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3

徐良高:考古学文化、文献文本与吴越早期历史的构建

考古学文化、文献文本与吴越早期历史
的构建
徐良高

关键词:东南地区  西周时期  土墩墓文化  吴越早期历史


KEYWORDS: Southeast   Western Zhou   Earth-mound Tomb   Early History of Wuyue
ABSTRACT: The current study first systematically traces the archaeological cultures of southeast China
(Wuyue region) during the Western Zhou in terms of characteristics, sources, and regional variants, along with
social conditions reflected by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It then analyzes the plurality of interpretations of bronze
inscriptions and the constructed nature of documentary records concerning the emergence of the Wu and Yue
states and their early history. Building upon that,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a regional archaeological culture with
unique characteristics, showing great cultural affinity with the Wuyue culture during the later Eastern Zhou,
indeed existed in southeast China during the Western Zhou. However, the emergence of the Wu and Yue states and
their early history as recorded in historical texts have not been confirmed by any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in the
form of archaeological cultures, bronze inscriptions, or documentary texts, and assertions of any direct connection
between related archaeological cultures and early Wu and Yue states lack persuasiveness. Considering this, the
author propos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textuality of documentary records, the relation between archaeology and
historical texts, as well as the essence of historiography and other issues.

本文探讨的是分布于东南地区,以土墩 历史面貌不清、不同观点聚讼纷呈的早期历
墓、原始瓷和印纹硬陶为基本特征的考古学 史阶段,即商末周初至春秋早期。
文化。这一考古学文化上承后马桥文化和湖 鉴于西周时期土墩墓考古学文化以陶
熟文化,后期为春秋中期以后的吴、越两国 器和青铜器为标准的分期断代标尺尚不够精
文化,彼此之间一脉相承。由于无论是文献 细、准确,对同一器物,同一遗存、墓葬,
[1] [2]
记载,还是如木渎古城 、阖闾城 、宁镇 学者们的分期断代往往差异甚大,故我们将
与环太湖东周土墩墓、绍兴一带越王陵 [3]以 处于这一时间段内的考古发现放在一起统而
及多件铸有与文献记载吴越王名字一致铭文 论之。我们相信,随着考古发现与研究的不
青铜器等考古发现,都证明春秋中晚期以后 断深入,建立在更为精细、准确的分期断代
吴、越两国的兴起及其明确的存在,直至战 基础上的聚落布局与聚落群结构特征及其演
[4]
国中晚期以后被楚国和楚文化取代 ,故我 变,聚落中心的迁移所反映的不同阶段政治
们将本文讨论的时间范围设定为吴、越两国 格局及其演变将更清晰地呈现出来,春秋

作者:徐良高,北京市,10010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1041 ·
· 81(总 )
2020年第9期

时期吴、越两国与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会日益 呼应[7]。虽然有学者提出,
“自西周至战国早
明确。 期吴越贵族墓葬最具指示性的要素可归纳两
类:一类随葬青铜车马器,另一类随葬陶瓷
一、东南地区西周时期考古学 礼乐器和玉器。随葬青铜车马器的墓葬其国
文化及相关问题讨论 属为吴,而随葬陶瓷礼乐器和玉器的墓葬其
从考古发现的物质文化遗存看,商周 国属为越” [8]。但从安徽屯溪,浙江衢州庙
之际至两周之际,在东南地区存在一支极 山尖、瓯海杨府山,福建浦城管九村等地的
具自身特色的考古学文化,其基本物质文 高等级土墩墓均随葬有青铜礼器或车马器等
化特征包括土墩墓、原始瓷、印纹硬陶和具 现象看,至少在西周时期,这种同一文化内
有一定自身风格的青铜器,这已成为学界 不同亚区的文化差异现象并不存在。
共识。这一考古学文化的空间分布范围,大 虽然主体文化面貌一致,但从细节尤
致北以长江为界,西以长江和鄱阳湖为界, 其是陶器的异同来看,这一考古学文化还是
东到东海,南部大约到闽江,主要包括皖 可以分为若干亚区。我们赞同将东南土墩墓
南、苏南、浙江、江西东北部和福建北部, 文化划分为三个文化亚区的观点,即宁镇区
大致如《国语·越语》所说的“夫吴之与越 (东临太湖地区,南至黄山一带)、太湖-
也,……三江环之”。 杭州湾区(西靠茅山东麓,东至舟山岛,
土墩墓包括土圹墓和石室墓两种形制, 北临长江,南抵天目山至天台山一带)和黄
有一墩一墓者和一墩多墓者。一般墓葬随葬 山-天台山以南区,并经历了从南向北的扩
陶瓷器,其中原始瓷器有豆、碗、罐、盘 张过程。
“土墩遗存最早出现在黄山-天台山
等,印纹硬陶器有罐、瓿、坛、瓮、盂等, 以南区,其年代约当中原夏商之际至春秋后
陶器有鬲、鼎、甗、甑、罐、瓿、盆、盘、 期;其次出现在太湖-杭州湾区,其年代约
钵、豆、盉以及角形器、璧、铃形器等。高 当中原商代后期至战国前期;最后出现在宁
等级墓葬内随葬有青铜容器、兵器、乐器、 镇区,其年代约当中原西周前期至春秋后
车马器和杂器等,器类有鼎、簋、鬲、卣、 期”[9]。
尊、壶、盂、盉、觚、爵、盘、匜、铙、句 关于三个亚区的形成原因和历史意义,
、五柱形器、角形器、短剑等。 除了杨楠所指出的不同地理环境因素[10]外,
从整体文化面貌看,在土墩墓、青铜 也是各地不同文化传统及所受不同周边文化
器、原始瓷和印纹硬陶等方面,本考古学文 影响的结果,尤其是陶器等日常实用器物
化具有很强的一致性,
“土墩遗存在整个江 方面。
南地区具有广泛的统一性。随葬印纹硬陶与 首先,宁镇亚区土墩墓文化是当地土著
原始瓷器是这类遗存共同的基本内涵特征, 文化与南来的土墩墓文化相融合的结果[11]。
而封土成墩是其共同的外在表现形式”,
“土 宁镇地区历史上一直是南、北交通和文化交
墩遗存在各大区域的存续时间虽然不完全 流的要道,是北方的中原及淮河文化区向江
一致,但都保持了长期的连续性,延续到春 南扩张、传播的首站,也是东南文化北上的
[5]
秋后期或战国前期” 。另外,在本考古学 桥头堡。这里自古以来文化面貌复杂,呈现
文化区内的苏南、浙江、皖南和闽北等地都 出多元文化交融的特点,多位学者对此都有
[6]
出土了独具特色的扉耳宽体青铜短剑 ,也 论述[12]。到了湖熟文化时期,其主要文化因
体现了文化的统一性。这种物质文化面貌的 素多与徐淮夷文化和商文化接近。至于宁镇
一致性与相关文献中“吴越同俗”的记载相 地区土墩墓文化遗存中极具地域代表性的素

1042 ·
· 82(总 )
徐良高:考古学文化、文献文本与吴越早期历史的构建

面陶鬲,邹厚本先生早提出源自山东地区, 山墓葬 [32]、衢州庙山尖墓葬 [33]、衢州西山大


素面陶鬲是夷人文化系统中的要素之一[13], 墩顶墓葬 [34],福建浦城管九村墓葬 [35],江西
甚至有学者明确提出湖熟文化属于东夷文 上饶东北部马鞍山墓葬[36]等(图一)。尽管
化[14]。总之,宁镇地区素面陶鬲与山东东部 与这些高等级墓葬共存的聚落遗址多尚未发
珍珠门文化的代表性器物——素面陶鬲密切 现,但相应的高等级聚落应该存在,这也是
相关,绳纹陶鬲、甗、甗形盉等则与安徽 今后考古工作的重要方向。
江淮地区西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密切相关。此 除了重要城址和高等级墓葬外,还有散
外,宁镇亚区常见的台形遗址也与江淮地区 布于各个地点的零星铜器出土地点,如安徽
同时期遗址形态相似。由此可见,宁镇亚区 宣州孙埠镇正兴村[37],江苏江宁横溪公社许
的独特文化面貌,尤其是陶器是地域文化传 村大队塘东村[38]、南京市浦口区三河公社林
统和北侧及西侧毗邻的山东、江淮地区的东 场[39],浙江安吉高禹镇 [40],福建建瓯小桥公
夷、淮夷及群舒文化影响的结果。 社阳泽村、南雅镇梅村[41]等,它们或发现有
黄山-天台山以南亚区因上承马桥文 土墩墓葬,或发现有青铜器窖藏[42]。
化,同时融合南侧的闽北白主段文化与黄土 如果屏除传统文献记载的影响与诱导,
仑文化[15]因素,原始瓷与印纹硬陶更发达, 摆脱“证经补史”的研究思路,以考古学本
玉玦多见。西部受到江西地区商周时期文化 位来认识东南地区土墩墓文化,分析重要城
的影响,如最早出现于这一地区,后来流行 址和墓葬等文化遗存所反映的社会发展状况
于整个东南土墩墓文化区的以扉耳宽体青铜 与文化面貌,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短剑为代表的吴越系铜剑,孙华、毛波等均 第一,从这些重要城址和墓葬所处位
[16]
认为与江西商代青铜兵器有关 。 置看,或占据交通要道,或控制较大的山间
太湖-杭州湾亚区则更多地受到当地马 盆地,或位于重要资源如铜矿、海盐等产地
桥文化至后马桥文化传统的影响,炊具以陶 附近,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中,瓯海
鼎为主。此亚区与宁镇地区邻近的太湖北岸 杨府山和黄岩小人尖临江毗海,享有鱼盐之
无锡、苏州一带也偶有宁镇亚区的代表性陶 利。宁镇地区自古即为南北交通要道和南、
器——夹砂绳纹红陶鬲出现。 北文化交汇点。南陵牯牛山古城扼漳河、青
在东南土墩墓文化分布区内,考古发 弋江水上交通运输之要冲,周边即是皖南铜
[17]
现的重要城址有江苏丹阳葛城遗址 、安徽 矿带,其中漳河上游为周代铜矿遗址分布的
[18]
南陵牯牛山城址 ,与之相伴的是附近密集 中心区域[43],城址以西20公里是大工山古铜
分布的土墩墓,包括高等级的土墩墓。迄今 矿遗址群的中心地带。牯牛山古城很可能与
已发现的出土较多青铜器、玉器等随葬品的 铜矿的开发有关,控制着附近铜矿的开采与
高等级土墩墓和重要青铜器出土地点有江苏 运输。衢州庙山尖和西山大墩顶所处的金衢
[19] [20]
仪征破山口 ,丹徒烟墩山一号墓 、司徒 盆地自古是赣江流域到浙江的重要通道。屯
[21] [22]
公社砖瓦厂墓葬 、大港母子墩墓葬 、大 溪位于休屯盆地,地处横江、率水与新安江
[23]
港公社磨盘墩墓葬 ,丹阳访仙乡骆驼四方 的汇合处,是新安江上游山区的一大商业中
[24] [25]
山墓葬 ,溧水乌山一、二号墓葬 ,江宁 心。浦城位于福建省最北端,闽、浙、赣三
[26]
陶吴公社红旗水库 ,高淳顾陇公社下大路 省交界处,是福建的“北大门”,自古为中原
[27] [28]
大队 与松溪大队墓葬 ,安徽屯溪西郊多 入闽的第一关。
[29] [30]
座墓葬 、繁昌县城东汤家山墓葬 ,浙江 第二,从这些城址和高等级墓葬的分布
[31]
黄岩路桥镇小人尖墓葬 、温州瓯海区杨府 看,均散布于文化区内北部、西部和南部的

1043 ·
· 83(总 )
2020年第9期

化区内可能存在
镇江
南京
1
分散的多个区域
合肥 2
性政治体和政治
无锡 中心,而非两大
芜湖 3 上海 政治体和政治中
太湖
4
江 5 心。如葛城遗址
嘉兴
安庆 与周边高等级墓
杭州 葬 构 成 的 中 心,
长 舟山
江 牯牛山城址与分
九江 春
黄山 布于南陵、繁昌
6 富
一带高等级墓葬
景德镇 构成的中心,以 
鄱阳湖 衢州 7
南昌 台州 安徽屯溪墓地为
9
上饶 瓯 代表的中心,以 

浙江衢州庙山尖
抚州 8 10 温州
与大墩顶墓葬为 
代表的中心,以
福建浦城管九村 
墓地为代表的中
心,分别以瓯海 

杨府山墓葬和黄
三明 江
福州 岩小人尖土墩墓 
为代表的中心等。

图一  吴越地区西周时期重要遗存分布示意图
1. 江苏丹徒烟墩山一号墓  2. 江苏丹阳葛城遗址  3. 江苏高淳顾陇青铜器出土点  4. 安徽繁 这些中心之间是
昌汤家山土墩墓  5. 安徽南陵牯牛山城址  6. 安徽屯溪土墩墓  7. 浙江衢州庙山尖土墩墓  8. 否存在政治从属
福建浦城管九村土墩墓  9. 浙江黄岩小人尖土墩墓  10. 浙江温州杨府山土墩墓
关系,是否存在
山间盆地和丘陵高地,未见分布于环太湖平 早晚传承关系,难以说清。如果一定要在土
原和宁绍平原地区。从多地分布情况看,虽 墩墓文化区内选择最高等级政治中心的话,
然土墩墓文化已经是一个复杂化社会,但这 也可能只有一个,即大墓最集中和青铜器出
一复杂化社会到底是一个政治体一个中心还 土最多的镇江一带,其他都是较低等级的区
是多个政治体多个中心,尚难以说清。与具 域政治中心。不过,当时是否确实如此,也
体历史事件、国家和王系,如吴国分封、早 难以定论。
期吴王世系或者早期越国等对应起来,则更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随着春秋中
加困难。可以说现在学术界将宁镇、屯溪等 晚期吴、越两大政治体出现于太湖南、北两
地西周时期城址、高等级墓葬与文献中的 侧,我们看到了与之相应的阖闾古城、木渎
吴、越两个国家政权联系起来,都是受“证 古城、安吉古城和绍兴越国都城等大型城址
经补史”思维方式的影响而对这些遗存所 以及城址周边的不同等级墓葬等。伴随着环
做的解读与推测,缺乏有力证据的支持。从 太湖北侧和宁绍平原两大政治中心兴起的则
现有多点分布情况看,西周时期土墩墓文 是原来分布于西北部、南部山区及丘陵地带

1044 ·
· 84(总 )
徐良高:考古学文化、文献文本与吴越早期历史的构建

的多区域政治中心的衰落与消失。从这一变 某些陶器而对文献中的国家政治体和族属认
化来看,在本考古学文化区内,从西周到东 同体所做的推论,似乎符合考古学的逻辑,
周,政治中心似乎经历了从西北部和南部山 但采用不同的物质遗存作为标准得出了不同
区向东部平原地区转移,从小而散到大而集 的结论,彼此矛盾。这些矛盾现象告诉我
中的演化过程。这应该就是考古学文化面貌 们,陶器等物质文化遗存不能简单地视为民
所呈现的本区域政治体制及政治格局的演变 族认同体或国家政治体的物化象征,正如我
过程,也是春秋中期以后吴、越两个大国走 们曾经讨论过的,以陶器等物质文化遗存为
向历史舞台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基础。 标准所划分的考古学文化与民族认同体或国
第三,如前所述,纯粹从考古学文化 家政治体之间不能简单画等号[46]。
内涵来看,东南土墩墓文化具有强烈的一致 总之,从考古学角度看,吴、越两国在 
性,不同的亚区不过是不同的地理环境、陶 西周时期是否已经出现,与周王朝的关系如
器文化传统和周边文化影响的结果,不能代 何,哪些遗存属早期吴国或越国,仍是历史
表不同的国家政治体。我们难以从东南土墩 之谜。现在的各种观点都是受文献记载左右
墓文化中区分出西周时期的吴、越两国。 而对考古发现的简单解读,是否合理,值得
如果以考古学文化中的陶鬲和陶鼎作为 深思。尽管我们承认春秋时期的吴越文化
吴、越文化的区分标准,即鬲代表吴文化, 主要传承自当地西周时期的土墩墓文化,
[44]
鼎代表越文化 ,是否合理?根据这两种器 吴、越两国是在这一文化演变过程中兴起的
物的分布状况,在西周时期的土墩墓文化区 两大政治体,但考古学有自己的历史叙述
内,吴只能存在于宁镇地区,越则广泛占有 体系,考古发现是否可以直接对应早期吴、
黄山-天台山以南和太湖-杭州湾两个亚区。 越两国?吴、越两国在西周时期是否已经存
再根据宁镇地区鬲等陶器与山东、江淮地区 在?问题尚未解决,考古学目前也无法给出
的东夷、淮夷文化关系密切这一现象,同时 答案。
考虑到烟墩山一号墓等高等级墓葬的时代为 第四,从物质文化遗存,尤其是引人注
西周早期偏晚等因素,甚至可以将宁镇地区 目的青铜礼器器形、组合和功能等,结合中
土墩墓遗存的主人解读为被周公东征击败而 原地区高等级墓葬中常可见到来自东南地区
[45]
南迁的奄 ,此说与吴文化之说矛盾。如果 原始瓷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现象,可以说西周
一定要认为宁镇地区土墩墓文化就是文献中 时期的东南土墩墓文化已经基本接受了周王
的早期吴文化和吴国遗存,那么根据陶鬲 朝的礼乐文化,融入到商周“青铜礼器文化
等的器物特征,甚至可以推出吴源自夷的结 圈”[47]之中,成为古代中国“多元一体”文
论。此外,如果从陶鬲以外的其他物质文化 化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融合的深
遗存的特征来分析,正如前文所说,黄山- 度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在接受、认同西周青
天台山以南亚区最早,太湖-杭州湾亚区次 铜礼乐文化大传统的同时,也保持了自己的
之,宁镇亚区的土墩墓文化最晚,是前两者 地域文化小传统,如土墩墓、特色陶瓷器、
向北扩张并融合当地湖熟文化的结果,由此 独木棺等。
还可推论出早期的吴在浙江南部,吴来自于 从两地的文化交流路线看,自二里头文
越,西周早期才迁到宁镇地区的结论。这些 化到西周时期,可能一直存在两条路线,即
推论彼此矛盾,能否成立?且与相关文献记 沿淮河流域的北线和沿长江到赣江再到浙赣
载相去甚远。 闽交汇地带的南线。南、北两条交流路线的
以上论断是纯粹基于物质文化遗存甚至 不同,在某种意义上也影响到宁镇亚区与黄

1045 ·
· 85(总 )
2020年第9期

山-天台山以南亚区之间文化面貌的差异, 春秋说。对于宜侯夨簋的具体年代,尤其是
甚至影响到后来的吴、越两国文化。 铭文的解读更是众说纷纭,如对夨簋所属时
彼此之间礼乐文化的认同现象反映了 代有成王说、康王说、昭王说;对于关键性
周王朝与东南地区复杂化社会之间怎样的政 的“ ”字有“虔”
“虞”
“虎”三种隶定,对
治关系?是直接分封关系,朝贡关系,还是 于“ ”字有“宜”“俎”“柤”三种释读,
仅仅是周边文化向中心文化的学习与模仿关 对“宜”地地望有丹徒说、宗周王畿说、
系?考古学上难有定论。如果有可信的文献 河南宜阳说,对于“ ”字有“夨”“夭”
史料,尤其是出土青铜器铭文的记载,这个 两种释读,对于“夨”或“夭”的身份有太
问题或许才能迎刃而解,但问题似乎又没那 伯、仲雍之后说(如周章说、熊遂说、柯相
么简单。 说)、周公之后说、殷遗民说、朱方成员说
与作册夨令为同一人说等。实际上,对宜侯
二、宜侯夨簋的出土及铭文 夨簋铭文的考释,早期并未将“虔公”“虔
释读 侯”或“宜侯”与“吴”相联系,如陈梦
迄今,东南土墩墓文化区内共发现5件 家、陈邦福与郭沫若等人的考释。直到唐
带铭文青铜器,即江苏丹徒烟墩山一号墓出 兰、李学勤等先生才将“宜侯”与“吴”相
土的宜侯夨簋、母子墩墓出土的伯簋、屯溪 联系,而且这种观点也不是学界的定论与共
M1出土的“□父己”尊与M3出土的“□公 识,许多古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并不同意将
作宝尊彝”提梁卣以及江西余干黄金埠出土 “虔侯”或“宜侯”与“吴”相联系。
的应监甗。其中除宜侯夨簋外的几件青铜器 如果接受宜侯夨是早期某位吴侯,烟
铭文只说明了这些铜器与中原周文化的密切 墩山一号墓是这位吴侯的墓葬这一观点,
关系,所能提供的其他信息极为有限,难以 那么,宜侯夨簋无疑是他的随葬品,铭文
做深入的讨论。另外,这几件青铜器铭文没 记载了西周初期改封虞侯于宜,建立吴国这
有与早期越国或越文化相关者。 一重要历史事件,为我们提供了周初吴国
学者们对在春秋时期吴国地域内发现 封邦立国于镇江一带的重要证据。以此为重
的、内容与周初诸侯分封密切相关的西周早 要依据,可以将分布于宁镇地区以土墩墓为
[48]
期青铜宜侯夨簋及其铭文 寄予了极大的期 代表的西周时期文化遗存推定为早期吴文化
望,许多学者认为它为解决吴国的来源和最 遗存,早期吴文化的中心就在宁镇地区。后
初的封邦建国提供了同时代的文字实录。但 来,随着吴文化的发展强大,才将政治中心
通过仔细分析宜侯夨簋的出土情况,梳理对 向南迁到苏州、无锡一带。
铭文内容的各种释读,可以看到它难以起到 不过,那些不同意对宜侯夨簋及其出土
一锤定音的作用。学术界对宜侯夨簋的来 遗存的性质、时代作如是判断以及对铭文作
源、出土夨簋遗存的性质与年代有完全不同 如此释读的学者,自然不同意将宁镇地区的
[49]
的认识,对夨簋铭文也有不同的释读 ,由 西周时期文化遗存解读为早期吴国与吴文化
此导致了对宁镇地区西周时期文化遗存性质 遗存。他们认为西周时期的吴国与吴文化仍
的不同解读。 是一个有待探索的未解之谜,如刘建国先生
对于宜侯夨簋的来源,有墓主所有说 从怀疑宜侯夨簋吴器说开始,认为宜侯夨簋
和战争掠取说。关于出土宜侯夨簋的烟墩山 铭文记述的宜国形势、特征与丹徒一带相差
一号墓的性质,有墓葬说和窖藏坑说,墓主 巨大,说明宜的地望不在今镇江一带,宁镇
有吴侯、朱方等不同认识,时代有西周说和 地区西周墓葬的形制、随葬品等也与周礼不

1046 ·
· 86(总 )
徐良高:考古学文化、文献文本与吴越早期历史的构建

符,与宗周人群无关。他认为从葬制与随葬 系,即越国的早期历史和世系在文献中不见
品的文化因素看,烟墩山一号墓的主人应是 记载。
这一地区的土著首领或方国君主,当地族群 相比于越国,吴国的早期历史和世系在
最有可能为朱方族群,只是后来在吴国对外 文献中有较系统的记载,据《史记·吴太伯
扩张中被兼并,宜侯夨簋不过是朱方国与宜 世家》,
“从太伯至寿梦十九世”即太伯-仲
[50]
国战争中所俘获的宜国重器 。 雍-季简-叔达-周章-熊遂-柯相-强鸠夷-余
学术界关于宜侯夨簋出土背景及其铭文 桥疑吾-柯卢-周繇-屈羽-夷吾-禽处-转-颇
释读的争论,反映了历史学阐释的多元性。 高-句卑-去齐-寿梦-诸樊-余祭-余昧-僚-
以宜侯夨簋及其铭文为依据,将宁镇地区西 阖庐-夫差 [53] 。而据《越绝书·吴地传》记
周时期文化遗存的性质推测为早期吴国和吴 载,太伯到夫差共二十六世[54]。两者之间有
文化遗存,仅是多种解读中的一种,早期吴 差异[55]。
国分封立国于宁镇地区说不是定论。 对于以上有关吴、越两国来源和早期历
史文献记载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从清代学者
三、文献中吴、越两国起源和 梁玉绳,到近现代学者卫聚贤、林惠祥、蒋
早期历史的记述与构建 炳钊、陈桥驿、于逢春、陈志坚、吴绵吉、
既然考古发现与金文都未解决文献中 王向辉、张敏等都提出了质疑 [56] 。关于越
的西周时期吴、越两国问题,那么我们就有 国,卫聚贤认为“夏是北方民族,越是南方
必要反过来重新审视古代文献中有关吴、越 民族,两不相干”。林惠祥认为“《史记》
起源与早期历史的记载,分析其出现的时间 言越王句践为夏禹之后,此不过越人托古之
与可信度,以及为何会形成这种历史叙述文 词”。关于“太伯奔吴”“吴为姬姓”说,清
本。对文献文本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正确 代学者崔述说:
“季历于(迁岐)后四十四
看待文献记载,科学地处理文献记载与考古 年始生,文王于后九十七年始生,大王(古
发现之间的关系,合理地阐释考古发现, 公亶父)何以预知其有圣孙,而大伯又将
纠正考古学研究中过度“证经补史”的思维 让之于谁乎?”[57] 后世学者也多疑之 [58] 。近
方式。 年来,清华简的发现与整理同样显示,在早
吴、越国的历史记载主要见于先秦时期 期文献文本中,吴国历史已是不断地被层累
的《春秋》《左传》《国语》和汉代的《史记》 地建构的了,存在着“历史故事化”和“故
《越绝书》《吴越春秋》等传世文献中。 事历史化”现象,其中许多历史可能属子虚
据文献记载,越国的历史可追溯到夏, 乌有[59]。至于太伯所奔的吴地,迄今所见最
《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记载:
“越王句践, 早的说法是唐代张守节在《史记·吴太伯世
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 家》正义中所提出的“苏州说”。近年来,多
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 数学者认为这种观点不合理,陆续有学者提
[51]
而邑焉。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 。《越 出宝鸡市以北吴山说[60]、江西樟树吴城文化
绝书·记地传》记载:
“昔者越之先君无余, 说[61]等。
乃禹之世,别封于越,以守禹冢。……千有 陈桥驿认为:
“‘越为禹后’的传说,实
余岁而至勾践。……越王夫镡以上至无余, 际上是于越强大以后,从于越内部传播出来
[52]
久远,世不可纪也” 。其中夫镡或为允常 的。这个传说的编造者,或许就是越王句践
之父,允常为勾践之父。这两条文献内容 自己”[62]。
“吴为周后说”则是在吴成为中原
虽有差异,但都未见越国自无余至夫镡的世 大国的夫差时代附会、编造出来的[63]。陈志

1047 ·
· 87(总 )
2020年第9期

坚认为:
“越为禹后说乃是一种春秋历史时期 均称吴王为“吴子”,如《春秋·左氏传》襄
的族群认同需求下,所产生的一种历史重新 公三年,传:
“晋侯使荀会逆吴子于淮上,吴
记忆的结果。越人在这个认同过程中重新构 子不至”;二十九年,经:
“阍弑吴子馀祭。
建自己的祖先记忆,这一过程是:越人先是 吴子使札来聘”;定公四年,传:
“蔡侯、
认同于楚人,构建出‘楚越同源’说,随后 吴子、唐侯伐楚”[66]等。由这些记载可知,
再构建出了‘越为禹后’说”[64]。 在《春秋》经传的作者眼中,吴王与楚王、
张敏注意到,吴王世系中的人名明显 越王、邾国国君等周边非华夏政权的国君一
出自不同的体系——“太伯、仲雍、季简、 样,都是蛮夷,皆称“子”,属于“非我华
叔达”用“伯、仲、叔、季”为序,属周系 夏之国”,即司马迁所说“吴楚之君自称王,
统,而“周章、熊遂、柯相、强鸠夷、余 而《春秋》贬之曰子”。以及《礼记·曲礼
桥疑吾、柯卢、周繇、屈羽、夷吾、禽处、 下》所记“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
转、颇高、句卑、去齐、寿梦、诸樊、余 曰子”。
祭、余昧、僚、阖庐、夫差”皆为音译的人 到了形成于战国时期的《国语》及其后
名,属吴越系统。此外,他根据金文和历史 的文献中,吴王才被广泛地称为“吴王”,司
文献记载,发现吴国没有同姓不婚的禁忌, 马迁的《史记》更以“吴太伯世家”来题名
这与周代社会通行的“同姓不婚”原则不 吴国历史篇,并以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奔
同。由此,他认为“吴为太伯之后说”是吴 吴的故事作为吴国历史的起始。吴为周人太
人移花接木的结果,是吴国为拔高自己在诸 伯、仲雍后裔之说由此才成成说。
侯国中的地位而在夫差时期出现的一种“冒 如何理解这种现象?美国历史学家海
[65]
荫”现象 。我们赞同这一观点。实际上, 登·怀特说:
“文本和语境的关系曾经是历
“冒荫”现象是周边族群为了强调自己对华 史研究之未经审视的前提,如今却成了一个
夏文明的认同,提升自己在华夏文化圈中的 问题” [67]。根据“文本”理论,所有历史著
地位和行为合法性而重构历史记忆的常见现 述都是文本,任何文本的背后都隐藏着人及
象。吴、越两国的“冒荫”现象则是东南地 其目的,包含了撰述者的立场、观点、目的
区族群对中原华夏文化认同的一种表现,与 及其所处时代的影响。
“将文献作为一种‘社
青铜礼器所显示的两周时期东南地区融入 会记忆残余’,不同于将文献作为‘历史事实
“青铜礼器文化圈”的现象相呼应。 载体’之处是,研究者时时都在探索‘这是
我们从不同文献对春秋时期吴国国王称 谁的记忆’,
‘它们如何被制造与利用’以及
呼的差异,即吴人的历史“自述”与中原华 ‘它们如何被保存或遗忘’”[68]。为了当代的
夏的“他述”及其演变中,也可以看到隐藏 现实需要,集体历史记忆不断被重构。许多
在文献文本背后的中原华夏诸国对吴人的认 民族志显示,以忘记或虚构祖先以重新整合
同和吴国历史的认知及其变化。 族群范围,在人类社会中相当普遍[69]。
据文献记载,吴王北上争霸时,以周 以此观之,有关吴、越国起源与早期历
王室的长子、长兄的直系后代自居,如《春 史的文献记述也应是这种重构历史记忆的产
秋·左氏传》哀公十三年记载晋、吴黄池之 物,从“自述”与“他述”的不同到后来的
会争盟主之时,吴王说“于周室,我为长”。 趋向,反映了东南区域文化融入华夏文化之
杜注:
“吴为太伯后,故为长”。实际上,当 中和华夏文化认同形成的历史演变过程,也
时中原华夏诸国并不认同这种历史说法。在 反映了不同时期中原人对吴越文化认同的变
《春秋》经与左氏传所有关于吴的记载中, 化。追求华夏化的吴国王室假借一个华夏祖

1048 ·
· 88(总 )
徐良高:考古学文化、文献文本与吴越早期历史的构建

先“太伯”而成为“华夏”;中原华夏也由 写,客观真实性如何等。对于金文及其释读
于“找到失落的祖先后裔”而接纳此华夏新 也应如此。
[70]
成员 。 第三,对于古史研究中的文献与考古结
从考古学角度看,吴越早期历史记述 合,首先应该区分不同的概念及其内涵,如
建构论甚为合理。从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 吴越地区以某些物质文化遗存为标准划分的
化、崧泽文化到良渚文化、马桥文化、湖熟 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与吴越国家政权体或统
文化等,吴越地区土著文化曾经是一支不同 治宗族不是同质概念,不能简单画等号,但
于中原华夏文化,有其自身传统和独特面貌 我们往往将它们混为一谈。通过考古学物质
的地域文化。经历了夏商时期与中原文化的 文化遗存,可以看到地域文化特征、传承以
交流融合,西周时期的文化整合和东周时期 及与周边文化的交流互动等,也可以看到社
吴、越、楚与中原文化的一体化,彼此之间 会结构形态及其变化,但难以直接解决政治
“我者”
“他者”的认同区分日渐淡化。秦汉 体区分、王室来源与传承等问题。其次是文
以后,吴越地区彻底成为华夏文化的构成部 献史学与考古学结合,先做的应是相对独立
分。伴随这一过程的是其曾经存在的独特文 的研究、判断,构建相对平行的历史叙述体
化传统与历史渐渐被选择性失忆,吴越文化 系,然后再寻找两者之间的契合点,进而将
源自中原正统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当然之 两者整合起来以构建更为全面、可信的历史
论,与之相应的是文献中对吴国历史相关称 叙述体系,而不应在一开始就将两者变为互
谓、叙述的变化以及越为禹夏之后的历史记 相解释、互为证据的循环论证关系。
忆的形成与确认。 第四,考古研究是对考古发现的解读,
古史叙述是对历史过程的建构,史学研究离
四、几点认识 不开史家的阐释,不同的史家往往会有不同
通过梳理东南地区西周时期考古发现、 的解读与建构[72]。
铜器铭文释读以及有关吴、越两国起源与早 附记: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
期历史的文献记载,探讨三者间的关系,剖 卷本《西周史》”(项目批准号:17ZDA179)
析相关观点,可以得到以下几点认识。 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本文插图由中国社会科
首先,考古学提供了不同于文献记载的 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建国制作,特此致谢。
具有自身特色的史料和古史叙述体系。对于
注    释
考古学研究来说,首先应该建立考古本位的
框架和历史叙述体系,力避“证经补史”思 [ 1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苏州市考古研究
维方式和文献导向的研究及由此产生的对考 所 苏州古城联合考古队:《江苏苏州市木渎春
古资料的选择性关注与简单化解读。在春秋 秋城址》,
《考古》2011年第7期;《苏州木渎古

以前吴越地区的历史研究中,考古发现与阐 城2011~2014年考古报告》,
《考古学报》2016
年第2期。
释应该是基础和核心,考古本位的史学研究
[ 2 ] a .李鉴昭:《江苏无锡县古阖闾城的调查》,
会带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元的历史阐释与
《考古通讯》1958年第1期。
构建。
b.张敏:《吴国都城初探》,
《南方文物》2009
其次,对于文献记载,尤其是原史时 年第2期。
期[71]的历史文献,我们不能轻信并不加分析 [ 3 ] a.镇江市博物馆:《江苏丹徒出土东周铜器》,
地简单引用,而应该首先进行文本分析,即 《考古》1981年第5期。
考察文献形成的时代与背景,谁在写及为何 b.镇江博物馆:《江苏镇江谏壁王家山东周

1049 ·
· 89(总 )
2020年第9期

《文物》1987年第12期。
墓》, 探与发掘简报》,
《东南文化》2010年第5期。
c.江苏省丹徒考古队:《江苏丹徒北山顶春秋 [18] a.宫希成、杨则东:《安徽省南陵县千峰山一带
《东南文化》1988年第3、4期。
墓发掘报告》, 土墩墓及石铺塘西古城遗址遥感调查》,
《光
d.苏州市博物馆:《真山东周墓地》,文物出版 电子技术与信息》1998年第5期。
社,1999年。 b.刘树人等:《安徽南陵县土墩墓及古城遗址
e.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绍兴县文物保护管 遥感调查初步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理局:《印山越王陵》,文物出版社,2002年。 1998年第4期“环境遥感考古专集”。
f.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绍兴越墓》,文 [19] a.王志敏、韩益之:《介绍江苏仪征过去发现的
物出版社,2016年。 《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
几件西周青铜器》,
[ 4 ] 徐良高:《考古发现所见楚文化在东南和西北 12期。
方向的进退》,见《三代考古》(八),科学出 b.尹焕章:《仪征破山口探掘出土铜器记略》,
版社,2019年。 《文物》1960年第4期。
[ 5 ] 杨楠:《商周时期江南地区土墩遗存的分区研 [20] 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丹徒县烟墩山
《考古学报》1999年第1期。
究》, 《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
出土的古代青铜器》,
[ 6 ] 毛波:《吴越系铜剑研究》,
《考古学报》2016 第5期;《江苏丹徒烟墩山西周墓及附葬坑出
年第4期。 《文物参考资料》1956
土的小器物补充材料》,
[ 7 ] 《越绝外传记·策考第七》:
“吴越为邻,同俗 年第1期。
并土”。引自张仲清校注:《越绝书校注》第148 [21] 镇江市博物馆、丹阳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江
页,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 《文物》1980年第
苏丹阳出土的西周青铜器》,
[ 8 ] 张 敏:《吴越文化比较研究》第231页,南京出 8期。
版社,2018年。 [22] 镇江博物馆、丹徒县文管会:《江苏丹徒大港
[ 9 ] 同[ 5 ]。 母子墩西周铜器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
[10] 同[ 5 ]。 年第5期。
[11] 同[ 5 ]。 [23] 南 京博物院、丹徒县文管会:《江苏丹徒磨盘
[12] a .邹厚本:《略论宁镇地区青铜文化序列》, 《考古》1985年第11期。
墩周墓发掘简报》,
《东南文化》1990年第5期。 [24] 杨正宏、肖梦龙主编:《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
b.张敏:《宁镇地区青铜文化研究》,见《长江 图版43~46,文物出版社,2008年。
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2年。 [25] a .镇江市博物馆、溧水县文化馆  刘兴、吴大
[13] 同[12]a。 林:《江苏溧水发现西周墓》,《考古》1976年
[14] 林留根、施玉平:《湖熟文化族属研究》,
《东 第4期。
南文化》1990年第5期。 b.镇江市博物馆、溧水县文化馆:《江苏溧水乌
[15] a . 林忠干:《闽北先秦古文化 发 展的初步线 山西周二号墓清理简报》,见《文物资料丛刊》
《福建文博》1990年第2期。
索》, (2),文物出版社,1978年。
b.林公务:《福建光泽先秦陶器群的研究— 《考古》1960
[26]  李蔚然:《南京发现周代铜器》,
兼论“白主段类型”》,见《东南考古研究》第 年第6期。
三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 [27] 刘兴:《镇江地区近年出土的青铜器》,见《文
[16] a .孙华:《古越阁藏先秦兵器札记三则》,见 物资料丛刊》(5),文物出版社,1981年。
《商周青铜兵器暨夫差剑特展论文集》,台北 [28] 南 京市文化局、南京市文物局:《南京文物精
历史博物馆,1996年。 华·器物编》第183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b.同[ 6 ]。 2000年。
[17] a .镇江博物馆考古队:《江苏丹阳葛城遗址勘 [29] a .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屯溪西周
探试掘简报》,
《江汉考古》2009年第3期。 《考古学报》1959年第4期。
墓葬发掘报告》,
b.南京博物院等:《江苏丹阳葛城遗址考古勘 b.殷涤非:《安徽屯溪周墓第二次发掘》,
《考

1050 ·
· 90(总 )
徐良高:考古学文化、文献文本与吴越早期历史的构建

古》1990年第3期。 [42] 这种非墓葬出土青铜器的现象在湖南、江西一


c.屯溪弃棋八号墓发掘组:《屯溪弃棋八号墓 带广泛存在,可能反映了南方地区古代文化之
发掘简报》,见《文物研究》第七辑,黄山书 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参见吉野彩美:《中日早
社,1991年。 期非墓葬出土青铜器现象比较研究》,见《三
d.李国梁:《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安徽人民 代考古》(五),科学出版社,2013年。
出版社,2006年。 [43] a.杨立新:《皖南古代铜矿的发现及其历史价
[30] a.安徽省文物工作队、繁昌县文化馆:《安徽繁 《东南文化》1991年第2期。
值》,
昌出土一批春秋青铜器》,《文物》1982年第 b.刘平生:《安徽南陵大工山古代铜矿遗址发
12期。 《东南文化》1988年第12期。
现和研究》,
b.杨鸠霞:《安徽省繁昌县平铺土墩墓》,《考 c.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陵县文物管理所:
古》1990年第2期。 《安徽南陵县古铜矿采冶遗址调查与试掘》,
c.宫希成:《皖南商周青铜器发现与研究》,见 《考古》2002年第2期。
《皖南商周青铜器》第1~4页,文物出版社, d.郁永彬等:《皖南地区早期冶铜技术研究的
2006年。 新收获》,
《考古》2015年第5期。
[31]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岩小人尖西周 [44] 张敏:《吴越文化比较研究》第3、9页,南京出
时期土墩墓》,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 版社,2018年。
刊》第二辑,科学出版社,1993年。 [45] 据文献记载,奄国原居于曲阜一带,周公东征
[32] a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浙江瓯海杨府 时被灭。灭国后的奄人南迁复国,直至春秋中
山西周土墩墓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 期偏晚被灭。周公封伯禽于奄国故地,建立了
11期。 鲁国。西周早期铜器禽簋铭文有“王伐奄侯”
b.温州市瓯海区文博馆:《温州瓯海杨府山出 的记载。
土三件西周青铜鼎》,见《东方博物》第三十六 [46] 徐良高:《文化理论视野下的考古学文化及其
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南方文物》2019年第2、3期。
阐释》,
[33] 浙 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考古(1979~ [47] 徐良高:《文化因素定性分析与商代“青 铜
2019)》第232页,文物出版社,2019年。 礼器文化圈”研究》,见《中国商文化国际学
[34] 金 华地区文管会:《浙江衢州西山西周土墩 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考古》1984年第7期。
墓》, 1999年。
[35] 福建博物院、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福建浦 [48] 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丹徒县烟墩山
《考古》2007年第7期。
城县管九村土墩墓群》, 《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
出土的古代青铜器》,
[36] 江西省上饶县博物馆:《上饶县马鞍山西周 第5期。
《东南文化》1989年第4、5期合刊。
墓》, [49] a.王永波:《宜侯夨簋及其相关的历史问题》,
[37] 徐之田:《安徽宣州市孙埠出土周代青铜器》, 《中原文物》1999年第4期。
《文物》1991年第8期。 b.王卫平:《半个世纪以来围绕“俎侯夨簋”的
《文物》1975年第
[38] 南波:《介绍一件青铜铙》, 论争》,
《文博》2001年第5期。
8期。 c.王文轩:《宜侯夨簋 及其相关问题 研究综
[39] 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南京浦口出土一批 《苏州文博论丛》总第7辑,2016年。
述》,
《文物》1980年第8期。
青铜器》, [50] 刘建国:《宜侯夨簋与吴国关系新探》,
《东南
[40] 周意群:《安吉发现一件西周时期铜铙》,
《文 文化》1988年第2期。
物》2005年第1期。 [51] [汉]司马迁撰,[唐]司马贞索引、张守节正义,
[41] a.王振镛:《福建建瓯县出土西周铜钟》,
《文 [宋]裴骃集解:《史记》第1739页,中华书局,
物》1980年第11期。 1972年。
b.张家:《福建建瓯县发现一件西周铜甬钟》, [52] 张仲清校注:《越绝书校注》第194~202页,国
《文物》1996年第2期。 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

1051 ·
· 91(总 )
2020年第9期

[53] [汉]司马迁撰,[唐]司马贞索引、张守节正义, [61] 袁进:《吴城文化族属句吴说》,


《南方文物》
[宋]裴骃集解:《史记》第1445~1448页,中华书 1993年第2期。
局,1972年。 [62] 陈桥驿:《“越为禹后说”溯源》,
《浙江学刊》
[54] 张仲清校注:《越绝书校注》第33页,国家图书 1985年第3期。
馆出版社,2009年。 [63] a.同[62]。
[55] 从文献记载看,越国自夫余到夫镡之间王系的 b.周国荣:《古吴族初探》,《民族研究》1988
缺失现象,可能说明春秋时期越国的兴起具有 年第1期。
突然性,越国王室没有悠久的历史传承,越国 [64] 陈志坚:《“越为禹后说”新论》,《清华大学
的兴起导致了南部多个早期区域政治中心和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政治体的衰落。而吴国与越国不同,虽然在起 [65] 张敏:《鸠兹新证— 兼论西周春秋时期吴国
源上虚构了来自周王室的神圣祖先—太伯、 都城的性质》,
《东南文化》2014年第5期。
仲雍,但吴国王室本身有其悠久的家族统治基 [66] 杨伯峻:《春秋 左传注》(修订本)第970~
础和清晰的王世传承。至于吴王室的早期统 976、1639~1679页,中华书局,1990年。
治核心在哪里?对应于哪些西周时期的重要遗 [67] [美]海登·怀特著,董立河译:《形式的内容:
存?尚无法给予明确的回答。 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第250页,北京出版社出
[56] 参见张敏:《吴越文化比较研究》第35~38页, 版集团、文津出版社,2005年。
南京出版社,2018年。 [68] 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
[57] [清]崔述:《丰镐考信录》,中华书局,1985年。 《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58] a.卫聚贤:《太伯之封在西吴》,见《吴越文化 [69] 王明珂:《华夏 边缘— 历史记忆与族群认
论丛》,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 同》第2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b.张亚初:《吴史新证》,《江海学刊》1963年 [70]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第8期。 第255~287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c.刘启益:《周夨国铜器的新发现与有关历史 [71] 原史时期是指介于史前时期和历史时期之间
《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2期。
地理问题》, 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的历史虽有一些文献记
d.龚维英:《太伯何曾奔吴立国》,《浙江学 载,但片断而零星,且不准确,甚至是后人的
刊》1988年第1期。 撰述。参见刘文锁:《论史前、原史及历史时期
e.董楚平:《吴越文化新探》,浙江人民出版 《华夏考古》1998年第3期。
的概念》,
社,1988年。 [72] 关于“解读”与“建构”的定义,参见徐良高:
[59] 李守奎:《〈越公其事〉与句践灭吴的历史事实 《考古学研究中的解读与建构— 关于考古
及故事流传》,
《文物》2017年第6期。 学本体理论的一些思考》,见《李下蹊华—
[60] 尹盛平:《关于太伯、仲雍奔“荆蛮”问题》, 庆祝李伯谦先生八十华诞论文集》,科学出版
见《吴文化研究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 社,2017年。
1988年。 (责任编辑  苗  霞)

1052 ·
· 92(总 )
Archaeology 2020 年第 9 期

本期要览
四川广汉市三星堆遗址青关山H105的发掘 2014~2015年在三星堆遗址青关山地点发掘的大型
灰坑H105,现存坑口大体呈圆形,斜壁,底近平。出土有陶器、玉器、金箔和石器等。根据出
土遗物特点推断H105为三星堆遗址第四期遗存,年代相当于殷墟二期。H105的发掘,为探讨青
关山台地的形成过程以及三星堆城址的废弃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山东邹城市邾国故城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 2018年发掘的邾国故城遗址西岗墓地M1,为甲字
形竖穴土坑木椁墓,葬具为两椁两棺。墓内残存随葬器物有陶器、印纹硬陶器、原始瓷器、铜
器、玉器和贴金箔漆器。根据墓内残存人骨的牙齿测年、墓葬形制及出土遗物特点,判断M1
的时代应为战国早期。M1的发掘,为战国早期邾国历史的研究提供了较为重要的资料。

广州市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宫城北墙基址的发掘 2005~2007年在广州市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
宫城北墙区域进行的发掘,发现了墙体基槽、护墙坡、散水和陶排水管道。出土遗物有大量建
筑材料和少量生活用陶器、铜镞、铜钱等。从出土遗物特点推断其为南越国时期的建筑遗存。
南越宫城北墙的发现,为确认南越国都城番禺城的位置和范围等提供了准确的坐标。

考古学文化、文献文本与吴越早期历史的构建 系统梳理了东南吴越地区西周时期考古学文化
的特征、分区、来源以及考古资料所反映的社会状况,分析了相关金文释读的多元性和文献中
有关吴、越两国起源与早期历史记载的建构性,指出东南地区西周时期确实存在一支独具特色
的区域性考古学文化,且与东周时期的吴、越文化关系密切。

东周时期刻纹铜器再检讨 通过对东周时期刻纹铜器的图像内容、表现手法等进行分析,指出
刻纹铜器最早出现于吴越地区,并在这里经历了发生、发展、消失的完整演变过程。在春秋末
年到战国早期,吴越地区的刻纹铜器有一个集中向外的传播过程。刻纹铜器对三晋两周地区影
响较大,发现不少为当地工匠的模仿之作,其他地区的刻纹铜器则多为传播而来。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