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溫病名言錄

*《素問‧刺法論篇》也談論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
*《素問‧熱論篇》「病熱少愈,食肉則復」
*《五十八難》中認為「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其所苦各不同。」
*《傷寒雜病論》
「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太陽中熱者,暍是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白

加人參湯主之。」
*太乙流全散(雄黃、雌黃、礬石、鬼箭羽、羚羊角)燒煙薰之辟溫氣以預防溫病、黑膏方治溫毒發斑
*漢唐時代概念上溫病與傷寒未有明確劃分,仍是將溫病隸屬于傷寒的範圍,正如《素問,熱論篇》所說:「今
夫熱
病者,皆傷寒之類也。」
*劉河間為治療熱病開創了清熱解毒先河,對當時突破治療外感熱病初起概用《傷寒雜病論》”中溫解表”和
強調”先表
後裏”的陳規起了積極的作用,開溫病治療學的先河,
*明醫家汪石山,在發病學上提出「新感溫病」之說,將溫病分為「伏邪」和「新感」兩類
*吳又可編著《溫疫論》(1642)是中國醫學史上的第一部溫病學專著
葉天士的《溫熱論》(又名《外感溫熱論》),闡明溫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創立了溫病衛氣營血辨證論治的理論
吳鞫通的《溫病條辨》,創立出三焦辨證,補充了衛氣營血辨證的不足;
薛生白著《濕熱病篇》(又名《濕熱條辨》),對濕熱性質溫病的病因病機和辨證論治作專門的論述
王孟英的《溫熱經緯》一書
其他如:余師愚的《疫疹一得》、柳寶詒的《溫熱逢源》、雷少逸的《時病論》
*古代稱流行性為「天行」或「時行」,例如宋代龐安常《傷寒雜病論》就說:「天行之病,大則流毒天下,次則一
方,次則一鄉,次則偏著一家。」
*巢元方在《諸病源侯論》中提出了瘴氣多發生於「嶺南」(兩廣、雲南、貴州一帶);
*葉天士在《溫熱論》中說:「吾吳濕邪害人最廣」
*葉天士在《溫熱論》中提出:「大凡看法(指溫病看法),衛之後方言氣,營之後方言血。
在衛,汗之可也;到氣,才可清氣;入營,猶可透熱轉氣;入血,就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
*葉天士說:「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肺主氣屬衛,心主血屬營。」
*王孟英說:「凡虛寒證雖見黑苔,其舌必潤而不紫赤,識此最為秘訣。
*余師愚所說:「斑疹一見,苟能細心審量,神明於鬆浮、緊束之間,決生死於臨證之傾」。
*「斑宜清化,勿宜提透,疹宜透發,勿宜補氣。』
斑屬陽明燥熱迫於血分,治宜清胃解毒,涼血化斑。
疹屬太陰風熱內竄營分,所以發斑,治宜宣肺達邪,清營透疹。
*吳鞠通亦說:「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權(非重不沈)。」
*柳寶詒說:「胃屬五臟六腑之海,位居中土,最善容納,邪熱入胃,則不復他傳,
故溫熱病熱結胃腑,得攻下而解者,十居六七。」
*王孟英說:「凡視溫證,必察胸脘,如拒按者…必挾痰濕。」
*葉天士說:「舌絳望之若乾,手捫之原有津液,此津虧濕熱熏蒸,將成痰濁蒙閉心包也。」
*葉天士說:「熱傳營血,其人素有瘀傷宿血在胸膈中,挾熱而搏,其舌色必紫而暗,捫之濕。」
*葉天士所說「春月受風,其氣也溫。」
*吳鞠通所說「風溫者,初春陽氣始升,厥陰行令,風挾溫也」,
*宣白承氣湯:吳鞠通說「以杏仁、石膏宣肺氣之痹,以大黃逐陽明之結,此臟腑合治法也。」因有宣肺通腑之
效,
故名宣白承氣湯。
*白虎湯有四禁:「脈浮弦而細者,不可與也;脈沉者,不可與也;不渴者,不可與也;汗不出者,不可與
也。」
*章虛谷說:「斑為陽明熱毒,疹為太陰風熱。」風溫證病機多偏於肺,故在病變過程中易於外發紅疹,
*清宮湯雖有清心熱,育心陰之功,但無豁痰開竅之效
*『三寶』:安宮牛黃丸、至寶丹、紫雪丹三方皆性涼而有清熱解毒,開竅醒神之功,是屬『涼開』之劑。
擅治溫熱病竅閉神昏之證。然此三方由於藥物組成不同,其功效亦有差異。
安宮牛黃丸長於清心豁痰;至寶丹長於開竅醒神;紫雪丹長於止痙熄風。
*化斑湯《溫病條辨》:白虎湯+犀角、玄參。即內經之所謂「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苦甘」之法。
*《素問‧熱論篇》中就已提出「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
*張鳳逵《傷暑全書》說:「暑病首用辛涼,繼用甘寒,終用甘酸斂津,不必用下。」
*王綸《明醫雜著》說:「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可為暑溫夾濕的治療原則。
*徐靈胎說:「生脈散是傷暑之後,存津液之方也,用此方者,須詳審其邪之有無,不可循俗而謂治暑之劑也。
*暑溫證『發自陽明』,熱盛氣傷,古人認為治暑必補氣,不補氣不足以言治暑。
因此用白虎加人參湯清熱而益氣生津,竹葉石膏湯以治暑溫亦每收良效。
*吳鞠通說:「內不能運水穀之濕,外復感時令之濕」,惟「外邪入裡,裡濕為合」方能發病。
*薛生白說:「太陰內傷,濕飲停聚,客邪再至,內外相引,故病濕熱。此皆先有內傷,再感客邪。」
*吳鞠通說:「從清熱則濕不退,徒祛濕則熱愈熾」
*治濕溫之要則:宣暢三焦氣機。
∵三焦為決瀆之官,津氣通行的道路,故宣暢三焦氣機,使氣水兩暢,濕邪方可宣散而消,或從二便而去;
為治濕
溫之要則。
* 濕溫初起的三大禁忌:禁用發汗、攻下、滋陰等法。
吳鞠通說:「汗之則神昏耳聾,甚則目暝不欲言,下之則洞泄,潤之則病深不解。」
*濕熱病邪可直犯中焦,膜原濕濁亦可傳歸脾胃,章虛谷說:「始受於膜原,終歸於脾胃」。
*濕熱病:重在溫運化濕。本證係濕中蘊熱,不可早投寒涼而閉鬱濕濁。
如章虛谷說:「三焦升降之氣,由脾鼓運。中焦和則上下氣順,脾氣弱則濕自內生。濕盛而脾不健運,濁
壅不行,自覺悶極。雖有熱邪,其內濕盛,而舌苔不燥。當先開泄其濕,而後清熱,不可投寒涼,以閉其
濕也」。
*薛白生認為:「此濕熱已解,餘邪蒙蔽清陽,胃氣不舒,宜用極清輕之品,以宣上焦陽氣;
若投味重之劑,是與病情不相涉矣。」
*薛生白《濕熱病篇》:濕多熱少,則蒙上流下,當三焦分治;濕熱俱多,則下閉上壅,而三焦俱閉矣。
*「上燥治氣,中燥增液,下燥治血」,可為治療秋燥初、中、末三期之大法。
*涼燥初起,宜辛開溫潤,溫燥初起,宜辛涼甘潤。
*一般溫病化熱以後,有用苦寒清熱的,惟燥證則喜柔潤,最忌苦燥。
*前人說過:「治火可用苦寒,治燥必用甘寒;火鬱可以發,燥勝必用潤,火可以直折,燥必用濡養。」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