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一、 填空题:

1. 新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24 学时。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和岗位,教育
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48 学时。
2. 凡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劳动安全部门认可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才能上岗。
3. 脱岗外出学习或外借、产假、病休半年以上人员、工伤休假伤愈上岗人员,上岗前要进
行复工教育。
4. 班组长必须对班组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安全培训负责。
5. “四新教育”中的“四新”是指: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新材料。
6. “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安全生产法》规定新员工三级安全教
育学时不得少于 24 学时。
7. 安全生产“五同时”是指: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
二、 选择题:
8. 总部健康安全环保部和人力资源部负责每 年组织一次职业健康教育。B
A 半 B 1 C 2
9. 必须对班组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安全培训负责。C
A 车间主任 B 分厂厂长 C 班组长 D 事业部总经理
10. 班组长必须参加由工会、事业部安全管理部门及事业部行政人事部门组织的安全培训,
班组长培训应每 年进行一次。B
A 半 B 1 C 2
11. 特种作业操作证每 年由事业部安全部门委托外部培训机构进行一次复审。C
A 1 B 2 C 3 D 4
12. 特种作业人员连续从事本工种 年以上的,经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进行知识更新后,
其特种作业证复审时间可相应延长。C
A 5 B 8 C 10 D 15
13. 中层及中层以上人员必须接受由人力资源部及安全部门组织的安全培训,培训率达到
。C
A 80% B 90% C 100%
14. 员工有中级违章以上行为的,将接受 天没有工资的安全培训。D
A 2 B 3 C 4 D 5
15.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d)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
握其安全技术特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等。D
A 新仪器 B 新方法 C 新标准 D 新材料
16.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措施,必须与主
体工程(C )
A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B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
C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D 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7.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C),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
业危害的事项。
A 工资合同 B 养老保险 C 劳动合同 D 失业保险
18. 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A)报
告。
A.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 B.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
C.用人单位负责人 D.用人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
19. 单位对新职工应进行(D)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和岗位教育培训时间
不得少于()小时。
A.全面,24 B.全面,48 C. 三级,24 D. 三级,

48
20. 当操作打磨工具时,必须使用(C)。
A.防护手套 B.防潮服 C.护目镜 D.防静

电服
21. 柳工安全教育制度规定,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半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进行
相应的(C)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A、专门的 B、厂级 C、车间级 D、班组级
22. 用灭火器进行灭火的最佳位置是 C 。
A、下风位置               B 、离起火点 10 米以上的位

置  
C、上风或侧风位置    D、离起火点 10 米以下的位置
23. 火场逃生的原则是 C  。
A、抢救国家财产为上           B、先带上日后生活必需钱财要紧 
C、安全撤离、救助结合       D、逃命要紧
24.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 ABC 。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物的不安全状态
C.管理上的缺陷 D.自然灾害
E.安全知识不足
25. 火场逃生的方法有( A B C D)
A、用手巾,手帕捂鼻护嘴 B、遮盖身体 C、寻找避难处所
D、利用疏散通道逃生 E、往人多的地方逃生
26. 电缆火灾扑救对策(B C D E )
A、用水枪灭火 B、切断电源,侦察火情 C、堵截包围,阻止蔓延
D、采取窒息灭火 E、防烟,防毒
27. 如下哪些心理现象与事故有关(A B C E)
A、侥幸心理,好奇心理 B、盲干心理 C、逞能心理 D、谨慎心理
E、麻痹心理
28. 《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生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D)向现场
生产安全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A 在 8 小时内 B 在 4 小时内 C 在 1 小时内 D 立即
29.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A)防范措施以及
事故应急措施。
A、危险因素 B、事故隐患 C、设备缺陷 D、重大危险源
30. 电流对人体损伤的程度与__ABCD_人体的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
A、电流的大小 B、电流持续时间 C、电流种类 D、电流途径 E、电流的频率
31.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适用于补救 ABD 火灾。
A.可燃液体和沥青、石蜡等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B.电气火灾
C.钾、钠、镁、钛等金属火灾 D.固体表面火灾
32.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A)。
A 全面负责 B 负责监督检查 C 负责日常检查 D 负责指挥作业
33.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合格者获得国家统一印制的(A) 。取证者每两年进行 1 次
复审。
A.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B.特殊作业操作证
C.特殊工种资格证 D.特种人员资格证
34. 电瓶车在厂内的行驶速度,每小时不得超过 C km。
A.10 B.15 C.20 D.30
35. 使用砂轮机的安全要求( B D E )。
A、禁止正面磨削 B、禁止侧面磨削 C、不准正面操作
D、不准侧面操作 E、不准共同操作
36. 以下属于特种设备的是(A B C D)
A、锅炉,压力容器 B、大型游乐设施 C、电梯
D、厂内叉车 E、空调
37. 电焊弧光对人眼的伤害主要是( B)辐射。
A.红外线 B.紫外线 C.X 射线 D.激光
38. 机械职业危害的主要类型( A B C D E )。
A、粉尘 B、生产性毒物 C、噪声 D、振动
E、辐射和高温,高温,低温
39. 防止间接接触电击的方法( A B C D E )。
A、保护接地 B、工作接地 C、重复接地 D、保护接零 E、速断保护
40. 下列属于保证用电安全的基本要素的有( A B C D )只要这些要素都能符合安全
规范的要求,正常情况下的用电安全就可以得到保证
A、电气绝缘 B、安全距离 C、设备及其导体载流量
D、明显和准确的标志
41. 静电的特点有( A B C)高,二是( )突出,三是( )现象严重
A、电压高 B、静电感应突出 C、尖端放电现象严重 D、电量小

三、 判断题:
42.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教育培训制度》不适用于柳工的合同方人员及来访参观人员。
(错)
43. 新员工在入职体检结果未公布前,可先安排参加公司三级安全教育培训。(错)
44. 厂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新员工可领用劳动防护用品,参加车间、班组级安全培训,
每级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对)
45. 特种作业岗前培训学员在实习期内经安全管理人员同意可以独立作业。(错)
46. 特种作业人员经过培训,如考核不合格,可在两个月内进行补考,补考仍不及格,可

在一个月内再进行补考。(错)
47.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

的安全警示标志。(对)
48. 受过一次强冲击的安全帽应及时报废,不能继续使用。(对)
49. 拆除有危化品的容器、设备、管道时,物料放干净后就可以拆除施工。(错)
50. 企业如存在法定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危害因素,应及时、如实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部门申报,接受其监督。(对)
51. 氧气瓶和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应少于 5 米。(√ )

四、 简答题:
52. 请说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指南》规定的九种职业安全健康教育:新职工进厂三级教
育、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及复训教育、中层及中层以上干部教育、班组长教育、变换工作和
“四新”教育、职业健康教育、全员教育、复工教育、安全管理人员教育。
53. 请说出公司常见的特种作业人员类别(说出 6 个以上):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
行车工、起重机械操作工(含电梯)、厂内机动车辆(叉车)驾驶员、锅炉作业(含水
质化验)、压力容器操作工等。
54. 特种作业人员复审内容包括:
a. 健康检查;
b. 违章作业记录检查;
c. 安全生产新知识和事故案例教育;
d. 本工种安全技术知识考试
55. 三不伤害:不伤害他人 ,不伤害自己 ,不被他人伤害
56. 处理事故的“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当事人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

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不放过。
57. 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有哪些义务?
答:
(一)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
理;
(二)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三)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
生产技能;
(四)要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五)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
单位负责人报告。
58. 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答:
(一)年龄满 18 周岁;
(二)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相应工种的安全技术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

理论和实际操作核并成绩合格。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