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编者按:为推进全球中文教育,在世界汉语教育学会的支持下,本刊开设“国际中文教育”专栏,

旨在推进对世界各国中文教育历史的研究,推进对汉语与世界各国语言接触史的研究,推进对世界各国
汉语史的研究,我们期待更多这样的研究成果在《国际汉学》汇集。

英国来华传教士沙修道《谚语丛话》初探

□ 卞浩宇

摘 要:
《谚语丛话》系英国来华传教士沙修道编写的一部有关汉语谚语的论著。全书共收录汉语谚
语 2720 句,所有谚语按不同主题进行分类编排。作者在书中系统论述了汉语谚语的数量、来源、形式、
特征及用途。除此之外,在汉语谚语英译方面,作者并非只采用单一的直译法,而是根据汉语谚语本身
的含义及特征选择相应译法,这也使得全书翻译呈现出多样化特征。《谚语丛话》不仅对当时来华西人汉
语学习与研究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同时对当前汉语谚语英译研究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亦具有相当
的历史借鉴意义。
关键词:沙修道;
《谚语丛话》;汉语谚语英译
中图分类号:H136.4 doi: 10.19326/j.cnki.2095-9257.2023.02.014

1875 年,一本名为《谚语丛话》的英文书籍 的第一部系统论述、翻译中国谚语的著作,对当


由 上 海 美 华 书 馆(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时来华西人汉语学习与研究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Press)出版发行。该书作者系英国循道会(The
Wesleyan Methodist Missionary Society)来华传教 一、清末来华西人对汉语谚语的介绍
士沙修道(William Scarborough,? — 1894)a。就 1807 年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
现有史料而言,《谚语丛话》是近代来华西人编写 来华传教,不仅标志着晚清新教在华传播的开始,

a 在现有史料中,有关沙修道的记载很少。据记载,1865 年,沙修道受教会派遣抵达汉口。来华后,沙修道协助 1863 年


来汉口的医学传教士师惟善(Frederick Porter Smith,1833—1888)筹建、管理“普爱医院”。不久之后,沙修道成为汉
口传教站负责人,负责该地区日常与医疗传教工作。此外,沙修道还曾担任过汉口传道协会(Hankow Tract Society)主
席,多次深入周边地区传教、散发布道文。除编纂《谚语丛话》之外,沙修道还在《教务杂志》上发表过《医疗传教》
(Medical Missions)、《中国的称谓模式》(Chinese Modes of Address)、《中国流行的宗教文学》(The Popular Religious
Literature of the Chinese)等长篇文章以及教会的年度报告等,并用中文撰写了《播种之喻》《浪子之喻》《无花果之
喻》《 麵 酵之喻》等布道文。1885 年,沙修道离职返回英国,1894 年病逝于家中。参见:
[英]伟烈亚力(Alexander
Wylie),倪文君译:
《1867 年以前来华基督教传教士列传及著作目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年,第 286 页;
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 5. 3 (1874): 137 – 152; Ibid. 7. 6 (1876): 419 – 422; Ibid.10. 3 (1879): 187 – 197;
Ibid.10. 4 (1879): 261 – 269; Ibid. 13. 2 (1882): 128; Ibid. 13.4 (1882): 301 – 307; Ibid. 13.5 (1882): 337 – 355; Ibid. 26. 1(1895):
48; D. MacGillivray, A Century of Protestant Missions in China 1807 – 1907. Shanghai: Th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1907, pp. 90 – 97.

109
《国际汉学》总第35期,2023年第2期

同时也揭开了晚清来华西人汉语学习的序幕。随 对此,沙修道在《谚语丛话》的前言中亦有
着来华西人汉语学习内容的不断深入和拓展,谚 所提及,他写道:
“有关汉语谚语研究这一领域几
语以其言简意赅的表达形式、丰富的文化蕴含逐 乎无人问津,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据我所知,
渐引起来华西人关注。 1823 年德庇时爵士编写出版了《贤文书》,该书
早在 1823 年,英国著名汉学家德庇时(John 仅收录 200 条谚语,如今该书早已绝版;1869 年
Francis Davis,1795— 1890) 就曾在澳门出版过 a
童文献出版的《中国俗语》则是目前现存的一本
一部名为《贤文书》(Chinese Moral Maxims)的 有关这一主题的书籍,书中收录了 441 条谚语;
谚语汇编集。在这部书中,德庇时共收录了 200 此外,还有卢公明在《英华萃林韵府》中所收录
条谚语、格言及箴言,开近代来华西人汉语谚语 的那些谚语,这些就是我们所能了解到的有关汉
研究之先河。1869 年,法国来华传教士童文献 语谚语研究的所有内容了。”d 事实上,这也正是
(Paul Perny,1818— 1907)回国后在巴黎出版了 沙修道编写《谚语丛话》的主要原因之一。正如
《中国俗语》(Proverbs Chinois)一书,共收录汉 其所言,“《谚语丛话》能得以出版面世,是因为
语谚语 441 条。此外,1872 年,美国来华传教士 我坚信,汉语谚语研究有很大发展空间,并且这
卢公明(Justus Doolittle,1824— 1880)在福州出 样的研究既实用又有趣”。而编写《谚语丛话》的
版了一部英汉字典——《英华萃林韵府》。该字典 另一个主要原因,在沙修道看来,则是汉语谚语
第三部分亦收录了多种谚语资料,例如“福州、 的实用性,“对汉语谚语的掌握和了解,对所有与
上海和天津谚语”“200 多条宁波谚语”“五种语 中国人接触、交流的人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那
言的谚语与短语”等 。 b 些在中国民间宣扬福音的传教士们”。因此,沙修
然而,无论是德庇时的《贤文书》还是童文 道希望,“这本书能为那些想要学习汉语并且了解
献的《中国俗语》所收录的谚语,一方面在数量 中国民众的人提供实际帮助”。e
上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在内容上仅限于谚语的翻
译,对谚语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等内容并无涉 二、《谚语丛话》简介
及。至于《英华萃林韵府》,虽然收录谚语数量较 《谚语丛话》全书包括前言、导论、正文及索引。
多,但整体上编排混乱,缺乏系统梳理和分类, 在前言中,沙修道对前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
“这部分内容与其说是一部谚语汇编集,还不如称 总结,同时也对书中使用的拼音体系及翻译方式
之为一堆散落的资料。整部词典共有 85 项内容, 做了简要说明。与《贤文书》《中国俗语》不同,
而这些谚语、对句、词组、格言就如同遭遇了一 《谚语丛话》并非只是一部简单的谚语汇编集,沙
场文学沙尘暴,被吹散在其中的 12 项内容中”, 修道在书中将自己对汉语谚语的认知与研究以
不仅如此,“根本不算谚语的句子就有几百句之 “导论”的形式记载下来。这篇“导论”可以说是
多,而且很多谚语在不同的地方重复出现,有的 晚清时期来华西人第一次系统论述汉语谚语的文
c
甚至反复出现四到五次”。 字,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正文中,沙修道先给

a 德庇时,19 世纪早期外交官汉学家的代表,也是英国汉学的开创者之一。自幼学习中文,18 岁被东印度公司派往广州


分行任书记员。因 1816 年随阿美士德勋爵使团到北京,充当汉文正史,后回东印度公司任职。1834 年荣升英政府驻华
商务总监,并于 1834 年出任第二任港督。1845 年卸任回国。主要著作有《汉文诗解》 《中国人:中华帝国及其居民概述》
《中国闻见录》等。参见胡优静: 《英国 19 世纪的汉学史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 年,第 13—14 页;侯颖、温
云水、王姜梅: 《德庇时(John Francis Davis)的汉语熟语研究——以〈贤文书〉为中心》,载《国际汉语学报》2014 年
第 1 辑,第 212 页。
b 高永伟: 《卢公明和他的〈英华萃林韵府〉》,载《辞书研究》2012 年第 6 期,第 75 页。
c Arthur H. Smith, “The Proverbs and Common Sayings of the Chinese,” 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13. 2
(1882): 107.
d William Scarborough, A Collection of Chinese Proverbs. Shanghai: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1875, p. i.
e Ibid.

110
英国来华传教士沙修道《谚语丛话》初探

每条谚语按照顺序标上数字,随后给出该谚语的 拼音体系,据沙修道自己所言,是因为“这是目
英文翻译,在英文下方再配上汉语谚语,并且每 前最为人熟知、最受欢迎的一套拼音体系”c。全
个汉字的下方均标有拼音,便于读者学习。例如: 书将所收录的谚语按照不同主题分类编排,对
—————— 1 —————— 此,沙修道在前言中写道:
“坦白说,给这些谚
Every thing must have a cause a 语分类是最困难的工作,但我仍奢望在我的努
凡事必有因 力之下,该书能够为读者提供方便,让读者感
2 4 4
Fan shih pi yü yin 3 1 到满意。”d 据统计,全书围绕二十个主题编排谚
值得一提的是,沙修道在书中采用“威妥玛 语,每个主题即为一个部分,每部分均由若干
b
式拼音” 为每个汉字标注拼音。之所以选择这一 章组成,有的章甚至可再细分为若干小项。具
体如表 1 所示。

表 1 《谚语丛话》主题分类一览表

序号 谚语主题 谚语数量 序号 谚语主题 谚语数量

1 Agency 使然作用 131 11 Man 人 303


2 Animals 动物 24 12 Manners 礼仪 72
3 Business 商业 180 13 Medicine 医药 42
4 Domestic Concerns 家庭事务 121 14 Morals 道德 279
5 Education 教育 121 15 Prudence 审慎 166
6 Facetiae 幽默 74 16 The Five Relations 五伦 226
7 Fortune 命运 107 17 Religion 宗教 126
8 Joys & Sorrows 喜怒 254 18 Times 时光 66
9 Language 语言 119 19 Travel 旅行 44
10 Law & Government 法律与政府 91 20 Wealth & Poverty 贫富 174

全书共收录汉语谚语 2720 条,对于这一数 这是因为“它们早已在其他书籍中被人们所熟知


字,沙修道认为并不算多,“要想将书中所收录谚 了”。e 为了便于读者在书中查找谚语,沙修道在
语数量增加一倍,并非难事,但我认为收录这些 书末还附上一份索引。索引条目以英文字母顺序
足矣,这么做是出于方便读者的考虑”。此外,对 排列,每个索引条目之后均列出与其相对应的谚
于一些经典的汉语谚语,沙修道并未收录在书中, 语数字标号。例如,“Ambition”这一条目所对应

a William Scarborough, op.cit., p. 1.


b 威妥玛式拼音(Wade System)系英国来华外交官威妥玛(Thomas Francs Wade, 1818—1895)在总结前辈学者经验基
础上创立的一套拼音方案,并首先公布于 1859 年出版的《寻津录》(The Hsin Ching Lu: Book of Experiment)一书中。
后经威妥玛修改,正式公布在《语言自迩集》(Yü Yen Tzǔêrh Chi, A Progressive Course Designed to Assist the Student of
Colloquial Chinese as Spoken in the Capital and the Metropolitan Department in Three Volumes,1867)中。在这套方案中,
威妥玛摒弃了前辈学者坚持的“五声说”,即汉语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之分,而将汉语声调按照北京
官话的实际发音定位“上平”(即阴平)、“下平”(即阳平)、“上”(即上声)和“去”
(即去声)四个声调,并且在每个
音节后右上角标注 1、2、3、4 分别代表上述四个声调。参见卞浩宇:
《晚清来华西方人汉语学习与研究》,长春:吉林
人民出版社,2017 年,第 230—231 页。
c William Scarborough, op. cit., p. ii.
d Ibid.
e Ibid.

111
《国际汉学》总第35期,2023年第2期

的谚语标号为 580,读者根据这一数字很快便能 子家言》等著作中亦含有大量中国谚语。沙修道


在书中找到谚语“麻雀跟着鹞子飞”。 非常清楚,汉语谚语数量远不止此,正如他所言,
“可以肯定的是,即便将这些书籍中的谚语全部汇
三、系统论述汉语谚语 集在一起,仍然还有许多谚语散落在外,它们通
。b
过口耳相传的方式留存在民众的脑海中”
在长达三十多页的导论中,沙修道分别从数
汉语谚语形式的多样化亦给沙修道留下了深
量、来源、形式、特征以及用途五个方面对汉语
刻印象。据他观察,汉语谚语主要有四种构成方
谚语展开详细论述。
(Antithetical Couplet)
式。第一种是“对子” 。“对
在沙修道看来,汉语谚语数量非常之多,为
子的构成必须遵循严格的音韵规则。一个对子中所
证明这一观点,沙修道特别提到三点:首先,“人
包含的汉字数虽没有明确规定,但通常每句为 7 个
们在日常交谈中经常使用谚语,无论什么样的话
汉字。根据规则,对子第一句中的前三个声调分别
题,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谚语”;其次,“几乎所有
为仄、平、仄或平、仄、平,而第二句中的前三个
读过书的人都能够默写出一长串的谚语”;最后,
字则与第一句相反,即平、仄、平或仄、平、仄。
“汉语书籍中能够找到大量的谚语”。据沙修道估
此外,还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尤
算,汉语谚语数量可达两万条之多。之所以汉语
为重要的是,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而
中有如此之多的谚语,据他解释,与汉语本身特质
密不可分,
“汉语的灵活性使得谚语不受语言形式 第二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为平声”
。例如:

所限;汉语中可供选择的词多不胜数;汉语言简意 天上众星皆拱北

赅的特性使其能够用最少的词表达最丰富的含义”
, T’ien1 shang4 chung4 hsing1 chieh1 kung3 pei3

因此,在他看来,
“毫无疑问,在所有语言中,汉 世间无水不朝东

语是最适合产生谚语这样特殊的语言形式”。a Shih4 chien1 wu2 shui3 pu4 chiao2 tung1


在谈到汉语谚语来源时,沙修道指出,西方 沙修道指出,音节后的 1 和 2 表示平声,3 和 4
世界对汉语谚语的了解,总体而言相当匮乏,除 则表示仄声。第二种为“联句”。对于这一类语
了之前所提到的《贤文书》《中国俗语》以及《英 言,沙修道并没有给出太多介绍,只是指出这类
华萃林韵府》之外,“在现有的关于中国语言或民 谚语数量最为丰富,“句子长短不一、风格多样”;
众的论著中,几乎都找不到谚语的踪迹,也没有 并且,
“通常来说,联句的句子中均有鲜明的比
一张像样的谚语列表”。而在汉语书籍中,“也仅 对”,例如“穷莫与富斗,富莫与官斗”。第三种
是一小部分谚语得以汇编成册”,更多的则是“散 叫作“押韵短诗”。顾名思义,这类谚语是以类似
落在众多书籍中”,这大概是因为“中国士大夫阶 诗歌、童谣的形式出现,不过,沙修道却指出,
层对此类书籍并不看重的缘故所致”。在汉语谚 “很多外国人根本听不出这类谚语的韵脚,而另一
语书籍中,沙修道认为,最受欢迎的当属《增广 方面,许多外国人认为有押韵的地方在中国人听
贤文》。据他介绍,“该书仅有 22 页,收录了大 来却又根本不是”,例如“好妻无好汉,天下一大
约 350 条谚语,其作者与出版日期不明。几乎每 半;好汉无好妻,天下一大堆”。最后一种被称为
个中国人都知道这本书,正如谚语所言‘读了增 “长短句”。通常来说,“这类谚语往往只是简单的
广会说话’”
。而另一本名为《明心宝鉴》
(Ming- 一句话”,而且对字数没有特别的要求,例如“纽
hsin-pao-chien)的著作“尽管口语化程度不如《增 得过人来纽不过天”等,但亦有例外,有的字数
广贤文》
,但却得到了中国学者更为广泛的认可。 甚至超过二十,例如,“唱撤阳关上,小舟也难
该书共分 20 章,内含近 430 条谚语”
。此外,沙 留,我也难留,去也终须去,再三留不住”。c
修道还提到,
《幼学》
《解人颐》
《家宝全集》
《朱 对于汉语谚语的特征,沙修道亦有自己的看

a William Scarborough, op. cit., pp. v–vi.


b Ibid., pp. vii–ix.
c Ibid., pp. x–xiii.

112
英国来华传教士沙修道《谚语丛话》初探

法。他认为,汉语谚语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具有 此,沙修道却并不完全认同,“在某种程度上,德
简洁明了且意境悠远的特征。例如,“明月不常 庇时的说法是正确的,因为汉语谚语可以给汉语
圆,彩云容易散”用来描述转瞬即逝的快乐;
“人 学习者们提供样式依样造句;但汉语谚语结构通
间富贵花间露,世上功名水上沤”用以形容世间 常非常简短,学生模仿其造句会造成其在语言表
名利的虚无,而“一星之火能烧万顷之山,半句 达上生硬、不自然”。在沙修道看来,汉语谚语首
非言误损平生之德”则道出了一时之误所造成的 先“有助于丰富外国学习者的语言内容,润饰他
严重后果。谚语本身所具有的讽刺与批判特性在 们的表达方式”;其次,“西方的汉语学习者若在
汉语谚语中亦能到找到大量范例,例如,“哑巴吃 日常交谈中引用谚语,会使得他们的表达因具有
黄连苦在心里”“办到棺材人不死”
“床头一仓库 中国‘味道’而容易被中国人所接受,有利于中
死了有人哭”“头可斩舌不可禁”等;同时,谚语 西双方交流的顺利进行”;此外,他还特别强调,
中所蕴含的幽默特征,同样在汉语谚语中得到充 “对传教士而言,熟知汉语谚语极为重要。无论
分体现,例如,“三天卖两条黄瓜”可以用来自嘲 是我个人经验还是他人体会,都再三验证,哪怕
生意不佳,而“徙宅忘妻”则生动描绘出了一个 只是掌握一点点汉语谚语知识,对于传教士日常
粗心丈夫的滑稽形象。此外,沙修道还特别提到, 工作都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因为谚语的恰当使
有很多汉语谚语与西方谚语在意义上极其相似, 用,能够在教友集会时或宣教开始时抓住他们的
例如“习惯成自然”与 Practice makes perfect、
“说 注意力;能够缓和带有明显敌意听众的情绪,从
得出来做不出来”与 Easier said than done、“七手 而营造较为和谐的氛围;能够以简洁精炼的方式
八脚”与 Too many cooks spoil the broth、“到哪里 准确地传递出相关信息,而不必大费口舌进行辩
说哪里话”与 At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等。a 解”。c 第三个设问也是最为复杂的问题,沙修道
最 后, 在 谈 到 汉 语 谚 语 用 途 时, 沙 修 道 提 用了十余页的篇幅对此作了细致分析和回答。他
出了三个设问:对中国人来说,汉语谚语用途何 认为,对于普通西方读者来说,“如果没有帮助,
在?对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来说,汉语谚语用途 要想了解中国人绝非易事,很容易形成人云亦云
何在?对普通西方读者来说,汉语谚语用途何 之情形”,而“谚语则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出一个
在?就第一个设问而言,沙修道认为汉语谚语主 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特征”,因此,通过汉语谚语可
要用途有二。其一,起到装饰之功用。沙修道指 以帮助西方人从不同角度更为深刻地了解中国及
出,“在新年的重要节日里,一些文人会在各色 中国人。例如,有很多汉语谚语反映出中国人具
的长条纸上写下很多名言名句,然后将这些纸条 有精明能干(“未算买,先算卖”)、谨慎小心(“瓜
贴在门上、屋里的柱子上、船上的桅杆、船尾等 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勤俭节约(“一个钱掰
处”,在沙修道眼中,这些春联、对子会让整个地 成两个用”)、彬彬有礼(“礼多人不怪”)、热情好
方充满了喜庆氛围。其二,应用于日常交谈。和 客( )等特征;d 又如,
“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
装饰相比,汉语谚语在日常交谈中发挥的作用更 中国人的家庭生活在西方人眼中充满神秘感,但
大。沙修道认为,“目前中国人的谈吐非常缺乏古 通过谚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中国家庭里的婚姻关
人的睿智,而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不能够在相 系(“人伦有五夫妇为先,大礼三千婚姻最重”
“男
关场合下自如地引用古人留下的名言,会被他人 大须婚,女大须嫁”)、夫妻关系(“夫唱妇随”
“贤
b
瞧不起”。 关于第二个设问,
《贤文书》编纂者德 妇令夫贵,恶妇令夫贱”)、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庇时曾指出,“汉语谚语具有很高的语法价值,因 (“养儿方知父母恩”“棍棒头上出好子,娇疼娇养
为谚语中几乎包含了汉语语法的各项规则”;对 忤逆儿”)、兄弟关系(“兄弟如手足”“兄弟虽亲,

a William Scarborough, op. cit., pp. xiv–xvi.


b Ibid., pp. xvii–xviii.
c Ibid., pp. xviii–xix.
d Ibid., pp. xix–xx.

113
《国际汉学》总第35期,2023年第2期

财利各别”)等伦理价值观;a 再如,通过谚语可以 but rains very little)、“树倒无荫”(When the tree


对中国人的商业观(“人无笑脸休开店”“小钱不 falls the shade is gone)、“ 剪 草 除 根, 萌 芽 不 发 ”
去,大钱不来”)、宗教观(“闲时不烧香,临时抱 (Cut up grass by the root, and it will sprout no more)
佛脚”“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 )
、君 等。 以 该 书 第 一 部 分(Section) 的 第 一 小 节
臣观(“君要臣死臣就死”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Chapter)为例,该节共包含谚语 14 条,仅有一
b
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当然,在了解中国与中国 条未使用直译,其余各章节翻译情况基本如此。e
人的同时,沙修道亦对其中一些与西方价值观相违 很多汉语谚语虽然语言较为简练但却蕴意丰
背之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例如,他指出,中国存 富,有时它们的含义并非如其字面意思所述,因
在着严重的男女不平等现象( “夫乃妻之天,妻乃 此,简单的直译往往无法将该类谚语的意义准确、
夫之奴”)
,且重男轻女( “养儿防老,积库防饥” )
, 完整地传递给读者。针对这一情况,沙修道采用
故而造成语言上有关“女儿” “姐妹”之类的谚语 “意译配直译”的方法:即首先以意译的方式将该
c
严重匮乏甚至全无。 谚语含义翻译出来,随后在该译文之后加上一条
沙修道的这篇导论,就已有史料而言,是来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的译文,并用“Lit”的
华西方人对汉语谚语进行的首次系统剖析和论述, 符号提醒读者。例如,“后颈窝里毛,摸得到,看
其开创性不言而喻。文中无论是对汉语谚语数量 不见”(It is impossible to tell what is in the future.
和来源的考证,还是对其形式和特征的归纳与总 Lit: One may feel but not see the hair on the back of
结,总体而言是相当细致深刻的,基本上能够反 one’s neck)f、“拳不离手,曲不离口”(Practice
映出汉语谚语的一些主要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也 makes perfect. Lit: The boxer’s fist must keep to its
可以说是集当时来华西方人对汉语谚语认知之大 task; And the singer’s mouth no rest must ask)g。虽
成。尤为难得的是,沙修道还专门针对传教士和 然沙修道在书中并未明确解释这一做法的原因,
西方普通读者提出了学习汉语谚语对传播基督教 但从中不难看出,通过比对意译与直译,读者能
义以及了解中国文化和民众的重要性,这也赋予 够更加深刻、清晰地了解该谚语的真正含义。
了《谚语丛话》更为深刻的宗教和文化意义。 汉语谚语的产生“有着深远的文化渊源和丰
富的文化背景”,有的谚语“来自古代神话,有的
四、多样化的翻译处理 产生于寓言故事,有的与汉民族的历史事件、历
《谚语丛话》作为向西方读者介绍汉语谚语 史人物有关,有的与社会生活中的历史情况以及
的著作,其谚语译文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读者对汉 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相联系,有的是汉民族人
语谚语的认知和解读。在谈到谚语翻译概况时, 民生活、生产、劳动的经验和知识的累积”h。面
沙修道指出,“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会有意识地 对谚语中的中国文化元素,沙修道在原来翻译基
不让自己用与汉语谚语相对等的英语谚语作为译 础上通过“注释”的方式,向读者补充介绍相关
文,因为我认为,直译的方式可能会一方面让译 内 容。 例 如,“ 凿 壁 偷 光 ”(He bored through his
文显得更加有趣,另一方面也便于读者理解”d。 wall to steal his neighbour’s light)。 仅 从 译 文 中,
纵观全书,直译的确是该书翻译的第一特征。例 不熟悉中国历史典故的西方读者是无法真正了解
如,“风不来,树不动”(No wind, no motion in the 该谚语想要表达的含义,因此沙修道在“注释”
tree)、“打得雷大,落得雨小”(It thunders loudly, 中解释道,“该谚语讲述的是一个家境贫困但仍孜

a Ibid., pp. xxii–xxvi.


b William Scarborough, op. cit., pp. xxviii – xxxv.
c Ibid., pp. xxii – xxiv.
d Ibid., p. ii.
e Ibid., pp. 1 – 2.
f Ibid., p. 10 .
g Ibid., p. 13 .
h 王岩: 《汉语熟语的文化认知》,郑州:大象出版社,2012 年,第 83—84 页。

114
英国来华传教士沙修道《谚语丛话》初探

孜不倦学习的学生——匡衡早年间的故事。匡衡 语丛话》的整体评价颇高。文中指出,对谚语进
生活在汉代,尽管家境十分贫寒,但他仍凭着热 行全方位、细致的研究非常必要,然而“和沙修
情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坚持学习,最终成为名噪一 道相比,此前一些汉语谚语收集者的工作较为粗
时的学者并担任丞相一职”。a 糙,所搜集而来的大量谚语让读者感觉异常凌
由于很多谚语直接来源于民间,因而有些 乱”,而《谚语丛话》却能将 2720 条谚语按照不
谚语在表达方式上保存了某些民间语言粗俗的特 同类别进行分类编排, “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新的
征。在处理这些特殊情况时,沙修道采取了“不 突破,极大方便了读者学习和阅读。而这样一本
雅不译”的原则,即一方面尽可能地在翻译过程 有关中国谚语的词典也将会吸引汉语学习者的关
中以意译为主,从而避免译文中出现不雅词汇, 注”;与此同时,作者还提到,沙修道在书中已
另一方面则在“注释”里进行相关解释说明。例 细述了该书对传教士日常宣教之帮助,因此,他
如,“伞把通屁眼,一节一节的来”(To do or say 认为“每一位传教士都会赞同沙修道的观点,并
anything by instalements)。英文译文中并无不雅之 且会为他所付出的努力深表感谢”。f 数年后, 《教
词,而且沙修道在“注释”中亦指出,“该谚语的 务杂志》在 1882 年 4 月刊上又发表了一篇明恩溥
字面意思虽然比现有的翻译更具表现力,但我还 (Arthur H. Smith,1845— 1932)撰写的有关中国
是留给读者自己意会”b;而在处理“站住毛厮不 谚语的介绍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明恩溥虽然也
阿屎”(To act the dog in the manger)时,沙修道 指出了《谚语丛话》中在书后索引部分的编纂上
更是在“注释”中直接指出,“该谚语字面意思太 存在一些不足,但对该书仍给予了较高评价。他
粗俗因而不提供直译的译文”。c 写道,“沙修道的《谚语丛话》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对汉语谚语做了有序的编排、分类和索引,并且
附上一篇极具研究价值的《导论》,这是作者多
五、结 语
年细致工作的成果,该书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地位
毋庸讳言,《谚语丛话》亦存在一些问题和 可以说是举足轻重,对学习汉语的学生而言亦是
不足。例如,由于作者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和曲解, 一部不可或缺的实用手册”g。值得一提的是,在
书中对一些谚语的解读有误,“风马牛不相及”被 1903 年 3 月《教务杂志》上刊登的一篇文章中,
译 成 In a wind horses and cows don’t agreed、“ 宰 作者特别提到, “明恩溥先生早在 1888 年时就指
相门下七品官”被译为 Under a Primer’s roof are 出,沙修道《谚语丛话》值得修订和再版,但到目
seven ranks of officials e 等;又如,由于种种原因, 前为止该书尚未再版。该书毫无疑问在汉语谚语研
书中错误较多,虽然作者在书后最后两页附上一 究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传教士们不应该忽
张勘误表(Errata),但细读之下仍有不少错误未 略此书的价值”h。由此可见, 《谚语丛话》的影响
能修正,即使勘误表本身亦有错误。 已至少延续到 20 世纪初。作为一位母语为英语的
尽管如此,作为近代来华西人编写的第一部 来华传教士与汉学家,沙修道在《谚语丛话》中对
系统收录、论述汉语谚语的著作,其历史地位及 汉语谚语提供的译文,无论是从翻译技巧、翻译理
影响不言而喻。事实上,1875 年《谚语丛话》出 念还是对西方读者接受心态的考量等方面,皆有颇
版后不久,《教务杂志》便在当年的 8 月刊上登了 多启示,对当前汉语谚语的英译研究,乃至中国
一篇未署名的书评。在这篇书评中,作者对《谚 文化“走出去”都具有历史借鉴和现实意义。

(卞浩宇:苏州市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a William Scarborough, op. cit., p. 82.


b Ibid., p. 17.
c Ibid., p. 100.
d Ibid., p. 23.
e Ibid. p. 68.
f 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 6.4 (1875): 301 – 302.
g Ibid. 13. 2 (1882): 107 – 108.
h Ibid. 34. 3 (1903): 150.

115
Spring House Appreciation.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academic interactions between Umehara Sueji et al.
and Guo Moruo and Rong Geng, as well as the contributions of Hamada Kosaku and Umehara Sueji to bronze
inscriptions studies, trying to sort out the acade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and putting forward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on studies of the history of academic relations regarding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n modern times.
Key words: Japanization, history of Japanese bronze inscriptions studies, Sino-Japanese academic interaction

John C. Ferguson’s Academic Interaction Regarding Epigraphy


Shi Wenjia
Abstract: American Sinologist John C. Ferguson mad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the study of epigraphy,
which was related to his academic interaction with the Chinese scholars. This paper, by investigating diaries,
letters and archives, reveals Miao Quansun and Duan Fang’s influence on Ferguso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lationship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Ferguson and Chinese scholars during the Minguo Period, such as
Wang Guowei, Chen Yuan, Rong Geng, Chen Bangfu, Guan Baiyi and Guo Moruo.
Key words: John C. Ferguson, epigraphy, academic interaction, Sino-Western Communications

A Study on A Collection of Chinese Proverbs Compiled by British Missionary William Scarborough


Bian Haoyu
Abstract: A Collection of Chinese Proverbs was compiled by British missionary William Scarborough.
It includes 2,720 Chinese proverbs, which were arrang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hemes. In the book, the author
discusses systematically the number, sources, forms, qualities and usage of Chinese proverbs. In addition, the
author adopted various methods of translation based on the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verbs. The book
not only helped Westerners in China with their Chinese learning at that time, but also exert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urrent study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roverbs as well as on the strategy of “Chinese culture going
global”.
Key words: William Scarborough, A Collection of Chinese Proverb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roverbs

The Categorization and Analysis of Chinese Learning Articles


in The Chinese Repository
Shi Zhengyu, Zou Wangfan, Fang Lei & Chen Taorui
Abstract: The Chinese Repository was an English-language periodical founded by Westerners who came to
China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It published 86 articles concerning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covering language
learning policies, language style and pragmatics, language elements in learning, teaching mode and learning
method, books on Chinese learning, institutions of Chinese education, teachers and learners of Chinese and so on.
These articles are important historical texts for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by Westerners
who came to China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In this paper, we deal with the articles on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ir authors in order to probe into the basic contents of these articles and provid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Key words: The Chinese Repository,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the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Repository

15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