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從政治、經濟及教育看新馬與印尼三國之華人地位

組員:林淑媛 梁琦舒
楊靜如 林宛詩
一、前言
海外華人,就社會流動觀點而言,它單純是人口遷徙的現象。但在政治觀點上,
由於海外華人仍與中國本土維持著連帶關係,而形成不少的複雜問題,如政治認同、
文化歸屬感、種族主義及國籍等問題。在經濟觀點上,又由於海外華人累積財富有
方,往往控制當地的經濟活動,特別是東南亞地區,而成為被排斥的對象,如印尼、
馬來西亞等國及通過種種法律限制華人的商業活動。東南亞華人的政經地位,及受
當地國的政策走向而起伏不定。儘管如此,華人「本土化」已是一個趨勢,也是求取
生存的主要之道。

二、研究動機
本組之所以選擇新馬和印尼三國做比較主要是因華人外移人口主要地區多在東南
亞地區,而其中尤以此三地之華人問題最是受人矚目。馬來西亞是東南亞各國中種
族色彩最鮮明的國家,無論在政治、經濟、宗教及文化的發展都無法脫離種族色彩
與困境;新加坡則是東南亞國家中唯一以華人為多數族群的國家,情形自與其他東
南亞國家大相逕庭;至於印尼可說是歷來排華最激烈嚴重的國家;這三國間地理位
置相近,彼此對待華人方式有何異同,是我們所好奇的,因之興起研究的動機。而
從因三國共同有的政經及教育三方面問題看華人地位較能清楚釐清一些根本上的脈
絡,故選擇這樣的主題進行報告研究,依次分敘如下。

三、華僑略史
自一九四九年以後,由於中國大陸政權易手,造成大量的人口外移,遷徙到東南
亞者人數眾多。據非正式估計,目前在東南亞的華人人數約有一千九百四十五萬,
包括印尼華人六百萬,佔總人口的 3.3%、馬來西亞四百五十三萬,佔總人口的
34%、新加坡一百九十二萬,佔總人口的 76%。
(一)馬來西亞
一八六0年代,由於橡膠業勃興,為應付勞工的需要,華僑移民接踵而至。
大部份的華僑均取得馬國國籍,若既無取得馬國國籍,亦無中國國籍之人,但
已享有永久居留權者稱之為「無國籍」。而在職業方面,在西馬大多數是勞動工人,
主要工作是栽植橡膠、挖掘錫礦等工作。而在東馬的華僑則以經營農園,從事貿易
者為多:沙勞越也有不少的小耕作貧農。但若以整個馬來西亞的社會而言,由於殖
民時代的政府銳利陪蓄馬來人,因此目前高級行政官員以馬來人所佔的比例最高,
華人則以從商為主,而印度人幾乎清一色勞工階級。
目前在馬來西亞華僑有關最大的問題是:馬國政府一味推行同化政策,解維
護馬來亞的優越地位,最明顯的就是馬來與規定為「國語」,引起華僑極大的不滿。
(二)印尼
華僑大量的移入印尼,開始於一六0二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招募大量華人,從事
資源開發的工作。華僑曾受封土地,東印度公司更允許他們自行管理,因此華僑前
往印尼開墾絡繹不絕,同時也奠定了印尼農業的基礎。一八六0年印尼華人達二十
二萬,一九四八年則有一百六十萬人。
在印尼的華人中,依所佔的比例依序為福建人、廣東人、客家人、潮州人,各地
的華僑所從事的行業也不同。早期的華僑多從事傳統的行業,而近年的華裔青年具

1
當地國籍者,多受高等教育,當任醫生、律師、或出任政府公職,在各方面都具有
卓越的表現。
在印尼對華僑的政策方面,印尼政府在政治、經濟、教育上也處處的打壓華僑
對華僑有諸多的限制,想要積極的保障他們原住民的地位。於是各種暴動便應運而
生,暴動的事件頻傳。
(三)新加坡
新加坡獨立於一九六五年,在脫離大英國協之後又與馬來西亞聯邦分離而獨
立。在東南亞國家中,新加坡的華人地位最高。由於華人在經濟表現上較馬來人及
印度人為佳,因此華人在新加坡的經濟發展中,與外資所扮演同樣的角色。新加坡
本地的主要大財團,幾乎清一色是華人。

四、華人之地位分析
I 海外華人的政治地位
(一) 馬來西亞

要研究馬來西亞就得先知其社會與眾不同的特點,其主要癥結便是在於這是個以馬
來人及華人為多數種族的兩極化多元社會。這兩大種族各有不同的文化體系及社會
制度;馬來人主信奉回教,其文化生活及價值觀都受到回教的影響;華人則受中國
的佛教及儒教的影響,而保有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及生活方式,由於雙方認知的差距,
導致兩個民族存有陌生感,當然也摻有些鄙視與敵視,再加上經濟的懸殊差距,和
政治上的不信任及衝突,終使得這兩大種族的問題成為馬來西亞各種問題的癥結。
在二次大戰以前,英國將馬來半島分成 11 個州,實施三種不同方式的殖民統治,
在華人較多的「海峽殖民地」實施直接統治,在馬來人較多的「馬來屬邦」和華人及
馬來人分布平均的「四州府」實施由蘇丹領導的間接統治。也因海峽殖民地居港口的
地利之便,使華人多從事經濟及商業活動。這二種統治方式奠下了以後馬來人與華
人在政經發展的分野。華人在歷史因素影響下,缺乏參與政治事務的背景,所以在
心態上便認為他們是寄居的,所以行政事物大多是受「他人」管轄,當然也不會關
心政治權益了。故馬來西亞聯邦在 1963 年成立時,馬來人擁政治權力,華人繼續在
經濟上掌握優勢。
但這樣做只會加深兩個民族間的衝突,無助於民族融合。尤其於 1969 年發生的「五
一三」種族衝突事件,對馬來西亞日後的政經發展更有深遠的影響。因 1969 年 5 月
11 日國會及州議會大選成績揭曉,華人政黨贏得前所未有的勝利,華人政黨便於 5
月 11、12 號舉行充滿種族挑釁和威脅性的勝利大遊行,引起馬來人政黨「巫統」的
極端不滿,便也聚集黨員舉行遊行,兩派人馬於 13 日相遇時,終於失控而演出空
前的華巫種族流血大衝突。事後馬來西亞政府進入戒嚴緊張時期。停止政黨活動,
並禁止公開討論各種政治議題。但其並未改變其對華人的政治態度依然堅持「馬來
西亞『就是』馬來人的國家」。再加上憲法與公民權的規定,都可明顯看到保障馬來
人特殊地位的影子。1971 年的修憲案中更直接規定,「不得在國會中討論馬來人特
殊地位問題」。華人反對黨也都針對執政黨「對種族不平等,有意偏好馬來人的政
策」加以批評,也指責代表華人利益的馬華公會並未善盡維護華人權益的責任。而
執政的聯盟在遭受此次選舉的失敗後,認為種族問題為馬來西亞為最嚴重的問題,
為解決此問題,便於 1971 年實施的「新經濟政策」,即是透過政府的干預,來重新
分配馬來西亞的經濟資源,藉以提升馬來人的經濟地位。例如這使原本因經濟優勢
而向來都是由華人擔任的財政部長及工業貿易部長即換馬來人擔任。只因當時總理

2
拉薩認為馬來人應在政府部門擔任更重要的角色,所以華人部長的席次逐漸減少。
在 1985 年時,中央內閣首長 22 人中,華人只有 2 位,並不具顯著重要性。華人占
馬來西亞總人口的 30%,在執政黨擁有的國會議席中(127 席)又佔有 23 席(超過
18%),可是在內閣部長的席次卻只有兩位(與實際政治情況並不符)。新經濟政
策已於 1990 年 12 月結束,其所定的經濟目標以達成(消除貧窮及調整各種族的經
濟差距),但其政治目標(國家團結)是否達成,有待商榷。
不過近年來,華人因政策的規定而逐步釋放出經濟權,與馬來人間的關係已逐漸
穩定。像馬來西亞執政的國民陣線係由 12 政黨組成,最大者為代表巫人的巫統
(UMNO),代表華人之馬華工會(MCA),及代表印度之印度國大黨
(MICP),而國民陣線聯盟在 1995 年 4 月 24、25 大選中大獲全勝,在國會 192 席
中贏得 162 席,並在全國 11 個參選的州議會中贏得 10 個州。國民陣線在這次大選
中贏得壓倒性勝利之因,除傳統馬來人選票之外,可說是大多數華人選民改變心意
所致。馬哈地總理在這次選舉中特別刻意強調提倡「親華」政策,強調各個族裔應協
商共存觀念,並譴責種族沙文主義。且因為發展對大陸及台灣的政治及經貿關係。
目前馬來西亞政府積極重用華人,也因此,在最新產生的內閣部長中,共有六位華
人,雖都是些無關要緊的小部長,但整體比例卻提高了,這對華人來說,不啻是個
好開頭嗎?因華人支持下而演出勝利之劇的馬哈地他將如何對待華人呢?這是我們
所期待的。

(二)印尼
西元 1998 年 5 月 21 日蘇哈托總統終究不敵各界要求下台聲浪中,宣佈辭職,副總
統哈比比則宣佈接任,對印尼全體國民而言,這是個勝利,但對華人而言呢?蘇哈
托執政時期,華人文化遭極力壓制,現改朝換代了,雖哈比比曾一再在公開場合宣
佈,決不歧視華人,華人們卻依然擔心哈比比的回教情結,因哈比比為印尼回教政
黨的領導人。
不過,就在 1998 年 6 月 6 日,一批印尼華人宣佈組織「印華改革黨」,以對抗他們
數十年來所遭遇的排斥與歧視。該黨雖希望促進華人與印尼土著間的關係,並歡迎
各族群參加該黨,但由於名稱標出了華人族群,恐怕會影響到其他族群參加的意願。
不過,相較於蘇哈托統治時期華人的低姿態,現在的挺身而出可說是個令人驚訝的
轉捩點。因「不談政治,被動地支持印尼執政的勞工聯合黨,可說是印尼華人立場
的一個典型例子」。不但印尼的華人支持執政黨,連在印尼投資的台商和港商也如
此,因他們都了解,萬一反對黨趁著回教狂熱而得勝掌權,他們的投資天堂可能不
復存。
事實上,最大的反對黨已在多次競選場合中,利用仇華言論來爭取土生土長印尼
人的支持,使得副總統蘇崔斯諾便在一場演說中,呼籲人民停止利用反華仇華的言
論,因這只會削弱印尼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當第一批華商及工匠於 13 世紀來到印尼時,尚稱和諧;四百年後,當荷蘭人來到
印尼時,情況有了轉變,荷蘭殖民者採取種族隔離政策,用華人當中介者及收稅員,
從此種下了印尼人對華人不信任的種子;其次,因日軍侵華後,沿海各省避亂至印
尼者甚多,再加上日軍佔領印尼期間,因日軍認為華人為具有敵性人民,故數次煽
動印尼人排華,也引發了印尼對少數民族的仇恨。且在 1959 年,蘇卡諾總統頒佈總
統第七號令,禁止華商在縣級以下地區居住經商,以便利印尼人在鄉村掌握商業活

3
動,但這反導致華人更都市化和具經濟支配能力。因財富差距懸殊,所招來的耀目
刺眼,再加上印尼民族主義強烈,華裔印尼人即使參政,亦均不敢表露其華人血統
身分,故華人政治地位不高,政治表達途徑更顯狹隘,各族間的緊張情勢變更惡化,
但這些火花所燃起的類似情緒火焰不斷在印尼上演,幾乎任何一件小事皆可引發一
場暴動,雖印尼政府本身採取同化政策,即鼓勵華人入印尼國籍,而華人也在當地
居住好幾十年了。但不管情況為何,大多數印尼人對華人心態為,不信任並責難所
有華人,一碰到經濟不景氣時,印尼當地人也許不知起因為何?但他們總是自然地
便想到要找華人出氣。所以我們只能說,印尼華人無論在政治或是在社會,都是嚴
重地受到印尼人的歧視與不滿。
(三)新加坡
新加坡是個多種族的國家,其中華人約佔總人口的 76%,馬來人佔 15%,印
度人(包括南亞其他的移民)佔 6%,其他 3%的人口則包括歐洲移民及其他的種
族。
當年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創立的六大目標中的第一目標就是要建立一個包括馬來亞
聯邦各州及新加坡的獨立自主國家。李光耀的理念是建立一個以馬來亞族為中心的
多種族、多語言及多宗教的國家,這就是李光耀後來提倡的「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
亞」,即強調「多種族意識」,各種族受到公平合理的待遇。因從經濟上來看,新加
坡與馬來西亞是一體的,不能分隔。但若從政治情勢來看,在以華人為多數民族的
新加坡,華人擁有政治大權是自然的趨勢,但若處理不好少數民族問題,則很可能
會引發國際政治問題,怎麼說呢?因隔鄰馬來西亞為馬來人居多的國家,新加坡一
有種族問題時,馬來西亞是會立即有反響,就像當年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分家時,東
姑拉曼曾向新加坡的馬來人表示,「如國你們受到歧視,感受壓迫,你們可以遷移
到聯邦來,聯邦會歡迎你們。」而第二近鄰是印尼,也是馬來民族的國家。所以新加
坡好像個小島,處在馬來回教民族的大海中,措置稍有失當,至易引起禍患。所以
處在新加坡的華人不怕受到歧視,反而需要時時注意到是否虧待了國內的少數民族,
相較於馬來西亞與印尼,這是否算是華人的天堂呢?
由以上的敘述我們大約可得知,不論是在馬來西亞或是在印尼,馬來族藉由一連串
的立法與政策來鞏固己身之政治權力,華人雖處在這種先天不公平的環境下,要想
在政治上有所表現並不容易,但另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則為,華人間的不團結也是導
致華人在政治上無權的一個重要潛在因素,華人一般說來,自我意識非常強,這當
然會妨礙他們結合成一向心力強的團體。而當年的華人靠著自身的努力創出片經濟
天地,對政治則謹守老祖宗的教訓,碰也不碰,所以對於目前東南亞各國華人雖只
屬全國少數民族,但他們皆掌握大部分的經濟大權的這個通例,我們並不難理解,
華人是需改變心態了。
 
II 海外華人的經濟地位
(一)馬來西亞
1.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華人經濟概況
華人在這一時期內多從事錫礦開採和農墾,逐漸從事中小企業的經營,能夠發展
成為較大企業則屬少數,即使有亦受區歐洲人所經營企業的壓力,主要是因歐人有
雄厚的資本並以科學方法開採與經營。此時的經濟型態是屬於一種開放性二元化經
濟(華人~先進和出口導向的種植業;馬來人~自足的傳統生存性農業部門),這是
殖民主義的產品,均傾向於出口導向的初級產品經濟型態如橡膠、錫。華巫(馬來人)
的經濟失衡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源自殖民時期的經濟政策所導致的。

4
2.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華人經濟概況
在日本商人開始進入馬來亞時,華人的經濟活動圍已經遍及許多大城市及鄉村,
而形成一個完善的集散網,使得日本商人不得不依靠華人的販賣網來推銷日本商品。
而日本對華人的政策是一面壓制(指的是在政治上繼續嚴密監視華人),一面利用的
政策(在經濟上利用華人在馬來亞的經濟力量為日本政府的經濟政策效勞)。結果華
人的經濟基礎受到嚴重的破壞,市場受到擾亂,加速經濟的崩潰。
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至馬來西亞聯邦成立前華人經濟
馬來人在經濟與教育水準都處於弱勢,在獨立後乃循制定憲法的方式,獲政治特
權,以平衡華人的經濟優勢。馬來人雖有特權保障,仍然未能超越華人,惟華人在
當地的經濟中,並未屬於獨佔地位,其實馬來亞的經濟活動一切主宰仍操在外國大
企業手中。
4.馬來西亞聯邦成立對華人經濟之影響
獨立後至 1970 年前,開放性二元經濟型態並未改變;性質上馬來人多在農業及
服務業方面工作,華人則在製造業、建築業、商業及礦業方面工作。馬來西亞工業及
農業方面,主掌西馬經濟命脈的是外國資本,特別在大企業方面,外國資本幾乎壟
斷了工農業。由於華人在經濟、教育、文化佔優勢,且政府對馬來人的援助未能產生
滿意的預期狀態,於是權力佔優勢的馬來人引起了普遍性不滿,於是政府決定積極
扶植巫人經營工商業,倡導華巫聯營,藉華人的協助,達到攜手並進的目標,可惜
幾乎全部失敗。所以在五一三民族衝突事件後,在經濟上則制定了新經濟政策。此
計劃是雙重目標的經濟政策,分為:
1.消滅貧窮:以經濟成長來顯示生活素質的改進。重點是馬來貧窮問題,尤其是馬
來傳統農業部門。2.重建馬來西亞社會:重建社會的目標是在 1990 年內,各門類和
各種規模的工商企業活動,在擁有及管理方面,至少應有 30%馬來人參與。但由於
政策執行上出現了偏差,而且偏差情況愈來愈嚴重,表現為土著至上的觀念,引起
華人的恐慌,雖然馬來人翻身,全面轉化大馬的經濟景觀,相對付出經濟成長緩慢
的代價。
5.現今的馬來西亞華人地位
金融風暴,大馬政府開放土著企業股權給外資,同時鼓勵華商外資收購財務困難
的土著企業,以挽救百病叢生的機構。因土著企業過去得到政府的支持,比較易獲
得貸款,根紮得不穩,在經融風暴中誰都受傷,只是華商穩紮穩打,所以受創程度
較小,且華商比較集中發展中小企業,涉及龐大外幣貸款的公司不多。雖然如此,
首相說:”現在還不是時候(指的是取消政府對土著企業的保護政策)”。可是華人社
會則普遍希望落實各民族平等的時機來臨。
(二)印尼
1.荷印時期華人之經濟地位
荷蘭統治印尼自 1602 至 1942 年,荷印政府對華人之政策是採轉移經濟的政策,
如有利荷印政府則鼓勵,不利則限制。而農業方面,華人從事農墾工作,因無礙東
印度公司獨佔事業,頗得該公司之支持,甚至是貸款,及享受關稅優惠;商業方面
華人在商業上居於仲介商的地位,從中賺其利潤,尤以零售商人最多。而由於此時
期的經濟政策,導致日後華人與馬來人的經濟發展及其地位之不同。
2.印尼獨立後的華人經濟地位
在其經濟政策方面可為三個時期:
Ⅰ1949 年~1957 年為民主政治時期:
印尼獨立初期計劃把殖民經濟改為民族經濟,將較有利潤的貨物輸入權歸原住民

5
企業經營,之後又限制外商不得經營碾米業、交通業、印刷業,惟由於印尼人不僅
無經濟基礎,因此仍依賴外資,而華商借用原住民或已入籍華人之許可證,在幕後
操縱,致華僑資本仍還有發展之空間。
Ⅱ1958 年~1965 年為指導民主經濟因難時期:
1949 年~1957 年期間印尼各政黨互相排擠,蘇卡諾為求國家統一乃堅持實行指
導民主,在經濟方面,由於扶植原住民政策難於造成,國內私人資本無法代替荷人
所逐漸驅逐之空間,政府定擴大其經濟活動範圍,主張主要經濟事業國有化,於
1957 年起沒收荷人財產,並繼排荷之後,採強排華之措施。但華人此時期雖受迫害
但由於其能設法適應當時環境,因此其長期以來所形成的華人經濟基礎並未完全受
到摧毀,如自 1960 年代印尼政府制外僑不得在鄉鎮作零售批發等活動後,許多華
商都紛紛自各地遷到雅加達等大都市,建立新興工業,特別是在製造業及服務業方
面,以拓展新市場,在 1970 年代逐漸形成經濟集團。
Ⅲ1966 年後蘇哈托時期:
印尼自 1966 年後隨印尼政府所採取的開放式經濟政策,對華人資本及經濟活動
範圍已放寬,印尼執政者已認識到在印尼要發展經濟建設應重視並利用華人資本力
量,但又恐引起原住民不滿,因此又有不少限制措施。1965 年蘇哈托上台穩定政局
後,為配合其執行經濟開放政策,並利用華人經濟力量,以恢復及發展印尼經濟。
而印尼政府對外僑的限制,對華人並沒有很大的限制,反而由於此一法令不斷修訂,
給予形成國內私人資本的華人企業許多經營領域,特別是各種免稅優惠規定,使經
濟領域轉向工業方面發展。但由於鼓勵華人積極參與印尼工商業活動的政策,而於
1970 年引起原住民企業及新聞傳播媒體之批評,而後挑起當地原住民對政府反感,
導致 1974 年 1 月 15 日在雅加達之學生反日排華暴動事件。故而後逐漸實行限制華
人經濟的措施,且印尼華人大企業怕引起原住民反感,均自行約束。1978 年~1980
年曾辦一連串研討會討論”究竟是誰控制印尼經濟問題”,調查表明在印尼國內資
本經營資本企業,非原住民註冊資本佔 26.95%,原住民佔 11.2%,國營企業佔
58.75%。在外資與印尼資本合營企業中,原住民註冊資本佔 12.77%,印尼國營企業
佔 9.24%,非原住民佔 9.7%,其餘 68.29%均為外國資本,否定華人控制經濟的論
調。而後印尼政府在經濟政策上所以不再區分所謂”原住民”與”非原住民”,主
因乃 1980 年代初期高油價所來的經濟繁榮消逝後,印尼國家經建設推展極需依靠
私人大企業扮演重要角色。而同時原住大企業亦逐漸形成,而政府所應解者乃貧富
懸殊的問題。
(三) 新加坡
李光耀深深明白新加坡及東南亞的種族敏感性及衝突性。雖然,李光耀及”人民
行動黨”的主要幹部大都是華人,但李光耀所建立的新加坡國家意識卻是一個”多
種族的意識”。認為各種族一律平等,而且還要特意保障少數種族的權益。在過去
新加坡人以自己的種族為首要認同對象,現在的新加坡人卻以”新加坡人”為首要
方認同對象。所以新加坡種族之間的問題較少。且由於華人在經濟表現上較馬來人
及印度人為佳,因此華人在新加坡的經濟發展中,與外資扮演同樣重要的角色。而
新加坡本地的主要大財團,幾乎清一色是華人。新加坡可說沒有種族的問題,對於
移民所重視的是”人才”,而不題種族。1997 年 8 月 23 日國慶群眾大會上,總理
吳作棟指出,新加坡面對快速變化的國際競爭環,需要大量人才,因此新加坡人對
外來移民應採取開明積極的態度。吳作棟指出,新加坡能繁榮是因為吸引了來自世
界各區域的人才,新加坡要成為一個世界大都會,吸引全球人才是必要的。他的說
法是進一步肯定並落實這個多元種族小島國對外尋求”智力資本”的觀念。”在這

6
資訊年代,經濟競爭力和成功的關鍵條件是人才,而不是實際資源或金融資本。吳
作棟特別強調進口人才是要補充新加坡的不足,但他保證”新加坡公民將擁有優先
權利。”吳作棟說,這些外來專業人、銀行家、執行人員及技術工人,不但不會搶走
加坡人的工作機會,還會造就業機會,在良性競爭下,新加坡的工作水準、國際競
爭力都會提高。

III 海外華人的教育地位
(一)馬來西亞
民初對僑校的興辦採放任主義,華僑自己籌款興學;自殖民政府決定管制華文學
校,先後頒布僑校註冊條例(1920、1926、1934),政府權力加大強勢干預華校。戰後
因以華人為居多的馬共進行武裝騷亂,政府便以防止左傾分子滲透華校、利用華校
宣傳共產主義嚴加管制。1950 年代馬來西亞聯邦政府頒布新的學校註冊條例、緊急
法令,對華校的管制異常嚴峻。除此,大力推行馬來西亞化的教育政策過程中,有
兩個重要的報告書:一為拉薩克報告書(Razak Report),一為達立報告書(Rahman
Talib Report),政府有關教育的措施,大致依據這兩個報告書。拉薩克報告書的目的
就是發揮大馬主義,以官方語文的馬來語文為各民族學校主要教學媒介。1960 年拉
曼達立任教育部長,這時馬來西亞已獨立,為進一步推行馬化政策,弱化各民族學
校,便另起一報告書改制學校型態為以英文及馬來語為教學媒介;政府向各華文學
校董事會施壓強迫改制,不接受以中文為教學媒介的中學,於是華校成為學歷不被
承認的私立「獨立中學」。
五一三事件後,馬來西亞政府對華文教育再度採取嚴格的規定。1969 年宣布除
語言課程之外,其他課目將逐年實施以馬來語為唯一教學媒介,企圖以語言強制同
化華人及印度人,以達到所謂「國家團結」,1971 年又頒布大專法令,規定所有大
專院校的設立須得到最高元首及國會的同意。使華人辦大學的希望落空,中學畢業
生升入大學,政府採取種族配額制度。國立大學設定招收馬來人比例為百分之六十,
餘各族合占百分之四十,使得華人在馬來西亞接受大專教育的機會大減,華人只好
將子女送往國外接受大專教育。據統計 1990 年畢業於 33 所華文中學的高中畢業生
只 0.9%進入政府辦的大專院校,另有 55%的學生到國外就讀。
1980 年代馬來西亞政府對華文教育持續採取嚴格措施。自 1983 年起,政府推
行 3M 制,使小學生在讀、算、寫方面都能以馬來文應用,除語文課其餘全以馬來文
編寫。1986 年規定馬來西亞大學中文系的學生不能以中文寫論文,中文系主任因而
宣佈辭職。馬來西亞中文系是培養中文師資的來源之一,規定不得以中文寫論文無
疑是刻意消除華人學習中文的機會。1987 年又以華文小學部分教師資格不合為由指
派一百多名受英文教育不諳中文的華人到小學擔任高級助理(相當副校長),引起華
人大規模的抗爭,這次事件是繼五一三事件後的大規模華人對抗馬來西亞政府的群
眾事件。
馬來西亞政府對華人教育的壓迫不僅沒有造成「國家團結」,反而加深兩大種
族的歧視,政府漠視多種族特色,強以政策扭轉馬來人與華人受教的機會,卻是同
時加深兩者的敵視。
自 1990 年起區域主義興起後,馬來西亞積極加強與亞太國家的關係,尤其是
中國大陸、台灣和香港,頓然感覺中文的重要及需要;為加強培養中文的人才,馬
來西亞政府才開始放鬆對華校的控制。例如 1990 年正式開課的”南方學院”是以馬
來文、華文、英文同時授課的學校,這也是馬來西亞獨立以來第一間被允許以中文
授課的民間私立學院。

7
(二)新加坡
新加坡在教育政策上明顯地展現其「多種族意識」的特色。首先新加坡尊重各種
語言,因此馬來語、華語、印度語及各族通用的英語並列為官方語言,所有官方文
件及廣播都同時以四種語言出現,不因人口比例多寡有別。早期新加坡的學校是以
語文及種族為基礎,如華語學校,英語學校。自人民行動黨上台執政便致力於各種
族融合的”統合學校”的設立,使同一學校可包含多種族的學生;1970 年代統合
學校發揮很大的種族融合功能,但 1970 年代中期以後因英語之日益受重視,使用
程度甚至超過各種族的母語,因此政府便不再推廣統合學校,又改回以語言為主的
學校,然並非是為隔離各種族,只是讓各種族學生能維持其本族的語言。此外 1966
年起政府就在小學施行「雙語教學」,由家長在四種官方語言中任選兩種,多數會
選擇以英語為第一語言,以本族語為第二語言;因此新加坡的各種族人大都能以英
語彼此交談,有助於種族的和諧。
(三)印尼
印尼於戰前荷蘭殖民政府對華校採取放任態度。二次大戰日本南侵,此時為華
文教育之黑暗期;自 1952 年印尼開始管制僑校。在此一階段,華人社會受印尼和中
共建交的影響形成親共與反共兩派對立,印尼的華校亦深受共黨影響畫分派別互鬥。
後來印尼政府逐漸推行同化政策,以語言統一開始推行各民族之同化,華校旋即被
打擊而沒落。1958 年印尼內戰,政府以反共華人有接濟反政府叛軍行為為由關閉反
共之僑社、華校,致使華校數量銳減,同時限制華校規模,1959 至 1960 年各地掀
起排華風潮,1965 年共黨奪權,親共的華文學校概被封閉,從此,印尼再無一間
華文學校存在。若家長希望子女多少懂一點華文,只有在家中延師補習,或送其子
女到新加坡、香港或台灣升學,但這也僅限於有資力的少數人。
印尼摧殘華文教育除政治上的理由外,更一個根本上的理由是施行強烈的同化
政策。華文教育被取締後,文教司一度允許少數宗教團體創辦民族特種學校,民族
特種學校的開辦深得華僑家長的同情與支持,紛紛送其子女就學,人數增加迅速,
結果引起印尼政府的注意認為有礙同化政策的推行,又下令停辦,華文教育至此,
可說已是連根拔去。
二十世紀初,荷印當局對華然教育採取較為寬容政策,因此華校得迅速發展,
二次戰後,各地華校紛紛復辦,印尼政府甫於獨立對華校為多加干涉,致華校發展
達最高峰,為華文教育黃金時期;1958 年後,為印尼政府貫徹同化華人政策,限
制華校的興辦,華文教育日趨衰微;1980 年代起,大陸與其他地區華人紛制東協
國家投資,政府擬借重印尼華人資源與亞太地區華人建立聯絡網路,爭取華人技術
及資本在印尼發展,以致承認中文為一外國語言,同意印尼各級學校選修,而華校
可恢復特種民族學校方式安排華文課程,華文教育因而在衰退中出現一股生機。

五、結語
不論是在馬來西亞或是在印尼,馬來族藉由一連串的立法與政策來鞏固己身之政
治權力,華人雖處在這種先天不公平的環境下,要想在政治上有所表現並不容易,
但另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則為,華人間的不團結也是導致華人在政治上無權的一個重
要潛在因素,華人一般說來,自我意識非常強,這當然會妨礙他們結合成一向心力
強的團體,而這種性向依然可從台商身上看出。台商一般都是單身獨鬥地到大陸或
東南亞投資,靠自己的人脈關係闖出一片天,但歐美及日本的商人卻是打組織戰,
靠著政府的政策,漸進地打入當地。而當年的華人靠著自身的努力創出片經濟天地,
對政治則謹守老祖宗的教訓,碰也不碰,所以對於目前東南亞各國華人雖只屬全國

8
少數民族,但他們皆掌握大部分的經濟大權的這個通例,我們並不難理解,只不過,
在歷經印尼排華風暴及各國政府刻意制定要求華人釋出經濟大權的政策看來,自掃
門前雪的心態已不能適應於這個詭譎多變的國際社會了。
而在華人的教育與經濟方面,在馬來西亞深受大馬主義單一種族統治的影響,
急欲藉政策扭轉華人與馬來人受教育的機會,這可遠溯自當年殖民政府對馬華政經
上勢力分配不均遺留的一個癥結,兩大種族的敵視在政治經濟與教育上都相當地顯
著,馬來人一直擔心華人在經濟上的強大力量將壓倒性地進而在其他方面勝過馬來
人,這是受種族間的不信任感所致。時至今日,亞太逐漸成整合一個區域,各地於
政治型態上雖是存在有相當岐異性,在經濟面卻是愈加緊密地聯繫,譬如雁行經濟
的存在,由此觀之,更逐漸地趨向一個密不可分的共同體,因之各地華人間的技術
與資金對馬來西亞而言自是不容小覷,這導致馬來西亞政府對華人教育的態度轉而
開放。
至於獨立前的新加坡因與馬來西亞同受英殖民,故在教育面的態度和馬來西亞
大同小異,一直到獨立後強人李光耀的領導下採行多種族意識,強調各民族在新加
坡的相同地位與「新加坡意識」的培養,相較之下新加坡的華人教育地位在三國中
是較為開放公正的。而印尼對華人的教育則大部建構在政治上對共黨上政治因素左
右,以及來自民族因素上的考量,馬來西亞與印尼同是東南亞地大物博的國家,就
成為附近較貧困地區移民的天堂,而面對各紛雜民族的移入自然國內種族所占人口
比例將降低主要民族的優勢,基於國家認同與民族融合而不得不的措施,同時華人
的強力經濟或多或少帶給它們一絲戒懼,而要在其他方面不甘亦落下華人之下,要
透過政策等來扭轉領導形勢。
東南亞各國對待華人的態度有時間和政策上的差異。有些國家很早就採取排華政
策,有些國家則採取同化政策,原因在於東南亞華人憑藉勤勞的美德,成功致富者
不乏其人,甚至掌握當地的經濟命脈,影響所及,自然會受到當地政府、百姓的排
擠。但自從受中國儒家思想影響較深的亞洲各國,經濟相繼出現驚人的成就之後,
華文又開始受到重視,東南亞各國紛紛傾向同化政策,不得不認同華人的經濟實力。

《參考書目》
1.東南亞洲的華僑、華人與華裔 陳烈甫 正中書局 1979 P439-451,P475-481
2.東南亞華人教育論文集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1995 P1-12,P143-192
3.印尼華人學校的過去、現在、未來 江宗仁 華文世界 1994,P59-73
4.東南亞各國現況研究 李明水 文豪出版社 1976 P92-93,P103,P175-177
5.東南亞華人的政治和經濟地位 陳鴻瑜 歷史月刊第五十七期 P46-49
6.東南亞政府與政治 顧長永 五南出版社 P1~17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