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第二節 第二樂章

第二樂章為 a 小調,快板(Allegro),此術語在義大利文中可解

釋為有朝氣的(cheerful)
、輕快愉悅的(Leggiero)
,為了展現有朝氣、

輕快愉悅的音樂氛圍,筆者會以斷奏(Staccato)1來做為詮釋此樂章

的主要運音法。

此外,在巴洛克時期的記譜大多無清楚標示強弱力度(dynamic)

運音法2(Articulation),為使樂句更具層次變化及方向,在本章節中

將對於力度變化及運音法加以說明。

1 斷奏(Staccato)(義大利語:Staccato,意指「分離」)又稱斷音或跳音,指音符的實際時值
比譜上所示的短。
2運音法(Articulatio) ,也稱演唱技法、加落弓法、觸鍵法。Brown, C.(2001). Articulation marks.
Grove Music Online. Retrieved 22 Sep. 2022
樂章一開始的主題動機,即以剛直明亮的音色吹奏,第二次則使

用內斂溫潤的音色並加入經過音增添曲趣。第三小節開始的五次動機

素材,在第三及第四小節為相同的模進音型下型,因此在音量安排以

強至弱做詮釋,第五小節到第十小節為較長的樂句,根據和聲的發展,

可將音樂的張力逐漸堆積擴充,其中第六小節的減七和弦,需以神秘、

內斂、柔軟的音色展現,之後逐漸堆疊擴張至第八小節的 a 小調 I。

第八、九小節出現兩次掛留音,第 8 小節第四拍的 F 音可視為先現

音,詮釋時可強調第四拍的 F 音,第 9 小節第二拍的掛留音,由於數

字低音聲部的低音 E,V 級,此處掛留 D 音則以持音3(Tenuto)的方

式演奏,緊接著會在第 10 小節的第二拍 B 音加入震音,並加入短倚

音,進入 a 小調 I 級。

3保持音(義大利語:Tenuto,意指保持)是最早出現的音樂指示之一,保持音用作強調標示
的音。
【譜例 4-2-1】第二樂章 mm.01-10

先現音
第 13 小節展開的動機素材持續發展四次,因同樣的音型級進上

行加上和聲為附屬和弦,因此在音量上可逐漸擴充,須保持飽滿、中

強的音量演奏至 19 小節,以明亮的音色結束在 C 大調 I 級。

【譜例 4-2-2】第二樂章 mm.13-19

v
附屬和弦張力需擴張漸強

C
第 20 小節調性轉至 C 大調,可展現明亮中強的音色表現,第 21

小節的級進下行音階後出現#D,暗示著調性即將轉為 e 小調,在演奏

下行音階時可將音色轉為黯淡並順勢漸弱直至第 24 小節和聲進入 e

小調 V 級,音色需逐漸增加厚度,持續擴張漸強,直到第 27 小節回

到 e 小調 I 級。

【譜例 4-2-3】第二樂章 mm.20-27


e: v

第 30 小節樂曲回到 a 小調 V 級,可安排中弱的音量,音色張力

逐漸堆疊擴張至 38 小節。接著 31 小節開始至第 38 小節為前面樂段

第 3 小節至第 10 小節的重複樂段,就不再多加闡述。

【譜例 4-2-4】第二樂章 mm.30-34


a:V

關於運音法的部分在第 13 小節第一拍,因數字低音的右手和弦

為四分音符,應以飽滿的音色詮釋,為使長笛旋律為與數字低音的樂

思融合,可將長笛聲部以圓滑奏(Legato)演奏,第二次及第三次的
第一拍如同前面所提,以圓滑奏演奏。詳見尾頁的譜例。

【譜例 4-2-5】第二樂章 mm.13-15

第 22 小節的第一拍、第 23 小節的第二、三拍、第 25 小節第一

拍、第 28 小節第一拍,上述小節的數字低音右手和弦為四分音符,

需以厚實的聲響做詮釋,為使長笛旋律為與數字低音的樂思融合,可
將長笛聲部以圓滑奏(Legato)詮釋。

【譜例 4-2-6】第二樂章 mm.22-25

【譜例 4-2-7】第二樂章-裝飾奏譜例: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