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造纸术

最初:
+刻在龟甲,兽骨 》甲骨和金文

+刻写在竹片和木条》“竹简”“木简”》不方便

+ 写画在皇上(丝织品)》贵

西汉时在新疆,甘肃,陕西等 发现纸 》麻纸 (用麻絮,属于植物维纸)


公园 105 年,东汉人蔡伦总结造纸的经验 》“蔡侯纸”
+原料:用树皮,麻头,破布,鱼网

+三个工序:制浆,老纸,烘干

 Nghiền thành bột các loại nguyên liệu với nhau (制浆), sau đó trộn cùng với nước đem đi ép
khuôn (老纸), đem đi hong khô (烘干)

+特点:轻薄,便宜,原料多。

转到各国的时间:
+公园 4 世纪:朝鲜,越南等

+7 世纪:日本,阿拉伯

+12 世纪:欧洲,非洲

印刷术
最早的方式:用手抄 》费时费力,容易出错
4 世纪,最早是的方法:用纸在石牌上拓印的方法,得到了黑底白字的拓本。

隋唐时期,雕版印刷
+ 方法:把字刻在木板上,字凸出涂上莫

+ “金刚经”-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

+缺点:是固定的(有错误就不能改正那这块雕版就没用了)

公园 11 世纪,宋代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把活字按顺序排在一块铁板,固定,涂上黑

 刷好以后可以把活子拿下来,下次还能使用

+ 省力省迅速

+ 可以改正

+ 以后:木活字,铜活字 》质量更好

转到各国的时间:
+发明以后就转到朝鲜,日本,西方各国

+欧洲 15 世纪才有

指南针
指南工具总是指南方
最初的辨别方向的方式:白天看太阳,夜晚看星星,阴天? 》没办法
4000 年前,有指南车 》考伦转动来之方向

在自然找到了天然磁石以后:
+ 2000 以前,吧天然磁铁做成一个勺子,放在光滑的铜盘字 》最早的工具 “司南”
+ 宋代,发明了人工磁铁。首先做成鱼形,放在火里烧红然后放在地上 就有了磁性, 但是磁
性很小 》“指南鱼”
+ 后来,铜针在天然磁石摩擦 》指南针

+ 宋代有四种指南针但是》水浮法指南针 》最早用在航海职业

+ 罗盘针 》把磁针雨方位盘结合 【郑和(明代)使用这个】

 不仅是能指示方向,还能测航行的远近

火药
原料:硝石 (KNO3, 硫磺 (S),木炭的粉末 》“黑火药”
隋代:跟炼丹有关系,在炼丹的过程中他们把矿物和植物配合 =烧炼 (这是因为像炼成能使
人成长生不老的《仙丹》=不能的事》发现能燃些爆炸的物质 》火药

唐朝未年 》用在军事上
宋代,广泛使用
转到各国的世纪:
+ 公园 13 世纪,西传,阿拉伯 》欧洲

郑和下西洋
姓:马,名字:三保,回族人。 “郑和”是皇帝给他, 时太烂(三保太烂)
明代,他们找到了很多航路 》最大的航海活动是整合的其次夕阳远航
目的:扩大明王朝的影响和发展海外贸易
西洋:指中南越南东海海以西,印度洋,沿海地区

公元 1405 年 7 月,第一次。
+ 最大的航队

+ 200 多海船 (最大的是 44 丈,宽 18 丈)

+ 载重 1000 多以上

+ 船上:丝绸,瓷器,全银制品

+ 从长江边的苏州出发

+ 通过越南东海诸岛,到占城 (Champa), 到达挂和印度西岸的古里

+ 1407 年 10 月回国

https://weibo.com/6813419366/LbH1ukQ2X (必须看)

1417 年,第五次

+达到红海,遇到了特大风暴

+ 帆破,桅杆断 》很多船员死在海浪中

+ 到了非洲的海岸
1412 年,第六次

+ 过台湾

+ 台湾有 《三保姜》- 传说是郑和留下的品种


http://61.134.53.202:81/refbook/detail.aspx?recid=R2006060010002915&db=CRFD

1431 年,最后一次 》回来不久就病死了

 共 28 年,去过: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 南阳半岛,印度,波斯,阿拉伯,最原
始非洲东海岸和红海。访问了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比世界上著名的航海家:哥伦布和达伽 》早半个世纪,规模大得多
+ 哥伦布: 100 人左右,航只也只有几艘,在中 120 吨

+ 郑和:27000 名航船,200 多艘海的庞大航队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