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地质钻探过程中堵漏技术分析

王生军

青海省第一地质勘查院,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 810600

摘要:矿山地质钻探是矿产资源开发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专业性。
在地质钻探过程中,经常发生地层渗漏。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地质钻探行业每年投入数
亿美元用于封堵技术研究,其中 90%投资于裂缝性地层。科学有效地处理裂缝性地层的漏
孔是提高钻孔效率、降低钻孔成本的关键。应用地质钻孔封堵技术后,不仅可以解决地质
钻孔中经常发生的地层漏失问题,而且可以提高矿山钻孔的工作效率和整体工作质量,在
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的同时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地质钻探;漏孔;堵漏技术

引言

孔漏是指在钻进、固孔等其他孔下作业中的各种作业液(钻孔液、泥浆等)在压差的
作用下直接漏失进入地层的一种孔内复杂状况。按照漏失通道可分为渗透性漏失、裂缝性
漏失、溶洞性漏失三类。漏孔可能诱发孔壁失稳、坍塌等复杂情况,不仅影响钻进速度,
还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成为制约地质勘探开发速度的主要技术瓶颈。

1 工程地质勘查中地质钻探技术的应用要求

工程建设期间,高质量地质勘查工作有利于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地质勘查对钻探技
术的应用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钻探期间,需提前展开全面分析,比如岩层提取率应和
夹层采取率相对应。不同类型的岩层所适用的钻探技术有所差异,要求科学调整钻探速度。
比如在水文地质勘查工作中,为了保障测试水位,完成地质试验分析,应对水层位置进行
综合分析,确定钻进位置与钻进速度,确定最优钻进方案。同时,在含水层不同的情况下,
需要采取一定的分层止水处理措施,为后续技术应用奠定基础,以提高工作效率。

2 裂缝性地层漏失机理

漏孔主要包括地质、钻孔工程两个方面。漏孔失需要满足三个方面:(1)P 孔筒>P
地层;(2)地层内部发育漏失通道;(3)钻孔液流经过的通道尺寸大于固相颗粒大小。
地层压力预测不准、压力系统复杂、地层埋深大、高温高压、存在酸性气体、钻孔措施不
当等均会导致孔内部压力增大。构造运动、火山喷发、岩浆侵入、压力作用、溶蚀作用等
等会产生漏失通道。根据不同分列标准,漏孔类型存在差异。以漏失速度为标准,可以划
分为严重漏失(漏失速率>60m3/h)、大漏(30~60m3/h)、中漏(15~30m3/h)、道形状
分为:孔隙型漏失、裂缝性漏失、孔隙-裂缝性漏失。按照漏失原因分为压差性漏失、压裂
性漏失、扩展性漏失。小漏(5~15m3/h)、微漏(<5m3/h)。

3 钻探质量控制

从钻孔定位方面来看,要求严格依照工作量表中的坐标进行孔位确定的,采用全站仪
GPS 进行精准定位,并由技术人员确定位置后即可组织开钻操作。实践中,需要将陆域水
平精度测量误差维持在±0.1m 水平,高程测量误差维持在±0.01m 水平;水域水平精度测量
误差维持在±0.5m 水平,高程测量误差维持在±0.1m 水平。从钻孔孔深方面来看,如果在实
际钻探实践中遭遇不良地质现象,如破碎带、岩溶、软弱夹层等,则要求确保钻孔深度达
到有效持力层下方 5~8m 水平;遵循孔深控制原则,要求实际钻孔深度应当达到设计深度
下方的 10cm 位置,以此规避在钻孔深度检验过程中,下钻杆量深度无法达到钻孔设计深
度的问题。从钻探取样方面来看,若路基地质土为粘性土和粉土,应当使用取原状样的方
式进行钻探取样,保证取样点之间所间隔距离维持在 1~2m 左右;若路基地质土为砂土、
碎石土,则应当使用取扰动样的方式进行钻探取样,保证取样点之间所间隔距离维持在
1~2m 左右。在高路堤的条件下,若地质土为粉土、粘性土,应当使用取原状样的方式进行
钻探取样,在 0~10m 深度条件下,保证取样点之间所间隔距离维持在 1m 左右,在 10m 以
下深度条件下,保证取样点之间所间隔距离维持在 1.5m 即可。在钻探过程中,若遭遇变层,
则应当立即组织取样操作;若地质土为砂土、碎石土,则应当使用取扰动样的方式进行钻
探取样,保证取样点之间所间隔距离维持在 2m 左右,遇到变更后要立即取样。要求参考
在工程地质勘查中所选用的不同的钻探技术,针对性维护钻探取样质量。例如,在绳索取
芯技术应用展开工程地质勘查实践中,如果钻探时发生堵塞问题,可使用打捞工具进行问
题处理,避免钻具与岩芯之间发生摩擦;钻探时,严禁一次性钻进过深,必须提高钻进效
率,保障岩芯的获取质量。从人工角度来讲,由于绳索取芯技术不需要频繁的提取钻杆,
施工时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强度。

4 地质钻探过程中堵漏技术

4.1 漏失位置的确定

目前常用测孔资料来确定泄漏位置,如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孔隙度、双孔直径、成
像、RFT 等。成像测孔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特点。

4.2 聚合物凝胶堵漏技术

凝胶溶液中的粒子和高分子在一定转化条件下互相连接,形成具有空间网状结构弹性
体,在外力作用下对漏失地层进行封堵。在合成凝胶的基础上,加入增强剂合成一种油基
凝胶封堵剂。聚合物反应以自由聚合为主,油溶性单体 TS 的侧链通过化学键与含有多个
双键的 DB 相互联结,加入有机膨润土和超细碳酸钙,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凝胶体。凝胶
强度最大可达 5MPa,高温高压滤失实验中油基钻孔液的滤失量小于 10mL,具有良好的承
压封堵能力。
4.3 高强度快失水堵漏技术

高强度的使用和快速失水堵漏技术,可以更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形成渗漏的技术分析,
使用这种技术时,通常需要配置一些特殊堵液的比例,这部分堵塞流体将在某些位置裂缝地层
的压力,但因为它的特点迅速失水,堵料将出现一些高强度积累在钻孔,能够快速处理裂缝和
孔洞接头问题,通常具有良好的堵漏处理效果。如果在矿山地质钻探工作过程中,出现宽
度在 5mm 左右的孔洞或裂缝,即可以采用这种堵漏技术进行处理。在使用高强度快失水堵
漏技术时,需要改进快失水堵漏剂的制备,这种材料的调制质量直接关系到堵漏效果。

4.4 随钻防漏堵漏技术
随钻防漏堵漏技术是处理孔漏问题的常用手段之一,主要针对地层破裂压力较低、安
全密度窗口窄的地层。制备随钻防漏堵漏材料,提高了钻孔液随钻防漏堵漏效果。防漏堵
漏材料主要包括刚性架桥颗粒、弹性填充材料、纤维材料和软化沥青等多种堵漏剂。

4.5 成膜钻孔液技术

在使用膜式钻孔液技术的过程中,钻孔液呈现出明显的半透膜,可在孔壁处产生一定
的高密度隔离膜,对地层间隙有一定的密封作用。在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减
少了地层水化膨胀问题,降低了地质钻孔作业中孔壁局部坍塌的概率。在评价成膜剂性能
时,可采用二次过滤来评价成膜情况。当评估成膜剂防止损失问题的能力时,可以直接使
用粘土制浆率和岩屑材料回收率进行分析。

4.6 承压堵漏技术

承压堵漏技术是地层破裂压力低于钻孔液液柱压力时,地层裂缝增加,通过架桥封堵、
充填堆积等措施来进一步提高地层承压能力,减少钻孔液漏失,提高固孔质量。

结语

在进行矿山地质钻探处理的过程中,地层漏失问题是直接影响钻探工作能否顺利开展
的主要内容,工作人员需要分析出现地层漏失现象的原因,使用适配性较高的堵漏技术,
不断提升堵漏处理效果,能够提高处理矿山地质钻探地层漏失现象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屈东升.严重漏失无返型井漏的分析与治理[J].钻采工艺,2019,24(04):3.

[2]袁智.基于事故树分析的钻井井漏事故危险评价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0,20(03):6.

[3]王贵.基于断裂力学的诱导裂缝性井漏控制机理分析[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2019,33(01):4.

[4]康毅力.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地层钻井液漏失概率判定[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1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