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钱学森的航天情怀

余建斌

钱学森坐在汽车后排,一手一个揽着 4 岁大的孙子和外
孙。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弗兰克·马勃教授回忆老朋友时,就想
起这个温情的画面。1955 年,钱学森在美国洛杉矶告别弗兰
克登船与家人回国,经历“两弹一星”艰苦而又卓绝的岁
月,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个人传奇与民族命运紧紧相
连,使得这样寻常的生活细节,都令人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一生钟爱航天

  “航天英雄”杨利伟对第一次去钱学森家的情景印象
深刻,甚至能把钱学森当时说的话一字不差地记起来。
  当时,刚刚创造历史的杨利伟跟着载人航天工程的负
责人一同去看望钱学森,钱学森一眼就认出了杨利伟,亲
切勉励他,“你们现在干成功的事情比我干的要复杂,所
以说,你们已经超过我了!祝贺你们。”
  从那以后形成了一种惯例,每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成
功后,航天员们都会上门去探望钱老,聆听教诲。“因为在
我们心中,钱老早已是我们中国航天的科学泰斗和精神象
征。”杨利伟说,每次去看望时,他讲得最多的就是航天。
1
  “先把载人航天的锣鼓敲起来”。钱学森说这句话的时
候,还是上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在以他为代表的科学
家倡议下,中国当时正式启动了“曙光号”工程,开展了
方案论证和工程研制,并着手进行航天员选拔。在“曙光
号”工程由于各方面原因下马,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前身
宇宙医学及工程研究所面临缩编撤销的困难时期,钱学森
坚持主张航天医学工程的预研方向不能变,研究骨干队伍
不能散,守住了载人航天工程的一块重要阵地。“40 多年来,
钱老对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关注和支持从未间断过。”杨
利伟说。
鲜为人知的是,“航天员”这个称谓最早也是钱学森
提出来的,国外一般称“太空人”或者“宇航员”。钱学森
说,我们还是叫“航天员”好。因为我们有天、海、空的领域
划分,这样称呼比较规范。

  危险面前如果我躲得远远的,人家战士心里怎么想

  “胜利时刻,钱老总是告诫我们防骄破满。努力打好航
天发射的每一仗。”和钱学森相差 21 岁的第二代航天领军
人物王永志说。
  钱学森素以治学严谨著称。当年“两弹”结合试验中,
一名操作手发现弹体内部有一根 5 毫米长的小白毛,并费尽
周折、小心翼翼地把小白毛挑出来,消除了试验安全隐患。
2
钱学森郑重地把这根小白毛要了去,说:“我要把它带回
北京,作为作风严谨细致的典型,教育科技人员。”
  每次重大发射,钱学森都亲临现场坐镇,决策重大技
术问题。“1966 年 2 月下旬,戈壁滩正是最冷的时候,我在
发射场远远地看到钱老走过来,赶忙迎上去,只见他就穿
了一件单薄的呢子大衣。他想问我任务准备得怎么样了,可
一句话没有说完,就被寒风呛回去了。”当时的情景王永志
现在还记得非常清楚。
  1966 年“两弹”结合试验那年,中国决定在自己国土
上进行原子弹、导弹结合试验,风险巨大,在世界历史上绝
无仅有。核弹头吊装、对接是最危险的环节,稍有不慎,后
果不堪设想。在吊装对接的 100 多分钟时间里,钱学森一直
站在导弹旁,给操作人员以极大的信心。
他当时说,“危险面前如果我躲得远远的,人家战士
心里怎么想?”战士们则说,有钱老在跟前,我们心里就
踏实,身上就有劲。

  不创新,就将成为无能之辈

  “他经常说:‘如果不创新,我们将成为无能之辈!
我们要敢干!’钱老强调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
‘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王永志说。

3
  2005 年 10 月,94 岁高龄的钱学森念念不忘国家的风洞
事业,又一次提笔给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某基地写信。
他说:“我始终认为,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及其相应试验设
施的建设,是我国航空航天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
作。”早在上世纪 40 年代,钱学森就已经是世界著名的空
气动力学家,在世界航空航天领域卓有名望,他也是一位
前瞻性很强的科学家。
  “我们可以告慰钱老的是,如今基地已建成了亚洲最
大风洞群,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综合能力最强的空气动力研
究、试验、开发机构。40 多年来,从‘歼—10’战机到‘神
舟’系列飞船,从运载火箭到新型导弹,我国几乎所有重
要型号都在这里进行过风洞试验。”总装备部某基地总工程
师丁小刚说,他的导师正好是钱学森在清华办力学班时候
的学生,时常讲起钱老的点点滴滴。    
钱学森十分注重学术民主,于是他多次强调讨论班重
在讨论。总装备部某研究中心主任游光荣说,那时在钱老的
倡导下,每一次主题报告之后,与会者不论职务高低、年龄
大小,都可以各抒己见,平等争鸣,学术民主氛围非常浓厚
遇到内部意见不统一时,钱学森还鼓励大家:“这不怕,
也是事物之常规。从不统一到统一的唯一方法是开诚布公地
讨论。”

4
  把知道的事情都告诉年轻人
  上世纪 70 年代末,40 多岁的王永志成为了第二代战略
火箭第一个型号的总设计师,他的“接班”是钱学森亲自
建议的。
  按照钱学森的标准,“科技帅才”不仅要在国内某一
领域位居前沿,而且要在全球科技领域让人一提到就竖起
大拇指;不仅个人要具备拔尖的学术水平,还要有本事团
结一大批人,统领一大批专家攻克重大的科技难关。“钱老
提出第二代战略火箭的研制应由第二代人挂帅,是为了保
证航天事业的后继有人和持续发展。”王永志说。
  王永志记得,为了帮助年轻人掌握导弹、火箭基础知识,
钱学森亲自编写《导弹概论》等相关教材,举办导弹技术训
练班。班上的许多年轻人后来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骨干。
  钱学森那时候在各个研究机构四处开班讲学。系统学讨
论班设在一间 40 多平方米的小平房里,经常座无虚席,窗
外还站了许多做笔记的年轻人。杨利伟从航天员科研训练中
心的老同志那儿听说,钱学森经常来讲学,有段时间几乎
是每周来一次。他的博学敏思和学术风采令人折服。
  王永志说,他现在对钱学森的思想体会越来越深,
“个人的生命有限,越是有强烈的事业心,就越会注意培
养年轻人,让事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种事业心不是‘我
怎么样就行了’,所以他把知道的事情都会告诉年轻人。”
5
(摘自 2009 年 11 月 16 日《人民日报》)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