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中国哲学史的问题意识和阅读方法(非逐字讲稿)

庄嘉欣 四川大学哲学系

一、从哲学问题看哲学的二重性
唐君毅先生言:“哲学史之意旨, 在明哲学之史的发展;欲观哲学之史的发展, 当注目在

哲学问题之演变。”一国之哲学史之所以与他国相异之原因,便是在不同国家的哲学家在不

同时期,不同情景下,所思考的哲学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固然中西方之人并无二异,甚至在

历史上有者看似类似的经历和思考,但正是这些看似相似的思考下的暗流涌动,才能随着历

史的发展逐渐被逐渐清晰起来,被不同时代的思想者所共鸣,并针对当时之时代问题,而被

丰富和阐发。而这种“暗流涌动”,便是一个国家哲学发展之核心精神。而中西哲学之根本

不同在唐君毅先生那里,从大的方面讲,是文化精神之不同,从小的方面讲,是心灵哲学精

神发展之不同。而在梁漱溟先生那里则认为中西文明之特异采色之源泉,是由于指导民族生

活的根本精神。从上述两位观点中不难看出哲学问题之不同,在于民族文化所提供的“潜意

识”精神指导的结果,而只有将其中的“潜意识”捕捉出来,才能够把握不同哲学之不同气

质。同理,不同哲学家所考虑的哲学问题亦是不同,如此,找寻哲学家的问题“潜意识”,

成为把握哲学家思想的第一步。且只有如此,才能避免被显性的非根基性的内容迷惑而陷入

其中团团乱转,从而有可能把握到连哲学家自身都无法觉察到的思想倾向。这种后瞻性的思

考,正是后世研究者之优势所在,即能够跳出当时历史局限本身而更加全面和深刻地研究一

段历史中的哲学思想,这也是哲学问题之另一关键所在。

至此,至少在哲学问题上,中西哲学之不同已经凸显出来。一方面是西方哲学家自身的

问题意识比较清晰,这似乎得益于西方哲学的逻辑传统。而在这一角度讲,中国哲学家很少

顾及到自身研究问题之具体呈现,而是巧妙地隐藏在对经典的阐述之中;另一方面,虽然中

西方有着一致或者是相似的问题讨论,但其对问题的讨论倾向和思路重点,则有较大之不同。

唐君毅先生在《论中西哲学问题之不同》从西方哲学主要问题角度分析了中西之不同,而其

也指出,中西哲学本就是“在两种不同的进向上交叉如十字架,从任一进向去看其他的进向,

都觉其在下”。此也指明,中西哲学并无高低之分,无先进落后之分。而这一观点亦指向中

国哲学研究早期以西方哲学作为参照的研究方式的问题,而对这类问题的反思,至今仍然是

进行时。研究方式之问题暂且不论,当意识到中西哲学之根本性之不同时,对中国哲学之学

习,便不能仅仅落脚在哲学家之思想上,还要关注到其思想之历史性,即从哲学中看到时代

问题。脱离了历史性的视角,则哲学家之思想不过是被任意解释和把玩的概念;但若着重于
对其历史性的考据,则亦变成了所谓的“整理国故”,不免使中国哲学有“古董化”倾向。

因此,如何维持“哲学性”和“历史性”之间的张力平衡,则是中国哲学研究,尤其是中国

哲学史研究不能忽略的问题。

二、中国哲学史的历史性

在中国哲学史上此张力之呈现则更加明显,而哲学这一概念本身的不明确性,在中国哲

学史这里呈现的更加明显。一方面中国哲学家之思想变化本就与历史之变化相关,甚至中国

哲学本身之“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既出世又入世的精神本身就规定着中国哲学必然不是悬

置在空中的形式思考,而是扎扎实实地落脚在现世之中的,故哲学史必然不能摆脱历史视角

而独立存在;另一方面,葛兆光先生指出那些“真正指导政治和生活”的内容,并不仅仅包

括如今现有哲学史的内容,其内涵比“精英和经典的文献”更加丰富。若将中国哲学与西方

哲学之最大不同,落实在“主体性”的生命精神,即如钱穆先生提及的中国学术出发点为“人

本主义”。则其目前仅将哲学史之内容限制在“精英和经典世界之中”,是无法显示,甚至

无法阐述清楚其对实际社会生活的常识习惯之超越的。因其本就远离了实际社会生活,从而

这本就与中国哲学之精神相分离。因此,哲学史的内容,必然要增添相应的思想史的内容,

以补充哲学家之思想背景,而学者本身只有在哲学性和历史性双重视角下,才能够发现哲学

家所问之问题,以便更清晰地把握哲学家那隐含在对经典的解释下的未尽之意。如此,才能

在那进入历史而又超越历史的哲学进路中,发现那中国之哲学,而不仅仅是在中国之哲学。

若要求中国哲学的学者不能偏颇于历史性或哲学性之中任意一方,则摸索进入中国哲学

研究之门的进路时,必然绕不过对中国哲学史再思考。即使是研究某一哲学家的学者,也依

然无法避免涉及到,至少此哲学家所在年代的哲学史。反而在西方哲学家那里,由于其对前

人范畴概念的使用,虽要求对同时代对哲学家思想有对应的理解,但对哲学家本人之了解多

少,对其哲学家思想之了解并无决定性影响。但在中国哲学史中,即使是同时代的哲学家,

似乎也没有办法仅仅通过对同时期出名哲学家的思想来理解某一哲学家的理想。即使是有明

确师承关系之诸哲学家,其思想亦随其人格偏好不同而不同。故钱穆先生提到中国传统学术

两大纲:心性之学和治平之学,从一大一小两个角度具体展开了中国哲学的历史性。一方面

各家各派之思想与德行修养不相分离。因而研究思想亦要兼求此哲学家之人格精神,即从哲

学家自身视角出发看其时代问题;另一方面,治平之学所强调的史学角度,则与中国哲学之

“道中庸”的入世精神相联系,即需对过去之历史有所了解,窥其变迁,在超越哲学家本身

之角度再思考其中之不变内容。之后才能反思现实之问题,学者的创作才有可能。可见,中

国哲学史的学习亦需要在此两个方面对哲学之历史性给予更多的关注。
三、中国哲学史的阅读方法

正是基于对哲学问题之思考,在阅读中国哲学史时需要注意:一,哲学史之作者本身亦

为哲学家,其成见本就隐藏在其描述的字里行间。因此需要清楚作者之人格和立场,才能理

解作者视角下的哲学史是如何被展开的。二,在具体哲学史的内容中,不因为本身对内容或

名相之熟悉而放松警惕,正如唐君毅先生谈到需要在“已有之各专门知识之间”,对这个“之

间”去用心,才能“延长我们之学习兴趣”,以及“更深切的感受我们之知识上的哲学问题

之道”。三,需看到哲学家思想基础的“潜意识”,即哲学家自身关切的问题和对现实世界

超越之实现从何处展开,才能“深切的感受哲学问题”。这个“深切”,不仅是知识上的体

悟,更是在情志上的感受。如此才能既系于个人之关心,又连接于超个人之世界,立足于人

文主义的精神之上,在瞬息万变之中把握人事。如此中国哲学才能即超越现实生活本身,呈

现出哲理性的理想光芒,而又不远离实际,依然保持对生命的关切,呈现出向理想迈进的实

践可能。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