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WANG Yiwen-Week 7 Field Notes

22/10/2022
Substantive field notes Methodological notes Analytic notes
10 月 22 日星期天下午 6 店,我 餐厅的婶婶们和男老
如约来到隆姐泰国美食馆,店里 板(泰语名字发音类
有三桌客人在用餐,老板和工作 似于“发发”)看上
人员没有在忙,看到我,笑着打 去比较清闲,感觉还
招呼并叫出我的名字。 没到客人用餐的高峰
期。
我走到一个没人的座位放下背 今天第一次以“工作 “围裙”对我来
包,店里的人都没在干活,神情 人员”的身份进到店 说像是一把融入
松散。男老板“发发”从收银台 里,有些陌生,放下 这个环境的钥
的柜子里递给我一个围裙。我带 背包后,起初我有点 匙,也是一种身
好围裙,从柜子里找出一次性手 手足无措地站着,直 份的认可和象
套戴上。穿戴好之后,他们没有 到戴上围裙的那一刻 征。
立刻给我指派任务,我站在收银 让我有了一种“归属
台前面拿出挂在旁边的菜单阅 感”。
读。
6 点 20 分 左 右 陆 续 来 了 两 桌 客 我不敢贸然行动,还
人,婶婶们游刃有余地端上来小 在仔细观察他们的动
盆,盘子碗筷和热水壶,客人看 作,生怕等会儿人多
完菜单后点好了菜。 的时候自己出错。我
感觉婶婶们闲着的时
候会打量我,但我蹩
脚的粤语也不能和她
们交流什么,只能暗
暗希望大家都能忙起
来,这样她们的注意
力就不在我身上了。
厨师做好菜之后放在了出餐口,
盘子上用塑料夹子夹着一张小
纸,上面是菜名和桌号(2
号),我取下小纸插在菜单插单
器上面,其中一个婶婶用粤语教 一些泰国文化的
我整个餐厅的桌号排布,西南角 资料上确实提到
是 1 号桌,从西到东依次是 “0”对泰国人来
1,2,3,4,5,我跟着她用粤 我觉得很奇怪,为什 说是一个不吉利
语念了几遍,整个餐厅大致分为 么没有 10 号桌?中国 的数字,因为在
13 号桌(不包括之后合并或者分 人逢五逢十都是大日 泰语中“0”的发
成 2 人坐和 4 人坐等等),其中 子,或许对于泰国 音跟“丢失”的
没有 10 号桌, 9 号之后就是 11 人,10 号可能有着不 发音一样,或许
号桌(婶婶特意跟我强调没有 10 好的意味?按捺住好 对于做生意的人
号桌)。我端起盘子,是一份沙 奇心,我没有选择直 来 说 更 加 不 吉 利
嗲肉串,厨房的婶婶提醒我拿上 接问她。 吧,因此刻意避
出餐口的沙嗲小蘸料。我走到 2 开了 10 号桌?
号桌,端给就餐的客人。
我刚送完餐,发发喊我过去,他
用手机在翻译器上输入泰语,他
问“可不可以看我的香港身份 起初我以为是安全起 他 们 很 谨 慎 小
证”。我拿过来给他,他看完之 见,要证明自己是合 心,就 算 是 part
后用手机查询了一会儿,又打给 法居民 time , 也 严 格 按
在泰国的“隆”,最后又用翻译 照香港政府的要
器告诉我“如果你是学生签证, 我有点担心因为签证 求 行 事 。 并 且 他
你不能在这里工作。”我用英文 问题他不想冒风险让 们 很 熟 悉 这 些 相
跟他说“这是我学课作业的一部 我继续在这里工作, 关 的 政 策 , 看 到
分,而且之前‘隆’说可以过来 那样我将失去一个很 我 的 身 份 证 之 后
做 part time”。我不知道他听 好 的 观 察 参 与 的 机 通过号码能查出
懂了多少,不过最后他同意了。 会。因此我抱着十二 我 不 是 香 港 永 久
分的小心,警醒自己 居民。
工作上千万别出错。
6 点四十分左右,整个餐厅进入
了最为繁忙的时间段,整个餐厅
坐满了人,门口也有不少拿号排
队的人。来吃饭的都是香港人。
婶婶们进入了高效并且分工明确
的节奏里,一位负责点餐和给门
口的客人写排队号码,一位在小
厨房制作沙拉等泰国小凉菜(有
两个厨房,大厨房在后面,小厨
房在餐厅里),一位负责在出餐
口出餐,发发在收银台收银,并
且很灵活地出现在全场。我负责
上菜,收盘子,并且偶尔告诉发
发哪一桌又加了什么菜。我被迫
快速记住了每个桌号对应的位 这里的工作量超过了
置,并且在看到盘子上架的小纸 我的想象,虽然忙,
的瞬间反应过来。但是我时常会 但是却是我最自在的
忘记拿上小蘸料,猪颈肉,生腌 时间段。婶婶们和发
虾,肉串,拼盘,每一道菜对应 发也都忙得团团转,
的蘸料都不一样,出餐口的婶婶 没有人把注意力全放
一直在提醒我。我几乎在用跑, 我身上了。
端菜,收桌子,客人很多。
除了堂食的客人,这期间还不停
有 foodpanda 的外卖订单,那一
张张单子打印出来都好长,每一 外卖在香港仍然是很
张的金额都超过了 650 港币。 昂贵的服务。
外卖平台上每道餐的价格都比餐
厅菜单上贵 20-30 港币。
负责点单的婶婶动作极快,客人
刚念出菜名,下一秒她已经在小
本子上写下了对应的编号。相比
之下,我需要捧着一本菜单对着 我猜来这里的大
客人核实是否需要加这一道菜, 泰国人在这里做生意 部分香港人都是
需要加这一杯饮料。发发作为老 做得如此红火,除了 熟客。我第一次
板,需要观察全场的就餐情况, 最基本的要克服语言 来吃饭的时候,
如果有客人快要用完餐了,他就 障碍外,也有自己的 “隆”送了我一
会让我给这桌客人每人送上一小 经商之道,比如说送 碗糖水,我很惊
碗糖水,有的客人欣然接受,有 一小碗糖水。免费送 讶,甚至以为她
的客人也会觉得自己已经吃饱而 吃的这个事,在香港 端错桌了。可反
婉拒我也开始关注全场的用餐情 本地的餐馆是不太会 观这些客人,我
况,如果有客人吃得差不多了, 出现的。 端糖水给他们的
我就提前去拿一个大盆等着,在 时候他们似乎是
他们离开的时候迅速过去收拾桌 习以为常的,并
子。发发看到我拿着盆站着,露 我猜他可能没想到我 没有表现出惊
出无奈的笑容。整个餐厅使用的 直接端着盆在旁边等 讶。
餐具都是塑料的。起初我收拾桌 着,觉得我的行为很
子的时候还轻拿轻放,后面发现 好笑。但是我收拾的 餐厅客流量很
婶婶们都直接哗啦啦往盆里扔, 速度确实比不上婶婶 大,需要快速收
我也跟着往盆里扔。 们,只能提前做好准 完碗筷来迎接下
备。 一桌客人,因此
碗筷的材料选用
的是塑料,方便
快拿快放,不会
摔碎。
满座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八点半,
这期间每个人都忙得不可开交。
婶婶们和发发之间的交流是泰语
进行的。我也有过一些失误,比
如客人用粤语要“瓢羹”我听成 我不确定上菜上的对
了“纸巾”,然后给人家拿过去 不对的时候,就会慢
一包纸巾。不过好在顺利解决 慢走向这桌客人,慢
了。点单的婶婶教我念粤语里 慢放下手里的餐盘,
“羹”和“巾”的发音。桌子一 如果看他们并没有异
直在分分合合,比如 13 号桌分成 议,听到他们说“唔
了 13-A, 13-B,这也给我记忆每 該”,就放心地离
桌的编号增加了难度。 开。
有一桌的一个女孩子过生日,发
发帮他们把蛋糕放在冰箱里,端 在香港很多餐厅吃外
上来的时候还特意关了灯,整个 带的蛋糕都是需要收
餐厅的人都为女孩子唱了一首生 切饼费的,而这里给
日歌。 我感觉很人性化,很
温馨。这可能也是泰
国人会做生意的一方
面。
大概九点钟的时候,店里还剩下
四桌客人,都是大桌的,每桌五
六个人,坐在那里聊天。点单的
婶婶说“等下留下来一起吃饭
呀!”我说“不用啦,谢谢您,
我来之前已经吃过了。”婶婶又
说“你陪婆婆吃一点,我们其他
人都吃斋,你陪婆婆吃。”婆婆 我想起店里供奉的佛
也出来说“你和婆婆一起吃呀, 像和一些像鳄鱼的图
他们都吃斋。”我同意了。我和 像,吃斋可能是他们
婆婆一起吃炒河粉,期间有一桌 的宗教信仰。
客人吃完了准备离开,我正要起
身去收拾那一桌的碗筷,被婶婶
按下来“你和婆婆好好吃饭,我
来收。”我感觉很不好意思,还
是打算起来收拾餐桌,等我戴上
手套的时候,婶婶们已经收完
了。
十点的时候店里已经没有人了, 发发应该是一个严格
发发喊我过去在收据上签名,并 按照制度办事的泰国
支付给我 300 港币的薪水,他们 人,签收据对于 part
都夸我聪明,干活上手很快,我 time 来说显得非常正
一直说谢谢,谢谢。发发在店里 式。
放起了英文歌曲,只留了一盏
灯,我扫完地,婶婶们用漂白水
把桌子地板都清洁了一下,我拿
起背包和他们告别。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