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

香港樹仁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系
2023-2024 上學期

課程名稱 :大一國文(一)First Year Chinese I

課程編號 :CHI 101

年 級 :一年級

學術學分數目 :4

資歷學分數目 :16

授課週數 :15 週

先修課程 :無

課程宗旨
本科旨在通過對現代文章的具體講授與分析,一方面提高白話文的分析、鑒賞和閱讀能
力;一方面提高中文寫作能力,助益本科專業發展。同時,透過認識中華文化的特點和
價值,培養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及增強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從而弘揚中華文化。

預期學習成果 (CILOs)、教與學活動(TLAs) 、考核方法(ATs)及資歷學分


本科目預期效果 (CILOS)
修畢此課程,學生能夠做到:
CILO1 析述現代白話文經典作品的主旨及寫作技巧。
CILO2 評鑒現代白話文經典作品的藝術特色。
CILO3 撰寫符合不同類型的文體要求及規範的應用文。
CILO4 改寫或改編作品以符合不同文類的特點。
CILO5 闡釋《論語》及反映在現代影視作品中儒家思想的精神。

教與學活動 (TLAs)
TLA1 講課:講授內容配合指定的篇章,加入簡報配合教學的相關內容。
(一)按指定的篇章教授
1. 〈一點不能忘卻的記憶〉展示五四作家的民族情意及愛國思想,簡介中
國傳統喪葬禮儀及文化。教授學生靈活運用各種記敘手法,記事之同時
抒發情感的寫作技巧。/〈文學的基本認識〉介紹五四作家對文學的各種
詮釋,教授學生反思文學的社會功能、藝術審美功能及反映人性的功能。
教授學生說明及詮釋的寫作技巧。/〈呵旁觀者文〉,針對傳統國民性弊
病的問題,強調青年人應做負責任的人,呼應儒家思想傳統,並指出知
識份子應具備憂患意識,對國家以至世界要有承擔。

1
2. 〈故都的秋〉揭示中國文化傳統中,文人學者對秋天的感覺與文化特色,
教授學生描寫融合抒情的寫作技巧。
3. 〈大學之理念、性格及其問題〉藉闡釋當代大學從傳統到現代,在教育
理念、社會角色、學生的理想抱負等方面的看法,從而為下學期〈學記〉
談及古代中國儒家教育思想作預設工作。此篇既有議論,亦有說明,使
學生掌握如何撰寫條理清輰,表達明晰的文章。
4. 〈生活的藝術〉展示生活簡樸,破除物慾的價值觀,可連繫傳統文化「淡
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的讀書人態度,而文中透過「觀照」以還事物
本來面目的智慧,亦可初步簡介佛學的基本觀念。此篇有助於學生掌握
如何透過精簡的記敍,進而抒發議論的寫作手法。
5. 〈蛇〉揭示怯懦與猜疑為人性的弱點,勇敢與真誠為人性的美德,反映
端午節驅除疾厄、防瘟辟毒等傳統習俗與文化。教授故事新篇的文體特
色,使學生掌握不同文類轉換的寫作技巧。
(二)講授方法
解說課文結合當今生活,闡發人生哲理、現實意義及啟導思考。強調古學今
用。講授課文可應學生本科的需要及興趣,恰當發揮,增強大一國文跟學生
本科的相干性與實用性。
TLA2 導修:課堂上引導學生討論。提供充份機會予學生發表意見、提問及回答問
題,從而增進老師與學生及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及互動。在討論中,教師
提問並鼓勵學生積極發問。具體內容如下:
1. 課堂上透過播放跟課文有關的影片,引導學生於欣賞後討論。
2. 以小組討論形式進行,配合大課內容,選定題目由學生分組嘗試分
析。老師作總結、評論其討論內容,並提供改善意見。
TLA3 《論語》導讀及電影賞析:提高學生閱讀及分析課外資料的能力,選讀《論
語》篇章,以及觀看電影《孔子:決戰春秋》(2010)。
具體內容如下:
1. 選講《論語》重要篇章,引導學生理解《論語》中,仁、禮、孝、忠信、
交友、知 、思、學等基本概念。
2. 觀看電影《孔子:決戰春秋》,使學生了解孔子提出處世、教育及政治
思想的歷史語境,從而引導他們思考和評價儒家思想的歷史意義和應世
價值。
3. 學生須就《孔子:決戰春秋》撰寫不少於 1500 字的影評一則,探討該
電影與《論語》思想的相干性。
TLA4 作業指導:指導學生認識指定的文章體裁及應用文規範,並寫作或改寫指定
體裁的文章及應用文。每次安排寫作前,教師須教授寫作方法,指導學生完
成作業。派還作文及應用文作業時,在課堂上即作評講,歸納作業出現的問
題指導學生改善寫作。教師需指出學生在作業的病句、別字、錯字、廣東話
語法、用語、繁簡雜用等問題。教師需引導學生選擇〈蛇〉的部分情節為藍
本,改寫為廣播劇本。教師也需講授影評寫作的方法,並引導學生探討電影
《孔子:決戰春秋》與《論語》思想的關係。

2
考核方法 (ATs) 小組 個人
AT1 課堂表現(課堂討論及活動) 10%
1. 影片欣賞與小組討論:播放配合課文〈大學之理念、
性格及其問題〉的談話節目《哲學有偈傾:大學之
道》 。教師就影片內容設計討論題目,並將學生分為
4-5 人的小組,引導他們參與課堂討論,以考核同學
的參與度與應對表現。教師最後總結與評析學生的
討論內容。(5%)
2. 考核同學 13 週內的整體課堂表現。(5%)
AT2 應用文寫作 15%
學生需撰寫應用文兩篇,每篇不少於 500 字。
應用文可有以下各類型供選擇:演講辭、會議記錄、求
職信 [附履歷]、邀請信、計劃書、個人自述、投訴及覆
投訴信、廣告文案、商品說明書、機構或公司簡介。老
師選題或擬題,需注意跟學生本科的實際應用相關。 (2
x 7.5%,合共 15%)
習作內容必須具有原創性,並通過維誠檢驗系統驗證。
AT3 廣播劇寫作 20%
全班同學分為 2-3 人的小組,每組成員合作改寫微型小
說〈蛇〉為廣播劇,劇本不少於 2000 字。考核學生的
團隊合作、改編構思和撰寫劇本的能力。教師以小組為
單位評分,惟學生須在習作後附上分工表,注明各個組
員負責的部份,以供教師參考。
習作內容必須具有原創性,並通過維誠檢驗系統驗證。
AT4 電影評論(《孔子:決戰春秋》影評) 15%
學生需觀看電影《孔子:決戰春秋》,並認真閱讀《論
語》原文和相關資料,完成不少於 1500 字的影評。著
重考核學生對於孔子思想的理解,以及其獨立思考和表
述問題的能力。習作內容需通過維誠檢驗系統驗證。
AT5 期末考試 40%
考試模式:開卷 時間:2 小時
考核學生對本科目整體知識的掌握和認識,尤其著重理
解、分析、組織及表述的能力。考試卷分甲、乙兩部分:
甲部佔 50%,形式為長問題,以課文內容的分析和評論
為主。乙部佔 50%,形式也為長問題,要求學生就課文
內容作延伸思考和評述。
合計 20% 80%

3
預期學習成果、教與學活動及考核方法的對應
預期學習成果 (CILOs) 教與學活動 (TLAs) 考核方法 (ATs)
CILO1 TLA1-2,4 AT1-3,5
CILO2 TLA1-2 AT1,5
CILO3 TLA4 AT2
CILO4 TLA4 AT3
CILO5 TLA3 AT4

學時/資歷學分數目的分配
活動 學時 (NLHs)
(a) 授課時數
講課 35
導修 16
諮詢 2
總數: 53
(b) 自修時數
閱讀 17
撰寫應用文 25
合作撰寫廣播劇 20
撰寫影評 20
溫習考試 25
總數: 107
總學時 (a) + (b) : 160
資歷學分數目 (總學時 / 10): 16

4
科目大綱

週數 教授內容
第一週 導論:文學欣賞
閱讀材料:
1. 祝德純, 《散文創作與鑑賞》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年) ,頁 167-188。
2. 傅玲玲, 〈《論語》、 《孟子》的儒家思想〉 ,
《歷史月刊》第 214 期(2005 年 11 月),
頁 104-111。
第二週 郁達夫〈故都的秋〉(一)
閱讀材料:
1. 蔣福增編,《眾說郁達夫》(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6 年),頁 1-10。
2. 畢威寧,〈提升生活品質與《論語》仁道思想之關係的研究〉,《品質月刊》第 43
卷第 9 期(2007 年 9 月),頁 13-16。
第三週 郁達夫〈故都的秋〉(二)
閱讀材料:
1. 洪燭、邱華棟, 《北京的前世與今生》 (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2 年) ,頁 28-37。
2. 陳欣欣、張淑美,〈《論語》生命觀對生命教育之啟示〉,《生命教育研究》第 1 卷
第 1 期(2009 年 6 月),頁 27-54。
第四週 《論語》選講及影評寫作
閱讀材料:
1. 劉玉菁, 〈從人文教育論孔子思想特質的繼承與創新——以《論語》為中心談起〉,
《明道通識論叢》第 6 期(2009 年 5 月),頁 113-128。
2. 丁孝明, 〈孔子君子之道的思想與歷史意涵〉 ,《正修通識教育學報》第 3 期(2006
年 6 月),頁 1-32。
3. 謝世宗, 〈如何寫一篇深度影評〉 ,《電影與視覺文化:閱讀台灣經典電影》 (台北:
五南,2015 年),頁 276-289。
第五週 講授應用文及寫作技巧
閱讀材料:
1. 城市大學語文學部編,《中文傳意–寫作篇》(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1 年),
頁 107-118。
第六週 金耀基〈大學之理念、性格及其問題〉(節選)(一)
閱讀材料:
1. 金耀基, 《大學之理念》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年) ,頁 123-140。
2. 柯遠揚, 〈孔子思想的現代價值與企業文化〉 ,《福建師範大學學報》第 3 期(1993
年),頁 104-107。
第七週 金耀基〈大學之理念、性格及其問題〉(節選)(二)
閱讀材料:
1. 金耀基, 《大學之理念》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年) ,頁 156-185。
2. 田輝鵬、閻世平, 〈淺析《論語》人本管理思想在團隊建設中的應用〉 ,《學術論壇》
第 5 期(2010 年),頁 113-115。
第八週 閱讀週
第九週 劉以鬯〈蛇〉(一)
閱讀材料:
1. 侯步雲, 〈論孔子的交友之道〉 ,《西北大學學報》第 38 卷第 3 期(2008 年 5 月),
5
頁 56-58。
2. 王毓莉主編,《廣電暨新興媒體寫作的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
有限公司,2006 年),頁 155-167。
第十週 劉以鬯〈蛇〉(二)
閱讀材料:
1. 梁秉鈞、譚國根、黃勁輝、黃淑嫻編,《劉以鬯與香港現代主義》(香港:公開大
學出版社,2010 年),頁 16-26。
2. 何芳,〈論孔子學習觀的現代意義〉,《中國教育學刊》第 1 期(2004 年 1 月),頁
1-4。
第十一週 劉以鬯〈蛇〉(三)
閱讀材料:
1. 梁秉鈞、黃勁輝編, 《劉以鬯作品評論集》 (香港:文學評論出版社有限公司,2012
年),頁 154-173。
2. 劉麗容,〈《論語》之「信」及其當代啟示〉,《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第 8 卷第 1 期
(2008 年 2 月),頁 75-81。
第十二週 夏丏尊〈生活的藝術〉
閱讀材料:
1. 陳慧劍,《弘一大師傳》(台北:東大圖書出版社,2010 年),頁 212-223。
2. 胡小星, 〈《論語》中的孝道觀及其現代價值〉 ,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第 1 期(2005
年),頁 18-20。
第十三週 講授應用文及寫作技巧
閱讀材料:
城市大學語文學部編,《中文傳意–寫作篇》(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119-151。
第十四週 梁實秋〈文學基本認識〉或巴金〈一點不能忘卻的記憶〉或
梁啟超〈呵旁觀者文〉(每年轉換)
閱讀材料:
1. 黎照編, 《魯迅/梁實秋論戰實錄》 (香港:華齡出版社,1997 年)
,頁 165-167,171-182。
2. 林辰,《魯迅傳》(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年),頁 69-85。
3. 張玉法,《中國近代現代史》(台北:東華書局,1978 年),頁 140-161。
第十五週 閱讀週

6
參考書目

教材
(1) 大一國文教學組編撰,《大一國文(一)教材》。
(2) 大一國文教學組製作的課文及作業指引簡報 (PowerPoint),內容包括:圖片、文字
資料、短片、音樂等。每篇課文不少於 50 頁簡報,統一提供教學影片及相關教學
材料。

參考書目
篇章參考書目:
一 梁啟超〈呵旁觀者文〉
(3) 吳其昌,《梁啟超傳》(北京:東方出版社,2009 年)。
(4) 張玉法,《中國近代現代史》(台北:東華書局,1978 年)。
(5) 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香港:三聯書局,1987 年)。

二 梁實秋〈文學的基本認識〉
(6) 陳傳才、周文柏,《文學理論新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年)。
(7) 黎照編,《魯迅/梁實秋論戰實錄》(香港:華齡出版社,1997 年)。
(8) 李騫,《中國現代文學講稿》(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13 年)。
(9) 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國文藝思潮論 1917–1937》
(西安:陜西人民出版,1981 年)。

四 郁達夫〈故都的秋〉
(10) 洪燭、邱華棟,《北京的前世與今生》(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2 年)。
(11) 蔣福增編,《眾說郁達夫》(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6 年)。

五 巴金〈一點不能忘卻的記憶〉
(12) 李存光,《巴金傳》(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4 年)。
(13) 王金柱,《語言藝術大師巴金》(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4 年)。
(14) 林辰,《魯迅傳》(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年)。

六 夏丏尊〈生活的藝術〉
(15) 林語堂,《生活的藝術》(台北:風雲時代出版,1996 年)。
(16) 陳慧劍,《弘一大師傳》(台北:東大圖書出版社,2010 年)。

七 金耀基〈大學之理念、性格及其問題〉
(17) 金耀基,《大學之理念》(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年)。
(18) 金耀基,《再思大學之道》(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6 年)。

八 劉以鬯〈蛇〉
(19) 梁秉鈞、黃勁輝編,《劉以鬯作品評論集》(香港:文學評論出版社有限公司,2012
年)。
(20) 梁秉鈞、譚國根、黃勁輝、黃淑嫻編,《劉以鬯與香港現代主義》(香港:公開大
學出版社,2010 年)。

7
教學參考書目:
(21) 祝德純,《散文創作與鑑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年)。
(22) 城市大學語文學部編,《中文傳意——寫作篇》(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1 年)。

改寫訓練習作參考書目:
廣播劇:
(23) 高前,《編劇的前置作業: 六十年廣播電視編劇經驗實錄》(台北:秀威資訊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2009 年)。
(24) 宋家玲,《怎樣寫廣播劇》(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3 年)。
(25) 王毓莉主編,《廣電暨新興媒體寫作的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
限公司,2006 年)。

微型小說創作參考書目:
(26) 李麗芳、趙德利,《微型小說創作論》(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1990 年)。
(27) 陳國祥,《微型小說及其創作技巧》(南京:洪波出版公司,2010 年)。
(28) 劉海濤,《現代人的小說世界–微型小說寫作藝術論上》(上海:上海文藝出版,
1994 年)。

影評寫作參考書目:
(29) [美]蒂莫西.科雷根(Timothy Corrigan)著,曾偉禎等譯,《信手拈來寫影評》
(台北:遠流,1997 年)。
簡體版本:[美]蒂莫西.科雷根(Timothy Corrigan)著,陸紹陽、宋美鳳、劉曦
譯,《如何寫影評》(北京:北京聯合出版有限公司,2018 年)。
(30) 鄭樹森,《電影類型與類型電影》(台北︰洪範出版社,2005 年)。
(31) 焦雄屏,《認識電影》(台北︰遠流出版社,2010 年)。
(32) 謝世宗,《電影與視覺文化:閱讀台灣經典電影》(台北:五南,2015 年)。

《論語》參考書目及其他文獻:
(33) 楊伯峻,《論語譯注》(香港:中華書局,2004 年)。
(34) 傅玲玲, 〈《論語》 、《孟子》的儒家思想〉 ,
《歷史月刊》第 214 期(2005 年 11 月),
頁 104-111。
(35) 丁孝明,〈孔子君子之道的思想與歷史意涵〉,《正修通識教育學報》第 3 期(2006
年 6 月),頁 1-32。
(36) 畢威寧,〈提升生活品質與《論語》仁道思想之關係的研究〉,《品質月刊》第 43
卷第 9 期(2007 年 9 月),頁 13-16。
(37) 陳欣欣、張淑美, 〈《論語》生命觀對生命教育之啟示〉 ,
《生命教育研究》第 1 卷第
1 期(2009 年 6 月),頁 27-54。
(38) 劉玉菁, 〈從人文教育論孔子思想特質的繼承與創新-以《論語》爲中心談起〉 ,《明
道通識論叢》第 6 期(2009 年 5 月),頁 113-128。
(39) 柯遠揚,〈孔子思想的現代價值與企業文化〉,《福建師範大學學報》第 3 期(1993
年),頁 104-107。
(40) 田輝鵬、閻世平, 〈淺析《論語》人本管理思想在團隊建設中的應用〉 ,《學術論壇》
第 5 期(2010 年),頁 113-115。
(41) 侯步雲,〈論孔子的交友之道〉,《西北大學學報》第 38 卷第 3 期(2008 年 5 月),
頁 56-58。
8
(42) 何芳,〈論孔子學習觀的現代意義〉,《中國教育學刊》第 1 期(2004 年 1 月),頁
1-4。
(43) 劉麗容, 〈《論語》之「信」及其當代啟示〉
,《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第 8 卷第 1 期(2008
年 2 月),頁 75-81。
(44) 胡小星, 〈《論語》中的孝道觀及其現代價值〉,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第 1 期(2005
年),頁 18-20。

學術誠信
學生務須自行完成習作。如學生以不誠實的方式完成任何習作,所修學位的應有學習過
程和誠信定必受損。故此,作出違反學術誠信的不誠實或失德行為,一律禁止並作懲處,
相關習作不予合格,不容許補交。重犯者全科不合格並上報學校專責部門。禁止的行為
包括,但不限於:
⚫ 作弊 – 蓄意欺詐,誤導讀者相信學術練習使用的資料屬於自己,具體情況包括,
但不限於 :
⚫ 抄襲或容許別人抄襲測驗答案、小測答案、論文、或研習計劃;
⚫ 在未經講師批准的情況之下,呈交已曾呈交別科的論文,或論文的部分,作為
該科所須呈交的論文;
⚫ 呈交不是自己的作業 (包括家課) ;
⚫ 剽竊 – 引用別人資料,但並無給予別人應有的表明;
⚫ 沒有註明採自別人的見解及資料的出處;
⚫ 將別人的藝術或學術作品當作自己的作品;
⚫ 作假 – 帶著存心隱瞞的意圖,蓄意使用捏造資料,或虛假研究、或其他虛假發現。

所有文本作業必須遵從學校政策,上載「維誠系統」以供檢核。

9
考核方法的評分準則

AT1:課堂表現評分指引

等級 水平描述
86-100(A) 1. 非常積極參與課堂討論;
82-85(A-) 2. 非常積極提問和回答問題;
3. 非常積極領導課堂活動;
4. 十分正確地運用講課中學到的知識;
5. 分析及思辨能力很強。

78-81(B+) 1. 較積極參與課堂討論;
74-77(B) 2. 較積極提問和回答問題;
70-73(B-) 3. 較積極領導課堂活動;
4. 較正確地運用講課中學到的知識;
5. 分析及思辨能力較強。

66-69(C+) 1. 偶爾參與課堂討論,表現不太積極;
62-65(C) 2. 偶爾提問和回答問題,表現不太積極;
58-61(C-) 3. 偶爾領導課堂活動,表現不太積極;
4. 運用講課中學到的知識,偶爾出現錯誤;
5. 具基本的分析及思辨能力。

54-57(D+) 1. 甚少參與課堂討論;
50-53(D) 2. 甚少提問和回答問題;
3. 甚少領導課堂活動;
4. 運用講課中學到的知識,常常出現錯誤;
5. 分析及思辨能力較弱。

46-49(E) 1. 不參與課堂討論、不提問、不回答問題;
0-45(F) 2. 完全不運用講課中學到的基本知識;
3. 學習態度消極;
4. 分析及思辨能力非常薄弱。
5. 未達到最基本的出席要求,包括常遲到、多缺課等。

10
AT2:應用文評分指引

等級 水平描述
86-100(A) 1. 完全符合格式要求;
82-85(A-) 2. 內容切合題旨;
3. 思想清楚;
4. 文從句順;
78-81(B+) 1. 基本符合格式要求;
74-77(B) 2. 內容切合題旨;
70-73(B-) 3. 思想清楚;
4. 文句通順;
66-69(C+) 1. 基本符合格式要求;
62-65(C) 2. 內容尚算完備;
58-61(C-) 3. 思想連貫;
4. 文句尚算通達、仍有輕微錯誤。
54-57(D+) 1. 不完全符合格式要求;
50-53(D) 2. 內容不完備;
3. 思想欠連貫性;
4. 文句欠通順,有語法錯誤。
46-49(E) 1. 未達到格式要求;
0-45(F) 2. 內容遺漏頗多;
3. 思想零亂;
4. 文句不通順,語法錯誤多。

11
AT3:廣播劇(改編寫作)評分指引

等級 水平描述
86-100(A) 1. 符合廣播劇格式;
82-85(A-) 2. 結構嚴密;
3. 情節鋪排合理;
4. 角色性格鮮明;
5. 文字表達能力強。
78-81(B+) 1. 基本符合廣播劇格式;
74-77(B) 2. 結構完整;
70-73(B-) 3. 情節鋪排尚算合理;
4. 角色性格清楚;
5. 文字表達能力合要求。
66-69(C+) 1. 不完全符合廣播劇格式;
62-65(C) 2. 結構欠完整;
58-61(C-) 3. 情節鋪排需改善;
4. 角色性格欠清晰;
5. 文字表達能力稍弱。
54-57(D+) 1. 格式存在較大問題;
50-53(D) 2. 結構混亂;
3. 情節鋪排混亂;
4. 角色性格模糊;
5. 文字表達能力弱。
46-49(E) 1. 格式完全不合規範;
0-45(F) 2. 結構不合理;
3. 欠缺情節鋪排;
4. 角色缺乏性格;
5. 詞不達意、表述混亂。

12
AT4:《孔子:決戰春秋》影評評分指引

等級 水平描述
86-100(A) 1. 評論角度十分新穎;
82-85(A-) 2. 有創見及個人獨到見解;
3. 充分掌握與此一課題的不同內涵;
4. 論證邏輯性強、分析論述條理分明;
5. 評論切中肯綮;
6. 語言準確,行文通順流暢。
78-81(B+) 1. 評論角度略有新意;
74-77(B) 2. 偶有創見及個人獨到見解;
70-73(B-) 3. 大致掌握此一課題的不同內涵;
4. 論證邏輯性良好、分析論述尚能清楚;
5. 評論尚能把握重點;
6. 語言通順流暢。
66-69(C+) 1. 評論角度平庸;
62-65(C) 2. 缺乏創見及個人獨到見解;
58-61(C-) 3. 掌握課題的部分內涵;
4. 論證邏輯性一般、分析論述欠清楚;
5. 評論的重點不突出;
6. 語言欠清晰。
54-57(D+) 1. 評論角度欠佳;
50-53(D) 2. 觀點陳腔濫調;
3. 未能掌握此一課題的不同內涵;
4. 論證邏輯性弱、分析論述混亂;
5. 評論沒有重點;
6. 語言欠順暢。
46-49(E) 1. 評論角度錯誤;
0-45(F) 2. 抄襲他人見解;
3. 無法理解此一課題的基本內涵;
4. 欠缺論證邏輯;
5. 評論重點充滿錯誤;
6. 表述混亂。

13
AT5:期末考試評分指引

等級 水平描述
86-100(A) 1. 觀點新穎,有獨特見解;
82-85(A-) 2. 論證嚴謹,邏輯性強;
3. 多引用文獻材料,內容豐富;
4. 習作顯示很強的分析、論述、比較、綜合的能力;
5. 語言通順。
78-81(B+) 1. 有個人見解;
74-77(B) 2. 有論證,具邏輯性;
70-73(B-) 3. 能引用文獻材料,內容充實;
4. 習作顯示一定的分析、論述、比較、綜合的能力;
5. 語言尚算通順。
66-69(C+) 1. 觀點平庸/有偏差;
62-65(C) 2. 論證、邏輯性稍弱;
58-61(C-) 3. 偶有引用文獻材料,內容不完整;
4. 習作稍欠分析、論述、比較、綜合的能力;
5. 語言不太通順。
54-57(D+) 1. 介紹內容,沒有觀點/觀點有錯誤;
50-53(D) 2. 缺乏論證、沒有邏輯性;
3. 沒有引用文獻材料,內容有誤;
4. 習作顯示分析、論述、比較、綜合能力較低;
5. 語言欠通順。
46-49(E) 1. 沒有觀點/觀點謬誤;
0-45(F) 2. 沒有論證、沒有邏輯性;
3. 沒有引用文獻材料,內容錯漏百出;
4. 習作沒有顯示該有的分析、論述、比較、綜合的能力;
5. 文句不通順。

1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