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教學大綱

開課學年度/學期 112 學年度第 2 學期


課程名稱(中文) 故宮文物賞析與博物館實務:教育與科技行銷
Appreciation of Artifacts in National Palace Museum
課程名稱(英文)
And Curatorial Practice: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Marketing
課 碼 學分數 2
□中英文能力課程 □基礎概論 □資訊能力
■藝術與美學 □能源、環境與生態 □人文思維與生命探索
向度別
□公民與社會參與 □經濟與國際脈動 □自然科學與技術

請勾選(可複選):
■課堂授課 □網路教學 ■分組討論 ■校外教學
授 課 方 式
□其他

本課程以故宮院藏文物賞析與博物館實務為主題,結合故宮南院專業師資與
南院軟硬體資源,開設具參訪教學實務之特色課程。課程將以主題式分類介紹故
宮所藏文物之內容與價值,賞析故宮博物院典藏之文物之審美與意義。並介紹專
業博物館教育、科技行銷、導覽與推廣等實務技能與知識,在融合新世代科技元
素後,於現今所開發出的當代展覽實務議題與面向。
教學目標及範圍 本課程之教學預計結合故宮典藏繪畫、織品文物等重點文物賞析,與新世代
博物館教育與行銷等兩大主軸規劃課程,透過課程教學培養學生認識故宮文物歷
史、了解博物館行政與實務。厚植跨學域、跨文化之整合能力,發揮創意並靈活
運用專業知能,探索多元文化,深植人文素養,建立服務利他之精神。並以藝術
企劃專業之練習,促進學生藝術行政之能力,增廣歷史、人文與藝術等知識涵
養,開拓眼界。
授 課 大 綱
(須含週次表及每 週次 主題 進度說明
週課程進度說明) 1(2/22) 課程簡介 課程說明、評分方式說明(李映瑾)
2(2/29) 博物館目標、核心及使命(南院處賴芷儀
博物館介紹
助理研究員)
3(3/7) 展覽實務(一) 故宮線上資源介紹(數位資訊室林育生科
長)
4(3/14) 展覽實務(二) 策展手法、主題、物件選定(南院處賴芷
儀助理研究員) 繳交保險資料
5(3/21) 展覽實務(二) 當代議題與展覽結合 1:以兒童角度發想
為例(書畫文獻處邱士華副研究員兼科長)
6(3/28) 展覽實務(二) 當代議題與展覽結合 2:以性別議題或低
度參與觀眾為例(器物處鐘雅薰助理研究
員) 課前繳交作業題目+200 字說明
7(4/4) 民族掃墓節 停課
8(4/11) 展覽實務(三) 展覽規劃及內容撰擬,並瞭解如何應用他
人著作:以國際交流展為例(南院處楊芳
綺助理研究員)
9(4/18) 期中考週 期中考試
10(4/25) 展覽實務(四) 展覽的行銷推廣及博物館形象的營造:以
(4/26) 社群媒體為例(南院處羅楷盛助理研究員)
南院參訪(故宮師資)作業當日收發

當天無法參訪同學請勿選課!!!!
11(5/2) 課程調整 課程調整停課
學生繳交期末單元規劃+展品清單
12(5/9) 課程調整 課程調整停課
13(5/16) 展覽實務(五) 博物館展覽行銷與在地連結(南院處于秉
儀科長)
課前學生繳交期末報告初版
14(5/23) 課程調整 課程調整停課
期末報告初版
15(5/30) 期末報告
期末報告(全體師資)
(線上)
16(6/6) 期末報告
期末報告(全體師資)
(線上)
17(6/13) 期末報告
期末報告(全體師資)
(線上)
18(6/20) 期末考 成績結算

每週課程進度說明:

■第 1 週:「課程簡介」
1. 課程內容:第一週將進行課程說明,說明課程目標、介紹課程內容、評
分標準、課堂進行方式與班級經營規則。
2. 教學方法:教師講授、師生討論及互動。
3. 教學目標:說明課程主要內容並引起學生對於課程內容之興趣。

■第 2 週:「博物館目標、核心及使命」
1. 課程內容:透過介紹台灣故宮現況與故宮文物現藏文物之類別及概要,
了解台灣故宮歷史定位之意義與經營之挑戰。
2. 教學方法:教師講授、師生討論及互動。
3. 教學目標:介紹本學期課程內容之主要博物館之背景與意義。

■第 3 週:「展覽實務(一)故宮線上資源介紹」
1. 課程內容:課程內容:故宮文物數位檔案逐步開放,讓全體國民皆可共
享資源,而本課程將教學如何搜尋並取得線上文物資源,以便日後策劃
展覽及發想使用。
2. 教學方法:教師講授、師生討論及互動。
3. 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並熟悉故宮線上資源及如何應用。

■第 4、5、6、8 週:「展覽實務(二-三)策展規劃並結合當代議題」
1. 課程內容:策展規劃從無到有的思考邏輯包含主題的發想、發散後方向
的訂定及取捨、文物的挑選、展示的方法為何,並因應當代議題如性別
平等、兒童角度等,讓整體策劃更生動、深入人心。
2. 教學方法:教師講授、師生討論及互動。
3. 教學目標:以講師的策展實務經驗,引導學生了解展覽的生成過程,他
人著作應用之呈現,如何轉化為大眾理解的語言,並可了解同一款文物
在不同的主題展覽所帶給民眾的意涵。

■第 10、13 週:「展覽實務(四-五) 展覽的行銷推廣及博物館形象」


1. 課程內容:以博物館學基礎理論與實務案例相呼應,說明博物館教育推
廣活動設計、科技應用、當代議題策展及行銷推廣之核心價值及規劃執
行重點。
2. 教學方法:教師講授、師生討論及互動。
3. 教學目標:介紹科技世代博物館教育、推廣與活動設計之重要意義與價
值。

■第 10 週:「南院參訪」
1. 課程內容:學生組隊參訪嘉義朴子故宮南院,由南院師資導覽相關文物
與新媒體展演(本期著重於教育與科技展示之主題)。
2. 教學方法:教師講授、師生討論及互動。
3. 教學目標:透過參觀院設常態展與當期特展,瞭解故宮典藏文物之美學
價值與意義。

■第 11、12、14 週:「調整課程」
1. 課程內容:配合南院參訪行程,調整停課三週。

■第 12 週:「期中考週」
1.課程內容:以紙筆測驗方式進行期中考試。
2.課程目標:評量前揭課程理解程度。

■第 15-17 週:「期末小組報告討論」
1. 課程內容:分組策劃教育推廣活動,以口頭報告或作品/影像+口頭進行
成果發表。
2. 教學方法:教師講評、學生分組發表、討論及互動。
3. 教學目標:以主題式策展實務進行練習,開拓多元知識與生命視野,並
學習口語表達、團隊合作分工等目標。
■第 18 週:「成績結算」
1. 課程內容:學生學期成績結算與確認。
2. 教學方法:師生討論及互動。
3. 教學目標:評量課程理解程度。
教科書及參考書 1. Berger, John. Ways of Seeing.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72.
中譯:約翰.伯格著,陳志梧譯,《看的方法:繪畫與社會關係七講》。臺北:明
文書局,1991。
約翰.伯杰著,戴行鉞譯,《藝術觀看之道》。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
約翰.伯格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
2. Dean, David. Museum Exhibi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7.
中譯:大衛.迪恩著,蕭翔鴻譯,《展覽複合體:博物館展覽的理論與實務》。臺
北:藝術家出版社,2006。
3. Delbourgo, James. Collecting the World: Hans Sloan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British
Museum. Cambridge, MA: Belknap Press, 2017.
中譯:詹姆士.德爾柏戈著,王品元譯,《蒐藏全世界:史隆先生和大英博物館
的誕生》。臺北:左岸文化,2021。
4. George, Adrian. Curator’s Handbook: Museums, Commercial Galleries, Independent
Spaces. London: Thames & Hudson, 2015.
中譯:亞德里安.喬治著,王聖智譯,《策展人工作指南》。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股份有限公司,2017。
5. 黃永泰、余佩瑾主編,《故宮概覽》。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9。
6. 宋兆霖,《故宮院史留真》。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3。
7. 那志良,《典守故宮國寶七十年》。臺北:那志良,1993;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2004。
8. Fong, Wen C. and James C. Y. Watt eds. Possessing the Past: Treasures from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pei. New York: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Taipei: National Palace Museum, 1996.
9. Hearn, Maxwell K. Splendors of Imperial China: Treasures from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pei, 1996.
10. Burcaw, G. Ellis. Introduction to Museum Work (Third Edition). Walnut Creek,
C.A.:
AltaMira Press, 1997.
中譯:喬治.艾里斯.博寇著,張譽騰譯,《博物館這一行》。臺北:五觀藝術事
業有限公司,1997。
11. 水鳩英治著,蔡世蓉等譯,《走進博物館—邁向博物館學專業的 5 堂必修課》。
臺北:原點出版社,2010。
12. 洞田貫晉一朗著,蔡青雯譯,《直擊!森美術館數位行銷現場:活用 IG、推特、
臉書社群媒體推廣展覽的第一線實戰筆記》。臺北:麥浩斯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20。
13. Karp, Ivan and Steven D. Lavine, eds., Exhibiting Cultures: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Museum Display. Washington, D.C.: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1991.
14. Marincola, Paula, ed.. What Makes a Great Exhibition? London: Reaktion Books,
2006.
15. Barker, Emma, ed., Contemporary Cultures of Display.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9.
16. O’Doherty, B. Inside the White Cube: The Ideology of the Gallery Space. San
Francisco: The Lapis Press, 1986.
17. Greenberg, Reesa, Bruce Ferguson and Sandy Nairne, eds. Thinking about
Exhibi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5.
18.陳佳利,《邊緣與再現:博物館與文化參與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5。
19.林宏璋,《策展詩學:教育、諸眾與民主之後》。臺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
公司,2018。
請勾選(可複選),並填寫類別:
■課堂參與, A ■期 中 考, B 類 □期 末 考, ■小組報告, C 類
類 類
□小組討論, □書面報告, 類 □課後作業, □平時測驗,
類 類 類
□預習心得分享 類 □學習紀錄, 類 □專題創作, □其他 ,
類 類
A 類佔 20 %;B 類佔 40 %;C 類佔 40 % (類別可自行增加)
說明:
A. 課堂參與(20 %)
評 量 方 式
(1)上課表現(含當堂授課教師派發之隨堂作業)與準時到課並簽到。
(2)參訪作業:於參訪南院當日收發。
B. 實體紙筆測驗 (含圖片題與問答題)( 40 %)
C. 期末小組報告(40 %)
(1)期末報告主題:請至故宮網站挑選過去或正在進行中之展覽,針對展覽提出 2-3
頁 ppt 簡報,說明其內容。並由此展覽發想:針對要推廣的受眾(例如:老年人、兒
童、學生等)設計一份推廣計畫書(須於教師指定時間繳交期末報告主題與初步資
料經教師審定後,各組再接續進行展覽策劃)
(2)期末報告形式:採口頭報告形式進行小組期末報告發表。

與聯合國永續發展 目標: 4 細項: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


目標(SDGs)及 學習
細項之對應 目標: 細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標: 細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參閱 SDGs
對照表)
本課程能
培養學生
此項核心
通識課程
說明 能力者請
核心能力指標
打 (請
複選 3~5
項)
經由課程的訓練與引導設計,使學生 V
能夠進行獨立性、批判性、系統性或
(1)思考與創新
整合性等面向的思考,或能以創意的
角度來思考新事物。
能夠對於社會、文化中相關的倫理或
(2)道德思辨與實踐 道德議題,進行明辨、慎思與反省,
或能實踐在日常生活中。
能夠主動探索自我的價值或生命的
(3)生命探索與生涯規劃 真諦,或能具體實踐在自我生涯的
規劃或發展。
能夠尊重民主與法治的精神、關心
核心能力指標設定 (4)公民素養與社會參與 公共事務及議題,或能參與社會事
務及議題的討論與決策。
能夠具備同理、關懷、尊重、惜福等 V
(5)人文關懷與環境保育 人文素養,或能擴及到更為廣泛的環
境及生態議題。
能夠善用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進行有 V
(6)溝通表達與團隊合作 效的人際溝通,或能理解組織運作,
與他人完成共同的事物或目標。
能夠了解國際的情勢與脈動,具備 V
(7)國際視野與多元文化 廣博的世界觀,或能尊重或包容不
同文化間的差異。
能夠領略各種知識、事物或領域中 V
(8)美感與藝術欣賞 的美感內涵,或能據此促成具美感
內涵之實踐力。
能夠透過各種不同的方式發現問題,
(9)問題分析與解決 解析問題,或能進一步透過思考以有
效解決問題。

說明:課程符合指標內涵之部份內容,即可勾選。請依據課程內涵判定其符合程
度,勾選項數以主要的 3~5 項為度。
授 課 教 師 學系: 通識教育中心 姓名:李映瑾 ■專任 □兼任
□教授 □副教授 ■助理教授 □講師
簡單學、經歷及研究領域:
現任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案助理教授
國立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
學歷
國立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
學術專長 中國古典文學、佛教文學、敦煌學、創意閱讀寫作引導
備 註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