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針對「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與美國在台協會

關於臺灣與美國間貿易協定」環境章

民間訴求建議書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環境正義基金會、

地球公民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共同提出
「馬爾喀什設立世界貿易組織協定」前言就開宗明義:「在永續發展之目標下,將世界資源作最適運用,尋求環境之保護與保存」。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也表示,國際貿易和環境政策是相互支持的,雙邊和國際貿易協定和倡議,是保護環境的寶貴工具,美國會運用
這些協定和倡議來應對緊迫的環境挑戰,例如非法捕魚1。

臺美貿易協定有其明確的經濟和政治上目的,但我們期待環境價值不被協定給遺漏。然而目前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所公告的環境章
內容僅包含經濟去碳化、自然資源保育、非法貿易等議題,範圍相當有限。我們建議,應至少納入下列內容:

一、企業人權與環境盡職管理
為避免企業活動(包含跨國投資企業)造成人權或環境的侵害,應推動並落實企業人權盡職管理,我們建議,臺美貿易協定應確保締約國
之法律及政策遵循《聯合國工商企業與人權指導原則》,並要求各國企業依《經合組織負責任商業行為盡職管理指南》落實人權與環
境盡職管理,且締約國得就供應鏈有侵害人權、環境或強迫勞動情事之產品或服務實施管制。

二、氣候變遷
氣候變遷已經成為全球急迫的環境議題,有待各國合作通力解決,才有可能避免難以回復的災難,臺美貿易協定初步放入經濟去碳化
的議題,值得肯定,然而為因應氣候變遷,除經濟去碳化、尚包含調適,又為達到去碳化之目標,應具體列出分階段的國家減量目
標、提升能源效率、節約能源、移除化石燃料補貼、產業轉型及公正轉型等議題。

三、遠洋捕撈的環境及人權問題

1
OFF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S, Environment & Natural Resources, In: https://ustr.gov/issue-areas/environment (最後瀏覽日:
04/26/2023)
臺灣遠洋船隊為世界第二大船隊,平均每年捕獲 63 萬噸海產2,然而其衍生諸多侵犯人權、侵犯勞工權利、非法、未報告和未受管制
(IUU)的漁撈行為。我們建議應減少、最終刪除漁船用油補貼和其他形式之有害補貼、遵循《港口國措施協定》、嚴格執行漁撈紀錄
和進口控制計畫、及加強港口檢查、海上監測和電子航海日誌數據管理。

四、資訊公開、公民參與及司法救濟
聯合國就環境議題,訂有奧爾胡斯公約3及埃斯卡蘇公約4,保障人民或利害關係人取得資訊、參與環境決策程序,並得在其權利受侵
害時提起救濟之權利,其內容意旨亦見美國與其他國家間之貿易協定5,建議亦應納入臺美貿易協定,保障人民環境議題上的程序權
利。

五、救濟機制
為確保貿易協定內容有效執行且為保障利害關係人之權利,貿易協定通常訂有申訴機制,應參考美加墨貿易協定設立環境委員會
(environmental committee)、環境合作委員會(commission for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來處理申訴問題6;另為確保締約國企業或
工廠不侵害環境與人權,另應參考美加墨貿易協定針對特定機構快速反應機制(facility-specific rapid response mechanism),設立針對
特定機構之企業當責執行機制(corporate accountability enforcement mechanism)。

2
Fisheries Agency, ‘漁業政策長期發展策略, https://www.fa.gov.tw/view.php?theme=web_structure&id=1738 (最後瀏覽日:04/26/2023)
3
Convention on Access to Information,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Decision-making and Access to Justice in Environmental Matters, known as the Aarhus Convention.
4
Regional Agreement on Access to Information,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Justice in Environmental Matters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known as the Escazú
Agreement.
5
例如,Article 24.5: Public Information and Participation and Article 24.6: Procedural Matters, United States-Mexico-Canada Agreement (USMCA)
6
Article 24.27: Submissions on Enforcement Matters and Article 24.28: Factual Records and Related Cooperation, United States-Mexico-Canada Agreement (USMCA).
訴求 說明 我國相關法令 國際規範
企業就人權及環境 1. 台、美雙方政府應於協定中載入《聯合國工商企業 〈上市公司編製與申報 《聯合國工商企業與人權
風險之管理機制 與人權指導原則》及《經合組織負責任商業行為盡 永續報告書作業辦法〉 指導原則》
職管理指南》做為標準,要求企業落實人權盡職管 〈上櫃公司編製與申報 《經合組織負責任商業行
理,以預防、救濟跨國工商業行為對環境的侵害。 永續報告書作業辦法〉 為盡職管理指南》
2. 台、美雙方政府有權就供應鏈有侵害人權、環境或
強迫勞動情事之產品或服務實施管制。
氣候變遷 台、美雙方政府應具體列出分階段之國家碳排減量目 《氣候變遷因應法》 《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
標、提升能源效率、節約能源、移除化石燃料補貼、 約》
產業轉型等議題,並納入調適計畫及公正轉型之具體
措施。
遠洋捕撈的環境及 台、美雙方政府應減少、最終刪除漁船用油補貼和其 《遠洋漁業條例》 國際勞工組織第 188 號漁
人權問題 他形式之有害補貼、遵循《港口國措施協定》、嚴格 《投資經營非我國籍漁 業工作公約》(ILO-C188)
執行漁撈紀錄和進口控制計畫、及加強港口檢查、海 船管理條例》 《港口國措施協定》
上監測和電子航海日誌數據管理。 《漁業法》
資訊公開、公民參 台、美雙方政府應依循《奧爾胡斯公約》及《埃斯卡 《政府資訊公開法》 《奧爾胡斯公約》
與及司法救濟 蘇公約》,確保人民取得資訊、參與環境決策程序, 《行政程序法》 《埃斯卡蘇公約》
並得在其權利受侵害時提起救濟的權利。 《行政訴訟法》
環保法規及不同開發許
可所涉及之法規
救濟機制 台、美雙方政府應於臺美貿易協定環境章下設有專門
委員會處理申訴問題及制定企業當責執行機制。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