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1.项目的立项依据

城市大气探测的基础(国外进展)

现阶段主流的城市大气探测的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依托业务观测站,利用
长期的城市气象信息(比如小时风速风向、温度、湿度、降水等),建立气象观测网,研
究城市气候效应。这些观测台站主要由政府气象部门或市政当局运营或监管。世界气象组
织建立的全球观测系统(WMO Integrated Global Observing System)【1】是国际上比较有
代表性的观测网络系统。该系统利用全球 10000 多个人工和自动地面气象站、1000 多个高
空站、数百部天气雷达以及大量船舶和商用飞机,构建大气综合观测网,为全球气象预报
提供数据支持,也为全球城市气象研究提供资料。在国家层面,美国国家气象局建立的美
国地面自动观测系统(Automated Surface Observing Systems)【2】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观
测网络,该系统覆盖全美超过 900 个机场自动气象站,提供逐分钟的实时风速风向、露点
温度、大气温度以及气压数据,此外,绝大部分自动站还提供降水、能见度以及云高数据。
第二类是外场观测实验,通常由高校或者研究机构组织开展,旨在研究城市气候中的
一些具体问题。近年来,国际上陆续开展了很多城市观测实验研究,主要包括:美国的
URBAN2000 计划【3】;日本的 COSMO 外场实验【4】;瑞士的 BUBBLE 计划【5】;法
国的 ESCOMPTE 计划【6】;英国的 DAPPLE 计划【7】;法国的 EUREQUA 计划【8】;
等等。这些外场观测实验涵盖了城市气象领域亟需解决的绝大部分问题。例如,美国
URBAN2000 计划的主要研究不同尺度下大气污染物在城市边界层的传输扩散问题;日本
琦玉的 COSMO 外场实验是一个经典的城市气象缩尺度外场实验,该计划利用水泥立方模
拟城市下垫面,可以在建筑尺度研究三维街谷里动量和热量的湍流运动特征;瑞士的
BUBBLE 计划主要关注城市边界层的垂直结构,该计划在巴塞尔市中心的街区中安放观测
铁塔,完整描述了城市粗糙子层以及部分惯性子层内的大气运动规律;法国的 ESCOMPTE
计划研究城市边界层内的污染传输问题,并发展相应的数值模式;英国的 DAPPLE 计划的
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城市冠层中影响污染物传输的物理过程。除物理机制的研究外 ,
2014 年的法国 EUREQUA 计划则更进一步讨论城市居住舒适度的问题,它通过分析空气湿
度、风速、温度等气象数据以及问卷调差数据,对人们对热量、湿度、风速的感知能力进
行定量评级,探究 气象要素对人体舒适度特别是热舒适度的影响。

地基遥感在评估模式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是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和
分析处理,从而监测大气对湍流、空气污染物等的响应,进而得到相应的气象要素信息。
常用的地基遥感设备包括:四分量辐射仪,被动测量大气中长短波辐射通量,可用于获取
太阳辐射、地表反照率等信息;微波辐射计,通过测量 K/ V 波段的大气微波辐射能量,基
于统计反演、物理反演等方法,可获得分钟级的大气温度、湿度廓线,是现阶段获得大气
温湿廓线较为成熟的设备;雷达,利用电磁波定位并跟踪大气中悬浮物质的移动,可用于
获取有关气流、气溶胶、云和降水的信息;声雷达,利用声波测量城市大气中的风场;激
光雷达,可用于定位气溶胶和云滴的高度,从而确定混合层厚度、云底和逆温高度,也可
通过跟踪气溶胶的运动监测风和湍流;大口径闪烁仪,通过测量大气折射率获取城区地区
相关区域内的平均对流通量值。
参考文献:
1. https://public.wmo.int/en/our-mandate/what-we-do/observations
2.https://www.ncei.noaa.gov/products/land-based-station/automated-surface-weather-observing-
systems
3. Allwine, K. J., J. H. Shinn, G. E. Streit, K. L. Clawson, and M. Brown (2002), Overview of
URBAN 2000: A Multiscale Field Study of Dispersion through an Urban Environment,
Bull.amer.meteor.soc, 83(4), 521-536.
4. Inagaki, A., and M. Kanda (2010), Organized Structure of Active Turbulence Over an Array of
Cubes within the Logarithmic Layer of Atmospheric Flow, Boundary-Layer Meteorol, 135(2),
209-228.
5. Rotach, M. W., R. Vogt, C. Bernhofer, E. Batchvarova, A. Christen, A. Clappier, B. Feddersen,
S. E. Gryning, G. Martucci, and H. Mayer (2005), BUBBLE – an Urban Boundary Layer
Meteorology Project, Theoretical & Applied Climatology, 81(3-4), 231-261.
6. Mestayer, P. G., P. Durand, P. Augustin, S. Bastin, J. M. Bonnefond, B. Bénech, B. Campistron,
A. Coppalle, H. Delbarre, and B. Dousset (2005), The urban boundary-layer field campaign in
marseille (ubl/clu-escompte): set-up and first results, Boundary-Layer Meteorol, 114(2), 315-365.
7. Arnold, S. J., H. Apsimon, J. Barlow, S. Belcher, M. Bell, J. W. Boddy, R. Britter, H. Cheng, R.
Clark, and R. N. Colvile (2004), Introduction to the DAPPLE Air Pollution Project,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332(1-3), 139–153.
8. Lemonsu, A., Amossé, A., Chouillou, D. et al.(2020), Comparison of microclimate
measurements and perceptions as part of a global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at
neighbourhood scale. Int J Biometeorol 64, 265–276.
9. 彭杰,傅新姝,王晓峰.新型地基遥感观测技术进展和省级业务化应用思考--以上海市气象局
为例[J].气象科技进展,2022,12(5):74-7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