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思考有方﹕意見題型 重多角度思考

文章日期:2013 年 10 月 9 日
【明報專訊】本章續談另一款典型題型——意見題型。題目要求學生就某項事情/某個看法或某個主張
表達自己的看法。判斷此類題型表現的高下關鍵,在於論者能否就主題提出全面的意見。

題目只要求論者提出個人看法,理論上,論者只要隨意發表個人的「意見」已符合題目的要求,驟眼看
來,任務清楚容易!若同學抱有此種態度應對,表現一定只為「庸才」!容筆者引述考評局對小組討論
要求的其中一項敘述:「考生在構思及討論時,應作多角度思考。」即此類題目要求考生須就討論的焦
點提出多角度的意見,然後就不同角度的意見加以申述。它就像一座巍峨的高山,誰能站得最高,觀賞
的風光最廣,誰就是優勝者!

思考主題涉何種社群

多角度思考指的是必須從不同方向、角度去思考一樣事情,因為事情的發生和它的處理方法一定不止一
種,所以思考也要顧慮到各種情況。上佳的論者就是能夠複述不同人或社群對這主題的觀點。

簡單來說,學生要思考的是主題牽涉到哪類人或社群,因應不同的人或社群會對此主題抱有何種想法。
同學在討論時,只需適時切換角色,複述該類人士或社群的觀點就行。

例子:

題目﹕談談你對做義工的看法 〔舊制高考中化科小組討論題目〕

題型分析

某項事情:做義工

表達自己的看法:同學要就「做義工」這項事情提出個人看法。

「多角度思考」

切換身分:擔任義工者、受惠者、教育工作者、社會工作者

問題:同學能就以上的身分,分別提出不同人士對「做義工」的看法嗎?

談論的主題可以千變萬化,惟當中的關鍵還需依仗同學能否準確思量出主題可能涉及的人士及社群,並
由此推斷出該等人士對事情的看法,背後也考核到學生處世之道及人情世故,要站得高,鍛煉殊不簡單!

參考答案:思考有方

題目:談談你對做義工的看法
問題:同學能就以上的身分,分別提出不同人士對「做義工」的看法嗎?

不同角色:擔任義工者:能擴闊視野,接觸社會不同階層、體驗生活不同經驗、善用餘閒等。

受惠者:體會人間溫暖,領略世間常存希望與關心。

教育工作者:

提供教育學生的良機,教育他們明白何謂「快樂」、「珍惜」、「關愛」、「無私」等精神。

社會工作者:

帶給社會人士良好榜樣,並向社會傳遞正面的信息。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