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0

 了解變壓器的極性試驗。

 熟悉變壓器的三相連接。

 了解變壓器並聯運用的條件與負載分配。
1

-1
變壓器做三相連接或並聯運用之前,必須知道它的極性,才不會連接錯誤
發生短路或電壓異常現象。所謂極性,是指變壓器一、二次側繞組在某一瞬
間,各端點電壓的相位關係,變壓器的極性分為兩種,即減極性與加極性。減
極性:若一、二次側繞組繞成圖 10-1(a),同側接線端的電壓極性相同者;加極
性:若一、二次側繞組繞成圖 10-1(b),同側接線端的電壓極性相反者。
變壓器大多採用減極性,因為兩繞組相鄰部位的電壓差比較小,較容易絕
緣。變壓器極性的表示方法,如表 10-1 所示。

極性相同,減極性 + + + +

- - - -
減極性

極性相反,加極性 + - + -

- + - +
加極性

▲ 圖 10-1 加極性與減極性變壓器

238
* 表 10-1 變壓器極性的表示
H1 H2 U V + -
高壓側
減極性
低壓側
X1 X2 u v + -
H1 H2 U V + -
高壓側
加極性
低壓側
X2 X1 v u - +

變壓器裝配完成後,就看不見繞組繞製方向,要判斷其極性,不能將變壓
器拆開來看,這時候,有下列三種方法可以判斷:

 直流法

如圖 10-2 所示,將直流電源與直流電壓表,分別接到變壓器之一次側與二
次側,在電源開關閉合瞬間,變壓器繞組會感應電勢使電壓表指針偏轉。若電
+ +
壓表指針順向偏轉,變壓器為 減極性;若電壓表指針逆向偏轉,變
- -
+ -
壓器為 加極性。
- +

直流電壓表(伏特表)

伏特表指針正偏轉:減極性
開關由 OFF→ON 伏特表指針逆偏轉:加極性


10

▲ 圖 10-2 極性試驗─直流法 壓

 交流法 之


如圖 10-3 所示,在變壓器高壓側加一適當的交流電壓源V1,將兩側繞組之 法

一 端 短 接,另 一 端 以 交 流 電 壓 表V3 連 接,二 次 側 開 路 電 壓V2。若 電 壓 值


+ +
V3 = V1 - V2,變壓器為 減極性;若電壓值V3 = V1 + V2,變壓器為
- -
+ -
加極性。
- +

239
1
V1 V3 V2

交流電壓表

若 V3= V1- V2 :減極性


V1
若 V3= V1+ V2 :加極性

短接
▲ 圖 10-3 極性試驗─交流法

 比較法

若是有一已知極性的變壓器,與待測變壓器電壓額定值相同,將兩變壓器
高壓側並聯,接一交流電壓源,低壓側接電壓表,如圖 10-4 所示,若電壓表讀
數約為 0,表示兩變壓器極性相同;若電壓表讀數不為 0(讀數為兩變壓器低壓
繞組之電壓和),表示兩變壓器極性相反。

交流電壓表

Tr1
若伏特表讀數 V = 0:兩變壓器同極性

若伏特表讀數 V≠0:兩變壓器異極性

Tr2
▲ 圖 10-4 極性試驗─比較法

( ) 變壓器一次側二次側繞組同側的接線端,電壓極性相同者,稱為
加極性 減極性 同極性 異極性。
( ) 變壓器的極性試驗方法中,不需要交流電源的是 直流法 
交流法 比較法 以上皆非。

240
-2
電力系統都是採取三相系統,在發電廠、變電所的變壓器也是三相變壓器,
三相變壓器相當於三個單相變壓器的組合。變壓器的三相連接,包括一次側的
三相連接與二次側的三相連接,基本型式有星型(Y,star)與三角型(△,
delta)兩種。
星型連接(以下稱 Y 連接),如圖 10-5 所示,連接原則是線尾接線尾,其
線電流與相電流大小相等,線電壓為相電壓的 3倍,且線電壓的相位比對應的
相電壓相位超前 30°。變壓器採 Y 連接,如果中性點不接地,因為激磁電流含
有第三諧波,會造成原本是正弦波的電壓波形發生畸變。

IR VC
R IA VTR= VC- VA VRS= VA- VB
30°
VA 30° V
A

VC 30°
VB
IS IB
S VB
IT IC VST= VB- VC
T
電路圖 電壓相量圖

IT= IC
IT= IC
10



IR= IA 之
IR= IA


IS= IB 法
IS= IB

電流相量圖(設功因角 = 0°) 電流相量圖(功因角 ≠0°)


▲ 圖 10-5 Y 型(星型)連接

241
1
三角形連接(以下稱△['d lt ]連接),如圖 10-6 所示,連接原則是線尾接
線頭,其線電壓與相電壓大小相等,線電流為相電流的 3 倍,且線電流的相
位比對應的相電流相位滯後 30°。

IR
R

IA VC= VTR

VA VC

IS IB IC VA= VRS
S
IT VB
T VB= VST

電路圖 電壓相量圖

IT IT

IC
IC
30°

IA
30° 30° IA
30° IS
IS IR
IB
IB
IR

電流相量圖(設功因角 = 0°) 電流相量圖(功因角 ≠0°)


▲ 圖 10-6 △型(三角形)連接

變壓器的一次側與二次側,可以組合的三相連接,就有 Y-Y、Y-△、△-
△、△-Y 等四種。除此之外,還可以使用兩台變壓器做三相連接,分別為 V-
V、U-V、T-T 等。上述 7 種三相連接,其一次側與二次側的電壓電流關係,將
說明如下:

 Y-Y 連接

如圖 10-7 所示,Y-Y 連接從一次側線電壓到二次側線電壓的關係,如公式

242
(10-1)所示;從一次側線電流到二次側線電流的關係,如公式(10-2)所示。

公式 10-1

VL1 = 3V 1 (∵一次側 Y 連接,線電壓= 3相電壓)


V 1 = aV 2(一次側相電壓為二次側相電壓的 a 倍)
1
VL2 = 3V 2 = V (∵二次側 Y 連接,線電壓= 3相電壓)
a L1

* 表 10-2 Y-Y 連接線電壓與相電壓公式的名稱


代號 VL1 V1 V2 VL2 a
名稱 一次側線電壓 一次側相電壓 二次側相電壓 二次側線電壓 匝數比

公式 10-2

IL1 = I 1 (∵一次側 Y 連接,線電流=相電流)


1
I 1= I (二次側相電流為一次側相電流的 a 倍)
a 2
IL2 = I 2 = aIL1 (∵二次側 Y 連接,線電流=相電流)

* 表 10-3 Y-Y 連接線電流與相電流公式的名稱

代號 IL1 I1 I2 IL2 a
名稱 一次側線電流 一次側相電流 二次側相電流 二次側線電流 匝數比

R U 10
R U
A a 變

S V S V 器
B b 之

T W T W 結
C c 法
一次側 二次側 一次側 二次側

接線圖 實體接線圖
▲ 圖 10-7 Y-Y 連接

243
1
IR IU
R U
IA Ia
VA Va

VC Ib Vc
IB
IS IW
S VB Vb W
IC IC
T V
IT IV
一次側 二次側
電路圖

IC= IW

VC IT= IC VRS VC
VTR VWU VUV
30° 30°
30° 30°
VA Va

IS= IB 30° IR= IA


30° Ia= IU
VB Vb
Ib= IV

VST VVW
一次側 二次側
相量圖
▲ 圖 10-7 Y-Y 連接(續)

採用 Y-Y 連接,中性點應該接地,以免二次側所接負載不平衡時,各相電
壓變得不平衡。同時,中性點接地也可以改善電壓波形,使電壓波形更趨近於
正弦波。

範 例 1
三台匝數比為 100 的單相變壓器,組成 Y-Y 連接, 若一次
側電源為三相 22kV,則變壓器二次側輸出線電壓為多少?
若二次側線電流為 50A,則變壓器一次側線電流為多少?

244
解 二次側線電壓
1 1
VL2 = VL1= ×22000 = 220
a 100
一次側線電流
1 1
IL1= IL2= ×50 = 0.5
a 100
答: 220 伏特 0.5A

 Y-△連接

如圖 10-8 所示,Y-△連接從一次側線電壓到二次側線電壓的關係,如公式
(10-3)所示;從一次側線電流到二次側線電流的關係,如公式(10-4)所示。

公式 10-3

VL1 = 3V 1 (∵一次側 Y 連接,線電壓= 3相電壓)


V 1 = aV 2
VL2 = V 2(∵二次側△連接,線電壓=相電壓)

* 表 10-4 Y-△連接線電壓與相電壓公式的名稱

代號 VL1 V1 V2 VL2 a

名稱 一次側線電壓 一次側相電壓 二次側相電壓 二次側線電壓 匝數比

公式 10-4

IL1 = I 1(∵一次側 Y 連接,線電流=相電流)


10

1 壓
I 1= I 2
a 器

IL2 = 3I 2 (∵二次側△連接,線電流= 3相電流) 連


* 表 10-5 Y-△連接線電流與相電流公式的名稱

代號 IL1 I1 I2 IL2 a

名稱 一次側線電流 一次側相電流 二次側相電流 二次側線電流 匝數比

245
1
R U
R U
A a

S V S V
B b

T W T W
C c

一次側 二次側 一次側 二次側

接線示意圖 實體接線圖

IR IU
R U
IA
Ia
VA
Va Vc
VC
Ib Ic
IB
IS IW
S VB W
IC Vb IV
T V
IT
一次側 二次側
電路圖

IW

IT= IC IC
VTR VC
VRS VC= VWU 30°
30°
30° VA Va= VUV
IV 30°
IR= IA 30° Ia
IS= IB 30° Ib
VB Vb= VVW
IU
VST
一次側 二次側
相量圖

▲ 圖 10-8 Y-△連接

Y-△連接之一次側線電壓為相電壓的 3倍,有降壓效果,適於高壓變低
壓,如變電所內的變壓器。

246
範 例 2
三台匝數比為 100 的單相變壓器,組成 Y-△連接, 若一次
側電源為三相 22kV,則變壓器二次側輸出線電壓為多少?
若二次側線電流為 50A,則變壓器一次側線電流為多少?

解 一次側線電壓VL1 = 22000V = 3×一次側相電壓V 1


22000
一次側相電壓V 1 = V = 100×二次側相電壓V 2(匝數比為
3
100)
220
二次側相電壓V 2 = V
3
220
二次側線電壓VL2 =二次側相電壓V 2 = = 127V
3
二次側線電流IL2 = 50A = 3×二次側相電流I 2
50
二次側相電流I 2 = A = 100×一次側相電流I 1
3
0.5
一次側相電流I 1 = = 0.289A=一次側線電流IL1
3
答: 127 伏特 0.289A

 △-△連接

如圖 10-9 所示,△-△連接從一次側線電壓到二次側線電壓的關係,如公式
10

(10-5)所示;從一次側線電流到二次側線電流的關係,如公式(10-6)所示。 壓


公式 10-5 連

VL1 = V 1 (∵一次側△連接,線電壓=相電壓) 法

V 1 = aV 2
1
VL2 = V 2 = V (∵二次側△連接,線電壓=相電壓)
a L1

247
1
* 表 10-6 △-△連接線電壓與相電壓公式的名稱

代號 VL1 V1 V2 VL2 a

名稱 一次側線電壓 一次側相電壓 二次側相電壓 二次側線電壓 匝數比

公式 10-6

IL1 = 3I 1 (∵一次側△連接,線電流= 3相電流)


1
I 1= I
a 2
IL2 = 3I 2 = aIL1 (∵二次側△連接,線電流= 3相電流)

* 表 10-7 △-△連接線電流與相電流公式的名稱

代號 IL1 I1 I2 IL2 a

名稱 一次側線電流 一次側相電流 二次側相電流 二次側線電流 匝數比

△-△連接適用於電壓較低、電流較大之配電變壓器,其缺點是中性點不能
接地。由於激磁電流的第三諧波在△內形成環流,所以感應電勢較像正弦波
形,比較不會變形。

R U
R U
A a

S V S V
B b

T W T W
C c

接線示意圖 實體接線圖
▲ 圖 10-9 △-△連接

248
IR IU
R U
IA Ia
VA Vc Va Vc

IS IB Ic Ib Ic
IW
S W
VB Vb
T V
IT IV
電路圖

IW
VTR= VC IT
IC
IC
VC= VWU
30° 30°

VRS= VA Va= VUV


IS 30° IV 30°
30° IA 30° Ia
IB
Ib V = V
b VW

VST= VB IR IU
相量圖

▲ 圖 10-9 △-△連接(續)

範 例 3
三台匝數比為 100 的單相變壓器,組成△-△連接, 若一次
側電源為三相 22kV,則變壓器二次側輸出線電壓為多少?
若二次側線電流為 50A,則變壓器一次側線電流為多少?
10


解 二次側線電壓 器
1 1 之
VL2 = VL1= ×22000 = 220 連
a 100 結
一次側線電流 法
1 1
IL1= I = ×50 = 0.5
a L2 100
答: 220 伏特 0.5A

249
1
 △-Y 連接

如圖 10-10 所示,△-Y 連接從一次側線電壓到二次側線電壓的關係,如公


式(10-7)所示;從一次側線電流到二次側線電流的關係,如公式(10-8)所示。

R U R U
A a

S V S V
B b

T W T W
C c

接線示意圖 實體接線圖

IR IU
R U
Ia
IA
Va
VA VC
Vc
IB IC Ib
IS Ic IW
S Vb W
VB
T V
IT IV
電路圖

IT IC= IW
VTR= VC
IC VC
VWU VUV
30°
30°
30°
VRS= VA Va
IS 30°
30° IA
IB 30° Ia= IU
Vb
Ib= IV
IR
VST= VB
VVW
一次側 二次側

相量圖
▲ 圖 10-10 △-Y 連接

250
公式 10-7

VL1 = V 1(∵一次側△連接,線電壓=相電壓)
V 1 = aV 2
VL2 = 3V 2(∵二次側 Y 連接,線電壓= 3相電壓)

* 表 10-8 △-Y 連接線電壓與相電壓公式的名稱

代號 VL1 V1 V2 VL2 a

名稱 一次側線電壓 一次側相電壓 二次側相電壓 二次側線電壓 匝數比

公式 10-8

IL1 = 3I 1(∵一次側△連接,線電流= 3相電流)


1
I 1= I
a 2
IL2 = I 2 (∵二次側 Y 連接,線電流=相電流)

* 表 10-9 △-Y 連接線電流與相電流公式的名稱

代號 IL1 I1 I2 IL2 a

名稱 一次側線電流 一次側相電流 二次側相電流 二次側線電流 匝數比

範 例 4 10
三台匝數比為 100 的單相變壓器,組成△-Y 連接, 若一次 變

側電源為三相 22kV,則變壓器二次側輸出線電壓為多少? 器

若二次側線電流為 50A,則變壓器一次側線電流為多少? 連

解 一次側線電壓VL1 = 22000V=一次側相電壓V 1 = 100×二次側相


電壓V 2(匝數比為 100)

251
1
二次側相電壓V 2 = 220V
二次側線電壓VL2 = 3×二次側相電壓
VL2 = 3×220V = 381V
二次側線電流IL2 = 50A=二次側相電流I 2 = 100×一次側相電流I 1
一次側相電流I 1 = 0.5A
一次側線電流IL1 = 3×一次側相電流I 1 = 3×0.5A = 0.866A
答: 381 伏特 0.866A

 V-V 連接

V-V 連接是由△-△連接轉變過來的,也稱為開△(open delta)連接。將△


-△連接變壓器組中,移去一台單相變壓器,即成為 V-V 連接,仍然可以執行三
相電力系統的變壓。不過,如圖 10-11 所示,兩台單相變壓器中的 A 變壓器,
因為 V-V 連接是由△-△連接轉變過來的,所以參考圖 10-9 的線電流 IU 越前線
電壓 VUV 有 30°+ 的相位角,導致相電流 Ia(必定與線電流 IU 相等)與相電壓
Va(即線電壓 VUV)有 30°+ 的相位差。至於 B 變壓器,參考圖 10-9 的線電壓
VWU 滯後線電流 IW 有 30°+ 的相位角,再看圖 10-11,以 IW 為基準,相電壓 Vb
(即線電壓 VVW)滯後線電壓 VWU 120°,更滯後 IW 30°+ + 120°;相電流 Ib 為
線電流 IW 的反相量(即 Ib 滯後 IW 180°),所以相電流 Ib 滯後相電壓 Vb 有 30°-
【180°-(30°+ + 120°)= 30°- 】的相位角。
總而言之,A 變壓器的相電流超前相電壓 30°+ 相位角,B 變壓器的相電
流滯後相電壓 30°- 相位角。

252
R U
R U
A a

S V S V
B b T W
T W
接線示意圖 實體接線圖

IR IU
R U

IA Ia
VA Va

IS IB Ib IW
S W
VB Vb
T V
IT IV
電路圖

VTR IW
IT VWU

VRS= VA
Va= VUV
IS= IB- IA 30°+ 30°+
30°- IV= Ib- Ia
30°-
Vb= VVW
IB=- IT IA= IR
VST= VB Ia= IU
Ib=- IW
相量圖 10
▲ 圖 10-11 V-V 連接(續)


因為 V-V 連接的線電壓VL 等於相電壓V ,線電流IL 等於相電流I (不像△連 器

接之線電流為相電流的 3倍),兩台變壓器容量本來共有2V I = 2VLIL,但輸 連

送的功率只有 3VLIL(三相功率公式)= 3V I ,所以整個變壓器組的利用率 法

如公式(10-9)所示,但利用率不是效率,兩者意義不同,不要混淆。

公式 10-9
輸送功率 3VLIL 3
利用率= = = = 0.866
設備容量 2V I 2

253
1

範 例 5
兩台容量各為 100kVA 的單相變壓器,組成 V-V 連接,能夠
傳送的功率為多少? 若三台容量為 100kVA 的單相變壓
器,組成△-△連接,能夠傳送的功率為多少? 兩者之比
值為多少?

解 變壓器容量本來每台有V I ,即 100kVA
V-V 連接傳送的功率為 3V I = 173kVA
三台變壓器,不論是組成△-△、△-Y、Y-Y 或 Y-△,能夠傳送的
功率共有3V I = 300kVA
173
兩者之比值為 = 0.577
300
答: V-V 連接:173 kVA △-△連接:300kVA 0.577

6. U-V 連接

U-V 連接是由 Y-△連接轉變過來的,也稱為開 Y-開△連接。將 Y-△連接變


壓器組中,移去一台單相變壓器,即成為 U-V 連接。只要連接 2 條高壓線路與
一條中性線,U-V 連接就可以執行三相電力系統的變壓,如圖 10-12 所示。不
過,U-V 連接的利用率也是 0.866。

R U R U
A a

S V S V
B b N W
N W

接線示意圖 實體接線圖
▲ 圖 10-12 U-V 連接

254
IR IU
R IA U
Ia
VA
Va

IS IB Ib IW
S VB W
Vb
N V
IN IV
電路圖
▲ 圖 10-12 U-V 連接(續)

 T-T 連接

T-T 連接是比較特別的一種連接方式,使用兩台單相變壓器,主變壓器
(main transformer)M 與梯塞變壓器(teaser transformer)T。如圖 10-13 所示,
主變壓器一次側和二次側繞組有中間抽頭 M 和 m,梯塞變壓器一次側和二次側
繞組在 86.6 %處有抽頭,分別與主變壓器中間抽頭 M 和 m 連接,可以執行三
相電力系統的變壓。

主變壓器
R U

M m
R V
VM Vm
S V S U

T
T t
W
VT Vt 10

梯塞變壓器 T W 壓


接線示意圖 電路圖 連
▲ 圖 10-13 T-T 連接 結

255
1
VTR
VWU

VRS=VM Vm

VST 1 VVW Vt
VT= V + VST
2 RS

相量圖
▲ 圖 10-13 T-T 連接(續)

設變壓器二次側線電壓與線電流為V2 與I2,其輸出功率為 3V2I2,而主變壓


器容量為V2I2,梯塞變壓器原本容量為V2I2,但只有使用 86.6 %繞組,容量視為
0.866V2I2,所以整個 T-T 連接變壓器組的利用率為:

公式 10-10
輸送功率 3V2I2 3
= = = 0.928
設備容量 V2I2 + 0.866V2I2 1.866

 T 型連接

將 T-T 連接中,兩變壓器的二次側改裝成如圖 10-14 的接線,其中梯塞變壓


器二次側繞組全部使用,可以使三相電源變成相位相差 90°的二相電壓輸出,
即三相變二相。

R U

Vm
R U
VM
S V
S
V
VT Vt

T
T N
N

接線示意圖 電路圖

▲ 圖 10-14 三相變二相的 T 型連接


256
VTR

VRS Vm= VUN


= VM

VST VT
Vt= VVN
相量圖
▲ 圖 10-14 三相變二相的 T 型連接(續)

( ) 變壓器 Y 連接,其線電流IL 與相電流I ,線電壓VL 與相電壓V 的關


係是  IL = I ,VL = V  IL = 3I ,VL = V  IL = 3I ,
VL = 3V  IL = I ,VL = 3V 。
( ) 變壓器△連接,其線電流IL 與相電流I ,線電壓VL 與相電壓V 的關
係是  IL = I ,VL = V  IL = 3I ,VL = V  IL = 3I ,
VL = 3V  IL = I ,VL = 3V 。
 三台匝數比為 2 的單相變壓器,組成△-Y 連接,若一次側電源為三相 220V,
則變壓器二次側相電壓為 V。
 三台匝數比為 2 的單相變壓器,組成△-Y 連接,若一次側電源為三相 220V,
則變壓器二次側輸出線電壓為 V。 10
 可以使三相電源變成二相電壓輸出的變壓器連接方式,稱為 連接。 變





257
1

-3
將數台變壓器一次側、二次側並接,以共同分擔所有的負載,是謂並聯運
用。單相變壓器的並聯方式,如圖 10-15 所示,其並聯條件有:
1. 一次側、二次側電壓額定值須相同。
2. 極性不一定要相同,但極性連接應正確,即正端接正端,負端接負端。
3. 容量不一定要相同,但各變壓器的等效阻抗須與其容量成反比,即各變壓
器的百分阻抗(Z %)相等(依各變壓器之基準阻抗所得到的 Z %),如
此可滿足依容量的大小來分擔負載量。
4. 各變壓器等效電阻與等效電抗的比值須相同,使各變壓器分擔的電流相位
都相同,就不會在變壓器間發生環流。

IA IL
Tr.A
A A

IB
Tr.B B
B

接線示意圖 實體接線圖 等效電路


▲ 圖 10-15 單相變壓器的並聯運用

三相變壓器的並聯條件,除了上述單相變壓器的四項條件外,還有:
1. 各變壓器相序須相同,即一次側與二次側都應該 A 相接 A 相,B 相接 B
相,C 相接 C 相。
2. 二次側連接在一起的各點,不能有相位差。因此,可以並聯的變壓器組
有:Y-Y 並聯 Y-Y,Y-△並聯 Y-△,△-△並聯△-△,△-Y 並聯△-Y,△-△
並聯 Y-Y 以及 Y-△並聯△-Y。
若有兩台變壓器 A、B 並聯運用,其負載分配的公式如下:

258
公式 10-11
ZB ZB %
IA = IL. = IL.
ZA + ZB ZA %+ ZB %

公式 10-12
ZA ZA %
IB = IL. = IL.
ZA + ZB ZA %+ ZB %

* 表 10-10 變壓器並聯運用負載分配公式的說明
代號 IL IA IB ZA ZB
所有的 變壓器 A 變壓器 B 變壓器 A 變壓器 B
名稱
負載電流 分擔的電流 分擔的電流 的等效阻抗 的等效阻抗
單位 安培 安培 安培 歐姆 歐姆

上述公式,若改以總負載量SL取代負載電流IL,可以計算出各變壓器分擔的
負載量SA、SB。

公式 10-13
ZB ZB %
SA = SL. = SL.
ZA + ZB ZA %+ ZB %

公式 10-14
ZA ZA %
SB = SL. = SL.
ZA + ZB ZA %+ ZB %

10
範 例 6 變


有一容量為 100kVA 的變壓器 A,阻抗百分率為 3 %,與 之

200kVA、阻抗百分率為 4 %的變壓器 B,共同負擔 250kVA 負 結

載,求各變壓器分擔的負載量?

解 先以同一基準容量,算出兩變壓器可以比較的阻抗百分率。

259
1
200kVA,阻抗百分率為 4 %的變壓器 B,改以 100kVA 為基準容
S 100
量,得 ZB %= Z'B %. = 4 %× =2%
S' 200
ZB % 2%
SA = SL. = 250× = 100kVA
ZA %+ ZB % 3 %+ 2 %
ZA % 3%
SB = SL. = 250× = 150kVA
ZA %+ ZB % 3 %+ 2 %
答:變壓器 A 分擔 100kVA;變壓器 B 分擔 150kVA。

從 上 述 例 題 可 以 發 現,由 於 兩 台 變 壓 器 的 百 分 阻 抗 不 同(ZA = 3 %,
ZB = 2 %),所以兩台變壓器分擔的負載量不能與兩者之容量成比例。若負載
再加大,變壓器 B 尚未滿載,變壓器 A 就要發生過載了。若變壓器 B 之百分阻
抗ZB'是 3 %,使同一基準下的阻抗百分率比 ZA %:ZB %= 2:1,恰與額定容
量比 SA:SB = 1:2 相當,變壓器 B 即可與變壓器 A 依容量分配負載量。負載
量的分配計算如下:
100
ZB %= 3 %× = 1.5 %
200
1.5 % 250
SA = 250× = kVA
3 %+ 1.5 % 3
3% 500
SB = 250× = kVA
3 %+ 1.5 % 3

 有一變壓器 A,容量為 100kVA,阻抗為 0.1 ;變壓器 B 容量為 50kVA,阻


抗為 0.2 ,共同負擔 120kVA 負載,則變壓器 A 分擔 kVA,變壓器
B 分擔 kVA。

260
 變壓器的極性
分類: 加極性:同側接線端的電壓極性相反。
減極性:同側接線端的電壓極性相同。
極性試驗:
直流法

SW:OFF→ON

電表指針正偏轉:減極性
電表指針逆偏轉:加極性
交流法
V1 V3 V2

V1
V3= V1- V2:減極性
V3= V1+ V2:加極性
比較法

V = 0:同極性
V ≠ 0:異極性

 三相連接
基本型式
星型連接(Y 連接):線電流 IL =相電流 I ,線電壓 VL = 3相電壓 V 。
三角形連接(△連接):線電流 IL = 3相電流 I ,線電壓 VL =相電壓
V。
基本三相連接:Y-Y、Y-△、△-△、△-Y。

261
1 1
×1(△);× (Y) × ×1(△);× 3(Y)
3 a
電壓關係:VL1 V1 V2 VL2。
1
×1(Y);× (△) ×a ×1(Y);× 3(△)
3
電流關係:IL1 I1 I2 IL2。

特殊三相連接:V-V、U-V(以上變壓器組的利用率為 0.866)、
T-T(利用率為 0.928)。
T 型連接:使三相電源變成二相電壓輸出。

 並聯運用
條件: 電壓額定值須相同。
極性連接應正確。
各變壓器的等效阻抗須與其容量成反比。
各變壓器等效電阻與等效電抗的比值須相同。
(三相變壓器)各變壓器相序須相同。
(三相變壓器)連接在一起的各點,不能有相位差。
ZB ZB %
IA = IL× = IL× 。
ZA + ZB ZA %+ ZB %
負載分配公式
ZA ZA %
IB = IL× = IL× 。
ZA + ZB ZA %+ ZB %

262
一、選擇題

10-1 變壓器的極性試驗

( ) 如圖 為利用直流法測量變壓器極性的試驗,當開關 S 接通瞬間,
伏特計往負方向偏轉,則變壓器為 無極性 加極性 減
極性 無法判斷。
S
( ) 如圖 所示,利用直流法測變壓器極

性的試驗,當開關 S 閉合瞬間,若伏
特計偏向正值,變壓器的極性為  -

加極性 減極性 同極性 異 ▲圖


極性。

( ) 如圖 所示,利用比較法測變壓器極性的試驗,若伏特計指數為
0,表示變壓器甲和變壓器乙 皆為加極性 皆為減極性 (C)
同極性 (D)異極性。

V1

▲圖 ▲圖

( ) 某變壓器以交流法測其極性,如圖 所示,若伏特計 V < V1,變


壓器的極性為 加極性 減極性 同極性 不一定。

263
10-2 變壓器的三相連接-Y 與△ VCN

( ) 某 Y 接變壓器,若相電壓 VAN、VBN、VCN 相量 VAN

如圖 所示,則線電壓 VAB、VBC、VCA 的相量


VBN
圖為下列何者?
▲圖
   
VAB
VCA VAB
VCA VAB

VAB
VBC
VCA
VBC VCA VBC 。
VBC

( ) 變壓器接成△結線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線電壓=相電壓
線電流=相電流  3線電壓=相電壓  3線電流=相電流。

( ) 使用三台 6600V/220V 之單相變壓器,若要將 11.4kV 的電源降壓成


380V 供給電動機運轉,則變壓器應使用  Y-△  △-Y △
-△  Y-Y 接線。

( ) 三個 2000V/100V 之單相變壓器,接成 Y-△三相變壓器組,如圖


所示,則一次側線電壓與二次側線電壓之比為多少?  20:1
20
 20 3:1  :1  40:1。
3

IR IU
R U
IA
VA Ia
Va VC
IB VC Ib
IS IC I
S VB
W
W
IC Vb IV
T V
IT
一次側 二次側

▲圖

264
( ) 利用單相減極性變壓器三台,擬作成三相△-△接法,下列接法何
者正確(大寫英文字母代表電源側,小寫英文字母代表負載側)?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

( ) 三台 11400V/220V 之單相變壓器,若要接成 11400V/220V 供給三


相負載,且須獲得較大輸出容量,其接線應為  Y-△  △-Y
 △-△  Y-Y。

( ) 三台單相變壓器接成△-Y 接線,若變壓器匝數比為 150,當一次


側電源線電壓為 22.8kV 時,二次側線電壓為  300  315 
263  345 V。

( ) 發電廠內的升壓變壓器,通常使用的連接方式是  Y-△  △-
Y  △-△  Y-Y。

10-2 變壓器的三相連接-其他

( ) 三台單相變壓器接成△-△接線,若其中一台發生故障,仍可以用
 Y-△  V-V  Y-Y T 接法繼續供電。

( ) 有兩台容量為 10kVA 之單相變壓器,以 V-V 連接,可供應之三相


負載總容量最多為  17.32  10  20  8.66 kVA。

( ) 有二台 10kVA、2400/240V、60Hz 單相變壓器,使用 V-V 接法供應


三相平衡負載,功率因數為 0.577 滯後,則此二台變壓器的輸出實
功率應為何?  5.77  10  17.31  20 kW。

265
( ) 只需要三相電源中之兩條火線及一條中性線,即可接出三相電源
的變壓器接線為  T-T  V-V  Y-Y  U-V 接線。

( ) 二台匝數比為 30 的單相變壓器,組成 U-V 連接,若一次側接三相


6600 伏特電源,二次側輸出線電壓為  110  127  181
 220 伏特。

( ) T-T 接線的兩變壓器,主變壓器二次側電壓 Vm 與配變壓器二次側


3
電 壓 Vt 的 關 係 是  Vt= Vm 90°  Vt= V ∠ - 90° 
2 m
3
Vm= Vt 90°  Vm = V 90°。
2 t

10-3 變壓器的並聯運用

( ) 可以和△-△接變壓器並聯的三相變壓器是  Y-Y △-Y T


型  U-V。

( ) 兩變壓器甲和乙並聯運轉,兩者的電壓和容量皆相同,甲的阻抗
百分比為 3 %,乙的阻抗百分比為 1.5 %,當負載為 30kVA 時,兩
變壓器各分擔多少 kVA?(設兩變壓器的電阻電抗比相同,負載
特性相同) 甲= 10,乙= 20 甲= 20,乙= 10 甲=
15,乙= 15 甲= 25,乙= 5。

二、問答題

10-1 變壓器的極性試驗

1. 何謂減極性?何謂加極性?

10-2 變壓器的三相連接

2. 畫出變壓器星型(Y)接線圖,以及線電壓、相電壓、線電流與相電流的相
量圖。

3. 畫出變壓器三角型(△)接線圖,以及線電壓、相電壓、線電流與相電流
的相量圖。

26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