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26

水利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

强制性条文专题2

2021年09月
内容提纲

1 水利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2 水利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3 水利安全生产法律责任追究

-----------------------------
2
一 水利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1.1 基本概念

1.2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基本框架

1.3 安全生产规章、标准(技术法规)

-----------------------------
3
1、从法的不同层次,分为上位法和下位法

v(一)宪法(42、43、48条)
v(二)安全生产法律: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宪法来制定、审议并通过和公布。

v(三)安全生产行政法规: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而制定
、发布。

v(四)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
委员会和地方政府制定,由法律授权制定,是对国家安全生
产法律、法规的补充和完善。

v(五)安全生产行政规章:部门规章——国务院有关部门
依据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国务院的授权制
-----------------------------
定发布。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规章是最低 4
层级的安全生产立法机构
2、从同一层级的法的效力上,分为普通法与特殊法

v(1)普通法:《安全生产法》是安全生产领域的普
通法。
v(2)特殊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
特殊法。

-----------------------------
5
3、从法的内容上,分为综合性法与单行法

v(1)综合性法:《安全生产法》

v(2)单行法:《矿山安全法》

在一定条件下,综合性法与单行法的区分是相对的、
可分的。

-----------------------------
6
1.3 安全生产其他依据

1、规范性文件:“通知”、“意见”、“办法”等文件形式

2、安全生产标准:技术规范 强制性条文

-----------------------------
7
二 建筑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
8
部分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十三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五十二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主席令第二十八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第六十九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主席令第四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第六号)
2.1 建筑安全生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基本原则 基本国策 安全方针 工作机制
2、对企业安全生产基本要求
3、社团组织的地位及任务
4、工会监督
5、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6、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及落实的规定
7、安全生产投入的规定
8、推行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
9、安全教育培训、考核与持证上岗的规定
10、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规定
11、安全劳动防护用品的规定
12、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
10
13、特种设备检测、检验的规定
5、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第十八条 七项职责
第五条 对本单位
安全生产工作全
面负责 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新增加内容)
4)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5)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
产安全事故隐患;
6)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
预案;
7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
11
6、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及落实的规定

第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责
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
实情况的监督考核,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 —— 内容:责任人员、责任范围、考核标准
• —— 要求:建立机制、监督考核、落实到位

-----------------------------
12
7、安全生产投入的规定

第二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
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
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
责任。
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专门
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费用在成本中据实列支。……。

-----------------------------
13
Ø 第九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
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不依照本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
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
件的,责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资金;逾期未改正的,
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有前款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对生
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对个人经营的
投资人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
,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14
安全费用提取比例及使用范围

提取比例
《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
的通知》(财企[2012]16号)
Ø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安全费用提取标准为工程造价
的2.0%;

-----------------------------
15
使用范围(九类)
• (一)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不含“三同时”要
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设施),包括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洞口、临边、
机械设备、高处作业防护等设施设备支出;
• (二)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
• (三)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 (四)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
价)、咨询和标准化建设支出;
• (五)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 (六)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 (七)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
支出;
• (八)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 (九)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
16
8、推行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

• 第二十四条……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
炼单位应当有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鼓励其他生
产经营单位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注册安全
工程师按专业分类管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门、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 强制配备——危险品生产、储存单位和矿山
• 鼓励配备——其他企业
• 分类管理——人社部、安监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部门规章
-----------------------------
17
9、安全教育培训、考核与持证上岗的规定

Ø 第二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
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
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
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
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
18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号,2015年修订 )

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资格培训:
Ø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生产经营单
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
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Ø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
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新上岗从业人员培训:
Ø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生产经营单
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再培训的时
间不得少于20学时。
Ø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
时。高危行业的农民工首次岗前安全生产培训时间≥ 72学时。

-----------------------------
19
第二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
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
关部门确定。
Ø 依据《水利工程建设程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
特种作业人员主要包括: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爆破作业
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等。

-----------------------------
20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2010年安监总局第30
号令发布,2015年80号令第二次修订)要求:
电工、焊接与热切割作业、登高架设等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不
少于8小时,离开6个月,重新实操考核。《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6年,
每3年复审一次,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每6年复审一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2005年质检总局70号令发布,)
2011年质检总局第140号令修订)规定:
起重机械、锅炉、压力容器、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作业
人员应经安全培训,持证上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有效期4年,每4年
复审一次,在复审期届满3个月前,向发证部门提出复审申请。对持证人员在4
年内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不间断作业要求和安全、节能教育培训要求,且无
违章操作或者管理等不良记录、未造成事故的,发证部门应当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
的规定准予复审合格,并在证书正本上加盖发证部门复审合格章。
-----------------------------
21
劳务派遣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第二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将被派
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统一管理,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
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
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用人单位—— 统一管理
—— 上岗教育培训
派遣单位—— 事前教育培训

-----------------------------
22
学生实习的安全教育培训
第二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接收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学生
实习的,应当对实习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供必要的劳
动防护用品。学校应当协助生产经营单位对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
培训。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
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

—— 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 提供必要劳动防护用品
—— 学校协助教育培训
—— 建档记录教育培训情况
-----------------------------
23
10、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规定
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规定:
第二十一条: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
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这一部分的修改对水利施工企业没有影响)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人的,应
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
在一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由
三百人改为一百人)

高危行业扩大:金属冶炼、道路运输
提高了配置标准:100人以上
删除的部分:生产经营单位依照前款规定委托工程技术人员提供
安全生产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
-----------------------------
24
《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26号)要求:
第二十条 施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照国家有关
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施工现场必须有专职安全生产管理
人员。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发现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报告;
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应当立即制止。

-----------------------------
25
住建部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的规定: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
办法》(建质[2008]91号)规定:
第八条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应满
足下列要求,并应根据企业经营规模、设备管理和生产需要予以增加:
•建筑施工总承包资质序列企业:特级资质不少于6人;一级资质不少于4
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企业不少于3人;
•建筑施工专业承包资质序列企业:一级资质不少于3人;二级和二级以下
资质企业不少于2人;
•建筑施工劳务分包资质序列企业:不少于2人;
建筑施工企业的分公司、区域公司等较大的分支机构应依据实际生产情况配
备不少于2人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26
第十三条 总承包单位配备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满足下列要求:
(二)土木工程、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按照工程合同价配备:
1、5000万元以下的工程不少于1人;
2、5000万~1亿元的工程不少于2人;
3、1亿元及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且按专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
人员。

2015年12月,住建部为落实《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规定》(2014年,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17号) ,
印发了“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
管理规定实施意见的通知”(建质[2015]206号 ),将专职安全员 细分为C1(机
械类)、C2(土建类)、C3(综合类)

-----------------------------
27
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职责
第二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
人员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
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三)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四)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五)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六)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
为;
(七)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
28
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的义务、权力、保障和监管

第二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
人员应当恪尽职守,依法履行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作出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应当听取安全生产
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意见。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而降低其工
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的安全生产
管理人员的任免,应当告知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1)义务:恪尽职守、履行职责
(2)权利:对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提出意见
(3)保障:不得降低工资、福利待遇或解除合同
(4)监管:危险品、矿山、金属冶炼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的任免,
告知安全监管部门
-----------------------------
29
11、安全劳动防护用品的规定

Ø 企业--- 第四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


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
用规则佩戴、使用。
Ø 员工---第五十四条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
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
防护用品。
Ø 《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 》(安监总厅安健〔2015〕
124号 ),共5章、28条。

-----------------------------
30
12、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
第二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
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
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
目概算。(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 )
—— 扩大范围:金属冶炼、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
—— 验收单位:建设单位负责
—— 监督检查:安全监管部门
施工企业---安全设施应与施工进度同步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2010年国家安监总
局36号令发布,2015年77号令修订)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
于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和其
他技术措施的总称。
-----------------------------
31
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
2017年3月安监总局以第90号令发布)
职业病防护设施,是指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
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
康的损害或者影响,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设备、设施、装置、构
(建)筑物等的总称。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
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统称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
“三同时”)。建设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
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
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工作可以与安全设施“
三同时”工作一并进行。
13、特种设备检测、检验的规定
• 第三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
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
矿山井下特种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
产,并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
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检测、检验机构对检
测、检验结果负责。(与《特种设备安全法》协调一致)
• (旧法条文: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
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
并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
标志,方可投入使用。)

-----------------------------
33
14、危险物品管理的规定
第三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
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
的规定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审批并实施监督管理。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
处置废弃危险物品,必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
业标准,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接受
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
《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344号公布 2011年2月16日国务院第14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 )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2006年4月26日国务院第134次常务
会议通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66号公布;自2009年9月1日
起施行;根据2014年7月9日国务院第54次常务会议修订)

-----------------------------
34
15、重大危险源管理的规定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
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
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
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
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
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安全生产法》第一百一十二条给出了危险物品和
重大危险源的定义。

-----------------------------
35
重大危险源的定义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
险源辨识》(GB18218-2009 )定义相同

危险物品,是指易燃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
易爆物品、危险化学 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
品、放射性物品等能 、搬运、使用或者储
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 存危险物品,且危险
产安全的物品。 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
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包括场所和设施)。
16、安全距离与安全疏散
•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生产、经营、使用、
储存危险物品的车间、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建在同一
座建筑物内,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生产经营场所
和员工宿舍应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
持畅通的出口。
禁止封闭、堵塞
生产经营场所或
者员工宿舍
的出口。

-----------------------------
37
17、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
• 第三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应当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员通报。
•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
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消除重大事故隐患。

• 企业 —— 建立制度
• —— 采取技术、管理措施
• —— 及时发现并消除
• 政府 —— 重大隐患督办制度
• —— 督促企业消除隐患

-----------------------------
38
18、 安全生产责任险规定

第四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
纳保险费。
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
39
19、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享受工伤保险和伤亡
危险因素和应
求偿权
急措施
1
安全管理的批评 知情权
2
检控权 权利
5
3
4 拒绝违章作业和
紧急情况下停止 强令冒险作业权
作业和紧急 拒绝权
撤离权
-----------------------------
40
从业人员的义务

1 2 3 4

接受培训、 佩带和使
遵章守规、 掌握安全生 发现事故隐
服从管理 用安全防
产技能 护用品 患及时报告
-----------------------------
41
20、劳动合同的规定
第四十九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
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
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的
事项。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
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
承担的责任。

-----------------------------
42
第八十九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单位私自与从业人员签订生
死合同,即事故责任私了和经济赔偿协议):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
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
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无效;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
营的投资人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
43
21、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事故调查

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的规定:
• 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制定本区域内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生产经营单位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

第七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
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
并定期组织演练。
—— 企业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 企业预案与政府预案衔接
—— 定期组织演练
2009年4月1日,安监总局以第17号令发布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
法》,2016年4月15日,安监总局以第88号令对该办法进行了修订。
-----------------------------
44
• 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组织的规定:
• 第七十九条(第一段)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
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 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的规定
• 第七十九条(第二段)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以
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配备
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
保证正常运转。

-----------------------------
45
对事故报告和抢救的规定:

• 《安全生产法》第80条规定的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
责人在事故抢救中的职责: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
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2007年4月,国务院以第493号令发布了 《生产
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
46
事故报告程序
事故现场

事故现场人员

采取措施
单位负责人
组织抢救
立即如实报告
安全生产监督
迅速到达现场
管理部门
立即如实报告
上级有关部门
-----------------------------
47
事故处理工作流程图
事故发生
企业内部报告
事故报告 企业向有关部门报告
现场保护 组成调查组
过程调查
事故调查 人员伤亡调查
设备损失调查
事实材料调查
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分析 事故责任分析
事故预防措施
事故处理 事故责任者处理意见
事故善后处理
事故报告撰写
-----------------------------
事故材料归档
48
22、对企业及人员违法行为责任追究的规定

《安全生产法》第六章 法律责任,第八十六条至第一百一
十条 ,共二十五条,明确了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
门的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
其中包括了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从
业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九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
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生
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有前款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给
予撤职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依照前款规定受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
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
位的主要负责人。
-----------------------------
49
第九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履行
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导致发
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暂停或者撤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资
格;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零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
生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
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级、撤职的处分,并由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至百分
之一百的罚款;对逃匿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
,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
谎报或者迟报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对生产经营单位违法行为的处罚(加大了力度)
第九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
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五万元以上十
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
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
(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
道路运输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
的;
(三)未按照规定对从业人员、被派遣劳动者、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和培训,或者未按照规定如实告知有关的安全生产事项的;
(四)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的;
(五)未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如实记录或者未向从业人员通报的;
(六)未按照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者未定期组织演练的;
(七)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上
岗作业的。
-----------------------------
51
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处罚(加大了力度)

第九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
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
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
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
定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安全警示标志的;
(二)安全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改造和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
标准的;
(三)未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的;
(四)未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
(五)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海洋
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未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机构检测、
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投入使用的;
(六)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的。
-----------------------------
52
对生产经营单位违法行为的处罚(加大了力度)

第九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未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
消除;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
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
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一百条 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
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
违法所得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
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十万元的,单处或者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承包方、承租方承担连带赔偿责
任。
生产经营单位未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在承
包合同、租赁合同中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或者未对承包单位、承租
单位的安全生产统一协调、管理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
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
53
第一百零一条 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可能危及对
方安全生产的生产经营活动,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指定专
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
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
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
第一百零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
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经停产停业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
予以关闭;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吊销其有关证照。
第一百零九条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对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除要求其
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等责任外,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
定处以罚款: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五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
特别严重的,处一千万元以上二千万元以下的罚款。
-----------------------------
54
第九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
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暂停或
者撤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资格;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
究刑事责任。
对从业人员违法行为的处罚:
第一百零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
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
章制度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零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拒绝、阻碍负有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
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
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55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1)立法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
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
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
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
56
职业病防治法修正情况:

• 第一次修正,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第
一次修正,2011年主席令第52号公布,自公布日
施行;
• 第二次修正,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第二
次修正,2016年主席令第49号公布,2016年9月1
日起施行。
• 修改后的职业病防治法为七章八十八条。
(3)主要规定和职责(9项)

前期预防 应急措施

《职业病防治法》 培训和遵守
管理措施 操作规程
规定的职责

防护用品 保护权利

-----------------------------
58
1)用人单位的义务

第四条 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工会组织依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
益。用人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
会组织的意见。
第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
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
承担责任。

-----------------------------
59
第六条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
治工作全面负责。
第七条 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
60
2)前期预防

第十五条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
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
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6项):

㈠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㈡ 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㈢ 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
61
㈣ 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㈤ 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㈥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关
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
62
3)采取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第二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
施(6项):

㈠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
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
治工作;

㈡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㈢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
63
(四)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五)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
度;
(六)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64
4)提供职业病防护用品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
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
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
65
5)工作场所的应急措施
第二十五条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损伤的有毒、
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
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用
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
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
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
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
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
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
66
6)进行培训和遵守操作规程

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
理人员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
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
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
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
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
职业病防护用品。
-----------------------------
67
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增强职
业病防范意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
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
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

劳动者不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用人单位应当对其进
行教育。

-----------------------------
68
7)劳动者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享有下列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1、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2、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
治服务;
3、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4、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
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
69
5、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
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6、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7、参与用人单位职 业
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 对
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 见
和建议。

-----------------------------
70
8)职业健康检查
第三十五条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
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
健康检查,并将 检查
结果书面告知劳 动者。
职业健康检查 费用由
用人单位承担。

-----------------------------
71
对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要求: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
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
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
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
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
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9)职业病病人保障

第五十六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
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
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
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
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
73
第五十七条 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
,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
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第五十八条 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保
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
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第五十九条 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
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
生活保障由该用人单位承担。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立法目的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
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
步。
(2)适用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
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劳动法》。国家机关、事业
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依照《劳动
法》执行。(与2008年的《劳动合同法》配合使用)
-----------------------------
75
• 我国《劳动法》是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1994年7
月5日国家主席令第28号公布,自1995年1月1日
起施行。此后没有对《劳动法》做过修改。
• 我国《劳动合同法》是2007年6月29日颁布的,
自2008年6月29日起施行。2012年12月28日修订
,第73号主席令公布,2013年7月1日起施行。将
第66条修改为: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企业基本用
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
性、辅助性或者代替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整体性法律。
• 《劳动合同法》是调整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律,所
以不能理解为对《劳动法》的修改。这两部法律
同时有效。
(3)主要规定(7项)

1、劳动者权利:
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
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
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
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
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第五十六条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
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
77
2、用人单位义务:
第五十二条 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
执行国家劳动安全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
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第五十三条 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新建、
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
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五十四条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
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
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
78
3、对特种作业劳动者的要求:
第五十五条 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
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4、劳动者的义务:
第五十六条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
规程。
5、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
第五十七条 国家建立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
制度。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和用人
单位应当依法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和劳动者
的职业病状况,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
-----------------------------
79
6、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保护:
第五十八条 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
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第五十九条 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
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第六十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
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第六十一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
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
间和夜班劳动。
第六十三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
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
和夜班劳动。
-----------------------------
80
第六十四条 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
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
禁忌从事的劳动。
第六十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
康检查。

-----------------------------
81
7、用人单位责任:
第八十九条 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
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
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二条 用人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和劳动卫生条件不符合国
家规定或者未向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劳动保护设施的,
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
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责令停产整顿;对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
致使发生重大事故,造成劳动者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对责任人员比照
《刑法》第187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三条 用人单位强令劳动者违章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
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82
第九十二条 用人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和劳动卫生条件不符合国
家规定或者未向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劳动保护设施的,
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
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责令停产整顿;对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
致使发生重大事故,造成劳动者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对责任人员比照
《刑法》第187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三条 用人单位强令劳动者违章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
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83
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v (1)立法目的
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
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
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
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

v (2)适用范围
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
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共七章七十条,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
84
(3)基本概念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
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应急级别: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
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
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应急体制: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
、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应急预案则: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
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v (4)预防与应急准备
• 第十七条 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 第二十二条 所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
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掌
握并及时处理本单位存在的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问题,防
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采取
安全防范措施的情况,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或
者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 第二十三条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
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
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并对生产经营场所、有危险物品的建
筑物、构筑物及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
患,防止发生突发事件。 。
-----------------------------
86
v (5)监测与预警
第三十七条 国务院建立全国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
第三十九条 。。。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
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
报。
第四十一条 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监测制度。
第四十二条 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
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
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
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
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
87
v (6)应急处置与救援

第四十八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
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针对其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立即组织有
关部门,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依照本章的规定和有关法律、
法规、规章的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第五十六条 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者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
件的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营救受害人
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
封锁危险场所,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同时向所在地
县级人民政府报告;对因本单位的问题引发的或者主体是本单位人员
的社会安全事件,有关单位应当按照规定上报情况,并迅速派出负责
人赶赴现场开展劝解、疏导工作。

-----------------------------
88
(7)事后恢复与重建

第五十八条 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
,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
当停止执行依照本法规定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同时采取
或者继续实施必要措施,防止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
公共卫生事件的次生、衍生事件或者重新引发社会安全事
件。
第五十九条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履行统一领
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
行评估,组织受影响地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工作和社
会秩序,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8)有关施工企业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责任

第六十四条 有关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地履行统一领
导职责的人民政府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
,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
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一)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
(二)未及时消除已发现的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导致发生
严重突发事件的;
(三)未做好应急设备、设施日常维护、检测工作,导致发生严
重突发事件或者突发事件危害扩大的;
(四)突发事件发生后,不及时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造成严
重后果的。
前款规定的行为,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依法决定处罚的,从其规定。
第六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编造并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
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
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而进行传播的,责令改正,给予警
告;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暂停其业务活动或者吊销其执业许可证
;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对其依法给予处
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第六十六条 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不服从所在地人民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
,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第六十七条 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
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
责任。
第六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特种设备安全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次会议于2013年6
月29日通过,2013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
号公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1)立法目的
第一条 为了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预防特种设备事故,
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2)适用范围
第二条 特种设备的生产(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
修理)、经营、使用、检验、检测和特种设备安全的监督
管理,适用本法。
第一百条 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使用的特种设备
安全的监督管理不适用本法。
(3)特种设备定义:本法所称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
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
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
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适用本法
的其他特种设备。(第二条)
(4)特种设备管理原则和方法:
第三条 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节能环保、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 国家对特种设备的生产、经营、使用,实施分类的
、全过程的安全监督管理。
(4)主要规定(11项):
1)一般规定
第十三条 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及其主
要负责人对其生产、经营、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负责

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
规定配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
员,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第十四条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
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从事
相关工作。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
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保证特
种设备安全。
2)使用登记
第三十三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
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三十日内,向负责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
得使用登记证书。登记标志应当置于该特种设备
的显著位置。
3)相关制度
第三十四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岗位
责任、隐患治理、应急救援等安全管理制度,制
定操作规程,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4)安全技术档案
第三十五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
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
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
(二)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
(三)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四)特种设备及其附属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记录;
(五)特种设备的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比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所列少一条:高耗能特种
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
料。 )
5)使用单位维护、检查、检验责任
第三十九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其使用的特种设
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
安全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第四十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
要求,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机
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接到定期检验要求后,应当按照安
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及时进行安全性能检验。特种设备使用
单位应当将定期检验标志置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
使用。
第四十二条 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特
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
方可继续使用。
6)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责任
第四十一条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特
种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应当
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
设备并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
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特种设备安
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特种设备运
行不正常时,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操作规
程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安全。
7)改造、修理、报废规定
• 第四十七条 特种设备进行改造、修理,按照规定需要
变更使用登记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方可继续使用。
• 第四十八条 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修
理价值,或者达到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报废条件的,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依法履行报废义务,采取必要措施
消除该特种设备的使用功能,并向原登记的负责特种设备
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证书注销手续。
• 前款规定报废条件以外的特种设备,达到设计使用年限
可以继续使用的,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通过检验
或者安全评估,并办理使用登记证书变更,方可继续使用
。允许继续使用的,应当采取加强检验、检测和维护保养
等措施,确保使用安全。
8)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第六十九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
专项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第七十条 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按照应急
预案采取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保护事故现场和有关证据,并及时向事故发
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
和有关部门报告。
与事故相关的单位和人员不得迟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情
况,不得隐匿、毁灭有关证据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
第七十三条…事故责任单位应当依法落实整改措施,预防同
类事故发生。事故造成损害的,事故责任单位应当依法承
担赔偿责任。
9)对使用单位违法行为的处罚
第八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有下列行为之
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使用有关
特种设备,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一)使用特种设备未按照规定办理使用登记的;
(二)未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或者安全技术档案不符
合规定要求,或者未依法设置使用登记标志、定期检验标
志的;
(三)未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自
行检查,或者未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
护装置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的;
(四)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及时申报并接受检验的;
(五)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锅炉水(介)质处理
的;
(六)未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的。
• 第八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有下列行
为之一的,责令停止使用有关特种设备,处三万元以上三
十万元以下罚款:
• (一)使用未取得许可生产,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
的特种设备,或者国家明令淘汰、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的

• (二)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未对其进
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继续使用的;
• (三)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修理价值
,或者达到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报废条件,未依法履
行报废义务,并办理使用登记证书注销手续的。
• 第八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特种设备生产、经营
、使用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使用有关特种设备或者
停产停业整顿,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 (一)未配备具有相应资格的特种设备安全管
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的;
• (二)使用未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从事特种设
备安全管理、检测和作业的;
• (三)未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
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的。
• 第九十条 发生事故,对负有责任的单位除
要求其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等责任外,依
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 (一)发生一般事故,处十万元以上二
十万元以下罚款;
• (二)发生较大事故,处二十万元以上
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 (三)发生重大事故,处五十万元以上
二百万元以下罚款。
第九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
用单位或者检验、检测机构拒不接受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
督管理的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的,责令限期改正;逾
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
以下罚款。
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擅自动用、调换、转
移、损毁被查封、扣押的特种设备或者其主要部件的,责
令改正,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
吊销生产许可证,注销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书。
第九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
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违反本法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
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时,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10)对主要负责人的处罚
第八十九条 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对单位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对主要负责人处
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主要负责人属于国家工作人
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
(一)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
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
(二)对特种设备事故迟报、谎报或者瞒报的。
第九十一条 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未依法履行职责或者负有领导责任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
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
(一)发生一般事故,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三十的
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四十的
罚款;
(三)发生重大事故,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的
罚款。
11)对特种设备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的处罚
第九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特种设备
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不履
行岗位职责,违反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规
章制度,造成事故的,吊销相关人员的资
格。
第九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违反治
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一)立法目的
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
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制定本法。
(二)消防工作方针和工作网络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
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
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三)消防义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
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
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四)火灾预防
(施工企业的消防安全职责、消防安全管理)
第十六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
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二)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
,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三)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
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
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五)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六)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
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将
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或
者财产损失的单位,确定为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并由公安机关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应当履行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职责外,
还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
工作;
(二)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
,实行严格管理;
(三)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四)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
和消防演练。
第十八条 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
用的,应当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并确定责任人
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
车通道进行统一管理。
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管理区域内的共用消
防设施进行维护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务。
第十九条 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
所不得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居
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
生产、储存、经营其他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
在同一建筑物内的,应当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
标准。
第二十一条 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
使用明火。因施工等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
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
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
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
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
程。
第二十三条 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销毁易
燃易爆危险品,必须执行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
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必须执行消防安
全规定。禁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储存可燃物资仓库的管理,必须执行消防技术标准和管
理规定。
(五)消防组织
第四十条 专职消防队的建立,应当符
合国家有关规定,并报当地公安机关消防
机构验收。
专职消防队的队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和
福利待遇。
第四十一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
等单位以及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根据
需要,建立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的消防
组织,开展群众性自防自救工作。
(六)灭火救援
第四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
针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火灾特点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反
应和处置机制,为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人员、装
备等保障。
第四十四条 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
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
禁谎报火警。
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当立
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
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邻近单位
应当给予支援。
消防队接到火警,必须立即赶赴火灾现场,救助遇险人
员,排除险情,扑灭火灾。
(七)有关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法律责任
第五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责令改正或者停止施工,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罚款:
(一)建设单位要求建筑设计单位或者建筑施工企业
降低消防技术标准设计、施工的;
(二)建筑设计单位不按照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
进行消防设计的;
(三)建筑施工企业不按照消防设计文件和消防技术
标准施工,降低消防施工质量的;
(四)工程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或者建筑施工企业串
通,弄虚作假,降低消防施工质量的。
第六十条 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处
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一)消防设施、器材或者消防安全标志的配置、设置不符合国家标
准、行业标准,或者未保持完好有效的;
(二)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的;
(三)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
散行为的;
(四)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的;
(五)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妨碍消防车通行的;
(六)人员密集场所在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的;
(七)对火灾隐患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通知后不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的

个人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行为之一的,处警告
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本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第六项行为,经责令改正
拒不改正的,强制执行,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
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
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6】32号,2016
年12月9日)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
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号)
3、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
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
2011】40 号)
4、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
训工作的决定(安委【2012】10号)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
的意见(中发【2016】32号,2016年12月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
的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党中央、国务院名
义出台的安全生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推动我国安全
生产工作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文件出台的背景: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过程中,生产经营规模
不断扩大,传统和新型生产经营方式并存,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
风险交织叠加,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监管体制机制和法律制度不
完善、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力等问题依然突出,生产安全事故易
发多发,尤其是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一
些事故发生呈现由高危行业领域向其他行业领域蔓延趋势,直接
危及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
文件的主要内容
该文件从六个方面、三十个专题为我国
今后的安全生产领域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
向。六个方面是:
一、总体要求
二、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三、改革安全监管监察体制
四、大力推进依法治理
五、建立安全预防控制体系
六、加强安全基础保障能力建设
下面重点十个专题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安全发展,坚守发展
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以防
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为重点,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领导、改革创新,
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着力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
任,着力堵塞监督管理漏洞,着力解决不遵守法律法
规的问题,依靠严密的责任体系、严格的法治措施、
有效的体制机制、有力的基础保障和完善的系统治理
,切实增强安全防范治理能力,大力提升我国安全生
产整体水平,确保人民群众安康幸福、共享改革发展
和社会文明进步成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安全发展。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
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推进安全生产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科技
创新和文化创新,增强企业内生动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破解安全生产难
题,推动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依法监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
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体制改革,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严格规范公
正文明执法,增强监管执法效能,提高安全生产法治化水平。
坚持源头防范。严格安全生产市场准入,经济社会发展要以安全为前提,把安
全生产贯穿城乡规划布局、设计、建设、管理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构
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严防风险演变、隐患升级
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坚持系统治理。严密层级治理和行业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相结合的安全
生产治理体系,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实施社会共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
济、市场等手段,落实人防、技防、物防措施,提升全社会安全生产治理能力

(三)目标任务
到2020年,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基本成
熟,法律制度基本完善,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
明显减少,职业病危害防治取得积极进展,重特
大生产安全事故频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
产整体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到2030年,实现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全民安全文明素质全面提升,安全
生产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中国梦奠定稳固可靠的安全生产基础。
(四)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企业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负全面责
任,要严格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责任,建立健全自我约
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企业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
任制度,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同为安全生产第一
责任人,主要技术负责人负有安全生产技术决策和指
挥权,强化部门安全生产职责,落实一岗双责。完善
落实混合所有制企业以及跨地区、多层级和境外中资
企业投资主体的安全生产责任。建立企业全过程安全
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
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国有企业要发挥安全
生产工作示范带头作用,自觉接受属地监管。
(五)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立改废释工作协调机
制。加强涉及安全生产相关法规一致性审查,增强安
全生产。制定安全生产中长期立法规划,加快制法制
建设的系统性、可操作性定修订安全生产法配套法规
。加强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法律法规衔接融合。研究
修改刑法有关条款,将生产经营过程中极易导致重大
生产安全事故的违法行为列入刑法调整范围。制定完
善高危行业领域安全规程。设区的市根据立法法的立
法精神,加强安全生产地方性法规建设,解决区域性
安全生产突出问题。
(六)强化企业预防措施
企业要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和危害辨识。针对
高危工艺、设备、物品、场所和岗位,建立分级
管控制度,制定落实安全操作规程。树立隐患就
是事故的观念,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重
大隐患治理情况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
部门和企业职代会“双报告”制度,实行自查自改自
报闭环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三同
时”制度。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
现安全管理、操作行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的
标准化。开展经常性的应急演练和人员避险自救
培训,着力提升现场应急处置能力。
(七)建立完善职业病防治体系
将职业病防治纳入各级政府民生工程及安全生产工作考核
体系,制定职业病防治中长期规划,实施职业健康促进计划。
加快职业病危害严重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和淘汰退出,加
强高危粉尘、高毒物品等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健全职业健康
监管支撑保障体系,加强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职业病诊断
鉴定机构和职业健康体检机构建设,强化职业病危害基础研究
、预防控制、诊断鉴定、综合治疗能力。完善相关规定,扩大
职业病患者救治范围,将职业病失能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范围,
对符合条件的职业病患者落实医疗与生活救助措施。加强企业
职业健康监管执法,督促落实职业病危害告知、日常监测、定
期报告、防护保障和职业健康体检等制度措施,落实职业病防
治主体责任。
(八)完善标准体系
加快安全生产标准制定修订和整合,建立以
强制性国家标准为主体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
鼓励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和企业制定更加严格
规范的安全生产标准,结合国情积极借鉴实施
国际先进标准。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负责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危害预防治理国家标准
制定发布工作;统筹提出安全生产强制性国家
标准立项计划,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组织起
草、审查、实施和监督执行,国务院标准化行
政主管部门负责及时立项、编号、对外通报、
批准并发布。
(九)发挥市场机制推动作用

取消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
产责任保险制度,在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
、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民用爆炸物品、金属冶炼
、渔业生产等高危行业领域强制实施,切实发挥保
险机构参与风险评估管控和事故预防功能。完善工
伤保险制度,加快制定工伤预防费用的提取比例、
使用和管理具体办法。积极推进安全生产诚信体系
建设,完善企业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制度,
建立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
(十)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安全生产责任制,日常工
作依责尽职、发生事故依责追究。依法依规制定各有
关部门安全生产权力和责任清单,尽职照单免责、失
职照单问责。建立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安全责任追溯
制度。严肃查处安全生产领域项目审批、行政许可、
监管执法中的失职渎职和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严格
事故直报制度,对瞒报、谎报、漏报、迟报事故的单
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责。对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生产经
营者依法实施相应的职业禁入,对事故发生负有重大
责任的社会服务机构和人员依法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并依法实施相应的行业禁入。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
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号)
该通知从九个方面提出了三十二加强企业安全
生产工作的专题。
——在“严格企业安全管理”中提到五个专题

——在“建设坚实的技术保障体系”中提到三
个专题;
——在“建设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中提
到三个专题;
——在“加强政策引导”中提到四个专题。
(一)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
企业要健全完善严格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坚持
不安全不生产。加强对生产现场监督检查,严格查处
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
。凡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的,要责令停
产停工整顿,并对企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规
定上限的经济处罚。对以整合、技改名义违规组织生
产,以及规定期限内未实施改造或故意拖延工期的矿
井,由地方政府依法予以关闭。要加强对境外中资企
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和管理,严格落实境内投资主
体和派出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责任。
(二)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

企业要经常性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并切
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
案“五到位”。建立以安全生产专业人员
为主导的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确保整
改到位。对隐患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要
依法追究企业和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对停产整改逾期未完成的不得复产。
(三)强化生产过程管理的领导责任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要轮流
现场带班。煤矿、非煤矿山要有矿领导带
班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升井,对无企
业负责人带班下井或该带班而未带班的,
对有关责任人按擅离职守处理,同时给予
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发生事故而没有领
导现场带班的,对企业给予规定上限的经
济处罚,并依法从重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
的责任。
(四)强化职工安全培训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特殊工种人员一律严格考核,按国家有关
规定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职工必须全部
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企业用工要严格依
照劳动合同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凡存
在不经培训上岗、无证上岗的企业,依法
停产整顿。没有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
培训教育,或存在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的企业,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予以关闭。
(五)全面开展安全达标

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
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凡在
规定时间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要依法暂扣
其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
产整顿;对整改逾期未达标的,地方政府
要依法予以关闭。
此内容已纳入GB/T33000
(六)加强企业生产技术管理

强化企业技术管理机构的安全职能,按
规定配备安全技术人员,切实落实企业负
责人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负责制,强化企业
主要技术负责人技术决策和指挥权。因安
全生产技术问题不解决产生重大隐患的,
要对企业主要负责人、主要技术负责人和
有关人员给予处罚;发生事故的,依法追
究责任。
(七)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属地管

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负有安全生产
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要按
职责分工,对当地企业包括中央、省属企
业实行严格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管理,
组织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安全标准化
分级考核评价,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并
向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担保业等主
管部门通报,作为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要参
考依据。
(八)加强建设项目安全管理

强化项目安全设施核准审批,加强建设项目的日常安
全监管,严格落实审批、监管的责任。企业新建、改建
、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要包括安全监控设施和防
瓦斯等有害气体、防尘、排水、防火、防爆等设施,并
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安全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未做到同时设计的一律
不予审批,未做到同时施工的责令立即停止施工,未同
时投入使用的不得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并视情节追究
有关单位负责人的责任。严格落实建设、设计、施工、
监理、监管等各方安全责任。对项目建设生产经营单位
存在违法分包、转包等行为的,立即依法停工停产整顿
,并追究项目业主、承包方等各方责任。
(九)完善企业应急预案

企业应急预案要与当地政府应急预案保
持衔接,并定期进行演练。赋予企业生产
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
险情时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
决策权和指挥权。因撤离不及时导致人身
伤亡事故的,要从重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
责任。
(十)提高工伤事故死亡职工一次
性赔偿标准
从2011年1月1日起,依照《工伤保险
条例》的规定,对因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
职工死亡,其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调整
为按全国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的20倍计算,发放给工亡职工近亲属。
同时,依法确保工亡职工一次性丧葬补助
金、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发放。
(十一)严格落实安全目标考核
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完成年度
生产安全事故控制指标情况进行严格考核
,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加大重特大事故
的考核权重,发生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的,要根据情节轻重,追究地市级分管领
导或主要领导的责任;后果特别严重、影
响特别恶劣的,要按规定追究省部级相关
领导的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考核
,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坚决
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十二)加大对事故企业负责人的责
任追究力度
企业发生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追究事故企业主
要负责人责任;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事故企业主要
负责人或企业实际控制人的法律责任。发生特别重大
事故,除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实际控制人责任外,
还要追究上级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触犯法律的,
依法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企业实际控制人和上级企
业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
任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的企业,其主要负责人终身不得
担任本行业企业的矿长(厂长、经理)。对非法违法
生产造成人员伤亡的,以及瞒报事故、事故后逃逸等
情节特别恶劣的,要依法从重处罚。
(十三)加大对事故企业的处罚力度

对于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
事故或一年内发生2次以上较大生产安全责
任事故并负主要责任的企业,以及存在重
大隐患整改不力的企业,由省级及以上安
全监管监察部门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向
社会公告,并向投资、国土资源、建设、
银行、证券等主管部门通报,一年内严格
限制新增的项目核准、用地审批、证券融
资等,并作为银行贷款等的重要参考依据

3、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
(国发【2011】40 号)
该文件从十个方面提出了三十三个专题提出了要求。其中:
——明确从三个方面“充分认识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重
大意义” ;
——明确从三个方面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
——明确从四个方面“着力强化安全生产基础”;
——明确从六个方面“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
——明确从四个方面“大力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明确从三个方面 “建设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
——明确从二个方面 “积极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等。
(一)充分认识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
展的重大意义
——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是对安全生产实
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是对新时期安全生
产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是保障人民
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选择。
——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是解决安全生产
问题的根本途径。
——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是经济发展社会
进步的必然要求。
(二)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
责任
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
度与技术标准,依法依规加强安全生产,加大安全投
入,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加强班组安全建设,保持安
全设备设施完好有效。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
要切实承担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带头执行现
场带班制度,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强化企业技术负责
人技术决策和指挥权,注重发挥注册安全工程师对企
业安全状况诊断、评估、整改方面的作用。企业主要
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一律经严格考
核、持证上岗。企业用工要严格依照劳动合同法与职
工签订劳动合同,职工必须全部经培训合格后上岗。
(三)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在工矿商贸和交通运输行业领域普遍开
展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建设,
对在规定期限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要依
据有关规定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
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仍未
达标的,要依法予以关闭。加强安全标准
化分级考核评价,将评价结果向银行、证
券、保险、担保等主管部门通报,作为企
业信用评级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
要严格执行职业病防治法,认真实施国家职
业病防治规划,深入落实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三
同时”制度,切实抓好煤(矽)尘、热害、高毒
物质等职业危害防范治理。对可能产生职业病
危害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严格的职业病危害
预评价,未提交预评价报告或预评价报告未经
审核同意的,一律不得批准建设;对职业病危
害防控措施不到位的企业,要依法责令其整改
,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予以关闭。切实做好职业
病诊断、鉴定和治疗,保障职工安全健康权益

(五)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
按照“谁发证、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进
一步落实建筑工程招投标、资质审批、施工许
可、现场作业等各环节安全监管责任。强化建
筑工程参建各方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密
排查治理起重机、吊罐、脚手架等设施设备安
全隐患。建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健
全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信用体系,完善失
信惩戒制度。建立完善铁路、公路、水利、核
电等重点工程项目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严厉打
击超越资质范围承揽工程、违法分包转包工程
等不法行为。
(六)持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
探索建立中央、地方、企业和社会共同
承担的安全生产长效投入机制,加大对贫
困地区和高危行业领域倾斜。完善有利于
安全生产的财政、税收、信贷政策,强化
政府投资对安全生产投入的引导和带动作
用。企业在年度财务预算中必须确定必要
的安全投入,提足用好安全生产费用。完
善落实工伤保险制度,积极稳妥推行安全
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发挥保险机制的预防
和促进作用。
(七)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各地区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统一领导、
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
、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形成
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合力。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
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安全生产
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指导协调作用,落实各成
员单位工作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依法健
全完善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监管体系,安全生
产任务较重的乡镇要加强安全监管力量建设,
确保事有人做、责有人负。
(八)加强安全生产绩效考核

把安全生产考核控制指标纳入经济社会
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各级领导干
部政绩业绩考核中安全生产的权重和考核
力度。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和党风廉政建设、社会管理综合治理
体系之中。制定完善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对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以适当形式予
以表扬和奖励,对违法违规、失职渎职的
,依法严格追究责任。
4、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
训工作的决定(安委【2012】10号)
2012年11月21日,国务院安委会发布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
安委[2012]10号),进一步强调了安全培训
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新形势下安
全培训工作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和一系列
政策措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全国
安全培训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一)《决定》突出了“五项核心内容”

(1)细化完善了企业安全培训主体责任体系。
提出了企业要健全落实以“一把手”负总责、领导班子成员
“一岗双责”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培训责任体系。

(2)全面系统梳理了安全培训工作五项法律制度。
强化依法培训的理念,系统归纳了安全培训五项法律制度,即
高危企业从业人员准入制度;“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企
业职工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完善和落实师傅带徒弟制度;安全监管
监察人员持证上岗和继续教育制度。

-----------------------------
154
(3)更加注重新技术、新手段在安全培训领域的应用。
为了增强培训效果,保障安全培训质量,注重网络技术、信息
技术等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

(4)更加注重实际操作培训和现场安全培训。
坚持按需施教的理念,突破办班才是培训的观念,更注重实践和
实效。

-----------------------------
155
(5)更加严格安全培训责任追究。
明确提出实行更加严格的“三个一律”:对应
持证而未持证或者未经培训就上岗的人员,一律先
离岗、培训持证后再上岗;对存在不按大纲教训、
不按题库考试、教考不分、乱办班等行为的安全培
训和考试机构,一律依法严肃处罚;对各类生产安
全责任事故,一律倒查培训、考试、发证不到位的
责任。

-----------------------------
156
(二)总体思路

《决定》提出的安全培训工作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
“一个树立”
“两个坚持”
“三个细化”
“五个落实”
一个
树立

-----------------------------
157
树立一个工作意识:
一个
树立 即“培训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

两个 坚持两个工作理念:
坚持
即依法培训、按需施教

-----------------------------
158
完善细化三个责任体系:

l 企业安全培训主体责任(第4条)
三个 l 政府及有关部门安全培训监管和安全监管
细化
监察人员培训职责(第5条)
l 安全培训和考试的机构培训质量保障责任
(第6条)

-----------------------------
159
落实五项法律制度:

l 高危企业从业人员准入制度(第7条) ;

五个 l “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第8条) ;
落实 l 企业职工先培训后上岗制度(第9条) ;
l 师傅带徒弟制度(第10条) ;
l 安全监管监察人员持证上岗和继续教育制度
(第11条);

-----------------------------
160
(三)重点任务

(1)加强安全培训基础保障能力建设:当
前安全培训基础较薄弱,培训机构、师资、
教材建设等方面优质资源不足与供求结构失
调并存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全面
加强安全培训基础建设。

一个
树立

-----------------------------
161
Ø 完善安全培训大纲和教材(第12条)
Ø 加强安全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第13条)
Ø 加强安全培训机构建设(第14条)
Ø 加强远程安全培训(第15条)
(1)加强 • 开发国家安全培训网和有关行业网络学习平台。
安全培训 • 建立安全培训视频课程征集、遴选、审核制度,建设
基础保障
课程“超市”,推行自主选学。
能力建设
• 实行网络培训学时学分制,将学时和学分结果与继续
教育、再培训挂钩,与安全监管监察人员年度考核、提
拔使用、评先评优挂钩。
• 利用视频、电视、手机等拓展远程培训形式。

-----------------------------
162
Ø 加强安全培训管理信息化建设(第16条)

• 编制安全培训信息管理数据标准。
• 开发安全培训信息管理系统。
(1)加强 • 健全“三项岗位”人员、安全监管监察人员培训
安全培训
基础保障 持证情况和考试题库、培训机构、考试机构、培训
能力建设 教师等数据库,实现全国安全培训数据共享。

-----------------------------
163
(2)全面提高安全培训质量

强化实际操作培训(第17条)
强化现场安全培训(第18条)
建立安全培训示范视频课程体系(第19条)
持续改进 • 分行业建立“三项岗位”人员安全培训示范视频课
程体系,上网发布。
• 建立示范课程跟踪评价制度,定期评选优质课程,
给予荣誉称号或者适当资助。

加强安全培训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估(第20条)
完善安全培训考试体系(第21条)
-----------------------------
164
部分法规
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
号)
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
第493号)
3、《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
4、《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586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务院令第441号

2.2 水利安全生产行政法规

一、《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它对政
府部门、有关企业及相关人员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和管理
行为进行了全面规范,确立了十三项主要制度。其中,涉
及政府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制度有七项,涉及施工企业安
全生产制度的有六项。
-----------------------------
166
(一)立法目的
直接目的:贯彻《建筑法》和《安全生产法》;
间接目的:为了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根本目的: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改建、扩
建和拆除有关的活动及实施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
管理的相关工作。
-----------------------------
167
(三)确立的基本管理制度

(1)政府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制度

ü 依法批准开工报告的建设工程和拆除工程备案制度;
ü 三类人员考核任职制度;
ü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ü 施工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制度;
ü 政府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ü 危及施工安全工艺、设备、材料淘汰制度;
ü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
168
(2)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

ü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核心制度);

ü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ü 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审查制度;

ü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度;

ü 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ü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
169
v (四)主要规定
资质等级 安全责任

事故报告
安全费用
《建设工程安
教育培训
安全机构 全管理条例》
主要规定
安全标志
总承包责任

特种作业 消防安全

-----------------------------
170
(1)资质等级

• 第二十条 施工单位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
建和拆除活动,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
人员、技术装备和安全生产等条件,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
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

-----------------------------
171
(2)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责任

• 第二十一条 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的安
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
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
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对所承担的建设工
程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
172
(3)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安全责任
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应当由取得相应执业资格的人
员担任,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落实安全生产
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
费用有效使用,并根据工程的特点组织制定安全施工措施,
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及时、如实地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4)安全费用的投入
• 第二十二条 施工单位对列入建设工程概算的安全作
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应当用于施工安全防护
用具及设施的采购和更新、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安全生
产条件的改善,不得挪作他用。
-----------------------------
173
(5)设立安全机构和配备人员
• 第二十三条 施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
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监督检
查。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
管理机构报告;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应当立即制止。
(6)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
• 第二十四条 建设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
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
总承包单位应当自行完成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
-----------------------------
174
总承包单位依法将建设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分包
合同中应当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义务。总承
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

分包单位应当服从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分包
单位不服从管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分包单位承担主
要责任。

-----------------------------
175
(7)特种作业

• 第二十五条 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爆
破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等特种作业人
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
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8)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
• 第三十一条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建立消防安全责
任制度,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制定用火、用电、使用易燃
易爆材料等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设置消防通
道、消防水源,配备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并在施工现场入
口处设置明显标志。
-----------------------------
176
(9)设立安全警示标志

• 第二十八条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入口处、施工起重机械、
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
桥梁口、隧道口、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
等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必须符合国
家标准。
(10)安全教育培训
• 第三十七条 作业人员进入新的岗位或者新的施工现场前,
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教育培训考核不合
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施工单位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
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
177
(11)安全生产事故报告

• 第五十条 施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应当按照国
家有关伤亡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规定,及时、如实地向
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
他有关部门报告;
• 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还应当同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
督管理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如实上报。

-----------------------------
178
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

v (一)立法目的
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
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v (二)适用范围
p 普遍适用;(第二条 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p 衔接适用;(特别重大以外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有关法
律、法规、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p 选择适用;(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社会影响恶劣的事故)
p 参照适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发生事故的)
p 排除适用。(环境污染事故、核设施事故、国防科研事故)
-----------------------------
179
v (三)主要规定

1. 事故等级划分
第三条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
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死亡人数 重伤(含急性工业中 直接经济损失


事故级别
(D,人) 毒)人数(H,人) (L,万元)
特别重大事故 D ≥ 30 H ≥ 100 L ≥ 10000
重大事故 30 > D ≥10 100 > H ≥ 50 10000 >L ≥ 5000
较大事故 10 > D ≥ 3 50 > H ≥ 10 5000 > L ≥ 1000
一般事故 D<3 H < 10 L < 1000

-----------------------------
180
2. 关于报告时限与程序
第九条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
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
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
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
181
第十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下列规定
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
会和人民检察院:

1)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
门;

-----------------------------
182
2)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
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
有关部门;

3)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第十一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
间不得超过2小时。

-----------------------------
183
3.报告事故内容的规定
第十二条 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三)事故的简要经过;
(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
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五)已经采取的措施;
(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
184
三、《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

• 2004年1月13日国务院令第397号公布《安全生产许可证
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许可证范围: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
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以下统称企业)
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
得从事生产活动。
-----------------------------
185
v 主要规定
(一)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条件和程序
第六条 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安全生产条件: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
操作规程;
(2)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3)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
(5)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
作资格证书;
(6)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

-----------------------------
186
(7)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8)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有关安
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
(9)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
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10)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11)有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12)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
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1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
187
(二)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的规定
第九条 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安全生产许可
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企业应当于期满前3个月向原安全
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
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
产的法律法规,末发生死亡事故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
期届满时,经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同意,不再
审查,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延期3年。

-----------------------------
188
(三)安全生产许可证使用的规定
第十三条 企业不得转让、冒用安全生产许可证或
者使用伪造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四) 安全生产许可违法行为应负的法律责任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共有5条关于法律责任追究
的规定,涵盖了对安全生产许可违法行为实施法律责任
追究的原则、违法行为的界定、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等
方面的内容。

-----------------------------
189
四、《工伤保险条例 》

v (一)立法目的
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
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
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

v (二)参加保险的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
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
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
190
工伤的
认定
工伤保 停工留
险费 薪期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职责

-----------------------------
191
v (三)参加保险情况的公示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
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
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
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
时救治。

第九条 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定期了解全国各统筹
地区工伤保险基金收支情况,及时提出调整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
内费率档次的方案,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
192
v (四)工伤保险基金的构成

• 第七条 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
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
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

v (五)工伤保险费的数额

• 第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
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
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
193
v (六)主要规定

(1)认定为工伤的情形(7种)
•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
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
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
力等意外伤害的;

-----------------------------
194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
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
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
195
(2)视同工伤的情形

• 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
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
伤害的;
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
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 1)项、第 2)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
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 3)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
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
196
(3)停工留薪期

• 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
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
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
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
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
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
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
遇。
-----------------------------
197
五、《防汛条例 》

• 1、立法目的
• 第一条 为了做好防汛抗洪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制定本条例。
• 2、适用范围
•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防汛抗洪活动,适用
本条例。
• 3、方针原则
• 第三条 防汛工作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
,全力抢险”的方针,遵循团结协作和局部利益服从全局
利益的原则。
• 4、长江黄河防汛
• 长江和黄河,可以设立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
府和该江河的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流域机构)负责人
等组成的防汛指挥机构,负责指挥所辖范围的防汛抗洪工
作,其办事机构设在流域机构。长江和黄河的重大防汛抗
洪事项须经国家防汛总指挥部批准后执行。
• 5、其他流域机构防汛
•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
、辽河、太湖等流域机构,设立防汛办事机构,负责协调
本流域的防汛日常工作。
• 6、地方政府防汛
• 第七条 有防汛任务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防汛指
挥部,由有关部门、当地驻军、人民武装部负责人组成,
由各级人民政府首长担任指挥。各级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
在上级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和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执
行上级防汛指令,制定各项防汛抗洪措施,统一指挥本地
区的防汛抗洪工作。
• 各级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办事机构设在同级水行政主管
部门;城市市区的防汛指挥部办事机构也可以设在城建主
管部门,负责管理所辖范围的防汛日常工作。
• 7、行业防汛
• 第八条 石油、电力、邮电、铁路、公路、航运、工矿以
及商业、物资等有防汛任务的部门和单位,汛期应当设立
防汛机构,在有管辖权的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统一领导下
,负责做好本行业和本单位的防汛工作。
• 8、企业防汛
• 第十三条 有防汛抗洪任务的企业应当根据所在流域或者地区经批准的
防御洪水方案和洪水调度方案,规定本企业的防汛抗洪措施,在征得其
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由有管辖权的防汛指挥机
构监督实施。
• 9、防汛紧急期
• 第三十条 在紧急防汛期,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必须由人民政府负
责人主持工作,组织动员本地区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洪抢险。所有
单位和个人必须听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分配的抗洪抢险任
务。
• 第三十一条 在紧急防汛期,公安部门应当按照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
的要求,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必要时须由有关部门依法实行
陆地和水面交通管制。
• 第三十二条 在紧急防汛期,为了防汛抢险需要,防汛指挥部有权在
其管辖范围内,调用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和人力,事后应当及时
归还或者给予适当补偿。因抢险需要取土占地、砍伐林木、清除阻水障
碍物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拦。
• 前款所指取土占地、砍伐林木的,事后应当依法向有关部门补办手续

部分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1、《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水利部令
第26号)
2、《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
总局令第16号)
3、《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管理暂行办法》(水
安监〔2013〕189号)
4、《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
质〔2009〕87号)
5、《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安监总局
15号令发,77号令修正)
6、《生产安全事故罚款处罚规定》 (安监总局13号
令发,77号令修正)
2.3 水利安全生产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一、《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已经2005年6
月22日水利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
之日起施行。
主要内容包括:
-----------------------------
203
(一)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的责任
第十八条 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
作全面负责。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
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建
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对所承担的水利工程进行
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应当由取得相应执业资格的人员担任,
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
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并根
据工程的特点组织制定安全施工措施,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及时、
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
204
(二)安全生产经费的规定

• 第十九条 施工单位在工程报价中应当包含工程施
工的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对列入建
设工程概算的上述费用,应当用于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
设施的采购和更新、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安全生产条
件的改善,不得挪作他用。

-----------------------------
205
(三)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的配置

• 第二十条 施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施工现
场必须有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监
督检查。发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项目负责
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报告;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
应当立即制止。
-----------------------------
206
(四)编制安全生产专项方案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
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下列达到一定规模
的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应当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
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以及总监理工程师
核签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
207
(一)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二)土方和石方开挖工程;
(三)模板工程;
(四)起重吊装工程;
(五)脚手架工程;
(六)拆除、爆破工程;
(七)围堰工程;
(八)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对前款所列工程中涉及高边坡、深基坑、地下暗挖工
程、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还应当组
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
-----------------------------
208
5. 施工单位人员考核、培训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 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生产考
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施工单位应当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
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其教育培训情况记入个人工作档案。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
施工单位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
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
209
6. 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三十六条 施工单位应当根据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和
范围,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
制定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行施工总承
包的,由总承包单位统一组织编制水利工程建设生产安全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工程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按照应急
救援预案,各自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
配备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
210
7. 施工单位报告事故的规定

第三十七条 施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应当按照国
家有关伤亡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规定,及时、如实地向
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以及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
域管理机构报告;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还应当同时向特
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按照
国家有关规定,如实上报。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建设工程,由总承包单位负责上报事
故。
-----------------------------
211
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安监总局16号令)

2008年2月发布,目前已修订完毕,待发布。
v (一)适用范围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统称安全监管
监察部门)实施监管监察,适用本规定。

-----------------------------
212
v (二)主要规定
1.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建立健全

第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
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
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第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
资金,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

-----------------------------
213
第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
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
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第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
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鼓励社会
公众举报。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
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
-----------------------------
214
2.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报告
第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
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15
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
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应当由生产经营单位主
要负责人签字。

-----------------------------
215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除依照前款规定报
送外,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1)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2)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3)隐患的治理方案。

-----------------------------
216
3.事故隐患治理的主要规定
第十五条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
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
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内容: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
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
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
217
第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
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
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
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
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
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
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
218
4.自然灾害预防的主要规定
第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
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应当按照有
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规定的要求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
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
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当及时向下属单位发出
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安全
的情况时,应当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
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

-----------------------------
219
三、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管理暂行办法

v (一)目的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
〔2010〕23号)、《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
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和《水利行业深入开
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精神,规范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
达标评级工作,制定本办法。
v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水利部部属水利生产经营单位,以及申请一级的非部属
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不适用于农村水电站。
-----------------------------
220
v (三)主要内容
1.评级评分方式及分级
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采用对照《标准》评分的方式,
评审得分=(实得分/应得分)×100。其中,实得分为评
分项目实际得分值的总和;应得分为评分项目标准分值的
总和。
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以下简称标准
化一级、二级、三级),依据评审得分确定。
一级>90分;二级>80分;三级>70分;三级以上为达标。

-----------------------------
221
2.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审主要程序

(1)企业自评
水利生产经营单位按照《评审标准》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自主开展等级评定,并形成自评报告。
(2)评审申请
水利生产经营单位根据自主评定结果,提出评审书面申请:
1)部属水利生产经营单位经上级主管单位审核同意后,向水利部提
出评审申请;
2)地方水利生产经营单位申请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的,经所在
地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向水利部提出评审申请;
3)上述两款规定以外的水利生产经营单位申请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
一级的,经上级主管单位审核同意后,向水利部提出评审申请。
-----------------------------
222
(3)申请材料审核
水利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符合申请条件的,通知申请单位开展
评审机构评审。
(4)进行评审
1)评审机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以及《评审标准》,采
用抽样的方式,采取文件审查、资料核对、人员询问、现场察看等方法
,对申请单位进行评审;
2)评审机构评审工作应在30日内完成(不含申请单位整改时间)

3)评审机构应在评审工作结束后15日内完成评审报告。
(5)评审报告审定
水利部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委员会对评审报告进行审定。
(6)公告、颁证牌匾
-----------------------------
达到申请等级的,公示后由水利部公告、颁证授匾。 223
3.申请评审条件
Ø 设立有安全生产行政许可的,应依法取得国家规定的相应
安全生产行政许可;
Ø 水利工程项目法人所管辖的建设项目、水利水电施工企业
在评审期内,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不存在非法违
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重大事故隐患已治理达到安全生产要求;
Ø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评审期内,未发生造成人员死亡、重
伤3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万元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
不存在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重大事故隐患已治理达到
安全生产要求。

-----------------------------
224
4.分类指导,监督检查
Ø 水利部对取得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证书的单位,实
施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一级单位抓巩固,二级单位抓提
升,三级单位抓改进。并视情况组织检查、抽查,对检查、
抽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进行通报。

-----------------------------
225
5.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自我评审
Ø 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取得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证书后,
每年应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情况至少进行一次自我
评审,并形成报告,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安全问
题,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
226
6.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证书有效期
Ø 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证书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满需要
延期的,须于期满前3个月,向水利部提出延期申请。
Ø 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证书有效期内,
完成年度自我评审,保持绩效,持续改进安全生产标准化
工作,经评审机构复评,水利部审定,符合延期条件的,
可延期3年。

-----------------------------
227
7.撤销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并予以公告的情形
Ø 在评审过程中弄虚作假、申请材料不真实的;
Ø 不接受检查的;
Ø 迟报、漏报、谎报、瞒报生产安全事故的;
Ø 水利工程项目法人所管辖建设项目、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发生
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发生造成人员死
亡、重伤3人以上或经济损失超过100万元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后,
在半年内申请复评不合格的;
Ø 水利工程项目法人所管辖建设项目、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复评
合格后再次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
复评合格后再次发生造成人员死亡、重伤3人以上或经济损失超
过100万元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的。
-----------------------------
228
被撤销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的单位,自撤销之日
起,须按降低至少一个等级重新申请评审;且自撤销之日
起满1年后,方可申请被降低前的等级评审。
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单位构成撤销等级条件的,
责令限期整改。整改期满,经评审符合三级单位要求的,
予以公告。整改期限不得超过1年。

-----------------------------
229
8.取消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机构资格的情形
Ø 出具虚假或严重失实的评审报告的;
Ø 泄露被评审单位的经济技术和商业秘密的;
Ø 发生其他违法、违规行为,情节严重的。

-----------------------------
230
《水利行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中,
提出以下目标任务:
Ø 在水利生产经营单位推行标准化管理,实现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
单位达标,进一步提高水利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事故防
范能力。
Ø 水利工程项目法人、水利系统施工企业、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
要在2013年底前实现达标;
Ø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农村水电企业要在2015年底前实现达标。
Ø 通过开展达标考评验收,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
设纳入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全过程,有效提高水利生产经营单位本
质安全水平。
-----------------------------
231
四、《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质〔2009〕87号)

(一)编制目的
加强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明
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内容,规范专家论证程序
,确保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实施,积极防范和遏制建
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以下简称
“建筑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装修和拆除等
建筑安全生产活动及安全管理。
(三)定义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是指建筑工
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
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分
部分项工程。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
方案(以下简称“专项方案”):是指施工单
位在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基础上,针对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单独编制的安
全技术措施文件。
(四)专项方案编制应当包括的内容
(一)工程概况: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概况、施工平面布
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二)编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
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三)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
(四)施工工艺技术: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检查验
收等。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组织保障、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监
测监控等。
(六)劳动力计划: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
(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五)基本要求
第五条 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
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
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
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第六条 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
方案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编制。其中,
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深基坑工程、附着式
升降脚手架等专业工程实行分包的,其专项方
案可由专业承包单位组织编制。
(六)审核要求
第八条 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
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审核。经审核合格的,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方案应当由总承包单位技术
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
不需专家论证的专项方案,经施工单位审核合格后
报监理单位,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
第九条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实行
施工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
会。
(七)交底及监测要求
第十五条 专项方案实施前,编制人员或项
目技术负责人应当向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
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第十六条 施工单位应当指定专人对专项方
案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督和按规定进行监测。
发现不按照专项方案施工的,应当要求其立即
整改;发现有危及人身安全紧急情况的,应当立
即组织作业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应当定期巡查专项方案
实施情况。
五、《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
(安监总局15号令发,77号令修正)

(一)行政处罚的种类(八类)
1、警告;
2、罚款;
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开采的煤炭产品、采掘设备;
4、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停止建设、责令停止
施工;
5、暂扣或者吊销有关许可证,暂停或者撤销有关执业资格、岗位
证书;
6、关闭;
7、拘留;
8、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二)行政处罚的管辖
1、县级以上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按照本章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
内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行使管辖权。
2、中央企业及其所属企业、有关人员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
由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发生地的设区的市级以上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管辖。
3、暂扣、吊销有关许可证和暂停、撤销有关执业资格、岗位证书的行政
处罚,由发证机关决定。其中,暂扣有关许可证和暂停有关执业资格、岗位
证书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6个月;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4、给予关闭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报请县级以上人
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
5、给予拘留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建议公安机关依
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决定。
6、两个以上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因行政处罚管辖权发生争议的,由其共同
的上一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指定管辖。
(三)现场行政处置的措施
1、出示证件: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必须出示
省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
一制作的有效行政执法证件。
2、现场处置措施: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可撤出
人员、停产停业、停止建设、停止施工、停止使用等。
3、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的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法律、
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4、查封或扣押。查封或者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30日,情况复杂
的,经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负责人批准,最多可以延长30日
5、停止供电。采取停止供电措施,除有危及生产安全的紧急情
形外,应当提前24小时通知生产经营单位。
6、依法定程序制作行政执法文书。
(四)行政执法程序
1、简易程序(处罚个人50元、单位1千元、行政
警告)。
2、一般程序(,填写立案审批表,并全面、客观
、公正地进行调查,收集有关证据。)。
3、听证程序(作出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产
停业、吊销有关许可证、撤销有关执业资格、岗
位证书或者较大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之前,
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
要求听证的,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组织听证,
不得向当事人收取听证费用。)。
对个人罚2万、对单位罚5万属于较大数额罚款。
(五)当事人在听证中的权利和义务

1、有权对案件涉及的事实、适用法律
及有关情况进行陈述和申辩;
2、有权对案件调查人员提出的证据质
证并提出新的证据;
3、如实回答主持人的提问;
4、遵守听证会场纪律,服从听证主持
人指挥。
(六)行政罚款及备案
1、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处以5万元以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没收非法生产的煤炭产品或者采掘设备价值5万元以上、责令停产
停业、停止建设、停止施工、停产停业整顿、吊销有关资格、岗位证
书或者许可证的行政处罚的,应当自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10日内
报设区的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2、设区的市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处以10万元以上罚款、没收违
法所得、没收非法生产的煤炭产品或者采掘设备价值10万元以上、责
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停止施工、停产停业整顿、吊销有关资格、
岗位证书或者许可证的行政处罚的,应当自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
10日内报省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备案。
3、省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处以50万元以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
收非法生产的煤炭产品或者采掘设备价值50万元以上、责令停产停业
、停止建设、停止施工、停产停业整顿、吊销有关资格、岗位证书或
者许可证的行政处罚的,应当自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10日内报国
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或者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备案。
六、《生产安全事故罚款处罚规定》
(安监总局15号令发,77号令修正)

(一)定义了事故的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
1、报告事故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限的,属于迟报;
2、因过失对应当上报的事故或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
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遗漏未报的
,属于漏报;
3、故意不如实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初步原因
、性质、伤亡人数和涉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有关内
容的,属于谎报;
4、隐瞒已经发生的事故,超过规定时限未向安全监管
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经查证属实的,属于瞒报。
(二)罚款权限
1、对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罚款
的行政处罚,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决定;
2、对发生重大事故的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罚款的行
政处罚,由省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决定;
3、对发生较大事故的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罚款的行
政处罚,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决定;
4、对发生一般事故的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罚款的行
政处罚,由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决定。
(三)对事故主要负责人的罚款
1、违反安全生产法第106条和条例第35条的
1)事故发生后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处上一年年收
入100%的罚款;
2)迟报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80%的罚款;
3)漏报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至60%的罚款;
4)擅离职守的,处上一年年收入80%至100%的罚款

5)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
上一年年收入80%至90%的罚款。
6)谎报、瞒报事故或者事故发生后逃匿的,处上一年
年收入100%的罚款。
安全生产法第106条,条例第35条

第一百零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 第三十五条 事故发生单位主


的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生 要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 处上一年年收入40%至80%的
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 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
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级 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
、撤职的处分,并由安全生产 法追究刑事责任:
监督管理部门处上一年年收入 (一)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
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一百的罚 (二)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
款;对逃匿的处十五日以下拘
留;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 (三)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
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离职守的。
2、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
1)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
款;
2)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罚
款;
3)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
款;
4)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80%
的罚款。
3、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因安全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事故的

1)发生一般事故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
下的罚款;
2)发生较大事故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
以下的罚款;
3)发生重大事故的,处10万元以上15万元
以下的罚款;
4)发生特大事故的,处15万元以上20万元
以下的罚款。
(四)对一般事故单位的罚款
1、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3人以上10人以
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
者3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的一般事故负有责任的,处20万元以上50
万元以下的罚款。
2、有谎报或者瞒报事故情节的,处50万元
的罚款。
(五)对较大事故单位的罚款
1、造成3人以上6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
上3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3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处50万元以上
70万元以下的罚款;
2、造成6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30人
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3000万元以上
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处70万元
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
3、有谎报或者瞒报情节的,处100万元的
罚款。
(六)对重大事故单位罚款
1、造成10人以上15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
7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7000万元以
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处10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
下的罚款;
2、造成15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70人以上
100人以下重伤,或者7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
直接经济损失的,处3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的罚款。
3、谎报或者瞒报情节的,处500万元的罚款。
(七)对特大事故单位罚款
1、造成30人以上40人以下死亡,或者100人以上120
人以下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1.2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的,处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罚款;
2、造成4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或者120人以上150
人以下重伤,或者1.2亿元以上1.5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
失的,处1000万元以上1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3、造成50人以上死亡,或者150人以上重伤,或者1.5
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处1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
以下的罚款。
4、有谎报或者瞒报等情节的,处2000万元的罚款。
部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标准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SL398–2007)
2、《水利水电工程土建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L399–2007)
3、《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
(SL400–2007)
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SL401–2007)
5、《水利水电起重机械安全规程》(SL425–2008)
6、《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2011)
7、《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
GB50706–2011)
8、《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导则》(
DL/T5274-2-12)
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
注: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安全技术规范以自学
为主。
3 水利安全生产法律责任追究

-----------------------------
256
3.1 国家和水利部关于事故责任追究的政策

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提出:实行更加严格的考核和责任追究

严格落实安全目标考核
加大对事故企业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力度
加大对事故企业的处罚力度
对打击非法生产不力的地方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

-----------------------------
257
提出:实行更加严格的考核和责任追究
严格落实安全目标考核
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完成年度生产安全事故控
制指标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加大重特大事故的考核权重,发生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
故的,要根据情节轻重,追究地市级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的
责任;后果特别严重、影响特别恶劣的,要按规定追究省部
级相关领导的责任。
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考核,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长效机
制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
258
加大对事故企业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力度
企业发生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追究事故企业主要负责人责
任;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事故企业主要负责人或企业实际控制人
的法律责任。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除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实际控制人责任
外,还要追究上级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
企业主要负责人、企业实际控制人和上级企业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的企业,其
主要负责人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企业的矿长(厂长、经理)。
对非法违法生产造成人员伤亡的,以及瞒报事故、事故后逃逸
等情节特别恶劣的,要依法从重处罚。

-----------------------------
259
加大对事故企业的处罚力度

对于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或一年
内发生2次以上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并负主要责任的企
业,以及存在重大隐患整改不力的企业,由省级及以上
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告,
并向投资、国土资源、建设、银行、证券等主管部门通
报,一年内严格限制新增的项目核准、用地审批、证券
融资等,并作为银行贷款等的重要参考依据。

-----------------------------
260
对打击非法生产不力的地方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

在所辖区域对群众举报、上级督办、日常检查发现
的非法生产企业(单位)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查处,
致使非法生产企业(单位)存在的,对县(市、区)、
乡(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以及相关责任人,根据情节
轻重,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涉嫌犯罪
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261
二、 《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
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
v提出“依法严肃查处各类事故”

意见要求,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
注重实效”的原则,认真调查处理每一起事故,查明原因,
依法严肃追究事故单位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严厉查处事
故背后的腐败行为,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进展和处理结果。
认真落实事故查处分级挂牌督办、跟踪督办、警示通报、
诫勉约谈和现场分析制度,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查找安全
漏洞,完善相关管理措施,切实改进安全生产工作。
-----------------------------
262
三、水利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
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进一步加强水利
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
要求:严肃查处生产安全事故。
按照“四不放过”和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
严格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强化安全生产行政问责制。对监管不
到位、责任不到位、措施不落实、隐患整改不力给人民生命财产
造成重大损失以及瞒报、谎报、迟报、漏报事故的,严肃追究相
关领导及责任人的责任。完善生产安全事故通报制度,建立生产
安全事故发生、核查、涉嫌违规违纪线索移送等相关信息沟通制
度,加大警示问责和督导整改力度。
-----------------------------
263
四、水利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
革发展的决定》加强水利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水安监
[2011]175号)

提出“加大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力度”。
按照“四不放过”和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
则,严格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对隐患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
以及瞒报、谎报、迟报、漏报事故的,严肃行政问责和追究相
关有关领导及责任人的责任。对典型生产安全事故进行通报、
约谈和召开现场分析会,加大警示问责和督导整改力度。

-----------------------------
264
3.2 安全生产责任的法律形式

民事
行政 责任 刑事
责任 责任

安全生产法律责任
-----------------------------
265
1.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违法行为人依法应当承担的,由有关行政机
关以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的方式予以制裁的法律责任形式。

安全生产行政责任,是指责任主体违反安全生产法律规定,
由有关人民政府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依法对其
实施行政处罚的一种法律责任。它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处分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国家安监总局2003年第
15号令发布,2015年4月2日安监总局77令第一次修正)

《生产安全事故罚款处罚规定(试行)》(国家安监总局2007
年第13号令发布,2015年4月2日安监总局77令第二次修正)
-----------------------------
266
办法第五条规定第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
(1)警告;(2)罚款;
(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开采的煤炭产品、采掘设备;
(4)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停止建设、责令
停止施工;
(5)暂扣或者吊销有关许可证,暂停或者撤销有关执业资格、
岗位证书;
(6)关闭;(7)拘留;
(8)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行政处分---指国家工作人员因违反政纪或在执行职务时违反行
政法规的规定而受到的行政处分,主要有警告、记过、记大过
、降职、降薪、撤职、留用查看、开除等,我国对行政处分的
规定分布在各个具体的法律法规中。
-----------------------------
267
2.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违反民事法律规范
的行为所引起的法律后果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承担民事责
任的方式主要有:赔偿损失、恢复原状、停止侵害、消除危
险、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等。以产生责任的法律基础为标准,
民事责任可分为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

违约责任是指行为人不履行合同义务而承担的责任;

侵权责任是指行为人侵犯国家、集体和公民的财产权利
以及侵犯法人名称和自然人的人身权利时所应承担的责任。
-----------------------------
268
安全生产民事责任,是指责任主体违反安全
生产法律规定造成民事损害,由人民法院依照民
事法律强制其行使民事赔偿的一种法律责任。民
事责任追究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
受到民事损害时享有获得民事赔偿的权利。

-----------------------------
269
3.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是指违法行为人对违反刑律的后果所应负的
法律责任。
我国刑法对触犯刑律的犯罪行为人主要采取剥夺其某
些权利,包括剥夺财产、人身自由、政治权利,甚至剥夺
生命等刑罚措施。
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
期徒刑和死刑5种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3
种附加刑。
-----------------------------
270
安全生产刑事责任,是指责任主体违反法律构成犯罪,由司法
机关依照刑事法律给予刑罚的一种法律责任。刑事责任是最严厉的一
种法律责任形式。
《刑法》中有关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罪名,主要是重大责任事故
罪、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危险物品肇事罪、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消防责任事故罪和不报、谎报事故罪以及国家
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如玩忽职守罪等。
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
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有关安全生产条款有14
项。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
今后还要再增加入刑范围和力度。
-----------------------------
271
3.3 水利安全生产责任追究的法律规定

水利生产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有关责任追究的规定,可以
归结为以下八个方面:
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未履 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设施、
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规定; 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要求的规定;
2.企业安全投入不符合要求的规 5.作业人员不服从管理的规定;
6.建设项目管理违法的规定;
定;
7.未满足安全生产许可的规定;
3.生产经营单位各项管理工作不
8.其他。
符合要求的规定;

-----------------------------
272
一、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
全生产管理责任的规定

《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一条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十八条
《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第六十六条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二十五条

以上法规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
产管理职责应追究的责任做了规定:
-----------------------------
273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相关法规规定
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
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
停业整顿。

-----------------------------
274
由于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
发生的(第九十二条):

1.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

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罚款

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罚款
-----------------------------
275
2.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
如果单位主要负责人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
予处分;
3.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给予撤职处
分或者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4.受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
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
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
276
二、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符合要求的规定

《安全生产法》第九十条以及《建设工程安全管理
条例》第五十四条和六十条,对为保证安全生产所需投
入资金、未提供建设工程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或费用
挪作他用的,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
277
1.不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的
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
资人不依照本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
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责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资金;
逾期未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有前款违法行为,
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
处分,对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
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278
三、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工作不符合要求的规定

(一)生产经营单位危险物品管理不符合要求
p 《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七条、第九十八条

p 《刑法》修正案(六)第一百三十六条

p 《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第六十七条

对生产应经单位危险物品管理不符合要求的,归纳具体
如下:
-----------------------------
279
1.擅自生产、经营、储存危险物品的

未经依法批准,擅自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
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依照有关危险物品安全管理的
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
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280
2.取得资质证书后,降低安全生产条件的

p 施工单位取得资质证书后,降低安全生产条件的:

责令限期改正;

经整改仍未达到与其资质等级相适应的安全生产条件的,
责令停业整顿,降低其资质等级直至吊销资质证书。

-----------------------------
281
p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的:
Ø 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未建立专门安全管理制度、未采取可靠
的安全措施或者不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的;
Ø 对重大危险源未登记建档,或者未进行评估、监控,或者未制
定应急预案的;
Ø 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未安排专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安
全管理的。

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
元以下的罚款;
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
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282
(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事故报告
及调查处理不符合要求的规定
u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二十六条、
二十八条
u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选)》第一百三十九条
u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十五、三十
六、三十七、四十二条
对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事故报告及处理不当应
追究的法律责任作了规定,具体如下:

-----------------------------
283
1.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违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
监管监察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Ø 未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制度的;
Ø 未按规定上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表的;
Ø 未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
Ø 重大事故隐患不报或者未及时报告的;
Ø 未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治理擅自生产经营的;
Ø 整改不合格或者未经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审查同意擅自恢
复生产经营的。
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规定
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
284
2.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规定
(1)谎报、瞒报事故的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以后,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
谎报、瞒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的:
对主要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
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
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事故发生单位: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
285
(2)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

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处上
一年年收入40%至8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
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286
3.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
(1)主要负责人
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在事
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
处上一年年收入40%至8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
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287
(2)生产经营单位及有关人员

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
•转移、隐匿资金、财产,或者销毁有关证据、资料的;
•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
•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
•事故发生后逃匿的。

-----------------------------
288
对事故发生单位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
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罚款;
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
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
管理处罚;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289
4.发生事故生产经营单位应承担的责任(第109条)
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依照下列规定
处以罚款:
发生一般事故的,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发生较大事故的,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

发生重大事故的,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罚款

-----------------------------
290
5.对事故负有责任的单位及有关人员的资质处理

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由有关部门依
法暂扣或者吊销其有关证照;

对事故发生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有关人员,依法暂停
或者撤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执业资格、岗位证书;

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
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5年内不得担任
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
291
(三)工伤保险管理相关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六、六十、六十一、六十二
和六十三条,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工伤保险管理相关
规定应追究的法律责任。

第五十六条 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挪
用工伤保险基金,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
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或者纪律处分。被挪用的基金
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追回,并入工伤保险基金;没收的违
法所得依法上缴国库。
-----------------------------
292
第六十条 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骗取工伤
保险待遇,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骗取工伤保险基
金支出的:

u 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还,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
以下的罚款;

u 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293
第六十二条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
保险而未参加的:

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参加,补缴
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并自欠缴之日起,按
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
以下的罚款。

-----------------------------
294
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
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
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并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
滞纳金后,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的规
定支付新发生的费用。

-----------------------------
295
第六十三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拒
不协助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核实的,由社会
保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九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
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
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职
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
定执行。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
定书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
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
296
四、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设施、安全生
产条件不符合要求的规定

Ø 《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五条

Ø 《刑法》(修正案六)第一百三十五条

Ø 《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第五十九条、第六十五条

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设施、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要
求的,相关责任追究的规定包括:

-----------------------------
297
1.《刑法》的规定
第一百三十五条 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
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
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
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298
2.《安全生产法》的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
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
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构成犯罪的,依照
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u未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
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

u安全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改造和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
行业标准的;
-----------------------------
299
u 未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的;

u 未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
防护用品的;

u 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
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矿山井下特种设
备未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
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投入使用的;

u 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的。

-----------------------------
300
3.《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

为建设工程提供机械设备和配件的单位,未按照安全施
工的要求配备齐全有效的保险、限位等安全设施和装置
的,责令限期改正,处合同价款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301
施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
未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
的罚款;情节严重的,降低资质等级,直至吊销资质证
书;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
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失的,依法承
担赔偿责任:

-----------------------------
302
p 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在进入施工现场
前未经查验或者查验不合格即投入使用的;

p 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
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的;

p 委托不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施工现场安装、拆卸施工起
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的;

p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未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方案或者专项施工方案的。

-----------------------------
303
五、作业人员不服从管理的规定

《安全生产法》第一百零四条、《刑法》修正案(六)第
一百三十四条对作业人员不服从管理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作了规定,归纳如下:

-----------------------------
304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在生产、作业中不服从管理,
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的,

1.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
予处分;

2.造成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
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305
六、建设项目管理违法的规定
(一)违反《安全生产法》的规定
第一百条 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
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责令限
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
违法所得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十万元的,单处或者并处十万元
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
元以下的罚款;
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承包方、承租方承
担连带赔偿责任。

-----------------------------
306
生产经营单位未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
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明确各自
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或者未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
全生产统一协调、管理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
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第一百零一条 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
域内进行可能危及对方安全生产的生产经营活动,未签订
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
安全检查与协调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
停产停业。
-----------------------------
307
(二)违反《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
1.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相关法律责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
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
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1)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施工单位颁发资质证
书的;
(2)对没有安全施工措施的建设工程颁发施工许可
证的;
(3)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4)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其他行为。
-----------------------------
308
2.勘察、设计单位相关法律责任

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
正,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
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直至吊销资质证书;造成重大
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
规定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1) 未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
的;
(2)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建设工程和特殊结构的建
设工程,设计单位未在设计中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
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的。
-----------------------------
309
3.工程监理单位相关法律责任
工程监理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
未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
罚款;情节严重的,降低资质等级,直至吊销资质证书;
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照
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
责任:

-----------------------------
310
(1) 未对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
施工方案进行审查的;

(2)发现安全事故隐患未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或者
暂时停止施工的;

(3)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未及时向有
关主管部门报告的;

(4)未依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
理的。
-----------------------------
311
4.施工单位相关法律责任

(1)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
架设设施安装、拆卸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
正,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
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直至吊销资质证书;造成损失的,
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⑴未编制拆装方案、制定安全施工措施的;
⑵未由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监督的;
⑶未出具自检合格证明或者出具虚假证明的;
⑷未向施工单位进行安全使用说明办理移交手续的。
有⑴、⑶项行为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
-----------------------------
312
(2) 施工单位未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
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
人员、作业人员或者特种作业人员,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
者经考核不合格即从事相关工作的;未在施工现场的危险
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或者未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
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等行为之一时,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
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处以罚款;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
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
责任。

-----------------------------
313
(3)施工单位挪用列入建设工程概算的安全生产作业
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的,责令限期改正,处挪用
费用20%以上50%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
责任。

(4)施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
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
罚款;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
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314
七、未满足安全生产许可的规定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宣传
科管理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做了规定:
第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
自进行生产的,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万
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重大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
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315
第二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
满未办理延期手续,继续进行生产的,责令停止生产,
限期补办延期手续,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10万
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仍不办理延期手续,继续进行生产
的,依照本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处罚。

-----------------------------
316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转让安全生产许可证
的,没收违法所得,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并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
责任;接受转让的,依照本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处罚。

冒用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者使用伪造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的,依照本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处罚。

-----------------------------
317
八、其他

1.有关劳动合同的规定
《安全生产法》第一百零三条 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
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
议无效;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
人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
318
2.员工宿舍管理规定
《安全生产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处五万元以
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一万元
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一)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与员
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内,或者与员工宿舍的距离不符合安全要求的;
(二)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未设有符合紧急疏散需要、标志
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或者锁闭、封堵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出
口的。

-----------------------------
319
3.消防管理规定

《刑法》修正案(六)第一百三十九条 规定

第一百三十九条 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
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
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
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320
4.强令冒险作业

《刑法》修正案(九)
第一百三十四条 【重大责任事故罪;强令违章冒
险作业罪】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
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
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
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
321
水利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
• “强制性条文”定义:
• 从现行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摘取,在水利工程
建设中必须严格执行的条文(集合型强制性标准)。
• 国家对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 1998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 2000年1月30日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不执行工程
建设强制性技术标准就是违法
• 建设部对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 2000年8月25日 《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
• 随即组织各部委编写各行业的强制性条文 《工程建设标
准强制性条文》涵盖了工程建设的各个领域,共包括15部

•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配套文件 技术法规的雏形
• 《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发布与实施
• 水利部贯彻落实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重要措施
• 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强制性技术规定
• 参与水利工程建设活动各方必须执行的强制性技术要求
• 政府对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督的技术依据
• 《强制性条文》的内容
• 直接涉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水利工程安全、环境
保护、能源和资源节约及其他公众利益,且必须执行的技术条
款。
强条清理
2020版收集的是截止于2019年11月30日前的水利
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

近1年多来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水利工程设计、施工
规范及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等方面的规范,其中强
制性条文也有不少调整,因此必须进行清理,避
免带来强制性条文执行检查中的混乱。
强条清理

• 1 条文更新部分清理
• 2 删、修、增的梳理与解读
• ①基建领域的国家战略、政策与法规
• ②基本规范与专业规范的纵横向联系
• ③摘编说明与习惯性技术工艺的调整
• 3 结合:水利基本建设领域市场与企业
• ①检查要点
• ②检查方法
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 强条选编源自法律法规的有关技术问题的
规定
• 强条本身不具有强制性
• 强条是法律法规对标准规范的授权的结果
• 技术管理内容从基本法律法规体系中剥离
、并和强制性条文整合,才会形成技术法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