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6

第 18 章

鹽和中和作用
18.1 中和作用
18.2 中和作用的放熱性質
18.3 常見鹽類的命名
18.4 鹽的製備
18.5 中和作用的應用

學習目標
研習本章後,你應能:

18.1 • 寫出中和作用的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

18.2 • 認識中和作用的放熱性質;

18.3 • 命名由酸鹼反應生成的常見鹽類;

18.4 • 說明常見鹽類的水溶解度;
• 描述在製備、分離和提純可溶於水的鹽和不溶於水的鹽時所使用的技巧;
• 建議製備某一特定鹽的方法;

18.5 • 解釋中和作用的一些應用。
第 18 章 鹽和中和作用

你在食雲吞麵時會加入紅醋嗎?如不加醋,麵條可能會帶有苦味。你知道箇中原因嗎?

雲吞麵

在製麵的過程中,通常會加入鹼水,令麵條更有彈性。可是鹼水帶有苦味,我們在
吃雲吞麵時通常會加入一些紅醋。由於紅醋含有乙酸,它會與麵裏的鹼水反應,故能除
去麵條的苦味。

試想想…
以上的過程涉及哪種化學反應?
中和作用
這種反應會生成哪些物質?
鹽和水
這種反應還有甚麼應用?
調節土壤的pH值、中和過量胃酸、處理工業廢料、生產肥料等
研習本章後,你應能回答以上問題。
18 鹽和中和作用

18.1 中和作用
課文簡報
中和作用是甚麼? CE2010(II)45
CE2011(II)41
CE2011(II)20
DSEPP2012(IA)19
DSE2014(IA)24

當酸和鹽基混合時,它們會互相抵消對方的性質,而這種化學
註1
N a 2C O 3是 鹽 而 不 是 鹽 基 , 與 反應稱為「中和作用」,即酸和鹽基互相中和對方。在中和作
酸反應時不但會生成水和另一
種鹽,也會生成二氧化碳。 用的過程中,只會生成鹽和水。
中和作用
酸 + 鹽基 鹽+水 註1

動畫
(酸與鹼的中和作用) CE1998(II)13

充 資料
歷史點滴 酸與鹼的中和作用 CE2011(II)43

食鹽與薪酬 把稀氫氯酸慢慢加入盛有稀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該鹼性溶液
在古羅馬,士兵享有 的pH值會逐漸下降至7,即溶液會變為中性。若把所得的溶液完
購買食鹽的津貼,作
全蒸發至乾涸,剩餘的白色固體就是氯化鈉。有關反應的方程式
為薪酬的一部分。
「薪酬」的英文 如下:
「salary」源自拉丁
HCl(aq) + NaOH(aq) NaCl(aq) + H 2O(,)
文「salarium」,意 酸 鹼 鹽 水
思是「鹽的津貼」。

+
H
+
Na
+ Na
中和作用 –
Cl
– –
Cl OH
H 2O

氫氯酸 氫氧化鈉溶液 氯化鈉溶液

圖 18.1 氫氯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在中和作用中的粒子變化。(在氫氯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圖中並沒有顯示水分子。)

以離子的形式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
+ – + – + –
H (aq) + Cl (aq) + Na (aq) + OH (aq) Na (aq) + Cl (aq) + H2O(,)

+ –
註2 由於Na (aq)和Cl (aq)在此反應中是「旁觀」離子,故可把 註2
旁觀離子是沒有參與化學反
應的離子。 它們從方程式中刪去 (圖18.1)。因此,上述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如下:
+ –
CE2010(I)10(c) H (aq) + OH (aq) H 2O(,)
課文重點
酸 + 鹼 鹽 + 水

中和作用 neutralization 中性的 neutral 3 18


中和 neutralize 旁觀離子 spectator ion
IV 酸和鹽基

CE2005(II)38 酸與不溶於水的金屬氫氧化物的中和作用
氫氧化鐵(III) 是不溶於水的鹽基,若把稀硝酸加入氫氧化鐵(III)
中,它們會產生反應,生成硝酸鐵(III) 和水,而所得的溶液會變
為黃色 (圖18.2)。該反應的方程式是:

3HNO3(aq) + Fe(OH)3(s) Fe(NO3)3(aq) + 3H2O(,)


酸 不溶於水的 鹽 水
金屬氫氧化物

上述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如下: 0.2 pt
+ 3+
3H (aq) + Fe(OH) 3(s) Fe (aq) + 3H 2O(,)

硝酸鐵(III)
溶液

氫氧化鐵

圖 18.2 稀硝酸與氫氧化鐵(III) 反應,生成硝酸鐵(III) 和水。

課文重點
酸 + 不溶於水的金屬氫氧化物 鹽 + 水

CE2005(II)38 酸與不溶於水的金屬氧化物的中和作用
試想想 氧化銅(II) 也是不溶於水的鹽基,若把稀硫酸加入氧化銅(II)
在方程式
+ 2+ 2–
中,並輕微加熱,直至所有氧化銅(II) 溶解,所得的溶液會變為
2H (aq) + Cu O (s)
2+
Cu (aq) + H 2 O(,) 藍色 (圖18.3)。稀硫酸與氧化銅(II) 產生反應,生成硫酸銅(II) 和
中,可否把左右兩方的 水。該反應的方程式是:
2+
Cu 離子刪去?為甚
麼? H 2SO 4(aq) + CuO(s) CuSO 4(aq) + H 2O(,)
酸 不溶於水的 鹽 水
金屬氧化物
試想想
不可以,因為Cu 離子在反應中由
2+

固態變為溶於水溶液中的狀態。

18 4
18 鹽和中和作用

上述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如下:
+ 2+
2H (aq) + CuO(s) Cu (aq) + H 2O(,)

加熱

硫酸銅(II)
溶液
氧化銅(II)

圖 18.3 氧化銅(II) 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II) 和水。

課文重點
酸 + 不溶於水的金屬氧化物 鹽 + 水

一般而言,中和作用是指酸和鹽基 (或鹼) 的化學反應,過程


中會生成鹽和水。中和作用也可定義為:

課文重點
+ – 2–
中和作用是氫離子H 和氫氧離子OH (或氧離子O ) 結合生
成水分子的反應,而過程中會生成鹽。

H20 例題18.1
寫出中和作用的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
寫出下列中和作用的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
(a) 氫氧化鉀 + 稀硫酸
(b) 氫氧化鎂 + 稀硝酸

5 18
IV 酸和鹽基

題解
(a) 化學方程式:
2KOH(aq) + H 2SO 4(aq) K 2SO 4(aq) + 2H 2O(,)
由於KOH、K 2SO 4和H 2SO 4在水中完全 (或幾乎完全) 離解或電離,故它們能以離子的形式
表示。
+ – + 2– + 2–
2K (aq) + 2OH (aq) + 2H (aq) + SO 4 (aq) 2K (aq) + SO 4 (aq) + 2H 2O(,)
刪去方程式左右兩方的「旁觀」離子可得出:
– +
2OH (aq) + 2H (aq) 2H 2O(,)
把離子方程式除以2以簡化方程式,可得出:
– +
OH (aq) + H (aq) H 2O(,)
(b) 化學方程式:
Mg(OH) 2(s) + 2HNO 3(aq) Mg(NO 3) 2(aq) + 2H 2O(,)
2+
由於Mg(OH) 2不溶於水,Mg(OH) 2(s)中的鎂離子就不可寫成Mg (aq)離子,故方程式兩方
2+
的Mg (aq)離子不可刪去。
離子方程式:
+ 2+
Mg(OH) 2(s) + 2H (aq) Mg (aq) + 2H 2O(,)

A18.1
(a) 2NaOH(aq) + H 2SO 4(aq)


Na 2SO 4(aq) + 2H 2O()
+
課堂練習18.1
OH (aq) + H (aq) H 2O()
(b) CH 3COOH(aq) + KOH(aq) 寫出下列各個中和作用的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
CH 3COOK(aq) + H 2O()
CH 3COOH(aq) + OH (aq)
– (a) 氫氧化鈉 + 稀硫酸

CH 3COO (aq) + H 2O() 或 (b) 稀乙酸 + 氫氧化鉀
+ –
H (aq) + OH (aq) H 2O()
(c) 稀硝酸 + 氫氧化鋁
(c) Al(OH) 3(s) + 3HNO 3(aq)
Al(NO 3) 3(aq) + 3H 2O() (d) 氧化鐵(III) + 稀氫氯酸
+ 3+
Al(OH) 3(s) + 3H (aq) Al (aq) + 3H 2O()
(d) Fe 2O 3(s) + 6HCl(aq) 2FeCl 3(aq) + 3H 2O()
+ 3+
Fe 2O 3(s) + 6H (aq) 2Fe (aq) + 3H 2O()

18.2 中和作用的放熱性質
課文簡報
圖18.4所示的簡單實驗裝置,可用作量度氫氯酸與氫氧化鈉溶液
的中和作用所涉及的温度變化。

HCl(aq)
温度計

發泡膠杯

NaOH(aq)

燒杯
空氣

圖 18.4 量度中和作用所涉及的温度變化的簡單實驗裝置
18 6
18 鹽和中和作用

學習錦囊 實驗結果顯示,中和作用進行時,温 度會上升。我們可利用


第3B冊第34章 不同的酸鹼組合來重複實驗,結果顯示所有中和作用均會釋出熱
會進一步研習測 能。因此,中和作用是放熱反應。
定中和作用的熱
能變化的實驗及 CE1998(II)13 CE2008(I)4(b) CE2011(II)12
計算方法。 課文重點
中和作用是放熱反應。

H20 例題18.2 CE2000(II)11 CE2003(II)30 CE2008(II)37

測定中和作用過程中的温度變化
某學生進行兩項實驗,以探究中和作用過程中的温度變化。該學生利用如上頁圖18.4所示的簡
單裝置來進行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實驗 酸鹼組合 温度升幅 (ºC)


3 3
1 25 cm 的 2.0 M NaOH(aq) + 25 cm 的 2.0 M HCl(aq) 19.2
3 3
2 50 cm 的 2.0 M KOH(aq) + 50 cm 的 2.0 M HNO 3(aq) 19.0

(a) 解釋為甚麼在實驗中需使用發泡膠杯而非燒杯來盛載溶液。CE2010(I)10(a)
(b) (i) 解釋為甚麼兩個實驗所涉及的反應可用相同的離子方程式來表示。
(ii) 寫出在(b)(i)部中所提及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c) 以上兩個實驗使用不同體積的溶液,解釋為甚麼所得出的温度變化會大致相同。

題解
(a) 發泡膠杯的導熱性很低,可減少熱能對外流失,故量度的温度升幅會更準確。
+
(b) (i) 實驗中涉及強酸和強鹼,強酸會完全電離,產生H (aq)離子,而強鹼亦會完全離解,
– + –
產生OH (aq)離子。因此,實驗中所涉及的反應只是H (aq)離子和OH (aq)離子結合生
成水的反應。
+ –
(ii) H (aq) + OH (aq) H 2O(,)
+ –
(c) 實驗2中各溶液的體積是實驗1的兩倍,實驗2中H (aq)離子和OH (aq)離子的摩爾數同樣是
實驗1的兩倍。雖然反應會釋出雙倍熱能,但這些熱能同時需加熱兩倍體積的溶液。因此,
兩個實驗中的温度升幅會大致相同。

可試做章節練習第33題

放熱反應 exothermic reaction 7 18


IV 酸和鹽基

實驗18.1
實驗作業2

課文簡報 實驗錄像
探究中和作用過程中的温度變化
在本實驗中,你將會探究氫氧化鈉溶液與氫氯酸的中和作用過程中的
温度變化。

技巧提示18.1 DSE2014(IA)12

測定完全中和作用所需的酸 (或鹼) 體積及中和作用過程中最大的温度升幅


1. 繪畫温度對加入的酸 (或鹼) 體積的坐標圖。參看圖18.5(a)。
2. 在坐標圖上,分別繪畫兩條最接近數據的直線,並延長它們至相交為止,參看圖18.5(b)。

40 40

35 35
温 温
度 30 度 30
(ºC) (ºC)
25 25

20 2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3 3
加入的酸 (或鹼) 體積 (cm ) 加入的酸 (或鹼) 體積 (cm )
(a) (b)

40

35

度 30
(ºC)
25

2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3
加入的酸 (或鹼) 體積 (cm )
(c)
圖 18.5 温度對加入的酸 (或鹼) 體積的坐標圖

3. 繪畫一條由相交點到x-軸的垂直虛線,便可找出完全中和作用所需加入的酸 (或鹼) 的體積,


參看圖18.5(c)。
4. 繪畫一條由相交點到y-軸的水平虛線,便可找出中和作用過程中達至的最高温度,參看圖
18.5(c)。
5. 最高温度和加入酸 (或鹼) 前的温度之間的差異,便是中和作用過程中最大的温度升幅。

18 8
18 鹽和中和作用

A18.2
3
課堂練習18.2 CE2010(I)10
(a) 20.0 cm
(b) NaOH(aq)和HCl(aq)的摩 3
以下坐標圖顯示了把2.0 M NaOH(aq)加入20.0 cm 的2.0 M HCl(aq)時
爾濃度相同,體積相等的
酸和鹼會完全中和。當加 所產生的温度變化。
入30.0 cm 鹼後,鹼已是
3

過量的,因此所得溶液是
鹼性的。 35.0
(c) 中 和 作 用 是 放 熱 反 應 。 當
反應完成後便不會再放 30.0
熱。此時若繼續加入鹼,
只會把反應混合物冷卻, 温 25.0
使温度下降。 度
(d) (33.0 – 15.0)°C = 18.0°C
(ºC) 20.0
(e) 雖 然 兩 種 溶 液 的 體 積 增 加
了一倍,但參與反應的
+ –
H (aq)離子和OH (aq)離子 15.0
摩爾數也同樣地增加了一
倍,反應會釋出兩倍熱
能,所釋出的熱能會加熱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雙倍體積的溶液,因此, 3
加入的NaOH體積 (cm )
過程中最大的温度變化大
約是+18.0°C。
(a) 根據以上坐標圖,需要加入多少體積的NaOH(aq)才能把酸完全中
和?
3
(b) 加入30.0 cm 的NaOH(aq)後,以pH試紙測試所得的溶液。預計所
得的溶液是酸性、中性還是鹼性的?試加以解釋。
3
(c) 解釋為甚麼加入多於20.0 cm 的NaOH(aq)後,反應混合物的温度
會下降。
(d) 如上述坐標圖所示,中和作用過程中最大的温度變化是多少?
3
(e) 若利用2.0 M NaOH(aq)來中和40.0 cm 的2.0 M HCl(aq),過程中
最大的温度變化是多少?試加以解釋。

18.3 常見鹽類的命名
課文簡報
鹽和母體酸
當氫氯酸中可電離的氫原子被鈉離子取代時,便會生成氯化鈉。
因此,氫氯酸是氯化鈉的母體酸。

氫原子被金屬
可電離的氫原子 原子取代

H Cl(aq) + NaOH(aq) Na Cl(aq) + H 2O(,)


母體酸 鹽

母體酸 parent acid 9 18


IV 酸和鹽基

同樣地,當乙酸中可電離的氫原子被鈉離子取代時,便會生
成乙酸鈉,而乙酸則是乙酸鈉的母體酸。

氫原子被金屬
可電離的氫原子 原子取代

CH3COO H (aq) + NaOH(aq) CH3COO Na (aq) + H2O(,)


母體酸 鹽

CE2009(II)48

酸中可電離的氫原子被金屬離子 (或銨離子) 取代時,所生成


* 第1冊,第7.5節,第15頁 的 * 離子化合物稱為鹽。鹽由陽離子和陰離子組成,當中的陽離
子來自鹽基 (或鹼),而陰離子則來自母體酸。

在由無機酸 (例如HCl、HNO 3 和H 3 PO 4 ) 生成的鹽的化學式


中,應先列出陽離子 (例如NaCl、KNO 3 );而在由有機酸 (例
如CH 3 COOH) 生成的鹽的化學式中,則應先列出陰離子 (例如
CH 3 COONa)。表18.1列出了一些例子。

母體酸 + 鹽基 生成的鹽

H NO 3 + NaOH Na NO 3 硝酸鈉
硝酸

H Cl + NH 3 NH 4 Cl 氯化銨
氫氯酸

CH 3 COO H + NaOH CH 3COO Na 乙酸鈉


乙酸

H 2 SO 4 + CuO Cu SO 4 硫酸銅(II)
硫酸

表 18.1 一些由不同酸所生成的鹽。

課文重點
註3
鹽是當酸中可電離的氫原子被金屬離子 (或銨離子) 取代時, 註3
向學生說明並非所有鹽都是中性的, 所生成的化合物。
有些鹽溶於水時生成酸性溶液,例如
N a H S O 4。 N a H S O 4溶 於 水 時 ,
HSO4 (aq)會電離並生成H (aq)和
– +

2–
SO 4 (aq)。

水 + 2–
HSO 4 (aq) H (aq) + SO 4 (aq)

18 10 鹽 salt 有機酸 organic acid


無機酸 inorganic acid
18 鹽和中和作用

命名鹽的規則
命名離子化合物的規則也適用於命名鹽。表18.2顯示命名鹽的
四項重要規則。

* 第3B冊,第30.2節,第8頁
規則 描述 例子

先寫陰離子的名稱,然後寫上陽離子 (即金屬離子 Na 2SO 4 是硫酸鈉


1
或銨離子) 的名稱。

若某金屬可生成多於一種陽離子,必須使用羅馬數 FeCl 2 是氯化鐵(II)


2
字並加上括號來表示該陽離子的 * 氧化數。 FeCl 3 是氯化鐵(III)

若化合物是由一種金屬元素和一種非金屬元素組 NaCl 是氯化鈉


3 成,先寫非金屬的名稱,並在中間加上「化」字,
然後寫上金屬的名稱。

若陰離子是含有氧的多原子離子,就毋須在中間加 (NH 4) 2CO 3 是碳酸銨 (而不是碳酸根銨)


4 上「化」字,並要刪去「根」字。 K 2SO 4 是硫酸鉀
K 2SO 3 是亞硫酸鉀

表 18.2 命名鹽的規則。

H20 例題18.3
常見鹽類的命名
寫出下列各種鹽及它的母體酸的名稱。
(a) CaSO 4
(b) Cu(NO 3) 2
(c) FeCl 2
(d) (CH 3COO) 2Mg
(e) NH 4NO 3

題解
(a) 鹽:硫酸鈣 母體酸:硫酸
(b) 鹽:硝酸銅(II) 母體酸:硝酸
(c) 鹽:氯化鐵(II) 母體酸:氫氯酸
(d) 鹽:乙酸鎂 母體酸:乙酸
(e) 鹽:硝酸銨 母體酸:硝酸
可試做章節練習第8題

氧化數 oxidation number 11 18


IV 酸和鹽基

A18.3 課堂練習18.3
1. (a) 鹽:氯化銅(II)
母體酸:氫氯酸 1. 寫出下列各種鹽及它的母體酸的名稱。
(b) 鹽:硫酸鐵(III)
母體酸:硫酸 (a) CuCl 2 (b) Fe 2(SO 4) 3 (c) Zn(NO 3) 2
(c) 鹽:硝酸鋅 2. 寫出下列各種鹽的化學式:
母體酸:硝酸
2. (a) CH3COONa (b) Pb(NO 3) 2 (a) 乙酸鈉 (b) 硝酸鉛(II)
(c) (NH 4) 2SO 4 (d) Ca(HCO 3) 2
(c) 硫酸銨 (d) 碳酸氫鈣
3. (a) Mg(s) + H 2SO 4(aq)
MgSO 4(aq) + H 2(g) 3. 寫出下列各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及所生成的鹽的名稱。
硫酸鎂
(b) Cu(OH) 2(s) + 2HNO 3(aq) (a) 鎂金屬與稀硫酸的反應
Cu(NO 3) 2(aq) + 2H 2O() (b) 氫氧化銅(II) 與稀硝酸的反應
硝酸銅(II)
(c) Al 2O 3(s) + 3H 2SO 4(aq) (c) 氧化鋁與稀硫酸的反應
Al 2(SO 4) 3(aq) + 3H 2O()
硫酸鋁
(d) 碳酸銨與稀氫氯酸的反應
(d) (NH 4) 2CO 3(aq) + 2HCl(aq)
2NH 4Cl(aq) + CO 2(g) + H 2O()
氯化銨

18.4 鹽的製備
課文簡報
製備鹽的一般方法
很多鹽都是天然存在的。然而,我們也可在實驗室內製備鹽。而
註4
這表並不詳盡,它只列出一
製備鹽的方法則取決於所製的鹽是否溶於水中。
些在香港中學文憑課程中常
見的鹽類。
表18.3 總結了一些常見鹽類在水中的溶解度。 註4
CE2000(II)18 CE2011(II)27 CE2011(II)41 DSE2012(IA)2 DSE2013(IA)3 DSE2014(IA)7

鹽 溶解度 備註
所有鉀、鈉和銨鹽 可溶於水

所有硝酸鹽 可溶於水

所有碳酸氫鹽 可溶於水

除了
鹵化物 (氯化物、溴化
可溶於水 • 鹵化銀 (AgCl、AgBr和AgI)
物和碘化物)
• 鹵化鉛(II) (PbCl2、PbBr 2和PbI 2)

除了
• 硫酸鉛(II) (PbSO 4)
硫酸鹽 可溶於水
• 硫酸鋇 (BaSO 4)
• 硫酸鈣 (CaSO 4只微溶於水)

除了
• 碳酸鉀 (K 2CO 3)
碳酸鹽 不溶於水
• 碳酸鈉 (Na 2CO 3)
CE2009(II)29
• 碳酸銨 ((NH 4) 2CO 3)

表 18.3 常見鹽類在水中的溶解度。
18 12
18 鹽和中和作用

以下是製備鹽的兩個重要步驟:
(1) 使用適當的化學反應來製備鹽
(2) 把鹽從反應混合物中分離和提純

圖18.6顯示了製備可溶於水的鹽和不溶於水的鹽的方法。
CE2009(II)48
DSE2013(IA)8
可溶於水的鹽 不溶於水的鹽

(1) 化學反應
酸與以下物質 酸與以下物質 把兩種溶液混合,以
的反應 的反應 獲取沉澱 (即沉澱作
• 金屬,或 • 鹼,或 用)
• 不溶於水的 • 溶於水的碳
鹽基,或 酸鹽
• 不溶於水的
碳酸鹽

(2) 分離和提純 過濾

結晶 結晶 過濾

過濾 過濾

沖洗

弄乾

圖 18.6 說明製備可溶於水及不溶於水的鹽的流程圖。

A18.4
課堂練習18.4
(a) 可溶於水
(b) 不溶於水 預測下列各種鹽在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 (可溶於水或不溶於水)。
(c) 可溶於水
(a) 溴化銨 (b) 碳酸銅(II)
(d) 可溶於水
(e) 不溶於水 (c) 氯化鋇 (d) 硝酸鈣
(f) 不溶於水
(g) 不溶於水 (e) FeCO3 (f) PbSO 4
(h) 不溶於水 (g) MgCO 3 (h) AgI

13 18
IV 酸和鹽基

製備可溶於水的鹽
CE2008(I)11 1. 酸與金屬 / 不溶於水的鹽基 / 不溶於水的碳酸鹽的反應
CE2010(II)40
DSEPP2012(IB)1
若要製備硫酸鋅 (一種可溶於水的鹽 ),我們可利用下列任何一個
反應:
試想想 (a) 鋅與稀硫酸的反應
要製備氯化鉀或硫 DSEPP2012(IB)1(e)
酸鈉,我們可選用 Zn(s) + H 2SO 4(aq) ZnSO 4(aq) + H 2(g)
鉀或鈉與相應酸的 (b) 氧化鋅與稀硫酸的反應 CE2000(I)6(a)(ii)
反應嗎?為甚麼? CE2008(I)11(a)(i)(1)
ZnO(s) + H 2SO 4(aq) ZnSO 4(aq) + H 2O() DSEPP2012(IB)1(a)(i)
試想想
不可以,由於這些金屬與 (c) 碳酸鋅與稀硫酸的反應
酸會產生爆炸性的反應,
故非常危險。 ZnCO 3(s) + H 2SO 4(aq) ZnSO 4(aq) + CO 2(g) + H 2O()
DSEPP2012(IB)1(e)

以氧化鋅與稀硫酸的反應來製備硫酸鋅為例,以下顯示該實
驗的各個步驟 (圖18.7)。
CE2008(I)11(a)(i)(2)
DSEPP2012(IB)1(a)(ii)

SBA提示 第一階段:氧化鋅與稀硫酸的反應
把過量的金屬/不溶 步驟1: 把30 cm 稀硫酸加入燒杯中。
3

於水的鹽基/不溶於
水的碳酸鹽加入酸 步驟2: 利用刮勺把氧化鋅逐少加入稀硫酸中,以玻璃棒攪拌反
中,可確保所有酸在 應混合物。若反應太慢,可輕微加熱混合物。
反應中耗盡,否則鹽
溶液可能會被過量的 步驟3: 繼續加入氧化鋅直至剩餘的固體不再溶解為止。此時,
酸污染。 所有硫酸已在反應中耗盡。

第二階段: 把硫酸鋅溶液從反應混合物中分離

註5
步驟4: 把過量的氧化鋅過濾,濾液便是硫酸鋅溶液。 CE2008(I)11(a)(ii)
不應使用大量蒸餾水或加熱
了的蒸餾水沖洗水溶性的
鹽。否則,更多的鹽會溶解 第三階段:提純硫酸鋅
及流失。

DSEPP2012(IB)1(c)
步驟5: 把硫酸鋅溶液加熱,直至蒸發了大約一半的水分。
SBA提示 步驟6: 把 濃 溶 液 靜 置 一 旁 , 讓 它 慢 慢 冷 卻 至 常 温 。 一 段 時 間
註5
以蒸餾水沖洗晶體可 後,會形成硫酸鋅晶體。 CE2008(I)11(a)(iii)
除去晶體上的可溶雜
質。然而,我們只能 步驟7: 把剩餘的溶液過濾,以取得晶體。
使用少量冷蒸餾水, 註6
步驟8: 以少量冷蒸餾水沖洗晶體。 註6 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響。
以減少晶體的流失。
步驟9: 利用濾紙弄乾或焗爐烘乾晶體。 CE2008(I)11(a)(iv)(2)
DSEPP2012(IB)1(d)

18 14
18 鹽和中和作用
CE2002(I)7(a)(ii)

玻璃棒

氧化鋅 氧化鋅 混合物

稀硫酸 過量的 摺好的濾紙


氧化鋅 殘餘物 (過量的氧化鋅)
漏斗
加熱 加熱
(如有需要) (如有需要)
蒸發皿
濾液 (硫酸鋅溶液)

(1) 和 (2) 註7 (3) (4)


註7
加熱不會使更多氧化鋅與酸反應,只會增加反應的速率。

DSEPP2012(IB)1(b) 玻璃棒
SBA提示
加熱鹽溶液時,我們
用濾紙防塵
可把玻璃棒浸入熱溶
硫酸鋅溶液
液中,然後拿起觀
察。若浸入的玻璃棒 蒸汽

末端在數秒後呈現 水
「混濁」,即表示剩 硫酸鋅晶體
餘溶液的濃度已經足
夠令結晶作用發生。 加熱

註8
提醒學生把溶液煮沸的目的是增加其
(5) 註8 濃度 (有助冷卻時析出晶體),若有需 (6)
要製成較大的鹽晶體,結晶作用需更
長時間。把溶液加熱至乾涸會析出細
小的晶體,甚至是粉狀的鹽。

洗滌瓶


濾紙
硫酸鋅晶體 硫酸鋅晶體 利用濾紙弄乾或
漏斗
焗爐烘乾晶體。

(7) (8) (9)

圖 18.7 從氧化鋅與稀硫酸的反應製備硫酸鋅晶體。

15 18
IV 酸和鹽基

H20 例題18.4
製備可溶於水的鹽
孔雀石是含有氫氧化銅(II) 和碳酸銅(II) 的礦物,可用作製備硝酸銅(II)。
(a) 建議一種能與孔雀石反應,以製備硝酸銅(II) 的酸。
(b) 寫出這兩種銅(II) 化合物與在(a)部所提及的酸反應時的化學方程式。
(c) 寫出兩項孔雀石與酸反應時的觀察結果。
(d) 寫出反應中應使用過量的孔雀石還是過量的酸,並加以解釋。 DSEPP2012(IB)1(a)(iii)
(e) 簡述如何使用孔雀石和酸來製備乾燥的硝酸銅(II) 晶體
(註:毋須說明所涉及的儀器。)

題解
(a) 硝酸
(b) Cu(OH) 2(s) + 2HNO 3(aq) Cu(NO 3) 2(aq) + 2H 2O()
CuCO 3(s) + 2HNO 3(aq) Cu(NO 3) 2(aq) + CO 2(g) + H 2O()
(c) 孔雀石溶解。/
溶液變成藍色。/
出現泡騰現象。
(任何兩項)
(d) 過量的孔雀石可使用過濾法除去,但要從反應混合物中除去過量的酸會比較困難。因此,
反應中應使用過量的孔雀石。
(e) 把孔雀石加入稀硝酸,直至過量為止。
把過量的孔雀石過濾,並收集濾液 (即硝酸銅(II) 溶液)。
把濾液加熱,直至溶液飽和,然後讓溶液冷卻至常温。一段時間後,便會形成硝酸銅(II) 晶
體。
把剩餘的溶液過濾,以取得晶體,並以少量冷蒸餾水沖洗晶體。最後利用濾紙把晶體弄乾。

可試做章節練習第38題

A18.5
1. (a) 氧化鎂/氫氧化鎂/碳酸鎂 (任何兩種)
稀氫氯酸
(b) MgO(s) + 2HCl(aq)
課堂練習18.5
MgCl 2(aq) + H 2O()
氧 化 鎂 溶 於 水 , 並 生 成 無 色 溶 1. 某學生利用一種鎂化合物和一種實驗室常用的酸來製備氯化鎂。
液/溶液變暖。(任何一項) 或
Mg(OH) 2(s) + 2HCl(aq) (a) 寫出可用來製備氯化鎂的兩種鎂化合物及一種酸。
MgCl 2(aq) + 2H 2O()
氫氧化鎂溶於水,並生成無色
(b) 寫出在(a)部提及的兩種鎂化合物與酸反應的方程式。就各反應
溶液/溶液變暖。(任何一項) 或 寫出一項可觀察的變化。
MgCO 3(s) + 2HCl(aq) 續
MgCl 2(aq) + CO 2(g) + H 2O()
硫酸鎂溶於水,並生成無色溶液/釋出
無色氣泡。(任何一項)

18 16
18 鹽和中和作用

A18.5 (續)
2. (a) CaCO 3 + H 2SO 4 2. (a) 寫出碳酸鈣與稀硫酸反應的方程式。(毋須寫上物態符號。)
CaSO 4 + CO 2 + H 2O
(b) 稀硫酸與碳酸鈣反應時,所 (b) 把稀硫酸加入碳酸鈣,會出現泡騰現象。然而,反應會迅速減
生成的硫酸鈣不溶於水,並 慢然後停止。試加以解釋。
附在碳酸鈣的表面,因而阻
止碳酸鈣進一步與酸反應, 3. 簡述如何從碳酸鋅製備氯化鋅,並清楚寫出所需的各種額外化學試
因此,反應會迅速減慢然後
停止。
劑。(註:毋須說明所涉及的儀器。)
3. 把碳酸鋅加入稀氫氯酸中,直至
過量為止。
過濾反應混合物,並收集濾液
(即氯化鋅溶液)。
把濾液加熱,直至溶液飽和,然
後讓溶液慢慢冷卻至室温。一段
時間後,便會形成氯化鋅晶體。 實驗18.2 課文簡報 實驗錄像
實驗作業2
把剩餘的溶液過濾,以取得晶
體,並以少量冷蒸餾水沖洗晶 利用酸與不溶於水的鹽基的反應來製備可溶於水的鹽
體。最後利用濾紙把晶體弄乾。
在本實驗中,你將會利用稀硫酸與氧化銅(II) 的反應來製備硫酸銅(II)。

2. 酸與鹼 (或可溶於水的碳酸鹽) 的反應 CE1998(I)6(a)

我們可利用酸與鹼 (或碳酸鹽溶液) 的反應來製備鉀、鈉和銨鹽。


當中使用的技巧稱為滴定,而滴定將於下一章再作詳細討論,圖
18.8顯示了有關的實驗裝置。

支架

滴定管

錐形瓶

白瓷磚
鹼 + 指示劑

圖 18.8 製備鉀鹽、鈉鹽或銨鹽的滴定裝置。

滴定 titration 錐形瓶 conical flask 17 18


滴定管 burette
IV 酸和鹽基

若要製備氯化鈉 (一種可溶於水的鹽),我們可利用下列任何
一個反應:

(a) 氫氧化鈉溶液與稀氫氯酸的反應
NaOH(aq) + HCl(aq) NaCl(aq) + H 2O()

(b) 碳酸鈉溶液與稀氫氯酸的反應
Na 2CO 3(aq) + 2HCl(aq) 2NaCl(aq) + CO 2(g) + H 2O()

以氫氧化鈉溶液與稀氫氯酸的反應來製備氯化鈉為例,以下
顯示該實驗的各個步驟 (圖18.9)。

第一階段:進行氫氧化鈉溶液與稀氫氯酸的滴定
3
1. 把已知體積 (如25.0 cm ) 的氫氧化鈉溶液置於錐形瓶內。加
入數滴甲基橙指示劑後,溶液呈黃色。
2. 把稀氫氯酸加入滴定管內。
3. 把 滴 定 管 內 的 稀 氫 氯 酸 加 入 錐 形 瓶 , 直 至 溶 液 剛 剛 變 為 橙
色。計算中和氫氧化鈉溶液所需加入的稀氫氯酸體積。

第二階段:把適當體積的氫氧化鈉溶液與稀氫氯酸混合以進
行反應
4. 重複步驟1至3,使用與上述體積相同的酸和鹼以進行反應,
但這次不要加入甲基橙指示劑。

第三階段:把氯化鈉分離和提純
SBA提示 5. 把氯化鈉溶液加熱,並蒸發當中的水分,直至溶液剩餘三分
若要把水合鹽 (例如 一。
五水合硫酸銅(II)
(CuSO 4 ․5H 2 O)) 弄 6. 把濃溶液靜置一旁,讓它慢慢冷卻至常温。一段時間後,便
乾,焗爐的温度不 會形成氯化鈉晶體。
可超過105ºC,否則
可能會除去水合鹽 7. 利用過濾法把晶體從剩餘的溶液分離出來。
內的結晶水。
8. 以少量冷蒸餾水沖洗。
9. 利用濾紙弄乾或焗爐烘乾晶體。

18 18
18 鹽和中和作用
CE1998(I)6(a)(i)(2)

支架
稀氫氯酸

滴定管
稀氫氯酸

甲基橙
指示劑

錐形瓶

白瓷磚
反應混合物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鈉溶液
+ 甲基橙指
溶液 + 甲基橙指示劑
示劑

(1) (2) (3)

玻璃棒

稀氫氯酸
用濾紙防塵

滴定管 氯化鈉溶液

蒸汽

氯化鈉
錐形瓶 晶體

加熱
氫氧化鈉溶液

(4) (5) (6)

洗滌瓶

蒸餾水
濾紙
氯化鈉晶體 利用濾紙弄乾或
氯化鈉晶體
漏斗 焗爐烘乾晶體

(7) (8) (9)

圖 18.9 從氫氧化鈉溶液與稀氫氯酸的反應製備氯化鈉晶體。

19 18
IV 酸和鹽基

H20 例題18.5
利用酸鹼滴定來製備鹽
下列哪些製鹽的方法不能以酸鹼滴定來進行?試加以解釋。
(a) 氫氧化鉀 + 硝酸 硝酸鉀
(b) 氧化鎂 + 硫酸 硫酸鎂
(c) 氫氧化鋅 + 氫氯酸 氯化鋅
(d) 氨溶液 + 硫酸 硫酸銨
(e) 碳酸銅(II) + 硝酸 硝酸銅(II)
題解
(b)、(c)和(e)。由於(b)部的氧化鎂、(c)部的氫氧化鋅和(e)部的碳酸銅(II) 是不溶於水的,故不
能製備水溶液來進行滴定。

A18.6 課堂練習18.6
(a) 可以。HNO3(aq)和NaOH(aq)
(b) 可以。HCl(aq)和NH 3(aq)
下列哪些鹽能夠以酸鹼滴定來製備?若能夠的話,提出滴定時可用的
(c) 不 可 以 。 M g ( O H ) 2 和 M g C O 3
都不溶於水,故不能製備水溶 酸和鹼。
液來進行滴定。 (a) 硝酸鈉 (b) 氯化銨
(d) 不可以。Pb(OH) 2 和PbCO 3 都
不溶於水,故不能製備水溶液 (c) 硝酸鎂 (d) 硫酸鉛(II)
來進行滴定。

實驗18.3
實驗作業2

課文簡報 實驗錄像 利用酸鹼滴定來製備可溶於水的鹽


在本實驗中,你將會進行氫氧化鈉溶液與稀硫酸的滴定來製備
硫酸鈉。

CE2011(I)1(b) DSE2013(IB)11
製備不溶於水的鹽 DSE2012(IA)2

學習錦囊 我們可利用 沉 澱作用來製備不溶於水的鹽,只要把一種含該鹽的


我們慣常會使用 陽離子溶液與一種含該鹽的陰離子溶液混合,便可以取得沉澱。
硝酸鹽 (以提供 CE2007(II)38
陽離子) 和鈉鹽 我們可把兩種鹽 (例如硝酸鉛(II) 和硫酸鈉) 的溶液混合,以
或鉀鹽 (以提供
陰離子) 來製備
製備硫酸鉛(II) (一種不溶於水的鹽)。兩種溶液混和後,便會生
不溶於水的鹽。 成硫酸鉛(II) 沉澱。有關化學方程式如下:
Pb(NO3) 2(aq) + Na 2SO 4(aq) PbSO 4(s) + 2NaNO 3(aq)
2+ 2–
離子方程式:Pb (aq) + SO 4 (aq) PbSO 4(s)
+ –
由於Na (aq)和NO 3 (aq)在以上反應是「旁觀」離子,故會留在
溶液當中。
18 20 沉澱作用 precipitation
18 鹽和中和作用

實驗的步驟如下 (圖18.10):

第一階段:把硝酸鉛(II) 溶液與硫酸鈉溶液混合
1. 把硝酸鉛(II) 溶液與硫酸鈉溶液在燒杯中混合。
2. 以玻璃棒徹底拌勻混合物,硫酸鉛(II) 沉澱會逐漸形成。

DSE2012(IB)6
第二階段:把硫酸鉛(II) 分離及提純
SBA提示 3. 把反應混合物過濾,以取得沉澱。
大量蒸餾水是用來
清除任何水溶性的 4. 用大量蒸餾水沖洗沉澱。
雜質。
5. 利用濾紙弄乾或焗爐烘乾沉澱。

混合 洗滌瓶
玻璃棒
乾燥的PbSO 4
1 過濾 蒸餾水 弄乾
11 混合物
攪拌 1 沉澱
PbSO 4沉 澱
2
22 漏斗
2 沖洗 沉 澱

Pb(NO 3) 2溶液 Na 2SO 4溶液


2+ 2– 白色的PbSO 4沉 澱 濾液 (可棄掉)
(Pb (aq)離子 (SO 4 (aq)離
的來源) 子的來源)
(1) (2) (3) 和 (4) (5)

圖 18.10 從硝酸鉛(II) 溶液和硫酸鈉溶液製備不溶於水的硫酸鉛(II)。

H20 例題18.6

利用 沉 澱作用製備不溶於水的鹽
寫出以沉澱作用來製備下列各種鹽所需的兩種水溶液的名稱,並寫出反應的
(i) 化學方程式及 (ii) 離子方程式。
(a) 碳酸銅(II) (b) 碘化銀

題解
(a) 硝酸銅(II) + 碳酸鉀
(i) Cu(NO 3) 2(aq) + K 2CO 3(aq) CuCO 3(s) + 2KNO 3(aq)
2+ 2–
(ii) Cu (aq) + CO 3 (aq) CuCO 3(s)
(b) 硝酸銀 + 碘化鈉
(i) AgNO 3(aq) + NaI(aq) AgI(s) + NaNO 3(aq)
+ –
(ii) Ag (aq) + I (aq) AgI(s)
(接受其他可行的正確答案。)

21 18
IV 酸和鹽基

H20 例題18.7
建議製備某特定鹽的方法
就下列每種鹽,
(i) 建議一個合適的製備方法;
(ii) 寫出涉及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a) 碳酸鈣 (b) 氯化銅(II)
(c) 硝酸銨 (d) 硫酸鋁

題解
(a) (i) 把硝酸鈣溶液與碳酸鈉溶液混合,再進行過濾、沖洗和弄乾。
(ii) Ca(NO3) 2(aq) + Na 2CO 3(aq) CaCO 3(s) + 2NaNO 3(aq)
(b) (i) 讓稀氫氯酸與氧化銅(II) 反應所得的溶液結晶,再進行過濾、沖洗和弄乾。
(ii) 2HCl(aq) + CuO(s) CuCl 2(aq) + H 2O()
(c) (i) 進行氨水與稀硝酸的滴定,讓所得的溶液結晶,再進行過濾、沖洗和弄乾。
(ii) HNO3(aq) + NH 3(aq) NH 4NO 3(aq)
(d) (i) 讓稀硫酸與氧化鋁反應所得的溶液結晶,再進行過濾、沖洗和弄乾。
(ii) Al2O 3(s) + 3H 2SO 4(aq) Al 2(SO 4) 3(aq) + 3H 2O()

可試做章節練習第10題

A18.7
1. (a) AgNO 3(aq) + NaBr(aq)
AgBr(s) + NaNO 3(aq) 課堂練習18.7
+ –
Ag (aq) + Br (aq) AgBr(s)
(b) Mg(NO 3) 2(aq) + Na 2CO 3(aq) 1. 寫出製備下列各種鹽的化學方程式及離子方程式:
MgCO 3(s) + 2NaNO 3(aq)
2+ 2–
Mg (aq) + CO 3 (aq) MgCO 3(s)
(a) 溴化銀 (b) 碳酸鎂
2. (a) 不 可 行 。 所 有 鹽 都 是 可 溶 於 水 2. 判斷下列方程式是否製備該鹽 (劃有底線的物種) 的可行方法。若
的 , 故 不 能 用 結 晶 法 把
Mg(HCO 3) 2分離出來。
不是,試加以解釋。
(b) 可行 (a) MgCl2(aq) + 2NaHCO 3(aq) Mg(HCO 3) 2(aq) + 2NaCl(aq)
(c) 不 可 行 。 P b S O 4 是 不 溶 於 水
的,所以固體中的Pb 離子不
2+ (b) MgCO 3(s) + 2HNO 3(aq)
能與水溶液中的Cl 離子結合。

Mg(NO 3) 2(aq) + CO 2(g) + H 2O()
3. 若所提供的是固態硝酸銀,應先把
它溶於蒸餾水中,然後把硝酸銀溶 (c) PbSO 4(s) + 2NaCl(aq) PbCl 2(s) + Na 2SO 4(aq)
液與 (過量) 氯化鈉溶液混合,反應
3. 簡述如何從硝酸銀製備氯化銀,並清楚寫出各種額外所需的化學試
生成氯化銀沉澱。把反應混合物過
濾,以獲取沉澱,然後以大量蒸餾 劑,但毋須說明所涉及的儀器。
水沖洗沉澱,最後利用濾紙把沉澱
弄乾或用焗爐烘乾沉澱。

實驗18.4
實驗作業2

課文簡報 實驗錄像 利用 沉 澱作用來製備不溶於水的鹽


在本實驗中,你將會利用硝酸鉛(II) 溶液與硫酸鈉溶液的 沉 澱作用來製
備硫酸鉛(II)。

18 22
18 鹽和中和作用

18.5 中和作用的應用
課文簡報
中和作用的應用十分廣泛,以下是一些例子。

活動18.1

課文簡報
中和作用的應用
在此活動中,你要從圖書館或互聯網搜集有關中和作用的應用的資
料。搜尋資料後,你可以設計一份PowerPoint簡報把資料展示出來。

註9
相對於其他因素,土壤的pH值最能影響土壤供給植
物的礦物質營養量。鹼性過高的土壤會令礦物質的
水溶性下降 (基於金屬氫氧化物沉澱的形成),使植
CE2000(II)49 調節土壤的pH值 註9 物無法吸收礦物質。酸性過高的土壤會令礦物質的
水溶性上升,更容易被雨水或灌溉用的水沖走。
CE2002(I)1(c)(ii)
試想想 大部分植物都不適宜在過酸或過鹼的土壤中生長,而最適合植物
氫氧化鈉可用作中和
生長的土壤pH值約為7。
土壤的酸性嗎?為甚
麼?
若某些地區的土壤酸性很高,農夫通常會把粉狀的石灰石
試想想 (天然的碳酸鈣)、生石灰 (氧化鈣) 或熟石灰 (氫氧化鈣) 加入土
不可以,因為氫氧化鈉的
腐蝕性極高。此外,它亦 壤中,以中和土壤的酸性 (圖18.11),這過程稱為「土壤的石
會令土壤鹼性過高,不適
灰處理」。
合植物生長。

註10 註10
另一個引致酸性土壤的原因是選擇
性瀝濾 (selective leaching),瀝濾
是指雨水或地下水把礦物質沖走的
過程。土壤的鹼性是由鹼金屬和鹼
土金屬的鹽 (例如鉀和鎂的碳酸鹽)
所造成。它們相對上較易溶於水,
因此較其他金屬鹽容易因瀝濾而流
失。瀝濾後,留在土壤中的金屬離 圖 18.11 利用粉狀的石灰石來中和土壤的酸性。
子 (例如Al (aq) 和Fe (aq) 離子)
3+ 3+

產生水解作用,使土壤變成酸性。

學習錦囊
相反,若土壤的鹼性過高,農夫可加入硫酸銨 (溶於水後會
硫酸銨也是一種
肥料。 形成酸性溶液) 來調節土壤的pH值。

23 18
IV 酸和鹽基

H20 例題18.8 CE2005(I)3(a)

調節土壤的pH
(a) 農夫經常會使用粉狀的石灰石來降低土壤的酸性,輔以離子方程式,解釋該做法的背後原
0.2 pt
理。
(b) 我們通常會使用粉狀的石灰石,而非氨水來中和土壤的酸性,試舉出兩個原因。

題解
(a) 粉狀的石灰石可以中和土壤的酸性。
+ 2+
CaCO 3(s) + 2H (aq) Ca (aq) + CO 2(g) + H 2O()
(b) 石灰石沒有氣味,而且使用安全,但氨則具有刺激性氣味,並且有毒。
石灰石不溶於水,不易被水沖洗而流失,所以作用較持久。然而,氨水較易揮發,很容易
因蒸發或沖洗而流失。

可試做章節練習第39題

A18.8
+
課堂練習18.8
1. Ca(OH)2(s) + 2H (aq)
2+
Ca (aq) + 2H 2O() 1. 輔以一離子方程式,以顯示如何利用熟石灰來中和土壤的酸性。
2. 他/她的陳述是正確的,蛋殼含有
碳酸鈣,可中和土壤中的酸。 2. 某學生建議用蛋殼來調節土壤的pH值。判斷該學生的建議是否
+
CaCO 3(s) + 2H (aq) 合理。
2+
Ca (aq) + CO 2(g) + H 2O()

CE2003(II)45 中和過量胃酸
CE2006(II)11
試想想 人體的胃部會分泌胃酸 (主要含有氫氯酸) 來幫助消化食物。若
氫氧化鈉或氨水適 胃部分泌過量的胃酸,便會造成消化不良。
合用於製備制酸劑
以治療消化不良
我們可服用制酸劑 (圖18.12) 來治療消化不良。制酸劑是含
嗎?為甚麼?
有弱鹽基如氫氧化鎂和氫氧化鋁的藥物,當中的鹽基可中和過
試想想 量的胃酸,以舒緩胃部不適。
不適合,因為氫氧化鈉的腐
蝕性極高,會灼傷我們的口
腔及食道。氨水則是有毒 以下是制酸劑中的成分與胃酸的中和作用的方程式:
的,且具刺激性的氣味。

Mg(OH)2(s) + 2HCl(aq) MgCl 2(aq) + 2H 2O()


CE2009(I)11(a) Al(OH) 3(s) + 3HCl(aq) AlCl 3(aq) + 3H 2O()

18 24 制酸劑 antacid
18 鹽和中和作用

圖 18.12 制酸劑可中和過
量的胃酸。

STSE連繫 18.1
課文簡報
制酸劑
制酸劑是常見的成藥,用作治療胃部不適,當中含有的弱鹽基可用來中和過量的胃酸。

鎂奶 (milk of magnesia) 是 這種制酸劑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氫鈉 (sodium


一種制酸劑,它是氫氧化鎂 hydrogencarbonate) 和碳酸鈣 (calcium
在水中的懸浮液。 carbonate)。

下表顯示一些可用作制酸劑主要成分的弱鹽基例子及它們可能引起的副作用。

制酸劑 可能引起的副作用

氫氧化鎂Mg(OH) 2 可引致輕微肚瀉

氫氧化鋁Al(OH) 3 可引致便秘

碳酸氫鈉NaHCO 3
?
碳酸鈣CaCO 3

這些化學品與強鹽基如氫氧化鈉不同,它們會與胃酸產生温和反應,不會損害胃部。

討論問題 STSE連繫18.1
1. 寫出碳酸氫鈉與胃酸中的氫氯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 NaHCO 3 + HCl NaCl + CO 2 + H 2O
2. CaCO 3 + 2HCl CaCl 2 + CO 2 + H 2O
2. 寫出碳酸鈣與胃酸中的氫氯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 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會在胃內形成壓力,造成不適。
3. 根據在問題(1)和(2)的答案,建議一項使用碳酸氫鈉或碳酸鈣來製備制酸劑的副作用。
4. 解釋為甚麼服用制酸劑前,應先咬碎才吞服。 4. 把制酸劑藥片咬碎可增加藥片的總表面面積。藥片
的總表面面積越大,藥片中的弱鹼則能越快中和胃
酸,結果更快舒緩病人胃部的不適。

鎂奶 milk of magnesia 25 18
IV 酸和鹽基

CE2000(I)6(b)(i)(2)
工業廢料的處理 CE2006(II)22

工業活動 (例如電鍍和漂染) 排出的液體廢料通常帶有酸性 (圖


18.13)。若把酸性的液體廢料直接排出河流,會造成水質污染,
並且危害水中生物。因此,為了減少污染,排放前必須先把熟石
灰或碳酸鈉加入酸性的液體廢料,以中和它的酸性。

相反,工廠在排放鹼性的液體廢料前,通常會加入硫酸先作
處理,以中和廢料中的鹼性物質。

圖 18.13 工業活動排出的 CE2003(II)4


液體廢料通常是酸性的。 肥料的生產 CE2004(II)5

很多常用的肥料都是以中和作用製成的。例如,硝酸和氨水的中
和作用會生成硝酸銨。

HNO 3(aq) + NH 3(aq) NH 4NO 3(aq)

結晶後的硝酸銨晶體經包裝後會出售到農場。參看圖18.14 。

(a) (b)

圖 18.14 (a) 硝酸銨晶體


(b) 經包裝後的硝酸銨會運到農場出售。

A18.9
(a) 2NH3 + H 2SO 4 (NH 4) 2SO 4
課堂練習18.9 (b) 2HNO 3 + Na 2CO 3 2NaNO 3 + CO 2 + H 2O
(c) 2NaOH + H 2SO 4 Na 2SO 4 + 2H 2O
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毋須寫出物態符號):
(a) 以酸鹼中和作用來製備硫酸銨
(b) 以碳酸鈉來中和電鍍廠排放的硝酸
(c) 以硫酸來中和電鍍廠排放的氫氧化鈉

18 26 電鍍 electroplating
18 鹽和中和作用

STSE連繫 18.2 課文簡報

煙氣脫硫 CE2006(II)22 AL2002(I)10

二氧化硫 (SO 2 ) 是本港主要的空氣污染物,而發電廠是排放二氧化硫的其中一個主要來源。為了減少二氧


化硫的排放,本港的發電廠裝設了煙氣脫硫系統,以除去高達90%由煤燃燒器所排放的二氧化硫。
煙氣脫硫的過程於吸收塔內進行。當燃煤機組所產生的煙氣流入塔內,會噴出石灰石淤漿 (碳酸鈣和
水的混合物)。
煙氣中的二氧化硫溶於水,形成亞硫酸 (H 2SO 3),然後與石灰石淤漿的微滴產生反應,生成亞硫酸鈣,
從而除去煙氣中的二氧化硫。

SO 2 + H 2 O H 2 SO 3
CaCO 3 + H 2 SO 3 CaSO 3 + CO 2 + H 2 O

經進一步反應後,亞硫酸鈣會形成硫酸鈣淤漿,它會被收集及除去。最後,經清洗的煙氣便可從煙囪
排出。

煤燃燒器 *
 靜電沉積器
產生含SO 2
含SO 2的 煙囪
的煙氣和煙
煙氣

經清洗
的煙氣
* 第2冊,第20.7節,第30頁 吸收塔

石灰石淤漿 硫酸鈣淤漿

討論問題
1. 解釋為甚麼在煤燃燒器內燃燒煤會產生二氧化硫?
2. 解釋為甚麼二氧化硫會破壞環境。
3. 除石灰石外,熟石灰 (氫氧化鈣) 也可用來除去亞硫酸。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STSE連繫18.2
1. 當煤中的硫與煤燃燒器內的氧反應時,便會生成二氧化硫。
2. 二氧化硫會溶於雨水,形成酸雨。酸雨能破壞植物,殺死水生生物,腐蝕建築材料和金屬製品等。
3. Ca(OH)2 + H 2SO 3 CaSO 3 + 2H 2O

煙氣脫硫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 27 18


IV 酸和鹽基

重要詞彙
課文簡報

中文詞彙 英文翻譯 頁數

1. 中和作用 neutralization 3

2. 中和 neutralize 3

3. 中性 neutral 3

4. 母體酸 parent acid 9

5. 鹽 salt 10

6. 滴定 titration 17

7. 沉澱作用 precipitation 20

8. 制酸劑 antacid 24

進度評估
課文簡報

若能回答下列問題,在問題旁邊的空格內劃上「✓」號。若未能回答,便需要翻閱課本
相關的頁數。
頁數

1. 中和作用是甚麼? 3

2. 中和作用的過程中會釋放熱能還是吸收熱能? 7

3. 鹽是甚麼? 10

4. 甚麼是鹽的母體酸? 10

5. 命名鹽的規則是怎樣的? 11

6. 常見的鹽類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怎樣的? 12

7. 製備可溶於水的鹽如硫酸鋅、硝酸銅(II) 和氯化鎂的一般方法是甚麼? 13

8. 製備可溶於水的鹽如鉀、鈉和銨鹽的一般方法是甚麼? 13

9. 製備不溶於水的鹽的一般方法是甚麼? 13

10. 你能舉出中和作用的一些應用嗎? 23–26

18 28
18 鹽和中和作用

摘要
課文簡報

18.1 中和作用
1. 中和作用是酸和鹽基的反應,過程中只會生成鹽和水。

18.2 中和作用的放熱性質
2. 中和作用是放熱反應。

18.3 常見鹽類的命名
3. 鹽是當酸中可電離的氫原子被金屬離子 (或銨離子) 取代時,所生成的化合物。
4. 命名離子化合物的規則也適用於命名鹽。參看第11頁的表18.2。

18.4 鹽的製備
5. 有些鹽可溶於水中,有些則不溶於水。有關常見的鹽類在水中的溶解度,參看第
12頁的表18.3。
6. 鹽的一般製備方法取決於它們在水中的溶解度。

鹽 一般製備方法 例子
酸與金屬 / 不溶於水的鹽基 /
CuO(s) + H2SO 4(aq) CuSO 4(aq) + H 2O()
溶於水 不溶於水的碳酸鹽的反應
的鹽 酸與鹼 / 可溶於水的碳酸鹽的
HNO 3(aq) + NaOH(aq) NaNO 3(aq) + H 2O()
反應

不溶於
把兩種溶液混合,以獲取沉澱 AgNO 3(aq) + NaCl(aq) AgCl(s) + NaNO 3(aq)
水的鹽
33. (a)

18.5 中和作用的應用 應 50

混 40
7. 中和作用的應用包括: 合
物 30
 • 調節土壤的pH值 的
20

 • 中和過量胃酸 度 10
 • 工業廢料的處理 (°C)

 • 肥料的生產 0 5 10 15 20 25 30 35
已加入的NaOH(aq)體積 (cm )
3
(b) 由於NaOH(aq)與HCl(aq)反應時會釋出熱能,故混合物的温度上升。
當NaOH(aq)與HCl(aq)完全反應時,混合物的温度會升到最高。
酸和鹼完全中和後,所加入過量的NaOH(aq)不會再有熱能釋出,反而會令混合物冷卻,因此混合物的温度下降。
+ –
(c) H (aq) + OH (aq) H 2O()
(d) (40.0 – 20.0)°C = 20.0°C
(e) (i) 由於實驗中參與反應的H (aq)離子和OH (aq)離子的摩爾數增加一倍,故反應釋出的熱能也會增加一倍。這些熱
+ –

能會加熱相同體積的溶液,因此反應混合物的最大温度升幅為原來的兩倍。
(ii) 由於實驗中參與反應的H (aq)離子和OH (aq)離子的摩爾數增加一倍,故反應釋出的熱能也會增加一倍。但由於
+ –

這些熱能同時需要加熱兩倍體積的溶液,因此反應混合物的最大温度升幅與原來的相若。 29 18
IV 酸和鹽基

概念圖
課文簡報

完成以下概念圖。

酸 ⟚᫛

• ⊷ὓ 土壤
ᛵpHᣚ
㍘䚷 • ጱᘍ῜Ḫ᡻Ⅼ
ጱᘍᓆᏸ • ጤỔ⇖᥵ᛵ
ᰤᮿ
• 肥料
ᛵ᏷ᯆ

⟚ ᎁ 熱能
(ᚏ∻፜⑬)

可溶於水的鹽 不溶於水的鹽

媌∨㝈㹤

媌∨㝈㹤

Ⅼ!,!ᜲ✊0 Ⅼ!,!⟙0
ጰữᚑᎁᛵ⟚᫛0 ữᚑᎁᛵ⃝Ⅼ⟚
ጰữᚑᎁᛵ⃝Ⅼ⟚ 沉澱作用

1. 懝䆍
1. 仟㠅 2. 㸥㺦
2. 懝䆍 3. ん‍
3. 㸥㺦
4. ん‍

晶體 ᕬ⍼

(提示: 酸、晶體、肥料、熱能、不溶於水的鹽、沉澱作用、可溶於水的鹽、土壤)

18 30
18 鹽和中和作用

章節練習
填充題 第18.4節
4. 溶於水的鹽的製備方法如下:
第18.1節
(a) 酸與過量 金屬 、不溶於水的
1. 中和作用是 氫 離子與氫氧離子
鹽基 或不溶於水的
(或 氧 離子) 結合生成
碳酸鹽 的反應,或
水 分子的反應。
(b) 酸與 鹼 或 可溶於水
第18.2節
的碳酸鹽的反應。
2. 所有中和作用都會 釋出 熱能,故
5. 不溶於水的鹽可以 沉澱作用 來製備。
中和作用是放熱反應。

第18.3節 第18.5節
3. 鹽是當酸中 可電離 的氫原子被 6. 一些中和作用的應用包括:
金屬 離子 (或 銨 離子) (a) 調節土壤的 pH 值;
取代時,所生成的化合物。 (b) 中和過量胃 酸 ;
(c) 處理排放前的液態工業 廢料 ;

(d) 製造 肥料 。

基礎練習題
第18.3節 7. (a) (i) 2HNO 3(aq) + CaO(s) Ca(NO 3) 2(aq) + H 2O()
+ 2+
(ii) 2H (aq) + CaO(s) Ca (aq) + H 2O()
7. 就下列各中和作用的反應,寫出 (iii) 硝酸鈣
(b) (i) H 2SO 4(aq) + FeO(s) FeSO 4(aq) + H 2O()
(i) 所涉及的化學方程式; + 2+
(ii) 2H (aq) + FeO(s) Fe (aq) + H 2O()
(ii) 所涉及的離子方程式;及 (iii) 硫酸鐵(II)
(c) (i) 2CH 3COOH(aq) + Mg(OH) 2(s) (CH 3COO) 2Mg(aq) + 2H 2O()
(iii) 所生成的鹽的名稱。 – 2+
(ii) 2CH 3COOH(aq) + Mg(OH) 2(s) 2CH 3COO (aq) + Mg (aq) + 2H 2O()
(a) 硝酸 + 氧化鈣 (iii) 乙酸鎂
(d) (i) HCl(aq) + NH 3(aq) NH 4Cl(aq)
(b) 硫酸 + 氧化鐵(II) (ii)
+
H (aq) + NH 3(aq)
+
NH 4 (aq)
(c) 乙酸 + 氫氧化鎂 (iii) 氯化銨

(d) 氫氯酸 + 氨水

8. 建議可製備以下鹽的一種母體酸和一種合適的鹽基的化學式:

鹽 母體酸 鹽基
氯化銨 HCl NH 3
CuO/CuCO 3/Cu(OH) 2
硫酸銅(II) H 2SO 4 (任何一種)
FeO/FeCO 3/Fe(OH) 2
硝酸鐵(II) HNO 3 (任何一種)
KOH/K 2CO 3
乙酸鉀 CH 3COOH (任何一種)

31 18
29
IV 酸和鹽基

第18.4節
9. 在下表適當的空格內,寫出當陽離子和陰離子結合時,所產生的不溶於水的鹽的化學式。  
(可參看PbSO4的例子。)

陽離子 + + 2+ 3+ 2+ 2+ 2+ 2+ + + 2+
陰離子 K Na Ca Al Zn Fe Pb Cu NH 4 Ag Ba

NO 3

HCO 3
2–
CO 3 CaCO 3 Al2(CO3)3 ZnCO 3 FeCO 3 PbCO 3 CuCO 3 Ag 2CO 3 BaCO 3

Cl PbCl 2 AgCl

Br PbBr 2 AgBr

I PbI 2 AgI
2–
SO 4 CaSO 4 PbSO 4 BaSO 4

10. (a) 稀硫酸和氧化銅(II)、氫氧化銅(II)或碳酸銅(II)


10. 就下列各種鹽,建議可以用作製備該鹽的化學品,並寫出所涉及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a) 硫酸銅(II) H 2SO 4(aq) + CuO(s) CuSO 4(aq) + H 2O() 或
H 2SO 4(aq) + Cu(OH) 2(s) CuSO 4(aq) + 2H 2O() 或
(b) 氯化鉛(II) H 2SO 4(aq) + CuCO 3(s) CuSO 4(aq) + CO 2(g) + H 2O()
(c) 硝酸鉀 (b) 硝酸鉛(II) 溶液和氯化鈉溶液
2+ –
Pb (aq) + 2Cl (aq) PbCl 2(s)
(c) 稀硝酸和氫氧化鉀溶液或碳酸鉀溶液
HNO 3(aq) + KOH(aq) KNO 3(aq) + H 2O() 或
2HNO 3(aq) + K 2CO 3(aq) 13. 下列哪項有關氨水的陳述正確?
多項選擇題 2KNO 3(aq) + CO 2(g) + H 2O()
(1) 它令乾燥的紅色石蕊試紙變為藍色。
第18.1節 (2) 它與稀硫酸反應,釋出熱能。
11. 下列哪項方程式正確表示稀硝酸與氫氧化鉀 (3) 它 與 硫 酸 鐵 ( I I ) 反 應 , 生 成 暗 綠 色 沉
的反應? 11. 硝 酸 是 強 酸 , 而 氫 氧 化 鉀 澱。 13. (1):氨水是鹼性的。
+ 2– 是強鹼,兩者的反應其實
A. 2H + O H 2O 是H (aq)離子和OH (aq)
+ – A. 只有(1)和(2) (2):氨水與稀硫酸的反應
– + 是一種中和作用,屬放熱
B. NO 3 + K KNO 3 離子結合生成水的反應。 B. 只有(1)和(3) 反應。
+ –
C. H + OH H 2O C. 只有(2)和(3)
2+ –
(3):Fe (aq) + 2OH (aq)
+ – C Fe(OH) 2(s)
D. H + NO 3 HNO 3 D. (1)、(2)和(3) D

第18.節 14. 在某次實驗室意外中,某學生不小心濺出了


12. 下列哪項離子方程式正確顯示碳酸鋅與稀硝 一些氫氯酸,下列哪種物質,當使用過量
酸的反應? 時,可中和所有酸,而不會殘留任何鹼性溶
2+ – 液?
A. Zn (aq) + 2NO 3 (aq) 14. 碳酸鈣與氫氯酸反應,
Zn(NO 3) 2(aq) A. 氫氧化鈉 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
和水。碳酸鈣不溶於
2– +
B. CO 3 (aq) + 2H (aq) B. 石灰水
水,因此若使用過量碳
CO 2(g) + H 2O() C. 碳酸鈣 酸鈣進行反應,亦不會
殘留任何鹼性溶液。 C
+ D. 水
C. ZnCO 3(s) + 2H (aq)
2+
Zn (aq) + CO 2(g) + H 2O()
D. ZnCO 3(s) + 2HNO 3(aq)
Zn(NO 3) 2(aq) + CO 2(g) + H 2O()
C

18 32
18 鹽和中和作用

第18.2節 19. 碳酸氫鈉與硝酸反應所生成的鹽的名稱和化


15. 下列哪些中和作用的反應會產生大致相同的 學式分別是甚麼?
温度變化? 名稱 化學式
3
(1) 25.0 cm 的1.0 M HCl(aq) + A. 碳酸鈉 Na 2CO 3
3
25.0 cm 的1.0 M NaOH(aq) B. 碳酸鈉 NaCO 3
3
(2) 100.0 cm 的1.0 M HCl(aq) + C. 硝酸鈉 NaNO 2
3
D. 硝酸鈉 NaNO 3 D
100.0 cm 的1.0 M NaOH(aq)
3 19. NaHCO 3(s) + HNO 3(aq) NaNO 3(aq) + CO 2(g) + H 2O()
(3) 50.0 cm 的2.0 M HCl(aq) +
3 第18.4節
50.0 cm 的2.0 M NaOH(aq)
20. 下列哪些氯化物可溶於水中?
A. 只有(1)和(2)
(1) AgCl
B. 只有(1)和(3)
(2) CaCl 2
C. 只有(2)和(3)
A (3) ZnCl 2
D. (1)、(2)和(3)
A. 只有(1)和(2)
16. 把氧化鈣加入盛有氫氯酸的試管中,會產生 B. 只有(1)和(3) 20. 詳情可參考第18章的第12頁。
下列哪些觀察結果? C. 只有(2)和(3)
(1) 氧化鈣溶解。 D. (1)、(2)和(3) C

(2) 生成磚紅色的溶液。
21. 下列哪種或哪些化合物溶於水時會形成有色
(3) 試管變暖。
的溶液?
A. 只有(1)和(2) 16. ( 2 ) : 氧 化 鈣 在 焰 色 試
驗中產生磚紅色火焰。 (1) Fe(OH) 2 21. (1):Fe(OH) 2不溶於水。
B. 只有(1)和(3) (2):CuCl 2 可溶於水。把它加入
(2) CuCl 2
C. 只有(2)和(3) 水時,會溶解並生成藍色或綠色
B (3) K 2SO 4 溶液。
D. (1)、(2)和(3)
A. 只有(1) (3):K 2SO 4可溶於水。把它加入
水時,會溶解並生成無色溶液。
第18.3節 B. 只有(2)
17. 下列哪種化學品是(NH 4) 2SO 4的母體酸? C. 只有(1)和(3)
B
A. 氨 17. 2NH3(aq) + H 2SO 4(aq) (NH 4) 2SO 4(aq)
D. 只有(2)和(3)
B. 硫酸 22. 下列哪對物質不可用來製備水合硫酸銅(II)
C. 亞硫酸 晶體?
B 22. 銅不會與稀硫酸發生反應。
D. 硝酸
A. CuO(s) + H 2SO 4(aq)
18. 下列哪些鹽和母體酸的組合是正確的? B. CuCO 3(s) + H 2SO 4(aq)
鹽 母體酸 C. Cu(OH) 2(s) + H 2SO 4(aq)
D. Cu(s) + H 2SO 4(aq) D
(1) Cu(NO 3) 2 硝酸
(2) Fe 2(SO 4) 3 硫酸 23. 下列哪種鹽不可利用酸鹼滴定來製備?
(3) (CH 3COO) 2Mg 乙酸
A. K 2SO 4
23. 碳 酸 鎂 和 氫 氧 化 鎂 都 不
A. 只有(1)和(2) B. NH 4NO 3 溶於水,因此不能把它
B. 只有(1)和(3) C. NaCl 們製備成水溶液來進行
C. 只有(2)和(3) 滴定。 D
D. MgSO 4
D. (1)、(2)和(3) D

在(2),參與反應的H (aq)離子和OH (aq)離子的數目是在(1)


+ –
15. 所生成水的摩爾數 (mol) 反應混合物的體積 (cm )
3

的四倍,但在(2)所釋出的熱能須加熱體積為在(1)的四倍的反
(1) 0.025 50.0
應混合物,因此(1)和(2)的温度升幅相若。
在(3),參與反應的H (aq)離子和OH (aq)離子的數目是在(1)
+ –
(2) 0.1 200.0
(3) 0.1 100.0 的四倍,但在(3)所釋出的熱能只須加熱體積為在(1)的兩倍的
反應混合物,因此在(3)的温度升幅較在(1)的高。

33 18
29
IV 酸和鹽基
25. 四種鹽中只有碳酸鈣不溶於水。我們可透過過濾法把
所生成的碳酸鈣沉澱從反應混合物中分離出來。
24. 下列哪種鹽可利用沉澱作用來製備? 29. 下列哪些方法可用來分辨硝酸鈣溶液和硝酸
A. Ca(NO 3) 2 24. 四種鹽中只有BaSO 4 不溶 鎂溶液? 29. (1):在焰色試驗中,硝酸
於水。我們可把Ba(NO 3) 2 鈣會產生磚紅色火焰,而
B. AgNO 3 (1) 進行焰色測試 硝酸鎂則不會產生獨特的
溶 液 和 N a 2S O 4溶 液 混 合
C. BaSO 4 以製備BaSO 4。 (2) 加入硫酸 焰色。
D. K 2CO 3 C (3) 加入氫氯酸 (2):硝酸鈣與稀硫酸混合
時,會生成白色的硫酸鈣
A. 只有(1)和(2) 沉澱。
25. 下列哪種反應是利用沉澱作用來製備劃有底
B. 只有(1)和(3) (3):硝酸鈣和硝酸鎂都不
線的鹽? 會與稀氫氯酸產生反應。
C. 只有(2)和(3)
A. 氯化鈉 + 硝酸鉀 硝酸鈉 + 氯化鉀 A
D. (1)、(2)和(3)
B. 硝酸鈣 + 碳酸鈉 碳酸鈣 + 硝酸鈉
C. 氧化鋅 + 硫酸 硫酸鋅 + 水 30. 把少量鹽P加入水中,會形成無色的溶液。
D. 硫酸銅(II) + 氯化鎂 若把氨水加入該溶液中,會形成白色沉澱。
氯化銅(II) + 硫酸鎂 B 當過量氨水加入時,白色沉澱會溶解,並生
成無色溶液,鹽P可能是甚麼物質?
26. 下列哪種反應可用作製備劃有底線的鹽?
A. NaNO3 30. Zn(NO 3 ) 2 與氨水反應,
A. Mg(OH) 2 + Na 2SO 4 B. Mg(NO 3) 2 生成白色的Zn(OH) 2 沉
澱,Zn(OH) 2 能溶於過
MgSO 4 + 2NaOH C. Pb(NO 3) 2 量氨水中,形成無色溶
B. NH 3 + HNO 3 NH 4NO 3 D. Zn(NO 3) 2 液。 D

C. Cu + H 2SO 4 CuSO 4 + H 2
D. AgCl + NaNO 3 NaCl + AgNO 3 第18.5節
B 31. 下列哪些化學品會用作制酸劑,以中和過量
胃酸?
27. 下列哪對溶液混合時會生成白色沉澱?
(1) Mg(OH) 2
(1) CuSO 4(aq)和Na 2CO 3(aq)
(2) Al(OH) 3
(2) Pb(NO 3) 2(aq)和Na 2SO 4(aq)
(3) NaOH 31. 制酸劑的主要成分是弱鹽基。
(3) NH 4Cl(aq)和AgNO 3(aq)
A. 只有(1)和(2)
A. 只有(1)和(2)
B. 只有(1)和(3)
B. 只有(1)和(3) 27. (1):反應會生成藍色的
CuCO 3沉澱。 C. 只有(2)和(3)
C. 只有(2)和(3) A
C D. (1)、(2)和(3)
D. (1)、(2)和(3)
32. 下列哪些物質可用作中和酸性的工業液體廢
28. 硫酸鉛(II) 可從碳酸鉛(II) 透過下列反應來
料?
製備:
(1) 水
X Z
PbCO 3(s) Y PbSO 4(s) (2) 熟石灰
(3) 碳酸鈉
下列哪項有關X、Y和Z的組合正確? A. 只有(1)和(2)
X Y Z B. 只有(1)和(3)
A. HCl PbCl2 H 2SO 4 C. 只有(2)和(3)
C
B. HNO 3 Pb(NO 3) 2 Na 2SO 4 D. (1)、(2)和(3)
C. NaOH Pb(OH) 2 H 2SO 4 26. (A):應使用稀硫酸,而不是硫酸鈉。Mg(OH) 2不會與硫酸
D. H 2SO 4 PbSO 4 H 2O B 鈉反應。
(C):銅不會與稀硫酸反應。
28. P b S O 4 是 不 溶 於 水 的 鹽 , 可 透 過 沉 澱 作 用 來 製 備 。 因 (D):應使用稀氫氯酸,而不是氯化銀來製備氯化鈉。因為
此,Y應該是可溶於水的鹽。 氯化銀不溶於水,所以不能製備水溶液來進行滴定。

18 34
18 鹽和中和作用

結構題
第18.2節
3
33. 把2.0 M NaOH(aq)加入20.0 cm 的2.0 M HCl(aq),反應混合物的温度變化結果如下。
(答案可見第18-29頁。)
3
已加入的NaOH(aq)體積(cm ) 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反應混合物的温度 (°C) 20.0 26.0 31.0 35.0 38.0 32.0 20.0

(a) 利用方格紙,繪畫反應混合物的温度對加入的NaOH(aq)體積的圖表。
* (b) 解釋在整個實驗中反應混合物的温度變化。
(c) 寫出涉及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d) 利用在(a)部的圖表,求反應混合物最大的温度升幅。
(e) 預測在下列各項情況下反應混合物最大的温度升幅,並加以解釋:
(i) 酸和鹼的濃度為原來的兩倍,但所用的溶液體積則維持不變;
(ii) 酸和鹼的體積為原來的兩倍,但所用的溶液濃度則維持不變。

第18.4節
34. 某學生要製備氯化銀,他/她建議把銀金屬加入氫氯酸中,但老師認為這做法不可行。
(a) 解釋為甚麼該學生的建議並不可行。
34. (a) 銀並不活潑,它不能與氫氯酸產生反應。
(b) 建議可用作製備氯化銀的化學品。 (b) 硝酸銀溶液和氯化鈉溶液
+ –
(c) Ag (aq) + Cl (aq) AgCl(s)
(c) 寫出製備氯化銀所涉及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35. 菱鋅礦 (或碳酸鋅) 是鋅的礦石,它會與硝酸反應,生成鹽A。鹽A可用於染布工業,把染料固定


在布料上。從菱鋅礦製備鹽A的過程如下:
3
步驟1: 把粉狀菱鋅礦逐少放入盛有100.0 cm 的1.0 M硝酸的燒杯內,不停攪拌使粉末溶解,
直至加入的菱鋅礦過量為止。 35. (a) 硝酸鋅
步驟2:把步驟1所得的溶液過濾,以取得清澈的鹽A水溶液。 (b) ZnCO 3(s) + 2HNO 3(aq)
Zn(NO 3) 2(aq) + CO 2(g) + H 2O()
步驟3:把步驟2所得的濾液蒸發,以取得鹽A晶體。 (c) 泡騰作用停止。出現不溶於水的粉狀菱鋅礦。
(d) 加入過量的菱鋅礦可確保所有硝酸已被耗盡。
(a) 寫出鹽A的名稱。 (e)
濾紙
(b) 寫出菱鋅礦與硝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過量的粉
(c) 寫出顯示所加入的粉狀菱鋅礦是過量的兩項觀察。 狀菱鋅礦 漏斗

(d) 為甚麼需要加入過量的菱鋅礦?
(e) 繪畫標示圖以顯示如何在步驟2中提取濾液。
(f) 計算所得的無水鹽A的理論質量。 濾液 (Zn(NO 3) 2(aq))

(相對原子質量:N = 14.0、O = 16.0、Zn = 65.4)


35. (f) Zn(NO 3) 2的摩爾質量 = [65.4 + 2 × (14.0 + 16.0 × 3)] g mol = 189.4 g mol
–1 –1

100.0
所用HNO 3的摩爾數 = 1.0 × mol = 0.1 mol
1000
ZnCO 3(s) + 2HNO 3(aq) Zn(NO 3) 2(aq) + CO 2(g) + H 2O()
從方程式得知,HNO 3和Zn(NO 3) 2的摩爾比是2:1。
所生成Zn(NO 3) 2的摩爾數 = 0.1 mol = 0.05 mol
2
所生成Zn(NO 3) 2的理論質量 = 0.05 × 189.4 g = 9.47 g

35 18
29
IV 酸和鹽基

36. 某學生利用下圖所示的裝置製備硫酸鈉。

36. (a) 滴定法


(b) 不可以,因為硫酸鈉可溶於水。
(c) 酸 X : 稀 硫 酸 ; 鹼 Y : 氫 氧 化 鈉 溶 酸X
液。
(d) 這個顏色變化表示所加入的酸X剛
好中和所有鹼Y。
(e) 在有色溶液中加入少量活性炭,把 滴定管
混合物輕微加熱並過濾,所得的濾
液是無色的硫酸鈉溶液。或
重複實驗,這次只使用中和作用所
需體積的酸和鹼,在反應開始時不
要加入甲基橙指示劑。 錐形瓶
(f) 結晶法 3
25.0 cm 鹼溶液Y + 數滴甲基橙指示劑

37. 把固態硝酸鋅溶於蒸餾水中,然後把硝酸鋅
(a) 寫出以上用作製備鹽的技巧的名稱。 溶液與 (過量) 碳酸鈉溶液混合,反應會生成
碳酸鋅沉澱。把反應混合物過濾,以獲取沉
(b) 解釋硫酸鈉可否利用沉澱作用來製備。 澱。利用大量蒸餾水沖洗沉澱。最後使用濾
(c) 建議可利用以上方法製備鹽的一種酸X和一種鹼Y。 紙弄乾或焗爐烘乾沉澱。

(d) 實驗中,酸X從滴定管中加入錐形瓶內,直至溶液由黃色變為橙色,這個顏色變化有何重要
性?
(e) 在實驗結束時,溶液含有硫酸鈉和指示劑,寫出可獲取不含指示劑的鹽的一個方法。
(f) 寫出把生成的硫酸鈉從溶液中分離的方法。

* 37. 概述從固態硝酸鋅製備固態碳酸鋅的步驟,並清楚寫出所需的額外化學試劑,但毋須說明所涉
及的儀器。 38. (a) CuO(s) + H2SO 4(aq) CuSO 4(aq) + H 2O()
(b) 氧化銅(II) 必須是過量的,以確保所有酸在反應中被耗盡,否則所生成的鹽會被過量的酸污染。

38. 某學生需要在實驗室內從氧化銅(II) 和稀硫酸製備硫酸銅(II) 晶體。


38. (c) 過濾反應混合物,並收集濾液 (即硫酸銅(II) 溶液)。把
(a) 寫出涉及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濾液加熱,直至溶液飽和,然後讓溶液慢慢冷卻至常
(b) 哪種化學品必須是過量的?試加以解釋。 温。一段時間後,便會形成硫酸銅(II) 晶體。把剩餘的
溶液過濾,以取得晶體,並以少量冷蒸餾水沖洗晶體。
* (c) 描述如何從反應混合物中獲取硫酸銅(II) 晶體。 最後利用濾紙把晶體弄乾。
(d) 該學生進行實驗時不小心把酸濺到皮膚上,組員建議該學生在皮膚上加上數滴氫氧化鈉溶
液以除去酸。 (d) (i) 因為氫氧化鈉溶液的腐蝕性很高,若在皮膚加上數
(i) 解釋為甚麼組員的建議並不恰當。 滴氫氧化鈉溶液,會灼傷皮膚。
(ii) 他/她應以大量清水沖洗被酸濺到的位置。
(ii) 建議該學生應怎樣處理被酸濺到的位置。
(e) 硫酸銅(II) 晶體受熱時會變為白色粉末。輔以化學方程式,解釋這觀察結果。
(e) 這是因為硫酸銅(II) 晶體受熱時它的結晶水會被除去。
無水硫酸銅(II) 呈白色。
第18.5節 CuSO4․5H 2O(s) CuSO 4(s) + 5H 2O()
39. 熟石灰是常用作處理土壤及工業廢料的化學品。 39. (a) 氫氧化鈣
(b) CaCO 3(s) CaO(s) + CO 2(g)
(a) 熟石灰的化學名稱是甚麼? CaO(s) + H 2O() Ca(OH) 2(s)
(b) 熟石灰由石灰石製成,寫出從石灰石製成熟石灰的過程的化學方程式。
(c) 寫出以熟石灰處理土壤的一項用途。 (c) 熟石灰能中和土壤的酸性。
(d) 熟石灰能中和酸性工業廢料,然後才把廢料排放。
(d) 寫出以熟石灰處理工業廢料的一項用途。 +
(e) Ca(OH)2(s) + 2H (aq)
2+
Ca (aq) + 2H 2O()
(e) 寫出在(d)部所提及使用熟石灰的過程的離子方程式。

18 3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