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3

单元 第十单元 美丽的传说

课题 听听说说 查查读读
内容标准 1.2 聆听口语和书面语,能边听边记边想,正确理解所听内容,作出适当的回应,并养成良
好的聆听态度。
2.1 认识汉字,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并能应用所认识的汉字构成词语。在
阅读中积累词语和优美句子。
学习标准 1.2.1 聆听说话,能耐心聆听,边听边记边想,掌握聆听内容,作出适当的回应。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学习目标 1.正确地聆听和作出适当的反应。
2.正确地利用利用词典来进行音序查字。
教学步骤 1.指示学生观察图片,让他们猜一猜说话的内容,然后才播放听读光盘。
2.学生聆听后,教师针对说话内容进行提问,考查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例:a.为什么会有流浪的动物?
因为一些不负责任的人一时兴起养宠物,一旦失去兴趣,就丢弃它们。
b.在“零流浪:爱护动物从小开始”活动中,志工分享了什么?
他们分享了如何拯救被遗弃和被虐待的动物,并积极寻找领养者的过程。
c.养宠物的人要有什么责任?
每日给予他们饮食,保持他们的清洁卫生,为他们打预防针,让他们在住家周围自
由地活动。若它们受伤了,主人也应该细心照顾它们。
3.引导学生说出哪几幅画是提到的说话内容(左上、右上、右下)。
4.教师向学生说明音序查字法是一种根据汉字的读音,按汉语拼音方案所用的英文字母的顺
序,来查检汉字的方法。
5.引导学生理解和说出“悲”、“标”、“滨”这三个字的声母都是“b”,找到“b”后,
再根据音节“bēi”、“biāo”、“bīn”找到这三个字的意思。
6.指示学生分组,然后比一比,看哪一组最先找到“育”、“偏”和“惨”的意思。
7.学生与同学分享心得。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作业、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十单元 美丽的传说
课题 天鹅长住的地方
内容标准 2.1 认识汉字,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并能应用所认识的汉字构成词语。在
阅读中积累词语和优美句子。
3.1 应用铅笔在田字格书写正楷汉字。
学习标准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2.1.2 阅读教材,培养语感。能展开想象,初步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领会其教育意义。并
能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阅读的乐趣。
3.1.1 应用铅笔在田字格书写正楷,感受汉字的形体优美,要求握笔和执笔正确,坐姿端
正,做到笔画和笔顺正确,字的间架结构匀称,字体端正整洁。
学习目标 1. 学生以正确的语音、声调来朗读课文。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3.正确地书写汉字。
教学步骤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再分组或个人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一篇地方传说,带出知恩图报的道德价值观,并凸显诗巫被称为“天鹅
城”的来由。
3.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4.识字教学:以熟字“慕”对比分辨“幕”的写法;以字谜“东边两滴水”、“壮士的心”
识记“冻”和“志”;以口诀“悲伤的心不再是心”、“木头标示的标志”识记“悲”和
“标”;以奇特联想“吃没几分钟就饥饿”识记“饥”;以部首归类法识记“寒、灾”
(宀部)。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十单元 美丽的传说
课题 天鹅长住的地方
内容标准 2.1 认识汉字,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并能应用所认识的汉字构成词语。在
阅读中积累词语和优美句子。
学习标准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2.1.2 阅读教材,培养语感。能展开想象,初步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领会其教育意义。并
能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阅读的乐趣。
学习目标 1. 学生以正确的语音、声调来朗读课文。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教学步骤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再分组或个人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一篇地方传说,带出知恩图报的道德价值观,并凸显诗巫被称为“天鹅
城”的来由。
3.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4.引导学生轮流口述故事内容。
5.利用思路图讲述“天鹅城”这个名字的由来。
教具 华文课本、作业、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十单元 美丽的传说
课题 天鹅长住的地方
内容标准 2.1 认识汉字,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并能应用所认识的汉字构成词语。在
阅读中积累词语和优美句子。
2.2 朗读教材,感悟其内容。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4.5 习写毛笔字,做到坐姿、执笔、运笔、笔画和笔顺正确,字的间架结构匀称,字体端
正。在书写中初步体会汉字的优美。
学习标准 2.1.2 阅读教材,培养语感。能展开想象,初步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领会其教育意义。并
能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阅读的乐趣。
2.2.1 朗读教材,感悟其内容。做到语音正确、字句完整,语速、语调适当,能有感情地朗
读。
4.5.1 使用毛笔习写基本笔画和描红名家楷书字帖,做到坐姿、执笔、运笔、笔画和笔顺正
确。
学习目标 1. 学生以正确的语音、声调来朗读课文。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3. 正确地书写毛笔字。
教学步骤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再分组或个人朗读课文。
2.教师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朗读第一、第四和第五段,另一组朗读第二和第三段。提醒学
生第二和第三段是传说,朗读时要读得有趣、生动。
3.注意读音“迫”(正确的读音是 pò,不是 bī)、“束”(正确的读音是 shù,不是 sù )
、“饲”(正确的读音是 sì,不是 shì)、“惨”(正确的读音是 cǎn ,不是 chǎn
)。
4.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5.引导学生轮流口述故事内容。
6.词语运用:引导学生说出词语的意义,再用这些词语来说话。
a.夜幕来临:形容夜晚来临
夜幕来临,我们还是快点儿回家吧!
b.挨饿受冻:形容穷困境况
天桥底下有许多挨饿受冻的流浪汉。
c.束紧腰带:形容生活困苦,非常艰难
物价一直上涨,人们都束紧腰带过日子。
d.日升日落:太阳升起,月亮落下,形容日子的循环不会停止
日升日落,奶奶还是没有盼到叔叔的归来。
7.指示学生分组抄下优美句子,与同学分享。
8.想想写写:汉字的基本笔画“捺”可分为斜捺(人、木)、平捺(这)和反捺(食)。书
写时,毛笔由轻到重,向右下方行笔,行到捺脚即收笔时,稍微顿一下再提起毛笔。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作业、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十单元 美丽的传说
课题 天鹅长住的地方
内容标准 四 读读认认 五 读读背背
学习标准 4.2 背诵古诗,能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 感受语言的优美。
5.1 掌握汉字的基本知识,加强汉字的识记。
学习目标 4.2.1 背诵古诗十首,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
5.1.1 掌握汉字演变的基本知识,加强汉字的识记,并对学习汉字有兴趣。
教学步骤 1.引导学生观察“寒”的字形演变图,然后让他们说出它的演变过程。(“寒”是会意字。
古字形像房屋里有人,脚下有冰,周围是草。本义为冷、凉。)
2.展示“灾”的的字形演变图,然后让他们说出它的演变过程。(“灾”是会意兼形声字。
古字形像房屋里有火。本义为火灾。)
3.教师播放古诗光盘。
4.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跟读。
5.点拨一些较难的词语:“悯”有“怜悯、同情”的意思;“栗”泛指所有的粮食作物;
“子”指“粮食颗粒”。
6.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理解和说出古诗大意:春天时种下一粒谷子,到了秋天便可收获许多
粮食。虽然全国没有一块闲置的田地,但还是有不少农民饿死了。
7.引导学生辨识古诗里有对比意义的词语,如“春”和“秋”,“种”和“收”,“一”和
“万”,“无闲田”和“犹饿死”。
8.指示学生背诵《悯农》。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作业、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十单元 美丽的传说
课题 天鹅长住的地方
内容标准 2.1 认识汉字,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并能应用所认识的汉字构成词语。在
阅读中积累词语和优美句子。
5.3 通过阅读,认识各类词语,辨析及理解词义,并能准确地应用词语
学习标准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5.3.1 通过阅读,认识各类词语,辨析及理解词义,并能正确地应用词语。
学习目标 1.正确地利用利用词典来进行音序查字。
2.正确地利用词语来填充和说话。
教学步骤 1.指示学生朗读词语。
2.指示学生利用字典查出词语的意思。例:“喂”wèi – 把食物拿给动物吃,把食物送到
人的嘴里。(喂养 – 冬天里,农民每天用甘草来喂养牛羊。)
3.引导学生分组利用词典来查出各个词语的意义和说话。
4.与同学分享。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作业、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十单元 美丽的传说
课题 天鹅长住的地方
内容标准 3.2 培养书面表达能力,进行基础写作,学习掌握叙述、描写和说明等基本表达手法。要求
从生活中提炼写作材料,不拘形式地进行写作,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条理清楚,语句
通顺。养成书面表达的信心和兴趣。
学习标准 3.2.1 练习写话,进行书面表达。能写自己想说的话,并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标点符
号。做到语句通顺,句与句之间有联系。对写话产生信心和兴趣。
学习目标 1. 学生正确地朗读句子。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3. 正确地说出和写下你要如何报答别人给我们的恩情。
教学步骤 1. 指示学生默读句子。
2. 指示学生个人或分组朗读句子。
3. 学生分组讨论和说出句子的意义,再利用词语来替代画线的词语,说出完整的句子。
4. 学生轮流出来分享讨论的结果。
5. 引导学生讲述自己遇到困难时,受到人们帮助的情形和心情,然后师生共同讨论报答的
方法。
6. 根据提供资料,写一段感恩的文字。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十一单元 舌尖上的美味
课题 竹筒饭
内容标准 2.1 认识汉字,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并能应用所认识的汉字构成词语。在
阅读中积累词语和优美句子。
3.1 应用铅笔在田字格书写正楷汉字。
学习标准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3.1.1 应用铅笔在田字格书写正楷,感受汉字的形体优美,要求握笔和执笔正确,坐姿端
正,做到笔画和笔顺正确,字的间架结构匀称,字体端正整洁。
学习目标 1. 学生以正确的语音、声调来朗读课文。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3.正确地书写汉字。
教学步骤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再分组或个人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说出本单元的主题是美食,让学生认识我国的传统美食。
3.让学生理解《竹筒饭》介绍了竹筒饭的制作过程与吃法,让学生能够深入认识这道美食。
4.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5.识字教学:以字谜“料一半,站一半”、“长者戴草帽”识记“粘”和“著”;以“吹”
和“砍”对比来识记“砍”;“燃”、“煤”的部首都是“火”,意义都和火有关。
教具 华文课本、作业、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十一单元 舌尖上的美味
课题 竹筒饭 一 读读说说
内容标准 2.1 认识汉字,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并能应用所认识的汉字构成词语。在
阅读中积累词语和优美句子。
学习标准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2.1.2 阅读教材,培养语感。能展开想象,初步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领会其教育意义。并
能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阅读的乐趣。
学习目标 1. 学生以正确的语音、声调来朗读课文。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教学步骤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再分组或个人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一篇美食介绍的文章。本文以作者看见开斋节常见的街头美食 – 竹筒
饭为开场白,带领读者认识。
3.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4.引导学生轮流口述故事内容。
5.利用思路图讲述“竹筒饭”这个名字的由来。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作业、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十一单元 舌尖上的美味
课题 竹筒饭 一 读读说说 二 读读想想
内容标准 2.1 认识汉字,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并能应用所认识的汉字构成词语。在
阅读中积累词语和优美句子。
5.4 通过阅读,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句子,并运用在写作中。
学习标准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2.1.2 阅读教材,培养语感。能展开想象,初步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领会其教育意义。并
能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阅读的乐趣。
5.4.1 通过阅读,了解关联词语的功能,正确解读句子,并在表达时正确应用关联词语。
学习目标 1. 学生以正确的语音、声调来朗读课文。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教学步骤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再分组或个人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一篇美食介绍的文章。本文以作者看见开斋节常见的街头美食 – 竹筒
饭为开场白,带领读者认识。
3.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4.引导学生轮流口述故事内容。
5.将学生分组朗读课文,看哪组朗读得最好。
6.引导学生总结课文。(这篇课文让我们认识竹筒饭的制作过程和吃法,并感受到作者对竹
筒饭能成为各族人民的心头好而骄傲。)
7.读读想想:让学生朗读含有关联词语“而且”的句子。
8.引导学生理解和说出这两个分句的关系,并使用正确的关联词语“而且”将这两个分句连
接起来。“而且”带有递进的意思,表示进一步的关系。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作业、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十一单元 舌尖上的美味
课题 竹筒饭 一 读读说说 二 读读想想
内容标准 2.1 认识汉字,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并能应用所认识的汉字构成词语。在
阅读中积累词语和优美句子。
5.4 通过阅读,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句子,并运用在写作中。
学习标准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2.1.2 阅读教材,培养语感。能展开想象,初步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领会其教育意义。并
能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阅读的乐趣。
5.4.1 通过阅读,了解关联词语的功能,正确解读句子,并在表达时正确应用关联词语。
学习目标 1. 学生以正确的语音、声调来朗读课文。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教学步骤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再分组或个人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一篇美食介绍的文章。本文以作者看见开斋节常见的街头美食 – 竹筒
饭为开场白,带领读者认识。
3.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4.引导学生轮流口述故事内容。
5.将学生分组朗读课文,看哪组朗读得最好。
6.引导学生总结课文。(这篇课文让我们认识竹筒饭的制作过程和吃法,并感受到作者对竹
筒饭能成为各族人民的心头好而骄傲。)
7.读读想想:让学生朗读含有关联词语“而且”的句子。
8.引导学生理解和说出这两个分句的关系,并使用正确的关联词语“而且”将这两个分句连
接起来。“而且”带有递进的意思,表示进一步的关系。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作业、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十一单元 舌尖上的美味
课题 竹筒饭
内容标准 1.1 进行口语交际。能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效地与人沟通,且能针对不明白的事情提出问
题。做到认真聆听,不打岔,态度文明有礼。
2.1 阅读与理解教材,能了解文章的内涵,领会其教育意义,体验文章表现的情感。在阅读
中发展语感,能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语言材料,并了解文章叙述、描写和说明等表现手法
,体会阅读的乐趣。
学习标准 1.1.1 进行口语交际,能应用礼貌语言与人沟通交流,做到话语适当,态度大方有礼。
2.1.2 阅读教材,培养语感。能展开想象,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领会其教育意义,体会阅
读的乐趣。并能感受语言的优美,对文章表达的基本规律有所认识。
学习目标 1.正确地进行口语交际。
2.正确地利用思路图说出制作竹筒饭的过程。
教学步骤 1.学生分组活动。指示学生观察图片,想一想假设学校举行义卖会,遇到这些情况,他们会
说些什么。
2.教师和学生进行讨论,之后每个场景派出两人表演。每组表演完毕后,教师可以和学生共
同评述。
范例:图一 i.请问你要和我一起去义卖会吗?
ii.你有空吗?要不要和我一起去义卖会?
图二 i.别担心,待会儿人多了一定卖得出。
ii.我们一起加把劲儿,一定可以把沙爹都卖完的。
3.提醒学生说话时,要使用礼貌语言。
4.引导学生做制作竹筒饭的制作过程。
5.指示学生根据流程图复述,并进行说明。
教具 华文课本、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十一单元 舌尖上的美味
课题 三 读读说说 《九个小时》
内容标准 4.4 分享阅读心得。针对所阅读的材料,找出话题与人分享。养成喜爱阅读、乐于分享的
习惯。
学习标准 4.4.1 分享阅读心得。针对所阅读的材料,找出话题与人分享。养成喜爱阅读、乐于分享的
习惯。
学习目标 1. 学生以正确的语音、声调来朗读故事。
2. 正确地回答问题,与同学分享。
教学步骤 1.学生观看“端午节”的视频。
2.引导学生默读故事,再分组或个人朗读。
3.引导学生说一说他们对粽子的认识,例如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并和同学分享吃粽子的
经验。
3.引导学生分享他们读了这篇故事的感想,体会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
4.引导学生轮流口述故事内容。
5.利用思路图讲述《九个小时》。
教具 华文课本、作业、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十一单元 舌尖上的美味
课题 竹筒饭
内容标准 3.2 培养书面表达能力,进行基础写作,学习掌握叙述、描写和说明等基本表达手法。要求
从生活中提炼写作材料,不拘形式地进行写作,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条理清楚,语句
通顺。养成书面表达的信心和兴趣。
学习标准 3.2.1 练习写话,进行书面表达。能写自己想说的话,并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标点符
号。做到语句通顺,句与句之间有联系。对写话产生信心和兴趣。
学习目标 1. 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3. 正确地写出一段话。
教学步骤 1. 指示学生朗读读课文。
2. 指示学生个人或分组朗读课文。
3. 学生分组分享阅读心得。
4. 分组活动:说一说你喜欢吃什么传统食物。
5. 根据讨论的结果,写下一段话。
教具 华文课本、作业、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十二单元 造福人类的发明
课题 想想说说
内容标准 1.3 进行口头表达,具体地讲述和说明事情,做到内容充实,用语准确得体,语句通顺,表
达清楚,态度恰当,并敢于表现。
4.5 习写毛笔字,做到坐姿、执笔、运 笔、笔画和笔顺正确,字的间架结构匀称,字体端
正。在书写中初步体会汉字的优美。
学习标准 1.3.1 讲述事情的经过,能清楚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做到语音正确,语句完整,
话语流畅,态度大方。
4.5.1 使用毛笔习写基本笔画和描红名家楷书字帖,做到坐姿、执笔、运笔、笔画和笔顺正
确。
学习目标 1. 学生正确地口头表达。
2. 正确地书写毛笔字。
教学步骤 1.学生分组进行活动,让他们假设自己参加了“小小发明家”比赛,再根据图意,说一说比
赛的经过。
2.提醒学生讲述事情的经过时,要清楚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
3.引导和鼓励学生讲述时,也可以穿插自己的心情、感受和想法。
4.引导学生回忆他们曾经参加过什么比赛,然后与同学分享。
5.引导学生使用毛笔习写基本笔画和描红名家楷书字帖时,要做到坐姿、执笔、运笔、笔画
和笔顺正确。
6.习写毛笔字。
教具 华文课本、作业、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十二单元 造福人类的发明
课题 想想说说
内容标准 1.3 进行口头表达,具体地讲述和说明事情,做到内容充实,用语准确得体,语句通顺,表
达清楚,态度恰当,并敢于表现。
4.5 习写毛笔字,做到坐姿、执笔、运 笔、笔画和笔顺正确,字的间架结构匀称,字体端
正。在书写中初步体会汉字的优美。
学习标准 1.3.1 讲述事情的经过,能清楚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做到语音正确,语句完整,
话语流畅,态度大方。
4.5.1 使用毛笔习写基本笔画和描红名家楷书字帖,做到坐姿、执笔、运笔、笔画和笔顺正
确。
学习目标 1. 学生正确地口头表达。
2. 正确地书写毛笔字。
教学步骤 1.学生分组进行活动,让他们假设自己参加了“小小发明家”比赛,再根据图意,说一说比
赛的经过。
2.提醒学生讲述事情的经过时,要清楚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
3.引导和鼓励学生讲述时,也可以穿插自己的心情、感受和想法。
4.引导学生回忆他们曾经参加过什么比赛,然后与同学分享。
5.引导学生使用毛笔习写基本笔画和描红名家楷书字帖时,要做到坐姿、执笔、运笔、笔画
和笔顺正确。
6.习写毛笔字。
教具 华文课本、作业下册、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十二单元 造福人类的发明
课题 蔡伦造纸
内容标准 2.1 认识汉字,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并能应用所认识的汉字构成词语。在
阅读中积累词语和优美句子。
3.1 应用铅笔在田字格书写正楷汉字。
学习标准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3.1.1 应用铅笔在田字格书写正楷,感受汉字的形体优美,要求握笔和执笔正确,坐姿端
正,做到笔画和笔顺正确,字的间架结构匀称,字体端正整洁。
学习目标 1. 学生以正确的语音、声调来朗读课文。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3.正确地书写汉字。
教学步骤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再分组或个人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说出本单元的主题是造福人类的发明,让学生知道我们生活中一些日常用品的发
明故事。
3.让学生理解课文《蔡伦造纸》讲述了蔡伦改进造纸技术的艰辛过程,让学生明白有志者事
竟成的道理。
4.识字教学:通过汉字演变识记象形字“甲”;以熟字和生字对比识记“奖”和“浆”;以
顺口溜“才进门,把门关闭”识记“闭”;以奇特联想“广大的林子里,满是麻头”识记
“麻”;以谜语“日落西山不见山”识记“晒”。
教具 华文课本、作业下册、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十二单元 造福人类的发明
课题 蔡伦造纸
内容标准 2.1 认识汉字,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并能应用所认识的汉字构成词语。在
阅读中积累词语和优美句子。
5.3 通过阅读,认识各类词语,辨析及理解词义,并能准确地应用词语。
学习标准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5.3.1 通过阅读,认识各类词语,辨析及理解词义,并能正确地应用词语。

学习目标 1. 学生以正确的语音、声调来朗读课文。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教学步骤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再分组或个人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说出本单元的主题是造福人类的发明,让学生知道我们生活中一些日常用品的发
明故事。
3.让学生理解课文《蔡伦造纸》讲述了蔡伦改进造纸技术的艰辛过程,让学生明白有志者事
竟成的道理。
4.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5.引导学生分组轮流口述故事内容。
6.将学生分组朗读课文,看哪组朗读得最好。
7.朗读引导:“卷”和“省”都是多音字。“卷”的读音分别是“juǎn”(卷尺、卷曲)和
“juàn”(卷子、考卷),课文中的“卷”读“ juǎn”。“省”的读音分别是“shěng”
(省钱、节省)和“xǐng”(反省、不省人事),课文中的“省”读作“shěng”。
教具 华文课本、作业下册、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十二单元 造福人类的发明
课题 蔡伦造纸
内容标准 2.1 认识汉字,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并能应用所认识的汉字构成词语。在
阅读中积累词语和优美句子。
学习标准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2.1.2 阅读教材,培养语感。能展开想象,初步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领会其教育意义。并
能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阅读的乐趣。
学习目标 1.正确地朗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2.正确地进行口语交际。
2.正确地利用思路图说出造纸的过程。
教学步骤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再分组或个人朗读课文。
2.让学生理解课文《蔡伦造纸》讲述了蔡伦改进造纸技术的艰辛过程,让学生明白有志者事
竟成的道理。
3.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4.引导学生利用思路图分组讨论,讲述蔡伦造纸的过程。
5.指示学生分组讨论这篇课文的读后感,并与大家分享。
6.引导学生说出蔡伦的发明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教具 华文课本、作业下册、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十二单元 造福人类的发明
课题 二 读读背背
内容标准 4.2 背诵古诗,能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 感受语言的优美。
学习标准 4.2.1 背诵古诗十首,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
学习目标 1. 学生正确地朗读故事,说出古诗大意。
2. 正确地背诵古诗《蜂》。
教学步骤 1.教师播放古诗光盘。
2.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跟读。
3.引导学生点拨一些较难的词语:“山尖”是指“山峰”;“风光”是指“鲜花盛开的地
方”;“占”是指“占领”。
4.引导学生一起理解和说出古诗大意: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峰,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会被
蜜蜂占领。它们采集百花酿成蜂蜜,究竟是为谁辛苦忙碌?又是为谁酿造香甜的蜂蜜呢?
5.引导学生背诵古诗。
教具 华文课本、作业下册、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1.这首古诗《蜂》令你想到谁?为什么?
单元 第十二单元 造福人类的发明
课题 写话
内容标准 3.2 培养书面表达能力,进行基础写作,学习掌握叙述、描写和说明等基本表达手法。要求
从生活中提炼写作材料,不拘形式地进行写作,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条理清楚,语句
通顺。养成书面表达的信心和兴趣。
学习标准 3.2.1 练习写话,进行书面表达。能写自己想说的话,并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标点符
号。做到语句通顺,句与句之间有联系。对写话产生信心和兴趣。
学习目标 1. 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3. 正确地写出一段话。
教学步骤 1. 指示学生朗读读课文。
2. 指示学生个人或分组朗读课文。
3. 学生分组分享阅读心得。
4. 分组活动:说一说你想发明什么东西来改善人们的生活。
5. 根据讨论的结果,写下一段话。
教具 华文课本、作业下册、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语文乐园 三
课题 一 读读认认 二 读读说说 三 读读比比 四读读想想
内容标准 2.1 认识汉字,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并能应用所认识的汉字构成词语。在
阅读中积累词语和优美句子。
学习标准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2.1.2 阅读教材,培养语感。能展开想象,初步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领会其教育意义。并
能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阅读的乐趣。
学习目标 1. 学生以正确的语音、声调来朗读词汇和句子。
2. 正确地辨别形似字。 3.正确地扩展词语。
教学步骤 1.板书“辛”、“幸”;“木”和“术”;“甲”和“由”;“省”和“雀”。
2.引导学生分组朗读,讨论这些形似字的意义,以及构词,利用这些词语来说话。
3.给学生几个词语,让他们分组讨论,用不同的方式来扩展词语。例:欢迎 – 欢迎回来。
4.引导学生利用形容词来形容食物的味道和触摸东西的感觉。
5.教师说出几种食物或物品,指示学生对它们作出适当的形容。
纸张 – 洁白的纸张、皱巴巴的纸张
6.引导学生说说词语的意思,然后利用这些词语说句子。
胸怀大志:哥哥胸怀大志,决心要当一名心脏科医生。
教具 华文课本、作业下册、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写作指引 三
课题 有条理地写事
内容标准 3.2 培养书面表达能力,进行基础写作,学习掌握叙述、描写和说明等基本表达手法。要求
从生活中提炼写作材料,不拘形式地进行写作,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条理清楚,语句
通顺。养成书面表达的信心和兴趣。
学习标准 3.2.1 练习写话,进行书面表达。能写自己想说的话,并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标点符
号。做到语句通顺,句与句之间有联系。对写话产生信心和兴趣。
学习目标 1. 学生以正确的语音、声调来朗读课文。
2. 正确地写事。
教学步骤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再分组或个人朗读课文。
2.指示学生读一读课文《竹筒饭》的第一段,然后向学生展示疑问词卡,指示他们说一说该
段落记述了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作者看到了什么。
3.指示学生读一读 B 项的段落,说一说是哪四个词语连接了竹筒饭的制作过程。(首先、
然后、接着、最后)
4.引导学生理解和说出这四个词语可以把句子连结成一个段落,让句子读起来更通顺合理。
5.提醒学生写文章要有次序,如果颠三倒四,别人就看不明白了。
6.将学生分组,讨论与分享一件它们做过的,所经历过的的事情。
7.引导学生根据“谁”、“什么时候”、“哪里”、“发生什么事情”这些问题来叙述他们
要分享的事情。
教具 华文课本、作业下册、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十三单元 汉字真有趣
课题 一 快乐识字
内容标准 2.1 认识汉字,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并能应用所认识的汉字构成词语。在
阅读中积累词语和优美句子。
3.1 应用铅笔在田字格书写正楷汉字。
学习标准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3.1.1 应用铅笔在田字格书写正楷,感受汉字的形体优美,要求握笔和执笔正确,坐姿端
正,做到笔画和笔顺正确,字的间架结构匀称,字体端正整洁。
学习目标 1. 学生以正确的语音、声调来朗读课文。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3.正确地书写汉字。
教学步骤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再分组或个人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说出本单元的主题是有趣的识字方法。
3.引导学生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个识字方法,让他们知道识字并不难。
4.识字教学:以熟字“几”和“凡”比较异同;以字谜“又见三点水”、“石头长角”来识
记“汉”和“确”。
5.指示学生分组讨论,并说出各段落大意。
教具 华文课本、作业下册、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十三单元 汉字真有趣
课题 一 快乐识字
内容标准 2.1 认识汉字,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并能应用所认识的汉字构成词语。在
阅读中积累词语和优美句子。
4.4 分享阅读心得。针对所阅读的材料, 找出话题与人分享。养成喜爱阅读、乐于分享的习
惯。
学习标准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2.1.2 阅读教材,培养语感。能展开想象,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领会其教育意义,体会阅
读的乐趣。并能感受语言的优美,对文章表达的基本规律有所认识。
4.4.1 分享阅读心得。针对所阅读的材料,找出话题与人分享。养成喜爱阅读、乐于分享的
习惯。
学习目标 1. 学生以正确的语音、声调来朗读课文。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3.分享阅读心得
教学步骤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再分组或个人朗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说话时的部分,要根据说话者
的心情来朗读。
2.引导学生说出本单元的主题是有趣的识字方法。
3.引导学生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个识字方法,让他们知道识字并不难。
4.指示学生分组讨论,并说出各段落大意。
5.词语运用:引导学生翻查词典,找出词义,并利用词语来说话。
介绍 - 引进、带入(新的人或事物)
级任老师为我们介绍新来的国文老师。
记录 - 把听到或发生的事写下来
我把文章的重点记录在本子上。
6.指示学生朗读诗歌《家》,想象古人的房子是怎样的。
7.引导学生理解和说出诗歌内容大意:“家”的上面是个“宀”,指的是房屋;下面是
“豕”是一头猪。古人在家里养猪,就意味着他们定居下来了。那么,这个屋子就是他们
的家。
7.指示学生轮流分享。
教具 华文课本、作业下册、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1.你喜欢课文里的老师吗?为什么?

单元 第十三单元 汉字真有趣
课题 一 快乐识字
内容标准 2.1 认识汉字,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并能应用所认识的汉字构成词语。在
阅读中积累词语和优美句子。
1.1 进行口语交际。能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效地与人沟通,且能针对不明白的事情提出问
题。做到认真聆听,不打岔,态度文明有礼。
5.5 通过阅读,认识各种标点符号。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学习标准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2.1.2 阅读教材,培养语感。能展开想象,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领会其教育意义,体会阅
读的乐趣。并能感受语言的优美,对文章表达的基本规律有所认识。
1.1.2 针对不明白的事情提出问题,能正确地应用疑问代词,做到问题清楚,话语适当,态
度有礼。
5.5.1 通过阅读,认识各种标点符号并正确使用。
学习目标 1. 学生以正确的语音、声调来朗读课文。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3.正确地针对如何识记汉字提出问题。
教学步骤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再分组或个人朗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说话时的部分,要根据说话者
的心情来朗读。
2.引导学生说出本单元的主题是有趣的识字方法。
3.引导学生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个识字方法,让他们知道识字并不难。
4.指示学生分组讨论,并说出各段落大意。
5.举行“汉字识字会”,让学生针对如何实际汉字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使用“怎样”、“为
什么”等疑问代词进行提问。
例: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识记“照”?
6.引导学生朗读句子,向学生说明书名号用来表明书籍、篇章、歌曲、图画等作品的名称。
7.提醒学生并列的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如《汉字小故事》《丰收歌》。
8.指示学生轮流分享。
教具 华文课本、作业下册、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十三单元 汉字真有趣
课题 一 快乐识字
内容标准 2.1 认识汉字,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并能应用所认识的汉字构成词语。在
阅读中积累词语和优美句子。
1.1 进行口语交际。能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效地与人沟通,且能针对不明白的事情提出问
题。做到认真聆听,不打岔,态度文明有礼。
5.5 通过阅读,认识各种标点符号。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学习标准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2.1.2 阅读教材,培养语感。能展开想象,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领会其教育意义,体会阅
读的乐趣。并能感受语言的优美,对文章表达的基本规律有所认识。
1.1.2 针对不明白的事情提出问题,能正确地应用疑问代词,做到问题清楚,话语适当,态
度有礼。
5.5.1 通过阅读,认识各种标点符号并正确使用。
学习目标 1. 学生以正确的语音、声调来朗读课文。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3.正确地针对如何识记汉字提出问题。
教学步骤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再分组或个人朗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说话时的部分,要根据说话者
的心情来朗读。
2.引导学生说出本单元的主题是有趣的识字方法。
3.引导学生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个识字方法,让他们知道识字并不难。
4.指示学生分组讨论,并说出各段落大意。
5.举行“汉字识字会”,让学生针对如何实际汉字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使用“怎样”、“为
什么”等疑问代词进行提问。
例: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识记“照”?
6.引导学生朗读句子,向学生说明书名号用来表明书籍、篇章、歌曲、图画等作品的名称。
7.提醒学生并列的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如《汉字小故事》《丰收歌》。
8.指示学生轮流分享。
教具 华文课本、作业下册、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十三单元 汉字真有趣
课题 二 丰收歌
内容标准 2.1 认识汉字,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并能应用所认识的汉字构成词语。在
阅读中积累词语和优美句子。
3.1 应用铅笔在田字格书写正楷汉字。
5.1 掌握汉字的基本知识,加强汉字的识记。
学习标准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3.1.1 应用铅笔在田字格书写正楷,感受汉字的形体优美,要求握笔和执笔正确,坐姿端
正,做到笔画和笔顺正确,字的间架结构匀称,字体端正整洁。
5.1.1 掌握汉字演变的基本知识,加强汉字的识记,并对学习汉字有兴趣。
学习目标 1. 学生以正确的语音、声调来朗颂诗歌。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3.正确地书写汉字。
教学步骤 1.引导学生默读诗歌,再分组或个人朗颂诗歌。
2.引导学生说出本文以“几个汉字的特点”为主线,串连成朗朗上口的丰收歌。本课文协助
学生举一反三,用会意(三木森、三人众)、分散部件(村由“木”和“寸”组成;伍由
“人”和“五”组成)和部首归类识字的方法识字。
3.引导学生说出诗歌里介绍的几个识字方法,让他们知道识字并不难。
4.识字教学:以熟字“木”对比“禾”的写法,并进一步介绍“禾”在汉字演变的过程,说
明其象形的特点。“秧”字则归类在部首“禾”内,其他学生可直接运用课文中的情境识
记。
5.指示学生分组讨论,并说出各段落大意。
教具 华文课本、作业下册、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课题 第十三单元 汉字真有趣
内容标准 二 丰收歌
学习标准 2.1 认识汉字,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并能应用所认识的汉字构成词语。在
阅读中积累词语和优美句子。
2.2 朗读教材,感悟其内容。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目标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2.1.2 阅读教材,培养语感。能展开想象,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领会其教育意义,体会阅
读的乐趣。并能感受语言的优美,对文章表达的基本规律有所认识。
2.2.1 朗读教材,感悟其内容。做到语音正确、字句完整,语速、语调适当,能有感情地朗
读。
教学步骤 1. 学生以正确的语音、声调来朗颂诗歌。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教具 1.引导学生默读诗歌,再分组或个人朗颂诗歌。提醒学生注意诗歌里的标点符号。
2.引导学生说出本单元的主题是有趣的识字方法。
3.引导学生说出诗歌里介绍的几个识字方法,让他们知道识字并不难。
4.指示学生分组讨论,并说出各段落大意。
5.词语运用:引导学生翻查词典,找出词义,并利用词语来说话。
茂密 - (草木)茂盛而繁密
外婆家后面有一片茂密的树林。
亮晶晶 - 形容物体明亮,闪烁发光
天上满是亮晶晶的星星,非常漂亮。
万众同心 - 千千万万的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
只要万众同心,我们一定可以度过这次的难关。
6.指示学生轮流分享。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十三单元 汉字真有趣
课题 写话 – 一堂有趣的华文课
内容标准 3.2 培养书面表达能力,进行基础写作,学习掌握叙述、描写和说明等基本表达手法。要求
从生活中提炼写作材料,不拘形式地进行写作,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条理清楚,语句
通顺。养成书面表达的信心和兴趣。
学习标准 3.2.1 练习写话,进行书面表达。能写自己想说的话,并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标点符
号。做到语句通顺,句与句之间有联系。对写话产生信心和兴趣。
学习目标 1. 学生以正确的语音、声调来朗读课文。
2. 正确地写事。
教学步骤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再分组或个人朗读课文。
2.指示学生分享曾经上过的有趣的华文课。
3.指示学生分组讨论,轮流分享自身的经验。
4.引导学生写出《一堂有趣的华文课》。
5.让学生理解这个写话,主要是要学生写出最喜欢上的华文的一堂课上的情景,如老师讲课
的方式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书写两个段落,第一个段落写课堂的情景,第二个段
落书写感想。
教具 华文课本、作业下册、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