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荔景天主教中學 姓名:_______________

★中四 中國語文科 單元五:從師學習★ 班別:4 ___學號:____


指定文言篇章:《師說》語譯工作紙 日期:_______________

課文朗讀聲帶

(1)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 (音:熟)能無


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1

古之學者 (古今異義) 必有師。


古代求學問的人 必定有老師。
師者(助詞:表停頓),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助詞:表判斷)。
老師,是傳授儒家道統/人生道理、講授儒家經典/課業/知識 、 解答疑惑的人。
人 非 生而(連詞:表承接)知之(代詞:道理)者(助詞:表停頓) ,孰 能 無惑 ?
人不是 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知識的 ,誰 能 沒有疑惑?
惑 (詞類活用:形->動) 而(連詞:表轉折)不從師,其(代詞:那些)為惑也(助詞:表停頓) 終不解矣。
有疑惑 卻不跟從老師學習 ,那些成為疑惑的東西 最終都不能 解決 了。

(2)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
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音:蓉)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
所存,師之所存也。
1

生乎(介詞:在) 吾前 ,其(代詞:他) 聞道也(助詞:表停頓),固先乎吾 , 吾 從而(連詞:表並列) 師之(代詞:他);


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 領會道理 的時間 本來就比我早,我應該跟從他,並向他學習;
生乎(介詞:在) 吾後 ,其(代詞:他) 聞道也(助詞:表停頓),亦先乎吾 , 吾 從而(連詞:表並列) 師之(代詞:他)。
出生在我之後的人,要是他 領會道理 的時間 亦比我早 ,我也應該跟從他,並向他學習。
吾 師 (詞類活用:名->動) 道 也(助詞:表判斷),夫(發語詞:無義) 庸知 其(代詞:他)年之先後生於(連詞:比)吾乎(助詞:表反問)?
我 學習 的是道理 , 豈用知道 他的出生年份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
是故 無貴無賤 , 無長無少 , 道之所存 , 師之所存也(助詞:表判斷)。
所以無論地位高貴還是卑賤 , 無論年長還是年輕 ,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在的地方了。

1
(3) 嗟(音:遮)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
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
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1

嗟乎! 師道 之(助詞:無義)不傳也(助詞:表舒緩) 久矣(助詞:了) !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助詞:了)!


唉 ! 從師學習的風尚 已經很久 沒有流傳了 !想人們沒有疑惑也很難了!
古之(助詞:的)聖人,其(代詞:聖人的才智學問) 出人也遠矣(助詞:了) , 猶且 從師 而問焉 ;
古代的聖人, 他們的才智學問 超越一般人已經很遠了,尚且要跟從老師並向他們請教學問 ;
今之(助詞:的)眾人,其(代詞:眾人的才智學問) 下聖人也亦遠矣 ,而(連詞:表轉折)恥學於 (介詞:向) 師;
現在的一般人 ,他們的才智學問 不及 聖人亦已經很遠了,卻 恥於 跟從老師學習;
是故聖 (名詞) 益聖 (形容詞),愚 (名詞) 益愚 (形容詞),
因此 聖人更加聖明,愚人更加愚昧 ,
聖人之所以為聖 ,愚人之所以為愚 ,其皆出於此(代詞:這個原因)乎!
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大概都出於這個原因吧!

(4)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 (音:


逗) 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 (音:逗)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 (音:否)焉,
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1

愛其(代詞:他們)子 ,擇師而教之(代詞:孩子),
(人們) 愛惜自己的孩子,選擇老師來教他們,
於(介詞:對於)其(代詞:他們)身 也則 恥 師 焉 ,惑矣!
而對於 自己 ,卻把 拜師學習 視為為羞恥的事,真是 糊塗啊!
彼(代詞:那)童子之師 , 授之(代詞:孩子)書 而 習其(代詞:書) 句讀者, [句讀 = 文句停頓處。]
那些 孩子的老師,是教授他們經書並且學習書中文句語法的人,
非 吾所謂 傳 其(代詞:他們)道 、 解 其(代詞:他們) 惑者 也(助詞:表判斷)。
並不是我所說的 傳授儒家道統 、 解答疑惑的人。
句讀之不知(倒裝句) ,惑之不解(倒裝句) ,或(代詞:有的) 師焉 ,或(代詞:有的)不焉,
不懂得句讀標點的,不能解決疑惑的,前者 跟從老師學習 ,後者卻不向老師學習 ,
小 (名詞) 學 (動詞) 而(連詞:卻) 大 (名詞) 遺 (動詞),吾 未見其(代詞:他們) 明也(助詞:表陳述)。
小事從師學習 但 大道理卻遺棄不學 ,我 不認為他們是明白事理(明智)的。

2
(5) 巫、醫、樂(音:岳)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
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音:如)。嗚
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
怪也歟(音:如)!
1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 不 恥 相 師;
神巫、醫生、樂師、各種工匠,他們不把 互相 拜師學習當作可恥
士大夫 之族 , 曰師、曰弟子云者 ,則羣聚而笑之(代詞:那些人)。
做官讀書的名門望族,每聽到有人說「老師」、說「弟子」等等的稱呼,就聚在一起譏笑別人 。
問之(代詞:士大夫之族), 則 曰 ︰ 「 彼(代詞:他)與彼(代詞:他) 年相若也 ,道相似也 。」
問他們笑甚麼 ,他們便回答說:「 他 跟 他 年紀差不多,道德學問也差不多啊。」
位卑 則 足 羞 , 官盛 則 近 諛。
拜地位低的人為師就足以感到羞恥,拜官職高的人為師就近乎諂媚。
嗚呼! 師道 之(助詞:無義) 不復 ,可知矣。
唉 !從師學習的正確態度不能恢復,由此就可以知道了。
巫 、醫 、樂師、百工之人, 君子(指前文的士大夫之族) 不齒,
神巫、醫生、樂師、各種工匠,士大夫這類人都不屑與他們等列 ,
今其(代詞: 士大夫) 智 乃反 不能及 ,其(代詞:這)可怪 也歟(助詞:表感歎)!
現在士大夫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他們 , 這 真是奇怪 啊 !

(6)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音:談)子、萇(音:場)弘、師襄(音:相)、老聃(音:擔)。郯(音:談)子之徒,其賢
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
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1

聖人 無 常師 ,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拜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
郯子之徒 ,其(代詞:他們的) 賢 不及孔子。
郯子這些人,他們的 賢能 比不上孔子。
孔子曰︰「 三人 行 , 則 必 有我師 。」
孔子說:「幾個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人。」
是故 弟子 不必 不如師 , 師 不必 賢於(介詞:比)弟子;
因此 學生 不一定比不上老師 , 老師 不一定 都比學生賢能 ;
聞道 有先後 , 術 業 有專攻 ,如是而已。
領會道理的時間有先有後 ,技藝和學問各有各的專門研究 ,就是這樣罷了。

3
(7) 李氏子蟠(音:盤),年十七,好(音:耗)古文,六藝經傳(音:轉),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
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音:怡)之。
1

李氏 子 蟠 ,年十七,好 古文 , 六藝經傳 , 皆 通習 之(代詞:六藝經傳),


李家孩子名叫蟠的,十七歲,喜歡古文,六藝的經文和注疏,全部都通曉熟習過了 。
不 拘於 (介詞:被) 時 ,學於(介詞:向)余(代詞:韓愈)。
他不拘泥時俗/不受社會風氣影響,向我學習。
余 嘉其(代詞:李蟠) 能行古道 , 作《師說》 以 貽之。
我 讚許 他 能夠踐行古人的從師的風尚 , 寫了這篇《師說》來贈送給他 。

You might also like