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十二怒汉》影评

程禹豪 2020302191836
何谓“十二怒汉”?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因为争斗,战争,流血而怒的男人,以及
在英语文学课上学到的,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国文坛上以尖酸刻薄的文字针砭时弊的
“Angry Young Men”群体。但我后来才了解到这原来是一部讲述十二个陪审团成员如
何为了维持司法正义,于狭小一室唇枪舌战的故事。总体而言,我认为这部电影不愧其盛
传之美名:尽管制作年代古早,故事单线直接,拍摄场景单调——全片大部分时间都围绕
着一张桌子展开,但凭借导演精湛凌厉的镜头语言以及演员的精彩演绎,这部电影拥有了
让我能在教室里静静看上一个半小时的魔力。
同样,我认为这部电影的剧本十分严谨且科学,其中包含了许多逻辑学的知识。我打
算在这篇影评中首先引出这部电影中蕴藏的逻辑学,随后再简单谈一谈我认为这部电影与
法律,文学上的关系。
《十二怒汉》的逻辑学:严谨的结构
在影片开头,十二名陪审员中的十一位对于少年谋杀的指控深信不疑的原因有五:
1、凶器是一把精致而特殊的折叠刀,和少年当天购买的刀如出一辙;
2、住在楼下的老人声称听见了楼上的声音,随后开门发现了有人冲下楼梯;
3、住在对面的妇人声称自己透过电车看见了谋杀的全过程;
4、男孩当天与父亲有过争吵,提供了杀人动机;
5、男孩声称自己当天晚上去看了电影,却记不清细节,不在场证明不充分
第一点,十一位陪审员认为根本不可能出现那样的巧合,让少年的刀恰好被别人捡到
再去杀了他的父亲,因此,他们的主张可以简化为一个命题:设少年有罪为 q,少年的刀
是凶器为 q,则有 p→q 。
但是八号建筑师拿出了一把一摸一样的折叠刀,掷地有声的告诉其他人:这样的刀在
贫民窟多的是,我昨天晚上在附近逛街就花六块钱买了一把。因此,¬p 可以成立,根据
矛盾律,p 与¬p 中必有一真,所以第一条证据并不具有说服力,需要进行进一步讨论。
第二点,住在楼下的老人听见了楼上倒地的声音,随后他花了十五秒时间从床上走到
门口,看见了男孩冲下楼。但是他的脚中风了,八号建筑师演绎推断一个坡脚走上相同的
距离需要花上四十秒时间。根据矛盾律,两种说法必然有一个为假,而根据老人在法庭上
的表现所有人都认为老人坡脚为真,因此老人的说法不攻自破。
第三点,住在对面楼的妇人声称她通过电车看到了男人被杀害的全过程。但是当认为
有罪的四号陪审员由于疲惫摘下眼镜从而露出的在鼻梁上的印子时,九号陪审员敏锐的观
察到了这点并提出:妇人脸上也有这个印子,不可能有其他的东西会导致这样的印子。设
戴眼镜为 p,鼻梁上有印子为 q,则有 p→q,¬p→¬q 。一个刚起床的人不会来得及戴上
眼镜就目睹这样一场悲剧,所以这名女士的证词也有待商榷,而秉持理性,坚定不移认为
少年有罪的四号陪审员也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因为我现在有了一个合理的怀疑。”
第四点,男孩对父亲说“我要杀了你”看似是一个很充分的杀人预告,但八号陪审员
却认为这样的话并没有足够的效力,若设 A 对 B 说“我要杀了你”为 p。A 杀了 B 为 q,
那么很显然 p 没有那么强力能够涵盖 q。而三号陪审员被八号惹怒之后更是破口大骂“我
要杀了你!”更是让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第五点,男孩晚上去看了电影,但在审讯中想不起来电影的名字和主演。设没有看电
影为 p,记不清电影细节为 q,则有 p→q。但八号认为人在其他情况下,比如在面对极大
压力,或者时间跨度过大的情况下也可以得到 q。随后四号亲自实验,说明了这个结论是
正确的。
至此,提出的五点男孩杀害父亲的证据都通过逻辑的证明不攻自破。
《十二怒汉》的法学:法律是我们内心良知和正义的最后一道阀门
我猜很多同学应该都会对这部电影反复提及的法律上的反思大做文章,所以我暂且避
过他们锋芒,简单的谈一谈这一方面。我认为这部电影真正想要表达的不是对公正的法律
制度的歌颂,而在于展示个人在生活中形成的偏见是如何通过潜意识影响他们在公共程序
中的理智认知。我们再一次回顾电影的题目:十二怒汉,十二个男人为何而怒?我认为最根
本的的原因在于偏见:这其中有主流意见对少数派的偏见,所以一开始十一个陪审员都没
有对法庭的判决提出疑问,少年自己似乎也接受了这样的命运。我在另外一堂课上看到的
一部纪录片,讲的是美国的许多青少年在面对警察看似关心,实则紧逼威胁的审讯时往往
会处于心理压力承认自己犯下了莫须有的罪名,这正是一种多数对少数,权威对非权威的
偏见的压迫。社会学上还有另外一个专有术语叫做“沉默的螺旋”:一个人如果觉得自己
的意见是少数的,他往往并不会在公共表达。查阅资料后发现,今天的美国只有不到百分
之三十的刑事案件中被告饭选择采用陪审制度程序,大多选择认罪减刑,然而美国的在押
被监禁人数占人口比例却是全世界最高,因此这部电影讨论的问题放在今天仍然不过时。
另外一种偏见则是阶级的偏见。五号陪审员和少年一样出身贫民窟,因此对这个话题十分
敏感,所以他也很快被八号说服,加入了无罪一方;而九号老头恰恰相反,是一个阶级理
念根深蒂固的有钱人,他最后发表的充满了阶级仇恨的长篇大论也由于实在太过偏激而被
众人无声抗议。还有一种偏见则是种族上的,十二名陪审员都是白人,而通过仅有的几帧
镜头可以看出男孩应该是一名拉丁裔。尽管电影剧情并未直接触及种族话题,但这样的现
象本身就是对现实中的一种折射。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个人出于主观往往会处于不理
智的情况,而法律则是守住我们良心的最后一道防线。

《十二怒汉》的文学:出色的伏笔和隐喻为剧本锦上添花
十二怒汉是导演西德尼.吕美特的处女作,为了把故事局限在一室之内而不让观众乏
味,剧本上也有许多别出心裁的设计,比如说一些微妙插入的伏笔。在电影开头,七号陪
审员对今晚的橄榄球比赛夸夸其谈,看出他对于眼前的这桩人命案毫不关心,只想快点结
束,所以在双方焦灼时,他毫无征兆的投了“无罪”票,竟然只是因为“既然你们都想这
样来那我也无所谓了,快点结束就行”,看似无厘头却入木三分的刻画出七号的形象;最
为顽固不化的三号陪审员曾透露自己有一个儿子,而且两人相处不好:“我在他十六岁时
和他打了一架,如今他当兵了,两年都没有回来...这些年轻人总是这样。”这也恰巧解释
了三号为何一直认为少年有罪:他的怒是老一代人对于新一代的成见和仇视。影片结尾,
三号突然将和儿子的合照撕成碎片,趴在桌子上痛哭“无罪...无罪...”,也许初看会有些突
兀,为何三号的态度突然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实际上这一伏笔早已埋好,众人对于
正义的坚持,以及他内心的良知此时已经压过了他的愤怒,导致他的内心决堤。
剧本出现的一些小插曲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充满了隐喻的色彩。影片开头,众
人把窗户打开,脱下外套拨动衬衫透气,还有二号说“天气预报说今天是今年最热的一
天”。无疑都是在告诉我们此时的状况和受太阳炙烤一般煎熬,而且十二个陪审员的内心
肯定也因为燥热的天气而烦躁,众人一开始七嘴八舌吵起来也有此原因。但是当事件逐渐
有了转机时,天上竟然降下了大雨——这场大雨也让众人得以收拾心情,重新冷静的分
析,并且也预示“十二个人都赞成无”这件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也即将完成——这场大雨不
也打破了天气预报的预言吗?而且对于七号陪审员来说,这场会让棒球比赛取消的大雨仿
佛也是老天爷在告诉他:拥有定夺生死的权利漠视别人的生命,那么你必然会得到一点苦
头尝尝。同样暗示着这个道理的还有风扇,刚进入房间时所有人都以为风扇是坏的,可后
来才发现其实是要把灯打开才能打开风扇。因此,我们在面对问题时通常也会采取约定俗
成的偏见,但事实往往再稍加理性思考以后“柳暗花明又一村”。
《十二怒汉》的电影拍摄手法:独具匠心,贴合故事
《十二怒汉》是一部典型的封闭场景电影,全片仅有两个场景(片头的法庭和片尾的
法庭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陪审室和卫生间。陪审室作为主要的场景,再开始更多的采
用了广角镜头以此增加空间感和距离感,但是随着故事的进行,剧情节奏愈发紧张,当角
色们发言时往往都采用了长焦镜头来进行特写(让我注意到这一点的是因为电影后期,同
学们对 9 号陪审员的一个表情夸张的特写镜头哄堂大笑,这让我印象深刻)。而卫生间作
为次要的场景也承担着缓和节奏的作用,就仿佛是要让银幕之外的观众们也去方便一下;
卫生间的镜头将整部电影分成了三个部分,而在卫生间里,陪审员们也能够跳脱出案件交
谈,例如 7 号在卫生间里问 8 号,“你真的认为那个孩子不是杀人凶手吗?”八号回答,
“我不知道...但是我们可以拥有合理的怀疑。”这样的对话也点出了这部电影的中心思
想。这样的丰富的镜头语言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电影制作行业而言已入木三分,不愧
是奥斯卡提名级别的电影。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