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8

德明學報 第三十六卷第二期

民國 101 年 12 月 PP.51-68 論經濟報復措施的合法性

論經濟報復措施的合法性
A Study on the Legitimacy of Economic Coercion

丘慶駿 1 Ching-Chun Chiu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Dept. of Banking and Finance, Tak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周 怡 2 Chou Yi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物流管理系兼任講師
Part Time Lecture, Dept.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Tak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唐克光 3 Ko-Kuang Tang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財政稅務系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Dept. of Public Finance and Taxation, Tak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要
經濟報復措施為當代國際法所能接受的法律機制之一,其係脫胎於傳統國際法常用的單邊措施,但
又異於傳統的概念。相較於傳統措施或片面自力救濟,以經濟報復措施反制他國,實有其必要性與合理
性。國家基於主權平等原則與不干涉內政原則之前提下,應有裁量經濟報復措施的自由。但經濟報復措
施不一定有侵入其他國家權利的性質,且可能對於特定國造成某一程度不利的影響,更遑論單方決定的
性質意味著濫用,如何找出制衡點,一直是國際社會討論的重點。

關鍵字:經濟報復措施、國家自由裁量原則、反制措施、誠信原則

Abstract
An economic coercion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one of the acceptable legal mechanisms under modern
international law. The measure originated in nations’ unilateral measure which is common in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 law i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raditional legal concept. Contrary to traditional means of settlement,
using economic measure to counter other nations’ behaviors demonstrates its necessity and rationality. A nation
may take an appropriate measure freely under the doctrines of the sovereignty equality and independence, that is,
national margin of appreciation doctrine. However economic measures do not necessarily mean to encroach on

51
德明學報 第三十六卷第二期
the rights of other countries and to have some adverse effects on other countries. Meanwhile, an unilateral
discretion also shows the abuse of economic measure. Any countermeasure taken by the country shall be based
under the principle of good faith. Thus, figuring out the equitable point has been the focus of recent discussion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Keywords: economic coercion, national margin of appreciation doctrine, countermeasures, principle of good
faith

本文研究動機,係基於二不同型態實例的啟發,進而討論經濟報復措施在國際法的合法性1。經
濟報復措施為反制措施的具體態樣之一,其或許出於外交考慮或係聯合國授權下之行為。經濟
報復措施通常為棒子與胡蘿蔔策略之一環,因單一國家無法自外於國際社會,必然與他國有交
往關係,某些國家為達到特定目的,經常透過各種經濟報復措施,迫使其他國家改變政策以維
護其自身利益。一般而言,國家對外政策屬於國家自由裁量之具體實踐,基於國家主權原則,
他國對於前述裁量是否允當,實無置喙餘地。但此等國家裁量權是否完全符合國際法的合法性,
實有討論的空間。

壹、概說
觀諸國際社會之互動,不難發現某一國家藉由某事件作為開端,採取一些特定措施,迫使
特定國家改變政策或改變既定作法的情形。此特定措施的開端與態樣,或許具有明確因果關係,
或者訴諸根本不相干的議題藉題發揮2。例如巴西政府對美國棉農受國內高額補貼後,攻占他國
棉製品市場的作法,向來就不以為然。但受限於國內經濟景氣與世界貿易組織相關規定的條約
義務,又不得不接受美國棉製品大量進入本國市場。巴西待國內經濟實力提升後,便針對美國
對棉農提供高額補貼一事,訴諸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並獲得勝訴3。巴西政府認為,即便
巴西獲得勝訴,美國也未必會提出具體且有效縮減農業補貼方案,於是援引世界貿易組織相關
協定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TRIPS)的規定,企圖以智慧財產權作為反制美國對棉農補貼的作法4。於是在烏拉圭回
合研議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時,巴西曾以消極的態度力主該協議並無簽署的必要。部分
開發中國家更認為,智慧財產權向來是已開發國家壓迫開發中國家的主要利器云云,與巴西共

1
本文所用之經濟性反制措施乃根據國家不法行為責任法條約草案第 18 條所指之 economic coercion,部分
文獻則以 economic sanction 稱之,由於 sanction 具有對制裁非法行為的意義,而 coercion 雖具有強迫意
義但未必事出有因,因此本文以 coercion 代替之。
2
Marian Nash Leich, Contemporary Pract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Relating to International Law,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81, No.1(1987), pp.940~943.
3
US — Upland Cotton, DS267,available at:http://www.wto.org/english/tratop_e/dispu_e/cases_e/ds267_e.htm,
(visited on:2012/2/5).
4
林君宜:《抵制美國補貼棉農,巴西祭出智財權武器》 ,載於:《商業週刊》(臺北),第 921 期,(2005
年 7 月 18 日) ,頁 130~131。

52
論經濟報復措施的合法性

持反對立場。有學者當時即指出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其目的在確立智慧財產權的保護
措施,不僅可以保護發明人的權益,更可促使開發中國家的產業升級為已開發國家之列,某些
開發中國家抵制的態度著實可議5。時至今日,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施行,對於保護智
慧財產權已產生一定的成效,巴西早已成為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的一員,姑不論巴西
事後轉變態度的背景因素為何,但此次事件至少凸顯出國家可以在合法的框架內,運用各項相
關外交措施或法律權利,牽制相對國國內政策的趨勢。

另一種經濟報復措施則源自於國際社會防止特定狀態擴散的努力。依據《聯合國憲章》第
七章的規定,聯合國安全理事會(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以下簡稱安理會)可採取強
制執行措施,以維護、恢復國際和平與安全。例如經濟報復措施、國際軍事行動等。自安理會
作成第 1540 號決議後,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一直都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該決議要
求所有成員國履行建立有效的出口管制制度,採取更多有效措施,以防止核生化武器及其載具
擴散的義務6。長久以來,美國與伊朗積怨頗深,經常在特定議題上發生齟齬。例如,美國與相
關國家近日密切關注伊朗是否擁有核武器而引發的一連串效應。就本事件而言,美國同時採取
軍事與非軍事的手段,一方面在印度洋及阿拉伯海展現其優勢的海空軍事武力,密集進行軍事
作戰演練,企圖制止伊朗進一步行動;另一方面則透過外交手段,爭取區域大國支持其對伊朗
發動的制裁行動或軍事武力行動。而伊朗則是以減產或禁止石油出口,作為主要應對措施。綜
觀目前局勢的發展,美國不僅考慮與伊朗的宿敵以色列共同採取外交措施以反制伊朗,美國總
統亦簽署行政命令授權美國銀行直接沒收伊朗政府的資產,且不排除採取軍事干預手段的可能
性;歐盟則決議禁止輸出特定產品到伊朗。伊朗則針對前述主要國家對其實施禁止輸出石油措
施,宣稱前述經濟制裁並不會阻礙其發展核能的既定政策,並著手進行封鎖荷姆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企圖採取強硬的軍事行動以提升衝突層級7。

因全球化的範圍日益擴大,促使國與國之間的依存關係日益密切。但國與國間彼此交往必
會產生摩擦的定律,自古不變。因此,如何在國與國的互動中,促進本國在國外獲得更多的利
益,是許多國家外交事務關注的焦點。每當國家發生涉及利益衝突之外交事項,演變成為外交
的核心內容時,更是難以解決。前述兩個例證的共同核心,在於某些國家試圖以經濟報復措施
改變其他國家特定政策,藉以達到利益的衡平點。其不同之處在於一則是以國家自由裁量發動
之單方措施,另一則係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發動之貿易制裁。

5
Andreas F. Lowenfiel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p.106~107.
6
Available at: http://www.un.org/chinese/aboutun/prinorgs/sc/sres/04/s1540.htm, (visited on:2012/2/5).
7
相關報導,Available at:http://big5.ifeng.com/gate/big5/finance.ifeng.com/stock/roll/20120206/5537313.shtml,;
http://big5.ifeng.com/gate/big5/finance.ifeng.com/news/hqcj/20120206/5536683.shtml, (visited on:2012/2/5).

53
德明學報 第三十六卷第二期

貳、反制措施與國家自由裁量原則
前所論述的各項措施皆為反制措施(countermeasures)的具體表現,早期學者認為以武力之
運用為反制措施的區分特徵8。反制措施首次於 1978 年美國與法國間關於航空服務協定的國際
仲裁案裁決中使用 9 ,其後此名詞被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引用於其《國家不法行為責任法》
(Responsibility of States for Internationally Wrongful Acts)條約草案的報告中10。加上國際法院
的多次使用,更促使其成為當代國際法理論、判例和實踐中經常使用的術語,從而引起相關制
度中,反制措施應有的內涵和法律規範之廣泛討論。

一、反制措施

反制措施係脫胎於傳統國際法常用的單邊措施,但是並不完全等同於傳統的概念。國際法
傳統的單邊實施機制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為報復、自衛之水準層級或單邊的自力救濟;另一類
為公力救濟,例如訴諸人權審查機制、國際法院或仲裁法庭等協力解決機制。這些機制之效果
雖然不及國內的實施機制有效,但仍是國家解決國際爭端較為普遍採取之手段。相較於傳統的
自力救濟方式,反制措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與合理性。因反制措施未必採取入侵相對國之措施,
但產生的效果,卻可以對他國的不友善或違法行為產生反制之作用,但反制措施必須有別於人
道干涉11。有學者更進一步認為,實施反制措施若具備國際法依據,即屬於國家為依法保障、貫
徹權利或保護其利益時,得自行採取的合法方法12。但為避免如前述之消極懲罰,可能對特定國
之人民產生不利影響,國際法委員會認為反制措施應與傳統概念與制度(如反制措施與報復、
反制措施與制裁)作出區分。國際法委員會爰於 1979 年提出之《國家不法行為責任法》條約草
案便採用「關於國際不法行為的反制措施」
(Countermeasures in respect of an international wrongful
act),試圖取代制裁(sanction)的概念。

《國家不法行為責任法》條約草案第 49 條條文中明確的定義反制措施之程序及法律效果。

8
Lassa Francis Lawrence Oppenheim, International Law, Vol. 2,(London: Longmans Green & Co.,1948)pp.34~36,
259~260.
9
Lori F. Damrosch, Retaliation or Arbitration--or Both? The 1978 United States--France Aviation Disput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 74, (1980), pp.785-807.
10
本條約的草案討論過程為:聯合國大會繼 2001 年第 56 屆會議審議本條約草案後,又分別於 2004 年第
59 屆會議和 2007 年第 62 屆會議審議了有關國家責任的議題。2007 年通過的決議再次提請各國政府對
國家責任條款草案發表意見和看法。該年大會決定將國家責任的議題列入大會 2010 年第 65 屆會議的臨
時議程,並由第六委員會工作組進一步探討在這些條款基礎擬訂國家對國際不法行為的責任公約或採
取其他適當行動的問題。
11
學者認為反制措施與人道主義干涉不同之處在於干涉是用武力或武力相威脅而進行專橫的干預,聯合
國憲章禁止單方運用武力對付違反人權義務的國家。參見:路易士·亨金:《權利的時代》,信春鷹、吳
玉章、李林譯,(北京:知識出版社,1997 年),頁 65-69。
12
學者認為此為廣義的自力救濟。參見:望月直樹: 《現代國際法における對抗措置の法的性質》 ,載於:
《國際法外交雜誌》 ,107 卷 2 號,2008 年 8 月,頁 72。

54
論經濟報復措施的合法性

該條文指出,受害國應先就加害國之不法行為,思考應如何實施反制措施,以拒絕履行國際法
義務13。條文如此規定,係將反制措施定性為一種免責實施機制。即要求受害國必需先扮演回應
責任國之角色,受害國必需先履行一個先前國際不法行為所採取單邊措施,若受害國不採取或
未採取此相應措施,將會構成受害國違反與責任國之間的國際法義務。本條之目的在於促使責
任國遵守其應負的國際義務,受害國應以符合比例原則之手段,拒絕向加害國履行其依國際法
應履行的各種義務。因此有學者認為《聯合國憲章》第 51 條已明文禁止國家使用武力,更禁止
個別國家以武力解決爭端。前述定義應該有意以二分法的方式,將經濟報復措施(economic
coercion)包含在內,不僅是經濟報復措施應符合前述條約草案的多數基本特徵,也可著重於判
斷國家對紛爭的處理手段是否允當14。無論前述定義有無將經濟報復措施包含在內,草案明確規
定國家實行反制措施應符合比例原則15。換言之,反制措施應符合下列基本特徵:
一、反制措施必須是對另一個國家先前不法行為的回應;
二、反制措施只涉及非強制性措施;
三、反制措施屬於一種臨時措施;
四、反制措施應符合比例原則;
五、反制措施不得影響某些基本國際義務;
六、反制措施具有剩餘性質。
例如,根據同條約草案第 50 條第 2 項(a)款規定16,採取反制措施的國家,仍應實行其與責任
國之間任何可適用的現行解決爭端機制。亦即,雙方事先約定一個類似《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的爭端解決機制,當雙方出現爭端時,即可排除反制措施實施之可行性17。

13
原文為:
1. An injured State may only take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a State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an internationally
wrongful act in order to induce that State to comply with its obligations under part two.
2. Countermeasures are limited to the non-performance for the time being of international obligations of the State
taking the measures towards the responsible State.
3. Countermeasures shall, as far as possible, be taken in such a way as to permit the resumption of performance of
the obligations in question. Available at:
http://untreaty.un.org/ilc/texts/instruments/english/draft%20articles/9_6_2001.pdf, (2012/1/5).
14
Omer Youself Elagab, The Legality of Non-Forcible Counter-Measures in International Law(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pp.37~41.
15
Thomas M. Franck, On Proportionality of Countermeasure in International Law,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New York), Vol. 102, (2008), pp.727-728.
16
原文為:A State taking countermeasures is not relieved from fulfilling its obligations:
(a) under any dispute settlement procedure applicable between it and the responsible State;
(b) to respect the inviolability of diplomatic or consular agents, premises, archives and documents.
17
對於反制措施與訴諸爭端解決程式的關係有幾種見解。一讀通過的國家責任條款草案為 Gaetano Arangio
-Ruiz 所主張之方案,傾向於採取有限制的反制措施制度,本方案賦予國家訴諸反制措施的權利,但
是必須通過適當的國際司法程式或者國際爭端解決機制對國家是否被侵權進行認可和判斷。該方案因
過於激進而遭到許多委員反對。二讀通過的國家責任條款草案,為 James Crawford 倡議,認為反制措施
與國際司法程式二者之間的關係呈現脫鉤的狀態,以現實主義的角度闡釋反制措施呈現國際法治向權
力政治傾斜。前述內容作者整理自江國青,反措施與國際司法:變化中的國際法實施機制之演講內容,
中國武漢,2010 年 10 月 25 日。

55
德明學報 第三十六卷第二期

綜觀《國家不法行為責任法》草案之所以遲遲無法定案,其核心障礙應為反制措施及相關
配套制度間之關係。當反制措施作為和平解決爭端的一種體現方式時,應適用何種條件及程度,
反映出國際社會正面臨的困境。亦即,反制措施的先天性缺陷,就是受害國的單方判斷。在判
斷是否公平的理論付之闕如的情況下,
「單邊」性質意味著可能被濫用,更遑論實踐後產生的副
作用。或許國際社會試圖尋求出一種新的解決方式,儘量在反制措施的合法性與防止其濫用之
間取得適當的平衡,以兼顧到受害國與責任國、實力大國和中、小國家各方的利益。由於尚未
定案,故草案並不具備國際法拘束力,相關內容所呈現的價值,為反制措施不再以使用武力作
為判斷標準,以及當國家決定採取何種反制措施時,為國家裁量的具體表現。

二、國家自由裁量原則

國家決定採取反制措施之性質屬於國家自由裁量,國家自由裁量原則或稱為國家裁量原則
(national margin of appreciation doctrine)18,理論源自于行政法中行政機關的自由裁量權理論,
賦予締約國在條約範圍內有自由裁量的權力,以解決條約文義內的不確定概念或締約國尚無共
識之領域。但國家裁量自由原則迄今仍無明文可資依據,目前也僅於歐洲人權法院的判決有所
討論,而法院內部亦未自訂一套適用準則,學者認為只能依據法院累積之判例,歸納分析國家
裁量空間寬窄之標準19。

在歐洲人權法院成立之前,國際司法實務曾指出各國政府基於高權所為的自由裁量(a
margin of appreciation)決定不應被干涉20,但未提出相關判斷標準。歐洲人權法院成立後,曾運
用國家自由裁量原則解決國家利益與個人權利間之衝突,以釐清《歐洲人權公約第一議定書》
(The First Protocol to the European Convention on Human Rights)第 1 條有無保障個人財產權的
疑義21。學者認為歐洲人權法院處理國家利益與個人權利間衝突之處理模式為:
一、國家剝奪個人財產的行為應給予適當賠償。
二、國家限制使用個人財產則屬於國家自由裁量權範圍無須賠償22。
在涉及非投資國國際義務的國際投資仲裁案中,國際仲裁法庭認為亦有國家自由裁量原則

18
王玉葉: 《歐洲人權法院審理原則--國家裁量餘地原則》,載於: 《歐美研究》(臺北),第 37 卷第 3 期,
2007 年 9 月,頁 487~488;廖福特, 《區域人權體系研究之必要及缺乏》 ,載於: 《新世紀智庫論壇》(臺
北),第 3 期,2006 年 6 月,頁 36;孫世彥, 《歐洲人權制度中的自由判斷餘地原則述評》 ,載於: 《環
球法律評論》 ,第 27 卷第 3 期,2005 年 6 月,頁 375。
19
王玉葉,同上注,頁 499。
20
Applicability of the Obligation to Arbitrate Under Section 21 of the United Nations Headquarters Agreement of 26
June 1947 (Request for Advisory Opinion); Order,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ICJ), 9 March 1988, available at:
http://www.unhcr.org/refworld/docid/3ae6b6722c.html (visited on 2012/1/5); Case Concern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vention of 1902 Governing The Guardianship Of Infants, I.C.J. Rep., (1958), pp. 81, 101, 105.
21
原條文為:The High Contracting Parties shall secure to everyone within their jurisdiction the rights and freedoms
defined in Section I of this Convention.
22
Howard Charles Yourow, The National Margin of Appreciation Doctrine in the Dynamics of European Human
Rights Jurisprudence,(New York: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96)pp.13-16.

56
論經濟報復措施的合法性

之適用,以維護東道國出於公益所採取的管制措施。特別是東道國出於履行國際義務以確保人
類、自然環境和社會遺產及人權等事項所為之管制措施,即使這些措施對外國投資者造成損失,
東道國得根據此理論,免除或減輕賠償責任23。

歐洲人權法院將國內法的行政自由裁量轉化為國家自由裁量理論,目的在形成判斷基準,
以判斷當締約國的立法、行政或司法組織之國家行為,違反或限制歐洲人權公約所保護的權利
時,是否能例外的享有一些自由裁量空間。其基本出發點係考量某些人權事務上,眾多締約國
因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與傳統尚未發展出共同標準,從而例外的容許各國在未形成共識前,
保留特定程度的自由裁量空間,在人權普世性與文化相對性間尋求妥協的解決方式24。本文認為
當條約履行義務與締約國之重大公益發生衝突時,自由裁量為國家提供一個如何平衡兩者關係
之自主決定權,賦予國家高權機構在涉及國家利益或公共事務時,享有廣泛的自由裁量權,以
決定採取何種適當的方法履行其國際義務。而區域人權法院則試圖藉由司法判決,逐步形成國
家自由裁量的判斷依據之趨勢顯示,必須逐案累積判斷準則,以補足人權普世性與社會文化所
遺留之尚未形成國際共識相對空間,同時也在避免條約建立的司法權限,過度涉入國家主權所
得決定之事項,而與不干涉內政原則產生衝突。

從而,國家處理對外事務時,是否應一併處理相關問題?目前尚無定論。有時畢其功於一
役是為上策,有時須個別處理以免牽扯過廣。無論如何,這些國家裁量之合目的性必須達彼此
的利益平衡點。但國際法並不如國內法,尚未形成一套嚴格的審查標準,且國家基於主權平等
原則與不干涉內政原則應有裁量的自由,然如前述國家裁量必然面臨到是否濫用的考慮,以及
是否造成過大的副作用的質疑,故論者認為有必要討論應如何定性國家裁量的合法性以防被濫
用,而判斷合法性有原則合法,例外違法,與原則違法,例外合法兩種模式。

參、 經濟報復措施的合法性

反制措施本身並不具有侵入他國的性質,但可能對於特定國家造成一些不利的影響,根據
學者觀察,國家以經濟與外交互為體用的過程中,必然考慮積極獎賞與消極懲罰兩種模式,且
常以下列手段達成目的25:

23
TECMED v. Mexico, International Law Materials, Vol. 43, No. 133 (2004), paras.122-149.
24
王玉葉,同注 18,頁 487 至 488。
25
邢悅、詹奕嘉:《國際關係:理論、歷史與觀察》,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年,頁 240 至 241。

57
德明學報 第三十六卷第二期

積極獎賞 消極懲罰
最惠國待遇 取消最惠國待遇
降低關稅 提高關稅
直接購買 禁運
進出口補貼 進出口配額
給與特許證 不給與特許證
經濟援助 凍結資產
投資保證 暫停援助
鼓勵私人投資 凍結受制裁國的財產

積極獎賞的措施通常使受獎勵國之政府受益在先,民眾只能享受到間接利益;而受到消極
懲罰的國家通常都是該國國民先蒙受經濟損失,政府則是最後才受到損害。當某一國家以經濟
報復措施企圖改變其他國之特定政策時,特別是以消極懲罰藉以達到利益的衡平點時,首先受
到影響者為該國國民,因此有必要討論這類措施是否有規制的可能性,以免使該國國民無端受
害。因此,互為體用的過程中常有爭論此種國家措施是否合法。

有認為在討論合法性之前,必須明確定義之。因涉及經濟層面的反制措施為經濟制裁,應
先明確描述與定義之26。但此種見解因定義不易且欠缺靈活性而被揚棄,現則改以開放例示的方
式闡述實質的經濟影響27。但此種作法仍無法解決如何判定經濟報復措施是否違法的爭議。學者
認為經濟報復措施本身並不違法,只要能證明措施非出於不當的意圖或動機即可,但目前仍欠
缺判斷是否不當的標準28。換言之,前述之爭論皆肯定實際使用武力或使用其它方法造成經濟地
位低落的威脅都是對他方施加壓力,但如何定義後者與提出判斷準則實有難處。因此,有認為
無需費心定義,只須求諸於現行的國際法原則,以檢驗措施的合法性29。然判斷此種涉及經濟層
面之國家裁量合法性時,應先推定措施為合法,例外禁止;抑或先推定非法,而例外允許之?
其爭議在不同學說中各有所本,茲分述如次。

一、經濟報復措施應推定合法

1965 年《不干涉各國內政和保護獨立與主權宣言》
(The Declaration on the Inadmissibility of

26
Submitted to the Special Committee on the Question of Defining Aggression, UN Doc. AC.66/L.9, (Sep. 15, 1953).
27
Omer Youself Elagab, The Legality of Non-Forcible Counter-Measures in International Law(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pp. 192~193。
28
Derek Bowett, Economic Coercion and Reprisals by States, Virgini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13, No.1
(1972), p. 5;Derek Bowett, International Law and Economic Coercion, Virgini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
16, No. 2(1976), pp. 245, 249.
29
Omer Youself Elagab, supra note 27, at 196.

58
論經濟報復措施的合法性

Intervention in the Domestic Affairs of States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ir Independence and
、1970 年《建立友好合作關係國際法原則宣言》
Sovereignty) (The Declaration on the 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Law Concerning Friendly Relations and Co-operation among Stat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與 1974 年《國家經濟權利義務憲章》
(The Charter of Economic
Rights and Duties of States)分別推定經濟制裁措施為非法,例外允許的論據。前二宣言內容雖
未明文禁止各國以經濟報復措施影響他國,但承襲前二宣言所產生之《國家經濟權利義務憲章》
第 32 條,則明確表達禁止以經濟報復措施迫使他國屈服30。故有學者認為任何出於優勢地位所
為之行為都具備影響他國的非法意圖31,屬於非法的行為。

對前述見解持反對立場者則認為,
《不干涉各國內政和保護獨立與主權宣言》之目的係闡述
民族自決(self-determination)。因此,宣言指出不應以法律手段達到政治訴求的說法,應符合
宣言之目的而為解釋。亦即,國家追求民族自決過程中,不受他國法律手段的干涉,以確保其
經濟主權獨立與自由。有學者認為前揭宣言並未減損現行國際法之規則,且其係不具備法律拘
束力的國際檔32,故在此前提下之解釋,很難得出經濟制裁是違法行為之結論。再者,有學者認
為以《建立友好合作關係國際法原則宣言》係承繼《聯合國憲章》
,為具有法律效力的國際檔,
進而得出國家不得以經濟報復措施干涉他國的的說法似有冒進之處,蓋《建立友好合作關係國
際法原則宣言》內容並未確認任何現行國際法規則,其實際內容也未經國家普遍實踐,故其不
具備法律拘束之效力;且宣言中使用大量的不確定詞彙更容易出現解釋的歧異。誠如學者認為,
此宣言所宣示之違法經濟報復措施,必須符合干涉政治、經濟與文化三個層面,此累積適用的
結果,更加深認定上的困難33。本文認為,前述三個宣言僅顯示禁止以經濟報復措施作為干涉的
手段為當時之國際共識,但充滿政治妥協的過程,並不能體現禁止以經濟報復措施作為干涉的
手段,已符合習慣法的行為要件。誠如學者認為《各國經濟權利義務憲章》即便明確禁止國家
以經濟報復措施迫使他國屈服,但該憲章的性質仍為欠缺法的信念的國際檔34,因而否能據此歸
納出,國際社會成員在前述三宣言中已有體現法的信念,且有共同一致的行為而具有法律拘束
力,誠有疑問。

另有學者認為,國家向來有權以習慣法為依據,決定本國對外貿易策略,無論以高額的關

30
原文為:No State may use or encourage the use of economic, political or any other type of measures to coerce
another State in order to obtain from it the subordination of the exercise of its sovereign rights. Available at :
http://www.un-documents.net/a29r3281.htm, (visited on 2012/1/5).
31
John Dapray Muir, The Boycott in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Economics(Oxford), Vol. 9,
No.2(1974), pp.186, 203. [英]詹寧斯․瓦茲修訂: 《奧本海國際法》 ,第一卷第一分冊,北京:中國大百
科全書出版社,1995 年,頁 314。
32
Omer Youself Elagab, supra note 27, at 204~205.
33
Omer Youself Elagab, supra note 27, at 206~207.
34
Ian Brownlie, Legal Status of Natural Resource, Recueil de Cours de l' Academie de Droit International de La
Haye, Vol. 162(1974), pp.245, 266;Ignaz Seidl-Hohenvelder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oft Law, Recueil de Cours
de l' Academie de Droit International de La Haye, Vol. 163(1979), pp.169, 188.

59
德明學報 第三十六卷第二期

稅,或者以公共衛生措施抵制外國,為推定經濟報復措施原則合法,例外禁止的早期論據35。亦
有認為與外國國民斷絕商業關係之抵制,作為制裁或報仇活動時,一般應被視為合法且不違背
《聯合國憲章》第 41 條之宗旨。但合法性是建立出於反制的立場,若單純毫無目的之抵制,則
違背《聯合國憲章》序言要求會員國應以睦鄰精神和平相處與《聯合國憲章》第 1 條之發展友
好關係以實現國際合作的行為36。前述觀點認為這類措施若非出於自私的目的而濫用事實,行為
沒有實際剝奪被干涉國有關事項的控制權,或壓力沒有達到專斷的程度都具備合法性。前述的
觀點應該是植基於國家主權有自由裁量的餘地,但這些自由裁量並不能出於恣意,且不造成干
涉他國內政的效果。前述的說法也具體指出判斷國家自由裁量是否違法,應該從《聯合國憲章》
與相關國際條約著手37。

觀諸《聯合國憲章》第 2 條文義內容,配合相關的國際法原則,吾人應不難發現經濟報復
措施是原則允許,而例外被禁止38。首先,《聯合國憲章》第 2 條第 3 項的文字中並未提及經濟
制裁39,而先前三藩市會議中的文本內,卻有禁止國家使用強制措施作為解決爭端的內容。兩相
比較下,
《聯合國憲章》第 2 條第 3 項的和平解決爭端的規定,顯然是有意排除國家使用經濟報
復措施的非法性,故在解釋同條第 4 項之「各會員國在其國際關係上不得使用威脅或武力,或
以與聯合國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會員國或國家之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時,理
應與前項解釋相同,以符合《聯合國憲章》條文的體系解釋的連貫性。但有學者在解釋《聯合
國憲章》第 2 條第 4 項,有關「威脅武力或與聯合國宗旨不符之任何方法」時,卻有不同之見
解。其認為本條的立法本意在實現不干涉原則,任何以武力或威脅的方式干涉他國,原本就不

35
Hersch Lauterpacht, Boycott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ritish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 14 (1933),
pp.125, 130.
36
彭明敏: 《國際公法》,臺北:作者自版,1964 年,頁 315 至 317。
37
關稅貿易總協定(GATT,1994)的締約目的就是在藉由貿易自由化消除關稅作為手段,不過關稅貿易
總協定第 21 條有開個考慮國家安全時,得實施貿易措施的巧門,即為了保護國家基本安全利益不能公
佈的資訊;為保護國家安全利益採取必要的行動:以裂解材料或提煉裂解材料的原料,與武器、彈藥
和作戰物資的貿易有關的行動,在戰時或國際關係的其他緊急情況下採取的行動;維護國際和平與安
全的義務而採取的行動。即在上述情況下,可以採取貿易限制措施,如限制對特定成員的進出口產品、
貿易禁運、限制其他成員的進出口,以及解除與其他成員的權利和義務關係。
38
《聯合國憲章》第 2 條:為求實現第一條所述各宗旨起見,本組織及其會員國應遵行下列原則:
一、本組織系基於各會員國主權平等之原則。
二、各會員國應一秉善意,履行其依本憲章所擔負之義務,以保證全體會員國由加入本組織而發生
之權益。
三、各會員國應以和平方法解決其國際爭端,俾免危及國際和平、安全及正義。
四、各會員國在其國際關係上不得使用威脅或武力,或以與聯合國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
任何會員國或國家之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
五、各會員國對於聯合國依本憲章規定而採取之行動,應盡力予以協助,聯合國對於任何國家正在
採取防止或執行行動時,各會員國對該國不得給予協助。
六、本組織在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之必要範圍內,應保證非聯合國會員國遵行上述原則。
七、本憲章不得認為授權聯合國干涉在本質上屬於任何國家國內管轄之事件,且並不要求會員國將
該項事件依本憲章提請解決;但此項原則不妨礙第七章內執行辦法之適用。
39
Omer Youself Elagab, supra note 27, at 197.

60
論經濟報復措施的合法性

應被允許,同理,亦應禁止任何方式干涉他國,此任何方式當然應包含具有政治與經濟性質的
性質,且聯合國大會決議亦有寬認經濟制裁是干涉行為的一種表徵,故第 4 項宜採取廣義解釋,
將經濟性反制措施認定為與聯合國宗旨不符之「任何方法」40。

《聯合國憲章》2 條第 4 項以抽象的內容闡述不干涉原則,足見締約當時之成員國有意採
取開放的方式,以規範或應付各種不同的狀況41。實因單方實施經濟報復措施有可能會對他國整
體發展產生類似使用武力之效應,甚至此效應可能導致某些經濟制裁違背人道原則。但在解釋
《聯合國憲章》第 2 條第 4 項之「與聯合國宗旨不符的任何方法」時,仍應是侷限于憲章所宣
示的「禁止國家使用武力干預他國」
,而不是擴大解釋任何干預行為都應被包括在內。亦即,與
聯合國宗旨不符的任何方法既然具有不確定的因素,則更應在此框架內嚴格解釋,前後文義解
釋才有一致性。受限於抽象的內容造成的解釋歧異,聯合國大會在 1965 年 12 月 21 日通過 2131
號決議,強調任何國家均不得使用或鼓勵使用經濟、政治或任何其他類型之措施強迫其他國家,
以圖從該等國家主權之行使中獲得控制或從中確保其任何形式的利益。此外,任何國家均不得
組織、協助、助長、金援、煽動或容忍顛覆、恐怖或武裝活動,以圖謀藉暴力推翻其他國家之
政權,或干涉其他國家的內亂42。或有認為此號決議應在確認聯合國憲章禁止會員單方實施經濟
報復措施,但論者認為此號決議制定的貢獻,在於確立以新的角度思考不使用武力與不干涉原
則,但其內容在重申《聯合國憲章》第七章禁止使用武力原則及禁止非法干預殖民地或次殖民
地決定其政治制度。後續的研究亦確認本決議明確表示,對於未經聯合國授權,但聲稱已結束
以軍事活動進行之種族滅絕、大規模的反人類罪行或大規模犯罪,不能事後追認其合法性43。故
從前述解釋紛歧的意見可知,單方經濟報復措施尚非《聯合國憲章》第 2 條第 4 項所禁止,而
第 2 條第 3、4 項更是有意排除經濟報復措施,將其視為國家自由裁量的一種表徵,推定為合法
的干預手段。

二、經濟報復措施與誠信原則

40
G.A. Res. 2131(XX)(21 December 1965), available at:
http://daccess-ods.un.org/access.nsf/Get?OpenAgent&DS=A/RES/2131(XX)&Lang=E&Area=RESOLUTION,
(visited on 2012/2/28), G.A. Res. 2625(XXV) (24 October 1974) available at:
http://daccess-dds-ny.un.org/doc/RESOLUTION/GEN/NR0/348/90/IMG/NR034890.pdf?OpenElement,(visited on
2012/2/28);Omer Youself Elagab, supra note 26, at 198~199.
41
[美]路易斯․亨金:《真理與強權:國際法與武力使用》,胡煒、徐敏譯,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年,頁 95。
42
No State may use or encourage the use of economic, political or any other type of measures to coerce another State
in order to obtain from it the subordination of the exercise of its sovereign rights or to secure from it advantages of
any kind. Also, no State shall organize, assist, foment, finance, incite or tolerate subversive, terrorist, or armed
activities directed towards the violent overthrow of the regime of another State, or interfere in civil strife in another
State.
43
Edward McWhinney, GENERAL ASSEMBLY RESOLUTION 2131 (XX) OF 21 DECEMBER 1965
DECLARATION ON THE INADMISSIBILITY OF INTERVENTION IN THE DOMESTIC AFFAIRS OF
STATES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IR INDEPENDENCE AND SOVEREIGNTY, available at:
http://untreaty.un.org/cod/avl/pdf/ha/ga_2131-xx/ga_2131-xx_e.pdf, (visited on 2012/2/28) .

61
德明學報 第三十六卷第二期

「誠信原則」為整個法律秩序的核心價值,當然亦適用於國際法。羅馬法善意與衡平觀念
認為契約之當事人不僅要承擔契約規定的義務,同時要善意、誠實的履行契約規定的義務。訴
訟進行中,承審法官得不受契約字面含義的約束,可根據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對契約進行解釋,
並可根據公平原則對當事人的約定進行調整,以消除某些約定之不公正性。國際法之誠信原則
(principle of good faith)起源自羅馬法,且此善意與衡平觀念與條約必守原則息息相關,要求
國家公平的行使權利,拒絕不誠實,不公平與非理性之行為44,而學者認為誠信與誠實、二者意
思相同,可以描述卻很難定義45。誠信原則所演繹出之諸多原則已經納入習慣法或條約而成為國
際法的基本原則。但誠信有如不確定法律概念,具有一般性、普遍性、抽象性或多義性而不夠
明確,《聯合國憲章》要求國家行為應以誠信為本,但不禁止國家於行為時考慮任何可能與合
理的因素46,從而討論國家行為應否遵守之誠信原則多以抽象籠統的概念描述而缺乏具體細節,
當國家未基於誠信考慮相關因素使得經濟性反制措施有可議之處時,是否可認為憲章未將誠信
之法律義務形諸明文,而推斷誠信是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的道德準則,違反誠信之國家行為
僅止於道德非難?

關於誠信原則是否有對應之法律義務,在國際司法實踐上呈現分歧的狀態。早期主流意見
認為誠信原則並無對應之法律義務,違反也無法律責任,當時的見解著重兩個層面,一是濫用
權利與善意行事之法律責任不同,應清楚的區分誠信原則及濫用後,對現有之法律責任可能產
生的影響,應先建構誠信原則的要件與法律責任的內容,但不宜將條約文本中未行諸明文之義
務強加諸國家,於欠缺違反之法律義務規定時,國際法院無權利判斷國家行為是否符合誠信47。
蓋誠信原則是以道德為內容的一般法律原則,與道德有著不可分離的內在關聯,但欲以誠信作
為法律原則時,其產生、形式、作用機制、調整物件當然需要不同於作為一般道德要求的誠信
原則。所以,違反誠信原則的道德義務與非法律義務並不容易加以區分,超出原有權利的限度
可能構成越權或濫用權利,但超越後應受到何種義務之違反非難,則尚須求諸於條約內有無規
定,若無規範則不宜貿然指責違反誠信,更不宜與權利濫用相提並論48。

但該時期的學者則以不同或個別意見的方式歸納出誠信是國家行為是否權利濫用的判斷要
件49,在挪威公債案(Norwegian Loans Case)提出之個別不同意見指出,各國政府基於高權所
為之自由裁量(a margin of appreciation)決定不應被干涉,特別是指控國未能確實舉證被告國

44
J. F. O'connor, Good Faith in International Law(Vermont : Dartmouth, 1991), pp. 6, 9~13, 37, 42, 122.
45
Bin Cheng, General Principles of Law as Applied by International Courts and Tribunals(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p.105.
46
Admission of a State to the United Nations ( Charter, Art. 4 ) , Advisory Opinions, p.64, available at:
http://www.icj-cij.org/docket/files/3/1821.pdf(visited on 2012/2/28).
47
Norwegian Loans Case, I.C.J. Rep.(1957), pp. 84, 85, 88, 89.
48
Supra note 47, at 48.
49
Bin Cheng, supra note 44, at 121, Corfu Channel Case, I.C. J. Rep. 1949, p.4.

62
論經濟報復措施的合法性

之行為違反誠信50,在同案之不同意見也認為在指控國未主張惡意時,可推定被告國依國內公序
之高權行為是適當51。亦即因國家行為必須以誠信為本的法律義務,誠信原則是限制國家考慮不
必要之因素所造成之不合理結果,不合誠信原則之國家行為應受法律非難,此義務不需要透過
條約明訂52。有學者則認為過去的司法實踐對於誠信原則的性質或許於有所質疑,然實踐過程顯
示誠信原則是調和國家之間的法律權利與政治權益的方法,特別是考慮國家行使合法權利之界
限,故違反誠信原則之國家行為應有法律非難之可能性53,任何國家的決定都必須受到誠信的拘
束54。

誠信原則雖然是一般法律原則,其適用的場合與時機必須是無習慣法與條約得依循時才得
以運用補充,當前誠信原則運用於國際法範疇侷限於在條約義務的履行,尚未運用於判斷國家
自由裁量的合法性。以現時國際法的實踐,用誠信原則作為判斷的立論點著實有點薄弱。因此,
國家享有自由裁量的空間且不受他國干涉的法源基礎應為《聯合國憲章》第 2 條第 3 項與 4 項
留下的解釋空間與主權平等與不干涉內政原則。然反制措施係指針對他國的不友善行為或違法
行為,所採取的不友善的反制行為,不一定有侵入相對國家權利的性質,但可能對於相對國造
成一些不利的影響。而推定合法的模式無疑是增加受反制國舉證困難。

三、不同類型的處理方式
因此,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2011年7月14日以單方經濟報復措施作為向發展中國家進行政
治和經濟脅迫的手段(Unilateral Economic Measures as a Means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ercion
against Developing Countries)為題,提出研究報告。該份報告以曾遭受經濟報復措施制裁之發
展中國家為主要調查對象。茲將報告內容摘述如次:
一、 報告中認為制裁的結果導致發展中國家之關鍵產業因遭受制裁造成不良衝擊,因而損害人
民的福利。
二、 經濟報復措施產生嚴重的人道主義後果,特別影響到婦女和兒童,使他們無法行使其正當
人權,如果沒有施加經濟報復性制裁,或許這些發展中國家改善社會經濟條件的努力能獲
得更大進展。
三、 一些接受調查之發展中國家認為,制裁的不良後果還直接影響到其他國家,因為單方制裁
對國際貿易自由流動和國際經濟合作效力產生不利影響55。
四、 甚至連西亞經濟社會委員會(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Western Asia, ESCWA)、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UNCTAD)及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也

50
Supra note 47, at 101.
51
Supra note 47, at 115.
52
J. F. O'connor, supra note 44, at 83.
53
J. F. O'connor, supra note 44, at 121, 124.
54
Bin Cheng, supra note 45, at 133~134.
55
A/66/138, paras. 6~7. available at: http://daccess-ods.un.org/TMP/6687215.html, (visited on:2012/2/5).

63
德明學報 第三十六卷第二期
認為單方面制裁往往對受影響國家人口造成不利影響並妨礙國際貿易56。
五、 會員國的意見反映單方片面制裁行動違反《聯合國憲章》原則、國際法規範和多邊貿易體
制規則,單方面措施對受影響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造成的不利影響。
六、 該研究報告對此表示高度關切且不贊同以單方經濟報復措施作為向發展中國家進行政治和
經濟脅迫的手段,因單方的性質行動破壞國家主權平等原則,且單方面措施具有域外性質,
因這種措施將國內法延伸到其他國家法域內發生效力。
七、 該研究報告並指出最近的趨勢顯示,使用廣泛定義的貿易封鎖仍占大宗,但使用的制裁種
類也越來越多,包括武器禁運、資產凍結和旅行禁令。

相關研究顯示,單方面措施,特別是廣泛的貿易封鎖可以對受影響國家人民福利和國家的
長期發展遠景產生嚴重衝擊。新近的研究顯示,弱勢群體、特別是兒童和窮人受到的影響
往往最大。這些制裁對受影響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程度,視所施加制裁的性質、時間
長短以及有關國家經濟的整體特性而定,只能逐國逐國的加以評估57。

雖然一些破壞國際法的行為應被制止,但並不意味著任何國家可以據此直接干涉該國的內
政。任何制裁行為必須符合國際法且經過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未經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而實
施的干涉行為,皆違反國家主權原則,該行為亦違反國際法。聯合國的宗旨在維持國際和平及
安全,
《聯合國憲章》第七章的相關規定,即是維持前述禁止侵略與禁止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脅之
宗旨與目的而設計,制裁是安理會強制執行決定的重要手段,制裁的目的是對國家或實體施壓,
迫使其遵守安理會確立的目標,一旦和平受到威脅且一切努力均告失敗後,安理會才能訴諸強
制性制裁以強制執行其決定58。安理會的制裁方式包括全面的經濟和貿易制裁或更為具體的制裁
措施,如武器禁運、旅行禁令、財政或外交限制59。

《不擴散核武器條約》(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NPT)60在 1970


年 3 月生效後造成許多有意發展核武器的國家不滿。該條約生效後,部分國家採取不參與態度
或者乾脆退出。特別是伊朗取得核武原料、研發制程、利用的動作最為積極,於是聯合國安理
會針對伊朗製造鈾濃縮並可能用於核武器的活動,相繼通過了多項對伊朗制裁的決議61。這些決

56
Supra note 55, at 16-18.
57
Supra note 55, at 11.
58
依憲章第 9 條規定,安理會先判斷是否有對於和平之威脅和平之破壞以及侵略行為,安理會在採取執
行辦法前,應先促請當事國遵行臨時辦法(憲章第 40 條),或採用武力以外的辦法(憲章第 41 條),
安理會在上述辦法無法收其功效時,才可以軍事行動作為制裁手段(憲章第 42 條),而使用武力的計
畫應當由安理會及其安理會領導的軍事參謀團決定之(憲章第 46 條)。過去十年中,安理會依循前述
模式對伊拉克、前南斯拉夫、利比亞、海地、利比理亞、盧旺達、索馬里、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
聯盟(安盟)駐安哥拉的軍隊、蘇丹、塞拉里昂、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包括科索沃) 、阿富汗、埃塞
俄比亞與厄立特里亞實施制裁行動。
59
Available at: http://www.un.org/chinese/sc/committees/, (visited on:2012/2/5).
60
http://www.un.org/chinese/peace/disarmament/t5.htm
61
S/Res/1737, (2006/12/23), S/Res/1747, (2007/3/24), S/Res/1803, (2008/3/3), S/Res/1929(2010/6/9), S/Res/1984,
(2011/6/9).

64
論經濟報復措施的合法性

議的法源基礎為聯合國憲章第 39 條與第 41 條62,其中以安理會 1929 號決議內容最為嚴重。根


據決議之主要制裁措施包括:
一、 禁止伊朗在國外參與核領域的投資活動;
二、 禁止各國向伊朗出口坦克、戰鬥機和軍艦等重型武器裝備;
三、 禁止伊朗進行任何與可運載核武器彈道導彈有關的活動;
四、 加強在港口和公海對涉嫌運送違禁品貨船的檢查措施;
五、 禁止各國與伊朗進行與核活動有關的金融交易,同時禁止伊朗在國外開設可能會被用
於資助其核活動的獨資或合資金融機構63。

各會員國則根據憲章第 41 條對伊朗進行經濟報復措施,因此,安理會作成相關決議後,各
國所為之經濟或貿易制裁均推定為合法。歐盟理事會於 2010 年 7 月通過了對伊在能源、運輸、
銀行和保險等領域的新制裁。加、澳、日、韓等也相繼宣布了對伊新的制裁措施64。但是美國對
上述措施仍不滿意,另單方實施對伊朗的制裁力,企圖迫使伊放棄核武計畫。與聯合國安理會
決議相較之下,美國對伊制裁的內容更多、範圍更廣。除針對與伊核活動相關的人員、物項、
金融交易等制裁外,美將制裁範圍擴大到對伊能源的投資、石油貿易,還增加了對伊侵犯人權
的指責和相關制裁。美國經濟制裁國內立法的依據是其《1917 年與敵貿易法》
(Trading with the
Enemy Act, 1917)65和《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
(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
IEEPA)66與聯合國參與法(United Nations Participation Act)67,制裁的理由包括防止大規模殺傷
武器擴散、恐怖主義、毒品交易等。制裁通常是由美國會或國務院、財政部提出經濟制裁法案,
財政部負責實施經濟制裁68。

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Senate Banking Committee)近日所提出之伊經濟制裁法案(Iran

62
《聯合國憲章》第 39 條:安全理事會應斷定任何和平之威脅、和平之破壞或侵略行為之是否存在,並
應作成建議或抉擇依第四十一條及第四十二條規定之辦法,以維持或恢復國際和平及安全。 《聯合國憲
章》第 41 條:安全理事會得決定所應采武力以外之辦法,以實施其決議,並得促請聯合國會員國執行
此項辦法。此項辦法得包括經濟關係、鐵路、海運、航空、郵、電、無線電、及其他交通工具之局部
或全部停止,以及外交關係之斷絕。聯合國憲章第 41 條與 51 條的不同在於 51 條是以受到武力攻擊前
提,而 41 條是以第 39 條所規定任何和平之威脅、和平之破壞或侵略行為之是否存在之要件。
63
Available at: http://www.un.org/chinese/aboutun/prinorgs/sc/sres/2010/s1929.htm, (visited on:2012/2/5).
64
Available at: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7/26/c_12375586.htm, (visited
on:2012/2/5).
65
Available at: http://www.law.cornell.edu/uscode/html/uscode50a/usc_sec_50a_00000002----000-.html, (visited
on:2012/2/5).
66
Available at: http://www.law.cornell.edu/uscode/text/50/chapter-35, (visited on:2012/2/5).
67
Available at: http://www.law.cornell.edu/uscode/text/22/287c, (visited on:2012/2/5).
68
美國以國家安全、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反恐等目標建立的戰略貿易管制體系。經濟制裁與軍
品出口管制、商用(軍民兩用)出口管制構成美戰略貿易管制體系的三大支柱,目的都是為了控制相關敏
感物項和技術通過世界範圍向特定目的地和用戶的出口。不同之處在於經濟制裁針對特定的人和實體
目標,主要措施是凍結資產、限制貿易和金融交易;而軍品、商用出口管制針對美產品和技術,主要
措施是禁止和限制相關出口。Available at: http://www.state.gov/e/eb/esc/tfs/index.htm, (visited on:2012/2/5).

65
德明學報 第三十六卷第二期
Sanctions, Accountability and Human Rights Act)規定內容多有涉及境外管轄之措施,如美政府認
定從事擴散活動的外國人或公司,由國務院、商務相關部門進行制裁,措施包括:列入制裁名
單、禁止制裁對象在美的外匯結算和資產交易、禁止參與美政府合同等。美財政部對為相關交
易提供協助的金融機構實施強制性制裁,主要措施包括禁止開立帳戶、進行處罰、凍結資產等69。
基本而言,法無域外效力是基於主權的尊重,應採取嚴格否定前開國內法規產生域外效力,然
經濟全球化產生的管制需求,國際法上又缺乏對法律域外效力明確限制,同時以特定條約提供
廣泛管轄依據70,使得賦予某國內法域外效力逐步取得論證的優勢,再加上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的
授權,美國以國內法進行的貿易措施順理成章的產生域外效力。

肆、結論
國家基於外交考量而單方發動的經濟報復措施屬於國家自由裁量,在主權原則及聯合國憲
章的解釋下,這類的國家裁量應推定為合法。但類似這類的單方措施的最大受害者往往是該國
國民,而政府才是最後的受害者。根據聯合國資料檔案顯示,縱使該國政府有意願改善現有政
策,亦會因單方措施造成經濟條件不佳而無力改善,使得以單方經濟報復措施改善某些國家的
政策出現手段與效果失衡的情況。儘管上述失衡的趨勢正逐年下降,但不能就此完全否定國家
有單方發動經濟性措施的自由。聯合國的宗旨與目的在確保國際社會成員和平相處,國際社會
成員應基於主權平等、不干涉彼此內政並禁止以武力報復或主張權利原則互相對待,但遇到國
際社會成員發生威脅或破壞和平情事,聯合國安理會必須先透過外交斡旋無效後,方能決議斷
絕經濟關係及外交關係,並促請聯合國會員國執行之,於是各會員國執行聯合國安理會決議之
行為乃具備合法性與正當性。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籍
彭明敏,國際公法,臺北:作者自版,1964 年。
[英]詹寧斯․瓦茲修訂,奧本海國際法,第一卷第一分冊,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5
年。
[美]路易斯․亨金,真理與強權:國際法與武力使用,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4 年。
邢悅、詹奕嘉,國際關係:理論、歷史與觀察,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年版。

二、中文期刊

69
Available at:
http://iipdigital.ait.org.tw/st/chinese/article/2011/12/20111222161655x0.7806317.html#axzz1nE8AW15j, (visited
on:2012/2/5).
70
如 1979 年反對劫持人質公約、1988 年禁止非法販運麻醉藥品和精神藥物公約、1997 年制止恐怖主義爆
炸事件國際公約、1999 年制止向恐怖主義提供資助的國際公約、2000 年打擊跨國組織犯罪公約、2010
年聯合國制止向恐怖主義提供資助的國際公約,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並於預防、禁止和懲
治販運人口特別是婦女和兒童得補充議定書。

66
論經濟報復措施的合法性
王玉葉:
《歐洲人權法院審理原則--國家裁量餘地原則》
,載於:《歐美研究》第 37 卷第 3 期,2007
年 9 月,第 482 至 511 頁。
廖福特:
《區域人權體系研究之必要及缺乏》
,載於:《新世紀智庫論壇》第 3 期,2006 年 6 月,
第 36 至 40 頁。
孫世彥:《歐洲人權制度中的自由判斷餘地原則述評》,《環球法律評論》第 3 期,2005 年,第
372 至 384 頁。

三、英文書籍
Cheng, Bin, General Principles of Law as Applied by International Courts and Tribunals,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Elagab, Omer Youself, The Legality of Non-Forcible Counter-Measures in International Law,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Lowenfield, Andreas 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O’connor, J. F., Good Faith in International Law, Vermont : Dartmouth, 1991.
Oppenheim, Lassa Francis Lawrence, International Law, Vol. 2, London: Longmans Green &
Co.,1948.
Yourow, Howard Charles, The National Margin of Appreciation Doctrine in the Dynamics of
European Human Rights Jurisprudence, New York: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96.

四、英文期刊
Bowett, Derek W., Economic Coercion and Reprisals by States, Virgini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13, No.1 (Fall 1972), 1-12.
Bowett, Derek W., Economic Coercion : Past and Present. International Law and Economic Coercion,
Virgini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 16(1975-1976), 245-259.
Brownlie, Ian, Legal Status of Natural Resource, Recuiel de Cours de l’ Academie de Droit
International de La Haye, Vol. 162(1979), 245-318.
Damrosch, L.F., Retaliation or Arbitration--or Both? The 1978 United States--France Aviation Disput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74 (1980), 785-807.
Franck, Thomas M., On Proportionality of Countermeasure in International Law,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 102, (2008), pp.727-728.
Lauterpacht, Hersch, Boycott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ritish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14
(1933)125-140.
Leich, Marian Nash, Contemporary Pract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Relating to International Law,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81(1987), 935~955.
Mui,r John D., The Boycott in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Economics, Vol. 9
(1974)187-195.
Seidl-Hohenveldern, Ignaz,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oft Law, Recuiel de Cours de l’ Academie de
Droit International de La Haye, vol. 163, No. 2(1979), 165-246.

67
德明學報 第三十六卷第二期
五、其他資料
望月直樹: 《現代國際法における對抗措置の法的性質》 ,載於:《國際法外交雜誌》
,107
卷 2 號,2009 年,第 72 頁。
聯合國官方網站 http://www.un.org
美國國務院官方網站 http://www.state.gov
美國康乃爾大學 http://www.law.cornell.edu

6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