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公職王歷屆試題 (101 教師檢定)

101 年度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資格檢定考試
類 別:中等學校
科 目: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

一、選擇題,每題 2 分,共 70 分。
有關測驗分數的解釋,下列何者最適用於效標參照測驗?
興趣量表 高中性向測驗 全民英檢測驗 標準化智力測驗


經驗主義的課程設計重視下列哪一選項?
博雅知識才具社會價值 教育是重建理想社會的工具
重視人類歷史經驗與智慧結晶 視學生親身經驗為學習的主要資源
某教師堅持依循教科書的內容進行教學,以達成預設的課程目標。請問,他的做法較偏向
下列何種課程實施觀?
固定觀 忠實觀 締造觀 調適觀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之各學習領域中,學生在各學習階段所應獲得的能力,
稱為下列哪一項?
關鍵能力指標 核心能力指標 分段能力指標 十項基本能力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的順序安排,何者正確?
準備活動→統整活動→發展活動 準備活動→發展活動→綜合活動
準備活動→綜合活動→統整活動 發展活動→統整活動→綜合活動
教師教學時不宜出現下列哪一選項?
對學生說:「牛牽到北京還是牛。」
熟悉班上學生姓名與背景,常以適性語言溝通鼓勵
對起點行為不足或內向羞怯學生,設定不同的成功標準
要求學生蒐集生活素材,做到「蛛絲馬跡皆學問,落花流水皆文章。」
下列何者屬於班級經營中的「心理─社會」環境?


班級動線 班級時間 班級氣氛 班級空間
下列何者最能提升選擇題選項的誘答力?
誘答選項的措詞要簡單 正確選項的字數要較多
各選項的內容盡量不一樣 使用學生常有的錯誤觀念
林老師在其任教科目採用「及格─不及格系統」的評量方式。請問,下列哪一選項最適合
採用此種評量方式?
常用於精熟學習的課程 規範學生涉獵新領域的範圍
希望提供較多的學習診斷訊息 確切指出學生的學習成就水準
四位老師在編製考卷前,針對選擇題命題原則進行討論。請問,下列哪位老師的看法有誤?
趙老師:各題的選項數目要有變化,不要一成不變
錢老師:題幹敘述要力求完整,不要有語氣未完的感覺
孫老師:選項中若有共同的文字,宜把它們移到題幹中
李老師:儘量避免有「以上皆是」或「以上皆非」的選項
泰勒(R. Tyler)的目標模式係透過不同來源形成課程目標,再以下列何者進行篩選?
國家和地區需求 科學和認知心理學 學生需要和社會學
哲學和學習心理學
在課程發展委員會上,王老師主張課程應納入爭議性議題,且要批判檢視社會的制度與文
化,課程設計應結合現實改革策略,以計畫未來為主。請問,王老師的課程理念偏向下列
哪一學派?
共5頁 第1頁 全國最大公教職網站 http://www.public.com.tw
公職王歷屆試題 (101 教師檢定)
重建主義 進步主義 精粹主義 永恆主義
某校的學生組成包括原住民、客家人、閩南人與新住民子女等。該校教師討論多元文化課
程方案時,下列何者不適切?
課程目標應涵蓋認知、技能與態度等
課程發展是國家、縣市、學校以及教師的工作
課程實施應以非主流學生為對象,使其儘快融入主流社會
課程設計應由學校所有教師共同參與,而非單一學科教師的責任
某校教師發現學生對社區的認識不足,因此開始討論如何將社區特質與價值放入課程與教


學中。經過幾次非正式討論後,幾位教師開始各自在所教的班級進行相關的教學,並主動
尋找課程專家協助解決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請問,這類課程革新屬於下列哪一模式?
草根模式 目標模式 社會重建模式 中央→邊陲模式
潭蘭國中希望透過評鑑以了解校本課程目標的達成程度,作為課程改進的依據。請問,下
列哪一類評鑑較能符合該校所需?
交流評鑑(transaction evaluation)
依據目標的評鑑(goal-based evaluation)
免於目標約束的評鑑(goal-free evaluation)
學生成就的評鑑(student achievement evaluation)


自強國中根據教育政策,要求教師推動友善校園方案。葉老師認為基於學校的要求,只好
配合完成;陳老師則參與該課程設計,因而對友善校園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並在省思後進
行檢討與改進。就行動研究而言,下列論述何者正確?
葉老師偏向實踐行動研究 陳老師偏向技術行動研究
葉老師偏向批判行動研究 陳老師偏向實踐行動研究
課程設計時,小學階段著重性別外表特徵的學習;中學階段則著重性別意義、差異及社會
中矛盾現象的學習。請問,此種課程內容的安排,屬於下列何種原則?
程序性 銜接性 統整性 均衡性
李老師與蔡老師共同設計一份主題統整課程。在過程中,李老師主張應先撰寫教學目標,


再依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而蔡老師卻認為學生的學習行為無法精確預測,應強調教
學方式與程序,而非教學內容,且應更重視學習者的主動學習與教師的專業思考。請問,
李老師與蔡老師的對話立場屬於下列哪一選項?
過程模式 vs.情境模式 目標模式 vs.情境模式
目標模式 vs.過程模式 目標模式 vs.寫實模式
同心國中在迴廊上放了一片捐款人名牆,除向捐款人表示謝意外,亦傳遞給學生「樂善好
施是值得表揚」的訊息。請問,此一訊息屬於下列哪一種課程?
正式課程 非正式課程 潛在課程 空白課程
「直接教學法」中有關教師角色的敘述,下列何者是錯誤的?
教師是指導者 教師是治療師 教師是設計者 教師是教學的中心
蓋聶(R. Gagné)學習階層的後四個階層:辨別學習、概念學習、原則學習及問題解決,符合
下列哪一理論?
人本心理學 發展心理學 認知心理學 行為主義心理學
下列哪一種教學法重視學生的直覺思考及對照比較等學習方式?
直接教學法 發現教學法 編序教學法 精熟教學法
下列哪一項敘述,不符合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的教學理念?
教學以學生為中心 教師用生活情境布題
知識本身具有不確定性 教師鼓勵學生重複練習
李老師為讓學生的經驗和知識能有效連結,以「資源再利用」為主題進行課程統整,並要
共5頁 第2頁 全國最大公教職網站 http://www.public.com.tw
公職王歷屆試題 (101 教師檢定)
求學生於學期末完成報告。請問,此種安排屬於下列哪一選項?
設計教學 精熟學習 協同教學 合作學習
劉老師把通俗文化、地方性的議題納入教學素材,加強學習和生活的關連性,加深學習的
意義與樂趣,並突顯課程中知識和權力的關係。請問,劉老師的做法最符合下列哪一種教
學觀點?
建構導向教學觀 批判導向教學觀 效能導向教學觀 人本導向教學觀
教師對於班級中表現良好的同學,可給予不同類型的獎賞。下列有關獎賞類型的敘述,何
者正確?


和這位同學握一下手,是為活動式的獎賞
給這位同學一個微笑,是為社會式的獎賞
記這位同學一次優點,是為物質式的獎賞
送這位同學一份禮物,是為代幣式的獎賞
王老師問:「每一個人都可以隨便打人、偷竊或說謊嗎?」。請問,下列哪一種學生的反
應屬於「自律」?
因為我不喜歡,所以不可以 老師說不可以,所以不可以
這麼做是違反校規的,所以不可以 這麼做會侵犯與傷害別人,所以不可以
小強與小明在課堂上講話,影響教學活動的進行。為處理此種不當行為,教師不宜採取以


下何種策略?
問小強:「有什麼事嗎?」 走到教室前方,沉默的站著
注視著小明,把手指放在唇上 對著小強與小明微笑,點頭示意
教師想了解學生是否熟練 CPR 急救程序,以便發給通過證明。此時應使用哪一種方式進行
評量最為適切?
以口述方式說出操作程序與動作
學生兩兩互為對象進行模擬操作
以道具人安妮為對象進行模擬操作
聯繫消防局,利用溺水或意外個案進行實際操作


課程定義所涵蓋的範圍,下列排列方式何者正確?
學習領域>單元>科目>課 學習領域>科目>單元>課
科目>學習領域>課>單元 學習領域>科目>課>單元
下列何種課程評鑑模式強調建立「先在因素」,並重視評鑑方案和既定標準的比較,以進
行適當的判斷?
外貌模式(countenance model) 差距模式(discrepancy model)
認可模式(accreditation model) 對抗式模式(adversary model)
許老師在設計「環境教育」課程時,特別關注學科知識結構並配合學生認知發展,讓學生
的學習逐漸加深加廣。請問,許老師的課程設計屬於下列哪一種?
融合課程 核心課程 活動課程 螺旋課程
凱樂(J. Keller)的「ARCS 模式」(attention, relevance, confidence, satisfaction)具有下列哪一項
教學特色?
角色扮演法 激發學習動機 適應個別差異 教學機的使用
張老師採合作學習教學法以提高學習成效。在分組與成績評比上,決定以個人的「進步分
數」作為團隊成績評量的依據。此一做法屬於下列哪一種合作學習教學法?
拼圖法(jigsaw)
團體探究法(group investigation)
小組遊戲競賽法(teams-games-tournament)
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udent teams-achievement division)
共5頁 第3頁 全國最大公教職網站 http://www.public.com.tw
公職王歷屆試題 (101 教師檢定)
下列哪一敘述最符合「果斷紀律」型教師的特質?
把漫畫書收起來,否則就有你受的
我一再要你不要講話,你卻明知故犯
小莉,你必須舉手發問,未經允許,不得問問題
為什麼你一再欺負小明,我已經告訴你好多次不要再欺負他了

二、問答題,每題 10 分,共 30 分。
請列舉教學評量設計時應考慮的基本原則(至少五項)。


【擬答】:
評量設計係以教師教學專業為基礎,依據教學目標研擬適切的評量方式、評量內涵、評量人員、
及評量時機與過程,並呈現多元的學習結果,以提供更適性化的教學來增進學生成長。以下依據題
意教學評量設計之原則如下:
一、重視學生適性化及差異化發展:評量設計應從促進學生適性發展為出發考量,尊重學生的個別
差異,並於評量後給予適性輔導。
二、適當時機原則:應兼顧平時及定期。兼顧「教」與「學」,並且相輔相成,包含整個教育評鑑
的一環。
三、兼顧多元化與客觀化:教學評量日趨多元化和客觀化,並選擇精確合理的評量工具。


四、符合教育價值目標:教學評量有助於教育目標、學科目標與教學目標之有效達成,對於教學活
動具有監督和回饋二種作用的系統功能。
五、評量結果解釋:應標準參照為主,常模參照為輔。
六、評量結果功能:應形成性及總結性功能並重;必要時應兼顧診斷性及安置性功能。
七、評量結果管理: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規定,應兼顧保密及尊重隱私。

某生經常在課堂上製造事端以引起師生的注意,不僅干擾班級秩序,並且影響教學進度。面對此
一案例時,教師應如何處理?


【擬答】:
教學過程中維持班級秩序,不僅涉及班規制定,易受到教師個人人格特質,處理方式、思維與
態度等,並藉著靈活、流暢的教學流程,以和諧的互動方式,達成整個學習的目標。面對學生干擾
班級秩序時,教師可依以下方式處理:
一、適當干預及阻止:學生製造事端的一些不良行為如果不加以阻止將會使課程無法進行。這個時
候就要著手阻止他的行為。老師阻止的目的是在不影響學生整體的上課情形之下停止學生的不
良行為。
二、親近與關心:當學生製造事端時,可能原因在於學習上的挫敗或無學習興趣及動機,教師可走
動式管理,靠近學生表示關懷,或對學生的學習狀況與特別有興趣的事物表示真誠的關心與興
趣。
三、一致性處理學生不適當行為:學生的違規不良行為,不過度渲染,避免漣漪效應。適時給予心
理輔導,運用獎懲制度改變其不良行為。建立與學生信任、互惠、適當距離的關係,學生較易
接受教師的教導。
四、適當削弱及不予理會:題目學生刻意擾亂教室秩序藉此引起老師的注意,如果教師當眾予以指
責,可能對其偏差行為產生強化作用。如果教師不予理會,則對其偏差行為會發生消弱作用,
而該生的偏差行為將因得不到強化而可能自動消失。
五、鼓勵學生正向的行為表現:清楚說明教室程序,實行生活教育、正向的師生互動。

共5頁 第4頁 全國最大公教職網站 http://www.public.com.tw


公職王歷屆試題 (101 教師檢定)
六、平時即應建立和諧、學習型的教室氣候:在教室經營管理上應以人為本,秩序良好的教室,可
以讓學生在溫馨而民主的情境中,自由的學習、成長、獲得學業上的成就。
七、教師以身作則,示範教導良好的情緒管理與有效溝通。

請說明泰勒(R. Tyler)「目標模式」課程設計的四個基本問題並評述此一模式的得失。
【擬答】:
Tyler 的名著《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該書已揭示課程設計者必須思考的四個基本問題。
茲先說明 Tyler 所提四項基本問題,進而說明評述其得失,分述如下。


一、四項基本問題:
學校期望達到的教育目的為何?
學校可以提供怎樣的教育經驗,以達到這些目的?
如何有效地組織這些教育經驗?
如何確定這些目的已經達成?
二、Tyler 模式之得失評述
晚近課程學者們對 Tyler 課程思想評價褒貶不一,如:概念重建學派、社會批判取向及後現代
觀的課程論者等,均對 Tyler 原理多所批判,正負面評價如下。


正面貢獻
重視課程目標之實現程度,泰勒重視決定教育目標在課程與教學方案中實際實現情形的過
程。
重視課程設計與發展的程序、步驟,設計者應採用一些如教育心理學和實踐經驗等的規準檢
核了學習經驗的選擇及其組織。
目標來源的多元性,Tyler 認為目標來源具有多元性,如:當代社會生活、專家學者意見及
學生身心狀況等。
重視行為目標之達成與表現,並提出客觀評鑑之需求。


負面評價
其技術取向的課程思想,避談目標的合法性與意識型態,僅重視效率的、預測的、控制的「工
學模式」,而流於冷酷無情的教育形式,從嚴謹的合理性(rationality)觀點分析,手段
與目的常不易絕然二分。
多在理想「真空」中設計,與實際情境無法配合。此理論無法掌握情境中的複雜性,也未能
顧及各種不同教學情境時教師所應有的彈性與自主性。
教育的成果並非都能轉換成可測量、可觀察的行為。目標模式採用「行為目標」,恐無法周
全,且使用行為目標易集中在低層次目標,忽略其他的教育結果。
主張「價值中立」之得失:泰勒的教育目標是從許多具有價值的目標當中,客觀的篩選出來
的。其價值中立的課程思想,迴避價值的判斷,將課程設計的選擇難題丟給學校教師,而缺
乏教育的倫理。缺乏反省與批判,忽略人類的解放與自主層面。

共5頁 第5頁 全國最大公教職網站 http://www.public.com.tw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