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恐怖、恐怖主义和人类处境》一书述评
戴 月 华

关键词| 恐怖 恐怖主义 韦伯尔

书 中图分类号| D815∙5


1
介 作者信息| 男‚964年生‚博士‚浙江传媒学院社会科学部副教授‚
310
018。

“ 恐怖主义” 的相关主题已成为国际政 受害者中造成一种恐怖气氛……它是有预谋


治、
文化、军事等领域最具吸引力的话题之 的(通常是政治性预谋)、使用暴力或以使用
0
一。据说‚关于“ 恐怖主义” 的定义达10余 ” ①韦伯尔对恐怖主义的
暴力相威胁的活动。
P.Webel)的著作《恐怖、恐怖
种。韦伯尔(C. “恐怖主义”是属于政治
相关解释表明‚首先‚
主义和人类处境》( Terror‚Terrorism‚and the 学意义上的范畴建构‚非政治性的动机就不
Human Condition‚New York and Hampshire: 是恐怖主义。如敲诈勒索案件‚即使是针对
Palgave Macmillan‚
200
4)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 平民以武力相威胁‚但并不构成恐怖主义。
万字‚但他通过对恐怖事件幸存者的直接采 “恐怖主义” 不加区分地针对普通民众
其次‚
访‚以现象学方法界定恐怖主义‚指出了恐怖 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制造恐怖气氛。
主义本质定义的不确定性和相对性。因此‚ 传统意义上有关“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
韦伯尔在众多的恐怖主义研究者中具有较独 的区分在这里不起作用。韦伯尔不再强调实
特的视野和思路。 施恐怖行为的主体资格‚而是以结果为标准
划定恐怖主义‚把所有引起恐怖后果 的 组
织———包括国家及个人———都作为实施恐怖
一、突显“恐怖”的“恐怖主义”界定 主义的主体‚而“恐怖” 话题在他对恐怖主义
的探索中处于核心地位。
可以确定的是‚
恐怖主义本身是一个贬义 根据这一思路‚韦伯尔认为恐怖主义无
词‚ “恐怖主义”和“恐怖主义
在政治学词典中‚ 论是来自上层或下层‚都应该承担道义上的
者”无疑是最具争议的两个词‚仿佛是政治学 罪责。首先‚无论是来自上层或下层的恐怖
中的“测不准定理”:
自己眼里的恐怖主义者恰 主义‚为了达到其恐怖主义政治目的‚以受害
恰是他人眼里的自由战士。对“恐怖主义”和 者作为实现目的的工具‚可以对任何人实施
“恐怖行为”的定义依赖于使用这一术语的组
织和个人的意识形态与经济利益。 ① C.
P.Webel‚Terror‚Terrorism‚and the Human
对恐怖主义‚韦伯尔提出了现象学意义 Condition‚New York and Hampshire:Palgave Macmillan‚
“‘恐怖主义’是为了在直接
上的描述性解释: 2
004‚
p.9.
110
暴力。其次‚恐怖主义者都惯用极端二极化 0
月至203年1
1月期间对5
2位受战争等恐
的评价方式‚把“ 敌人” 称为“ 撒旦”、“ 恶魔”‚ 怖行为影响的幸存者(包括恐怖行为的直接
颂扬自己是“正义的卫士”。再次‚恐怖主义 受害者和执行者)的单独采访。韦伯尔的采
者大规模地使用暴力或以使用暴力相威胁。 8人‚男性2
访对象中有女性2 4人‚来自1
4
在恐怖主义者看来‚对话、谈判、妥协、非暴力 个国家。韦伯尔采用了心理调查所惯用的问
策略的使用以及求助于国际性组织是软弱的 题设计和面对面的观察询问的方法‚调查内
表现。因此‚他们轻视并放弃以非暴力手段 容大致包括:对所经历事件的回忆(特别是对
来解决冲突。最后‚对恐怖主义者而言‚大规 恐怖活动的第一次记忆);是否有心理疾病;
模杀伤性武器都是值得拥有的“资产”‚即使 战争等恐怖行为对个体的影响及个体信仰问
对此类武器的使用将涉及全球性的杀戮乃至 题;对战争等恐怖行为的评价。
全人类的灭亡。“结果是全球性恐怖主义的 在书中‚韦伯尔对访谈者的细节描写比 书
时代以渐渐地消除以前所坚持的重要区别而 比皆是‚为对“ 恐怖” 与“ 创伤” 的心理分析提 刊
告终:最为显著的就是非法(如平民的、非参 供了相关外显的证据。这反映了这位心理疾


战人员)与合法(如战斗人员)进攻目标之间 病治疗专家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专业素养。他
的区别已逐步趋向瓦解‚就如同恐怖主义者 2位被访者的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对
在对5
和支持他们的组织之间的区别已界限模糊一 恐怖幸存者遭受“恐怖”的共同特点进行了概
样”。① 括性描述‚突出强调了恐怖感的当下性‚即无
根据所造成的恐怖后果的大小‚韦伯尔 法用语言来描述的特性;无助性‚即无可求告
认为来自上层(国家)的比来自下层(民间)的 的不能控制性;无法预见性‚即不能确知何时
恐怖主义危害更大。第一‚从恐怖的规模看‚ 会发生恐怖事件(也许公交车上坐在你旁边
来自上层或国家的恐怖主义的危害之大是无 的就是恐怖分子);呆痴性‚即个体当下的焦
可比拟的:德国法西斯和日本军国主义的杀 虑状态达到极限所引起的身体不良反应。
戮造成了数千万人被害;而拉丁美洲、非洲和 在此基础上‚韦伯尔对“ 恐怖” 作了更为
0世纪的恐怖活动‚也使大
亚洲的独裁者在2 丰富的定义:“‘恐怖’这个术语表明‚它既是
量本国公民被害。与之形成对照的是‚由下 对使人麻痹的无能抵抗的现象学意义上的体
层的恐怖组织所造成的危害规模要小得多。 验‚又是不可名状的精神上的痛苦‚同样也是
第二‚从受害责任或伦理责任看‚在以国家名 对一种真实的或预感到的人生危险的行为反
义从事暴力活动的决策者中‚绝大多数都未 ” ② “恐怖”通常是心理学意义上的描述‚
应。
受惩罚。他们往往不直接指挥具体的暴力活 但韦伯尔把恐怖主义的研究前移到“恐怖问
动‚对执行其政策所产生的大屠杀后果持超 题”时‚他借鉴了存在论的思想‚把“ 恐怖问
然态度。相反‚来自下层的大多数恐怖活动 题”置于人类生存(包括个体生存处境)的有
决策者直接参与行动‚甚至因此使自己处于 限性背景下加以说明。
危险之中‚他们个人往往承担“反人类罪” 的 韦伯尔依据其调查结果和相关心理治疗
法律责任。 学的诊断‚澄清了“ 害怕”、“ 焦虑” 与“ 恐怖”、
“创伤”之间的联系及差别‚突显了恐怖的现
象学生存论特性。“恐怖” 及其严重后果“创
二、对“恐怖事件”中受害者 伤”‚不仅是面对危险和恐吓时的心理状态的
“恐怖感”的分析
① C.
P.Webel‚
200
4‚p.
105.
0
此书的一大亮点就是韦伯尔在202年2 ② p.
同上‚ 8
7。
111
反映‚也是触及人的生存处境及人类生存的 但这个问题不能靠科学办法来解决;这是一
深层次问题。恐怖感是战争或政治性暴力等 个头等重要的政治问题‚因此不可能让科学
形式所产生的附属结果;而对于现代恐怖主 ” ①作者从生存论的高
家或职业政客来决定。
义的暴力来说‚这是直接的结果和目的。 度‚指出“倘若我们生活不仅仅要为死亡所魂
韦伯尔探索的重点在于使“恐怖”现象从 牵梦萦‚而且为暴力冲突所伤害‚那么我们的
对各种不同“主义”的解释中突显出来。从其 处境就更为惨痛”。②
存在论上看‚“恐怖” 无疑是个体与其生存世 确实‚恐怖活动所产生的结果使人类自
界中的各种关联濒临断裂时所显现的心理状 身生存危机加剧。这种危险不是骇人听闻的
态‚
这种心理状态的背后是人的生存危机。 恐吓‚而是实实在在的危机。现代世界格局
“恐怖”所反映的是生与死的生存论主题。海 是以恐怖对抗恐怖的平衡‚即意味着在政治、
书 德格尔、萨特、梅格—庞蒂为人类生存处境作 军事和心理上对这种核武器“恐怖平衡”的依
刊 了较透彻的解释‚蒂里希则区分了生存性焦 赖‚特别是作为解决国际安全问题的手段‚这
评 虑即人类生存本身所产生的焦虑和属于神经
实在是对人类智慧的莫大讽刺。

性个体特质的病理性焦虑。韦伯尔对“ 恐怖 这种暴力升级实际上是与一种对待“ 战
感”的分析是对现代生存论思想的具体细微 争”的观念有关‚即人们很容易把暴力、恐怖、
的形象说明。韦伯尔充分利用其精神分析的 战争划分成正义与非正义的双方。为此‚韦
素养和技巧‚直接从遭受过恐怖创伤的幸存 伯尔以很大篇幅来指出这种划分的“虚假性”
者那里获取第一手材料‚以现象学的手段描 和“相对性”。要证明一个具体行为的“正义”
述了幸存者在遭受恐怖攻击时的反应(包括 或“非正义”‚必须有可能在公开讨论中听到
肢体、语言及内心活动的变化)‚判断实际身 受害者的声音。在人类的历史中充斥着恐怖
心方面的伤害及程度。这种对恐怖的微观实 与暴力‚而“正义”与“和平”却十分虚幻‚缺少
证研究及其现象学的描述具有很强的感染 真正公平的国际权威机构。
力‚反映了“恐怖行为”对全人类的危害。 “并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战
韦伯尔认为‚
争‚只有各种具体的战争。况且‚即使对于战
争是否‘正义’和战时活动是否‘犯罪’有可能
三、对“恐怖主义”的解释 达成共识‚可悲的是现在能公正地用来逮捕、
审判和惩罚‘战争罪犯’(假定对于谁是战争
各种恐怖组织以“国家安全” 和“ 自我防 罪犯的候选人这个可疑的话题达成全球性共
卫的权益” 的名义‚甚至以“为追求和平的缘 识的话)的办法还是不充分的。但这就是我
故”的名义为其实施的暴力活动辩解。 们所能达到的一切”。③
当今世界从自身的国家利益而不是全球 因此‚韦伯尔就传统的对“正义”与“非正
0世纪以来各种
的“公共安全”出发‚造成了2 义”的划分提出了后现代式的质疑。恐怖行
暴力冲突的加剧。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美 为无所谓“正义”与“非正义”。全球化背景下
苏冷战期间的“ 核恐怖的平衡” 以及“ 全球性 的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激增‚生物、化学武器和
的反恐战争”‚将全人类置于可能的危险之 核武器的制造与使用‚这一切诉之于暴力的
中。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被使用时‚地球上 活动都有可能造成大灾难‚从而不可能有纯
“人类当
很有可能出现“核冷冬”。阿伦特说:
前具有摧毁地球上一切有机生命的能力‚这 ① C.
P.Webel‚
200
4‚p.
13.
一点是无可质疑的。问题是我们是否希望仅 ② 同上。
仅在这一方面利用我们新的科学技术知识‚ ③ p.
同上‚ 3
9。
112
粹的胜利者。事实上‚各种(韦伯尔定义的) 现实可行的和平和社会正义包含在计划之
恐怖主义都很难真正达到其目的。无论是古 内”。② 那么‚什么是“ 公正、现实可实行的和
罗马对基督徒的迫害还是苏联入侵阿富汗‚ 平和社会正义” 呢?又如何真正区分合法的
都说明了来自上层的暴力军事活动不是解决 武力与非法的暴力呢?谁来“严格鉴别”又如
国际问题的真正出路。而下层情况也是如 何“ 严格鉴别” “ 恐怖分子” 呢?韦伯尔意识
此‚
来自西班牙艾塔乃至中东的自杀式炸弹 “在战略上或战术上轰炸‚特别是针对城
到‚
都没有真正实现其政治目的。 市和村庄时要设计一个被论证为合乎正义的
如果暴力、恐怖是弗洛伊德所说的人类 方法是困难的。况且‚没有人能预知人们在
的“死亡本能” 内在冲突的结果‚那么这无疑 行动中会发生什么意外”。③ 反击恐怖的暴
表明人类将与恐怖永伴;如果不承认存在“死 力方式很难避免恐怖的结果。另外‚韦伯尔
亡本能”‚从政治上看就是能否找到一种替代 以当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背景下的国际反暴 书
“恐怖”‚使各方面以协商方式来解决问题的 力观点去分析两次世界大战‚从而把保卫祖 刊
“战争仍伴随着
权威机构。阿伦特的看法是‚

国的战争和抗击入侵者的行为不加区别地看

我们的主要理由既不是人类种族一种神秘的 成恐怖行为‚这也值得商榷。
死亡渴求‚也不是一种无法克制的侵略本能‚ 韦伯尔在书的结论部分指出‚恐怖之谜
也不是似乎更合理的、决定性地由裁军所产 是没有答案的。实际上‚答案是有的:恐怖之
生的经济与社会危机。明白简单的事实是‚ 谜就存在于当前严重的全球性经济与政治危
就国际事务而言‚在政治领域中还没有出现 机之中。在韦伯尔现象学、心理学的描述视
能替代战争的最后裁决方式”。①韦伯尔的思 野内存在着分析盲点‚即用弗洛伊德及弗罗
路则是现象学的方法:不问什么是终极的决 姆的心理学理论来解释大规模战争杀戮的原
定着人类命运的东西(民主、公正或圣战、上 因。如弗洛伊德认为人性中的攻击性(自然
帝等)‚而是问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捍卫和发展 的冲动和主宰他人的冲动)乃是“ 死亡本能”
这种民主和公正(如果有的话)。韦伯尔提出 向外转化的结果。死亡的欲望被转化为杀
了一种与“以暴制暴”或“向对方屈从”这种非 戮、
毁灭、统治的欲望。其实‚心理问题是一
此即彼式的两难选择有区别的模式‚即捍卫 定社会经济文化在心理上的反映‚即使弗洛
尽可能多的人的正义和人权‚同时甚至消灭 伊德所描写的“死亡本能”‚也是对第一次世
由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所造成的全球性威 界大战中现实破坏的心理学表述。而奥斯维
胁。 辛大屠杀不是希特勒的虐待狂大发作所能解
但当韦伯尔的现象学、心理学分析遇到 释的‚它不仅仅是犹太人个人的劫难‚更是现
当下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时‚就显得描述有 代社会全人类的重大事件。
余而应对无力。韦伯尔寄希望于对非暴力的 在此‚英国社会学家鲍曼与韦伯尔的观
法律手段、外交、经济方式的综合应用‚以教 点形成奇妙的对位‚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韦
训恐怖主义者。但他又认为‚若仍不能阻止 伯尔的不足。鲍曼从现代社会制度和现代技
或消灭真正的恐怖威胁时‚则要使用军事干 术的视野解释韦伯尔所提出的“恐怖之谜”:
涉‚
在联合国的监督下凭借小规模的、机动 现代严密的官僚组织和现代技术使大屠杀成
的、组织严密的“快速反应部队”‚对已经过严 为可能。“现代文明不是大屠杀的充分条件‚
格鉴别的“恐怖分子”尝试逮捕。当韦伯尔要
设计现实的反恐计划时‚不得不“分阶段地在 ① C.
P.Webel‚
200
4‚p.
40.
全球范围内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中最 ② p.
同上‚ 1
11。
重要的是目前的核国家)‚……把一种公正、 ③ p.
同上‚ 1
10。
113
但毫无疑问是必要条件‚没有现代文明‚大屠 野。韦伯尔认为‚在当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杀是不可想象的。纳粹分子集体屠杀欧洲犹 面前‚一切对战争性质问题的争论皆应让位
太人不仅是一个工业社会的技术成就‚而且 于反战争和对和平的诉求‚提出对恐怖主义
也是一个官僚制度社会的组织成就”。① 在 进行研究必须先对“恐怖行为”有所关注。在
现代社会‚现代官僚体系的管理和现代技术 这个意义上‚《
恐怖、恐怖主义和人类处境》是
的应用为“大屠杀”提供了“道德催眠剂”。当 一部具有方法意义和主题特色的研究恐怖主
受害者与实施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在现代管理 义问题的力作。
模式下被无限推远遮蔽时‚实施者对受害者
的道德负疚感就更加弱化。事实上‚当恐怖 参考文献:

手段成为国际上弱者反抗强者的武器时‚如 1
∙C.P.Webel‚Terror‚Terrorism‚and The Human
Condition‚ New York and Hampshire:Palgave
书 果不涉及、不重视全球性的贫富差别和国际
刊 社会的不公‚乃至超级大国在世界上实行单 Macmillan‚
200
4.
评 边主义等政治经济问题‚那么消除恐怖仍是 2
∙〔美〕苏珊·桑塔格:《关于他人的痛苦》‚黄灿
介 2
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00
6年。
不可能的。
3
∙〔英〕泰德·洪德里奇:《恐怖之后》‚汪洪章、吴
考虑到恐怖主义是一个包含价值判断的 2
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00
5年。
政治学概念‚韦伯尔的《
恐怖、恐怖主义和人 4
∙〔英〕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
类处境》‚在某种程度上先不卷入各种不同的 2
华译‚译林出版社‚00
2年。
恐怖主义定义的旋涡‚其对心理学问题的设
计、
对生存论的处境分析和现象学的当下描 (责任编辑:陈 源)
述构成了目前恐怖主义研究中较新的研究视

英国 e-Science 研究中心征集研究论文

0
从201年起‚英国开始实施 e-Science 计划。该计划从创立以后一直在实施。为了获得有关研究和
实施方面的咨询意见‚该计划成立了战略咨询团队。这个团队包括多个相关的委员会‚以确保对多学科
给予关注。
英国 e-Science 研究中心征集研究论文。论文的主题包括探讨关于艺术和人文研究领域的新挑战‚
利用 e-Science 技术促进学科研究的新进展。
英国 e-Science 研究中心希望各个领域的研究人员积极参与‚不仅需要探讨 e-Science 对艺术和人文
科学的影响‚也需要研究艺术和人文科学对 e-Science 影响的文章。研究中心将进行一系列的演讲、专题
学术讨论会和培训活动‚包括以网格为基础的研究进展的示例分析。探索电子平台如何支持艺术和人
文科学的创新研究‚拓宽早期研究者的研究设想。
2
论文征集期限:00
7年4月1日~2
008年3月3
1日
http:
详情请见网址: //www.
nesc.
ac.
uk/esi/themes/theme—0
6/
(枫)

① 鲍曼:《
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译林出版社‚
200
2年‚第1
8页。
11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