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普通物理實驗數據作業

命題:鄭翔和
校稿:李曙⽵

嗨⼤家,本次的數據作業可是專⾨為你們設計的呢!為了避免枯燥乏
味我加⼊了幾個有趣的實際應⽤來幫助各位學習不確定度,希望各位
在寫完之後能收穫滿滿:)

另外,感謝芳慈在出題上給的靈感與協助,以及曙⽵的校稿。

廢話不多說!開始作答吧∼∼

•配分:

簡答題 計算題 總分
20 120 140

註:(總分超過100以100分計算)

1
- 簡答題(20分)
• 請簡述何為A類不確定度?當測量次數N趨近於無窮⼤時A類不確
定度會如何變化?(5分)為什麼?(5分)
• 請簡述何為B類不確定度?(5分)說明2 3 這個因⼦的由來為何?(5
分)

- 計算題(120分)
• 基本測量之不確定度(40分)
我創造了⼀顆極為理想的電池,電池兩端的電動勢V是固定的,且不
隨時間⽽變。然⽽,拿來測量的三⽤電表內部因為種種原因產⽣雜訊
(⽐如熱雜訊),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你測到的數值會上下浮動。你
⽤三⽤電表的電壓檔位來量測電池的電動勢,總共測200次,你測到
的數值是我⽤平均值為V,標準差為σ的⾼斯分布隨機⽣成的1。以下
連結是我⽣成的200個數據(單位是伏特):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porBEoVAQ1-
Z7_D8CTtqvmM0OCmpX6LJ/edit?
usp=sharing&ouid=116973937127589164761&rtpof=true&sd=true。
[檔案請下載⾄⾃⼰的電腦再做統計。]
由於數值浮動⽐起最⼩刻度要⼤很多,所以在本題中你可以忽略B類
不確定度。

(a)請你利⽤這些數據來推算我⽤來⽣成數據的V與σ。(10分)
【提⽰】:V與σ的最佳估計是樣本平均值與樣本標準差

(xi − μ) /(N − 1) 。
2
^

s=
i=1

1 我的生成方法參考https://cplusplus.com/reference/random/normal_distribution/,但你們其實不需知道。
2
(b)請根據這200個數據,計算電池電動勢V與它的不確定度。
(10分)
【提⽰】:A類不確定度為樣本標準差除以 N ,N為測量次
數。

(c)你可能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算不確定度的時候還要額外除以
N 。請把200個數據分組,每n個⼀組,因此共可以分成N/n
組。請分別考慮 n = 1,2, 4,5, 10的情況,在這些情況下分別計
算這N/n組的平均值,並計算這N/n個平均值的樣本標準差σn。
請將 logσn 對 logn 作圖,畫出迴歸直線並求其⽅程式,由此推
斷σn約正⽐於1/ n 。(20分)

【註】:本題中你不需要求出斜率與截距的不確定度。
(a)⼩題中的s代表單筆數據的浮動,另外由(c)⼩題可知,若拿來計
算 平均值的測量次數越多,則其平均值的浮動越⼩。

• 細胞計數(30分)
在⽣物實驗中我們常常要掌控細胞的數量,這時就會需要數細
胞,但由於細胞總量⾮常龐⼤不可能⼀顆⼀顆的數完全部,因此
我們會取微量體積出來,只數這個體積內的細胞個數,即抽樣計
數。⼀開始細胞均勻分布在培養液中,培養液的總體積為1 ml。

Fig.1細胞計數板:細胞計數版共有兩個腔
室,腔室內有網格狀的刻度,我們會⽤吸管
將細胞液吸出後吐到腔室中並到顯微鏡下進
3
⾏細胞計數。
Fig.2細胞計數板放⼤圖

Fig.3顯微鏡下的細胞

(a)在實驗時,我們每次取v = 0.1 μl = 10−4ml的培養液置於計數


板上,並在光學顯微鏡下計算其中的細胞總數。假設我們重複
進⾏10次這種操作,數到的細胞個數n分別為99、103、100、
98、89、89、100、113、115、110。請由此計算1 ml內的細胞總
量以及其不確定度。(10分)

(b)若我們不想要重複操作那麼多次,並且想要進⾏1次計數後就
得到與(a)⼩題同等的精確度。請問我們必須要取多少體積出來
數?(10分)
(c)假設培養液的總體積為V,含有的細胞總數為N。每次我們取體
積v到於計數板上,顯微鏡下計數得到細胞個數為n。若多次測
量n,請你計算n的期望值及n的樣本標準差(即A類不確定度)之
理論預測值。計算中可以假設V ≫ v且n ≫ 1。(a)⼩題所給數
據是否與你的理論計算結果相符?(10分)

4
•線性迴歸——蛋⽩質定量法(20分)
布拉德福蛋⽩質定量法(Bradford protein assay)為⼀種利⽤光譜學
技術分析溶液中蛋⽩質濃度的技術。當Coomassie blue與蛋⽩質結
合,會使溶液由紅棕⾊轉變為藍⾊。如圖4所⽰2,若在Coomassie
blue溶液中加⼊不同濃度的標準蛋⽩質溶液(這裡我們⽤⽜⾎清⽩
蛋⽩,即Bovine serum albumin (BSA)),會發現蛋⽩質濃度越⾼則
混合溶液會顯得越藍。我們可以利⽤分光光度計,測定溶液對於
595 nm波⾧的光之吸光度(absorbance),來給出量化的結果。如圖
5所⽰3,若蛋⽩質濃度夠低,則濃度與吸光值幾乎成線性關係。

Fig.4 Fig.5

現在你⼿上有⼀瓶詭異的蛋⽩質溶液,想要知道他的濃度,所以
⾝為科學家的你想⽤Bradford定量法來測量。不過在這之前,必
須要先⽤已知濃度的BSA溶液測出如圖5的直線後,再利⽤內插法
求出未知溶液的濃度。下表是你實驗測得的595nm吸光度,每個
濃度的BSA溶液你都測量了三次。因為配置溶液時的體積測量精
度有限,每個BSA濃度都各⾃有它對應的不確定度。在本題中,
你可以忽略吸光度測量的B類不確定度。

2 https://www.protocols.io/view/bradford-protein-assay-protein-concentration-measu-ccg8stzw.html
3Naqid, Ibrahim. (2016). Investigation of antibody-based immune recognition of infections with 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s Typhimurium and Enteritidis.
5
BSA (mg/ml)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0 . 0 ± 0.0 0.082 0.104 0.075
2.0 ± 0.1 0.307 0.311 0.280
4.0 ± 0.1 0.518 0.517 0.509
6.0 ± 0.2 0.736 0.729 0.734
8.0 ± 0.2 0.957 0.943 0.952

(a)將BSA溶液濃度記為x (mg/ml),吸光度記為y,請將y對x作圖,
並利⽤最⼩平⽅法做出迴歸直線y = m x + b。試求m與b之值與
它們的不確定度。(10分) *請參考附錄
【註】:請將同濃度的三次測量結果綜合考慮,求出y的平均值
與不確定度。
(b)現在你回過頭來測量未知蛋⽩質與Coomassieblue混和液的吸光
值,總共測三次,得到的結果分別為0.685、0.659、0.692。試利
⽤(a)⼩題的結果,計算混和液中的蛋⽩質濃度以及其不確定
度。(10分)

• 神秘的⾦字塔(30分)
據傳古埃及⼈建造⾦字塔作為國王與皇后的陵墓,由於是皇室墓地的
關係吸引了不少盜墓賊,但我們今天並沒有要尋寶!⾝為⼀個科學家
我們應該讚嘆古埃及⼈的建築技術,顯然古埃及⼈在幾何學上有⼀定
的造詣,否則不可能蓋出這麼宏偉的建築,為何這麼說呢?讓我們⽤
數學來佐證這個觀點。

6
Fig.6 現實中的古夫⾦字塔
Fig.7 JOJO中的古夫⾦字塔

• 根據量測我們發現⾦字塔有以下的幾何關係。

LS
1. ⾦字塔斜⾯三⾓形的⾯積等於其⾼度的平⽅: = H2
2
2S
2. 斜⾯三⾓形的⾼除以底邊⾧的⼀半等於⿈⾦⽐例: = ψ = 1.618..
L

Fig.8 幾何⽰意圖

(a)現在想像你是⾦字塔的設計師,給定 L = 230.4m 請問⾦字塔


的理論⾼度應為多少,斜⾯傾⾓為多少?(10分)

(b)⾦字塔實際⾼度為146.59m請問與理論誤差約為多少百分⽐(請
取到⼩數點第⼆位)(5分)
L
(c)假設⾓度 θ 的不確定度為 uθ 請證明,uH = sec θuθ (5分)
2
7
∂ tan θ
【提⽰】 = sec2 θ
∂θ
(d)若今傾⾓增減⼀度請分別計算其⾼度即與理論⾼度的誤差為
何? (5分)
(e)請根據你的計算請問⾦字塔的幾何關係是⼀種巧合還是古埃及
⼈的智慧結晶?(5分)

- 附錄
斜率不確定度: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djKmYf1OueAS4yMGphO7kalIDmRjdop1/
edit?usp=sharing&ouid=116973937127589164761&rtpof=true&sd=true

<重要,請先下載後再使用!!>
你只要把數值輸入就可以獲得斜率、截距與他們的不確定度。如此
好。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