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學校:高雄市三民高中

設計出一台屬於自己的理想夢幻車

姓名:孫健淳

班級:206 座號:09 組別:第一組

指導老師:張泳盛
目錄
壹.前言 .......................................................................................

一.最初的想法........................................................................... 2

二.目的 ..................................................................................... 2

貳.過程 .......................................................................................

一.帶來的改變........................................................................... 3

二.遇到的困境........................................................................... 4

三.解決辦法 ......................................................................... 5、6

參.省思 .......................................................................................

一.如果能從來........................................................................... 7

二.心得 ..................................................................................... 7

1
壹. 前言

一.最初的想法
在上這堂課前,帶著本來對台灣教育的刻板印象,以為只是在教室教導怎
麼使用那些大型機具,甚至只是在紙上談兵而已。比較好一點的還有 1、2
節課在體驗那些機具,在期末時或許還有個筆試或期末報告。抱著些許的熱
忱但不怎麼看好。

學期初第一堂課老師給我們的兩道題
二.目的
1.學到一些加工機具的基本操作,如:砂輪機、鑽孔機等
2.3D 模型基本繪圖概念
3.培養大學端所需的四大核心素養,如: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科技資
訊與 媒體素養、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左圖為工程學群所需的核心素養,右圖為資訊學群所需的核心素養

2
貳. 過程

一.帶來得改變
從這門課中,帶來的改變最基本的是課程教學的知識,除了鑽孔機、砂輪
機該如何使用,與 3D 軟體基本的使用方法外,還有汽車的基本構造概念是
怎麼樣子的。
而這門課的教學方法是以團隊的方式,4、5 個人為一組共同做出一個汽車
模型出來,而從中難免有些意見分歧與理念上的不同,還有怎麼把工作分工
下去,誰負責哪一個環節。這些團隊合作的基本要素也培養了我們一些核心
素養,如: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這些所帶來的改變或許有些專業知識未必日後碰得到,但能從中了解自己
是否對這些加工機具有所興趣,日後選擇這些的相關學群能否堅持下去不會
後悔。而在這堂課中所培養出的核心素養價值對日後的團隊合作能有一定的
益處。

上圖是自己使用砂輪機

上圖是使用鑽孔機

3
二.遇到的困境
製作的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也是遇到了一些瓶頸。
在加工與設計方面最大的困難點在於如何設計出一組完美的車出來。當時
我的想法是如何製造出一個風阻最小,能跑最遠的車。但光有想法是不夠的,
還需要有想像力,但自己之前從未設計過一台車,所以在一開始的設計方面
著墨了不少。
團隊合作方面也不是很順利,大家各有各的想法,每個人的理想夢幻車都
不台一樣,但各組是共同設計一台出來,大家需要有共同的共識才能把工作
分配下,而共同決定一個設計機台也是一大難題,誰也不服誰。

當時汽車的設計模型

4
 三.解決辦法
在加工與設計方面,因為自己的設計基礎是零,所以先從別人的汽車構造開始
模仿,之後再變成自己的東西,如畢卡索所說:「優秀的藝術家是模仿,偉大的
藝術家則是剽竊。」。而老師先讓我們畫出三種有名的跑車來進一步模仿,那三
台分別為:F1、WRC、24h Le Mans。而自己對於 F1 情有獨鍾便特別的去分析他,
作為自己之後模型的構造。
團隊合作的共識方面,大家各有各的意見,而我們的做法是大家取出一個自己
最想要結構出來,之後再拼湊在一起便是我們共同的目標,這樣除了大家的意見
都有考量到,也能讓汽車的完整性更好。

製作過程與 F1 的分析圖

5
最終共同目標的設計圖

6
參. 省思

一.如果能重來
若能回到過去能做得更好的話。或許在記錄這方面需要補足一下,不管事
我們所拍攝的照片還是工程進度紀錄。這能讓我們更能展現出我們的成果,
也能讓我們快速的釐清我們上次所做的事情,這次要做什麼,模型車並非一、
二節課就能完成的事。這大概是我們工作進度與紀錄能做得更好的點。
而團隊分工上的話也能更好,當有人在做的時候,有些人閒閒沒事並不是
在旁邊聊天,可以的話有些人去幫忙拍照片,有些人做一下進度規劃與紀錄,
這樣我們能有更多展現的東西,同時能更有效率的完成模型。
二.心得
從這次的課堂中所學的東西與自己原先的認知不大相同,擺脫了台灣教育
一慣的做法,雖然操作那些機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但只要遵守規則便絕對安
全,”規則是拿來保護人的”。但也因為了有這些機具的操作,讓我們更熟
悉之後會我們可能面對的東西。而這種創新的教法讓我學到更多的經驗,比
起紙上談兵說著理論性的東西,實際做更能體會出我們所學知識的意義。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