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110年2月24日通識教育中心會議修訂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教學大綱
開課學年度/學期 112 學年度第 1 學期

課程名稱 (中文) 科技與社會

課程名稱 (英文) Technology and Society

課 碼 7500030_02 學分數 2
請勾選(可複選):
授 課 方 式 ■課堂講授 □網路教學 ■分組討論
□校外教學 ■其他:影片賞析、課前提問、摘要報告
從古至今人類社會不斷演化及進步、逐漸發展出現代科學與科技;然而科學和
技術也同時在影響甚至改變人類生活的方式。換言之,科技與社會是互相影響
甚至互為因果的。

既然如此,我們可以問:科學是中立的嗎?技術只是工具嗎?現代生活與科學
技術密不可分,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和分析「科技」與「社會」兩者千絲萬縷的
複雜關係?為了回答這些問題,一個名為「科技與社會研究」(Science and
教學目標及範圍 Technology Studies,簡稱 STS)的研究領域,在近二十年逐漸成長、茁壯。

透過閱讀與討論 STS 的代表性作品,本課程將引介 STS 的幾個重要觀點與流


派。前半學期,我們聚焦於科學,來看 STS 如何論證與挖掘科學理論中的「社
會」原因,進而主張社會得以形塑、甚至決定科學的發展;其中也包含了一週
關於醫療的討論。下半學期,我們轉向技術,來看 STS 如何思考與分析技術和
社會的相互滲透,以至於技術不只輸入、同時也輸出人類的政治、道德、還有
性別。
週次 主題
1 課程綜覽
2 什麼是科學?
3 社會中的科學(1)
4 影片賞析(1)
5 社會中的科學(2)
6 性別化的科學
7 短片討論(1)
8 用醫療來殖民
9 期中心得分享會
10 技術也有性別
11 技術的政治效果
12 短片討論(2)
13 技術不必新但要適當
14 死亡的技術
15 期末研究工作坊
16 性愛機器人
17 影片賞析(2)
18 期末研究發表會

每週課程詳細內容說明
授 課 大 綱
(週次表及每週課 第一週:課程綜覽
說明課程設計、評分方式,並協助同學分組。
程詳細內容說明)
第二週:什麼是科學?
《回答科學是什麼的三個答案》第一章

第三週:社會中的科學(1)
《科學革命的結構》第二、三、四章

第四週:影片賞析(1)
影片TBA

第五週:社會中的科學(2)
《科學革命的結構》第六、七章

第六週:性別化的科學
〈卵子與精子:科學如何建構一部以男女刻板性別角色為本的羅曼史〉

第七週:短片討論(1)
影片TBA

第八週:用醫療來殖民
《亞細亞的新身體:性別、醫療、與近代台灣》第二章

第九週:期中心得分享會
老師對同學期中心得整體的主要問題與評論給予回饋與建 議,並鼓勵同學與老
師之間現場的對話與交流。

第十週:技術也有性別
〈家庭中的工業革命:20 世紀的家戶科技與社會變遷〉

第十一週:技術的政治效果
〈技術物有政治性嗎?〉

第十二週:短片討論(2)
影片TBA

第十三週:技術的適當與在地
〈從適當科技運動角度看 921 震後協力造屋運動〉
〈沈默的技術:嘉南平原上的拼裝車〉

第十四週:死亡的技術
〈這樣算不算安樂死?死亡機器 Sarco 帶來的倫理緩解與挑戰〉

第十五週:期末研究工作坊
各組同學提出初步期末研究規劃,並製作投影片上台報告;老師與其他同學立
即給予回饋與建議,協助該組同學改善規劃,以利後續執行。

第十六週:情感、性、科技
性愛機器人的倫理挑戰(五篇短文)

第十七週:影片賞析(2)
影片TBA

第十八週:期末研究發表會
每組同學上台分享期末研究的過程與結論,並與其他組相互交流,作為整學期
學習成果與能力的展示。

*更新日期:2023-06-02

授課方式說明
課程以老師講授與課堂討論並進,同學需於課前讀完每週指定文章並提出一至
兩個問題。課程前一小時為同學摘要報告(每週一組)與老師講評、釐清,並
補充當週讀物的相關知識與脈絡。課程後一小則為課堂討論,一方面回答該週
有意義的提問,一方面分組討論老師提供的相關議題。期中心得以個人為單
位,書寫為上半學期的學習心得;期末研究則以小組為單位,選定一個「科技
—社會」現象,觀察、分析該科學理論或技術設計與人類社會的互動,並於課
程結束前一週上台分享成果。
閱讀書目
 傅大為(2009),《回答科學是什麼的三個答案:STS、性別與科學哲學》。
台北:群學。
 Thomas Kuhn 著,程樹德等譯(2004),《科學革命的結構》。台北:遠流。
 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編(2004),《科技渴望性別》(包含課程用兩篇
文章)。
 傅大為(2005),《亞細亞的新身體:性別、醫療、與近代台灣》。台北:
群學。
 Langdon Winner 著,方俊育、林崇熙譯(1986/2004), 〈技術物有政治性
嗎?〉,收錄於吳嘉苓、傅大為、 雷祥麟編,《科技渴望社會》。群學,頁
123-150。
 陳信行(2003),〈從適當科技運動角度看 921 震後協力造屋運動〉,收錄
於王玉豐編,《技術、文化與家:潭南協力造屋之省思研討會論文集》。高
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頁106-121。
 林崇熙(2001),〈沈默的技術:嘉南平原上的拼裝車〉。《科技、醫療與社
會》1: 1-42。
 黃鈺淳、劉崇志、蕭郁庭、宋雨宸、高詠鈞(2021),〈這樣算不算安樂
死?死亡機器 Sarco 帶來的倫理緩解與挑戰〉。第六屆全國專業倫理個案競
賽。

教科書及 參考書目
延伸閱讀  Ching Hung (2019). Design for Green: Ethics and Politics for Behavior-Steering
Technology. Eindhoven, The Netherlands: 4TU.Ethics Centre.
 Bruno Latour (1993). 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Thomas Misa, Philip Brey & Andrew Feenberg (2003). Modernity and
Technology. Cambridge: MIT Press.
 Steven Shapin & Simon Shaffer 著,蔡佩君譯(2006),《利維坦與空氣泵
浦:霍布斯、波以耳與實驗生活》。台北:行人。
 傅大為(2019),《ST 的緣起與多重建構:橫看近科學的一種編織和打
造》。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柯雲皓(2014),《第三波 STS 的專家政治:以台灣犬貓餵食法爭議為
例》。台北: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 雷祥麟(2010),〈我們不曾現代過的三個意義〉。《科技、醫療與社會》10:
221-236。
 秦先玉(2013),〈衍生物、舊東西與變種:台灣間熱式電鍋炊煮系統,
1950s~1970s〉。《科技、醫療與社會》17: 127-186。
 方俊育(2010),〈技術發展的必然邏輯?台灣鹽業的機械化過程〉,收錄
於楊谷洋等編,《科技社會人:STS 跨領域新視界》。新竹:交通大學出版
社,頁220-233。
 韓采燕(2012),〈工程實驗室的陽剛化及穩定機制〉。《科技、醫療與社
會》14: 169-226。
請勾選(可複選),並填寫類別:
■課堂參與 A 類 □期 中 考 類 □期 末 考 類 ■小組報告 C 類
■小組討論 A 類 □書面報告 類 □課後作業 類 □平時測驗 類
■心得分享 B 類 □學習紀錄 類 □專題創作 類 □其他 類
A 類佔 30 %;B 類佔 12 %;C 類佔 48 %

評 量 方 式 說明:
出席狀況:16 分(點名八次,每次 2 分)
摘要報告:12 分(一次 12 分)
課前提問:36 分(九次,每次 3 分)
期中心得:12 分
期末設計:24 分
與聯合國永續發展 目標: 03 細項:3.8
目標(SDGs)及 目標: 05 細項:5.5、5.b
細項之對應(請參 目標: 10 細項:10.2、10.3
閱 SDGs 對照表) (至多三個目標,每個目標至多三個細項)
課程能培
通識課程 養學生此
核心能力指標 說明 項核心能
(請勾選主要的3-5項) 力者請打

能夠進行獨立性、批判性、系統性或
(1)思考與創新 整合性等面向的思考,或能以創意的 ✓
角度來思考新事物。
能夠對於社會、文化中相關的倫理或
(2)道德思辨與實踐 道德議題,進行明辨、慎思與反省, ✓
或能實踐在日常生活中。
能夠主動探索自我的價值或生命的
(3)生命探索與生涯規劃 真諦,或能具體實踐在自我生涯的
規劃或發展。
能夠尊重民主與法治的精神、關心
(4)公民素養與社會參與 公共事務及議題,或能參與社會事 ✓
務及議題的討論與決策。
能夠具備同理、關懷、尊重、惜福等
核心能力指標設定
(5)人文關懷與環境保育 人文素養,或能擴及到更為廣泛的環 ✓
境及生態議題。
能夠善用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進行有
(6)溝通表達與團隊合作 效的人際溝通,或能理解組織運作, ✓
與他人完成共同的事物或目標。
能夠了解國際的情勢與脈動,具備
(7)國際視野與多元文化 廣博的世界觀,或能尊重或包容不
同文化間的差異。
能夠領略各種知識、事物或領域中
(8)美感與藝術欣賞 的美感內涵,或能據此促成具美感
內涵之實踐力。
能夠透過各種不同的方式發現問題,
(9)問題分析與解決 解析問題,或能進一步透過思考以有 ✓
效解決問題。
姓名:洪靖
■專任教師 紫荊不分系 職稱:助理教授

學歷:
荷蘭 University of Twente 技術哲學博士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國立清華大學原子科學系學士
授課教師資料
經歷: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博雅書苑博士級研究員
國立高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兼任助理教授(社會工作與社會設計碩士班)

專業領域:
科技與社會研究(S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技術哲學、社會設計
備 註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師指定之教科書籍!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