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 D5882-07 (Low Strain Impact Integrity Testing) 低应变(翻译)

You might also like

You are on page 1of 8

型号:d5882 - 07

标准试验方法
深部地基低应变冲击完整性试验 1
本标准以 d5882 的固定名称发布;紧接在名称后面的数字表示最初采用的年份,如果是修订,则表示最后修订的年份。括号内的数字
表示上次重新批准的年份。上标 epsilon (e)表示自上次修订或重新批准以来的编辑更改。

1. 范围
1.1 这个测试方法包括步骤确定个人垂直或斜桩的完整性通过测量和分析速度(必需)和(可选)的反应
引起的桩(手持式锤或其他类似的类型)影响设备通常应用于轴向和垂直地桩头表面。这种测试方法
适用于长结构单元,其功能类似于任何深基础单元(如驱动桩、钻孔桩或钻孔桩),无论其安装方法
如何,只要它们能接受低应变冲击测试。
1.2 本标准对桩的低应变冲击试验提出了最低要求。由合格工程师编制并经要求进行测试的机构批
准的计划、规范和/或规定,可根据需要提供额外的要求和程序,以满足特定测试程序的目标。
1.3 本标准文本引用、注释和脚注提供了说明材料。这些注释和脚注(不包括表和数字中的注释)不
应视为本标准的要求。
1.4 以 SI 单位表示的数值为标准。本标准不包括其他计量单位。
1.5 所有观测值和计算值均应符合实务 D 6026 中确立的有效位数和四舍五入准则。
1.6 本标准中用于指定如何收集、计算或记录数据的方法,与数据用于设计或其他用途或两者的准
确性没有直接关系。如何应用使用这个标准得到的结果超出了它的范围。
1.7 本标准可能涉及危险材料、操作和设备。本标准无意解决与使用本标准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如
果有的话)。本标准的使用者有责任在使用前建立适当的安全和健康规范,并确定法规限制的适用
性。

注 1-he 检验方法的结果质量为

本试验方法由 ASTM 土壤和岩石委员会 D18 管辖,并由深地基小组委员会 D18.11 直接负责。

最新版本已于 2007 年 5 月 1 日通过。2007 年 6 月出版。最初于 1995 年批准。上一版本在 2000 年批准为 d5882 - 00。
取决于执行人员的能力,以及所使用的设备和设施的适宜性。符合实务 D 3740 标准的机构一般被认为有能力及客观
地进行测试/抽样/检验等。使用此测试方法的用户请注意,遵守实践 d3740 本身并不能保证得到可靠的结果。可靠的
结果取决于许多因素;实践 D 3740 提供了一种评估其中一些因素的方法。

2. 参考文献 2.1 ASTM 标准


与土壤、岩石和含流体有关的术语
D 3740《工程设计和施工中从事土壤和岩石测试和/或检查机构的最低要求实施规程》
d6026 岩土工程资料中有效数字的使用方法

3.术语
3.1 除 3.2 定义外,本试验方法使用的术语均符合术语 D 653。
3.2 本标准专用术语的定义:
3.2.1 桩体完整性,n—对桩体物理尺寸、桩体连续性、桩体材料的一致性进行定性评价。
3.2.2 桩阻抗 n -桩体材料的动力杨氏模量乘以桩体的适用横截面积,再除以应变波速。
3.2.3 脉冲回波法,n 检验,其中桩头速度和力的测量(可选测力)作为时间的函数进行评价。
3.2.4 瞬态响应法,n 检验,其中速度变换与力变换之比(需要测力)作为频率的函数进行评价。

4. 意义和使用
4.1 低应变冲击完整性测试提供细长结构单元(即结构柱、从动混凝土桩、现浇混凝土桩、钢管混凝
土桩、木材)的加速度或速度和力(可选)数据

参考 ASTM 标准,请访问 ASTM 网站 www.astm.org,或通过 service@astm.org 联系 ASTM 客户服务。有关 ASTM 标准年度书的卷册信息,请参阅 ASTM 网
站上的标准文件摘要页。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康肖霍肯市 PO Box C700 Barr 港湾路 100 号 ASTM 国际版权所有

d5882 - 07

桩,等等)。该方法在实体混凝土截面上效果最好,但在钢管桩、H 桩或钢板桩上的应用有限。这些
数据有助于评价桩体完整性和桩体物理尺寸(即截面积、长度)、连续性和桩体材料的一致性,尽管
评价是近似的而不是精确的。这种测试方法不会给出关于桩承载力的信息。
4.1.1 试验方法
4.1.1.1 脉冲回波法(PEM) -桩顶运动是时间的函数。然后对时域记录进行桩体完整性评价。
4.1.1.2 瞬态响应法(TRM) -桩顶运动和力(用仪器锤测得)随时间变化的函数。数据通常在频域内求
值。

5. 装置
5.1 施加冲击的装置
5.1.1 冲击力应用-冲击可以通过任何设备(如手持锤)传递,该设备产生的输入力脉冲一般小于
1ms,且不会因冲击对桩身造成任何局部损伤。具有非常硬的塑料锤头的锤头可以在不造成局部桩
体损伤的情况下产生短的输入力脉冲。冲击应沿轴向作用于桩身(通常作用于桩头)。
5.2 测量仪器
5.2.1 速度测量—从(一个或多个)加速度计的信号积分中获得速度数据,前提是加速度信号可以集成
到测速仪的速度中以减少数据。加速度计应放置在桩端(或附近),其敏感轴应与桩轴线平行。加速
度计应线性至少 50 克。可以用 A/C 或 D/C 加速度计。使用 A/C 器件时,时间常数应大于 0.5 s,谐
振频率至少为 30000 Hz。如果使用 D/C 器件,其频率响应应达到 5000 赫兹,减少的含量应小于-
3 dB。此外,速度传感器或位移传感器也可用于获取速度数据,前提是它们的性能与指定的加速度
计相当。在整个适用的测量范围内,将传感器校准到 5%的精度。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怀疑有损坏,
请重新校准或更换加速度计。
5.2.2 力的测量(可选)-冲击装置应能够测量冲击力随时间的变化。锤头和锤体之间可以有一个力传
感器。或者,所述锤可附加加速度计,所测加速度可使用锤体转换为力。力的校准应在 5%以内。
锤必须调整,使测量力的四叶变换具有平滑的频谱,没有任何局部峰值。
5.2.3 Transducers-The 运动传感器的位置应该放在桩头附近或使用一个合适的,或暂时的,薄层粘接
材料(蜡、凡士林、腻子等),以便确保它正确测量轴向桩运动(传感器敏感轴与桩保持一致
轴)。运动传感器一般放置在桩的中心附近。直径大于 500 毫米的桩应考虑其他位置。在距运动传
感器 300mm 范围内对桩端施加低应变冲击。如果桩头不可接近,如已与结构融为一体,则传感器
可安装在桩身一侧。
5.3 信号传输—从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应通过低噪声屏蔽电缆或等效电缆传送到设备,用于记录、减
少和显示数据(见 5.4)。
5.4 记录、缩小和显示数据的装置:
5.4.1 一般情况下,从运动和力传感器(可选)发出的信号(见 5.2)应传送到记录、缩小和显示随时间
变化的数据的设备上。该装置应包括速度(图 1)和力(可选)的图形显示,以及为进一步分析检索记录
的数据存储能力。速度显示可以参考初始上升,如图所示,也可以参考第一个峰值。该装置应能够
对几次打击的数据进行平均,以加强来自土壤和桩效应的重复信息,同时减少随机噪声效应。该装
置应能在撞击后随时间增加运动信号的强度放大,以增强对因土壤和桩体阻尼而减小的实测运动的
解释。该装置必须具有具有变频限幅的滤波能力,以消除高频或低频信号成分,或两者兼而有之。
该设备应能够将所有数据传输到永久存储介质。该设备应允许记录的永久性图形输出。该装置的典
型示意图如图 2 所示。

注 2:速度信号可以用向下或向上的正振幅来表示。深度比例尺可以在上升的起点(如图所示)或初始峰值处对齐。建议
在显示随时间变化的放大函数的图中包含信息。

图 1 所述仪器产生的用于获取动态的脉冲回波法的典型速度轨迹
测量值(注意在本标准中输入脉冲的方向为正;还可以显示方向
消极的)

d5882 - 07
图 2 完整性检测装置示意图

5.4.2 运动传感器的记录设备-模拟信号必须使用至少 12 位分辨率(16 位或更高分辨率)的模拟-数字


转换器直接数字化,以便保留低通截止频率为 5000 Hz (- 3dB)的信号组件。因此,在数字化时,
运动传感器和可选仪表锤(如果使用)的采样频率应至少为 2.5 万赫兹。数字采样频率的均匀性和精
度至关重要;时钟抖动(采样频率精度)必须在 0.01%以内。特别禁止模拟数据采集系统。每一个数字
化事件都应附有识别信息名称和描述、信号处理增强参数、日期和时间戳。数字记录应永久保存。
5.4.3 数据还原装置传感器发出的信号还原装置应为至少具有下列功能的数字计算机或微处理器:
5.4.3.1 速度数据—如果使用加速度计(见 5.2.2),仪器应提供信号调理和积分加速度来获得速度。
设备应在撞击事件之间将速度信号平衡到零。
5.4.3.2 测力仪—测力仪应提供信号调理和放大。冲击事件之间的力输出应平衡为零。
5.4.3.3 信号条件—力和速度数据应具有相等的频响曲线,以避免相移和幅值的相对差异。
5.4.4 显示设备—确保 5.2.1 和 5.2.2 中指定的传感器信号通过一种设备(如 LCD 图形显示器)显示,
这样速度和力(可选)可以作为每次锤击时间的函数来观察。所述设备可在所述设备对所述信号进行
处理以减少数据后接收所述信号。该装置应显示受影响事件的数字化数据,或使用者在召回时的数
字化数据
存储事件。调整仪器,再现持续时间大于 2L/c + 5 毫秒的信号,其中 L 为桩长,c 为材料波速。

6. 过程

6.1 在适当的时候将适用的工程信息记录到设备中(第 7 节)。将合适的运动传感器(见 5.2)安装在桩


头上或压在桩头上。记录来自几个影响的测量值。将至少三个影响的适当记录平均,并对平均记录
进行必要的放大。然后,应储存来自个别影响的记录或平均记录,或两者都有(见 5.4.2)。然后可以
对平均放大记录的完整性进行评估。
6.2 现浇混凝土桩或灌注混凝土管桩的准备,应在浇注后 7 天内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75%以
上后(以较早者为准)进行完整性检测。确保桩头表面是可接近的,在水面以上,并清洁施工引起的
松散混凝土、泥土或其他外来材料。如果桩头被污染,移走足够的桩段以达到良好的混凝土。由于
正确的桩顶处理对该方法的成功应用至关重要,如有必要,可用手磨机进行小面积的处理,为运动
传感器的附着和冲击提供一个光滑的表面。将运动传感器固定在远离桩头边缘的选定位置上(即固
体接触)。对于直径大于 500mm 的桩,至少在三个位置安装加速度计,以便对每一局部桩段进行桩
身完整性评估。将施加冲击力的装置放置在距加速度计不大于 300 毫米的位置,使冲击力与桩轴向
施加。设置记录、还原和显示数据的装置,使其工作,力和速度信号为零。
6.3 现场记录—对于每一桩测试桩,在现有的详细记录中包括以下信息。

d5882 - 07

6.3.1 桩身识别,标称和实际桩头直径和长度;
6.3.2 混凝土浇筑日期和方法;
6.3.3 竣工几何形状,即混凝土总体积、标称或实际直径与长度、永久或临时套管、钢筋等;
6.3.4 土壤地层学;
6.3.5 对每根被测桩进行影响桩身施工、开挖、完整性等的具体观察;
6.3.6 换能器在桩端位置及测量;而且,
6.3.7 日期桩测试。
6.4 采取措施-施加若干影响,并记录每一个个别影响或平均影响(如有需要),或两者兼而有之。如
果只记录个别影响,则确保记录、减少和显示数据的装置能够平均记录至少 10 条个别记录。记录
对某一特定平均记录的影响数目。获取、记录和显示一系列速度和力(可选)测量值。
6.5 数据质量检查—为确认数据质量,操作者应监控多个冲击事件的速度和力(可选),以保持一致
性。确保用于记录、减少和显示数据的设备能够确定测量设备过载阈值。不要使用导致测量装置过
载的影响记录。一致的记录是对健全的混凝土、正常工作的传感器系统、牢固连接的运动传感器以
及正常工作的记录、减少和显示数据的设备的一致影响的结果。如果记录不可重复,则不要使用数
据。如果数据不佳的原因不是运动传感器连接问题,而是传感器故障,请在进一步使用前进行修复
或重新校准。

注 3:一般建议,如果出现明显的系统故障迹象,或根据项目规范的要求,对用于获取动态测量的仪器的所有部件以
及用于记录、减少和显示数据的仪器进行校准。除了初始制造商的校准外,通常不需要对传感器进行振幅校准。单
个运动测量的振幅甚至不相关,因为它是标准化的。通过对已知长度、L 和已知波速 c(如钢)的杆进行测试,并观察
杆端反射是否在预期时间 2L/c(2%以内)返回,可以检查时基。

6.6 测量分析
6.6.1 采用脉冲回波法(PEM)对桩顶速度(加速度积分或直接测量)进行时间函数分析。在大多数情况
下,该方法为完整性评估提供了足够的信息。此外,还可以测量桩顶力。力和速度的结合可以提供
更多关于桩头附近桩体完整性的信息。瞬态响应法(TRM)要求同时测量桩身速度和桩身受力。对于
这两种方法,数据可以在时域和频域进行评估。
6.6.2 从减速装置的读出(可选)或从显示装置的读出(可选)获得速度和力(可选),所显示的数据应包

速度和力(可选)随时间记录,桩长和假定的材料波速的指示,以及使用时放大函数的形状和大小的
表示。冲击过程中的运动通常是归一化的,并与桩顶有关。放大一般用于将桩端响应按类似大小进
行缩放。
注意 4 (PEM)时域分析,基桩完整性评价相对增加和减少的速度在最初影响脉冲(图 3,图 4)。明显反射发生之前的脚趾
响应相同的信号作为输入由于阻抗的相对减少。相反符号的反射是由于阻抗的相对增加引起的。建议对相同施工条
件下的几根桩进行比较,以评价相同放大系数下对所有相同长度桩的典型响应。目视解释可能是定性的,而且可能
相对于其他测试桩和正确的工程判断。

6.6.3 记录的数据可以在计算机中进行进一步分析,以便更好地量化明显异常的程度。分析结果可
能包括对桩身完整性的定量评估。这种数据的进一步使用和解释是工程判断和经验的问题。
6.6.4 具有该领域专业经验的工程师应进行最终的完整性评估。利用低应变冲击完整性测试的完整
性评估,以及其他信息,包括桩的安装程序和观测结果、土壤信息、荷载要求等,来评估桩的验收
情况。低应变冲击完整性试验评价不应作为确定桩身验收或拒收的唯一因素。应制定应急计划,允
许工程师在进行低应变冲击完整性测试之前进行进一步的测试,或要求进行桩体修复或更换,以防
出现严重缺陷。桩长包含不确定性,因为它们是通过使用假定的波速进行低应变冲击完整性测试得
到的。
6.6.5 低应变完整性测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进行最终的完整性评估时,必须理解并考虑这些限
制。通常不可能对横跨整个桩身横截面积的裂缝下方的桩段或人工制造的机械接头进行完整性评估,
因为可能会反射冲击波
图 3 典型速度记录示桩的一般情况
均匀性(阻抗逐渐变化或土壤摩擦)(注意输入脉冲方向为正
这个标准;方向也可以是负的)

d5882 - 07

图 4 典型速度记录,显示阻抗的主要变化(严重损坏或有裂缝的桩)
本标准中输入脉冲的方向为正;方向也可以是负的

完全在不连续处。具有高度可变截面或多个不连续点的桩可能难以评估。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很难
区分土的响应和桩的响应。该方法一般不适用于钢板、h 型钢或未填充管桩的检测。如果记录中桩
趾反射不明显,则完整性评价可能不具有结论性,且可能限于一定的未知深度。这种限制可能适用
于长桩或高度可变桩,或表现出相对高摩擦的土壤桩。刚性连接在基础或上部结构上的桩有时会被
成功地测试,尽管评估往往会更困难,也可能不确定。在一些涉及整体上部结构的情况下,可能需
要在桩身的两个不同位置安装两个运动测量装置。
6.6.6 完整性测试可能不能识别所有的缺陷,但它可以作为在有效长度内识别主要缺陷的有用工具。
此外,测试还可以识别可能不会影响桩的预期用途的微小阻抗变化。对于阻抗变化较小的桩,工程
师应考虑其他因素,如荷载向邻近桩的再分配、荷载向缺陷上方土体的传递、应用的安全系数和结
构荷载要求,对这些桩的可接受性作出判断。

7. 报告
7.1 对桩身评价有帮助的背景资料和描述,如有,或适用,或两者兼而有之:
安装 7.1.1 一般
7.1.1.1 项目识别/位置;而且,
7.1.1.2 附近或典型试钻记录。
7.1.2 桩安装 Equipment-Description 桩安装设备用于驾驶桩或钻孔桩、适当的如果完整性相关调查,
包括大小、类型、操作性能水平或压力,泵的尺寸,和任何特殊的安装设备和它们的描述如打超前钻
眼或喷射。
7.1.3 测试桩
7.1.3.1 试桩的识别(名称和名称);7.1.3.2 桩的类型和尺寸,包括标称或
实际长度和直径,或两者兼而有之;
7.1.3.3 试验桩的制作、浇筑、安装或混凝土筒体强度,或两者兼备;
7.1.3.4 试桩内外部加固描述(纵筋尺寸、长度、数量及布置)套管或壳体的尺寸和长度);
7.1.3.5 拼接的描述和位置(如适用);而且,
7.1.3.6 对桩身的观察,包括剥落面积、裂缝及桩头表面状况。
7.1.4 桩安装
7.1.4.1 安装日期;
7.1.4.2 钻孔时,应包括钻孔机的尺寸、桩内混凝土或灌浆的体积(如可用,体积随深度而定)、所用
灌浆压力,以及所用的特殊安装程序的说明,如桩身安装或抽提,或两者兼备;
7.1.4.3 对于打入桩(当打入过程是引起损坏的可疑原因时),包括锤击垫层和桩垫层信息;包括驱动
记录,包括最终单元穿透的吹风计数和锤击行程或操作水平;
7.1.4.4 桩安装中断的原因及持续时间(如适用及与调查有关);而且,
7.1.4.5 安装或挖掘过程中,或两者同时发生的任何可能与完整性调查有关的异常情况的记录。
7.1.5 完整性测试
7.1.5.1 用于获取冲击测量的装置和记录、缩小和显示数据的装置的描述,以及包括运动传感器附
件的描述和位置的测试程序的描述;
7.1.5.2 日期测试;
7.1.5.3 试桩识别;
7.1.5.4 时域运动和力(op-tional)测量的图形表示,其中应包括评价中使用的数据增强;频域表示对于
PEM 评估是可选的,但是对于 TRM 评估是必需的;
7.1.5.5 试桩波速的确定或估算;
7.1.5.6 用于获得动力测量的打桩、铸桩、嵌桩或下部桩长,
7.1.5.7 数据评价方法;而且,
7.1.5.8 对桩身完整性的评价,包括在适当的情况下,土壤地层学或安装方法,或两者都对测量结
果所确定的施工形状有何影响。

8. 精度和布拉斯特区
8.1 精确度—本试验方法中直接测量运动和力的程序的精确度(可选)是难以确定的,因为桩的特性
和桩身所处材料的可变性。
8.2 偏倚—本试验方法中,由于没有可参照实测值的标准值,因此不能对程序作出合理的偏倚声明。

d5882 - 07

9. 关键字
9.1 力量;影响;完整性;低应变;无损;桩;脉冲回波;速度;回声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