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8

必修三期中常考考点汇总复习

内环境及稳态
一、内环境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
体液 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体液之间关系:

【注】: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
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
物质交换的媒介。

4.内环境和外环境的范围:
(1)外环境:呼吸道、消化道、肺泡、输尿管、输卵管、子宫、生殖道等。
(2)内环境: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
【注】
* 不属于内环境的液体:
①各种消化液(唾液、胃液、肠液、胰液等)、泪液、汗液、尿液等;
②细胞内液。
* 不属于内环境的生理过程:
①消化、出汗、受精作用等发生在外环境的生理过程;
②细胞代谢等发生在细胞内的生理过程。

5、组织水肿及其成因分析:
组织水肿是在不同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血浆、细胞内液浓度下降,引
起水分移动,使血浆、细胞内液中的水渗透到组织液引起的水肿现象。
组织水肿的常见原因归纳如下:
①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
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全身水肿)
②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通过淋巴回流至血浆而使组织
液浓度升高。
③局部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局部水
肿)
④肾小球肾炎,导致血浆蛋白透出而流失。(全身水肿)
⑤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
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二、内环境稳态

1、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2、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 缓冲溶液: 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
3、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 度
4、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
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
平衡中
5、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
在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中,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器官和系统包括:消化系统、呼
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

神经调节
一、神经系统组成
人的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
二、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
神经元主要包括:树突、轴突、胞体
【注意】:①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包裹在外的髓鞘→神
经纤维→ 神经
②一个神经元细胞有多个树突,但有且仅有一个轴突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 外界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
应答。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注意】:①一个反射弧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和运
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②一个反射弧组成的神经元越多,形成的突触越多,完成反射的时间就越
长。
③刺激感受器或传出神经,信息都能传到效应器而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效
应,但刺激前者产生的效应可以称做反射,但刺激后者产生的效应就不能称为反
射,即反射活动的进行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效应器产生的效应可以称做机体
对刺激做出的反应,而只有经过完整反射弧的反应才能称为反射。
④神经中枢的兴奋只影响效应器的效应活动而不影响感受器的敏感性。
⑤反射弧只有保持其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⑥反射弧完整,还需有适宜刺激才能发生反射活动。
⑦具有神经系统的多细胞生物才有反射,植物和单细胞生物没有反射

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
状态变成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即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
2、静息电位:细胞内外各种离子浓度不等,膜内 K+浓度高,膜外 Na+浓度高。
静息状态,细胞膜上 K+通道开放,K+外流,而膜内带负电的离子不能透过细胞
膜,于是形成细胞膜内外“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
3、动作电位:当细胞受到刺激时,Na+离子通道开放,Na+内流大于 K+外流,形
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
【注】电流表偏转实验好好看看
【注意】:兴奋产生和传导过程中 Na+、K+的运输方式分析
①静息电位产生时,K+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②动作电位产生时,Na+的内流需要载体蛋白,同时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
属于协助扩散
4、兴奋产生和传导的机制
传导形式:兴奋是以动作电位即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
也叫作神经冲动。
5、传导过程

四、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结构基础——突触
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支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
叫做突触小体。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或肌肉细胞、腺体细胞等
可兴奋细胞间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
2、突触的结构
①突触前膜:轴突末端膨大的突触小体的膜
②突触间隙: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的缝隙,其内液体属于组织液
③突触后膜: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注意】:突触小体≠突触:①组成不同:突触小体是上一个神经元轴突末端的
膨大部分,其上的膜构成突触前膜,是突触的一部分;突触由两个神经元构成,
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②信号转变不同:在突触小体上的信号变化
为电信号→化学信号;在突触中完成的信号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突触的种类
(1)按接触部位:可分为轴突-树突突触、轴突-胞体突触。运动神经末梢和它
控制的肌肉、腺体细胞间也通过突触连接。
(2)按功能:兴奋性突触、抑制性突触
4、兴奋在突触上单向传导(如图)

5、突触传递的特点
①单向传递: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注意】判断兴奋在细胞间传递方向的根本依据是:释放递质的为突触前膜,
具有递质受体、接受递质信号的为突触后膜。
②突触延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慢。因此,一次反射活
动完成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相应反射弧中突触数目的多少。
③突触疲劳:高频率的神经冲动持续通过突触,可以使突触前神经末梢内的递质
释放速度大于合成速度,导致神经递质耗竭,使信息通过突触的效率下降。

五、人脑的高级功能和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各神经中枢的分布位置

2、人脑的结构

3、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大脑、小脑、脑干、下丘脑)和脊髓
【注意】: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4、人脑的高级功能
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
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体液调节
一、促胰液素的发现
1、囿于定论的沃泰默
2、斯它林和贝利斯的实验

二、体液调节
1、激素调节的定义
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 CO2 等),
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对动物体的生
命活动进行调节。
(1)外分泌腺
外分泌腺是一类有腺导管(单细胞腺无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物通过腺导管
输送到相应的组织或器官发挥其调节作用(一般为排泄作用)。如肝脏产生胆汁,
通过总胆管流到十二指肠,唾液腺、汗腺、皮脂腺、胃腺、肠腺、肝、胰腺(胰
腺分为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胰的大部分属于外分泌部,但是胰岛属于内分泌部)
等均属于外分泌腺。
(2)内分泌腺
内分泌腺是没有分泌管的腺体。它们所分泌的物质(称为激素)直接进入周
围的血管和淋巴管中,由血液和淋巴液将激素输送到全身。内分泌腺与内分泌组
织共同组成内分泌系统,通过体液调节方式,对机体的各方面功能起着重要的调
节作用。主要内分泌腺有甲状腺、肾上腺、下丘脑、垂体、性腺、胰岛等。
2、人体常见的激素及作用
3、激素分泌不正常引起的病症
4、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5、激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协同作用、拮抗作用
6、研究动物激素生理功能的主要方法:切除法、饲喂法、注射法

三、激素分泌的调控
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腺垂体,使其产生相应的
促激素,后者再调节相应靶腺体分泌相应的激素。靶腺体激素浓度升高可反馈性
调节腺垂体和下丘脑的分泌活动。
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下丘脑-垂体-
肾上腺皮质轴”等。
在激素分泌调节的过程中,由下丘脑控制垂体,再由垂体控制相关腺体的分层控
制的方式就是激素的分级调节。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
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四、甲状腺的分级调节

三、血糖平衡调节
1、血糖的来源、去向

【注意】血糖正常值 0.8-1.2g/L(80-120mg/dl)
2、调节过程
3、糖尿病
Ⅰ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 B 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组织细胞胰岛素受体缺陷,导致对胰岛
素不敏感。
五、水盐平衡调节

饮水不足 失水过多 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 ↓(﹢) (-)
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

大脑皮层 垂体

↓ 抗利尿激素(垂体释放,减少尿量)
↓(﹢)
产生渴觉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 ↓(﹣)
主动饮水 尿量减少

六、体温平衡调节
免疫调节
一、免疫的定义
免疫是机体免疫系统生理功能的表现,其作用是识别“自己”和“异己”成
分,并对“异己”成分产生排斥。人体依靠免疫系统消灭入侵的病原体或清除体
内衰老、破损以及异常的细胞,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人体有三道防线,它们是统一的整体,共同实现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
三大基本功能。
1、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这是免疫系统最基
本的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能抵抗病原体的入侵;异常时,免疫反应过强、
过弱或缺失,可能会导致组织损伤或易被病原体感染等问题。
2、免疫自稳是指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
的功能。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物质不产生免疫反应;若该功能异常,
则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3、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若此功能
低下或失调,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

三、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四、免疫系统的组成
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
细胞,以及体液中的各种抗体和细胞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免
疫系统,这是免疫调节的结构和物质基础。

五、特异性免疫
1、抗原和抗体
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细菌、病毒、人体中坏死
的细胞、组织)
抗体(化学本质为球蛋白):专门抗击抗原的蛋白质
2、体液免疫
【注意】不同教材叫法:体液免疫中的 T 细胞叫做辅助性 T 细胞,效应 B 细胞也
就是浆细胞;细胞免疫中的 T 细胞叫做细胞毒性 T 细胞。

3、细胞免疫

六、二次免疫
1. 二次免疫应答指生物免系统遭受初次的外来病原入侵后,免疫系统发挥
记忆效应。当再次遭受同样的病原入侵时,能快速、高效地产生大量抗体,将抗
原清除。
2. 记忆细胞
在初次免疫的过程中,一部分 B 细胞/T 细胞在分化成效应细胞前就中途停
留下来,由于这部分细胞曾经受过抗原刺激,留下了“免疫记忆”,把这部分细
胞叫做记忆细胞。
记忆细胞通过血液和淋巴循环随时“监察”,数月乃至数年之后如有同种抗
原再次侵入机体细胞,记忆 B/T 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效应 T 细胞,
参与更强的二次免疫反应,同时形成部分新的记忆 B/T 细胞。
3.二次免疫图像

4.特点
①强度更强②更迅速③持续时间更长。
5. 免疫预防
(1)人工主动免疫
①定义:人工主动免疫也称人工自动免疫,是利用抗原刺激,使机体自身产
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而预防感染的措施。
②特点:接种后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获得,但能长久甚至终生保持,对随
后的感染有高度抵抗的能力,且通过注射所需抗原很容易再活化。
③疫苗种类:灭活疫苗、减毒疫苗、类毒素。

(2)人工被动免疫
①定义:机体被动接受抗体、致敏淋巴细胞或其产物所获得的特异性免疫能
力。机体中的抗体不是自己产生而是从外界获得的。
②特点:效应快,一经输入立即可获得免疫力,但由于免疫物质并非接种者
自己产生,缺乏补充来源,且易被清除,故维持时间较短,约 2∼3 周。
③疫苗种类:抗毒素、人免疫球蛋白制剂、细胞因子制剂。

七、免疫失调
(1)免疫过强 自身免疫病
过敏反应 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
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实例: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
性关节炎、重症肌无力等。
(2)免疫过弱、艾滋病(AIDS)
a、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遗传物质是 RNA;
b、主要是破坏人体的 T 细胞,使免疫调节受抑制,并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
痪;
c、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三种途径,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传
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
(3)、免疫学的应用:
a、预防接种:接种疫苗,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主要是得到记
忆细胞);
b、疾病的检测:利用抗原、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用相应的抗体检验是
否有抗原;
c、器官移植:外源器官相当于抗原、自身 T 细胞会对其进行攻击,移植时要
用免疫抑制药物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八、免疫学应用
(一)免疫预防
1.定义:根据特异性免疫产生的原理,运用人工接种的方法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
疫能力,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2.举例:接种牛痘预防天花,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等。
(二)免疫检测
1.定义:在各种疾病的临床检测和科学研究中,根据抗原和特异性抗体相结合的
特性,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可以帮助人们发现体内组织
中的抗原。
2.举例:HIV 检测试纸,免疫荧光技术。
(三)免疫治疗
1.定义:通过对人体输入抗体、胸腺素、淋巴因子或某些药物,调节病人的免疫
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植物激素调节
一、植物激素的定义
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
的过程中有显著调节作用的一类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

二、生长素的合成、分布和运输
(一)生长素的合成部位
1.主要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一系列反应
转变成生长素。
2.其他部位:成熟的叶片和根尖虽然也合成生长素,但数量很少。
(二)生长素的分布部位
各器官均有,但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
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
(三)生长素的运输
1.极性运输
(1)含义
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植物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而不能反过来运输。这种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生长素(IAA)主要在植
物的顶端分生组织中合成,随后被运输到植株各部位。IAA 分子在薄壁组织中顺
序穿过一个个细胞而向植株下部运输,由于各细胞只有底部细胞膜上有 IAA 的载
体蛋白,而顶端细胞膜上没有,所以 IAA 只能从细胞底部由载体蛋白运出,这一
过程需要消耗能量,故是主动运输。)
(3)极性运输的意义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只发生在胚芽鞘、幼茎、幼根的薄壁细胞之间的短距离单向
运输,这是由遗传决定的,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态的构建(如顶端优势)密切
相关。
2.非极性运输
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三、生长素的横向运输

四、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一)胚芽鞘中与向光弯曲生长以及生长素的作用有关的部位

(二)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的原因:
①: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
光一侧运输
②:纵向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
③: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面多,
向光面少),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五、生长素生理作用与两重性
生长素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激素,它的作用相对于其他激素而言,显得
尤为重要,主要表现在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方面。生长素 作用的两重性指的是,
一般情况下,一定低浓度促进生长,一定高浓度抑制生长。具体表现在,生长素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保花保果也
能疏花疏果。而且,对于同一种植物,同样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的器官也有不同
的作用。
1、一般来说,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
物。
①C 点表示促进生长的“阈值”,即大于 C 处的生长素浓度,将会使生长受
到抑制。当生长素浓度小于 i 时均为“低浓度”,高于 i 时才会抑制植物生长,
称为“高浓度”,生长素浓度为 i 时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②曲线中 H 点表示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为 g,在 OH 段随生长素浓度的增高,
促进作用增强;而 HC 段随生长素浓度的增高,促进作用减弱(但仍为促进作用)
③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 m,则其背光侧生长
素浓度范围应为:大于 m,小于 2m。
2、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 > 芽 > 茎)

3、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
A:双子叶植物 B:单子叶植物

六、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
能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顶端优势、根向地生长、2.4-D 除杂草(双子
叶植物)
不能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植物的向光性、茎的背地生长
(1)顶端优势
定义: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机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由于侧芽对生长素
浓度比较敏感,因此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距离顶芽越近的侧芽抑制越显著。
(2)根的向地性
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近地侧,根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表现出向地
性,茎表现出背地性。

七、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
(一)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1.实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二)促进果实发育——培育无子果实
利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未授粉的雌蕊柱头,可以获得无子果实,
提高果实的质量和产量,如无子番茄、无子黄瓜、无子辣椒。
(三)防止落花落果
例如,农业生产上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喷洒棉株,这样可以达到保
蕾保铃的效果。
(四)除草剂
例如,在农业生产上常常用高浓度的,作为双子叶植物杂草的除草剂。
八、植物向光性的探究历程
九、胚芽鞘/幼苗弯曲生长的判断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