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中东北非百姓深受动荡之苦

“希望赶紧结束这样的日子”
来源: 新华国际

中东北非国家局势近来相继出现动荡,短短几周时间,以突尼
斯为起点的政局动荡迅速蔓延到埃及、也门、约旦、巴林、利比亚
等国。持续恶化的局势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商场关

门,学生不敢去上课,地区金融业和旅游业受到重创。对于持续不

断的动荡局势,广大民众已经十分反感甚至厌恶,渴望尽快恢复正
常生活。
严重冲击经济
局势动荡使埃及、也门、约旦、巴林、突尼斯、利比亚等国经济
蒙受了重大损失。这些国家原本社会比较安定,人民生活相对富

足,而持续不断的动乱将这一切都变成了美好的回忆。

最先出现动荡的突尼斯经济遭受了巨大冲击。据初步估算,全

国直接经济损失达 30 亿第纳尔(约合 21.4 亿美元),全国 40%的

企业停工减产,甚至被抢被焚。

旅游是突尼斯经济的支柱产业,每年产值约占国民经济的

5.5%,外汇收入占全国外汇总收入的 19%。有 200 万突尼斯人直

接或间接靠旅游业生活,约占全国人口五分之一。但自政局变化

以来,该国外国游客锐减了三分之二。

1
海湾小国巴林的经济也受到了严重冲击,首当其冲的也是旅

游业。由 36 个岛屿组成的巴林与新加坡面积大小相当,城市建设

先进,街道干净整洁,生活设施完善, 酒吧、高档酒店、购物中心、

娱乐场所遍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在发生动乱以前,记者在巴林首都麦纳麦的大街小巷,总可以

看到操着各种语言的外国人徜徉其中,其中以欧美人居多。像美

国歌星迈克尔·杰克逊等国际名人曾在巴林购置房产。巴林更成

为戒律森严的沙特的娱乐场所。每到周末,沙特年轻人驾车通过
两国跨海大桥来到巴林放松休闲。但巴林发生反政府示威活动以
来,世界很多国家都发出了建议公民不要到巴林旅游的警告。在

巴林的西方人也纷纷逃离,很多酒店的入住率大幅降低。国际评

级机构标准普尔已经将巴林的 A 级降低至 A-, 并警告说,在今后


几个月中还有再次降低其等级的可能。

游客都走了,巴林的商店和购物中心生意冷淡。平时顾客熙熙

攘攘的大型购物中心如今门可罗雀。“几天了,货都卖不出去,而
且商店时关时开。”购物中心里一名卖鞋的店员说。

餐馆的生意也受到影响。在麦纳麦餐馆一条街上,一家名为

“北京饭店”的中餐馆的一名服务员说:“由于游行示威,人们都

不出门吃饭了,公司的聚会订餐也减少了不少。”

埃及统计部门 2 月 17 日说,埃及最近的政局动荡已经给制造

业、建筑业和旅游业造成了超过 100 亿埃镑(约合 17 亿美元)的

2
损失。这一数字接近埃及 2010 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二十分之一。

多家跨国金融机构已经将埃及 2010 至 2011 财政年度的经济增

长率从先前预计的 6%以上调低到 3.5%至 4%左右。因为政治动

荡,埃及股市自 1 月 27 日因连续两天狂跌而闭市长达一个多月,
损失惨重。
引发社会问题

连日的动荡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甚至引发了严峻的社会安

全问题。由于也门私藏枪支众多,约有 6000 万支枪流落民间,示

威者和政府支持者曾多次发生冲突,互相投掷石块,用棍棒殴打对

方甚至有个别人开枪,因此一些沿街店铺被迫关门,学生不敢去上
学。

在也门首都萨那市中心的一条主要商业街,一名铝制品商店

店主阿里·贾巴里告诉记者,因为担心集会人群会冲击商店或破坏

他们的商品,他不得不在每天示威开始时迅速关门歇业,放弃手头

的生意。这样下去,他将难以维系与老顾客的关系。当地一些居民

也抱怨说,这条街上有不少学校和住户,示威冲突每天都在威胁着

孩子们的安全。在冲突集中地——位于首都的萨那大学,一名学

生告诉记者,自冲突升级后,许多女学生不敢再去上课,如今上课
时班里经常只有男生和一两名外国留学生。
也门南部的经济中心亚丁是目前也门全国冲突最为严重的省
份。数千名示威者 2 月 18 日冲进了亚丁的两座政府大楼和一座

警察局,并纵火点燃了 4 辆汽车,数十人受伤。19 日,大批示威者

3
开始开枪袭击警察。截至目前,有至少 11 人在亚丁的冲突中死亡

也门政府将亚丁几乎所有道路都设了路障,超市暂时关门,曾经繁

荣的亚丁呈现一片狼藉。一名当地居民说,她家每天都能听到枪

声,连日的骚乱让她们全家都很担心,几个孩子更是听到枪声就害
怕得不行。

在南部阿比扬省,受亚丁的连日骚乱影响,该省物价飞涨,鸡蛋

价格翻了一番,蔬菜水果价格也连续大幅上涨,当地许多居民生活

质量被迫下降。当地一名医生告诉记者,由于连日的示威活动使

得医院许多女医生和护士不敢来上班,导致男医生工作量大大增

加,许多患者也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治。

由于局势持续动荡,在短时间内难以好转,巴林只好放弃了每

年承办的著名国际体育赛事一级方程式赛车(F1)。巴林王储萨勒

曼 2 月 21 日宣布,取消原定 3 月 13 日在巴林举行的 F1 揭幕战

巴林大奖赛,以集中精力应对眼前国家利益攸关的问题。

突尼斯的安全局势也随着政局走向不定而变得日益严峻。一
些不法分子,特别是在局势动荡期间越狱的近万名囚犯大多尚未

归案,恐怖分子也趁机在民众中制造恐慌,上周就发生了绑架和杀

害一名波兰籍神甫的事件。此外,不少地方还发生“泄私愤、报私

仇”现象,一些人无法无天,随意强占他人住房和公共设施,这些
都影响了突尼斯的社会稳定。

4
动乱使埃及西奈半岛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极端分子也趁机

发动袭击。2 月 5 日北部阿里什一天然气管道被炸,同时一座基督

教堂被投掷炸弹。2 月 7 日又有一处位于加沙边境的安全部队驻
地遭到火箭弹袭击。
殃及边陲小镇

局势动荡除了对首都和大城市的生活造成影响,还殃及了一
些偏僻的边境小镇。位于埃及与利比亚边境上的偏僻小镇塞卢姆
突然间成为这次利比亚政局动荡的最前沿和世人关注的焦点。

70 年前,这里曾是二战中北非战场的一部分,如今又迎来了史上
从未有过的人潮汹涌和紧张气氛。

埃及本国的动乱局面在穆巴拉克辞职之后已经逐渐平息,安

全形势处在军队的严密控制之下。在通往塞卢姆的公路上,边防

军队动用坦克设置了多道关卡,严加检查前往口岸的所有人员身

份,同时负责疏导交通。

多国负责迎接撤离公民的外交人员、新闻记者和经营客运生
意的司机从埃及全国各地开赴塞卢姆,边陲小镇的宁静转眼间被
喧嚣取代。
镇上平时唯一对外营业的旅馆在一天之内就被订满。
很多埃及本国和西方主流媒体的记者为了报道利比亚局势也
赶到这里,包括美联社、路透社、BBC 和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等。在

入境利比亚的要求被埃方拒绝后,一些记者只好在旅馆楼顶架起

摄像机进行直播,而居住在周围民宅的阿拉伯居民因不能接受被
摄像机俯视而向旅馆提出抗议。

5
在利比亚境内的埃及人至少有 150 万之多,也有人估计人数
多达数百万。他们大多数从事劳务工作或者经商。在利比亚爆发
大规模骚乱以来,由于航空交通中断, 从 2 月 21 日开始,大批埃及
人以近乎逃难的方式涌向塞卢姆口岸。

而在埃及一方,边境管理当局从未准备过应对这种情况的预

案,因而难以应付空前的人流压力,直接导致办理入境手续极为缓

慢,大量人群滞留在口岸区域。

记者在口岸采访期间看到,多天来从利比亚一侧进入口岸区

的埃及人都是连绵不绝、昼夜不分。由于不敢晚上赶路,他们大都

是白天从利比亚境内出发,搭车行进数百公里后,大批人群在下午
陆续抵达塞卢姆。

无论埃及还是外国公民,进入口岸区后,需要通过海关和边防

检查等程序才能获准入境。由于埃及口岸工作人员数量有限,效

率低下,源源不断的人流只能陷入长达数小时的排队等待,入境大
厅则被等候的人群层层包围。

沙漠地区入夜后气温骤降,地中海边彻骨的寒风使所有通宵

等待放行的埃及人和外国人难以忍受,以至于在 2 月 22 日第一

个入境高峰,回家心切的埃及人砸坏办事柜台的玻璃来泄愤。

大批人群的撤离使得运输车辆在利比亚和埃及两方都成为稀
缺资源,人们在回家的路上不仅为安全担忧,还得花费一笔高昂的
车费作为代价。

6
在利比亚经商的哈姆迪对记者说,自己从利境内到达塞卢姆

花的路费已经上涨到了平时的近 8 倍。而另一位在利比亚贝达做

厨师的萨伊德说,平时从贝达回到在埃及曼苏拉的老家总共只要

200 埃镑,但是这次从贝达返回边境就花了 500 埃镑,而从边境回

家还得再花 200 埃镑。

渴望平静生活

尽管尝尽了旅途的艰险与奔波,但是记者注意到,从边境那一

侧走来的人们脸上都挂着喜悦的笑容。毕竟,他们告别了冲突愈
演愈烈的邻国。在利比亚务工的加兹穿戴着贝都因人特有的长袍
和头巾,看上去要比 51 岁的实际年龄更加苍老。他说自己被吓坏

了,利比亚的可怕局势是埃及国内民众无法想象的,回到埃及总算
松了口气。

而赛义德说,他的很多埃及同乡在利比亚也参加了反政府抗

议,因为他们在那里的生活也很艰苦。但抗议归抗议,对自身生活

的威胁最终还是让他们选择了回国,和利比亚人相比,他们无疑是
幸运的。

此时此刻,那些身处动荡中心、没有其他选择的人们,已经厌

烦了持续不断的示威游行和暴力冲突,他们希望生活早日恢复平

静。最新民调显示,突尼斯 90%以上的民众渴望尽快恢复正常生

活,认为“独裁者被赶走了,自由和民主的绿灯已经开启,大家应

该踏踏实实地工作和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了”。因此,对于少数继

续闹事的人,广大民众已经十分反感甚至厌恶。

7
在巴林国民银行工作的 29 岁的萨拉赫也深受动荡之苦,他说:

“感谢真主,希望赶紧结束这样的日子,让巴林重新回到平静的过
去。”

因为这次示威活动不仅冲击了巴林的经济生活,对巴林造成
伤害最深的还是社会的分裂。一名巴林读者在《海湾新闻报》上
撰文说,分属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很多一起长大的很好玩伴或一个

班的同学,因为这次示威抗议活动而不再说话了。

巴林国王哈马德在接见各部落、各党派和宗教派别代表时一
再呼吁巴林民众保持团结,携起手来共同面对挑战和渡过难关。

(本报驻利雅得记者  王波  驻开罗记者  李来房  冯

康  李琦  驻萨那记者  王秋韵  尹炣  驻突尼斯记者 

康新文)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