
第八小節述程明道與程子之思想,程明道所講求的與孟子相近,皆重道。
其言論皆與內心相關,他所說的微言大義,常以簡短幾句話便涵蓋了政治、文
學、德行等專門知識,而省略了許多層次與步驟,因此朱子稱其文為「地位高
者之事」。相比下,程子之言對於術與道較能兼具,令朱子受用頗多。
第九與第十小節述朱子與王陽明之思想,朱子可謂繼孔子之後第二個能將
道與術兼容者,他並重程明道與程子,將二人的思想融會與精進,補齊缺漏,
探討得更為詳細縝密。且朱子是個有理想,且願將己身所領悟之理受用給國家,
他認為聖人皆需為國做事,因此出任朝廷,而他的學術作品、思想,綿延至今,
流傳廣泛。王陽明雖是承陸象山學統,然而其所提倡的「良知學」與「格物致
知」實則兼具道與術。
十一小節主要論述清儒思想受到朱子的影響頗深,儘管亦有人承襲王陽明、
陸象山,然朱子術道兼具的為學方法受到多數人推崇。
十二小節敘術近代學術界,作者認為如今學術界已是「重於明道,而疏於
辨術」,人們淨講宗旨、論空想,卻無法指出落實的作為,是近代文學的弊病.。
然而其中仍有些道術兼備的文學家,如前清的曾氏、民國時期的梁任公,他皆
能親切指點後學,授以具體方術,不僅僅輸導空泛的道理。
十三段闡述作者對於中國講術之見解,他認為中國人不應偏廢道或術,若
求道,則不可求之過甚,不易落實;若求術,則方式多種,不過皆需按部就班,
不可一昧求快或輕忽基礎作法而跳著步驟來。
綜觀全偏,我相當贊同作者的觀點,許多事若過度偏向一中一方,都可能
適得其反,因此在術與道的天平兩端取得平衡或許是最妥當的,但這是件相當
艱難的事,所以至今能做到這種境界的人也不過孔子與朱熹二人。然而不只古
代人為學該如此,連今日的我們也亦然,如今成為了大學生,邁向了出社會的
最後階段,我們應當清楚自己的目標(道)為何,並擬定好可行而不空泛的計畫
(術),循序漸進地完成,若只空有理想卻眼高手低,或者執行力極強卻毫無目標,
這都無法成就好的將來。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