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第 35 卷 第 9 期 中国土地科学 Vol.35 No.

9
2021 年 9 月 China Land Science Sep.,2021

doi: 10.11994/zgtdkx.20210913.093349

城市更新是否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
—— 基于资源配置的视角

丁焕峰,张  蕊,周锐波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广东 广州,510006)

摘要:研究目的:探究城市更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以期为中国在“十四五”时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战
略提供参考路径。研究方法:基于资源配置的视角,从经济、社会、空间三个维度构建城市更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
理论分析框架,采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法和交互项分析探究二者之间的动态演化机制。研究结果:
(1)城市更新显著促
(2)城市更新从城乡空间融合、经济融合
进了城乡融合发展,作用效果介于 0.7%~1.0%,但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分异;
和社会融合三个方面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3)城市更新对城乡融合的影响主要基于要素空间流动效应、产业升级效应
以及人居福利效应三个方面发挥作用。研究结论:城市更新是一种资源要素空间配置、部门配置和绿色配置的优化过
程,通过破除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的障碍、加快产业置换与重构的步伐、着力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关键词:城市更新;城乡融合发展;资源配置;城乡融合区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158(2021)09-0084-10

城市更新),并获得了国家层面的支持。2021 年国家
1 引言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城市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逐步推进与加速发展, 更新行动。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开发建设从粗放型
中国城乡关系经历了从城乡对立与分割的二元结构 外延式发展转向集约型内涵式发展,将建设重点由房
到城乡协调发展,再到现今所强调的城乡一体化以及 地产主导的增量建设逐步转向以提升品质为主的存
城乡融合发展阶段 [1]。城乡融合是多层次、宽领域、 量改造 [3],促进资本、土地等要素根据市场规律和国
全方位的概念,包括城乡经济融合、社会融合、空间融 家发展需求进行优化再配置。“全域”的城市更新包
合等内容;同时,城乡融合是动态发展的,其视域宽 括城市、城乡融合区以及农村地区,其作为实现资源
广,囊括城市、城乡融合区以及农村地区,旨在通过城 重新配置的重要方式之一,能够破除要素流动障碍,
乡开放、互动以及融合来推动与形成共建共享共荣的 改善城市空间布局,改进社会福利,提升城市发展质
[2]
城乡生命共同体 ,实现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发展。 量,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这是从源头
现阶段,城市土地资源日益束紧,国内经济相对 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
发达城市的土地供需矛盾异常突出,城市更新是顺应 引发笔者思考的是,城市更新在优化资源配置的
时代发展的产物。2008 年广东省佛山市成为最先开 过程中,能否构建新型城乡融合发展格局,从而达到城
展城市更新的试点城市,2009 年广东省举全省之力, 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等目标?如果可以,二者之
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大规模推广“三旧”改造( 后改称 间的内在动力机制是以何种形式发挥作用?此外,城市

收稿日期:2021-05-18;修稿日期:2021-08-1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高质量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空间尺度视
(18AJY008)
角下粵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研究” (19BJY06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中国城市创新发展评价及协同机制研究” (18YJA790120)

第一作者:丁焕峰(1970-),男,湖北孝感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经济。E-mail: hfding@scut.edu.cn
通讯作者:周锐波(1979-),男,广东潮州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分析与规划。E-mail: rbzhou@scut.edu.cn
丁焕峰等:城市更新是否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 基于资源配置的视角 85

更新并非一次性和局部性行动,那么其对城乡融合发展
2 理论分析框架
的动态效果和空间效应又表现为怎样的联动规律?
当前,学术界有关城市更新的研究较为零散,从 在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如何释放
[4] [5]
人口流动 、房价 、土地利用方式 以及居民福利 [6] [7-8]
城市发展空间是大中型城市面临的空间再造与更新
等方面论述了城市更新的经济效应。现有文献主要聚 问题 [14]。城市更新是集中政府和社会力量实现土地
焦于城中村和棚户区的局域改造,较少探讨全面实施 等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旨在解决衰败落后地区与经
城市更新行动产生的影响效应。而有关城乡融合发展 济发展不相宜的广泛性问题,形成与城市发展相适应
的研究较为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关 的全新功能替换与新时代发展格局不匹配的物质空
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演进关系及内涵特征的研究 [1,9]
。 间 [15]。事实上,城市更新是在以市场为主、政府为辅
刘守英指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本质在于实 的要素配置体系下,基于资源在空间、部门与绿色
(宜
现“人”—“地”—“资本”的融合 [10],从更加具体的视 居宜业 )方面的优化配置,构建与开放城乡统一要素
角,即实现城乡社会、空间、经济的融合。二是关于 市场、推动要素在城乡和区域之间双向自由流动、优
城乡融合发展评价的研究。主要通过构建综合指标 化要素空间配置效率、实现产业置换以及为提升人居
体系评价城乡融合发展程度 [11-12]
。三是有关城乡融 幸福感创造条件,有效缓解经济发展面临的土地约束
合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状 问题和城乡发展之间的内在矛盾,促进城乡在经济、
况、政府政策导向等是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因 社会以及空间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为新时期城乡融合
[13]
素 。但上述研究多基于省域或市域探析城乡融合发 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本部分通过深入剖析城市更新
展,而县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目前鲜有 作用于城乡融合的三条影响路径(图 1),阐述二者之
文献在县域空间尺度探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与城乡 间的内在演化机制,进而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说。
融合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将其 城市更新是通过空间改造实现资源重新配置的
割裂开来显然不利于挖掘城市更新行动的本质内涵。 重要手段,必然会重塑城乡之间的发展格局。首先,
相较于已有研究,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有:第一, 城市更新行动本质上是实现资源重新配置的一种空
研究议题和理论框架。结合国家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间生产,是盘活存量土地空间、促进资源要素有效流
将城市更新和城乡融合发展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要 动的城市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活动。通过更新改造
素流动、产业协同和空间品质提升三个维度,搭建了 盘活并释放存量低效用地,提升城乡土地利用效率,
城市更新如何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第 引导资本流入农村与乡镇地区,为劳动力返乡就业和
二,识别策略和测度方法。以县域为研究对象,引入 创业提供发展平台,增强农村地区强大的市场潜力,
渐进性双重差分方法客观评价城市更新对城乡融合发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其次,城市更新行动目标上是一
展的影响,并探究二者之间的演化机制。基于夜间灯 种功能置换,是适应城市产业经济发展、促进产业转
光数据识别城乡融合区,以城乡融合区的灯光数据表 型升级的空间再造和产业部门重构。城市更新通过
征城乡空间融合,使研究得出的结论更为稳健。 淘汰低价值企业,吸引优质企业和产业落地,并与区

图1 城市更新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
Fig.1  Mechanism of urban renewal to promot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86 中国土地科学 2021 年 9 月 第 9 期

域空间功能相适应,更好地发掘城市与农村的区位功 在此基础上,城市与农村重新定位产业功能,一方面
能,有利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最后,城市更新结果 推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借力于城市更新实现资源
上是一种环境提升,是解决城市人居环境不高、补齐 要素向城乡优势产业流动和集聚,实现产业结构合理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推动城市空间结构调 化与高级化。另一方面,通过“腾笼换鸟”淘汰低端产
整优化,实现城市空间品质优化提升,增加人民群众 业,优化传统产业,引入高端产业,推动坐落在中心城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行动,有利于构建整 市周围、分布在农村地区的工业园实现产业功能置换
体性、系统性、宜居性、包容性和生长性的城市发展 与重构 [16],最大程度发挥城乡产业比较优势,加快产
空间,从根本上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城市更新是推动 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实现城乡经济协调融合发展。
“旧城镇、旧厂房、旧农村”向“新城镇、新产业、新农 据此,提出假说 3:城市更新基于资源在部门间的重
村”转变的重要举措,为新时期城乡融合发展开辟了 新配置,催化产业升级换代,即产业升级效应,促进城
一条可行性路径。综上,提出假说 1:城市更新有利 乡经济协调共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最后,城市更新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基于
基于城市更新推动城乡融合的演化机制分析。 绿色配置创造更加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条件,即人居
首先,城市更新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基于要素 福利效应,进而促进城乡社会进一步融合。城市更新
空间配置而产生要素空间流动效应,有利于实现城乡 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面临的再开发过程,是
空间融合。城市更新不仅盘活了大批存量低效用地, 城市作为有机体的现实需求。城市更新通过改善居
而且打破了固化的土地开发权利,极大地优化了要素 民的居住环境,提升城乡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优化城
的空间配置。经济主体通过注资、兼并、收购等方式 乡空间布局,以全新的市容乡貌为居民提供宜业宜创
与农村土地所有者建立产权连接,将资本、劳动力、技 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城市更新主要从两方面提升居
术等资源要素配置于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中;农村土 民的福利水平,进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一方面是宜
地所有者将土地等要素的产权出售或租赁给经济主 居,城市更新通过对城镇、产业园区进行改造,优化居
体,将资源配置于更具效率的产业,进而促进土地、资 住环境以及完善周边配套设施,进一步增加房屋的价
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以及 值,从而以提高租金的方式增加居民的收入,激活国内
区域之间的“空间”流动,尤其是强化了农村劳动力返 潜在的市场消费潜力;另一方面是宜业,边缘地区传
乡就业和创业、大学生回乡建设家乡、新乡贤“群雁效 统工业园的改造实现新产业入驻以及产业结构优化,
应”的城乡联动纽带作用。此外,由于技术变革造就 为村镇附近及园区周边的居民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的产业分工进一步细化与分离,使中心城区的一部分 进而提升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基于此提出假说 4:
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而大范围的城市更新使得城乡 城市更新从绿色(宜居宜业)配置的角度,改善人居环
融合区乃至农村地区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用地空 境和福利水平,即人居福利效应,促进城乡社会协调
间,进而为要素的空间流动产生催化效应,增强了城 融合,进而推动城乡深度融合。
乡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区域
3 研究设计
之间联动发展的空间协同机制,进而促进城乡融合发
展。据此,提出假说 2:城市更新基于资源空间配置, 3.1 模型设定
促进生产要素空间流动,强化城乡之间的空间连接纽 本文将广东省城市更新视为准自然实验,针对不
带,进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同地区实施城市更新的时间差异,采用渐进性双重差
其次,城市更新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基于 分法估计城市更新对城乡融合的影响。该方法的优
资源在部门间的重新配置而产生产业升级效应,有利 点是即使所有地区都开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也可以
于实现城乡经济融合。城市更新释放了大批产业空 将未开展城市更新时的观测值作为控制组 [17],计量模
间用地资源,其产生的空间重构效应为产业向城乡融 型设定如下:
合区或农村地区转移形成用地资源,并减弱了城乡 mergeit = α0 + α1countyi×yeart + γXit + μi + λt + εit(
1)
“核心 — 边缘”结构的中心性,有利于形成旧区与新 式(1)中:i 和 t 分别表示县域和年份;mergeit 表示城乡
区空间融合、城市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结构布局。 融合;countyi 表示县域虚拟变量;yeart 表示时间虚拟
丁焕峰等:城市更新是否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 基于资源配置的视角 87

变量;交互项 countyi×yeart 表示实行城市更新后的虚 度城乡融合发展程度,具体见表 1。


拟变量;系数 α1 表征城市更新影响城乡融合的净效 城市更新。各地区实施的城市更新项目或投资
应;系数 α0 为常数项;γ 为控制变量回归系数。此外, 额能够反映不同地区实施城市更新的强度,但相关
本文控制了县域固定效应 μi 和时间固定效应 λt,εit 表 数据暂时未予公开。本文以虚拟变量表示地区是否
示随机误差项。 实施城市更新项目,地区开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当年
为厘清城市更新影响城乡融合的内在机制,在公 及之后年份设定为 1,否则该变量设定为 0。该种设
式( 1 )的基础上加入劳动力流动和资本流动、产业结 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客观反映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
构升级以及居民福利水平与城市更新的交互项,进一 效果。
步识别二者之间的演化机制,模型设定如下: 劳动力流动。参考已有研究的计算方法 [21],公式
Zit = χ0 + χ1×countyi×yeart + ηXit + μi + λt + εit 如下:
mergeit = β0 + β1countyi×yeart + β2Zit + Li # L j
2)
( laborit = K #
dij2 (3)
β3Zit×countyi×yeart + θXit + μi + λt + εit
式(3)中:L 表示在岗职工人数,dij 表示地区之间的距
式(2)中:Zit 表示变量劳动力流动、资本流动、产业结
离,K=1 为引力系数。那么,地区 i 在 t 年的劳动力流
构升级和居民福利效应;χ0 和 β0 为常数项;χ1 表示城
动量为:
市更新对要素流动的影响效应;β 1 为城市更新的系 n

labori = / labor ij (4)


数;β 2 为劳动力流动、资本流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居 j=1

民福利效应的系数;β3 表征变量 Z 影响城市更新对城 资本流动。资本的流动方向往往具有“趋利性”,

乡融合的经济效应;η 和 θ为控制变量回归系数。 本文主要选取区域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率差值


和劳动生产率差值测度资本流动。使用产出约束双
3.2 变量说明
对数引力模型计算 [22],设 i 地区流动到 j 地区的资本数
城乡融合。城乡融合是一个动态复杂系统,据周
量为 capitalij,则:
佳宁等 [18] 研究,城乡融合指标体系包含反映城乡融
capitalij = lnIit×ln
(πj - πi) (prj - pri)
×ln ×d ij-2 (5)
合原因的分析性对比类指标、表征城乡融合结果的显
式( 5 )中:π 表示利润率;pr 为劳动生产率;I 为资本
示性状态类指标以及体现城乡融合过程的传导性动
存量。地区 i 的资本流动为:
力类指标。在参考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19],围绕城乡经 n

济、社会以及空间融合构建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测
capitali = / capital ij (6)
j=1

表1 县域城乡融合指标体系
Tab.1  County-level index system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指标维度 指标 指标说明 类型 文献来源
城乡经济融合 产业同步发展水平 第一产业增加值指数比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指数平均值 对比类 张新林等 [20]
产业技术进步 单位耕地机械动力 动力类 刘明辉等 [10]
产业发展水平 农林牧副渔业产值比 GDP 状态类 高波等① [19]
城乡社会融合 城乡医疗保障 城乡每万人床位数 动力类 张新林等 [20]
城乡人口结构 农村人口比总人口 状态类 高波等 [19]
城乡就业反差系数 农村劳动力比城镇在岗职工 对比类 周佳宁等 [13]
城乡空间融合 产业空间用地水平 耕地面积比行政区域面积 状态类 周佳宁等② [11]
信息化水平 城乡人均固定电话用户数 动力类 张新林等③ [20]
城市空间扩张 房地产开发比土地面积 状态类 周佳宁等 [11]
a

①高波等 [19] 采用非农产业与农业产出比表征城乡产业结构融合,但考虑到已使用“第一产业增加值指数比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指数平均值”反映产业


同步发展水平。为避免指标之间过强的相关性,这里使用农林牧副渔业产值比 GDP 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状态类变量反映产业发展水平。
②周佳宁等 [11] 采用农作物播种面积与建成区面积之比、建成区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表征城乡空间扩张和土地城镇化水平,考虑到县(区)数据无法
获得建成区面积,故本文使用房地产投资与土地面积之比、耕地面积与行政区域面积之比衡量城市空间扩张和农业用地空间占有水平。
③张新林等 [20] 采用互联网入户数与总户数之比衡量城乡空间融合,但由于县(区)互联网入户的数据无法获得,本文采用与其相似的人均固定电话用
户数作为城乡空间融合的指标之一。
88 中国土地科学 2021 年 9 月 第 9 期

产业升级。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 展背景下推动城乡融合提供了契机。城乡融合极具
[23]
要方面。本文借鉴已有研究 的做法,从份额比例的 丰富内涵,模型(2)、模型(3)、模型(4)分别研究了城
相对变化刻画三大产业的演进过程,具体计算公式为: 市更新对城乡经济、社会以及空间融合的影响。模
3
instructureit = /S ×n,   n = 1, 2, 3
i, t ,n (7) 型(2)结果表明城市更新对城乡经济融合具有正向影
n=1
响,说明城市更新有利于推动乡镇地区以及传统农业
式( 7 )中:n 表示第一、二、三产业,分别用 1、2、3 表
产业化发展,实现城市与农村经济融合。模型( 3 )结
示;Si, t ,n 表示 i 地区 t 年产业所占比重。
果显示城市更新对城乡社会融合有促进作用,表明城
居民福利水平。学术界对于居民福利效应的度量
市更新能够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升社
各有侧重点,考虑到福利水平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本文
会基础保障性服务以及生产配套设施供给水平,加速
借鉴PIGOU[24] 的方法,从收入、消费、教育以及社会保障
4个方面构建综合指标,采用熵值法测度居民福利水平。 表2 城市更新对城乡融合影响的基准回归结果
Tab.2  Regression results of the impact of urban renewal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不仅受城市更新行动的影响,
on urban-rural integration
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模型中加入地区生产
模型(1) 模型(2) 模型(3) 模型(4)
总值、工资水平、消费水平、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就业 变量
城乡融合 经济融合 社会融合 空间融合
密度、农村居民用电量、金融发展水平、教育水平、人
城市更新 0.007** 0.010** 0.009** 0.001
均预算收入和人均预算支出等控制变量,以防止因遗 (2.404) (2.158) (2.183) (0.132)
漏变量而产生内生性问题。 控制变量 Y Y Y Y
3.3 数据来源 县域固定 Y Y Y Y

以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切入点是推进以人为核 时间固定 Y Y Y Y

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可见,县域是联系城乡的 N 798 798 798 798


adj. R2
0.923 0.924 0.844 0.899
关键纽带,更易于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基于
注 : * 、** 和 *** 分别表示系数在 10%、5% 和 1% 水平上显著,括号内
此,本文所选研究对象为广东省各县
(市、区)
,考虑到广 为 t 值,下同。
东省部分地区城镇化率较高,同时,由于各地市县域数
表3 城市更新影响城乡融合的“时空效应”回归结果
据统计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以及部分县域的区划调整, Tab.3  The regression results o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本文最终选择57个县
(市、区) 2005—2018年的面板数 effects of urban renewal impacts on urban-rural integration
据进行量化研究,以保证实证结果的可信度。数据来源 模型(5) 模型(6) 模型(7) 模型(8)
变量
于《广东统计年鉴》和广东省各地市统计年鉴。 城乡融合 城乡融合 城乡融合 城乡融合
城市更新 0.005*
4 实证结果与机制分析 2008 — 2012 年 (1.771)

4.1 基准回归 城市更新 0.018**


2013 — 2018 年 (2.028)
基于上文的理论分析框架以及设定的计量模型
城市更新 -0.003
与检验思路,首先使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法研究城市更
(非珠三角) (-1.024)
新对城乡融合的联动规律。此外,本部分还分析了城
城市更新 0.012***
市更新对城乡经济、社会以及空间融合的影响,估计 (珠三角) (3.760)
结果见表 2。 控制变量 Y Y Y Y
模型(1)表明城市更新对城乡融合具有显著的促 县域固定 Y Y Y Y
进作用,影响系数为 0.007,说明实施城市更新有利于 时间固定 Y Y Y Y

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验证了假说 1。大规模实施城市 N 798 798 798 798

更新不仅盘活了大批存量土地,
a 更是为经济高质量发 adj. R 2
0.923 0.923 0.923 0.924

①珠三角地区:从化区、增城区、南海区、顺德区、高明区、三水区、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东莞市、中山市、新会区、台山市、开平市、
鹤山市、恩平市;粤东西北地区:澄海区、潮阳区、南澳区、仁化县、乳源瑶族自治县、新丰县、南雄市、曲江区、源城区、东源县、和平县、龙川县、紫金县、连
平县、江城区、阳东区、阳西县、阳春市、吴川市、徐闻县、雷州市、遂溪县、廉江市、茂南区、电白区、信宜市、高州市、化州市、清城区、清新区、英德市、佛冈
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州市、阳山县、湘桥区、潮安区、饶平县。
丁焕峰等:城市更新是否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 基于资源配置的视角 89

城乡社会融合发展。模型(4)中城市更新对城乡空间 阶段(2013 — 2018 年)的系数为 0.018。可见,在城市


融合的影响为正,但在统计意义上不显著。本文将在 更新全面发展阶段的系数明显高于城市更新实施的初
稳健性检验部分做进一步分析。 始阶段,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更新对于城乡融
4.2 城市更新影响城乡融合的“时空效应”分析 合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渐向好。该结果与稳健性检验部
一项政策的实施效果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会有所 分城市更新影响城乡融合的动态经济效应相互印证。
差异,该部分将从时间和空间的视角开展分析。时 其次,基于空间维度的分析:非珠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间上,截至 2012 年,本文 57 个研究样本中有 46 个县 的城市更新对城乡融合的回归系数分别为 -0.003 和
(市、区)实施了城市更新,占比达到 80% 以上。因此, 0.012,非珠三角地区实施城市更新对城乡融合的作用
将研究样本划分为 2008 — 2012 年和 2013 — 2018 年 效果为负,而在珠三角地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显著促
两部分,探讨城市更新实施效果在时间维度上的差 进了城乡融合发展。其原因是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基础
异。空间上,本文将研究样本划分为珠三角和非珠三 薄弱、基础设施配套有所欠缺,而且实施城市更新项
角两部分进行分析,以剖析城市更新对城乡融合发展 目的数量和品质均不及珠三角地区,由此,该区域实
的影响在经济发展较好以及经济发展相对缺地区的 施城市更新后暂未显现出积极且显著的作用效果。
差异。实证结果见表 3。 4.3 城市更新影响城乡融合的作用机制分析
首先,基于时间维度的结果分析:城市更新在初 为进一步明晰城市更新影响城乡融合的作用机
始阶段(2008 — 2012 年)的系数为 0.005,在全面发展 制,该部分基于研究设计建立的交互项分析计量模型

表4 城市更新影响城乡融合的作用路径实证结果
Tab.4  The regression results of the path of urban renewal impacts on urban-rural integration
模型(9) 模型(10) 模型(11) 模型(12) 模型(13) 模型(14) 模型(15) 模型(16)
变量
劳动力流动 城乡融合 资本流动 城乡融合 产业结构升级 城乡融合 居民福利 城乡融合
城市更新 × 0.003***
劳动力流动 (2.583)

劳动力流动 -0.005
(-1.302)

城市更新 × 0.003*
资本流动 (1.654)

资本流动 0.001
(0.671)

城市更新 × 0.050***
产业结构升级 (5.278)

产业结构升级 -0.064***
(-6.261)

城市更新 × 0.105***
居民福利 (3.894)

居民福利 -0.275***
(-3.911)

城市更新 0.019*** -0.047** 0.082*** 0.005 0.020*** -0.104*** 0.015*** -0.016**


(3.898) (-2.219) (4.588) (1.426) (3.469) (-4.902) (3.486) (-2.435)
控制变量 Y Y Y Y Y Y Y Y
县域固定 Y Y Y Y Y Y Y Y
时间固定 Y Y Y Y Y Y Y Y
N 798 798 798 798 798 798 798 798
adj. R2 0.984 0.924 0.600 0.922 0.805 0.927 0.989 0.925
90 中国土地科学 2021 年 9 月 第 9 期

(2)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见表 4。
从表4的结果来看,城市更新加速了要素
(劳动力、
资本 )在区域之间的流动,打通了要素在区际间流动
的堵点,为畅通要素在县域以及城乡之间的流动提供
了渠道。进一步地,城市更新与劳动力流动和城市更
新与资本流动的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影响系数均为
0.003,说明城市更新能够畅通要素流动,以此推动城乡
之间深度融合。模型
(13)
和模型
(14)
的结果表明,城市
更新在 1% 显著性水平上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且城市
更新通过影响产业结构升级进而作用于城乡融合的促
图2 城市更新影响城乡融合的动态经济效应
进作用十分显著,影响系数为 0.050。这意味着城市更
Fig.2  Dynamic economic effects of urban renewal on
新有助于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低价值的企业,
urban-rural integration
通过引入新产业、新业态,营造创新生态,将衰落的城
区、旧工业区等进行再次开发,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 足共同趋势假设。此外,在开始实施城市更新之后,
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模型
(15)
和模型
(16)
表明, 城市更新推动城乡融合的作用效果逐年递增。实施
城市更新显著促进了居民福利水平的提升,说明城市 城市更新的当年,城乡融合水平提升 0.66%,当城市
更新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福利效应。此外,城市更新 更新实施后的第 8 年,这一效应提高到 5.07%。在第
与居民收入水平的交互项系数在 1% 显著性水平上为 9 期影响效果降低且不再显著,可能是由于将第 10 期
正,这意味着城市更新优化了居住环境以及完善周边 与第 9 期归并后产生的结果。整体而言,城市更新对
配套设施,增加了农村居民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其福利 城乡融合的促进效应不仅具有持续性,而且随时间不
水平,由此推动城乡之间进一步融合。上述实证结果 断增强。
与理论部分提出的研究假说2至假说4相一致。 5.2 安慰剂检验
为检验城市更新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并非偶然,
5 稳健性检验 通过随机选取实施城市更新的地区,分别重复 300 次
5.1 平行趋势假设检验及城市更新影响城乡融合的 和 400 次实验进行安慰剂检验。图 3 和图 4 分别展现
动态经济效应分析 了两次模拟中非真实政策变量结果的分布,图中右
政策实施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具有平行趋势是双 侧虚线表示基准回归中城市更新系数为 0.007。容易
重差分法适用的前提。本文采用事件分析法进行检 看出,基于随机样本估计得到的回归系数分布在 0 附
验,该方法不仅能检验政策实施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是 近,并且符合正态分布。证明前述结果具有可信度。
否满足平行趋势假设检验,还可以直观显示政策实施 5.3 更换城乡空间融合测度方法
[25]
之后的经济动态效应。计量模型设定如下 : 城市延伸带也即城乡融合区将是推动城乡实现
k
mergeit = γ0 + ∑ k ∈(-8, 9)γk D + γXit + μi + λt + εit (8)
it 深度融合的核心区域。城乡融合区有别于城市和农
k
式(8)中:D 的赋值原则,用 ri 表示城市更新年份,若
it 村的均一性,城市对灯光的依赖程度远高于农村,作
yeart - ri ≤-8,则定义D = 1,否则D = 0;若yeart - ri = k,
-8
it
-8
it 为中间区域的城乡融合区,其夜间灯光亮度和灯光起
k k
则定义 D = 1,否则 D = 0,k ∈(-8,9)且 k ≠ -1;若
it it 伏度具有从城市向乡村过渡的特征 [26]。借鉴吴燕等 [27]
yeart - ri ≥ 9,则定义 D9+
it = 1,否则 D9+ ①
it = 0 。此处关 的方法,依据夜间灯光亮度提取城乡融合区内边界、
注的主要系数为 γ k。图 2 绘制了式( 8 )中参数的估计 夜间灯光起伏度提取城乡融合区外边界,灯光起伏度
值和 95% 置信区间。 计算公式如下:
由图 2 可知,在城市更新实施之前,研究样本的 DN = DNmax - DNmin (9)
城乡融合程度并不存在明显差异,
a 表明双重差分法满 式 中:DN 表示夜间灯光亮度起伏度,DNmax 和 DNmin
(9)

①关于前 8 期和后 9 期的设置,是由于前 8 期仅有 6 个样本,后 9 期有 4 个样本,多数样本集中在前 8 期和后 9 期之间,为减少约束,本文将前 8 期以前的


样本归为第 8 期,第 10 期的样本归为第 9 期。
丁焕峰等:城市更新是否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 基于资源配置的视角 91

图3 随机分配城市更新县域的模拟结果(300 次) 图5 东莞市 2018 年夜间灯光亮度和灯光起伏度特征


Fig.3  Simulation results of randomly assigned Fig.5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 brightness and light
counties of urban renewal(300) fluctuation in Dongguan in 2018

农村地区延伸的过程中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灯光起
伏度则表现为城市和农村地区起伏度较低,而城乡融
合区则具有较高的起伏度,总体呈现“几”字型特征。
本文尝试使用夜间灯光数据通过使用地理信息技术,
借鉴已有研究的方法 [27] 提取城乡融合区,以城乡融合
区的夜间灯光亮度总值和灯光亮度平均值作为城乡空
间融合的替代指标进行研究。此外,为检验前述基准
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将城乡融合区的灯光亮度总值和
平均值分别替换城乡空间融合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
重新计算城乡融合指标,估计结果见表 5。
图4 随机分配城市更新县域的模拟结果(400 次)
根据表 5 的结果,模型(17)为以城乡融合区的夜
Fig.4  Simulation results of randomly assigned
间灯光亮度总值表征城乡空间融合,结果表明城市更
counties of urban renewal(400)
新显著促进了城乡空间融合。意味着城市更新进一
分别表示夜间灯光像元 3×3 邻域范围内的最大值和 步加强了城市与农村地域系统的连续性和统一性。
最小值。 模型( 18 )以城乡融合区的灯光亮度平均值表征城乡
以东莞市 2018 年夜间灯光亮度和夜间灯光起伏 空间融合,结果显著为正,说明前述结论具有稳健
度为例,在灯光亮度和灯光起伏度影像数据基础上制 性。此外,模型(19)和模型(20)分别为将城乡融合区
作剖面线,据此绘制如图 5 所示的夜间灯光亮度和灯 的夜间灯光亮度总值和平均值纳入前述指标体系计
光起伏度特征图。图 5 显示,灯光亮度曲线从城市向 算得到相应的城乡融合指标。结果显示,城市更新均

表5 城市更新与城乡空间融合和城乡融合估计结果
Tab.5  Estimation results on urban renewal, urban-rural spatial integration and urban-rural integration
模型(17) 模型(18) 模型(19) 模型(20)
变量
灯光亮度总值 灯光亮度平均值 城乡融合 城乡融合
城市更新 0.053**(2.408) 0.037***(2.817) 0.010***(2.606) 0.010***(2.916)
控制变量 Y Y Y Y
县域固定效应 Y Y Y Y
时间固定效应 Y Y Y Y
N 798 798 798 798
adj. R2 0.988 0.989 0.907 0.913
92 中国土地科学 2021 年 9 月 第 9 期

显著提升了城乡融合程度,且与基准回归结果系数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别较小,进一步验证了前述部分实证结果的稳健性。 [1]
  年猛 . 中国城乡关系演变历程、融合障碍与支持政策[J]
 .
经济学家,2020,32(8):70 - 79.
6 结论与政策启示 [2]
  魏后凯,姜长云,孔祥智,等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权威
本文基于资源配置的视角探寻城市更新推动城 专家深度解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J] . 中国农村经济,
乡融合发展的演化路径。主要使用 2005 — 2018 年广 2021,37(1):2 - 14.
东省 57 个县(市、区)面板数据,使用渐进性双重差分 [3]
  王朝宇,朱国鸣,相阵迎,等 . 从增量扩张到存量调整的
模型科学评价城市更新对于城乡融合的影响,并进一 国土空间规划模式转变研究——基于珠三角高强度开发
步采用交互项分析明晰城市更新影响城乡融合的三 地区的实践探索[J]
 . 中国土地科学,2021,35
(2)
:1 - 11.
种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城市更新明显地 [4]
  朱婉莹,赵伟宏,汪明峰 . 城中村拆迁与外来人口居住选
促进了城乡融合,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城市更新对城 择的影响因素研究——以上海市联明村为例[J] .人文地
乡经济融合、社会融合以及空间融合均有显著的正向 理,2018,33(4):26 - 32.
影响,说明城市更新为城乡发展注入新活力,为实现 [5]
  黄忠华,徐卫丽,杜雪君 . 城市更新对房地产市场的时空
城乡融合发展带来契机。第二,城市更新作为实现资 影响效应:基于杭州市的实证研究[J] . 地理科学,2019,
源重新配置的一种重要方式,主要基于要素空间流动 39(11):1757 - 1762.
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和居民福利效应三种路径对 [6]
  HE S J, WU F L. Socio-spatial impacts of property-led
城乡融合发展发挥促进作用。第三,城乡融合区存在 redevelopment on China’s urban neighbourhoods[J] . Cities,
过渡性特征,基于夜间灯光数据测度的县域城乡空间 2007, 24(3): 194 - 208.
融合结果表明,城市更新对城乡空间融合的影响发挥 [7]
  VIGDOR J L. Is urban decay bad? Is urban revitalization bad
了积极作用。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得到如下政策启示。 too?
[J]
 .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10, 68
(3)
: 277 - 289.
在土地供给日益束紧的时代,政府加大城市更新 [8]  LIU R, WONG T C. Urban village redevelopment in Beijing:
力度不仅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实现以存量换增量的 the state- dominated formalization of informal housing[J] .
高质量发展模式,提升城市的经济弹性和区域转型发 Cities, 2018, 72(8): 160 - 172.
展的内在潜力,更有助于解决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 [9]
  叶超,于洁 . 迈向城乡融合: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结合
问题,从城乡经济、社会、空间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 研究的关键与趋势[J]
 . 地理科学,2020,40
(4)
:528 - 534.
进而实现社会整体发展的帕累托改进。此外,在城市 [10]
  刘 明辉,卢飞 . 城乡要素错配与城乡融合发展——基于
更新的过程中,政府要统筹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的 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农业技术经济,2019,
不平衡性问题,避免区域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38(2):33 - 46.
以畅通要素流动为着力点,破除城乡之间、区域 [11]
  周佳宁,秦富仓,刘佳,等 . 多维视域下中国城乡融合水
之间要素流动不畅的梗阻,为人力、资本、技术、信息 平测度、时空演变与影响机制[J]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
等要素自由流动创造条件。同时,在实施城市更新的 境,2019,29(9):166 - 176.
过程中,各地区制定差异化战略定位,为产业向合理 [12]
  张海朋,何仁伟,李光勤,等 . 大都市区城乡融合系统耦
化与高级化转型打好微观基础。还要关注村镇居民的 合协调度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以环首都地区为
利益,注重通过以人为本的方式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例[J] .经济地理,2020,40
(11):56 - 67.

通过城市更新完善城乡之间的公共服务与基础 [13]
  周 佳宁,毕雪昊,邹伟 “
. 流空间”视域下淮海经济区城
设施建设,盘活城乡融合区的存量土地资源,引导 乡融合发展驱动机制[J] .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8):
要素、资源、产业集聚于此,为城乡融合区注入新鲜 1881 - 1896.
血液,激发城乡融合区的经济发展潜力。城市更新 [14]
  冯广京,王睿,谢莹 . 国家治理视域下国土空间概念内涵
不仅为城市调整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提供发展 [J] .中国土地科学,2021,35
(5):8 - 16.

空间,而且实现了城乡之间的进一步接驳,为促进 [15]
  TALLON A. Urban Regeneration in the UK[M] . London:
城乡深度融合乃至城市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拓宽 Routledge, 2020: 187 - 188.
路径。 [16]
  徐梦瑶,张正峰,谷晓坤,等 . 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对乡
丁焕峰等:城市更新是否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 基于资源配置的视角 93

村转型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上海市的扎根理论分 [22]
  白俊红,王钺,蒋伏心,等 . 研发要素流动、空间知识溢出
(6):65 - 73.
析[J] .中国土地科学,2021,35 与经济增长[J] (7)
 . 经济研究,2017,52 :109 - 123.
[17]
  周玉龙,杨继东,黄阳华,等 . 高铁对城市地价的影响及 [23]
  袁 航,朱承亮 . 国家高新区推动了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
其机制研究——来自微观土地交易的证据[J] .中国工业 (8):60 - 77.
级吗[J] .中国工业经济,2018,35
经济,2018,35(5):118 - 136. [24]
  PIGOU A C, ASLANBEIGUI N. The Economics of Welfare
[18]
  周 佳宁,邹伟,秦富仓 . 等值化理念下中国城乡融合多 [M]
 . New York: Routledge, 2017: 3 - 22.
维审视及影响因素[J] . 地理研究,2020,39(8):1836 - [25]
  D ONG X F. High-speed railway and urban sectoral
1851. employment in China[J] .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19]
  高 波,孔令池 .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Policy and Practice, 2018, 116: 603 - 621.
[J] .农业技术经济,2019,38
(8):4 - 16. [26]  YANG Y L, MA M G, CHAO T, et al. Spatial recognition of
[20]
  张新林,仇方道,朱传耿 . 时空交互视角下淮海经济区城 the urban-rural fringe of Beijing using DMSP/OLS nighttime
乡融合发展水平演化[J] .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8): light data[J] . Remote Sensing, 2017, (
9 11): 1141.
1867 - 1880. [27]
  吴 燕,李红波 . 大都市城乡融合区空间演进及内在关联
[21]
  白 俊红,蒋伏心 . 协调创新、空间关联与区域创新绩效 性测度——基于武汉市夜间灯光数据[J] . 地理科学进
[J] .经济研究,2015,50(7):174 - 187. 展,2020,39(1):13 - 23.

Whether Urban Renewal is Beneficial to Urban-rural Integ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ource Allocation

DING Huanfeng, ZHANG Rui, ZHOU Ruibo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paper are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urban renewal promotes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strategy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uring the“14th Five-Year Plan”. The
research methods are as follow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at how urban renewal promotes urban-rural integration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economy, society and space is constructed. And then, the gradual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DID)
model and the interactive term analysis are used to explore the dynamic evolution mechanism.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urban renewal has significantly promoted urban-rural integration with an effect between 0.7% and 1.0%, while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ime and space. 2) Urban renewal promotes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from the three
levels of economy, society and space. 3) The impact of urban renewal on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s mainly based on the
spatial flow effect of factors, the effect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the effect of resident welfare. In conclusion, urban
renewal is an optimization process of spatial allocation, section allocation and green allocation of resource factors. Urban-
rural integration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breaking the barriers to the free flow of factor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ccelerating the pace of industrial replacement and restructuring,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focusing on people.
Key words: urban renewal; urban-rural integr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urban-rural integrated region

(本文责编:张冰松)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