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名詞解釋

1.韌性都市[ch2_p.60]
係為回應自然災害之能力。其要素有可再生能源的城市、無碳城市、分散式的城市、光
合作用的城市、具生態效率的城市、地方為主的城市、永續交通的城市。

2.投入產出分析 [ch4_p.97]
用來衡量某個特定空間(都市、區域與國家)內各種產業間生產與消費的關係,此又可稱
為產業關聯分析,由投入產出法可知區位、生產基地規模等是否符合需求。

3.容受力[ch4_p.93]
為所能承受服務人口的總數量。

4.新都市主義[ch3_p.68(第八單元才教) 直接背定義]
因應內都市機能凋敗、城市蔓延發展與全球化浪潮之衝擊,強調透過大眾運輸導向與傳
統鄰里發展模式於用續發展前提下重視社會文化、歷史軌跡與自然環境之兼顧,並以文
為空間尺度導向的一種都市規劃手段。

5.同時性[ch7_p.165 直接背定義]
於美國,能否取得開發許可建立在公共設施提供的水準之上,於開發進行或開發完成的
同時,要證明公共設施之提供是充足的,以能因應開發後人口增加的需求。

6.經濟基礎理論[ch4_p.99]
基礎理論認為都市經濟結構由基礎活動與非基礎(服務)活動所組成,前者生產並運輸
貨物與服務以提供當地以外的企業與個人使用,後者的貨物與服務供本地消費之用,並
且認為基礎產業市都是經濟力量的關鍵,基礎產業的擴張通常表示服務業的成長與整
個經濟的成長。

7.土地使用[ch1_p.1]
指一塊土地經過土地利用的分析與規劃過程,在已決定用途之後的土地上投入勞力資
本使用,以期從土地使用上獲得某種計劃的滿足,或公共利益的實現。

8.資本門改善方案[ch1_p.36]
指地方政府在特定期間內為改善與提高地方基本公共設施的服務水準,而擬定的中長
程公共投資計畫,包含(一)分期分區發展計畫、(二)公共設施計畫、(三)財務計畫。
問答題
1.規劃的目的以及土地使用達到哪些公共利益(簡答)?6個[ch2_p.39]
主要目的為追求社會大眾使用土地資源的最大利益與福祉,以達到健康與安全、便利、
效率及能源保育、環境品質、社會平等與社會選擇、環境品質、社會平等與社會選擇、寧
靜性,六大公共利益。

2.土地使用對氣候變遷造成甚麼影響?[ch2_p.55]
土地使用型態常影響交通有關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及民眾居住與工作區位,以致衍生交
通旅次之多寡及交通距離之長短,因隨著都市活動範圍之擴大與居住區位向外延伸,常
導致民眾對交通運具依賴度提高,伴隨足以影響氣候變遷之溫室氣體排放量之增加。且
為了紓解氣候變遷問題,各國政府開始為節能減碳之政策而努力,探討如何降低二氧化
碳之排放,其中便關切到土地使用型態、土地使用規劃與管制的問題,相關研究指出,
土地規劃與管制可紓解氣候變遷的影響,並進一步對各種災害提出解決之道。

3.土地使用計畫功能為何?
(一)土地使用計畫可以作為永續土地管理之重要工具:可保護自然資源,避免農業生態環
境之破壞,確保土地使用可以反映土地容受力及適宜性,及強化政府土地治理工作之成
效,以減少土地使用之衝突及土地產權之確保。
(二)土地使用計畫可以促進永續土地使用及生態系統之回復:透過土地調查可知悉淺在
生態體系服務功能之存在與否及其重要性之確認,以便規畫決策時,適當找尋替代方案
以平衡土地使用與生態保護間之平衡。
(三)土地使用計畫可引導永續公共基礎建設之提供:土地使用計畫可以整合土地使用或
規劃綠色基礎設施等功能,進而降低蔓延發展或保護都市地區生物多樣性,恢復都市生
態體系等功能。
(四)土地使用計畫可提升經濟機會:政府透過土地使用計畫影響土地使用之區位及開發
能力,可促進區域經濟之繁榮。
(五)土地使用計畫可強化土地治理:土地使用規劃過程,是政府部門橫向及垂直整合的
過程,需要政策之協調,與行政部門手段策略之一致性配合,更提供民眾參與的機會,
以提升公共政策之支持度。

4.何謂系統因素?其重要性?需考量哪些因素?[ch1_p.11]
1.把都市視為一個系統,分類出三大系統因素,透過了解及平衡三大系統因素,使得規
劃人員在空間系統內透過適當規劃管制措施,引導土地開發活動,來協調整合土地資源
與設施機能供需之間的平衡。
2.只要平衡好三大系統因素可以使得已飽和的都是獲得適當的紓解,避免蔓延發展,也
可促進並維持某計畫地區的生活品質,並且達到公司利益兼顧之目的。
3.如上所述,系統因素分為三大系統:
(一)活動系統:反映人類不同生活機能間的關係或是機關與機關之間的經濟活動關係,
提供土地使用規劃上推估空間需求與區位規畫之資訊,也為聯繫通系統及公共設施配
置作準備。
(二)土地開發系統:強調土地開發使用的過程,這些開發過程改變現有已開發或未開發
空間分派型態,提供滿足活動系統需求之功能。
(三)環境系統:提供規劃人員認知土地供給能力與各地區之開發限制因子,也提供政府
相關部門依據土地所在之環境條件與開發限制因素,規範適當的開發行為與開發區位,
以滿足活動系統之需求,同時保障生物棲息場所免受到侵害。

5.規劃系統如何應用在人口上?[ch4_p.89]
(一)現況人口及就業狀況之評估:可以協助人口與經濟狀況的預測,且追蹤或評估未來
及過去市建對人口的影響,與根據人口組成、分布及成長狀況,提供建立政策的優先次
序,更可以了解財政分配及公共設施配置狀況。
(二)預測:人口及經濟狀況將決定都市發展的程度,因此預估研究地區即將成長、衰變或
改變,將有助於規畫者評估土地及公共設施需求的改變。
?(三)追蹤:某事件之發生對人口、就業機會增加、土地使用要求之影響,須對影響作出
判斷,決定此事件是否會產生正面效果,需與以評估、追蹤研究的項目。
(四)協助決策:協助決定土地供給如何因應人口成長及產業發展的需求,何種成長速度
不致影響生活品質與政府提供公共設施之能力。

多選題
1.影響土地使用的因素?[ch1_p.1]
a.個別因素、b.環境因素、c.土地開發因素、d.系統因素、e.社會制度因素
2.資本門改善方案包含哪些?[ch1_p.36]
a.交通運輸計畫、b.分期分區發展計畫、c.公共設施計畫、d.土地使用計畫、e.財務計畫
3.哪些土地使用特性影響交通運輸?[ch4_p.121?]
a.土地使用強度、b.土地使用型態、c.土地使用區位、d.土地使用面積、e.以上皆是
4.課徵開發影響費基於?[ch1_p.33,p.36]
a.使用者付費、b.受益者付費、c.成長付費、d.外部成本內部化、e.增值回饋
5.公共設施之意涵包括?(這是答案)[ch4_p.117]
a.公共基礎建設、b.公共設備設施、c.公共服務設施
是非題
(X)國土計畫和都市計畫的管理方式都是土地使用分區管制[ch1_p.3]
(X)三級坡以下才可進行建築開發[ch1_p.9]

連連看
課題 目標

規劃缺口 時間

都計法15條 通盤檢討

都計法17條 分期分區

都計法32條 土地使用分區

Zoning 區位

開發影響費 回饋

法定空地(間) 建蔽率

公共建設計畫 CIP(資本門改善方案)

檢測系統 GIS

填充題
1.人口特性(3個)[ch4_p.93]
大小、組成、空間分布

2.規劃目的(3個)
指導都市發展與土地開發、使公共利益最大化、避免外部成本產生。

3.生態城市原則(4個) [ch4_p.104]
自然生態原則、經濟生態原則、社會生態原則、整合生態原則

4.永續發展理念(2個)
1.要能滿足當代的需求,同時不損及後代滿足本身需求的能力,亦即在提升和創造當代
福祉的同時,不能以降低後代福祉為代價。(創造福祉、減低代價)
2.善用所有生態體系的自然資源為原則,不可降低其環境基本存量,亦即在利用生物與
生態體系時,仍須維持其永遠的再生不息。(維持生態體系永遠再生不息)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