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6

一、學習筆記

0
1
2
下筆立論○
11 《六國論》 議論文:
-用來議論某人、某事的是非得失
中心論點: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5 ○
14
-具分析、評論之意
破—否定六國滅亡的原因是兵器不鋒利或仗打得不好 -本文主要論述六國滅亡的原因在於賂秦,藉此借古諷今,勸諫北宋統治
立—肯定六國滅亡的原因在於賄賂秦國 先破後立○
24
者謹記前車之鑒,不要對入侵的外族採取輸銀納絹、屈曲求全之策

分論點一 ○23 分論點二 ○65 ○


67 ○
68 舉例論證○
分析事理、闡明個
82
人觀點或駁斥別 抗秦策略 (六國不致滅亡的方法)107 114
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對比論證○
34 ○
43 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人見解 個別情況而言
- 以說服別人為
舉例論證
(賂秦者: 韓、魏、楚) (不賂者: 齊、趙、燕) 1. 楚、魏、韓三國不以地賂秦

1. 賂秦所失多於戰爭所失 1. 直接滅亡的原因 2. 齊國不依附秦國
誇張○
36
秦: 戰勝所得 < 賂秦所得 (強) 齊: 與秦合作而不助五國,五國相繼滅亡,齊不 3. 燕國沒有派刺客殺秦王
諸侯: 戰敗所失 < 賂秦所失 (弱) 對偶○ 能單獨保全 4. 趙國不殺良將李牧
49 承上啟下○
84
2. 割地只換來短暫和平 燕: 太子丹派荊軻刺秦王敗,激怒秦王
分析事理、闡明個
先祖: 歷盡艱辛才獲得尺寸之地 趙: 趙王聽信讒言,殺良將李牧,致邯鄲失守
人觀點或駁斥別 整體情況而言
子孫: 輕易草率割讓大量土地 2. 間接滅亡的原因 人見解 實際行動—1.把賂秦的土地封賞天下謀臣
→只換來「一夕安寢」 燕、趙滅亡於秦國差不多完成吞併其餘諸侯國
- 以說服別人為 2.用事奉秦國的心思禮賢下士
3. 暴秦之欲無厭 比喻論證○
22 引用論證○
38 之時,兩國智謀已盡,力量單薄
目 3.六國合力,向秦國進攻
心態—治國者不可被敵人久積的威勢所威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脅
借古諷今 100 129 130
薪 比喻 六國的土地
「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
分析事理、闡明個
火 比喻 秦國的入侵和野心 人觀點或駁斥別 六國有不滅的可能
國下矣」
抱薪救火 比喻 以割地阻止秦國入侵 人見解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
北宋 - 六國
以說服別人為
後果:薪不盡,火不滅 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
-坐擁天下 目
-諸侯分裂
→助長秦的野心和國力 -六國與秦都是諸侯國,國力雖不及秦,但
-向外族 (遼、西夏) VS -向秦國割地求和
→秦國會入侵直至六國失去所有土地 若不以地賂秦,並一致對抗秦國,還有可以
輸幣求和,每年送出
*小結—「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 勝過秦國的可能
大量金錢財物
理固宜然」
*告誡北宋政權應以六國滅亡的歷史為鑒,不應賄
賂遼和西夏,屈辱求和,以免淪於六國諸侯之下 3
二、語譯
一詞多義 完
六國破滅,非 兵 不利, 戰 不善, 1 保存。例如:
「不
戰國時六國滅亡,不是因為兵器不鋒利,作戰不得法, 能獨完。」

燕國滅
弊 在 賂 秦。 賂 秦而 力 虧, 破 滅 之道也。
亡,我們也
弊病在於割地賄賂秦國。賄賂秦國引致國力虧損,才是破敗滅亡的原因。
不能單獨

保存啊!
或 曰:「六國互 喪, 率 賂 秦 耶?」
有人說:「六國相繼滅亡,都是因為割地賄賂秦國嗎?」 2 使完整,使完好。例
如:「臣請完璧歸趙。」
曰:「不賂 者 以 賂 者 喪,
我說:「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因為賄賂秦國的國家而滅亡, 臣會把和氏璧

蓋 失 強 援, 不能獨 完, 完整地帶回來。

原因是他們失去了強而有力的援助,沒法單獨保全,

故 曰弊 在 賂 秦也。」
所以說弊病在於賄賂秦國。」

秦 以攻 取 之外, 小則獲 邑,
秦國在攻戰取得土地以外,(由於諸侯的賄賂)小則獲取鄉邑, 一詞多義 亡

大則得 城。 較 秦 之所得 1 喪失,失去。例如:


「諸
大則得到城池。比較一下秦國由於受賄得到的土地, 侯之所亡。」

因賄賂秦
與戰 勝 而得 者,其實 百 倍;
國而喪失
與戰爭勝利而得到的地,實際上有一百倍;
的土地越
諸侯 之所亡 與戰敗而亡 者,
來越多啊!
比較一下諸侯賄賂秦國所失去的土地,與戰敗所失去的土地,

其實 亦 百 倍;則 秦之所大 欲, 諸侯之所大 患,


2 逃跑,逃亡。例
實際上也有一百倍;那麼秦國 最大的欲望,諸侯 最大的禍害,
如:「從徑道亡。」

固 不在 戰矣。思 厥 先 祖 父, 暴 霜 露,
本來就不在於戰爭。想想他們已去世的祖輩父輩,冒着風霜雨露,

4
斬荊棘, 以有 尺寸之地。 子孫視 之 不甚 惜,
披荊斬棘,才得到那麼小塊的土地。子孫看待它們卻不十分愛惜它,

舉以予 人, 如 棄 草芥。 今日割 五 城,


拿來送給別人,好像棄掉小草一樣。今天割讓五座城池,
暴秦之慾無厭

明日割 十 城, 然後得 一夕 安寢。 起 視 四 境,


暴秦的慾望
明天割讓十座城池,然後換得一夜的安寢。第二天起來看看四周的邊境,
填不滿嗎?

而秦 兵 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 有限,
秦國的軍隊又來了。但是諸侯的土地有限,

暴 秦 之欲 無厭, 奉 之 彌繁, 今天割讓五座城,明天


而殘暴的秦國的貪慾是永不滿足的,奉送給秦國的土地愈多, 割讓十座城,然後才能
得到一夜的安睡。第二
侵 之 愈急, 故 不 戰 而強弱 勝負已 判 矣。 天起來一看四周邊
秦國侵略諸侯就愈急迫。所以不用交戰,強弱、勝負已經分明了。 境,秦國的軍隊又來
了。
至於顛覆, 理 固 宜 然。
救火啊!
六國落到滅亡的地步,按道理說本來就應該這樣。

抱薪救火
古人云 :
「以地 事 秦, 猶 抱 薪 救火, 薪不盡,
古人說過:「用土地侍奉秦國,就好像抱着柴去救火一樣,柴沒燒完,
拿柴幹嘛?

火 不 滅。」 此 言得 之。 救火啊!

火便不會熄滅。」這番話說出了六國破滅的道理。

用土地侍奉秦國,好像抱著
柴去救火,柴不燒完,火就
齊人 未嘗賂 秦, 終 繼 五國遷滅, 何 哉?
不會滅。這個比喻恰當地說
齊國 不曾賄賂秦國,最後也隨着其他五國滅亡,為甚麼呢?
明了割地求和的危害。

5
與 嬴 而不助 五國也。五國既 喪,
這是因為齊國親附秦國,而不幫助其他五國。 五國既已滅亡,

速:招致。
齊 亦 不 免矣。 燕、 趙 之君, 始 有遠 略,
例如:
「始速禍焉。」
齊國也就不能倖免了。燕國、趙國的國君,起初有遠大的謀略,

能 守 其 土, 義 不賂 秦。
能夠守住他們的國土,堅守正義而不賄賂秦國。

是故燕 雖 小國而 後 亡, 斯 用兵 之效也。


所以燕國雖然是一個小國,卻很晚才滅亡,這就是與秦作戰取得的效果。

2 迎請,邀請。例如:
「主
至 丹以 荊卿 為 計, 始速 禍焉。
人親速賓及介。」
到燕太丹用派遣荊軻行刺秦王作為策略,才招致亡國的禍患。
在下邀請你
趙 嘗 五戰於秦, 二 敗 而三 勝。 出席晚宴!
趙國曾經五次跟秦國作戰,兩次落敗,三次獲勝。

後 秦 擊 趙者再,李牧連 卻 之。
後來秦國一再進攻趙國, 李牧接連擊退秦軍。

洎 牧 以讒 誅, 邯鄲 為 郡,
直到李牧受讒言誣陷而被殺,趙都邯鄲才淪為秦國的郡,

惜 其 用武 而不 終也。 洎牧以讒誅
可惜趙國用武力抵抗卻不能堅持到底。 說文解「并」
大王中計,趙國危險。

且 燕、 趙 處 秦 革滅殆盡之際,
況且,燕國和趙國當時正處於秦國把敵國差不多消滅淨盡的時候,

可謂 智 力 孤 危, 戰敗而亡, 誠 不得已。
可說是智謀窮竭,國勢孤立危險,戰敗而滅亡,實在是無可避免的。

向使 三國 各 愛 其 地, 齊人勿附于秦,
假使當初韓、魏、楚三國都各自珍惜他們的土地,齊國不親附秦國,

6
刺客不 行, 良將 猶 在,
燕國的刺客不去行刺秦王,趙國良將李牧仍然在世, 說文解「并」

則 勝負之數, 存亡之理, 當與秦相較,


那麼,要是他們跟秦國比較勝敗的運數、存亡的道理,

或 未 易 量。
或許未可輕易地估量。
甲骨文 小篆 隸書
嗚呼! 以賂 秦 之地, 封 天下之謀臣;
唉, 如果六國把賄賂秦國的土地,封賞給天下的謀臣, 簡化的「并」字合併了兩個字:
一個原作「並」
,意思是并立、
以事 秦 之心,禮 天下之奇 才; 并力西嚮, 在一起,字形是兩個人並肩站
用侍奉秦國的心,禮待天下的非凡的人才;齊心合力向西面的秦國進軍, 在地上;一個原作「并」
,意思
是合併、兼併。
則 吾恐 秦人 食之 不得下嚥也。悲夫! 有 如此 之勢,
那麼我恐怕秦國人吃飯也吞不下去。 真可悲啊!具備這樣有利的形勢,

古今異義:故事

而為秦人積 威之所劫, 日 削 月 割, 以趨於 亡。 古義:先例。例如:


「下而
卻被秦國積累的威勢所脅迫,天天削地,月月割土,以致走向滅亡。 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為 國 者無使為 積 威之所 劫 哉!
治理國家的人不要被別人積累的威勢所 脅迫啊! 警惕後人不要
為何寫 追隨六國滅亡
這篇? 的先例啊。
夫六國與秦 皆 諸侯, 其 勢 弱於秦,
六國跟秦國一樣是諸侯國,六國的力量比秦國弱,

而 猶 有可以不賂 而 勝 之 之勢; 苟 以 天下之大,


但是仍然有可以不賄賂而能戰勝秦國的形勢。假如憑著那麼大的天下,

而從 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 下 矣! 這個故事告
卻跟從六國滅亡的舊事,這又連六國也不如了! 訴我們……

7
三、教育局資料
六國論 蘇洵

六國破滅 1,非兵不利 2,戰不善 3,弊在賂秦 4。賂秦而力虧 5,破滅之道 6 也。或

曰:
「六國互喪 7,率 8 賂秦耶?」曰:
「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 9,不能獨完 10,

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 11 之外,小則獲邑 12,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 13 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

倍;諸侯之所亡 14 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

在戰矣。思厥先祖父 15,暴霜露,斬荊棘 16,以有尺寸之地 17。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

予人 18,如棄草芥 19。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

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 20,奉之彌 21 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

弱勝負已判 22 矣。至於顛覆 23,理固宜然。古人 24 云: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

盡,火不滅。」25 此言得之。26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 27,何哉?與嬴 28 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

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 29,能守其土,義不賂秦 30。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

兵之效 31 也。至丹以荊卿為計 32,始速禍 33 焉。趙嘗五戰于秦 34,二敗而三勝 35;後秦

擊趙者再,李牧 36 連卻 37 之;洎牧以讒誅 38,邯鄲為郡 39,惜其用武而不終 40 也。且

燕趙處秦革滅 41 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 42,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

地 43,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 44,良將 45 猶在,則勝負之數 46,存亡之理,當 47 與秦

相較,或未易量 48。

8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 49 天下之奇才;幷力西嚮 50,

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 51 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 52 之所劫,日削月

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

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53,是又在六國下矣!

一、作者簡介

蘇洵(公元 1009—1066),字明允,生於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 公元 1009),卒於英宗治


平三年(公元 1066),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縣)人。先世趙郡欒城,唐朝蘇味道貶眉州刺
史,開眉山蘇氏。

蘇洵少不好學,好遊蕩。年二十,娶大理寺丞程文應之女為妻。程氏知書識禮,操持家
務,事姑教子,於眉山紗縠行經營布帛。洵深受感動,折節讀書。《祭亡妻文》云:「昔予少
年,遊蕩不學,子雖不言,耿耿不樂,我知子心,憂我泯沒。」《上歐陽內翰書》曰:「洵少
年不學,生二十五歲,始知讀書,從士君子遊。」年二十五,始知讀者,惟不刻意厲行。《宋
史・本傳》曰:「年二十七,始發憤讀書。」《三字經》亦言:「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
書籍。」(按:老泉為蘇軾別號,後人因梅聖俞有 《老人泉詩》贈蘇洵,故誤傳為洵別號耳。
是章太炎增修《三字經》,改為「蘇明允,二十七。」)二十八歲,子軾生於紗縠行。三十歲,
舉進士,不第。三十一歲,幼子轍生。三十七歲,洵游學在外,程夫人授二子 詩書。三十八
歲,舉茂材異等,又不中。遂歸蜀。三十九歲,父蘇序卒。返家奔喪。四十以後,閉門丁憂,
焚舊稿,益讀書;遂通六經百家之說,下筆頃刻數千言。 授二子書。四十六歲,作《權書》
十篇、《衡論》十篇、《幾策》二篇。

仁宗嘉祐元年(公元 1056),四十八歲,攜二子出蜀,赴京應考。軾年二十一,轍十八。
洵上書歐陽修 、韓琦,文章大受推重;惟與王安石頗不協。翌年,應省試,軾 、轍皆進士及
第。蘇氏文章,稱效於時。四月,程夫人卒。三人倉皇返蜀。 翌年,五十,朝廷詔洵赴京試
策論,以病辭,不就。上書仁宗皇帝。 嘉祐四年(1059),服除,十月,洵離眉州赴京,二子
侍從。舟行江陵,有詩文百篇,為《南行 前集》。翌年(公元 1060)二月,五十二歲,到京。
自江陵至京,又得詩文七十三篇,為《南行後集》。

宰相韓琦見洵文而善之,奏於朝,召試舍人院,辭疾不至。除秘書省試校書郎。翌年(公
元 1061)七月,出為霸州文安縣主簿。嘉祐八年(公元 1063),五十五歲,仁宗皇帝崩,英
宗即位。洵上書宰相韓琦,非其厚葬之議。又 作《辨姦論》刺王安石。五十六歲,著《皇祐
諡錄》二十卷。會太常修纂建隆以來禮書,遂 與姚闢同修禮書,為《太常因革禮》 一百卷,

9
書成方奏,未報卒。得年五十有八。贈光祿寺丞。喪歸於蜀,與程夫人同葬於眉山 。有《嘉
祐集》十五卷行世。事入《宋史・文苑傳》。

二、背景資料

宋仁宗至和二年(公元 1055),蘇洵四十七歲,拜謁張方平於成都,謝為舉薦;并呈《權
書》、《衡論》。方平閱之,大加讚賞;以為「如大雲之出於山,忽布四方,倏散無餘;如大川
之滔滔東注於海,源也委也,其無間斷也。」歐陽修譽為「孫卿子之書」 ,並獻諸朝廷。於是,
「一日父子隱然名動京師,而蘇氏文章,遂擅天下」。考生爭相效法,一變宋初之綺靡,而為
樸實高古文風。當時諺云:「蘇文生,喫菜根;蘇文熟,喫羊肉。」是《權書》之出也,非祇
關乎明允一人之文名聲譽,更復改變有宋一代文風。《六國論》為《權書》一篇,為發憤讀書
二十年之成果。

曾鞏《蘇明允哀辭》謂蘇洵「頗喜言兵」
,故「《權書》
,兵書也,而所以用仁濟義之術也。」
(《權書引》)蘇洵文章,學《戰國策》,故每多縱橫之言,形勢之論;而所以異於兵書者,乃
游乎聖人之途,行乎仁義之道,本乎歷史之事也。

蘇洵「好言當世之要」,以史論政,上繼孟子、韓愈。文章論點鮮明,論據有力。歐陽修
譽以「博辯宏偉」,「縱橫上下,出入馳驟,必造於深微而後止」;惟不免詭辨,迂闊偏頗,是
其 短 也 。 蘇 洵 也 自 評 其 文 兼 得 「 詩 人 之 優 柔 , 騷 人 之 清 深 , https://www.moedict.tw/ -
%E9%81%93%E5%A3%AB 孟、韓之溫淳,遷、固之雄剛,孫、吳之簡切。」 故能於韓、柳、
王、歐之間,別樹一幟。

三、注釋

1. 六國 破 滅:《史記 ・六國年表》 司馬貞 《索隱》曰:「六國,魏、韓、趙、楚、燕、齊,


并秦凡七國,號曰七雄。」六國破滅:韓亡於秦皇 17 年,趙亡於 19 年,魏亡於 22 年,
楚亡於 24 年,燕亡於 25 年,齊亡於 26 年。
2. 兵不利:兵,兵器。《廣韻》曰:「戎也。」也即軍隊。利,鋒利、利害。《漢書・鼂錯傳》
曰:「兵不完利,與空手同。」
3. 戰不善:戰,作戰。善,優勝。
4. 弊在賂秦:弊,惡也、過失也。賂,賄賂。
5. 力虧:力,國力。虧,損耗、削弱。
6. 道:理也。
7. 互喪:互,交互繼接也。喪,《說文》曰:「亡也。」互喪, 相繼滅亡。
8. 率:皆也。《漢書・宣帝紀》:「率常在下杜。」《註》曰:「總計之說也。」
9. 強援:強大後援。
10. 獨完:獨,獨自。完,保全。 獨完,自保也。
10
11. 攻取:戰爭侵佔。
12. 邑:邑,《說文》曰:「國也。」引伸作城市。大曰都,小曰邑。
13. 所得:因六國賄賂而得到之土地。
14. 所亡:因賄賂秦國而失去之土地。
15. 思厥先祖父:思,想念;一解作助語詞,無義。厥,其也。指六國後 人。先,先人。祖,
祖宗。父,父輩。
16. 暴霜露,斬荊棘:暴,暴露也。暴霜露,暴露於霜露之下。荊棘,山野叢生之帶刺灌木;
引伸作荒蕪之地。《老子》曰:「師之所處,荊棘生焉。」二句形容立國創始之難。《左傳
・宣公十二年》曰:「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言楚人立國之難。二句意本於此。
17. 尺寸之地:言土地之小也。
18. 舉以予人:舉,皆也。予,給與。人 ,他人。指秦國。
19. 草芥:芥,小草也。《莊子・逍遙遊》曰:「芥為之舟。」《方言》曰:「芥,草也。自關
而西或曰草,或曰芥。」草芥,形容輕賤之物。《 孟子・離婁上》曰:「視天下悅而歸己,
猶草芥也,惟舜為然。」
20. 厭:同「饜」。滿足也。《說文》曰:「猒,飽也。 」厭乃猒之假借。
21. 彌:益也,愈也。
22. 判:《說文》曰:「分也。」意謂分明也。
23. 顛覆:顛墜覆敗;滅亡也。《詩經・王風・黍離序》曰:「閔周室之顛覆,彷徨不忍去,
而作是詩也。」
24. 古人:指蘇代。
25. 以地事秦四句:引自《史記・魏世家》。蘇代謂魏(安釐)王曰:「欲璽者 ,段干子也;
欲地者,秦也。今王使欲地者制璽,使欲璽者制地,魏氏地不盡則不知已。且夫以地事
秦,譬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王曰:「是則然也。雖然,事始已行,不可更矣。」
26. 此言得之:得之,得其道理。此言得之,這話說出其中道 理。
27. 遷滅:遷,徙國曰遷。遷滅,即亡國也。
28. 與嬴:與,助也。《戰國策》曰:
「吾將深入吳軍,若扑一人,若捽一 人,以與大心者也。」
《註》曰:「與,猶助也。」嬴, ○
粵 [仍],[jing4];○
漢 [yíng]。秦王嬴姓。即指秦國。

29. 遠略:長遠計策。
30. 義不賂秦:義,宜也。義不賂秦,以不去賄賂秦國為原則。
31. 斯用兵之效:斯,此也。全句之意是:燕國雖然弱小,但卻較後而亡;正是與秦抗戰之
成效也。
32. 丹以荊卿為計:丹,燕國太子姬丹(? —前 226)。荊卿,即荊軻(?—前 227)。《史記
・刺客列傳》曰:「荊軻者,衛人也。其先乃齊人,徙於衛,衛人謂之慶卿。而之燕,燕
人謂之荊卿。」《索隱》曰:「卿者,時人尊重之號。」 計,指荊軻刺秦王事。《史記・燕
世家》曰:「燕見秦且滅六國,秦兵臨易水,禍且至燕。太子丹陰養壯士二十人,使荊軻
獻督亢圖於秦,因襲刺秦王,秦王覺,殺軻,使將軍王翦擊燕,燕王亡徙居遼東,秦拔
遼東,虜燕王喜,卒滅燕。」
33. 始速禍:始,才也。速,招致。《左傳・隱公三年》曰:「所以速禍也。」
34. 趙嘗五戰於秦:語本《史記・張儀列傳》:「張儀說楚王曰:『大王嘗與吳人戰,五戰而三
勝。』」
《史記・趙世家》曰:「趙王遷三年,秦攻赤麗、宜安,李牧率師與戰肥下,卻之。
四年,秦攻番吾,李牧與之戰,卻之。」
11
35. 二敗而三勝:秦趙五戰,閼于之戰,趙勝秦敗。幾之戰,趙勝秦敗。長平之戰,趙敗秦
勝。邯鄲之戰,趙勝秦敗。肥之戰,趙勝秦敗。此所謂二敗三勝也。
36. 李牧:李牧(?—公元前 229),嬴姓,李氏,名牧。趙國柏仁人。戰功顯赫,生平未嘗
一敗。牧與白起、廉頗、王翦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嘗逐降匈奴,綏靖北境。兩次大破秦
軍,封武安君。因被讒見殺。死後三月而趙亡。事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37. 連卻:連,接續也。卻,退也。連卻,不斷擊退秦軍。
38. 洎牧以讒誅:洎:○
粵 [記],[gei3];○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曰:
漢 [jì]。及也。牧以讒誅,

「秦多與趙王寵臣郭開金,為反間,言李牧、司馬尚欲反。趙王乃使趙蔥及齊將顏聚代
李牧。李牧不受命,趙使人微捕得李牧,斬之。」
39. 邯鄲為郡:邯鄲,趙都也。為郡,成為秦郡。意指趙國滅亡。《史記・趙世家》:「(趙幽
繆王)八年十月,邯鄲為秦。」
40. 用武不終:用武,指對秦戰爭。不終,未到底、不完成。《左傳・僖公十六年》:「明年,
齊有亂,君將得諸侯而不終。」
41. 革滅:改也。滅,亡也。
42. 孤危:孤,獨也。無援之意。
43. 向使三國各愛其地:向使,假使、假令。《史記・李斯列傳》曰:「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
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彊大之名也。」三 國,韓、魏、楚。愛,憐也、
吝惜也。
44. 刺客不行:刺客,指荊軻刺秦。不行,不用也。
45. 良將:指李牧。
46. 數:命運。
47. 當:假使、假若。
48. 或未易量:量,判斷。言勝負存亡,未易判斷也。
49. 禮:動詞。禮賢下士。
50. 嚮:通「向」。面也,對也。
51. 秦人食之不得下嚥:嚥,通「咽」
。咽喉也。韓愈《張中丞傳後敘》曰:「雖食且不下咽。」
52. 積威所劫:積威,長久以來形成的強大威勢。《司馬法・定爵》曰:「容色積威,不過改
意。」劫,威脅、懾服。
53. 故事:舊事、前例。

四、賞析重點

甲、篇章結構

首段言六國之滅,由於賂秦。
文章開門見山,單刀直入,點出主題:
「六國破滅,弊在賂秦。」以散行文句,領起下文。
筆法勢如破竹,韓非、韓愈最為得法。劉熙載《藝概》曰:「凡作一文,其用意俱要可以一言
蔽之。擴之則為千萬言,約之則為一言,所謂主腦者是也。」 下正接一句,賂秦致滅之由。
然後推開兩節,一是賂秦,韓、魏、楚是也,是自招滅亡;一是不賂,燕、趙、齊是也,是
連累而亡。兩筆開展,管領以下兩段。

12
次段言賂秦必亡之由。
本段為全文正論。賂秦而亡,其由有二:一曰壯大敵人,秦由賂所得,比由戰所得多百
倍。二曰自我削弱,諸侯賂秦之地,較由戰所失也多百倍。再用對比手法,生動說明賂秦之
弊:一是諸侯祖先創業拓地之艱,與子孫之賤視,舉以與人。二是賂秦之巨大損失,只換來
短暫苟安。此節曲盡形容,馳騁文筆,動之以情。最後引用蘇代之言,鎖住全段,以證本節
立論,言之有據。

三段言不賂可以不亡之因,為正接。然齊、燕、趙三國終為秦所滅,故不能正接,要用
側接。言三國破滅,非與秦戰;而是各有原因。齊以自私、燕以刺客、趙以內耗,皆非賂秦。
再點出賂秦而使秦大,致燕趙 勢孤力弱,欲戰而不能矣。遙應「不賂者以賂者喪」之論。用
側寫法,說明不賂秦,能力戰,是不亡之道 ,帶出下文一番議論。本段為全文之轉折,承上
文賂秦而來,開下文抗秦之論。

四段言合力抗秦之要。
以對偶句領起。一實一虛,說明賂秦之失當。地為實,心為虛,綜括抗秦之旨。封地與
臣,則重賞之下有勇夫;禮賢下士,則士有為知己而死。如此,可以抗秦矣。此為積極方法。
至於無為積威所劫,此則克服心理障礙,為消極態度。小國尚且如此,何況大國。此句又預
開下文,諷喻時政。六國雖小,而有令秦食不下嚥之勢,但卻為積威所劫,終至滅亡。 以古
況今,則北宋皇帝,毋為外族積威所劫。

五段借古事諷喻時事。
先將六國之分裂,對比大宋之一統;點出文章作意。六國當時,其勢弱秦,仍有戰勝之
道。當今大宋,海內統一,天下共主;若再從六國破亡之故事,則更在六國之下矣。

乙、論點條列

《文心雕龍・論說篇》,以為論文之要,在於「義貴圓通,辭忌枝碎」。 本文勝處,在綱
舉目張,條理井然。茲將全文論點,條陳如下,以見立論之法。

論點:六國破滅,弊在賂秦。

論據一:(正面申論)
客觀原因:賂秦而坐大秦國。
主觀原因:賂秦而自削國力。
小結: 以地事秦,如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

論據二:(反面申論)
分述不賂秦而亡之因:
1. 齊:與嬴而不助五國。
2. 燕:荊軻刺秦失誤。
3. 趙:信讒而誅李牧。
13
4. 不賂者以賂者喪。
小結:不知團結,各自用武,終焉而亡。

論據三:(反面設論)
消極假設(個別而言)
1. 韓、魏、楚各愛其地。
2. 齊不附秦。
3. 燕刺客不行。
4. 趙良將猶在。
積極建議(整體而言)
1. 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士。
2. 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3. 并力抗秦。

結論:
借古:六國賂秦而亡。
諷今:不能以賄賂外族為求安之策。

丙、佈局用筆

蘇洵《權書》,以文論兵;至於以兵論文,亦何嘗不可。陳澹然《晦堂文鑰》曰 :「作文如
戰鬥。戰鬥之法,等於外交,非縱橫之才,莫克通其意。以文譬之,一篇之局,即兵事、外
交之大局也。作文必就題審局,亦若兵家審地勢以定兵謀,外交家審列邦以為操縱,此定理
也。一篇主意,譬之兵事,則為主帥。譬之外交,則為主國。主帥既定,必得偏裨,前後左
右以擁衛之。主國雖強,必得友邦,內外聯絡以保持之。此即為文,正意之外,必得上下旁
側以輔助之之義也。」六國一論,奇謀妙策,布陣井然,可謂深知兵法。文武之道,其理一
也。

用武之法,要在計謀;為文之道,首在立意。凡構思立意,隨眾是非,如矮人看場者,
謂之庸;務奇而毀夷譽跖者,謂之悖;求備而不近人情者,謂之迂;言不合理者謂之稚;鋪
張偉麗而漫無指歸者,謂之浮;集怪字,採澀句,以文飾其短淺者,謂之陋;此數者皆意之
所忌也。是構思者,當蹊徑自出,方為上策。簡而言之,則為拗俗立意。俗見同聲相和,而
獨另出一意,以砥中流。陳衍《石遺室論文》曰:「論之有冒頭者,其冒頭主意,率與所論之
人、之事相反。蓋凡人凡事,必有其可議處,論之所由作也。」 如論六國,賈誼、馬遷,皆
以秦人善戰,為成敗關鍵;老蘇獨言以賂秦而亡。 此意破空橫出,說人之未曾說。較之東坡
言養士,子由論合作,老蘇更為獨步。孫奕《示兒編》云:「為文有三難,命意上也,破題次
也,遣詞又其次也。嘗即是而觀古文,第一句便道盡題意,而盡善盡美者,」宋得三人,老
蘇可與焉。

局設可以列陣,意立則可以成章。然一意而欲弘演其詞,多者千萬,少亦數百,自非得
布置之法,未有不詮次失,枯槁索莫者。是故 直詞陳意,則寡枝葉而窘波瀾;煩言無紀,則
14
亂部隊而重間架。步武大方,則板俗可厭;湊接不密,則瘢痕歷然。知翕而不知張者,則縛
翼而不能飛;知張而不知翕者,則漏卮而不可注。皆章法之所忌也。章法之所貴者, 在乎開
闔;開闔之所貴者,在於圓融。欲知開闔,當講收放之法;欲知圓融,當講布置之法。

凡做文字,必先有主意;奇兵方可以突出。若當頭說出,文機便死;故必迂其途路,多
其款曲,由隱及顯,由略至詳。將欲吐之,又復吞之;將欲示之,又自祕之。直到山窮水盡,
然後曝然傾出本色,一發便收,即能鼓舞人心,聳動 眼目。蘇氏文章,最秘此訣,至於篇篇
用之。

吞吐之法,又當熟練於「點題」,「虛引」,「實引」,「譬喻」,「設難」諸方。點題者,有
正面、反面、側面入題,正面點題,單刀直入,一語道破。「六國破滅,弊在賂秦」是也。虛
引者,抽象其事以言之。若「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
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
不在戰矣。」概言紛紜之故事也。實引者,則指古人故事為實證矣。若「古人云:以地事秦,
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者,引用蘇代說話,以為實證 也。虛實并引,則文字紆除有
致,最宜并用。譬喻則是「思厥先祖父」一段, 言割地之無知。設難則是「向使三國各愛其
地」一段,言抗秦之可行。反襯賂秦而亡之旨,說到主意之上。如此,便覺 委婉紆除,爛然
成文者矣。

收放之道,又在於「暗提」,「鋪張」,「總括」,「斷制」諸法。暗 提者,凡段落中過接處,
必先揭起下意,總提數句,然後待下面分 解。首段「蓋失強援,不能獨完」,二語提起,就接
至第三段齊燕趙詳言之矣。鋪張者,多其詞藻,以敷衍之,使邊幅不窘。 「思厥先祖父」一段,
祇言割地,卻鋪張許多說話,擺弄幾多姿態;但不見其 堆積,不覺其懶散,文之放處,合當
如此。總括者,舉前面浩瀚鋪張之意,而總收幾句以起下文。「以賂秦之地」一句,總結以上
賂秦種種,而下開封地抗秦之意。斷制者,上文既鋪敘其案,而末即從而結斷之, 蓋以結斷
為關鎖也。「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
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是結上賂秦之弊。「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
六國下矣!」數句即是斷案,是全文意旨,畫龍點睛。

總而言之,鋪張之處,是其放也;暗提,總括,斷制諸處,皆其收也。收而放,放而復
收,開闔之道也。明乎此道,熟乎此法,文章三昧,了然於胸,汨汨然注於手也。

丁、借古喻今

《昭明文選》有《史論》一體,選錄賈誼《過秦》、陸機《辨亡》諸論。史論者,原乎因
事發議,評定得失。王充《論衡》曰:「論貴是 而不務華,事尚然而不高合。」抒己所見,陳
其得失利弊,為論之正體。若乎吐辭不能括眾義而 歸醇,析理不能抑群言而立幹,不如不作
可也。文章如何可作?必有關於世道人心者。如何方為有用?議論得失也。故 呂居仁曰:「學
者須做有用文字,不可盡力於虛言。有用文字,議論文字也。」 如何議論,當論古必恕,先
為他人設身處地。謝疊山曰:「作史評,須設吾以身生其人之時, 居其人之位,遇其人之事,
當如何處置,必有有一段萬世不可磨滅之語。」進而鑒古知今,針砭時弊;故葉適曰:「為文
15
不關世故,雖工奚益?」

馬位《秋窗隨筆》曰:「蘇老泉《權書》,要是借六國發議,以刺時事。」所謂時事,即
何景明之言,曰:「老泉論六國賂秦,其實借論宋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謂深 謀先見之
識矣。」所謂宋賂契丹之事,高步瀛《唐宋文舉要》曰:「宋真宗景德元年,與契丹主(聖宗)
為澶淵之盟,宋輸遼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仁宗慶曆二年,契丹遣蕭英、劉六符至宋,
求關南十縣地。富弼再使契丹,卒定盟,加歲幣銀絹各十萬兩匹,且欲改稱獻或納。弼皆不
可。仁宗用晏殊議,竟以納字許之。此宋賂契丹之事也。至於西夏,亦復有賂。慶曆三年,
元昊上書請和,賜歲幣絹十萬匹、茶 三萬斤。此雖非割地,然幾與割地無異,故明允慨乎其
言之也。」其說本林雲銘《古文析義》,曰:「其結穴全在篇末一段,感慨含蓄。坊本不解,
皆以篇中思厥先祖父一段,謂全為宋人痛哭,似宋人亦曾割地賂契丹者。按幽薊等十六州,
乃五代石敬塘所割,非自宋始。太宗高梁河戰後,而契丹南侵,互相勝負,并未有賂之也。
真宗咸平六年,契丹求闕南地,因而有澶淵之役。 時寇準勸帝親征,欲擊之使獻幽薊。值帝
厭兵,許以銀幣三十萬講和,歲以為常。仁宗慶曆二年,契丹又如前請;復使富弼增銀幣二
十萬,亦未嘗以地賂之也。惟是歲幣增至五十萬,民力何堪?勢必至於貧弱。 老泉所言,行
六國破亡故事者,指歲幣也。且深惜澶淵之役,不從寇準 邀擊,故論六國,段段點出用兵,
寓意最深。若神宗熙寧七年,從王安石言,割地界遼東西,失地七百里時,老泉已卒九年矣。
於何知之?蓋老泉卒於英宗治平三年也。讀史者庶不為坊間所惑乎!」此段文字,最為確切。
蘇洵之論,非謂宋室割地求和,借題發揮 ,伸其主戰用兵之說耳。當時輿論,皆以契丹無厭
之求,奚其可以竭中國膏血為賂哉!故士大夫扼腕恥之,此明允之作,能賞譽於當時,復稱
頌於後世也。就文章而言,可謂獨運匠心。

然而紙上談兵,祇在文字聳動;可行與否,背後大有文章。宋仁宗歲幣議和,是否即從
六國破亡故事,歷史已作公論。乾隆皇帝好大勇戰,有十全武功;然於 仁宗皇帝之和議,非
但不譏之以喪辱,更稱譽其為仁君。《唐宋 文醇》批語曰:「夫仁宗之所以為仁,而非小賢之
所能測者,正在和契丹一事。伯宗曰: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瑾瑜慝瑕,國君含垢,天之道
也仁宗之不忍鬥其民,有大王之遺風矣。彼安知南渡偏安百數十年,中原之民無一日之忘宋
者,乃仁宗深仁厚澤之所留遺哉!」此有國者之論也,在上者當以愛民為先,休養生息。兵
者凶器,古有明言,安能輕言用哉!此文士與為國者之異也。

至於林紓《春覺齋論文》曰:「蘇家好論古人。蘇氏逞聰明,執偏見,遂開後人攻擊古人
之竅實。」得失之間,持論苛嚴;足以為 舞文弄墨者當頭捧喝。好而知 其惡,亦是聖人教人
處事之道也。

16
[附 錄 ]

蘇軾《六國論》
春秋之末,至於戰國,諸侯卿相皆爭養士。自謀夫說客、談天雕龍、堅白同異之流,下
至擊劍摃鼎、雞鳴狗盜之徒,莫不賓禮,靡衣玉食以館於上者,何可勝數。

越王句踐有君子六千人;魏無忌,齊田文,趙勝、黃歇、呂不韋,皆有客三千人;而田
文招致任俠奸人六萬家於薛,齊稷下談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無數。
下至秦、漢之間,張耳、陳餘號多士,賓客廝養皆天下豪傑,而田橫亦有 士五百人。其略見
於傳記者學者如此,度其餘,當倍官吏而半農夫也。此皆姦民蠹國者,民何以支而國何以堪
乎?蘇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國之有姦也,猶鳥獸之有鷙猛,昆蟲之有毒螫也。區處
條理,使各安其處,則有之矣;鋤而盡去之,則無是道也。

吾考之世變,知六國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蓋出於此,不可以不察也。夫智、
勇、辨、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傑者也,類不能惡衣食以養人,皆役人以自養者也,故先王
分天下之貴富與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職,則民靖矣。四者雖異,先王因俗設法,使出於
一。三代以上出於學,戰國至秦出於客,漢以後出 於郡縣吏,魏、晉以來出於九品中正,隋、
唐至今出於科舉,雖不盡然,取其多者論之。

六國之君虐用其民,不減始皇、二世,然當是時百姓無一人叛者,以凡民之秀傑者多以
客養之,不失職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魯無能為者,雖欲怨叛,而莫為之先,此其所以少
安而不即亡也。始皇初欲逐客,因李斯之言而止。既併天下,則以客為無用,於是任法而不
任人,謂民可以恃法而治,謂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墮名城,殺豪傑,民之秀異者
散而歸田畝。向之食於四公子、呂不韋之徒者,皆安歸哉?不知其能槁項黃馘以老死於布褐
乎?抑將輟耕太息以俟時也?秦之亂雖 成於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有以處之,使不
失職,秦之亡不至若是速也。縱百萬虎狼於山林而飢渴之,不知其將噬 人,世以始皇為智,
吾不信也。

楚、漢之禍,生民盡矣,豪傑宜無幾,而代相陳豨 過趙,從車千乘,蕭、曹為政,莫之
禁也。至文、景、武之世,法令至密,然吳王濞、淮南、梁王、魏其、武安之流,皆爭致賓
客,世主不問也。豈懲秦之禍,以為爵祿不能盡縻天下士,故少寬之,使得或出於此也耶?
若夫先王之政則不然,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嗚呼,此豈秦、漢之所
及也哉!

17
蘇轍《六國論》
愚讀六國世家,竊怪天下之諸 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
秦而不免於滅亡,常為之深思遠慮,以為必有可以自安之計。 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慮患
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

夫秦之所與諸侯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郊;諸侯之所與秦爭
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野。秦之有韓、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韓、魏塞秦之衝,而蔽山東之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

昔者范雎用於秦而收韓,商鞅用於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韓、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齊之剛、
壽,而范雎以為憂。然則秦之 所忌者,可以見矣。秦之用兵於燕、趙,秦之危事也;越韓 過
魏而攻人之國都,燕、趙拒之於前,而韓、魏乘之於後, 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趙,未嘗
有韓、魏之憂,則韓、魏之附秦故也。夫韓、魏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於其間,此豈知
天下之勢邪?委區區之韓、魏,以當虎狼之強秦,彼安得不折而入於秦哉?韓、魏折而入於
秦,然後秦人得通其兵於東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禍。

夫韓、魏不能獨當秦,而天下之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秦人不
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而齊、楚、燕、趙之國,因得以自安於其間矣。以四
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 身以當秦兵;以二國委秦,
而四國休息於內,以陰助其急,若此可以應乎無窮。彼秦者將何為哉?不知出此,而乃貪疆
埸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間其隙
以取其國,可不悲哉!

18
四、字詞解釋

第一段
(1) 六國破滅 破: 攻破

(2) 六國破滅 滅: 滅亡

(3) 非兵不利 兵: 兵器

(4) 非兵不利 利: 鋒利

(5) 戰不善 戰: 作戰

(6) 戰不善 善: 優勝

(7) 弊在賂秦 弊: 過失

(8) 弊在賂秦 賂: 賄賂

(9) 賂秦而力虧 力: 國力

(10) 賂秦而力虧 虧: 損耗

(11) 破滅之道也 道: 原因

(12) 或曰 或: 有人

(13) 六國互喪 互喪: 相繼滅亡

(14) 率賂秦耶 率: 皆

(15) 不賂者以賂者喪 以: 因為

(16) 蓋失強援 蓋: 因為

(17) 蓋失強援 強援: 強大後援

(18) 不能獨完 獨: 獨自

(19) 不能獨完 完: 保全

19
第二段

(20) 秦以攻取之外 以: 憑藉

(21) 秦以攻取之外 攻取: 戰爭侵佔

(22) 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 較: 比較

(23) 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 所得:因六國賄賂而得到之土

(24) 其實百倍 其實: 實際上

(25) 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 所亡:因賄賂秦國而失去之土

(26) 則秦之所大欲 則: 那麼

(27) 則秦之所大欲 欲: 欲望

(28) 諸侯之所大患 患: 禍患

(29) 固不在戰矣 固: 本來

(30) 固不在戰矣 戰: 戰爭

(31) 思厥先祖父 思: 思念

(32) 思厥先祖父 厥: 他們的

(33) 思厥先祖父 先: 先人

(34) 思厥先祖父 祖: 祖宗

(35) 思厥先祖父 父: 父輩

(36) 暴霜露 暴: 暴露

(37) 暴霜露 霜露: 風霜雨露

(38) 斬荊棘 斬荊棘: 彼荊斬棘

(39) 以有尺寸之地 以: 才

(40) 以有尺寸之地 尺寸之地: 言土地之小

(41) 子孫視之不甚惜 惜: 愛惜

(42) 舉以予人 舉: 皆

(43) 舉以予人 予: 給予

(44) 如棄草芥 草芥: 輕賤之物

20
(45) 今日割五城 割: 割讓

(46) 然後得一夕安寢 一夕: 一夜

(47) 然後得一夕安寢 安寢: 安睡

(48) 起視四境 起: 第二天起來

(49) 起視四境 四境: 四周的邊境

(50) 然則諸侯之地有限 然則: 可是

(51) 暴秦之欲無厭 暴: 殘暴

(52) 暴秦之欲無厭 厭: 滿足

(53) 奉之彌繁 彌: 愈

(54) 奉之彌繁 繁: 頻繁

(55) 侵之愈急 急: 急迫

(56) 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 判: 分明

(57) 至於顛覆 顛覆: 顛墜覆敗

(58) 理固宜然 理: 按道理說

(59) 理固宜然 宜然: 就應當這樣

(60) 以地事秦 事: 侍奉

(61) 猶抱薪救火 薪: 柴薪

(62) 薪不盡 盡: 燒盡

(63) 火不滅 滅: 熄滅

(64) 此言得之 得之: 說出其中的道理

21
第三段

(65) 齊人未嘗賂秦 嘗: 曾

(66) 終繼五國遷滅 繼: 隨著

(67) 終繼五國遷滅 遷滅: 亡國

(68) 何哉 何哉: 為甚麼呢

(69)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與: 助

(70) 五國既喪 既: 已經

(71) 五國既喪 喪: 滅亡

(72) 齊亦不免矣 免: 倖免

(73) 始有遠略 始: 起初

(74) 始有遠略 遠略: 長遠計策

(75) 能守其土 守: 守住

(76) 義不賂秦 義: 原則

(77) 斯用兵之效也 斯: 此

(78) 至丹以荊卿為計 計: 策略

(79) 始速禍焉 始: 才

(80) 始速禍焉 速: 招致

(81) 後秦擊趙者再 再: 兩次

(82) 李牧連卻之 連: 接續

(83) 李牧連卻之 卻: 退卻

(84) 洎牧以讒誅 泊: 及

(85) 洎牧以讒誅 讒: 讒言

(86) 洎牧以讒誅 誅: 殺害

(87) 邯鄲為郡 為: 成為

(88) 惜其用武而不終也 惜: 可惜

(89) 惜其用武而不終也 不終: 未到底/不完成

22
(90) 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 處: 處於

(91) 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 革: 革除

(92) 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 滅: 消滅

(93) 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 殆: 將近

(94) 可謂智力孤危 智力: 智謀和力量

(95) 可謂智力孤危 孤危: 無援

(96) 誠不得已 誠: 實在

(97) 向使三國各愛其地 向: 當初

(98) 向使三國各愛其地 使: 假使

(99) 向使三國各愛其地 愛: 吝惜

(100) 齊人勿附於秦 附: 依附

(101) 刺客不行 不行: 不用

(102) 則勝負之數 數: 命運

(103) 存亡之理 理: 理數/命運

(104) 當與秦相較 當: 假使/假若

(105) 當與秦相較 較: 比較

(106) 或未易量 量: 判斷

23
第四段

(107) 封天下之謀臣 封: 封賞

(108) 禮天下之奇才 禮: 禮待

(109) 幷力西嚮 幷力: 結合力量

(110) 幷力西嚮 嚮: 通「向」,面

(111) 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 嚥: 咽喉

(112) 有如此之勢 勢: 形勢

(113) 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積威:長久以來形成的強大威勢

(114) 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劫: 威脅

(115) 日削月割 日削: 天天削地

(116) 日削月割 月割: 月月割土

(117) 以趨於亡 趨: 走向

(118)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為國者: 治理國家的人

24
第五段

(119) 其勢弱於秦 勢: 勢力

(120) 茍以天下之大 苟: 假使

(121) 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從: 跟隨

(122) 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故事: 舊事

(123) 是又在六國下矣 是: 這

25
五、練習題

5. 蘇洵在《六國論》開首即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論點和兩個分論點,試從文中摘錄有關原文,並概括
說明作者的觀點。(6分)
(1) 中心論點
 原文: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1分)

 說明:排除一般人以為六國滅亡是因為兵器不鋒利、作戰不得法的錯誤想法,指出六國破滅

的真正原因是賄賂秦國。(1分)
(2) 分論點一
 原文: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1分)

 說明:進一步指出賄賂秦國的結果是損害國力,導致滅亡。(1分)
(3) 分論點二:
 原文: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1分)
 說明:反駁並非所有國家都因賄賂秦國而滅亡的觀點,指出不賄賂秦
的國家因失去賄賂秦的國家支援,無法單獨保全。(1 分)

11.本文的中心論點出現在文章的甚麼位置?這種寫作方法有甚麼好處?(4 分)
中心論點「六國破滅,弊在賂秦」出現在文章開端。(1 分) 這種下筆立論(開門見山)的手法(1 分),
開篇即點明作者對六國滅亡原因的觀點,可讓讀者很快掌握文章的要旨(1 分);同時,也以此作為綱
領,便於後文提出各項分論點和論證 可使全文層次分明,結構更見嚴謹。(1 分)

14 文中第一段提出「六國互喪,率賂秦耶?」這個設問,用意何在?試加以說明。(4 分)
 作者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六國之中有些國家並沒有割地討好秦國。如果說滅亡的原因是因為六
國都有「賂秦」,就是不符事實。(1分)
 於是作者主動設問,引起下文,把「賂秦」和「不賂者」滅亡的原因都納入「賂秦」之下,並順
勢分為兩方面論證:賂秦的國家「力虧」,自然為秦所吞併;沒有賂秦的國家因為「失強援,不能獨
完」,所以「因賂者喪」。(2分)
因此,六國滅亡的主因還是在於「賂秦」。作者通過設問,把全文論點鞏固在「弊在賂秦」,成為全
篇綱領,貫穿全文,使文章更具說服力。(1 分)

26
22.試根據以下摘錄的句子,回答所附問題。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第 2 段)

(1)「抱薪救火」一詞中的「薪」和「火」分別比喻甚麼?(2分)

「薪」比喻諸侯的土地;「火」比喻秦國侵略的野心。

(2) 作者以這個比喻說明甚麼?又藉以論證甚麼觀點?(3分)

用柴薪救火,只會適得其反,令火勢越燒越旺,到了柴薪燒盡後,火勢才會熄滅。同樣地,用土地討

好秦國,不但無補於事,反而更助長秦國侵略的野心,直到諸侯土地耗盡,國家滅亡,秦國才會罷休

(2 分)。作者以這個比喻來論證「弊在賂秦」的論點。(1 分)

23.試根據以下《六國論》的引文,回答下列問題。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
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

(1)「秦以攻取之外」指的是甚麼?(2分)
諸侯國為了賂秦而割讓給秦國的土地城邑。(2分)
(2)「諸侯」指的是哪些國家?(2分)
韓、魏、楚三國。(2分)
(3) 結合全篇文章內容,引文中「諸侯」對秦國的態度,對自己和秦國造成甚麼影響?試加以說明。
(4分)
 諸侯:使自己的國力損耗而日漸積弱,最終為秦所滅。(2分)

 秦國:助長了秦國的野心和國力,令秦國的侵略愈來愈急切。(2分)

24.蘇洵在《六國論》論證論點時「有破有立」,試分別指出作者「破」、「立」了甚麼論點。(4
分)
(1) 破:一般人以為六國滅亡是因為兵器不鋒利、作戰不得法。(2分)
(2) 立:六國中部分諸侯國因為賄賂秦國損耗國力,不賄賂秦國的諸侯國因失去援助,結果全都滅
亡。(2 分)

27
34.以下引文運用了甚麼論證手法?(1 分)又這種論證手法如何加強說理效果?(2 分)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
(蘇

洵《六國論》)
 論證手法:對比論證(1 分)
 說理效果:以祖先立國的艱辛,對比子孫輕易割地賂秦,論證賂秦大違孝道。
(1 分)通過這個
強烈對比,突出賂秦的不合理、不智,加強「賂秦而力虧」的不合理,令「弊在賂秦」論點的更
具說服力。(1 分)

36.細閱以下引文,回答所附問題。
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
(蘇洵《六
國論》)
(1) 以上引文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1 分)

A 比喻 A B C D

B 引用 ○ ○ ○ 

C 排比

D 誇張

(2) 承上題,試從蘇洵《六國論》中摘錄運用相同修辭手法的句子,並略加說明。
(3 分)
 句子: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1 分)

 說明:這句以誇張手法表示諸侯賄賂秦國的不合理。諸侯以為賂秦可以換取秦國不來侵略,

結果適得其反;而以土地賂秦,諸侯土地有限,賂秦削弱自己的實力,秦國很快又對諸侯苛索、

侵略。(2 分)

38.以下引文運用了甚麼論證方法?試舉出其中一種。(1 分)這種論證方法可達到甚麼效果?試以
引文為例,略加說明。(2 分)

「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 論證方法:引用論證 / 比喻論證(1 分)
 論證效果:
(引用論證)引用古人的話,論證賂秦不但無濟於事,反而令秦國更肆意侵略,
(1
分)引用論證可加強文章的說服力。(1 分) /
(比喻論證)以「薪」比喻土地,以「火」比喻秦的野心,指出向秦獻地求和只會壯大秦國的野
心,就如抱薪救火只會令火愈燒愈旺,土地不耗盡,秦的野心不會消失,直至土地耗盡,國家也
隨之滅亡。(1 分)比喻論證可使抽象、深奧的道理深入淺出,形象生動,並增加文章的趣味。
(1
分)

28
43.引文一︰「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
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
引文二:「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
引文三:「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
上述三段引文運用了哪種相同的論證手法?試分別說明。(7 分)

三段引文皆運用了對比論證。(1 分)
引文一闡述秦國受賄得來到土地遠多於出兵攻佔的土地,而諸侯獻給強秦的土地亦遠多於被秦國攻
佔的土地。作者對比秦國的「得」和諸侯的「失」,論證賄賂秦國不但沒有換來安逸,反而招來重
大損失。(2 分)

在引文二,作者以祖先艱苦闢地,土地得來不易,與子孫視土地如草芥,輕易獻給別國作對比,説

明賂秦之輕率愚昧。(2 分)

引文三以諸侯的土地數量有限與秦國的欲望無窮作對比,説明秦國貪得無厭,賂秦並非長遠之策。

(2 分)

49 以下引文運用了甚麼修辭手法?(2 分)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六國論》

 反襯
 比喻
 對偶
 誇飾
A 、
B 、
C 、 A B C D
D 、    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是對偶句;引文誇大了賂秦的頻繁、失去土地之多和所得安寧時
日之短,突出賂秦的不智。

65.根據蘇洵《六國論》
,燕、趙最後均雖敗亡,但其破滅原因卻有何不同?(2 分)又作者藉此論述
甚麼觀點?(2 分)
 燕、趙敗亡原因:燕國太子丹派荊軻行刺秦王,令秦王大怒而大舉攻燕,最終燕國敗亡。(1 分)

趙王因誤聽讒言,誅殺良將李牧,使秦有機可乘,大舉攻趙,首都邯鄲不保。(1 分)
 觀點:舉燕國和趙國對秦不賂秦但仍敗於秦的原因,論證六國有軍事能力抗秦,滅亡並非因為「兵
不利,戰不善」,反駁一般人以為六國破滅是因為「兵不利,戰不善」的看法。(2 分)

29
67.根據蘇洵《六國論》一文及以下一節文字,然後回答所附問題。
「X、Y 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 X 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
為計,始速禍焉。Y 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 Y 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
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 X、Y 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
(1)文中 X、Y 分別是哪個國家?(2 分)

X是 燕 國 (1 分)
, Y是 趙 國 。(1 分)

(2) 蘇洵在本節文字對 X、Y 二國抗秦而亡,流露了甚麼情感?(2 分)


蘇洵對燕、趙二國「義不賂秦」,並且都能抗秦,加以讚揚,有欣賞之情。(1 分)從引文可見,作者

認為燕、趙二國之亡非戰之罪,只是對抗秦國策略有欠妥善,至於亡國,對此感到無奈、惋惜。(1

分)

68.《六國論》中,蘇洵提及以下不賂秦的國家對秦國的政策和結果,試就有關內容完成下表。(考
生可用自己文句,或引錄原文作答。)(6 分)
國家 對秦國的政策 結果

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1 分)  終繼五國遷滅。(1 分) /
/ 最終繼五國後被秦所滅。(1
齊國
親附秦國,不幫助其他五國。(1 分)
分)
 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  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
賂秦,是固燕雖小國而後亡,斯 焉。(1 分) /
用兵之效也。(1 分) / 直至太子丹派荊軻行刺秦王
燕國 起初有遠大的謀略,守着國土, 失敗,招致亡國。(1 分)
不討好秦國。燕國雖小,卻很晚
才被秦國所滅,是與秦國作戰的
結果。(1 分)
 趙 嘗 五 戰 於 秦 , 二 敗 而 三  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1
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 分) /
之。(1 分) / 趙王聽信讒言,誅殺李牧,趙
趙國
曾與秦國多次交戰,有勝有負, 國被秦國所滅,國都邯鄲淪為
後來秦國一再入侵都被趙國將 秦國的郡。(1 分)
軍李牧擊退。(1 分)

30
82.蘇洵在《六國論》以甚麼論證方法證明「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及「不賂者以賂者喪」?(1
分)運用這種論證方法有甚麼好處?加以說明。(3 分)
 論證方法:舉例論證(1 分)
 說明:文中舉出韓、魏、楚三國以土地賂秦,最後被秦所滅的史例,證明「賂秦而力虧,破滅之
道也」的論點。(1 分)又以齊、燕、趙的史例證明「不賂者以賂者喪」的觀點,賂秦國家相繼被滅
後,齊、燕、趙三國就失去鄰國的支援變得勢寡力弱,最終也難逃亡國之命運。(1 分)蘇洵使用舉
例論證方法,引用史實,使「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的中心論點更具說服力。 (1
分)

84 以下句子在文章結構上有什麼作用?(3 分)
「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
或未易量。」
 上述句子有承上啟下/過渡的作用。(1分)
 前文論述六國的滅亡原因:韓、魏、楚因賂秦而削弱自身國力,齊國因附秦而亡,燕國因派遣刺
客而惹禍,趙國因誅殺良將李牧而被秦所攻破。這個句子正好承接上文的內容,假設「三國各愛其地,
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的情況下,六國或能與秦國較量。(1分)
上述句子亦開啟下文。本句是一個消極的假設,假設六國沒有犯錯誤,或能與秦國抗衡。作者從本句
的消極假設,承接下文的積極建議——積極抵抗秦國,建議六國廣納賢能,並聯合力量對抗秦國,或
能戰勝秦國。(1 分)

31
100. 有指蘇洵寫作《六國論》其實別有用意,試結合本文的寫作背景,回答以下各題,推敲文章的
言外之意。

(1) 試結合本文的寫作背景或自行搜集資料,比較六國和北宋的共通之處。(6分)

六國 北宋

外 患 遭強秦入侵。 遭遼國和西夏入侵。
每年納幣予遼國和西夏,以求苟
對外政策 畏懼強秦威勢,割地求和。
安。
國 力 割地賂秦,國力日益虧損。 國庫空虛,國力日漸衰弱。

(2) 以下是本文作者對六國主政者提出的建議,圈出以下引句中的關鍵詞,並推敲作者的弦外之音。
(6 分)

 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並力西嚮,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
也。(第 4 段)

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第 4 段)

 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第 5 段)
建議北宋政府應重用人才,積極在軍事上做好準備,對付外敵。

提醒北宋政府以史為鑑,不要震懾於遼國和西夏的強大勢力,而採取屈辱退讓的妥協政策。

批評北宋對遼國和西夏採取消極的退讓政策,向遼國、西夏納幣之不智,諷喻朝廷不要走上六國破

亡的覆轍。

(3) 綜合以上兩題所得,試指出作者的寫作目的。(3分)
作者寫作本文,目的在於要借六國賂秦招致滅亡的歷史故事,陳明屈辱求和必自取滅亡的道理,(1

分)委婉地諷刺北宋當政者,期望君主能以史為鑑,(1分) 改變對遼、西夏輸送歲幣以求相安的妥協

政策,積極禦侮,以保國家長治久安。(1分)

(4) 蘇洵《六國論》篇中大部分內容都是論證六國賂秦而亡的故事,對北宋朝廷隻字不提,主要原
因是甚麼?(4分)
蘇洵《六國論》是一篇借古諷今的文章,(1 分) 作者集中寫六國因賂秦而亡的故事,目的是利用歷
史的教訓來警惕北宋君主,希望北宋君主能以六國滅亡的事跡為鑑,不要重蹈六國滅亡的覆轍。(1
分) 蘇洵沒有提到北宋朝廷,一方面不會開罪君主,(1 分) 另一方面可以收到「言之者無罪,聞之
者足戒」的效用。(1 分)

32
107. 蘇洵認為六國「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
,試從六國的個別情況與整體形勢分析說明。
(5 分)
題目分析 題目要求從「個別情況」及「整體形勢」分析,應分別論述。
 個別情況方面,作者指出韓、魏、楚三國應該珍惜自己的土地,不以地賂秦;齊國不與秦結盟;
燕國太子丹不派人行刺秦王;趙王沒有聽信讒言,殺掉良將李牧。(1分) 這樣既不會削弱六國的國力
和增強秦國的力量,而且也不會給予秦國攻打六國的理由。(1分)
 整體而言,六國都應該招賢納士,把賂秦的土地,分封給天下謀士;以奉承秦國的心思,禮待天
下奇才,增強國力。(1分)而且六國應該合力對抗秦國,對秦用兵,這樣的話秦國便會窮於應付。(1
分)
 作者認為,假如以上所說的事能實現,那麼縱使六國「其勢弱於秦」,但是與秦國誰勝誰負,將
會難以預料,六國有反勝的可能。(1分)

114. 北宋年間,宋室與遼、西夏等外族政權訂立和約,每年贈送銀、絹等財物以換取和平。作者在

文末暗示,這種做法是重蹈歷史上六國賂秦的覆轍。你同意嗎?試比較兩種做法的異同,説明你的看

法。(6 分)

相同之處,兩者同樣都是向敵國妥協以求和平(1 分);相異之處,則是六國直接向秦國割讓土地,

而北宋只向遼、西夏贈送財物。(1 分) 我同意作者的説法。北宋雖然沒有直接割讓土地,但贈送

大量財物同樣會虛耗國力,更重要的是會助長外族侵略者的氣燄(2 分)。這與六國賂秦,一方面削

弱國力,另一方面助長強秦的氣燄,可謂如出一轍。(2 分)

我不同意作者的説法。(1 分) 六國向秦割讓土地,使國土不斷削減,從根本上的確動搖國力(1 分):

北宋只向遼、西夏贈送財物,而不割讓土地,卻不至於動搖國力,(1 分) 因此不算是重蹈六國的

覆轍。(1 分) 宋若沒有打敗遼、西夏的把握,那麼向其贈送財物來換取和平,以避免虛耗國力,

不失為一個可取的方案。(2 分)

33
129. 《六國論》是議論文,但下面的引文都帶有感嘆的語氣,當中分別流露了作者怎樣的感情?(4
分)
甲「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
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
劫哉!」
乙「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題目分析 可嘗試找出引文中的感嘆句、嘆詞等直接表達情感的詞句,並結合文句內容,分析作者的
感情。
 引文甲承接上一段的假設,指出六國其實有擊敗秦國的可能,並以「嗚呼」一詞表達作者對六國
沒有把握機會培養力量,也沒有聯合對抗秦國的慨嘆;然後以「悲夫」表現對「為國者」被強權積威
所懾,處於弱勢的憤慨和痛惜。(2分)
引文乙是感嘆句,把六國被秦所滅的歷史與北宋政局作比較,強調北宋統一中土,幅員廣大,若還是
重蹈諸侯六國的覆轍,向敵人屈服,就是連諸侯國也比不上,語氣婉轉卻尖銳深刻,可知作者以沉重
悲痛的心情勸諫宋室不要繼續向外族輸銀納絹的不當政策。(2 分)

130.本文旨在規勸北宋當局,卻着力於討論六國滅亡的原因。作者運用的是甚麼寫作手法?試簡述這
種寫作方法的好處。(4 分)

借古諷今。(1 分) 好處有二:一、所論以戰國時的歷史事實為根據,可增強説服力。(1 分) 二、由於

沒有對諷諫的對象(北宋當政者)作出直接的批評,不容易引起對方的反感,這種手法進可使對方較容
易接納意見,退亦可使作者避免因直言取禍。(2 分)

34
六、經典名句 (默書範圍)

甲、中心論點
六國敗亡的原因: ○
1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乙、正面論證六國破滅的原因:
分論點一:○
2 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I. 賂秦只會強敵弱己:
秦在攻取之外所得的: 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
實百倍。
II. 賂秦不能產生長久和平的效果:
賂秦的國家的行動: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

可是在短間內: 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結果: 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
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
III. 賂秦只會燃起對方無窮的貪慾加速滅亡:
古人云: ○
3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丙、反面論證六國破滅的原因:
分論點二:○
4 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不賂秦的國家破滅的原因

齊國: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

燕國: 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趙國: 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
惜其用武而不終也。

丁、設想六國抗秦的方法:
一、個別策略
韓、魏、楚三國不賂秦: ○
5 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

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二、整體策略
以用來討好秦國的土地: 封天下之謀臣
以事奉秦國的心意: 禮天下之奇才
六國團結: 并力西嚮

35
七、思考問題

1.按照議論文的結構,本文可分為四個層次,試分析每個層次的結構、內容大要及作用。(14分)
結構 段落 內容大要及作用

總論 第 1 段 起筆即提出六國破滅的 主因 ,點明 中心論點 ,開啟下文 。

本論(1分) 第 2 ~ 3 段 承接上文,分析 六國無論賂秦或不賂秦 ,最終都 同樣破滅


的事例作為文章的 分論點 ,用以支持 中心論點 。

結論(1分) 第 4 段 提醒為國者要汲取歷史教訓(1分),不要被「積威所劫」,總結
論點,回應總論。(1分)

餘論(1分) 第 5 段 補充本文的寫作目的是借古諷今(1分),警誡北宋的統治者(1

分)。

甲、中心論點

2.本文的中心論點是甚麼?試從文中摘錄有關句子。作者從哪兩方面解釋六國滅亡的原因?試析述
之。(5分)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1 分)作者從賂秦的國家(1

分)和不賂秦的國家(1 分)兩方面解釋六國滅亡的原因。割地賂秦的國家,削弱本身國力,自取

滅亡(1 分);不賂秦的國家,因失掉鄰國的援助,不能單憑本國之力抗秦,同樣被秦所滅(1 分)。

3.試從蘇洵《六國論》摘錄一句能展示全文中心論點的句子(1 分)
,並說明其在全文的論說作用(2
分)。
 句子: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1 分)

 作用:蘇洵以開門見山的手法,於文首提出「六國破滅,弊在賂秦」的中心論點,領起下文。(1

分)這可收一針見血的效果,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1 分)

36
4.蘇洵在《六國論》中,從哪兩方面援引史事以印證其中心論點?試略加説明。(4 分)

蘇洵援引六國中「賂秦」(楚、韓、魏)和「不賂秦」(齊、燕、趙)國家的做法和下場,印證「六國破

滅,弊在賂秦」的中心論點(1 分)。他認為賂秦的國家因割讓土地導致國力虧損,以致漸趨滅亡(1

分);不賂秦國家則由於失去賂秦國家有力的支援,勢孤力弱而不能獨自保全,其滅亡也是賂秦間接

造成的,以此印證六國滅亡均肇端於賄賂秦國的論點(2 分)。

5. 蘇洵在《六國論》開首即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論點和兩個分論點,試從文中摘錄有關原文,並概括
說明作者的觀點。(6分)
(1) 中心論點
 原文: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1分)

 說明:排除一般人以為六國滅亡是因為兵器不鋒利、作戰不得法的錯誤想法,指出六國破滅

的真正原因是賄賂秦國。(1分)
(2) 分論點一
 原文: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1分)

 說明:進一步指出賄賂秦國的結果是損害國力,導致滅亡。(1分)
(3) 分論點二:
 原文: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1分)

 說明:反駁並非所有國家都因賄賂秦國而滅亡的觀點,指出不賄賂秦的國家因失去賄賂秦的

國家支援,無法單獨保全。(1分)

6. 《六國論》一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2 分)文中哪些句子最能闡述這個中心論點?試加以說明。
(4
分)
題目分析 本文的分論點是中心論點的說明及延伸,因此最能闡述文章的中心論點。

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即六國被秦所滅的最大原因是

以地賂秦。(2分)

 本文的兩個分論點最能闡述文章的中心論點。

 分論點一:「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一句,指出賂秦的國家以割地討好秦國,既削弱了自己

的力量,亦加強了秦國的實力與野心,是秦國能消滅這些國家的原因。(2分)

 分論點二:「『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一句,則指出不賂秦的國家卻因為賂

秦的國家滅亡而失去了有力的援助,不能獨力保全,結果也被秦國攻破。(2分)

37
7. 承上題,蘇洵指出這些國家滅亡的原因,對中心論點的闡述有什麼幫助?(8 分)

 作者指出齊、燕、趙三國雖然沒有割地賂秦,但由於賂秦的國家因割地而亡,使得這些不賂秦的

國家失去了強大的支援,最終不能獨力抗秦而亡,證明「『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這個論點,亦說明了六國破滅,都由於「弊在賂秦」的中心論點。(2分)

 另一方面,齊、燕、趙三國沒有賂秦,如果不是各自犯了錯誤,或許不會這麼快滅亡,由此可見

不賂秦的政策是正確的,反證了賂秦的不智,論證了「弊在賂秦」的中心論點。(2分)

 燕、趙兩國一開始能堅守國土,奮力抗秦。趙國以李牧為將,與秦國交戰,二敗而三勝;燕國因

對秦用兵,能做到「小國而後亡」。這都證明了六國被滅,「非兵不利,戰不善」,不是因為兵器不

鋒利或仗打得不好這個論點。(2分)

 以上三點都可聯繫和鞏固「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這個中心論點,使文章的

論證嚴密,加強說服力。(2分)
(參考 2017 年閱讀題 3)

8. 蘇洵在《六國論》一文開端反駁哪一種看法?(2 分)試從文中摘錄有關句子來說明。他在文中
運用哪些例子來證明這一點?(3 分)
(1) 反駁的看法:作者在文章開頭提到「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是反駁指六國因為兵

器不夠精良,作戰不得法而致敗亡的看法。(2 分)

(2) 運用例子:作者在文中舉出趙國和燕國沒有賂秦,以軍事對抗秦而比賂秦的國家較遲滅亡的

例子,
(2 分)這兩國最後因其他國家賂秦相繼滅亡,在勢孤無援的情況下滅亡,論證六國滅

亡的主因並非兵器不夠精良、作戰不得其法,而是賂秦。(1 分)

9.議論文往往會在文末帶出結論,但本文在開首部分即進行立論,這種寫法有甚麼好處?(4 分)(本
題模擬 1980 年會考題目)
在文章的開首部分即下筆立論,這種寫法的好處是能令文章論點明確,立場堅定,(1 分)讓讀者
率先掌握作者的論述方向,然後才作深入分析,反覆論證,以增強 說服力。(1 分)以《六國論》
為例,作者在文章開首即明確提出「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這個中心論點,然
後才作仔細析述和論證,令讀者清楚明白全文的論述與「賂秦」有密切的關係,而作者進行立論時
斬釘截鐵的寫作風格,也給讀者堅定和具說服力之感。(2 分)

38
10.蘇洵在《六國論》開首提出全文中心論點有甚麼好處?試加以說明。(4分)
作者在文章開首提出中心論點,開門見山,這種寫法能突出自己的觀點,讓讀者易於掌握;(2分)
而先提出中心論點,可以作為全文的總綱,統率下文的分論點。(2分)

11.本文的中心論點出現在文章的甚麼位置?這種寫作方法有甚麼好處?(4 分)
中心論點「六國破滅,弊在賂秦」出現在文章開端。(1 分) 這種下筆立論(開門見山)的手法(1 分),
開篇即點明作者對六國滅亡原因的觀點,可讓讀者很快掌握文章的要旨(1 分);同時,也以此作為
綱領,便於後文提出各項分論點和論證 可使全文層次分明,結構更見嚴謹。(1 分)

12.文章開首即提出「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這觀點
對全文的闡述有何作用?試加以說明。(5 分)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是全文的中心論點。(1
分)
作者在文章開首即開門見山、下筆立論,(1 分) 使論點明確,能加深讀者的印象。(1 分)
先提出論點,亦能起統領全文之效,下文再圍繞此論點逐步展開論述,能使文章結構嚴謹、脈絡清
晰。(2 分)

13 本文首句「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運用了什麼手法?有什麼好處?(6 分)
題目分析 首句運用了兩種手法。
 本文首句運用了「開門見山」法(「下筆立論」法),一下筆就開宗明義,提出了文章的中
心論點。(1分)這種手法的好處是使讀者立即明白文章主題,有助理解內容(1分);而且先聲奪人,
給讀者一個深刻的印象(1分);而先行立論,再層層遞進展開議論,能增強文章說服力。(1分)
 本文首句亦運用了「先破後立」法,先否定六國滅亡的原因是兵器不鋒利或仗打得不好,然
後肯定六國滅亡的原因在於賄賂秦國(1分)。這種手法藉著駁斥平常的論調,突顯作者觀點獨到,
議論嚴密,能增強文章的說服力。(1分)

14 文中第一段提出「六國互喪,率賂秦耶?」這個設問,用意何在?試加以說明。(4 分)
 作者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六國之中有些國家並沒有割地討好秦國。如果說滅亡的原因是因為六
國都有「賂秦」,就是不符事實。(1分)
 於是作者主動設問,引起下文,把「賂秦」和「不賂者」滅亡的原因都納入「賂秦」之下,並順
勢分為兩方面論證:賂秦的國家「力虧」,自然為秦所吞併;沒有賂秦的國家因為「失強援,不能獨
完」,所以「因賂者喪」。(2分)
 因此,六國滅亡的主因還是在於「賂秦」。作者通過設問,把全文論點鞏固在「弊在賂秦」,成
為全篇綱領,貫穿全文,使文章更具說服力。(1分)

39
15 《六國論》中,蘇洵在文章開首即提出看法,屬甚麼寫作手法?又這種手法能達到甚麼效果?試
略加說明。(1分,3分)【整合、引申】

(1) 寫作手法: (答 開 門 見 山 案須是四個字)(1 分)

(2)寫作效果:首先,文章開首立刻說明六國敗亡的原因不在兵器行軍的問題,而是「賂秦」,直接點
出主旨,可使文章立場清晰; (1分)其次,這樣起筆可令立論有斬釘截鐵的氣勢,全文圍繞「非兵不
利,戰不善,弊在賂秦」展開,結構嚴謹,加強說服力; (1分)其三,可製造懸念,使讀者期待作者
將怎樣解釋和論證這個立場,引起讀者閱讀下文的興趣。(1分)

16 作者在《六國論》開首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試摘錄相關原文,並說明作者的觀點。
(4 分)考核
重點:掌握中心論點;評核能力:復述、重整

(1) 中心論點的原文: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2 分)
(2) 作者的觀點:反駁一般人認為六國滅亡是由於兵器不鋒利,作戰不得法的說法,指出六國滅
亡的主要原因是割讓土地賄賂秦國。(2 分)

17.蘇洵在《六國論》開首已點出全文的中心論點,試摘錄相關的原文句子,並扼要說明作者的觀點
(3 分),又這樣鋪排起甚麼結構作用?(1 分)
中心論點:
 原文句子: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1 分)

 觀點:反駁一般人認為六國滅亡是兵器不鋒利,作戰不得法的想法,指出六國滅亡的真正原因

是賄賂秦國。(2 分)

 結構作用:
(1 分)

A B C D
A 提綱挈領
● ○ ○ ○
B 承上啟下

C 鋪墊懸念

D 首尾呼應

40
18.閱讀以下一段蘇轍《六國論》的引文,然後回答所附問題。
(1) 根據蘇洵與蘇轍的《六國論》,兩者認為六國滅亡的主因有何不同?(2分)

蘇洵:在於賂秦。(1分)

蘇轍:在於諸侯目光短淺,未能聯合抗秦,各國只為小利而自相殘殺。(1分)

(2) 蘇轍在評論諸侯協助韓 魏之利時,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試說明之。(2分)

對比論證(1分)。蘇轍以六國聯合抗秦,跟六國互相殘殺作對比。(1分)
(3) 你認為哪一篇《六國論》所提出的論點較合理?為甚麼?試從文中摘錄有關句子。(4分)
蘇洵的《六國論》較合理(1 分)。蘇洵在文章中明確指出「六國破滅,弊在賂秦」是因

為「賂秦而力虧」,又清楚解釋了「不賂者以賂者喪」的原因是「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可見他同時兼論了六國滅亡的共同因素和個別因素,解說較全面合理,說服力亦較強。
(3

分)(學生自由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乙、分論點一:賂秦而力虧

19.根據本文內容,判斷以下陳述,然後塗滿與答案相應的圓圈;每道分題限選一個答案。(4分)

無從
蘇洵認為六國「割地事秦」是: 正確 錯誤
判斷

(1) 有違孝道,因為諸侯的祖輩遺令後人要愛惜土地,割 ○ ● ○
地賂秦即有違祖宗遺訓。

(2) 被秦國的威勢所嚇倒,只希望苟且偷安。 ● ○ ○

20.蘇洵在文中指出:「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諸侯的「大患」是指甚麼?為甚

麼作者有這樣的説法? (3 分)

大患,意即最大的禍患(1 分);諸侯最大的禍患,就是他們割地賂秦的做法(1 分)。

作者認為,六國諸侯因割地賂秦而失去的土地,遠較因戰敗而失去的土地多。對諸侯而言,割地賂秦

遠較戰敗所帶來的禍患更大,所以割地賂秦成為諸侯的大患(1 分)。

41
21.在《六國論》第 2 段中,作者如何通過對比論證證明「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這個論點?(1
分)這在論證上可收到甚麼效果?(1分)
第 2 段中,作者以秦國由受賄所得土地比由戰勝所得多「百倍」,與諸侯由賂秦所失土地比由戰敗所

失多「百倍」進行比較(1 分),鮮明而深刻地證明「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這論點,說服力強

(1 分)。

22.試根據以下摘錄的句子,回答所附問題。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第 2 段)

(1)「抱薪救火」一詞中的「薪」和「火」分別比喻甚麼?(2分)

「薪」比喻諸侯的土地;「火」比喻秦國侵略的野心。

(2) 作者以這個比喻說明甚麼?又藉以論證甚麼觀點?(3分)

用柴薪救火,只會適得其反,令火勢越燒越旺,到了柴薪燒盡後,火勢才會熄滅。同樣地,用土地討

好秦國,不但無補於事,反而更助長秦國侵略的野心,直到諸侯土地耗盡,國家滅亡,秦國才會罷休

(2 分)。作者以這個比喻來論證「弊在賂秦」的論點。(1 分)

23.試根據以下《六國論》的引文,回答下列問題。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
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

(1)「秦以攻取之外」指的是甚麼?(2分)
諸侯國為了賂秦而割讓給秦國的土地城邑。(2分)
(2)「諸侯」指的是哪些國家?(2分)
韓、魏、楚三國。(2分)
(3) 結合全篇文章內容,引文中「諸侯」對秦國的態度,對自己和秦國造成甚麼影響?試加以說明。
(4分)
 諸侯:使自己的國力損耗而日漸積弱,最終為秦所滅。(2分)

 秦國:助長了秦國的野心和國力,令秦國的侵略愈來愈急切。(2分)

42
24.蘇洵在《六國論》論證論點時「有破有立」,試分別指出作者「破」、「立」了甚麼論點。(4
分)
(1) 破:一般人以為六國滅亡是因為兵器不鋒利、作戰不得法。(2分)

(2) 立:六國中部分諸侯國因為賄賂秦國損耗國力,不賄賂秦國的諸侯國因失去援助,結果全都滅

亡。(2分)

25.在《六國論》中,蘇洵認為以下哪些是六國被秦所滅的原因?(2分)
 軍力懸殊 趙國曾戰勝秦國,軍力相當。
 錯失優勢 「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卻仍割讓土地討好秦國。
 戰略錯誤 燕太子丹遣荊軻刺秦王失敗。
 目光短淺 為了「一夕安寢」而賂秦,苟且偷安。
A 、
B 、、
C 、、 A B C D
D 、、、 ○ ○ ● ○

26.蘇洵在《六國論》提出「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試從以下兩方面說明賂秦的不智。(4 分)
 國力損害:諸侯土地有限,而割讓給秦之土地又遠比戰敗所失的還要多,這在削弱自己的國力之

餘,也間接增強了秦的實力;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下,對自己的形勢更加不利。(1 分)賂秦只會增強

秦的欲望,激發秦更大的侵略野心,侵迫的次數也愈多,所謂「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日削月割,

諸侯必然變得力弱,為秦所滅。(1 分)

 求和效果:諸侯割地賂秦,只求得短暫安寧,不能換取長久的和平。(1 分)所謂「今日割五城,

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之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賂秦是沒有效用的。(1 分)

43
27.試根據以下三節蘇洵《六國論》的引文,然後回答問題。
甲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
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
乙 「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
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
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
丙 「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
較,或未易量。」

在上三段引文中,何者以事實為證、何者以理論為證、何者是假設論證,分別說明之。(6 分)
 甲:理論為論據。
(1 分)論述「以地賂秦」時,提出秦所獲的利益和諸侯所失去的利益,以及「秦

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等都是作者的推論,純粹以理論為論據。(1 分)

 乙:事實為論據。(1 分)論述「燕、趙義不賂秦」時,作者提出「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

其土,義不賂秦」、「燕雖小國而後亡」和「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等,都是史實,這是以事

實為論據。(1 分)

 丙:假設論證。(1 分)論述六國之力「當與秦相較」時,提出「三國各愛其地」,齊、燕、趙各

自不犯錯誤,則勝負存亡之數,足以和秦相比較,難於估量。這都是作者以假設出來的情況作為論

據。(1 分)

〔1997〕會考試題
28.(2)在《六國論》一文中,韓、魏、楚割地事秦的做法,與《請客》所述的「小往大來」的政策
相似嗎?為甚麼?(2 分)

《六國論》韓、魏、楚割地事秦與「小往大來」政策相似:三國以「小往」(土地),去換取「大來」
(和平)。〔2 分〕〔 考生可以答否,只要言之成理,便可給分。〕

44
29. 根據《六國論》
,哪些國家以地賂秦?(1 分)以地賂秦帶來什麼壞處?(8 分)這些國家為什麼要
以地賂秦?(4 分)
題目分析 以地賂秦的原因,需要篩選整合文中內容,才能得到完整的答案。
 韓、魏、楚三國以地賂秦。(1分)

 以地賂秦,既會削弱自己國家的實力,也會增強秦國的勢力。秦國因諸侯割地而得到的土地,比

起打勝仗所得到的土地多出百倍,所以秦國的實力急速上升;諸侯因割地而失的土地,比起打敗仗所

失的土地多出百倍,所以諸侯削弱了國力,加速國家衰亡。(2分)而且以地賂秦,有愧于先祖。諸侯

的先祖歷盡艱辛才得到小小的土地,後世的子孫卻不珍惜,輕易地割地給秦國,實在是不孝的行為。

(2分)再者,以地賂秦會助長秦國的野心。諸侯割地事秦的次數越多,秦國不用打仗就能得到土地,

野心會越來越大,入侵得越來越急迫,所以割地事秦只會助長秦國的貪欲。(2分)最後,不賂秦的國

家會間接因賂秦國家而亡,這些國家因失去賂秦國家的有力支援,最終不能獨立對抗秦國而被消滅。

(2分)

 這些國家會以地賂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為秦人積威之所劫」,被秦國的威勢所嚇倒。(2分)

另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國家苟且偷安,希望以土地換來「一夕安寢」。(2分)

30. 六國面對秦國的侵略,分別採取哪些策略?效果如何?試說明之。(6 分)
題目分析 賂秦國家與不賂秦國家各有不同的策略,不應忽略了任何一方。
 韓、楚、魏三國面對秦國的侵略,採取割地賂秦的策略,可是只能得到短時間的和平。因為一國

的土地有限,而秦國的貪欲無窮,結果削地的同時,既加強了秦國的慾望和對諸侯的壓迫,也削弱了

諸侯自己的力量,理所當然以亡國告終。(2分)

 齊國依附秦國,與之交好,雖能得一時之安,但唇亡齒寒,在其餘五國滅亡後,也難逃被秦國侵

占的厄運。(2分)

 燕、趙兩國則奮力抵抗秦國的侵略。趙國跟秦國交戰五次,取得三勝二敗的戰績;燕國不肯屈服,

緊守國土,所以國家雖小,卻在之後才滅亡。(2分)

31.本文怎樣運用比喻手法,來論證「賂秦是破滅之道」?試從文中摘錄有關句子,並略加説明。(5
分)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1 分)
「薪」比喻六國的土地,(1 分)「火」比喻秦國的欲望(1 分),用「抱薪救火」「薪」比喻以地事
秦的做法和結果。(1 分) 論證以地賂秦,好比拋出乾柴去救火,只會讓火燒得更旺,不但無助於維
持和平,反而加劇了秦國侵略的野心,故是自取滅亡之舉。(1 分)

45
32.試解釋「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的意思,並指出此句所運用的論證手法及其
效果。(3 分)
此句的含意︰割地賂秦猶如向火堆拋擲柴薪滅火,在柴薪燒盡前火不但不會熄滅,反倒會越燒越
烈。各國以割地賂秦的方法以求自保不但不能救國,反而會加速滅亡。(2 分)
此句運用了比喻論證。運用比喻論證可將抽象的道理以具體事例呈現,使道理更顯淺易懂。或比喻
論證能使文章生動有趣,令人印象深刻。(選答其中一項,1 分)

33.《六國論》中,以下哪一項不是蘇洵運用誇飾手法的作用?(2 分)
A 突顯諸侯的懦弱畏縮。
B 突顯諸侯祖先開墾土地的艱辛。
C 突顯諸侯不珍惜土地的程度。 A B C D
D 突顯諸侯割地賂秦之頻繁。    
B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以誇飾手法寫諸侯祖先開墾土地的艱辛。
C 「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以誇飾手法寫諸侯不珍惜土地。
D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以誇飾手法寫
諸侯割地賂秦之頻繁。

34.以下引文運用了甚麼論證手法?(1 分)又這種論證手法如何加強說理效果?(2 分)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
(蘇

洵《六國論》)
 論證手法:對比論證(1 分)

 說理效果:以祖先立國的艱辛,對比子孫輕易割地賂秦,論證賂秦大違孝道。
(1 分)通過這個

強烈對比,突出賂秦的不合理、不智,加強「賂秦而力虧」的不合理,令「弊在賂秦」論點的更

具說服力。(1 分)

46
35.試從蘇洵《六國論》中摘錄運用了對比論證手法的句子(1 分),並略加說明(3 分)。
 句子: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1 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 說明:蘇洵以諸侯的土地有限對比暴秦的欲望無盡(1 分),論證賂秦只會助長秦國侵略的野心,
賂秦使諸侯與秦國的土地此消彼長,使諸侯勢弱而秦國勢強。賂秦又加強秦國侵略的野心,證明「賂
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的論點(2 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36.細閱以下引文,回答所附問題。
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
(蘇洵《六
國論》)
(1) 以上引文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1 分)

A 比喻 A B C D

B 引用 ○ ○ ○ 

C 排比

D 誇張

(2) 承上題,試從蘇洵《六國論》中摘錄運用相同修辭手法的句子,並略加說明。
(3 分)
 句子: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1 分)

 說明:這句以誇張手法表示諸侯賄賂秦國的不合理。諸侯以為賂秦可以換取秦國不來侵略,

結果適得其反;而以土地賂秦,諸侯土地有限,賂秦削弱自己的實力,秦國很快又對諸侯苛索、

侵略。(2 分)

47
37.細閱以下兩段節錄自蘇洵《六國論》的引文,回答所附問題。

甲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
芥。」
乙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兩段引文同時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試指出其中一種。(1 分)又這種修辭手法產生甚麼效果?
(3 分)
 修辭手法:比喻(1 分)
 效果:

甲文:蘇洵形容以地賂秦的諸侯,將祖先辛苦經歷的「尺寸之地」割讓予秦,有如棄置草芥般輕

率,具體地突出賂秦的不合理,亦說明這是不孝的行為,加強了賂素而亡的說服力。(1.5 分)

乙文:蘇洵將以土地賂秦比喻為抱薪救火。以薪柴救火,火勢必然愈燒愈旺;情況好比以地賂秦,

秦國的侵略欲望愈來愈強。這比喻具體地表現賂秦對諸侯無補於事,令讀者易於明白諸侯賂秦必

亡的道理。(1.5 分)
其他答案:
對偶;(1 分)甲文以諸侯先祖「暴霜露,斬荊棘」這對偶句,對偶句令文章句式結構整齊、勻
稱,讀起來音節和諧,加深讀者的印象。(1.5 分)乙文以「薪不盡,火不滅」這對偶句,字義
及詞性都相對偶。對偶句令行文有對稱美,讀起來鏗鏘有致,增強了文章的氣勢。(1.5 分)

38.以下引文運用了甚麼論證方法?試舉出其中一種。(1 分)這種論證方法可達到甚麼效果?試以
引文為例,略加說明。(2 分)

「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 論證方法:引用論證 / 比喻論證(1 分)
 論證效果:
(引用論證)引用古人的話,論證賂秦不但無濟於事,反而令秦國更肆意侵略,
(1
分)引用論證可加強文章的說服力。(1 分) /
(比喻論證)以「薪」比喻土地,以「火」比喻秦的野心,指出向秦獻地求和只會壯大秦國
的野心,就如抱薪救火只會令火愈燒愈旺,土地不耗盡,秦的野心不會消失,直至土地耗盡,
國家也隨之滅亡。(1 分)比喻論證可使抽象、深奧的道理深入淺出,形象生動,並增加文
章的趣味。(1 分)
39.試把以下引文中運用比喻的部分(粗體字)改為直接敍述,並須保留原意。(1 分)又指出此引文
如何加強說理效果?(2 分)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蘇洵《六國論》)

 改寫:抱着木柴去救火(1 分)

 說理效果:此比喻能突出用土地賄賂秦是無補於事的,情況好像抱着木柴救火一樣,火只會愈

燒愈旺,這根本無助於戰事之勝利,反而助長了秦國侵略的野心。(2 分)

48
40.以下引文運用了甚麼修辭手法?試舉出其中一種。(1 分)這種修辭手法可達到甚麼效果?試以
引文為例,略加說明。(2 分)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

(1) 修辭手法:誇飾 / 對偶(1 分)

(2) 效果:
(誇飾)以「尺寸之地」誇言開墾所得土地的細小,(1 分)突出各國先祖開墾土地極
為艱難。(1 分)/
(對偶)以「暴霜露,斬荊棘」兩個結構相同的句子,對稱地排列在一起,(1 分)使句子
整齊勻稱,讀起來朗朗上口。(1 分)

41.在《六國論》中,蘇洵如何結合誇飾和對比的手法,指出諸侯國以土地賂秦的情況和效果?試從
文中摘錄有關句子,並略加說明。(2 分,4 分)
(1) 句子: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2分)
(2) 說明:誇飾: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誇大諸侯割地之多和頻密;(1分)以得到
「一夕安寢」後,秦兵第二天早上又至,誇大割地賂秦所得安寧之短暫,以及秦國侵略的急切
和頻密。(1分)
對比:以諸侯國割讓予秦國的土地之多和頻密「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對比所得安寧
日子之短暫「一夕安寢」,突出割地賂秦的做法不當。(2分)

42.本文怎樣運用對比手法,來論證「賂秦」是錯誤的做法?試從文中找出例子,摘錄有關句子,並略

加説明。(3 分)

「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比較「賂秦」
導致的秦國得地與六國失地,以及由戰爭勝負所導致的秦國得地與六國失地,日指出後者遠較前者

為少,進而説明諸侯最大的禍患不在於戰爭失利,而在於割地賂秦這個錯誤的做法。(3 分)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以諸
侯的先祖創業和獲取領土的過程歷盡艱難,與諸侯不珍惜土地輕率地拿去賂秦作對比,表明諸侯割
地賂秦的不智,結果遭致滅亡,故賂秦實為錯誤的做法。(3 分)
「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以諸侯領土有限,與秦國欲望無窮作對比,凸顯「賂秦」
不但無法滿足秦國的欲望,反而加劇其侵凌的行為,屬自取滅亡之舉,故為錯誤的做法。(3 分)(以
上任答一項)

49
43.引文一︰「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
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
引文二:「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
引文三:「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
上述三段引文運用了哪種相同的論證手法?試分別說明。(7 分)

三段引文皆運用了對比論證。(1 分)
引文一闡述秦國受賄得來到土地遠多於出兵攻佔的土地,而諸侯獻給強秦的土地亦遠多於被秦國攻
佔的土地。作者對比秦國的「得」和諸侯的「失」,論證賄賂秦國不但沒有換來安逸,反而招來重
大損失。(2 分)

在引文二,作者以祖先艱苦闢地,土地得來不易,與子孫視土地如草芥,輕易獻給別國作對比,説

明賂秦之輕率愚昧。(2 分)

引文三以諸侯的土地數量有限與秦國的欲望無窮作對比,説明秦國貪得無厭,賂秦並非長遠之策。

(2 分)

44.以下引文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1 分)又這種修辭手法如何有助作者說明觀點?(2 分)
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 (蘇洵《六
國論》)
 修辭手法:對比(1 分)
 說明觀點:秦國因受賄賂得到的土地,跟戰勝而得到的土地對比,實際要多百倍;六國賄賂秦
國所喪失的土地,跟戰敗而喪失的土地作對比,又實際而多百倍。作者以此突顯六國破滅「弊在賄
秦」的道理。(2 分)

45 文中如何運用對比與誇張結合的手法,闡析六國賂秦之失當?試從文中舉出一例加以說明。
(3 分)
題目分析 題目要求「對比與誇張結合的手法」,因此所選例子應同時運用了這兩種手法。
 文中第二段指出秦國受賂而得的土地,比戰勝而得的多出百倍;又指諸侯因賂秦而喪失的土地,
比戰敗而喪失的多出百倍。既對比秦受賄所得的土地比戰爭為多,又對比了諸侯賂秦導致的土地損失
比戰爭多,指出秦國與諸侯在土地數量上的此消彼長,藉此論證賂秦之害(2分)作者同時運用了誇張
手法,以「百倍」形容秦國得地與諸侯失地之多。(1分)
 文中指六國祖先「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每尺寸的土地皆得來不易,用以對比子孫
「舉以予人,如棄草芥 」,輕易把土地割讓給秦國的情況,指出割地賂秦是對不起祖先的行為。(2
分)而「尺寸之地」是故意誇張地縮小了諸侯先祖所得的土地,突顯創業的艱難。(1分)
 文中指「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以割地的頻繁和數量的遞增,跟換取到
安寧時日的短暫作對比,論說賂秦是得不償失的。(2分)同時「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誇大了割
地的頻繁,「一夕」縮小了安穩的時間,都運用了誇張手法。(1分)

50
46 試根據本文第三段「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一句,回答以下問題:
(1)句中的「薪」和「火」比喻了什麼?(2 分)
(2)這個比喻說明了什麼道理?(2 分)
(3)這個句子屬於什麼論證手法?(2 分)
(4)句子對表達文章論點有什麼作用?(2 分)

(1)「薪」比喻諸侯的土地,「火」比喻秦國的野心、貪欲。(2分)
(2)這個比喻說明了諸侯以地賂秦的失策。抱著柴薪救火,只會適得其反,助長火勢,是愚昧的做
法;同理,以土地賂秦,只會助長秦國的野心,無助國土安寧。秦國的貪欲無厭,在沒有把諸侯的土
地都取盡之前,秦國是不會停止侵略的,這就是「薪不盡,火不滅」的意思。(2分)
(3)這個句子屬於比喻論證,以比喻論述以地賂秦之弊。(1分)另外,本句引用了先秦蘇代的話,因
此也屬於引用論證。(1分)
(4)作者藉這句古語總結此段,既說明「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慾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的
道理,以斥責賂秦之愚昧;同時證明文章開首「弊在賂秦」的立論正確,有突出主旨和增強說服力的
作用。(1分)此外,以「薪」比喻土地,「火」比喻秦國的貪欲,具體鮮明,深入淺出地說明賂秦的
不智,有助讀者理解。(1分)

51
47 作者運用了多種論證手法以帶出道理,試根據文章內容,完成下表。(10 分)
(部分語句運用了多於一種論證手法,作答時請全部列出。)

引文 論證手法(如該手法之下再分細類,請列明)及解說
古 人 雲 :「 以 地 事 論證手法:舉例論證(語例)(1 分),比喻論證(1 分)
秦,猶抱薪救火,薪 論證的觀點:利用比喻,指出諸侯獻地予秦無法阻止秦國入侵,
不盡,火不滅。」 秦國的侵略只會在諸侯國領土完全被吞併(即覆亡)的一刻才
停止,說明以地賂秦的不智。
好處:引述古人的話語,能增強說服力。(1 分)運用比喻,則
能使觀點更清楚明白,使讀者易於理解。(1 分)
至丹以荊卿為計,始 論證手法:舉例論證(史例)(1 分)
速禍焉。 論證的觀點:以燕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王,最終計劃失敗,加
速國家滅亡這一歷史事件,說明燕國因用了錯誤的策略而滅
亡。(1 分)
好處:能增強說服力。
然 則 諸 侯 之 地 有 論證手法:對比論證(1 分)
限,暴秦之慾無厭。 論證的觀點:以諸侯的國土有限,與秦國的慾望無窮作對比,
說明獻地予秦國無法阻止秦國的侵略,非常不智。(1 分)
好處:兩項事物形成強烈對比,使事例更清晰顯明。(1 分)

52
48 蘇洵在《六國論》以不同的理據論證「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的觀點。試就有關內容完成下
表。(考生可用自己文句,或引錄原文作答?)(4 分)

理據 論證觀點
秦國受賄而得的土地比從戰勝所得的多「百 (1): 諸侯只會因「賂秦」而與秦國的國力此
倍」;諸侯賂秦而失的土地比從戰敗所失的多 消彼長(1 分),揭示「秦之所大慾,諸侯之所大
「百倍」。 患,固不在戰矣」,指出諸侯的真正大患並非戰
爭,論證「賂秦」才是六國滅亡的主因(1 分)。

(2)
:六國諸侯今天割讓五座城池,明天割讓 諸侯的土地有限,但秦國的慾望不會滿足,論證
十座城池,虧損自己的國力(1 分),但割地賂 割地賂秦只會招致滅亡,指出諸侯的短視和不智。
秦卻「然後得一夕安寢」,只能換取一夜的安
睡,很快秦國又會再次攻打自己(1 分)。

49 以下引文運用了甚麼修辭手法?(2 分)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六國論》

 反襯
 比喻
 對偶
 誇飾
A 、
B 、
C 、 A B C D
D 、    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是對偶句;引文誇大了賂秦的頻繁、失去土地之多和所得安寧時
日之短,突出賂秦的不智。

比較題

50.蘇洵《六國論》中的「孝」與《論語‧論仁論孝論君子》中的「孝」有分別嗎?試略加比較。(5
分)
沒有分別。(1 分)蘇洵《六國論》中提到六國諸侯「思厥先祖父」,努力保存國家的土地,劈荊

斬棘,但如今諸侯為賂秦而輕易地放棄祖先的艱辛經營的土地,割地賂秦,實屬不孝。
(1 分)而

《論語‧論仁論孝論君子》指侍奉父母要在他們有過錯時勸諫,看到自己的心意沒有被聽從,仍

要恭敬,雖憂愁但不怨恨。(1 分)可見,兩者所言的「孝」都是同出一轍的,就是要尊重祖先,

以禮侍奉,只是蘇洵《六國論》中的諸侯未能做到而已。(2 分)

53
51.蘇洵《六國論》與《孟子‧魚我所欲也》均運用了對比論證,試析述之。(5 分)
《六國論》
:「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1 分)句中,以韓、魏、
楚三國賂秦的土地有限,對比暴秦的欲望無盡,突出諸侯賂秦的不智,展示出秦的野心,論證賂
秦只會助長秦國勢力,最後六國被秦打敗。 (1 分)《魚我所欲也》
:以魚與熊掌及生之與義作為
對比,提出捨生取義的論點。(1 分)再以「所欲有甚於生」與「所惡有甚於死」對比,正面論證
捨生取義的合理性。(1 分)三以「簞豆」與「萬鍾」對比,反覆論證捨生取義是基於人之本心,
所以人人均能捨生取義。(1 分)

52.蘇洵《六國論》與《孟子‧魚我所欲也》都運用正反論證的論說方法,試就有關內容完成下表。
(考
生需用自己文句作答。)(4 分)
蘇洵《六國論》 《孟子‧魚我所欲也》

 論述韓、魏、楚三國以地賂秦 論述人不能苟且偷生,無原則地
避開死亡的禍患。
正面論述 而導致國力虧損,最終滅亡。(2

分)
論述韓、魏、楚三國都珍惜他們  論述在人要面對生死的考驗
的土地,各諸侯國聯合對抗秦便
有機會取勝。 時,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因求生避

死而不擇手段,不顧禮義,而且
反面論述
不單是賢者才會有如此的反應,

可見源於善性的「義」是人人都

有的。(2 分)

53 有論者以為六國敗亡原因眾多,而《六國論》只強調「賂秦」之弊,論述過於片面,你同意嗎?
(2 分)
 不同意。《六國論》一文的寫作目的是以古諷今,以六國賂秦而亡的歷史,諷喻北宋君主不應採
取以幣絹賂敵的策略,否則可能會步六國的後塵,有亡國之虞。因此作者在文中只強調「賂秦」
之弊,是為了表現這個寫作目的。(2分)
 同意。六國破滅的原因眾多,因賂秦而削弱國家力量,只是其中一環。例如六國彼此互不合作,
經常破壞條約,更會互相攻伐,也是導致六國衰弱的原因。只把六國破滅的原因說成是「賂秦」,
實在過於片面。(2分)

54
54 《始得西山宴遊記》及《六國論》均提及砍伐草木,情況是怎樣的?作者分別有何用意?試根據
文章內容,完成下表。(4 分)
《始得西山宴遊記》 《六國論》
砍伐草木的情 登西山的過程中,須「斫榛 六國祖先曝露在惡劣天氣下「斬荊
況 莽」,即砍去叢生的草木。(0.5 棘」(斬除帶刺的草木),才獲得
分) 一小片土地。(0.5分)
作者的用意 作者藉此形容登上西山的路 作者以此描寫六國祖先開疆闢土的
途艱鉅,(0.5分)從而凸顯自 艱辛,(0.5分)並把這情況與後人隨
己遊興濃烈——即使路途險 意將土地獻給秦國作對比,(0.5分)
阻亦不減遊西山的興味。(1 批評諸侯以地賂秦之舉實屬不智。
分) (0.5分)

55
〔2003〕會考試題
55.根據《曹劌論戰》和《六國論》,回答下列問題:
(1)齊、魯交戰前,曹劌與魯莊公討論作戰的條件;交戰後,曹劌總結「以弱勝強」的軍事策略。
試加析述。(5 分、 4 分)另蘇洵認為六國應怎樣做才可以有「以弱勝強」的形勢?(4 分)
(2)細閱以下兩節引文:
甲 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閒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曹劌論戰》
乙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
《六國論》
 甲、乙兩節運用了哪一種相同的寫作手法?試加指出,並略作說明。(2 分)
 你認為「肉食者鄙」和「子孫視之不甚惜」都是國家衰亡的關鍵嗎?試略抒己見。(2 分)

(1)交戰前,曹劌與魯莊公討論作戰的條件:

魯莊公 曹劌
衣食 莊公平日把衣食等必需品分給大 曹劌認為給大臣的小恩小惠,未能施於
臣,不敢獨享; 百姓,百姓不會聽從他,所以仍未可戰。〔1.5%〕
祭祀 祭祀時,不敢誇大祭祀物品的數 對神明的小信用,亦未能取得神明的信
目,必定信實地告訴神明; 任,神明是不會保祐他,所以仍未可戰。〔1.5%〕
刑獄 大小案件,雖不能細察,但都能根 曹劌估計魯國人民因此必肯盡忠效
據實情來辦理。 力,支持魯莊公同禦外侮,這是重要條
件,所以可以作戰。 〔2%〕

交戰後,曹劌總結「以弱勝強」的軍事策略:

a.彼竭我盈:
交戰前,魯軍先讓齊軍打了三次戰鼓才發動攻擊。
因為作戰在於勇氣。第一次擊鼓最能振作士氣,故要待齊軍擊鼓三次後,士氣已低落
時,魯軍才擊第一次鼓應戰。〔2%〕

b.行軍審慎:
齊軍敗退的車轍散亂、軍旗倒下,才可以大舉追擊。
因為齊國強大,軍力充實,可能預設埋伏。所以要清楚對方真的敗走,才可以大舉追
擊。〔2%〕
若考生只背寫軍事策略而沒有析述,最高只得 2 分。

六國可以有「以弱勝強」的形勢:

a.韓、魏、楚三國不拿土地去路秦求和,不使秦國增強實力;〔1%〕
b.齊國不依附秦,不與秦國結盟修好;〔0.5%〕
c.燕國不派刺客入秦,以免激怒秦王;〔0.5%〕
d.趙國不聽讒言,信任良將;〔0.5%〕
e.將賄秦的土地,獎勵給有能之士;〔0.5%〕
f.禮聘天下謀臣、奇才參與抗秦;〔0.5%〕
g.不應懼怕強秦的威嚇,六國合力攻秦。〔0.5%〕

(2)甲、乙兩節運用了相同的寫作手法:
56
對比〔1%〕
甲節:
通過鄉人的說話,顯示出一般魯國人民不理政事。/
國家大事自有執政者操心。/
不在其位,便不謀其政。
對比曹劌自告奮勇,為國效力。顯示出曹劌關心國事。

鄉人的無知對比曹劌的洞悉國事。

乙節:
以賠秦國家的先祖是從艱苦中創業,對比子孫不自愛,將土地輕易送予強敵。〔1%〕

略抒己見:
兩者都是國家衰亡的關鍵。/
兩者都不是國家衰亡的關鍵。/
只有其中一個是國家衰亡的關鍵:

「肉食者鄙」是國家衰亡的關鍵 ── 人材是國家的重要資本。國家大事是由執政當
權者做決策,故官員眼光短淺,對國事沒有遠大的謀略,會令政治無甚作為,遇上強
敵壓境,只會不堪一擊,國破家亡。

「子孫視之不甚惜」是國家衰亡的關鍵 ── 土地是國家的重要資本,子孫輕易將國
土斷送予強敵,即使國有賢臣,亦不足以挽救弱勢。因此,君王的懦弱無能,才是帶
國家走上絕路的關鍵。

「肉食者鄙」不是國家衰亡的關鍵 ── 朝廷宮員眾多,只要在上者賢能英明,自會
把庸碌無能的官員撤換。
「子孫視之不甚惜」不是國家衰亡的關鍵 ── 在上位者如果懂得任用賢能,自有賢
德之士為他處理與鄰國的關係,不致割地予鄰國。〔2%〕

倘考生別有體會,言之成理者,最高可給 2 分。

評 改 備 忘
(1) *曹劌與魯莊公討論作戰條件,必須是二人的討 *二人的討論、照常給分。
論,如只有一人的言論。 只有一人的言論,不給分數。
(2) *倘只答「相同的寫作手法」而沒有任何例子。 *最高給分。
*倘只有任何例子而沒有「相同的寫作手法」。 *不給分數。
*「相同的寫作手法」及例子全對。 *照常給分。
*「相同的寫作手法」答對,但例子錯誤或缺漏。 *不給分數。

57
丙、分論點二:不賂者以賂者喪
56.文章開首指出,六國「非兵不利,戰不善」。試在文中舉出能印證此一說法的史例。(3 分)

文中提到:「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1 分) 意思是説,六國

之一的趙國堅持抗秦,與秦國交戰五次,三勝二敗;後來秦軍一再攻打趙國,也接連被趙將李牧擊退。
(1 分) 從趙國屢次擊敗秦軍的史例,可證明六國的滅亡並非武器不夠鋒利,或是仗打得不好。(1 分)

57.蘇洵分別以哪些史例來證明「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及「不賂者以賂者喪」(第 1 段)?使
用這些例證,對證明論點有甚麼好處?試加以說明。(3分)
作者舉出韓、魏、楚三國被秦所滅的史例,證明「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的論點。(1分) 作者以

齊、燕、趙的史例證明「不賂者以賂者喪」的觀點,賂秦國家相繼破滅後,齊、燕、趙三國就失去鄰

國的支援,變得勢寡力弱,因此終難逃亡國的命運。(1分) 作者引用的是史實,而事實勝於雄辯,能

使論點更具說服力。(1分)

58.根據本文,齊、燕、趙三國的滅亡,有何共同原因和各自的原因?哪一方面的原因與本文的中心論

點關係較大?試略加説明。(7 分)

三國滅亡的共同原因,是由於其他國家(楚、韓、魏)賂秦滅亡,使不賂秦的國家也因失去有力的支援
而不能保全。(2 分) 就各自的原因而言,齊國滅亡是由於與秦國結交,不助五國抗秦,因而繼五國
之後滅亡(1 分);燕國滅亡是由於派遣荊軻行刺秦王,策略失當而招致亡國(1 分);趙國滅亡是由於聽
信讒言,誅殺良將李牧,自毀長城。(1 分)
本文中心論點是「六國因賂秦而滅亡」
,故「共同原因」與本文的中心論點關係較大。(1 分) 齊、燕、
趙雖不賂秦,但它們同樣都因其他國家賂秦,間接引致它們滅亡,正可印證「六國因賂秦而亡」這一
中心論點。(1 分)

59.作者認為燕國和趙國為甚麼會滅亡?(2 分)

燕國滅亡是因為太子丹「以荆卿為計」
,派刺客荆軻刺殺秦王失敗,結果招來秦國的反擊,以致滅亡。

(1 分) 趙國滅亡是因為君主不懂珍惜人才,聽信讒言殺害良將李牧;而且不能貫徹始終用兵抗秦,
招致敗亡。(1 分)

58
60.作者對賂秦與不賂秦的國家各有甚麼評價?試加以說明。(8 分)
作者批評以土地賄賂秦國的楚,韓、魏三國,認為這些國家的策略並不明智,既削弱自的實力,亦無
法阻止秦國的侵擾,而且有負於祖先。(2 分)
作者又批評齊國雖然沒有賄賂秦國,但外交策略失當,誤以為與秦國交好就能保全自身,以致失去其
他五國的支援,結果脣亡齒寒。(2 分)
相反,作者讚賞燕、趙兩國,既沒有賄賂強秦,亦敢於起兵反抗。(2 分) 可惜後來判斷失當,燕國
錯用刺客,趙國誤殺良將,最後招致滅亡。作者雖然為此扼腕,但他認為燕、趙兩國為形勢所限,痛
失韓、魏等強援,亡國亦是無可奈何。(2 分)

61.蘇洵在《六國論》中,開門見山點出全文的中心論點後,分別申述了兩個分論點,試摘錄相關的
原文,並說明作者的觀點。(5 分)
分論點一:

 原文: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1 分)

 說明:提出六國賄賂秦國損耗國力,導致滅亡。(1.5 分)

分論點二:

 原文: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1 分)

 說明:駁斥六國中不是所有國家都因賄賂秦國而滅亡的觀點,指出不賄賂的國家在賄賂國家相繼

滅亡後,失去支援,亦無法單獨保全。(1.5 分)

62.《六國論》中,蘇洵以哪兩個分論點來支持「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這個中
心論點?(2 分)
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
 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 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
 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A 、
B 、
C 、 A B C D
D 、    
 指出賂秦的結果是損害國力,導致滅亡。
 反駁並非所有國家都因賂秦而滅亡的觀點,指出不賂秦的國家因失去賂秦的國家支援,無法單獨
保全。

59
63.《六國論》中,蘇洵指六國雖有「賂秦」和「不賂秦」的,但都終歸破滅。試指出六國破滅的原
因和作者藉此說明甚麼論點。(考生可用自己的文句,或引錄原文作答。)(9 分)

賂秦的國家 不賂秦的國家

名稱 韓、魏、楚 齊、燕、趙

「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 齊:「 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1

百倍; 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 分)。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

亡者,其實亦百倍。(1 分)」 燕:
「 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
六國破滅
「今日割五城, 明日割十城, 焉。(1 分)」
的原因
然後得一夕安寢。(1 分)」 趙:「 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

「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 (1 分)」

 奉之彌繁,侵之愈急。(1 分)」

 賄賂秦國使國力損耗,最終被  不賂秦的國家因為賂秦的國家

申明論點 秦國所滅。(1.5 分) 滅亡了而失去強大的援助,不能獨

自得到保全。(1.5 分)

64.根據蘇洵《六國論》所指,以下哪一項不是六國被秦所滅的原因?(2 分)

A B C D
A 戰略錯誤
○ ○ ○ 
B 錯失優勢

C 目光短淺

D 軍力懸殊

65.根據蘇洵《六國論》
,燕、趙最後均雖敗亡,但其破滅原因卻有何不同?(2 分)又作者藉此論述
甚麼觀點?(2 分)
 燕、趙敗亡原因:燕國太子丹派荊軻行刺秦王,令秦王大怒而大舉攻燕,最終燕國敗亡。(1 分)

趙王因誤聽讒言,誅殺良將李牧,使秦有機可乘,大舉攻趙,首都邯鄲不保。(1 分)

 觀點:舉燕國和趙國對秦不賂秦但仍敗於秦的原因,論證六國有軍事能力抗秦,滅亡並非因為「兵

不利,戰不善」,反駁一般人以為六國破滅是因為「兵不利,戰不善」的看法。(2 分)

60
66.《六國論》中蘇洵認為趙國為甚麼會被秦所滅?試加以說明。(3 分)
蘇洵認為趙國被秦所滅,是因為不能堅持以武力抗秦。(1分)趙國起初不但沒有賂秦,更曾跟秦國
大戰五次,三次得勝,軍事力量與秦國勢均力敵。(1分)可是後來趙王中了秦國的計謀,聽信讒言,
把抗秦名將李牧殺掉,趙國失去良將,因而被秦國所滅。(1分)
67.根據蘇洵《六國論》一文及以下一節文字,然後回答所附問題。
「X、Y 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 X 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
為計,始速禍焉。Y 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 Y 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
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 X、Y 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
(1)文中 X、Y 分別是哪個國家?(2 分)

X是 燕 國 (1 分)
, Y是 趙 國 。(1 分)

(2) 蘇洵在本節文字對 X、Y 二國抗秦而亡,流露了甚麼情感?(2 分)


蘇洵對燕、趙二國「義不賂秦」,並且都能抗秦,加以讚揚,有欣賞之情。(1 分)從引文可見,作者

認為燕、趙二國之亡非戰之罪,只是對抗秦國策略有欠妥善,至於亡國,對此感到無奈、惋惜。(1

分)
68.《六國論》中,蘇洵提及以下不賂秦的國家對秦國的政策和結果,試就有關內容完成下表。(考
生可用自己文句,或引錄原文作答。)(6 分)
國家 對秦國的政策 結果

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1 分) /  終繼五國遷滅。(1 分) /
齊國 親附秦國,不幫助其他五國。(1 最終繼五國後被秦所滅。(1
分) 分)
 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  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
秦,是固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 焉。(1 分) /
兵之效也。(1 分) / 直至太子丹派荊軻行刺秦王失
燕國 起初有遠大的謀略,守着國土, 敗,招致亡國。(1 分)
不討好秦國。燕國雖小,卻很晚
才被秦國所滅,是與秦國作戰的
結果。(1 分)
 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  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1
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1 分) /
分) / 趙王聽信讒言,誅殺李牧,趙
趙國
曾與秦國多次交戰,有勝有負, 國被秦國所滅,國都邯鄲淪為
後來秦國一再入侵都被趙國將軍 秦國的郡。(1 分)
李牧擊退。(1 分)

61
69.戰國七雄中,三個國家賂秦,而另外三個沒有,可是最終六國都被秦所滅。《六國論》中,蘇洵
卻說「六國破滅,弊在賂秦」,這個觀點是否以偏概全?試加以說明。(6 分)
蘇洵這個觀點不是以偏概全,他提出「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這
個觀點加以補充。(2 分)六國之中,韓、魏、楚賂秦,以致國力虧損,走向滅亡之路;(2 分)齊、
燕、趙三國雖然沒有賂秦,卻因為失去賂秦國家的支援,以致未能聯手抗秦,最終也難逃亡國的命運。
(2 分)

〔1980〕會考試題
70.依據蘇洵《六國論》,解答下列各項:
(1)六國破滅,有「賂秦」和「不賂秦」之分;當時哪些國家是「賂秦」的?哪些國家是「不賂秦」
的?(5 分)
(2)燕、趙敗亡,各有個別特殊的原因。請簡述出來。(6 分)
(3)一般議論文,多在篇末才作出結論,本篇卻下筆立論,這種筆法有甚麼好處?(4 分)

(1)六國之中,賂秦和不賂秦的國家:韓、魏、楚三國是屬於「賂秦」的,而齊、燕、趙則是「不
賂秦」的。 〔 每錯一個扣 1 分,全對給 5 分。〕

(2)燕、趙敗亡的原因:燕國滅亡,主要因燕國太子丹派荊軻入秦行刺秦王失敗,
觸怒秦王,於是大舉攻燕,破薊城,燕王出走,並斬丹首級獻與秦國,所以燕亡在誤用刺客。
〔3 分〕
趙國滅亡,則因趙王誤信讒言,誅殺大將李牧,自毀長城,以致邯鄲不保。〔3 分〕
(3)此種筆法的好處:明朗痛快,先行確定其論點,標出結論,以「賂秦」作為一篇之骨幹,落地
生根,不可移拔,藉收先入為主之效,加深讀者印象,此後再分析論據,反覆論證,使人折服。〔4
分〕

71.試分別指出以下兩段引文屬於哪種類型的例證。這兩個例證在內容上有何聯繫?(8分)

甲 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
牧連卻之。 (第 3 段)
乙 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
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第 3 段)

引文甲屬史例 (1 分),引文乙屬設例 (1 分)。兩例證在內容上是互相呼應的(1 分),引文甲是已發

生的歷史事件(1 分),而引文乙則是作者對應六國滅亡的原因所提出的假設(1 分),當中的「刺客」

和「良將」是回應引文甲中的「荊卿」和「李牧」(2 分),兩個例證都用以論證三國有勝秦之機。(1

分)

62
72. 根據《六國論》,哪些國家沒有割地賂秦?(1 分)這些國家為什麼會滅亡?(8 分)

齊、燕、趙三國沒有割地賂秦。(1分)

齊、燕、趙三國的滅亡,可分為直接(個別)原因和間接(共同)原因。直接(個別)原因是:

齊國選擇依附秦國而不幫助其餘五國,五國相繼滅亡後,齊國亦難逃滅亡厄運。(2分)

燕國太子丹派荊軻行刺秦王失敗,招致秦王報復而加速滅亡。(2分)

趙王聽信讒言,以為抗秦有功的將軍李牧謀反,把他殺掉,自毀長城,終於使國都邯郸不保。(2分)

齊、燕、趙三國滅亡的間接(共同)原因在於「不賂秦以賂者喪」,因以地事秦的韓、楚、魏相繼滅

亡,使其餘三國失去其他國家的支援,勢孤力弱,不能獨完,最終被秦國逐一吞併。(2分)

73. 文中如何運用例證來論證以下的觀點:
(1)「非兵不利,戰不善」(4 分)
(2)「不賂者以賂者喪」(4 分)

(1)
 作者引用燕、趙兩個史例,論證「非兵不利,戰不善」的觀點。首先,他指出燕國雖然是小國,
但能堅守國土,不肯賂秦,而它在較後才亡國,可見它有「用兵之效」,有一定軍事實力。(2分)
 其次,本文記述趙國跟秦國五次交戰,三勝而二敗的戰績,和趙國將軍李牧連番擊退秦軍的史實,
證明趙國軍力不比秦國遜色。(2分)兩個史例都證明了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原因不在於
軍事實力不足。
(2)
 作者用了齊、燕、趙三國為例,論證「不賂者以賂者喪」的觀點。「不賂者以賂者喪」的國家,
都是因為「蓋失強援,不能獨完」而滅亡。首先,齊國雖沒有賂秦,但卻親附秦國而不助五國,結果
「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只餘下孤立無援的齊國,自然不是秦國的敵手。(2分)
 其次,燕、趙兩國雖力抗強秦,卻因為「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最終因失去其他
國家援助而亡。(2分)齊、燕、趙三國都因為失去了賂秦國家的援助,因孤立無援而滅亡。

63
74. 為什麼蘇洵認為六國破滅的原因非「戰不善」?試綜合全文,加以析述。(6 分)
蘇洵指出秦國從別國奉獻而得的土地遠較戰勝攻取的土地多,諸侯國因獻地而失去的國土也遠

比戰敗而失去的多。(1分)因此他總結諸侯最大的憂患,根本不在於戰爭。(1分)

作者亦舉出燕趙兩國的情況,指出兩國君主最初有遠大的謀略,決意不把土地風險給秦國。因

此燕國雖是小國,卻較晚滅亡。作者認為這是用兵的效果。(1分)這反映作者認為諸侯國用兵抗秦對

保衛國家、延長國祚能起正面作用,軍事因素並非六國滅亡的主因。(1分)

而趙國更五次與秦國交戰,當中三次獲勝,戰國顯示趙國的軍事力量不輸秦國,兩國勢均力敵。

後來秦國兩次進攻趙國,李牧都連番把秦國擊退,直至李牧因讒言被殺,趙國才被秦所滅。(1分)由

此可見,六國中部分諸侯國具備軍事實力與秦一較高下,故六國破滅的原因並非「戰不善」。(1分)

75.以下引文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2 分)又這種修辭手法對論述觀點起甚麼效果?試以引文為例,
略加說明。(3 分)
「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
也。』」(蘇洵《六國論》)
 修辭手法:(2 分)

A 對偶 A B C D

B 設問 ○  ○ ○

C 排比

D 反問

 效果:設問是以自問自答的方式,引起讀者注意,啟發思考。(1 分)蘇洵提問,六國相繼破亡是
因為賄賂秦國嗎?藉此突出「不賂者以賂者喪」及「弊在賂秦」的論點,增強「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戰不善,弊在賂秦」這中心論點的說服力。(2 分)

64
76.試從蘇洵《六國論》中,摘錄運用了設問這種修辭手法的句子(1 分)
,並簡略說明其說理效果(3
分)。
 句子:或曰:
「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
「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

在賂秦也。」(1 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 效果:設問是以自問自答的方式,引起讀者注意,啟發思考。
(1 分)蘇洵提問,六國相繼破亡

是因為賄賂秦國嗎?藉此突出「不賂者以賂者喪」及「弊在賂秦」的論點,增強「六國破滅,非

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這中心論點的說服力。(2 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77.《六國論》中,蘇洵如何善用設問手法提出不賂秦的國家也因賂秦而滅亡的觀點?試從文中摘錄
有關句子,並加以說明。(2 分,2 分)
(1) 句子: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
曰弊在賂秦也。」(2 分)
(2) 說明:作者先提出「六國破滅,弊在賂秦」這個觀點,但想到有人會質疑,為何沒有賂秦的
國家也難逃破滅的命運,於是運用設問手法,提出「六國互喪,率賂秦耶?」的問難,並回
答說「不賂者以賂者喪」,指出六國滅亡,都是因為直接或間接賂秦所致,使論點無懈可擊。
(2 分)

78 本文怎樣運用例證,來説明「不賂者以賂者喪」此一論點?試從文中找出一個例子,摘錄有關句子,

並略加説明。(4 分)

「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1 分)
指出齊國雖沒有賂秦,但也沒有援助其他五國聯合抗秦,故未能共同抵擋秦國;加上秦國受惠於賂

秦國家的土地,壯大了國勢,因此待秦消滅五國後,齊國孤立無援亦不免於滅亡。所以説它雖沒賂

秦,卻受賂秦國家影響而滅亡。(3 分)
「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1 分)
指燕、趙雖用兵抗秦,但由於其他國家差不多都要被秦國盡滅,燕、趙孤立無援,免不了戰敗而亡

的命運。所以説它雖沒賂秦,卻受賂秦國家影響而滅亡。(3 分) (以上任答一項)

65
79. 蘇洵在《六國論》提到趙國和燕國,運用了以下哪些論證手法來論證自己的觀點?(2 分)
 舉例論證
 類比論證
 對比論證
 駁論
A 、
B 、
C 、、 A B C D
D 、、 ○ ● ○ ○
以趙國和燕國跟秦國作軍事對抗而較遲滅亡為例子(舉例論證),反駁(駁論)六國滅亡是因為
兵器不鋒利、作戰不得法

80.以下引文運用了甚麼修辭手法?(1 分)又作者藉引文闡述甚麼觀點?(2 分)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
(蘇洵《六國
論》)

 修辭手法: 設 問 (答案須是兩字詞)(1 分)
 觀點:齊國滅亡是因與秦國交好而不協助五國。五國滅亡後,孤立的齊國亦不能倖存,終歸滅亡。
(2 分)

81.試根據蘇洵《六國論》回答以下問題。

(1) 文中「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一句運用了哪種論證手法?(2 分)

A 對比 A B C D

B 引用 ○ ○  ○

C 駁論

D 假設

(2) 承上題,從蘇洵《六國論》摘錄另一運用相同論證手法的句子,並說明其論證的觀點。
(3 分)
 句子: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1 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 觀點:舉燕國和趙國對秦用兵,論證六國實有軍事能力抗秦,滅亡並非因為「兵不利,戰不
善」,反駁一般人以為六國破滅是因為「兵不利,戰不善」的看法。(2 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66
82.蘇洵在《六國論》以甚麼論證方法證明「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及「不賂者以賂者喪」?(1
分)運用這種論證方法有甚麼好處?加以說明。(3 分)
 論證方法:舉例論證(1 分)

 說明:文中舉出韓、魏、楚三國以土地賂秦,最後被秦所滅的史例,證明「賂秦而力虧,破滅

之道也」的論點。(1 分)又以齊、燕、趙的史例證明「不賂者以賂者喪」的觀點,賂秦國家相繼

被滅後,齊、燕、趙三國就失去鄰國的支援變得勢寡力弱,最終也難逃亡國之命運。
(1 分)蘇洵

使用舉例論證方法,引用史實,使「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的中心論點更具

說服力。(1 分)

83.蘇洵《六國論》記述了燕、趙兩個對秦的政策,當中運用了甚麼論證手法論證觀點?(2 分)
 對比論證 A B C D
 舉例論證 ○ ○  ○
 引用論證
 駁論
A  B 
C  D 

84 以下句子在文章結構上有什麼作用?(3 分)
「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
或未易量。」
 上述句子有承上啟下/過渡的作用。(1分)
 前文論述六國的滅亡原因:韓、魏、楚因賂秦而削弱自身國力,齊國因附秦而亡,燕國因派遣刺
客而惹禍,趙國因誅殺良將李牧而被秦所攻破。這個句子正好承接上文的內容,假設「三國各愛其地,
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的情況下,六國或能與秦國較量。(1分)
 上述句子亦開啟下文。本句是一個消極的假設,假設六國沒有犯錯誤,或能與秦國抗衡。作者從
本句的消極假設,承接下文的積極建議——積極抵抗秦國,建議六國廣納賢能,並聯合力量對抗秦國,
或能戰勝秦國。(1分)

67
85 有人認為六國之亡在於不能團結,你同意嗎?試就《六國論》一文發表你的看法。
(5 分)考核重
點:根據作品內容,表達個人見解;評核能力:評鑒
我同意六國之亡在於不能團結,以致被秦國逐一擊破。
(1 分)秦國雖強,但其國土、兵力絕不會
比六國的總和遼闊、強大。可惜魏、韓、楚不斷向秦國割地求和,齊國則依附強秦,四國都沒有
聯合抗秦的意圖。
(2 分)剩下的燕、趙兩國,雖能奮起抗秦,但長遠來說,實在無法抗衡因「賂
秦」而不斷強大的秦國,故此,秦國最終能夠輕易地把六國逐一擊破,六國不能團結實為六國破
亡之主因。(2 分)
評分原則:
 能否清晰表達立場;
 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是否準確;
 理據是否充分,闡釋是否完備。

86. 在《六國論》中,蘇洵如何論證「不賂者以賂者喪」這個觀點?試略加說明。(4 分)
蘇洵舉出齊、燕、趙三國的史例,以證明「不賂者以賂者喪」的觀點。(1 分)他指出齊國「與嬴而
不助五國」 ,即與秦國交好而不協助其餘五國,最終五國被秦國所滅,自己也不能倖免(1.5 分)
;燕
國和趙國因「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當時秦國快要把其他國家消滅淨盡,兩國變得勢
寡力弱,因此被秦國打敗而亡國(1.5 分)。

比較題

87. 孟子曾說:
「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
(《孟子‧梁惠王上》)六國終被消滅,與「不為」
和「不能」有甚麼關係?(3 分)(本題模擬 1998 年會考題目)
假如六國諸侯用賄賂秦國的土地分封給天下有謀略的大臣,用事奉秦國的心來禮待 天下奇才,並

且願意合力抗秦,便未必會被秦國逐一消滅,他們有能力保家衞國卻 不肯盡力而為,便是「不為」

而非「不能」。(3 分)

68
88.《六國論》所述趙國受賄秦國家連累而亡外,還有什麼重要因素影響趙國存亡?試根據《廉頗藺
相如列傳》和《六國論》的內容加以析述。(3 分)
影響趙國存亡的重要因素:是否有人才為國效力。(1分)

據兩篇的內容析述:

《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藺相如提及秦國不敢對趙國用兵,是因為自己與廉頗二人在趙國,可見

能幹的文武大臣能使外敵有所顧忌,不敢貿然對趙國輕舉妄動。(1分)

《六國論》述及趙國與秦國交戰五次,曾三度戰勝秦國,後來秦兩度攻趙,李牧也連番擊退秦軍。

但自從將軍李牧因讒言被誅殺,趙國便遭秦國所滅,可見軍事人才在保衛趙國方面有重要作用。(1

分)

89. 細閱以下引文,然後回答問題:
甲 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而為之。《魚我所欲也》

乙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丙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六國論》

丁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六國論》

試辨別上述四節引文所運用的論證手法,為之分類,並略加說明。(5 分)

引文甲、丁同屬對比論證。(1分)

引文甲以往昔與現今的態度作對比:往昔寧死不屈,現今則見利忘義,指出時人喪失本心。(0.5

分)引文丁則以諸侯有限的土地與秦國無窮的慾望作對比,說明諸侯的土地不可能滿足無限的野心,

賂秦實屬不智。(0.5分)

引文乙、丙同屬舉例論證。(1分)

其中引文乙為事例,(0.5分)文中指出即使能否得到食物關乎性命,但如向路過的饑民施與食物

時無理呼喝,饑民不會接受那些食物,由此說明一般人也能有舍生取義之心,不獨賢者能有這樣的想

法。(0.5分)引文丙則為設例,(0.5分)假設楚、魏、韓三國能愛惜土地,齊人不依附秦國、燕國不派

遣刺客刺秦,趙國不誅殺良將,則六國有可能戰勝秦國。這是利用假設,說明若採取其他策略,結果

會有不同,以論證諸侯賂秦並非恰當的做法。(0.5分)

69
90. 閱讀以下一節李楨《六國論》的引文,然後回答所附問題。

1 夫後世之所以惡秦者,豈非以其暴邪?以余觀之,彼六國者皆欲為秦所為,未
可專以罪秦也。當是時,東諸侯之六國也,未有能愈於秦者也;其溺於攻伐,習於
虞作,強食而弱肉者,視秦無異也。兵連禍結,曾無虛歲。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
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復增一秦也。惟其終不克為秦之所為,是以卒自弱,
而取夷滅。彼六國相圖以攻取,相尚以詐力,非有昆弟骨肉之親,其事又非特財
用之細也。而衡人方日挾強秦之威柄,張喙而恐喝之,即賢智如燕昭者,猶且俯
首聽命,謝過不遑。乃欲責以長保縱親,以相佐助,豈可得哉!
2 曰:
「若是,則六國無術以自存乎?」曰:奚為其無術也。焉獨存,雖王可也。
孟子嘗以仁義說梁、齊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李楨《六國論》(節錄)

 擅形便之利:擅於利用有利地形。  不遑:慌張,手足無措。
 昆弟:兄弟。  縱:合縱,戰國時蘇秦主張聯合
 衡人:主張「連橫」的人。連橫,秦國 六國共同抵抗秦國的政策。
張儀主張的政策,即利誘六國分別與秦
親善,然後逐個擊破。

(1) 根據引文,李楨認為六國破滅的原因是甚麼?(2 分)
 六國都想做秦國所做的事。
 六國力量弱小。
 六國之間爾虞我詐,弱肉強食。
 六國沒有得到上天的幫助。
A  B  A B C D
C  D  ○ ○ ● ○

(2) 李楨在引文中提及六國能自保而免被滅亡的辦法,與蘇洵的《六國論》比較,兩者有何不同?(5
分)
李楨在末段指出六國只要行仁義,不但能免被滅亡,得以保存下來,即使稱王也可以,(1 分) 但

可惜當孟子以仁義游說梁國和齊國的君王時,他們都沒有採納。(1 分) 蘇洵在《六國論》中則指

出假使韓、魏、楚三國都愛惜自己的國土,不以地賂秦,(1 分) 齊國人不要去親附秦國,荊軻不

去刺秦王,李牧這樣的良將還在,(1 分) 則六國的勝敗存亡,或許還能跟秦國較量。(1 分)

70
譯文
1 後人痛恨秦國的原因,難道不是因為秦國統治者的殘暴嗎?依我看來,那六國都想做秦國所做的
事,不可只是認為秦國有罪。在那個時候,山東諸侯六國中,沒有一個(諸侯國的實力)能超過秦國
的;他們沉溺於以武力攻伐,習慣爾虞我詐,弱肉強食,與秦國相比沒有甚麼不同。(六國)接連用
兵,戰禍不絕,竟沒有空着的年份。假使如秦國般擅於利用有利的地理形勢,並且得到上天的幫助,
那麼六國當中的一國也可以像秦國一樣統一中國。只是他們最終不能夠做秦國所做的事,因此(六國)
終於自己削弱(自己),而招致滅亡。那六國互相圖謀而互相攻取,崇尚欺詐與暴力,
(他們)沒有兄
弟骨肉之親,他們的事又不只是財物用度的小事。而(主張)連橫的人正在一天天地用強秦的威勢,
張口恐嚇他們,即使賢明如燕昭王那樣的,還只得俯首聽命(於秦),慌張地不停道歉。至於想要求
(六國)長保合縱如親,相互輔助,怎麼可能啊!
2 (有人)說:「如果這樣,那麼六國就沒有辦法來保存自己了嗎?」回答說:怎會是他們沒有辦
法啊。豈止是保存下來,即使稱王(也)可以。孟子曾經用仁義游說梁國(魏國)、齊國的君王,而
他們都不採納,可歎啊!

(見《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第二版)第二冊,頁 5.15~5.16)
91. 根據《左傳.曹劌論戰》和蘇洵《六國論》,回答以下問題。
(1) 齊、魯交戰前,曹劌與魯莊公討論作戰的條件;交戰後,曹劌總結「以弱勝強」的軍事策略。
試析述當中的內容。另蘇洵認為六國應怎樣做才可以有「以弱勝強」的形勢?(9分)
齊、魯交戰前,曹劌與魯莊公討論作戰的條件, 魯莊公說他平日把衣食等必需品分給大臣,

不敢獨享(1分);祭祀時,亦不敢誇大祭祀物品的數目,必定信實地告訴神明。(1分) 但曹

劌認為這些只是給大臣的小恩小惠和對神明的小信用,未能取得百姓的信任,神明亦不會保

佑他,所以仍未可戰。(1分) 至於魯莊公指出凡大小案件,雖不能細察,但都能根據實情來

辦理。(1分) 曹劌估計魯國人民因此必肯盡忠效力,支持魯莊公同禦外侮,所以可以作戰。

(1分) 交戰後, 曹劌總結「以弱勝強」的軍事策略。齊、魯兩國交戰時,魯軍先讓齊軍擊

了三次戰鼓,待齊軍士氣低落才發動攻擊。(1分) 此外,齊國強大,軍力充實,可能預設埋

伏,所以魯軍在看到齊軍敗退的車轍散亂、軍旗倒下,清楚對方真的敗走,才可以大舉追擊。

(1分) 蘇洵認為假如韓、魏、楚三國都愛惜自己的國土,不割讓給秦,(1分) 齊國不親附秦

國,荊軻不去刺秦王,李牧這樣的良將還在,那麼六國尚且有機會可以「以弱勝強」
。(1分)

71
(2)細閱以下兩節引文:
 甲、乙兩節引文運用了哪一種相同的寫作手法?試略作說明。(4分)

兩節皆運用了對比手法(1分)。引文甲通過鄉人的話顯示出一般魯國人民不理政事,對比

曹劌關心國事(1分);引文乙以賂秦國家的先祖是從艱苦中創業(1分),對比子孫不自愛,

將土地輕易送予強敵。(1分)
 你認為「肉食者鄙」和「子孫視之不甚惜」都是國家衰亡的關鍵嗎?試略抒己見。(6分)
我認為這兩個都是國家衰亡的關鍵。(1分) 肉食者(朝中大夫)是輔助君主處理國家政

務的重要人士,如果他們的見識淺陋、目光短淺,就不能有效為國家訂立謀略(1分),例

如在《曹劌論戰》一文中,那些肉食者不能掌握民心向背是國家作戰的條件,如魯莊公

聽從他們的建議貿然出戰,很大機會會戰敗喪國(1分)。另外,「子孫視之不甚惜」亦是

國家衰亡的關鍵,因為假如他們愛惜先王辛苦獲得的土地,便不會胡亂將之拱手相讓他

人。(1分) 土地的多寡跟國力往往成正比,己方土地愈少,而敵方土地愈多,彼此的實

力距離愈遠。(1分) 例如在《六國論》一文中,三國割地事秦,除了增加秦國的國力外,

更壯大了秦國的野心,最終招致亡國。(1分)(學生自由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丁、抗秦策略
92.《六國論》中蘇洵認為六國「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試說明句中的「勢」所指的是甚麼。(5
分)
句中的「勢」指六國可以不割地求和而戰勝秦國的形勢,(1分)包括韓、魏、楚三國不割地賂秦,

保存實力;燕國不魯莽行刺秦王;趙國不中計殺害良將;齊國不親附秦國;(2分)如果六國用土地

招攬謀士、禮待人才,同心合力對付秦國,善用這有利形勢便有可能戰勝秦國。(2分)

93. 試結合時代背景,寫出蘇洵《六國論》對當政者提出甚麼建議,並說明其原因。(4 分)
蘇洵《六國論》對宋朝當政者提議不賂外族/不應忍讓外族的欺凌/不要每年向遼夏外族繳納大量金

銀布帛(1 分,其中一項),並要禮遇人才,合力對付遼夏外族(1 分)。蘇洵看到當時北宋積弱,強

鄰虎視眈眈,若再屈辱、忍讓,即有滅國之虞,所以主張為政者要發奮圖強。(2 分)

72
94. 蘇洵認為六國應該怎樣做,才能形成有利於抗秦的形勢?試略加説明。(6 分)

他認為六國應有一致的做法,即都不賂秦(1 分),而且積極招攬人才,並合力向秦國進攻。(1 分) 在

個別的做法方面,楚、韓、魏等國應愛惜土地,不割地賂秦,以保存自己的實力(1 分);齊國不應結

交秦國,而應援助其餘五國抗秦(1 分):燕國不採取派刺客行刺秦王的錯誤策略,繼續舉兵與秦國對

抗(1 分);趙國國君應信任李牧等良將,不要聽信讒言而自毀長城(1 分)。六國若能如上述那樣做,自

可形成有利抗秦的形勢。

95. 蘇洵在《六國論》中提到「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他
認為六國對秦怎樣才有「不賂而勝」的機會?(5 分)
韓、魏、楚三國不割地賂秦,秦國國力不會增強,三國的國力也不會削弱(1 分);齊國不與秦國結

盟、修好;燕國不派刺客行刺秦王;趙國不中反間計殺害良將(2 分)。如果六國用土地及誠意招攬

謀臣、禮遇人才,並且合力攻打秦國,就有機會能戰勝秦國。(2 分)

96. 作者藉六國史事對當政者提出甚麼建議?這跟他身處的時代背景有甚麼關係?試加以析述。(4
分)(本題模擬 1995 年會考題目)
首先,作者藉六國史事,對北宋的當政者提出「不賂外族」的建議,即當政者不應像六國「賂秦」一

樣,每年向遼、夏等周邊的外族國家繳納大量金銀布帛。(1 分)此外,作者也藉六國史事指出北宋

政府應禮遇人材,團結全國上下的力量,同心協力對付遼、夏等國,不應像六國一樣因各自為政而敗

亡。(1 分)作者之所以舉出六國史事以表達自己的建議,乃因作者身處北宋積弱的時代,鄰國都是

強大的外族國家,對北宋虎視眈眈,情況正如六國被秦國所威脅一樣,若再屈辱忍讓甚至賂敵,即會

如同六國一般,有滅國之虞,故他主張當政者要發奮圖強。(2 分)

97.《六國論》中,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和「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
劫」分別就甚麼事表達感情?(答案須是四個字)(4分)

(1) 「嗚呼」:歎息 未 用 良 策

(2) 「悲夫」:痛惜 六 國 滅 亡

73
98. 以下為《六國論》中的兩段引文:
甲 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乙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
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兩段引文均有其言外之意,試説明它們有甚麼共通的寓意。(9 分)

甲文指出,六國具備抗秦的有利形勢,但反為秦國的威勢所脅迫,帶出治國者不應被敵國威勢所脅迫

的道理。(2 分)藉此暗諷北宋當局也不應被遼、西夏的威勢所脅迫,而採取妥協的政策。(2 分)

乙文指出,六國與秦國同樣只是諸侯國,都有可能不靠賂秦而獲勝。(1 分) 暗諷北宋作為一統天下

的大國,更不應像六國賂秦那樣,以歲幣賄賂遼和西夏,而重蹈六國賂秦滅亡的覆轍,否則豈不比諸

侯國更差。(2 分)

所以兩段引文都在表面上論述六國被秦國所滅的史事,實則暗諷北宋當局,不應受外族威勢所脅迫,

而採取妥協求和的政策。(2 分)

99. 面對敵國的侵害,作者認為在上位者應以甚麼態度或手段應對?為甚麼?(2 分)
作者認為對待敵國不應賄賂討好,亦不應姑息。 (1 分)
同時,國家對內應善用人才,對外則應與其他友好國家聯合對抗敵人。(1 分)

100. 有指蘇洵寫作《六國論》其實別有用意,試結合本文的寫作背景,回答以下各題,推敲文章的
言外之意。

(1) 試結合本文的寫作背景或自行搜集資料,比較六國和北宋的共通之處。(6分)

六國 北宋

外 患 遭強秦入侵。 遭遼國和西夏入侵。
每年納幣予遼國和西夏,以求苟
對外政策 畏懼強秦威勢,割地求和。
安。
國 力 割地賂秦,國力日益虧損。 國庫空虛,國力日漸衰弱。

74
(2) 以下是本文作者對六國主政者提出的建議,圈出以下引句中的關鍵詞,並推敲作者的弦外之音。
(6 分)

 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並力西嚮,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
也。(第 4 段)

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第 4 段)

 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第 5 段)
建議北宋政府應重用人才,積極在軍事上做好準備,對付外敵。

提醒北宋政府以史為鑑,不要震懾於遼國和西夏的強大勢力,而採取屈辱退讓的妥協政策。

批評北宋對遼國和西夏採取消極的退讓政策,向遼國、西夏納幣之不智,諷喻朝廷不要走上六國破

亡的覆轍。

(3) 綜合以上兩題所得,試指出作者的寫作目的。(3分)
作者寫作本文,目的在於要借六國賂秦招致滅亡的歷史故事,陳明屈辱求和必自取滅亡的道理,(1

分)委婉地諷刺北宋當政者,期望君主能以史為鑑,(1分) 改變對遼、西夏輸送歲幣以求相安的妥協

政策,積極禦侮,以保國家長治久安。(1分)

(4) 蘇洵《六國論》篇中大部分內容都是論證六國賂秦而亡的故事,對北宋朝廷隻字不提,主要原
因是甚麼?(4分)
蘇洵《六國論》是一篇借古諷今的文章,(1分) 作者集中寫六國因賂秦而亡的故事,目的是利用歷史

的教訓來警惕北宋君主,希望北宋君主能以六國滅亡的事跡為鑑,不要重蹈六國滅亡的覆轍。(1分) 蘇

洵沒有提到北宋朝廷,一方面不會開罪君主,(1分) 另一方面可以收到「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

的效用。(1分)

75
101. 作者在以下引文有甚麼寄意?當中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情感?(4 分)
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蘇
洵《六國論》)
 寄意:六國本來有足以抗敵的條件,結果卻因畏敵,割地賂秦而亡。(1 分)

 反映情感:蘇洵希望宋朝的統治者吸取這個教訓,千萬不要震懾於遼國和西夏的勢力,而採取賂

敵求和政策(1 分),反映他對六國滅亡的惋惜之情(1 分)和對宋朝有期待、盼望之情(1 分)。

102. 試根據下面兩段蘇洵《六國論》的引文,回答所附問題。
甲 「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
較,或未易量。」
乙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並力西嚮,則吾恐秦人食之
不得下嚥也。」
(1) 甲、乙兩文中分別提出甚麼論點?(4 分)

甲:假如韓、魏、楚不割地賂秦、齊國不與秦結盟、燕不行刺秦王、趙國不信讒言殺李牧,六國本身

是有足夠條件與秦相比,誰勝誰負,誰存誰亡,是未可知數。(2 分)

乙:六國的統治者若能以地封給謀臣、禮待奇才,就可得到天下可用之才,共同協力對抗秦國,那將

會令秦國難於應付,甚至可以勝秦。(2 分)

(2) 甲、乙兩文的論證手法有甚麼相同之處?試略加說明。(3 分)
 相同之處:甲、乙兩文都運用了假設論證。(1 分)
 說明:甲文提出假設「三國各愛其地」,齊、燕、趙各自不犯錯誤,則勝負存亡方面難於估量。

(1 分)乙文假設六國以賂秦的土地及心態,賞賜賢士及積極網羅人才,並合力攻秦,或者可以與秦

抗衡,避免滅亡的命運。(1 分)
103. 試根據《六國論》的內容,判斷以下陳述。(3 分)

C 無從
A 正確 B 錯誤
判斷
(1) 蘇洵認為賂秦能解燃眉之急。   
(2) 蘇洵認為六國的謀臣沒有遠見。   
(3) 蘇洵認為北宋應以強硬的政策對抗外族入侵。   

(1) B 錯誤。蘇洵明確指出「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可見他不贊成賂秦。
(2) C 無從判斷。蘇洵寫《六國論》是針對君主,認為六國破滅是君主採取賂秦政策所致,沒有提
及這是謀臣的主張,因而無從判斷。
(3) A 正確。文章借六國賂秦而亡的教訓,諷刺北宋對外族輸幣求和,不採取強硬的政策對抗外族
的侵略。

76
104. 蘇洵在《六國論》中言詞激烈,感情溢於言表,試從文中摘錄有關句子,並說明他流露出甚麼
感情。(4 分)
(1) 句子: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並力西嚮,則吾恐
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1分)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
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1分)
(2) 說明:六國本來有抗秦的條件,卻沒有善用,反而被秦國脅迫以致亡國,(1分)「嗚呼」、
「悲夫」等感歎詞充分表現作者的沉痛和憤慨。(1分)

〔1991〕會考試題
105.(1)《六國論》文中說:「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不賂而勝之之勢。」究竟不
賂而勝秦的辦法是怎樣的?試用自己的文句說明。(6 分)
(2)以下是《六國論》首、末兩節文字:
首節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末節「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滅之故事,是又再在六國下矣。」
這兩節文字對表達主旨有甚麼作用?試分別說明。(4 分)

(1)六國不賂而勝秦的辦法:
a.韓、魏、楚三國不拿土地去賂秦求和,不使秦國增強實力。〔1 分〕
b.齊國不與秦國結盟、修好。〔1 分〕
燕國能忍小忿,不派刺客入秦,以免激起秦王憤怒。〔1 分〕
趙國能冷靜應變,不誤中反問計,誣殺大將。〔1 分〕
c.以事秦的誠意去禮待天下的奇才,把賂秦的禮物(土地)去封給天下謀臣。 〔1 分〕
d.六國合力西攻秦國。〔1 分〕
(2)首節文字的作用:
標明主題,下筆立論︰開宗明義,指出路秦不當;論旨鮮明,可收警策之效。〔2 分〕
末節文字的作用:
借古諷今,道出深意︰藉六國覆亡故事,評論北宋對外政策不當。〔2 分〕

77
〔1995〕會考試題
106. (1)作者對主政者提出甚麼建議?(2 分)這與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有何關係?(1 分)
(2)就下列所節錄的文字,用自己的文句分別說明它們的論點:(3 分)
丙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
丁 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趙嘗
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

(1)作者的建議:不賂外族/不應忍讓:主政者不要每年向遼夏繳納大量金銀布帛
/寧受屈辱。〔1.5 分〕禮遇人才/禮賢下士:須合力對付遼夏,才不被遼夏積威所脅迫。〔0.5 分〕
所處時代背景的關係:北宋積弱,強鄰虎視耽耽,若再屈辱、忍讓,即有滅國之虞。〔1 分〕故他主
張為政者要奮發圖強。〔0.5 分〕
(2)文句的論點:
丙 不賂秦的國家因他國賂秦而亡/與秦交好,不肯協助五國,最終為秦所滅。〔1.5 分〕
丁 兩國破滅,不是軍隊不足、戰略不善的緣故。兩國國勢雖比秦弱,只要不賂秦,還是有力勝秦的。
〔1.5 分〕

107. 蘇洵認為六國「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
,試從六國的個別情況與整體形勢分析說明。(5 分)
題目分析 題目要求從「個別情況」及「整體形勢」分析,應分別論述。
 個別情況方面,作者指出韓、魏、楚三國應該珍惜自己的土地,不以地賂秦;齊國不與秦結盟;
燕國太子丹不派人行刺秦王;趙王沒有聽信讒言,殺掉良將李牧。(1分) 這樣既不會削弱六國的國力
和增強秦國的力量,而且也不會給予秦國攻打六國的理由。(1分)
 整體而言,六國都應該招賢納士,把賂秦的土地,分封給天下謀士;以奉承秦國的心思,禮待天
下奇才,增強國力。(1分)而且六國應該合力對抗秦國,對秦用兵,這樣的話秦國便會窮於應付。(1
分)
 作者認為,假如以上所說的事能實現,那麼縱使六國「其勢弱於秦」,但是與秦國誰勝誰負,將
會難以預料,六國有反勝的可能。(1分)

78
108.(1)蘇洵認為面對秦國侵擾,六國應如何應對?試分別說明。(5 分)
蘇洵認為韓、魏、楚三國應愛惜自己的土地,不應獻地給秦國;(1分)這三國應重視人才,而非
向秦國獻媚,應把賄賂秦國的土地,分封給天下的謀臣,用事奉秦國的心,禮待天下有傑出才能的人
才。(1分)
至於沒有賂秦的國家,他認為齊國不應依附、協助秦國;(0,5分)燕國不應排出刺客行刺秦王;
(0.5分)趙國君主亦不應聽信讒言(0.5分)而誅殺良將李牧。(0.5分)
六國也應該互相合作,聯手一同對抗秦國。(1分)

(2)蘇洵論及六國應對秦國的方法,運用了什麼論證手法?試略加說明。(3 分)
蘇洵論及六國的應對方法,是運用了舉例論證中的設例,(1分)即提出一個假設的情況,論證觀
點。他假設六國用了適當的方法應對秦國,則秦國會畏懼,且六國與秦國亦勝負難料,有戰勝強秦,
免被吞併的機會。(1分)蘇洵藉此說明面對外敵侵擾,卑躬屈膝實非良策,而是應該運用適當的策略,
堅守國土,抵抗外敵。(1分)

109. 蘇洵在《六國論》中,認為應該用甚麼方法對付秦國?試摘錄原文句子。
(1 分)又這個句子運
用了甚麼論證方法說明觀點?(2 分)
 原文句子:「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並力西

嚮。」(1 分)

 以上句子運用了 論證說明觀點。(答案須是兩字詞)(2 分)
假 設

110. 本文多次運用「舉例論證」,包括設例和史例,試從文中各舉一例,加以說明。(4 分)
 設例:文中運用設例,指「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
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假設韓、魏、楚三國沒有賂秦,齊國不依附秦國,燕國沒
有刺殺秦王,而趙國沒有誅殺良將李牧,那麼六國足可跟秦國較量,從反面論證「弊在賂秦」的論點。
(2分)/
文中運用設例,以「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嚮,則吾
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假設了六國廣納賢才,聯合力量與秦對抗,以論證六國能有勝秦之勢。(2
分)
 史例:提出齊國「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秦亦不免矣」的史例,指出齊國雖然沒有賂秦,
卻依附秦國,不幫助其餘五國,因此唇亡齒寒,在五國滅亡後也被秦所滅,藉此論證「蓋失強援,不
能獨完」的論點。(2分)/
提出「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的史例,指出趙國曾多次戰勝
秦國,而且有良將李牧,有一定的軍事實力對抗秦國,藉此論證「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的
論點。(2分)/
文中提出「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賄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
的史例,指出燕國雖然國小,卻能憑著用兵抗秦而後亡,可見用兵抗秦之效,藉此論證「六國破滅,
非兵不利,戰不善」的論點。(2分)

79
111. 蘇洵在《六國論》一文中認為六國「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
,當中的「勢」是指甚麼?試加以
說明。(4 分)考核重點:理解篇章內容;評核能力:重整
「勢」是指六國可以不割地求和而戰勝秦國的形勢。(1 分)作者認為假如韓、魏、楚三國不割地賂
秦求和,削弱自己力量,為秦國增添實力;齊國不親附秦國;燕國不魯莽行刺秦王;趙國不中反間計
殺害良將;加上各國將割讓給秦國的土地,拿來封賞天下間的謀士,將事奉秦國的苦心,拿來禮待天
下間的奇才,羅致人才為六國效力,並且團結一致,同心合力抗秦,便有可能戰勝秦國。這就是六國
的有利形勢。 (3 分)

112.《六國論》中,作者認為六國應該用甚麼方法對付秦國?試從文中摘錄一句句子(1 分),並略
加說明(3 分)。

 句子:
「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並力西嚮,則吾恐秦人食

之不得下嚥也。(1 分) 」

 說明:作者認為賄賂秦國使國力損耗,沒有賄賂秦的國家則因為失去賄賂秦的國家作強大支援

而亡。
(1 分)故作者認為六國應該將賄賂秦的土地和心意,用於善待謀臣和奇才,增強自己的國

力,並合力對抗秦國。(2 分)

113. 文中曾提及:「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你認為「不賂

而勝」的方法是甚麼?試加以說明。(6 分) (本題模擬 1991 年會考題目) 六國「不賂而勝」的方

法包括:韓、魏、楚三國不拿土地去賂秦求和,令秦國不致坐大,韓、魏、楚三國亦可保存實力與秦

國周旋;(1 分)齊國不親附秦國,而與其餘五國合力抗秦;(1 分)燕國能「忍一時風平浪靜」,不

派刺客行刺秦王,以免激起秦王憤怒;(1 分)趙王能冷靜而不誤信讒言,錯殺良將,保存抗衡秦國

的軍事實力;(1 分)賂秦的國家以事奉討好秦國的誠意去禮待天下間才智出眾之士,把割讓給秦國

的土地分封給天下有謀略的大臣,以招攬抗秦的人材;(1 分)六國齊心協力向西對抗秦國。(1 分)

凡此種種,均是「不賂而勝」的方法。

80
114. 北宋年間,宋室與遼、西夏等外族政權訂立和約,每年贈送銀、絹等財物以換取和平。作者在

文末暗示,這種做法是重蹈歷史上六國賂秦的覆轍。你同意嗎?試比較兩種做法的異同,説明你的看

法。(6 分)

相同之處,兩者同樣都是向敵國妥協以求和平(1 分);相異之處,則是六國直接向秦國割讓土地,

而北宋只向遼、西夏贈送財物。(1 分) 我同意作者的説法。北宋雖然沒有直接割讓土地,但贈送

大量財物同樣會虛耗國力,更重要的是會助長外族侵略者的氣燄(2 分)。這與六國賂秦,一方面削

弱國力,另一方面助長強秦的氣燄,可謂如出一轍。(2 分)

我不同意作者的説法。(1 分) 六國向秦割讓土地,使國土不斷削減,從根本上的確動搖國力(1 分):

北宋只向遼、西夏贈送財物,而不割讓土地,卻不至於動搖國力,(1 分) 因此不算是重蹈六國的

覆轍。(1 分) 宋若沒有打敗遼、西夏的把握,那麼向其贈送財物來換取和平,以避免虛耗國力,

不失為一個可取的方案。(2 分)

115. 作者認為六國有條件和秦國較量,你認同他的看法嗎?為甚麼?(5 分)
認同。(1分) 春秋戰國時羣雄混戰,有實力者為王,人才決定國力的強弱。秦國原只為西方小國,

實力與中原大國相差甚遠,後廣招人才,禮賢下士,先後任用百里奚、商鞅、李斯、蒙恬等人才,

國力逐步增強。(2分) 同樣道理,只要六國都重用人才,同心抗秦,秦國定難吞併六國。(2分)/

不認同。(1分) 作者假設韓、魏、楚三國不賂秦,齊國不依附秦國,燕國不用刺客,趙國不殺良

將,六國善待人才,同心合力對抗秦國,就能與秦較量。(2分) 但這些假設的前提是秦國的國力

維持不變,六國國力增強,這樣是不符合現實情況的。而且秦統一天下還有其他客觀因素,如地

理的優勢等。(2分)(學生自由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81
比較題

116. 試根據《廉頗藺相如列傳》和《六國論》的內容,回答以下問題:
(1)《六國論》第五段指六國應該「封天下之謀臣」、「禮天下之奇才」,即廣納賢能。在《廉頗藺相
如列傳》中,趙王能否做到廣納賢能?試加以說明。(3 分)
(2)在兩篇文章中,趙國對秦國的策略是否一致?(2 分)
題目分析 討論趙國對秦國的策略是否一致時,需分別說明兩篇文章中所顯示的策略為何。
(1)
 在《廉頗藺相如傳》中,趙王能做到廣納賢能。(1分)
 首先是大將廉頗。廉頗「以勇氣聞於諸侯」,是個不可多得的良將,曾大破齊軍,被趙王封為上
卿,可見趙王能選賢任能。(1分)
 其次是藺相如。藺相如出身低微,但趙王卻加以任用,可見趙王用人惟才,不問出身。藺相如在
出使秦國、繩池之會中立了大功,趙王就論功行賞,任命他為上大夫及上卿,可見趙王能知人善
任,厚待賢能。(1分)
(2)
 在《六國論》中,趙國「能守其土,義不賂秦」,並且「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可見趙國
對秦的策略是武力抵抗。而在《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趙國亦以武力抗秦,因此才有被秦國「拔
石城」、「殺二萬人」的情況。而在繩池之會時,廉頗亦「盛設兵以待秦」,可見兩文中趙國對
秦的策略都是以武力抗秦,策略一致。(2分)

82
117. 細閲以下資料,結合課文內容回答以下問題:

韓、魏不能獨當秦,而天下之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秦人不敢逾韓、魏以
窺齊、楚、燕、趙之國,而齊、楚、燕、趙之國,因得以自安於其間矣。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
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於內,以陰助其
急,若此可以應乎無窮。彼秦者將何為哉?
蘇轍《六國論》
(1)蘇洵、蘇轍均主張六國合力抗秦。他們怎樣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六國應採取的抗秦策略? (6 分)
蘇洵從整體戰略原則着眼(1 分),指出六國不可割地賂秦,以免國力虧損;(1 分)同時六國應禮聘天
下的人才,提升國力。(1 分) 蘇轍從作戰策略着眼,(1 分) 認為六國須分工合作與秦作戰,即以
地理位置近秦國的韓、魏兩國作為屏障去抵擋秦兵(1 分),其餘四國則在背後支援它們。(1 分)

(2)承上題。你認為哪一人的意見較可取?試提出自己的看法,並加以申述。 (6 分)
我認為蘇洵的意見較可取。(1 分) 其意見確立了六國抗秦的戰略原則。六國只要不賂秦,國力便
不會虧損;若能禮聘天下人才,更可以加強國力,所以只要六國各自具備抗秦力,並且聯合起來抗
秦,秦國便難以侵略六國。至於採取怎樣的具體作戰策略,只是次要的問題。

蘇轍提出的是抗秦的作戰策略。但作戰策略只可適用於一時,長遠而言則未必適用。例如,韓、魏
可能對於自己長期在前線抗秦,其餘四國只在背後支援而感到不滿;個別國家也可能受秦國引誘,
轉而賄賂甚至依附秦國。這些情況都會使蘇轍提出的抗秦策略難以實施。所以蘇洵提出的六國不賂
秦而增強己力,並聯手抗秦的原則,比起蘇 轍的一時性作戰策略,才是抗秦的根本之道。(5 分)

我認為蘇轍的意見較可取。(1 分)他提出的是具體打敗秦國的作戰策略:韓、魏處於中原腹心,與
秦國接近,因此可作為諸侯抵擋秦兵的主要屏障;齊、楚、燕、趙等處於中原邊緣或者離秦國較遠,
所以擔任支援的任務。這種策略依據戰國的地理形勢而設計,使六國之間分工明確,切實可行。
蘇洵只提出了一些大原則,但卻沒有任何具體的策略或建議,因很容易流於泛泛而論,不切實際。
例如六國縱然都不賂秦,並且都同意合力抗秦,但在欠缺具體策略之 下,難免會各自為戰,未能
夠互相支援,容易被秦國逐個擊破。所以蘇轍提出的作戰策略,就如何打敗秦國而言,比蘇洵提出
的更具體可行。(5 分)

83
戊、總結
118. 蘇洵《六國論》全文論證嚴謹,結構緊密,試綜合全文,詳加說明。(8 分)
論證過程:

 正面申論:指出賂秦必亡的兩個原因,其一是賂秦將坐大秦國,助長敵人的勢力和野心,其二是

賂秦令諸侯自己損失大量土地,削弱國力。(2 分)

 反面申論:分述齊、燕、趙三國不賂秦,但仍遭滅亡的個別原因,說明「不賂者以賂者喪」的道

理,進一步指出不賂秦者亡國的共同原因是孤立無援,不知團結,各自用武。(2 分)

 推論:提出六國應抗敵自強的設想,指出統治者應把割讓給秦國的土地封賞予天下的謀士,以奉

承秦國之心禮待天下的奇才,並聯合各國力量對抗秦國,不應被秦國的積威所攝服。(2 分)

 結論:通過論證六國因賂秦而相繼滅亡的故事,諷刺北宋朝廷妥協苟安的政策,警誡統治者以史

為鏡,堅守國土,發奮圖強,積極抗敵,以免重蹈六國滅亡的覆轍。(2 分)

119. 試寫出蘇洵《六國論》一文的寫作目的。(3 分)

蘇洵《六國論》借戰國時六國賂秦而亡的舊事,痛切論述屈辱求和必定自取滅亡的道理(1 分),委

婉地諷諫北宋當政者應吸取歷史教訓,改變對外妥協的政策,積極禦侮,以確保國家長治久安(2 分)

120.《六國論》中,蘇洵以「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作結,抒發感
慨。試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說明作者為何有此感慨。(5 分)
蘇洵撰寫《六國論》時,北宋正受遼、西夏等外族侵擾,北宋跟這些外族簽訂和約,每年向他們奉送

白銀、絹等財物。(1 分)蘇洵在《六國論》結尾有此感慨,因為六國只是諸侯,國力不及秦,尚且

有不賂秦而戰勝秦國的機會;(2 分)而當時北宋擁有天下之大,比六國更有「可以不賂而勝」的形

勢,卻對外族卑躬屈膝,採取輸幣求和的妥協政策,這種做法連六國也比不上。(2 分)

84
121. 試根據《六國論》末句「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說明文章
的寫作目的,並加以析述。(5 分)
《六國論》的寫作目的是借古諷今,
(1分)作者希望藉六國賂秦而亡的歷史教訓,警戒北宋統治者切

勿重蹈覆轍,不要對外族採取輸幣求和的妥協政策。(2分)作者為加強諷喻效果,在文末以擁有「天

下之大」的北宋和只屬諸侯的六國比較,指出如果北宋像六國那樣,「有可以不賂而勝」的形勢卻最

終滅亡,就連六國也比不上,希望藉此激勵北宋統治者,不要對外族卑躬屈膝。(2分)

122. 本文的主旨是甚麼? (3 分)
總結戰國時代六國被秦國所滅的原因,在於賄賂秦國。(1 分)

借古諷今,批評北宋向外族進貢、求和的政策不當。(1 分)

藉文章勸諫北宋不宜向遼國及西夏卑躬屈膝,以免重蹈六國覆轍。(1 分)

123.《六國論》一文的主旨是甚麼?試略加説明。(4 分)

作者論析戰國時六國滅亡之主因在「賂秦」
,(1 分)從而借古諷今,(1 分)借六國割地向秦求和而導致

滅亡的歷史教訓,諷諭北宋當局不應採取讓步妥協的政策,每年向外族獻納歲幣以求平安。(1 分)更

暗示北宋當局不要懾服於外族威勢,而應禮賢下士,上下一心抗敵,堅守國土。(1 分)

85
〔1986〕會考試題
124.(1)根據蘇洵《六國論》一文,回答下面兩問:
a.用自己文句簡述全文主旨。(3 分)
b.指出下列四項在表達主旨方面有甚麼作用?(6 分)
甲「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路秦。」
乙「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丙「以絡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並力西嚮,則吾忍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也。」
丁「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2)解釋下列畫有雙線的「與」字在句子中的意義:(1 分)
a.「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六國論》

(1)a.六國論的主旨:
強調六國的失敗在於賂秦;〔1 分〕
借題發揮,鍼貶時弊;指出北宋對外族媾和退讓,比諸六國賂秦更為不智。〔2 分〕
b.在突現主旨方面的作用:
甲項:開宗明義,下筆立論,指出六國之敗,在於賂秦。〔1.5 分〕
乙項:用比喻手法,指出賂秦的不智猶如抱薪救火。〔1.5 分〕
丙項:從反面立論,指出六國倘能積極抗秦,或有可為。〔1.5 分〕
丁項:借古諷今,指出北宋對外族媾和退讓極為不智。〔1.5 分〕
〔 考生只須將上述各項中粗體而畫有底線語句的意思寫出,每項 l 分。〕
(2)「與」字在各句中的意義:
1.交好,親附。〔1 分〕

86
〔1998〕會考試題
125.
(1)試說明這篇文章的論述目的。(1.5 分)
(2)六國破滅與《齊桓晉文之事章》裏所提及的「不為」和「不能」有何關係?(2 分)
(3)這篇文章的作者運用了下列哪些說理手法?試指出,並舉一例說明。(4 分)
甲、層層遞進
乙、下筆立論
丙、運用對比

(1)論說目的:借六國賂秦而亡的歷史教訓,諷喻北宋執政者不要向外族(契丹和西夏)求和。
〔1.5
分〕
(2)與「不為」和「不能」的關係:假如六國諸侯用賂秦國的土地封給天下謀臣,用侍奉秦的心禮
待天下的奇才,而且合力抗合力抗秦,未必會滅亡,因為六國諸侯有能力保國卻不肯做,即「不為」
而非「不能」
。〔2 分〕
〔 若能分辨清楚賂秦與不賂秦即可。〕
〔 倘考生所答言之成理者,可酌給分數。〕

(3)這篇文章用了下列的手法:
乙、下筆立論:〔0.5 分〕本篇下筆即以「六國破滅,……弊在賂秦。」,確立本文論點。〔1.5 分〕
丙、運用對比:〔0.5 分〕
a.「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
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0.5 分〕以秦所得的土地與諸侯所失去的土地作對比,說明賂秦而力
虧之道理。 〔1 分〕


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
如棄草芥。」〔0.5 分〕 以賂秦國家先祖創業的艱辛,與子孫輕易割地賂秦作對比。〔1 分〕 或
c.「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0.5 分〕
以諸侯割城數量之多,與換取安寧時日之短作對比。〔1 分〕或
d.「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0.5 分〕以諸侯土地有限,與暴秦欲望無窮作對比。〔1 分〕

e.「奉之彌繁,侵之愈急。」〔0.5 分〕以諸侯事秦之心與強秦侵吞諸侯之心作對比。〔1 分〕或
f.以燕、趙能守其土,義不賂秦,與其他三國以地賂秦作對比。〔1.5 分〕〔 只評首例。〕

87
〔2000〕會考試題
126. 根據《六國論》,回答下列問題:
(1)以下引文見於文章起首部分,是借別人的話引入正文,作者對這句話有甚麼回應?試加以說明。
(2 分)這樣的起首法有甚麼好處?(0.5 分)
乙 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六國論》
(2)這篇文章的結尾有所寄意,試加以說明。(2 分)
(3)細閱下列的引文:
丙 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六國論》
丁 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
或未易量。《六國論》
 丙、丁二節分別是甚麼類型的例子?(2 分)
 指出丙、丁二節在內容上兩處互相聯繫的地方。(2 分)
(1)《六國論》作者的回應:不賂秦的國家因為賂秦的國家而滅亡,因失去強大的援助,不能單獨保
全,所以說弊在賂秦。〔2 分〕/
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 引原文而無錯漏亦可,錯別字每個
扣 0.5 分.〕

起首方法的好處:可以引起讀者的興趣,加強文章的吸引力。〔0.5 分〕
〔 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接受。〕

(2)
《六國論》結尾的寄意:借六國賂秦而亡的歷史教訓,諷喻北宋(/宋)君子不要向外族(遼、
西夏/遼、 夏)求和。〔2 分〕
〔 倘答:遼、金/金,扣 0.5 分〕
〔 倘只答: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給 0.5 分〕

(3)丙、丁二節例子的類型分別是:
丙:史例/事例/引用歷史事例。〔1 分〕
丁:設例/作者做出的一個假設例子。〔1 分〕
〔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接受。〕
丙、丁二節在內容上兩處互相聯繫的地方:
a.丙節的「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與丁節的「刺客不行」。
b.丙節的「李牧連卻之」與丁節的「良將猶在」。
c.丙節的「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與丁節的「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
較,或未易量」。
〔 以上 3 項,任答 2 項,每項 1 分。〕
〔 兩處一併作答而能對應正確者亦可。〕
〔 考生可以運用自己的文句說明兩處內容如何互相聯繫亦可。〕

88
127. 第五段最後說「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這句話總結了什麼經驗?有什麼含義?(5 分)

題目分析 句子的含義應結合文章的背景分析。
 這句話總結了六國破滅的歷史教訓。六國中部分諸侯被秦國的積威所嚇倒,不敢抵抗秦國的-+*
侵擾,便割地討好秦國,以致國力日削而滅亡;也有國家感受到秦國的威勢,而親附於秦。結果六國
未能聯合力量對抗秦國,導致亡國。(2分)
 這句話有借古諷今的含義。(1分)當時北宋飽受外族契丹(遼)、西夏的侵擾,但朝廷怯於其強,
只採取屈辱退讓的策略,每年繳納大量財帛以求苟安。(1分)這種消極的做法,跟六國賂秦的做法無
異。作者以此勸喻君主以歷史為鑒,不應以財賂敵,以免步六國亡國的後塵。(1分)

128. 文章結尾「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1)當中「天下之大」指的是什麼?(1 分)
(2)這句話有何用意?試結合蘇洵當時的處境,加以說明。(3 分)
(1)「天下之大」是指統一天下的國家,即北宋。(1分)
(2)文章寫於北宋年間,其時邊境常常受到外族契丹(遼)、西夏侵擾,朝廷卻採取妥協退讓的政
策,每年繳納金銀布帛求和。(1分)作者認為六國諸侯雖然實力比秦國弱,但只要聯合起來,仍有擊
敗秦國的機會。反觀北宋是統一中原的泱泱大國,地位比契丹(遼)、西夏高,國力絕不比契丹(遼)、
西夏弱,假如仍走上六國賂敵求和之路,就連六國也不如了。(1分)作者在文中藉批評六國滅亡的原
因,用委婉含蓄的方式警惕宋朝君主要醒覺振作,不要重蹈六國覆轍,否則有亡國之虞。(1分)

129. 《六國論》是議論文,但下面的引文都帶有感嘆的語氣,當中分別流露了作者怎樣的感情?(4
分)
甲「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
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
劫哉!」
乙「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題目分析 可嘗試找出引文中的感嘆句、嘆詞等直接表達情感的詞句,並結合文句內容,分析作者的
感情。

 引文甲承接上一段的假設,指出六國其實有擊敗秦國的可能,並以「嗚呼」一詞表達作者對六國
沒有把握機會培養力量,也沒有聯合對抗秦國的慨嘆;然後以「悲夫」表現對「為國者」被強權積威
所懾,處於弱勢的憤慨和痛惜。(2分)
 引文乙是感嘆句,把六國被秦所滅的歷史與北宋政局作比較,強調北宋統一中土,幅員廣大,若
還是重蹈諸侯六國的覆轍,向敵人屈服,就是連諸侯國也比不上,語氣婉轉卻尖銳深刻,可知作者以
沉重悲痛的心情勸諫宋室不要繼續向外族輸銀納絹的不當政策。(2分)

89
130.本文旨在規勸北宋當局,卻着力於討論六國滅亡的原因。作者運用的是甚麼寫作手法?試簡述這
種寫作方法的好處。(4 分)

借古諷今。(1 分) 好處有二:一、所論以戰國時的歷史事實為根據,可增強説服力。(1 分) 二、由

於沒有對諷諫的對象(北宋當政者)作出直接的批評,不容易引起對方的反感,這種手法進可使對方
較容易接納意見,退亦可使作者避免因直言取禍。(2 分)

131.以下引文對表達文章主題有甚麼作用?(2 分)又作者運用這種寫作手法有甚麼好處?(3 分)
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蘇洵《六國論》)

 作用:引文是文章的結論部分。作者借六國賂秦而亡的故事諷喻擁「天下之大」的北宋統治者,

應以歷史為鑑,不要對遼、西夏採取屈辱退讓的外交政策,以免重蹈六國滅亡的覆轍。
(2 分)

 好處:蘇洵以六國與北宋今昔對照,以收借古諷今之效。
(1 分)他沒有提到北宋朝廷,一方面

不會開罪君主,另一方面可以收到「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的效用。(2 分)

132.細閱以下摘錄自《六國論》首段及末段的文字,然後回答問題。

首段: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末段: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1) 這兩節文字對表達本文主題有甚麼作用?試分別說明。(3分)

首段文字開門見山地指出六國失敗的原因所在。(1分) 末段文字則借六國賂秦來指出北宋

姑息攻策的不智,今昔對照,以收借古諷今之效。(2分)

(2) 作者於文章開首下筆立論,這種手法有甚麼好處?(3分)

作者於首段文字下筆立論,開宗明義地指出賂秦的不當,論點明確。(1分) 給讀者先入為

主的印象,然後逐步分析,反覆論證,使讀者完全折服。(2分)

90
133.試分析本文如何借古諷今。(4 分)
本文表面評論戰國時期諸侯割地討好秦國,以求換取安寧,終被強秦逐一消滅的史事,實際上卻是
諷刺北宋討好外族的策略不明智。(2 分)
其時遼國、西夏不斷侵擾,朝廷卻進獻歲幣求和。(1 分) 作者認為這種政策只會令外族變本加厲,
宋室更積貧積弱,終會重蹈六國覆轍,招致滅亡。(1 分)

134 文章結尾「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1)這個句子運用了什麼寫作手法?這種寫作手法有什麼好處?(3 分)
(2)假如本文刪去最後一個段落,將對本文主旨的表達有什麼影響?(2 分)

(1)作者以賂秦而亡的六國比喻外族輸銀納絹的北宋,是運用了「借古諷今」的手法。(1分)這種寫
作手法通過近似的史事,具體地向君主證明賄賂敵國策略的不智,大大加強文章的說服力。(1分)同
時又能用含蓄委婉的方法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能達到意在言外的目的,避免觸怒君主而獲罪。(1
分)
(2)本文最後一段能點名文章的寫作目的,表示作者以古諷今的意圖。假如刪去最後一段,本文就
變成一篇單純討論六國破滅原因的史論,文章的主旨也就完全不同了。(2分)

135. 有說蘇洵寫作《六國論》是別有用意,非真正論六國之亡的。你認同嗎?試談談你的看法。(4
分)
認同。
(1 分)蘇洵撰寫《六國論》表面上是分析戰國時六國賂秦而亡的舊事(1 分)
,實際上運借

古諷今的方法,借分析六國賂秦招致滅亡的歷史故事,陳明屈辱求和的必自取滅亡的道理(1 分)

委婉地諷刺北宋當政者,期望君主能以史為鑑,保國定長治久安(1 分)。

91
136. 蘇洵為甚麼撰寫《六國論》?(2 分)你認為這文章於現今社會有沒有意義?試略加說明。(4

分)

 寫作目的:蘇洵借戰國時六國賂秦而亡的舊事,痛切論述屈辱求和必定自取滅亡的道理,委婉

地諷諫宋朝當政者應吸取歷史教訓,改變對外妥協的政策,積極禦侮,以確保國家長治久安。(2

分)

 看法: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面對不同的困難時,要審慎評估形勢,就好像六國的形勢雖然

比秦弱,但其實若不賂秦仍有可勝秦的機會。
(1 分)例如當我們進行球類比賽,應權衡雙方的長

處及短處,評估雙方實力,才能找出致勝之道。(1 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比較題

137. 你認為蘇洵《六國論》與《論語‧論仁論孝論君子》中,哪一篇的論說技巧較高?試比較之。
(5
分)
我認為蘇洵《六國論》的論說技巧較高。(1 分)《六國論》以開門見山的手法,於首段單刀直

入點出六國之滅,由於賂秦。然後分論賂秦必亡之由、不賂可以不亡之因和合力抗秦之要,

最後以借古事諷喻時事作結。《六國論》一文有理有據,借古諷今,全篇結構綿密, 論說技

巧較高。
(2 分)至於《論語‧論仁論孝論君子》則是記錄簡短的談話為主,概括了儒家的「仁」、

「孝」和「君子」重要理論。但由於語錄體畢竟是後人記錄孔子說話,論述觀點時沒有《六國論》

般一氣呵成(2 分)
,所以《論語‧論仁論孝論君子》論說技巧不及《六國論》
。(答案言之成理即

可。)
其他答案:
我認為《論語‧論仁論孝論君子》的論說技巧較高。(1 分)《論語‧論仁論孝論君子》是語錄體,
論述儒家的「仁」、
「孝」和「君子」重要理論。文章以設問及反問帶出論點。以一二關鍵詞為首,
然後下面進行論述。如「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下文便就着「克己復禮」進行解
釋。這種編排能使論述觀點更明確,讀者能一目了然。(2 分)至於《六國論》以開門見山的手法,
於首段單刀直入點出六國之滅,由於賂秦。然後分論賂秦必亡之由、不賂可以不亡之因和合力抗
秦之要,最後以借古事諷喻時事作結,論說技技巧也相當高超。但礙於向統治者進諫,需要借古
諷今,未能直接論述勸說統治者改變對外妥協的政策,這方面不及《論語‧論仁論孝論君子》論
說技巧來得直截了當。(2 分)

92
138.《六國論》與《出師表》都是勸諫君主的作品,你認為哪一篇的勸諫效果更佳?(6 分)
我認為《出師表》的勸諫效果更佳。《出師表》中,諸葛亮向後主先說之以理,分析蜀漢形勢、
君主職責等;再動之以情,剖白自己效忠先帝及後主的心志,做到情理兼備。(2 分)此外,諸
葛亮同時以臣子和父執兩種身份勸諫後主,向後主提出意見時,自稱為「臣」,態度謙恭。以
父執身份對後主循循善誘時,以「誠宜」、「不宜」等口吻,使後主易於接受。(2 分)《六國
論》中,蘇洵用借古諷今的手法,藉分析六國滅亡的原因,委婉地向當朝君主勸諫,在文末才
揭露寫作目的,無疑具說服力,但及不上《出師表》情理兼備。(2 分)(答案僅供參考,言之
成理皆可。)
(另一立場答案)我認為《六國論》的勸諫效果更佳。作者在文章開首以開門見山的手法,提出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這個中心論點,一語道破六國滅亡的原因。(2 分)
然後在下文反覆論證,從正反兩面舉出「賂秦而力虧」及「不賂者以賂者喪」的史例,深入剖析,
論證嚴謹。(1 分)此外,作者用借古諷今的委婉方式向君主進諫,使君主易於接受。(1 分)
《出師表》中,因為劉備臨終前曾囑託諸葛亮輔佐後主,所以諸葛亮用較直接的方法勸諫後主,
甚至用父執輩教誨的語氣,後主可能不易接受。(2 分)

139. 有人認為蘇洵以《六國論》來表達自己對當時朝政的意見,比直接說明的效果更好,你同意嗎?
試加以說明。(4分)
同意。(1分) 作者如果直接批評朝政,可能會觸怒當權者,不但不能達到勸諫的效果,更可能會
予人口實,因此惹禍。(1分)此外,這篇文章借古諷今,能讓讀者先思考六國破亡的原因,最後
才揭示主旨,暗示北宋假如繼續向外族輸幣求和,便會重蹈覆轍,是對當權者的當頭棒喝,(1
分)這比直接指出北宋政策失當更有力,令人深切反省,達到諷諫的目的。(1分)(答案僅供參
考,言之成理皆可。)

140. 蘇洵在以下引文運用了甚麼寫作手法?(1 分)他又有甚麼寄意?試以引文為例,略加說明。


(3
分)考核重點:掌握借古諷今的寫作方法;評核能力:伸展
「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六國論》)

(1) 寫作手法:借古諷今(1 分)
(2) 寄意:蘇洵借六國因賂秦而滅亡的歷史,
(1 分)委婉地勸諫北宋執政者汲取教訓,
(1 分)改
變對外妥協的政策,以免重蹈六國的覆轍,招致亡國。(1 分)

93
141. 蘇洵《六國論》和諸葛亮《出師表》都是向統治者勸諫的文章,試從以下兩方面比
較兩者不同的地方。(6 分)
(1) 勸諫的對象與勸諫者的身份:(2 分)

 《六國論》:對象是北宋的君臣;身份是北宋的平民。(1 分)

 《出師表》:對象是蜀漢的君王劉禪;身份是蜀漢的丞相。(1 分)

(2) 勸諫的內容:(4 分)

 《六國論》:蘇洵借六國賂秦而亡的故事諷諫北宋統治者,要以歷史為鑑,不要繼續賄賂

外敵,以歲帛換取短暫的苟安,削弱自己的力量(1 分),反而要積極在軍事上作好準備,對

付外敵(1 分)。

 《出師表》:諸葛亮出師北伐前上表劉後主,交代北伐原因,安排軍政事務(1 分),並且

特意勸諫劉後主要廣開言路、嚴守法度、親賢遠佞,為興復漢室,完成先帝的遺志而努力(1

分)。

142. 蘇洵《六國論》和諸葛亮《出師表》同是臣子向統治者勸諫之文,試比較兩文的寫作背景。(6
分)
 《六國論》:宋朝實行強幹弱枝政策,致使地方兵力薄弱,邊境防務空虛。(1 分)面對東北

的契丹(遼)和西北的西夏不斷入侵,朝廷只能採取消極的「退讓」、「守禦」政策,與遼和西

夏簽訂盟約,規定每年向遼和西夏納貢大量的銀絹。(1 分)對於遼、夏間歇的侵逼和長期的需

索,北宋窮於應付,而國力也大為削弱,形勢是極其危險的。(1 分)
 《出師表》:三國時代,在赤壁之戰後,魏、蜀、吳三國鼎立,劉備死後,兒子劉禪繼位,由
諸葛亮輔政。(1 分)當時蜀漢地僻人少,國力疲弊(1 分);而後主又闇弱不明,諸葛亮為了蜀
漢的前途,在出師北伐曹魏前,上表後主陳述出師之必要,並叮嚀後主發憤圖強(1 分)。

143.《六國論》與《岳陽樓記》兩文結尾均有寄意,試分別說明。(6 分)
 《六國論》:作者以「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為文章作
結,(1 分)諷諫擁有天下領土的北宋君主不要再向外族輸幣求和,應汲取六國滅亡的歷
史教訓,以強硬的政策對抗外族的入侵,否則比六國更不如。(2 分)
 《岳陽樓記》:作者在文末抒發抱負,希望效法古代品德高尚的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
天下之樂而樂」,(1 分)無論在朝為官或是退隱民間,都做到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
(2 分)

94
144. 試根據《出師表》和《六國論》的內容,回答以下問題:
(1)兩篇文章的勸諫內容有什麼相同的地方?(6 分)
(2)兩文的勸諫手法有什麼不同?這跟作者的身份有什麼關係?試說明之。(6 分)
(1)
 兩篇文章都勸諫君主要奮發圖強。諸葛亮勸諫後主不應妄自菲薄,「亦宜自謀,察納雅言」,
努力處理政務,聽從有用和正確的建議。而蘇洵勸諫君主不應為契丹(遼)、西夏的威勢所脅迫,歲
歲獻納求和,應該奮發圖強,以大國應有的姿態對抗外族的侵擾。(2分)
 其次,兩篇文章都勸諫君主應任用賢能。諸葛亮規勸後主要「親賢臣,遠小人」,並向他推
薦可信任的文武官員。而蘇洵則勸君主「封天下之謀臣」,「禮天下之奇才」,招攬有非凡才能的人
輔政,增強國家力量。(2分)
 最後,兩篇文章都希望君主能以史為鑑。諸葛亮引用前漢因親賢遠佞而興盛,後漢因親佞遠
賢而亡國的歷史,勸諫後主要「親賢臣,遠小人」。蘇洵則借用六國因賂秦而亡的史實,含蓄地勸諫
君主北宋作為泱泱大國,不應以財賂敵,使敵人坐大,削弱自己的力量,否則連六國諸侯也不如。(2
分)
(2)
 《出師表》雖有引用前漢與後漢的歷史為喻,但主要還是用直接勸諫的方法,文中反覆使用
「宜」和「不宜」等字眼,直接向後主說明應該做和不應該做什麼。(1分)而《六國論》則通篇運用
了借古諷今的方法,委婉地勸諫君主不要重蹈六國滅亡的覆轍。(1分)
 兩篇文章採用不同的表現手法,與作者的身份有很大的關係。諸葛亮是蜀漢的開國功臣,也
是後主的父執輩;而且劉備「臨崩寄以大事」,臨終時,請諸葛亮輔弼後主,所以諸葛亮有合理的身
份輔政,可以用較直接的方法來勸喻後主。(2分)
 相反,蘇洵的官職小,如果直接指出君主的不是,很容易觸怒龍顏,所以他只能用借古諷今
的委婉方式來勸喻君主。(2分)

145.《六國論》是借古諷今的作品,「古」與「今」有什麼相似的情況?(6 分)
 六國與北宋的相似之處:六國與北宋同樣經常面對敵人侵襲,戰事頻仍。(1分)兩者雖然地廣人

多,但軍事力量較弱,處於弱勢。(1分)面對秦國侵略,韓、魏、楚三國以地賂秦;而北宋被契

丹(遼)、西夏侵襲,宋室年年輸銀納絹以求和。(1分)六國被秦國積威嚇倒,北宋君臣則畏敵

如虎,苟且偷安。(1分)

 秦國與契丹(遼)、西夏的相似之處:秦國位處西陲,經濟最貧弱,但軍力最強;契丹(遼)、

西夏的國土位於北方和西方經濟發展較落後的地區;但軍事力量強大。(1分)秦國貪求無道,諸

侯雖割地求和,秦國仍不斷侵略;契丹(遼)、西夏同樣貪得無厭,北宋雖年年納絹,仍侵襲不

斷,求取更多利益。(1分)

9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