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8

智能穿戴市场分析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技术进步和高性能低功耗处理芯片的推出 ,
部分智能穿戴设备已经从概念化走向商用化。同时伴随着用户需求的变迁,可
穿戴式智能设备的形态与应用热点也在不断变化,目前可穿戴设备的产品形态
主要有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耳机等。
2013 年,谷歌眼镜的亮相开启了“智能可穿戴设备元年”,之后各大科技
公司包括苹果、三星、索尼、华为、小米等纷纷进军智能可穿戴设备研发,其
中以手腕为支撑的 Watch 类(包括手表、手环等产品)因其强大的信息集成能
力、便捷易携带、成本较低等特点,已成为智能穿戴类的主流产品,而该类产
品因其大量显示屏需求,与合力泰有强关联性。
该报告将分别以区域为划分,分析目前全球范围内智能穿戴类市场占有情
况,并着重分析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类产品在欧洲、美国、印度三个区域的主
要品牌,包括其产品需求、实现需求路线、供应链关系等,望通过结合客户需
求及自身资源,为公司制定智能穿戴市场战略提供参考。

一、 市场分析
穿戴式智能设备拥有多年的发展历史,思想和雏形在 20 世纪 60 年代即已出
现,而具备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形态的设备则于 70-80 年代出现。21 世纪以来,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技术进步和高性能低功耗处理芯片的推出,部分智能穿
戴设备开始从概念化走向商用化。从 2006 年耐克的苹果团队开发了一款记录行
走距离和速度的设备,虽然需要与 iPod Nano 配合,但已然让人们看到一种的
新的可能, 2009 年 FITBIT 发布一个 U 型夹子状的健康追踪器,用来记录运动
和睡眠数据,正式填补了可穿戴市场的空白,接下来 JAWBONE 的手环、PEBBLE
的手表横空出世,索尼、三星等巨头相继加入。
直 到 2013 年 , 谷 歌
眼镜的亮相让更多的人认
识到了这一全新的领域,
国内从投资方到厂商都开
始迅速跟进,深圳华强北
各个柜台新品上架, 2014
年 7 月,小米手环发布,
以超低价格席卷手环市场 ,
2015 年 3 月 , 苹 果 正 式
发 布 APPLE WATCH , 至 此 ,
可穿戴行业的黄金时代正
式开启。
图表 1 2013-2020 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及增速(单位:百万)
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 年全年全球智能穿戴设备出货
量达 4.447 亿台,较 2019 年的 3.365 亿同比增长 32%。2021 年 Q1 可穿戴设备共
出货 1.046 亿台,同比增长 34.4%,第一次在第一季度出货量突破 1 亿台。
从产品形态来看,智能耳机、智能手表及智能手环已成为智能穿戴类设备
的主流产品,占有智能穿戴市场约 99%。其中智能耳机市场占比最高,2020 年
智能耳机出货量占全球智能穿戴设备整体出货量的 59.2%,智能手表居其次,
占比 23.1%,智能腕带出货占比 17.1%,其余智能穿戴类产品如智能眼镜等产品
出货量较少,占 2020 年求全智能穿戴市场的 0.6%。

图表 2 可穿戴设备主要分类及介绍
IDC 预测, 2024 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 6.371 亿台,五年内复
合年增长率(CAGR )为 12.4% 。

图表 3 2020-2024 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情况预测(出货量:百万台)

(一) 腕表类智能设备发展态势良好
近年来,随着可穿戴设备发展的普及,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提高,集成
健康数据监测和全能智能体验的智能手表的出货量不断增加。2015-2017 年全
球智能手表的出货量由 1940 万块增加至 2017 年的 3330 万块,年均复合增长率
超过 30%。作为可穿戴设备的重要的产品,其出货量在可穿戴设备产品出货量
的占比中不断增加,至 2017 年智能手表出货量占比达到 28.86%。
权威机构 IDC 统计,随着人们对产品功能性认可度的不断提升,2020 年,
智能手表市场的出货量为 6860 万台,2022 年产品的出货量预计将增加至 9430
万块。其在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的市场份额将增加至 43.06%。预计到 2026 年将达
到 1.572 亿台,并在预测期内(2021 年至 2026 年)以 14.5%的复合年增长率
增长。

(二) 欧美市场占主导,中国市场潜力大,其余区域尚待开发
据旭日 大 数据 提供的 2020 年 第
四季度全球智能手表出货数据。从全
球主要几个出货区域分别来看,美国
出货量为 1034 万,欧洲 596 万,中国
508 万,印度 32 万,其他地区总共出
货 452 万。在出货量占比方面,欧美
市场以超过 60%的份额占据着绝对的
主导地位,中国占据近 20%的市场份
额,另外 20%左右份额由印度和其他
地区市场分割。
北美、西欧发达国家由于其用户
具备良好的运动习惯,加上 PEBBLE
等产品早在 2012 年就已发布,拥有 图表 4 2020 年 Q4 品牌智能手表全球区域出货量占比

一批拥趸,打下了一定的市场基础,且 Apple 为美国本土化品牌,在欧美尤其


美国地区渗透率高,因此,欧美地区占据全球市场超 60%。
eMarketer 最 新 发
布的美国智能可穿戴用
户 预 测 显 示 , 到 2021
年 底 , 21% 的 美 国 人 口
将每月至少使用一次可
穿 戴 设 备 , 较 2020 年
底 预 计 的 20.2% 略 有 提
高。从这一点来看,预
计智能可穿戴设备的采
用只会有适度的增长,
最 终 到 2024 年 底 将 达
到 22.8%的普及率。

而 中国 作为 全球 关
注的市场,其市场容量
巨大,一方面中国人口
基数大,另一方面中国
图表 5 美国智能穿戴使用用户数量及占比情况
消费者购买力正在不断
加强,因此中国也成为全球各大厂商布局区域,2020 年 Q4 中国地区占据全球智
能穿戴市场近 19.4%的份额,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印度作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之一,已
成为全球第三大可穿戴设备市场。权威机构国际数据公司(IDC)表示,在可穿
戴设备和手表创纪录出货量的推动下,印度可穿戴设备市场在 2020 年同比增长
144.3%,累计销售 3640 万台。IDC 全球可穿戴设备季度追踪报告显示,印度是
全球 2020 年可穿戴设备增长率达到三位数的前 20 个国家之一。
(三)智能手表仍处于蓝海阶段
尽管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影响,但市场对于可穿戴设备的需求仍然
稳定。新冠疫情的到来使得全球民众都逐渐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而主打健康
数据检测、心率监测、运动管理的智能手表、手环将在未来也会有强势表现,
其市场规模在未来预测会有进一步扩大。
通过智能手表和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对比可以看出,无论是主流手机厂商还
是普通品牌,其智能手表领域的出货量都远低于其手机的出货量。其中苹果用
户比例最高达到百分之十几,其他主流品牌还只是其零头。总体来看,全球智
能手表的出货量也仅占手机百分之十四点几,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图 1 2020 年全球主要品牌出货量对比

尤其从 2016 年以来,智能手表从问世到现在经历一个高速成长期,出货量


逐年递增,而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则表现出逐渐萎缩的态势。在这样的情况下,
到 2020 年智能手表的出货量也才只占到智能手机的零头,这也说明智能手表相
对手机出货量的渗透率还有相当大的成长空间。
图 3 近五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及保有量变化情况 图 2 近五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及保有量变化情况

二、智能手表最早从
客户分析 2015 年的 Apple Watch 问世以来开始计算,全球出货量逐
从品牌来看,目前全球智能穿戴的品牌集中度比较高,IDC 发布的报告显示,
年高速增长,已经成长为除手机以外另一重要的智能设备。全球保有量估计已
2020 年全年出货量排名前五的厂商分别是苹果、三星、小米、华为、BoAt,总
经累计达到 6.16 亿,但是相较智能手机的现在 60 亿左右的保有量来比较,仅
共市场份额占比达到了
能占到 65%。2021 年第一季度,苹果以 29%的全球市场份额领
10.26%。这样从宏观的总体水平来看,智能手表仍然远未达到发展瓶颈,

图 4 智能手表和智能手机全球保有量对比

跑市场,三星、小米、华为分别以
未来还有一片蓝海待开发。 11%、10%、8%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而近年
来基于印度巨大市场发展的 BoAt 也在全球智能穿戴市场占有 2%的市场份额。
1. 2020Q2 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各品牌市场份额
智能手表被认为是智能手机的延伸,目前智能手表大概可以分为五大阵营,
分别是传统手表企业、手机端企业、互联网企业、医疗端以及 5G+IOT 企业。苹
果、三星、小米、华为等手机端企业因其开发周期短,供应链运作能力先进,
营销范围大等优势,在进入智能手表市场后迅速抢占市场,占据全球智能手表
出货量前 4。
腕戴设备上华为规模增速均占榜首。2020 年 Q2,华为的腕戴设备销售量
同比增长 45.8%至 810 万件,在市场规模和增长速度两方面均占据了行业第一;
小米的销售量同比增长 16.6%至 690 万件,苹果的销售量同比增长 3.7%至
580 万件,分别位列行业的第二名和第三名;Fitbit,Garmin 和其它公司的销
售量则均出现了明显下滑。

图表 6 头部公司腕戴设备出货量(百万)与同比增长(%)情况
(一) TOP 4 厂商排名稳定
苹果:全球可穿戴设备之王
2014 年,苹果 第一代 Apple Watch 公布并于 2015 年 4 月上市, 2015 年,
Apple Watch 全球销量超过 1100 万只。从 2014 年至今,苹果公司共发布了 6 个
系列的产品,期间进行了 5 次换代,自 2016 年后每年都会发布一次新品。目前
苹果已经更新了 Apple Watch Series 6 和 Apple Watch SE。六年来,凭借其完
善的设备生态系统,从 iPhone、iPad 到 Apple Watch 和 Airpods pro,各种终
端和可穿戴设备紧密联系,为用户提供了良好体验,一直为全球可穿戴设备之
王。
据苹果公司 2020 年 9 月披露的年报,与 2019 年相比,2020 年的总净
销售额增长了 6%达到 2745.15 亿美元,主要是由于服务和可穿戴设备、家庭
和配件净销售额的增加。服务和可穿戴设备、家庭和配件净销售额总和达到
306.20 亿美元,占总净销售额的 11.15%,同比上升 25%,超越了 Mac 和
iPad,成为第三大业务部门。

图表 7 苹果 2018-2020 净销售额(百万美元)
2020 年,苹果公司共出货智能手表约 3390 万件。苹果智能手表维持了苹果
一向的高价高品质,相应的原材料成本也较高。Apple Watch 从第一代便开始
采纳 AMOLED 作为显示屏,供应商为 LG、三星和长信科技。
2019 年 9 月,Apple Watch 5 代发布,五代前 Apple Watch OLED 面板的背
基板材质是 LTPS(低温多晶硅),可以实现屏幕常亮,但这种材料对中小尺寸
OLED 面板高性能状态未进行优化,耗电量较高,基于手表体积小,电池小的客
观局限,5 代引入了 LTPO(低温多晶氧化物)OLED,它在 LTPS 的基础上,再铺
设了一个氧化物层,刷新率最低可以调整到 1Hz,并且不影响原有显示功能,
在不明显增大耗电量的情况下,让屏幕常亮技能达成,又让手表依然保持“18
小时”这个续航时间。
苹果成为智能穿戴领域第一名,一方面归功于其先进的设计理念,另一方
面也基于其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依托于大范围的影响力,苹果供应链管理
的动向已成为全球电子产业供应商风向标。
华为:智能穿戴市场黑马
2015 年 9 月,华为推出首款智能手表产品 HUAWEIWATCH。至今,华为公司出
台了 5 个系列产品,期间进行了 4 次换代,1 次更新(GT 2e 手表),2021 年 6
月 2 日发布了最新搭载鸿蒙系统的产品 HUAWEI Watch3 系列。2020 年,华为公
司共出货智能手表 1110 万件。同时华为手环也推出了 5 个系列产品,2020 年出
货量达 250 万件。
华为智能腕表类设备覆盖了儿童、成人、手环,价钱从 100 出头到 4000 元
不等,所采用的显示屏材料包括了 TFT,AMOLED,PMOLED。TFT 的面板厂主要为翰
彩,交货模组厂为华视光电、深越光电和帝晶光电;AMOLED 的面板主要来自信
利、和辉、BOE、维信诺、天马,交货模组厂为德普特(和辉代工)、维信诺、
和辉、同兴达(天马代工)。手环类产品由于功能较单一,低端产品线用
PMOLED,中低端用 TFT,但整体也在向 AMOLED 发展,面板主要来自和辉、BOE、
维信诺、天马,合力泰已通过其代工厂华勤及龙旗为华为手环供货,其他交货
模组厂为信利、德普特、联创 、同兴达。歌尔股份已成为华为高端手表系列如
Watch 3/3pro,GT 系列的代工厂,其余中低端系列的需求仍然向 ODM 华勤及龙
旗释放。
三星:作用全球市场产业链
三星于 2013 年发布首款智能佩戴设备三星 Galaxy Gear,2014 年以 120 万
只销量排名全球第一。之后三星发布了 Galaxy Watch 系列与 active 系列,以
及满足运动健身需求的 Galaxy Fit 手环,作为 TOP4 中最早布局智能穿戴的品
牌,虽人气不敌 Apple Watch,但因其率先采用了很多先进的设计和理念,坐
拥消费电子全产业链,稳居全球智能穿戴前四。2020 年,三星智能手表出货量
达 910 万件。
在显示屏方面,早在 2000 年 OLED 产业化尚未明朗之时三星就致力于 OLED
屏幕研发,先发优势帮助三星一跃成为手机屏显技术的领导厂商。三星对手机
屏显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其在行业处于领导地位,直接垄断行业高端屏幕 90%以
上的市场份额,并且总是把最新最好的屏幕优先供给自家产品,极大提升产品
竞争力。
小米:性价比取胜
2014 年 7 月,小米手环 1 发布,以超低价格席卷手环市场,小米于 2019 年
11 月发布第一款智能手表 MI watch,在小米手环、小米手表等单品的帮助下,
2020 年 Q2 小米腕戴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为 690 万,市场份额为 20.4%。
得益于其完备的可穿戴产品线布局和产品的超高性价比,小米手环自推出
以来深受市场欢迎,根据 IDC 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
货量 9924 万台,同比增长 37.1%,小米出货量 2489 万台,稳居国内第一。2020
年 11 月,小米正式成立可穿戴部,进一步发力智能穿戴市场。
目前小米腕表类设备产品线分为手环及成人手表。2016 年,小米手环 2 引
入了 OLED,目前更新至 4/4NPC 以及 5/5NFC,均采用了 AMOLED,玻璃面板主要
来自 BOE,信利,天马,交货模组厂为 BOE、合力泰、联创(信利代工)、信利、
天马。
2019 年,小米推出了第一款手表,采用 1.78 英寸 AMOLED 方形大屏,44mm
表盘像素密度为 326PPI 精细显示。2021 年,小米发布了第二个主打手表产品—
—小米 COLOR,采用 1.39 英寸的 AMOLED 圆屏。这两款是小米手表唯一采用了
AMOLED 的产品,面板来自信利。小米其他的主打手表产品如 redmi 小方屏采用
的是 TFT 材料,面板厂为翰彩。手表类产品交货模组厂为瑞福达、鑫视界、信
利。
除小米官方发布产品外,小米生态链如华米、70 迈也推出了智能手环表现
也十分亮眼。华米 2020 年前三季度营收 44.61 亿元,总出货量 3240 万台。
采用的 TFT 显示屏,面板主要来自翰彩和信利。因小米和华米在逐步脱离,后
续小米的案子会更多的倾向于 70 迈,我司 1.6 寸案子正在跟龙旗和 70 迈对接
评估中。
小米子品牌小寻主做儿童手表,高端产品如 4/4PRO 采用 AMOLED 屏,面板来
自信利,中低端产品采用 TFT 面板来自翰彩。交货模组厂为昭昱、立德,我司
已与小寻多次沟通,其目前合作厂商价格低,备料灵活;我司相对劣势比较大。
(二) 非市场主流品牌占比扩大
而 TOP4 厂商之外的小品牌也不容忽视,与手机端企业不同,基于传统手表、
医疗等行业智能手表厂商如 Garmin、Sunto、Polar、TomTom 等专注研发智能手
表,这类厂商大多依托于精密的 GPS、导航等技术,将 GPS 导航数据集成至智能
手表,因此其目标市场主要为热爱运动的消费群体,以专业、耐用的运动手表
占领户外运动领域鳌头。近年来,伴随着市场扩展,该类品牌也纷纷升级产品,
丰富运动应用场景,增加健康管理、娱乐功能,迎合更大的受众市场。2021 年
Q1 TOP5 厂商外品牌市场总占比达到 40%,同比增长 17.6%。
1. 美国:Fitbit,Garmin
作为智能穿戴的发源地,美国孕育了一系列行业领先的智能穿戴厂商,其
中具有代表性的为 Fitbit 及 Garmin,根据 CCS 报告,2020 年智能手表全球出
货量前六分别为苹果、华为、三星、Fitbit、华米和 Garmin。
成人智能手表(出货量/百万) 2019 2020
Apple 37.1 43.6
Huawei 4 18
Samsung 8 11
Fitbit 5.86 7.5
Huami 3.5 4.1
Garmin 2.75 3.4
图表 8 2019 和 2020 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对比
Fitbit:
2011 年,旧金山的新兴公司 Fitbit 公布了同名产品 Fitbit 记步器,专攻
运动领域。该款手表不仅可以记录步伐,还可以算出每个人在坐、走或跑时的
体 力 消耗情况, 尽管售价 高达 99 美元,但也开 创了智能穿戴 传感 的先河 。
Fitbit 用互联网的思维重新定义“古老”的计步器,至今已在全球 100 多个国
家售出超过 1.2 亿台设备。2015 年 6 月,Fitbit 更是正是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
牌上市,成为了第一家上市的可穿戴设备公司。2019 年 11 月 2 日,谷歌宣布以
21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Fitbit。
目前 Fitbit 已更新了三个代表腕表类产品线,有 5 个代表机型,价格从
¥1139-¥1920 不等,其中追踪器产品大量采用了信利的 PMOLED,Versa 系列采
用了来自其他供应商的 TFT + CTP,同时现在大多数产品(Charge 4、Versa 3
和 Sense 系列)都使用 AMOLED。
目前合力泰美国正在与 Fitbit 积极接洽中,了解到在未来 Fitbit 供应链可
能保持不变,可能会扩大 OLED 供应商资源池,但同时客户也对价格非常敏感。
Garmin:
Garmin 成立于 1989 年,最早以航空 GPS 导航产品进入市场,2003 年发布
第一款 GPS 运动腕表,正式进军智能穿戴市场。至今,Garmin(佳明)已有近
20 年的行业研发经验,并掌握领先的户外运动和生理健康监测技术。2016 年推
出指针式智能表 vívomove,跨足混合式智能穿戴市场。目前 Garmin 已推出了 7
个代表智能手表机型,价格从¥1280-¥20800 不等,有军方背景的创始团队将
GARMIN 限定于运动健身领域,其为登山、游泳、跑步等各种类型的运动开发了
不同款式的智能手表,已成为运动员、健身爱好者的第一选择。近年来,随着
人们越来越重视,Garmin 加强了健康数据的检测、运动的管理,同时也对其产
品外观进行了美化,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目前智能手表业务收入占 Garmin 总
收入 50%。
在 2019 年之前,几乎所有的 Garmin 手表都采用了 LCD 屏幕,主要是基于
该类材料强光环境下可视以及省电的优点,满足了户外运动的需求。考虑到极
限 运 动 环 境 高 低 温 差 大 , Garmin 采 用 了 专 为 航 空 产 品 所 开 发 的 Optical
Bonding 光学贴合技术,在严峻环境下也维持了几乎相同的折射率,不仅消除
了光线穿透不同介质后产生的折射问题,也能防止在潮湿环境下湿气穿透引起
的 雾气 ,提 升显 示 效 果。 在 续 航 方 面 , Garmin 的 反射 式液 晶 屏 幕采 用了
MIP(Memory in Pixel)高阶显示技术,增加了电池七倍以上的续航力。
2019 年 , Garmin 发 布 了 第 一 款 搭 载 AMOLED 屏 幕 的 智 能 腕 表
Venu,AMOLED 具有更薄、色彩鲜艳、黑色背景下功耗较低,也将会是 Garmin 未
来产品要求的方向。
目前合力泰已在 PND 产品上与 Garmin 开展合作,Garmin 智能手表的显示模
组厂主要 JDI 和夏普,。过去一年中,Garmin 向 JDI 和夏普采购的 MIP 显示屏
数量约为 800 万件,AMOLED 约为 700K。
L1 Tech:
L1Tech 公司以其高尔夫 GPS 应用程序的 GSP 数据和地图而出名,主要为高
尔 夫 GPS 制造 商提供 ODM 解决方 案,客户包括 Bushnell Watch ,TecTecTec
Watch,NDA 旗下新公司手表 ,MotoCaddy 手持手表,PowaCaddy 手持手表,
MGI 手持手表,价格为¥769-¥1600 不等。
目前 L1 Tech 产品大多采用了触摸 MIP 显示屏,面板厂为 Global Sat,显
示屏年采购量大概为 100k -200kpcs。

2. 欧洲:Polar,Suunto

就市场份额而言,苹果现在控制着欧洲大陆 35.6%的可穿戴设备市场,而排
名第二的三星仅以 16.1%的份额远远落后。这家韩国公司在同一季度共售出 350
万台设备。小米以 250 万台设备在排行榜上排名第三,其次是华为、华米和其
它。就智能手表而言,去年欧洲市场销售了 2340 万块,其中大部分是 Apple
Watch。占市场的 31.2%,达到 690 万台,同比增长 51.2%。
除 TOP5 外,其他智能穿戴厂商也占据了将近 1/4 的市场份额,其中最具代
表性的为 Polar 和 Suunto。
Polar:
Polar 是芬兰知名的户外健身运动腕表制造商,其心率腕表在业内具有很高
的知名度。目前 Polar 代表机型共有 15 个系列,价格从¥300-¥4283 不等,所
用屏幕大多为 TFT,部分采用了单色屏,面板都来自 BOE,BOE 也是 Polar 的模
组厂。据估计 Polar 年出货量为 500 万台。
Suunto
Suunto 也是芬兰品牌,该词来自芬兰语,意思是“方向”。Suunto 在芬兰
问世已超过 80 年,产品畅销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自从芬兰的工程师兼户
外运动爱好者 Tuomas Vohlonen 在 20 世纪三十年代用自创的液体填充的罗盘获
取了更为精确的刻度读数以后,SUUNTO 一直以来就是最可信赖的,最为精确的
户外运动产品的代表。
至今 Suunto 已更新了 7 个产品系列,价格从¥1900-¥6690 不等,采用了
1.2 英寸和 1.4 英寸 TFT,据估计 Suunto 年出货量约为 200 万台。

3. 印度:BoAt
近年来,印度可穿戴设备市场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印度本土公司。其中,来
自印度德里的品牌 boAt Lifestyle 销售耳机、头戴式耳机、智能手表等产品,
现已跻身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前五名,成为了首家进入前五名的印度公司。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最新市场报告,今年第二季度,boAt 品牌在全球
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中占据了 2.6%的市场份额,与谷歌旗下的 Fitbit 并列第五。
但 boAt 品牌仅局限于印度本土市场,缺乏像苹果、三星和华为等那些大公司的
全球市场供应链。
从官网信息了解,BoAt 智能手表屏幕为 1.54“,官方售价为¥267,代工
厂位于中国,据公开信息,BoAt 有计划将加工业务转回印度。

4. 中国:小天才、华硕
近几年我国智能手表行业出货量呈逐年增加态势,2014-2019 年间行业年复
合增速约为 29.6%。IDC 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儿童智能手表和成人智能手表共
出货量达 3586 万件,初步测算。2020 年中国智能手表出货量达 4021 万台。
依据 IDC 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表出货量以成人智能手表为主,出货量
1532 万件,占比达 61.9%,主要得益于办公、健康等需求市场的不断扩大。儿
童智能手表占比 38.1%,主要基于儿童安全考虑,在通话、智能定位方面保证
儿童的人身安全。
小天才
小天才是步步高教育电子在 2011 年推出的智能产品品牌,专注打造引领潮
流的高品质儿童智能产品。基于品牌影响力,小天才已成为中国儿童手表第一
供应商。
目前小天才已更新 6 条产品线,价格从¥578-¥1978 不等,中低端产品采
用 1.2,1.3 和 1.41 TFT,面板厂为翰彩。高端产品采用 1.41,1.6 AMOLED,面
板主要来自信利和和辉。合力泰已就小天才 Q 系列及 Y 系列展开合作,为其供
货显示屏模组,小天才其他显示屏模组厂还包括信利、展瑞、和辉等。 BOE 已
接下小天才 Z 系列的 ODM。
目前 TFT 和 AMOLED 总出货量基本持平,AMOLED 和辉为主,TFT 合力泰为主。
昭昱,瑞福达等公司在大力扩产并低价推广入小天才。

华硕
电脑制造商华硕 2017 年开始进入智能穿戴领域,但未进入全球出货量前 20
名;2021 年计划营业收入达 256 万美元,出货 10 万台;可穿戴设备销售额占营
收<0.2%。目前其产品已更新 2 款,价格为¥1274 和¥2490,采用的是来自 JDI
的 1.28 及 1.34 英寸的 TFT LCD,交货模组厂为和硕科技。
三、 竞争分析
(一) 显示屏分析:
市场对智能手表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对智能手表制造相关基础显示技
术的需求。
1. 屏幕尺寸:
类手机手表 1.55-2 英寸及小于 1 英寸的产品占比分别为 39%及 38%,剩下的
为 1-1.5 英寸;智能手表 1.55-2 英寸占比 84%,其余的为 1-1.5 寸;儿童手表
相反,<小于 1 英寸最受欢迎,占比为 89%,其余为 1-1.5 寸;智能手环则几乎
全部搭载小于 1 英寸的屏幕。
2. 屏幕形状:
智能手表、儿童手表及智能手环三类产品在屏幕形状方面的格局较为类似,
80%以上为方屏,圆屏占比很小,但在 Huawei watch、三星及传统手表厂商的
的带动下,未来回归传统圆形屏幕的智能手表将会增多。
3. 屏幕技术:
智能手表显示技术需求主要为单色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PMOLED)面板、
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FT LCD)面板、柔性
AMOLED 面板等。
智 能 手 表 TOP4 厂 商 目 前 推 出 的 产 品 所 采 用 的 显 示 屏 大 多 为 Oled , 如
Galaxy Gear、Apple Watch 和其他高端智能手表,采用柔性 AMOLED 面板;而简
单低端的智能腕带手表,则采用单色 PMOLED 面板。不过由于 PMOLED 面板的生
产成本低于 AMOLED 面板,因此中端智能手表采用的非晶硅(a-Si)和低温多晶硅
(LTPS)TFT LCD 面板的出货量也有所增加。
OLED
2019 年 OLED 面
板 全 球 出 货 量 达
7.34 亿 片 , 比 2018
年 上 升 了 近
20% 。 2020 年 全 球
OLED 出 货 量 约 8.26
亿 片 。 IHS 预 测 2021
年 OLED 显 示 面 板 市
场 规 模 收 益 达 到 680
亿 美元 。目 前, OLED
取 代 LCD 已 成 主 流 趋
势,并朝着曲面→可
折叠→可卷曲的方向
发展
在 OLED 智 能 手 表 屏 幕 领 域 ,
2019Q4 市场 份额 最 大 的供 应商 是
LGD , 占 比 达 33.3% , 位 居 第 二 的
是三星 Display,2019Q4 占比下降
至 12.9%,和辉光电和京东方 BOE
占 比分别达 16.6%和 13.3%。 根据
DSCC 的 预 测 , 2020Q4 占 比 前 三 的
分别为 LGD、京东方和和辉光电。
目 前 智 能 手 表 OLED 主 要 分 为
PMOLED 和 AMOLED。
PMOLED 单纯地以阴极、阳极构
成矩阵状,以扫描方式点亮阵列中的像素,每个像素都是操作在短脉冲模式下,
为瞬间高亮度发光,优点是结构简单,可以有效降低制造成本,然而驱动电压
高,使 PMOLED 不适合应用在大尺寸与高分辨率面板上,与现在的发展有所出入。
同时因为反应速度相对缓慢,PMOLED 不适合用于显示动态影像,。
2013 年后,国内外品牌厂商纷纷推出搭载 AMOLED 显示屏的智能穿戴产品,
AMOLED 显示屏凭借高画质、低功耗、健康护眼等特性成为长期发展趋势,2020
年全球 AMOLED 穿戴市场渗透率已接近 70%。
TFT
TFT 屏幕因其成本低,仍运用在中低端智能穿戴产品中,TFT 聚焦性能良好,
不会产生几何差错,不会闪屏,但其反应慢,同时因需要添加背光作为光源,
比较厚,不符合智能手表轻薄的发展趋势。
MIP LCD
LCD 屏最大的优点为省电,满足了户外运动的续航要求,同时该类屏在强光
环境下可视,因此该类屏幕广泛被运动智能手表采用,但屏透过率低,晚上观
看的效果无法和其他类型屏相比。
2018 年,智能手表显示屏出货量仅占智能手机显示屏总出货量的十分之一。
随着现在的智能手表可以更好地与多种智能手机功能实现同步,智能手表显示
屏出货量在未来几年内预计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二) 竞争对手分析
屏幕是电子产品必不可少
的配件,也是高科技产业半导
体行业的主要竞争领域,也是
国家之间科技竞争的战场之一。
全球范围来看,三星、
LG、JDI 等日韩企业是全球领
先的显示技术供应商,三星是
显示面板技术的领头羊,拥有
着世界最先进的显示面板生产
技术和强大的研发能力。
与日韩企业相比,中国显
示屏企业面临着起步晚,量产
时间短,良品率低等问题。同
时三星作为先行者专利壁垒很
高,让后来者很被动,另一方
面我们也很难购买到世界先进
设备。
其次在供应链话语权上,
国内厂商普遍也是比较低的。
在驱动技术上,显示屏的驱动
IC 被 国 外 厂 商 垄 断 , 目 前 全
球处于芯片紧缺状态;在原材
料上,液晶混合材料技术和基 图表 9 穿戴显示屏前 25 强(排名不分先后)
板玻璃制造技术是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原材料,而这部分也是由日本、美国和
德国垄断的;另外光源,光刻机也需要的原材料,目前可靠的光源只有美国能
生产;最后高精度曝光机、切割机等高精尖设备,国内厂商的良率仍低于国外,
造成生产成本过高。
目前国内厂商 LCD 屏幕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由于 OLED 成本较高,一
般只有高端智能手表会采用 OLED 屏,中低端智能手表大多仍采用 LCD,TFT 屏,
LCD 屏仍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同时,由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多,人工成本较
低,效率快,许多海外客户更倾向于与中国企业合作。
从国内来看,目前国内领先的为 BOE、天马、华星光电、信利光电等,该部
分厂商大多有自营的玻璃工厂,能满足其显示屏模组需求,同时其研发投入较
大,针对显示屏进行积极产品布局,满足市场需求。在资源方面,合力泰仍与
这些企业相差较大。
而在客户方面,合力泰目前合作的大多为代工厂 ODM,缺乏与终端客户直接
对接的机会,导致相关信息延迟,不能紧跟行业动态。
四、总结
以下将结合智能穿戴市场需求及合力泰自身资源做出分析:

优势 Strength 劣势 Weakness
 无前端玻璃工厂(TFT
 合力泰可提供中小尺寸 TFT 定制方 玻璃供应商)
案,单色解决方案  新技术产品薄弱:
外部因素/内部能力  合力泰已在国内建立了一定的客户基 OLED,4K 和 8K TFT
础 TFT 产品路线图标准
 合力泰在欧美已与部分智能穿戴客户 有限
就其他产品展开了合作  缺少 TFT 技术路线图
(制定趋势)
机会 Opportunity SO WO
 疫情刺激大众对健康设备的需求
 以现有客户为基础,扩大现有客户合
 市场对智能手表的需求不断增长,推  解决玻璃供应问题
作份额
动了对智能手表制造相关基础显示技术的  提高供应链管理能力
 利用已积累的市场声望,与新智能穿
需求  加强研发团队建设
戴客户合作,提供中小尺寸 TFT 定制
 国家政策已将“智能穿戴“列为移动  明确 TFT 产品线路图
方案及单色屏解决方案
互联网重点支持领域 布局 OLED 产品,满
 积极布局海外,寻找有 TFT 需求的智
 市场智能手表对 TFT 需求量较大 足市场趋势
能穿戴客户合作
 海外客户倾向于中国模组厂合作
风险 Threats ST WT
 智能穿戴厂商技术局限,令智能手表
 以智能穿戴为切入口与客户建立合作
仅作为手机的附属,无重大突破  显示屏技术具有通用
后,探寻客户在其他产品领域的合
 智能穿戴设备采集大众健康数据,可 性,扩大其应用领域
作,减少合作风险
能会造成信息泄露风险,造成市场抵  扩大客户群体
 建立积极的市场战略

由于资源限制,合力泰暂时无法与高端智能手表厂商开展有效合作,而可
通过与非主流市场品牌开展合作,提供 TFT 产品,满足该类客户需求,战略智
能穿戴市场份额,积累市场声望,积极进行海外市场布局,提高自我技术能力
以及供应链管理能力。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